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2024-07-13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精选十篇)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篇1

近日,由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开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委托、延华集团承担的“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体系及模式研究”课题正式启动。

智慧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云计算的支持。具有强大数据分析能力的云计算平台将成为智慧城市的“大脑”,实现对海量数据的计算与存储,有力支撑智慧城市庞大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在本次课题中,延华集团将深入研究以真如城市副中心为样板的,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城市管理与服务、云计算中心建设和投资运营模式的可行性。

此次课题意义重大,其研究成果将推动云计算数据在民生服务、交通管理、公共安全、节能环保、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深度应用,实现自动化、人性化和智慧化的城市“云”管理和“云”服务,一方面有助于搭建高效、安全、绿色、灵活、强大的信息基础设施和综合平台,有效提升真如城市副中心的智慧运营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发挥云计算对智慧城市的驱动力作用,加速智慧城市尽快“落地”。延华集团将精心组织并高效开展课题研究,力争把“智慧真如”打造成云计算与智慧城区建设深度融合的样板工程,让云计算更好地为智慧城市“加油提速”。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篇2

趋势预测报告(2011-2015年)

报告写作背景及价值体现:

全面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城市”本身就是先进技术在城市化管理中的优化和体现,而且通过各类解决方案的实施,城市安全和谐发展、优化城市生活环境、缓解环境资源矛盾、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等城市精细化管理中的问题都将得以有效解决。

2011 年伊始,地方 “十二五”发展规划陆续出台,许多城市把建设智慧城市作为未来发展重点。例如,上海市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率先建设智慧城市,北京在“十二五”期间将全面启动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天津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报告中提出打造“智慧天津”的宏伟蓝图,武汉市政府面向全球顶尖机构征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案等。借力“十二五”开局之年,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构建智慧城市行列。

本报告正是在此背景下由北京博思远略咨询有限公司针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智慧城市主要参与者及运营模式展开分析,最后在对实际案例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十二五”规划重点,对未来5年智慧城市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报告正文目录:

第一章 智慧城市定义及特征分析

第一节 智慧城市定义

一、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的结果

三、智慧城市的核心特征是信息系统的大综合和大集成第二节 智慧城市主要特征分析

一、全面物联

二、充分整合三、激励创新

四、协同运作

第三节 智慧城市的基础及综合应用分析

第四节 政府投资拉动型应用将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第二章 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深度分析

第一节 资源、生态矛盾对城市发展的限制与日俱增

一、环境面临威胁

二、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

三、城市生活质量面临挑战

四、城市人口急剧膨胀

第二节 城市发展转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节 我国城市固有发展模式不适应当前新的发展形势

第三章 智慧城市相关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预测

第一节 “十二五”规划智慧城市相关内容解读

第二节 城市信息化行业正处于快速增长期

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动城市信息化的建设

二、国城市信息化市场未来将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三、依托民生工程,我国城市信息化发展迅速

第三节 智慧城市对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作用分析

一、信息产业

二、市政设施建设

三、其他相关行业

第四章 智慧城市产业链及主要参与者研究

第一节 IBM “智慧城市”模型、特征及架构

第二节 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一、三网融合二、云计算

三、物联网

四、光通信

五、移动互联网

第三节 我国智慧城市需求方构成分析

一、政府机关

二、企事业单位

三、专业部门

四、社会组织

第四节 智慧城市主要参与方及定位分析

一、政府

二、运营商

三、解决方案提供商

四、内容及业务提供商

五、最终用户

第五章 智慧城市主要应用领域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节 智慧医疗

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节 智慧食品

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三节 智慧交通

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四节 智慧水系统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五节 智慧电力

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节 城市应急系统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七节 智能建筑

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八节 B2B电子商务

一、主要应用方式

二、应用现状及案例

三、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 我国主要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及运营调研

第一节 武汉

第二节 沈阳

第三节北京

第四节 上海

第五节 广州

第六节 双流县

第七章 我国智慧城市领域标杆企业调查分析

第一节 银江股份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在智慧城市中所扮演角色

三、公司发展优势分析

四、未来发展战略

第二节 万达信息

一、公司基本情况

二、公司在智慧城市中所扮演角色

三、公司发展优势分析

四、未来发展战略

第八章 智慧城市对我国城市发展模式转型影响作用分析

第一节 城市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是城市经济智慧的提升

第二节 智慧城市对城市功能发展模式主要影响分析

一、平安城市功能

二、城市应急管理功能

三、电子政务功能

第三节 我国政府对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策略分析

第九章 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未来几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依然以政府示范工程为主

第二节 居民需求驱动型应用是智慧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三节 “十二五”期间我国智慧城市发展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一、城镇化建设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二、新技术与新应用推动智慧城市大规模发展

三、城市发展转型进一步刺激智慧城市发展

第四节 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主要指标发展预测

一、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二、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应用领域预测

三、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构成预测

第十章 本报告主要观点及博思远略独家策略建议

第一节 主要观点及结论

第二节独家策略建议

部分相关图表:

图表:城市核心系统之间关系的样图

图表:智慧城市战略规划框架

图表:智慧城市的基础及应用

图表:城市6 大核心系统之间的关系

图表:IBM 的智慧城市框架

图表:智慧城市发展层次

图表: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主要框架

图表:2009-2011年我国光纤入户的发展情况

图表:平安城市监控系统

图表:应急管理系统的构成图表:电子政务的演进

图表:数字化医疗的基本结构

图表:智能交通产业链

图表:2011年中国医疗卫生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RFID 在食品业的具体应用

图表:传统电网和智能电网的区别

图表:智能水网的构想

图表:智能家居的相关概念

图表:智慧城市产业链分析

图表:我国进入新一轮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图表:云计算平台为城市各领域智能化应用提供底层数据服务 图表:2009-2013 年中国城市信息化总体市场投资预测 图表: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应用领域预测

图表:2011-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构成预测

报告咨询电话:010-52322687

我国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探究 篇3

关键词:老龄化 互联网+ 智慧健康养老 产业运营模式

一、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必要性

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14) 表明,到2050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达到4.8亿,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智能养老产业发展报告(2015)》指出老年群体的服务需求呈现新的特点:精神文化服务需求逐渐提升;对健康康复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凸显;对服务便捷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养老无法满足新的需求,不足之处逐渐显现。2015年7月,《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新型的互联网智慧健康养老产业,智慧养老成为大势所趋。

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探究——“互联网+物联网+养老产业”

我国修订后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对家庭养老重新定位,将“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修改为“老年人养老以居家为基础”。本文旨在通过对以政府为主导,以互联网为凭借,以社区为依托,以保险和医疗体系为辅助的智慧健康养老模式的探索,实现老人“安养—乐活—善终”的生活目标。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内主体包括: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政府机构、企业(养老服务企业、智能终端制造企业与第三方投资企业)和社区养老服务站,图1为我们对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结构的设想。

本文提出的智慧健康养老产业运营模式如下:

(一)政府机构+第三方企业+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

第三方企业借助政府提供的政策与场地支持,投入资金为社区养老服务站提供基础设施、工作人员及运营经费。我们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支持国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发展;同时,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我国拥有广泛的受众市场,投资企业不仅可以提高企业口碑,而且随着智慧健康养老产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自身资本也会得到良性循环。

(二)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养老服务企业+社区养老服务站

养老服务企业通过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业务受理子系统与平台进行信息对接,根据需求为老人提供相应上门服务。目前养老服务企业主要提供专业医疗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和普通的家政服务。养老服务企业在招聘工作人员时,要严格审核其职业资格,并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专业素养和服务质量。社区养老服务站通过对老人和子女的回访,监督服务质量,形成良好的竞争淘汰机制。

(三)老人+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针对健康险险种)

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通过对老人身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建立并管理老人的健康档案。首先,平台与当地医疗机构建立健康档案共享机制,当老人就诊时,医护人员可根据其健康档案对老人的病情有一定了解,及时开展急救措施。医疗机构提供的电子病历也应在平台上共享,确保档案的实时更新。其次,平台应与保险公司建立有限度的信息共享机制,保险公司可利用大数据对老人的健康状况进行科学评估,设计出适合的保险产品,降低出险率。再次,医疗机构与保险公司也需建立有限的信息共享机制,医疗机构向保险公司提供参险老人的电子病历,保险公司报销医疗费用。平台、医疗机构、保险公司三者之间建立的信息共享机制,不仅让老人/子女不必东奔西走,还简化偿保手续,保证偿保的及时性。

(四)老人/子女+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智能终端制造商

基于老人/子女提出的服务需求,平台向智能终端制造企业提出功能需求,企业据此设计出智能终端产品提供给老人,让老人享受智能化和多元化的服务。例如作为老人普遍需要的一键呼救功能,老人/子女可向平台提出服务诉求,平台管理人员进行公开招标,中标企业制造一键呼叫终端满足老人的需求。随着服务需求的不断提出,老人由养老产业中服务的被动接收方变为主动提出方。

三、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结构内主体缺乏参与积极性

企业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而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在发展初期,盈利模式尚不完善。因此,产业结构内主体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影响产业链扩张与持续发展。

(二)老龄智能家居配套设施不完善

老龄智能家居的配套设施不完善,往往“不好装”、“装了不会用”、“用也用不久”。智能家居的智能硬件、智能软件、智能服务没有与老年人的居住环境衔接配套,成为常态化的一部分。

(三)信息共享机制带来的信息安全隐患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中的信息共享机制带来潜在的信息安全隐患。其一,养老服务企业、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可能将老人信息用于商业用途;其二,信息共享机制的不完善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威胁老人信息安全。

(四)跨界融合人才匮乏

产业内传统主体如提供养老服务的企业、医疗机构、保险公司等缺少既具备良好的行业内专业技能又通晓互联网思维的跨界融合人才,人才的匮乏势必会阻碍产业的创新发展。

四、关于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运用PPP模式,将社会资本引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

2015年9月,财政部公布第二批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206个,其中养老项目10个。PPP的发展,缓解财政资金压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社会资本也可以通过参与示范项目扩大知名度、把握先机、抢占市场。

(二)完善老龄智能家居的配套设施

政府加强老龄智能家居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智能家居的普及,并配备专业人员指导老人使用,使其成为老人的“健康管家”,并且对智能家居的使用情况进行实时追踪,根据反馈意见提高服务水平。

(三)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监督管理机制

政府加强信息安全立法工作,建立行业网络安全态势季度研判、互联网新技术新业务安全风险监测通报等机制,形成安全监管合力,保证居家养老信息化平台的高效、安全运作,强有力地保障老人的隐私安全。

(四)大力培养跨界融合人才

社区养老服务站和养老服务企业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资质审核与相关培训,使其具备互联网知识与医疗护理技能,在为老人提供服务时,及时发现老人的潜在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

智慧健康老产业不仅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更是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一把钥匙,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老有所为”开辟崭新的路径,探究其完善的运营模式是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张守营.智能养老成趋势 制度、标准缺失待破题[N].中国经济导报,2015—11—28

[2]潘峰,宋峰.互联网+社区养老:智能养老新思维[J].学习与实践,2015(9)

[3]阮晓东.智能居家养老,走出概念适应社会[J].新经济导刊,2014 (12)

[4]王刚.民政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能养老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的通知》[J]. 物联网技术,2014(7)

[5]丁建定.居家养老服务:认识误区、理性原则及完善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2)

[6]Moshabela Mosa,Sips Ilona,Barten Francoise. Needs assessment for home-based care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social support networks:the role of community care workers in rural South Africa. [J].Global health action,2015,Vol.8,pp.29265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建设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城市智慧化已成为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建设智慧城市, 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 是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城市公共文化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21世纪的智慧城市, 能够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 从而对于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公共文化、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

2 建设智慧城市发展目标

建设智慧城市, 是对未来城市智慧基础设施、智慧应用体系、智慧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分析谋划, 力求通过高水平的顶层设计、系统设计, 使规划更具前瞻性、科学性。充分发挥城市科教、产业和人才优势, 推进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融合,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 互联网向物联网融合, 形成适应信息化发展的社会经济体系, 全面提高资源利用率、城市管理水平和市民生活质量。

3 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当前要建好宽带、融合、安全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以“第四代无线通信 (LTE) ”、“下一代互联网 (IPV6) ”、“新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及物联网、云计算等关键技术为核心, 大力推进“三网融合”工作, 大力扩容互联网出口带宽。借助新一代的物联网、云计算、决策分析优化等信息技术, 通过感知化、物联化、智能化的方式, 将城市中的物理、信息、社会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 建成智慧城市信息高速公路。

4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

4.1 业务应用层:

通过移动终端、电视墙大屏幕及PC桌面等各种终端, 展现经济财税、城市建设管理、社会发展、社会稳定、热点事件等领域的关键信息。

4.2 应用展现层:

整合领导关注的信息展现、日常办公、协同指挥等功能, 整合城市运营管理智能协同功能, 为系统管理人员提供管理、维护、协同工作的操作门户。

4.3 应用支撑层:

为业务应用和应用展现功能模块提供支撑的基础能力, 重点是应用商店管理, 同时包括首页定制、系统管理、安全管理等基础功能。

4.4 应用集成层:

包含服务、数据、流程、门户及内容等五方面的管理与集成能力, 为本系统与周边其它各业务系统的对接和应用的协同处理提供支撑。

5 互动多媒体服务平台

智慧城市必须与政府各部门、各企业都有一定的沟通, 再进一步建设全市统一的服务平台, 将使IT资源得到充分共享, 有效的减少重复投资, 推动信息服务全面发展。通过三网融合、三屏互动, 实现数字电视、手机、电脑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融合, 形成一个互动多媒体服务平台。

6 智慧城市各领域应用体系

6.1 智慧交通:

是未来交通系统的发展方向, 是将信息技术、GPS定位技术、数据通讯传输、电子传感、控制技术及计算机等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全方位发挥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

6.2 智慧物流:

建立一个具有先进、互联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应链, 通过感应器、RFID标签、制动器、GPS和其它设备及系统生成实时信息的“智慧供应链”概念, “智慧物流”更重视将物联网、传感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 通过以精细、动态、科学的管理, 实现物流的自动化、可视化、网络化。

6.3 智慧政务:

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经济管理、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而智慧政务就是要将这四大职能电子化、网络化、3D可视化,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政府窗口服务进行信息化改造, 以提高政府部门依法行政的水平。

6.4 智慧旅游:

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 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 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 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等方面的信息, 及时发布, 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 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 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6.5 智慧医疗:

通过打造健康档案区域医疗信息平台, 利用最先进的物联网技术, 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医疗机构、医疗设备之间的互动, 逐步达到信息化。医疗行业将融入更多人工智慧、传感技术等高科技, 使医疗服务走向真正意义的智能化, 推动医疗事业的繁荣发展。

6.6 智慧教育:

建设智慧教室、区域平台, 提升教学效率和管理方法, 全方位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搭建教师、学生、家长沟通桥梁, 实现学校人才培养到企业用工需求的无缝对接, 扩展社区健康教育, 形成学科、专业、课程和文化休闲等资源服务体系的统一导航与检索, 实现统一的后台管理。学生只要通过统一认证或快速注册, 就可访问数字化学习平台, 选择通用网络课程和各高校教师自建的网络课程资源, 实现在线学习。

6.7 智慧农业:

是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成果, 集成应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音视频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及专家智慧与知识, 实现农业可视化远程诊断、远程控制、灾变预警等智能管理。

6.8 智慧安居:

是广泛应用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技术, 高度集成管理运行体系、信息化应用体系和基础支撑体系, 建立和完善智慧型的社会服务管理工作大格局, 保障安全、服务民生的惠民实事工程。

摘要: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 智慧城市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及社交网络、Fab Lab、综合集成法等工具和方法的应用, 实现全面透彻的感知、互联、智能融合的应用创新。智慧城市是继数字城市之后信息化城市发展的高级形态。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篇5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环境 第一章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综述 第一节 智慧城市相关概述

一、智慧城市相关概念

二、智慧城市定义分析

三、智慧城市核心内容

四、智慧城市外延分析

五、智慧城市特征分析

六、智慧城市发展意义 第二节 智慧城市发展概况

一、智慧城市产生背景

二、智慧城市关键因素

三、智慧城市应用体系

四、智慧城市应用项目

五、智慧城市推动因素 第三节 智慧城市主体分析

一、通讯运营商

二、通信设备商

三、IT厂商

第四节 智慧城市发展背景

一、智慧城市属性分析

二、智慧城市建设动因

三、智慧城市建设条件

第二章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政策环境分析

一、国家层面智慧城市新政解读

二、部委层面智慧城市新政解读

三、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相关政策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经济环境分析

一、经济转型要求

二、产业发展要求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社会环境分析

一、人口问题

二、安全问题

三、资源问题

第四节 智慧城市建设技术体系分析

一、物联感知层

二、网络通信层

三、数据及服务支撑层

四、智慧应用层

五、标准规范体系

六、安全保障体系

七、建设管理体系

第二部分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第三章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一、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情况分析

二、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特征分析

三、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热点分析

四、全球智慧城市重点排名分析

五、全球智慧城市建设机遇分析

六、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思考

七、全球智慧城市发展经验借鉴 第二节 全球主要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分析

一、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1、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2、美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情况

3、美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二、英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1、英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2、英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情况

3、英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三、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1、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2、日本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情况

3、日本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四、韩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1、韩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2、韩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情况

3、韩国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五、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1、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2、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应用情况

3、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经验启示 第三节 全球十大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维也纳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二、多伦多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三、巴黎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四、纽约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五、伦敦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六、东京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七、柏林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八、哥本哈根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九、香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十、巴塞罗那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第四节 2016-2021年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一、城市治理趋势

二、服务形式趋势

三、融资方式趋势

四、商业模式趋势

五、技术应用趋势

六、政策红利趋势

第四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背景

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历程

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现状

四、智慧城市建设规模分析

五、智慧城市建设基础分析

六、智慧城市建设条件分析

七、智慧城市建设难题分析

八、智慧城市建设思考分析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形势分析

一、国家政策支持智慧城市建设

二、各省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三、东南沿海智慧城市发展较快

四、各参与主体热情普遍高涨

五、重点智慧城市引领行业发展

六、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不断增大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原则

二、智慧城市建设方法

三、智慧城市建设内容

1、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2、智慧城市资源管理

3、智慧城市公共服务

4、智慧城市产业体系

5、智慧城市安全保障

6、智慧城市人文建设

四、智慧城市建设保障措施

第四节 智慧城市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体制机制方面

1、背后原因分析

2、具体应对策略

二、理念与应用创新方面

1、背后原因分析

2、具体应对策略

三、建设运营模式方面

1、背后原因分析

2、具体应对策略

四、核心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1、背后原因分析

2、具体应对策略

五、人才及管理架构方面

1、背后原因分析

2、具体应对策略

六、标准体系及信息安全方面

1、背后原因分析

2、具体应对策略

第五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基础发展分析 第一节 物联网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城市与物联网关系分析

二、全球物联网发展现状及特点

三、中国物联网发展现状及特点

四、物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五、物联网发展方向及机遇分析

六、物联网市场发展趋势 第二节 云计算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城市与云计算关系分析

二、全球云计算发展状况及分析

三、中国云计算发展状况及分析

四、云计算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五、云计算市场规模分析

六、云计算市场发展趋势 第三节 大数据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城市与大数据关系分析

二、大数据概念探讨

三、大数据关键技术

四、大数据应用发展

五、大数据产业生态

六、大数据政策环境

七、大数据市场规模

八、大数据发展趋势

第四节 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城市与移动互联网关系分析

二、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状况分析

三、全球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分析

四、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方向及机遇

五、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问题及挑战

六、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分析

七、移动互联网市场发展趋势

第六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商业模式分析 第一节 智慧城市建设基本模式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基本目标模式

1、基础设施层

2、资源层

3、应用层

4、基本目标模式构成图

二、智慧城市建设实施模式分析

1、主体协同模式

2、智慧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

三、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管理模式

1、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管理模式的要素

2、智慧城市建设过程管理模式的构造 第二节 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分析

一、从建设起始点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分析

1、以物联网产业发展为出发点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2、以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来驱动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

3、从应用领域来切入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模式分析

二、从智慧城市建设主体来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1、以政府为主导,企业科研单位参与其中

2、以电信等企业或科研单位等非营利机构为主导

三、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模式比较分析

四、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模式选择依据

五、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分析

1、以政府为主导角色,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企业与研究机构建设模式分析

2、“政府、企业、市民”三方合作的建设模式分析

3、以企业或电子通信等第三方部门投资建设为主,政府配合为辅的建设模式分析 第三节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现状及突破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模式分析

1、发展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2、发展智慧产业发展城市建设模式

3、发展智慧民生的城市建设模式

4、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智慧城市建设模式

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模式突破分析

1、建设智慧的民生服务体系

2、建设集约高效的智慧产业体系

3、建设政府对城市科学合理的规划管理体系 第四节 智慧城市典型商业模式分析和选择

一、现有商业模式分析

二、商业模式选择分析

三、商业模式优选匹配

第五节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一、政府独自投资建网模式分析

1、模式介绍

2、优劣势分析

3、典型案例

二、政府投资委托运营商建网模式分析

1、模式介绍

2、优劣势分析

3、典型案例

三、政府指导运营商建网模式分析

1、模式介绍

2、优劣势分析

3、典型案例

四、政府牵头运营商建网BOT模式分析

1、模式介绍

2、优劣势分析

3、典型案例

五、运营商独立投资建网运营模式分析

1、模式介绍

2、优劣势分析

3、典型案例

六、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比较分析 第六节 智慧城市IT应用模式分析

一、智慧城市IT应用模式系统分析

1、智慧城市IT应用的内涵与特征

2、智慧城市IT应用的功能与分类

3、智慧城市IT应用影响因素分析

二、智慧城市IT应用现状分析

1、国外智慧城市IT应用现状

2、国内智慧城市IT应用现状

三、智慧城市IT应用模式设计分析

1、基于市民管理与服务的IT应用模式

2、基于企业管理与服务的IT应用模式

3、基于城市管理与服务的IT应用模式

四、智慧城市IT应用模式运行机制

1、法律保障机制

2、人才沟通机制

3、沟通协调机制

第三部分 智慧城市建设领航调研

第七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战略分析 第一节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特点分析

一、目标定位的战略性

二、系统架构的多样性

三、路径选择的务实性

第二节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基本思路

一、目标定位设计

二、系统架构设计

三、实施路径设计

第三节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原则分析

一、普适性

二、权威性

三、形而上与形而下相结合

四、城市软实力部分的设计 第四节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总体框架

一、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整体架构

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方向分析

三、智慧城市顶层设计框架构想 第五节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内容分析

一、智慧城市设施层设计

1、感知基础设施

2、通信基础设施

3、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

二、智慧城市数据层设计

1、智慧城市数据层架构

2、数据资源整合方法

3、信息资源整合设计原则

三、智慧城市应用支持平台设计

1、应用平台架构

2、公共云设计

3、电子政务云设计

4、行业服务云设计

第八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应用领域需求分析 第一节 电子政务市场发展分析

一、电子政务建设内容

二、电子政务发展现状

三、电子政务推进情况

四、电子政务建设模式

五、电子政务应用需求

六、电子政务建设趋势 第二节 智能建筑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能建筑建设内容

二、智能建筑发展现状

三、智能建筑推进情况

四、智能建筑建设模式

五、智能建筑应用需求

六、智能建筑建设趋势 第三节 智慧交通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交通建设内容

二、智慧交通发展现状

三、智慧交通推进情况

四、智慧交通建设模式

五、智慧交通应用需求

六、智慧交通建设趋势 第四节 智慧医疗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医疗建设内容

二、智慧医疗发展现状

三、智慧医疗推进情况

四、智慧医疗建设模式

五、智慧医疗应用需求

六、智慧医疗建设趋势 第五节 智慧物流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物流建设内容

二、智慧物流发展现状

三、智慧物流推进情况

四、智慧物流建设模式

五、智慧物流应用需求

六、智慧物流建设趋势 第六节 智能电网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能电网建设内容

二、智能电网发展现状

三、智能电网推进情况

四、智能电网建设模式

五、智能电网应用需求

六、智能电网建设趋势 第七节 智慧教育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教育建设内容

二、智慧教育发展现状

三、智慧教育推进情况

四、智慧教育建设模式

五、智慧教育应用需求

六、智慧教育建设趋势 第八节 智慧社区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社区建设内容

二、智慧社区发展现状

三、智慧社区推进情况

四、智慧社区建设模式

五、智慧社区应用需求

六、智慧社区建设趋势 第九节 智慧园区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二、智慧园区发展现状

三、智慧园区推进情况

四、智慧园区建设模式

五、智慧园区应用需求

六、智慧园区建设趋势 第十节 智慧旅游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旅游建设内容

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三、智慧旅游推进情况

四、智慧旅游建设模式

五、智慧旅游应用需求

六、智慧旅游建设趋势

第十一节 智慧环保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环保建设内容

二、智慧环保发展现状

三、智慧环保推进情况

四、智慧环保建设模式

五、智慧环保应用需求

六、智慧环保建设趋势

第十二节 智慧农业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农业建设内容

二、智慧农业发展现状

三、智慧农业推进情况

四、智慧农业建设模式

五、智慧农业应用需求

六、智慧农业建设趋势

第十三节 智慧应急指挥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应急指挥建设内容

二、智慧应急指挥发展现状

三、智慧应急指挥推进情况

四、智慧应急指挥建设模式

五、智慧应急指挥应用需求

六、智慧应急指挥建设趋势 第十四节 智慧能源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能源建设内容

二、智慧能源发展现状

三、智慧能源推进情况

四、智慧能源建设模式

五、智慧能源应用需求

六、智慧能源建设趋势 第十五节 智慧云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云建设内容

二、智慧云发展现状

三、智慧云推进情况

四、智慧云建设模式

五、智慧云应用需求

六、智慧云建设趋势

第十六节 智慧金融市场发展分析

一、智慧金融建设内容

二、智慧金融发展现状

三、智慧金融推进情况

四、智慧金融建设模式

五、智慧金融应用需求

六、智慧金融建设趋势

第十七节平安城市市场发展分析

一、平安城市建设内容

二、平安城市发展现状

三、平安城市推进情况

四、平安城市建设模式

五、平安城市应用需求

六、平安城市建设趋势

第四部分 智慧城市建设竞争格局

第九章 中国重点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第一节 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二节 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上海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三节 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宁波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四节 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五节 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广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六节 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深圳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七节 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佛山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八节 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武汉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九节 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天津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十节 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十一节 扬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扬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扬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扬州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扬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十二节 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成都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十三节 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分析

一、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基础条件

二、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政策规划

三、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分析

四、昆明市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情况

第十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企业经营分析(排名不分先后)

第一节 智慧城市顶层设计企业经营分析

一、神州数码信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二、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资产负债分析

7、企业利润水平分析

8、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9、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0、企业业绩展望分析

三、北京华胜天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四、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五、北京航天长峰科技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市场布局分析

5、企业工程服务分析

6、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7、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8、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六、同方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七、北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研发创新分析

5、企业专业服务分析

6、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7、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8、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八、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九、杭州数梦工场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公司专业服务分析

5、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6、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十、北京时代凌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二节 智慧城市领先企业经营分析

一、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二、银江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三、东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四、深圳中兴网信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服务支持分析

5、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6、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7、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五、万达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六、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七、北京数字政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八、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九、上海延华智能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黑龙江国裕天晟科技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服务支持分析

5、企业成功案例分析

6、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7、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十一、深圳市赛为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二、深圳达实智能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三、安徽皖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四、首都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资产负债分析

7、企业利润水平分析

8、企业现金流量分析

9、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0、企业业绩展望分析

十五、汉鼎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六、中创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专业服务分析

5、企业市场布局分析

6、企业联盟合作分析

7、企业典型应用分析

8、企业发展动向分析

十七、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八、江苏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十九、亿阳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二十、南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企业发展简况分析

2、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3、企业经营情况分析

4、企业业务构成分析

5、企业销售区域分析

6、企业成长能力分析

7、企业盈利能力分析

8、企业营运能力分析

9、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10、企业竞争优势分析

11、企业经营风险分析

12、企业发展战略分析

第五部分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

第十一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预测 第一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驱动因素

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驱动因素

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机遇分析

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挑战分析

四、“十三五”智慧城市发展重点任务

第二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预测

一、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前景展望

二、智慧城市建设发展趋势预测

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方向分析

第三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策略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模式策略

二、智慧城市发展走势分析

三、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策略

第六部分 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战略规划 第十二章 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战略规划 第一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投资风险分析

一、规划设计风险

二、技术风险分析

三、人员风险分析

四、经济风险分析

五、社会环境风险

六、管理风险分析

七、建设进度风险

第二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机会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投资环境分析

二、智慧城市建设投资价值分析

三、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机会分析

第三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投资战略规划

一、总体投资战略分析

二、应用领域投资战略分析

三、区域市场投资战略分析

四、企业投资战略分析

第四节 2016-2021年智慧城市建设路径选择分析

一、智慧城市建设路径选择分析

1、创新驱动型

2、产业驱动型

3、管理服务驱动型

4、可持续发展型

5、多目标发展型

二、智慧城市建设路径对比分析

1、融资模式

2、经营模式

3、管理客体

4、建设规模

5、建设周期 图表目录

图表:智慧城市主要特征简介 图表:智慧城市技术体系示意图

图表:全国各地区智慧城市相关政策规划 图表:全国各地区智慧城市建设规划布局 图表: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规划蓝图 图表:2011-2015年政府行业IT投资规模

图表:2011-2015年政府行业解决方案整体市场规模 图表:2016-2021年政府行业IT市场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电子政务硬件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电子政务软件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电子政务服务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政府行业解决方案整体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及同比增速 图表:2016-2021年智能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预测 图表:2016-2021年中国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建筑智能化行业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公共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我国工业建筑智能化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新建居住建筑智能化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城市智能交通细分行业市场项目占比变化分析 图表:2011-2015年智能交通领域投资、收购一览表 图表:2016-2021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主要城市智能公交发建设情况

图表:2010-2015年中国电子警察市场规模及预测 图表:2016-2021年GPS整体市场容量预测图

图表:技术进步与领域延伸拓展了智能建筑的市场空间 图表:2011-2015年医疗行业IT投资规模 图表:医疗行业IT投资结构

图表:2011-2015年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整体市场规模 图表:2016-2021年医疗行业IT市场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医疗行业解决方案整体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物流行业信息化投资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中国智能物流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图表:2016-2021年中国电力物流工程项目市场容量预测 图表:2011-2015年电力行业IT投资规模

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运营模式;研究

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作为城市的名片,展示着这个城市的精神风貌,是城市文明的窗口,对运营模式进行优化对于整个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发展水平的提高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以下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对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模式的优化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1.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运营模式的现状

1.1个体出租汽车性能差

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运营分为个体与企业经营两种模式,个体出租汽车行业由于竞争大、盈利小,司机普遍收入不高,因此在工作中更看重利润的增长,而忽视了对汽车的日常保养与维修,更缺乏对汽车的更新以及质量方面的改进意识。这导致了整体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水平无法提高,也影响了整个城市的形象提升。

1.2司机服务水平不高

在私人承包的出租汽车行业中,由于个体司机并没有与公司签订劳动协议,所以既没有固定收入的保障,也没有相应的福利、保险,由于物质生活水平无法得到保障,导致其精神文明风貌也比较差,个体公司并没有对司机进行必要的道德教育培训,也对司机的服务进行管理,并且每月还要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使得司机怨声载道。长期以往导致整个出租汽车行业的服务意识以及服务水平无法提高。

1.3出租汽车行业管理混乱

由于客运出租汽车行业存在两权分离的运营模式,而私人承包的部分管理较为混乱,在利益的趋势下使得有的政府相关部门人员默许那些没有相关牌照或汽车配备的司机公开买卖出租车牌。这使得对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日后的管理改造难度大大提升了。

2.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的经营权分类

2.1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无偿审批制

无偿审批即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管理部门在无偿的条件下将运营证下发给相关企业,企业再转租给私人承包者。这是出租汽车行业初期的运营模式,但是随着改革开放下城市经济不断提高,对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初期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而且出现很多弊端。使得客运出租汽车行业不能健康的发展。这种模式下有的汽车管理部门中较贪婪的人员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忽视对企业相关资历的审核,缺乏择优性,严重影响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2.2城市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有偿使用制

对客运出租汽车经营权的有偿使用,具有很强的择优性,因为获得经营权的企业必须在公开招标中通过自身的实力产生的。这样也有助于这些企业通过不断的努力提高竞争力,这种制度可以促进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改革创新、经济发展。通过长期实践发现,使用这一汽车出租运营模式的城市,经济发展更快,出租汽车行业的服务水平更高。

3.对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经营的有偿使用制模式的研究

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经营权的有偿使用制度是客运出租汽车行业最有效的运营机制,通过长期的实践与改革,这种运营机制产生了三种有效模式,下面我们分别介绍一下它们的内容与利弊。

3.1企业经营模式

企业经营模式说明,通过公开招标获得经营权的是企业。由企业缴纳相关的管理费、税费等并且配备一定数量的出租汽车。而承租的个人作为企业的员工,仅缴纳一定承包款却享受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这种模式有一定的优缺点,比如承包个人花费少,但是企业却承担很大的压力。所以企业在得到出租汽车运营权后,必须通过加强管理,优化制度等形式去谋取更大的利益,这大大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提升了企业整体服务水平,也促进了企业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从而更好的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出租汽车企业必须通过现代化的管理,提升企业的效益。另外,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只有提高司机的整体服务意识,才能提升企业的形象。但是这种发展模式下,企业单车运营成本大,投资巨大,延长了资金的回收期,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对企业初期运营具有一定的难度。

3.2挂靠经营模式

挂靠经营,即购车款、营运证使用费和税费等由挂靠人承担,挂靠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挂靠企业向挂靠人收取挂靠管理费。

首先,由于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购车款、营运证使用费、税费、油料费等运营成本都由挂靠人承担,相应的风险也就转嫁到挂靠人身上。而出租汽车企业所有的只是由政府赋予的所谓“管理服务权”,关心的只是按经营合同收取定额的管理费,自主经营和管理能力减弱,客观上造成了企业丧失了应有的基本功能。由于挂靠人负担很重,压力和风险都很大,过量的工作容易产生疲劳驾驶,劳动权益得不到保护,乘客和自身安全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更谈不上服务质量的提高。按照我国民法的公示公信原则,凭借国家管理部门发给企业的行驶证和营运证,企业应是出租汽车的法定产权人和经营权持有人。但由于车主是事实上的投资人,他实际上握有产权和经营权,并承担着风险。

3.3个体经营模式

个体经营,即表现为个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个体经营在出租汽车发展过程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驾驶出租车属于个体劳动性质,而且这个行业不需要高新技术投入,也不需要巨额资金的运作。出租汽车公司从经济学角度看,没有任何存在价值,因为所有的税费都是来自司机,而政府收到的税金比公司收入少得多,只要方法得当,出租汽车行业完全可以个体化。出租汽车行业在经营上更适合个人经营,但需要具备两个条件:

(1)形成强有力的同行工会或协会。由于个人经营不利于统一管理,后勤服务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出租车协会需要发挥四个功能:一是服务功能,帮助个人经营者提供法律、经济和后勤等方面的服务,减轻经营者负担,保障行业服务质量;二是协调功能,协调协会会员内部和外部的关系;三是桥梁纽带功能,落实政府的政策法规在经营者中的执行,同时也将经营者的意见和呼声及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反映;四是监督功能,监督司机是否执行政府的政策法规,维护政策法规的严肃性。通过协会作用,能有效促进出租车个体经营方式持续健康的发展。

(2)个体经营者必须具有大额启动资金。由于经营权有偿使用,个体经营者不但要负担车辆购置费,还要支付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就目前对于一般的经营者来说,这还是一笔相当大的投资。

4.结语

以上就是笔者对城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现状的分析与运营模式的研究,随着社会的改革与进步,出租汽车行业制度必须做出相应的改进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通过本文笔者的论述,希望可以对城市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参考文献】

[1]陈燕申.出租汽车行业稳定与发展探讨[J].城市交通,2009(02).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篇7

武连峰:从国家的层面来讲, 政府应该如何做好运营和管理?

徐枫: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建设方法使政府效率更高, 做出的事对于市民来讲也应该更实际更惠民。还有, 很大程度上我们的城市建设离不开企业和社会的参与, 如之前提到的深圳模式等, 让整个城市能够多方参与, 然后运行地更加有效, 让整个城市的生活、人民的生活、绿色环保更好。

武连峰:周总您常把长城计算机称为中国整个信息化的国家队, 它在智慧城市信息安全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请您分享一下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 长城计算机都有哪些经验和举措?

周庚申:我们集团采取顶层设计, 因为整个规划还是要依靠目前技术方面的提供来打造这么一个整体解决方案, 所以, 顶层设计是一个关键。

其次, 我们在尝试去推进一些试点的单位, 在运营服务方面接入。比如像我们打造了一个“中三模式”, 在顶层设计中我们特别强调了一个安全——信息安全, 这跟城市的安全还不一样。因为整个的智慧城市包括政府要运用智慧去运作, 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政府运营的效率问题, 同时也要关注民生包括医疗的信息化等方面,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的隐私。但在过程中我们最核心的一点, 就是每一个城市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市民的需求, 去做一个整体的规划, 同时还要同步把信息安全的规划做进去。因为很容易做出来一个漏洞百出的类似于原来做的一些数字化城市出现的网站问题, 而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政府以及我们作为一个智慧城市的建设者, 或者是一个技术支持者, 或者是一个运营服务商这样关心的一个问题。

如何打造一个信息安全有保障的智慧城市架构和整个体系呢?最关键的一点是创新。而我们提出来智慧创新, 不是承诺谁来做来做, 而是要把整个行业取得的相关技术都整合到一个系统里, 将其聚合后在各领域都发挥优势。

武连峰:请问中国安防的曹总, 您觉得从健康安全这个角度来讲中国安防究竟还有哪些优势可以帮助城市做好健康、智慧的运营?

曹国辉:我们始终认为城市发展需要社会资金, 我们先给它总结成几大职能, 再根据具体职能延伸出我们的体系。其中所有的子系统, 包括运营管理平台以及后期的服务, 相关的运营服务等, 实际上就是根据这些城市衍生出来的, 目的是为了解决城市的根本问题。

武连峰:接下来请徐主任从政府层面出发, 就资金来源问题, 讲讲究竟双方目前如何更好的合作, 政府应该做什么, 企业又该做什么, 才能更好地建设智慧城市。

徐枫:政府还是处在一个指导的位置上, 要健康全面的指导, 然后给多方参加者提供政策支持, 还有资金的引导。这些实际上有相关的部门再做专门的工作, 前期会很有用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建设的阶段提升, 大家还是要以一种开放的方式进行, 在整个标准政策的指导下开放, 促进全社会的参与, 可能还会鼓励市民参与。

武连峰:那从企业层面来看, 又要做哪些工作才能实现智慧城市建设呢?

徐枫:作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我觉得在技术方面, 可能任何一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 但是它不可能把智慧城市全部的都囊括, 这种集成的创新, 根据每一个城市不同的特点, 都应进行再创新。然后以服务为目标, 采用多种的灵活的融资模式来筹集资金。通过政府的支持, 满足市民的需求, 只有对整个过程的细节都充分的沟通、了解, 才能拿出自己更好、更实惠的解决方案推动城市发展。

武连峰:中兴的刘总, 其实过去几个月, 我和很多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聊的过程中, 大家都在讲, 政府确实钱很紧, 但是建设智慧城市, 又希望政府出钱把它做起来。那么在目前的状况下, 作为企业, 您觉得这个问题该如何解决?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更希望政府能为企业提供那些帮助?

刘丰:从企业的角度, 不敢说给政府提什么要求, 政府就是要做好顶层规划、统筹设计, 做好评估体系、标准, 明确什么样的智慧城市才是智慧化, 要符合什么样的标准。

按照八部委的文件提的很清楚, 政府的基础设施和一些创新项目比较关键, 是可以投资的, 比如说涉及到发改委提出的四大信息文明工程, 都可以由企业来承建, 政府来购买服务。企业可通过这种PPP的模式, 包括政府提的PFI模式, 来提供公共服务, 比如说我们做的一些项目有参考国外模式, 像一些基本公共服务, 就是应该鼓励社会各方力量来参与, 甚至包括市民, 可能我认为还是政府起到顶层设计, 引导政策, 包括国家的一些试点示范, 然后更多鼓励市场为主体。

武连峰:周总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周庚生:政府干政府的事, 企业干企业的事。城市整个运作, 政府的功能在哪里, 刚才徐总和刘总都有提到, 就是规划。对话Dialogue第二个要搭建一个平台, 然后政府接管。至于去运营的事情, 我建议中国的企业赶紧和政府越快越好, 政府通过这个方式效率会很高, 会有一个很大的量, 会有一个规模效应, 设备方面也不会有很大的浪费, 也就是我们说的运用云计算、物联网等去解决问题。

武连峰:曹总是怎么认为的?

曹国辉:像社会在做买卖一样, 有供方有需方。单独强调的需求方, 去单一的参与是不对的, 我相信应该是政府、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因为, 民众也是需要享受这些服务的, 是最后的使用者, 所以必须要参与进来;而政府是要做决策, 有职能要发挥, 自然也要参与;我们企业是提供更得参与。但是要先界定好整个运营过程中各部分的职责所在, 比如说管理是什么职能, 管理是政府为主, 企业配合;服务的方面, 肯定是企业为主, 政府配合。所以先有针对顶层设计的方案, 再做一个细化, 然后再决定某种需求到底谁在用, 用到什么程度, 根据这个来划分, 才比较合适。

武连峰:发展智慧城市涉及到建设、运营管理, 请各位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究竟不同城市如何做好建设运营管理, 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智慧?

徐枫:第一个是精细化, 包括用云计算、互联网技术, 精细化的管理城市;第二个是第三方, 要社会多方介入, 多方运营, 按照PPP的模式;第三个是要落地, 惠民。

刘丰:这个问题很难, 从我的理解, 仅代表个人观点, 今天因为听了很多演讲, 也受了很多的启发, 今天各位专家、领导讲了很多, 我觉得主要是政府、企业和市民一起通过这种创新、整合和开放这三个词来实现目标, 这三个词, 像惠民、惠企, 第三个我觉得应该是惠服务, 政府是服务型的政府, 我觉得创新、整合、开放来实现惠民、惠企、惠服务。

周庚生:标准化、社会化, 同时确保安全为民服务。

曹国辉:第一个是要有取舍, 现在我们很多无论是政府, 还是行业做的过程中, 有的盲目, 或者是有的保守, 取舍要想好了, 要针对本地自身条件、自身特色来做。第二个是持续性, 一方面要综合的考虑这个问题, 既要考虑到科技的发展, 又要考虑到文化的和谐, 又要考虑到是不是低碳环保环境的破坏, 第三个词我说是合作, 智慧城市的建设, 一定是企业、政府还有民众多方的合作, 才能共同完成, 包括融资模式, 包括建设模式, 都是合作的关系。

电信运营商如何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篇8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和服务水平”。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又进一步强调,“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统筹发展电子政务,构建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分级分类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以此为契机,电信运营商大有可为。

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内容

结合运营商的优势和特点,运营商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把握“智慧城市”机遇。

1、优化基础设施建设,适应智慧城市发展需求

以国家“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落实“宽带中国”战略落地实施。着力提升“城市光网”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基础承载、枢纽汇聚和网络服务能力,统筹IDC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共建共享。加快推进“无线城市”建设,推进4G网络优化和深度覆盖,推进Wi Fi全域覆盖和商用规模,不断提升互联网用户体验度,形成多层次、高带宽、全覆盖的基础网络。不断推进三网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2、加快物联网技术推广应用,构建城市信息化平台

推进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物联网部署,结合遥感技术、北斗卫星定位、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及摄像头等多种感知技术,推进交通、能源、排水、环保、应急等城市基础设施物联网化改造。集成自来水、电力、燃气、排污、通讯、地铁及综合管线等地下市政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建成全市综合管网信息库和统一的管线、城市部件管理信息平台。

3、推进资源整合共享,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更大范围聚合全市公共服务大数据资源和各类应用,打造全景式、全覆盖的城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在市民服务方面,深化整合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基本公共服务应用,形成移动端和电脑端网站群(办事查询、网上服务)同步的市民服务平台。在企业服务方面,整合企业办事、市场监管、金融服务等各类资源,形成移动端和电脑端网站群(行政审批)同步的企业服务平台。在城市管理方面,整合部门业务应用,优化部门业务流程,推进部门信息互通,依托无线政务专网,形成移动端和电脑端OA系统同步的政务管理平台。同时,基于智能门户平台开发各类服务应用,更大范围整合服务资源和信息资源。

三、运营商如何深度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1、建设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

智慧城市的各种信息化应用,都必须架设在一流的信息网络上。提供一流的信息基础设施,是运营商参与智慧城市建设最基本的要求。电信运营商要实现3G4GWi Fi及宽带固网的城域高速网络全面覆盖,并积极探索与试验5G网络、感知监控网络,实现高速安全、多层次、立体化网络覆盖。

此外,信息网络还要具有泛在性。在智慧城市或者在物联网应用中,信息化终端无处不在,可能在高空,也可能在地下;可能在路边、也可能在农田;有时候要监测山体滑坡,有时候要监测河流污染。有物联网的终端在,网络就必须覆盖到那里,这就是通信管道的泛在性。泛在性除了网络泛在覆盖以外,还需要什么呢?国际电联明确泛在的网络应该做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任何终端都能保障通信业务的完成,这是对电信运营企业提出的高服务要求。

2、具备较强的系统集成能力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终端将会被广泛应用,例如智慧交通中视频监控系统,水、电、燃气三大远程抄表系统,智慧环保中水资源检测传感器,物流系统中RFID识别终端、智慧农业中温湿度传感器等。很多行业客户希望运营商能够满足其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一体化解决方案,得到“一站购齐”式的服务。这使得运营商要想广泛地参与到智慧城市的建设,必须立足自身资源大力开展系统集成服务。电信运营商在开展系统集成服务过程中,不应排斥与一些业内专业的系统集成商进行合作,联合为行业客户提供解决方案。通过这种合作,可以更好的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口碑。但同时运营商要逐渐具备能够承担行业客户大部分系统集成需求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具备核心竞争力。

3、提供优质的数据存储和数据分析服务

随着物理城市到数字城市的转变,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就成为行业客户的核心需求。大数据的应用会让城市管理、公共资源配置和宏观决策能力明显提升。城市治理方式从原有的人工干预的方式,转变为智慧治理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方式。海量数据信息的收集使得各个行业必须拥有安全可靠的数据库或者数据中心,更多的行业客户基于专业性考虑,更愿意电信运营商提供主机托管或者数据托管的服务。电信运营商很早就有IDC的业务和服务,现阶段需要升级有以下四点:第一是更完善的接入环境,例如更现代化的机房,可靠的断电保护,更优质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第二是更高的接入带宽,尤其对于高清图像数据和4K视频数据;第三是更具性价比的价格,运营商应运用规模优势降低边际成本,否则行业客户自建数据中心的意愿强烈,运营商将彻底沦为管道;第四点,运营商在了解行业客户的基础上,提供基本的数据分析服务,例如环境质量分析应用通过对近年来环境质量现状、企业污染源排污情况等相关数据分析,建立环境专业数据模型,形成有效的决策支持数据。安全生产监督应用基于公安、消防、交通、环保等多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对施工工地、企业生产、危化品、气象等开展实时指标监测,实现综合联动监管的要求。同系统集成一样,电信运营商可联合业内专业的软件开发商进行合作,进而拥有一定的软研能力,成为某一两个行业数据分析专家。

4、要做应用和内容的参与者

在4G网络运营成熟、智能手机普及的情况下,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公共服务将普惠公众,智慧化医疗、教育、社保、社区等服务基本涵盖全体市民,实现无处不在的惠民服务,建设和谐、宜居、富有活力,更具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基于APP或者微信,市民只需要携带一部智能手机,不仅可以轻松实现交通、购物、医疗、教育、金融、支付等多种应用,也可以随时了解气象、道路、旅游、文体、社保等各类信息。电信运营商网络覆盖范围广,用户众多,针对一些公众型的应用和行业应用,运营商可以利用自己的网络和用户优势,与那些提供专业服务的研发者合作,共同开发行业应用APP,推进用户的信息化发展。通过做应用和内容的参与者,运营商可以提高移动用户的忠诚度,并激发移动用户使用流量的积极性。

5、尝试通过PPP模式参与智慧城市的建设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在需求为导向前提下,政府鼓励社会资本、社会组织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采用PPP模式,电信运营商通过注入资金,减轻政府财政压力;政府通过注入电信运营商专业的技术、人才、设备等,和自身形成优势互补,达到优化资源整体配置的目的。同时,合作的电信运营商也通过政府给予的特许经营权,建立合理的基础设施或者信息服务定价机制,利用向后收费实现盈利,达到双赢的效果。从风险控制角度,政府的参与分散了电信企业的投资风险,政府协调和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也能给电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带来极大的便利。

四、总结

在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政策指引下,电信运营商发挥自身优势,不断转型,协助政府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利用,大力推动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打造精准治理、多方协作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建立运行平稳、安全高效的经济运行新机制,构建以人为本、惠及全民的民生服务新体系,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创新驱动新格局,培育高端智能、新兴繁荣的产业发展新生态。

摘要:智慧城市建设是在信息化发展中,立足市民生活、企业生产和运营、政府管理和服务的实际需求,进行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跨界融合,促进智能应用与产业发展良性互动,给用户带来的便捷、高效、创新的感受度。做为同样不断转型的电信运营商,聚焦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基础设施等公共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积极参与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篇9

智能化集成系统 (IIS 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 的定义:

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0) 中定义为:“将智能建筑内不同功能的智能化子系统在物理上、逻辑上和功能上连接在一起, 以实现信息综合、资源共享”。

在《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T 50314-2006) 中定义为:“将不同功能的建筑智能化系统, 通过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集成, 以形成具有信息汇集、资源共享及优化管理等综合功能的系统”。

1997年颁布的建设部[1997]第60号部令《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和建设部[1997]290号文《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设计管理暂行规定》通知, 如果以此作为智能建筑行业产生的标志, 至今已经走过了十七个年头。然而,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作为本行业最高标准, 始终没有定义智能化集成系统到底是“为谁扛枪, 为谁打仗”这个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 这么多年的智能建筑系统集成工作始终没有“目标”, 没有明确智能化集成系统的作用和功能, 以及这个系统到底是给谁使用。也不难理解大多数建设单位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推荐他们增设“智能化集成系统”, 并且不愿意花钱增加这个系统。以往的“智能化集成系统”普遍是形同虚设。

近两年, 住建部正在大力组织专家团队, 修编各个行业的国家标准, 其中也包括《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此次修编特别注意到了对于智能化集成系统 (IIS intelligented integration system) 的定义, 是“为实现建筑的运营及管理目标, 以多种类智能化信息基于统一信息平台的集成方式, 从而形成具有信息汇聚、资源共享、协同运行、优化管理等综合应用功能的系统”。即为建筑物业运营管理服务, 提高机电设备功效, 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总之, 设置智能化集成系统是为了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基于新版国标“智能化集成系统”的理论依据, 必然要研制新标准基础上的智能化集成系统运营管理平台。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与日本松下电器研究开发 (中国) 有限公司, 早在2006年1月就向建设部申报了《建筑机电设备开放式通信协议研究》课题, 2008年6月通过了建设部科学技术司的验收, 并获得了2009年度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012~2013年,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应用开放式通信协议 (即iope Net) 技术, 研制了建筑运营管理平台, 并成功地应用于中国石油钻井研发中心大楼项目,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用途

智能化集成系统是以实现建筑的运营及管理为目标, 这是新国标的定义, 所以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由物业运营管理者来操作使用, 使得物业运营管理者全面掌控建筑或建筑群的运营状态, 完全是一个信息化、可视化、智能化的集成管理系统。

这里所说的“建筑运营”指的是运行、维护与经营三重含义。

物业运营管理人员要想全面掌控自己的建筑或建筑群的运营状态, 就必须从这三方面着手。

运行———可视化实时了解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当前运行参数;

维护———表格化分类掌握各个智能化子系统的设备维护信息;

经营———图表化管理能耗分类与分区的分析数据、流程化管理操作人员和应急组织指挥等。

为什么第一套比较完整的应用开放式通信协议 (即iope Net) 技术的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能够在中国石油钻井研发中心项目得以实现?第一, 中国石油的建筑建设单位在以往的建筑中安装使用过多种建筑智能化集成系统产品, 在了解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功能用途后, 认为这是他们多年来所真正需要的产品;第二, 中国石油的建筑智能化系统往往是由世界各国品牌的智能化子系统组成, 各自的通信协议互相不能交换信息, 相互间无法协同工作, 需要有人协助他们将相关数据整合在一起;第三, 中国石油虽然是能源工业企业, 但十分重视节能减排, 必须要有各类、各区域的能源监控管理。该项目中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各子系统及功能如表1和图1所示。

2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功能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必须方便物业运营管理者的操作使用。具体的使用功能包括以下5项:数据采集和显示记录;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能源统计的分析报表;机电设备的运维数据。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5大功能如图2所示。

1) 数据采集和显示记录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通过子系统层的末端设备进行数据采集, 并通过现场总线或控制网络上传到通信层的多功能模块, 多功能模块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后, 在其Web画面进行显示, 并存储在内存中。同时通过统一通信协议, 上传到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中心服务器, 通过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画面进行显示。系统内的全部运行数据集中存储在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中心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各功能如图3所示。

操作管理模块包括:集中监控;实时报警管理;设备管理;能耗管理;日志管理;联动任务管理;时间表任务管理;工作台管理;历史数据存储;信息统计查询;消息服务管理;用户权限管理。

2) 友好的人-机对话界面

(1) 视觉与交互基本方案

(1) 人-机界面与应用程序分离

应用程序和人-机界面分离的思想类似于数据库管理中数据和应用程序分离, 在人-机交互系统中, 同样可以把人-机界面功能交给用户界面管理系统平台完成, 应用程序不再管理人-机交互功能, 也不和人-机界面编码混杂在一起。

(2) 人-机界面一致性

人-机界面的一致性主要体现在输入、输出方面的一致性, 具体指在应用程序的不同部分, 不同应用程序之间, 具有相似的界面外观、布局、相似的人-机交互方式以及详细的信息显示格式。还表现在于用户的心理模型相匹配, 符合用户以往的知识、经验、期待;以及与现实世界相匹配, 内容的表现形式与现实系统硬件相对应, 在位置、外观、状态方面体现与现实世界的一致性。

(3) 系统反馈用户

人机交互系统的反馈是指用户从计算机一方得到信息, 表示计算机对用户的动作所做的反应, 用户以此来判断操作是否为计算机所接受, 是否正确, 以及操作的效果是什么, 操作人员进行的每一项操作都应有系统反馈。另外, 要设计产生闭合的对话动作序列。应形成有开始、中间和结尾的组合, 信息反馈在完成一组动作后给操作员一种满意可靠的感觉。

(4) 使用图形和隐喻

图形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等优点, 使用户的操作及其响应直接可视和逼真。让使用者避免过多的学习, 隐喻可帮助用户在使用系统过程中与自身心理模型相匹配, 并可以通过图形隐喻的方式与现实世界相匹配。界面图形和隐喻应具有功能可见性, 即通过图形直接体现功能以及使用方式。

(5) 及时的出错处理和帮助功能

系统设计应能够对可能出现的错误进行检测和处理, 出错信息应清楚、易理解, 应包含出错位置、出错原因及修改出错建议等方面的内容。系统应具有保护功能, 防止因用户的误操作而破坏系统的运行和设备安全。另外, 系统应提供帮助功能, 帮助用户学习使用系统。

(2) 交互功能方案

软件欢迎页面登录进入, 第一级导航为楼层地理位置导航, 可以用三维楼层的模型, 各层分割做成链接菜单, 点击楼层选择菜单进入某一楼层界面。该界面可缩放可拖动查看。放大和缩小的范围根据具体楼层大小和管理点数量以及密集程度确定。地图为平面或假三维地图, 反映具体设备位置。在该页面显示该层常用的重要管理点的工作状态, 该界面用于单楼层全局监视故障报警和紧急状态使用。第二级菜单为子系统选择菜单。点击弹出此系统该层的设备分布。界面上可以实现设备的监视、控制、报警等功能。所有控制功能需要加用户密码权限限制。有异常和报警的页面自动弹出, 也有日志记录。有设备使用累计时间、检修记录和设定标准超过报警。可视化人-机对话界面如图4所示。

3) 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可以按照事先预定的连动程序进行有关设备的控制, 并播放报警提示音。

4) 能源统计的分析报表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提供了丰富的能耗显示和对比分析功能。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软件和计量管理服务器里, 可以用图表的形式表示日报、月报及年报。并且在这些图表中还可以分别和其他的日、月、年的数据进行比较, 从而帮助管理者对不同能源以及同一回路或群组在不同时期的能量消耗进行分析。能源分析图表如图5所示。

能源计量部分包括用电量计量、用水量计量和热冷量计量。电表采集回路的电量, 水表采集管路的水量, 能量表采集管路的热冷量。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计量管理服务器通过基于控制总线方式, 将电表、水表、能量表的数据采集上来。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读取计量管理服务器的数据, 进行能耗分析并生成报表。

系统实现了远程抄表功能, 把所有电表、水表、能量表的读数采集上来, 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计量管理服务器提供了用电量、水量、热冷量的日报、月报、年报数据。在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上将这些数据以柱状图、曲线图、饼状图的形式展现。日报以小时为单位, 呈现一天当中各回路的用能情况。月报和年报则分别以天和月为单位。用电日报主要反映各回路用户日常用电的习惯, 是研究分析用电情况的重要资料。用电、用水、用能的月报和年报用来统计用户的整体耗能情况和耗能季节性变化的规律, 通过总量比较来分析结果。可将不同用户的能耗量进行横向比较, 分析不同用户的耗能特点。也可以单个用户的日报、月报、年报统计耗能情况, 可根据用能的历史记录进行节能分析。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还具有如下的功能:

(1) 可以搜索确定某能源回路, 按时间分类查看能耗的任意日报、月报、年报, 此功能可以实现用户用能数据查询的基本功能, 可以辅助计费校对等功能。

(2) 可以在确定一个能源回路前提下调出多条时间的曲线在同一画面显示, 以查看此回路的能耗历史变化并做对比分析。

(3) 可以先确定日、月、年的时间信息, 调出不同能源回路。以查看同一时间不同用户的用能情况对比。

(4) 可以跟据楼宇实际的使用情况, 将各能源回路组合为用户群组, 作为查询的对象。需要在计量单元内设定。

(5) 可以做出能耗报表, 包括了实际用量、累计值、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等信息供节能参考。

(6) 可以报表导出, 将各类能源数据以MS-Office CSV报表格式导出。

(7) 群组设定导入/导出, 可将分类后的群组设定导出/导入, 以方便用户查看。

(8) 系统日志, 记录报警、异常信息的日志, 供用户查看系统运行状况。

5) 机电设备的运维数据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提供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故障的分析功能。同时提供相应的节能分析以及运营成本分析手段。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的功能:

(1) 能源分析:可以通过收集计量管理服务器测量到的能耗量信息来分析设备的运行状态。在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界面和计量管理服务器Web界面里可以通过图表的形式来选择显示日报数据 (每小时的能耗量) 、月报数据 (每天的能耗量) 、年报数据 (每月的能耗量) 。

(2) 设备寿命分析:提供显示机电设备开/关累计次数以及累计运行时间的功能, 以便分析设备的使用寿命。

(3) 故障管理:可以显示出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异常发生/恢复的状态/变化履历。并且, 状态变化履历可保存包括本月在内的连续3个月的历史数据。iope Net管理平台还提供电子邮件警报通知功能。当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发生异常时, 可以向预先登录好的电子邮箱中发送异常通知。同时也可向设定好的邮件群组发送异常通知邮件。

(4) 运营成本分析:本系统可以进行简单的费用计算的设定。在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画面里, 可以显示出简单的费用计算值。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可以显示并打印有关用能量信息的报告书。能耗量数据可以以MS-Office CSV报表文件的形式下载, 通过EXCEL等工具软件进行分析。同时本系统还提供了绿色环保相关的功能。在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画面里可以进行简单的CO2使用量的换算, 并显示出CO2的换算值。

运营状态分析功能通过以下方式来体现准确性及提案性:

(1) 准确性:本系统通过分层数据采集的方式, 可以准确地将被测数据反映到iopen View软件画面中。当设备或通信发生异常时, 本系统还可以通过数据再取得的功能, 将历史数据正确读入。

(2) 提案性:本系统通过多种图表形式及丰富的对比功能, 将设备的运营状态直观地展示给用户, 方便用户对数据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提案。

6)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管理及配置

(1)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权限管理

权限管理是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辅助模块, 用来完善管理平台的附加功能, 提高管理平台的整体可用性。

权限管理包括以下功能:管理员信息账户式管理;配置信息加密;使用记录日志;管理账户信息备份。

(2)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配置管理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配置管理实现系统的所有配置信息, 实现方便的配置管理功能。由于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软件是组态形式, 因此, 可方便快速实现配置信息的本地操作功能。

管理点配置管理的主要功能有:监控树的配置管理 (即管理点逻辑结构管理) ;配置信息的读取、保存。功能模块如图6所示。

(3)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系统设定

系统管理为系统管理者提供系统运行的参数设定、系统配置及运行方式修改的功能。提供以下4个子功能:

(1) 设备运行指标设定:在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画面中, 可以设定月及年的能耗利用目标值。在月报画面或年报画面中, 当测量值超过了目标值后, 会发出警报信息。同时还可以登录区域管理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 设定他们的名称、编制控制用场景以及设定序列控制的程序等。

(2) 数据采集周期设定:可以设定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的数据更新周期, 画面更新的缺省值为15s。

(3) 全级别设定: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可以预先设定操作者的登录账号, 对于每一个登录账号, 可以赋予监视、设定、控制或管理的权限。管理权限的用户可以使用系统所有的功能;级别越低的用户, 所能使用的功能就越少;级别最低的监视用户只能实现设备的状态监视功能。

(4) 日志级别设定:可以在中心服务器中为每一个登录账号赋予设定日志、控制日志、管理日志的阅览权限。

3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系统构成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是由子系统层、通信服务层、中心服务器层等三个层次构成。中石油钻井研发中心项目中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如图7和图8所示。

I/O控制器为多功能服务器提供更多种类和数量的扩展接口, 包括模拟输入接口、模拟输出接口、数字输入接口、数字输出接口、RS232接口、RS485接口和网络接口。同时, I/O控制器可进行快速的程序开发, 对应协议数据定义简单的子系统。减轻开发和测试的工作量, 适合工程方案变更时系统的

各层功能如下:

1) 子系统层

由各厂家可单独运行的子系统构成。包括子系统核心控制器、外部接口模块、现场执行器、现场仪表、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对子系统的精细控制和全部运行状态参数的监视, 进行现场数据的采集、测量、传输和统计分析。

2) 通信服务层

由建筑运营管理平台、多功能服务器、I/O控制器组成。

多功能服务器负责子系统层设备的接入和管理, 对子系统层的通信协议进行解析, 并统一封装为iope Net统一通信协议, 实现统一的数据传输和子系统间的连动和互操作。同时, 多功能服务器自身提供了Web画面, 具有监视、控制、设定与管理功能, 用户可通过多功能服务器对子系统进行管理。灵活修改。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提供给建筑运营管理者的用户操作软件, 提供了丰富的系统管理功能和友好的人-机交互画面。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1) 友好的人机界面, 软件层次清晰, 使用简单;

(2) 画面风格简洁, 高还原度的设备运行模型, 使用户一目了然设备运行状态;

(3) 工程现场建筑结构的还原, 可以准确进行设备定位和精确操作;

(4) 可根据工程需要灵活定制。

3) 中心服务器层

系统可通过代理服务器接入互联网, 进行更大区域内的管理, 真正实现设备上网。通过功能和性能更强大的中心服务器进行整体管理, 提供后端设备接入和数据接收;通过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处理和分析, 提供节能应用、物业管理服务;并通过前端提供的Web画面进行管理。

4 建筑运营管理平台与智慧城市

2013年7月22日,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建部、交通部八部委研究起草并报请国务院《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故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智慧城市”建设已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的建筑运营管理平台, 旨在解决“底层集成”的协议转换和数据整合问题。应用统一通信协议 (即iope Net) 技术, 尤其是其中采用了大数据所使用的IPv6技术, 实现了建筑或建筑群的智能化运行、维护与经营管理, 进而可以为智慧城市提供基础信息。因为, 城市是由建筑与设施等组成, 只有这些基础 (建筑、设施) 的数据通过智能化转换, 进入大数据时代的云计算中心, 使得物联网可以使用这些数据, 才有可能构成城市智慧化, 达到智慧城市顶层设计的基础要求。物业运营平台在智慧城市中的位置如图9所示。

虽说目前的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还是建立在二维视觉基础上的可视化运行环境, 但完全可以实现三维动态的可视化管理, 使建筑或建筑群具有生命力。因为,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成立已久的BIM (建筑信息模型) 设计研究中心, 可以提供建筑的空间运行环境, 今后的物业运营管理人员, 只需使用各种移动的或固定的个人通信设备, 就可以在三度空间里监控和管理自己的建筑或建筑群。

采集并汇总建筑体自身及相关联的运行、维护和经营等数据信息, 以BIM的形式进行展现, 构造新型的数字建筑体的运营和管理服务平台, 集实时性、可视性、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于一体, 使得传统的建筑体分阶段和渐进地具备智慧化的特点, 同时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利用自身在城市建筑设计中的影响力, 推动城市建筑体信息模型基于IPv6协议下建立中国自有的统一数据标准, 为形成城市建筑的统一“大数据”和实施城市智慧化奠定基础。

摘要:重新修编的《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将重新定义“智能化集成系统”, 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原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经过深入研究和实践, 建立了一套完整、可实现的智能化信息系统集成技术——建筑运营管理平台。该技术将为新型城镇化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基础信息源, 通过各类神经元的感知、分类、传输到大数据库中, 为城市运行的云计算和物联网提供社会基层数据。

智慧城市运营模式 篇10

2015年最后一天, 在豫北重镇河南省滑县道口镇, 50多名创客精英、民企达人、商圈名流汇聚滑县民营经济总商会, 共同见证了全省首个跨区域智慧城市网络平台——智慧豫北的正式成立并上线运营。

“智慧豫北”旨在推动智慧城市化建设, 提升百姓生活品质, 为豫北本土创客提供抱团发展服务。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好环境下, 全国各地的创业园、创业平台、创业组织风起云涌, 影响了一大批创业者和创投、孵化企业, 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实效。在此背景下, “智慧豫北”应运而生。

在当天上午的揭牌仪式上, 郑州市新创客商会、滑县工商联合会、滑县民营经济总商会、河南普联网络科技公司、滑县会鑫安防公司等多家单位 (组织) 的高管或负责人在“上线运营”报告会上做了讲话, 均对“智慧豫北”平台充满了信心。●

上一篇:聚类标准下一篇:森林病虫害防治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