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科学

2024-07-26

理性与科学(精选十篇)

理性与科学 篇1

科学精神就是理性精神,理性的原则是内在性和自主性古希腊人首次从理性的立场出发创建了宇宙论, 并且把宇宙看做是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现象。他们不考虑知识的实用和功利,关注真理的内在推演。科学精神又源于希腊自由的人性理想。把自由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是希腊文明传递给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基因。

二、古希腊人的理性贡献

辞典上说:“理性, 一种从一些信念的真达到另一些信念的真的能力。”[1]理性思维的本质是追求内在性,理性追求是希腊文化的重要精神。与其他民族一样, 在古希腊人眼中的宇宙是令人敬畏的,所不同的是,他们以开放的思想和冒险的精神对宇宙进行了理性研究。在数学理性、逻辑理性和实验理性等方面,希腊人都有所发展。因此,古希腊人是最早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和理论科学家。

(一)数学理性

其萌芽产生于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认为数及数的和谐乃万物本源。该学派第一次从自然哲学的角度通过对万物构成的研究和认识, 明确提出了“宇宙是一种几何结构的概念”。正是由于这样的观念及点、线、面、体的概念,才促进了后来数学的分化及欧式几何体系的问世[2]。

(二)逻辑理性

由智者派所诱发,由亚里士多德所奠基。公元前6世纪,爱奥尼亚人泰利斯陈述了水是宇宙的本质之一命题。以今天的标准看,这仍然是直观的思辨,但其意义是明显的,即:将一个理性上的统一体施加在多种多样的经验之上[3]。后人正是以他为榜样继续探索,通过自然的而不是超自然的原则解释世界。到了古希腊的后期, 理性抽象和逻辑方法的发展及其相互结合,为寻求事物和过程背后的本质和原因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三)几何研究和逻辑研究的结合

这是古希腊逻辑理性发展的一大特点。一方面,几何学赋予了逻辑学研究以“纯形式”和“证明系统”的思想,使古希腊人对逻辑推理规则的研究跃出了论辩本身, 专门就抽象形式的方面展开讨论。另一方面,逻辑学赋予了几何学研究以演绎的构造,完善了几何证明的推理工具,并让世人认识到,全部结论都是从少数公理经过演绎而来的, 是逻辑理性的成功运用。逻辑研究和几何研究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共同为理性思维创造出系统而有效的形式工具。

(四)实验理性

注重实验、技术和应用是阿基米德科学活动的特点。杠杆和浮力原理是举世公认的科学成就, 分别构成了刚体和流体静力学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指出:“求知是人类的天性。”“人们是由于惊异而产生爱好智慧 (即哲学的原意)的心情。”他们先是对眼前的事物感到惊异,逐渐对那些比较深奥的问题感到困惑,因而要研究它们。显然他们追求知识不是为了眼前使用。希腊理性精神的深入就是彻底地反思和怀疑,上天入地地追寻事物的终极真理。苏格拉底的“承认自己无知而又彻底地求真知”的精神一直在激励着西方[4]。

三、古希腊人的科学贡献

科学有思想方式和社会建制两个方面, 作为社会建制的科学是近代以后的事情,而作为思想方式的科学则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人遇到事情善于寻根究底,在众多领域都留下了思考。他们所建立的这种高度发达的、表达清晰的知识和思维体系的研究对象是科学的整体,至今仍能吸引很多科学家的兴趣[5]。

纯粹的科学必须是为着求知本身的目的而不是任何其他目的而存在,这种指向“自己”的“知”,才是纯粹的科学[5]。这样的科学,就是“自由”的科学。古希腊科学最重要的意义和贡献就在于它超越了知识的实用性功能,而对知识本身感兴趣这种精神是古希腊人对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 在其他任何文明中都找不到这样的精神气质。德谟克利特有一句名言:“我宁愿找到一个因果的说明,而不愿获得波斯的王位。”他所提出的原子论,在当时看来,一丝一毫实用的价值也没有,但这一理论对后世的作用在今天已经显现无疑。

四、古希腊人对自由的追崇

古希腊文化反映了希腊城邦的自由和力量, 城邦的公民们意识到他们是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民族, 而那种使他们区别于前辈和同代人的最基本的东西,乃是他们的自由。特别是民主制度在希腊各邦相继建立之后, 自由更是希腊人所渴望和追求的。在希罗多德看来,整个希波战争正是奴役与自由之间的庄严的史诗般的斗争[3]。

(一)自由的作用

自由是古希腊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所以他们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保卫城邦的自由,不仅要在身体上,更要在意志上体现出自由的精神。因此,一方面他们的精神生活相当丰富可以自由地谈论政治,辩论哲学问题。另一方面,他们竭力将个人自由与个人所属群体的整体利益关联起来。这种思想自由使古希腊人的思想远远优越于当时其他民族的思想, 成为古希腊人的一大特色。同时,他们成功地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机制:城邦在鼓励个人的创造性和对自我意愿的表达的同时,会将它们引导到公共福利的轨道上;个人主义通过城邦表达,个人自由与公民的责任必须达到平衡。

(二)自由的意义

古希腊人所享有和珍视的自由在古代世界是绝无仅有的。这就使之较其他民族更具有独立性,使他们的心灵生活充满了英雄式的精神挣扎和求索,这也促成古希腊在文学、科学和艺术上众多卓越成就的产生。同时,自由观念的深入人心也使尊重个体和发展个体成为神圣不可动摇的信念, 古希腊民主也才得以应运而生。把自由作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标志,是希腊文明传递给现代西方社会的文化基因[5]。

五、结语

希腊精神是西方文明的重要历史渊源和起点[6]。西方精神之库中的自由、自然、理性、科学和思辨等精神,都可以在希腊精神中找到其雏形和根源[7],它不仅为基督教哲学的形成埋下了意义深远的精神伏笔,而且对包括穆斯林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也具有重要影响。

科学与理性 篇2

从知识教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物学教学追求的应是理解的“质”,而非信息的“量”。即教师要遵循“少而精”的教学原则,以学科思想和学科观点统领教学内容,通过问题引领和学生活动等,最终使学生建构核心概念,领悟学科本质。零散的事实与信息不仅容易被淡忘,也缺乏迁移应用的价值,而在诸多事实基础上建构的核心概念,提炼的学科思想和学科观点则具有强大的统摄性和广阔的迁移力。正是学科思想、学科观点和核心概念才使得生物学形散而神聚,它们恰恰也是生物学的灵魂。在生物学中,进化论思想和生态学思想相互交融构成了生物学特有的学科思想。其中,进化是统一生物学的主题,它能够将生物学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研究成果统一起来。而“结构决定功能”等生物学科观点则为学科思想提供支持。例如,在教学“探讨细胞呼吸方式的进化历程”时,教师可提出“有氧呼吸过程为什么会含有无氧呼吸的步骤?”这一问题,让学生结合地球早期大气中氧的缺乏以及原核细胞中没有线粒体的事实,进行推测和分析。该问题能够驱动学生以进化的眼光重新审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并适时渗透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的生态学思想,通过描绘细胞呼吸方式进化的图景等思维活动,极大地增进学生的理解力和分析力。

二、培养学生理性的思维方法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应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从以下两点着手:一是充分挖掘生物科学史中的经典实验的教学功能;二是践行“在做中学”的国际理科教育的共识,让学生从事部分或全程的科学探究活动,以训练他们的科学探究技能(11项指标[1])。经典实验是科学家在探索生命奥妙的历程中所做的富有创新性的工作。生命科学史上的每一次重大发现、每一个新的突破,无不凝聚着科学家辛勤的汗水、智慧的结晶。因此,经典实验具有如下教学功能:追溯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衍生的轨迹,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的目的;领悟科学家如何提出问题,寻找证据,不断深入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理解科学探究的本质;展现科学家求实创新、不畏权威和艰难的探索过程,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经典实验教学能够将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例如,在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是如何被证明的?”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把教学目标锁定在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方式上。带领学生走进摩尔根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了解他如何经历对孟德尔定律普适性和萨顿假说的怀疑,对果蝇白眼性状如何遗传的好奇,到根据果蝇性别决定的背景知识对伴性遗传现象做出假设,以及设计测交、反交实验进行检验的过程,在过程中让学生领会“科学是格物致知的一种途径,其基本特点是:以怀疑作审视的出发点,以实证为判断的尺度,以逻辑为辩论的武器”[2]的内涵。生物学教师应扪心自问:我能作为生物科学界在课堂上的代表吗?现在很多师范院校偏重师范性,而轻视学术性,所培养的中学生物学教师因而缺乏研究能力[3]。当教师都不具备科学探究的思想和能力时,怎么能保证他教出的学生具有探究精神和创新素质呢?所以提高生物教师的科学素养是刻不容缓之事。

三、培育学生理性的精神气质

理性是自然科学的灵魂,是人性的底蕴[4]。在生物科学教育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能力,还应发掘生物学科中蕴含的精神资源,培养学生理性的精神气质,使其养成客观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理性求真、批判创新的科学精神。例如,在教授“探讨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成功因素”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你认为孟德尔坚持8年豌豆杂交试验的动力是什么?”“孟德尔是如何摈弃当时盛行的‘融合遗传’观点,提出‘颗粒遗传’理论的?”两个问题,可谓别具特色。前者可以让学生真切感受孟德尔是为追求真理而从事研究,而不是以科学发现以外的其他因素为目的,后者能够培养学生的批判创新精神,让学生领悟到科学正是在质疑、创新中不断发展的。

四、领略生物科学的理性美

真假老虎与科学理性 篇3

2000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开始申报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但照片的真实性受到网友和专家的质疑,一时之间,“打虎派”和“挺虎派”交锋激烈,引发了全国性关注。真相终究会水落石出,但在真假老虎的争论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科学理性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要是照片有假,当场把我头砍掉!如果是假的,我去坐牢,我儿子跟我一起坐牢。

——周正龙

我也敢拿脑袋担保,村民是带着“老虎”上山拍摄的。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傅德智

围绕华南虎照片的真伪掀起的这场“赌命”闹剧,背离了科学精神,泛起的是市井吵架的粗鄙气息。

——《海峡都市报》

科学不是赌博,科学也不需要赌场,惟有求实的科学态度,获取真实的科学论据才是科学研究的正途。

——网友

周正龙的照片是真是假,不能仅凭少数官员的一柄放大镜去甄别,甚至不能仅由当地政府部门说了算。野生华南虎是否存在,是不是要建立保护区,也不能完全依托于照片这样的孤证,而应遵循严格的科学程序。

——《北京青年报》

为何评审的专家中没有一个猫科动物专家?在陕丙的猫科专家真的比华南虎还珍稀了么?

——网友

科学容不得半点虚假,很多年前,专家在神农架地区考察过野人的行踪,当时也是只缺少实物照片,最终没有认定野人的科学存在,这就是科学的严谨。

——网友

此次由周正龙的虎照所引起的“打虎派”与“挺虎派”关于华南虎照片真伪的争议,并非科学意义上的争论,更多的是对此事背后隐藏的利益与政府诚信的质疑。

——网友

华南虎的照片是真是假,我们都应该保护好环境。别让利益迷失了我们的方向,别让照片的争执遮盖了保护环境的目的。

理性与科学 篇4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和谐,价值

0 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 人们在思想意识形态上的混乱造成了当下核心价值观念的边缘化, 因而构建和谐社会、重塑社会价值体系成为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华民族是历经上下几千年的文明古国, 同时悠久的历史也为文明遗留下厚重而灿烂的传统文化, 这里面既有我们千百年来所遵循的伦理道德, 也有我们引以为豪的民族精神。马克思主义作为我党及国家的主导思想, 其所包含的科学性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支撑, 使得它成为国家民族主流意识形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二者虽有不同、甚或有对立, 但其在重大社会趋向上总是殊途同归, 因而二者的有效结合与融通不仅能更加积极地发挥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同时也能激发传统文化在诸多中国特殊群体意识下的融通价值。

1 科学实践与兼容并蓄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在宗法、封建等级制度下产生、发展起来的, 自然不可避免带有宗法、封建等级制的烙印, 无论就其时代内容还是其思想体系来说, 与马克思主义是有根本对立的一面。传统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宗法等级观念等等, 均与宗法等级、专制制度相联系, 并为之服务的, 对于这些, “彻底决裂”、“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是必要的。此外, 传统文化中的神秘主义的东西, 与马克思主义和当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也是格格不入、需要加以摒弃的。然而, 传统文化又有另一面:它是中国人几千年来总结历史经验、探索人生、社会和自然奥秘的成果的结晶, 在其具体的有时代性的思想中, 却也不可否认地包含着对人类社会无论古今具有普遍意义的内容。这些内容在经过改造之后可以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一部分, 其中不少还可以为马克思主义所吸取。如传统中的仁爱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独立人格精神;忧国优民、竭诚尽忠的爱国精神;“慎独”的高度自觉的道德精神以及敬老爱幼、尊师重道、温、良、恭、俭、让等传统美德, 与马克思主义又是可以相容、相通的, 不是对立的。我们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之间关系的两重性, 极为重要。这是我们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依据。

两种理论能不能很好的结合, 首先要看两者是否具有开放的风格或者兼容并蓄的品质。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 实践的特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它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检验自身, 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不断吸收其它理论的长处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从而具有充盈的活力和蓬勃的生机。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其它正确理论兼容的必然性:客观世界的发展规律不是一个理论所能够无所不包的, 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彻底唯物主义态度, 就必须承认其它理论的合理成分, 并在实践中进行吸收和创新。批判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和其它理论合理成分兼容的手段和保证。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拒绝任何有科学价值的理论和学说, 它正是通过严格的批判精神, 通过合理的吸收和利用不同理论的合理成分, 保持其科学的纯洁性和旺盛的生命力的。中国是个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化, 同时又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和外来文化进行融合。对不同观点、不同学说、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色。

所以,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需要, 也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二者各自发展的内在需要。二者结合的结果, 一方面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另一方面将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两者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 形成的将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2 矛盾统一与和而不同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一方面可以通过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文化形式, 来发挥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建设实践的具体而实际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激活传统文化中所积淀的具有普适性的积极因素, 进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开辟广阔前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既可以进行形式上的结合也可以进行内容上的结合。所谓外在结合, 就是马克思主义内容的中国式表达, 是一种形式上的结合, 即借用传统文化中的某些独具特色的概念、范畴, 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而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崭新的时代内涵, 使之在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与形式的同时也富有时代的气息与特征。

所谓内在结合, 是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结合, 内在结合又包括两种形式:整合改造与开拓创新。其一,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整合改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与融通性。中国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的结合就是这方面的范例。早在商周时期, 周公在《尚书·五子之歌》中就提出了“民可近, 不可下, 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对中国传统的“民惟邦本”思想进行了批判地继承, 把这一传统文化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人所阐释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是在批判地继承了历史上民本思想合理成分的同时, 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其二,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开拓创新。马克思主义要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有力思想武器必须注重对传统文化的重建。所谓开拓创新就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 对传统文化中独特的价值理念进行发掘, 并结合时代内容创造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又体现传统文化特色的新概念和新范式。我国的统一战线理论、“和平共处”原则和“一国两制”构想就是对传统文化中“和而不同”思想的开拓创新。

综上所述, 中国共产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 表明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不同人类历史上的传统和谐社会, 也不同于当代资本主义的和谐社会, 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充分体现民族特色的社会理想, 这种社会理想应当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 建立在广泛的民族认同飞础上, 才会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现代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两个目标, 迎来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永植.重建人类社会[M].北京:东方出版社, 1995.

[2]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健家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7.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 2008.

虚拟世界与理性的科学信仰 篇5

计算机的普及,网络的.兴盛,致使许多人对科学信仰进入迷恋状态.虚拟世界和信仰都具有虚实交错的特点,表现为现实心理和理想心理、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既冲突又联结的关系.虚拟世界的虚实交错特点对主体存在的价值及未来发展的认识产生了深刻的负面效应.需要树立理性的科学信仰关怀科学和虚拟世界,适时地消解虚拟世界带给主体的负作用,以便用现代科学去实现人类自我满足与自我完善、自我创造与自我实现的统一.

作 者:程宏燕 陈莹 作者单位:程宏燕(上饶师范学院,政法系,江西,上饶,334000)

陈莹(沈阳工业学院,辽宁,沈阳,110013)

理性与科学 篇6

【关键词】 社会发展 代价 主体 科学性 合理性

在社会进步代价问题的对待与处理上,所谓主体活动的科学性,系指如何达致人类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主体活动的合理性,系指代价付出上的适度性、社会进步的同步性与可持续性。它们都指向一个重要的目标:减少代价的付出。

1. 主体在社会发展代价问题中的地位

1.1在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审视中,人是目的而非手段

传统的进步观或庸俗唯物主义进步观,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甚至以生产关系的公有程度为社会进步的主要目标,此略不论)。经济增长的进步观通常以国民收入及人均国民收入为衡量社会发展水平的最主要指标——经济发展固然是社会进步的基本保障,经济增长能改善人们的生存条件;然而这一进步观存在许多缺陷。因为经济增长只能反映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不能反映社会精神文明与人们精神世界的幸福快乐程度。更糟糕的是,经济增长进步观通常只考虑能量化的必要成本(有形成本、短期成本、私人成本),而忽略超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长期成本——环境污染、人际关系恶化、因贫富分化造成的群体间消耗、精神世界的沦丧、劳动异化、对人的尊严与发展权利甚至生命的剥夺等等),使人沦为经济增长的手段。这显然是违背社会进步的本质涵义的。社会进步说到底是人的进步、人的发展和人的权利与人的幸福的获得。一切关于代价的理论和评判,都只能围绕“人是目的”进行。这是主体在社会发展代价问题中的地位的根本观点,无论代价的定义、计量、分类、评判、价值认定和所有关于成本与超成本的阐发,舍此都是南辕北辙,舍本逐末,是根本错误的。①

经济增长进步观带来众多的弊端和消极效应,它应该被一种以人与社会的综合发展为宗旨,以主体文化价值为尺度的进步观所替代,应该将社会进步问题放到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理解,将发展与人的生存质量及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全面优化系统地联结起来,并且强调贯穿其中的整体原则,即发展是“社会–人”的整体性进步,赋予“进步”(发展)概念以丰富的人的涵义。佩鲁正确地指出,发展的核心在于人,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本身获得全面发展:“必须牢牢记住,个人的发展、个人的自由,是所有发展形式的主要动力之一。这种个人的发展和自由能够在每个人所造成的和在其各种活动中所感受到的各种价值范围内充分地实现他们的潜力。”②

1.2作为社会进步成效的关键的主体作用

作为社会进步成效的关键的主体作用,是要建构正确的代价意识,理顺社会进步与代价付出的辩证关系,慎于采取任何重大的社会行动,尽量避免超成本代价的付出,力争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社会进步。

人作为社会系统中唯一的能动主体,不待言,都要担负起下列推动社会进步的主体作用: 作为社会发展目标的确定者;作为社会发展模式的探索者;作为是社会发展任务的承担者等等。

人作为社会系统中唯一的能动主体,其重要地位更表现在对社会进步成效的把握与控制上。社会发展规律客观地摆在那里,怎么顺应它适应它以便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成效最大的社会进步,就要看主体怎么去做了。确立正确、合理、积极的代价意识,便是主体因应这一要求的能动反应。

代价意识表明主体对社会历史过程中得失与成效关系的判断、权衡与取舍的态度和意向。只有确立了清醒的代价意识,才能正确地对待和思考代价,才能够尽力避免和缩小代价,减少发展过程中成本的付出。

确立正确的代价意识,要看到代价总是有两重性的,既不能无视必要的代价的存在,否定代价的客观必然性;又不能因为代价的否定性、缺憾性而回避历史代价的付出。从短期看来似乎是不必要的代价,却可能在将来得到丰厚的回报;一味以长远目标的“伟大”來掩饰现实超成本代价的非必要付出,更须坚决反对。

确立合理的代价意识,要反对利己主义倾向。利己主义看不到必然性代价的支付能换取某种发展,能以牺牲较小的价值换取较大的价值;利己主义更从本集团的利益出发,为攫取本集团利益而不惜付出有害于整个社会进步的超成本代价。

确立积极的代价意识,要明确代价产生的根源,揭示代价与发展间的相互关系,对必须付出的代价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对难以避免的超成本代价的支付、对为了长期目标的短期支付、对未来的可能支付,都要积极自信地予谋和对待。

总之,明确主体在社会发展代价问题中的地位,是减少代价的前提。只有有利于“以人为本”、“人的解放”的发展才是社会的真正进步。偏离这一目标的任何“发展”都应该置疑,而任何偏离与对偏离的纠正都可能带来不必要的超成本代价的付出。严重偏离这一目标的任何“进步”都是逆进步,更须坚决反对;而这种严重偏离会带来巨大超成本代价的痛苦付出——从而在这里它已不仅仅是一个哲学问题,更是一个严重的经济问题与严重的政治问题了。

2. 提高主体活动的科学性以减少代价

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要提高主体活动的科学性就是要努力去达到这种统一。一方面,由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所决定,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称它为社会“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③; 另一方面,人类社会的发展又要适应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和目的,要通过人的主体选择和实践来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最高价值取向,就是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为根本的东西。但是在以往的实践中,由于对合目的性一面的忽视,不少做法忽视了人民群众的需要与利益,这是我们在研究代价问题时需要特别加以重视的地方。

“人的全面发展”是确定和实现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的基本标准,而社会发展目标的合理与否对于社会进步的成效亦即历史代价的付出与回报具有重大的规定作用。所谓合理的社会发展目标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统一”,就是说它必须具有合乎客观规律的科学性、符合社会条件的可行性、符合人的目的的道德性。人能否选择和制定合理的社会进步目标取决于他是否具有健全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良好的道德意识、适度的价值调谐能力和人格养成以及出色的决策能力和创造能力。不仅如此,人的全面发展还可以说是实现社会进步目标的方法论,因为社会发展目标本身仅是一种蓝图设计和观念模型,它还要依靠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以及可具体化的人的需要与利益格局来实施。

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与其他方面的社会发展内容相比,应当处于绝对优先和相对突出的地位。这意味着在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要把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都应当保障人的权益、捍卫人的尊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偏离了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根本目的和方向,就意味着社会发展误入了歧途,发生了社会异化,这是应当加以防止和矫正的 。

3. 提高主体活动的合理性以减少代价

无论从世界的角度看,还是从中国的情况看,发展的进程都伴随着种种问题,例如资源问题、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问题、生态问题、公平问题、价值失范问题等等,它们都涉及到社会进步超成本代价的付出。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其现代化与市场经济建设应该在哪些方面、多大程度上减少代价的付出,也是本文试图回答的问题。

3.1注意掌握社会发展代价的度

社会发展必然要付出代价是得到众所认同的。接下来的问题是:代价的付出是否没有度的限量呢?超成本代价在具体历史条件下是否具有可避免性呢?

显然,只要主体的价值目标定位正确,手段正当,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下,成本代价是可以保持在一个恰当的水平上的,超成本代价是可以避免的。成本代价支付的适度性指的是,对于人们力所能及的发展问题,人们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决策能力、行为能力与价值调谐可以正确能动地发挥,从而避免不必要代价的支付,使成本保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超成本代价的可避免性的所指,正与上述的目标与结果相同。

代价是可避免性与不可避免性辩证统一的概念。从共时性看,两者是对立的。一个历史阶段,成本代价的付出不可避免,可避免的是那些超成本代价。从历时性来看,两者又是统一的。在这一个历史时期内支付的成本代价,在下一个历史时期可能成为超成本的代价。

代价支付的多寡、是否超出成本与发展战略的制订、发展目标的设计紧密相关,从而与历史主体的主观认识、行为与价值调适息息相关,因此,成本代价和超成本代价付出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们解决发展问题的能力提高与价值判断的正确有关。二者落实到具体的操作层面,就是掌握代价付出度的问题了。

在讨论如何把握代价支付合理的度的问题上,有学者针对改革实际提出了“充分补偿原则”(为防止种种不稳定因素的发生,对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为社会整体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的部门及个体提供及时的“代价补偿”)与“可承受原则”(国民的承受力)。这些原则的提出有其一定的合理性,但作者仅仅把着眼点放在会否“引起社会的不稳定乃至动乱”的目标上,仍显示作者价值目标的偏狭。要言之,无论我们提出什么原则,都不要偏离“人是目的”的根本目标。

3.2代价付出要合于社会公平正义

代价付出要合于社会公平正义,指的是社会进步的同步性或整体性。例如在当前改革中,我们必须意识到,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或超成本代价越大,社会弱势群体与公众利益受损程度就越深,自然与社会环境遭受的破坏就越大,社会治理的成本就越高,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也就越大。为了经济的较快增长,一些地方减少了对于医疗卫生与教育等公共事业的投入,许多百姓付出了居住权利不能实现的代价、公共福利下降及经济负担提高的代价、甚至失去基本生活保障的代价。显然这不能说是与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相符合的。因此,降低经济增长付出的代价,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效率与公平的平衡,不能为效率牺牲公平,不能让弱势群体承担全部的发展成本,而只让少数强势群体与利益集团分享发展的成果。要让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够惠及所有人群,同时通过法制建设抑制权力的非正当运用,确保机会均等与社会公平的实现。降低经济增长的代价,还需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疏通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表達渠道,增加他们在制度建设的话语权及在公共政策决策上的权重。代价付出合于公平正义,就是合于社会进步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这可以使无谓的超成本代价的付出减低到最少。

3.3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减少代价付出的良径

“合理性发展是环境、资源、经济、人口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是既实现经济发展的目标,又实现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与环境的和谐,使子孙后代能够安居乐业,得以永续的发展”。④ 20世纪以来社会发展的负效应使人类社会进一步发展遇到严重障碍,也使人们认识到单纯的片面追求GNP增长或以滥耗资源、牺牲环境和生态失衡为代价换来的单纯的经济发展,决不是一种合理性发展。要使人类摆脱目前的困境,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寻求新的发展战略,同时又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广泛合作,使人类社会普遍树立起可持续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并不是简单地要求环境保护,而是要从更高、更远的视角来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要求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强调的是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危害,力求向所有的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机会。它不仅要求当代人不能滥用自己的环境权利,不能一味地片面追求自身的发展和消费而剥夺了后代人理应享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以及发展和消费的机会。而且要求人们必须纠正过去那种靠高消耗、高投入、高污染和高消费来推动和刺激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模式;它不仅要求人们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生产时要尽量少投入,多产出,在消费时要尽可能地多利用、少排放,而且要求人们必须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起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标准,不再把自然界看作是人类随意盘剥和利用的对象,而应该看作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和价值的源泉,学会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把自己当作自然的一员,与之和谐相处。

可持续发展观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予鼓励,对环境不利的活动应予摈弃。在衡量和评价发展的指标上,它不单纯用GNP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用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生活等多项指标来衡量发展。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实现了可持续发展,也就实现了合理性发展。

注释:

①联合国科教文组织1979年将“增长、公平、民主、稳定、自主”五项目标作为各国社会进步的标准.联想到过去“不惜牺牲(人民的福利以至生命)以达到某个伟大目标”的观念,对比是多么强烈.

②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华夏出版社,11987,第175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第101页.

④李国华, <<论合理性发展的基本内涵>>,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9年2月.

参考文献:

[1] 郇庆治:《绿色乌托邦》,济南,泰山出版社,1998年.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3] 李文谰:《社会发展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年.

作者简介:朱永海,工作单位:中共南阳市委党校 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讲师。

科学理性对待禽流感 篇7

1 禽流感病毒的分子结构特点及其生物学特性

1.1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包括甲、乙、丙 (A、B、C) 三个型。其中, 甲型流感病毒分布于全球, 可感染禽类和多种哺乳动物, 并常引发大流行, 属于广谱宿主病毒类;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仅人感染, 不易引发流行。

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分为H和N两大类。H代表Hemagglutinin (血细胞凝集素) , 有如病毒的钥匙, 用来打开及入侵人类或牲畜的细胞;N代表神经氨酸酶 (Neuramidinase) , 是帮助病毒感染其他细菌的酵素。

流感病毒不耐热, 65~70℃加热数分钟即失去活性, 直射阳光40~48 h即可杀灭, 紫外线照射可迅速破坏其感染性。

1.2 禽流感病毒

禽流感病毒 (Arian influenza virus AIV) 属于甲型流感病毒, 是正粘病毒科流感病毒A的成员之一, 该病毒存在于所有的家禽和野禽, 其中水禽常带毒。禽流感病毒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由8个单链的RNA片断组成, 在增殖过程中这8个片段之间很容易发生易位和重组, 所以, 该病毒容易发生变异。该病毒分为高致病性病毒株、低致病性病毒株和不致病性病毒株。根据位于病毒囊膜表面的血凝素 (HA) 和神经氨酸酶 (NA) 的抗原性不同, 将甲型禽流感病毒分为多个亚型, 目前已经发现确定的HA分为14种, NA分为9种, 二者排列组合又可分为众多亚型。迄今为止, 研究发现所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均为H5和H7亚型, 但并非所有H5和H7亚型都是高致病性毒株[1,2]。现今引发人感染的就是H7N9亚型流感病毒。

2 禽流感目前感染人的现状评估

目前尚未发现此次禽流感可人传人。之所以感染的人不传染其他人, 其中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绝大多数人群的机体细胞膜表面没有该H7N9流感病毒的受体 (病毒感染的首要条件就是进入机体后, 首先要吸附在有机体相关敏感组织的细胞膜上, 然后进入细胞增殖逸出再吸附其他细胞形成感染, 因此只有细胞膜上具有该病毒的受体才可以进行吸附) 。只有机体细胞膜表面具有H7N9流感病毒受体的人才能感染该病毒并造成发病, 目前我国的人群中具有H7N9流感病毒受体的人极少而且非常分散, 所以, 没有形成人传染人的几何级别的传播趋势。

由于上述因素及以往经验可以预见, 此次流感应该不会造成大区域的流行, 在流行一段时间后便会自动终止。

3 禽流感病毒未来变异趋势

从微生物学的角度推论, 禽流感病毒 (包括所有A型流感病毒) 由于自身结构的特点, 其变异肯定会持续, 但是变异为能够感染人的新毒株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这主要由于以下几点原因: (1) 禽流感病毒不容易被人体细胞识别并结合; (2) 所有能在人群中传播的流感病毒, 其基因组必须含有几个人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 而禽流感病毒没有; (3) 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由于含碱性氨基酸数目较多, 使其在人体内的复制比较困难。

4 为禽流感正名, 不必“谈禽色变”

4.1 科学称谓和评价禽流感

目前感染人的H7N9流感病毒严格来说应该称为“禽源流感病毒”或“H7N9甲型 (A型) 流感病毒”。该病毒在世界上为首次出现, 在所有的禽类 (家禽和野禽) 中该病毒的存在方式和发展状态都尚在探讨之中。甲型流感病毒是一个可以感染多种动物的广谱病毒, 现在匆忙的给该病毒冠以某种动物作为修饰定语来定性尚为时过早。而且, 该病毒今后的感染谱以哪种生物体为主也尚未可知。因此, 应该客观准确地对该病毒进行评价。

4.2 科学理性对待禽流感

媒体应该对此进行科学严谨的报道, 建议今后各类媒体对诸如流感之类的专业性极强的报道题材, 在公开报道前最好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从学术层面对报道中的相关业务术语给予把关定性;同时媒体也有责任把流感这类专业性极强的题材以科学普及的方式做一个系列节目让社会普通民众对此有一个正面的科学理性的认识。

全社会的普通民众对此次流感如此反应过度, 其实主要是来自于对禽流感的误解和不解, 从而引发“谈禽色变、草木皆兵”的不正常连锁反应, 这种反应是不科学也是非理性的。4月29日, 农业部与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OIE) 举行了动物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联合考察情况通气会, 考察组指出, 截至目前, 养殖场内未检测到H7N9流感病毒, 养殖场家禽感染风险很低, 人感染H7N9风险主要来自活禽市场环境。

现代企业科学理性采购初探 篇8

1 科学理性采购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传统物资采购业务重形式操作, 轻管理控制, 缺乏市场研究, 缺乏采购前期的策略研究。物资采购人员通过简单的询比价和招投标工作确定厂商和采购价格, 没有把足够的精力投入到合同签订前的市场分析、策略研究、风险控制之中, 采购管理水平不高。一是在供应商选择上仅看重采购价格高低, 而不管供应商资信状况、制造能力和历史业绩等, 不科学也不够理性。二是在业务操作上, 采购人员整天忙于询价、比价、谈判、签约、结算和报批等具体业务操作, 往往疏于研究市场、疏于研究需求, 采购工作陷入低水平的重复劳动。三是在价格确认上缺乏市场了解, 缺乏对厂商产品的认知, 缺乏科学的定价措施。不管是公开询比价, 还是招标采购, 单纯以低价格中标。四是在采购后期管理控制上, 缺乏具体的措施和办法, 对厂商的如期交货和产品质量控制只是被动地接受, 没有加工过程的干预措施和协调处理的办法。

现代企业对物资采购的要求不再是物资供货周期和功效的满足, 而是融入了更多的专业化、精细化的内容, 要求采购部门为企业生产采购总成本最低和性价比最优的物资。近年来, 市场竞争的加剧, 价格战、低成本, 使物资低价采购愈演愈烈, 多数企业在市场竞争和成本的压力下, 往往都选择了价格。过多的压低采购价格, 直接导致采购产品质量的下降, 最终影响到自身企业的生产和产品质量的下降。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因“刹车门”召回事件, 就是因为过度压缩成本, 导致部件采购中选择了低层次供应商和伪劣产品, 企业经营数十年的“质量标杆”形象一夜被毁, 损失惨重。历史的教训使我们深刻的认识到,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采购质量可靠的原料和设备是企业生产运行的前提, 是采购人员使命。

现代企业物资采购工作就是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 以物资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为最高原则, 通过开展采购策略研究, 制定科学严谨的采购流程管理, 实现理性采购。

2 实现科学理性采购的有效途径

全面落实科学理性采购, 必须强化采购策略研究和应用, 建立物资采购供应的约束机制, 推进采购工作由业务型向策略型转变。如何才能走出“以价订货”的误区, 用科学理性的采购指导我们采购到总成本最低和性价比最优的物资, 使物资供应工作逐步走向决策科学化、制度明确化、采购理性化呢?

2.1 转变传统理念, 通过管理措施和采购模式的调整控制, 实现科学理性采购

通过机制优化, 建立分工明确高效协作、环节之间过程之中的监督制衡和自动纠偏机制。采购人员要从谈判桌前走出来, 腾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市场、研究内部物资消耗规律, 从价值理念上树立科学理性采购的思想,

⑴开展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不仅要关注物资采购价格, 而且要对物资的使用寿命、维护保养费用、储备资金占用、物流运输以及能耗、技术进步、环保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估, 实现物资生命周期的总成本最低。⑵开展物资综合成本分析, 在满足企业对物资性能要求的基础上, 追求适合的性能和合理的价格, 既要防止物资质量与功能过剩, 又要防止忽视物资质量、片面追求过低的采购价格。⑶开展物资采购后评估工作, 对前期采购物资的使用效果进行综合评估, 按照不同指标的实际效果引导和修正后期采购业务, 确保采购物资的综合效益最优。

2.2 通过对采购源头的管理控制, 实现供应商资源管理的科学理性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供应链当中最重要的一环, 良好的供应商使随后的价格、质量、交货、服务甚至库存管理都有了保证, 是实现科学理性采购的有效途径。

⑴建立优秀供应商网络, 通过对入网供应商的管理控制, 将缺陷供应商和低水平供应商拒之门外;通过供应商引入和淘汰机制, 达到加大竞争、掌握谈判主动权、降低采购成本的效果。⑵积极培育主力供应商和战略供应商。对生产建设密切程度高、所占金额较大、市场资源稀缺的重要、关键物资, 通过承诺市场份额、加快货款支付、合作项目科研等措施, 建立互利互惠、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 从而达到稳定货源、稳定质量、稳定价格、共同发展的目的。⑶完善供应商考核和风险评估。对供应商供货和售后服务量化评级, 引导后期采购。在重点物资和大型设备的采购过程中, 对供应商的企业运营现状、生产制造情况实地调研了解和分析评估, 规避采购风险。

2.3 建立深入细致的市场研究策略, 实现采购定价的科学理性

在市场繁荣发展的今天, 坐等供应商上门, 仅凭主观臆断与供应商讨价还价, 是不符合科学理性采购思想的。通过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和分析, 采购定价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⑴开展物资采购成本分析。根据物资料性和参数分析成本构成, 掌握供应商的产品成本和利润空间, 建立同类物料价格构成公式, 为之后的商务定价做充足的准备。

⑵开展市场价格分析。通过市场信息的搜集分析, 选择高性价比物资, 掌握对己有力的第一手资料, 增加谈判的掌控力。

⑶合理选择定价策略。根据采购物资的市场特性和我方需求, 综合分析供应商的营销策略等各种经济因素, 选择最合适的定价策略。批量采购的市场通用物资采取招标采购, 少量的普通物资采取询比价采购, 专用的技术要求较高的特殊物资采取联合谈判采购等。

2.4 开展物资采购策略研究, 积极推进框架协议采购和物资寄售业务, 实现采购方式的科学理性

划分不同物资类别, 针对不同的料性和轻重缓急, 有目的地实施不同的采购策略。将物资划分为战略物资、杠杆物资、瓶颈物资和一般物资, 采取不同的采购策略, 确保采购活动目标明确、有条不紊地进行。

⑴集合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需求批量, 选择优秀供应商签订框架协议采购, 即锁定了市场资源, 又培养和稳定了战略供应商资源。⑵利用买方市场的优势, 对使用动态不大、料性分散、资金占用较大的物资采取寄售的方式, 采取用后付款的方式, 即节省了资金占用, 又密切了供应商的伙伴关系。⑶引入专家采购和分级决策制度。按物资的重要程度和批量大小成立不同层级的采购决策小组。对于专业性关键物资, 邀请专家参与并主导决策, 增强高技术群体决策结果的正确性。

2.5 建立物资供应过程控制, 防范制造过程和工期风险, 实现采购过程管理的科学理性

对物资加工及供货环节把关, 转变重商务谈判、轻管理控制的观念, 把过程控制放到突出位置。从机构和人员上给予大力支持, 设置专门的机构或岗位从事过程控制工作。将过程控制工作制度化, 建立健全合同执行过程中的巡视、巡检和监造制度, 确保制造质量、交货进度有人去管, 采购风险有人去识别、有人去控制。特别是对框架采购协议、重大采购合同和低价中标合同, 应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动态监控, 防范制造工艺和制造工期风险, 牢牢把握主动权。

2.6 提高物资采购队伍素质, 培育专家采购团队, 以人员素质提高, 促进采购水平的提升

采购管理的精细化要求采购人员要具备现代物流知识, 精通信息技术、网络操作技能;要建立精通物资特性和使用特点的专业人员参加的采购专家队伍。

⑴强化专业知识培训, 让业务采购人员深入一线学习, 跟班劳动, 了解所管物料的加工工艺、生产流程, 熟悉各类物料的使用和性能指标, 进一步提高供应人员的专家采购能力。

⑵强化业务技能培训, 通过业务知识学习, 提高数据收集、整理和市场分析、预测水平, 积极打造物资采购专家队伍。

⑶开展形式多样的岗位练兵和专业比武, 促进业务交流。开展经济论文研讨;开展市场分析交流和采购后评估交流等。

摘要:随着管理精细程度的提高, 科学理性采购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物资采购工作要以科学理性的态度, 以物资性能价格比最优和供应总成本最低为最高原则, 通过开展采购策略研究, 制定科学严谨的采购流程管理, 实现理性采购。

关键词:采购策略,供应商管理,市场研究,理性采购

参考文献

[1]蒋振盈.科学理性采购严格控制风险确保安全供应, [J]:中国石化2009年第10期.

[2]王为人.采购技巧, [M]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9.

理性与科学 篇9

一 “自然之镜”:科学合理性的实在论依据

传统科学哲学理解的科学合理性, 首先是指科学知识本身的合法性, 这表现为一种强“合理性”。瑞格斯总结说, “在标准科学观看来, 科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发现有关外部世界的真理。科学研究是由公正的研究者通过逻辑和经验事实进行科学活动的。并且科学家工作的成果公开由公众检验, 可以通过检验和批判保证它们结果的客观性和正确性”[1], 科学以其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观性的面貌, 显示出它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所具有的绝对的真理性。人们强调知识是对某种人类经验、生活或客观世界的反映, 至于科学知识, 它是科学家在对自然界研究过程中形成的理论化、系统化的知识, 并且, 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外部客观世界的真实面目。在这一意义上, 正如罗蒂所描述的:人的心灵是一面“自然之镜”, 科学知识就是一面映射这种实在的“自然之境”, 是关于自然的确切描述、真实客观的理性知识。

这种知识或认识的合理性首先在于知识确定性的实在论依据, 这是近代科学研究和认识论研究的理论出发点。近代认识论的一个基本预设就是主客体的二分, 把科学知识解释为主体对客体的认识产品。这样, 从研究对象来看,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它所极力消除的是在研究过程中所体现的人的痕迹, 以达到绝对客观性的程度, “实在论倾向于强调物质世界对表象结果的影响, 并且缩小其中人类力量的作用, 对于实在论者而言, 科学家及其工作在本质上是透明的……一旦应用正确的工具, 探索者 (实验者) 和制图者 (理论家) 在本质上就与最后结果的图像无关了”[2]。这样, 在自然世界与科学理论之间, 就达到了某种互通, 科学知识直接反映了自然实在的规律, 而个人的因素是科学研究需要摒弃的成分。科学知识的合理性, 正是以外部实在的客观独立性为前提的。

在传统自然科学, 特别是以牛顿经典力学为代表的传统物理学中, 这种实在论观念表现得最为显著:科学家 (主体) 对自然界 (客体) 的作用并不干扰客体本身的状态或性质, 科学家通过客观的方法能够获得关于客体的真实知识。而且, 科学家所使用的测量仪器也并不干扰客体的状态, 可以准确地测量客体的性质。这样一来, 在科学家的知识信念与自然界之间就形成了一种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 这也保证了科学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 只有这样的客观知识才是合理的。

其次, 由于科学是一项客观性事业, 由此我们必须尽量排除各种人为因素、社会因素的影响, 才能达到真正的合理性:“所有科学的教育和研究基础的前提, 就是科学家所持有的关于事物之普遍本性的信念”[3], 它重点强调的是科学的“非个体性”特征。人类认识、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所有个体性的成分都被视为有悖于客观主义知识理想的否定性因素, 即使难以彻底根绝的话, 也应该尽量克服、减少, 科学研究应当是一个冷静客观, 排除情感纠缠的过程。波普的证伪主义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他主张科学家不仅应该对科学猜想的结果持中立的态度, 而且应当设法来反驳它, 科学家对于自己所提出的猜想应该不偏不倚、公正处之。以理性精神来克服由于个人因素 (情感、利益、价值观等) 造成的知识误差。实在论所设定合理性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坚持外部实在是完全超越于人类主观意识而存在, 外部世界能以图像或者符号的形式, 反映于我们的意识之中。

这样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科学的价值中立思想。在科学知识与社会价值、意识形态关系问题上, 人们视科学为一项理性事业 (尽管从培根、休谟开始, 就对社会因素给予了一定认可, 认为社会因素可以通过人的感知来扩展知识, 但社会因素的负面作用还是首位的, 是要加以克服的“假相”) 。特别是在20世纪分析哲学兴起后, 逻辑实证主义随之成为占统治地位的“科学哲学”, 它们对科学知识的考察停留在理智哲学范围内, 无论是科学知识的检验、证明还是知识的标准、意义问题, 它们都坚持在经验和逻辑范围内的检验和证实原则, 而社会、文化等外在因素在知识论中只是一些需要加以克服的障碍。

最后, 知识合理性与真理联系起来, 将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就归结到了它所反映的外部事物身上, 科学的真理性在于与外部实在相符合。科学知识是关于外部实在认识的唯一可靠来源, 具有真理性, 哈贝马斯曾对此做过一个经典的表述, 我们不再把科学理解成为一种可能认识的形成, 而是必须把认识与科学等同看待。这就是说, 科学是一项理性的事业, 利用它可以获得对自然的正确认识。这时的科学知识被视为客观的、严格决定论的、精确的、形式简单的。也正是由于这种客观的关于自然的绝对的科学真理观的影响, 尤其是在科学主义心目中科学是绝对正确的, 它可以作为人类知识的典范、真理的代名词, 它要求我们不再把自然科学理解为知识的一种, 而是把它与真理知识等同起来。

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坚持科学真理论, 希斯芒多总结说, “我的最低限度的实在论 (minimal realism) 认为, 实验者充分操作的实体是存在的, 研究者对这些实在的性质有所了解。它还主张, 获得真理论是科学家的目标之一, 并且这是一个压倒一切的目标 (overriding arm) ”[2]7, 它最终总要将知识归结为真理或不断趋向真理;其二则在于承认真理是外部实在与理论的符合, 即符合真理论。科学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真实说明, 科学的目的就是要有关“世界的本来面目”给出真实的描述, 对科学理论的接受意味着它为真信念。此外, 真理符合论又是和实在论承诺联系在一起的, 符合论是要强调与外部自然的一致性, 这里就必然承认实在的存在。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自然科学深刻影响了这一时期的哲学思维模式, 整个近代认识论的发展其实就是在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下进行的。

二 “方法论崇拜”与科学合理性

对科学合理性的另一个重要论证是方法论的辩护。方法论的合理性, 普特南称之为“‘方法’崇拜”, 他这样写道, “许多哲学家一直相信, 科学活动是通过遵循一个独特的方法进行的。如果事实上真有这样一种方法, 借助于它, 一个人可保证发现真理;如果其他方法都没有发现真理的真正机会, 并且, 如果正是科学且唯有科学对这种方法始终如一的运用, 才能说明科学的非凡成功和非科学领域的无休止争论, 那么合理性 (如果有这样一种东西) 也许应该等同于这种方法的拥有和运用”[4]。所以, 科学受到固定规则和方法的支配, 它遵循着一套发现真理的特定程序。

伴随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当伽利略用“实验方法和归纳方法与数学的演绎方法结合起来”创立近代物理学时, 自然科学就面临着合法性的辩护问题——如此建立起来的理论何以使人信服, 如何保证这种知识的正确性呢?以洛克等人为代表的经验论对科学合理性的辩护正是从科学的方法论角度进行的:科学建立在可直接经验的事实基础上, 然后通过归纳、逻辑推理、数学方法形成合乎逻辑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 无论是什么人, 只要按照理性的方法, 都可以独立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这样, 近代科学利用精确的观察-实验方法, 建立起在经验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的理论或规律。科学据此成为一项理性的事业, 科学因此而具有合理性。所以, 经验主义以来的科学哲学强调, 科学知识是通过经验归纳和实验的分析而获得的, 归纳方法是科学认识活动的重要保证。

为此, 牛顿也曾声称, 在实验哲学中, 科学命题都是从现象中导出, 然后通过经验归纳而使之成为一般的定律。并且他还断言:“我们应当力戒假说”, 因为任何不是从现象中推论出来的说法都应称之为假说, 而这样一种假说, 无论是形而上学的还是物理学的, 无论是属于隐蔽性质的或者是力学性质的, 在实验哲学中都没有它们的地位。因为假说既不是一个现象, 也不是从任何现象中推论出来的, 只是一种“臆断或猜测”。为了同传统的思辨哲学划清界线, 牛顿强调, 理论应该完全是由经验观察到的现象推演出来的, 不能包含任何个人的想像或臆断。通过在主观上排斥从理性出发的经验假说方法, 牛顿试图确保理论成为直接来源于经验世界的终极真理, 利普林总结说, 这种方法论合理性是“建立理论过程的合理性, 通过这种方法科学理论得以产生并发展起来”[5]。

逻辑实证主义的兴起后, 他们以自然科学知识为标本, 试图通过逻辑分析和逻辑法则, 把科学理论重建成一个演绎系统, 把科学建立在仅仅由“经验”和“逻辑”因素构成的前提之上。具体而言, 一个理论的接受和拒斥归根到底取决于逻辑和经验这两个因素, 而对方法论规则形式化说明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规则和标准在使用中保持客观, 不受认识主体的主观因素的影响, 科学和科学合理性都是不依赖于主体的, 它们相对于社会历史条件具有独立性, 所以, 对科学核心部分的研究是逻辑和传统认识论的领域, 并且任何类型的社会分析都是无关的[2]8。科学和科学合理性都是不依赖于主体的, 它们相对于社会历史条件具有独立性。科学、科学知识是人类理性的产物, 它是科学家通过一定的逻辑程序, 在经验观察、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界探索的结果。

科学理论的合理性在于经验事实的客观支持和理论本身内在逻辑的一致性以及理论与实在或现象的符合。逻辑实证主义明确地在创造性思维的语境即“发现的语境”和正统的科学说明的语境的“辩护的语境”之间作了区分。“大多数逻辑经验主义坚持在发现和确证语境的基本区分, 他们主张从后者的立场出发科学知识就有了理性的保证”[6]。但“在实证主义传统中, 赖辛巴赫的区分转变成了学科之间的劳动分工。自然科学家处理科学知识;哲学家的身份不过只是他们的女仆, 帮助整理逻辑上的混乱;而社会学家仅仅关注在观念的偏离方面:科学的错误、错误的信念和对理论的非理性抵制。关于这些偏差的社会学解释是犯错科学家在他工作中的不合适的社会位置或不恰当的组织结构发现的, 它们允许个人、社会或其他因素会歪曲知识。社会学家主要集中在科学家和科学机制方面, 而非是科学知识”[7]。所以自逻辑实证主义以来, 科学发现被视为科学家主观性的过程, 它只适合于描述, 只跟科学家的个人心理特征和相应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关。在排除了科学发现问题以后, 科学哲学的任务就只是对剩下部分的理性分析。科学据此成为一种理性的事业, 科学合理性以科学方法的客观性作为基础。

所以科学的合理性, 主要在于科学方法的客观有效性, 按照巴伯的说法就是:科学方法是达到知识的唯一可靠的路径。从科学哲学研究过程来看, 科学建立在使用精确的观察和实验方法得出的经验事实基础之上, 它在实验和观察上具有严格的可重复性、可预言性。因此科学是纯客观的, 与人的主观愿望, 个人私利等价值因素无涉, 这正是科学合理性的最根本特征, 也是我们理解科学合理性的最常见观点。

三以“生活世界”为基础科学合理性

以上我们在分析科学合理性问题时, 表明了认知范式合理性中存在的一些基本困境, 即知识合理性的实在论辩护和方法论的归纳辩护难题。事实上, 这种困境正如拉卡托斯借鉴康德所概括的: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 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以上我们所分析的科学合理性模式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如果一种科学哲学充分地说明了科学合理性, 那么它在理解科学史时是以辉格式解释 (whig understanding) 为代价的;如果一种科学哲学成功地理解了科学史, 则这种科学哲学对科学合理性理论的建构则是不完整的。进一步讲, 正是由于传统哲学把人从现实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 变为单纯的认识者, 抽象化为纯粹的意识者, 又从自我封闭的意识主体出发建构认识论体系, 在抽象的主体意识中寻求知识合理性。其实质就是哲学家们通过思维的抽象, 把人的理论认识活动从感性实践生活中脱离出来, 使之成为凌驾于实践之上的独立力量, 在狭隘理智范围内对知识基础和本质进行固定化、绝对化的理解。胡塞尔这样写道, “最为重要的值得重视的世界, 是早在伽利略那里就以数学的方式构成的理念存有的世界开始偷偷摸摸地取代了作为唯一实在的, 通过知觉实际地被给予的、被经验到的世界, 即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8]。在此背景下, 生活世界领域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成为理论舞台上的重要角色, 并日益显示出丰富的内涵。

自此很多科学哲学家也都把目光投向人类的生活领域。历史学派第一次将合理性的范围扩展到了心理学、社会学等文化的广阔领域, 从此合理性就不再被视为单纯的认识或知识论问题, 为此劳斯指出, “将科学视为实践领域而不是陈述之网, 这方面最有影响的尝试非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莫属”[9]。特别是社会建构论的出现, 它针对传统科学方法的客观性主张, 社会建构论试图将合理性纳入社会解释之中, 从而取消科学方法论的特殊地位。由此科学哲学开始从回归生活世界理论出发, 由理论哲学理路开始向实践哲学方向发展。

其中, 建构主义将理性的、不证自明的“逻辑”划归于社会“协商” (negotiation) 过程:“推理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制性特征, 是社会强制性的存在方式。”布鲁尔以欧拉的“V-E+F=2”公式为例指出, 数学证明远非人们相信中的那样牢不可破、具有完全的严密性:“人们必须对它进行创造和协商。只有创造出各种定义组成的详细构造, 定律的证明和适用范围才能得到确定”[10], 即使是最严密的数学论证也受制于社会协商的决定。强调正如不存在私人规则一样, 也不存在私人发现:“要使发现成为一项‘发现’, 就必须建立起新的公共规则”[11]18。科学家要将自己的科学发现, 诉诸于观察、实验的可重复性, 把它们视为科学判决的最高法庭, 但作为划界标准和进行实际检验是两回事, 因为只有当发现存在置疑时, 可重复性才成为检验标准。所以, 实验的可重复性不是一个实验问题, 科学事实并不能自己决定支持哪一理论, 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本身就是社会协商的结果, 科学争论结束机制是社会的, 不是实验证据, 而是处于认识网络中部分的科学家。用社会的秩序网络说明科学观察、实验在科学活动中的实际作用:实践中规律如何确定下来, “不是世界的统一性影响我们的意识, 而是我们体制化的信念的统一性影响世界”[11]148。事实上, 社会建构论昭示了现代哲学发展的一条基本理路。这同马克思对感性物质实践的强调, 以及海德格尔对此在在世结构的分析、波兰尼的“意会知识” (tacit knowledge) 、实用主义、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理论试图把知识与行动的效果结合起来都意在克服传统表象主义、理论优位的知识观一脉相通。社会建构论者借鉴了维特根斯坦对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分析, 从理论上把它引入了知识社会学研究, 在实践方面把它向常人方法学方面引导, 发展成为一种激进的社会研究观点。在表现形式上至少有科学知识社会学、常人方法学 (ethnomethodology) 、科学的修辞研究 (rhe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 、符号人类学、女性主义理论、现象学社会学思想的根源。随着后经验主义科学哲学的发展, 社会、历史等科学的外部因素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 逻辑实证主义片面强调逻辑分析的方法的局限性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并逐渐试图克服传统静态研究的缺陷。

近年来, 科学哲学研究的这种实践优位 (practice-dominant) 研究理路又有了新的发展。哈金从“表象”到“干涉” (Intervening) 的转向, 以及建构主义对实验室和科学实践活动的强调, 都是这方面的重要尝试。哈金在《表象与干涉》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 中指出, 哲学不能仅仅把科学理解为对自然的表象而停留在对科学知识静态结构分析上, 因为科学是一种实践活动, 它是对物质世界的干预和介入。哈金认为这种理论哲学最大的特点是完全忽略了实验的作用, 但“科学史几乎是一部理论的历史, 科学哲学都成了理论的哲学, 而前理论的观察和实验却被人遗忘了”[12]150。哈金更强调实验和观察的重要意义, 认为“观察先于理论”, 实验的任务并不是简单记录和观察来为理论提供检验, 实验室也不是普遍理论的例证化, 实验是在实验室中建构微观世界的活动。因此, “我们有必要从表象转入物质性干涉, 从理论转入科学实践, 以期在实验的层面上结束这场争论”[12]31。

劳斯则进一步将海德格尔的解释学、维特根斯坦的语用学以及福柯的权力/知识的谱系学及拉都尔和伍尔加的实验室研究等综合起来。劳斯认为, “科学哲学的现代性要求关于对科学研究做一个统一的叙事”[13], 但科学事实上是一种局域化与情境化实践活动, 对科学的理解应该从表象主义转换到了实践方面。在批判表象主义的基础上, 可以确立实践的科学观:科学不仅为我们的生活世界制造了有效的科学表象, 它更以深刻的方式改造着世界和我们自身。具体而言, 科学理论以及概念, 只有在“更广泛的社会实践和物质实践的组成部分才是可以理解的”, 劳斯将科学实践而非理论表征概念作为科学哲学的核心在他的计划中有几个部分:1) 实践是按照其规范性的可说明性而不是表述行为的规律性来重新构想的。2) 实践的语义学重要性是按照话语实践而不是语言学表征重建的。3) 话语实践的特殊的语言学成分在语义学上的重要性是因为它们在物质内部作用的模式中的位置。这些更大的模式是话语的并不是因为每一个事物都是语言的一部分, 而是因为语言伴随着每一个事物。4) 他认为科学实践揭示了自然现象而不是客体, 在这种意义上说, 科学实践作为一种自然现象, 自身是可理解的。5) 这种观点使得科学中实验的实践的首要地位能够得到理解。按照劳斯的观点, 科学通过它们对自然的处理使得自然成为可理解的, 而实验性实践包括了改造世界的物质干预, 同时也是一种概念的表达[14]。

四结论

科学不仅是一种理论活动, 更是一种实践活动, 所以, 只有以人类实践为基础的知识论, 才能克服传统抽象的纯理论态度造成的合理性困境。在科学合理性的解释中, 首先涉及到的就是对科学本身的理解问题。对科学的理解, 事实上我们也经历了一个从“知识型”科学到“社会型”科学的过程。同时, 随着科学的体制化以及科学家社会角色的形成, 科学进入了社会大系统, 积极介入了社会活动, 影响社会, 与社会开始融而为一, 科学社会化、社会科学化, 成为当今时代的特点。也正如巴恩斯说描述的, “社会变革与文化变革看起来确实在走向融合, 构成与传统单一社会发展不同的方面。其中最大最明显的事例通常就是指‘工业的兴起’和‘科学的兴起’, 他们都发生在近三个半世纪里, 科学与工业看似并行发展并在短期内生产了巨大影响”[15]。所以合理性的探索, 必须重新考虑科学的社会建制这一大科学时代的特点。只有这样, 传统认识论所持有的抽象合理性才能得到克服。

科学课堂学生理性思维的培养策略 篇10

一、运用各类图表,外显思维轨迹

科学学习中学生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隐性的渐进过程。而各类图表可以将思维轨迹可视化,帮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抽象概念在自己头脑中的形成过程,促成思维的理性、有效发展。

1. 发挥概念图的直观性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各类概念图被大量引入,有维恩图、气泡图、网状图、柱状图、折线图等。教师若能合理利用这些图示,可以让学生更有效地比较、梳理信息,提升思维的有效性。

如三年级上册教材,针对学生刚开始接触科学课程,不熟悉《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利用大量的维恩图,分别让学生比较“大树和小草”“蜗牛和蚯蚓”“水和食用油”“固体和液体”等等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通过先把两个个体的特点分别写在各自的框里,然后对照寻找两者共同的特点并划掉,写入中间交叉的位置,这样就容易将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加以整合,不仅了解了两者之间的差异,而且能轻易地发现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升对“植物”“动物”等大概念的总体认识。

此外,运用气泡图和网状图,可以清楚地将探究主题的多方面特征呈现出来,帮助学生有效地将思维集中在相关的内容上,在思维理性展开的过程中,提升自我的原有认识。在《天气》等单元内容的教学中,利用柱状图和折线图,可以帮助学生整理长期持续观察到的信息,从而发现天气等现象中的规律性变化。

2. 关注记录单的真实性

各类实验报告单、观察记录单是科学探究活动经常用到的,它不仅展现了学生各自独特的思维形式,而且渗透着学生的情感,应该成为学生思维展开的基础,教师善加利用,可以帮助学生分清有效思维和盲目思维的区别,帮助他们更有理有据地进行思维活动。

如《用水测量时间》的教学,在学生完成“滴漏实验”后,我组织学生开展汇报交流活动,综合分析后,出现了以下相差最悬殊的实验结果:

几乎全体学生对第二、三小组的实验数据都提出了异议,理由是:第二小组的滴漏速度太快了,实验没有成功;第三小组的时间按每10毫升水量2分31秒的倍数增长,太精确了,不符合其他小组得出的滴漏速度先快后慢的规律。我让二、三小组的同学认真面对同学的质疑,对自己小组记录的数据作出合理的解释。结果发现,第二小组在给矿泉水瓶盖钻孔时,把孔钻得太大了,以至水是流下来,而不是滴下来的,所以耗时短,他们自己也认识到这样的水流耗水量太大,不实用。而第三小组在面对质疑时,对自己小组提供的数据表示道歉,因为他们在完成10毫升水量耗时的统计后,负责计时的同学不小心把秒表给停了,他们怕重做赶不上其他小组,就想了一个办法,按水量的倍数计算出了30、50毫升滴漏实验的耗时。

实验数据出错是学生探究活动中经常出现、不可避免的现象,以上教学片段很好地利用了实验记录的真实性,让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训练。

二、利用结构化材料,明确思维目标

科学探究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有合适的材料作为基础,结构化的材料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指向更加明确,降低制定实验方案的难度,可以更有效、更合理地对实验结果作出假设,从而帮助学生更理性地思考问题,提高探究的效率和质量。

如《金属热胀冷缩》一课,若光凭“你有什么办法来验证金属是否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这一问题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常常使他们无从下手,并且他们对实验结果做出的预测也往往凭借主观臆测,无法体现思维的价值。我在教学时,直接先给学生展示两套实验器材:一个用铁链悬挂的小铜球,一个刚好能让铜球穿过的小圆环;一根两端插有大头针并固定在木板上的铁条。然后让各小组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组材料,面对材料设计实验并进行合理的推测。这样,学生不仅能顺利地完成实验的设计,并且对实验的结果提前做出了科学的分析。

三、巧用分歧争议,形成思维碰撞

由于实验结论的相悖,而导致学生之间、小组之间出现分歧和争议,是科学探究教学的一个特点,此时最能激起学生思维投入的热情,也是适时引导学生理性思维的好时机。

以下是我在教学《导体与绝缘体》一课时所遇到的:学生在按要求检测了20种常见的物体后,我组织学生开展交流研讨。一个小组在汇报时说铅笔盒是绝缘体时,马上有两个小组举手反对,说他们的检测结果刚好相反。“可能有哪些原因会造成检测结果的不同呢?”在我的追问下,全体学生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大致有以下三种可能:实验操作有误;所检测铅笔盒的部位不同;铅笔盒的材料不同。根据学生的推测,我先让两个检测结果不同的小组上台,分别用投影展示了他们检测的全过程(并且检测不同铅笔盒的同一部位),结果真的是一个能使小灯泡发亮,另一个则不能;再观察了两个铅笔盒的材料,明显都是铁制品。此时,部分学生陷入沉思,部分学生盲目猜测,而少数细心的学生则开始分析原因:铁制品肯定能导电(因为他们刚刚检测过的铁丝就是导体),可为什么会出现一个是导体而另一个却是绝缘体的现象呢?要么是两个铅笔盒存在不同,要么是电力不够(因为他们觉得铅笔盒比铁丝大多了)。在仔细观察比对后,部分学生终于做出了合乎科学的推测:两个铅笔盒一个新,一个旧,新的铅笔盒表面涂着的一层漆光洁无损,而旧的则表面斑驳,许多地方的漆都已经剥落了,这可能是新铅笔盒不导电、旧铅笔盒导电的原因。根据这一推断,我重新组织学生进行检测,结果得出结论:铁制铅笔盒是导电的,而表面覆盖着的一层油漆却是绝缘的。

四、善用交流互动,促成思维深化

曾听过一节五年级《摆的研究》,整节课目标明确、结构清晰、活动有序。但我在对各教学环节所花费的时间进行分析时,却发现本节课自开课至学生实验结束共耗时29分钟,再除去拓展延伸和教师总结6分钟,供学生整理分析数据、介绍自己的研究过程、评价交流质疑的时间总共仅5分钟,十分有限。这样的课,我们时常可见,有时由于时间不足,教师甚至连基本的交流研讨也省略了,直接解释实验现象作罢。

科学探究活动结束后,引导学生运用推理进行数据的显示和分析,对信息进行比对、整理、加工、分析,帮助学生充分表达他们的不同意见和进行辩论,形成明确的结论,对科学学习来说尤为重要,缺少了这一环节的科学教学,不仅低效,而且达不到探究式科学教育的目的。科学课堂如果仅仅让学生亲历探究活动,忽视对基本科学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将科学课等同于活动课,对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没有益处,也偏离了科学教学的本质。因为小学生常常依靠感知到的信息形成的直觉来判断事物,需要教师通过组织他们开展理性的研讨,让不同个体之间的概念和认识、个体认识与事实证据、个体认识与科学概念之间产生矛盾, 进而暴露和明确自我认识的误区、不足, 并产生认知冲突, 从而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形成正确的新概念。

在探究活动之后, 适时地让学生开展质疑、交流、研讨、表达, 可以促成学生反思,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科学的证据意识。其间, 是学生的科学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 学生的思维水平在一个较高的层次活动。关注动手活动后学生的思维活动, 可以促成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 让科学探究更高效。

上一篇:混沌算法下一篇:空调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