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给药

2024-07-20

注射给药(精选九篇)

注射给药 篇1

1 肿 头

肿头是指在家禽颈部注射药物后出现头、脸部肿胀, 如狮子头, 呈水肿样, 按压有压痕, 多因注射给药部位靠近头部所致。大多经1周后水肿逐渐消失而治愈。正确注射部位应选在禽颈中部。

2 硬 脖

硬脖是指家禽注射药物后脖子僵硬, 多因颈部注射部位靠前且过深, 注于颈部肌肉内所致。此时应用抗菌药物辅助治疗, 以防继发感染。正确部位应在家禽的颈中部或稍低处。

3 猝 死

猝死是指家禽注射药物后突然死亡, 多因胸部注射时针头过长将药液注入心脏或肝脏所致, 因此胸部注射时, 必须在胸部浅层肌肉或选择肌肉丰满处进行注射, 选择适当的注射针头一般以7~9号针头为宜, 沿胸肌45°于胸部上1/3处斜面刺入, 针头不要与肌肉表面呈垂直方向刺入, 针头刺入不宜太深, 以免刺入内脏或体腔导致内出血引起死亡。

4 跛 行

跛行是指在家禽腿部注射给药后一侧不能站立或行走困难, 多因腿部肌肉注射时注射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由于刺激性强的药物吸收慢如油类制剂, 使禽腿长期疼痛而行动不便) 或损伤、压迫坐骨神经、注射部位感染所致, 为此应选择没有刺激性或刺激较小的药物在翅膀或胸部肌肉多的地方注射, 尽量避免腿部注射, 尤其是大腿内侧, 因禽类腿上的血管、神经都在内侧, 所以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

5 出 血

出血是指家禽注射药物后, 注射部位流出血液,

多因注射药物时损伤注射部位的血管所致, 此现象出现较少, 一般可很快治愈。必要时可稍稍按压注射部位片刻。

6 出 汗

出汗是指家禽注射部位羽毛湿润, 类似出汗, 多因皮下注射时未将药物注入皮下而注射到皮外所致。只要注射时选用适宜的针头, 一般以7~9号针头为宜 (若针头粗注射针眼大, 易造成药液外流) , 并且保定好家禽, 避免其挣扎, 认真操作就可避免药物漏出。

7 坏 死

坏死是指家禽注射药物后, 注射部位局部或大面积发炎、糜烂、坏死。多因注射时针头、注射部位消毒不严或药物质量不好、剂量过大、药物刺激性强引起。对前者应加强器械、环境、注射部位的清洁卫生与消毒, 最好采用1只禽1个针头, 防止因消毒不严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 对后者则应及时更换药物、采用多点注射或深部肌内注射。

8 硬 结

硬结是指家禽注射药物后, 发现注射部位有大小不等的肿块, 多因注射灭活疫苗、卵黄抗体、油乳剂药物或在一个部位注入药液过多所致, 因此注射药物前应将疫苗药物预温至30 ℃ 左右或选择水溶性好的药物, 注射部位应选择颈部皮下或胸部肌肉发达的部位, 不要在肌肉较少的部位注射。如果注射药物的剂量较大, 尤其是雏禽, 忌在一点注入, 最好采用多点注射方法。

基础护理学知识点辅导:注射给药法 篇2

注射法区别于口服、灌肠、鼻饲、外用、离子透析、皮下包埋等给药方法。与口服药比较,注射给药有其优点, 同时也存在不足。

注射的基本知识

常用的注射方法

皮内注射intradermicinjectionid皮下注射

hypodermicinjectionh肌内注射

intramuscularinjectionim静脉注射

intravenourinjectioniv

注射原则

注射原则是施行一切注射术必须遵循的原则: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及针头

4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5排尽空气

6检查回血

7掌握无痛技术

8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评估

(1)根据病人的病情、给药目的和药物性能评估给药的途径是否恰当。

(2)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禁忌在局部皮肤有损伤、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疾患处进针。

(3)评估病人对药物注射的认识及态度,是否有知识缺乏、焦虑或恐惧等问题。

用物准备

1 注射用物

[注射盘]

(1)皮肤消毒液:2%碘酊、70%酒精或1%碘伏。

(2)无菌持物镊。

(3)无菌棉签、砂轮、弯盘、小刀或起瓶器。

[注射器和针头]

(1)注射器的构造、规格及主要用途。[见图]

(2)针头的构造、规格及主要用途。[见图]

(3)注射器及针头置于无菌容器内高压消毒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要包装严密)。

[药物]: 根据医嘱准备。

(1)常用注射药物的剂型:

水剂: 油剂:(如氯霉素)

混悬剂:(如普鲁卡因青霉素) 结晶和粉剂:(如青霉素、链霉素)

(2)常用的包装容器: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的合理给药 篇3

【关键词】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肌注;静脉滴注;血药浓度

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属于一种被临床广泛使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本药品对淋球菌、胎儿弯曲菌、脑膜炎球菌、结核杆菌、流感杆菌、耶尔森菌属和某些分枝杆菌都具有较好抗菌作用[1]。因此,本品经常被选用治疗铜绿假单胞菌及部分其他假单胞菌、变形杆菌属、肠杆菌属、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不动杆菌属、沙雷菌属等敏感革兰阴性杆菌与葡萄球菌属[2](甲氧西林敏感株)所致的严重感染,例如细菌性心内膜炎、复杂性尿路感染、下呼吸道感染、菌血症或败血症、胆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腹腔感染等[3]。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传统的使用方法遵循成人0.1-0.2g/次,0.2-0.4g/d的给药原则,在对药品稀释后进行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笔者认为这种一直在给药方法存在不合理之处。

1单次给药剂量

1.1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在人体内的血药浓度下降速度很快[4],成人的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半衰期为2-2.5h。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对一个成人进行肌肉注射本品0.2g后进行血药浓度检测,检测结果是0.5h后血药浓度为13.4-,15.1 mg/l,1h后血药浓度为8.9-14.0mg/l,2h后血药浓度降低为6.7-8.0mg/l,4h后降低为2.6-3.1mg/l,6h后血药浓度变为1.0-2.0mg/l。本品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为5-25mg/l,血药浓度超过35mg/l就可能对肾、耳等器官产生毒性反应。因此,对于成人来说,虽然一次肌肉注射本品0.2g可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但是只有短短的2h的时间可以使血药浓度保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

1.2临床实验表明,如果对成人进行单次肌肉注射本品0.5g,1h后测得血药浓度为19-20mg/l,4h后为8.9-10.2mg/l,8h后为3.9-4.3mg/l,12小时以后则不能测出本品血药浓度。可以看出至少有4h的时间可维持有效治疗浓度且浓度最大值不超过35mg/l。若对药品稀释后,按病人体重7.5mg/kg的指标做静脉滴注,1h即可滴注完毕,滴注完成后测得血药最大浓度为37.5mg/l。滴注完毕后,过0.5h时测得血药浓度为25.5-27mg/l,过1h后测得浓度为18.6-19.1mg/l,2小时后浓度为11.6-12.0mg/l,4h后为5.6-6.5mg/l,8h后为0.9-1.3mg/l。数据显示,期间药峰浓度超过35mg/l的时间很短,且有4h可维持有效治疗浓度,因此这种给药方法也不易引发肾、耳等器官的毒性反应。

结合以上实验数据和《临床用药须知》[5]中对本药物的用量规定,对成人单次肌肉注射药剂量0.5g或按患者体重5mg/kg的用量做静脉滴注较为合理。

2给药次数

临床观察表明,如果想尽可能的延长本药物在体内保持有效治疗浓度的时间,同时使本藥物的最大稳态血药浓度(C∞)mm仍然保持在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内,最好方法是保持剂量,重复给药。笔者从药代动力学角度出发,按照单室模型按一级动力学处理方法做出如下计算:若本药物半衰期取2.30小时,则消除速度常数K=0.693/2.30,则给药间隔可由一下公式推算得出:①肌肉注射:(C∞)max=(C∞)minXE,I=5.16h。②静脉滴注:I=t+InCnax-InCmin/K,I=t+5.16h,若要使本药物的血药浓度保持在25-5mg/l的范围内,则需要每5.16h进行一次定量肌肉注射本药物或者间隔t+5.16h进行一次一定剂量的静脉滴注。当前,在临床工作中此种给药方法可操作性不强。因此,可采用每次给药0.5g,每间隔8-12h给药1次的治疗方法,且此疗程不能超过10d。

3特殊人群的用药

临床观察发现,目前在使用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过程中缺少针对性,对于某些特殊人群没有进行药剂量的调整,经常会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为孕妇D类药品,使用本品不当可能对胎儿听力发育造成伤害。孕妇在使用本品时应更加慎重,哺乳期妇女在用药期间应暂停对婴儿的哺乳。

3.2儿童用药。本品为氨基糖昔类药品,由于儿童特别是新生儿的肾脏发育尚未完全,这会延长本类药物在儿童体内的半衰期。如果药物长期蓄积在体内就会引发毒性反应

3.3老年患者及肾功能患者的用药。对于大多数老年患者来说,肾功能都会有一定的生理性减退,因此应采用较小剂量进行相关疾病的治疗,且使用本品后易产生各种毒性反应。由于本品大部分要经过肾小球过滤排出,即使对于肾功能正常者来讲,在使用24小时内尿液排出率达到85%-98%,尿液中本品含量可高达170-2900mg/ml。因此,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该对使用剂量进行调整,以确保用药安全。可以根据患者的血药浓度来进行准确的药剂量调整,对于缺少血药浓度监测设备的医疗机构可采取如下公式进行计算[6],D(患者)=D(正常)×K(患者)/K(正常),K(患者)=A+B×cler,其中K(患者)为患者消除速度常数,A为每小时非经肾消除速度常数,B为每小时经肾消除速度常数,K(正常)为正常人消除速度常数,cler为内生肌酐消除率,D为给药剂量。其中K(正常),a、b等常数可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到。因此只要测出患者的内生肌酐消除率就可得出本品所需剂量。

参考文献

[1]张向荣.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及其研究进展[J].安徽医药,2001,(04).

[2]王淑民,张启英,蔡进源,葛鑫.蚌埠地区人群金葡菌带菌调查及药敏试验[J].蚌埠医学院学报,1990,(04).

[3]戴自英,刘裕昆,汪复,等.临床抗菌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09.

[4]张长法,李子贺,张胜林.硫酸阿米卡星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152例临床分析[J].药品评价,2006,(06).

[5]卫生部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04.

注射给药法单元教学说课设计 篇4

1 说教材

1.1 选用教材

根据临床护理岗位的要求与课程的设置特点, 本课选用的理论教材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由李晓松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二版, 说课单元选取该教材的第十五章药物疗法中的注射给药法。实训教材选取我校的校本教材《护理专业核心能力实训》。

1.2 说课程设置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 是护理人员工作必须掌握的护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重点是培养学生关爱和照顾病人的基础职业能力。

前期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等课程及人文学科为护理学基础奠定了护理基本素养。而护理学基础又是后期护理学专业课的奠基课程, 是护理专业知识向临床实践过度的桥梁, 为护理专业学生从事临床各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3 本单元的地位和作用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注射给药法是临床护士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 因此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护理技能, 其学习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给药的基本知识后。这时,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无菌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注射给药法是对前面知识的总结、拓展和应用, 也是为后面的知识如药物过敏试验法、静脉输液法、标本采集等奠定基础, 起承上启下作用。同时为学生今后能胜任护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 说学情

笔者授课的对象是本校护理专业二年级第三学期的学生, 他们大多是17、18岁初中起点学生, 有如下特点。

2.1 知识技能基础

学生经过解剖、生理及一部分护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 已经掌握了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的解剖位置、生理机能。护理学基础前期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 但不够稳定。

2.2 学习能力方法

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能独立思考问题, 但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升。

2.3 非智力因素

学生对学习注射法期盼已久, 在生活中已对各种注射法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不敢面对病人注射的现象突出, 且安全意识不足, 厌烦教师单一的教学方式。因此, 通过活泼、直观的教学方式更能让学生学得会, 用得上。

3 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及护理工作岗位的分析, 将教学目标制订如下。

3.1 知识目标

让学生领会并解释注射原则、各种注射法的目的、部位及注意事项。

3.2 技能目标

学会药液抽吸技术、各种注射技术。

3.3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备工作严谨、关心病人、并能与病人有效沟通的职业素质。

3.4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各种注射的穿刺步骤, 掌握各种注射技术。

3.5 教学难点

让学生学会药液抽吸技术及各种注射技术。通过对重难点的把握和突破, 培养学生技能迁移能力, 使学生在学校内获得的技能能够对将来从事的护理工作形成积极影响。

4 教法、学法分析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笔者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同时为更好地指导学生, 笔者采用了活动体验法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形式, 以实现师生互动,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思想。

4.1 教法分析——任务驱动

将注射给药法, 分解成若干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给学生布置了相对应的任务, 比如学会各种注射技术。然后将这一任务再进行分解, 比如项目四, 静脉注射技术。在任务驱动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分析, 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分析问题的能力。

4.2 学法分析——活动体验法

本单元主要采用的学习方法是“活动体验法”,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其关键在于让学生能主动参与到体验性活动中, 主动亲历—体验—悟理—导行这一过程, 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过渡。

5 说教学过程

5.1 教学的设计依据和理念

本单元教学的设计依据和理念是“三个对接”。 (1) 基础理论教学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标准对接; (2) 基本技能训练与医院临床操作对接; (3) 职业素养教育与护理人员职业道德、职业规范对接。

5.2 教学准备

5.2.1 教师、学生 (1) 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包括安全给药教育和职业防护教育。 (2)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性格特点、民族比例等进行科学分组。将全班分为13个组, 选取掌握知识快、动手能力强、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作为小组长, 发挥其骨干作用。 (3) 对学生上课前的仪容仪表进行检查。 (4) 要求学生查阅皮肤的结构、周围静脉的走行等资料, 使学生对基础知识做一个复习。

5.2.2 教学环境因为本单元教学内容非常适合在实训室内完

成, 因此所有教学过程均在实训室内进行, 尝试理室一体化教学, 事实证明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效果非常好。

5.2.3 教学用物将四种注射法的用物摆在治疗台上, 采用直观

和对比的方法, 让学生去看, 使学生知道四种注射法的用物有哪些是相同的, 哪些是不同的。

5.2.4 教学设备 (1) 相关课件、视频。

(2) 示教、反示教系统。 (3) 皮下、静脉、肌肉注射模块以及仿真静脉臂。

5.3 教学程序

本单元设计用时10学时:自安瓿和密封瓶吸取药液各0.5学时;皮内注射技术2.5学时;皮下及肌内注射技术3学时;静脉注射技术3学时;注射原则的内容0.5学时。

现在就以静脉注射术为例, 阐述我对本单元的教学设计。

5.3.1激趣引题, 自学体验 (5分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 就急于传授知识, 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 而不懂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3], 因此笔者借助“静脉注射后, 治疗变抢救”这一视频, 以自由发言的形式让学生说一说患儿的死亡带来什么启示。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注意, 使学生认识到静脉注射法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5.3.2 示范导拨, 引领体验 (35分钟) 主要由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体验。该部分包括概述流程和分解流程两个环节。 (1) 概述流程 (15分钟) , 教师给学生观看本校参加“全国及全疆护理技能大赛”获得第一名的学生的视频。通过榜样的力量, 进一步激发学生想学习和学好静脉注射法的强烈愿望。之后由教师概述静脉注射的整个流程, 给学生一个整体的认识。 (2) 分解示教 (20分钟) , 通过与临床对接后, 发现医院护理人员在实践操作中静脉注射法穿刺失败率高。根据特殊病人比如肥胖、水肿、老年病人其静脉穿刺要点不同, 说明穿刺这个步骤既是静脉注射法操作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 教师对穿刺这个步骤加以示范。示范前将项目再进行分解, 将它分为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3步, 之后再层层分解, 要做到环环相扣。为了让学生掌握的更好, 我们将其中穿刺这一任务, 再分为4个环节:进针角度15°~30°;沿静脉走向潜行刺入;见回血再顺静脉进针少许;两松一固定。并要求学生通过反复练习逐个掌握。从而使学生明确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其临床判断是什么。

通过教师严格、规范的示教, 使学生对静脉注射的每一个步骤认真领会。

5.3.3 迁移反馈, 实践体验 (85分钟) 同时为了突破难点, 笔者围绕穿刺这个步骤进行分解训练、仿真训练以及同学间的真做。反复实践, 不断强化,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1) 分解模拟练习 (10分钟) 。 (1) 让同学们练习持针的姿势、进针的角度并在塑管上不断的感受进针的方法和落空感。 (2) 在皮肤模块上复习一下如何选择血管、消毒、进针等。使学生在连贯操作中减少失误、同时激发学生的动手欲望。为实践环节打好基础、增强信心。 (2) 仿真练习操作 (25分钟) , 分解模拟练习做完后, 在仿真静脉臂上练习连贯操作。以小组为单位, 学生在仿真静脉臂上进行仿真操作, 每人至少练习一次。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在操作中做到能倾听、能动手、会表达、会思考;同时也掌握了仿真静脉注射的操作要领, 在操作中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 达到突破重点的目的。 (3) 情景教学实践 (15分钟) , 当学生的连贯操作掌握之后, 应在情景当中教会学生如何去应用静脉注射法。教师创设一情景, 给心衰病人进行静脉推注西地兰。随机抽取两位学生上台演示, 教师利用示教反示教系统将演示拍下并加以适时点拨。通过示教反示教系统对学生进行评价, 使学生不仅在实践中学习, 更能在实践中体验。 (4) 学生间进行操作 (35分钟) , 最后在学生掌握操作流程以及学会处理操作中出现的意外的前提下, 学生两人一组, 互相进行静脉注射。这使学生在练习中既能体验到掌握静脉注射的喜悦, 又能体会到病人的心理感受和身体的反应。

5.3.4 总结质疑, 巩固内化 (5分钟) 采用学生总结, 教师订正和补充的方式。通过学生的总结, 一方面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的效果, 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

5.3.5 布置作业, 课外延伸 (5分钟) (1)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 制定有针对性的静脉注射法的训练计划, 并付诸行动。 (2) 以表格的形式对四种注射法进行对比。

通过作业的有效布置可实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进一步加深了对有关知识的理解, 享受到了自主学习过程的乐趣。

5.4 板书设计

板书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 板书内容主要侧重注射法的操作流程, 突出教学的重点。

6 教学反思

6.1 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反思

在教学中要想很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 反复实践,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过程, 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6.2 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反思

在教学过程进行中也有一些不足, 发现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习惯当观众, 合作不主动,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引导, 合理编排, 把学生真正的调动起来。

总之, 要想使说课说得明白, 说得有理有据, 教师必须深钻教材, 揣摩学生的学习心理和研究教学方法[4]。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素质教育落实。

摘要:说课是教师向教学同仁和专家系统阐述教学设计及其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注射给药法是临床护士工作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操作技术, 因此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护理技能。笔者通过说课的探索, 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等6个方面就该内容的教学与同仁进行交流探索。

关键词:注射给药法,说课,静脉注射术

参考文献

[1]杨龙海.高职说课的核心是教学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 2008, 26 (8) :15~18.

[2]方凯, 张昌宗.“说课”—提高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J].石家庄法高职业学院教学与研究 (综合版) , 2009 (1) :25~28.

[3]瓦.阿.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注射给药 篇5

胰岛素是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糖尿病的有效制剂,一般是经皮下或静脉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应用更为广泛,这种给药形式的主要缺点为:(1)易导致有创,胰岛素初始治疗患者不易接受;(2)患者顺应性差,长期注射给患者带来许多心理和生理上的痛苦和不便;(3)注射部位吸收速度缓慢,可能会出现炎症、硬结、过敏等副反应。

为此,国内外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非注射性胰岛素制剂以期解决此问题,迄今为止,此领域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舌下及口腔粘膜给药系统、鼻腔给药系统、眼部给药系统、直肠给药系统以及口服释药系统等。每一种给药系统都需要有一种相应的药用载体,以抑制蛋白酶对胰岛素的催化分解,并控制胰岛素的释放速率,达到降血糖和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的,而胰岛素载体形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上述目的能否实现。

目前,非注射性胰岛素载体的制备形式主要包括微球、纳米粒、乳化剂、微囊、水凝胶等。本文将详细分析各制剂形式及制备方法的研究情况。

1 微球

所谓微球制剂是指将药物和较为适宜的药物载体通过微囊化技术制得直径在0.5~1.5mm范围内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微球,再按临床不同的给药途径与用途制成的各种制剂,具有释药及时、血药浓度或靶器官浓度能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给药途径多样、疗效持久、使用安全等优点。微球制剂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乳化交联法[1]、乳化-溶剂蒸发法[2]、过筛法[3]、喷雾干燥法[4]、离子凝胶法等。

Yueling Zhang等[5]通过薄膜乳化技术制备出窄尺寸分布的藻酸盐-壳聚糖微球,并用其作为多肽胰岛素的载体,测定封装方式(是否封装)对载荷效率的影响以及胰岛素的免疫学反应。结果显示,在壳聚糖固化期间,微球载荷效率值与胰岛素活性维持率分别为56.7%和99.4%。而后他们又研究了最优化封装的胰岛素体外释放的大致过程,在消化道环境的pH值条件下,经模拟过程中的药物转运过程(胃中2h,肠中4h)后有32%的胰岛素释放;在血液环境的pH值条件下,胰岛素的释放非常稳定并持续了14d;释放了的胰岛素经含有蛋白酶的胃液处理2h后其化学稳定性依然很好;体内实验结果显示,该微球载体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兔子体内的血糖浓度并能维持较长时间(60h)。

Weien Yuan等[6]以蛋白质置入玻璃微粒葡聚糖和聚乳酸聚羟基乙酸(PLGA)微球的复合材料为基础,利用S/O/O/W多重乳化法开发出一种以聚乙丙交酯(PLGA)微球为蛋白质药物保护体的新的蛋白质药物存放体系。在此体系中蛋白质分子包含于玻璃微粒葡聚糖中,而含药的玻璃葡聚糖微粒又被进一步分散在PLGA微球中,从而避免了蛋白质药物与油/水界面以及憎水性PLGA之间的直接接触。此法可能会降低蛋白质药物的聚集和不完全释放,且玻璃微粒葡聚糖能使蛋白质药物固定在PLGA母体中。与利用W/O/W双重乳化法制备的PLGA微球相比,这种新的蛋白质药物保存和释放体系具有更大的优势。

2 纳米粒

纳米粒是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粒径小于1μm 的固体胶体粒子, 包括纳米球(Nanospheres) 和纳米囊(Nanocapsules),将药物溶解或包埋于粒子内部或者吸附于粒子表面可以用于多种给药途径。以纳米粒作载体的药物体系除具有低毒、高效、缓释、长效、药物稳定性好等优点外,还能识别变异细胞,并具有更精确的定向释放能力,因此纳米粒是一种极具发展潜力的给药技术。纳米粒作为口服药物载体已经成功地应用于一些亲水性、疏水性及大分子药物,解决了许多制剂学上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的顺应性。与之有关的制备工艺、材料、药动药效研究等也都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前,胰岛素纳米粒研究领域最引人瞩目的研究是法国的Damge等[7]制备的胰岛素聚α-氰基丙烯酸酯纳米粒,实验结果显示该纳米粒具有一次服用可持续降糖20d左右的惊人效果。

Camile B. Woitiski等[8]研究了以多层稳定纳米颗粒为载体的口服胰岛素的药理反应,平均直径为396nm的纳米颗粒是由藻酸钙和葡聚糖硫酸钙与经壳聚糖稳定过的泊洛沙姆嵌段共聚物结合,最后涂敷上一层蛋白质制备而成的。实验结果显示,带负电的纳米颗粒保持了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并通过阻止酶降解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胰岛素纳米胶囊通过特定的方法避免了极端pH值条件和有机溶剂,在保持降血糖效应24h后血糖浓度降到了基础值的40%;在胰岛素纳米胶囊计量为50IU/kg时,测得药效参数和药效动力学参数,生物药效率为13%,相比于纯粹的胰岛素口服提高了3倍;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胰岛素和罗丹明异硫氰酸酯(RBITC)标记的胰岛素纳米胶囊在肠粘膜内的内在化吸收反应,结果显示这种纳米设计方案有利于胰岛素的口服给药。

Lichen Yin等[9]研究了以硫醇化三甲基壳聚糖纳米颗粒为载体的胰岛素的渗透和粘附性能。他们首先制备出三甲基壳聚糖和巯基丙氨酸的共轭体TMC-Cys,不同分子量和不同季铵化程度的TMC-Cys可以通过胰岛素的自组装效应制备成聚电解质纳米颗粒,这些颗粒尺寸为100~200nm,动电位为+12~+18mV,且对胰岛素封装率很高。实验结果证明,TMC-Cys 纳米颗粒能够提高胰岛素在肠粘膜细胞间的渗透,改善Caco-2细胞的内在化效应,增强派尔淋巴结处的吸收能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胰岛素口服载体系统。

Amani Elsayed等[10]探索了结合封装的优势并利用油相载具制备出一种新的胰岛素口服纳米颗粒载体系统,继而研究了影响制备的因素,如结合率,载体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稳定性等。此载体系统具有单一颗粒尺寸分布,颗粒的平均直径为(108±9)nm,通过结合脂质来抑制蛋白酶对胰岛素的分解。RP HPLC和ELISA结果显示制备过程不会对胰岛素性能产生影响;在储存温度为4~25℃时胰岛素能在1个月的周期内保持稳定;STZ致病糖尿病老鼠的体内试验结果显示,服药后其体内的血糖明显降低,并能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与皮下注射相比持续的时间更长。

M.R. Rekha等[11]用十二烷基琥珀酰壳聚糖(LSC)与三聚磷酸钠交联制备出口服胰岛素纳米粒/微粒载体系统(微粒尺寸在315nm~1.090μm之间且均带有负电荷),继而研究了胰岛素在这种载体系统内的释放动力学。实验结果显示在肠粘膜环境中,微粒中的憎水基团对控制胰岛素的释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活体实验显示该微粒能降低糖尿病老鼠体内的血糖浓度,并保持这一水平大约6h。经过改性的壳聚糖微粒改善了胰岛素的粘附性和渗透性,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多肽类药物口服制剂的载体材料。

3 微乳剂

微乳剂由液态药物、表面活性剂、水、稳定剂等组成,属于热力学经时稳定的分散体系[12],又称可溶化乳油、水质乳油等,因乳状液粒径极小(0.01~0.1μm),故又得名微乳剂。配制微乳剂可以不用或少用有机溶剂,而以水作溶剂,乳化剂用量比乳油用量高,且需加表面活性剂,以促进微乳剂的形成和稳定。该制剂由于表面活性剂用量多,使油水间的表面张力极低,在使用浓度下仍保持微乳状态,因此具有增加活性、提高原油利用率的特点,而且稀释液稳定,对电解质耐性高。另外,水代替了有机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不易燃,使生产、运输、贮藏更安全。它从结构上可分为O/W、W/O、W/O/W、W/O/O等若干种。由于微乳剂具有外观透明、稳定性好、易于制备、粒径小且均匀等优点,已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作为药物载体在药剂学领域得到应用。

Amnon C. Sintov等[13] 成功地在家兔身上制备了一种新的载胰岛素微乳剂,并研究了通过鼻腔从该微乳剂中吸收胰岛素的可能性。实验结果显示,通过鼻腔从W/O微乳剂中吸收赖脯人胰岛素的生物药效率为21.5%,然而用反胶束或者纯溶剂的生物药效率不足1%。用DLS、TEM、粘度法和结构伪三元相图表征微乳剂,含有20%水相(表面活性剂与油的比率为87∶13)的零负载胰岛素微乳剂和载胰岛素微乳剂的液滴平均尺寸分别为2nm和2.3nm。另外,他们又通过体外猪鼻腔粘膜测定了微乳剂对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胰岛素渗透的影响,在滞后时间为(10.9±6.5)min时,通过乳化剂的FITC标记胰岛素的渗透参数为(0.210±0.048)cm/h,相比而言在滞后时间为(36.3±10.1)min时,纯溶剂中胰岛素的渗透参数只有(0.082±0.043)cm/h,可得出结论:W/O微乳剂的纳米液粒对胰岛素的封装促进了鼻粘膜对胰岛素的吸收,而与微乳剂材料本身没有直接关系。

G. Sharma等[14]采用低剪切反胶束方法,以二甲基溴化铵二月桂酯(DMAB)为表面活性剂,丙二醇(PG)为助表面活性剂,三醋精为油相,以水为胰岛素溶剂制备出一种新的口服胰岛素微乳剂载体。微乳液的小液滴尺寸为(161.7±24.7)nm,PDI为0.447±0.076,胰岛素俘获率约为85%。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乳化液滴的自然状态和尺寸均一度,利用荧光光谱和圆二色性证实了被微乳液俘获的胰岛素的构象稳定性。实验结果显示,与纯胰岛素在健康兔子体内的药物利用率相比,以微乳剂为口服胰岛素载体的药物利用率提高了10倍; 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测试结果显示在胰岛素计量为20IU/kg时大鼠体内血糖浓度适度降低。

4 微囊

微囊是利用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统称为囊材)作为囊膜壁壳,将固态或液态药物包裹其中而成的药库型微型胶囊制剂。微囊的囊材必须要满足无毒无刺激、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适宜的释药性、有一定的强度、有适合的粘度等特性。常用的囊材主要有天然高分子囊材(如明胶、阿拉伯胶、琼脂、海藻酸及其盐、壳聚糖等)、半合成高分子囊材(如羧甲基纤维素钠、醋酸纤维素碳酸酯、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合成高分子囊材包括生物降解的聚碳酯、聚氨基酸、聚乳糖、丙交酯乙交酯共聚物、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非生物降解的聚酰胺、硅橡胶等。近年来,膜乳化和微通道技术的出现使单分散乳液制备和单分散微胶囊合成得以实现,使微胶囊在生物医药、微细加工和电子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拥有了广泛的应用前景[15,16]。

Priscilla Vanessa Finotelli等[17]研究了磁性藻酸盐/壳聚糖微囊对胰岛素的控制释放。他们将含有胰岛素的藻朊酸钠溶液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制成胰岛素Beads,平均尺寸为5nm的磁性微粒在氢氧化铵参与下通过Fe(Ⅲ)和Fe(Ⅱ)的共沉淀作用被嵌入到藻朊酸盐的蛋盒结构中,定量分析显示胰岛素封装取决于原始蛋白质含量,当蛋白质的含量为10%(质量分数)时有35%的胰岛素被藻朊酸盐Beads封装。在800h的释放试验中有将近50%的胰岛素在超纯水(Milli-Q water)中释放。实验结果显示振荡磁场的应用使胰岛素的释放量提高了3倍,说明这种磁性藻朊酸盐/壳聚糖微囊载体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5 水凝胶

水凝胶是一种由物理或者化学交联形成的三维立体的聚合物网络结构,具有很强的亲水性但不溶于水,能够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结构完整性。水凝胶不溶于水是因为在高分子链之间形成了化学键或物理键,主要包括共价键、氢键、范德华力和物理缠结等。根据其聚合物来源不同,水凝胶分为天然高分子水凝胶和合成高分子水凝胶。天然高分子水凝胶主要有胶原质和明胶、纤维素、透明质酸、海藻酸盐、壳聚糖和葡聚糖等,合成高分子水凝胶主要有聚乙二醇、聚丙烯酸、聚异丙基丙烯酰胺、聚乙烯醇等。水凝胶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高分子共混法、高分子复合物法以及聚合物互穿网络法[18]。

S. Sajeesh等[19]对甲基-β-环糊精(MCD)封装胰岛素络合物水凝胶微粒作为胰岛素口服载体系统进行了研究。体外实验结果显示MCD络合胰岛素对胰岛素的释放几乎没有影响,然而在与聚甲基丙烯酸水凝胶结合时大大改善了胰岛素通过Caco-2细胞单层的能力;体内试验结果表明聚乙二醇封装的纯胰岛素和聚乙二醇封装的MCD络合胰岛素均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动物体内的血糖。

Tze-Wen Chung等[20]研制了一种胰岛素鼻服新载体P-CS/GA/Gly胶体,即壳聚糖(CS)与戊二醛(GA)交联,经泊洛沙姆(P)渗透贯通,再与甘氨酸(Gly)结合制备而成。体内试验结果显示与泊洛沙姆(P)胶体相比,这种新载体中胰岛素的释放时间延长了6倍,并且胰岛素的释放机制符合菲克扩散定律。

S. Sajeesh等[21]开发了一种硫醇类功能化改性的聚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壳聚糖(PCP)水凝胶微粒作为口服胰岛素的载体系统。实验结果显示,与未改性的PCP微粒相比,硫醇类改性的PCP微粒的膨胀率和对胰岛素的封装率都比较低;PCP和Cys-PCP在体外条件下对蛋白酶都有抑制作用; Caco-2细胞层试验显示硫醇化作用能够有效提高细胞对胰岛素的吸收能力,而在切除老鼠肠组织细胞试验中这种提高作用有所降低。

Lichen Yin等[22]制备了含有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O-羧甲基壳聚糖的互相穿透聚合物网状结构的超大孔水凝胶(SPH-IPN),以此作为胰岛素口服载体,并重点研究了聚合物完整性对胰岛素吸收的影响。体外实验结果显示,完整SPH-IPN(I-SPH-IPN)和粉末状SPH-IPN(P-SPH-IPN)都很好地抑制了蛋白酶对胰岛素的分解且效果几乎一样;体内实验则显示,I-SPH-IPN明显比P-SPH-IPN抑制蛋白酶的效果更好,同时 I-SPH-IPN对胰岛素在Caco-2细胞层间以及在切除鼠肠细胞间渗透作用的改善能力比P-SPH-IPN更强;此外,口服I-SPH-IPN能在鼠肠内保持超过8h,而P-SPH-IPN则很快就消失,说明I-SPH-IPN有更好的耐久性。

6 结语

注射给药 篇6

1常见不良反应

舒血极少见过敏反应, 偶有便秘, 腹胀, 心率加快, 轻度头昏, 乏力, 胸闷等, 可自行消失, 部分患者有转氨酶上升现象。 前列地尔的不良反应有: 休克、注射部位出现血管疼、发红, 偶有发硬, 瘙痒, 偶有面色潮红、心悸, 腹泻腹胀等。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前列地尔静脉给药时常引起的不良反应为: 头晕、头疼、 心悸、颜面潮红、皮下出血、静脉炎等。

2讨论

中药注射剂是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的产物, 在临床中发挥了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和优势, 但是在使用同时, 要对中药注射剂发生的不良反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确保中药注射液质量的安全。舒血宁注射液是由银杏叶提取物制备的中药注射液, 主要活性成分为黄酮苷类和银杏内酯。其药理作用为: 具有抗心肌缺血作用: 银杏叶总黄酮可明显降低心电图中ST段异常抬高的总幅度及病理性Q波的出现数, 并抑制心肌组织磷酸肌酸激酶的释放,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具有抗脑缺血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可促进缺血皮层脑电图较快恢复, 可使颈总动脉插线法所致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梗死体积减小, 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少;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银杏叶提取物可明显减少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百分比, 减少血浆丙二醛 ( MDA) 含量和一氧化氮 ( NO) 水平; 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银杏叶提取物可使颈静脉注射乌头碱、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及停搏的剂量增加, 动作电位时程缩短; 具有改善血液流变学: 银杏叶提取物可延长小鼠血液凝固时间, 抑制血液纤维网的形成, 体外能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诱导血小板聚集, 并对低浓度PAF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促进解聚作用。根据其药理作用, 被临床广泛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绞痛、脑栓塞、脑血管痉挛、糖尿病并发症等疾病的治疗, 近年来该药还被用于呼吸系统疾病, 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及哮喘[2]。随着舒血宁的广泛使用, 不良反应也在增多。前列地尔是一种高生物活性物质, 属于天然前列腺素 ( PGE1) 类物质, 具有广泛的生理药理作用, 本品为血管扩张剂和抗血小板凝集剂。具有扩张小动脉、舒张缺血末梢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作用, 能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而扩张外周血管和冠脉血管,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 降低血压, 增加血流量。能刺激纤溶酶原激活剂, 从而增强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 使病理性升高的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 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抑制红细胞、血小板及粒细胞的聚集性, 抑制血小板血栓素A2 ( TXA2) 的合成, 改变血液流变性的性质。起到保护缺血心肌、 缩小梗死面积、抑制动脉硬化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 ( 1) 治疗慢性动脉闭塞症 (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引起的四肢溃疡及微小血管循环障碍引起的四肢静息疼痛, 改善心脑血管微循环障碍。 ( 2) 脏器移植术后抗栓治疗, 用以抑制移植血管内的血栓形成。 ( 3)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 用以缓解低氧血症, 保持导管。 ( 4) 用于血管外科手术和体外循环保护血小板、保护肝细胞等。被广泛的应用临床, 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几方面的原因:

2. 1个体因素> 60岁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增大, 主要原因是因为多数高龄患者同时也患有其他疾病, 一般服用药物种类也比较多[3], 且患者病程较长, 同时老年人药物代谢能力减弱, 药物排泄功能降低, 药物消除半衰期延长, 血药浓度增高; 加上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的一些生理特点, 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亦相应增高。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多, 这可能是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而对某些药物代谢具有特殊性, 导致蓄积中毒[4]。

2. 2药理作用因素舒血宁注射液的功能为扩张血管, 改善微循环, 其主要引起的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血液系统的损害, 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皮下出血, 分析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可能因药理作叠加, 或重复用药出现不良反应。前列地尔要的生理药理作用包括扩展血管平滑肌、抗血小板聚集, 改善微循环。2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叠加, 是出现不良反应的因素之一。功能相近的2种活血化瘀注射液应避免连用, 如必须联用, 需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疾病特点调整用药剂量, 避免使用高剂量, 并做好用药监护。认识并用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特点, 以利于早起鉴别, 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 3制剂因素舒血宁注射液为中药制剂, 中药制剂所含的成分复杂, 某些成分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机制都不是十分清楚, 可能因为化学成分、p H值等的改变使微粒数增加, 微粒进入血管引起局部血栓、血肿、损伤、坏死, 产生微血管阻塞, 发生不良反应。而前列地尔是一种分子量较大, 含有注射用大豆油、卵磷脂、甘油等油性成分的乳状液体, 对血管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容易出现不良反应。

2. 4使用方法有报道, 导致舒血宁注射液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超剂量用药, 疗程过长、不适宜的稀释溶媒及联合用药。舒血宁有扩张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 超剂量、长疗程使用可能会耗伤机体正气, 过度血管扩张和抗凝作用, 出现头晕、头痛、出血等症状, 应避免长疗程、超剂量用药; 舒血宁注射液说明书规定的给药途径给药途径为肌内注射和静脉滴注两种, 静脉滴注用量每天20ml, 用5% 的葡萄糖注射液250或500ml稀释, 而说明书未注明用0. 9% 氯化钠做溶媒, 使用时应按说明书选择溶媒; 舒血宁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较多, 联合用药主要涉及以下三类。神经及循环系统药物、抗感染药物、活血化瘀类中药。已有文献报道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存在配伍禁忌。建议两药连用时, 首选滴注前列地尔注射液, 因为前列地尔需冰箱保存, 不宜长时间置于室温。 以入壶方式加入到0. 9% 氯化钠溶液100ml中, 待滴壶与输液管内液体彻底澄清后, 再输注舒血宁注射液。

中医中药的应用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 各种中药及其制剂广泛用于临床, 在防病治病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中药注射剂是中药制剂的新型剂, 既有传统中药的特点, 又突破了传统重要的给药途径, 且药效迅速, 作用可靠, 适用性强, 在医疗实践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其其直接进入血管且中药成分复杂, 使用不合理等因素, 使得不良反应不断上升。不良反应是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研究的重点, 目前文献研究中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尚未明确, 发生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合格药品和正常用法用量是不良反应判断的前提。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过敏体质或药物过敏史是常见的影响因素, 而溶媒种类、 药物浓度、药物配置后的存放时间、给药速度、与临床常用药品的配伍禁忌是不良反应主要研究的影响因素。

舒血宁注射液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的中药注射液, 为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应按中医辩证论治的原则合理使用。 同时严格按照说明书规定的用法、用量单独滴注, 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 减少对机体的损害。目前临床使用的舒血宁注射液厂家较多, 因原料来源、制备工艺的差异, 导致内在质量的差异, 可能会造成安全性的差异, 因此同一患者在使用不同厂家的舒血宁注射液时应密切观察临床症状, 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使用前列地尔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本品不能与输液以外的药品混合使用, 避免与血浆增溶剂混合; 与输液混合后在2h内使用, 残液不能再用; 前列地尔必须遮光、0 ~ 5度保存, 避免冻结; 严禁使用冻结的药品。舒血宁注射液与前列地尔注射液联合用药时, 应加强巡视, 注意患者的主诉及输液部位, 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保证用药安全。

关键词:舒血宁,前列地尔,不良反应,分析

参考文献

[1]胡书佑.输血宁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及安全用药[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 32 (11) :80.

[2] 薛艳霞, 李志刚.舒血宁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10, 39 (12) :1170.

[3] 吴春生, 张泽伟.我院141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02, 6 (5) :162-164.

注射给药 篇7

支原体肺炎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 约占肺炎总数的15%~20%[1]。该病呈世界性分布, 多见于冬春季节, 可呈周期性小流行。近年来的流行病学显示[2], 我国支原体肺炎发生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多见于小儿及青少年人群。该病一般预后良好, 但仍有诸如神经、心血管、血液、胃肠系统感染甚至死亡的可能, 因此临床积极治疗十分必要。阿奇霉素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 对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嗜肺军团菌等敏感治病菌株所引起的肺部感染具有显著的杀伤力。目前有关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临床观察与安全性评价方面, 对阿奇霉素给药方式的研究报道较少, 本研究探讨不同给药方式对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及耐药性的影响, 为阿奇霉素更好地治疗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5月~2013年3月收治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者, 患者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3], 且排除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矽肺、糖尿病及过敏体质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连续给药组 (A组) 与间歇给药组 (B组) 各60例, 其中A组男35例, 女25例, 年龄6~35岁, 平均 (21.0±5.4) 岁, 病程2~8d, 平均 (3.4±1.2) d, 咳嗽54例, 气喘13例, 合并肺外症状7例, 肺部X线检查显示间质性浸润性病变35例, 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12例, 小叶性实质浸润性病变13例。B组男33例, 女27例;年龄5~33岁, 平均 (20.2±6.2) 岁, 病程1~10d, 平均 (3.2±1.1) d;咳嗽58例, 气喘9例, 合并肺外症状10例;肺部X线检查显示间质性浸润性病变33例, 肺段实质浸润性病变11例, 小叶性实质浸润性病变16例。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病程及症状体征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治疗, 措施包括吸氧、祛痰止咳、平喘、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A组给予阿奇霉素注射液 (辽宁天龙医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10960111) 10mg/ (kg·d) 加入5%葡萄糖溶液, 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连续滴注7d。B组给予阿奇霉素10mg· (kg·d) -1加入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治疗3d后停用4d。两组患者均治疗7d后改为阿奇霉素片 (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H20065345) 口服, 500mg/次, 每天2次。连续治疗14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治疗后患者发热、咳嗽、咯痰的情况, 血检测定IgE、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变化, 于治疗前、治疗3、7、14d时对肺部进行灌洗, 对灌洗液进行支原体体外培养, 置于37℃培养箱内培养24h, 观察各试管内细菌生长情况, 判断药物对实验支原体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值) , MIC值测定采用液体微量稀释法。具体测试如下:在4×l0孔微量板上进行倍比稀释, 最终使第l~9孔中的抗菌药物浓度依次为64、32、16、8、4、2、1、0.5、0.25μg·mL-1, 第l0孔为不加抗菌药物的肺炎支原体 (MP) 生长对照孔, 同时设阴性对照孔, 37℃温箱孵育48~72h, 以加药孔不出现颜色变化的最小药物浓度为抑制MP生长的最小抑菌浓度MIC。MIC值大于或等于标准株MIC值4倍者为耐药株。

1.4 疗效评价

(1) 显效:用药10d内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体温恢复正常, 血液检测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总数恢复正常, X线检查显示胸部炎症消失; (2) 有效:用药14d内达到显效标准; (3) 无效:用药14d后仍未达到显效标准[4]。

1.5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处理, 疗效有效率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珔x±s) 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 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按疗效评价标准评价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 结果显示, A组患者总有效率低于B组, 但统计学分析显示, 两种治疗方法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 (χ2=2.574,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见表1, 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有效率是相当的。

2.2 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

比较两组患者发热、咳嗽、肺部湿罗音及实验室检查 (血检、病原性检查、X线检查) 消失 (恢复) 时间, 结果显示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无统计学意义 (表2) , 表明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

2.3 不同时间MIC值比较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以及治疗14d的MIC值进行比较, 发现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d后的MIC值无明显差异, 见表3, 但是治疗7d、14d后B组的MIC值均明显低于A组 (p<0.05) , 具有统计学意义。

μg·mL-1

注:*表示与A组相比, MIC值具有显著差异 (p<0.05) Note:*indicate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group A (p<0.05)

3 讨论

大环内酯类抗菌素为临床常用药物, 为广谱抗生素, 主要用于革兰阳性化脓性球菌感染的治疗, 其可透过细菌的细胞膜在核糖体形成可逆性合成, 从而阻断DNA的结合, 同时也可阻断多肽链自受体的移位, 使菌体蛋白质合成受到抑制[5]。支原体肺炎对于大环内酯类抗菌素较为敏感, 但随着近年来我国抗生素滥用状况较为严重, 使得各类抗生素的耐药菌株大量生长, 导致传统针对性抗生素的药效能力受到一定影响。因此, 现代临床对于感染性疾病的抗生素选用除了遵循经验用药外, 还应该结合实验室药敏试验和药效、药代动力学特点进行选择。此外, 在应用抗生素治疗过程中, 还应该积极监测耐药性的产生,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用法。

阿奇霉素是临床常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其抗菌谱比红霉素宽, 对链球菌、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弱, 但对革兰阴性杆菌和球菌作用较强, 对非典型致病菌, 如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弓形虫和梅毒螺旋体等也有抑制作用, 而对淋球菌和脑膜炎球菌抑制作用最强。对于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原体肺炎等均有良好疗效。随着近年来抗生素的广泛应用, 人们发现即便在短期抗生素治疗中也存在耐药性的逐渐增加, 从而导致治疗效果降低。针对此问题, 不但要选择更有效的治疗药物, 还应选择更适宜的抗生素治疗方式, 如改变治疗时间、频率等, 这一观点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

本研究比较了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式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情况, 结果表明, 虽然阿奇霉素连续与间歇给药治疗支原体肺炎从临床疗效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方面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p>0.05) , 但后者治疗过程中MIC值上升幅度较小, 远低于同期连续给药组患者, 显示在用药后虽然两组患者的耐药性均有一定提高, 但间歇给药方式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上升幅度和频率, 从而改善用药效果, 这对减少临床用药剂量、缩短治疗周期及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均有重要价值[6]。本研究所采用的间歇用药方式与阿奇霉素的自身药效、药代动力学特点有关, 由于阿奇霉素组织渗透性佳、半衰期较长, 一般为3~4d左右[7], 因此在连续用药3d待血药浓度达到最高峰后停药4d仍可保证一定的有效血药浓度, 这样既能够持续发挥抗菌作用, 同时又可减轻因连续静脉滴注引起的高度耐药性和不良反应, 提高了临床用药安全性, 同时又保证了治疗效果。待静脉滴注治疗后改用同一药物的口服治疗, 具有吸收良好、口服耐酸等优点, 可维持较高的炎症部位血药浓度水平, 有利于对致病菌产生长期抑菌作用和耐药性的消除[8,9]。另外, 间歇式给药方式有利于延长安全用药时间, 避免短期内持续高血药浓度引起的耐药性, 同时有效血药浓度可持续杀灭隐藏在肺间质内的支原体菌株, 有利于支原体肺炎的彻底治愈[10]。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类似, 这可能与治疗周期较短、用药剂量类似有关, 但间歇给药组减少了4天的静脉滴注用药, 与连续给药组相比用药总量较少, 说明间歇给药组用药有效率较高, 且提高了治疗周期用药的安全性。综上所述, 应用阿奇霉素间歇给药方式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对耐药性影响小的特点, 且能够减少用药剂量、节省治疗费用, 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抗菌方案。

参考文献

[1]陶维娜.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2) :349.

[2]王永丽.54例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 2013, 21 (7) :88-89.

[3]胡亚美, 江载芳, 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1171-1172.

[4]何丹梅.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 (2) :39-40.

[5]杨永芝.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 2013, 18 (4) :743-744.

[6]沈亚娟, 王金龙.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征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疗效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 2013, 31 (4) :331-332.

[7]石李芳.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3, 24 (2) :335-336.

[8]李晓红.氨溴索注射液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临床疗效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 34 (3) :351.

[9]胡佳丽.万古霉素持续输注和间歇输注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比较: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2, 12 (5) :347-348.

注射给药 篇8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随机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100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 实验组50例, 男32例, 女18例, 年龄68~90岁;对照组50例, 男22例, 女28例, 年龄65~92岁, 两组病程、合并症基本相似, 无统计学意义, 均采用硬膜外加腰麻联合麻醉下手术。

1.2 方法

1.2.1 分组方法

按入院先后顺序, 采用随机单双号方法, 将用持续镇痛泵镇痛者为实验组, 肌肉注射镇痛者为对照组, 两组各为50例。实验组术后采用麻醉药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50mg加吗啡6mg加0.9%生理盐水100mL, 2mL/1h持续镇痛;对照组术后按常规, 疼痛时予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两组均重点进行护理, 予术前、术后开展心理等健康教育指导, 并对患者的镇痛效果、术后活动、恢复肛门排气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密切观察和对比分析。

1.2.2 镇痛方法

持续镇痛组的患者在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 由手术室麻醉师硬外麻醉导管后接上镇痛泵, 由镇痛泵缓慢、自动、连续不断地将麻醉药输入患者体内, 以达到持续镇痛目的。对照组的病人, 回病房后出现自觉疼痛剧烈者予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 据病情需要间隔6h后重复应用。护理人员每日观察记录两组可能出现状况。

1.2.3 观察指标的评估方法

①疼痛程度分级 (VRSS) 法[1]:采用主诉疼痛的程度分级法。0级:安全无痛;Ⅰ级 (轻度) :可忍受的疼痛, 睡眠不受影响;Ⅱ级 (中度) :疼痛明显, 睡眠受到干扰, 需用一般性止痛、镇静、安眠药;Ⅲ级 (重度) :疼痛剧烈, 伴有自主神经紊乱不能忍受, 睡眠受严重干扰, 要求用镇痛剂。镇痛效果判断:0级为显效, Ⅰ级为有效, Ⅱ~Ⅲ级为无效。②活动情况判断:以患者2~3d后可坐起为良好, 不能坐起或因疼痛而表情痛苦为差。③肛门排气判断:以2~3d肛门能排气为准。④自主排尿判断:病人能自感膀胱充盈并能自主排尿。

2 结果

2.1 两组用药效果比较

实验组病人镇痛效果佳, 常规药量无需加量。对照有13例病人须重复应用曲马多100mg肌肉注射1次, 镇痛效果虽较实验组为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两组镇痛效果比较, χ2=2.25, P>0.05。

2.2 两组病人术后活动、肛门排气、自主排尿比较

术后持续镇痛24h床上活动明显下降, 肛门排气时间延长, 尿潴留明显增多, 术后需留置尿管。对照组优于实验组, P<0.05。见表2。

注:两组活动良好、肛门排气、尿潴留病例比较, χ2分别为4.233、5.43、9.872, P值均<0.05。

3 讨论

通常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术后24h内疼痛最为显著, 此时适当给与镇痛药, 在医护人员的鼓励和悉心帮助下, 多数病人24h后可进行床上活动。而本观察用镇痛泵镇痛者常需带泵维持48h, 不少病人怕管道脱落, 以及不敢翻身及床上活动, 不仅延长了肛门的排气时间或因药物作用导致尿潴留, 而且还影响了康复进程。而用曲马多肌肉注射者却无此不便, 既可达到镇痛目的, 又无管道的约束, 病人能翻身及床上活动, 更有利于身心健康和机体的复元。同时可防范由于镇痛泵中的药物所产生的种种不良反应, 既缩短了肛门排气时间, 尽快恢复肠道蠕动, 也缩短了禁食时间, 保证了营养物质的摄入, 有利于术后护理和疾病的康复。

硬膜外腔应用麻醉药可降低膀胱副交感神经兴奋性, 加重骶髓副交感神经的抑制, 导致尿潴留[2]。据报道发生率高达52.2%, 故持续镇痛病人往往需要留置尿管, 不仅可造成尿道、膀胱粘膜损伤, 也增加了泌尿系逆行感染的机会, 额外增加病人的痛苦。应特别强调的是,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病人多数为老年患者, 体质弱、合并症多, 如前列腺肥大等, 更易发生尿潴留, 导致病人紧张、惊恐、心悸、气促、失眠、强烈不安等, 不仅会加重原有的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 甚至对生命也会构成极大的威胁, 故而从提高护理素质而论, 应该做到早期调研、早期预防、早期观察, 为患者避免上述事件而出谋划策。

曲马多是一种人工合成的非麻醉性中枢性镇痛药, 其镇痛作用强, 药物依赖性低。治疗量不抑制呼吸, 对心血管系统基本无影响, 无组胺释放作用, 尤适用于老人[3]。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嗜睡、便秘, 但发生率低。在治疗过程中, 本观察有6例发生轻微恶心症状, 经对症处理后, 症状缓解。但有过敏史、肝肾损伤、意识不清、高颅压者、儿童、孕妇忌用。

综上所述, 持续镇痛法镇痛, 我们所观察的病例有弊大于利之果, 对护理工作增加了力度和难度。对经济较差的患者, 使用镇痛泵费用价格不菲, 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故在临床中, 我们建议对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患者, 一般情况下不主张持续使用镇痛泵镇痛, 以防范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1]蔡惠芬.剖宫产术后持续镇痛及肌注镇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观察[J].南方护理学报, 2004, 11 (2) :9-10.

[2]周永霞, 石敏, 赵霞, 等.连续硬外膜镇痛泵治疗的副作用观察及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 2000, 7 (6) :25.

注射给药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6月我院含维K3使用记录的遗嘱, 其中包含消化内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等共18个科室、18 204例患者, 其中男10 015例, 女8 189例, 年龄17~68 (36.1±4.5) 岁。维K3使用量共61 766支。

1.2 研究方法

利用本院HIS系统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统计患者临床诊断, 维K3给药途径、用法用量及总用药时间, 参照药品说明书与处方点评规范, 以判定是否符合用药适应证、给药途径是否适宜及药物用量是否符合规定等。

2 结果

2.1 药物使用情况

我院2014年1~6月维K3使用数共61 776支, 平均3.4支/例。维K3使用量最高的3个科室依次为消化内科、泌尿外科与肝胆外科, 使用量占总使用量的79.3% (48 988/61 766) 。见表1。

2.2 药物用法用量

2014年1~6月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及肝胆外科维K3肌内注射给药334例 (0.68%) , 静脉给药48654例 (99.32%) 。单次使用剂量24mg的为35 502 (72.47%) , 提示我院维K3的主要给药方式为静脉给药, 使用剂量偏大。见表2。

2.3 适应证

2014年1~6月我院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及肝胆外科维K3用于解痉镇痛48 164 (98.32%) , 而维K3用于首选适应证止血者仅824支 (1.68%) , 且无用于解毒病例。见表3。

3 讨论

维K3为维生素类药, 是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所必须的物质, 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凝血因子合成障碍或异常, 临床可见出血倾向和凝血酶原时间延长。适应证[3]: (1) 止血:用于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广泛肠切除所致肠吸收功能不全、早产儿、新生儿低凝血酶原血症, 香豆素类或水杨酸类过量以及其他原因所致凝血酶原过低等引起的出血。亦可用于预防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维生素K缺乏症; (2) 镇痛:用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引起的胆绞痛; (3) 解救杀鼠药“敌鼠钠”中毒:此时宜用大剂量。

3.1 我院维K3使用情况

我院维K3的使用主要集中于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及肝胆外科, 使用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 超剂量使用:维K3使用剂量集中在24mg, 使用剂量过大; (2) 给药途径不适宜:主要采用静脉滴注给药, 且静脉滴注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避光措施, 其暴露在光线和空气中的时间较长; (3) 维K3的首选与适应证不相符:维K3主要用于因缺乏足够维生素K而引起的各类出血性疾病, 即止血作用, 其次方为镇痛作用。维K3可用于尿路结石引发的肾绞痛、胆结石和胆道蛔虫等引发的胆绞痛、原发性痛经等治疗上。然我院维K3使用主要用于镇痛而非止血, 其药物使用与治疗适应证首选不尽相符; (4) 对病区病历医嘱点评时发现, 医务人员未因静脉滴注维K3超剂量、超说明书用药履行告知义务, 也未与患者或其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医嘱未注明原因和再次签名, 这明显违反了《处方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 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 应当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且违反了《侵权责任法》第55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应当履行的告知义务和应当取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3.2 维K3使用注意事项

使用维K3时, 应注意: (1) 鉴于维K3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 医务人员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史, 对维K3过敏者禁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在给药期间应对患者密切观察, 一旦出现过敏症状, 立即停药并进行积极救治; (2) 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维K3的适应证, 谨慎用药, 除抢救“敌鼠钠”中毒宜用大剂量外禁超剂量用药, 因超说明书用药静脉滴注维K3可能带来诸多不利因素, 建议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给药途径和用量给药; (3) 建议生产厂家对说明书相关内容进行修订和完善, 明确生产厂家对药品说明书的责任, 增加不良反应描述, 尤其是严重过敏反应, 以供临床医师进一步对该药安全性信息的认知; (4) 加强临床合理用药宣传, 做好药品不良反应主动监测工作, 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要重视药品上市后的评价工作, 验证已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新适应证和给药途径, 并根据研究结果, 及时修正药品说明书, 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3.3 我院停止维K3静脉滴注给药的理由

我院维K3临床应用存在超剂量和给药途径不适宜等超说明书使用现象普遍, 且多年来已形成一种用药习惯, 既不合理也不安全。经查阅资料和临床论证分析, 并请教高年资主任药师, 认为我院维K3临床静脉滴注给药用法不适宜。经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研究通过, 决定停止维K3临床静脉滴注给药方式, 原因如下。

3.3.1 维K3遇光易分解:

在水溶液中, 本品与甲萘醌和亚硫酸氢钠间存在着平衡, 当与空气中的氧气、酸或碱作用时, 亚硫酸氢钠分解, 平衡被破坏, 甲萘醌从溶液中析出, 而见光受热均可加速上述变化[4]。我院临床静脉滴注给药过程中未采取任何避光措施, 存在维K3已部分分解游离出2-MNQ可能, 2-MNQ不溶于水, 仅凭肉眼观察较难发现, 易导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 危及患者生命, 存在潜在医疗风险。

3.3.2 维K3有过敏反应的危险[5]:

临床曾出现静脉滴注维K3致患者死亡案例, 且我院临床曾有静脉滴注该药发生疑似过敏等不良反应报告, 值得警惕。

3.3.3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药品说明书基于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认可, 指导临床用药的法定依据, 其有非常明确的法律地位[6]。临床上不规范用药问题, 改变给药方式、增大给药剂量、扩大适应证等, 当由此发生医疗纠纷时, 医疗机构无法提供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用药的科学性, 因此存在医疗过错, 导致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中国药典和药品说明书都未主张维K3静脉滴注给药。如果是某篇杂志发表的文章仅仅是个人经验及个案报道, 只作参考, 是不认可作为临床用药依据的。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 又称为药品说明书之外用药、药品未注册用法或超范围用药等。作为临床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用药行为,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概念并未获得权威一致的界定。在医疗界, 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现象普遍存在并且被认为有其合理性, 甚至大部分医师不关心药品说明书, 而认为用药的最终决定权在医师, 我院维K3多年来采用超药品说明书静脉滴注给药已形成习惯便是例证。但实际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存在着巨大的法律风险。在法律界, 药品说明书常被认为是“诊疗技术规范”, 可以用以衡量医师用药行为的合法性。显然, 这种认识的差异在实践中给医务人员带来了重大的风险隐患。关于诊疗技术规范, 刘鑫教授[7]认为, 诊疗技术规范属于规范技术工作带有一定强制性的法律文件。诊疗技术规范较技术指南、操作规程具有更大的强制性, 如果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过程中有违反, 即可以认定违反诊疗义务, 属于违法行为。药品说明书已逐渐成为法院审判医疗诉讼案件所采信的重要证据, 超说明书用药使医疗机构承担潜在的医疗风险[8]。《侵权责任法》第58条第1款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有关诊疗规范的规定造成患者有损害, 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9]。所以, 若因超说明书用药造成患者损害, 对医方是非常不利的。

因临床需要确需超说明书使用的, 应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学术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等四个委员会, 对各科室提交的超说明书备案申请表及循证医学依据进行审核, 经投票通过, 医院统一下发通知, 同意使用, 如果没有通过, 就不能使用。临床科室改变途径用药须提交循证医学依据 (教科书、说明书、专家共识、指南、多中心临床试验、权威的文献等) 给以上委员会审批通过, 同时报医务科备案, 否则不认可其合理。

3.3.4 药物静脉滴注与肌内注射的区别:

静脉滴注即通过输液管, 将大量液体和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输液除注射剂检查项外, 对无菌、无热源及可见物这3项, 要求更加严格。此外还应注意以下的质量要求: (1) 输液的p H应保证疗效和制品稳定的基础上, 力求接近人体的p H, 过高或过低都会引起酸碱中毒; (2) 输液的渗透压应为等渗或偏高渗; (3) 输液中不得添加任何抑菌剂, 并在储存过程中质量稳定[10]。而肌内注射的可以加入抑菌剂、止痛剂和增溶剂。另外生产工艺也有所不同, 输液的配液需三级过滤, 滤膜孔径要求较高, 肌内注射的可不用三级过滤, 滤膜孔径要求也低一些。如果静脉给药的药品所含杂质过多则引起不良反应增多, 所以如果以前是肌内注射想改成静脉给药, 则需要做很多的试验, 如实验鼠的疼痛反应等。静脉滴注与肌内注射二者质量标准不同, 故只标注肌内注射的药物最好不要静脉滴注。

综上所述,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及医务部门采取措施, 停止维K3临床静脉滴注给药用法,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给药途径和用量使用, 加强用药监管, 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用药安全。

摘要:目的 通过对住院病历的医嘱点评, 对我院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的用药现状进行统计分析, 并提出合理化的改进措施。方法 选取2014年16月医院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使用部门进行统计, 取使用频率较高的科室排序前3名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采用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静脉滴注给药存在超剂量和给药途径不适宜等超说明书使用现象, 静脉滴注给药中也未采取任何避光措施, 加大了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临床使用的风险。结论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务部门采取措施, 停止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临床静脉滴注给药用法, 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适应证和用法用量使用, 加强用药监护, 降低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保障用药安全。

关键词:亚硫酸氢钠甲萘醌,静脉滴注,合理性,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二部) [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190.

[2] 宋成盈, 沈红支, 赵建宏, 等.亚硫酸氢钠甲萘醌合成工艺改进[J].精细石油化工, 2007, 9 (5) :21.

[3] 陈新谦, 全有豫, 汤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1:526-527.

[4] 尤启冬, 孙铁民, 李青山.药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461.

[5] 张建军.维生素K3致过敏性休克1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1, 10 (17) :1649.

[6] 邵蓉.医疗机构涉药人员职业风险防范与规避[J].中国药房, 2007, 18 (28) :2163-2164.

[7] 刘鑫.医疗损害技术鉴定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4:170-171.

[8] 李玉堂, 杨吕云, 李炎丹.超说明书用药的审核分级与综合处理[J].中国药房, 2011, 2 (17) :1874-1576.

[9] 全国人民代表的和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Z].2009-12-26 (21号)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注射给药】相关文章:

注射给药法06-21

鞘内注射给药06-19

一次性注射器筒体注射模设计11-06

非注射04-17

注射填充05-04

臭氧注射05-21

安全注射05-22

注射方法05-29

穴位注射08-07

硬化注射08-10

上一篇: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下一篇:多媒体初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