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防治

2024-06-22

流行性感冒防治(精选十篇)

流行性感冒防治 篇1

1 流行病学

猪不分年龄、性别和品种均可感染流行性感冒。该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发于气温骤变的阴雨季节。高寒、阴湿山区易发此病。

2 临床症状

自然病程大多为4~5 d。猪只突然发病,病情很快蔓延至全群。病猪体温突然升高至41~42℃,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甚至废绝,肌肉、关节疼痛,卧地、呼吸迫促,呈腹式呼吸。个别猪阵发性咳嗽。患猪粪便干硬,如球状,鼻镜干燥,眼有黏性分泌物,喜饮脏水。病程后期猪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病死猪肌肉正常,皮肤无异常变化。气管及支气管黏膜明显充血,其上有黏性渗出液。肺肿大,可见红色紫斑。颈及纵膈淋巴结水肿。肺门淋巴结显著肿大。肾脏肿大、充血。肝肿大、变脆。其余器官无眼观变化。

4 治疗

初期用柴胡注射液和安痛定注射液解热镇痛,中期用青霉素、链霉素、氨基比林、地塞米松等,后期用头孢类,连用1~3 d。

5 防制

5.1 一旦确诊猪只患病,应在规定时间内上报疫情。

5.2 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封锁疫区,控制疫点,限制车辆进出,严格消毒,防止疫情蔓延。

5.3 对病猪进行隔离治疗,病愈猪要隔离观察3个月以上。

5.4 严格消毒猪舍。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猪舍清洁、干燥,同时注意驱虫和预防感冒。

5.5 对病死猪要严格坚持“四不一处理”的原则。病死尸不食用,其内脏应焚烧或深埋。

5.6 鬃毛处理后使用。

流行性感冒防治 篇2

为了让院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流感、鼠疫疾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县卫生局统一部署,我院制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培训,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2013年4月15日下午3时,在院医务科、疾控科的主办下,由黄洋明主任主讲,于院八楼会议室举办了“流行性感冒、鼠疫防治知识培训”会议,陈福寿副院长首先转达了县卫生局关于急性传染病的防治文件精神,介绍了2013年传染病防治形势,要求广大医务人员通过培训能提高认识,继续把传染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要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

黄洋明主任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流感、鼠疫防治预案的要求,就流感、鼠疫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流感的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针对流感报告的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做了进一步的部署。

通过此次培训,使得全体医务人员认识到流感、鼠疫、登革热等传染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防治的一般知识,为本院流感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昌江县人民医院疾控科

防治感冒流行性感冒验方 篇3

青蛇仔、五指柑叶、岗梅叶各20克,崩大碗、香薷、青蒿、甘草各15克。把上药共研细末后混匀,分装成每包6克。成人每天1~3包,小儿适当减少剂量,开水冲泡,分3次服完。预防可每包冲开水500毫升当茶饮。方中青蛇仔又称狗肝菜,甘、淡、凉,清热凉血,生津利尿。五指柑叶,即农家肥牡荆叶,微辛、苦、平,解表化湿。岗梅叶,即“称星木”的叶,微苦、微甘、凉,清热解毒,消肿散淤。崩大碗,即积雪草,民间常采其作兔子的饲料,甘、凉,清热利湿。香薷,辛、微温,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抗流感。青蒿,苦、辛、凉,退虚热,凉血,解暑。甘草,甘、平,润肺止咳,缓和药性,解毒。本方热服容易呕吐,故只能冷服。

二、预防流行性感冒验方

1.野菊花秧子1把,鱼腥草31克,银花藤31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日服3次,每次20~40毫升。方中野菊花又称苦薏、黄菊花。野菊花秧子就是还没有开花的黄菊花的带叶茎枝,苦、辛、微寒,清热解毒。鱼腥草,即蕺菜,辛、微寒,清热解毒,排脓利尿。银花藤,即金银花藤的带叶茎枝,甘、寒,清热解毒,祛风利湿。

2.麦冬根、银花藤各等量,薄荷少许。水煎服,每3天1次,每次1碗。方中麦冬根,即沿阶草或大叶麦冬须根上的小块根,甘、微苦、微寒,润肺养阴,益胃生津,清心除烦。薄荷,辛、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但在煎药时薄荷应后下,而且只能煎3~5分钟,不得久煎。

3.青蒿8份,金银花6份,马鞭草5份,野菊花3份,桑叶3份。加水煎熬出浓汁。每人每次1中碗,每日3次,连服3~5天。方中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马鞭草,又称铁马鞭,苦、微温,疏风利湿,活血通经。桑叶,苦、甘、寒,疏风清热,清肝明目。

4.铁柴树根、莳田波根、臭桐根、金银花藤、紫苏叶各3~5克,老姜3~5片。水煎服,每天1剂。高烧者加入竹叶聂根,咳嗽甚者加入叶下白。方中铁柴树根,又叫继木根,微苦、温,温中燥湿。莳田波根,又称茅莓根,微苦、平,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消肿。臭桐根,系大青的根,微苦、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紫苏叶,辛、温,发表散寒。竹叶聂根,又叫淡竹叶根,甘、淡、寒,清热除烦,生津利尿。叶下白,又称鼠曲草,性甘、平,止咳化痰,健脾和胃。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4

1 流行特点

猪流行性感冒可发生于各种品种、年龄、性别的猪, 多发于早春, 晚秋、寒冬季节以及气候骤变时。病猪、隐性感染猪、慢性带毒猪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猪的鼻液、气管、支气管渗出液和肺中。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播, 传播速度极快, 通常2~3天内就传遍整个猪群, 病程短、死亡率低, 如与其它病形成混合感染, 则病程延长, 死亡率增加。

2 临床症状

潜伏期几小时到数天, 2~3天全群内爆发, 体温升高到40~41℃, 甚至达到42℃, 采食下降, 严重的猪食欲废绝, 卧地, 不愿走动, 四肢无力, 呼吸困难, 呈现腹式呼吸, 有时伴发咳嗽, 口、眼、鼻流出粘液性分泌物, 眼结膜潮红。大部分猪3~7天后康复, 怀孕母猪后期可能造成流产。若发生继发感染, 发病和死亡均增加。

3 病理变化

病变主要集中在呼吸系统, 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肿胀, 表面有大量泡沫样粘液, 有时带血。颈部、肺部和纵隔淋巴结水肿充血, 切面外翻, 多汁, 肺病变组织紫红色、萎缩, 触之坚硬如皮革, 胸腔内积有粘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胃肠卡他炎、胃粘膜出血、充血、脾稍肿, 猪流感应与猪肺疫、猪气喘病、猪接触传染性胸膜肺炎、弓形虫病等相鉴别。

4 防治措施

本病没有特效的药物, 可以通过加强饲养管理、进行对症治疗来减轻病情, 控制继发感染, 隔离病猪。

(1) 防止继发感染:饲料中加入呼肠舒 (1千克/吨饲料) 或呼诺玢预混剂2% (1.5千克/吨饲料) 和土霉素钙盐2千克;

(2) 抗病毒: (1) 口服金刚烷胺盐酸盐片每头每天口服2次, 每次l片, 连用3天。 (2) 配合中草药辅助治疗:柴胡6克、防风18克、藁本12克、土茯苓12克、薄荷18克、菊花15克、紫苏15克、枳壳12克、陈皮18克、生姜为引, 煎汤内服。

落实“四早”,防治春季流行疾病 篇5

春季是流感、流脑、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发热型疾病多发的季节。五山镇中心学校落实“四早”,科学防治春季流行疾病。

早预防。学校利用班会、教师例会、国旗下讲话、致家长一封信、宣传橱窗等形式,广泛宣传春季多发流行性疾病的知识,让师生了解病源,注意预防。

早发现。学校落实晨午检制度,各班从4月 8日开始通过观、问、摸等途径坚持每天两检。初步确定有发烧症状的学生,再用体温计和红外体温计测温。发现学生体温超过37度,立即通知家长及时施治。发现班上有缺课学生,马上和其家长取得联系,弄清缺课原因。

早防控。一旦发现某班有两人以上有发热症状,学校即刻采取防控措施,比如开窗通风、喷洒消毒水、教育学生讲究个人卫生、让发热学生居家隔离治疗等避免传染范围扩大。与此同时,及时将具体情况上报给中心学校。

牛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治措施 篇6

关键词:牛;流行性感冒;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 S858.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5.02.037

牛流行性感冒是牛养殖业中多发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一旦发生会导致牛群染病,对牛只健康造成一定影响。该病可并发其他症状,形成较大为害。因此,必须做好有效预防,控制流行,降低经济损失。

1 发病原因

牛流行性感冒的主要病原体是牛流行热病毒,属于急性、热性传统病。如果养殖环境的温度发生剧烈变化,如早春、夏季多雨时节和深秋季度,温度骤变,或牛经过使役和运动后发热出汗,受风吹雨淋、身体受凉,抵抗力下降,就会引发该病。同时,营养不良、牛舍环境不清洁、不干燥等,会使呼吸道粘膜抵抗流感病毒的能力下降,也会引发该病。在牛群中,染病牛是主要传染源,通过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空气飞沫传播,或利用吸血昆虫的叮咬进行传播。康复牛和隐性感染牛只在一定的时间内也可以排毒。

2 临床症状

该病发病初期,病牛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皮温不匀整,精神萎顿,鼻镜干燥且发热;眼睛怕光、流泪;呼吸急促,食欲减弱或废绝,不反刍;部分牛便秘或大便减少,尿黄。随着病程发展,7天左右体温会趋于正常,且症状消失。一般不会造成死亡,且预后良好。后期病牛四肢疼痛,不能正常站立,后肢不能抬起,出现跛行;眼膜充血水肿,脉搏较细,口腔流涎,怀孕母牛常发生流产。严重的病牛会并发肠炎、肺炎等,导致牛只死亡。

该病主要病变部位为呼吸道粘膜、肺组织等,肺部出现水肿、气肿,呼吸道黏膜可见充血、出血和肿胀等。根据病牛的临床表现,结合流行特点,根据牛呼吸道紊乱、消化道紊乱等特点,结合突然暴发、快速流行等进行初步诊断。确诊要根据实验室病毒分离、鉴定的结果。

3 牛流行性感冒的综合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牛流行性感冒易形成传染,对牛的健康产生很大危害,因此,养殖户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发病率。

首先,在天气转凉或变化剧烈的季节,要加强牛舍的防寒保暖工作,避免牛受到雨淋、冷风直吹。其次,要做好饲养管理。牛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和通风,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牛舍入口及通道应设置生石灰消毒池,牛舍可用10%石灰乳剂进行消毒。及时出粪,更换垫土和垫料。科学饲喂,保证饮用水清洁卫生,草料、饮料营养丰富且易消化,增强牛的体质,提高抵抗力。再次,在早春、深秋要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可使用灭活疫苗或牛流行亚单位疫苗对牛进行注射。如牛群中发生该病,要开展紧急接种,接种可以选择高免血清。最后,如果出现病牛,必须及早进行隔离喂养,多喂些容易消化的草料和温盐水,并及时治疗,以防病情扩大。

3.2治疗措施

针对该病,治疗方法主要为西药治疗和中药治疗。在养殖实践中,可根据养殖户和病情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

西药治疗主要是进行解热镇痛、强心补液,预防继发感染,以缩短病程。可采取以下方法:采用30毫升10%氨基比林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持续3天;或采用30%的安乃近40毫升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持续3天;或采用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25毫升、链霉素4克、青霉素650万单位充分混合后进行肌肉注射,每日2次,持续2天;或采用复方奎宁40毫升进行肌肉注射,每天2次,持续3天;或采用20毫升20%安钠咖注射液、1500毫升10%葡萄糖注射液、维生素C 3克和维生素B1 350克进行静脉注射,每日2次,持续3天。

中药治疗经过广大兽医工作者和养殖户的实践、总结,已经成为治疗牛流行性感冒的重要手段,组方多、效果好,可以在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中药治疗主要是进行祛风除湿、消炎镇痛和清热解毒,本文选择一些效果较好的处方,主要有:黄柏、黄苓各30克,陈皮、大黄、胆草各15克,荆芥、防风、滑石各 9克,咳嗽加杏仁15克,桔梗9克。加水4公斤,煮成1公斤,一次灌服;桔梗30克、川芎30克、柴胡50克、枳壳30克、威灵仙40克、荆芥40克、茯苓50克、甘草25克、防风40克、羌活40克,将上述药物混合研成粉末状,并使用开水冲泡,温后对患牛实施灌服,每日1次,共3天;羌活50克、防风50克、生地30克细辛25克、川芎30克、苍术50克、白苜30克、黄连30克、生姜30克、大葱1根,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熬,温后对患牛实施灌服,每日1次,共3天;楷杷叶、紫苏叶各100克,地胆头、东风桔、茅根、土荆芥、黄皮叶各120克,加水4.5公斤,煎成2.5公斤,一次灌服。

参考文献

[1] 石维,李金岭,潘明昶,赵富,郭云华.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方法[J].兽医导刊,2012,(04).

[2] 李秀敏,付兴忠.中药防牛流行性感冒[J].北方牧业,2013,(11).

[3] 张国斌.肉牛流行性感冒的防治[J].山西农业(畜牧兽医),2008,(07).

作者简介:和国栋,大专学历,丽江市玉龙县奉科镇畜牧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助理畜牧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动物防疫。

网络出版时间:2015-1-27 12:42:45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7

猪流感属正黏病病毒科的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粒子多呈球形, 有囊膜, 囊膜表面有突出的糖蛋白, 通常称为纤突, 是主要的表面抗原。通过病毒粒子表面的HA抗原和NA抗原的不同可区分流感病毒的亚型, 猪流感病毒的亚型有H1N2、H3N1、H3N2、H1N1等。该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 一般消毒药物都能将其杀死, 猪肉加热到71℃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猪流感病毒都有易感性, 本病传播迅速, 潜伏期一般为1-7d,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鼻汁和气管、支气管渗出液及肺和肺淋巴结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的传播和接触传播。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后可污染环境、饲具、饲料、饮水、空气中的飞沫等, 这些都是该病传播的媒介。

猪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增值, 造成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病变。气管和支气管排出多量的渗出液, 其中含大量感染性极强的病毒, 病毒也可使支气管和肺部感染, 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 病猪出现流感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 传播快, 可迅速波及全群, 体温升高到40~42℃, 厌食或食欲废绝, 精神委顿, 卧地不起, 呼吸急促, 呈腹式呼吸, 阵发性咳嗽, 从眼和鼻中流出粘液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 病猪挤卧在一起, 触诊肌肉僵硬, 疼痛出现膈肌痉挛, 呼吸顿挫, 若出现继发感染, 则病情严重, 死亡率升高。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出现流产、产弱胎或产仔减少。

猪流感对猪群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特殊时期, 我们应对猪流行性感冒有所了解。下面介绍一下病毒没有发生变异的普通猪流感防控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猪流感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工作:

1 加强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对各段猪群的饲养管理, 保证猪群的营养需要, 有针对性地做好猪群的保健工作, 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 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 避免在气候骤变多雨的天气长途运输猪只, 尽量减少猪群的各种应激反应, 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2 消毒防疫, 控制疫病传播

猪场要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 有效控制人流、物流, 谢绝参观, 对买猪者和运猪的车辆要经严格消毒后才可以进行经营活动, 做好猪场舍内外的定期消毒, 场区和猪舍根据各场的具体情况, 每2-3d进行一次消毒, 场区消毒可用2%~3%的火碱, 猪舍内带猪消毒可用氯制剂、碘制剂、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尤其要做好“全进全出”后空猪舍的消毒工作, 确保消毒效果。

3 发现疫情, 及时上报

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 如发现食欲不振、卧地不起、眼睛发红、体温升高、口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异常症状的猪应立即进行隔离、诊断、治疗, 如疑似猪流感应及时上报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4 预防为主, 积极搞好防控

防控猪流感的关键, 主要是防继发性感染。一旦猪发生感冒,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很快会发生继发性上呼吸道感染, 如支气管炎热进一步发展可转成支气管肺炎。因此要严格做好引进猪只的隔离、检疫工作, 并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防止引入猪流感带毒猪。

5 对症用药, 实施有效治疗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8

猪流感属正黏病病毒科的甲型流感病毒, 病毒粒子多呈球形, 有囊膜, 囊膜表面有突出的糖蛋白, 通常称为纤突, 是主要的表面抗原。通过病毒粒子表面的HA抗原和NA抗原的不同可区分流感病毒的亚型, 猪流感病毒的亚型有H1N2、H3N1、H3N2、H1N1等。该病毒对环境抵抗力不强, 一般消毒药物都能将其杀死, 猪肉加热到71℃就能杀死猪流感病毒。

各年龄性别和品种的猪对猪流感病毒都有易感性, 本病传播迅速, 潜伏期一般为1-7d, 病猪和带毒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病毒存在于病猪和带毒猪的鼻汁和气管、支气管渗出液及肺和肺淋巴结内。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的传播和接触传播。病猪和带毒猪的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后可污染环境、饲具、饲料、饮水、空气中的飞沫等, 这些都是该病传播的媒介。

猪流感病毒进入呼吸道后侵入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增值, 造成细胞变性、坏死、脱落, 引起黏膜充血、水肿等病变。气管和支气管排出多量的渗出液, 其中含大量感染性极强的病毒, 病毒也可使支气管和肺部感染, 导致支气管炎和肺炎, 病猪出现流感症状。

猪群突然发病, 传播快, 可迅速波及全群, 体温升高到40~42℃, 厌食或食欲废绝, 精神委顿, 卧地不起, 呼吸急促, 呈腹式呼吸, 阵发性咳嗽, 从眼和鼻中流出粘液性分泌物。鼻分泌物有时带血, 病猪挤卧在一起, 触诊肌肉僵硬, 疼痛出现膈肌痉挛, 呼吸顿挫, 若出现继发感染, 则病情严重, 死亡率升高。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出现流产、产弱胎或产仔减少。

猪流感对猪群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在这特殊时期, 我们应对猪流行性感冒有所了解。下面介绍一下病毒没有发生变异的普通猪流感防控措施,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猪流感的积极预防和治疗工作:

1 加强管理, 提高抗病能力

加强对各段猪群的饲养管理, 保证猪群的营养需要, 有针对性地做好猪群的保健工作, 保持猪舍的清洁、干燥, 良好的通风和适宜的温度, 避免在气候骤变多雨的天气长途运输猪只, 尽量减少猪群的各种应激反应, 提高猪群对疾病的抵抗力。

2 消毒防疫, 控制疫病传播

猪场要建立健全的生物安全体系, 有效控制人流、物流, 谢绝参观, 对买猪者和运猪的车辆要经严格消毒后才可以进行经营活动, 本场职工禁止吃非本场的猪肉。做好猪场舍内外的定期消毒, 场区和猪舍根据各场的具体情况, 每2-3d进行一次消毒, 场区消毒可用2%~3%的火碱, 猪舍内带猪消毒可用氯制剂、碘制剂、过氧乙酸等进行消毒。尤其要做好“全进全出”后空猪舍的消毒工作, 确保消毒效果。

3 发现疫情, 及时上报

每天要认真观察猪群, 如发现食欲不振、卧地不起、眼睛发红、体温升高、口鼻分泌物增多、呼吸异常症状的猪应立即进行隔离、诊断、治疗, 如疑似猪流感应及时上报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4 预防为主, 积极搞好防控

防控猪流感的关键, 主要是防继发性感染。一旦猪发生感冒,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用药不当, 很快会发生继发性上呼吸道感染, 如支气管炎热进一步发展可转成支气管肺炎。因此要严格做好引进猪只的隔离、检疫工作, 并要进行严格的检测, 防止引入猪流感带毒猪。

5 对症用药, 实施有效治疗

猪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9

1临床症状

该病的发病率高, 潜伏期为2~7 d, 几小时至几天达全群感染, 猪只表现突然发热, 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1~42℃, 精神委顿, 食欲减退, 常横卧在一起, 不愿活动, 伴发有肌肉、关节疼痛和呼吸道症状, 病猪挤卧在一起, 难以移动, 触摸肌肉僵硬、疼痛, 出现膈肌痉挛, 呼吸顿挫, 一般称这为打嗝儿。如有继发感染, 则病势加重, 发生纤维素性出血性肺炎或肠炎。重症者眼鼻分泌物增多, 粪便干硬, 无并发或继发感染时死亡率低;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时, 往往表现发热、呼吸道症状加重, 使猪生产性能和自体抵抗力严重降低, 最终导致死亡。母猪在怀孕期感染, 产下的仔猪在产后2~5 d发病很重, 有些在哺乳期及断奶前后死亡。

猪流感的剖解病变表现为, 喉、气管及支气管充满含有气泡的粘液, 粘膜充血、肿胀, 时而混有血液, 肺间质增宽, 淋巴结肿大, 充血, 脾肿大, 胃肠粘膜有卡他出血性炎症, 胸腹腔、心包腔蓄积含纤维素物质的液体。颈部、肺部及纵隔淋巴结明显增大、水肿, 有的气管由于渗出物堵塞而使相应的肺组织萎缩, 重症猪有明显的支气管肺炎和胸膜炎病灶。诊断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只能做出初步诊断。由于猪流感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不典型, 症状复杂。因此, 本病必须要进行实验室检测。

2诊断

2.1病毒分离与鉴定

采取发病2~3 d的急性病猪的鼻液、气管或支气管渗出液, 或者病死猪的脾脏、肝脏、肺脏及其淋巴结等组织进行病毒分离。病料加抗生素处理后接种9~11日龄鸡胚羊膜腔和尿囊腔中, 或MDCK细胞。37℃孵育3~4 d, 收集尿囊液和羊膜腔液, 用血凝 (HA) 和血凝抑制实验 (HI) 鉴定病毒的血清亚型。

2.2抗体检测

发病猪群的急性期采取血清1份, 发病后2~3周恢复期采取血清1份, 分别用血凝抑制实验进行抗体检测, 如果恢复期血清中的HI抗体效价比急性期血清效价高4倍, 即可诊断为猪流感。

2.3猪流感病毒的检测:可采用RT-PCR直接检测病料中的猪流感病毒, 也可用ELISA、IFA、免疫组化等技术检测病料中的猪流感病毒。

3防治

3.1强化日常卫生制度, 铺垫和勤换干草, 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进行消毒, 做好定期的检疫和驱虫, 注意防寒保暧, 避免贼风侵袭, 根据气候变化采取相应措施, 尽可能消除发病诱因。

3.2种猪的选择必须是经过检疫, 并且应为猪流感病毒抗体阴性, 及时进行流感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猪流感的有效措施, 以此为猪群提供相对完全的保护力, 加强免疫在1个月以后。第1次接种应在母源抗体完全消失之时进行, 在10~14日龄之后进行。

牛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篇10

1发病情况

2015年11月12日,江西省宁都县某乡家畜养殖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场,报告有2头牛发生急性瘤胃膨胀,且卧地不起。

2病因分析

兽医前往发病地点进行病情分析,根据该牛场的实况分析有以下2种可能性。

1)服用氟苯尼考引起牛的消化机能紊乱。该牛场于2015年11月11日晚所有牛只口服氟苯尼考,平时健康吃得多的牛只发生急性瘤胃膨胀最严重,部分牛只有不同程度的膨胀,发生急性瘤胃膨胀、且卧地不起的2头牛中有1头已经死亡,另一头在兽医到场0.5 h后经救治无效死亡,笔者考虑是否因口服氟苯尼考引起牛的消化机能紊乱造成急性瘤胃膨胀。

2)牛流行性感冒。目前是深秋初冬季节,天气多变、阴雨绵绵,寒冷,牛棚保暖性能极差,保暖措施不到位,正值流行性感冒高发季节。

3主要病症

发病急且传播快。对该肉牛养殖场饲养的54头肉牛进行了逐头测温,25头肉牛均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体温为40~41 ℃,29头肉牛体温正常。体温升高的牛只中,有拉稀现象,鼻镜干燥,咳嗽,鼻流清涕,无鼻汗,流涎、磨牙,流泪、低头闭眼、结膜潮红肿胀,四肢下部、耳尖、角尖发凉,被毛直立,精神沉郁,不愿行动,卧地难起,食欲减少,反刍减少,小便少,肌肉颤抖,瘤胃膨胀,呼吸急促。

4临床诊断

根据病情分析和病症,临床诊断为牛流行性感冒。

5应急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抗病能力。保持栏舍干燥、清洁、温暖,防止贼风侵袭;提高饲草饲料质量, 进行营养搭配,保证饮水清洁卫生并加热。

2)隔离消毒。对发病牛只进行隔离,以免造成健康牛只感染,并对牛舍进行彻底消毒。

3)中药预防。对尚未出现病症的牛只用中药预防。每头牛用贯众250 g煎汁一次性灌服,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的发生。

4)采用中西结合疗法。

1西药治疗。解热镇痛,防止继发感染。注射安基比林或安乃近20~30 m L,青霉素600 IU+ 链霉素300 IU。1次/d,连用2~3 d。如出现心脏衰弱者,可皮下注射10%樟脑磺酸钠或10%安钠咖注射液10~20 m L。

2中药治疗。清热解毒。黄芩、连翘、党参、茯苓、枝子、川芎、紫苏、知母、贝母、桔梗、前胡、柴胡、 荆芥、防风、桔壳各30 g,羌活、独活各25 g,车前子、麻黄、甘草各15 g,共煎服,1剂/d,连用2~3剂。对于卧地不起、四肢疼痛加牛膝、续断、木瓜各30 g;对于精神衰竭加柏子仁、大枣各30 g;对于瘤胃膨胀加莱服子、朴硝、青皮各30 g。

3针灸。以山底、舌根、百会为主穴,八字、血印、垂珠为配穴针灸。

6效果观察

通过采取上述综合防治措施,除了兽医未能及时赶到和救治无效死亡各1头外,发病牛只全部治愈,未发病牛只没有出现病症。

7经验小结

1)早报告,早诊治。在防制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疾病的发病规律及其传播途径,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以防疾病进一步发展和恶化。

2)正确诊断,治疗与饲养管理相结合。要全面了解防疫情况、病情和饲养管理实况,正确诊断疫病;再依据病理特征,对症治疗,采取综合疗法和改善饲养管理,方可收到较好效果。

3)中西结合,疗效好。中西结合疗法效果明显,真正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发病牛只用西药后并服用中药制剂,第2天病情得到控制,症状逐步消失,4 d基本康复;未发病牛只服用贯众制剂后未发生疫病。

上一篇:肉牛育肥综合配套技术下一篇:联结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