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责任意识

2024-08-07

公民责任意识(精选九篇)

公民责任意识 篇1

责任意识或者叫责任感,英文表述为Responsibility,中文表述有善良意志、责任心、良心等。在现代汉语中关于“责任”的表述有三层含义:其一,使人担当起某种职务职责;其二,分内应做的事;其三,因为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该承担的过失。它是由内心的责任感而延伸出来的一种外在的职责,这种责任在现实生活中通常表现为行为规范。由责任的具体含义延伸开来,责任感就是指个体因自身置于群体所应承担的相应职责和使命担当,而在内心产生的一种强烈的群体意识、自律意识,是个体对他人和群体所承担的利益要求,同时也是人的一种理性行为能力和人格素质,它体现出一个人的人格修养,是人格特质与人品的统一。这种内在的责任感既包括对他人权利、群体利益和社会规则的一种尊重,也包括对社会正义和个人行为的一种担当,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人格价值。人格的价值也只有通过责任才能体现出来。虽然在责任概念上,我们感到对规律的服从,然而我们同时还是认为那些尽到了自己一切责任的人,在某种意义上是崇高的、尊严的[1],因而人的人格价值是在责任中体现出来的。它由内心对责任的一种敬重延伸出来,并在社会活动中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准则。这种责任出于人们的善良意志(或者叫责任意志),通过它人们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出于责任。从而,在责任中体会做人的资格与尊严,又在人格价值中体会责任的崇高。

由于责任是在社会中形成的,也是通过社会行为体现出来的,同时责任意识又属于人格因素之一,是社会人格的一部分,因此要考察责任意识的形成,就有必要首先考察责任意识形成的人格条件———社会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2 人格与角色———社会人格何以形成

2.1 人格与社会人格

所谓社会人格,弗洛姆将其定义为:“该团体的每一分子都共有的某些人格结构。我们可以称此种人格为‘社会人格’……这些特征是一个团体中多数分子的人格结构之基本核心。此种社会人格乃是团体共有的生活基本经验与方式所形成的。”[2]弗洛姆的社会人格包含以下几层含义:其一,社会人格是社会成员所共有的;其二,社会人格反映出社会整体人格结构的核心;其三,社会人格是在社会行为的实践中形成的。由于人格是整个社会人格结构形成的核心部分,而人格又是人的心理行为的基础,因此要了解社会人格的形成,首先要大致了解一下人格的形成因子。

心理学家谈到人格时指的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即个体整个心理系统的成长与发展;它不是把人看成由各个部分组成,而是看作一个综合的整体,整体大于各个部分之和。国际上使用最多的人格定义是高登·奥尔波特提出的定义,他把人格看作为个体内部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并且它决定了个体对环境的独特调节方式,即人格是个体对他人的反应方式和交往方式的总和。从哲学意义上说,人格是现实的人在与客观世界的交往活动中所形成的以自我意识为主导精神因素的综合统一体。而在心理学视野里,人格是包含认知、情感、意志等在内的、具有独特倾向性和相对稳定性的心理特征总和,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思想、情感及行为的整合体。归纳起来,人格是外在环境和内在因素的统一集成体。在人格的内在形成过程中,有四个重要的形成因子,即自我意识(认知层面)、内在倾向性(情感层面)、心理特征(意志层面)、行为模式(行为层面)。人格就体现为这四个方面的统一,也正是这四个方面才使得社会人格的形成成为可能。

2.1.1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是人格的主导精神因素,也是人格的自我调节层面,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是人格形成、选择和发展的重要调节机制,是个体自我角色走向社会角色的主体基础。正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人的角色意识(包括自我角色与社会角色)才有形成的可能。自我意识为社会人格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前提。

2.1.2 内倾性

内倾性是人格内在地呈现出对生活境遇和社会环境的一种积极情绪表征,表现为一种情绪和态度上的意识倾向,包括人的情绪、外倾性、亲社会性以及需要、动机、兴趣等。它是个体情感走向社会情感的情绪驱动力,是人的亲社会行为产生的情感前提,社会人格所表征的社会情感也因此才有得以形成的动力机制。

2.1.3 心理特质

包括人的性格、能力、意志力、判断力等,体现为意志的自主性,是人格结构中比较稳定的成分,是人的心理特点综合而成的性格与行为范式,表现着个体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它是个体理性走向社会理性的心理前提,社会人格所具备的社会理性也借由这种人格特质而产生。

2.1.4 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人格的外部层面,是人格在社会生活中的外化,主要包括个人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表象特征。它是个人人格与社会建立联系的行为纽带,是个体人格向社会人格转化的前提,是人的社会行为产生的现实条件,也是社会责任形成的现实前提。

正是在人格结构这四个基本因子和社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社会人格才真正获得其存在的现实基础,形成社会人格借以构成的社会角色意识、社会情感、社会理性与社会行为等,使得个体人格最终走向社会人格。而社会人格能否最终形成,取决于社会人格的主体意识和角色的重新定位。

2.2 主体意识———社会人格的内在核心

主体意识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后支配其行动,并持之以恒来实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体现着主体的一种心理能力。主体意识是建立在主体自主能力的基础上,是主体能自主、独立地形成自己的判断能力,并在这种独立判断力的支配下独立做出自己行为选择的能力,是人格主体责任能力的一种体现,是人之所以能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它表现为独立性、果断力、自制力等意志品质和人格主体的独立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独立行为能力以及应对心理危机的能力等,是人主体意识的体现。在与其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过程中,主体逐步形成“在场”意识,意识到周围环境与自己的关联,意识到自己作为“在场人”的身份,并逐步与外部世界形成了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也正是在人与世界的这种关联中,以主体意识为核心的自我意识才逐步形成。作为认识主体,人在与自然客体的融入过程中形成生物自我;作为实践主体,人与社会(他人)关系的相互作用形成社会自我;作为价值主体,人在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的过程中形成心理自我。人格的发展就是在这三种主体力量以及环境力量的作用下形成积累和不断得到丰富充实的过程,从而形成了以生理自我、伦理自我和心理自我为基础的三位一体的人格特征。在这种自我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个体从他人对自己的情感与评价的情感意识中逐步发展出一种自我态度,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共同的人格特点。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人的广泛交往,逐渐把他人的判断内化为自己的判断,并且把它作为内心自律的东西。将社会规则、社会价值观内化为自己主观意识的一部分,在心理上形成自觉判断并调整其行为的主体意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力量,逐步成为群体所接受的心理共识,从而形成特定时期群体成员所共有的心理特征和人格模式,从而促成社会人格的形成。

2.3 角色意识———社会人格的重新定位

角色意识由自我意识而来,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自我。自我是一个具有独立力量的心理过程。自我在形成过程中将自身的经验事实综合,形成自我和环境之间的动力交汇,并且进化为内心中的两种力量,引导心理向合理的方向发展。自我意识一方面与环境进行交流,一方面完成着自我的角色定位。随着个体的社会化程度加深,个体在具体的社会关系之中获得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使得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人们的行动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并逐步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要承担的社会角色,意识到自身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个人处境放在社会与共同体的情境之下去考量。通过“情境转移”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悟,将个体标准放在“他者”的视域去观察,从而形成社会自我,即个体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作用等方面的认识,从而形成个体对自己人格的重新定位,并形成对自身的角色意识和身份认同,而这正是“自我”的核心。通过“社会场”与“自己”的联结,整个自我向环境场敞开,人格也由自我意识走向社会共识,从自我角色走向社会角色,从“自我”走向“我们”,从而使“自我”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实现由个体人格走向社会人格、由人格走向角色的嬗变,为人的责任意识产生提供了人格前提。

人格内在表现为一种主体意识,外在表现为一种角色,因而人的主体意识现实地表现为一种角色意识。每一种个体角色与社会角色对人都有一定的角色要求,这种角色要求内在体现为人的一种社会人格,外在体现为一种主体责任。主体意识的缺失会使得个人无从辨别自我;角色意识的缺失则使人主体缺位。人格与角色就是这样在内力与外力的作用下进行整合,并最终形成以社会人格为前提的责任意识。

3 社会人格———责任意识实现的可能性

依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人格是个体在群体生活的过程中,在群体共有的生活基本经验与行为方式基础上形成的,为群体每个成员所认可和接受、并为多数群体成员所共有的人格特点,体现出群体共有的心理特征。这种社会人格建构在个体人格和社会心理共识基础之上,是群体多数人共同具有的心理特质和人格特点。它对个体人格、思想、观念与个体行为都具有一种建设性的力量。作为一种共性潜藏在个体的人格深层,形成个人人格发展的凝聚力量。正是由于共有的深层力量,才把分散的个人人格聚集为一体,形成一种多数成员共有的、具有共同行为特点和共同特质的社会人格。在人类长期共同劳动、共同生活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在心理层面会逐渐形成一种共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在群体之中被不断继承和发扬,并对群体中的个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共同的东西逐步成为大家行为的一种导向,同时也形成行为的一种共同约束,一种社会规则也就应运而生。这种社会规则,在卢梭那里叫“共同意志”,在涂尔干那里叫“集体精神”,在霍布斯那里称“社会契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责任”。在这种行为的相互约束中,人类逐步意识到个体行为与群体行为之间的利益攸关,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在其行动过程中实现人格向角色的转化。在人格向角色的转化中,个体能够考虑到群体和他人,以群体行为为目标,以群体规则为行为准则,并在行为中将其内化为一种自觉判断并调整自己行为的自律意识,这种意识也就是我们说的责任意识。在人格向角色的客观转化过程中,社会人格能否最终转化为责任意识,责任意识实现的可能性,最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即社会情感能否走向责任情感,社会理性能否走向责任理性,社会行为能否走向责任行为。

3.1 社会情感何以走向责任情感

弗洛姆认为“观念具有一个情绪母体”[2]。正是由于一个社会中许多不同的社团或阶级共有一种特殊的个性,以此特性为基础,许多观念才得以发展,成为有力量的、大家乐于接受的积极信息,形成一种积极的社会情绪力量。因而社会人格本身具有一种积极情感,表现为一种“社会情感”或者叫“集体情感”。这种情感体现为个体通过行为和态度而表现出来的较强的群体意识和亲社会性情感倾向,即个体融入群体的一种情感体验及由此带来的集体归属感、亲和感、激励感,以及个体由此产生的在社会生活、学习和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个体人格的心理危机感。这种社会情感能产生积极力量,这是一种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表现为移情能力,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共鸣反应能力。心理学称之为“情感移入”,即体谅他人处境、理解他人、分担他人心情、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心境的能力。正是这种“移情”促进了人亲社会行为的发生,是人类最重要的“亲社会性动机”。这种亲社会行为会转化为一种心理动力对行为的驱动,使人格本身更具有外倾性和宜人性;同时这种人格的外倾性与宜人性又使社会人格本身有很强的适应能力,体现在个体对其他人所持的态度,这些态度包括亲近人的、有同情心的、信任他人等,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延伸到个体行动之中,使得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建立起与他人的情绪、情感互动性。这种情感情绪体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当我们设身处地设想一下别人的处境时,这种情感就会因这种设想而从我们的心中产生,这种情绪情感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移情”。

但这种“移情”或“同情”还不足以产生积极的行为力量,只有当这种由同情和赞同派生出的社会情感进一步延伸到对社会正义与规则的认同与喜好时,责任或正义感的产生才有可能,使大家在共同生活中意识到只有彼此互相接纳,大家才能彼此相互和谐地生活在一个社会集体中;只有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彼此遵守社会规则和正义法则,社会存在才能得以维系,社会正义才能得以伸张。正是全社会成员都能出于对社会正义法则的考虑,责任意识才有现实根据和产生的土壤。每个社会成员都能为了自身和社会的存在而凝聚力量,保持社会团结;每个个体都能充分认识到只有良好的、有秩序的、兴旺发达的社会状况才是自己想要的,也只有在良好的社会秩序下自己才能生活得更愉悦、更美好。因此社会成员乐于看到具有良好秩序和正义法度的社会,更希望自己能生活在这样法制健全、风气良好、制度完善的社会中,同时也意识到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共同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自己的生命维持与健康幸福,都取决于这个社会共同体的良好秩序能否得以维持、社会繁荣能否得以实现、社会正义能否得到伸张。个体成员意识到任何不义行为必然有损于这个社会,因此他对任何有害社会的行为或者破坏社会正义与公平的事情持有天然的厌恶与反感,并且愿意尽自己所能去阻止破坏社会的事情发生,从而产生为他人或社会利益自愿付出代价的主体责任感。这样社会情感就由消极的“我不做”走向积极的“我去做”,由自发走向自觉,由集体情感走向责任情感。

3.2 社会理性何以走向责任理性

社会人格同时也是社会理性的体现,一方面人格中的认知因素赋予社会人格以理性能力;另一方面人格又是主体意识的一种自觉,是人的一种意志自觉。因而一个人表现出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离不开人的理性思考和自律意识,表现为主体的独立判断能力、选择能力以及独立行为能力等,即主体的责任能力。

仅仅表现为主观意志还不具有客观的内容,因此真正的理性还必须走出主观的自我约定,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客观实在性。理性必须通过现实的途径才能表现出来,即理性在寻求理性自觉的同时,必然走向理性“他者”,依靠理性“他者”为自己立法。这种理性的立法者不是个人,而是社会;这种理性也不是个人理性,而是社会理性。它体现为一种社会原则,它不仅仅问“我应该怎么做”,而且还要问“社会怎么做”,在行为中体现为一种社会关切。这种理性力量不是仅仅靠个体自身力量就能达到的,它需要依靠社会的整体力量才能达到。它使主体意识到唯有倚重社会和他人的力量,自己的个体目标才能实现;唯有克制自己的冲动和欲想,才能获取自己之所想;也唯有尊重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这种利益关切,大家的利益才有保障。正因为如此,这种因彼此利益勾连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关切”最终将社会理性导向一种新的价值取向———社会尊重,即尊重规则、尊重社会、尊重他人、尊重生命等,唯有尊重他人和社会的存在,才能真正获得自己的社会存在。由此,理性从“集体契约”原则走向“社会尊重”原则,理性也由社会理性走向责任理性。

这种责任理性首先是建立在理性自律的前提下,设定了人在行动中的自主性和意志自觉性,它纯粹出于人理智的自我责任心。它不仅仅是对行为本身,而且是对行为产生的结果及其未来导向的理性思考,它重视行为的价值倾向,追问的是“我这样做会有什么后果”、“我这样做对社会有好处吗”。因此它注重的是行为的价值后果,出于一种对规则的尊重———对生命规则与道德法则的尊重,而不是出于个人偏好或利益驱动。责任就是由于尊重规律而产生的行为必要性[1]。这种尊重源于以道德责任为目的的责任理性,这种责任理性是从尊重出发而对别人的一种承担,也就是说当你把社会和他人作为一种行为准则时,你更多的是一种责任,一种由自己与他人的共存共荣的尊重。这种由内心的一种敬重延伸出的责任感进而演绎成为一种外在的“职责”,即“我必须为别人去承担一点什么”。因而,责任理性意味着对责任的一种践行能力,是人的自由意志的选择。这种责任理性是人自己为自己立法,自己成为自己行为的立法者和执行者,并对自己的行为做出价值评价和价值比较。在行为当中它表现为行为的尽责性。这种尽责性一方面表现主体为控制、管理和调节自身冲动的方式,一方面表现为主体自身的责任能力,并在行为中努力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3.3 社会行为何以走向责任行为

行为是人格的载体,社会人格最终要通过具体的社会行为体现出来。人格存在于行为的进行之中,并使本质各异的行为得以统一。人格完全在其每一个行为中生活和存在,并在一个无限的行为系列中实现自身的外化。因此,作为生活经历之统一的人格便是一种动态的存在。在人的行为过程中,首先是人的“动机情结”在起作用,某一行为可能受某一种具体的动机驱使,也可能受多种因素支配身不由己而产生了行为,在动机驱使下产生无数个动机各异的个体行动。在行动过程中,个体发现在个人权益和他人权益之间必须要做一种中庸的理性判断和选择,要保障自己的权利实现,必须有一种社会制约,以使大家的权利都能得到保障。因而产生了一种为群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行为规则,即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为群体所共有的价值取向,是一种普遍的行为期待,是社会群体共识的表现。任何人的行为必须是在一定规范内的行为,这种建立在以“他者”为基础的社会规范之上的行为可以称之为社会行为。所谓“社会行为”,就其主观意义而言,所关涉的是他人的行为,而且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把他人的行为当作自己的行为取向[3]。

这种关涉他人行为的社会行为是个体社会角色功能产生的基础,建立在社会合理性基础之上,即这种社会行为只有建立在社会成员共同规范的基础之上才具有合理性。这种合理性既包括工具合理性又包括选择合理性,既包括目的合理性又包括价值合理性。仅仅具有工具合理性和目的合理性的行为还不是最高的合理性,最高的合理性是行为的价值合理性。行为最高的合理性我们称之为责任理性。出自于责任理性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责任行为。这种责任行为建立在价值合理性基础之上,只有具有价值合理性的行为才能称之为责任行为。它不是出于规范限制的被动约束,而是出于一种价值满足的主动担当,体现出行为责任的主动性与动机、规范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这样责任就走出了主观意识的苑囿,从尊重走向担当。它以社会期待为准则,主动调整个人期望目标,通过合理性的选择,最终完成个体的行为担当;它以行为的价值取向为目标,通过社会互动和交往过程中的理解、移情、沟通和协调来实现,并形成人际关系赖以形成的行为协调机制。在彼此交往中,人们之间产生了以双方都接受的有效性要求,并形成一种对彼此都有约束力的责任和义务,都把对方看成一种责任和义务,并主动承担起彼此作为对方利益守护者的责任,从而在共同的责任与守望中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支撑、休戚与共的责任共同体,最终在共同行为中实现人们责任意识的回归。

仅有社会人格还不能完成人格的品性塑造。与社会人格相比,责任意识更体现出人格的主动性、道德性和担当性。唯有责任,才能赋予社会人格以新的内容;唯有责任,方使社会人格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与力量;也唯有赋予社会人格以责任,人格才能真正显示其魅力。因而,如何构建以责任为核心的社会人格,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研究中给予更深入的关注与探讨,也为我们日后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指南。

参考文献

[1]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50—93.

[2]冯川.弗洛姆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16—117.

公民责任意识 篇2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国情出发,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首先,公民的道德建设要从我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出发。道德建设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人民的道德水平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这些特点不是孤立的,而是连续的,一脉相承的。其次,公民的道德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任何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提出,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人民群众,这就要求了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这个核心。再次,公民的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一个有道德的公民首先表现出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特点,社会主义强调集体主义的利益,这就要求有道德的公民个体应具备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基本要求。最后,公民的道德建设要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道德水平的提高,其目的就是提高个人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的提高往往表现在个人对社会公德的认识、对职业道德的遵守、对家庭美德的彰显上来。如果一个人对集体、对家庭、对工作、对他人均不负责,那么更别提公民道德了。

公民道德水平决定了一个人的思想意识,而思想意识是否正确也即真理观是否正确,正确的真理观表现出来正确的理论,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又反过来影响对真理的认识。因此,个人责任意识的提高与否与公民的道德建设息息相关,二者相辅相成。

一方面,公民道德建设对责任意识的提高有促进作用。责任意识正是公民道德建设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之一,具有良好道德规范的人,其责任意识往往高于道德水平低的人。因为公民的道德建设正是表现其责任感、价值观、世界观是否正确的基本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坚持正确的道德标准,在行动中规范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当然,在现实的生活中,包括家庭之内、邻里之间、同事关系当中均要求我们个人要具有责任意识。我们也从现实生活中看到,责任意识的缺失对社会公德的践踏是十分严重的。例如,子女不积极地赡养年迈的父母、邻里之间为了小事大打出手、同事之间为了工作利益竞相排斥,等等。这样道德水平低下导致的责任意识不高的例子层出不穷,我们要杜绝各种责任缺失的现象不仅是要靠对法律的完善,还要靠公民道德的不断建设。我们的一些官员,一些干部,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开始自我堕落,自我腐化,各种贪污腐败现象、各种作奸犯科、结党营私现象也在小范围内不断产生,这就是道德水平不高导致的责任意识缺失的结果。

另一方面,责任意识也反作用于公民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的责任意识这正是个人努力提高自身道德水平的过程,社会范围内道德水平的提升,也即公民整体道德建设的进步受到了来自责任意识的影响。责任意识表现在个人就是对其所处的国家负责、对其所处的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自身负责,如果不断做到这些点那么这个人的道德水平是不断提升的。责任意识的提升更重要的是个人对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认同,往往三观正确的人道德水平也很高。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环卫工人起早贪黑的为了城市美化努力清扫,这是对自身的工作负责;父母照看未成年的子女,这是对家庭的负责,等等。所有这些例子都说明了责任意识对道德建设的反作用力。

由此可以看出公民道德建设与提高责任意识之间不是孤立的关系,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影响的。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仅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还要注意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是个系统的内容,而重要的是责任意识的提高。对个人而言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集体的责任意识。人都是生活在集体当中,离开集体人就无法生存。所以,提高个人的道德素养就要提高个人对集体的责任感,这就要求个人不能损害集体利益,要以集体为中心。第二,对家庭的责任意识。社会的道德建设也与个人对家庭的责任意识有关,一个有道德的人回为家庭负责,这就要求个体要疼爱子女、孝敬父母、尊老爱幼。第三,对邻里之间的责任意识。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用于承担责任,而不能因为小事就相互推卸,互相对立。第四,同事之间的责任意识。这就主要表现在工作环境下的人与人之间,不能因为个人利益而损害他人利益,也不能因个人利益而放弃集体利益,同事之间要对集体负责,对他人负责。第四,对自身的责任意识。对个人来说,不仅要身体健康、身心健康,当然这也是对自身负责的一种,更重要的是要对自身负责。不以权、利

公民责任意识 篇3

历史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什么?是爱国主义教育。但爱国这个意识能否深入学生的心灵, 则取决于学生对这个国家的认知, 取决于学生对国家与自己的关系的认识。学生对国家这个概念的认知, 是从家庭到社会, 进而才延伸到国家。很难想象一个不爱自己家庭的人会对他所处的社会有什么感情。一个对自己所处的社会没有感情的人, 也很难将自己的关爱之情推及整个国家。当日本的军队侵入河南时, 河南人民不仅不帮当地国民党军打击日本人, 反而是帮日本军打击国民党军队。当时河南有民谣:河南四害, 水、旱、蝗、汤。汤是什么?国民党军汤恩伯的部队, 在驻扎河南期间, 扰民无数, 当地农民无不深恶痛绝。爱护自己的父母长辈是人之常情, 是人的一种基础情感。俗话说血浓于水, 骨肉之情坚不可摧!但这种感情不能直接转移到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 因为人在幼年期, 对外界是好奇与恐惧并存的, 人会因对外界的恐惧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逃避行动。对国家、民族的认识是要通过对亲人、邻居、乡民等的观察而逐步产生。幼儿会因亲人对他的无私关爱而产生亲密感。这种亲密感, 一旦建立, 就很难破坏, 很多亲情的形成都和血缘关系有联系。

一、公民概念并非完全是舶来品

臣民对国家愚忠的观念并非从来就有。诸侯不完全受制于天子, 个人可以抛弃国家, 古代中国人从来也没有把自己放在完全从属于所谓“国”的地位。

由于近来西方思想的影响, 普世价值等意识开始在中国国内传播。因为宣扬这些泊来思想的原因, 有人将公民、公民社会等概念视为完全的输入概念。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公民等概念在中国古代就有萌芽的基础, 只是受了西方思想的影响, 中国人才清楚地认识到而已。它们既不是产生自古代中国, 也不是来自西方国家, 是历史的发展必然结果。

按照现行说法, 中国的夏、商、周三朝属于奴隶社会, 自秦始中国便进入了封建社会, 至清封建社会终结。对前三朝代, 属于典型的奴隶制度, 奴隶主拥有对奴隶的生杀大权。这也只是一种松散的奴隶制度。西周时期, 居于都城的平民称为国人, 城外的属于在野之人, 属于诸侯土地的人则是奴隶, 也有不属于指定奴隶主的农民。那时奴隶因为对奴隶主的不满也还是能产生“誓将去汝, 适彼乐土”观念。商鞅在秦国开始的变法行动, 开始让奴隶成为真正的“国人”。这些成为真正国人的人, 能够通过军功等途径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 与他们原来所处的奴隶地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商鞅变法让秦人知道了自己与秦国的关系。秦国底层民众从此知道, 秦国是由千千万万的秦国民众组成的。秦国的统治者也终于认识到, 没有普通民众支持的秦国要想立于世上是不可能的。商鞅的新国人概念可以说是中国人公民意识的萌芽。

二、树立公民意识是个人融入社会的基础

参与政治, 是中国人固有的传统。《尚书·洪范》曾记载:王有大疑……谋及乃心, 谋及卿士, 谋及庶人, 谋及卜筮。”《左传》名篇《曹刿论战》, 不但说明在野之人可以参政, 而且其政见可以高过那些“肉食者”。国君要想在国民中有号召力, 处事必须公平。国君要取信于民, 与民众建立良好关系不是用一两块肉作为赏赐就能完成的, 必须是“小大之狱, 虽不能察, 必以情”。如此才能换来民众之“忠”, 否则便有亡国的危险。政府取信于民, 同样需要如此。商鞅变法的开端, 不是颁布法令, 而是先上演了一出诚信大戏《徙木立信》。群众相信政府, 政府坚守法律, 上下一心, 国家才能实现大发展。在秦国实行变法之前也有一些国家进行了多次改革实验, 最后都失败了。原因是以前的变法, 只是个别人或少数人的变法, 而秦国商鞅变法是发动平民百姓参与的变法。也正是让国人参与了变法, 国人在变法中体会到了确实的收益, 国人才坚决地支持变法, 并且坚决地维护变法。虽然商鞅被反对者处死, 但商鞅制定的法令却得以延续。清朝末年的维新变法失败了, 就是当时的民众根本不知道维新是何物。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的胜利, 就是发动了中国老百姓, 获得了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老百姓的支持。毛泽东说: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人!正所谓:得民心者, 得天下!

公民意识的首要内容就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重要表现就是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关注与参与。公民必须在宪法和法律、法规限定的范围行使自己的权利并履行相应的义务。公民要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国民的主人, 而不是这个国家或其中某个人或机构的奴隶, 他享有相应的政治权利, 并且享有社会发展带来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实行的土地改革政策或许是一个最成功的改革政策。这一政策让绝大多数的老百姓获得安身立命之处, 自然获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农民的支持。

公民对国家的态度, 对政治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政治表态。萨特有句名言:不参与政治就是参与政治。放弃自己的政治权利, 就是将有关政治的选择权、决定权授予那些积极参政议政的人, 并且让他们轻松获得政治利益。2002年法国总统大选, 由于普通民众对政治活动的冷漠, 让极右翼候选人勒庞淘汰了社会党候选人若斯潘, 让法国多数民众虚惊一场。因此,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必须认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 体会到肩上所负的责任, 把权利、义务融为一体。

三、历史教育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最佳载体

历史教育为什么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最佳载体, 因为能将人文意识与政治意识二者完美结合的就是历史学科。中学阶段虽有思想政治课, 但集中对当前政治环境的认识, 历史对比性不足, 不会让学生产生对公民身份的深刻认识。历史学科的思考与研究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对公民资格的深刻认识, 从而促进学生公民意识的发展。比如对法制社会建设与道德社会建设的认识, 历史学科可以通过中国历史上法制观念的发展史向学生介绍在国家层面法制的重要性, 而在社会层面如果不重视道德建设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凡国民对国家产生强烈的认同 (小到一个地方上对本地的文化与心理认同) 都会促进社会的大发展, 否则国家与社会则会陷入危险的边缘。

公民意识 篇4

公民意识即是公民对自身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应履行权利和应承担义务的自我认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包括国家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与义务统一的责任意识。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命题,具有重要意义。在农村,培养和造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也是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有很多。

一、当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原因分析“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与封建社会的“臣民”和“子民”有着根本的不同。中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没有公民而只有统治者和臣民的封建社会,广大农民长期处于受压迫、受剥削的附属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意识得到普遍增强,但整体上还是比较淡薄,尤其在广大农村,农民的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具体表现为:农民的科学文化意识仍需提高,独立主体意识亟待增强,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法治意识相对薄弱,团队协作意识尚需加强。我国农民公民意识普遍缺失的根本原因,主要在于以下两个方面。

二、农民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困家现代化的核心问题是人的现代化,其标志就是人成为公民并具有公民意识。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更须具有现代公民意识,凶此,加强农民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公民意识,是培养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注重培育农民的科学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民卡意识、法治意识、市场意识、生态意识和健康意识等公民意识,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民主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公民意识的薄弱直接影响政治运行中制衡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阻碍政治的民主化进程。目前,在一个日益市场化的社会中,传统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正在降低,利益的分配和调整,更多不再是通过熟人社会的传统习俗来实现,而是通过制度化的法律实现。因此,要积极培养农民的民主意识,为人民当家作主奠定必要的思想文化基础。面对我国农民的法律素质和参政议政意识普遍不高的情况,要通过加强全民普法、送法下乡和对农民的法律援助等普法活动,引导广大农民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保证广大农民群众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不断提高农民的民主法治意识。

公民责任意识 篇5

一、健全学校教育体制

教育体制是教学的前提和保障。完善的教育体制可以为各科教学提供制度和系统保障。作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可以为历史教学和学生意识、品质培养提供正确引导。就目前来说,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体制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建立健全教师工作、学习、管理机制,加强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和教学能力培养,将能否做好本职工作、实施素质教育列为教师考评目标之一;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德育工作队伍,制定德育工作规章制度,有组织、有步骤地推进德育工作,营造浓郁的校园德育氛围;颁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条例,将品质、道德、责任感培养当作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生成初中历史教学实践机制,创新历史教学方法,提高历史教学学生品德、意识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根据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教学改革,变静态教育为动态教育,变灌输教育为形象教育,切实发挥历史学科在学生品质、意识培养方面的优越性。

二、因材施教,分类加强学生社会认知

教师按照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忽视学生个性差异和需求,是历史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新课改要求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年龄、认识能力、心智水平加强学生意识培养和品质教育。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盲从、自觉性差等特点,开展爱国主义道理、责任感说服教育、榜样典型示范教育和道德规范约束教育。而面对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辨别能力的高年级学生,历史教师可以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合作教学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使用锻炼,鼓励他们通过知识归纳总结形成正确的责任认知和价值取向,进而实现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目标。

三、立足教材,深挖意识责任培养的素材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优良的品质并非是生而俱来的,但是有效的后天教育却可以激发个体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使之成长为一个品质优良的人。鉴于此,初中历史教师可以采取一切有效途径去培养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对于处于心智发展时期的初中生来说,许多人都有英雄情结和英雄崇拜心理,因此,教师可以立足历史教材,深挖教材中有利于品德和意识培养的素材,用伟大人物的思想和事迹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坚强意志。如初中历史教师可用卫青、霍去病、岳飞、戚继光等人的英勇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用勾践卧薪尝胆、司马迁著史、苏武牧羊等故事鼓励学生磨炼自己的意志,敢于同困难作斗争。当然,教师还可以运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历史影视资料、电子素材搜索和整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为学生历史情感养成和责任感培养提供有利条件。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强化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深挖社会责任感培养素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多载体、多渠道培养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不仅不能局限于课堂和教材,还要教师有效拓展、利用各种资源、各种渠道、各种载体向学生传递更多的历史知识,为学生情感和意志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就目前来说,可以利用的历史教育资源有:历史教科书、图书馆藏、网络资源;社区和地方历史资源,如历史文化古迹、博物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时事报纸、国内外时政热点、历史影视资料等。而行之有效的历史教育、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载体有:历史教学课件、历史图文资料、校园德育文化活动、校史剧创编、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栏等。常用的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渠道有: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开放性作业、课外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公益活动、勤工助学、志愿服务等。总之,教师要对初中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培养问题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历史文化知识,鼓励其树立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理想。

公民责任意识 篇6

1.1 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含义

首先我们要区分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这两个概念, 责任感我们可以理解为一个个体对其本身在人类社会还有自我价值延伸中所肩负的一种责任意识, 面对道德活动中一些选择如何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并且完成道德任务的情况中能够满足社会价值观, 然而社会责任感包括的东西以及范围更加广泛。

公民意识是一种作为公民所具备的一种意识, 就是为社会与他人做出无私奉献的行为得到大众好评逐渐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 涵盖的责任意识有本地区的、国家的以及全球的并且笃信每一个个体都可以为社会集体做出卓越贡献的信念。站在心理学的视角看待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一种自我价值实现的想法形态, 形成个体认同、尊重和配合他人工作的一种能力;从社会学的角度, 公民意识是社会资本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为该因素有利于营造信任、互利的文化氛围, 社会关系的基础是这种文化氛围, 亦利于集体行动和公民踊跃参与。

1.2 加强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重要性

在很大程度上, 社会环境会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从侧面反映出来就是社会迄今为止还没有养成出良好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氛围习惯, 社会上多数道德缺失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的消极事件依然司空见惯, 导致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理想化的模型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 民办高校必须要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在校园的日常生活中偏向于个人利益, 甚至触犯国家的法律法规, 这种情况是非常严重的, 亟须解决以及找出对策的方案, 因此可以看出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的重要性是何其关键。

2 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存在的现状

2.1 大学生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积极方面

现代社会上的大学生活力和希望的群体的代表与象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指出, 现代社会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包括:“积极、健康、向上”。

2.2 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与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为了充分了解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笔者以调查问卷的形式, 共选取了广州四所民办本科大学院校的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具体包括广东培正学院、广东白云学院、广州工商学院、广东科技大学。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 于2015年9月至10月期间, 共发放网络调查问卷600份, 共回收510份, 回收率为85%, 其中有效问卷为469份, 有效率为78.16%。

2.2.1 大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认知有限

问卷中对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所要履行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了解程度时, 选择绝大部分了解的占6.5%, 选择知道大概内容的约占85%, 完全不了解的占2.1%。对公民基本权利认知度较高的是选举和被选举权及受教育权, 基本义务认知度较高的是纳税和服兵役。但是, 在选举权中关于人大代表的选举的调查中显示, 虽有75%的学生投了候选人的赞成票, 但高达73.4%的人不记得自己所选的候选人名字, 而且52%的学生表示自己并不熟悉该候选人。从调查中可以看出, 当代大学生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基本内容都有一定的认知和了解, 但这仅仅是感性上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实际行动, 没有上升到理性认知的层面, 呈现出担当与疏远的矛盾状态和知行不一的情况。

2.2.2 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相对淡薄, 注重个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其中“匹夫有责”要改成“我的责任”。而如今, 身处社会转型期的大学生, 由于受多种社会思潮和市场经济的影响, 缺乏系统的民主和人文精神的熏陶, 更加关注自身的生活状态和现实利益的实现, 定格在个人努力与拼搏上, 对社会需要方面考虑较少, 缺乏为社会和国家牺牲的精神。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62.7%的受调查者认为当前国家实行的西部计划、建设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国策只是国家的事, 自己还是做点自己能做的事, 充分体现了大学生把为家做贡献摆在了自身利益之后, 高达75%的人不会把“国家的需要”作为自己毕业就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或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2.2.3 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发展不成熟与不稳定性

社会责任感与公民意识作为一种道德情感, 它是情和理的统一, 它的源头是大学生对他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享有的权利的认知, 大学生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和应起作用的正确认识是社会责任感存在的理性支撑。

调查显示, 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较强, 对于校园中的违反公德行为, 如占座、乱扔杂物等现象, 80%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这是不当行为;对于社会基本公德, 如不插队、不随地吐痰等行为, 87.1%的学生认同是应遵守的社会的基本公德。但是, 对于制止危害社会公德的行为的调查上, 如插队, 65%选择心中埋怨, 30.7%的学生选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少管为妙, 仅仅8%的学生选择会去制止。说明现在大学生所谓的责任感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社会舆论的干扰和影响。

3 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3.1 新媒体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冲击

新媒体给人们带来了“足不出户, 知晓天下事”的机会。但凡事具有两面性, 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的大量传播, 导致信息良莠不齐, 容易为不法分子提供了传播不良信息的机会, 大学生还处于学习发展阶段, 缺乏对信息的辨别能力, 容易使大学生形成不良的价值观, 不利于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在中西方文化不断融合的今天, 不同思想文化也在激烈碰撞, 境外分裂势力、民族独立者善于利用网络的特性, 传播非正能量的信息, 煽动群众, 迷惑人心。各种腐朽落后的思想也使得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渐下降。

3.2 家庭教育中缺乏对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普及

现代社会, 在物质基础不断满足的时代, 受西方思想的影响, 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依旧缺乏集体责任意识和公民意识, 且家长自身未能严格要求自己, 起到为子女树立榜样的作用, 使得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大学生自身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薄弱, 导致大学生形成的表面责任感往往是不稳定的。增强大学生责任感的稳定性有赖于其内在理性的支撑, 有赖于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地位, 应起作用的认识。民办高校大学生只有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有了正确的认识, 才能真正承担起自己应担负的责任, 才能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3.3 民办学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教育的认识略有欠缺

民办大学面临的困难较多, 资金、师资力量的不足等的不足, 导致能真正投入到公民意识教育上的资源有限。且师资的分布不均衡, 教师质量及素质的失衡, 导致一部分教师未能起到引导大学生树立公民意识的作用。

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意识, 心理发展正走向成熟, 普遍认为自己有责任感, 但同时由于其自我意识尚不完善, 思想尚未定型, 所谓的责任感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社会舆论的干扰和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如不能正确及时引导大学生树立巩固正确公民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任由其发展不成熟的社会责任感, 这就很有可能导致在不同时期面对相似的责任选择会有截然不同的责任行为反应, 原有的责任认识就不会因为责任行为而得到进一步强化, 反而被弱化甚至走向反面, 造成责任认识的混乱, 相应地又会改变其责任情感的指向。由此观之, 民办高校的教师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的重要作用。

4 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对策

4.1 加强民办高校公民意识教育

4.1.1 加大公民意识教育的资金投入

目前民办高校对于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投入资金普遍不高, 执行力度不强, 所以高校应专为公民意识教育而设立专项资金, 不挪他用。并成立专门部门或办公室负责对公民意识教育的资金投入进行统计, 时刻实行监督, 保证资金按计划使用在公民意识教育上, 以加强民办高校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资金投入, 不断夯实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

4.1.2 完善师资结构

大多数民办高校由于缺少资金, 导致高校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结构存在弊端问题, 而公民意识教育的师资结构问题尤为突出, 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意识教育必须完善师资结构。民办高校要合理配备教师资源, 把具备良好公民素质的教师配备到公民教育课程的岗位上。同时还应聘请部分既有一定社会成就又有公民意识的企业家、艺术家、音乐家担任兼职老师, 扩大民办高校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师资队伍。

4.2 有效利用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4.2.1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以网络、手机、电视、电影、广播、报纸等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具有全面、强劲的影响力, 信息在传播的同时, 也传播了一种价值观念和文化导向, 可左右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因此, 媒体应该充分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 注重传达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诉求, 将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公正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 融合到切实具体的民生当中。

4.2.2 加强对媒体的管理与监督

对于当前出现的一些境外分裂势力、民族独立者利用媒体传播负能量的行为, 政府应该加大媒体监管力度, 对于违背社会责任和迷惑人心的信息传播要及时制止。同时要加强媒体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建设, 使其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坚持对人民群众负责, 持续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媒体从业人员须从宏观上、微观上检验事件真实性, 防止报道失真, 做一个奋发有为、廉洁自律的人。

4.3 重视家庭对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

实行民主型家庭教育, 父母应以身作则。调查研究表明, 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更能促进学生的成长。所谓民主型家庭教育, 是要求父母从认知上把孩子视作平等地位的人, 许可孩子对自身行为进行解释和阐述, 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分析和引导, 而不应采取强制性、命令式的教育方式。且父母通常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都会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和思想观念产生重大的作用。因此, 父母应该树立正确的公民意识, 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 努力成为孩子的模范代表。

4.4 强化大学生自身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公民责任意识 篇7

1 关于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认识

1.1 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概念。

公民道德教育, 是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教育, 对高校来说就是针对大学生公民的普遍教育。道德教育和人们道德人格的形成与完善是一致的, 其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锻炼道德意志、确立道德信念, 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习惯。

1.2 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内容。

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结构从纵向看是由道德规范、道德原则和日常道德规范构成的, 从横向上看则是由政治道德、职业道德、生活道德、社会公德构成。十六大报告指出公民道德建设应“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以集体主义为原则, 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 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 使“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二十字基本道德规范深入人心, 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思想观念和道德要求成为广大青年的行为规范。十六大报告中谈到道德建设时还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诚信教育在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 也是较为核心的环节。

1.3 公民道德教育理论的原则。

大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主要应遵从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身作则几个原则, 要摒弃冰冷的说教, 要以真情真诚去感染感化人, 以情易情, 以爱易爱。

2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现状和困境

当代大学生中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已日益深入人心, 追求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行为。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在更新, 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 有理想、有道德是当代大学生的主题形象。但是, 随着社会成分的多元化, 外来文化的深入化, 大学生道德问题上的矛盾和困惑也明显增多。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在诚信和责任意识方面存在不少不如人意的地方, 主要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情感几个方面。

2.1 学习方面。

表现在考试作弊, 作业、实验和实习报告的抄袭和学术论文的抄袭, 考试作弊在大学校园里已经是见怪不怪了, 作弊的“战场”和“技术”都发生了巨大的进步, 从学校的期末考试到国家的等级考试, 从夹带的小抄到微型现代作弊器, 呈现了现代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其次是整个班级大学生的作业、实验和实习报告往往只有一两个版本, 往往令很多任课教师哭笑不得。再者就是, 对于老师布置的论文, 不是认真学习钻研, 而是“百度”一下, 再“拷贝”和“粘贴”, 便大功告成。

2.2 生活方面。

表现在恶意拖欠学费和骗取国家助学贷款, 个别大学生推崇及时行乐, 攀比成风, 把学费当作一切消费的资本, 购买电脑、长期网游、大肆娱乐等等。其次是通过提供虚假证明等手段骗取国家助学贷款和国家助学金, 供其吃喝玩乐, 这大大违背了国家的初衷, 而且也带来了非常大的消极影响。

2.3 就业方面。

表现在伪造证书、自荐书上掺假和随意违约, 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 很多大学生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便在就业自荐书和推荐表中, 弄虚作假, 涂改成绩, 伪造证书等等。其次在就业后随意违约, 不少大学生责任意识淡薄, 就业时稍有不如意的地方, 就觉得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便随意违约, 给学校就业工作和用人单位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

2.4 情感方面。

表现在恋爱的动机不纯和交友的功利性。部分大学生把恋爱看作是填补心灵空虚的一种方式, 而不考虑恋爱双方对爱情的义务和道德责任, 表现出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其次在交有时过于看重朋友的社会背景和家庭出身, 受西方文化的冲击, 带有很大的功利性。

大学生诚信和责任意识的缺失, 必然加剧社会的诚信和责任意识的缺失, 影响国家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3 大学生诚信与责任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产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缺失与社会客观因素、学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和施教者自身存在的问题息息相关, 是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问题的综合反映。

3.1 社会环境的影响。

当前, 我国市场经济正处在改革和转轨期, 人们处在各种利益的创新分配中, 相当多的人有失落和不满足感。社会和经济矛盾冲淡了一部分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诚信和责任意识缺失, 道德退化。历史的嬗变、经济的转型、新旧价值观念的冲突, 使得大学生产生了道德上的迷惘。在社会的某些领域出现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校园内的大学生, 使得他们对道德准则的信任感开始减弱, 对于公正的社会规范产生动摇。

3.2 学校环境的影响。

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 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学校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高校公民道德教育体系的不健全。施教者自身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学校公民道德教育的效果, 其次高校客观不诚信的表现严重影响了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实效, 再者就是高校的道德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必要约束机制的欠缺。

3.3 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方面, 中国家庭教育长期以来过分强调智育, 过分追求名次、高分、名校, 而忽视对他们进行正常的道德教育。其次很多家长忽视生活的细节, 自身不能起到很好的模范作用。

3.4 自身素质的影响。

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阅历、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导, 表现出与道德规范背道而驰的行为模式。由于自身法律意识的淡薄, 往往漠视法律, 不知道不守信带来的法律后果, 没有把诚信和责任同法律联系起来。

4 改进大学生诚信与责任意识教育的几点思考

任何人的诚信和责任品质都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逐步确立起来的, 它受到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诚信与责任意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决不能一蹴而就, 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4.1 着力改善家庭教育的垂范效果。

中国的家庭在市场经济时代, 在独生子女时代, 不能只是注重子女的智育成绩, 而忽视对子女良好优秀品格的塑造, 要重视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诚信与责任品质的修养, 起到行为垂范的作用, 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4.2 切实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

高校作为传承文明的基地, 对大学生诚信和责任教育, 具有重要的责任。大学生的诚信与责任意识如何, 不仅对大学生本身的人际交往和事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所以, 必须切实发挥学习教育的育人功能。

首先, 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师资队伍。建立一支科学合理的师资教育队伍是确保高校教育育人功能的前提, 这就要求德育工作的教师要具备过硬的政治素质、较高的道德素质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其次, 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工作方法。针对大学生教育群体, 应该有针对性的分阶段实施德育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增强大学生群体道德教育的长效性。再者, 健全学校德育工作的体制建设。学校应该在大学生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逐步建立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道德评价体系, 加强大学生的诚信与责任品质测评考核。及时纠正大学生的失信行为, 建立科学合理的严惩失信鼓励诚信的良好奖惩体系, 使得道德教育自觉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行为。

4.3 努力营造社会良好的道德氛围。

社会的道德氛围对大学生内在的道德水平的影响是很大的, 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是十分必要的。具体来说就是, 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文学艺术在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宣传塑造新时期道德要求的新事物、新典型, 着力彰显道德的榜样作用。进一步, 加强社会法制和诚信制度建设, 坚决打击各种违法和不道德行为, 营造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

总之, 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如何,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 关系到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与发扬, 同时也同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作为一名高校教师, 我们应该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和研究献计献策, 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摘要: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高低, 不仅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 关系到民族优秀品质的传承与发扬, 同时也同学生的前途和命运息息相关。从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认识、现状、原因分析几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并就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诚信,责任意识

参考文献

[1]陈立民.高校辅导员理论与实务[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

[2]常建勇.美国大学生诚信管理体系运行机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 2008, 3.

[3]张慧研.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浅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 5.

论我国公民的公民意识 篇8

公民政治参与是现代民主政治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是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 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实现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作为政治发展的重要目标和手段。

而公民参与政治的首要前提首先是是公民具有公民意识。所谓公民意识, 是指公民所具有的对社会、国家、他人和自己的自觉的认识、定位、态度以及基本价值观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的总称。

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制度的心理基础和根本保证, 法治国家的建立, 不仅要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作为前提条件, 而且要有普遍的公民意识作为人文心理基础。我们要想真正实现民主法制就必须变国家立法人民守法为人民立法人民积极守法护法。只有这样民主才不会是一种形式,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的地位才能进一步巩固, 才能消除人民的政治冷漠心理, 让人民真正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意识到党和政府是人民利益的真正代表, 从而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去。

所以, 公民只有具备了公民意识, 才能真正参与到现代民主政治中来, 才能形成真正的公共利益, 公民的参与才会有实质性意义。

2 我国现状:公民意识缺乏, “公民冷漠”程度较高

公民对政治的冷漠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国, 主要表现在:“民主赤字”逐步攀升, 对政府不信任。在我国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

2.1 缺乏公民应有的责任感。

社会上的大多数人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眼前霜的态度处世待人, 比如见到有人侵害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时候就“知趣”地避开, 甚至劝说别人不要“多管闲事”。必然造成整个社会的集体冷漠现象。

2.2 缺乏参政、议政的责任感和监督意识。

人们大都对与触犯公共利益的社会现实和一些贪官污吏深恶痛绝, 义愤填膺, 但却又无能为力。对政府部门的各项行为的很少有建议和监督, 对于公共政策的出台更很少关注和提议, 大部分公民并不能意识到这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不知自己作为公民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 对社会发展, 民主建设持冷漠态度。

2.3 法制观念不能深入人心。

在政治方面, 很多公民不清楚自己有哪些合法权利。在日常生活中, 法制思想和观念也不能深入人心, 很多公民不懂、更不善于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具有强烈法律意识的公民, 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便少了有力的监督和推进者。

所以, 当今社会中的很多问题的产生表面看起来虽然是权利的不行使, 但其深层次的原因应当是公民缺乏公民意识。

3 问题成因

3.1 历史文化因素。公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

务管理是一种政治行为, 必然受到一定社会和政治文化及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 几千年的专制社会孕育出的政治依附心理、臣民心理、顺从心理、盲从心理等在公民政治生活中均有明显的表现, 主体意识、维权思想和参与意识在一些社会群体身上仍然比较弱。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公民的参与意识有了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 主动的政治参与意识还是不够。

3.2 公民政治参与能力欠缺。

作为现代社会的公民, 必须具备较强的参政能力。但在现实中我国公民参与能力还处在低水平上。公民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也影响公民参与的水平。公民参与的发展, 必然受到公民文化素质的制约, 因为文化的落后必然导致政治观念的落后和法制观念的薄弱, 从而影响公民参与。

3.3 制度因素。

公民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并不与政治发生直接联系, 即使有联系, 单个公民要想影响政府管理, 其成本也非常高昂, 所以, 如果社会不能给公民参与政治提供一格合法通畅的渠道, 那么就很容易使公民迫于成本考虑, 选择“理性的无知”, 而当公民冷漠的程度开始表现为对政治麻木不仁的时候, 就会极大地阻碍民主发展。

目前我国的基本社会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具体的关于规划参与行为, 畅通参与渠道, 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却不够健全, 致使许多公民参与以非制度化的形式出现, 成为影响公民意识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3.4 参与效能低。

每当在社会上举行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政策时, 老百姓对于该项政策能否真正体现民意持怀疑态度, 在实际中, 部分政府的做法让参与者“寒心”, 有些政策其结果只能流于形式, 这样让老百姓对政策的广泛性的进一步怀疑, 更谈不上参与的热情。而且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型过程, 社会中存在的公共权力的异化以及涉及政治、制度文化社会伦理等各个层面的腐败等也影响着公民的参与热情, 从而使公民冷摸程度进一步提升。

4 解决办法

4.1 在个体方面。

首先, 要转变公民的思想观念。由于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从政府官员到普通民众, 都不重视公民参与。这种传统观念对于提高公民参与是巨大的阻力。因此, 要提高公民参与的水平, 必须树立民主观念, 通过宣传和教育使民众认识到公民参与对国家的发展和自身利益的实现具有巨大的作用。

此外, 政府官员要改变给予公民参与权是政府机关“恩赐”的思想, 尊重公民的人格和合法权利。因为政府机关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 政府机关作为人民治理国家的“代理人”, 无权剥夺公民参与的权利。

其次, 要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应以学习宪法和法律为重点, 使公民明确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认同权利和义务的辩证关系:不能只承担义务而无法行使权利, 否则就是专制;也不能只行使权利而不承担义务, 否则就是特权。

另外, 引导公民了解本国的历史, 培育民族精神, 认同本国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 熟悉参政议政的方式, 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 等等, 都是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

4.2 社会方面。

必须有一个良好的的社会环境, 能保证公民的合法权利, 使公民自觉地履行义务的大环境。否则, 培养公民意识就会成为无本之木, 纸上谈兵。

首先, 加强公民参与的制度建设。从总体上看, 我国的基本制度为公民参与提供了根本保证, 但在具体的关于规划与行为、畅通参与渠道、保证参与实施的制度方面却不够健全, 这就需要健全公民参与机制。对公民参与的内容、方式、途径做出明确的规定, 使其可以按一定的程序实际操作, 并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做到有法可依, 依法参与, 使公民参与经常化、制度化。

第二, 要让公民通过更多和更便捷的途径来了解国家政治事务。公民只有在了解国家政治事务的前提下, 才能参与选举投票和有效监督政府。要使公民能够直接自由地表达民意、议论国事、实施监督, 必须使国家政治生活公开化。只有让公民充分了解国家权力的运行和国家公务人员执政的全部情况后, 才可能真正行使自身权利。

最后, 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是全体公民意志的体现, 必要的法律保障使公民的权利真实化,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 所以一定要树立法律的权威。法律的权威来自司法公正, 只有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人们才会对法律产生敬畏, 自觉地依法行政、守法经营、以理性的方式维护自己的利益, 等等。

总之,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 除了公民个人要能够体认识公民资格的重要性和对公共事务的敏感以外, 还需要整个社会和政府的支持与配合, 为公民参与提供畅通的渠道和良好的制度保证。一个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公民的社会, 必然是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

参考文献

[1]陶东明等.当代中国政治参与[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8.

[2]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历史教学与公民意识培养 篇9

一、要培养学生的公民道德意识, 养成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民族感

我们的国家正处在超越历史走向未来的时代, 中学生肩负着时代的重托和民族的希望, 我们教师要用历史上重视道德教育的成功例子来教育学生, 勉励学生。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社会的思想支柱, 有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压抑人性、摧残妇女、培养奴才意识等负面作用;但它所倡导的勤劳勇敢、克己奉公、天人和谐、以德治国、尊老爱幼等思想精华, 直到今天仍然是我们奉行的道德准则。上课时多引导学生从中汲取养分, 可使学生注重修身, 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这是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契机, 历史教师应该好好把握。

历史上还有许多生动的爱国主义范例供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霍去病“匈奴未灭, 何以家为”的大志, 岳飞“精忠报国”的决心, 苏武牧羊、昭君出塞的典故, 都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好素材;石敬瑭甘当儿皇帝, 秦桧不顾民族利益, 汪精卫卖国求荣等反面例子也能激起学生的强烈的民族情感。

此外, 我们还可以通过反侵略战争的历史说明国家落后、国力削弱、民族分裂就会成为别人侵略和欺压的对象, 使学生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产生危机感和责任感, 从而认识到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重要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 包括平等意识和法律意识

每个人都是社会成员, 作为社会公民, 应有公正、公平的社会意识。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平,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 有利于我国社会公正合理秩序的建立, 有利于社会长治久安。教师可结合历史上的重要改革, 培养学生的社会公正意识。中国历史上进行的很多改革都采取了减轻赋税的措施, 以建立一种更趋于公正合理的社会秩序, 结果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如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

古代的“等贵贱, 均贫富”、均田免粮等农民战争思想体现了想建立一种公平公正的社会秩序的需求和愿望, 虽然这些主张在封建时代不能变为现实, 但却反映了人民的追求和愿望。孙中山“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的主张, 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政策, 都是进行公平公正教育的好题材。

从世界范围讲, 世界殖民体系的确立, 就是建立不合理不公正的国际秩序。资本主义强国通过侵略扩张, 把亚非拉广大国家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体系, 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附庸。二战后, 第三世界崛起, 要求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 追求建立合理公正的国际秩序是我们的利益所在。

另外, 我们还可以用雅典的民主政治、古罗马的法律体制以及其他国家的法制建设等历史事实, 向学生说明法律对维护社会秩序、维护社会公正方面的重大意义, 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

三、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用科学的态度看待人类的生存环境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唯一的家园, 作为社会公民, 关心我们的生存环境, 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 是我们共同的义务。教师要利用教材联系实际,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中国古代农田的大量开垦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但是过度开垦也造成环境的破坏。如隋唐时期由于围湖造田和大量开垦山地, 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清朝更为严重。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其原因除了战乱以外, 黄河流域人口过多和过度开垦也是重要的原因。因此要协调农业与环境的关系,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工业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阶段, 是人类发展和进步的表现。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迈进工业化的门槛, 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不可回避。工业废气污染, 酸雨和温室效应的出现, 工业废水和废弃物带来水污染和环境污染, 所以在讲授工业革命时可与学生一起探讨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 增强其环境保护意识, 为使我国尽量避免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最后付出高昂代价的老路子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战争给环境带来的破坏越来越大, 尤其是在生化武器、核武器发明后, 对环境的危害日益严重。1945年, 美国一颗原子弹投向广岛, 近十万生命瞬间灰飞烟灭, 到1950年, 因为后遗症陆续又死亡了20万人。越战期间, 越南大约40%以上的森林受到破坏, 受破坏最严重的地区至今还一片荒芜。因多年战争, 阿富汗森林一半以上的面积被毁坏殆尽。伊拉克战争开始以来, 多处油井着火, 给伊拉克的生态环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通过对这些战争危害的分析, 学生意识到战争是最大的环境污染者, 从而增强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

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 要紧跟世界潮流, 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一个现代公民, 必须具备开放的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因此, 教师要利用新课程的素材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唐朝由于实行开放政策, 积极与世界各国沟通, 因而出现了经济发达、繁荣昌盛的局面, 形成“中华文化圈”, 对亚洲乃至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代中国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断绝了正常的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使中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良机, 拉大了与世界的距离, 也使产生于明朝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缺乏国际市场, 加之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受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使得资本主义经济不能迅速发展。而工业革命后迅速崛起的英国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号称“世界工厂”。它为了寻求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打开了中国的闭关之门, 从此中国被迫一次次失去更多的权利, 最终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引进外资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技术, 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对外开放使中国融入世界发展潮流,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更使中国在全球一体化的浪潮中更好地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步伐, 综合国力稳步提升。通过学习以上内容使学生认识到开放是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 是必然的;开放意味着发展进步, 封闭导致保守落后, 从而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和国际视野, 成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上一篇:健康孕妇下一篇:增值税转型问题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