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挑战

2024-07-07

发展挑战(精选十篇)

发展挑战 篇1

2014年度回顾

一货架市场总体情况分析

2014年国内货架行业市场整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增幅超过20%。钢材价格在2013年走低的情况下,2014年再度走低,货架按产量计算的增长率仍要高于按订单额计算的增长率,因此市场实际增长应超过25%,总体市场规模在50亿~60亿元之间。自动化立体仓库货架、以电商需求为代表的组合货架和穿梭小车货架成为市场的三大主力军,占据绝对的市场份额。

1. 货架市场的地域分布情况

华东、华北和华南地区依然是市场销售的主战场,在市场规模扩大的情况下,其所占的比例仍有上升的态势,体现“强者恒强”。华中、西南地区得益于“中部崛起”、“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需求有较大幅度增长,是市场的板块新亮点。而东北、西北市场仍无明显增长迹象。在海外市场方面,单纯的货架出口没有亮点;相反地,在包括安装的工程项目出口中,中国货架企业已成功完成或正在施工数个项目,这将为中国货架企业开辟新的广阔市场空间。

2. 货架市场的行业分布状况

2014年货架需求与上一年基本保持一致,商业物流、医药化工、食品饮料三个行业牢牢占据货架需求前三名,表明货架在关于民生的领域中需求最高。其中商业领域排名不断上升,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这主要得益于电商的迅猛发展。

3. 货架行业竞争状况

受项目大型化、复杂化趋势影响,对货架厂商的资金实力、设备工艺、工期保证等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直接导致在货架厂商的竞争中,第一梯队相较于第二梯队明显处于有利地位,但第一梯队之间的竞争仍旧非常激烈。

2014年初我们提到,一些货架厂商出于种种考虑,开始逐步向系统集成方向发展。但有趣的现象是,也有原来的货架厂商在向集成商走了一段时间后,又重新把货架作为经营主攻方向。市场上还有集成商在酝酿建厂,大规模制造货架的传闻。在转型升级的时代,一切皆有可能,但均需面临市场考验。做专做强,一门深入,是多数货架企业的选择。

二货架市场发展特点分析

1. 货架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速

应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动化立体仓库货架向更高、更重型方向发展中的应用,二是货架在密集式高效率存储系统发展中的应用。

2. 电商行业货架需求依然保持爆发式增长

电商行业的货架需求在近两年保持爆发式增长,电商货架并不是单一类型的货架,而是以电商需求定制的一揽子货架总称,通常包括但不限于阁楼式货架、搁板式货架和横梁式货架。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电商的高效率存储、高速度拣选,突出货物快速流动的特点。电商行业订单下单量大,工期严苛,加工复杂,对货架其综合能力考验巨大。

3. 项目大型化趋势再上台阶

单个货架项目金额从超1000万元开始,短短两三年迅速达到超3000万元。2014年市场出现了单个货架项目超5000万元、超亿元的大单,使项目大型化趋势再上台阶。如笔者所在公司2014年就有两个亿元大单。

4. 东南亚货架工程项目获得起步

以往的海外出口,以纯货架买卖居多。以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为代表的东南亚市场,由于地少人多,再加上近几年来全球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迁入,货架需求保持增长。中国货架企业在东南亚市场已成功起步,目前实施了多个项目。最具代表性的是上海精星公司在印尼某烟草公司获得超亿元人民币的“库架合一”大单,目前该项目第一个库已经主体吊装完毕。

2015年度回顾

一货架企业面临的挑战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之际,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中国制造行业面对诸多挑战,货架企业身处制造行业自然不能幸免。概括来说,有四个方面的挑战需要面对

1.总体产能过剩。虽然相较许多不景气的行业而言,货架市场需求旺盛,但是从总体上来说,产能也是过剩的,开工不足的货架企业不在少数。许多原来从事出口或其他机械、金属加工的企业很容易进入中低端的货架制造领域。

2.成本上升压力巨大。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指以劳动力、土地为主体的生产经营成本。近几年来,尽管货架行业每年增长率不低,但和平均工资的上涨幅度相比仍是“差着一大截”。长此以往,企业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钢材价格目前处于近20年的低位,2015年上涨可能性增大,届时对签有年度协议的订单和延期实施的订单极为不利。

3.资金流动性风险。一方面,流入实体经济部门的资金持续降低,造成项目付款条件差、付款周期长、垫资多(货架企业钢材采购要全额付现)、垫资时间长、现金少、承兑汇票多,货架企业应收账款压力不小;另一方面,是全社会的融资难、融资贵。两面夹击下,货架企业资金的流动性风险凸显,要管控好、平衡好绝非易事。

4.创新能力不足。大家都已形成这样的共识: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可现在问题的关键是两个,一个是投入,一个是思路。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利润是微薄的,企业没有足够的积累,没“钱”创新。企业首先是生存,有没有足够的时间让企业静下心来研发创新。同时,创新的方向在哪里,创新的机制体制保证,知识产权的保护,这些现实问题也困扰着企业。

二货架企业的发展机遇

展望2015年,机遇和挑战并存。货架企业纷纷采取措施,迎接挑战,把握行业发展机遇,简单梳理如下:

1.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紧跟国际物流装备行业发展趋势,引进国际国内先进制造设备,加速货架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

2.聚焦优势产品和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实行错位竞争。

3.自觉维护行业市场秩序。大到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含金量的行业标准的制定,小到坚持维护正常的付款条件,每一个行业内成员的努力,都将为营造良好的行业发展生态“添砖加瓦”。

4.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融资功能,解决资金问题。有企业引进风险投资,有企业准备上市。

5.异地建厂,以期降低土地、劳动力和运输等成本,扩大产能,抢占当地市场并辐射周边,最终完成全国布局。

网络会计发展及挑战论文 篇2

一、正确理解网络会计的含义及其特征

所谓网络会计,是指在互联网环境下对各种交易中的会计事项进行确认、记量和披露的会计活动。网络会计实质上是建立在网络环境基础上的会计信息系统。网络会计针对不同的披露对象可以分为三个类型:

一是关于企业内部网。企业的内部网实现了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优化了企业内部的资源配置。采用“防火墙”技术与互联网隔离可以使会计数据得到安全、保密的保障。

二是关于企业外部网。企业外部网是在Intemet的基础上,对一些有选择的合作者开放或提供有选择的服务。

三是关于互联网。互联网传播的空间巨大,但披露的信息有严格的限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在Intemet上拥有自己的网站。要进行严格控制。

网络会计与传统会计相比具有以下表现特征:首先是即时化:传统会计往往是通过核算后的数据,来事后分析此项业务的优、缺点。而网络会计则在业务事项发生时,会计信息系统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网、企业外部网以及互联网直接采集有关的数据信息,实现会计和业务一体化处理。这样会计核算便从事后的静态核算转化为事中的动态核算。其次是多元化:传统会计往往为遵守会计的一惯性原则,不但在会计信息的处理上贯彻,,连会计决策时往往也会把自己局限于一条路上。而网络会计则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企业不仅可以提供规范的最低标准的会计信息,还可以提供所有可能的会计方法作为基础的多元化会计信息。再次是降低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财务状况最优,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客户。最后是商业性:在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将具有重大程度的开放性,会计信息作为商品走向市场。

二、必须解除对于网络经济冲击会计基本假设的.几点误解

(一)首先,要明确网络技术创新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人类社会按照社会经济的主导技术而划分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网络经济;而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又划分为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产品经济。按照经济的本质属性的划分方法对于研究经济环境对会计发展的作用更加有意义,这主要因为:第一,对于经济的主导技术因素(即象征生产力水平)和经济的本质属性二者而言,后者对会计理论和会计业务的影响更深。第二,网络技术的创新使社会经济从传统工业经济转换到网络经济时代的直接经济。这种转换不但克服了迂回经济中间环节的大量物耗,大大降低了有关的交易成本,而且这种转换并没有实质性地改变资本增值运动的本质特征。

(二)其次,要明确虚拟企业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虚拟企业是美国的米切尔和贝尔于1994年3月率先提出的。是利用电子信息打破联合企业间的时空间隔,属于临时性的结盟且分合迅速,目的在于利用变化多端的市场机会。虚拟企业呈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但是虚拟企业作为一个虚拟的临时性的合作组织形式,无法提出一个完整的供不应求目标的概念。

(三)再次,要搞清电子货币是否挑战会计基本假设

人类进入网络经济时代。经济生活中出现了电子货币这一新鲜事物,电子货币又称数字现金,是在银行电子技术高度发达基础上出现的无形货币。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换的必然产物。在货币发展史中,黄金到纸币的转变是一种足值货币到符号货币的转变,而纸币到电子货币的转变仅仅是一种符号货币到另一种符号货币的转变。

三、网络时代发展网络会计还应解决好的有关问题

抱团发展,应对挑战 篇3

一、为什么要组建这么一个联盟?

所谓“联盟”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位为了共同的利益,在某个方面、某个环节、某个时期结成的联合体。联盟其实是国际国内的一个通行的做法。就我们的出版行业而言,更是离不开联盟这种有效的方式。出版协会、印刷协会、编辑学会、期刊协会、版权协会、音像与数字协会等就是服务于行业发展的联盟组织。有的虽没有“联盟”的称谓,但实际上是一种带有联盟性质的合作机构,比如中国出版集团设立的“香山论坛”等。而内容出版的数字传播联盟更有其必要性,必然性。一方面,新的出版业态出现了一些令人焦急的瓶颈性问题,譬如“今日头条”的案例吵得沸沸扬扬;另一方面数字出版的发展要求信息的海量传播与集约经营,以此来实现“规模效益”。即是说,那种一家一户、一刊一社与数字推送平台谈合作的经营模式,不仅在实践上难有理想的收益回报,而且在理论上也是与数字出版的本质相悖的。记得当年浙江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的各个出版社,分别与数字推送公司就内容的上线服务进行合作,一年的收入,加起来也只有三四十万,但通过集团的打包销售,第一年的进账就达120万元。还有一个特别典型的例子:当年中华医学会的一百余家顶级期刊,分别与万方数据进行合作时,一年只有60万元人民币的收入额度,但是整个医学会的所有医学期刊结为联盟,与万方数据签了内容合作协议,每年的进账600万元,是原来的10倍。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出版社、出版集团结为联盟,就可以获取较好的回报,就可以在博弈中增加谈判的份量。这也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顺应先进出版生产力的方向,所做出的一种十分明智的选择。

二、组建联盟应该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中国出版数字传播联盟”的发起书上讲联盟的职能是促进资源交流互用,产品联合营销,共同打击盗版;口号是“抱团取暖,应对挑战”。根据这个职能及口号,我想把具体目标归结为三点:

一是如何通过组建联盟较好地实现新老媒体的融合,尽快地实现向新业态的完全转型。因为参与联盟的出版社,多为国内和行业内的大社、名社,不仅在出版业务方面支撑着整个出版大厦,而且在工业化时代向信息化时代的转变过程中,担负着示范引领的责任和作用。实际上,转型升级是数字传播联盟的技术前提。

二是以同样的出版内容,争取把蛋糕做大做好,追求1+1>2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我们的数字传播联盟也建立起来了,我们自己所在的出版单位也参加进来了,我们的出版内容也提供给这个联盟了,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之后,单位的收益并不比非联盟情况下有明显增长,那就有悖联盟的初衷,也难以调动加盟者的积极性。联盟的前途就会堪忧,就会难以为继。所以,联盟必须把蛋糕做大做好,才能维持联盟的存在与发展。

三是要共同对付那些不让我们把蛋糕做大,甚至要我们把蛋糕做小的人们。这就意味着联盟负有“共同打击盗版”的维权责任。在分散的各自为政的条件下,即便是发现了可恨的盗版行为,也会因牵扯面太广,所涉及的环节过多,面临的情况复杂多元,往往无能为力,“望盗兴叹”;但在联盟的条件下,“众人拾柴火焰高”,可以通过联盟的力量,依靠分工的格局,实现比较及时的、有效的打击。

三、怎样组建起一个好的联盟?

应该确立一种“责任和权力”相匹配的理念,不可能只要权力,不要责任,也不可能权力是自己的,责任是别人的。要有担当精神,且首先是担当精神。注意利益和责任的平衡。长期发展,必须有一个比较合理、各方都能接受的机制。

应该有一个强有力的工作班子,不摆花架子、不玩虚招子。推选一些有思想、有担当的同志,组成一个精干的工作团队。这个团队应有一定的稳定性,应有骨干分子,像沈水荣这样的同志,不仅能够钻研问题,引领发展;而且能够牺牲自己,维护整体利益。

应该制定一个比较科学的工作规划及工作目标。这样有利于不断地取得阶段性成果,增强信心,形成良性循环。

应该把一些可能的困难想得多些,处理得好些。比如,资源共享、分类传播、章程起草、责任分担等方面问题。过去,我们行业也有过一些联盟,因为只想着发展和利益,对问题和困难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结果时间不长就散伙了,这个教训要记取。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原院长)

机遇促发展挑战求创新 篇4

1.1 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2011年全区夏粮秋粮连续8年喜获丰收。夏粮总产21.95万吨, 秋粮总产41.87万吨, 分别增长6.3%和6.6%创历史新高。

1.2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

2011年, 全区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突破400亿达403.71亿元, 增长15.1%。工业产销率达到98.4%, 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06.19亿元, 增长30.4%, 占规模工业比重37.1%, 比上年提升5.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用电量19.33亿千瓦时, 增长11.6%。

1.3 投资较快增长。

2011年, 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34.99亿元, 增长22.1%。其中工业项目完成投资232.73亿元, 增长14.4%;房地产完成投资97.75亿元, 增长34.8%。全年入库项目360个, 亿元以上项目46个, 5亿元以上项目21个。

1.4 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2011年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0.76亿元, 比上年增长17.8%, 增速居扬州七县 (市、区) 第2。其中城区实现零售额156.5亿元, 增长17.6%, 农村实现零售额14.3亿元, 增长19.9, 农村高于城区2.1个百分点。

1.5 城乡收入增长提速。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337元, 增长17.5%, 比上年提高4.7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988元, 增长18.6%, 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1.6 财政金融平稳增长。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80.08亿元,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34.38亿元, 分别增长26.4%和28.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占GDP比重达6%, 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全年人民币金融存款余额558.3亿元, 贷款余额280.5亿元, 分别增长14.5%和13.1%, 存贷比50.5%。

2 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在当前全区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形势下, 要圆满完成2012年目标任务, 以下几方面情况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1 出口增速会有所下降。

从2011年全年各月增幅看, 我区出口总额增幅在高位运行, 且从下半年开始呈逐渐回落态势, 2011年2-12月各月增幅分别为:28.6%、28.6%、61.3%、61.3%、65.6%、53.2%、52.7%、47%、41%、35.2%。

2.2 消费增长预计稳中有升。

受到我国对于环境保护限制, 对于高排量、高污染汽车进行限购, 以及油价上升的因素汽车的销售量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随着汽车消费者的生活需求人们对于汽车的需求欲望必然会增加, 使得汽车消费相比2011年将会有较大的提速;人们生活基本资料物价上涨, 尤其是关系民生的蔬菜、粮食、食用油等物价的上涨增加了人们的消费成本, 造成消费总量的增长;居民生活的提高, 以及房地产房屋建设完成, 给居民提供了大量的商品房, 同时家电下乡活动的开展为家电行业带来了发展机遇, 使得家电销售有了一定的上升。

2.3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有所回落。

今年我区的固定资产投资速度能够保持快速的发展主要依靠房地产业的高速投资以及工业的恢复发展。2011年我区这两大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83%。随着出口需求的放缓, 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工业投资扩张。从房地产投资看, 既定调控政策尚不能马上放松, 否则政策效果将大打折扣;由于目前房地产开发企业待售房面积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且资金链趋紧, 融资难度加大, 未来一段时间商品房投资进度将会放缓。从有利因素看, 2012年电力、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增速有望明显回升;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 “机器替代劳动”推动的设备更新改造, 对投资增长也会形成一定支撑;在五年规划周期中, 第二年往往是规划项目落地开工较集中的年份。

3 2012年积极把握结构调整有利机遇

由于国际经济环境有所恶化。我区出口、投资需求面临下行压力, 潜在风险也在增加, 需要在防范、化解风险中把握机遇, 积极推动结构调整, 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2012对全区经济影响的有利因素:一是国家宏观政策将适时预调或微调, 对我区保增长、调结构影响积极;二是CPI拐点初显, 通胀将得到有效控制, 有利于扩大消费、刺激生产;三是《国九条》、发展文化产业《决定》、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等, 对扶植中小企业发展, 助推文化产业、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积极影响, 有利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 为发展交通运输业为首的现代服务业带来新的机遇。不利因素主要是受资金、土地等要素供应瓶颈制约我区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 固定资产项目投资、房地产投资将首当其冲受影响, 工业产业升级、节能降耗压力也将加大。

综上所述, 预计2012年伴随着出口、投资增长的下降, 消费增速的回升, 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提高;农民收入增速有望继续高于城市居民, 有利于遏制城乡差距拉大;由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转变, 工资水平上升有利于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善。综合各方面因素, 初步判断2012年全区经济上半年可能维持缓慢小幅回落态势, 下半年将稳步回升, 全年经济总体上有望呈现增长速度平缓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的格局。

摘要:2011年, 扬州市江都区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突出问题, 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 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2011年, 全区GDP达578亿元, 增长12.6%;规模工业增长31.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8%, 投资增长22.1%。

关键词:扬州市江都区,经济增长创新

参考文献

[1]朱玉祥.机遇与创新:《特别关注》12年发展历程[J].传媒, 2013 (2) .

[2]李士伟.立足高远抓机遇创新思路谋发展[J].教育与职业·综合版, 2007 (8) .

中国发展面临6大严峻挑战 篇5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现在还面临着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巨大考验。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核心,紧密地围绕着两条基础主线:其一,努力把握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平衡,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及其关系的合理性存在。同时,我们必须 把人的发展同资源的消耗、环境的退化、生态的胁迫等联系在一起。其实质就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和谐与协同进化。其二,努力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通过舆论引导、伦理规范、道德感召等人类意识的觉醒,更要通过法制约束、社会有序、文化导向等人类活动的有效组织,去逐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包括代际之间关系)的调适与公正。归纳起来,全球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宏大命题,从根本上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总协调。有效协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而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有效实施科学发展观的7大主题

1.始终保持经济的理性增长:在这里特别强调一种“健康状态”下的经济增长。它既不同意限制财富积累的“零增长”,也反对不顾一切条件提倡过分增长。所谓健康的增长一般指在相应的发展阶段内,以“财富”扩大的方式和经济规模增长的度量,去满足人们在自控、自律等理性约束下的需求。2.全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它意味着新增财富的内在质量,应当不断地、连续地加以改善和提高。除了在结构上要不断合理与优化外,新增财富在资源消耗和能源消耗上要越来越低;在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强度上要越来越小;在知识的含量上和非物质化方面要越来越高;在总体效益的获取上要越来越好。3.满足“以人为本”的基本生存需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而制定,其中人的基本生存需求和生存空间的不断被满足,是一切发展的基石。因此一定要把全球、国家、区域的生存支持系统维持在规定水平的范围之内。通过基本资源的开发提供充分的生存保障程度;通过就业的比例和调配,达到收入、分配、储蓄等在结构上的合理性,进而共同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4.调控人口的数量增长,提高人口的素质:人口数量的年平均增长率首先应稳定地低于GDP的年平均增长率,而后逐渐实现人口自然增长率的“零增长”。此前与此后,都要把人口素质的提高纳入到首要考虑的政策之中。该战略目标的实质是把人口自身再生产同物质的再生产“同等地”保持在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上。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在其报告《人类发展报告》中的研究,人口资源向人力资源的转变,首先要把人的“体能、技能、智能”三者的合理调配,置于可以接受的状态之下,达到人口与发展之间的理想均衡。5.维持、扩大和保护自然的资源基础:地球的资源基础在可以预期的将来,仍然是供养世界人口生存与发展的惟一来源。科学发展观既然规定了必须保持财富的增长并满足人类的理性需求,它的实物基础主要地依赖于地球资源的维持、地球资源的深度发现、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乃至于废弃物的资源化。6.集中关注科技进步对于发展瓶颈的突破:科学发展观始终强调“人口、资源、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强力协调,科技进步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中,能够迅速把研究成果积极地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并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以此去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管理体制的发展,这三个主要方面将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的大系统,通过宏观的调适和寻优,达到突破发展瓶颈的目标要求。7.始终调控环境与发展的平衡:科学发展观不赞

挑战中发展 灾难中前进 篇6

在世界航天领域,中国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取得辉煌成功,不过许多国家却遭遇挫折: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坠毁、巴西运载火箭爆炸、俄罗斯间谍卫星解体、日本火简明发射失败等等。

不过,灾难没有挡住人类进军太空的步伐。各航天大国在这一年里也在加紧调整,争取向太空迈出更远、更安全的一步。

目前,美国计划利用现有成熟技术研制“轨道空天飞机”,过渡性地接替航天飞机执行太空飞行任务;俄罗斯除了积极参与国际空间站建设外,还先后创造了“一箭九星”、“一箭六星”的发射成绩;欧洲航天局与欧盟委员会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加强航天投入;美国和欧洲先后发射了火星探测器和月球探测器;中国积极参与欧盟的“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计划;印度发射卫星连连成功;连韩国也在加紧建设第一个航天发射基地,力图加入航天俱乐部。

在医疗卫生领域,这一年是传染病向人类挑点的一年。从年初开始,“非典”就侵扰了30 多个国家;夏季美国又爆发了西尼罗热和神秘的猴痘传染病;埃博拉病毒也再次出现于非洲。据统计,全球有约1500万人每年因传染病死亡。

面对传染病的严峻挑战,世界各国卫生官员、专家学者和医护人员付出了艰巨努力,取得了令人欣慰的佳绩。但传染病也给人们带来许多反思:世界各国亟待健全完善公共卫生应急机制、医疗和科研体系,现代人应充分认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传染病肆虐所起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有专家预言,随着经济全球化、人与人的交流日益密切,病原体传播也更加容易,新型传染病还会不断出现,这预示着人类在制服传染病之路上还将面临许多险阻。

在高技术产业领域,作为龙头的信息技术产业迎来复苏局面。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信息技术企业年底纷纷报告利好消息。坚持创新是信息技术产业走出低谷的根本原因。无线联网芯片、可拍照手机、个性化网络服务、网上音乐店……各高技术企业在这一年不断推出适应市场的新产品和服务,创造了自身的增长点。

不过,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带来种种纷扰,2003年的虚拟世界不太平,病毒、垃圾邮件和黑客时时出没。“强风”、“怪物”、“爆破手”和“大无极”等各种病毒先后感染全球数百万台电脑,而垃圾邮件在电子邮件总流量中已超过50%。

这一年美国国会通过遏制垃圾电子邮件泛滥的联邦法案,标志着虚拟世界的乱象和无序终于引起人们的忧虑,更多的国家还要求以国际法规治理网络中的跨国界犯罪。

2003年是人类发现DNA结构50周年。这一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六国科学家宣布合作完成人类基因组草图,成为半个世纪以来的又一个标志性成就。不过生物科学和技术却不断遭遇尴尬,在“克隆人”的噩梦、美好的前景以及科研资金短缺的现实之间艰难前行。舆论反对、技术安全与资金短缺,构成生物技术发展必须认真面对的挑战。

中国橱柜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篇7

我国橱柜产业是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而起步并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以今天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势头和人们的消费倾向来看, 毫无疑问, 这是一个富有广大市场前景的朝阳产业。

90年代初, 某橱窗展示和销售的几套进口橱柜, 使中国大众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现代整体橱柜, 并对其完美的艺术表现力和高昂的价格发出感叹。当时是中国橱柜行业发展的萌芽期, 这个时期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橱柜企业, 生产的橱柜仅仅具有储物柜的性质。90年代后期, 随着橱柜的配套设备如米箱、垃圾桶、拉篮的大量应用, 中国橱柜行业进入发展期, 富裕的人们开始希望将这个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搬进自己的家。这时, NOBILIE (诺柏丽) 和ALNO (艾诺) 先后进入中国, 中国的橱柜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进入21世纪后, 中国橱柜业迅速完成对西方橱柜业技术的复制和学习, 进入到个性化发展期。这一时期的标志就是打破了耐火板统一天下的格局, 实木、覆膜、烤漆甚至金属纷纷登场。更多的现代橱柜企业出现, 福建金牌、成都百V均成立于这个时期。

厨房既是烹调食物的场所, 同时又代表了一种情绪, 一种生活乐趣, 此外它还是最能充分体现良好家居习惯的一个神秘的空间。以中国人的居住户型来看, 厨房空间都是很有限的, 现代化的整体橱柜可以创造出穿越现代和未来的空间特征, 使空间狭小的厨房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爆以及基于房地产产业所带动的居家装饰艺术配套产业的发展, 作为住宅六大体系之一的厨卫体系, 被提到相当重要的地位, 以此推断, 作为厨卫体系最主要部分的整体厨房业将会高速发展。目前, 我国橱柜行业正处在高速发展期, 整体橱柜被社会广泛地接受, 成为商品住宅和家庭装修中的重要内容。从建筑装修行业发展的势头来看, 整体橱柜市场潜力仍然巨大。我国有13亿多人口, 每年基本建筑面积达12亿平方米以上, 其中, 城镇住宅建设大约有5亿平方米, 按每户100平方米计算, 就可以为500万户提供住宅。按每套橱柜5000元计算, 每年产值大约250亿元, 而且每年还在以15%的速度增长。所以, 厨柜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有关数据显示, 欧洲每年大概需要橱柜450万套, 而欧洲本地只能生产200多万套, 还有50%的橱柜需要进口。在日本, 由于住宅建筑的标准化程度高, 橱柜需求量大, 而日本人又不屑于在橱柜这种服务密集型行业投入过多的人力和财力, 每年300万套的橱柜需求基本依赖于进口。美国是世界最大的橱柜消费国家, 且消费层次多样化, 高、中、低档的橱柜需求量都很大。以前美国高档橱柜的台面是石材, 为了降低成本就用人造石代替。近几年中国石材大举进军美国市场后, 使石材台面价格比人造石台面还低一些, 美国消费者又反过来选择石材台面。由于中国橱柜具有成本优势, 价格相对较低, 所以, 中国橱柜在美国具有极强的竞争力。

现在, 橱柜行业逐渐成熟, 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设计、生产、安装、配套、服务体系, 应用互联网进行销售信息的交流和技术的交流也是非常方便的。橱柜行业越来越趋向标准化。橱柜产品和一般家具产品在生产、销售、安装上有很大的区别, 对产品设计和安全卫生的要求更高。标准化、系列化生产在橱柜行业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橱柜标准已成为指导生产、规范市场的重要内容。行业发展初期, 许多生产企业参照国际先进标准进行生产。随着橱柜行业的迅速发展, 行业协会颁布了“厨房家具行业标准”、“家用厨房设备国家标准”及“住宅整体厨房行业标准”来规范橱柜市场。根据发展的需要, 我国橱柜行业目前正在对一些标准进行新的修改, 整体橱柜行业的标准化工作正在逐步完善, 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橱柜行业在向产业化进军的过程中, 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标准化经营环境有待开发。中国橱柜市场运作极为复杂, 全国地域辽阔, 各地居民消费习惯不同, 市场潜规则很多, 没有统一的标准化的经营环境, 以致于只有少数国内龙头橱柜企业在艰难地开拓市场, 更多地方橱柜企业则在夹缝中生存。二是有序行业规划有待形成。中国橱柜行业没有合理的发展规划, 致使很多企业处于茫然之中。三是定位不明确。在中国只有16年历史的橱柜行业, 定位是在建材行业, 厨房家具, 装饰装修行业, 还是家居五金类?目前还需要对橱柜行业进行合理地定位。四是监管机制有待完善。橱柜行业在归属管理上也很乱, 工商联、建材协会、装饰行业、家具协会等都对橱柜行业行使管理权, 监管机制的混乱严重制约了橱柜行业的发展。五是产业化生产机制的健全。欧洲橱柜市场产业研究有百年以上的历史。他们主要研究橱柜上下关联产业、客户群体、专业的橱柜零售商、橱柜出货情况、有组织的配销、厨房家具商店与展示等, 并有专业的橱柜市场调查、预测、分析等等。国内橱柜行业在产业研究方面往往没什么投入, 对橱柜产业市场的理解多凭感觉进行。六是价格定位不明确。由于市场不规范, 造成中国橱柜市场均价各地不同。很难说得清行业合理的利润空间到底有多大。七是设计水平有待提高。真正有设计灵魂的原创家居橱柜产品并不多。设计师整体素质令人担忧, 设计水平不高、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客户沟通不良等现象普遍存在, 尤其是很多设计师只懂得简单绘图, 并不能深刻全面地理解厨房、烹饪, 不能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设计出令客户满意的橱柜成品。橱柜是个个性化、工业化的产品, 是设计师要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而量身定做的, 所以橱柜设计师在橱柜的设计、销售等方面都要在行才行, 要真正成为客户的厨房顾问。

我国城市居民整体厨房拥有率与欧美经济发达国家的居民整体厨房拥有率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中国橱柜行业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 潜在市场空间还十分巨大。中国橱柜的根本出路在于产业化, 这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目前, 中国橱柜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中国橱柜要摆脱困境, 就必须设法开拓潜在市场, 实现企业的自我完善, 不断扩大市场容量, 消化更多的产品。产品出口成为中国橱柜的必然选择, 中国橱柜必须到国际舞台上去竞争, 去学习, 求生存、求发展。在制造业和劳动、服务密集型行业, 中国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而且中国橱柜经过10多年的发展, 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已基本上与世界最先进的欧洲同步, 产品品质已经具备出口水平。中国橱柜有欧洲先进的生产设备, 有欧洲企业无法比拟的成本优势, 中国橱柜的附加价值也较高, 产品更富有中国特色。面对有待争取的市场空间, 我们要学会整合, 学会在发展中不断调整前进的步伐, 在每一次机遇和挑战面前, 都能够全力而应对, 让每一次机遇和挑战都转换成一种发展的动力。

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与挑战 篇8

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电动汽车的发展都将对配电网带来持续的改变。未来配电网系统要增加很多新的元件、新的设施、新的控制手段,将这些新的内容集成到一起并非易事。

未来配电网究竟是什么架构?我们试图根据未来配电网发展模式的态势,画出未来配电网的形态,这是一个想象的架构,不见得对、也不见得全,但体现出一点想象力,参见图1。

未来电网可以有高压交流配电网,这其中会有很多新的内容。中压交流配电网系统里会有很多分布式电源,会有微电网接进来,同时在馈线之间增加了SNOP(软开关)。SNOP技术改变了配电网闭环设计、开环运行方式,可以平衡馈线负载,进行电压无功控制;降低损耗,提高DG(分布式电源)消纳能力;故障时保障负荷不间断供电。

目前电网馈线之间是用断路器连在一起的,正常情况下是敞开的,故障情况下闭合,软开关的作用可使功率可控,使馈线和馈线之间保持功率平衡。

同时可以有中压的直流配电网,在一些局部地区,如果直流负荷比较多,也不排除采用直流配电系统。

低压配电网是未来新的发展方向,过去我们很少关心低压侧,未来电网将更加重视与用户的互动,打通与用户最后一公里非常关键,这是不能忽视的。在低压侧配电网中可以包含直流微电网、交直流混合电网、常规交流的配电网。

从用户层到低压配电层、中压配电层、高压配电层会形成更加复杂化的网络。

未来配电网离不开信息网络,上层要增加一层信息系统,信息系统一直到末端、一直到用户,同时也和电网中的设备结合起来,实现对整个电网的全部监控管理。当然是很难的一件事情,需要长时间的努力。

分布式电源接入所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电压可能会突升突降,未来要想实现配电网与用户真正互动、精细化的运行、提升效率,肯定要做各种分析,实现一个全部能够控制的功能。

大电网的状态评估从安装到最后实用化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程,未来配电网也要做好状态评估,只有测量的数据是真实的,才能做经济分析、调度优化。

配电网和用户要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和用户签协议,采用分时电价、实时电价、尖峰电价等方式实现错峰用电,提高系统设备的利用率,避免建设中的浪费。

新技术应用

用户与电网需要一个能量交易平台。用户和电网之间如何进行能量交换,如何进行交易,用户和用户之间、不同社区之间、能源主体之间如何进行交易,都需要提供技术保障。

配电网不是单一的技术能解决问题的,包括规划阶段、建设阶段、运行阶段、管理阶段,很多新的技术可以应用。

大数据技术。现在比较重视大数据的应用,我们做配电网规划的时候,负荷怎么分区、分块,负荷怎么预测?这些都需要基于海量的数据以及大数据技术。

CPS技术。需要 借助于物 理信息系 统(CyberPhysical Systems),以信息为纽带将物理网络与信息网络紧密结合成一个整体系统,并借助完善的感知、计算、控制技术实现其智能化运行。融合了高级量测技术、快速仿真与模拟技术,以及灵活控制技术的智能配电网是一个典型的物理信息系统。

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协议,把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等高级应用的新型网络形式。

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用户是弹性的,负荷需求可以根据你的运行控制来调节。通过大数据技术,采集大量信息,把用户用电行为,未来各种发展阶段的负荷都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需求响应如何同电网进行配合,最后做负荷预测,这样做电网规划会更有意义。

发展趋势:能源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以互联网理念构建的新型信息能源融合的“广域网”,它以大电网为“电力主干网”,以智能配电网,微电网为“局域网”,以开放对等信息能源一体化架构,真正实现能源双向按需传输和动态平衡使用,最大限度地适应新能源接入。

大家都在讲综合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微电网,这里都涉及电的问题、冷和热的问题。它们之间到底如何互相影响?

例如,常规配电网,接入光伏、风电,同时有些地方都有负荷需求侧响应,可以对负荷进行控制。同时有煤气管网、天然气管网,用户既需要冷又需要热,同时还需要电,而电又可以从电网直接获取,还可以从天然气发电,用它的余热供热,或者直接利用天然气供热。或者由三联供机组发电,用余热制冷,同时可以用电空调来制冷。实际上如果天然气管网接入了很多小的分布式电源,在用户之间耦合越紧密,就会出现相互影响。未来的综合能源系统需要考虑燃气网和电力网之间的相互影响,这也是现在大家很关注的一个课题。

未来配电网规划不是简单地只涉及到电的问题,要考虑到季节交替、昼夜更迭,要考虑到天然气、电能、太阳能、热能、风能,考虑到安全性、经济性、社会效率。规划问题与运行问题高度耦合,需在规划中考虑运行策略的影响,在运行中考虑规划方案的约束,形成交替互动的求解过程。

智能配电系统的发展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应该给予高度关注。由于直接面向用户,将会给用户服务方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智能配电系统是智能能源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以配电网为主干网的能源互联网,将会给未来能源供应与消费模式带来重大的变革。

智能配电系统需要依托多领域新技术的创新与集成,包括新能源技术、储能技术、电力电子技术、通信技术、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它们将构成智能配电系统发展的技术支撑与保障。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机遇与挑战 篇9

1 我国设立民营银行的机遇

民营银行的设立,不仅能打破传统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强化银行间的良性竞争,还能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束缚的重要途径。民营银行在我国设立的条件已经成熟,从数据来看,截止2015年10月底,我国已成立的5家民营银行总资产已经超过了500亿人民币,在这一大好前景下,众多民营企业对民营银行的建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1.1 优势

目前,我国设立民营银行的条件已经成熟。首先,政策性的优势。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中小企业及“三农”的政策倾斜,而民营银行的主要服务对象就是中小企业和三农产业,所以民营银行在发展上就会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比如说资金上的支持,政策上的照顾;其次,经营机制相对灵活。与国有银行相比,民营银行规模相对较小,管理成本较低,能快速的做出决策;再次,信息成本优势。民营银行交易成本远低于国有银行,因此在市场上具有先天的信息优势,对客户能知根知底,沟通方便,从而能充分的利用地方的信息资源,能更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和因信息不充分而导致的交易成本过高;最后,技术经验上的后发优势。在其他发达国家民营银行的发展已成熟,无论从组建技术上、制度结构上,还是经营方法上,我国都能够借鉴他国经验结合本国国情,少走弯路,更好地发展民营银行。

1.2 机遇

民营银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机遇。首先,我国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及强烈的融资要求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舞台;其次,我国金融改革的深入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国有商业银行资金存量大多都在国有企业,为民营银行赢得了树立品牌优势,扩大市场份额的时间和空间;再次,外资银行的进入是我国民营银行成本更为低廉的学习机会,有利于其加速发展;最后,互联网金融的崛起为民营银行的发展推开广阔空间,可以更好地补充和拓展有限的地域限制业务,覆盖更多的中小企业。

2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民营银行发展规模小

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民营银行规模相对比,我国的民营银行规模非常小,2015年我国只有5家试点民营银行,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天津金城银行、浙江网商银行、上海华瑞银行开业营运,与那些发达国家及地区的民营银行数量相比,我国的民营银行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无经验、无规模。

2.2 民营银行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民营银行才刚刚起步,由于缺少发展的经验则面临的风险远大于一般的国有银行,尤其是在信用风险上,没有政府的隐性信用担保作为支撑,又没有良好的信誉基础,很难真正经营发展并解决当前融资的实质性问题。为了杜绝违法乱纪现象的发生,没有成熟管理经验的政府不得不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从而不利于民营银行的成立。另外,我国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退出机制,如果银行业缺乏市场退出机制,部分无法继续经营的银行就会继续扰乱市场秩序,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得银行业陷入恶性竞争循环。在民营银行发展前期,多数民营银行会由于缺乏管理的经验而倒闭,因此对于将要倒闭的民营银行来说如何退出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2.3 公司内部结构不完善

在我国,民营银行属于新生事物,由于缺乏经验,所以导致了内部结构存在许多不足。一方面,我国民营银行股权太集中,很多大股东存在着绝对控股,容易引发“独裁”现象。另一方面,我国民营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设立缺乏合理性,甚至有的民营银行根本不设立相应的监事会,影响民营银行的健康发展。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监管机构形同虚设及银行内部有不正当的交易,使得后果不堪设想。

2.4 缺乏良好的社会环境

民营银行的发展可以促进银行业的良性竞争,但其设立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由于经济发展过程中过于求成造成我国整体的信用环境并不好,没有一个让民众信赖的信贷机制来防范风险。其次,企业存在失信的可能,企业以各种方法拖欠贷款以逃避金融债务,造成大量坏账,阻碍民营银行发展。最后,缺乏比较严苛的失信惩戒机制,使得很多失信现象普遍存在。

3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建议

3.1 规范准入门槛

我国民营银行的准入需要相关金融立法来规范。对于民营银行的前期审核,严格的准入审核能在一开始就防止不符合规定的、运营风险高、经验不足和效率低下的民营银行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从根本上解决了金融市场杂乱的问题,但同时需要注意市场准入制度是透明的,是公平、公正、公开的,是循序渐进的,它需要一步步建立,需要符合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趋势。

3.2 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完善的退出机制能帮助无力经营的民营银行进行债务清算,保证其及时退出,从而保障了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同时,与完善的退出机制相对应的是完善的监管机制,它能对不符合规定的民营银行做出强制性关闭,净化我国的金融环境。

3.3 完善民营银行内部治理结构

无论是为了保障银行股东的利益,还是为了促进银行的发展,对于民营银行最重要的就是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的结构。在完善银行内部治理结构时,首先,确立合理的股权结构。我国民营银行的股东不能过于分散,同时也要避免股权过于集中使得政府或相关利益集团全权决策;其次,构建严密完善的内部组织结构,做到权利与职责相分离,通过相互监督与相互约束来保证运营;最后,银行内部的健康发展,股东大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还需要对股东大会进行监督与约束,使其良性发展。

3.4 完善存款保险制度

对于刚刚发展的民营银行来说,社会大环境很重要,此时就需要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因此,在治理信用环境上,我国不仅应该加强民间信用体系的建立,还应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该制度的建立能切实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同时还保障了民营银行的社会信誉使其能顺利发展相关业务。但由于存款保险制度最大的弊端在于可能诱发道德风险问题,而民营银行最容易诱发道德问题,因此,应该进一步完善存款保险制度,实行有效的监管协调,加强对民营银行的宣传教育,形成存款保险制度与银行业的良性互动,充分发挥存款保险制度的金融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1]马昕彤我国民营银行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6,(2).

[2]崔姝我国民营银行发展若干问题研究[J].河北金融,2013,(12).

[3]吴信坤,盛九元.台湾民营银行发展历程及对大陆的启示[J].华东经济管理,2016,(2).

[4]施燕翔.浅析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1).

[5]杨枝煌.民营银行——中国金融另一种现代化[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6]王天宇.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15.

丝路基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篇10

2014 年11 月04 日, 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八次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在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一带一路”规划时发起建立亚投行和设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首次被大众所知晓。12 月29 日, 丝路基金正式开始运行。

2015 年3 月8 日, “绿丝路基金”-- 股权投资基金在北京启动。它首期募资额为300 亿元, 其主要用途是保护资源环境, 具体地是用于改善“一路一带”的生态环境和发展生态光伏清洁能源。4 月, 丝路基金“首单”投资项目是卡罗特水电站, 它是“中巴经济走廊”优先实施项目之一。这不仅反映了中巴共同发展、繁荣的理念, 也体现了其对“一带一路”的推动作用。12 月14 日, 丝路基金与哈萨克斯坦签署框架协议, 建立了中国- 哈萨克斯坦产能合作专项基金, 其中中国投资20 亿, 这是丝路基金设立的首个专项基金。12 月17 日, 中国和俄罗斯为了亚马尔项目的建设, 丝路基金与俄罗斯的诺瓦泰克公司签署了购买协议, 丝路基金将购买该公司9.9%的股权, 同时也签署了贷款协议, 为其提供为期15 年, 总额超过7 亿的贷款。“丝路基金”还投资了于今年开工的科哈拉水电站, 该水电站装机容量为1100 兆瓦。

二、丝路基金发展机遇

1.与亚投行相辅相成

亚投行与丝路基金, 既有合作又有区别。就投资而言, 亚投行集中于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 但是丝路基金比较多元化;就资金管理方式来说, 亚投行作为政府之间的金融开发机构, 需按银行的方式运营, 但是丝路基金是基金的性质, 更偏重于投资方面。就资金的来源、去向方面, 亚投行来源于亚洲, 但是丝路基金是想整个“一带一路”涉及的地域开放的。就丝路基金的战略定位而言, 其有全方位开放的特点, 欢迎全世界的投资者积极参与它的“活动”之中, 对“一带一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开发等项目进行资金支持。

2.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丝路基金是包容的、协同发展的、开放式的、动态发展的。其资金量没有最大限额, 投资形式、投资领域都是多元化的, 丝路基金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期待和探索的方面。探索应该包括如何各种地方性的通信机构、组织协作、交流, 同时也要想到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涉及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求比较大, 各产业协同发展的空间比较大, 丝路基金的探索符合许多国家前进的的方向。

以设立子基金为探索,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行业作为进入点可以设立基金。电力方面的项目较多, 可以由电力、金融人才组建一支电力子基金团队, 有他们作为子基金的直接管理人。也可以基于区域设立子基金, 可以请一些对某区域相当了解、有较多人际关系的人才到此地区成立一个子基金。设立子基金可以搭建个行业的专门团队, 利于各行业的发展, 同时便于财务核算, 也便于激励和考核机制的建立。

3.合作贯通四大洲

丝路基金主要是为“一带一路”互联互通服务的, 同时丝绸之路沿线大多是不发达国家, 同时其涉及亚洲、非洲等大洲的区域。这些国家大多处于经济的上升期, 其中亚洲的基础设施投资年需求大约为8 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数字仅靠一个国家是很难做到的, 需要各国携手解决。

丝路基金不仅促进了投融资的发展, 也促进了人文的协同发展。它提供了包容性的平台, 各国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 来建立更和谐的国家关系。以人文为纽带, 以互联互通为根基, 这正是丝路基金蕴含的东方智慧。

4.充分利用民间商机

基金与银行不同, 银行有大股东、董事会等的限制, 但是基金就相对较灵活的, 对于庞大的项目一般会采用ppp的模式, 所以基金比银行更方便民间资本参与。长远来说, 丝路基金会给民间资本更多的机会, 并且协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反过来, 这些行业的发展也会带动丝路基金更好的发展。

5.发挥大型金融机构主力作用。

丝路基金是由大的开发性、政策性机构出资设立的。要充分发挥它们的主力作用。大型机构加入丝路基金, 不仅可以对社会资本民间资本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还可以推动市场建设、信用建设等。一定要发挥这些大型机构的作用, 如果这些大型机构不加入, 很多融资方案将很难达成, 其他观望者只停留在原地, 不会有所行动。

三、丝路基金发展的挑战

1.做好风险防范

调查发现, 相对公共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私人投资会对国家风险相当的敏感。丝路基金应以专业化的方式与有关机构通力合作, 除了避免政治风险外, 还要杜绝重大财务失误。其应按国际规则对财务预算进行管理, 从而使重大财务风险消失。

2.提升国家海外权益保护能力

只有较强的海外权益保护能力, 才能保证地方性业务的顺利进行。各方面精英都要到位, 如基础设施建设、法律、金融、通信等方面的精英。随着未来业务的增多, 竞争将越来越激烈, 可能会遭到某些国家投资保护主义的威胁, 对于可能面临的保护主义的危险状况需要提前做出预案, 对于可能面临的诉讼、摩擦问题都要有应急预案。

参考文献

[1]周潇泉.丝路基金:“一带一路”的加速器[N].21世纪经济报道, 2014年11月10日第006版.

上一篇:“混合式”教学改革下一篇:设计行业薪酬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