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类

2024-07-01

教学类(精选十篇)

教学类 篇1

关键词:经管类,本科教学,反思

前言

来到台湾成功大学 (以下简称“成大”) 已经接近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 在成大旁听了一些本科课程和硕博课程, 真实生动的感受到了大陆和台湾在本科教学上的一些差异。通过分析这些差异, 对本科教学有了一些反思, 具体如下:

一、课堂上以谁为主体

情景1:在课堂上, 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口若悬河, 学生在课堂下面要么奋笔疾书, 要么昏昏欲睡, 要么看手机视频, 要么小声说话。

情景2:学生在课堂上不时的提问, 老师拿着话筒进行解答, 并在黑板上演示讲解;不少学生在笔记本电脑上查资料和做笔记, 有的学生对老师的解答还会提出质疑, 进行辩论。

反思:为什么同样是课堂, 差别这么大呢?两个情景对于“课堂以谁为主”这个问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在情景1中, 教师是主体, 课堂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老师掌控, 学生听不听得懂, 有什么问题, 除了偶尔的一些提问, 老师得不到任何反馈。在情景2中, 学生是主体, 主动积极地去学习, 有疑问就当场提出, 老师很清楚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课堂之外做什么

情景1:一些学生先把作业做完了, 别的学生借去“参考”或者上网搜索参考答案。

情景2:作业要求上网查阅大量资料, 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反思: (1) 课后练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 也是平时成绩的主要部分。对于情景1, 通过课后作业, 老师才能“大致”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有时候还不一定是真实的。到了期末考试的时候, 就会出现作业本做过的题目, 考试仍然不会做或者做错的情况。考试结束, 知识全还给老师。对于情景2, 期末考试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课本上的问题, 而是有一定的延伸。通过一门课程的学习, 掌握了思考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法, 并对下一步的学习有铺垫的作用。 (2) 很多学生不会“主动的”学习, 大学四年下来脑袋空空, 毕业找工作面试的时候, 对于专业问题一问三不知。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有限性, 大陆不少高校的图书馆所收藏的图书陈旧, 更新比较慢, 网络配套学习资源更是有限。成大的每门课在选课系统都有该课程的课件供下载预习, 课件列出了要解决的问题, 网上图书馆学习配套资源很丰富。图书馆关于如何检索有用文献的讲座循环开设。

三、成绩考查方式的单一化与多样化

情景1:课程成绩的考查固定为期末考试成绩占70%, 平时成绩占30%。

情景2:期末考试成绩所占比例低于50%, 期中考试、调查报告、PPT演示一个都不能少。

反思:大陆高校保留期中考试的不多, 台湾不少高校保留了期中考试, 这使得学生把精力放在平时, 而不是一味的期末考前突击。在台湾高校, 光会考试也拿不到高分, 还要会查找资料, 整理资料并逻辑清楚的讲述出来。可以看出, 我们的学生学到了“应付考试”, 台湾学生锻炼了“学习意愿与可塑性”、“表达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具备了一定的“抗压性”, 这是我们的学生最缺少的。

结语

其他的方面, 比如教师队伍的职称比例, 成大管院工业与资讯管理学系有12位教授、4位副教授和5位助理教授 (大陆为“讲师”) , 上专业课的都是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授和副教授。

此外, 大陆高校更多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和“创意创新能力”, 台湾高校则在此基础上, 更重视企业的人才需求——“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与可塑性”、“沟通与表达能力”。

由于教育制度和教育环境的差异, 大陆高校与台湾高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台湾高校的教学模式更接近于美国, 即便如此, 台湾高等教育的形式主义也是被屡屡诟病的。我们需要借鉴台湾高校一些好的经验做法, 使得我们的学生学会学习, 对学习有兴趣, 增强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志梅, 陈欣.台湾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与中国大陆的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12 (3) .

[2]吴立保, 张斌.日本和美国大学生就业促进政策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 2011 (9) .

[3]谢安国.大学生就业观调查与就业观教育新探[J].继续教育研究, 2011 (3) .

教学类档案规范 篇2

一、教学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

1.凡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载体材料均属教学档案。

2.教学档案是衡量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校档案的主体、核心和重点。

3.教学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确保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便于开发利用。对教学档案中的少数不属永久保存的类目,如本科生毕业论文,实习报告等可由系保存,学校档案部门按一定的比例择优接收。

4.教学档案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实行“三纳入”、“四同步”,即纳入教学计划、规划,纳入教学管理制度,纳入各级管理人员岗位责任,作为考核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下达教学任务与提出教学文件材料的归档要求同步;检查教学工作与检查教学文件材料形成积累情况同步;评审、鉴定教学质量、教材、毕业论文、优秀教学成果与审查、验收档案材料同步;毕业分配、上报评审材料、教学考核晋升与档案部门出具归档证明同步。

5.各教学管理和教学业务部门应明确一名分管档案工作的负责人和配备相应专(兼)职档案人员,统一管理本部门、本系统的教学文件材料,并按期向学校档案部门办理移交。

6.努力实现教学档案工作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分散管 理向集中统一管理转变,手工管理向现代化管理转变,逐步参与教学管理,成为教学管理和教改的参谋部门,成为教学业务工作的信息咨询部门之一。

7.逐步建立教学档案数据库,并纳入全校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和开发利用。

8.要把教学档案工作列入本校教育发展计划,在经费、库房、设备和人员配备等方面给予保证,每年从教学经费中给予教学档案工作适当资助。

二、教学档案归档范围的确定 1.确定的原则

(1)归档的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材料,必须对学校和社会当前与长远具有参考价值和凭证作用。

(2)归档的教学文件与材料,必须反映教学管理、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全过程,保证完整、准确、系统。

(3)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遵循其自然形成规律,保持有机联系,符合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活动的成套性特点。2.归档的主要内容和重点

(1)归档的主要内容包括综合管理、学科与实验室建设、招生、学籍管理、课堂教学与实践、学位工作、毕业生工作、教材等方面,(具体见附件一)。

(2)归档的重点是本校在教学工作,特别是教学实践各个环节活动中形成的不同载体的文件材料。3.不归档的文件材料

(1)上级有关教学普发的、不办的及未定稿的文件。(2)无查考利用价值的事务性临时性文件。(3)校内其他单位发来的文件。(4)重份文件。

(5)与校外单位交换来的材料。

三、教学文件材料的部门立卷与归档流程 1.形成与积累

(1)每年新学年开始后,由分管档案工作的校长向各系(部)、部署新学年工作时,同时向各系(部)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布置形成积累教学文件材料的任务。

(2)教务部门和各系(部)应利用学籍管理软件对学生学籍登记表(卡)逐项进行登记,并做好数据备份。

(3)系(部)兼职档案员按文件材料分类表分别积累教学文件材料,并定期进行整理。

(4)档案室随时了解、督促、检查、指导专(兼)职档案员做好文件材料的积累工作。

(5)归档的教学文件材料必须字迹工整,格式统一,签字手续完备。

(6)教学档案管理文件一般归档一份,重要的教学文件(研究生论文、专著、优秀教材等)除原稿外,根据实际情况,酌加副本。

2.整理组卷(1)坚持由教学文件材料形成部门立卷归档的原则,由各系(部)或教学管理部门的专(兼)职档案员负责将积累的文件材料向档案部门归档。

(2)根据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其有机联系和便于利用查考的原则进行组卷。原则上相同内容的文件材料组成一卷便于利用,同一内容的文件材料数量多时可分别组成若干卷,每卷不超过200页。也可以根据文件材料的内在联系,对问题单一,文件较少者按不同内容分别组成薄卷。

(3)在不影响卷内文件自然形成规律和有机联系的前提下,同一内容的文件按永久、长期、短期分别组卷。

(4)卷内密不可分的文件材料按正件在前、附件在后;印件在前,定稿在后;批复在前,请示在后的要求排列。

(5)卷内材料一律拆掉金属物,分别用线或不锈钢钉装订,对破损的文件材料应进行修补。

(6)凡是文件材料未注明标题的应加制封面,注明题名、责任者、时间。

(7)各种材料大小均为A4型纸张大小,图件按此规格叠成手风琴式,图名、图签折在外面。

(8)文中密不可分的插图、照片应贴入文字材料内;附图册、表册、照片应贴上标签,填写件号及档号附在文字材料之后共同组成保管单位。其他载体材料可专柜保管,但需填写与文字材料卷一致的档号。(9)透明图纸用缝纫机打图边,并贴上标签,填写张号及与文字报告一致的档号。

(10)按顺序编排页号,无论单面或双面只要有书写文字,均应一面编写一个页号,页号位置在非装订线一侧的右下角。以件为单位,应在每项文件上端加盖归档章,并逐项填写。

(11)填写卷内目录及备考表。

(12)凡教师业务档案中规定的内容已分别归入其他类档案的,如专著、论文已归入出版类,科研成果已归入科研类,应在卷内目录中注明相应类目的档号。

(13)文件形成部门提出每个案卷的密级并会同档案室确定。(14)填写案卷封面各栏目,标题要简短、准确。3.归档验收

(1)移交档案时交接双方必须当面检查验收,检查文件材料是否完整、齐全、排列、书写是否符合要求,标题是否确切,凡不符合规定要求者,接收人应拒绝接收,并限期改正补交。

(2)移交时填写移交目录。移交目录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3)教学综合管理文件次年6月底前归档,其他各类材料完成一个培养周期(即一届学生从就学到毕业)当年寒假前一次性归档。

四、教学档案的管理 1.分类编号

(1)按《中国档案分类法——教育档案分类表》进行分类标引,给出检索分类号。(2)根据教学档案的内容和特点。编制用于组成档号的二级类目代号简表。

(3)教学类档案档号=号+教学档案分类号+案卷号 案卷号按最下位类目流水。

属于教学管理内容的采用自然。其余可采用教学。涉及学籍问题的,可采用毕业(“届”)。

2.编目

(1)每卷档案脊背上填写档号,也可另行贴上注有档号的标签,标签下沿的位置距离底边40毫米处。

(2)按档号顺序,以案卷为对象填写。

(3)编制各种分类目录和专题目录,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打印汇编出版。

(4)必须将编制的教学档案数据输入计算机数据库,逐步实现与本系统的信息库联网。

3.排架、保管(1)按档号顺序排架。

(2)保管要求按《高等学校档案部门业务建设规范》第9条执行。

(3)与文件材料配套的特殊载体记录的教学档案,按《声像载体档案工作规范》有关条款处理。

4.档案的补充与修改

(1)各系(部)随时将收集到的教学文件材料经整理后向档案 室补充归档,档案室负责教学档案的人员应及时将补充材料插入卷内相应的位置,并在卷内目录、帐本上补充填写。

(2)凡已归档的文件材料需要修改时,必须经所在部门主管领导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修改任何文件材料。

五、教学档案工作岗位责任制 1.教学管理部门领导的职责

(1)制订和健全有关管理制度,切实做到把教学档案全面纳入教学管理之中,并监督各部门执行。

(2)加强与学校档案部门联系,共同做好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保证教学档案质量。

(3)对本部门管理干部和专(兼)职教学档案员提出具体要求,并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2.各部门专(兼)职教学档案人员职责(1)做好本单位教学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工作。

(2)将收集、积累的文件材料整理组卷装订,做到组卷合理,编目清楚,标题准确,装订整齐,并及时向学校档案室移交。

(3)做好存放在本部门的教学档案的组卷、分类、编目、登记、保管、利用等工作。

3.教研室主任的职责

(1)负责收集教研室的典型教案,集体备课记录、试题、试卷等向所在部门专(兼)职档案员移交。

(2)督促教师移交各种业务档案。附件一:

福建工程学院教学类档案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教务处:

合科

序 号

保管期限

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指令性及指导性文件 30 年 2 学校有关教学工作的请示和上级的批复、函件

永 久 3 和以上的工作计划、总结和教学管理制度 永 久

教务管理科 序 号

保管期限

毕业生花名册 永 久 2 学校学位委员会授予本科学位审批文件材料 永 久 3 学生学籍变更的文件材料(留级、休学、复学、转学、退学、保留或取消学生入学资格)

3.1 关于学生学籍变更的通知 30 年 3.2 学籍变更的申请报告、审批材料 30 年 4 学生申请转专业的请示、批复 30 年 5 更正毕业生电子注册信息的报告 永 久 6 准予学生毕业的通知等相关文件材料

永 久 7 同意结业学生换发毕业证书的通知

永 久 8 关于补办毕业证明书的文件材料

8.1 补办毕业证明书的存底材料

永 久 8.2 补办毕业证明书的申请、审批材料

永 久

实践管理科 序 号

保管期限

上级对实验室建设的通知、批复

永 久 2 国家级、省级、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申报材料 30 年 3 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项目预算的申请、调整报告年 4 学校实验室建设规划、建设项目实施、验收的通知、报告 30 年 5 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 30 年 6 上级对学科竞赛的表彰文件 永 久 7 学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表彰文件 永 久 8 实习基地协议书 30 年

教学研究科 序 号

保管期限

人才培养计划方面的指示、规定、办法 永 久 2 教学改革文件(各级各类教改立项、精品课、教学团队、综合班改革等)年 3 文化素质教育材料年 4 各级优秀教学评奖文件 4.1 教学优秀奖评审结果的文件材料 永 久 4.2 教学新秀奖评审结果的文件材料 永 久 4.3 教学名师奖评审结果的文件材料

永 久 4.4 教学成果奖评审结果的文件材料

永 久 4.5 优秀教材奖评审结果的文件材料 永 久 5 教学工作委员会会议纪要 永 久 6 上级对本校学科建设、专业设置、学位授予专业等的通知、批复 永 久 7 新专业筹建、申报及建设的文件材料 永 久 8 增列授予学士学位专业的请示、批复 30 年

招生办公室

序 号

保管期限

学校招生工作一般性通知 10 年 2 学校有关招生录取工作的政策性、制度性文件 30 年 3 学校招生计划、招生简章、招生专业简介 30 年 4 新生录取花名册 永 久

教材管理中心 序 号

保管期限

本校主编、自编的教材 30年 各系(部)各专业使用教材目录

30年 3 教材样书

10年

各系(部): 序 号

保管期限

1、日常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

1.1工作计划、总结、规章制度

永 久 1.2系部人事任免职的通知 永 久 1、3系部表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决定

永 久 1、4财务工作报告 30 年 1、5岗位聘任、教学管理方面通知、决定 30 年 1、6系部成立、调整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名单 永 久 1、7迎新工作、毕业生工作的安排通知 10 年 1、8校庆、校友工作的文件材料 10 年

2、教学工作 2、2学生处分的报告、决定 10年 2.2.1受到警告(不含)以上处分的 永 久 2.2.2受到警告处分的 30年 2、3 教学管理方面的通知、决定 30 年 2、4自编、主编教学指导书、实习指导书及习题集

30年

3、系(部)教代会、工代会材料 3、1请示、通知、议程、决议、总结、主席团、代表名单、工作报告、领导讲话、候选人情况介绍、讨论通过的文件、选举结果和上次批复

永 久 3.2 提案及办理情况,会议简报,会议记录、纪要、照片、光盘 永 久 3.3 筹备工作、选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小组会议记录等文件材料 30 年 3.4 讨论未通过的文件 10 年 附件二:

福建工程学院系级教学档案归档范围

一、综合类

1.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性、指导性文件。

2.关于教育改革培养目录,培养规格,专业和课程设置及学制等方面的指示、规定、办法等。

3.学校规划实施计划、教学要点,有关教学会议记录、调研报告、简报等。4.学校制定的各种教学制度、办法、规定、条例以及有关教学工作的文件。5.有关招生分配的各种制度、规定、办法、条例以及有关招生计划分配表及文件。

6.各系及专业简介,以及招生分配情况介绍。7.学校简介,以及招生广告。8.系级教学工作总结。

9.教学经费申请报告,各门课程教学资助金申请表、实际经费预算及结算材料等。

10.有关教学工作的统计数据资料。

二、教学管理类

1.教师教学工作规程、教学工作评估材料。2.教师工作量核算办法,教师开课情况。

3.教师教学任务安排,有关教师教学情况调查表、教学质量检查、评估、总结及听课记录。

4.师资培训计划、考核、总结、出国进修等有关材料。

5.学生学籍管理材料,其中包括学籍卡、学生登记表、成绩册。6.学籍变更材料(升、留级、休、转、复、退学等)。

7.学生奖惩材料(奖学金优秀学生、先生班级、学生处分材料)。8.重点学科建设论证、申报、评审材料。9.招生计划、招生简章、招生工作总结等。10.课程安排表,教学运行表,学年校历。

11.毕业生质量调查材料,包括对毕业生质量调查的计划、总结调查表,使用单位对毕业生质量评审意见 12.各类培训班、进修班的文件材料。

三、教学业务类

1.课程教学标准及要求。

2.课程建设、规则、实施方案、课程设置一览表。3.主干课程目录。

4.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方案、总结等。

5.教材建设、教师自编、主编教材、教学指导书、习题集和解题及使用教材目录。

6.优秀教师讲学的典型教案、教模、标本、幻灯片、录音、录音带及重要备课笔记等。

7.各类优秀学生典型的作业本、笔记本、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8.教学实习大纲、实习指导书、实习总结、实习讲义,实习结果鉴定材料、有代表性的实习报告。

9.实验教学工作情况(可根据规范具体化)。10.考试试卷。

11.毕业设计(论文)及评审意见。

四、教学研究类

1.获校级以上的教学成果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

2.获校级以上的教学质量奖、优秀教材类的申报材料及奖状。3.获校级以上的优秀集体奖、教书育人奖的申报材料及奖状。4.专业设置改造、修订目录。5.教学工作改革动态。6.教师教学研究论文。

教学类 篇3

【关键词】民办院校 数学类课程 仿射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044-01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规范后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俗称“三本”。

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独立学院在教育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的办学和教学经验。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几乎所有的民办院校都在思考如何转型,经过短短几年的摸索,绝大多数民办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以前独立学院基本上都是照搬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如果继续沿用母体高校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就很难适应民办院校的培养目标的需求。公共基础课数学类课程作为各专业课的基础,其教学问题显得更加明显。因此,如何改变由母体高校沿袭下来的数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建立起适应民办院校人才培养需求的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以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为例,探讨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民办院校数学课程的教学现状

由于目前市面上没有专门针对民办院校的数学类课程的教材,大多数民办院校使用的数学类课程教材与其母体高校的教材相同或相近,或者是自己的老师编写的教材。依据现有的情况来看,全校所有专业的数学类课程的教学基本使用相同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高度类似,教学内容与专业之间是分离的,很难满足民办院校“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根据笔者近几年的调查和教学经验来分析,民办院校的学生整体素质出现下降,学生的生源地不一样,导致学生的数学基础也参差不齐,加上数学类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之间的联系不紧密,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虽然经过多方面的努力,但是仍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仿射教学法

知识与技能仿射教学法是以讲授某项内容过程的开始为起点,结束为终点,过程(或过程节点)讲解中采用以知识导向技能扩展应用,技能唤醒知识、拓宽应用方向的一种教学法。此方法既可以應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个课程体系中,也可以应用于某门单独课程设计的教学过程中。

三、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我们以武汉华夏理工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为例,讨论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这两个专业的数学类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确定这四门课程在全校教学中的教学内容,列出主要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我们研读了计算机与软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Access 2010,数据库应用技术教程、算法设计与分析、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理论及其应用、计算机系统安全原理与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Asp.net程序设计教程、操作系统原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SQL Server 2000、软件测试、计算机控制技术。然后,提炼出这些课程所要用到的数学类课程的知识点,从而制订出相应的数学类课程在这两个专业教学中的教学内容,主要以学生会用为目的,删去或弱化与专业没有联系或联系不紧密的内容,以及理论程度较难的内容,同时保证课程的完整性,我们采用如下仿射教学流程图:

仿射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在数学类课程的教学中,在讲解有关知识点的教学中,加入相关专业课程的专业知识点,让学生充分了解数学理论课程知识与专业应用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能最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加学习的目的性。

四、仿射教学法应用举例

在高等数学教学中,极限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难点,这个概念也是很抽象的概念,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当我们给计算机和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讲解时,引入《算法设计与分析》教程中算法执行时间确定的内容,把算法执行时间与极限联系起来,这样学生就会了解这种理论、概念的用处,就会激发起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中,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是一个基本的也是重要的概念,即使是很简单的均匀随机变量都有很重要的用途,但是我们一般在教学时,只是直接给出均匀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和分布函数,这样讲解肯定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但是当我们讲解时,引入随机数的概念,以及随机数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讲解如何产生均匀随机数,以及如何用均匀随机数产生其他形式的随机数,这样讲解相信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结语

仿射教学法的应用,对课程体系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教师了解本专业的学科及前沿发展,还需了解相关专业知识乃至学科的行业发展,从而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教师通过仿射教学,不仅可以把不同数学课程理论知识之间联系起来,还可以把理论知识运用到专业技能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进一步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仿射教学法在数学类课程中的应用,将会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也是一种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教学类 篇4

一、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想要得到推广, 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首先, 我们必须明确将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作为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学校教育必须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作为首要目标。外语学习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心理过程, 特别需要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这样的自主学习能力毫无疑问的应该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其次, 作为学习第二种语言的学习者, 想要学习一门外语, 第一是必须要有使用这一语言的需求、强烈的愿望和学习动机;然后, 还需要大量的学习机会, 而且这样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给学习者带来成就感的过程。最后, 从人们对外语教师的角色期待的变化来看, 课堂教学已不能再局限于“提供知识”的层次。大部分英语教师认为, 他们应该在课堂上扮演“学习促进者”等学习建议提供者的角色。

二、原声电影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优越性

近些年来, 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网络和影视事业的迅速发展, 大量优秀的英文原声电影和电视剧进入公众的视野。它们既可以为我国的电影和电视剧质量的提高提供借鉴, 满足国内外影视文学爱好者的兴趣, 又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工具。

这种新工具完全可以满足上述三个条件。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 原声电影教学法具有以下优越性。

(1) 电影可以展现交际场景的真实性。任何交际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实施的。电影故事情节是取材于生活的, 其中的场景、道具及其他各个方面都从不同的角度充分展示生活的真实。因此, 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会有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这就等同于把语言学习放在真实的交际情景中进行, 使语言学习变得十分真实自然。经常看原声电影, 学生就会逐渐地学会在不同情景中得体地使用语言。

(2) 电影可以展现语言材料的真实性。电影所展现给观众的是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演员说的英语同样也是生活中的真实情景, 是生活中口语交际需要的语言, 具有“权威性”。经常看电影就可以学会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

(3) 电影也可以作为沟通文化的桥梁。看原声电影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 更重要的是英语民族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习俗等。众所周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一门语言也是学习一种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电影作为一种包罗万象的文化载体, 通过英语电影, 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多角度了解英语民族的文化。因此, 经常观看电影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英语民族文化, 而对一种文化的了解又是学好这门语言的保证。

(4) 电影可以凭借其丰富的内容及其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使学生很好地保持学习兴趣, 让语言学习成为一种精神享受, 进而成倍地提高效率。

三、基于原版电影英语教学模式的探索

原版电影的教学具有一定的模式, 广大教师在实践中也积累了不少经验, 笔者对其进行加工整理, 形成了一种比较好的模式。

1.选择适当的放映时间、地点

与传统ppp教学相比,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用生动形象的方式将历史事件、人物、地点呈现给学习者, 图文并茂, 画面动感, 容易给学习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学习内容易记难忘, 不容易产生乏味感, 而且还可以将听、说、读、写、译各技能的训练紧密地安排在同一时段,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经典英美电影的赏析应与多媒体教学平台有机结合, 充分利用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优化教学情境。应该尽量选择听说课来放映影片, 以学生为中心,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正确地选择影片

(1) 思想性强。电影与各种道德教育手段一样, 是将社会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联系的价值观传输给观众, 使观众能够接受其传输的社会主流思想以及相关的理想信念、价值导向和道德要求。因此, 在选择影片时应该选择有益于树立大学生正确观念的影片, 使他们能以正确的视角来解读西方文化。

(2) 内容尽量与课本相结合。读写课程着重突出学生的读写能力, 因此影片内容与其相结合是对它的充分补充, 相得益彰。

(3) 针对不同的对象选择合适的影片。对于艺体类学生, 他们的语言基础较薄弱, 听说水平有限, 应该选择通俗易懂或者和他们专业相关的影片, 例如, 音乐系学生可以选择观看美国青春歌舞剧之类的电影, 比如, 《High School Musical》 (《歌舞青春》) 系列电影, 美术设计或者动画专业则可以选择迪斯尼卡通片《狮子王》《泰山》等。

3.合理采用形式多样的放映方式

(1) 整体放映与局部放映。整体放映是完整地展示影片内容。结束后可布置作业, 让学生根据所看影片的内容写观后感或影片的简介。但由于时间的限制, 不能完整地呈现全部内容, 因此对影片的次要部分可以用听力的方式进行简介, 让学生对此部分内容有着总体的了解, 而把重点放在影片的主要部分。有时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 可把与课文有关的某个片段融入到多媒体课件中去。

(2) 教学活动的穿插。在原声电影的赏析中, 学生不应处于被动、消极的地位, 而应成为课堂的中心。课堂教学应以交际法的教学方法为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 围绕学生展开活动, 尽可能营造有利于交际的语言环境,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性。教师应该把自己定义为组织和引导学生的课堂活动, 确保学生积极参加活动, 并有足够的练习机会。教师应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以提高英语综合水平。教师还可根据影片所剖析的社会现象或就某个人物性格让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 并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鼓励性的总结;也可以让学生就某个故事情节进行模仿或改编, 用角色表演的方式展现出来, 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提高交际能力。此外, 还可以将影片中出现的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歌曲或经典对白, 让学生学唱或背诵, 陶冶情操, 开阔视野。

综上所述, 原声电影是促进英语教学的有效手段。它综合了听、说、读、写各种基本技能的锻炼, 只要正确地运用教学手段, 活跃课堂气氛, 寓教于乐, 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原版电影的经典魅力, 推动艺术类大学英语教学, 并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向旭.英文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信息, 2009 (05) .

[2]王厉.原版英文电影教学的优势及教学策略[J].河南教育 (高校版) , 2009 (06) .

见习教师教学类随笔 篇5

九月八号,急匆匆的搬行李,路途中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到了那个心中既向往又有些惧怕的地方——澄江五中。从大巴车上下来,心中的惧怕被教务处林老师和门卫叔叔的热情相迎完全打破,还有一群胖乎乎的小男生跑过来帮我们搬行李,一个劲儿的喊着“老师”!“小老师”!“新老师”!从他们肉嘟嘟的小脸,还有那眨巴眨巴的大大小小的眼睛里,我看到了十多岁孩子该有的小调皮,小单纯,小美好。五中的校园古朴,优雅,却又不失清新,和走在前面意气风发的少年一起构成了一幅美感与朝气并存的画卷。还有一群小女生在足球场踢着足球,远远看去,尽显活力,刚进校园就有一个感触—美!朗朗的读书声从教室里传出来,老师此起彼伏、孜孜不倦的讲课声音,和着轻风和树上小虫发出的声音,奏出了一首校园青春交响曲。我的澄江五中实习之旅将就此扬帆起航!

所有的实习事宜安排了下来,从指导老师到上课班级、班主任实习班级我都认为是一种莫大的缘分,迎接我的,将会是一群可爱的孩子还是一群捣蛋鬼呢?

初次和学生见面,四个任课班级和一个班主任实习班级,两百多名学生,我无法记住他们每个人的样貌和名字,但却记住了他们的兴奋和热情,这样的兴奋和热情我感同身受,仿佛回到了中学时代,对年轻的实习老师我们曾经也是一样的亢奋,每一次的交流都感受到来自他们的热情和可爱。然而,这样的热情和可爱并没有都带到课堂上。正式上课的第一个星期让我记忆犹新,每个班的盯着你笑的、低头玩弄的、时不时看向窗外的、不做笔记的学生比比皆是,当然也有整节课都积极配合,认真听讲的,但是在每个班这样的学生很少,也许是我讲的不够精彩,没能成功hold住他们,也许是他们认为政治知识小科目无需用心,但是几次课下来我却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首先,没有下功夫好好去了解他们,也就是没有做好学情分析,其次,在课堂讲解中忽略了学生层次,没有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去好好的上一堂课,总是拿大学模拟训练时候的方法来上课,所以没能牢牢抓紧他们的注意力,在小科目教学当中必须要认真备课、精彩讲课,必须要高度的“走心”才能既hold住学生又讲好知识,庆幸的是发现问题为时不晚,在指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相信自己每天都在进步,这就是我的初衷,我希望和学生们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在体育文化周里,我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虽然会调皮,会不想学习,会发生大大小小的矛盾,但是在这几天里,我看到了他们团结,为集体荣誉而战的一面。

最幸运的事情就是遇到了我的两位良师益友,政治专业指导老师和班主任实习指导老师,两位年轻的老师,他们平易近人,就像我的朋友一样,和我聊大学,聊工作,聊人生,教会我如何在大学里享受时光,珍惜时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他们的话语里,我感受到了对大学的留恋,对现今工作、生活的信念,所以,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一定要更加珍惜我所剩不多的大学时光,不留遗憾,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从这一次实习开始。除了朋友,他们更是我的良师,是我实习生涯中的典范,是他们教会了我如何去上好一堂课,从教案、教态、语言、课件、知识讲解等等多个方面耐心的给我讲解、示范、纠正;是他们让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上开始学习管理学生,走进学生,也是他们让我从一个漏洞百出的实习老师、一个懵懂的大三学生慢慢的走向成熟。我很感谢他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我,不图任何回报,身边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些良师益友让我每天都在进步,一步步走向成熟。

在五中实习的这三个月以来,生活并不单调,周一到周五的时候和学生在一起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历历在目,他们的天真和单纯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我,他们的调皮和捣蛋也在时时刻刻磨练着我。周末的时候到龙街上感受淳朴的民风,或者到美丽的抚仙湖边走一走,都是美好的一天。

教学类 篇6

关键词: 经管类 线性代数教学 创新与实践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数学只是理工类大学生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一个工具,因此学生在学习数学时仅仅满足学习算法,套用固定的模式进行计算。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的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数学在发展高科技,提高生产力,以及加强系统管理乃至社会生活科学化等方面的重要性日益被人们所认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比任何时候都更受到人们的关注。数学素质被作为当代大学生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受到重视。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已经成为数学教育工作者自觉担负的一项重要使命。

线性代数,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高等理工类院校的三大基础课程。而线性代数更是由于课程的全新性和特殊性,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目前,除了专业财经类院校,在普通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类院校中,经管类专业一直都是弱势,学生多数都是在高中阶段选择的文科,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所以对线性代数这门课的理解会有一定的困难。但是线性代数这门课对经管类专业课的学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储备会直接影响到今后专业的发展和职场竞争力,我们希望学生在学习线性代数基本知识的同时,了解学习线性代数的意义、知识的应用情况及应用方法,尽量在教学中培养他们从实践中抽象数学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近年来,不断有高校尝试教学改革,但改革的力度和持续性都不够,而且各大高校的学生基础也各不相同,所以暂时没有取得显著的成效。

线性代数属于数学中的代数,主要研究有限维向量空间及上面的线性映射的结构的学科。是一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又要把握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提高,使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经典方法结合起来保证教学质量。

一、从实际出发引出理论,理论反证实际

矩阵理论是线性代数的主要研究对象之一,是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背景的简便数学工具。在实践中人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数字表格,它们所代表的实际意义千差万别,但在形式、性质方面却有着某些共同点。我们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专业出发,找出可以用矩阵描述的问题,列出相应的矩阵。这样引出矩阵的概念,让学生觉得线性代数再也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了。

二、让学生自己发现数学规律,探索数学奥秘

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对某一个实际问题建立了描述这个问题的数学模型之后,需要通过数学运算求出它的解。同样,对于矩阵,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关心的问题不仅是数据间的排列,更希望能得到这些数据间的某种联系。比如确定了一种运输方案之后,进一步需要确定运输费用,或者在经过一段时间运输之后,需要计算从各产地到各销地的总调运量。因此,学生自然而然想到有必要在矩阵间引入相应的运算,并且研究它们的性质。在社会实践及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同一问题中若干个量之间的关系常常表现出一种线性关系,从而可以使人们将对问题的研究转化为对线性方程组或者向量空间的研究。这可以自然而然地从这种普遍的应用引出线性方程组和向量空间理论这种相当重要的基础理论。比如,在生活实践中存在大量应用线性方程组理论辅助决策的例子,学生所熟知的在初等数学中介绍的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练习,都是数学家从大量生活实践中提炼出来,经过简化加工形成的数学练习。最初由实际问题建立的数学模型并不是线性方程,但它们都可以借助对线性方程组的研究得到需要的结果,例如著名的“投资问题”“生产管理问题”。通过这种探索启发式教学,学生自然会觉得线性代数不再是高深莫测的。

三、将数学实验融合到教学中,教学紧密结合实验

给学生介绍数学应用软件求解数学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效果显著。目前比较常用的软件是MATLAB,这一数学工具对于经管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比如对于许多经济类计算问题,我们仅希望得到它的近似解。例如对于一个线性方程组,我们希望得到它的解或者解的近似值;对于一个n阶方阵,我们希望得到它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近似值。这些都可以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和MATLAB软件方便、简洁地实现。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手段,展示数学的本质、思想、内涵及文化精髓,开设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

线性代数的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急于求成。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系下,随着教学条件不断提高和人才模式的转变,我们将继续从多方面进行教学改革,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理论,再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不会觉得线性代数“高大上”,从而学以致用,真正感受到线性代数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数学系.高等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线性代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赵树嫄.线性代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叙事类文本解读教学浅探 篇7

一.一个前提:知人论世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而新的阅读理念认为,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从阅读的基本规律看,这种多元主要体现为三个层次:一是文本的作者意义(主观意义),二是文本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三是文本的读者意义(个性意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作为读者,要真正走进文本,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其前提是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作者的人生经历,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等等。这样,才能够在了解文本的作者意义(主观意义) 的基础上,去深入理解文本的社会意义(历史意义),从而引导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有效实现文本的读者意义(个性意义)。

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人生阅历有限,教学中需要教师借助辅助材料向学生介绍作者、作品的相关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解读文本。

比如朱自清的叙事散文 《背影》, 传统的教学一般都围绕“父子情深” 这一主题展开文本解读,这看似无可厚非。但散文是作者运用个性化语言表达自我思想情感的文学形式,品读散文就是要理解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蕴涵的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经验和情感。文本讲述的是“父亲坚持到浦口车站送别儿子”的故事,在整个故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与 “父子情深”这一主题相悖的细节: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分,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 “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 “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面对一个疼爱自己的老父亲,已经二十岁的朱自清为什么会如此“不谙孝情”?学生们无法理解。教学中,我及时向学生展示 《朱自清家族的命运变迁》 中所述相关背景:原来朱自清的父亲是在徐州榷运局局长(掌管盐专卖的肥差) 任上,因讨了几房小老婆,姨太太闹事,才丢官的;原来丢官后负债,家道中落,朱自清祖母为此一病不起而逝世,于是便有了父子回家奔丧之事;原来由于朱自清父亲的封建家长式作风,父子俩后来又一度失和;原来八年后朱自清收到父亲“大去之期不远矣”的来信,回想起当年父亲爬月台的艰难的“背影”,他原谅了父亲的荒唐,体谅到父亲的艰辛,以 《背影》 一文抒发了永远的父子情。 了解了这些背景后,学生们在对文本故事的深度解读中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那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愫。

二.两个视角:故事内叙述和故事外叙述

谭君强认为:“根据叙述者相对于故事的位置或者叙述层次,以及叙述者是否参与到故事之中以及参与故事的程度,可以区分为故事外叙述者/非人物叙述者,与故事内人物叙述者/ 人物叙述者;根据叙述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可以区分为可信的叙述者与不可信的叙述者。”叙事类文本解读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初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写作思路,对文本内容有个大概了解,知道文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一步解读文本时适时调整自己的阅读视角,走进文本,融入故事,设身处地地理解每一个人物的情感变化,获得丰富而又深刻的阅读体验。

比如学习鲁迅先生的 《孔乙己》 一文,学生先把自己假想为文本中的 “我”———咸亨酒店的小伙计,扮演着咸亨酒店里发生的故事的目击者和参与者,以故事内叙述者的身份解读文本、理解文本。而故事内叙述者可能有不同的叙述眼光,“一为叙述者 ‘我’目前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过去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 这两种眼光可以体现出 ‘我’在不同时期对不同事件的不同看法或对事件的不同认识程度,它们之间的对比常常是成熟与幼稚、了解事情的真相与被蒙在鼓里之间的对比。”文本故事中被追忆的十二岁的 “我”是见证者,见证了咸亨酒店里发生的一幕幕故事,见证了孔乙己一步步走向死亡的命运轨迹;十二岁的 “我”还是参与者,参与了对孔乙己的鄙夷与不屑。如今的叙述者“我” 又是感受者和提炼者,深刻地揭示出一般社会对于苦人的凉薄:“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笔者引导学生通过不同叙述视角的解读,以“我”的感悟、体验一层一层剥开孔乙己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再如学习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的 《窗》 一文,我们先以故事外叙述者的身份阅读文本,了解文本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初步感知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在整个故事中的言行举止。 作为叙事类文本,本文以事件为中心,但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将自己分别假想成靠窗病人和不靠窗病人,以故事内叙述者身份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学生设身处地, 在故事的讲述过程中,理解、体验两位病人不同的心理状态,揣摩、感悟不靠窗病人心理状态的变化过程;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跳出文本,回到故事外叙述者的身份,对比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对比人性灵魂的高尚和卑劣,从而深入把握文本主旨。

三.三个述点:聚焦点、矛盾点、 空白点

语文之所以失去了“想象”的灵魂,正是因为语文失去了故事。也正因为如此,肖川教授在多个场合公开呼吁,我们的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讲故事这个技巧,即使有些课里面没有故事,也要善于编故事、改写故事。故事讲究文趣、情趣、理趣,这是故事能够“载道”的基石。运用讲故事这个技巧解读文本,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该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通过细读文本,局部深究,抓住文本中的聚焦点、矛盾点和空白点等三个述点进行赏读、品析,挖掘其中文趣、情趣、理趣,探究文本主旨。

一是聚焦点。叙事类文本在对其中情境、事件、人物进行描述的时候,总要掀起情感的高潮,这种情感的高潮往往会聚焦到某一具体意象上,我们称之为聚焦点或动情点;而这一聚焦点(动情点) 往往构成文本的一条线索,既贯穿全文,又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朱自清 《背影》 一文中,“背影”是全文的线索,父亲为“我”买橘子时攀爬的背影,一直定格在“我”的脑海里。教学中抓住 “背影”这个聚焦点(动情点) 进行故事的讲述,引导学生通过赏读、品味文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深刻体悟父亲对儿子的爱、儿子对父亲的愧疚等情感。

二是矛盾点。矛盾是文学创作中较为普遍的创造手法,往往会使作品产生许多独特的效果。运用矛盾可以突出人物的形象,展现人物命运,传达作者意图。好的故事,一定是善于设计矛盾的。如李森祥 《台阶》 一文中,其故事的聚焦点无疑是“台阶”, 作者在这个“点”上又巧妙设计了矛盾:“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我们不妨引导学生围绕这个矛盾点进行探究: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会相应高吗?很显然,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矛盾的。但父亲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他偏偏信奉这种说法, 他的思想已经完全被这种封建残留的传统说法所束缚。在当时社会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这种错误的、 矛盾的乃至有些愚昧的说法必然会导致父亲的悲剧命运。教学中,两次引导学生品读这一细节,第一次并不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而是作为理解父亲渴望高台阶的直接原因;第二次是在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主题时揭开这种说法的“矛盾”真相,学生自然而然地探究出父亲最终感到失落的根本原因。

三是空白点。留白是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法之一,指在艺术创作中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而有意识地留出“空白”。空白点并不是作者写作的疏忽和无法言说的无奈,而是作者不忍道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文本解读中,不仅要解读出文本的字面意义, 还要能发现文本的空白点,从空白点读出其中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还以李森祥 《台阶》 一文为例,文末这样写道:“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这人怎么了?”父亲辛苦一辈子最终的失落就凝聚在这令人纠结的五个字上。教学时引导学生反复揣摩这五个字的言外之意:其一,父亲问自己 “我怎么了”,怎么就这么不中用了? 以前能背三百来斤重的青石板,而且背三趟还没觉得花了太大的力气,现在咋就连一担水都挑不动呢?已经拥有九级的高台阶了,我的地位怎么没得到提高呢?其二,父亲问乡邻们 “你们怎么了”,我已经拥有九级的高台阶了,你们怎么没有尊重我、羡慕我呢?怎么还和以前一样看待我呢? 这一切的疑问父亲自己无法找到答案,显得无比的失落和无奈,所以 “又像是问我”,想从“我”这里得到答案。正如李森祥自己所说:“关于小说结尾,当初我的确没有把它当作悲剧来处理。在中国乡村,一个父亲的使命也就那么多,或造一间屋或为子女成家立业,然后他就迅速地衰老,再也不被人关注。我只是为他们最终的命运而惋惜,这几乎是当时乡村农民最真实的一个结局。”从文末这一空白点中,我们读出了“父亲” 这一辈中国老农民的辛酸命运。

对“悲剧”类课文的教学建议 篇8

历史故事《七步诗》以诗的形式编入教材,教师必然让学生在课前或课中了解“三曹”及诗人创作此诗时的情境。诗人巧妙地用“萁燃豆泣”来比喻,回应皇帝兄长,以“兄弟”为题诗中却不能有“兄弟”字样,徒有愤怒、无奈、无助,发出“相煎何太急”的质问。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深入地展开想象,让学生以诗人的角色,尽情回忆不同年龄段、不同环境下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情景,尤其是曹丕兄弟手足情深的画面,与眼下兄弟手足相残、兄长绝情迫害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曹植字字是泪,字字见血,质问兄长“相煎何太急”。兄弟情谊撕裂的过程,是引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最深处的过程,必将激发起学生最真诚、独特、深厚、持久的情感。

《狼牙山五壮士》叙写了五战士接受任务、诱敌上山、英勇歼敌完成任务的故事。教学时,师生品读这一自然段,五壮士威武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学生的脑海中。教学中,教师宜点到为止,让学生读中感悟为主,让五壮士血肉之躯纵身跳崖的一幕永恒定格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张祖庆老师执教《狼牙山五壮士》,在解读、设计时,告诉学生五战士跳崖后有两名幸存者,以及日军向壮士跳崖处敬礼的报道。笔者认为,纵然学生了解了这些后续的事实,但也不会影响他们对五壮士为人民为国家利益英勇跳崖的英雄气概的崇敬之情!

神话《普罗米修斯》描写天神普罗米修斯冒着生命危险为苦难中的人类盗取火种,使人类过上了光明、温暖、文明的幸福生活。教学时,让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含着“无边的黑暗”“一个又一个长夜”等语句,与人类有了火后的描写形成对比,做足了这一铺垫,这样,普罗米修斯这一为人类造福的英雄形象变得鲜活起来。可此举惹怒了众神领袖宙斯,让普罗米修斯受到无穷无尽的惩罚,宙斯想摧毁普罗米修斯的毅力乃至生命。教学中,教师可让学生紧扣含有“锁”“啄”的语句展开想象、交流、朗读,血肉横飞的普罗米修斯遭受折磨的过程在学生脑海、眼前浮现。重视这一教学过程,就是在让每一名学生经历普罗米修斯被无辜折磨、摧毁的过程。当然,普罗米修斯获得自由的结局给神话添上了喜剧色彩。

《嫦娥》以诗的形式描绘出仙女嫦娥月宫“烛影深”,只身失眠至“晓星沉”,彻夜难眠、寂寞孤独的月宫生活。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想象嫦娥昔日美满幸福的人间生活,如今夫妻俩人间天宫各处一方的情境。嫦娥这一美貌仙女、昔日人间的幸福者,被诗人个性化地毁灭在学生眼前,边读边想这一毁灭过程,能不让人害怕吗?

小说《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的动物小说,战象幸存,赫赫战功,受人崇敬,韶光易逝,战象垂暮,回光返照,重披象鞍,老象识途,重回战场,雄姿再现,庄严归去!昔日的英雄战象,最终自我掘坑长眠战场,这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如同一首悲壮的交响曲,在读者的心灵中涤荡。

《凡卡》一文中,作者将凡卡遭受到的各阶层的赤裸裸的迫害,进行了彻底的揭露、批判,善良、聪明、可爱的凡卡被残害的过程在文中表达得淋漓尽致。

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探索 篇9

一、实践教学内涵

管理类课程的实践教学, 是以学习者为主体或中心, 在教师指导下, 通过现场参与、情景模拟、案例分析、经典阅读等互动方式, 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价值观变化的教学方式。以学习者为中心, 目的是变以往学习者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变知识记忆为技能培养, 变单纯接受为创造性掌握。

二、实践教学基本方式

1. 现场参与。

直接参与到社会工作的具体场所, 学习者身份是工作关系中的一员, 通过这个角色发生的工作联系体会运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例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到北京市大兴区政府、民政局、黄村镇政府等部门体验政府管理工作流程。旅游系学生到宾馆、酒店、旅行社等单位实际工作, 这种教学方法使学习者身临其境, 比较好地把课堂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学生可以根据实习实践内容和体会有针对性地撰写毕业论文。学生表现好毕业直接就被留在实习单位工作, 提高了学生就业率。

2. 情景模拟。

情景模拟实践教学主要是在实验室、教室, 运用沙盘、各种管理教学软件, 通过教师把具体管理过程、工作角色、管理关系、管理目标讲解清楚, 学习者分角色扮演工作人员再现管理过程的教学方式。例如,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采取的做法是:学生每6~8人分为一个组, 每组选择一个案例, 课下小组讨论案例内容, 分角色扮演管理者与被管理者, 提出涉及到的公共事业管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学习者在模拟过程中可以互换角色, 从不同角度体会管理过程。这种实践教学具有一定的仿真性, 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习者团队合作能力, 激发了思维的相互影响, 同时也密切了同学关系。

3. 案例分析。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 从媒体、现实生活、文献资料中, 选择具有一定时效性、典型性、综合性, 体现某种管理理论、管理技能、管理价值观的案例, 首先让学生深入理解案例内容, 然后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思维方法, 结合管理类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 训练学生把自己的分析结果写成提纲, 再让他们脱离书本逻辑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思想。案例分析的最大特点是不设标准答案, 允许学习者有各自不同的观点, 充分发挥学习者的独立性、创造性思维, 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回应, 从而使学习者全面投入学习实践过程。

4. 经典阅读。

经典著作集中体现了该学科的理论精华、研究方法、价值导向。近年来,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尝试通过经典著作阅读、讨论、报告的形式, 增强学生学习实践能力。具体做法是:开课之初, 教师给学生开列经典著作书单, 限定时间让学生阅读, 教师适当给以指导, 学生撰写读书报告或阅读笔记, 分班组进行交流讨论, 最后提交经典著作读书报告或阅读笔记作业, 并计入期末成绩。这种方法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学生应试教育背景下只学教材, 缺少课外阅读, 知识面狭窄的不足。

三、实践教学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实践教学是管理类课程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这是由管理类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以及科学研究方法决定的。学习和研究任何一门学科, 要达到学以致用, 都必须理论联系实际, 因而不能没有实践环节。管理类课程是应用性、操作性、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 既包含具有普适性、规律性的一般原理, 也体现针对特殊问题顺应变化解决问题的管理艺术, 仅仅学习书本知识纸上谈兵, 不能解决现实问题。高校本科生普遍是从中学校门到大学校门的年轻人, 他们没有工作经验, 缺少丰富的人生阅历, 要掌握与人的活动密切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就必须有统一安排、目标明确、管理规范、重视效果的实践教学。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其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增强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

社会分化为阶级以后, 占有生产资料掌握政治权力的统治阶级, 成为依靠其智力支配资本和劳动的特权阶级;广大劳动者成为制造剩余价值的纯粹工具, 他们的智力被人为地荒废, 体力又被繁重的劳动严重损害。统治阶级千方百计阻止人民智力水平提高, 工农青年侥幸有机会进入学校, 统治阶级也是要把他们训练成自己称心如意的农仆———能给主人创造丰厚的利润, 又不会惊扰主人的安宁。列宁说:“旧学校是偏重书本的学校, 它强迫学生学一大堆无用的、累赘的、死板的知识, 这种知识堵塞了青年的头脑, 把他们变成照章办事的官吏。”马克思认为, 社会每一个成员的发展是全社会发展的前提, 人的发展不仅仅是体力和智力的发展, 还包括认识能力、审美能力、情感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丰富。在全球化竞争日益严峻的形势下, 要把人力资源大国发展成人力资源强国,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全面发展的人才, 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式。教育家布鲁纳认为, “要培养学生探索各种可能性活动的热情, 从而使他们形成主动学习、自觉学习、有目的学习的倾向。”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探索活动的情境, 并指导他们在探索中不断获得正确知识取得成功。

2. 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的统一。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法是基于教育规律和学习者心理以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而形成的各学科普遍适用的基本方法。列宁说:“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 这是人类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存在的辩证的途径。”人类的思维不仅来源于感觉与知觉, 而且来自于感知系统与运动系统互相协调所产生的动作, 然后由动作内化产生形象思维 (直觉思维) , 再由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 在实践中把外部世界通过感觉、知觉、表象等感性认识过程, 吸收到自己的活动中, 然后“客体主体化”地“同化”于主体原已构成的认知结构, 在这种认知结构中, 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过程, 形成不同于以往经验的新认识, 新的认识在进一步的实践中不仅得到验证, 而且成为实践发展的理论指导。因此, 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决定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决定智慧和能力发展的水平, 决定社会关系丰富程度和个人在社会中发展的程度。价值观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灵魂, 决定人类行为的方向。人的知识、技能是实践活动达到某种目的的工具、手段, 充其量只是“术”的方面, 而价值观是“道”, 它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 其深刻变化不仅仅是受教育人数的大幅度增加, 还应表现为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育社会效果、教育评价标准等的根本性变革。

3.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育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科学发展出现了综合性越来越强和分化越来越细两种倾向, 知识总量呈现出几何倍数增长, 仅仅靠学校教育无法满足社会对知识、技能的需要。人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因此, 在高等教育中, 除政治思想基本素质和职业技能教育外, 还要通过实践教学训练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 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科学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单靠个人奋斗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取而代之的是合作双赢。现代博弈论著名的“囚徒困境”例子说明, 个体在博弈时, 需要考虑他人的利益, 要尽量谋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否则就会两败俱伤。所以, 个体应该摒弃旧的“你死我活”的竞争观, 从竞争走向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实践。

4. 改革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填鸭式教学模式培养的人往往头脑僵化、循规蹈矩、死板教条, 缺少创新精神和能力。英国哲学家F·培根说, 在所有能为人类造福的财富中, 再没有什么能比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技术、新发明、新贡献更加伟大的了。创新需要以知识为基础, 在实践中获得分析、判断、综合等创新能力, 这种能力的形成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有关。研究表明, 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普遍具有高成就心理动机、怀疑一切的批判精神、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

三、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1. 选择指导教师科学设定实践教学目标。

指导教师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 要选择具有高级职称和良好学术修养、责任心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由于校外实践教学比课堂教学难度大, 复杂程度高, 具有一定风险, 如果指导教师选择不当, 实践教学计划缺少明确目标和可操作性, 仅仅是把学生带出学校课堂, 实践效果就会很差。学生学习生活是不可逆的, 对学生而言的一次性实践教学可能影响其一生工作态度和职业看法。所以, 必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教师和明确的实践教学目标。

2. 理论知识为基础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并用。

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 除受教材、场地等因素影响外, 还与教师个性、教学风格和学生特点、学习能力等因素有关。因此, 实践教学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 也可以多种方法相互渗透综合使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课堂实践教学中常用的方法有: (1) 案例分析; (2) 情景模拟; (3) 课堂辩论; (4) 问题研讨; (5) 交流读书报告等。课外实践教学常用方法有: (1) 现场参与; (2) 教师指导学生科学研究 (URT) ; (3) 自学经典著作; (4) 个人创新作业 (无标准答案) ; (5) 小组学习研讨汇报; (6) 参观政府、企事业单位; (7) 问题答疑等。

3. 尊重客观规律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

实践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决定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不能是单一的标准。从评价主体看, 既要有教学管理机构的评价, 也要有教师和学生的评价, 要重视学生的评价。从评价的内容看, 既要有知识、技能的考核, 也要有价值观的判断, 实现知识、技能、价值观三位一体。从评价的结果看, 既要有主观确定的教学目标评估, 也要有客观实际效果的验证, 把主客观结合起来考查。总之, 科学评价实践教学效果就是看是否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目标;是否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是否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 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促进学生就业和社会适应性提高。

参考文献

[1]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2]邢以群.管理学[M].第5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6.

[4]笪强生, 梁晨.管理类课程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探讨[J].科教文汇 (上旬刊) , 2009, (03) .

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策略探究 篇10

从事高校语言类课程教学已多年, 但一直为语言类课的收效感到苦恼。从学生时代开始, 我就知道文学类课受欢迎, 语言类课遭嫌弃。自己本科时代一直也是喜欢文学课多过语言课。研究生阶段没有了文学课, 全部是语言类的课, 但发现有些老师的课却很能吸引学生, 甚至有人因为座位不够, 站着听课。我才知道, 原来语言类课也可以是上的很有意思, 也可以像文学课那样, 充满了趣味性的。后来从事语言类课程教学后, 更加感到这类课程教学方法的重要性了。有的语言类课开学满教室人, 到后来人越来越少, 老师只有靠点名来维持到课率, 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一直在思索:尽管英语课大家学了, 四年毕业后, 依然是哑巴英语, 大多数依然不能开口和人对话, 但为什么英语课学生再怎么觉得无聊, 还是会去上呢, 而汉语言类的课程, 学生一旦觉得无聊, 就可以大胆地去旷课?学了英语的, 大多数人都能说出一个英语单词的词性, 知道一些简单的英语语法, 但是身为一个中国人, 却有很多学生连我们汉语句子的主谓宾怎么分都不知道, 一个汉语词汇词性也不能判断。我们的先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 均是用古文写的, 可是作为中文系的学生, 很多人连简单的古文字体都不认识, 看到一篇古文, 大多数字都不认识, 原因是字体不是现在的简化字, 所以不认识。现在国家在努力统一台湾, 可我们都知道台湾到目前为止, 书面语用的还是我们以前的繁体字, 如果我们不学一点古代的语言知识, 首先在书面语上就难以和台湾沟通。我们要向了解我们古代的文明, 要向以史为鉴, 首要起码要先能认识那些字, 然后才能弄懂它们是什么意思, 从而得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强盛, 正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与中国有了交往:经济、旅游、文化、政治等等各个方面。随着国力的强盛,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我们的汉语;世界上学汉语的人越多, 我们的国家也会更兴盛。我们的语言也要像英语一样走出去, 那这要靠什么, 靠我们自己, 只有我们自己把母语学好了, 才能更好地传承我们的汉语言知识, 让世界上更多的人学会用汉语, 不断加强汉语在世界语言中的重要性。尽管汉语言意义如此重大, 却并没有引起学生们的重视。汉语言类课程的教学在高校前景堪忧啊。多么希望从事汉语言教学的老师们, 都能献出自己教学过程中宝贵的经验, 使我们的汉语言教学取得好的效果。我从事汉语言教学五年, 经验还很浅, 在这里谈谈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一、国家政策的保障

前面我谈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外语类课程即使没有趣味性, 学生依然到课率很高;而汉语言类课程学生一旦发现无趣, 就会轻易旷课?这种现象的出现, 与国家重外语教学轻汉语教学的政策是有莫大关系的。每个大学本科生都知道, 进了大学, 要过英语四六级, 否则就会影响自己的毕业, 甚至会影响到自己找工作和考研究生;而对于中文系的学生来说, 也是一样, 英语四六级过不了, 问题就大了, 而哪门汉语言课过不了, 并不觉得有什么, 大不了补考嘛。

国家对于外语的重视, 不仅体现在高校, 甚至连小学都已经显现, 小学生为了能上一个好的初中, 到处补习英语, 前段时间听到一个老师讲了她公公的一件事, 她公公是高级语文教师, 退休在家, 准备收几个学生补习语文, 却没想到只招到3个人。而一般的英语补习班, 几乎都是满的。

重视外语的教学, 与世界接轨, 固然是好的, 但我们也不能忘了我们母语的学习, 只有加强汉语的教学, 才能使我们的汉语更好的走出去。现在有些高校的有些专业甚至取消了《大学语文》, 原因就是因为学生觉得没意思, 试想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 连基本的公文都不会写, 连基本的汉语知识都不懂, 那又是何其可悲。

要想让学生愿意上这类课, 主动去学习汉语言相关知识, 国家必须要加大力度, 把汉语学习提到和英语学习同等重要的地位, 至少在高校, 中文系的学生不应有所偏颇, 应该让他们知道其重要性, 当然国家也在做一些努力, 譬如普通话考试等。文科普通话没有过二甲不能拿学位证等政策性保证。如果国家能再做一些相关方面的政策性的保证, 我相信中文系的学生自己也会更重视起来, 一旦自己重视了, 学起来才更有动力, 才会取得更大的成效, 才能使我们的汉语言更好的走向世界。

二、学校相关教学设备的匹配

我们都知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什么文学课在中文系那么受欢迎, 而语言类课不受欢迎, 就是因为文学类课有趣味性, 用学生的话说, 上课像听故事一样, 不知不觉就下课了。有人是我们汉语是文科中的“数学”。这就突出了汉语类课程的逻辑思维性, 而不单单是趣味性了。要想一门汉语言课上的让学生喜欢, 最好是尽可能多的采用一些现代化的手段。譬如多媒体教学, 这是必备的。

三、教师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语言类课不可能像文学课那样靠丰富的文学作品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那我们就只能靠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来吸引学生, 是学生不至于沉闷。

首先, 善用多媒体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譬如引入一个新的知识,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搞笑的图片配以文字来吸引学生不知不觉的进入主题;在讲古文的时候, 可以先放一段配乐的优美的朗读, 如能配以视频那是更好, 让学生先从听感上有所认识。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 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 一切看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 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到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 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1]并认为这是教学中的“金科玉律”。这对于我们语言类课程教学来说, 非常的形象。举个例子:目前很多外国人来我们中国学汉语, 有的几个月就能说一些简单的汉语, 甚至敢和中国人进行简单的交流了;有的学一两年后, 可以很流利的和中国人交谈了。而我们中国人在中国学英语, 从小学到大学毕业, 能开口说的确非常少, 甚至大学毕业还不能进行简单的对话, 因为羞于开口, 久而久之, 学的都成了哑巴英语。这个例子就充分说明了听、感官的刺激是多么重要。如果我们不能让学生身临其境的去学习语言知识, 那么我们至少应该借助现代的高科技, 尽量地去模仿相关的情景, 尽量让学生有听、感上的认知, 而不是一味枯燥地讲授理论知识, 只有这样, 学生才更容易接受。

其次, 加强师生互动

一般的大学讲堂都是老师在教, 学生再听, 师生间的互动似乎不再像中学时代那么频繁了。那么我们的语言课, 如何吸引学生呢, 搞好师生互动就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师生之间可以围绕一个有趣的语言现象展开讨论, 最后学生得出结论, 在讨论中学习。

我们也可以把一些内容留给学生来讲, 搞一个教学竞赛, 看哪个学生讲得好, 这样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去查资料, 去学习,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做课件的能力, 锻炼的学生的胆量, 这样掌握的知识才更牢固, 不易忘记。

另外, 教师授课的娴熟

每一堂课, 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不打无准备之仗。最好能做到古今的语言例子信手拈来, 这样学生首先从心里就佩服你了, 听起来自然更认真了。语言类的课, 切记照本宣科, 本来语言类的课就缺乏趣味性, 如果这时候再照着教案念, 那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听了。在传授理论知识的时候, 我们要专业、要严谨。但在举例子的时候, 我们可以举一些切题的但是却搞笑的例子, 只要无伤大雅即可。学生捧腹之余, 不仅提了精神, 而且渐渐地也跟着你转了, 在欢笑中接受了你的观点。

此外, 教师授课的激情

语言类课相较文学课而言, 缺乏了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 那么我们如何激起学生听课的兴趣呢?除了前面提到的这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的激情也非常的重要。试想:一节课下来, 教师讲课的声音一点起伏都没有, 讲什么内容都是那么死气沉沉, 没有一点生气, 别说是不想学的学生, 就是想学的人, 估计听不了一会儿也会坚持不下去了。语言类课虽然没有优美的诗文让我们去读, 没有生动的文学作品让我们去解读, 但我们也可以以我们的方式幽默一下。例如在以前在讲古代汉语句读的时候, 我先举了一个网上的笑话:一个秀才帮人做媒, 写了一张介绍新娘情况的条子:麻子无头发黑脸大脚不大好看。学生自己先试着断句, 有的错有的对, 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开始进入课程的学习。我们语言课要想激起更多学生的兴趣, 那教师就要多下番功夫, 多找些这样有趣而又搞笑, 同时还不脱离主题的语言例子, 在学生在一片欢笑声中学到知识。

最后, 弄清学生学习的目的

学生目标的明确性是所有这些环节中最重要的, 不管做什么事情, 我们都知道自己为什么去做, 只有这样才更有动力。譬如我前面举到英语课到课率的问题, 尽管有些学生也觉得无趣, 但他们目标明确, 我要过四六级, 所以我必须得学。那么, 我们的汉语言课也是, 首先你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这门课的目标。目前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热”, 很多学生想要考汉语言方面的研究生, 希望将来能从事对外汉语教学, 能有机会出国去教对外汉语, 这就是一个很明确的目标。有的认为语言的理性思维适合自己, 想要汉语言方面的研究生, 有的将来打算当中学语文教师的, 而中学语文教学中, 古文的分量越来越重, 所以他们学习古代汉语的目标也很明。那么我们先要把这一部分目标明确的学生把握好, 把它们吸引过来。学习室一个大的环境, 如果有一大部分人已经很认真了, 身边的同学也会受到感染。再加上老师的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自然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了。

四、学生个性的激发

十根指头伸出来也有长短, 每个学生也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有所针对性。不能教任何班级都用一套方案。举个简单的例子, 现在还有很多学校同时设有专科和本科。入学分数线的不同, 也决定了他们基础的差异。再加上整个班级的大环境, 一般来说本科班更多的可能是考研或者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 所以他们更多的偏向于知识点的学习, 以便将来应对各类考试;而专科班一般考研的非常少, 他们更在乎的是趣味性, 这节课你讲的生动、有趣, 可能听得就认真些, 相反, 即使你的知识含量很高, 但讲得却很死板, 也不注重师生的互动, 那么听的人也就寥寥无几了。更有甚者, 如果讲得太艰深, 可能会出现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的可能。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 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当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 你就在享用佳肴时, 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课堂气氛之于知识, 犹如汤之于盐。盐需溶入汤中, 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活泼、生动的课堂气氛之中, 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掌握。[2]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些想法, 真希望看到我们的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 希望我们的汉语能以更强的姿态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教育发展研究2007.7

[2]捷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3]罗雅萍成功的课堂教学来自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2, (4)

[4]张建琼教学行为研究的教学论意义, 教学理论与实践, 2004, (9)

上一篇:姿势≠姿态1下一篇:突围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