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监控管理

2024-06-29

质量监控管理(精选十篇)

质量监控管理 篇1

一、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理论基础

全面质量管理是综合质量管理理论的思想精髓, 是一种全员参加、全过程、全企业的品质经营。它是指一个组织紧紧围绕产品质量这个中心, 以全员参与管理为基础, 实现让服务对象满意和组织内所有成员受益的管理结果,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理念。全面质量管理, 它不同于以往的质量管理方法。这主要体现在全面质量管理具有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投入的特点, “三全”特征显现出全面质量管理所具有的突出特征。

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包括三层含义, 即产品质量来自于生产过程, 不是来自于检验结果;影响产品的因素不惟生产链的影响, 其质量责任延伸生产领域以外的所有相关因素;质量是通过预防来实现的, 并不是通过检查来实现的。依据这样的理论基础, 高职学校实现全面质量管理也应对应地体现于:教育质量不但需要依据学业评价, 也要依据对整个教育过程的评价;教育质量的责任应延伸到直接作用于教育环节以外的所有工作;教育质量通过预防来实现而不是通过检查来实现。

二、以全面质量管理推进高职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高职教育质量评价普遍采取的方式有两种:一是注重评价结果, 即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 仅将学校的就业率、升学率、企业的反馈信息等因素作为评价内容, 不少学校采取这种评价方式, 尤其是追求高就业率的学校, 导致很多学生被动就业;二是注重评价过程, 即通过监控教学过程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 采用此种评价方式的高职学校, 监控手段主要体现在教学督导听课的做法。分析这两种评价方式可以看到, 注重评价结果的做法忽视了教育过程中应包含的所有因素, 不利于解决师资、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条件等方面的问题;注重评价过程的做法又是简单的, 未能包含应有因素的评价。所以, 单一的注重结果的评价或是单一的注重过程的评价都不科学, 在评价过程中, 容易顾此失彼, 远离高职教育办学的初衷。再作以横向比较, 将高职学校与普通高等院校的质量管理相比, 高职学校的质量管理富有“企业化”和“职业导向”的特质, 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必须遵循, 只有把“质量立校”作为办学之本, 高职教育才能够与时俱进, 在激烈的竞争中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无疑, 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实现“质量立校”的必然选择。

三、高等职业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要科学地评价高职教育质量, 就需要具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 在以市场为价值取向的视域下, 将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予以双向结合, 同时抓在手上。内部评价意指学校自身行为的评价, 评价的主体是学校, 评价内容包含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校的办学条件, 也可以称为自我评价。外部评价主要是指来自于社会相关方面对学校的评价, 评价的内容集中于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外部评价是可以委托的, 可由社会中介评价机构来实施。具体说来, 高职教育的外部评价可以设置以下几项指标:

(一) 就业率

在当今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 就业率的高低直接挂钩于学校的办学水平。用人单位是否欢迎一所高职学校的学生, 外显于这所学校办学质量的标志。而用人单位衡量学生“使用价值”的标准是能力, 学生的能力决定着其就业率, 标志着学校的办学质量。

(二) 对口就业率

这种就业率强调学生所学专业与就业后的岗位是否对口, 两者对口, 说明学校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间是相适应的, 学生的就业是主动就业而非被动就业, 说明学校的办学效益应该给予肯定。反之说明学校的专业结构设置存在问题, 需要改进。

(三) 就业稳定率

跟踪学生就业后岗位稳定情况, 调查学生“跳槽”的频率。岗位稳定率越高, “跳槽”的频率低, 毕业生就业处于稳定状态, 说明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高, 否则是存在问题的。

(四) 学生满意率

这一指标是学生对学校办学水平做出的评价, 既包括在校学生的评价, 也包括毕业学生走向社会后的评价。学生普遍满意, 学校的质量管理是应该肯定的, 学生不满意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是学校应该加强管理的。在学生满意率中, 毕业生对学校的评价更应该被重视, 因为毕业生的评价来自于社会实践的检验。很多高职院校, 只重视在校学生对授课教师教学过程的评价, 却不关心教学内容是否与就业岗位相结合, 是否适用。

(五) 用人单位满意率

这一指标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最好检验。用人单位对来自于某一所学校的员工会根据工作情况给予中肯评价, 这种评价虽体现在个体的学生身上, 但透视的是学校的办学质量, 从中亦体现出学校是否被社会所认可的重要指标。

(六) 学生职位与薪酬水平

可与同类学校或相同专业的学生就职后的这方面情况作对比, 职位和薪酬水平相对高的, 说明学校的教育质量要好一些, 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强一些。

四、高职教育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 明确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目标

任何管理行为都是一种手段, 通过管理行为来实现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有远期的、有近期的;有总体的, 有阶段的。同理, 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也需指定和分解目标, 给予管理行为动力和方向。需要说明的是, 目标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 既符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亦服从与服务于高职学校发展的长期规划和终极目标。

(二) 健全专业的高职教育质量管理机构

很多年来, 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管理存在着一个难解决的瓶颈问题, 即教育机构内部缺乏一个科学的能够对高职教育进行系统全面的监督和评价的管理体系。那么, 可尝试在我国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实施过程中, 建立一个专业的质量管理评估机构, 由一机构承担对高职教育进行评估、指导和协调的管理责任, 使得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成为自上而下的整体性、持续性管理。

(三) 营造高职院校全面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

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需要理论上的认同和管理行为上的兑现, 因此, 既需要解决认识层面的问题, 也需要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营造高职院校质量管理的文化氛围, 可在认识和实践层面均加以强化, 以文化的熏陶来形成共识, 以文化的传递来丰富经验, 才能把高职教育的全面质量管理落到实处。所以, 我国高职教育在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要努力营造这种教育质量管理文化氛围, 以优秀的质量文化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质量管理的开展。

(四) 实现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信息化

为加快我国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我国高职教育机构需要立即行动起来, 积极探索在内部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做法, 实现管理信息化。全面质量管理的特征之一就是全员参与, 实现质量管理信息化, 在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的校际和各个部门之间, 搭建和畅通交流、沟通管理信息的平台, 相互间能够对质量管理中出现的经验和问题进行交流和借鉴, 通过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对高职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实施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

摘要: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研究高等院校教育质量的管理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主力军的高职教育, 在快速、持续发展的过程中, 亦遇到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内容陈旧等教育质量问题。全面质量管理是高职院校“质量立校”的根本途径, 本文就全面质量管理在高职教育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质量管理,教育质量,质量立校

参考文献

[1]张凯.高职教学设计方法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13) .

[2]黄光云, 覃雯尉.高等教育服务领域引入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7 (30) .

质量监控管理 篇2

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的生命线,有效管理和监控是提升民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通过对转变教学管理模式、理念以及有效检测方式的探讨,通过有效监控来促进教学管理,用有效管理来提升教学质量。

一、转变、提升教师的管理意识

提到教学质量,有很多人认为这只是校长、教导主任、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领导的任务,与其他人没有关系,一般教师只要每天按时上好课就可以了。这种错误的思想导致民族学校教育教学在管理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其实不然,民族学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直接管理者。这主要体现在: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承担着对学生的管理、教学技术设备的管理等,同时还直接参与了对相关教学的实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体。教师在讲课、批改作业、课后辅导、测试等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意识到自己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教学过程中的管理者、参与者。

二、构建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民族学校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理由和不懈追求的目标,优质高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高效可行的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学校掌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保障作用。对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我们有如下共识:

一是树立正确的教学质量观。学校教学质量的内涵是指向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和个性潜能发展质量,不只是少数学生的学科考试高分数、学校高升学率的表现。学校教学质量还指向教师成长、学校发展的质量。在这样的认识下,才能形成从领导到每个教师、学生都重视教学质量监控的良好局面,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有效运行,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是根据现代化教学管理的成功经验,要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要有效地联合校内外资源,动员包括学校所有成员、学生家长、社会各界的力量,积极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我们对民族学校的教学管理监控做得还不够,往往是行政力量的监控过多,学校没有更多的自主权,这不仅对教学管理监控造成了偏差,而且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发挥教学管理监控的有效作用,必须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的成长,积极地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去。

三、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管控制度

学校的管理制度可以约束教师行为。教师行为不加以约束,教育就会陷入混乱,更谈不上质量了。纪律就是制度。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离不开制度。

1.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

在制定教学质量管理与监控制度中,要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民主协商,充分酝酿。制度制定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过程,对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执行制度的自觉性起到良好的作用。民族学校要结合实际,因此在管控过程中可以参考我校的《合作藏中制度汇编》,它是我校从建校开始,在民族教育中不断修改、完善的一套管理制度,渗透着几位校长的心血,比如其中的《教师考勤制度》《教师综合评估制度》《教学过程评价制度》《教学质量评估制度》《教学环节规范制度》《班主任工作制度》《教师工作奖惩制度》《目标量化管理制度》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规范了师生日常行为。为公平合理评价每一位教师、每一个班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学校各项工作考评提供了依据。制度的建立,使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遵,有据可依,有度可评,为逐步实现学校工作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2.执行落实制度

管理与监控不仅是建立健全制度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执行落实制度的过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学校领导既是制度的坚强执行者,又是制度的忠实遵守者,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这样才能凝心聚力,形成强有力的领导管理核心,激发广大教师自觉遵章守制的积极性。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建设要在管理中不断修改完善、创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需要。要逐步建立一种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运转协调、灵活高效的科学管理体制,并真正使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建立激励机制

以管理为龙头,建立激励机制,为落实制度,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对工作进行了量化,实行了目标管理,对总目标进行分解,并逐步落实到人,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标的格局,解决了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管理不善、相互推诿及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

词典项目质量监控的内部管理 篇3

摘要质量监控管理历来是现代词典项目管理中的灵魂性工作,本文拟以《英汉大词典》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为例,主要从《英汉大词典》质量监控管理内部抓手和质量监控环节这两方面来探讨大中型双语词典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文章指出,词典质量监控管理中,“内抓”之外,“外管”亦不可少。“内抓外管”式的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建立之后,为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及各项监控措施落到实处,项目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

关键词质量监控内部抓手监控环节激励机制

质量监控管理是现代词典项目管理中的灵魂性工作。本文拟以《英汉大词典》第一版(下文简称《英汉大》)的质量控制管理经验为例,主要从《英汉大》质量监控管理内部抓手和《英汉大》质量监控环节这两方面来探讨大中型双语词典项目的质量监控管理。

一、《英汉大》质量监控管理内部抓手

《英汉大词典》的质量监控内部抓手主要有三;质量研讨会、勘误警报和集思广益讨论题。

1.质量研讨会

定期召开的质量研讨会是《英汉大》词典组内重要的质量控制管理活动之一。研讨会既提供了一个总结经验教训、反思工作得失的机会,又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1987年6月15日,J字母校样送到。因“音标符号缺漏加上错误,校对进度奇慢”,陆遂建议于7月16日召开质量研讨会。此为第一次质量研讨会,会上由副主编薛诗绮作“试论双语词典的质量标准”的主题发言,另有多人发言,且不乏精辟之论:

在会上发言的还有周纪廉、姚奔、何永康等10人,有的提出晓畅可诵的“三心”、“三忌”、“三多”质量口诀;有的试论义项释文的质量专题;有的告诫要严防词典出现“荒诞派”式的错误;有的认为书的质量最终是由编写者本身的素质所决定……

1987年10月17日,第二次质量研讨会召开,周纪廉的中心发言给同人印象深刻:

由周纪廉中心发言,“详解”释义问题,所举例子说明,老周的确比较仔细,讲究精确,查问亦勤。陆这一段正看老周做二稿的一段,迄今已看过450条左右,未曾发现一个大错,应向他学习那种“缠劲”,不厌其烦。倘若说还有什么不足的话,例证似不够丰富,例证译文似尚有改进余地。

之后词典组还开过几次质量研讨会,对强化编写者质量意识和提高全书质量功不可没。

2.勘误警报

“每月勘误警报”的想法最早源于紧接着编委会第四次工作会议(1987年2月16日召开)之后的全组大会(1987年2月19日)。所谓“勘误警报”就是把通过质量抽查等手段发现的重大或典型错误张榜公布。“警报”由陆提供部分材料,并由专人负责贴在墙上。第一份“勘误警报”于1988年1月5日正式贴出。后“勘误警报”形成制度,原则上每月公布一次。

勘误警报主要是对错误进行纠正和评论(如出错原因探究、改正依据、如何精益求精等)。如例证“The elephant goes withyoung for two years,”被误译为“这头大象怀胎两年才分娩”,勘误警报除指出正译为“大象一般怀胎两年分娩”外,还作如此评论“原译时未注意The乃是generic(一般)用法,而goes的现在时形态正是一种truthful present(客观存在),当指一种普遍现象”。

3.集思广益讨论题

在《英汉大》编纂期间,常发现一些由于对英文例句不理解而导致的误译。如:

今又在corkscrew[作动词用时]部发现一句:The plane cork-screwed down t0 the earth,[此例取自《韦氏国际英语词典》三版,1961],原译“盘旋着飞向”,我想是不对的,应作“打着滚”、“螺旋状翻滚”之类意思。陆由此想到,以后把这类比较难解的句子集中起来,勘误[警报]太消极,大家都在那儿处于被动的receiving end(接受端),不妨印成一张纸发给大家,像试题那样,只是不必缴卷,先各人分头做,过几日公布一个经慎重斟酌后的version[译法],不是标准答案,只称作suggested version of the answers[参考译法],这样,经过每个人积极的思考,可能会更扎实地起到作用。“集思广益讨论题”所讨论的问题覆盖面极广:

集思广益讨论题从编写稿中选取实例,引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释义和例证及译文的英汉等值、难句的理解、新词及新义的选收和定名、专业词语的译名统一、设例的原则,等等。比如,1988年3月第4次“集思广益讨论题”中有这样两道题目:

其一,falsify有一个释义是to alter from the accepted rule or form,大词典释义为“搞错,误用”(正译当为:变异使用,别致地改用);附例为A poet somett。mes falsifies accent,大词典初稿译成“诗人有时会搞错重音”(正译当为:诗人有时随意变换重音)。你以为这是一个错误,还是仅属一般有待改进的措辞失当?

其二,He could not account for the time spent away from his post,一句,下面两种译法何种与英文意思更贴切:(1)他无法解释自己职务之外的时间是如何度过的。(2)他无法解释离开工作岗位干什么去了。要不,还有更好的译法?(注:第二种译法为正译)

由此,“集思广益讨论题”和“勘误警报”双管齐下,强化质量意识。

二、《英汉大》质量监控环节

《英汉大》的高质量有赖于编委会设立的各个质量监控环节,层层监控的目的旨在纠正两类主要错误:(1)原稿错误(责任在编写组);(2)编校差错。《英汉大》编委会所设的监控环节主要有五:质量检查小组的定期抽查,狠抓各道工序质量、增加“过目”环节,时而“瞟”定稿,发稿前“简略通看”和提高校对质量。

1.质量检查小组的定期抽查

1987年1月24日,“[陆]抽查90余条二稿和三稿成品,发现8个错误,已分别与当事人直接见面,希望能引起严重注意”。有鉴于此,同年2月16日,编委会第四次工作会议决定:“检查质量要制度化,每个月有检查,每两个月开一次全组人员会议……同年3月开始,“每月安排一两位同志抽查二稿的质量,并把抽查结果分别直接与当事人见面”。

《英汉大》开始发排之后,质量问题随着发排量的不断增大而日见突出。J字母首先发排后,编委蒋照仁查核了“参见”的设置,发现“21条中有7条见不到,参见中的措词也不统一”。第7次编委会(1987年6月30日召开)遂决定“委托卫宝瑛、郑伯康、顾浚三位同志自[1987年]7月1日起检查质量,重点在于发现稿子上的明显错误(如拼写、词性缺漏、中文翻译理解错误等等),并与出错人直接见面”。后又设质量检验员,实行主编、副主编轮流值班制,负责质量抽查,以强化“质量第一”的观念。

2.狠抓各道工序质量、增加“过目”环节

为努力提高词典质量,编写组一是狠抓各道工序质量,如在“三道”(指《英汉大》需经过三稿后方能定稿)设卡之中,特别要求“二道”要有成品感,查证、换例等工作基本结束,这样,“三道”就可以集中在纠错、改进文字和充实内容方面。后为实现并保证“二道”的成品效果,增加了二稿与定稿之间的核对补遗(此道工序在词典组内俗称“二道半”)工序:

从具体作业来说,三稿进度依然落后,质量问题虽已采取措施狠抓,起色并不明显。有鉴于此,编委会决定:为增加一个“过目”防错纠错环节,同时保证三稿进展顺畅,且有余力增加新鲜信息,充实词条内容,从[1987年]6月起抽出一些力量,从事“二稿后校核”(“二道半”)的工作。此外,从[1987年]6月份起筹建校订及整理组,对准备发排的原稿作最后一道的校核和修订……整理工作(即编写的末道)包括整理、纠错、把关。

“过目”环节的增加可在发稿前尽量消灭错误。唯有增加工序环节,一道一道地过目,质量才有保证。

后“二道半”外,又增加了“三稿校核”(俗称“三道半”)环节。1987年4月13日第五次编委会召开,会议主题是:清醒估计形势,充分估计困难。当时的形势是:

(1)压力大——宣传带来的压力,王同亿的《英汉大学词典》(1986)和《兰登书屋词典》(作者注:该词典1984年由兰登书屋出版社所属的Ballantine Books出版,洛阳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受商务印书馆委托,于1987年将该词典翻译完毕,并交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翻译版等带来的压力;

(2)困难多——三稿跟不上,三稿后还发现错误,所以质量仍是大问题;另外,各种环节、工序和系列的巨大工作量骇人(语词、人名、语音、新词、词源、校订及整理、卷抄、编码、前言及附录、外勤、校对);外加减员的威胁。其中最突出的困难无疑是语词方面的缺陷和错误。为校正语词方面的错误,陆当时有个想法:

(a)鉴于二道进展比较顺利,已稳过全典的一半,(b)鉴于上下卷的出书安排,(c)鉴于二稿遗留到三稿问题还比较多的事实,(d)鉴于编词典的规律是多一人过目(不是动手。是过目,即发现、纠正错误和核对)总有好处,拟从[1987年]5月份开始把语词部分的工作分成这么四种序列:(1)二稿;(2)三稿定稿,(3)三稿校核(建议的工作范围是:将梁[指梁实秋的《远东英汉大词典》,1977]、郑[指郑易里的《英华大词典》,1984]置于案头对照,若发现词条缺漏,作出判断补上;若发现义项严重欠缺或过剩,核洋典[指英美原文词典];一应例证统统查核一遍;一应互见统统查核一遍;一应晚到的呼应联系卡统统处理一遍)。(4)通读、修改释义(非必要时不动合并或分拆或重排的大手术);改进例证译文;适当增加新的信息和新的内容(也就是适当从大纲扩展出去,如boot条的处理)。另外,在[1987年]5月份筹建校订及整理组,负责最后一道把关、修改、核对。

“二道半”和“三稿校核”两个“过目”环节的增加对全书质量监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时而“瞟”定稿

《英汉大》开始发排之后,编委会主抓定稿质量和滞后环节。拿滞后环节来说,新词因为数量不小并起步较迟,到1987年11月已形成瓶颈,故同年11月17日召开的编委会常务小组议事会决定,陆自11月下旬起短期抽出半月转编新词词条,以暂时解决这一问题。在附加新词过程中,陆通过时而“瞟”定稿来监控质量:

时而对已定稿词条“瞟”上数眼,发现一些从数量到性质均属alaming[注:意为值得警惕]的错误:在一个中等偏小的词条内曾接二连三发现4个错;还有不少技术性方面的问题,如校样互见条目核对,两处有出入;又如习语比较集中的词条内习语排列次序失当;还有译文硬译比较多,一路再三以“或”字维持行文,致使不可卒读,如“慷慨激昂(或词藻华丽)地讲(或写、辩论等)”,譬如说能否改成“激辩”、“慷慨陈词”,绝对字数也并不增加。

4.发稿前“简略通看”

发稿前“简略通看”也是编委会监控质量的措施之一。以J字母的定稿为例:

这一段时间经同志们的努力,J字母的新词、词源已完成“合成”、插人卡箱。人名已基本完成,大部分已“合成”和插入卡箱,尚有小部分因体例有些问题,须经商定后再行“合成”和插箱;接下来再要简略地通看

一遍,检查体例、简体字、数字等问题,然后排词序、核登词表、用号码机打号码、统计J字母词条实数等……

在“简略通看”中,有编写人员发现,在审定条目day中,有习语顺序错置情况。陆因此强调,“看来在习语成堆的长条中这个问题应予特别注意”,由此加大“简略通看”中对长条目的关注力度。

5.提高校对质量

校对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成品。“读A字母版样,每页平均约有2到3处校对疏漏。没有信得过的校对,质量如何确保?”若校对这一环节的工作出现较大纰漏,“末道会使全部工作成为无用甚至有害”。当时上海译文出版社全权委托大词典编委会进行校对工作。词典组人手有限,外聘了一些校对人员,而外人的素质、能力及所能承担的工作量都是一个问题。有鉴于此,为确保校对质量,在第十三次编委会(1988年1月28日召开)上议定,校对质量把关由蒋照仁编委负责。此外,编委会还与厂方商定,由原先拟定的两个校次增加到三个校次。出版社方也强调“不要忽视校对,同一人不能重复校”。有鉴于此,词典组决议“每个校次由两个人看,一个逐字逐句对原稿,一个通读,这样三个校次能有六个人次过目,错误能少些”。

校对时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1)错别字问题。如“波纹”错成“波汶”;“辐射”错成“辐射”;“迫不及待”错成“迫不急待”;(2)拼写错误。如children作childen;storm作strom;animalcracker作animal craker;succeed作suceed;(3)词条漏收。如hand条下漏收wash one's hands;(4)音标错误;(5)体例问题。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然而经过如此层层设防,问心基本无愧,产品质量当不致过劣。”

三、结语

词典质量监控管理中,“内抓”之外,“外管”亦不可少。事实上,在现代项目管理中,质量控制不纯粹是环节管理问题,而是复杂的系统管理问题,它至少涉及四个方面的工作:(1)质量监控意识的培养;(2)质量监控外部抓手;(3)质量监控内部管理;(4)项目激励机制的建立。本文只涉及质量监控的内部管理和项目激励机制的建立两个问题,另外两个问题将撰专文论述。

“内抓外管”式的项目质量控制管理系统建立之后,为保证系统的有效运行及各项监控措施落到实处,项目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项目激励和项目人员行为之间的正态促动关系是现代项目管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英汉大》编纂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五种项目激励措施:(1)经济杠杆激励;(2)工作认可激励;(3)士气激励;(4)荣誉激励;(5)自我激励。项目激励的前提是实行民主管理。“要求别人参与,首先就得实行民主,让大家了解情况。切忌编委会成为关了门的、排他性很强的俱乐部。”《英汉大》的质量监控内部管理之所以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英汉大》项目激励机制的建立。

质量监控管理 篇4

对课程质量的监控是指对课程体系质量的控制, 是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对课程结构体系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置、课程整体设计及课程评价等的控制。也就是对课程整体上进行有效的检查、分析、协调与控制, 使课程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理论, 内部教学质量监控, 就是在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的基础上, 从专业课程质量标准的构建及课程开发设计等层面上研究课程质量的保障问题。研究范围已远远超出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常规管理。从专业课程开发、决策、设计等开始介入到课程评价, 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全过程监控。

基于以上认识, 高职院校微观层面的教学改革质量监控应从课程质量管理开始。本文以高职院校“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 探索整体的专业课程设计及实施管理。“双证融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将高职教育思想、观念或办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即具体的课程。高职课程管理活动是由一系列课程决策所组成。各专业课程设计要按照“分层化、分类型、分级别、模块化、学分制”工作思路, 依托优势资源开发专业课程体系, 学校内部“顶层”设计形成课程决策意识[1] 。学院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与评价、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监控与评价、课程开发的监控与评价、课程实施的监控与评价、教师教学能力的监控与评价、学生学习质量与人才培养结果的监控与评价等方面入手, 形成提高课程开发效率与课程开发质量的校本化课程开发与课程管理策略。

一、专业课程整体设计

高职院校在推行“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 应积极探索与之相配套的质量监控方法, 转变质量监控的理念, 从专业课程设计开始, 抓住实施“双证融通”的六大环节[2] , 进行质量管理。

1.构建课程质量标准

依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和劳动部分层化国家职业标准的理念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融入职业资格标准, 培养学生的职业特定能力的同时, 着眼于学生未来的整个职业生涯, 组织力量按照具体的专业, 进行综合职业能力的解构与重构, 使具体的课程方案与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体现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从而使学生形成既具有树状层次结构又具网状复合结构的综合职业能力。

2.提升师资队伍

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努力提升教师水平, 造就“双师”队伍。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技能大赛;鼓励教师到学校的合作企业中去接受岗位训练或挂职锻炼, 争取企业技术支持, 或与企业合作, 进行科研开发, 承担地方政府下达的科研项目, 提高专业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制订行之有效的措施, 鼓励教师获取工程技术职称或高级职业资格 (技师与高级技师) ;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外培训, 学习国外先进职教经验。

3.重组课程体系

通过与各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分析, 组织科目课程的内容体系与教学方案设计, 引导课程改革, 有效地运行“双证融通”, 实现“高等性”与“职业性”的融合。相关系、专业教研室积极进行“双证课程”的开发, 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体系, 努力形成符合国家职业标准的“双证课程”体系。

4.改革教学模式

在“双证课程”教学中, 相关教研室与任课教师要注意运用系统的方法, 把过去长期处于二元分立的学术与职业、理论与应用、知与行、用脑和用手等内容结合起来, 形成统一的整体, 并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建立以职业功能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的“双证”教学模式, 确保职业资格证书 (技能证书) 制度与高职学历教育间的有机结合即“融通”, 使毕业生真正能够顺利地由学校过渡到职业社会, 并能适应未来职业社会的变化。

5.创新评价方法

实施“双证融通”的相关系部要认真地进行过程性 (形成性) 考核评价方法的研究, 改革考核评价方式, 构建适应“双证”考核、适应职业标准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各试点专业分别制订“双证课程”过程性考核手册, 通过实施过程性考核, 构建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资格考试同步的基本运行机制, 充分发挥落实在全过程而又分阶段进行的技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 加大教学改革力度, 使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得到全面提高。

6.建设实训基地

为了保证“双证融通”的实施, 把能够满足学生职业能力训练的实训基地建设, 作为“双证融通”工作的关键环节, 努力建设一个功能齐全、设施完备、与生产一线同步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 高职教育必须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密切合作, 建立办学伙伴关系, 使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参与培养过程, 以期共同完成培养目标[3] 。

二、校本课程管理

对高职院校而言, 合理的课程管理队伍应该是多元化的, 必须摆脱单一的教学、行政管理者的局限。高职校本课程管理队伍应该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课程专家、各专业专家、企业界代表等。鉴于此要求, 需要努力做到:

各系建立产学合作教育工作机构, 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各系、各专业定期进行专业调研, 以产学合作形式, 定期进行与专业相关的职业岗位研究与职业能力分析, 开展对已有职业标准的剖析, 实施对人才培养目标的监控。

积极开展基于“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标准与评价方法研究, 在引入产学合作机制的前提下, 按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工作委员会两级审议制度, 审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设计”的源头, 实施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由此引导各系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开发人才培养方案, 建立基于“双证融通”的课程标准, 进行双证课程、双证教材的校本开发。

为了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促进“有效”教学的形成, 要认真研究基于“双证融通”的课程评价, 致力于从课程设计、课程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效果等课程实施全过程, 进行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 对课程的质量实施有效监控。

为了适应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 有利于 “双证融通”的实施, 还要研究新型的学生质量评价制度, 创新评价方法, 有效地实施学生学习效果的监控。各专业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 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 注重过程性考核。

为了实施对人才培养结果的监控, 要把定期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引入社会评价与企业评价这一工作制度化, 从而引导各专业适时地调整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与人才培养方案, 以适应社会需求。通过开展专业跟踪调研活动, 实施教师下企业跟踪毕业生调研制度, 全面了解了毕业生质量, 使得全面评价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市场现实和未来发展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吻合情况, 全面评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定位、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实践教学等) 的适应性、科学性与整体性得以实现。

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依据一定的课程理论所进行的教学质量监控实践只是一个探索。当然, 课程本身是一个复杂的概念,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中心, 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所涉及的课程论问题不仅是高职教育层面的难点和重点, 也是我国教育界的热点, 有待更多关注高职教育质量的管理者、学者及教师作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参考文献

[1]周大农, 戚亚光.论高职人才培养主导模式:“双证融通, 产学合作”[J].教育与职业, 2006, (8) :5-7.

[2]周大农, 等.高职院校层面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方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1) :43-46.

教学质量监控管理条例 篇5

监控管理条例

一、严格执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的常规教学应坚持“求实、创新”的精神,要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髓。

二、教师应要把主要的教学精力用于备课和教学上,要深入钻研大纲、教材,掌握教材中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进行教学。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切实地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热情帮助关心后进学生,做好中下生辅导工作。

四、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会,举办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教育科学和各级 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让家长了解现代教育的特点。向家长介绍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

五、健全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

1、做好各科形成性评价参考题完成后的反馈,每次测试后要填写质量分析表。学校及时掌握各年级教学情况,各教师要根据卷面的情况跟学生讲评,搜集信息,调整教学方法。

2、做好中下生辅导,填写辅导中下生计划表和后进生情况记录表。

3、每个学期学校制订各主科指标,对达到指标的教师给以奖励。

质量监控管理 篇6

关键词:PDCA循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机制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又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质量,关系着高校的生存与发展。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主题。为此,利用PDCA质量管理循环是建立起一个科学、规范、可操作、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保证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重要措施。

PDCA质量管理循环和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PDCA循环理论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又称“戴明环”,包含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置)四个阶段。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执行就是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检查就是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分清哪些对了,哪些错了,明确效果,找出问题。行动(或处置)是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时推广、标准化,便于以后工作时遵循;对于失败的教训要总结,以免重现。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应提交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PDCA循环作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转的基本方法,其实施需要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并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技术和方法。一个PDCA循环一般都要经历以下几个步骤:(1)分析现状,发现问题;(2)分析问题中各种影响因素;(3)分析影响问题的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采取解决的措施(例如,为什么要制定这个措施?达到什么目标?在何处执行?由谁负责完成?什么时间完成?怎样执行?等等);(5)执行,按照措施计划的要求去做;(6)检查,把执行结果与要求达到的目标进行对比;(7)标准化,把成功的经验总结出来,制定相应的标准;(8)把没有解决或新出现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循环有以下四个明显的特点:(1)PDCA循环的四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完结,而是周而复始地进行。一个循环结束了,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可能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或者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再进行下一个PDCA循环,依此类推。(2)类似行星轮系,一个公司或组织的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是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3)PDCA循环不是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的循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水平逐步上升的过程。(4)PDCA循环应用了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作为推动工作、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工具。

对于高校而言,把持续改进和创新的理念贯穿于教学质量管理的全过程,使教学质量控制活动始终按照PDCA管理循环不停地运转,并在周期与周期之间实现连续不断性和循环上升性,将会推动教学管理的不断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见图1、图2、图3)。

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各阶段

(一)计划阶段

学校成立教学质量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决定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发展规划和质量控制方针等重大事宜,编制教学改革和发展规划,确定学校各级教学管理目标,调动学校和社会各种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这也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核心工作,是一所高校在自身发展战略规划下的质量战略决策,目的是选择与其自身资源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任务及其完成任务的方法与途径。

(二)执行阶段

在执行机构中,确定两级管理模式,分为一级执行机构和二级执行机构。一级执行机构主要按照学校决策机构确定的各级教学质量管理目标等要求,负责制定各教学保障措施、培养方案、管理制度和质量标准的制定及教学信息的收集。二级执行机构主要是贯彻执行学校的教学质量政策,在授权的范围内制定有关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和实施学校或本部门的日常教学保障、具体教学和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具体工作为做好师资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设备管理、图书资料的建设及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堂教学(含备课、课堂讲授、辅导答疑、作业等)、实践教学(含毕业论文、实验、技能训练、实习、课程设计等)和考核工作。以学生为主体,完善管理制度、端正教风学风、信息收集的具体管理工作。

(三)检查阶段

多元教学评价结合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水平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系部教学单位与教学管理评估、课程评估、专业评估、实验室评估等),形成政府、学校、学生和社会在内的多元化的教学质量评价,形成对学校教学质量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

信息监测教学质量信息涉及的对象多,时间长,信息量大,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全校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等信息进行系统收集、分析与管理,客观公正及有针对性地控制学校教学的工作状况,包括教务工作助理和教学信息员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课堂教学评教制度、听课制度、教学例会制度,并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开通校长、教务处长信箱收集和反馈信息。主要通过制度保障,收集、整理、分析和定期发布与教学质量有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及时反馈给有关部门和个人。这些信息包括:(1)开学初、期中、期末等关键阶段的教学检查。监控采用定期安排与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各级领导还应对学校和职能部门的教学文件、教学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提出建设性意见。(2)听课制度。这是教学检查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检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系、部自查,由各系、部组织自查小组,对所属的系、部承担各门课的主讲教师进行全面的听课检查;第二部分是职能部门参加听课环节;第三部分是校领导参加听课环节。(3)召开座谈会。每学期召开学生、教师等多种座谈会。各系(院)、部、教务处利用座谈会直接与学生、教师对话交流。多渠道、全面地了解教学动态、教学信息,及时地调控教学过程,改善教学条件,调动教师搞好教学的积极性。(4)建立教务工作学生助理员制度和成立教学信息员制度。目的在于拓宽学校教学管理层和学生的沟通渠道,构建教学管理部门与学生之间畅通的信息反馈系统,掌握学生在学习方面的动态和需求,表达和维护广大学生的具体利益,促进教学工作管理水平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5)评教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对象以及教学效果的体现者。通过各系(部)向学生和教师发放“教学质量评价表”与“学风评价表”,广泛收集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评价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汇总、分析,提炼出评价结果,用以检测、指导、调控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风的目的。(6)开通校长、教务处长信箱。

督导保障由学校聘请的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的退休专家、教授组成督导小组,在校领导的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一方面对教学过程的工作质量和教学质量起到监控作用,另一方面对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有针对性的信息。具体工作是经常深入到课堂教学和学生中去,了解教师和学生的情况,对青年教师进行具体培养、指导和帮助学生学习以及提出供教学主管部门参考的意见。

(四)处置阶段

教学质量监控处理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通过评估、教学检查、教学信息员、教学督导、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等途径收集的信息和评估意见,为教学处置机构提供依据。学校通过院长办公会、相关职能部门和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研究讨论、调整落实,在质量监控文件系统的支持下,做出各种处理意见,反馈到计划部门和执行机构,供计划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执行机构不断调整教学质量目标、教学质量标准和教学手段与方法。

教学质量管理的运行机制

根据PDCA质量管理循环的特点,构建自上而下循环反复、全过程、持续改进、具有敏感性的教学质量运行机制。

循环反复是教学质量管理系统的四个环节形成封闭的环型。计划部门制定好目标和方案后,由管理职能部门和教师、学生为主体去具体实施。通过对执行环节的检查、收集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总结,再返回到计划部门制定新的计划和方案,如此反复。

PDCA循环适用于全员参与的教学管理全过程,是类似行星轮系大环带小环的有机逻辑组合体,体现了一个组织整体运行的体系与其内部各子体系的关系。学校教学质量管理体系是一个大循环,而在各个阶段又存在若干个小循环,如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课堂教学等环节又存在若干个小循环,课堂教学又可以存在若干循环,如一个单元、一堂课都可形成一个PDCA循环。通过循环,使教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的总目标转动,彼此协调,相互促进。

持续改进是作为执行和监控机构在执行协调的同时不断解决问题、水平逐步上升的阶梯式过程,以提高新的质量标准,使教学质量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具有敏感性是指教学质量管理系统运行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及时了解有关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各具体环节的细小信息和学生学习质量的社会评价信息,随时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解决,及时反馈到执行机构加以修正或提供给决策系统以制定新的质量目标。

质量监控管理 篇7

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是美国学者的管理思想, 首先是在帮助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取得成功的质量管理理念, 然后传回美国被工业界、政府部门和教育界等广泛采用,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管理方法和手段。199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设立的ISO9000国际标准把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规范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关键途径。”[1]

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

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跟其他管理思想一样, 它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实践的产物。它由质量是检验出来的质量控制和保证阶段, 进而转变到质量是数理统计出来的预防控制和检验相结合管理方式阶段, 最后发展到质量是预设出来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其管理手段和方法日趋完善, 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实践。20世纪初, 人们对质量的控制主要采用对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的方法, 属于事后控制, 这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阶段, 其管理是被动的管理。1924年, 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技术员休哈特 (W.A.Shewhart) 应用数理统计原理提出SPC (Statist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 实现了产品从事后控制检验到事前预防的转变。1931年, 休哈特以统计的方法提出了“统计管制图表”, 出版了《加工产品质量的经济控制》一书, 质量管理开始进入应用统计方法实现对产品质量的控制。1950年, 为帮助战后日本的经济复苏, 提高产品的质量, 美国派遣休哈特 (W.A.Shewhart) 的学生戴明 (Deming) 博士前往日本传授质量控制的方法。戴明提出了PDCA循环质量管理圈的概念, 即针对产品质量, 按规划 (Plan) 、执行 (Do) 、审核 (Check) 与行动 (Action) 来进行循环管理, 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 并不断改进。1954年, 约瑟夫·朱兰 (Joseph M.Juran) 提出了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策略、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强调质量开始于策略, 终止于提供的服务让消费者满足, 并指出质量是全面的包含一切产生过程的管理理念。克劳士比 (Crosby) 在1961年提出了质量控制的“零缺陷”思想, 强调质量管理的预防控制、过程控制和顺应消费者的要求, 该管理思想使日本产品的质量大大提高。20世纪60年代, 日本管理者糅合了戴明、朱兰和克劳士比等人的质量管理思想, 提出了质量圈的管理概念, 随后日本的东芝、日立等企业, 提出了全面质量管制的理念。1961年, 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费根堡姆 (A.V.Feigenbaum) 出版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 强调质量管理要全员参与, 要贯串全过程。随后, 费根堡姆和朱兰等人, 编写了《质量手册》, 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质量保证体系。

20世纪80年代初, 美国看到了全面质量管理在日本的成功应用, 美国国内也开始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的运用, 很多公司和部门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 政府也设立专门的质量管理学院, 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系列培训, 并专门设立国家层面的质量奖, 鼓励企业、机关和学校推行和传授全面质量管理。为增强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发展, 西方很多国家也纷纷采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以有效提高产品质量。国际标准化组织 (ISO) 于1994年在规范和制定质量标准时, 明确指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简称TQM) 的基本内容和标准原则。自此,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应用得到了全面规范和广泛推广。

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的应用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源于工业企业, 后受到教育界的借鉴和应用, 对高校提高教育质量和服务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出:“最近的各种实验表明, 许多工业领域的新管理程序, 都可以实际应用于教育, 不仅在全国范围内可以这样做, 而且在一个教育机构内部也可以这样做。”[2]

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产生了很多非议。20世纪80年代美国很多大学和学院在学校质量管理中开始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以此来提高教育质量。一些高校与企业也采取合作的形式, 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开始, 全面质量管理在高等教育的应用和推行形成了热潮。“美国仅从1991年至1992年10月, 全部或部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高等院校就从92所增至220所, 其中甚至包括像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俄勒冈大学这样的研究型大学。”[3]据美国教育理事会所做的国内调查, 1993年有70%的高等教育采用和借鉴了全面质量管理。与此同时, 欧洲高等教育也十分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应用, 英国标准学会根据ISO9000系列标准制定了教育和培训领域质量管理体系指南, 促进了高校使用全面质量管理和ISO9000来提高教育质量, 如当时英国有几十所高校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建立了质量保障体系。

我国教育界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 也十分重视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和实践, 原国家教委从“八五”期间开始也对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的应用进行专门的立项研究, 一些高校采用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和ISO9001标准, 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目前, 依据IS09001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主要有:大连海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青岛船员学院、舟山航海学校、国际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清华大学学生宿舍、哈尔滨工业大学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山西国际商贸学院等。”[4]据资料显示, 高校或部分院系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和参与ISO9001认证在不断增加。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ISO9000系列标准所包含的管理思想十分丰富, 对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具有积极的借鉴价值和实践意义。

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是为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提高, 由组织的全体人员综合应用现代科学和管理技术, 对影响质量的全过程和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 以达到生产者、消费者满意的产品为目的的一种质量管理方法。”[5]从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可以看出, 教育全面质量管理与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比较, 具有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持续改进、系统规划教育质量、明确的质量战略、全员参与质量改进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以及重视教育信息处理等特性。表3-1是传统教育质量管理的主要观点与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比较。

传统的教育质量管理是以事后的检查和评价为中心的静态管理模式,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事先预防和不断改进为核心的动态管理模式。教育全面质量管理无论在教育理念、质量战略、管理标准、管理方法、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效果等方面与传统教育管理有着天壤之别。高校借鉴和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实践证明, 在高校推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有利于实现教育观念和质量管理理念的转变, 真正树立“以人为本”和“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和服务的理念;有利于树立“顾客至上”和“质量第一”的质量观, 并为质量保障提供一整套规范科学的质量保障制度和体系, 改进了高校的质量管理机制;有利于“凝聚力量”和“优化资源”, 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增强高校的社会竞争力。

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质量管理思想, 其质量理念、质量体系、管理方式和质量标准等对高校的质量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高校实施和引入全面质量管理, 必将带来一系列质量管理理念、质量标准和管理方法的创新。我们在实践中应借鉴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有效的管理模式, 并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实际, 积极推进高校的质量文化建设, 让质量追求成为高校每一个教职工的自觉行动和目标, 实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优化。

注释

1[1]马林, 等.全面质量管理基本知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2[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世界教育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219.

3[3]赵中建.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框架[J].外国教育资料, 1997, (5) :37-42.

4[4]周彩云.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 (综合研究) , 2011, (6) :77-79.

传统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的整合 篇8

1 传统质量管理

1.1 发展状态。

也就是在一组工作团队中, 开始有了专门负责检验质量结果的质量检验员。这种模式在使用了一段时间后, 人们开始发现, 由于管理组织上的职责矛盾, 同时负责生产和质控的管理人员常会因为交货压力而牺牲质量, 也就是放松质量控制以满足交货期。这就是推动了进一步的改革, 出现了质量管理作为一个独立组织并付有质控权利高于交货权利的做法。不过那时候的所谓质量管理, 还是以检验产品结果的做法为主。只是逐渐扩大了检验的对象和范围。

1.2 传统管理方法的弱点。

传统的质量管理技术存在两个方面较明显的弱点。首先是质控的水平问题。许多质量管理技术都是采用3西格玛或更低的水平作为依据。虽然在20世界90年代时业界多认为4.5西格玛质量水平应该是个新标准, 而近年来也不少企业口头上挂着6西格玛, 但事实上随着制造业的全球化和转移, 我们许多制造商目前连3西格玛的水平都还没能把握到。其次, 传统质量管理依赖检验为主。检验管理是种“事后处理”的做法, 它必须通过“发现”不良品后进行分析、了解、改善设计和执行, 以及再验证来认证效果。这种“事后处理”的质量控制方法, 其成本不可能达到很理想。

2 全面质量管理

2.1 全面质量管理概念。

全面质量管理 (简称TQM) 是一个组织以质量管理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旨在通过让顾客和所有相关方受益而到达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是:用户至上, 预防为主。它有如下三个核心的特征。

2.1.1全面质量管理是全企业的质量管理。从组织管理角度来看, 全企业的含意就是要求企业各个管理层次都有明确的质量管理活动内容。上层质量管理侧重于质量决策, 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政策和计划, 并统一组织和协调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层的质量管理则要实施领导层的质量决策, 运用一定的方法, 找出本部门的关键或必须解决的事项, 再确定本部门的目标和对策, 更好地执行各自的质量职能, 对基层工作进行具体的业务管理;基层的质量管理则要求每个职工都要严格地按标准及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和工作, 这样一个企业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2.1.2全面质量管理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过程是指产品的质量策划、形成和实现过程, 包括从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 (作业) 、服务等到全部有关过程的质量管理。任何一个产品或服务的质量, 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 把产品或服务质量有关的全过程各个环节加以管理,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质量体系。做到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不断改进以及一切为用户服务, 以达到用户满意为目的。2.1.3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无论高层管理者还是普通办公职员或一线工人, 都要参与质量改进活动。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全体职工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 各部门各个层次的人员都要有明确的质量责任、任务和权限, 做到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形成一个群众性的质量管理活动, 尤其是要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活动, 充分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和当家作主的主人翁精神, 把质量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2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工作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2.2.1计划阶段 (Plan) :根据顾客及其相关方的需求, 拟定质量目标, 制定活动计划。2.2.2实施阶段 (Do) :执行计划。2.2.3检查阶段 (check) :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2.2.4总结、处理阶段 (Action) :总结成功经验, 找出遗留问题。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程序是PDCA管理循环。

2.3 推行PDCA循环管理法。

PDCA循环是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方法, 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转的基本方式。PDCA表明了质量管理活动的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步骤。

在计划阶段, 要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等, 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它包括现状调查、原因分析、确定要因和制定计划四个步骤。

在执行阶段, 要实施上一阶段所规定的内容, 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 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它只有一个步骤:执行计划。

在检查阶段, 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之中或执行之后, 检查执行情况, 看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该阶段也只有一个步骤:效果检查。

在处理阶段, 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 采取相应的措施。巩固成绩把成功的经验尽可能纳入标准, 进行标准化, 遗留问题则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它包括两个步骤:巩固措施和下一步的打算。

PDCA循环一定要按顺序进行, 它靠组织的力量来推动, 像车轮一样向前滚进, 周而复始, 不断循环。企业每个科室、车间、工段、班组, 直至个人的工作, 均有一个PDCA循环, 这样一层一层地解决问题, 而且大环套小环, 一环扣一环, 小环保大环, 推动大循环。这里, 大环与小环的关系, 主要是通过质量计划指标连接起来, 上一级的管理循环是下一级管理循环的根据, 下一级的管理循环又是上一级管理循环的组成部分和具体保证。通过各个小循环的不断转动, 推动上一级循环, 以至整个企业循环不停转动。PDCA每循环一次, 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均会提高一步。

3 质量检验在全面质量管理中的作用

质量检验小组是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 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 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的, 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它是职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特别是质量改进活动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开展QC小组活动能够体现现代管理以人为本的精神, 调动全体员工参与质量管理质量改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有利于增加团队合作, 提高员工士气, 可为企业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创造效益。通过小组成员的共同学习互相切磋, 有助于提高员工素质, 预防质量问题和改进质量, 塑造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文化。

结束语

在传统管理中, 没有吧组织学习放到战略高度这一层面, 在传统管理中企业为了节约成本, 减少开支, 很少把员工送去各种岗位和技能的培训, 忽视团队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根本就是跟顾客的意愿相形渐远。从而缺少了持续改进的目标, 在全面管理中, 工作流程变得简化优化起来, 不断提高组织学习能力以及更加符合顾客期望。以质量和过程为核心的激励体质这就是全面质量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美) 洛丝特.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

质量监控管理 篇9

关键词:项目质量管理,一般质量管理,比较研究

一、引言

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新兴学科, 人们对它的内涵和特性缺乏深入的理解, 一些管理者将一般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直接应用于项目质量管理之中, 导致了许多项目的失败。因此, 必须对项目质量管理和一般质量管理进行比较研究, 深化人们对两者之间联系和区别的正确认识。

二、项目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的联系

1. 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

项目质量管理是在项目管理和一般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四大一般质量管理理论是项目质量管理的理论指导, 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项目质量管理实践应遵循的基本原则。项目质量管理离不开一般质量管理的范畴, 在其产生和发展历程中, 吸收和借鉴了当代丰富的一般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内容。

2. 具有相同的管理内容。

项目质量管理活动是在一般质量管理内容体系的指导下进行的。项目的最高管理者须颁布该项目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 在方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质量策划、控制和改进活动, 并通过质量保证对上述过程的质量进行控制, 同时也涉及到项目成本管理、顾客关系管理和项目质量信息管理等内容。

3. 前者是后者的推广和应用。

项目质量管理是在深入分析项目特征的基础上, 灵活运用一般质量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将其移植、推广到项目管理之中, 是对一般质量管理理论及方法的继承和发展。

三、项目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的区别

虽然项目质量管理和一般质量管理之间联系密切, 但决不能将两者划等号。

1. 管理对象的区别。

一般质量管理是对企业的日常运作进行管理。日常运作是一种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工作过程。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工作内容一般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同时, 日常运作还具有连续循环性。

项目质量管理的对象是项目, 是为完成某一独特的产品或服务所做的一次性努力。项目具有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点, 有特定的环境和目标, 由个人或组织在有限的资源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而且必须保证其满足一定的性能、质量和技术经济指标等要求。

2. 管理组织的区别。

一般质量管理组织的形式主要是企业内部的质量部门, 其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围绕企业的质量方针目标, 运用一般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 通过在生产和工作岗位上具体发展各种质量活动, 以改进产品质量。而项目质量管理组织具有临时性和高度柔性等特点, 它是根据项目需要由来自不同企业、不同组织的质量相关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质量管理团队具有高度的目的性, 为了实现共同的项目质量目标而聚集在一起, 当项目结束后自动解散。

3. 管理过程状态的区别。

日常运作是一种稳定的工作过程, 其内容会出现频繁的周期性重复, 产生的质量信息和出现的质量问题具有很大的相似性, 因此, 一般质量管理是一个稳定的过程。而项目具有明显的生命周期性特征, 几乎所有的项目都要经历从概念阶段到收尾阶段这一完整的生命周期过程。不同阶段对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 因此, 必须针对各阶段的具体特点, 采取适宜的质量管理措施。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具有动态阶段性。

4. 质量控制的区别。

在质量控制理论方面, 一般质量管理侧重于统计过程控制理论, 使用控制图等统计技术来分析过程及其输出, 通过适当的措施来达到并保持过程稳定。而项目是一次性活动, 任何一个过程都不可逆、不重现, 任何一个过程或细节上产生了缺陷都不可弥补, 因此在项目质量控制过程中采用克劳士比的“零缺陷”理论。其内涵是“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在质量控制内容方面, 一般质量管理的管理对象是日常运作, 对于这种重复性连续过程, 其质量控制主要侧重于对过程状态的调节和控制。而项目质量控制除了对过程状态实施控制外, 更多地侧重于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对状态的质量控制基准进行变更控制, 形成基准控制环。

在质量控制方法方面, 一般质量管理侧重于采用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对过程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得出其变化规律, 然后采取必要的质量措施。而项目具有惟一性, 不存在准确的历史数据可供统计分析, 因此, 更多的是在项目运行过程中, 对每个过程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控制。

在反馈方式方面, 一般质量管理侧重于端部反馈控制, 将系统端部的过程输出与控制基准进行对比, 然后将偏离标准的变异信息通过反馈进入自我控制, 产生纠正措施。而项目是一次性活动, 度量过程输出后发现差异可能会造成时间的延误, 因此通常采用局部反馈过程控制方法, 根据过程中间结果采取纠正措施, 调整项目过程状态。

5. 质量监督的区别。

日常运作连续可重复, 因此一般质量管理侧重于采用效果好且易于实施的事后质量监督方法, 同时以事前监督作为补充。而项目质量管理则更多地采用事前质量监督, 在项目成果形成之前, 利用行政、技术、法律等手段对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质量监督控制, 以保证最终的项目成果质量符合技术法律规范的要求。

四、结束语

基于上文对项目质量管理和一般质量管理的比较分析, 在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应加强项目质量组织管理和项目质量的动态管理, 采取适宜的过程管理方法进行项目质量的过程控制, 同时应加强管理项目质量信息, 并在项目组织内部建立“零缺陷”质量文化, 指导项目成员在从事项目活动时“第一次就做好”。在正确认识项目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相互关系的基础上, 灵活引入一般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促进项目质量管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伍爱:质量管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6:8-9

[2]卢有杰:现代项目管理学[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3-4

[3]秦现生:质量管理学[M].科学出版社, 2002:108-109

质量监控管理 篇10

1 ISO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

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基础包括: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及与供方互利的关系共8项基本原则,其要求通过建立、实施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依法为顾客提供稳定、优质的服务,并保持持续改进。其理论核心是使顾客满意,基本原则是持续改进,即一个组织对顾客提出的质量要求,能通过持续改进,来不断获取顾客满意。

2 现代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

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势头给档案事业带来了美好的前景,同时亦对档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知识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和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先进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着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又是信息化经济,充分开发利用社会所有的信息资源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要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更多的知识、信息以各种新型载体的形式呈几何级数增长,广泛而丰富的社会活动都将形成各种类型和各种载体的信息。随着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增大,人们愈来愈多地利用存贮载体技术来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多种存储技术相继问世,以磁盘、光盘为主要代表的新型载体档案,以其记录密度高、存储量巨大、随即存取、工作稳定可靠、环境要求低、信息保存寿命长、存储成本低等优势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由于档案数据是利用计算机储存于磁盘、磁带或光盘等介质上的无形物,与纸质档案相比更易修改、泄露、复制、损毁,也存在一定的弊端,这就给档案工作提出许多新问题,即如何快速储存、传输、开发利用,如何分类、整理、归档、鉴定,如何从法律上赋予档案的法律证据价值,如何从技术上提高档案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如何从管理上保证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等。面对知识经济和日益复杂的档案,档案工作者如果不更新知识、观念陈旧、保守闭塞、网络意识淡薄,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要求。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必须造就一支个人素质、群体素质、业务素质、现代化管理知识水平高的档案人才队伍,才能面对这些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3 质量管理体系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

推行质量管理体系,使档案管理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初步形成章法有度、责任明确、运转高效、反应灵敏的工作模式,有力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具体说来,ISO质量管理体系对档案管理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促进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通过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档案管理工作实现了由原来的强化内部管理向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转变,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最终标准。

在新形势下,档案人员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了解领导决策及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主动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努力做好档案的提供利用工作。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发掘档案的信息资源,提高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频率,扩大自身优势。

档案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汇编是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力度、提高开发质量的重要措施。通过反馈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加工汇编,及时了解掌握社会需求,调整档案工作的思路,更好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服务于市场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要运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代化设备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应用为档案信息开发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因此要尽快使电子计算机全方位进入档案工作领域,建立档案目录数据库和开发档案文件目录中心,加大档案开发的力度,拓宽档案利用的渠道;利用网络进行档案信息的存储、检索、分析、传递,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建立档案网站,利用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实现档案信息共享。

3.2 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促使档案管理工作程序更规范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应树立标准化理念,通过标准化管理,使各类档案逐步驶入运行的轨道。以前,档案材料的形成从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到定稿打印、传阅、整理、归档都是以手工抄写为主。而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运用,可以系统地完成文件的起草、修改、删减、检索、打印、登记、汇集统计等工作,使文件的形成、运行、转移等各个环节与自动化办公衔接起来。档案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是信息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人工立卷时,立卷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文件进行分类,尽管都仿照统一的标准,但因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个文件有不同的分类,因此不可避免地产生分类不准的现象,影响案卷的质量,给利用工作带来不便。而利用计算机模拟人工立卷,然后按类别将属于条目的内容打印出来,作为以前的以“卷”为单位时案卷目录这一检查工具的替代物,也可按文件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打印,这样既降低了人为因素在文件归档工作中的影响,又发挥了计算机的管理优势,减少了手工操作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3.3 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

质量管理体系明确了管理流程、管理职责,规范了工作流程和工作行为,针对工作中发现的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情况,会及时纠正和预防,以确保各项工作的持续改进。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强调计算机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加强网络化信息服务,增加档案管理的透明度,使档案信息管理部门成为现代化、高水平、高层次的信息部门。通过质量管理,档案管理工作的服务观念、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职工的整体素质也大大提升,服务质量更是显著提高。

3.4 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保障档案信息安全

档案信息是一个单位或组织的重要资产。档案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对保持一个组织的竞争优势、资金流动、效益、法律符合性和商务形象都是至关重要的。推行ISO质量管理标准要求,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信息安全风险评估,选定控制目标,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强调预防为主,实施全过程和动态控制,确保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4 档案管理工作中推进质量管理体系应树立“4种观点”

质量管理体系是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在贯彻实际标准(以下简称贯标)的过程中,必须牢固确立严谨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创新的观点和长远的观点,这样才能抓出成效。

4.1 贯标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要以严谨的观点去抓

质量标准的最大特点是:使各项质量活动的过程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减小各种质量偏差,实现自我纠正和完善。因此,从文件编写工作开始,就应根据实际情况,力求准备落实到位。编写文件要求组织精兵强将完成,以确保文件质量。运行开始后,要注意所有的岗位,所有环节,所有的关键控制点,对全体员工都要在抓细、抓实上下工夫,认真对待。

4.2 贯标是十分全面的工作,要以系统的观点去抓

ISO质量标准涵盖了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既涉及组织的高层领导,又涉及中层干部及具体工作人员,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用系统的观点作指导。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原有运作模式与ISO 9001质量标准的不一致。严格遵照该体系文件规范运作,提高服务质量。

4.3 贯标是一项注重实效的工作,要以创新的观点去抓

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是推行ISO质量标准的根本目的,必须注重实效,真抓实干。为此,要坚持“加强领导、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积极创新”的方针,以创新带联动促推进。重点发挥3个作用:即中层干部的示范作用,编写人员的指导和解释作用,全体人员的基础和参与作用。

4.4 贯标是一项长期任务,要用长远的观点去抓

ISO质量标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这项工作不像一些短期的活动见效快,它既是长期的,更是长效的,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改进。标准制定后不是一成不变,应根据工作需要不断完善质量体系文件,以保持标准的适宜性,不断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5 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档案管理质量的对策

5.1 加强档案信息素质教育,加快建立档案信息网络

信息时代,档案管理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扩大,信息属性已经成为信息时代反映档案本质的重要特征。机读、光盘、网络等技术对档案工作的推动很大。信息时代将为档案事业提供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不仅要求档案管理要摒弃原有的僵化、滞后的思想观念,更要树立现代化管理思想观念,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推行全新的档案管理理念,使档案管理工作与国际接轨。要注意加强档案主体意识和获取意识教育,加强档案工作者的档案信息保密意识、传播意识和更新转换意识。要提高利用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水平,获取档案信息技术和设施武装档案信息网络,不断增强档案管理人员网络信息应用水平。

5.2 科学地制定、贯彻档案管理工作标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推行质量管理体系,必须按照ISO 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国际标准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体系文件。从档案的收进、启封、登记、借阅、归档等各个程序都要以质量管理为核心,建立和完善ISO质量体系。

5.3 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档案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化高层次管理人才

必须加速实现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档案工作人员素质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如果档案人员没有现代化意识,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现代化的进程。档案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档案工作者既是专业型人才,又是管理型人才,只有拥有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新型档案人才队伍,档案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档案工作人员要熟悉档案业务,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掌握档案行业标准,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积极参与档案学术研究,不断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要尽快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懂信息技术,具有综合工作能力的信息专业人才和新型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档案管理干部在数量上要充实,在结构上要合理配备;重视知识上的更新,不仅要输送人才到院校去学习深造,还要从实践中发现、锻炼和培养人才,采取多渠道、不同形式的培训,建立一支开拓进取、知识和专业结构合理、政治业务素质好的干部人才队伍。

5.4 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推行ISO质量管理体系,不仅要求档案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进行记录,而且对于各种记录都要进行审核,对以前的原始档案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素去考量,或沿用,或改进,要进行大量的整理工作。因此,有必要建立质量管理监督、绩效考核机制,监督以最能反映员工实际工作状态和对体系执行效果为准;而考核标准要详细,涉及的档案管理工作方面要尽量细化,要使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明白自己该怎么做,做得怎么样。通过建立和执行有效的质量管理监督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ISO质量管理体系持续、长久地推行下去,不断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E

参考文献

[1]周莹莹.论新时期档案管理的创新[J].山西科技,2010(6).

上一篇:井下泵房自动化下一篇:新媒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