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课上的漫谈

2024-08-14

作文课上的漫谈(精选四篇)

作文课上的漫谈 篇1

这个职业的门槛看起来很低———一家知名大报的总编招聘记者的要求是:高中文化, 兴趣广泛, 性格开朗, 有志于新闻, 能吃苦。

这个职业的要求却异常极端———有人说, 一个年轻记者如果入行两年之内不能写出获奖作品或代表作, 就应该怀疑自己是否入错行。

这个职业的人才一定来自“五湖四海”———新闻行业的顶尖高手往往都不是新闻专业科班出身。新闻学科的基本观点竟然是“新闻无学”, “无学”是“博学”的最高境界, 是因为它有容乃大, 一切来自实践。

作为传媒体, 需要怎样的新闻教育和人才培养呢?应该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我一个正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传媒人眼光来看, 这样几种类型的人, 是不适应传媒业的需要的。

(1) “见山是山, 见水是水”的书呆子类型。这种人只唯书, 不唯新, 不唯实, 不唯变, 不唯通。这种类型的人难以适应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需要, 不会对新闻把握像大海捕鱼一样深了又深, 只会照本宣科, 浮光掠影, 得其皮毛。

(2) “见山还是山, 见水还是水”的僵化型思维。这种思维形式, 会把五光十色的社会、经济、生活看作一成不变。飞速发展的时代在这种人的眼光里不屑一顾, 永远不会去融汇贯通进行发散型思维。不会把握“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趋势去知变、适应、顺变、应变。

(3) “山还是那座山, 水还是那潭水”的固守式类型。这种行为模式往往就事论事, 不会就事论“是”。也不会反映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更不会“高人一思, 先人一笔”, 对新闻价值的判断感为零, 不可能做出好的新闻来。

“不适应”的状态在于环境的影响。从目前国内所有媒体状况而言, 媒体的生存要求必须要三者“和谐”才能生存下去。这是人们常说的, 既要是“政治家”, 又要是“艺术家”, 还要是“企业家”。三个角色本来又是相互矛盾的, 互相制约的。所以业内又有人说:“刀尖上跳舞”、“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和一般企业还有一个重大差别是什么, 媒体的产品要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它要求一个时段, 一天里的各种产品“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它的工作者们每天每时要像猎犬一样去追求追逐、奔兀, 找角度, 找独家, 找“人咬狗”, 找热点、难点。目的是什么?把自己的产品卖给两个人:一个是受众, 一个是广告商。在某种程度上说, 受众是间接给媒体发饼子的, 而广告商是直接的。所以, 一旦媒体企业被广告商左右, 处境将会是更加凄凉。

媒体的这种性质, 决定记者的角色。他为了吸引眼球, 引起轰动可能会用一种商业手段包装, 炒作本来就是小事情的事情。过去一个报社, 发行和广告人员十分之一还不到, 而现在, 超过了一半的人数。为了什么?还是为了利益, 所以现在很多人当不了记者, 干不好这个行业, 不是说高校培养的不对, 也不是记者本人素质不行, 而是这个社会要求离谱的高。

首先, 它要求记者是一个多重角色, 新闻价值和商业价值在利益砝码下, 是一致的。因此, 它要求记者所采集的新闻资源要体现两种价值, 这是很多记者做不到的。

其次, 它要求记者要为起码的生存和更好的生存而去“挣工分”。因为有“工分”才可能有钱, 才能糊口, 这就导致记者首先只能为“钱”而工作。因为, 没有人给媒体钱, 不去挣就没有钱。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在所难免。

其三, 它要求记者中性化。既要报道新闻又要经营新闻。报道新闻是为了社会效益, 经营新闻是为了经济效益。但现实中, 后者使用的力度往往超过前者。这恰恰又是与新闻职业道德相悖的。

其四, 它要求记者边缘化。有句话说, 经历的事越多, 感动的事就越少。越接近真实, 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大, 效益也就越低, 就越来越没人愿意走到这一步。所以, 记者像一个扁平化的物体, 很难达到事物本身的真实性。

这种状况反映到还处于实践边缘的培养机构来讲, 也必须加以正视, 使人才培养尽可能与现实土壤有机接轨。

根据实践状态, 传媒业急需以下几类人才。

首先, 现实中的传媒业的“链条”上需要———

高质量的采编人才:即既懂新闻的外延又懂新闻的内延。外延是对已发生的新闻进行的采集;内延是对已采集的新闻进行深度开发、挖掘、延伸整合。

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即既懂信息资源的效益转化扩张之道, 又懂信息资源的发现、发展、生产的管理过程。

高素质的经营人才:即既懂新闻采编的专业知识, 又懂谋略加技巧的策划方法, 以“无为而治”的理念, 在一块不毛之地找出甘甜凛冽的水井。让报纸新闻的影响力和报纸版面的效益率最大化。

传媒业的“链条”上的三个环节, 环环紧扣, 环环相生, 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其次, 现实中的传媒业需要新闻职业人具备四种观念:

一是新闻核心竞争力必须以“内容为王”的观念。内容决定报纸影响力、生命力。

二是“生命线”和“生存线”的观念。生命线是传媒业的政治属性, 生存线是传媒业的经济属性, 二者称之为传媒业的“两翼”“两轮”, 二者互为关联, 互为条件, 相互促进, 相互依存。

三是“职业人”的观念。媒介业必须形成一大批职业形态的经理人。这种“职业人”对媒介的把握应是从产业属性来思维的。他们完全可以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 经营媒介产业。

四是“定位”与“品位”, “错位”与“不越位”的观念。定位是指新闻职业人员要给自己“量身裁衣”, 树立从业的价值追求。“品位”是指在“定位”的基础上, “给自己找一座高山, 然后爬上去”, 成为拔尖人才。“错位”是指不要拘泥于某种状态、模式, 要“君子不器”, 要“随心所欲”, 要成为创新追求者。“不越位”就是“不逾矩”, 限制中知自由, 规则中寻价值, 在规矩中去“游刃有余”。

再则, 针对现实的一些培养模式, 务实地设计人才培养路径。现实模式弊端主要表现为: (1) “趋然现实”:即:新闻价值判断、标准理想化;适应能力僵硬化, 变通能力平面化。 (2) 路径单一:即:学书本多, 动手机会少;出口与需要不对称, 所学与实践不对接。 (3) 学习模式“保姆化”:即师傅带徒弟, 徒弟跟师傅。

事实上, 传媒业最需要的第一是“实用型的多用人才”。

实用型人才含义:复合型、市场化、可持续发展力。英国传播学者认为:21世纪传播人才要“广博的学识, 客观的视角, 批刺的态度, 准确的判断”四个要素, 还要有写作才能、传播才能、创造才能。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吴廷俊认为:“复合型人才”:一是立体性, 浓厚的人文功底, 扎实的传播理论, 现代传播技能;二是高能性:采编、制作于一身, 一人抵几人用;三是多面性:新闻的18般武艺样样会一专多能;

第二是“硬实力”、“软实力”、“转化力”同时具备的人才。

硬实力:就是掌握知识的状况要达到“胸有成竹”。思想如宝剑般锋利, 底蕴如战斧般厚重, 以及解决、分析、了解、归纳问题的能力;

软实力:就是“硬实力”隐形转化为一种新的素质, 这个“转化”好, 就是异于常人的能力。有如武侠小说中所说:“刀不在手上, 却在心中。”“转化力”是一种技巧, 这种技巧运用成败与否决定前面两种力量的效果。

第三是掌握科学方法并能举一反之的人才。有人讲:我们所做事业的成功是方法论的成功, 这是非常符合实际的, 也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观点。“方法”是决定事物能否按预定方案取得效果的关键。

漫谈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篇2

改革的形式多种多样。从改革的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形态发生根本性变化。从改革的性质看,有奴隶制度的改革、封建主义的改革、资本主义的改革和社会主义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看,有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和文化改革等。

改革虽然不及革命那样激烈,但改革者也同样需要有革命者的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新时期,无论将历史的视域放到多宽,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都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十七大报告里,胡锦涛以最强音对之做了肯定阐述: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借鉴历史,明确前行的道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综观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大致分为两种类型:

1.局部调整型的改革。

当生产力允许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局部变化时,统治者会采取不改变社会性质的改革。例如中国的洋务运动和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两国都是在经过重大打击和挫折之后,在经济困难、政治需要稳定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的改革。洋务运动是中国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地主阶级发起的一场自救运动,是一场没有触及封建统治自身利益的改革运动,目的是挽救清政府的统治。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资本主义的统治得到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现代资本主义,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生活的先河。通过分析,我们知道洋务运动和罗斯福新政都是在不改变国家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这两次改革都不改变各自当时的社会性质,只属于局部的调整。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开放也属于局部调整型的改革。

2.性质改变型的改革。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质的飞跃一般通过革命途径来完成,但这种质变也可以通过改革的途径来实现。

(1)封建性质的改革。例如我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和日本古代的大化改新,都是由奴隶社会变成了封建社会。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铁农具和牛耕,这种生产力的飞跃导致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于是出现新兴地主阶级的夺权运动,试图建立封建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商鞅从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从政治上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改变了社会性质,为秦国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本在7世纪时,国内的各种矛盾非常尖锐,政局混乱。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改革。大化改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势力,形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社会稳定、经济得到发展,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了封建社会,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例如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工业革命促进了落后的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农奴制危机出现,迫使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改革虽然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和资金,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都是内外因素共同促成的,内部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外部的民族危机、西学的传播相互交织,使改革呈现出既学习西方又兼顾本国国情的特点。两国都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两个相同性质的改革却遭遇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在中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的改革。我们该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改革呢?

(1)正确认识。改革是统治者希望通过和平的、没有暴力的方式来完善社会制度并巩固自己的统治,但是,任何改革都并非是一帆风顺、波澜不惊的。其中或有着来自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或有着其他阶层人民的不满……例如:中国的王安石变法,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与冲突,最终使得这次改革失败了;中国的戊戌变法,也由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阻挠而失败。

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必然的,然而其中也包含了许多的偶然因素,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充满了多样性,由此,改革中也蕴含着多样性。同一时期、针对同一目的的改革往往会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形成不同的结局。例如,同样是面临着被动挨打、被侵略局面的中国及其近邻——日本,它们的统治阶级都进行了自上而下的改革,结果,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并最终迈上了军国主义道路,而中国的戊戌变法却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了。历史的发展是必然与偶然的结合,因此,改革中也充满了复杂性与多样性。

漫谈作文评改 篇3

如何才能既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能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积极参与,促进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呢?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上做文章,将教师或学生的单方面批改变为在教师引导指点之下让学生动脑动手的课堂评改活动。实践证明,这种教师当主导,学生唱主角的作文评改课,是减轻教师负担,培养学生能力,大面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作文评改课,就是把作文教学传统程序的“批改”和“讲评”结合起来,变教师单方面的活动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向活动。它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作前指导的继续和深入,更是更细致、更有针对性的“再指导”过程。它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直接的作用,具体做法可分三步进行。

一、课前准备

学生作文交上来后,教师迅速浏览,了解这次作文的优缺点,确定作文评改重点。然后,教师应针对习作中的共性问题重新组合加工一篇作文印发给学生,并根据命题和评改重点提出具体的评改要求。

由于评改用的习作是针对学生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组合而成的,评改时既便于对症下药又不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将具体评改要求交给学生,学生评改的目的明确,便于作充分准备。

二、课内评改

这一步是重点环节。教师先对全班作文作概括分析,充分肯定优点,然后引导学生就所印发的作文展开讨论或争辩,分析究竟该怎么写或不该怎么写,提出修改意见。而教师只给以引导和指导,“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叶圣陶)。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评改的参与者和实践者,大家动手动脑,集思广益,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师生的信息双向流动,打破过去教师批改一潭死水,学生批改无章可循的局面。同时,师生所剖析讨论的是习作中的共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学生在评改别人的习作过程中提高了认识,从而感受到自己作文的缺欠,往往平时写作中未能引起重视或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此时会“恍然大悟”“茅塞顿开”,在今后的写作中亦能引起重视。

三、课后自改

将学生作文发回作者手中,由作者自己 根据评改的要求和重点,在充分吸收课上评改成果的基础上自改作文,并写上评改后记,以达到巩固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因为课上评改的借鉴,学生对自己习作的优劣看得比较清楚,改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经过修改的作文,学生的文章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表明:这样评改作文针对性强,能学到实在的知识。

这种作文评改课把过去那种繁琐的评改、收效甚微的劳动变成了生动活泼的、易为学生接受的效益较好的教学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评改课就是“把关课”。要上好作文评改课,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前要充分准备,把握重点。为了避免评改课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作文情况心中有数,抓学生的共性问题,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收到效果。每次评改,教师必须根据每阶段作文训练的特点,根据命题要求和学生作文的具体情况,确定评改的重点。一次评改课不能见错就评,见误就改,自错字到篇章结构面面俱到,无所不谈,结果是什么也没评好,什么也没改透。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突出重点抓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评改,才能使学生在每一堂作文评改课上都获得新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要导之以知识和方法。作文评改是对作文写法的再指导过程。评改的目的是授人以渔。作文无定法,但有常法。我们的学生常常掌握这一常法,有米无法炊。因此,教师就要利用评改课,教之以作的知识,导之以改的方法。教师在引导时要有理论高度,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把规律性的东西教给学生,使其有法可依。当然,这并非让学生步入模式化,而是让学生从有“法”到无“定法”。教师还要注意启发学生思考,充分给学生以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出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再次,要适时表扬,慎重批评。教师要多从鼓励出发,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和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结合起来。在作文课上,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评议中及修改中的闪光点,充分给予肯定,使学生受到鼓舞,激发他们的兴趣,产生写好下次作文的热情和信心。

当然,作文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作文批改的方法也因人而异。怎样批改作文省时高效,还有一个因材施教的问题,这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篇4

【关键词】 初中作文 提高 思维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9-060-01

对于初中生来说,刚从小学过渡到初中阶段,正是他们作文水平提高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在初中阶段进行系统的训练,让他们通过掌握作文的思路和方法来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那么对初中生来说,他们以后都不会再为作文发愁。因此,笔者认为在初中阶段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语文老师的一大重要使命。因此,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想谈谈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一、探究初中生不喜欢作文的原因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现在的学生思维活跃,个性鲜明,他们的语言天赋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很强,且思路清晰,想法独特,但是就是一提到作文,就是一副苦大仇深,深恶痛绝的样子。究其原因,我发现他们厌恶作文的起因有三点:

1.逆反心理。很多学生厌恶作文都是从被动的被语文老师要求每周写一篇周记开始的。为了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语文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初中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上交。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每一个星期的周记都是被迫完成的,他们有种被动承受的无奈,于是就产生一种逆反心理,打心底里不喜欢写周记,连带作文和语文老师都被他们所排斥。甚至有一部分学生私下里喜欢写日记,自己写的日记甚至可以和周记的质量字数相媲美,但仍然排斥被老师要求写周记。

2.不会挖细节,觉得无话可说。在我教学的过程中,我可以肯定地说我的学生个个聪明伶俐,口头表达能力也都不错,可是一到作文的时候,他们要么就是干咬笔头不动笔;要么就是动笔就是一句话一句话的往外挤牙膏,思路也变得混乱,有时还会前言不搭后语,甚至还会经常跑题。我曾就这个问题跟很多学生私底下谈过话,根据他们的回答,我了解到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他们看到作文的时候都觉得有很多话要说,可是真表达的时候三言两语就把观点说清楚了,然后就没话说了,就东拉西扯开始凑字数。这就是观察不够仔细,思考不够深入,不会挖细节的体现。

3.语文老师对作文评改的懈怠打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很多语文老师都有要求学生写周记或者安排专门的作文课练笔的习惯。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老师对作文的批改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经常就是简单的批改一个“阅”,或者打个分数就算完了。要知道这种敷衍的态度很容易挫伤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使他们产生“反正老师也不看,我写作文还有什么意思”“就算努力写得再好,老师也不会表扬我,应付过去就算了”的想法。这对以后的作文教学来说就会产生很大的障碍。

二、对初中生作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针对目前初中生不喜欢写作文,不会写作文的现状,我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探究,我觉得要想教好初中作文并不难,只要针对以往作文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策略扬长避短,使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的习惯,并掌握作文的一些技巧,那么提高作文水平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1.释放学生写作文的热情。写作文的过程就是一个说话的过程,既然会说,那么作文也应该不是难题。比如针对有很多时候学生都觉得每周都要写作文很烦,很有压力的情况,我采取了一种相对宽松的应对措施:我要求学生每个月至少写四篇作文,题目自拟,但是字数限制在800字左右,月底上交作文由我来评改。也就是说,如果灵感来了,学生可以连续写几篇作文,每个月的作文量超过4篇,我会在课堂上公开表扬,文章写得比较好的,我会用纸质档打印出来在班级进行传阅点评,让大家通过分享写作经验,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激发大家的写作热情,以期收获更多的优秀作品。

2.每周都至少安排一节专门的作文训练课,培养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用不同的观点来构思作文,并训练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比如学校组织的2016年全国青少年语文知识暨“周有光杯”中华文化状元(国际)选拔大赛最后有一个微作文,要求就“北大教授曹文轩摘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此奖项一生只能获得一次,这是首次有华人作家获此奖项。”这一事件,想想自己有什么话要对曹文轩说。于是我就启发学生多角度谈论这个问题,可以问问曹老师写作的经验诀窍;也可以借他的事迹激励自己扩大阅读量,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说说曹老师获奖以后的打算;更可以以此为里程碑,发散思维谈到中国以后会有更多的人摘取这个奖项的光明未来等等。

3.语文老师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多练笔。很多时候教师的评价对学生都具有明显的激励效果,因此,在评改作文的时候,我从不吝啬对学生优秀作文的称赞,哪怕整篇文章只有一个句子一个词是亮点,我也会用红笔圈出来,用批注告诉学生“你这个词用的贴切,形容的形象,这个句子写得好”。我用这些评语来转达我对学生作文的重视,和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肯定,最后整体对作文进行点评,并表达我的期望。别看这些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我的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几倍,可是我的努力没有白费,我的批语就是学生们写作的动力,每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之后,我的学生作文水平都会有明显的增高。

三、结语

上一篇:休闲体验旅游下一篇:放射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