神经介入

2024-08-16

神经介入(精选十篇)

神经介入 篇1

神经介入外科是20世纪90年代初才兴起的新兴医疗学科, 作为当时全国仅有的10余名中国神经介入学开创者之一, 李佑祥经历了中国神经介入学从无到有, 从有到精, 从精到强的全过程。神经介入学的研究和临床工作要求医生在有强烈辐射性的X射线下进行, 尤其是早年的神经介入防护条件较差, 机器设备落后, 职业危险性更大。然而, 为了中国神经介入学的发展, 李佑祥和他的同仁却仍然勇敢前进。他们是中国神经介入学的先锋, 更是祖国医学事业的勇士。

脑血管疾病:“元神之府”遭遇“天堑”

脑血管病为常见疾病, 在北京等发达地区, 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一杀手”。脑血管病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 前者即常说的脑梗死, 后者即熟知的脑溢血。

众所周知, 脑是人体中最重要、最精密的器官之一, 脑血管复杂多变。据了解, 脑部若缺氧2分钟, 其功能活动文图/本刊记者韩同伟停止;若缺氧5分钟, 即出现不可逆损伤。因此, 保持脑血流量和动脉灌注压十分重要, 也是脑血管病比较难攻克的关键问题。

据李佑祥主任介绍, 脑出血约占全部脑卒中的30%, 死亡率较高。动脉瘤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脑动脉局部膨出, 当膨出逐渐增大或血压骤变时, 动脉瘤就会发生破裂出血。动脉瘤的发生率在正常人群中约为5%, 一旦动脉瘤破裂出血, 患者当即死亡率高达30%左右;在没有积极治疗的情况下, 5年生存率不到5%, 其死亡率远高于癌症。

李佑祥形象地比喻道, 人的大脑就好比是沟壑纵横的山脉, 脑血管近似严丝合缝地穿行于山谷中的河流, 这河流里的水分即血液滋养着山脉并带走脑组织代谢废物, 河流一旦发生破裂决口、河道狭窄、河道阻塞等情况, 就会造成十分严重的祸患。人脑, 古称“元神之府”, 从古到今都是人类最难了解的一块“禁区”, 脑血管疾病由于其特殊原因, 就像横跨在人类健康前面的一道“天堑”!

介入技术:X光机下, “天堑”变“通途”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 神经内科和神经外科都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难题。介入诊疗技术和学科的发展, 可以说是医学上的又一次革命性进步。

据了解, 1990年, 李佑祥从同济医科大学本科毕业, 来到天坛医院外科工作;1992年, 他协助国内著名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专家吴中学教授建立了国内第一个专业的神经外科介入科室, 并专职从事介入神经放射工作。

李佑祥主任介绍道, 介入治疗是现代医学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借助于影像学设备, 运用微创操作技术进行血管和非血管腔内治疗, 解决一些单靠内科或外科都难以解决的问题。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在X光机的监护监测下, 从人体外穿一根导管进入血管内, 然后自血管内到达病变部位进行相关的诊断和治疗。介入放射学分为神经介入、心脏介入及外周介入三大领域。具体到神经科的介入治疗, 则是指利用经血管内操作技术, 在先进计算机数字减影系统的引导下, 将直径0.6~3.0毫米的微细导管经血管内穿刺后, 送入脑血管内, 对累及人体神经系统血管的病变, 包括脑、脑膜、颌面部、颈部、眼、耳、鼻、喉等因血管异常造成的功能和器质性损害进行诊断和治疗, 从而达到恢复正常功能、消除病痛的目的。

李佑祥主任再次形象地比喻道, 脑血管又好比一栋建筑里的水管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 管道内壁就会逐渐产生沉积, 导致水管腔缩窄或者管壁破裂, 使单位时间内的水流量受到限制。内科药物治疗是应用药物进行局部作用, 外科手术治疗则类似于从外面进来维修管道, 而介入的出现, 正是结合两者的优势, 将特制的介入材料从管道内部输送到破裂或是阻塞的局部, 给予封堵破口或是疏通狭窄, 修理好局部问题, 且不影响外围的组织。由于其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等特点, 介入疗法很快就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方面大展拳脚。

李佑祥强调, 脑血管病和心血管疾病一样, 起病往往很急, 尤其是脑出血, 对其治疗要争分夺秒。1小时甚至几分钟的延误, 就会给病人带来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在神经科的范围内, 无论是缺血性急性脑梗死、脑静脉血栓等, 还是出血性的脑静脉畸形、颈动脉瘤等, 以及顽固性头痛等其他脑血管病, 介入疗法都能起到很重要的诊治作用, 它的出现给此类患者带来了新的选择, 使他们多了一线生机。

介入治疗:架起一座生命之桥

随着介入疗法的日渐开展和深入, 以及新技术、新材料的发展, 介入疗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断提高, 并在许多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

李佑祥主任说:“在最近几年, 我国神经介入治疗进展很快。尤其是‘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成立一年多以来, 在王忠诚院士、吴中学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的带领下, 我国脑血管病的治疗水平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对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 李佑祥主任认为, 单纯内科保守治疗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且每发生一次, 出血死亡机会就会增加50%。血管内治疗主要是对患者常规进行选择性全脑血造影明确病因, 对破裂出血的动脉瘤、脑血管畸形进行血管内栓塞治疗, 使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从病因上彻底治愈, 不再复发。其无需开颅手术、创伤小、安全有效的特点, 特别适合于出血急性期及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危重症患者的病因治疗。

对于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治疗, 李佑祥主任说:“随着导管技术和栓塞材料的不断改进, 介入技术逐渐成熟, 现已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重要方法。对于未破裂动脉瘤的处理, 目前国际上仍存在较多争议, 需要综合评估干预治疗的风险和效益,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订处理方案。多种栓塞技术、材料的联合应用, 拓宽了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并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相信随着材料学、方法学的进步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 介入治疗有望成为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治疗。”

据李佑祥介绍, 就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而言, 动脉瘤是能完全治愈的疾病, 其死亡并发症发生率已从30%降低到1%左右。2008年, 北京天坛医院治疗动脉瘤患者400余例, 院外会诊治疗动脉瘤1000余例, 死亡率不到2%, 无论是治疗数量还是治疗效果, 均在世界范围内名列前茅。

据记者了解, 天坛医院有中国最优秀的神经血管外科团队, 他们精通神经外科、神经影像、神经介入等综合知识和技能。血管内介入治疗疾病主要包括颅内动脉瘤、脑脊髓血管畸形、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海绵窦瘘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等, 该院每年仅院内施行介入治疗的病例数就达1000余例, 院外会诊病例近2000例, 治疗技术居国际先进水平。

多年来, 李佑祥不仅在神经介入科临床一线为患者精心治疗, 还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 为中国神经介入学科的发展和交流而奔波忙碌, 乐此不疲。他还长期从事科研和教学等工作, 作为骨干参与并完成国家“八五”攻关课题《出血性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新治疗研究》和国家“九五”攻关课题《介入治疗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前, 李佑祥承担着科技部国际合作课题, 从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卫生部“十年百项”推广计划项目,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与临床结合课题等研究。他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和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等4项, 并担任国家卫生部高值耗材评审委员会专家, 教育部临床医学继续教育指导专家, 《中华医学杂志》、《中华神经外科》、《中国神经精神疾病》等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中华医学会介入专业协会秘书长, 中华医学会专业学会副组长等职务。

在医学教育领域, 李佑祥培养了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师, 指导在读博士后、博士、硕士多名, 为中国神经介入学科的发展培养了人才梯队。

当记者问及:“在X射线下搞介入的研究, 对医生本人有很大的损害, 为什么您最初选择了从事这项工作?”李佑祥主任答道:“在最初创业时, 条件的确很艰苦, 但是, 当看到王忠诚、吴中学等老一辈医学专家舍己为人、忘我工作的态度时, 我真的被他们的精神所打动, 所以跟在他们后面也就无所谓苦与累地干着;另外, 当时国外已经在做这项工作了, 但中国还没有, 如果再不奋力追上去, 就又要落后了。因此, 我也就没有顾忌到什么危险, 一心扑在工作上, 下决心一定要搞出点儿成绩。”

神经介入个人体会 篇2

穿刺针包括前壁穿刺针和透壁穿刺针两种。其粗细用G/号来表示,G前面的数值越大,针越细,号前面的数值越大,针越粗。

使用前壁穿刺针的穿刺技术称为改良的Seldinger技术,又称Driscoll技术,优点是对动脉损伤小,不易出现动静脉瘘; 使用透壁穿刺针的穿刺技术称为Seldinger技术。2.穿刺技巧。

2.1左手固定股动脉,有两种手法。其一是用三个手指头按压住股动脉,适用于较肥胖、股动脉不易触及的患者,缺点是动脉受压后血流减少、喷血亦减少,影响穿刺;其二是用食指、中指夹住股动脉,适用于消瘦、股动脉容易触及的患者。2.2右手执穿刺针,通常采取执笔式。

2.3穿刺时,穿刺针斜面朝上,于皮肤表面成30-45度角(表浅动脉一般为15-25度),并向内侧倾斜10-15度(因股动脉长轴与身体长轴成角)于股动脉管径长轴一致的角度进针。如果左手三手指按压固定股动脉时,注意三点成一直线,穿刺针亦在这个直线上;如果是左食指、中指固定股动脉时,注意穿刺针应与股动脉一样垂直于这两个手指,从而提高穿刺成功率。

2.4穿刺部位的选择。股动脉穿刺部位是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cm内或1-2cm内,这是血管的进针点;股横纹是腹股沟韧带平行下移2-3cm,故皮肤进针点在股横纹下方1-2cm处。穿刺针过高时易发生腹膜后血肿,不易止血,穿刺部位过低时容易刺入股动脉分支如股深

动脉,或损伤股动脉后方的静脉,发生动静脉瘘(为预防瘘的发生,除了穿刺点不要过低外,还可以将大腿外旋10-15度,这样可以将动静脉尽量展开)。当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狭窄时不易扪及股动脉搏动,可以选择

一、盲穿法。RUPP法。透视下将股骨头放在屏幕正中,股骨头内侧缘向外旁开1cm即为穿刺点(大约97%的股动脉在此处经过;不能低于股骨头下缘水平,因股动脉在股骨头下缘水平发出股深动脉);

二、通过透视下在股骨颈内1/3靠近髋关节处为进针点(大约70%的股动脉在此处经过);

三、通过对侧穿刺股动脉置管进导丝,导丝通过腹主动脉分叉处进入该侧髂总动脉、髂外动脉、股动脉,在透视下穿刺针对准导丝穿刺,穿刺前将导丝撤出股动脉以防止穿刺针损伤导丝。

2.5穿刺时进针或退针速度不宜过快。

2.6穿刺针进入皮下后可以缓慢进针,从穿刺针观察并感受股动脉搏动;

2.7若需要血管缝合器缝合,需要对股动脉穿刺部位造影,穿刺针在腹壁下动脉及股浅动脉之间方能使用血管缝合器; 2.8 儿童穿刺时可将臀部抬高、大腿外展。3.穿刺后导丝顺入不畅的原因。

3.1穿刺针贴近股动脉后壁或部分穿透前壁; 3.2穿刺针斜面朝下;

3.3穿刺针与血管所处角度过大,尤其是肥胖病人,当穿刺针角度过大时,拔出针芯后套管与血管所成角度因受皮下组织影响会变得更

大,导丝更不容易进入; 3.4股动脉狭窄或闭塞;

3.5导丝损害血管内膜形成夹层,注意进入夹层和进入分支血管导丝的走行不一样,所以一定要熟悉穿刺动脉局部血管解剖位置、走行; 3.6导丝偏硬且不打弯,可选择泥鳅导丝(超软且头端有弯曲); 3.7因套管软,易受皮下组织压迫变得扭曲,故导丝不易进入。4.导丝的分类。

导丝分为普通、超硬、超软、超滑、超软超滑、微导丝(引导球囊、支架、保护伞等并准确定位)、交换导丝(较长、较硬,故支撑力较强,使用时注意头端的位置以免发生血管损伤)等。其粗细用inch表示。1inch=2.54cm。其作用为引导、导入、支撑作用,微导丝又有穿透作用,交换导丝又有交换作用。5.导管的分类。

导管分为造影导管(base/diagnostic Catheter)、导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释放球囊、支架、保护装置、弹簧圈等)、引流导管等。有可见性、可控性、可变性、柔韧性等特点。其作用为输送对比剂、药物、支架、栓塞材料等。其粗细用F(法制单位)表示。1F=0.33mm=0.013inch。

6.保护伞。分为EV3公司的Spider、强生Cordis公司的Angioguard及Boston Science公司的Fliter,前者是金属丝,后两者是膜式过滤网,其网眼直径约80-130um。只有在颈内动脉颈段安放支架时才用保护伞,保护伞的选择一般与狭窄段远端2cm的血管管径一

致或超出正常管径约0.5-1mm,使用时将其放置狭窄段4cm/3-5cm以远处,一般放在颈内动脉岩段,不要放得过远,以免发生血管痉挛。又因为保护伞贴壁不一定十分紧密,也可能会发生栓塞(Cordis公司的保护伞贴壁较好,与其保护伞张开时的形态有关,即支撑导丝是中心型,而其他两种是支撑导丝是偏心,但因其网眼小易发生血流中断导致脑缺血)。收伞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挂网(EV3的支架易挂网,因为其保护伞的材料是金属丝,当发生挂网时一定不要慌张,可将保护伞再次送到远端,若无法送到远端,可用造影导管将其推上去)。若需要后扩张则先不收伞,因为后扩张易发生小中风。7.支架的分类。

支架的特点是可视性、自膨性(有足够的径向支撑力以保证贴壁充分从而预防血栓形成及支架内再狭窄,可能也与支架的材料及编织方法有关)、缩短率(与支架的材料及编织方法有关)等。支架有球囊扩张(球扩)支架(释放时定位较准确,故适合颅内血管)、自膨式(易弯曲,适用于受压扭曲的血管,且释放时定位不会十分准确,故适合颅外大血管,如颈内动脉起始段、锁骨下动脉狭窄等部位)支架、编织支架(例如Wallstent支架,特点是直故不适用太过扭曲的血管,硬、支撑力大,故贴壁好,适用于夹层、溃疡性斑块)等,其又分为裸支架、药物洗脱/涂层支架(置入此类支架后必须双抗1-1年半,)等。一般颅外血管采用自膨式支架(precise、protégé支架等),包括颈内动脉颈段、锁骨下动脉等,颅内多采用球扩支架,包括大脑中动

脉、大脑前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等。其中自膨式支架需要预扩(因支架本身的膨胀力不足以扩开斑块),而球扩支架是在安放支架完毕后再扩张,当狭窄率仍较高()50%)时还还需要后扩张(后扩张易发生小中风)。当狭窄血管附近有瘤样扩张时不宜安放药物支架,否则可使瘤样扩张的血管损害加重。支架释放时会发生弹跳?现在的支架在释放后即发生扩张,故一般不会发生弹跳;但支架释放后会发生缩短,例如球扩支架(激光雕刻)会回缩5-7%,编制支架回缩更明显,故安放支架时需要考虑其缩短量。还有就是支架释放时可能会前进或后退,这取决于狭窄段扩张后是支架前端先扩张还是支架后端先扩张。支架的长度要把狭窄段完全覆盖并伸出狭窄段近端、远端各5mm(颅内可伸出各2mm),而穿支动脉只要覆盖不超过50%一般不受影响。8.体会。

导管和导丝的关系。导丝就像铁轨,导管就像火车。在铁轨的引导下,火车才能到达目的地。

穿刺术和造影术是介入治疗的基本功。没有穿刺术就无法建立血管通道,无法进行造影和治疗;而造影术能够为治疗提供诊断和治疗依据。

造影时一定要注意狭窄远端血管有无狭窄后扩张;悬线征或颈内动脉纤细征:可见于动脉炎症(青年人多见)、动脉硬化;肌纤维发育不良造影时常表现为竹节样改变;外伤所致动脉夹层常表现为串珠样改变。

9.局部解剖。

腹主动脉的分支:壁支:膈动脉一对;腰动脉四对;骶正中动脉一条;

脏支:腹腔干一条;肠系膜上动脉一条(L1水平);肾上腺中动脉一对(L1水平);肾动脉一对(L2水平);肠系膜下动脉一条(L3水平);睾丸动脉、卵巢动脉。

股三角。上缘是腹股沟韧带,外缘是缝匠肌内侧缘,内缘是长收肌内侧缘,上面是扩筋膜;下面是髂腰肌、耻骨肌、长收肌。其内从内到外依次排列股静脉、股动脉、股神经。

股动脉鞘:由前方的腹横筋膜及后方的髂耻筋膜构成,在距腹股沟韧带3-4cm处移行为血管筋膜。股动脉鞘里有股动脉、股静脉、股管。其作用在穿刺时能够限制股动脉的移动,也能防止血肿的扩大。

髂外动脉:发出旋髂深动脉、腹壁下动脉;

股动脉从髂外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下方移行为股动脉,股动脉先发出旋髂浅动脉(斜向外上)、腹壁浅动脉(向内上)、阴部外动脉(向内),约距腹股沟韧带3-4cm后发出股深动脉(在距离腹股沟韧带下方1-7cm处在股动脉后方发出股深动脉)(在股动脉后方),股深动脉又发出旋股内侧和旋股外侧动脉以及三条穿动脉,在靠近膝关节处发出膝降动脉、膝内侧动脉、膝外侧动脉、膝中动脉,后移行为腘动脉。

股动脉和股静脉几乎并行,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并排型,即二者紧贴;二是二者有一定距离;三是动静脉在前、在后,一般是股动脉内侧缘在股静脉前方。股动脉在发出股深动脉之后即为股浅动

脉,股浅动脉转至静脉前方。

股动脉体表投影:大腿微屈、外展、外旋,膝微屈,从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或腹股沟中点至收肌结节(股骨内上髁上方小突起)连线的上2/3.腹股沟韧带是腹外斜肌腱膜卷曲增厚从髂前上棘到耻骨结节

升主动脉向右前上方斜行,在右第二胸肋关节处移行为主动脉弓,弓弯向左后,在T4椎体下缘移行为胸主动脉(主动脉降部),其在脊柱左侧下行并转至前方,在T12椎体下缘水平穿过膈肌主动脉裂孔移行为腹主动脉,并延脊柱左前方下行,在L4椎体下缘水平左前方又分为左右髂总动脉,至骶髂关节前方又分为髂内、髂外动脉,髂外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上方发出旋髂深动脉和腹部下动脉,腹部下动脉向上走行,髂外动脉在通过腹股沟韧带后移行为股动脉。

腹主动脉体表投影:从胸骨颈静脉切迹到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相当于幽门平面)以上约2.5cm开始,向下至脐左下方2cm处,画一条宽约2cm的带状区。其中腹主动脉下端的体表投影相当于左右髂嵴顶点连线的中点。

髂外动脉体表投影:自脐左下方2cm处至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间的连线,此线上1/3为髂总动脉,下2/3为髂外动脉。

股动脉成人平均管径是8.5mm,桡动脉平均管径是3.24mm,肱动脉平均管径是3.9mm。

10.经桡动脉穿刺。桡动脉与尺动脉有丰富的侧枝循环,即掌深弓、掌浅弓。即使一侧桡动

脉闭塞,也不影响手掌的血供。据统计,约10%的人的桡动脉侧枝循环差。优点是出血少、易压迫止血,不用卧床制动,不易感染。穿刺部位是腕横纹3cm。穿刺前需做Allen试验。

Allen试验:同时压迫一侧尺动脉和桡动脉,嘱患者握拳、张开交替,共做5-7次,停止压迫尺动脉,10s内患者手掌颜色变红或恢复正常,为Allen试验(+),提示侧枝循环良好,若10s内颜色未恢复或仍为白色,为Allen试验(-),提示侧枝循环差,为操作禁忌。桡动脉表浅,故穿刺时不宜过深。

11. 经肱动脉穿刺。适用于动脉夹层或腹主动脉瘤的患者介入治疗。通常采用左侧肱动脉,以减少颈动脉栓塞。

12.麻醉。通常使用25号针头,1%利多卡因0.5ml皮下注射一皮丘,沿穿刺路径进针,在穿透股动脉鞘时有落空感,估计接近动脉时停止进针,一定边回抽边注射,向动脉两边注射麻药,即鞘周麻醉,麻药总量通常为5-8ml。麻药不要过多,以免形成硬结。全身肝素化。通常情况下需要全身肝素化,但只做1-2支血管时可以不用肝素;术后不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待其自然中和时,需掌握时间,通常情况下每一小时代谢肝素量的一半,待肝素总量剩余10-15mg时方能拔除鞘管。15 读片技巧

15.1 CTA。缺点:分辨率低,受骨伪影影响,且重建图像时易丢失一些信息。不但要看其三D片,还要阅读造影片。CTA还能分辨出斑块性质如软斑、硬斑、钙化斑等,以及是否偏心斑块。

15.2MRA。缺点:只能检出颅内大动脉及其一、二级分支的病变,且显示的病变有可能被夸大或低估。

15.3DSA。不能光静态的看一张片,当然仅通过一张静态图片就能分辨出造影血管甚好,还要动态的观察所造影血管,可能包括数张图片分辨涵盖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这样能更好的分辨出所造影血管;也不能光看血管,还要看骨性标志,包括颈椎、下颌以及重要的面部骨骼(能区分左右等);还要看造影时毛细血管期的显影情况以及造影剂浓淡、造影剂有无滞留、是否延迟显影(开口狭窄、管口贴壁、远端狭窄、压力不对称等)或显影浅淡等;观察血管时要注意有无变异、闭塞、狭窄、斑块形成、内膜是否光滑、动脉瘤、血管畸形、动静脉瘘、侧枝循环建立、血管是否相互吻合以及吻合口在哪里等。总之要两侧对比、正侧位对比、动态对比(即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必要时需要两张片子重叠在一起观看。16 手术预案的制作

16.1 造影后结合病史、查体、TCD、颈部血管彩超及影像学资料判断症状、责任区及责任血管是否一致;

16.2 制作预案,需要拍照患者病历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以及查体,查体重点描绘四肢肌力、腱反射、感觉及病理征等,后循环病变还要描述小脑体征;TCD及颈部血管彩超结果,影像学资料包括CT、MRI、MRA、CTA/、DSA等。17.支架的置入技巧。

17.1 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安放自膨式支架后若需要后扩张,需正侧位观察支架的张开程度,只观察一个位置有可能会带来误判,同时要注意,如果狭窄段是偏心斑块且斑块偏硬,可不用强行扩张,因偏心狭窄的对侧缺乏支撑力,强行扩张后管壁发生弹性回缩,效果可能不会十分满意。

17.2 当双侧椎动脉开口狭窄(一侧轻中度狭窄为主供血血管,另一侧重度狭窄为非主供血血管)并基底动脉狭窄时,应先处理非主供血血管为宜。原因如下:1.处理非主供血血管较安全,即使效果不理想甚至血管发生闭塞,对患者影响也不会很大;2.观察非主供血血管全程,发现上段血管管径正常、通畅,则打通该血管对改善患者症状有帮助;3.如果先处理狭窄程度不是很重的血管,则为以后处理基底动脉狭窄带来很大困难,或根本不能处理,因为没有入路。

17.3 一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时,导丝通过狭窄段后导丝头端最好进入PCA P1段,如果在基底动脉段,很可能会损伤基底动脉穿通支或基底动脉顶端的丘脑后穿支动脉,引起这些穿支的破裂或夹层。17.4 一侧锁骨下动脉近端闭塞发生椎动脉盗血时,可以通过股动脉进管(最好选择8F管)至闭塞处,使用导丝穿通闭塞段血管(有可能形成夹层)后进入椎动脉(是为防止在锁骨下动脉远端发生夹层),球囊扩张后引入支架覆盖夹层,尽量避开椎动脉,或覆盖椎动脉也行,行椎动脉造影发现椎动脉不再盗血即为成功。

17.5一根血管能不能安放支架以及能够安放几个支架,除了由该血管有几处狭窄以及狭窄的程度决定外,还由狭窄处有没有空间可是释放

支架所决定其尽量不覆盖分支血管:当狭窄处附近有分支,且造影发现这些分支供血很充分,则无法安放支架。当然也有例外,比如当颈内动脉起始部狭窄安放支架时,可以覆盖颈外动脉,因为能不能覆盖分支血管,除了由该支血管的管径决定外(管径大者可以覆盖,管径小者不宜覆盖),还要由该分支的供血情况所决定。

17.6 球囊扩张时对内膜的损伤相当大,故不易多次扩张,且因扩张时球囊有可能发生滑动(特别是动脉炎扩张时,球囊滑动明显),对内膜的损伤更大,故要求在给压力时要慢,待球囊的前后两头都膨胀后(这样球囊就能固定住)在较快的给压力扩张整个球囊;所安放的支架一定要把球囊扩张的部位完全覆盖住,即一般要求支架的长度要长于球囊的长度,当然若在颈内动脉起始段或锁骨下动脉近段扩张及置入支架时因球囊往往突出在颈总动脉、无名动脉内,可不遵循此原则。球囊的选择:预扩时要较狭窄的血管细2-3mm,后扩时要于该血管的管径相同。

17.7 右锁骨下动脉近段狭窄安放支架时要尽量避开右颈总动脉(通过腋动脉能更好的避开)及椎动脉(尤其是对侧椎动脉为非主供血血管时,若仅是盗血血管,则可覆盖),无法避开时可选择球扩;若是闭塞病变可以选择再通(可以通过一侧再通,也可经桡、经股对通),再通时要观察闭塞段的距离(超过2cm不能再通,时间过长亦不能选择再通),闭塞再通后要抗凝(术后可以选择在再通处通过Guidinger泵入肝素3天,服用华法林半年);

17.8 当在颈内动脉起始段进行扩张、置入支架或后扩张时,越靠近

静脉窦,越容易出现HR及BP的下降,为防止发生此类问题的出现,可以先给予阿托品预防;

17.9 在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时,要注意颈总动脉远端有无斑块,若有,要一并覆盖。18.导丝的问题。

18.1 造影时导丝可能会弹射出去损伤血管;

18.2 释放支架或扩张球囊时导丝头端可能会损伤血管,导致血管破裂或形成夹层,例如弹簧圈栓塞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时因保护球囊的扩张导丝头端可能会损伤豆纹动脉,引起该血管夹层形成基底节区梗塞;颈内动脉安放支架时导丝头端可能会损伤眼动脉;基底动脉或椎动脉安放支架时可能会损伤基底动脉穿支或丘脑后动脉穿支; 18.3 单纯仅有导丝通过狭窄段时很少发生造影剂滞留,当通过球囊或支架时就有可能发生造影剂滞留,这时要尽可能快的扩张狭窄段。18.4 造影时如果发现一侧大脑后动脉不显影或显影淡(后循环造影时),而该侧后交通动脉开放、大脑中动脉显影(前循环造影时),应仔细观察后交通动脉,如果后交通动脉全程较粗,则该侧大脑后动脉可能系前循环供血,而不是狭窄/闭塞所致;如果后交通动脉前面细,而后面较粗,则可能为大脑后动脉狭窄由前循环代偿供血。18.5 造影时一般不需要路图,因为绝大部分患者无法配合或行全麻,只需要通过骨性标志来确定动脉开口位置及造影管的位置。需要路图时有下列情况:1.治疗时,尤其是颅内血管支架置入(一部分病人行全麻);2.颈外动脉造影时;3.血管特别是椎动脉开口发生拐弯时;

当右侧锁骨下进管困难时,可选择路图,同时应在右前斜35°+瓦氏位10°,必要时对导丝进行塑形。

19.当血流速度非常缓慢时TCD或颈部血管超声可能会误报为闭塞性病变。

20.当一侧椎动脉严重狭窄时发生造影剂倒灌注或发生一侧椎动脉盗血时容易误认为开窗,需要正侧位看。

21.DSA包括CTA、MRA等血管影像资料应与患者症状、体征、TCD、颈超以及CT、MRI等资料相符合。且患者有多处血管狭窄时思路要开阔。比如患者出现后循环缺血症状,除了要考虑到可能为前循环盗血等症状,还要仔细观察其椎-基底动脉及分支血管有无狭窄,或者两者皆有。当前循环盗血时,提示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应该没有太大问题,或者说其主干血管无明显狭窄,而其分支血管如AICA、PICA等显影是否正常。有时一侧PICA可能从椎动脉颅外段发出,即从颈部发出,易受颈椎、肌肉、硬脑膜卡压导致缺血症状的出现。22.应熟悉掌握血管解剖、血液动力学并将二者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掌握血管造影时的血管位置、走行、供血区及侧枝循环的建立及开放。

23.支架发生再狭窄有许多因素,包括选择的支架、操作者的失误、患者的合并症、血管的狭窄程度、长度、是否是串联病变以及术后服药等等。当支架越长、管腔越细则越易发生再狭窄,然而椎开口的再狭窄有时不可避免(再狭窄率15-30%)。

24.术后为防止发生过度灌注,要注意监测血压,最好使用TCD监

测,当术后TCD监测狭窄段的血流量超过术前的50%时则为过度灌注;术后监测心率,当HR降低到55次/分以下时则可给予阿托品静脉注射,必要时安装临时起搏器。25.血管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规律 25.1 管壁不规则、欠光滑而无明显狭窄;

25.2 管腔狭窄,根据狭窄的形态间接判断斑块的形态,可分为有规则的狭窄/环形狭窄,斑块一般是纤维斑块;不规则的狭窄/偏心,及有充盈缺损/龛影,即溃疡型斑块。溃疡型斑块造影时可发现有充盈缺损、内膜下有占位影像、双层密度现象,但造影诊断溃疡型斑块的敏感性不高,约53-86%。而高场强MRI及血管内超声的敏感性更高; 25.3 管腔闭塞。造影时发现盲端呈半圆形或钝形则肯定为管腔闭塞;而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严重狭窄则可出现造影剂滞留,造影后期则出现线样征或颈内动脉纤细征,此时意味着血管狭窄99%或即将发生闭塞;

25.4 血管迂曲、延长、扩张而未发现管壁不规则或狭窄,并不意味着正常,而是动脉硬化发展到某个阶段时的较特异性的表现; 25.5 动脉瘤 可分为真性动脉瘤(动脉硬化时因内膜、中层均受损,动脉瘤的形状多为梭形,小部分为囊性)、假性动脉瘤(管壁全层损害、血液外流在局部形成血肿,血肿在血液的冲刷下被掏空,即为假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多为外因创伤,内因多为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梅毒);

25.6 血栓形成 血栓形成多见于最狭窄的部位,其次是狭窄的远端。

尤其是当斑块内的新生小血管破裂斑块发生出血、形成溃疡型斑块时更易发生血栓,溃疡型斑块及血栓形成是动脉闭塞的主要原因。26.压鞘不好时出现局部血肿,最严重的后果是假性动脉瘤形成。假性动脉瘤即为有搏动的包块,囊壁即为血肿壁,血肿内有双向血液流动,收缩期血液流入瘤体,舒张期血液返流入血管,可以通过超声诊断,临床可以听到杂音。一旦形成假性动脉瘤,可采用局部加压法,即每天用力压迫血肿部位半小时,压迫的同时用听诊器听诊有无血管杂音,如果杂音消失,则意味着瘘口闭塞住,而周围血肿可以缓慢吸收,若血肿无法吸收,可采取手术治疗。

当压鞘出现局部血肿时,若时间短暂,血液没有发生凝固时可把血液通过皮肤穿刺口挤出体外;若时间过长,血液凝固,无法挤出体外,可继续给予用力压迫,将血肿压散或压至大腿肌肉或皮下间隙,避免形成血肿。

预防血肿最好的方法:在穿刺股动脉前,先用刀片在穿刺部位下方沿皮纹方向切开一切开,然后用蚊式钳分离皮肤、皮下组织直至股动脉,人为形成一条通道,这样即使压迫止血不好,血液可以通过该条通道流出体外。

27.颅内动脉的形态结构特点:一是血管迂曲,尤其是动脉硬化患者;二是管壁发育。其中膜、外膜缺乏肌纤维及弹力纤维,基本不能搏动,也影响了扩张;三是血管在蛛网膜下腔中,缺乏周围组织的有力支撑,扩张时很容易发生破裂;四是发出穿支动脉。

28.造影剂。可分为离子型(泛影葡安)和非离子型(欧乃派克---高

渗、威视派克---等渗)两大类。离子型因其存在较高的过敏反应已逐渐被非离子型取代,但应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仍需要做过敏试验。通常情况下造影剂的量为4-6ml/kg,最多不能超过8ml/kg,而当患者存在肝肾功能损害时可选择等渗造影剂---威视派克。如果病人对碘高度过敏,可应用含轧的造影剂(磁共振用)。

29.每一根血管其注射造影剂的量、流速以及压力是不同的。对于缺血的病人而言:

流速(ml/s)

量(ml)

压力 主动脉弓

600(即限制锁骨下动脉

300 颈动脉分叉

300 颈内动脉

300 颈外动脉

300 椎动脉

300 而以上的各项参数不是固定不变的,例如当一侧椎动脉开口处严重狭窄,行颅内造影时可将造影导管置于锁骨下动脉靠近椎开口处,调整以上参数,将流速调低、总量增加,同时将血压计袖带打紧,这样可收到良好的效果。30.位置的摆放。

主动脉弓应左前斜30度左右; 颈动脉颅内造影位置的摆放:

上界为颅骨内骨板,加汤氏位时双侧岩骨岩尖放在眼眶中心;侧位将

整个颅骨全放进视野中,双侧外耳孔重叠。椎动脉颅内造影位置的摆放:

上界平冠状缝,加汤氏位时双侧岩骨岩尖放在眶上缘;侧位将重叠的外耳孔放在屏幕的中心。31.导管到达的位置。

超选颈内动脉时造影导管放在C2椎体水平; 超选颈外动脉时造影导管放在舌动脉上方。

造影导管在颈总动脉时应放在分叉下缘两个椎体的位置。

对于脑血管的再通: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非常重要,DWI显示为高信号但T1/T2无明显影像表现为脑梗塞超急性期;如T1/T2有信号改变为亚急性期;而慢性期在DWI 上为低信号改变。而慢性期一般不考虑手术进行血管开通治疗。同样,对于闭塞血管术前评价侧枝血管非常重要,可予以CTA进行评价,以了解闭塞段的情况。因为闭塞段远端必须显影。NSCET:CEA进行颈内动脉再通术后出血的风险为6%左右,而不开通闭塞血管卒中率为11%左右。

在颈动脉闭塞的患者只要有线样的血流就不会形成血栓,可称之为假性闭塞或次全闭塞。

颈内动脉闭塞再通的前提条件是:海绵窦段必须有血流通过,否则CAS手术成功的几率非常小。

过度灌注分为三种情况:出血、脑肿胀、脑水肿;肿胀为高灌注时细胞代谢异常导致细胞水肿,使用脱水剂是没有明显作用,只有通过控制血压来改善。

当脑梗塞时增强扫描如见环形强化说明血脑屏障未修复,有出血的可能。

颈动脉CAS的出血平均在术后的1.5天,而CEA的术后出血平均在5.8天。

在锁骨下动脉狭窄的情况下,当双上肢血压相差大于30mmHg时提示为重度狭窄。

左侧锁骨下动脉支架术严重的并发症为动脉夹层导致主动脉进行性撕脱。

球囊扩张支架均为不锈钢支架。颅内支架无论是自膨还是球扩在1.5T的磁场内是安全的。而wingspan支架可以在3.0T的磁场。动脉夹层的介入适应症是:有反复的TIA发作或栓子脱落;导致动脉狭窄大于50%。如无手术适应症可予以内科保守治疗,予以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3-6月。

静脉窦血栓的严重程度分型可以根据:腰穿压力值;意识情况;有无继发梗死或出血;肢体偏瘫,癫痫发作。轻型可予以单纯抗凝及静脉溶栓治疗;重型应予以抗凝及经静脉窦接触溶栓。当血管内介入治疗微导丝不能通过静脉途径到达血栓部位,可通过钻颅行上失状窦溶栓治疗。但可出现头皮下血肿。动脉循环时间小于11秒。

狭窄两端的压力差大于10cm水柱有意义,当大于15cm水柱时应予以处理。

治疗时可将微导管置于上失状窦每日75-100万单位的尿激酶分4次

进行泵入。总共3-7天期间可予以肝素盐水进行滴注。静脉窦引起的继发出血不是介入溶栓的禁忌症,但机械溶栓无证据。

颅内狭窄小于30%可评价手术成功。岩段狭窄应以近端血管为正常标准,支架应大于其20-30%。

穿支动脉在大脑中动脉M1段及基地动脉最多,大脑中动脉血管内治疗穿支动脉闭塞的几率为25%,而基地动脉的几率还要高。单纯球囊扩张导致动脉夹层的几率为20%,但在神经介入中,动脉夹层在不影响血流的情况下是不需要处理的,可延长抗凝时间达3周一般可以自愈。基底动脉下段穿支闭塞的几率可达50%。

抗血小板治疗不增加动脉瘤破裂的几率,但可增加动脉瘤破裂的严重程度。对于基底动脉狭窄的程度判断,可予以TCD的血流速度来了解情况。

如怀疑出血应立即行侧位像了解是否有造影剂外漏。对于左侧大脑中动脉非额顶升动脉的中末支的出血可予以闭塞处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 篇3

【关键词】神经病理;微创介入;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522-01

其神經病理性疼痛的含义在国际疼痛研究会中认为:因为躯体的感觉神经系统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者由于疾病而直接引发的疼痛。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对患者的躯体以及感情存在不利影响。在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为三叉神经痛、丘脑通以及肋间神经痛等。三阶梯镇痛药物对此种疾病并无显著效果,通常可以选择一线治疗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加巴喷丁以及阿米替林等药物[1]。但是长时间使用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对患者进行介入性治疗。此研究对患者介入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6例神经病理性疼痛中患有三叉神经痛患者,按照单双号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者为23例。在对照组中,男性为15例,女性为8例,患者年龄均在28-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5±3.8)岁,在观察者中,男性为11例,女性为12例,患者年龄29-4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4.2±4.3)岁,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微血管减压术进行治疗。患者在全麻的情况下,取患者发际内竖向切口,长度约为4cm,随后进行颅骨开孔,直径约为2cm,并将所有对患者产生压迫的血管进行松懈,并将其进行隔离。

观察者患者予以三叉神经痛射频治疗。选取患者的上颌神经或者下颌神经,并对其进进行热凝治疗以及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1.3 疗效判定标准[2]

患者经治疗后,其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逐渐消失则为显效;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有所缓解则为有效,自发性疼痛、痛觉过敏、异常疼痛和感觉异常等临床特征无缓解或者症状加重则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间数据结果以计数资料(n,%)进行表示,以P<0.05为差异说明两组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其观察组经治疗后的显效例数为15例,有效例数为6例,总有效率为91.31%,对照组显效例数为13例。有效例数为7例,总有效率为86.95%,两组患者经比较,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3 讨论

通过大量的研究以及实践表明,准确的神经靶点阻滞术能够有效的缓解感受器所受到的损害,同时还能够加强口服药物的治疗效果[3]。随后经多数研究表明,在影像学的基础上,准确的介入治疗对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其中包含神经调控行性治疗等。如果在穿刺过程中,可以准确的进行穿刺,则会实现摧毁神经的目的,但是具有一定的缺点,例如范围较广不宜控制,且手术并发症较多等,在通常情况下应用到对神经丛损伤的治疗中。而物理性损伤时我国近年来展开的一种神经射频治疗方法,此种治疗方法的具有较小的损坏性范围,能够准确的定位,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进行控制[4]。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疼痛疾病的总称。

在此研究中,选取的4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微血管减压术以及三叉神经痛射频进行治疗。而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较为广泛的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并不能接受开颅手术,而通过微血管减压术治疗后的患者,如果发生复发或者不耐受患者,可以选取神经射频热凝进行治疗,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费用较低,治疗时间较短,且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但是此种手术为神经破坏性手术。

三叉神经通射频治疗需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取,对于扳机点在眶上神经以及眶下神经而言,通过试验后对疼痛进行治疗,能够有效的缓解其疼痛感。同时此种治疗方法所具有的优点是损坏范围较小,并未对患者的咀嚼以及角膜反射功能造成影响,但是手术后并不容易复发[5]。对外周支损坏后段时间复发的患者,可以选取通过半月神经穿刺为治疗方法。半月神经节呈现半月形状并出现在卵圆孔中,按照相应的神经元聚集区,按照患者的实际疼痛位置来确定损伤的位置,以此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系列疾病的总称,而治疗疾病的方法则是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取适合的治疗方法。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倪家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微创介入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7):671-674.

[2] 佟明亮.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介入治疗:国际疼痛学会神经病理性疼痛学组推荐意见(一)[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5):293-294.

[3] 吕客,宋一平.射频热凝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致终板炎报道[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6):443-444,446.

[4] 王静雯,赵红如.74例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3,12(12):1286-1289.

神经血管介入治疗60例麻醉观察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患者中, 男41例, 女19例;年龄40岁~70岁, 平均年龄为61.5岁。其中患有高血压45例, 糖尿病25例, 合并冠心病13例, 下肢动脉闭塞2例, 糖尿病肾脏损害1例。对所有患者进行ASA分级:Ⅱ级33例, Ⅲ级15例, Ⅳ级12例。手术时间为 (140±80) min.

1.2 手术技术及麻醉方法

共采用三种麻醉方法, 其中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15例, 非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10例, 局部麻醉加强化镇静35例。实施手术前, 患者禁食5 min, 在接受放射介入治疗的前30 min进行咪达唑仑5~10 mg肌肉注射, 再根据患者的心率状况给予适量的阿托品0.5 mg或长托宁1 mg.

进入手术室后, 开放患者上肢静脉通路, 有些病例进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 同时对患者的心电、静脉血氧饱和度 (SpO2) 以及局麻下行非患侧的桡动脉穿刺进行有创血压实时监测, 面罩持续供氧。用1%利多卡因对局麻病例在股动脉和桡动脉穿刺置管时进行局部浸润麻醉。在手术的实施过程中, 依据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给予一定剂量的芬太尼、瑞芬太尼、哌替啶、咪达唑仑等止痛镇静药物, 从而降低患者痛苦的程度, 保持患者安静合作。如果手术中患者配合良好, 可以采用非气管内插管静脉全身麻醉, 保留患者的自主呼吸, 采用微量泵连续推入异丙酚2~5 mg/ (kg·min) 、瑞芬太尼0.05~1.0μg/ (kg·h) 维持麻醉。对于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病例, 依次用咪达唑仑0.07 mg/kg、芬太尼2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铵0.2 mg/kg进行麻醉诱导。插管后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 采用上述方法进行麻醉维持, 再辅助吸入异氟醚, 手术中间断地给予维库溴铵0.05 mg/kg维持肌肉松弛。随着手术的进一步深入, 要维持患者的血压不低于基础血压的30%, 降压效果不是很明显的时候, 采用0.1~0.5 mg/kg乌拉地尔。并且要每个小时持续静脉注射0.02%尼莫地平3~4 m L, 以防止脑血管痉挛。同时备用控制血压、心率的药物。手术中肝素化时监测激活凝血时间 (ACT) 值200 s~300 s.手术完成后, 停止降压, 缓慢升压到原有水平, 停止异丙酚的注入, 降低瑞芬太尼用量至0.05μg/ (kg·min) , 最后拔除气管导管将患者送至ICU进行呼吸循环支持治疗。

2 结果

手术中, 患者配合良好, 无不良反应出现, 静脉血氧饱和度均在99%以上。手术后, 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 患者苏醒较快, 生命体征稳定, 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手术前充分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60例患者中大多数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疾病, 对于这类患者, 医师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病史,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详细细致的体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预测, 制定出相应的应急措施, 在手术前备好抗高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的药物以备不时之需, 还要重点考虑麻醉中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状况。

本组所应用麻醉药物中咪达唑仑可使脑血流和颅内压轻度下降, 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 有利于维持血压的平稳, 但一次给药8~10 mg会产生呼吸抑制;异丙酚是一种快速短效的静脉全麻药, 镇静、催眠效果好[1], 但其镇痛作用不明显。诱导剂量的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抑制, 可使动脉压显著下降, 静脉注射异丙酚2.0~2.2 mg/kg, 收缩压下降可达25%~40%, 对舒张压与平均动脉压亦有类似影响[2]。

瑞芬太尼是一种强效镇痛药物, 在60例患者的手术中, 采用的是安全有效的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如果采用单纯的局部麻醉, 遇到手术操作困难而不得不延长时间的情况下, 患者无法忍受较长时间固定体位不动而出现烦躁的情况, 如果采用静脉强化麻醉, 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但是异丙酚的镇静催眠效果显著, 这使得静脉强化麻醉成为可能。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的病例, 手术过程中可以灵活调控血压、呼吸和心率,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采用这种方法还是比较有效的。

围术期注意事项: (1) 麻醉期间要注意避免血压骤升, 麻醉过浅极易导致动脉瘤的破裂, 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 (2) 在血管腔内放置覆膜支架过程中, 应该将收缩压控制在70 mm Hg (1 mm Hg=0.133 kPa) , 以防止血流冲出释放的覆膜支架而导致覆膜支架移位; (3) 采用气管内全麻期间, 医师应中断呼吸, 模拟患者屏气; (4) 在将覆膜支架放入血管腔内的瞬间经常出现血压骤降, 因此, 控制性降压应进行扩容, 降压以硝酸甘油为主, 0.5~1.0μg/ (kg·min) 静脉持续微泵输注并辅以吸入麻醉药, 必要时加以控制[3]。在支架放置后要及时提升血压, 防止由于长时间血压过低引起心肌缺血; (5) 在手术中的医疗器械刺激下, 有可能致使患者脑血管痉挛, 脑部缺氧, 所以要提前使用钙离子拮抗剂; (6) 手术过程中每小时要持续静脉泵入3~4 m L 0.02%的尼莫地平; (7) 在覆膜支架放置后, 扩张的血管壁会引发心率减慢[4], 为此我们要在放置覆膜支架前, 采用静脉注射阿托品来预防此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Akin A, Esmaoglu A, Guler G, et al.Propofol and propofol-ketamine in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cardiac catheterization[J].Pediatr Cardiol, 2005, 26 (5) :553-557.

[2]邢群智, 孙丽露, 习红丽.靶控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全静脉麻醉用于食管癌根治术的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 2005, 45 (18) :48-49.

[3]高淑文, 许永广, 满敏, 等.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麻醉及围手术期处理 (附6例报告) [J].山东医药, 2001, 41 (10) :10-11.

神经介入 篇5

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于年6月25日在北京成立,分会的成立得到中国神经介入界前辈和同道们的大力支持,同时也得到学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会成立将为中国神经介入诊疗搭建另外一个全新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了更好实现分会成立的`目标和责任,经中国卒中学会同意,分会第一届学术年会(CINS2015)将于2015年12月18-20日在北京举办。

本次年会将邀请国内外神经介入领域的老中青三代精英力量,进行丰富的学术交流,共商中国介入神经放射发展未来,启动新形势下与互联网合作的新模式,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临床研究的成果及将来的研究方向。大会还将探讨接受神经介入患者的全程医疗质量监控及治疗方法,共同探讨分享中国神经介入事业发展热点话题,与时俱进,介入未来。欢迎中国各位同道莅临指导和交流。

大会主席:缪中荣 王拥军

大会亮点

神经介入步入“互联网+”时代

新理念、新模式

国际国内临床研究

聚焦急性缺血性卒中

出血介入新技术

百家争鸣

神经介入并发症沙龙

会议概况

会议主题:介入 创新 携手 共赢

会议日期:2015年12月18日(周五)-20日(周日)

会议地点: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朝阳区东三环中路61号)

学分授予:国家级继续教育学分6分

(如需学分请提前进入会议网站www.csa-cins.com 进行登记申请,现场申请可能无法获得学分)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脑血管疾病的神经介入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 均是以头痛, 恶心, 呕吐等症状就诊, 其中男性患者28例, 女性患者16例, 年龄在33~68岁, 平均年龄为44.7岁。根据其CT/MRI诊断结果可知, 其中24例患者蛛网膜下腔中有血渗出, 并伴有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16例患者为脑梗死, 4例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全部患者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检查, 24例患者被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且为颅内动脉瘤, 其中8例患者为前交通动脉瘤, 14例患者为后交通动脉瘤, 2例患者为大脑中动脉瘤[2]。4例患者为短暂性脑缺血且为颈内动脉狭窄, 狭窄程度分别为70%及80%。在16例脑梗死患者中, 10例患者为颈内动脉狭窄, 2例患者的狭窄程度小于70%, 6例患者表现为追动脉狭窄, 2例患者狭窄程度高于70%[3]。

1.2 治疗方式

(1) 治疗颅内动脉瘤, 需要在手术之前进行常规手术检查, 同时也要在术前的1 d中给予患者尼莫地平等离子通道的阻滞剂, 可降低手术中由于导管操作造成的血管痉挛[4]。在常规全麻手术中, 将全身麻肝素化, 在引导管放到颈内动脉的C2水平上, 微导管超应在至动脉瘤体的1/3中外处。在引导管的尾端应Y型阀的测孔中与另外的Y型阀相连接, 再进行加压滴注。通过微导管可向动脉瘤囊中填塞机械可脱弹簧圈或者电解弹簧圈, 最终使得动脉瘤和血液循环隔绝。其中4例患者运用机械可脱弹簧圈, 20例患者运用电解可脱微弹簧圈。 (2) 治疗椎动脉以及颈内动脉狭窄, 也应在手术前进行常规检查, 在手术的前3 d内带给予患者阿司匹林以及噻氯匹定。导引导管应局麻放置, 可通过造影结果, 选择大小适当并呈自彭式支架, 可通过微导丝的引导狭窄部位中, 释放支架中狭窄已明显改善的造影, 血流恢复正常。在手术之后, 需要1 d内继续维持患者的肝素化, 需患者在4~6周后长期服用阿司匹林[5]。

1.3 随访方式

在手术后的3个月内对全部患者进行随访, 合适登记在4年内发生心血管以及脑血管时间。对于死亡病例要查明病因, 并检查患者是否存在脑梗死的况状。

2 结果

对于4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均治疗成功。在栓塞后的DSA检测中, 24例动脉瘤患者的微弹簧圈已经被完全闭塞, 并且在椎动脉和颈内动脉中的狭窄程度减少了90%。在手术过程中, 没有出现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动脉瘤破裂处薛, 卒中, 心肌梗死等状况。患者手术之后进行复查TCD和CTA显示血流正常, 没有相关后遗症。在术后3个月内, 对于全部患者进行随访没有脑梗死的状况发生。

3 讨论

目前, 神经介入治疗是用于脑血管疾病的新技术。此技术是通过X线的电视监视中通过血管途径在导引器的辅助下传输特殊材料到达人类的动脉瘤或者血管畸形的位置。其中特殊材料可为可脱行球囊, 可脱微弹簧圈等。可脱微弹簧圈是通过利用弹簧圈将动脉瘤腔堵塞住, 并保持载瘤动脉畅通, 最终解剖治愈。其结果和外科手术夹闭动脉瘤相似, 但是后者的创伤较大, 同时又受到瘤大小和位置不合适等夹闭以及患者自身条件较差限制手术。现在, 这种神经接入治疗已在欧美广泛的应用, 但是由于经济问题的限制, 一直没有广泛进行。对于早期动脉的治疗可使用机械可脱弹簧圈, 并且价格较便宜。但是由于解脱时微弹簧圈易于在动脉瘤中滑脱, 因此经常利用电解可脱弹簧圈。

1927年, 脑血管造影技术被Egsamonis发现, 并得到广泛的推广和普及, 再结合神经介入治疗, 为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奠定了良好基础。脑动脉异常诊断基于常规脑血管造影检查, 目前多采用DSA检查[6]。通过DSA检查有80%的动脉瘤以及将近100%的脑血管畸形, 可对继发性动脉痉挛进行诊断, 深入了解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大小, 形状和位置, 能够有效的进行预后和手术方案的制定。对于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 大约57%的患者病因为动脉瘤, 其中脑血管畸形约占9%。在基层医院中, 陈旧方式中在内科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患者通常会将血肿吸收, 症状逐渐消失最终出院, 其中有部分患者还出现两次出血, 死亡率较高, 因此, 对全面血管造影进行DSA检查, 这时能够准确的发表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在该组研究对象中, 。在栓塞后的DSA检测中, 24例动脉瘤患者的微弹簧圈已经被完全闭塞, 并且在椎动脉和颈内动脉中的狭窄程度减少了90%。在手术过程中, 没有出现和手术操作相关的动脉瘤破裂处薛, 卒中, 心肌梗死等状况。患者手术之后进行复查TCD和CTA显示血流正常, 没有相关后遗症。

治疗脑血管疾病中应用神经接入治疗技术, 创伤较小, 后遗症较少, 应用范围较为广泛, 操作技术简单, 并在这项技术中运用了多学科。据统计在国外, 通过内科医师完成的占有20%, 在国内, 几乎没有涉及到内科医生的相关操作。大约有90%的患者是通过神经内科医师做到的。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神经介入治疗是一项新型技术, 需要多个学科进行配合, 相互合作, 推广合作, 从而才能够有效提高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肖文, 李仓霞, 薛海龙.缺血性脑血管病发作TCD及DSA的对比分析[C]//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南京: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会, 2011:34-36.

[2]朱其义.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手术“术式转换证”和“终止证”探讨[C]//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南京: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会, 2011:28~31.

[3]Zhou Lulu, Liu Dezhi, Li Yongkun, et al.Effect of Argatroban on Restenosis After Cerebral Vascular Stenting:a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C]//第9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南京论文汇编.南京:南京东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2013:53-55.

[4]Zhou Haichun.CNSP&Rehabilitation Study on Proliferation, Transmission and Formation of Endogenous Neural Stem Cells of Ra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C]//第9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南京论文汇编.南京:南京东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 2013:12-15.

[5]刘新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指南与实践[C]//第七届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论文集.南京:国际脑血管病高峰论坛组会, 2011:33-35.

神经介入放射学继续教育方法探讨 篇7

1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学科特殊性

神经介入治疗是一项微创的治疗手段, 避免了传统开放式手术所带来的损伤和危险, 但神经介入治疗本身是高风险的, 可以用“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这8个字来描述神经介入治疗的风险。如何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极为重要的, 将介入治疗手术并发症降低到远远低于外科手术, 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治疗手段。常规脑血管造影中出现的并发症, 动脉瘤栓塞治疗手术中破裂出血、远端动脉的栓塞, 弹簧圈部分或全部突入载瘤动脉、操作引起的动脉内膜损伤甚至夹层并不少见, 脑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中栓塞材料回流或通过危险吻合造成正常血管的意外栓塞, 栓塞后畸形团及周围组织出血及误栓正常血管等都是需要认真关注并加以分析的。相对于外科手术而言,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血栓栓塞并发症需要特别重视, 血管是我们的治疗通道, 同时也使我们处于危险的境地, 动脉的栓塞就造成供血区域的梗死, 这无异于开放手术中切除了正常的脑组织。要降低神经介入治疗的并发症, 就需要有丰富的知识、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技能, 并能按部就班地开展正规操作, 即要求重视介入治疗的规范化。对从事这一工作的医师也相应地提出较高的要求:应该有良好的医学、神经医学、中枢神经血管解剖学、神经放射学基础以及有良好的外科操作技巧, 更要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及献身精神, 概括地说神经介入医生应该接受神经内外科、神经影像学的培训。由于神经介入放射学诊治技术是在X线照射下进行的细微复杂工作, 要求医师要有良好的体质, 有耐心、细心及坚韧不拔精神。

2 神经介入进修医生的多样性

由于本学科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也是学科发展的切入点, 因此很多医院出于利益的考虑, 纷纷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工作。故从事本专业的医护人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年龄的多样化。目前从事神经介入的医生年龄跨度较大 (25-60岁) , 大多数在30-40岁, 这无疑给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朝气蓬勃的动力和后劲, 但他们毕竟存在经验不足、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二是职称的多样化。在我院进修神经介入的医生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也有主任医师。由于其学历和专业基础不同, 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也参差不齐, 从而给我们的管理和培训带来困难。三是各分科医师多。神经外科医师是这一学科的主力军, 但放射学、神经内科甚至五官科、肿瘤科医师也有兴趣参与。在我国大多数放射科医师, 尚未直接参加临床工作, 对疾病的临床规律, 特别是急症及危重病人的诊断处理缺乏经验。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极易发生并发症, 没有临床工作经验的医生是难以胜任的。有些医师对栓塞治疗的适应症、栓塞材料的选择及实际应用掌握不准, 导致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3 临床教学策略

针对学科的特殊性及从业人员的多样性, 结合我科神经介入进修医生的实际情况, 我们根据进修教育目的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 强调综合性和实用性, 坚持普及与提高,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开设专题讲座, 扩展知识面

神经介入放射学的主要工作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血管疾病或头颈部肿瘤进行栓塞、溶解、扩张成形等治疗, 通过操纵各种导管, 运用各种栓塞材料及药物进行治疗。这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狭隘的观念, 即介入神经放射学是一种单纯的操作, 其实不然, 要成为合格的介入神经放射医师, 需要掌握系统的多学科基础知识:如血流动力学、材料科学、放射物理学、血管造影解剖学、功能试验、造影剂药理学、溶栓毒理学、生理学、胚胎学及神经内外科学。但进修人员有神经内科医生、神经外科医生以及放射科医生, 对其专科知识掌握较为扎实, 但在其他学科都或多或少存在欠缺, 这对从事这一专业是非常不利的, 因为扎实的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支撑是开展该技术的根本。为了加强进修医师对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 同时丰富及拓宽他们对不断发展的医学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 每周为进修医师举办一次专题讲座。大多采用生动形象的多媒体形式, 调动了进修人员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专题讲座均由科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医师轮流负责讲授, 明确规定主讲人要认真准备, 保证授课质量。进修医师通过参加专题讲座的学习, 提高了学习本专业及相关科室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高效性, 提高了理论水平, 掌握医疗最前沿的知识与本专业新动态。每周进行一次读书报告, 其内容比较灵活, 报告人既有教授及高年资主治医师, 亦包括住院医师、研究生与进修医师, 要求每位做报告者必须结合临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本专业领域的最新国内外报道, 查阅文献, 经归纳总结后报告, 每次报告均有自由提问与讨论内容。经以上形式的学习, 提高了进修医师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效率, 促进其在自己努力阅读专业书籍与杂志时所遇到的费解问题的消化吸收,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主动掌握本专业前沿问题的能力, 并培养了其创新意识, 激发创造能力与科学思维的形成。

3.2 因材施教, 以病例讨论为主的教学方法

病例讨论是临床教学中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与传统的理论授课不同的是, 病例讨论可以针对教学对象感兴趣的话题深入开展, 能够兼顾学生自身的特点进行教学。从解决问题出发, 提供给进修医生客观的病例作为讨论对象。通过讨论, 可以反复强化对知识的记忆, 同时易于发现进修医生对理论知识掌握的缺陷, 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

由于我院在神经介入放射学上已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在我院治疗的病例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对这些疑难病例的分析, 本身就是对相应的疾病从病因、临床表现到治疗方法选择的一个系统性回顾。以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教学为例, 我们首先介绍了硬脑膜动静脉瘘的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常见的临床表现。然后找出几例复杂性硬脑膜动静脉瘘的病例, 让进修医生仔细阅读术前的脑血管造影片, 请他们提出治疗方法并说明其理由, 分析可能存在的手术风险;然后由带教教师介绍以往的治疗经过, 再将治疗后的影像给进修生阅读与分析, 指出不足之处。最后由带教教师结合临床病例, 从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经验进行总结, 将其归结到发病机制及病理变化上, 然后给学生一个印象深刻的概念DAVF的处理重在静脉端的栓塞治疗, 否则不能达到完全治愈的目的。

我们认为通过以病例讨论为主的教学, 对培养进修医生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带教教师可以针对具体病例进行积极有效的提问和启发, 能激发进修医生运用理论进行独立思维的能力, 让他们通过判断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法, 来锻炼大胆的直觉思维和纵向思维, 并进一步强化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为今后开展神经介入放射工作奠定基础。

3.3 加强技能实践, 注重规范操作

目前神经介入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内容都很不规范, 包括手术适应症、手术技巧、术前评估手段及指标、术前术后处理、并发症的防治以及介入材料的选择, 各家医院有不同的做法。特别是一些医院或临床医师, 在利益驱动下, 不能很好的掌握适应症易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 在临床教学中, 我们注重围手术期处理的规范化培养。以脑供血动脉狭窄为例, 术前要求常规检查各种序列的MRI、脑血供代偿评估 (SPECT) 、颈部血管及心脏彩超, 这些缺一不可, 以确实排除心源性疾病的可能, 同时评估手术可能带来的好处;术前常规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调脂、降糖、降血压治疗。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规范并在全国推广应用。我们认为只有规范化的围手术期处理, 才能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效果得到显著提高。外科疾病大多依赖于成功的手术治疗, 这样容易造成一种错误倾向, 即片面强调手术, 盲目追求高精尖手术技术而忽视基础医疗操作。其实, 临床日常工作包含许多技术操作, 临床诊治的质量直接决定于操作水平。我们注意引导进修医师重视基础医疗操作, 使他们熟练掌握中心静脉穿刺、气管内吸痰等技术, 有计划安排和指导进修医师熟练掌握气管切开、腰穿、腰大池持续引流等基础操作技术。通过短期强化训练, 反复练习, 使其临床基本实用技术得到迅速提高。通过6个月至1年的进修学习, 所有进修医生均能够按照规范要求, 独立进行病例筛选及围手术期的处理。

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结果与手术的好坏密切相关, 做好手术是一名优秀神经介入医师从事临床工作的必要条件。因此, 提高进修医师的手术技能 (导管术) 是培养神经介入医师的重要方面, 重视手术中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进修医师如果没有必要的技术准备而过度放开手术操作, 将有可能损害病人的利益, 要掌握好手术操作的“放手度”, 上级医师必需对住院医师及进修医师的技术状况有全面、准确的了解, “放手不放眼”是术中教学的准则, 术中应通过提问检查下级医师术前是否复习了该手术的解剖结构, 并作必要的讲解;另外, 注意强调基本操作的速度和准确性, 提高手术效率和手术“工艺”。实践证明, 如果每台手术, 都能注意术中教学, 严格要求, 不但能保证手术效果, 还可比较快地训练进修医师掌握正规的手术技巧。在注意质的提高的同时, 我们还注重量的积累。要求所有进修医生必须独立完成20台以上的脑血管造影, 作为助手参加20台以上的介入治疗。

此外, 很多进修医生在原单位已开展一定的神经介入工作, 形成自己的习惯, 包括一些错误或不正规的做法, 这可能对以后开展工作埋下隐患。前车之鉴, 后事之师。我们对我院开展神经介入工作以来发生的任何一起并发症, 均进行认真分析、仔细讨论, 查找问题之所在, 并制定对策, 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形成了一套规范化操作程序。我们也要求所有进修医生从见习到上台手术的每一步操作都必须在这一操作程序的规范下进行, 使并发症的发生率尽可能地降低。

4 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近几年的进修医生带教及跟踪调查证实, 这些教学方法的改进对提高进修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探索问题的能力及操作的规范化发展起到很好的作用。首先是进修医生的理论水平显著提高。通过半年到1年的进修学习, 大部分进修医生能够在进修期间系统的掌握神经血管解剖、神经病理生理、介入材料与技术等相关知识。每个进修医生还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总结资料并撰写论文。此外, 进修医生在神经介入放射学新进展方面的学习也收获很大, 能把一些新的观念带回自己所在的医院和科室, 得到了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好评。其次, 进修医生的临床操作技能明显增强。近3年在我科进修神经介入的医师共67名, 所有医生在回到原单位的临床实践中, 能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对疑难病例的处理更有头绪;同时注意规范化处理问题并在当地进行推广应用, 使神经介入治疗的成功率显著提高而并发症发生率却相应地降低;同时均能独立开展脑血管病的介入诊断, 其中43名医生还先后开展了神经介入工作, 成为了科室里的骨干力量。此外, 进修医生的数量显著增加。由于来我科的进修医生通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收获很大, 回到自己科室后反映良好。因此, 从进修医生的医院、科室到个人都积极推荐本科室的同事来我院进修, 进修医生的人数逐年增加, 使原来我院进修医生较少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随着神经介入放射学的迅速发展, 我们相信通过对继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能培养大量高素质的神经介入医生, 为我国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神经介入放射学是目前神经科学的热门学科, 从业人员日渐增多, 其水平参差不齐,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工作水平是必然趋势。本文对神经介入放射学的学科特殊性及其从业人员的特点进行分析, 并结合我科开展神经介入继续教育的经验, 探讨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关键词:神经介入放射学,继续教育,教育方法

参考文献

[1]刘建民.我国发展神经介入放射学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J].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 (10) :649-651.

[2]李铁林, 凌锋, 段传志, 等.介入神经放射学专科医师的培训[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7, 13 (7) :411-412.

神经介入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5~70岁,平均(48.9±6.5)岁,血肿量25~70ml,平均(50.8±3.8)ml;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2岁,平均(49.2±6.4)岁,血肿量25~68ml,平均(50.2±3.5)ml。本次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事前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病情发展、治疗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征得患者家属同意后签订责任书。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其在性别、年龄、血肿量等资料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降颅压、营养支持、水电解质紊乱调整等常规治疗措施。

同时对照组患者给予开颅手术治疗,患者麻醉结束后将其脑皮质切开,使用吸引器将脑内血肿抽出。观察组患者则给予微创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并结合其术前头颅CT检查结果,于患者头颅中线、血肿以上表皮位置进行标记,使用快速锥颅器完成患者头皮、颅骨、硬膜穿刺操作,术者应该结合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以确保患者穿刺深度并将其控制再1.5~2.5cm。而后术者将金属导芯置于一次性输血管内并将其当做引流管使用,沿着患者头皮、颅骨穿刺口向患者外耳道连线的中点位置再次进行穿刺,深度5~6cm并直接进入患者侧脑室前角,使用注射器完成患者脑内血肿的抽吸,使用引流袋完成封闭式引流。随后术者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为患者注射尿激酶,一般1~2次/d,做好患者引流管、引流袋的固定工作。患者血肿抽吸过程中定期给予颅脑CT复查,确定血肿结构全部抽吸清除后移除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2]

(1)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结果差异;(2)评估患者治疗效果。痊愈: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血肿全部消失,NIHSS评分降低程度≥91%;有效: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血肿含量降低程度≥50%,NIHSS评分降低程度46%~90%;无效:患者CT检查结果显示其血肿无减少,NIHSS评分降低程度≤45%。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8.0进行统计处理,表达方式包括计量资料(±s)与计数资料(%)两种类型,检验方式则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则表示两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内血肿的病发原因主要在于患者脑组织局部出血后血液经历淤积、凝固、液化、裂解等一系列过程而形成血肿,这一过程中血液不但会释放出多种凝血酶活性物质,对人体脑组织造成损害的同时还会由于自身体积、性状的变化对周围脑组织造成软化、挤压、水肿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临床研究显示[3],脑血中患者病死率≥30%,患者必须及早治疗以清除血肿。

本次研究中给予观察组患者微创介入治疗,其结合当前不断发展的医学影像装备对患者血肿组织进行精准定位,而后直接以小切口将引流管置入患者血肿组织中,迅速抽吸患者脑内血肿而缓解血肿对患者周围脑组织的压迫损伤症状,降低患者颅内压的同时结合常规药物治疗促使患者受损软组织快速恢复,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微创介入治疗与传统开颅手术相比,其不会对患者脑部进行较大切口操作,避免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脑组织、神经系统可能造成的再次损伤症状,也避免患者由于大切口手术可能出现的术后大出血症状。微创介入使用封闭式引流操作,患者术后也极少发生感染现象,其结合颅脑CT对患者血肿组织进行反复检查与抽吸,有效保证患者血肿组织的彻底清除,对促使患者术后快速恢复也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证明微创介入治疗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效果良好,能更显著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介入治疗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并接受治疗的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均给予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则给予微创介入治疗,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同时统计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以及生存质量评分(QOL评分)结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生存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治疗神经内科脑部血肿患者效果良好,能更显著的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微创介入,神经内科,脑部血肿,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宗华.神经内科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的治疗效果探讨[J].2016,16(4):20-21.

[2]鄢仕强.微创介入脑部血肿在神经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4):418-419.

神经介入 篇9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护理体会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 是一类临床常见疾病, 主要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大类型。医学的进步与发展使治疗脑血管疾病的手段和方法增多,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本研究选择脑血管疾病患者61例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61例, 女19例, 男42例;年龄39~67岁;支架23例, 动脉瘤32例, 溶栓6例。

治疗方法:本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管造影检查, 便于确诊, 保证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指征。所有患者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 选择患者股动脉进行穿刺, 对出现病变的部位进行确认, 应用微导丝或微导管将溶栓药物导入患者病变部位, 然后植入支架对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中55例患者采用脑动脉瘤栓塞与支架植入方式进行治疗, 6例患者采用溶栓方式进行治疗。

护理方法:①术前护理:一般护理:护理人员保证患者病房的舒适与安静, 减轻患者由于疾病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另外, 应嘱咐患者注意饮食与生活习惯, 保证大便的通畅, 避免患者颅内压升高[1]。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第一次接受神经介入手术治疗, 对其临床的应用效果与操作步骤并不了解, 因此, 十分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与恐惧心理。另外, 该手术价格较高, 会增加家庭的经济压力。因此, 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同患者讲解该治疗方式的方法与优点、手术的安全性以及医保报销比例等, 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恐惧与抗拒心理, 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与积极性。术前准备:手术前, 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出、凝血时间、血常规、输血全套等数据进行检测, 穿刺部位手术前应备皮, 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 使患者放松心情, 保证睡眠, 以充足的精神与体力面对手术。手术前, 可适当地给予患者镇静剂。②术中护理:患者不需插管时, 应建立静脉通道, 并连接心电监护仪, 手术中护理人员应密切地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观察, 关注患者足背动脉的波动、肢体温度及色泽等, 详细地检查手术中所需要的监测仪器及药物, 配合好医生完成手术[2]。③术后护理:手术后, 患者穿刺肢体应保持制动6~8 h, 并非绝对性的卧床休息, 若患者为全麻状态, 应去枕平卧6 h。手术后, 患者应给予易于消化、低脂且低盐的食物, 督促患者多饮水以保证造影剂顺利地排出;护理人员严密地观察患者, 如患者足背动脉搏动的情况、肢体位置与皮肤颜色、肢端温度等, 若出现变化, 应第一时间报告给主治医生并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法;手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时, 应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运动训练, 如肢体活动、坐、走等, 保证锻炼从易到难, 不会对患者的恢复造成负担[3]。

结果

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神经介入手术, 手术的成功率100%, 61例患者中2例患者出现脑梗死, 其余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观察后病情均得到恢复并出院。

讨论

在神经内科开展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对于大多数脑血管疾病来说, 早期诊断十分重要, 早期诊断后才能对患者进行早期干预与早期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首次诊断大多选择神经内科, 若神经内科应用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减少中间所需要的环节, 节省诊断时间, 尽早对患者确诊并治疗,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另外, 还可以拓宽治疗思路, 探索更多的治疗方式, 使一些疾病在患病初期便能够得到治疗, 避免病情加重。

在神经内科开展介入治疗的可行性:传统观念认为, 神经内科不宜开展介入治疗, 因为神经内科的治疗中许多环节很难完成, 因此, 很多疾病难以完成治疗。然而, 本研究结果发现, 只要能够严格把握介入手术的指征, 并且保证患者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的护理, 临床的应用效果是十分令人满意的。

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与致死率。临床研究表明, 神经介入治疗能够显著地缩短缺血时间, 能最大程度地恢复患者脑部的正常功能, 因此临床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时, 神经介入治疗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综上所述, 神经介入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虽有一定的风险, 但风险是可以预防并减少的, 手术前做好完善的准备, 手术中医生、护士与患者积极地配合, 术后对患者进行优质的预防与护理, 能够有效地减少甚至避免并发症的出现, 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郑文权, 段传志, 魏金枝, 等.神经内科开展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的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6, 9 (5) :59-60.

[2]王小萍, 廖伟, 高木英, 等.低分子肝素在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的应用[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8, 26 (6) :28-29.

神经介入 篇10

关键词:微创介入,脑部血肿,神经内科,效果观察

临床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类型中, 中、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占有较高的发生几率, 严重威胁到患者生活质量, 病残、病死率均呈较高水平, 制订有效方案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本次共选取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收治, 随机分组就内科保守治疗 (对照组) 与微创介入血肿清除术 (观察组) 临床效果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取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45例, 女35例, 年龄38~80岁, 平均 (64.8±8.3) 岁。均与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于1995年制定的相关诊断标准符合, 出血部位:丘脑31例, 基底节区22例, 丘脑、基底节混合出27例;神经缺损评分平均为 (20.9±8.9) 分, 血肿量均≤30ml, 平均 (20.3±1.7) ml。随机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划分, 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具可比性, 无明显差异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保守方案治疗, 具体包括脑保护剂应用、积极降颅压、脱水、并稳定颅内压。观察组应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 及时行微创介入治疗, 具体操作为:确定手术时机, 通常为病发后24~72h, 患者对手术可耐受, 病情稳定时进行。术前行CT扫描对穿刺点精确定位, 并确定穿刺深度、方向。局麻, 取一次性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与电动颅钻连接, 顺时针旋转操作进入血肿中心, 液态血肿先缓慢用注射器抽吸, 后经针形血肿粉碎器用生理盐水对半固态血肿和残余液态血肿加压冲洗, 需注意等量置换。取地塞米松5mg, 尿激酶4万U, 在3ml生理盐水中加入, 对各个血肿部位经针形粉碎器喷注, 保留4h后完成开放引流操作。同时积极防治再出血, 控制好血压, 术后CT确定残余血量及穿刺针位置, 每日行2~3次冲洗, 取生理盐水3ml+尿激酶4万U经血肿粉碎器冲洗后注入, 血肿经CT检查基本清除后拔针。

1.3 效果评定

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疗前、疗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 疗效依据增分率评估。基本痊愈:增分率为86%~100%;显著进步:增分率为46%~85%;进步:增分率为16%~45%;无效:增分率<16%;恶化:治疗后评分低于治疗前。有效=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3.0版, 计量资料行t检验,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访6个月, 观察组选取病例总有效率为82.5%, 显著高于对照组60.0%,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实践表明, 高血压脑出血引发的脑内血肿采用内科保守方案治疗, 是将血压水平采用药物被动控制, 减轻继发性脑水肿, 防止再出血, 使颅高压降低, 而完全依赖自身红细胞机化吸收对脑内血肿清除, 过程较慢, 阻止了神经功能恢复, 故病残、病死率仍呈较高水平[2]。而采用微创介入的方式将血肿及时清除, 可对局部损害起到阻止作用, 为神经功能康复创造了条件, 周围水肿可迅速消失, 改善神经功能[3]。微创介入术操作简便、安全、利于危重、高龄患者救治, 避免了全麻, 在局麻下即可操作, 加快了病情恢复进程, 可精确定位, 防止手术造成的继发性创伤, 对血肿可连续清除, 避免再发出血[4]。术后无需脱水, 降低了肾功能受损率, 且住院时间短, 避免了不良事件发生。本次研究观察组临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综上, 神经内科采用微创介入治疗脑部血肿, 具有较高安全性和有效性, 可加快疾病康复进程。

参考文献

[1]王艳霞, 台立稳.重型脑室出血侧脑室引流治疗[J].脑与神经关病杂志, 2008, 16 (4) :405.

[2]孙长忠, 颜副根.脑室外引流结合储液囊埋植引流治疗脑室内出血[J].浙江创伤外科, 2008, 13 (5) :447.

[3]刘俊.小骨窗显微镜下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1, 14 (17) :73-7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神经介入】相关文章:

神经介入疗法05-19

神经介入个人体会05-06

神经介入术后护理常规02-21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08-15

神经系统介入护理常规02-22

司法介入05-06

语言介入06-16

早期介入07-01

介入护理07-07

联合介入08-02

上一篇:民俗体育产业化下一篇:资本要素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