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HPV病毒感染

2024-07-23

宫颈HPV病毒感染(精选八篇)

宫颈HPV病毒感染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宫颈腺癌、宫颈鳞癌等患者718例纳入实验研究, 其中宫颈炎症280例, 癌前病变175例, 宫颈腺癌81例, 宫颈鳞癌182例, 同时选取同时间段的宫颈无病变受检者200例进行实验研究。年龄26~63岁, 平均年龄 (39.26±2.64) 岁, 所有受检者均有性生活史。医护人员对所有受检者详细介绍了本次实验的目的、意义、方法等, 获得其知情同意纳入本次实验研究。

1.2 方法

检测材料包括HPV-DNA检测试剂盒等, 并依据基因扩增技术、导流杂交原理等对扩增产物与包被有型特异性探针膜杂交情况[1,2]进行分析检测, 检测方式为碱性磷酸酶系统定性检测方法, 对不同种类的HPV基因型进行检测。

其中进行TCT检查时采用阴道毛刷将其置入受检者的宫颈管内连续旋2周, 将宫颈管内与宫颈口部位的上皮细胞适当刮出, 并置于液基瓶内, 瓶中装有适当的Thin Pre保存液, 将其制成薄层细胞涂片, 并于乙醇中进行固定处理后采取巴氏染色方案。

对所有受检者进行阴道镜下病理活检时选用个电子阴道镜对可疑的病灶给予定位活检方案, 若无明显病灶可在宫颈管鳞柱状上皮交接部位的12点、9点、6点、3点处实施多点取材方案, 并依据WHO对宫颈癌的分类情况进行疾病分型, 包括宫颈炎症、癌前病变、宫颈癌等。

1.3 评价指标

对比不同受检患者的高危型HPV阳性率, 比较数据差异。

1.4 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涉及的相关数据均代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百分数 (%) 表示, 采用x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宫颈无病变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9.50%, 宫颈炎症阳性率为19.29%, 癌前病变阳性率为54.86%, 宫颈腺癌阳性率为96.30%, 宫颈鳞癌阳性率为97.25%, 随着病情的加剧显示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增高 (P<0.05) 。比较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宫颈癌属于临床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 有关研究显示[3,4], 目前全球超过20万人次的女性由于宫颈癌而发生死亡, 该类疾病是全球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二大疾病, 其中我国女性的发病率占据全球首位, 而人乳头瘤 (HPV) 为一类乳多空病毒科的乳头瘤空泡病毒A属, 属于一类球形DNA病毒, 主要感染人类黏膜鳞状上皮与表皮, 种类高达130多种, 且仅仅对人类具有侵犯性[5]。许多临床学者对宫颈癌与HPV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依据HPV类型、致癌危险程度等因素可将HPV分为低危型与高危型两类[6]。

宫颈癌存在癌前病变阶段, 具有癌前病变时间较长、具有可逆转特征, 若能够及时发现病变情况并进行早期干预, 将明显提高疾病治愈率, 治愈率可超过90%[7]。另有关研究显示[8], HPV可引发良性肿瘤情况, 属于一类DNA病毒, 且许多临床研究指出, 高危型HPV感染与癌前病变、宫颈癌等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 是癌前病变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本次研究将宫颈无病变病例与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宫颈腺癌、宫颈鳞癌等患者纳入实验研究, 均进行TCT检查与病理检查, 结果显示, 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高危型HPV阳性率最高, 相比其他类型的受检者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当患者病变程度越高时, 显示阳性率越高。

综上可知, 对宫颈炎症与宫颈癌等疾病进行检查时采用HPV检测方式的应用价值显著, 可及早确定患者病情, 利于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摘要:目的 探究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炎症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择取我院2011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宫颈炎症、宫颈癌前病变、宫颈腺癌、宫颈鳞癌等患者718例纳入实验研究, 同时选取同时间段的宫颈无病变受检者200例进行实验研究, 对所有受检者均进行TCT检查、病理活检等, 对不同类型的病例HPV检测阳性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宫颈无病变病例中高危型HPV阳性率为9.50%, 宫颈炎症阳性率为19.29%, 癌前病变阳性率为54.86%, 宫颈腺癌阳性率为96.30%, 宫颈鳞癌阳性率为97.25%, 随着病情的加剧显示高危型HPV检出率逐渐增高 (P<0.05) 。比较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组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宫颈炎症与宫颈癌等疾病进行检查时采用HPV检测方式的应用价值显著, 可及早确定患者病情, 利于后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炎症,HPV病毒感染,关系

参考文献

[1]郭彦平, 霍娟.宫颈上皮内瘤变LEEP术后HPV病毒感染的消退情况分析[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3, 25 (1) :4-7.

[2]张委, 谭雅楠, 马佳, 等.子宫颈病变患者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亚型分布的研究[J].中国医药, 2011, 06 (3) :339-341.

[3]张婵, 孙媛, 吴茉莉, 等.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炎症及宫颈癌之间的关系及意义分析[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5, 27 (8) :968-970.

[4]祁丽亚.老年宫颈病变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32 (2) :283-284.

[5]陈冬梅.妇科体检中应用TCT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筛查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3, 15 (1) :51-54.

[6]殷玉明, 张祖芬.已婚妇女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现代医生, 2012, 50 (16) :10-11, 14.

[7]兰淼, 李艳红, 朱少君, 等.LTS液基细胞学联合HPV16/18检测筛查早期宫颈癌的价值[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 (12) :1655-1657.

HPV病毒:宫颈癌、性病之因 篇2

病发宫颈癌

目前人类已知的HPV有100多种。其中有16种为高危型HPV,是造成女性宫颈癌的主要原因。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曾用十多年时间研究HPV与宫颈癌之间的关系,于2008年发现高危型HPV就是宫颈癌的病原体。也就是说,没有高危HPV的感染,则没有高危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发生,而一旦发生这种癌前病变,发生宫颈癌的几率就非常高。因此,只要在癌前病变时期有效地把高危型HPV清除掉,那么就能够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引起尖锐湿疣等性病

HPV感染可引起尖锐湿疣,包括宫颈、阴道、外阴、尿道口、肛门及肛管、口腔、扁桃体、咽喉、气管等。尖锐湿疣是全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性病,主要由低危型HPV感染所致,但高危型的HPV感染也很多,或者同时有低危和高危等多个型别的混合感染。

以上病变多数为良性增生,预后较好,有部分病变可自行消退。少数病例会持续更长的时间,其病程长短、病变程度及是否恶性转化,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引发其他癌变

宫颈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有报道其他如口腔鳞癌、舌癌扁桃体癌、喉癌、鲍温氏病、阴道和外阴黏膜的不典型增生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肛周及肛管癌等也与高危型HPV感染有关。新生儿及儿童复发性乳头状瘤,这种疾病是由于女性感染HPV传染给下一代。

HPV病毒可能会潜伏

人体感染HPV后,不一定都能显现出来,一般可分为3种。

潜伏感染:指皮肤黏膜中含有HPV而外观正常,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发现,临床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亚临床感染:指肉眼无法辨认的包括微小的无蒂疣、丘疹、微小乳头样隆起、有轻微瘙痒等。

宫颈HPV病毒感染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妇女120例,其中CINⅠ患者46例,CINⅡ患者48例,CINⅢ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9例。均行HPV-DNA检测,结果为阳性,表示均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1.2 方法

通过PCR和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检测,检测宫颈分泌物中HPV的18种高危亚型,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68、73、83、MM4。5种低危亚型,包括6、11、42、43、44。

2 结果

120例患者中HPV感染均为阳性,以高危型别居多,占97.5%,低危型较少,占2.5%。其中16型46例(占38.3%,其中宫颈癌9例、CINⅢ13例、CINⅡ24例)、52型22例(占18.3%,其中CINⅢ1例、CINⅡ9例、CINⅠ12例)、58型16例(占13.3%,CINⅡ7例、CINⅠ9例)、56型11例(占9.17%,CINⅡ3例、CINⅠ8例)、33型10例(占8.3%CINⅡ1例、CINⅠ9例)、18型7例(占5.83%,其中CINⅢ3例、CINⅡ4例)、11型、35型、42型、43型、53型、66型、68型和73型各1例(均为CINⅠ)。HPV高危型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危型病变者。

3 讨论

宫颈癌是妇科常见多发病,在我国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位居妇女恶性肿瘤第2位,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呈年轻化趋势,日益受到重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是宫颈癌演变过程中的癌前病变阶段,其自然病程有一个从宫颈上皮不典型增生到原位癌到浸润癌的一个连续发生、发展过程,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4]。宫颈上皮HPV的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形成、宫颈癌关系密切,已确认HPV是引起癌变的主要原因[5]。持续性HPV感染提示着宫颈病变的存在,是发展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的潜在因素,是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必然条件。不同地区HPV的人群感染率不同,所携带的型别不同,与宫颈癌相关的型别也不尽相同。本文分析了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及宫颈癌病例中HPV感染情况,结果表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HPV高危型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危型病变者,分析显示HPV高危型感染与CIN及宫颈癌有高度的相关危险性,提示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是HPV16/18等高危型HPV感染,在清远市妇幼保健院检测患者中以16、52、58居多。因此,对宫颈疾病广泛开展HPV-DNA检测,对高危型阳性患者进一步实施阴道镜检查以及必要时病理活检,及时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并进行相应的手术和HPV感染治疗,是降低宫颈癌发病率的有效手段。

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方法 收集清远市妇幼保健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癌妇女120例,通过PCR和杂交基因芯片技术进行HPV-DNA检测,分析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结果 CINⅠ患者46人,CINⅡ患者48人,CINⅢ患者17例,宫颈癌患者9例均为HPV-DNA检测阳性,其中16型46例、52型22例、58型16例、56型11例、33型10例、18型7例,11型、35型、42型、43型、53型、66型、68型和73型各1例。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类型中以高危型为主,尤其是16型,占38.3%;其次为52、58、56和33型,分别占18.3%、13.3%、9.17%和8.3%。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乳头瘤病毒(HPV)

参考文献

[1]丰有吉.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15-316.

[2]许天丽,李鹏.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 DNA)检测在宫颈高度病变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08,16(5):19.

[3]郎景和.迎接子宫颈癌预防的全球挑战与机遇[J].中国妇产科杂志,2002,37(3):129-130.

[4]皮向辉,王立峰.高危型HPV-DNA检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J].中华医药杂志,2006,6(1):968.

宫颈HPV病毒感染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1年6月郑州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诊治的,未经放疗、化疗,未做过子宫颈锥切或全切术,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共80例。患者年龄29~75岁。对照组为健康正常人65例,均为随机抽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期进行妇女健康体检时经阴道镜检证实无宫颈病变的妇女。

1.2 方法

1.2.1 取样

取样前先用棉签擦去宫颈分泌物。应用专用HPV采样刷(中国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置于宫颈口采集标本,并将其放入标有编号、有专用细胞保存液的取样管中,拧紧瓶盖。

1.2.2 Hybri Max法

采用中国凯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HPV基因分型检测试剂盒及医用核酸分子快速杂交仪,检测21种HPV亚型,包括13种高危亚型(16、18、31,33、35、39、45、51、52、56、58、59和68型)、5种低危亚型(6、11、42、43和44型)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53、66和CP8304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以阳性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状况

8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76例HPV阳性(95.0%)。21种亚型均被检测出来。76例阳性标本中高危型HPV16 41例(53.9%)、HPV52 6例(7.9%)、HPV58 5例(6.6%)、HPV33 3例(3.9%)、HPV18、31、56各2例(2.6%)、HPV68、59、39、45、35、51各1例(1.3%);低危型HPV11 8例(10.5%)、HPV6 3例(3.9%)、HPV44 2例(2.6%)、HPV42、43各1例(1.3%)及中国常见亚型HPV53 4例(5.3%)、HPV66 2例(2.6%)、cp8304 1例(1.3%),均合并在高危感染中。正常对照组65例有15例HPV阳性(23.1%)。15例阳性标本中HPV16 4例(26.7%)、HPV52、11各3例(20.0%),HPV6 2例(13.3%),HPV58、33、53各1例(6.7%)。宫颈癌与正常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多重感染分布情况

76例阳性标本中,HPV单一感染者57例,占75.0%,多重感染19例,占25.0%,其中,二重感染有14例,占多重感染的73.7%,以二重感染最多见,最常见的是HPV16型合并其他型别的感染6例,占42.9%。混合感染中均存在高危型。

3 讨论

根据HPV在宫颈癌发生中的危险性不同,分为高危型HPV和低危型HPV两类[3],且不同HPV亚型感染其致病性和后果也有差异[4]。不同亚型HPV感染对宫颈细胞的恶性变的发生、发展有不同的影响,高危型主要与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的发生有关,低危型主要引起外生殖器湿疣和宫颈上皮内低度病变等良性病变。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反复持续的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是子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因而,不同地区和人群HPV亚型感染的分布资料是CIN和宫颈癌防治策略的基础。

HPV感染型别与宫颈病变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在HPV感染的亚型分布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差异。在宫颈细胞学诊断正常的人群中,欧洲地区的型别分布以HPV16、31、18为主,亚洲地区以HPV16、18、33为主,南美地区以HPV16、58、18为主[5]。Clif ford等[4]分析发现宫颈癌患者常见亚型是HPV16、18、45、31、33、58和52型,亚洲地区58和52型高于45、31和33型。本研究结果显示,中原地区女性宫颈癌患者其HPV基因亚型大部分符合亚洲地区的分布趋势,但HPV18和45、31型例外,提示有一定的地区或人群特点,值得在CIN和宫颈癌防治策略中考虑。

Lee等[6]认为多重感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比单一型别感染者高。陶萍萍等[7]研究显示,各种宫颈良性病变中HPV的多重感染率为44.6%,在宫颈癌中48.1%,亦提示随着病变的升级,多重感染率增加。本组研究HPV多重感染率为25.0%,并且以二重感染为主,主要为HPV16型合并其他型别感染。

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高危型HPV感染的型别分布主要以HPV16、52、58、33型为主,为中原地区临床防治宫颈癌、研制适合该地区的预防性HPV疫苗提供了参考依据。

摘要:目的 探讨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状病毒(human papillomav irus,HPV)感染分布情况及主要型别。方法 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检测试剂盒,对80例中原地区妇女经病理确诊宫颈癌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结果 80例宫颈癌患者中有76例HPV阳性,阳性率为95.0%,其中HPV16感染率最高为53.9%,其他高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52、58、33、18、31、56、68、59、39、45、35、51。低危型中HPV11型感染率最高为10.5%,其他低危型的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HPV6、44、42、43。多重感染率为25.0%。正常对照组65例中有15例HPV阳性(23.1%),HPV16感染率最高为26.7%。宫颈癌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患者中以HPV16、52、58、33感染为主要型别,可能是中原地区妇女宫颈癌较易感染的型别。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

参考文献

[1]Chan PK,Mak KH,Cheung JL,et al.Genotypes pectrum of cervic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mong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 clinic patients in H ong Kong[J].J Med Virol,2002,68(2):273-277.

[2]Levi JE,Kleter B,Quint WGV,et al.High prevalence of human papilloma virus(HPV)infections and high frequency of multiple HPV genotypes in human imm unodeficiency virus in fected women in Bra-zil[J].Clin Microbiol,2002,9:3341-3345.

[3]M unoz N,Bos ch FX,Sanjose S,et al.Epid emiologic classifica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as sociated with cervical cancer[J].N EngI J Med,2003,348(6):518-527.

[4]Clifford GM,Smith JS,Plummer M,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types in invasive cervical cancer world wide:ameta-analysis[J].Br J Cancer,2003,88(1):63-73.

[5]Clifford GM,Gallus S,Herrero R,et al.Worldw ide distribu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types in cytologically normal women in 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H PV prevalence surveys:a prevalence surveys:a pooled analysis[J].Lancet,2005,366:991-998.

[6]Lee SH,Kang D,Seo SS,et al.Multiple HPV infection in cervical cancer screened by HPV DNA chip[J].Cance Letter,2003,198:187-192.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探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0月在我院妇科就诊的通过手术或门诊活检取得宫颈组织标本的患者,入选标准为怀疑宫颈病变行宫颈活检术患者或因子宫病变行全子宫切除术、次广泛子宫切除术或广泛子宫切除术等可以通过手术获得宫颈标本的病人,入院前未接受过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排除标准为合并严重心肺等器质性疾病,接受过宫颈手术、放疗或药物治疗。

共有200例患者入选,其中一组为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包括CINⅠ、CINⅡ、CINⅢ),FIG0分期为0~ⅡB期,共100例;一组为病理确诊为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包括宫颈息肉等共100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平均年龄(36.85±10.12)岁,正常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组平均年龄(33.70±9.75)岁,两者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其他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免疫组化染色HPV阳性结果判定方法:HPV感染病理形态学表现[5]:以诊断性挖空细胞的出现作为病理诊断的可靠指标之一,其特征是:核肥大或双核、染色深、核变形或不规则,呈所谓“毛毛虫”样变化;核周空晕,呈环状核周胞浆空化。

挖空细胞主要位于棘细胞上层及颗粒层,呈单个散在、成群或成片分布。HPV免疫组织化学阳性者,主要定位于表皮细胞之胞核,可在核膜或核内见到棕黄至棕褐色线状或颗粒状染色,而细胞质内几乎不着色。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两组患者HPV阳性率比较: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HPV阳性率为26%,明显高于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组的HPV阳性率1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χ2=5.383,P=0.020),详见表1。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100例中,CINⅠ阳性2例(15.39%),CINⅡ阳性5例(23.81%),CINⅢ(28%),宫颈浸润癌阳性率为(31.25%),HPV阳性率随着宫颈病变的加重而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7,P=0.766)。

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疾病患者100例中,正常宫颈炎患者中未见HPV阳性,宫颈炎患者共11例阳性(12.79%),宫颈息肉患者2例阳性(18.19%)。这三种类型间HPV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713,P=0.700)

不同病理类型及临床分期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织HPV阳性率:本研究中,16例浸润癌中,13例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其中有5例为HPV阳性;非鳞状细胞癌3例,无HPV阳性病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阳性率明显高于非鳞状细胞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78,P=0.195)。而不同分期及不同分化程度的HPV阳性率差异也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及癌前病变被认为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疾病,根据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相关研究认为宫颈癌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3类:第一类为生物学因素,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各种微生物的感染;第二类是行为危险因素,诸如性生活过早、多个性伴侣、配偶性混乱、多孕多产、口服避孕药、吸烟、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等;第三类是遗传易感性,目前仅有少量研究表明宫颈癌可能存在着家族聚集现象。在诸多因素中,生物学因素在宫颈癌发病中的作用倍受研究者的重视。近年来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病毒因素,尤其是人乳头瘤病毒(HPV)。

SCHLECHT NF等[5]检测宫颈癌活检标本中HPV阳性率比正常子宫颈明显增高。BHAT-TARAKOSOL P等[6]对泰国妇女CIN的HPV感染率调查显示:CINⅠ为33.6%,CINⅡ为36.8%,CINⅢ为75.0%,对照组正常组织中只有2.7%HPV感染。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HPV在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的检出率较高。本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宫颈HPV,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总阳性率为26%,与相关报道结果类似[7]。病理确诊为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患者,总阳性率为1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83,P=0.020)。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中HPV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组,提示HPV可能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然而肿瘤的发生是个长期的过程,它受各种辅助致癌因素的影响,物理因素(紫外线、X线),化学因素(吸烟、饮食结构),生物因素(其它病毒HIV和HSV-II等)以及激素因素、免疫状态等都可以参与致癌。本研究结果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中HPV的阳性率仅为26%,尚不能说明HPV必定会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可能有其它致癌因素的影响,但把HPV检测作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一种筛查手段是可行的,但应该正确认识和慎重对待HPV感染,不能过分重视HPV在宫颈癌变中的作用采取过度治疗而忽视其它可能致癌因素的作用。

本研究中鳞状细胞癌患者的HPV检出率明显高于非鳞状细胞癌患者;而临床分期越晚的病例中HPV检出率也越高;CINⅠ阳性2例(15.39%),CINⅡ阳性5例(23.81%),CINⅢ(28%)检出率逐渐增加,但这三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我们认为这可能与本研究样本数太少有关,尚需扩大样本进行进一步的研究,HPV与不同病理类型宫颈癌的关系,其对宫颈病变程度的影响均需进一步的研究。

总之,本研究提示提示HPV可能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但尚不能说明HPV感染必定导致宫颈癌或癌前病变。

摘要:目的结合临床与病理探讨HPV与子宫颈相关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我院妇科取得宫颈组织标本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一组为病理确诊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一组为病理确诊为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进行免疫组化HPV检测,统计分析各组HPV检出率。结果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共100例,26例HPV阳性,总阳性率为26%。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患者,共100例,13例HPV阳性,总阳性率为13%。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组HPV检出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结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中HPV感染阳性率高于正常子宫颈及宫颈炎性病变患者,提示HPV可能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有关。

关键词: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HPV),免疫组化

参考文献

[1]PARKIN D,BRAY F,FERLAY J,et a1.Estimating the world cancer burden:globocan2000[J].Int J Cancer,2001,94(3):153.

[2]万磊,万建平,张燕玲,等.子宫颈癌年轻化趋势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4,31(10):547.[2]WAN L,WAN JP,ZHANG YL,et al.Clinical Analysis of the Trend of Carcinoma of the Cervix in Young Women[J].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04,31(10):547.Chinese

[3]郑鹏生,宋杰,李守柔,等.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测定正常宫颈组织人乳头瘤病毒DNA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4,29(6):343.[3]ZHENG PS,DONG J,LI SR,et al.Detection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DNA in biopsy specimens from normal cervical tissues by PCR-endonuclease cleavage[J].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1994,29(6):343.Chinese

[4]DENISE ZIELINSKI G,SNIJDERS PJ,ROZENDAAL L,et al.High-risk HPV testing in women with borderline and mild dyskaryosis:long-term follow-up data and clinical relevance[J].J Pathol,2001,195(3):300-306.

[5]SCHLECHT NF,KULAGA S,ROBITAILLE J,et a1.Persistent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as a predictor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i neoplasia[J].JAMA,2001,286(24):3106-3114.

[6]BHATTARAKOSOL P,LERTWORAPREECHA M,KITKN-MTHOM N,et al.Survey of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 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in Thai women[J].J Med Thai,2002,85(suppll):360-365.

HPV感染与妇女宫颈癌筛查 篇6

关键词:HPV,宫颈癌,筛查

1 什么是HPV

在2008年10月6日开奖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上, 人乳头状瘤病毒 (HPV) 成了主角。德国海德堡研究中心前主任、荣誉教授和科学主管哈拉尔德·楚尔·豪森, 因发现HPV能导致宫颈癌而获奖。

人乳头状瘤病毒是一种嗜上皮病毒, 有高度的特异性。长期以来已知HPV可引起人类良性的肿瘤和疣, 德国科学家楚尔·豪森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发现, HPV病毒可导致宫颈癌。

依据HPV与肿瘤发生的危险性不同, 将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 其中低危型包括:6型、11型、42型、43型、81型、83型;高危型包括:16型、18型、31型、33型、35型、39型、45型、51型、52型、53型、56型、58型、59型、66型、68型、73型、82型;尤以16型、18型、33型为重。一般生殖道感染HPV最常见的有6型、11型、16型、18型, 其中6型、11型为低危型, 16型、18型在宫颈癌患者中感染最高。16型占50%, 18型占14%, HPV45型占8%, HPV31型占5%, 其余占23%。从感染上看16型和18型没有明显地域差异, 其他HPV亚型则有明显的地域差异。我国感染52型、58型相对较多, HPV45型在非洲宫颈癌患者中很常见, 而HPV39型与HPV59型则在中、南美洲宫颈癌患者中出现[1]。

2 如何分析HPV结果

HPV检查结果都为阴性, 提示未感染HPV;HPV检查结果阳性, 提示有以下几种情形。

(1) 单一低危型感染:患高度病变或者是宫颈癌的风险非常低, 经过临床积极治疗会将病毒消除;

(2) 高危型病毒单一感染: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高危型病毒感染, 患上高度病变或者宫颈癌的风险要增大;

(3) 高危、低危双重感染:这种情况仍需积极治疗;

(4) 多重感染:是指两种以上病毒同时感染;

(5) 持续感染:是指多次检查都有相同亚型阳性, 说明治疗并不彻底, 病毒并没有清除;

(6) 新的感染:是指两次检查中病毒亚型并不相同, 提示先前感染已经治愈, 但又有新的病毒感染。

这些群体属于HPV易感人群, 并不是所有HPV感染者都会发展为宫颈癌。

3 宫颈癌的症状

早期宫颈癌没有症状, 故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患者80%有阴道出血、接触出血、白带增多并带血丝等, 宫颈糜烂作为常见的妇科疾病, 女性千万不要忽视。妇科病专家表示, HPV可入侵上皮细胞引起炎症, 如治疗不及时继而会发生恶变。

4 现状

宫颈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 位居全球女性发病之首。随着女性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宫颈癌逐年渐年轻化。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中心最新统计, 每天约有240名妇女死于宫颈癌。中国每年大约有13~15万新发宫颈癌病例, 每年约有3万中国妇女死于宫颈癌。

目前为止HPV+细胞学检查 (TCT) 是宫颈癌筛查率最高的方法。HPV感染后有70%-80%的患者没有任何感觉, 自身抵抗力强, 病毒无隙可乘, 但需要密切关注定时检查。

5 目的

通过对宫颈癌的危险因素HPV+TCT的筛查, 可以及早发现高危人群, 从而进行积极干预。经过HPV的筛查, 有75%的受检者被筛掉, 而其阳性病例较好的含概了宫颈癌的风险人群。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 大约需要1~10年时间。所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宫颈癌发病率的关键。

6 检查项目

2012年4月~2014年10月对5234名35岁至64岁已婚妇女进行HPV及宫颈液基细胞 (TCT) 检查, HPV检查用PCR法扩增杂交技术 (HPV DNA分型)

7 筛查方法

采用:HPV→TCT→阴道镜→组织学分流。

HPV高危16型、18型阳性者, TCT阴性, 转诊阴道镜做宫颈组织活检;余亚型阳性者也进行组织学分流。细胞学ASCUS及以上者, 转诊阴道镜检查。其他高危亚型阳性、阴道镜及组织学均为阴性者, 如连续复查两次未见异常, 可参加常规筛查。

8 跟踪随访

9 结果

5234名被检对象中, 对高危阳性、TCT为ASCUS及以上者992人进行阴道镜下组织活检, C1N1级以上者139人, 阳性率为14%, 进展的为109人, 进展率为11%, 经正规治疗恢复率约为57%。

10 结论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上皮内瘤变, 并进一步印发宫颈癌的主要原因。根据医学专家长期临床观察, 有98%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体内存在HPV感染, 但多数女性并不知情。因此, 做妇科体检时, TCT+HPV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

11 女性预防宫颈癌攻略-HPV感染的预防

只有一种有效方式可以减少所有类型的HPV感染机率, 即避免多个性伴侣以及保护性性生活。

12 高危型HPV感染后对策

一个阳性HPV检查结果不一定意味着即刻需要治疗, 阳性检查结果只是预示正有一个“高风险”病毒型感染入侵宫颈上皮细胞, 使医生警惕患者的子宫颈组织分化正处于高的风险状态, 也许要做进一步的检验。

参考文献

[1]王晓静, 刘玉玲.HPV分型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医药论坛杂志, 2008, 4, 13 (07) :53.

HPV感染与宫颈癌的临床意义 篇7

关键词:HPV感染,人乳头状瘤,宫颈癌,必要条件

近年来, 宫颈癌病因学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 其相对危险度高达250;HPV阴性预测值达99%以上[2]。

1 全球统计数据显示

(1) 宫颈癌发病率在最常见的妇科肿瘤中排第2位, 仅次于乳腺癌[4]; (2) 全球每年有43万的新发病例, 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其中中国约占全球30%; (3) 宫颈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及年轻化。HPV感染最终致癌的机理模式, 见图1, 以及空项癌的自然史与相应处理去集见表1。

2 HPV分型检测的临床意义

HPV是采用PCR扩增结合膜杂交技术, 二级信号放大, 基因芯片分型, 检测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检测量大, 可分型检测23种HPV亚型, 覆盖了现有已知与人生殖道感染有关的绝大部分亚型。结果客观可靠, 性价比高, 技术成熟, 成本低廉, 适合大规模普查。

2.1 宫颈癌的早期筛查

(1) HPV检测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发现高危型HPV阳性而细胞学涂片阴性正常的妇女, 因为这一人群10%会在4年内发展成CINⅢ[3]; (2) 筛查并浓缩高危风险人群, 便于进行有效监控, 早期发现宫颈癌; (3) HPV检测的阴性预测值为99%, 可将筛查间隔延长至3年1次, 大大降低了检查成本[1]。

2.2 ASCUS和低度病变的分流

(1) HPV检测通过排除可疑的或低度病变, 从而提高诊断的可信度, 降低漏诊的风险; (2) 把具有潜在宫颈癌风险的妇女从低风险的妇女中分离出来, 知道阴道镜的合理使用; (3) 比起复查细胞学, HPV检测提供了更快捷的结果, 从而很有信心的把HPV阴性妇女重新放回到常规筛查人群中。

2.3术后随访

(1) 可预测病变恶化或术后复发的风险, 有效指导术后追踪; (2) 术后6个月、12个月检测HPV阴性, 提示病灶切除干净, 可最大限度减少病人的忧虑; (3) 若术后HPV检测阳性, 提示有残留病灶及有复发的可能。

参考文献

[1]张菊, 高艳娥, 赵锦荣.HPV检测在宫颈癌预警和筛查中的研究[J].国外医学.妇产科分册, 2003, 5.

[2]周琦.子宫颈癌与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J].肿瘤学杂志, 2005, 2.

[3]孙海燕, 袁亚敏, 魏绍斌.HPV感染与宫颈癌的预防[J].江西中医药, 2006, 9.

宫颈HPV病毒感染 篇8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01~2010-12于宁波市中医院妇科门诊就诊妇女, 年龄在18~45岁之间, 有性生活史, HPV检测结果为高危型阳性者100例, 均伴有不同程度宫颈糜烂。按就诊顺序随机将患者分为中药联合治疗组、安达芬栓对照组。治疗组平均年龄35.73岁, 对照组平均年龄36.37岁。两组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1) 年龄在18~45岁之间, 有性生活史; (2) 实验室检查HPV阳性但无明显病灶者; (3) 无严重的内科疾病及先天性遗传病; (4) 就诊前3月未行宫颈治疗者。

1.3 排除标准

(1) 患者怀孕或处于哺乳期间; (2) 患者有严重内科疾病; (3) 排除宫颈细胞学检查 (TCT) CIN2级及以上者。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中药汤剂联合中药宫颈局部上药。中药汤剂组成:五味消毒饮+六味地黄汤:金银花20g、野菊花20g、蒲公英30g、紫背天葵子15g、紫花地丁15g、茯苓10g、山萸肉10g、生地15g、丹皮10g、泽泻10g、山药20g, 浓煎取汁, 早晚分服, 3个月为1疗程, 月经期停药, 月经净后 (第2天) 继续服用。中药宫颈局部上药:药物组成:冰片、白矾、儿茶, 按比例研细末过筛, 高压消毒后装瓶备用, 使用前取本品10g, 用麻油适量调为软膏;用法:宫颈局部 PVP碘液常规消毒后, 将棉球蘸满中药药膏与宫颈创面密切接触 (塞入宫颈, 并紧贴宫颈表面上, 线头垂于阴道口外) 保留12小时后自行取出, 每隔2日上药1次, 月经期停药, 3个月为1个疗程, 连续使用1个疗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安达芬栓 (安徽安科) , 睡前直接将其置于阴道后穹隆接近宫颈口处, 每次1粒, 隔日1次, 月经期停药, 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使用1个疗程。要求患者在用药期间性生活需使用避孕套。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

3结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HPV检测判定HPV转阴率;根据宫颈糜烂深浅程度分型 (参照《妇产科学》7版标准) 判定宫颈糜烂治疗效果:宫颈光滑为治愈, 糜烂面减小变浅为好转, 无明显变化为无效。

3.2 结果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4讨论

宫颈癌患者多有高危型HVP感染阳性, HPV持续感染是激发宫颈上皮恶性转化的最重要危险因素[1]。因而阻止HPV感染, 是众多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目前, 对于宫颈HPV感染尚无特效药物, 主要治疗方法有物理疗法、HPV疫苗等。HPV疫苗虽然具有良好的临床前景, 但是仍然存在众多问题, 难以普及。而中药不仅以清除体内病原体为目的, 而且能改善机体整体状态, 特别是能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增强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中药治疗虽然是非特异性为主, 但因重视体质因素, 强调辨证而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2]。本临床研究表明, 治疗组在HPV转阴和宫颈糜烂改善方面经统计学检验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HPV感染根据其临床表现, 属中医学“阴痒”、“阴疮”、“带下病”等范畴, 多因房事不洁或间接接触污秽之品, 邪毒通过外阴皮肤黏膜侵及子门, 湿、热、毒邪结聚, 日久导致子门局部气血阻塞, 湿热、瘀毒腐蚀而致子门溃烂。本病多为本虚标实之证, 宫颈糜烂为标实, 局部病邪日久易耗伤气血, 损伤正气, 导致肾精亏虚为本虚。因此本病治疗既要祛除病邪, 又要重视扶助正气, 标本兼治。需局部和整体联合用药。其中外用药方中冰片清热、消肿、止痛;白矾有燥湿、解毒、杀虫、止痒之功;儿茶收湿生肌敛疮, 3药合用, 共奏清热燥湿、解毒杀虫之功, 以达到祛邪之目的。中药汤剂以五味消毒饮合六味地黄汤, 从祛邪和“扶正”两方面入手, 整体调节患者体质。五味消毒饮由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组成, 功专力宏, 为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 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 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均有抗菌、抗病毒作用[3,4,5,6,7], 5药合用共同祛除HPV病毒。六味地黄汤中熟地黄、山萸肉、怀山药滋补三阴之不足, 配以泽泻、丹皮、茯苓泻三阴虚火之有余, 三补三泻, 相辅相成, 使整方滋补而不留邪, 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平衡而发挥作用[8], 达到扶助正气以祛邪之目的。两方联合共奏清热解毒、滋阴益肾之功。通过综合调节患者免疫力, 提高对病毒的抵抗力, 从而达到清除病毒, 改善症状的作用。本文结果表明中药联合用药对宫颈HPV感染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Woodman CB, Collins S, Winter H, et al.Natural history of cervical human papilloma virus infection in young women:longitudinal.co-horts study.Lancet, 2001, 357 (9271) :1831.

[2]Kotecha MT, Afghan RK, Vasilikopoulou E, et al.Enhanced tumour growth after DNA vaccination against human papilloma vir-usE7oncoprotein:evidence for tumour-induced immune devia-tion.Vaccine, 2003, 21:2506.

[3]王立娟.金银花的研究进展.医学信息, 2010, 24 (8) :2293.

[4]裴姗姗, 毕跃峰, 田野.野菊花的研究进展.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7, 22 (133) :83.

[5]姜宁, 宋新波.蒲公英的药理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杂志, 2008, 6 (12) :19.

[6]李金艳, 伟忠民.中药紫花地丁的研究进展.中国现代中药, 2008, 10 (1) :27.

[7]吴雪平, 单长卷, 田雪亮.天葵研究进展.安徽农业科学, 2006, 34 (10) :2124.

上一篇:通信测试下一篇:城市商业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