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2024-08-09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精选十篇)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篇1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 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 也是学生独立运用与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然而, 在现实的教学中, 作业却成了学生负担, 过重的课业负担不仅对学生身体素质产生许多负面影响,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产生严重危害.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我们深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提高作业实效的迫切性, 作业“减负增效”更具现实而重要的意义.

2 目标与意义

探索数学作业的有效性, 不仅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而且还要提高作业的效果,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让作业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一个生长点.本课题的研究, 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把握知识与能力的需要,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 更是教师与学生减负的需要.

3 研究方法

3.1 提高思想认识,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要更新观念, 在布置作业时应处理好质量与数量的关系, 从关注量向重视质转变, 反对题海, 注重实效.教师应进行认真地筛选, 精心挑选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的作业, 力求少而精, 力争作业能够“以一当十, 举一反三”.这样, 既保证了学习效果, 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

3.2 注重实践与家校合作

我们制定了周密的研究计划和实践方案.对每一个实践方案, 都要经过充分的考虑与讨论后才能实施, 并及时对其有效性作阶段性评价.同时, 我们把家校合作纳入研究过程, 寻求家长的配合, 指导家长监督检查孩子的作业, 使家长有效地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管理之中.这既提高了学生学习与作业的质量, 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3.3 精心编写数学校本作业

为了更有效地布置作业, 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针对本校学生特点, 我们精心编写数学校本作业.我们有意识的将数学作业分成三个部分:基础训练题、巩固提高题、选作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掌握知识的情况有选择地完成作业, 使各个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的.

4 研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为中心, 注意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习的信心.

4.1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生只有在听懂了、学会了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后才能有效的去完成作业.所以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效果.数学本身比较抽象单调, 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果教师能把课本上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相结合, 效果会更好.教师可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自主探索学习”等教学方式.同时, 数学课堂要做到多练, 使学生尽可能在课堂上掌握所学的知识.这样就可以使家庭作业量有所减少, 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4.2 分层作业, 注重作业布置的层次性和有效性

教师要有选择地布置家庭作业, 避免大量重复性的练习.作业太多, 学生在规定时间难以完成, 就必然影响作业的质量, 甚至出现抄袭作业与不交作业的现象.新课程标准承认学生差异.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 作业也应因人而异, 增加作业的层次性, 根据不同能力布置不同的作业.学生可以有选择地完成作业, 既保障优等生和中等生的学习, 又照顾了后进生, 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使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得到保护, 个性得到张扬.

4.3 关注后进生

实际上, 对家庭作业感到负担最大的仍是后进生.这些学生学习习惯差、书写速度慢、理解能力弱, 做作业的时间相对较长.怎样做才能使这些学生感到作业不再是负担呢?我们采取了如下方法:①区别对待, 适当减少这部分学生的作业量, 降低作业难度, 重点要求他们完成简单题和基础题;②个别辅导, 我们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指导他们做家庭作业, 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与作业中的困难;③多鼓励, 鼓励既能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又增强了他们学好数学的决心和信心.

4.4 有规律布置作业

教师布置作业应尽量有规律可循, 这有利于学生形成有规律地完成家庭作业的习惯.学生不仅能清楚地记住每天都需要完成哪些作业, 什么时候上交, 如何对待作业中的错误以及老师的评语, 而且还可以利用课间的时间提前完成作业, 从而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4.5 设置丰富多彩的课外作业

我们设立各种数学兴趣小组, 积极开展一些兴趣活动.例如, 在学习“教育储蓄”一节前, 我们组织学生到银行作了大量的调查, 收集了很多有关储蓄的专业知识;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一节时, 我们指导学习自行制作七巧板, 拼成各种有趣的图形;关于“计算器的使用”一课, 我们组织学生自己来讲课, 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强烈.这些活动既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 更锻炼了他们的能力,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4.6 寻求家校合作, 确保作业的质量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家校合作是保证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 学生家庭作业的完成离不开家长的配合.我们不断寻求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指导家长辅导、监督、检查、批改孩子的作业.有了家长的配合, 学生作业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同时也减轻了教师检查、批改作业的负担, 取得了良好效果.

4.7 协调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们也发现各学科协调发展非常重要.通常情况下, 教师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往往不考虑或是很少考虑其它科目的作业量.如此一来, 如果只是某一科目的作业量小了, 而其它科目的作业量依然如故, 减负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 甚至使学生用在该学科的时间比例减少, 影响了该学科的成绩.所以各学科的任课教师相互协调非常必要.我们不断寻求与其它各科老师合作, 协调各科的作业量, 使学生各科均衡发展, 共同进步.

5 初步成效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与研究, 我们的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1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 对待作业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

首先, 作业数量的减少, 使学生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 有了一定的时间从事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其它活动;其次, 形式多样的作业, 丰富多彩的数学兴趣活动, 满足了他们的兴趣爱好;再次, 分层作业, 调动了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5.2 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

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了不同的作业, 各个层次的学生的知识能力都得到了较充分的发展, 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加入各种数学兴趣小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学生在各种兴趣活动中, 大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 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

5.3 学生的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由于作业布置的规律性, 以及家长的配合, 绝大多数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 作业质量也有了明显提高, 不交作业现象和抄作业现象显著减少.很多学生已经能做到有规律地学习和完成作业, 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并掌握了较为科学的学习方法.

5.4 减轻了教师的负担, 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 作业数量的减少, 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也大量节省了教师作业批阅时间.学生能力的发展, 学习积极性的增强, 使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高.

6 体会与反思

我们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还需不断加深, 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

6.1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需进一步深入

各班级仍然有个别同学学习兴趣不高, 习惯不好, 不交作业现象还末彻底根除.所以, 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6.2 教师的教学理论不足, 教学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教学研究要求教师能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将自己的经验、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出来.而教学理论的不足, 将制约研究过程的发展.我们时时有“书到用时方觉少”的感叹, 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理论的学习, 并且注重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不断发展教学科研能力.

6.3 各学科之间的协调有待加强

由于各教师教学方法与教学观念的不同, 协调工作有时难以有效进行.为了各学科能够协同发展, 我们建议学校或上级部门能制定一些有效的政策, 对各学科的作业量作一个量化的规定或限制, 来协调学科关系, 促进各学科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增儒, 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2]李秉德, 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篇2

【背景】

过重的课业负担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危害民族未来。只有通过减轻课业负担,才能保证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健康快乐成长。

今年7月国家为了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从这开始,“双减“成了街头巷尾议论的主要话题,更变成了教师的工作指针。每位教师肩负起“双减提质“的研究任务。

小学与初中属于两个不同的学段,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存在着一定差异,一直以来没有明确的过渡和衔接。六年级学生在升入初中后常常出现学习上不适应,成绩有所下降的情况。认识学生的身心变化,做好衔接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对于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也是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改革以来,有颇多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了小学升初中语文“衔接“教学的探索。既然实践已经展开,就有必要对其教学理念及教学内容有所探讨和设计,这正是我要探讨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问题的初衷。以我校衔接教学实验为研究对象,以初一学生当前的语文学习现状为切入点,从中发现学生语文学习存在的问题,对小升初语文“衔接“教学提出相应策略。希望通过我的思考为小学与初中语文的衔接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有效促进语文教学。

一、引言

小学生在由小学升入初中时往往会出现此问题,由于初中语文课程的学习难度增大,阅读量增大,一些学生会出现短期内难以适应的情况,表现为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完成质量不高等,这些问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效率。因此,教师需要多方面制定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转变学习心态,调整学习方法,顺利度过小学至初中的过渡阶段。

二、小升初语文衔接的问题

1、思维习惯的衔接问题

小学生的思维具有小学生的特点,那就是需要借助形象进行思考。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关注表达的短文,或是有着丰富奇特想象的童话,或是梳理情节、理解脉络的故事。学生阅读及写作的思维习惯很多都是在直观形象中进行学习,小练笔更多写的是生活所遇之事物、日常所识之人物。但是初中阶段则会接触议论文、散文等多种文体。特别是散文阅读,由于其形散神聚的特点,再加上很多作家在写作时往往结合自己生活情境和心理状态,还有些名家名篇有着特定的时代背景特质,很多学生由于读不懂文章,看不懂题目问题导向,理解不了作者本质意图,导致阅读理解成为中学语文考场失分大项。小学直观思维已经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需求。

2、学习习惯的衔接问题

小学语文课堂虽然在课改的大环境下也逐渐探索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生年龄阅历偏小,老师更多在课堂上会通过反复讲、反复练、反复背的方法,对字音、书写等知识点不断地进行复习巩固--小学阶段更强调的是基础性的扎实积累。但到了初中阶段,由于课时量的改变和学习内容强度的增加,初中的学习模式开始逐渐过渡到自主学习,教师上课只对课文重难点进行分析和点拨,在作业批改上也是统筹兼顾,不会像小学拼音字词那样细致一一中学阶段更看重学生的自主独立的思考精神。如果只像小学阶段不断反复背诵、默写,在中学阶段是不容易取得高分的,这种现象容易让部分学生产生努力了也没有收获的错觉,进而丧失对学习的自信心。

3、学习内容的衔接过渡

原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没有文言文,而是以短文和古诗词为主,且都是篇幅短小的入门级诗词。小学阶段考评内容大部分在教材中可以体现或者原文再现。而在初中阶段,增加了很多文言文内容,其中大量的古汉语知识,包括通假字、词类活用、省略主谓宾等语法知识点,这些对于没有任何文言文基础的小学生来说增加了难度。我发现,部分提前接触过文言小短文的孩子比从未接触过文言文的孩子普遍语感能力和理解能力要强很多。新版部编教材解决了小学课本一篇文言文没有、直接从初中零起点教学的问题,但小学阶段教学更强调基础性理解,中学阶段更强调发散性思维。中学阶段考评内容除了部分字词解释,几乎百分之九十的考点全在课内学习后的融会贯通。学生死记硬背跟掌握知识点有着很大的区别。

三、解决衔接问题的对策

1、语文教材内容的过渡与衔接

了解和熟悉小学的教学内容,可以避免中学教学内容与小学教学内容的脱节和教师与学生的脱节。在上新课之前,我们认真仔细地研究了小学语文一至六册的内容,将一至六年级凡是相关联的知识系统的总结起来,让学生对知识形成网络,而不只是简单的教本册书的内容。要了解初中的考试模式及题型,了解初一教材的教学内容。

2、语文学习兴趣上的过渡与衔接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运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过渡期。许多学生由于初中课业压力加大,便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这非常不利于教师日后的教学。对此,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课常氛围。小学时,教师多采用具有高互动性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如多媒体技术的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实践活动教学模式、游戏式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受到了很多学生的欢迎。教师在初中阶段的教学依然可以运用这些手段,学生只有对课堂感兴趣才会认真听讲,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日月潭》课时,利用提前制作好的幻打片展示中国地图,指引学生找到台湾所在的位置。“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祖国的宝出——台湾。宝岛台湾有个著名的景点,那就是台湾最美、最大的湖泊,那里风景秀丽,如诗如画,映人眼帘的湖水山石、树木花草,让人看了如痴如醉,流连忘返。你们知道是哪里吗?那就是我们要走进的‘日月谭’。“随后播放有关日月潭的视频短片。小学阶段可以增加对视顿、音乐的播放,到了初中,教师要逐渐减少这些教学设计,只将其作为课常导入部分,把教学重点落在对知识的学习上。

3、语文学习方法上的过渡与衔接

学习语文的方法有许多种类,教师应依据知识的难易程度适当地变换教学手法。在小学阶段,教师一般采用比较直白的教学手段,通俗易懂,因此,学生在接受知识的时候速度很快,只要认真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完成课后作业就可以基本理解知识。但是到了初中阶段,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更为高级且系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因为初中语文的知识在难度上有了提高,如果学生还利用之前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就难以取得进步。针对初中语文不同的学习内容,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阅读教学衔接的策略是渗透理解性阅读方法,小学生主要运用认知性阅读学习方法,但初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习心理需要适当调整教学方式。作文教学衔接的策略是重视作文写作的知识,初中更重视理性思维的培养,而小学阶段要以形象思维培养为主,因此,教师可以设置一些专项训练。

例如,在教授《狐狸和乌鸦》课时,首先为学生们展示了狐狸的图片,通过狐狸与乌鸦的言行揭示出寓言的道理喜欢听别人奉承的人容易被骗。留下续写寓言的作业:“狐狸叼起肉,一溜烟跑掉了“,那么之后狐狸与乌鸦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多以图片进行展示,这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而初中作文加入了说明文、简单的文言文,而且文章篇幅加长,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以理解作文要求为第一要义,认真审题,提取写作要求的关键词。另外,在进行写作专项训练时也要重视练习,重视对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和文众结构的安排。

4、语文学习心态上的过渡与衔接

学生由小学进人初中,不仅在学习内容上需要教师帮助进行过渡与衔接。在心态上同样需要注意。小学其实是一个学生学习最长的学习阶段,六年时间,学生们朝夕相处,积累广深厚的感情,小学生年龄小,经受不住打击,和朋友的分别,对新学校的陌生、学习压力的增大都会使学生产生焦虑、不安、畏惧、伤感等不良情绪。这些都属于正常现象,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态,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让学生正视这此问题,告诉学生无须为此焦虑。教师在六年级就应该逐渐为学生渗透初中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内容,这样当学生升人初中后就会加快适应速度,开展班级活动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了解,帮助他们尽快融人新班级、学习新知识。

有些学生到初中阶段出现了语文成绩下降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知识的容量加大,难度增大,另方面是因为学生的心态还未调整过来,许多学生还抱有小学阶段的心态,对语文课程的重视度不够。此外,学生刚刚进人新的班级、有了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但是师生之间在心理上还存在距离,这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

例如,在讲解《李父速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设计此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进行“经典重现“,学生们共同合作进行表演,这样就加了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有利增进友谊,提升班级困结,帮助学生级和心态。

四、结语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课程,要从小学阶段就要开始重视语感和方法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方法学习和情感探索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语文学习能力有着稳定性和持久性的特点,如果从小学阶段就掌握学习方法和能力,对后期学习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要做好小开初语文教学的衔接,要从学习惯和方法上进行有效的导,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初中的学习生活。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分层作业设计的研究

关键词: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小学数学

摘要:为了促进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和个性化发展,提高其综合素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置有了新的要求。作为数学学科减负的关键,小学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是日常教学活动中所必须注意的。只要进行作业的减负增效才能将时间更好地归还给学生。如何科学的考虑到学生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减负增效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是每一个小学教育从业者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就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意义以及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

1小学数学作业减负增效设计的意义

1.1有利于促进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延伸,一般来讲,作业特指课外作业。在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设计思路单一,对于学生考虑较少是最大的问题。这种作业设计对学生的成长和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也无法起到关键作用。也无法及时检测教师的教学成果。而减负增效的作业设计则可以在减少数量的同时,提高作业质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从而在短时间内,帮助教师,获得更大的教学方向受益。

1.2有利于提高教学评价有效性

一般情况下的作业设计,在老师进行批改时,只是单纯标注对与错。这种情况下,对与错的判别虽然可以为学生提供引导但是并不够具体。在准确度和详细程度上的表现,也略显不足。小学数学的减负增效作业设计,则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个问题。基于减负增效思想下的作业设计是以多元化的作业形式为要求的。老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这种作业设计进行更高质量的交流。同时,老师还可以根据具体学生的反馈总结其教学成果。从而,进一步优化课堂上的教学活动。

1.3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不变的主体。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减负增效的设计可以更好地体现这一点。不仅如此,减负增效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作业设计,可以做到单位时间内更高效率的完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减少了作业的数量,但是却增加了作业的质量。减少完成数学作业所需要時间在学生业余生活中的时间占比。避免传统模式下,作业多而不精,完成作业需要时间较长等问题。将更多的时间归还给学生。这也给了学生发展其他爱好特长的时间。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具有非常大积极正向意义的。

2小学数学减负增效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

2.1作业的设计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减负增效的进行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对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作业设计要求。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对作业进行科学化,准确化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不仅仅要照顾到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也要体现出重点和难点。同时,因为小学学段的学生一般积极好动,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也要尽量的坚持让作业具有一定的趣味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热情。减负增效的指导思想下,作业的设计不仅仅是作为课堂教学的延续,同时也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平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际性。

2.2作业的设计要个性化,层次化

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一定要避免作业一视同仁。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特点,每一个学生也都有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与弱点。教师应该根据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作业的设计。比如,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作业设计就要偏向基础类。应用方面比较差的学生,在对其进行作业时则应偏向应用类。这样,可以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极具个性化的完成对每一个学生的提升。与此同时,因为小学学段的学生的性格相对来说一般积极乐观,喜欢挑战。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也可以布置难易程度不同的作业并提供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并且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基础好的学生通过挑战作业可以坚定学习的信心,基础略微薄弱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对作业的挑战慢慢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

2.3作业的设计要趣味化,生活化

因为年纪的原因,小学学段的学生很难对枯燥的事物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师进行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时,需要避免作业的单一乏味。比如将游戏,故事,谜语等趣味因素加入到作业中,从而调动起学生对作业的兴趣,提升其对完成作业的渴望。数学是极具抽象性的学科,而小学学段的学生有时难以理解抽象性的数学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尽量将数学问题与生活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也能锻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比如说,学习完利息问题后,就可以帮助父母计算利息。这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结束语:

优化数学作业 实现减负增效 篇3

目前减负增效的顽疾,主要还纠结于过多的作业甚至重复的作业,使小学生只能为完成作业而不停地奋笔作战,最终使学生除了学习之外,只能纸上谈兵。因此思考如何优化数学作业,做到减负增效,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合理优化数学作业,拒绝重复练习

我今年上半年任教四年级数学,现晒一晒我们的配套用书:《口算心算天天练》《数学补充习题》《与课堂同行》《口算心算天天练》《数学AB卷》《数学练习簿》,按要求凡上级发的习题本,我们都要让学生做,凡学生做的教师都要改,学生整天忙于做,教师整天疲于改,碰到需要面批的作业,也只能挤一点时间来面批(面批很少)。我们提倡的减负与增效,要的是精练而不是滥练;我们要的不是书面上的“效”,而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方位的“效”。课改的今天,我们天天在喊减负,但是我们应如何做到真正减负并增效呢?

第一,相关部门应抛弃片面提高升学率的观念。目前中考、高考以分数为主的评价方式得不到改变,减负成为形式和口号,这是我们教育过程中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应该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让现行的分数只是众多考量面中的一个点。

第二,有关部门应该淡化相关的利益观,为学校合理化配制教辅用书,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首要,以培养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为目标,正视素质教育,切实为减负增效创造条件。

第三,教师要合理优化数学作业,拒绝重复练习。学生应有选择权,适合自己的就做,无兴趣可以不做;去做自己感兴趣、喜欢的作业,这样才会使数学学习有效高效。如《口算心算天天练》,顾名思义,里面全是清一色的计算题,一页上面都有约100道计算题,更有甚者,部分配套用书里面的习题还是基于老教材,题目偏难偏繁,每天让学生做这样的练习,学生没有兴趣,学习效果不佳。机械地重复数学训练固然可以提高某一方面技能,但却不能保证整体能力的提高,更不能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更与我们的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教师要大胆地取舍,拒绝重复。

二、设计趣味性数学作业,让学生乐于完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从兴趣开始,由兴趣到探求,由探求到成功,在成功中产生新的兴趣,如此往复循环,推动数学学习不断前进。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他们乐于完成作业。

例如,学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知识”后,课后就不需要布置书面作业了,可让学生回家看一看,找找家里的椅子、凳子、桌子等有没有松动的,如有则可用钉子和木条钉一个三角形,看看它们是不是变牢固了。活儿虽然不多,但是也够小朋友们忙活的了,可以想象得出他们忙得开心。这样的作业有现实意义,趣味性强,学生也乐于完成。

三、设计可操作性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实践数学

对于数学,单纯注重书面上的“纸上谈兵”,有悖于我们的素质教育要求。如果不让学生去实践,那我们的数学课堂中所形成的结论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案例]实践出真知

在教学苏教数学版第十册第三单元时,待学生学习了倍数、因数、公倍数、公因数的知识后(在此之前学生已经有了“包含除”的知识准备,即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想求形如“A里包含了多少个B”可用A÷B的方法去做的思想),我在家庭作业练习纸上,设计了两道题目:1.一张长36cm,宽8cm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4cm的正方形,最多可以剪成多少个?2.一张长36cm,宽8cm的长方形纸,剪成边长是3cm的正方形,最多可以剪成多少个?

作业要求:

(1)算一算:把你的算式写下来。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列出算式。

(2)剪一剪:用剪刀剪一剪,看一看大长方形纸一共可以剪多少个小正方形。(注意用剪刀时不要伤了自己的小手,可以和爸爸、妈妈、同学一起完成)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3)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写下来,明天和别的小朋友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形成自我反思意识,体验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通过第二天的集体分享,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因为4既是36又是8的因数,所以能用“大面积÷小面积”,而3虽然是36的因数,却不是8的因数,所以不能用“大面积÷小面积”。同样的数学问题,只是数据有所不同,解决的方法就不同,算理也就不同。

教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要让学生能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总之,在课改的今天,我们要的不是表面上的减负,也不是单纯书面上的“增效”,我们要的是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全方位的“效”。合理科学的课外作业能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现实问题,从课堂理论走进生活实际,懂得数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学生喜欢做这样的作业,学习效率自然就高,而高效的学习是实现减负增效的必要条件。

浅析作业减负增效的可行性 篇4

作业是教学五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以及反馈甚至是补救。因此, 怎样有效地利用作业的布置和评价这个平台来弥补或促进高中物理教学的优化, 同时又能达到“减负增效”的实质是当前高中物理教学中一个相当值得重视的问题。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 有效作业的实施策略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结合我这些年来的经验简单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效率至上的作业观

现在的作业布置难, 这是不少老师共有的感觉:作业多了不行, 少了也不行;难了不行, 简单了同样不行。究其原因, 不外乎这几点: (1) 与教学内容配套的材料太少, 老师常常要“找米下锅”, 练习的针对性得不到保证。 (2) 作为老师, 必须兼顾两头, 既要通过作业来达到落实双基的目的, 又要通过作业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发展。这是由升学压力以及社会和家长对教育工作的高要求决定的, 谁也改变不了。其实, 作业只有在适当、适量和适时的时候才会有效, 对学生的训练是由知到能的过程, 最后达到一种智的高境界。因此, 教师在作业设计时, 不能“一刀切”,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 承认差异, 尊重差异, 让不同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作业观, 才能帮助学生实现有效作业, 促进每位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作业内容需精选、精练, 要有针对性

陶行知先生认为, 教育是具有连锁性的:怎样做, 就怎样学;怎样学, 就怎样教。目前由于有些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工作量大, 即使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相当部分教师在教学观念上也存在一些严重问题, 为了考试, 采用大量的题海战术, 盲目赶进度, 讲得多, 练得多, 思考少, 交流少;有的基本概念刚讲完, 就马上引入大量高考题和模拟题进行强化训练, 不考虑学生的实际, 不加取舍地依靠现成的试卷或是教辅材料中机械重复的试题来巩固学生的学习, 学生成了复制例题的容器, 对基本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理解肤浅;感觉学物理太苦、太累, 没意思。可以说, 相当多的学生是在为应付考试而学物理, 相当多的教师也是为高考取得好成绩而煎熬, 师生共同浸泡在题海之中难以自拔。学生课余时间几乎全被作业所占据, 而真正能陶冶学生情感和提升学生智慧的鲜活的物理却消失了, 导致学生不适应, 不喜欢物理, 优生吃不饱, 学困生学习困难, 教学效果不佳, 学生成绩也不理想。

因此, 教师所选的题目必须具有代表性, 量少质高, 要有助于学生能触类旁通。为此, 我们应努力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典型性。学生用于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是有限的, 因此我们在选择习题时必须做到精选、精练, 习题要求具有典型性, 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好钢用在刀刃上”, 千万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新学的知识点应及时练习, 学什么练习什么。通过适度的练习让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掌握所学内容;对学生掌握得不好、学得不够扎实的内容, 一是及时从平时作业中“筛”出来, 并做好记录, 然后在自编练习卷中经常“回访”, 例如, 动能定理的运用是难点, 我就是用这样的方法, 对于容易错、容易混淆的反复训练、反复巩固;二是打“预防针”, 对学生家庭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提前在当日的课堂中给予一定的讲解、分析, 将作业时的“拦路虎”清理后, 学生的作业速度也就快了。

三、作业要避免单一性, 要富有层次性, 尊重差异性

我们以往布置的作业模式单一、内容统一, 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学生做相同的作业, 这些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 另一方面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发展, 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 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也影响了学生物理整体素质的提高。由于已有的经验、智力、学习习惯等原因, 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形成了差异。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取自由发展的时间, 我们应尝试对学习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减少一般作业量, 增加一些相对富有挑战性的练习或习题;对作业不够认真或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学生, 适当增加一般作业。例如, 基本概念的应用、基本的一些计算题等等。这样, 既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适当的发展, 又对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为此, 做好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就是关键点和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做好学生分层的基础上, 认真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作业。如针对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的客观实际, 重视每个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 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 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在作业布置中一般确定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 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 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实现发展目标, 努力完成创造目标。

四、注重有效反馈, 提倡鼓励性批改

无论学习内容有多新, 学习方法有多先进, 如果在评价上采取老一套, 新内容和新方式的价值就根本体现不了。对学生作业来说也是如此。因此, 改变作业的评价方式十分重要。

我们知道注重过程性是评价的核心。而评价内容的核心则是鼓励。所以, 在作业批改方面, 教师除了要通过及时批改给学生提供反馈信息, 还要对学生的答案给出激励性的答复。不管学生的作业情况怎么样, 只要教师能够给予恰当的反馈和点评, 都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新起点。但是, 目前, 由于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和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 应试教育还有着相当大的市场, 这导致评价方式仍然固守在知识学习结果评价上, 还没有把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纳入评价的范围。在作业上这些特征更加明显, 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它也是阻碍作业改革的不利因素之一。所以, 我们在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智能特征, 布置不同形式的作业时, 在作业评价上, 也应当针对不同学生实施不同的评价方式。有必要采取新的作业评价方式, 不单单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果, 还要与作业方式改革相呼应, 在布置一些有针对性作业的同时, 采取与其作业形式相适应的评价方式, 这样的评价才能做到个性化、差异化。

在实际教学运用中, 提高布置作业的有效性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 更能促使学生和老师跳出题海战的误区。教师须在课后花大量时间来系统地做这项工作。只要能真正符合学生发展特点的, 能真正起到“减负增效”作用的就是最有效的作业。

参考文献

略谈小学语文作业教学的减负增效 篇5

摘要: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做好学生语文作业减负工作,直接关系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中华民族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针对目前小学语文作业存在流于形式、善用题海战术等问题,文章以减轻小学语文的作业负担为出发点,讨论如何让小学语文作业变得轻松,实现减负的目的。

中国论文网 /7/view-12989140.htm

�P键词:小学语文;作业;减负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减负”声浪高涨的今天,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问题已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低年级语文作业在“减负增效”下到底减什么,才能做到增效。作业不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我们寻求作业的创新,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趣味性……加强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操作性,注重学生兴趣、习惯和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力争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的心理体验,真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提高课堂效率,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乐学”的目的,保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只有对教学过程不断优化,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快,学得更多,才能把发展、兴趣、灵性、睡眠还给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教师的组织、设计、评价、引领及反思,学生的

学习、合作、自主、讨论、提升、反馈等部分,教师需要立足于其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设计。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经过因材施教和反复推敲等过程,认真研究课程标准,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摸清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此外,教师要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课堂内容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充分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课堂吸收率,进而提高效率,减轻学生负担。

二、优化作业设计

教学改革纲要曾指出要提倡学生创建乐于探究、主动参与的学风,改变机械式的训练现状,重点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所布置的作业不能随随便便,而是要经过精心设计,布置的作业量要科学适当,具有启发性和探讨性,还要制止学生之间的抄袭现象。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高作业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作业设计,这也是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优化作业设计,一方面,作业能够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学习问题精心设计,实现练有实效、任务合理、目的明确。比如,在进行《白杨》的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戈壁滩感觉比较陌生,所以可以提前布置查阅白杨、戈壁滩知识等的预习作业,让学生能够做到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另一方面,将作业立足于学生生活中去,根据能够使用的条件,进行作业创新,在学生的生活中涵盖语文作业,从而拉近语文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在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儿子或者高尔基角色,布置给父亲或者儿子写一封信的作业。此外,教师所布置的作业要满足不同能力阶段的学生,实现因材施教的要求,调动不同能力层面的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比如,对于基础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整理性的作业,强化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成绩比较

好的学生布置探究性、思考性的作业,进行提优。

三、科学评改作业

作业评改是每一位教师的日常工作,是进行师生交流互动的主要途径,是学生获得作业反馈的基本方式。而在现阶段作业评改过程中,教师由于批改任务繁重或者没有建立作业批改重要性的意识,导致许多教师做批改作业的时候流于形式,只是简单地进行对错勾画等方式,在写评语的时候也仅仅象征性地使用“优良中差”等评语。有的甚至只给一个分数简单了事。采用这种批改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判断答案对错、评定作业的效果,但是欠缺中肯、格式化、激励性低等问题,很难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长此以往,学生在作业中得不到中肯的评价,做作业也是流于形式,导致态度出现问题。

系统科学的作业批改是减轻作业负担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进行批改的时候,首先,要根据学生近期的学习

表现和作业情况,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评语,比如,在书写方面有进步,教师可以给予表扬“字写得又漂亮了一点,继续加油,争取明天更好看”等;其次,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自尊心很强,教师的评语应当具有语言艺术性,不能直言不讳的批评,打击学生自信心;最后,教师的评语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能套路化和格式化,通过评语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

四、结语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篇6

[关键词]作业改革 数学日记 减负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65

數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作业的布置若能体现这一基本理念,就能赋予作业新的生命活力,不但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还能突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地位。

数学日记作为一种特殊的作业形式,对新课程下的数学学习方式与评价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它能让学生走进生活,感悟数学是现实的、是有用的、是接地气的……

面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刚入学,识字量不多,要想写日记是很困难。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的日记目标,先让学生通过简单地说一说、画一画来记录一个活动的过程。一开始他们有些不知所措,但是从学生稚嫩的话语里,从他们略显笨拙的画笔下,我看到的是他们对数学的喜爱。正是由于学生喜欢,所以他们更容易从中体验到做数学的乐趣,从而促使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在活动中觉醒,创新意识在活动中萌发。这更使我坚定了让学生长期坚持记数学日记的决心!

经过一个学期的培养,学生就已经能够写出有模有样的日记了。非常可喜的是,到了二年级,学生的日记内容越来越丰富,还有不少学生编写出了富有想象力的数学童话故事。学生通过写数学日记,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面对千姿百态的数学存在的形式,去寻找、去发现,明白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教育由研究教师的“教”转向研究学生的“学”的今天,数学日记还是学生收集、处理和提取信息,运用有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三四年级时,我根据每单元的学习内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每天的学习活动给学生一个合适的日记题目,这样就避免了学生无事可记的现象,通过各种类型的日记交替进行,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学生的日记由简单的编题式的日记到现在的畅所欲言,有感而发,直至非常 “喜欢记、想记”。

数学日记的写作内容非常广泛,它可以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回味、学习经验的交流,也可以是编写富有想象力的数学小故事或者是对于以往的旧知识,经过自己的领悟和内化,进而再发现、再加工、再创造;它也是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与看法,或者是对数学老师的真情倾诉;它也可以是学习后的反思,例如发现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评价自己以及分析自己学习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等等。所以,我把数学日记按内容进行了划分:构建知识型、方法应用型、质疑问难型、实践生活型、开放视野型。例如期末复习时,让作业“增效”的考试分析型日记,这种日记就如同清晰的账本,记录着学生的成败得失,是学生学习途中留下的深深的脚印。看到师生们在数学日记面前,相互鼓励成功、围歼失败,看到学生拿着“日记之星”奖状那自信的表情,这些都足以让每位学生从容地迎接每一次的挑战。

还要强调的是,数学日记的评价不能忽视!刚开始有一段时间学生疯狂地记日记,教师由于工作量大增,只能在日记上做一些简单的点评,可是质量却并不高。从那以后每周我都会用一节课的时间宣读好的作品,由学生来点评。这样学生就学会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跟其他同学比还有差距;哪些地方做得比别人好;要找到自己的不足,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在总结整理中,学生通过反思,树立了自信心,同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在每次上交日记后,我都要写上一些评语,有时还请家长写评语评价自己的孩子,我还常选择一些有特点的日记拍成照片在我们班的“数学博客”上发布,使得学生在课下也能随时借鉴其他学生的日记,取长补短。通过查看文章的点击率,我了解了学生的兴趣取向,实现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对话和沟通。

经过十多年来的实践,数学日记已成为我教学评价的载体。通过学生自我评价,让学生用语言表达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和情感,使数学日记成为学生自我报告、自我评价或反思的平台。把学生的每份数学日记放在他们的成长档案袋中,为我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提供更多的感性材料。

观察结果显示,数学日记让我更加了解学生学习数学时的感受,从中得到的信息让我有了明确的目标,一步步地改进教法,去引领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在数学日记的影响下,更直观地找到自身的优势、劣势,从而更关注学习的方法,并在教师、父母、同学的评价中得到快乐和信心。数学日记作为一种特殊的作业形式,在数学家庭作业中若能积极地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布置,必定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篇7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 从本年级随机抽取出来50 名学生和部分英语教师进行调查。作业量大、作业形式单一、作业难度分层不够成为很多学生的一致心声。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 没有考虑到学生兴趣、作业形式、学生完成时间的宽裕度等, 造成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盲目性和低效性。本文通过对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的实验研究, 针对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为之提供具有参考性的思路。

一、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案例分析

案例1:经过周末的休息之后, 学生A回到学校, 拿着自己没有写完的试卷直接对学生B说:“我的作业在家没有写完, 作业太多了来不及。让我参考参考你的试卷答案。”几分钟后, 学生A的家庭作业全部写完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往往是学生未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学习态度也不够端正。

案例2:教师布置了四张英语试卷作业。学生A、B、C、D主动进行卷子分配, 一人写一张试卷, 最后把四张卷子一综合, 相互抄写, 将四张卷子完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往往是教师布置的英语作业任务过多,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无法完成, 导致出现相互“合作”的现象。

二、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的目的和必要性

1. 英语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总结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总结, 旨在通过有效的英语作业设计, 实现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归纳, 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教学内容, 促进学生英语素质的提高。可以说, 英语作业设计是教学任务的延伸和扩充, 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着无比重要的促进意义。只有合理化地布置英语作业, 提升英语作业的精度, 才能够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 强化学生知识掌握、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初中英语作业的布置和设计往往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一般与课堂教学内容保持同步。英语作业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强化学生的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和思考能力,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英语素质, 为后续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 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是初中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三、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现状分析

1. 英语作业形式单一, 不够丰富

作业形式单一, 是目前初中英语作业设计中出现的主要矛盾。就“英语作业形式”这一问题, 以全年级随机抽取出来的50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展开分析, 认为作业形式较为丰富的学生人数是4人, 占据总人数的8%;认为作业形式丰富度一般的人数为6 人, 占据总人数的12%;认为作业布置形式单一的人数为有40人, 占据了总人数的80%。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作业形式单一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 降低了作业的完成效果。

2. 英语作业难度分层不够明显

英语作业难度分层不够明显, 就无法真正提升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 不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通过对部分英语教师进行作业设计调查, 大部分教师坦言, 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的过程中, 考虑到“减负增效”的原则, 力求努力控制作业量, 尽量实现作业形式的丰富性。但是由于每一位学生的水平不一样, 如英语基本功、学习能力、作业完成速度、思考能力等要素的不统一, 教师在进行英语作业设计的时候, 无法很好地满足每一个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事实上, 只有合理设置英语作业难度, 针对学生需要来进行作业分层布置, 才能够让英语作业设计收到良好的效果。

四、如何促成初中英语作业设计减负增效的顺利实现

1. 创新作业布置形式, 实现丰富性

教师应当创新作业布置形式, 保证作业设计的丰富性和灵活性, 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掌握能力。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 除了相关题型设计、课文背诵等作业的布置之外, 教师还应当通过课外阅读任务、使用重点词汇造句、归纳单元学习重点等方式来布置作业, 从而不断地提升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 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能力。只有如此,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得到最有效的激发, 从而实现英语教学效果的提高。

2. 分层设计, 增强学生的吸收能力

教师应当分层设计作业, 增强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吸收能力。在进行作业布置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能力和学习水平,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为不同小组的学生安排不同内容, 以此来提升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在作业中最大化地吸收英语知识。同时, 还要根据学生的英语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分组, 以便于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达到作业设计效果。总之, 有效的作业分层设计能从根本上保证教学的全面性, 对提升学生综合英语素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篇8

一、课堂的教学是提高减负增效的根本

学生学习的主要地点在课堂上,课堂也是教师给学生讲解知识的主要阵地。提高课堂效率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必然,也是实现这一理想和目标的关键,更是减轻学生作业的保证。只有不断优化课堂上的教学,才能使学生从传统的应试模式中解脱。让学生甩开课业负担沉重的包袱, 把兴趣发展还给他们,让他们自主地学习和探究他们喜欢的领域,给学生们更大的,多元的发展空间。想要课堂上精彩深沉,课前必须精心预备。备课必须经过反复推敲,因材施教也是重中之重,认真研读课标,将其细化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吃透教材, 理清知识前后的联系及教材编写的意图,摸清学情,优化教法是调动学生学习情趣的根本途径。

二、优化作业设计,有效指导作业方向

国家教育部新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明确指出: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以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根据我国减负的新规定,教师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为了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在作业问题的处理上可采取如下方法。

1. 优化设计将事半 功倍 。 若想真正的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减负就应当将学生从大量的作业中间解放出来。首先, 作业的选择需要教师精心的设计,这个过程中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作业仅仅是提供给学生复习巩固的手段。其次,教师应适量布置作业,不可过多也不能过少,应当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比如,低年级的小学生在写字的笔顺、笔画上需要下足大量工夫。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来说应当提升他们的阅读量及其阅读水平。而学生的学习水平参次不齐,对于学习困难生来说,应当提升他们的基础知识,达到中等水平即可;而对于优等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大量、熟悉地掌握了基础知识和课内的知识,此时应当扩大他们的课外阅读量,进一步突破他们现有的水平;而对于大多数的中等生来说,首要的是提高他们阅读层次,全面掌握目前书本上的内容,加深对课堂上讲课内容的理解,对此要进行阅读基础训练。

2. 随堂作业 应及时指导 。 国家教育部拟定的减负十项规定中,明确提出小学生一律不留书面作业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当堂作业的布置、指导。在我们的教学中,教师长久以来习惯将课后作业作为指导学生课后学习能力的指标,但目前,大多数学生都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做作业,糊弄对付成为他们的惯用手段,这就让学生在课后作业方面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基于这一点,语文教师应当在每节课留出十分钟的作业时间给学生。低年级识字的教学里, 每节课要留给学生书写时间。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写字的规范上逐步正规化,提高写字的效率,在课堂上便达到预估要求。此外,高年级在习作方面教师应该改变传统固有的讲评作文模式, 固有的作文批改时间长,学生忘记得快,作文随堂评改,使学生记忆清楚,印象深刻。

三、增效要注重思考能力的培养

若要评定增效是否有明显效果,首现要看学生是否拥有独立的思考方式。教师是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力的辅助,在语文的学习时遇到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善于启发学生们的思维,引导学生们自发地寻找答案,得出自己的结论, 这样一来,学生解题的积极性也会逐步提高,更能够培养出来学生的独立探索精神。此外,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化被动为主动,巧妙地设置问题,让学生自发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忙于准备答案。

总结:若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教师就必须向40分钟的课堂要效益,立足于课堂上的教学。 因此,作为语文任课教师,须不断的提升自己授课水平,优化课堂,根据学生个性化的要求,针对性地布置作业,使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感觉,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实现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才能让课改的春风真正地沐浴到小学语文教学中。

数学作业的减负增效 篇9

鉴于以上的考虑, 在教学过程中, 我努力尝试着优化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布置, 以期通过走“增效”之路, 实现学生学习的真正减负。目前看来,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具体的思路简述如下:

一、师生合力, 精挑细选, 高效优化练习和作业的质量

随着现代印刷技术和电脑技术的高速发展, 复制、粘贴来出几本习题变得越来越容易, 学校周围的书店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各类习题、练习册充斥着教辅市场的每个角落, 书名起得诱人, 内容也很宽泛, 但本与本之间内容的重复率实在太高。所以, 精挑细选是减负的第一要素。

首先, 教师可利用开学前的假期时间, 作一些地毯式的搜索, 将一些有价值的习题、书籍有选择地购置在手, 再在备课过程中,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精选习题, 精心琢磨, 当然也包括根据要点自编自拟习题, 使习题的目的性更强, 增效更明显。

其次, 积极开发学生、以及学生背后的家庭资源, 建议他们自由选购一本自认为优秀的课辅书籍, 向老师推荐其中的优秀习题;在教学过程中, 还积极鼓励学生针对自身学习的体会, 挑选或编制对应的习题, 在学习中进行交流, 练习。这样, 不仅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而且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为题目是学生自己选编的, 理解琢磨的过程, 就是很好的知识消化过程, 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思想,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第三, 把所有的使用过的习题, 按章节编制成库, 随使用过程的反馈情况, 不断进行修正、更新。这样, 随时间的推移, 一套针对性强, 操作性好, 精致、高效的, 不断发展着的题库就可以诞生, 避免了重复式的练习带来的重负。

二、细化学生作业时间, 螺旋式推进, 提高学习效率

做练习, 目的是让学生对新学的知识加以复习和巩固, 提供背景, 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以, 必要的作业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 绝不可以粗糙地加以剪裁以迎合所谓的“减负”;而如果把所有的训练量都挤到一个时间段里, 那就会让学生产生重负的感觉。因此, 我们不妨细化学生的作业时间,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 螺旋式推进, 提高学习的效率。

把练习细分为三个环节:1.课堂上精练阶段。每一节课上, 教师都要努力做到精讲, 留出一定时间指导学生精练。让学生当堂进行练习并消化既学知识, 突破难点, 不把问题留到课后。2.课后适当熟练阶段。既然难点已经突破, 练习的界面就会显得亲切许多, 做题速度就快了, 而且数量也不需太多, 加以熟练就行了。3.阶段性综合演练阶段。记忆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先多后少, 且在识记后第二、第三天遗忘最多。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不断地进行前后的链接性复习。在时间上先密后疏, 并且在抓住本质的情况下, 逐步改变题型、设计新情景、多角度、多层次地复习。这样, 每次的练习量不多, 而点不少;每次的刺激不强, 而度不减;在科学、合理的安排下, 学生的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三、修正作业的界面形式,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增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兴趣, 再苦再累的事情也愿意干, 学生做作业也是如此。怎样激发兴趣?在习题中, 有他们喜欢的人物、关心的事情, 在习题中, 可以获得打游戏时顺利闯关的喜悦;在习题中, 还可以亲身亲手去触摸, 去操作, 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断高涨。

所以, 在教学过程中, 首先, 作业的背景尽量能联系实际, 科技发展前沿、社会热点问题、日常生活细节等, 尽量生动、形象, 避免产生以简单代号为研究对象所带来的枯燥感;其次, 还可以设计层次由低到高的基础加弹性作业制度, 要求学生在完成基础题的前提下, 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 挑选相应的习题, 这样就可以避免一刀切作业带来的部分学生吃不饱, 部分学生吃不了的情况, 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三, 努力创设动手实践型作业小组调查分析型作业等合作探究性的作业形式, 给学生提供既动手又动脑的学习机会, 体味合作的意义, 提升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断走向成熟。

四、下放作业评价权利, 通过“助人自助”方式增效减负

学生学习压力产生的后果, 集中表现在被评价的前后阶段, 是一种伴随着心理上的期待、焦虑、紧张、不安, 也就是俗称的“负担”。长期处于被评判的地位, 心中的压抑是不言而喻的。而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 适当地把部分作业的评价权利下放给学生自己, 让同学之间互批互改, 相互辅导纠正, 不但可以使积聚内心的心理压力有适当的释放机会, 而且通过“助人自助”的方式, 增强学生的评价能力, 有利于学生正确进行自我定位, 客观地认识自我。

减负增效背景下的英语作业布置设计 篇10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既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又使学生学得轻松而不至于厌烦呢?这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个永久的课题。作业布置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反之则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降低预期效果。

布置高质量的作业是门大学问。作业布置得太少,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布置得太多,又会使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出现抄袭作业、敷衍了事或者干脆不做等现象。有的老师和家长认为作业布置得越多越好,其实不然。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如果还坚持题海战术,收效就微乎其微。我常年工作在茅山老区的农村中学,这里没有什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教学理念也相对弱后。我的两位前辈一直是我的楷模,他们对教学工作的认真程度、敬业精神及教学效果是我追随的目标。他们一位是以布置抄写作业见长,另一位则以印发大量的讲义见长。开始的时候效果还不错,但是随着新教材的改革及年轻教师的崛起,这种题海战术的劣势马上就凸显出来,很快被年轻教师超越并取代。吸取了两位老前辈的教训,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绝不重蹈他们的覆辙,一定要做到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在作业的布置方面我尽量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布置作业要适量

能力是训练出来的,但若让学生整天泡在题海中,重复做一些机械单调的习题,只会导致学生厌学,产生逃避的心理,这是得不偿失的。因此,作业布置要适当,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练习,增加一些课外活动的小制作来引发学生的作业动机,让学生真正做到劳有所获。

为了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教师要精心布置作业,精选题目。初中英语每周四课时,学生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那么英语学科的作业量要控制在15分钟内,否则会给学生带来过重的作业负担,既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又会影响学生的活动和休息,从而危害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作业布置要有趣、形式要多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过程,而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有趣的作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比如:在讲授牛津版9A Unit 1“Star Sign”时,教师就可利用学生对星座和生肖感兴趣这一心理,让学生课后讨论星座和人的性格之间的关系,并收集一些名人星座的资料,说明这些人的个性形成与星座的联系。这些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能达到复习知识的目的,而且能激发学生内在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接受知识并进行再创造学习。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学习英语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所以在布置英语作业时,教师不仅要布置一定的笔头作业,而且要布置一定的听力作业和口头作业,让学生养成课后听英语和说英语的习惯。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尝试各式各样的充满乐趣的活动、任务,从而避免让学生感到单一乏味。

三、作业布置要有选择性

授完一堂课后,适当给学生布置作业是完全必要的。但作业量须适中,需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适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便于每个学生都有可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和快乐,从而激发动机实现学用结合,提高学生的能力。

作业量适中是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精心选择,选择的题目应与课堂上的重点难点相关,学生通过对作业的处理可以达到巩固课堂内容的目的。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选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题目,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大部分学校都会选择一些教辅,细心的英语教师不难发现,有些课时作业实际上与所授课内容关系不大。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做个有心人,选作业时要精挑细选,因此布置作业一定要有选择与所授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及知识点的延伸,这一点在授新课时尤为重要。

四、布置作业要有层次性

作业的布置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别差异,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确保“优等生吃得精,中等生吃得好,后进生吃得饱”。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的差异,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有所差别,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布置,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布置要求较高的作业,学习较差的学生可以布置一些简单的作业,这样让每个学生学有所得,通过做作业获得成就感,从而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我们应改全班统一,忽视个体差异的作业为层次性作业。教师在设计英语课外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考虑个体差异,设计适宜各类学生的难度不同的作业,引导他们去自主选择。

如:关于对话教学,我向来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能听课文录音并跟读即可;能力中等的学生要能熟读并背诵课文;能力较强的学生要能进行表演对话及仿编对话。这样就考虑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需要,使他们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凡是学生能够自己独立做的事情都要给学生留出空间,让学生有权利、有机会去思考、选择、实践、创造和应用。作业的自主性并不是让教师撒手不管,听之任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更倾向于“指导”“参谋”或“顾问”。

五、作业布置要有实践性和延伸性

新《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具有实践性的英语作业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品格,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多元认知能力。因此,英语教学不能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而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他们了解各方面的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要求学生借阅一些图文并茂、幽默诙谐的趣味读物,便于学生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得到提高,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要求学生尽可能多用英语进行交际。

总之,作业的布置要以《英语新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论为先导,围绕教学要求,从听、说、读、写等多角度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为真实交际打下基础。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永久的课题。

摘要:本文就目前减负增效背景下, 如何进行有效的作业布置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 从而达到最终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

上一篇:FD保险代理有限公司下一篇:开放式教育学校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