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合理配置

2024-07-25

水资源合理配置(精选十篇)

水资源合理配置 篇1

1 水资源量的需求与供给

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需水还是供水均是动态的, 因而供需间的平衡关系只能是动态平衡。从需水方面看,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经济总量、经济结构和部门用水效率。经济总量在各年增长的快慢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需水增长的快慢;经济结构反映了单位产值耗水率不同的各经济部门对经济总量的贡献, 可以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达到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目的;部门用水效率则反映了技术进步程度、节水水平及节水潜力。对于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及其变化均是服从于经济发展自身规律的, 用水效率受用水技术和管理水平控制。

在供水方面, 影响供水的主要因素为供水的工程能力和调度策略。供水工程由利用当地地表水的蓄、引、提工程, 地下水井群, 污水处理与回用设施, 以及从区外调水等工程组成;调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来水情况、蓄水状况、供水优先级别及各种综合利用要求下的各种可行调度方案。显然, 在发展过程中工程供水能力的扩大要涉及到规划工程的开发规模、开发次序及不同的工程组合方案。同理, 在一定的需水过程、来水情况和工程组合条件下, 不同的调度策略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环境与社会发展诸目标满足的程度也不一样。

在水资源量需求与供给双方均是变量的情况下, 动态平衡的保持只能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内。当供水能力大于需求时, 会造成资金的积压, 反之则会由于缺水而造成国民经济损失。在缺水的情况下, 减少对不同部门的供水以及减少程度和时段的不同均会导致不同的缺水损失, 因而找出较为合理的动态供需平衡策略, 便成为水资源优化配置的主要任务之一。

2 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

与水资源量的需求与供给一样, 水环境的污染和治理两方面也是动态平衡。进入水环境的污染物来源于两个方面, 上游随流而下及当地排放。当地排放的污染物总量及种类与经济总量、结构及分部门单位产值排放率有关。由于我国目前污染物排放量的统计数据仍不完全, 一般对生物耗氧量BOD、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总量进行研究已可满足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

在水环境的污染治理方面, 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污水处理率、污水厂处理能力、污水处理级别, 以及处理后的污水回用率。不同的处理工艺、处理规模、处理级别和回用量显然有不同的处理费用, 因而也存在着对污染治理策略的优化问题。

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之间的动态平衡包含着两方面的内容, 即污水排放量与处理量、回用量之间的平衡, 以及各类污染物质的排放总量与去除总量之间的平衡。因此, 还必然要涉及到污水中的各类污染物的浓度。

此外, 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平衡和水资源量的供需平衡间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对任何水体来说没有一定的质便没有一定的量, 污染导致的水质严重下降会极大地减少有效水资源量, 同时处理后可回用的污水也将增加有效供水量。因此在进行水量与水质的综合平衡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相互作用与转化。

3 涉水投资的来源与分配

涉水投资包括节水、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治理保护所需的建设资金和运行管理费用。由于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治理保护均是重要的社会基础产业, 具有建设周期长和投资额巨大的特点, 因而投资的来源与分配之间的动态平衡是水资源合理配置策略得以实施的重要条件之一。

投资的来源取决于总投资额的大小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投资分配比例。而总投资则来源于区内积累和区外投资。对任一地区而言, 其总投资额的主要部分均来自于本身的经济积累。

水投资的使用主要分为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环境的保护治理两个方面。在开发利用投资中, 包括了防洪、城市供水、水力发电、灌溉和为其他综合利用目的服务的各类蓄、引、提工程和节水措施的投资及运行管理费用。水环境的保护治理则包括河道整治、水源地涵养、水土保持及各类水污染治理工程。在多水源供水的条件下, 投资在节水、当地地表水、地下水、回用水及外调水之间有一个分配问题, 对同是利用地表水的不同备选工程而言也有一个选择的问题, 因而投资与水资源配置系统内工程组合、工程规模及建设次序密切相关。

水资源的来源与分配间的平衡是通过水量的供需平衡及水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平衡来实现的。经济的不断增长需要更多的水, 提供更多的水就要求扩大供水能力, 从而要求更多的投资, 在一定的经济积累水平下给水部门的投资增加会导致对其他经济部门投资的减少, 从而影响到这些部门今后的固定资产形成。部门固定资产规模及增长速度的变化又会反过来影响需水并进而影响今后的水投资平衡态势。水环境的治理和保护与水投资之间也存在着上述关系。经济规模的增加一般会向外环境释放出更多的污染物从而使环境恶化, 为改善环境要进行清洁生产并加大治理力度从而要求更多的环境投资, 给环境投资增加会挤占其他部门的投资并影响经济发展的格局。这一经济格局的改变也会反过来影响今后的环境平衡态势。同样, 生态平衡与水量的供需平衡、水投资平衡之间也存在着广泛联系。

4 水生态平衡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 由于水的开发利用所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已越来越严重, 河流、湖泊萎缩, 甚至于涸, 荒漠化加剧, 耕地的次生盐渍化等现象已引起广泛关注。在西北内陆地区, 没有绿洲就没有人类, 绿洲生态是西北内陆地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而保护绿洲生态就离不开水, 因此绿洲生态需水是总需水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之一。天然生态系统是人工绿洲生态系统与荒漠区之间的过渡带, 是人工生态系统的外围屏障。

水是维持干旱区生态系统最重要的基本元素, 生态系统耗水机制是生态保护的主要研究对象。生物体耗水特别是植物体耗水是生物体新陈代谢活动的载体。因此, 天然生态系统的耗水必须纳入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的范畴之内, 同时为维系生态系统用水的消耗, 应保持生态需水的平衡关系。在研究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同时, 研究水生态系统的平衡也是其主要内容之一。

可以看出, 水资源合理配置中上述四种基本平衡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 其间的关系极为复杂。这一事实说明只有采用系统的定量优化方法, 从整体出发对四种平衡关系同时进行调整, 才能协调好各类基本平衡关系, 使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摘要:水资源合理配置中有四种基本平衡关系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只有采用系统的定量优化方法, 从整体出发对四种平衡关系同时进行调整, 才能协调好各类基本平衡关系, 使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策略更加符合实际情况。

A题 资源合理配置 篇2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经济基础和技术能力仍然薄弱的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我国的必然选择。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探讨已有20多年的历史。1994年3月制定和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从我国具体国情和人口、环境与发展总体联系出发,提出了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对策和行动方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发展道路的新阶段。

目前,已采集到某地区近年来农业投入、产出部分相关数据如附件。问题:

1、分析附件(A题数据)表中数据,建立数学模型,试对表中缺失数据库估计补充完善;

水资源合理配置手段及机制 篇3

关键词:水资源;合理配置;宏观调控;市场运作

中图分类号:TV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6-0083-02

1 水资源合理配置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实质是提高水资源的配置效率,一方面提高水的分配效率,合理解决各部门和各行业之间的竞争用水问题;另一方面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促使各部门和各行业内部节约高效用水。水资源合理配置包括需水管理和供水管理两方面:在需水方面,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积极发展高效节水产业,抑制需水增长势头,以适应较为不利的水资源条件;在供水方面,协调各单位竞争性用水,加强管理,通过工程措施改变水资源天然时空分布与生产力布局不相适应的被动局面。

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时,既应遵循高效性、公平性和可持续性的基本原则,还应遵循优水优用、资源短缺下的最小破坏原则。其目标是根据流域或区域水资源生态系统的自然和社会状况,采用科学技术方法和合理的管理体制对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水患防治系统进行改造、规划、设计、组合和布局,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水资源量的需求与供给、水环境的污染与治理、涉水投资的来源与分配之间的基本平衡关系。

2 水资源合理配置手段

在水资源配置过程中,应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建立统一的水资源宏观调控和微观定额指标体系。首先,建立以流域为单元的权威、高效、协调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强化管理机构职能,明确流域与区域的事权,以实现防洪、供水、用水、储水、节水、排水、水资源保护、污水处理、地下水一体化管理。其次,实行全河水量统一调度。

实施计划用水、取水许可等制度,统一分配水量,实现水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合理配置。流域内的各级政府应采用行政手段引导、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建立适合本流域水资源现状的产业结构模式,使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优化升级产业内部结构,鼓励发展节水农业,促使高耗水低产出的工业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在项目审批时,不仅要考虑经济效益,还应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在流域内加强《水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宣传,提高用水户守法、节水意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工作,合理保护水资源。为实现流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应进一步加强和明晰界定流域水资源管理的权属关系,明确管理主体,理顺工作机制,制订和完善水量调度管理办法,严格实施取水许可、计划用水、定额用水、节约用水制度。同时,建立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相适应的法规体系,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加大水资源执法力度,依法管水、治水、节水、用水。

开展流域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加强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方案,建立地下水管理系统和监测网络,明确金沟河流域进行水事活动的基本规范。各专业、区域规划应当与流域规划衔接统一,明确对违背流域规划和流域统一管理行为的处罚制度,通过流域规划对工程布局和开发方案统一决策,完善配套流域水利工程设施,通过流域规划监督强化水资源管理,协调生产、生活与生态用水的关系,合理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实现流域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上游灌区水资源浪费严重,因此应积极进行渠道防渗。下游灌区应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用水效率,改变用水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和节水工业。全流域应搞好涵养水源和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河道径流和入河泥沙,把生态环境建设与现代流域基础设施建设统一起来。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费、节约用水、公平负担”的原则,根据产业性质和用途合理确定水价,采用分质供水、优质优价、定额用水、按量计征、超用加价的办法,实行阶梯式水价政策。建立一个以水权为核心、水价为手段的水资源有偿使用市场机制,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作用,通过调整济利益关系来控制用水数量和结构,促使水资源从低效益用途向高效益用途转变。运用经济措施促使经营者和使用者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并开展旨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益的技术创新,实现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

3 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

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主要有4种形式:以水利工程供水边际成本价格进行水分配、以行政管理确定水价及相关政策进行水分配、以水市场机制进行水分配、用水户自主进行水分配。

以边际成本价格进行水分配的指导思想是确定一个目标水价,使其等于最后增加一个单位供水量的边际成本。水价与边际成本相等的水量分配被认为是经济有效和社会最优的水资源分配方式。这个有效性指标能使经济各部门总产值达到最大。

水被广泛地认为是公共财产,一般私人企业无力承担大型水工程投资。管理大型灌区时,由政府对水量进行总体考虑,然后分配给各个部分。政府通过用水许可证发放、各工业企业取水和废污水排放调度等手段,对大部分工业用水进行控制。尽管水力发电不直接消耗水量,便仍需要政府进行行政管理,以确定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改变河道水量的状况。另外,渔业用水、野生动物保护湿地建设、航运等都在社会用水约束机制的范畴内,需要用行政管理手段进行协调分配。政府是唯一包含所有用水户的机构,在跨部门用水分配中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竞争性市场条件下,供求双方决定市场交易量和价格,基于市场的分配被认为对个体和社会都具有经济上的有效性。对水而言,需要政府参与创造必要的市场运作条件。例如,确定原始的水权分配方案、制订管理和法律交易规则、建设必要的水传输基础设施等。市场机制的运行,能够有效提高各部门的水利用价值,不必投资新的高成本水资源工程。同时,水市场应对售价较低的水进行补偿,促使水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由用水户自主组成水分配管理机构,并进行水量分配,居民生活用水来自对公共水井的管理。这种水分配机制的主要优点是对满足当地用水需求所采取的分水模式潜在适应性。由于用水户直接参与水利用,因此无论是农业灌溉、居民生活,还是工业企业用水,这些单位比行政管理人员更了解相关信息,不必依赖固定的分水规则进行分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协商随时增减分配水量。

目前,水资源分配机制仍以行政管理为主体,还无法实行多样性的分配管理体制,尚不能确保水资源分配具有有效性、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也有一定距离,因此会产生用水矛盾、浪费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水资源价格体系的不断完善,水资源分配机制的多样性,将会使水资源分配趋于合理,最终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 邓晓雅,杨志峰,龙爱华.基于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调度研究[J].冰川冻土,2013(6):1 600-1 609.

[2] 许克庆.有关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23):145.

浅谈档案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4

按照《档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根据“统一领导, 分级管理”的原则, 我国实行对国家全部档案和全国档案工作必须设置档案机构进行管理的管理方式。原则上来讲, 各级机关的档案由机关内设立的档案室 (处、科) 集中管理;各机关形成的需要长远保存的档案、历史上形成的档案, 设立各级各类档案机构统一保管。除此之外, 随着档案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非公共档案管理机构的作用和价值日益突显, 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型档案机构。下面, 笔者就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现状加以概括论述。

一、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我国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指各级各类国家档案馆。历史上形成的档案馆的类型多种多样, 且划分标准、角度也各有不同。现实中, 主要可分为各级国家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和企事业档案馆三大类。其中, 属于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有:

1. 国家档案馆。

国家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 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是科学研究和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我国国家档案馆一般可分为历史档案馆和综合性档案馆两类。历史档案馆包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综合档案馆一般分别隶属于各级党委和政府, 收集保管党和国家在各方面管理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根据综合档案馆所处层次的不同, 综合性档案馆可分为中央级和地区级综合性档案馆两种类型。

2. 专业档案馆。

专业档案馆是指国家专门为管理某一方面或某一特殊专业和技术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从我国已有专业档案馆的设置形式来看, 包括全国性专业档案馆、地方性专业档案馆和某一专业系统建立的专业档案馆。由于专业档案具有专业技术性强、数量庞大等特点, 决定了对专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必要进行集中统一管理。但伴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和深化, 一些专业档案馆的设置也有所调整。从目前来看, 我国专业档案馆的类型较多, 具体包括: (1) 特殊载体档案馆。目前, 我国已经建立了照片档案馆、电影资料馆等特殊载体档案馆。由于音像档案等特殊载体档案是以化学材料和磁性材料为载体的, 其理化性质与纸质档案有着明显不同, 因而对其保管也有特殊要求, 设立专业档案管理部门确有必要。但从发展来看, 随着我国一些档案管理机构保管条件的改善, 在现有档案馆中设置专门档案库房也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办法。 (2) 城市建设档案馆。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应当归档保存的文字、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它是城市规划、建设及其管理工作的真实记录, 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依据。城市建设档案馆是我国科技专业档案馆中筹建较早、发展较快的一种专业档案馆类型, 是集地域特征与专业特征于一身的专业档案馆。根据《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的有关规定, 城市建设档案馆被列入各级国家档案馆下的专业档案馆序列, 是为社会提供城建档案的利用和咨询服务的科技文化事业单位。 (3) 部门档案馆。部门档案馆是指在某一专业系统内、为保管某类专门档案而设置的档案馆类型。外交部档案馆、公安部档案馆、铁道部档案馆、交通部档案馆等多可归入此类。这类档案馆中的一部分在设置时既考虑到了专业特色, 又考虑到了地域特色;不仅是一个保管档案的业务机构, 还负责对本系统基层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

二、非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

非公共档案信息资源管理机构主要指的是内部档案机构, 即在某一组织内部设立的, 保管本单位形成的档案, 并主要为本单位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档案机构。我国内部档案机构有多种类型, 且名称各异。

1. 企事业单位档案馆。

企业档案馆与综合档案馆、专业档案馆在收藏和保管档案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别。企业档案馆作为档案馆的一种类型, 是保存本企业档案的基地, 是利用本企业档案史料的中心。由于企业档案馆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企业的内部组织机构, 它必须服从和服务于企业的中心工作, 为企业的决策和管理服务。企业档案馆的服务方向和服务范围主要是面向本企业, 同时也面向社会。此外, 与企业档案馆在设置方法上十分相近的还有事业单位档案馆。目前在我国出现的事业单位档案馆主要是高等院校档案馆。事业单位档案馆与企业档案馆的建设一样, 都是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档案馆网络建设发展的结果。

2. 档案室。

为了满足档案形成者自身的需要, 我国采取最为普遍的方式是由各个机构内部设立档案室, 集中统一管理本单位的全部档案。它既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服务, 又为党和国家积累档案史料。从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出发, 为了使档案成为社会共享的财富并获得良好的保管, 档案室有向国家档案馆移交档案的义务。因此, 从原则上来说, 档案室不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 而只是一种过渡性、中间性的档案机构。由于档案室工作是档案馆工作的基础, 档案室移交档案的完整程度、价值高低、整理质量、保管状况等都直接影响到档案馆的馆藏建设, 影响到国家文化遗产积累和保护的状况。因此, 做好档案室工作, 对国家档案信息资源的积累和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新型档案机构。

为了加强各级政府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增强企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网络手段, 以提高工作效率与效益, 特别是伴随着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的广泛开展, 为保证虚拟环境下的各项活动合法有序, 有效地管好和用好, 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数字档案信息, 已引起实际工作部门的重视, 理论界也积极关注, 正在共同探讨与寻求解决方案。这导致我国档案机构的设置出现了一批新型档案机构, 而且这些新型档案机构大多属于商业化的档案中介机构。这些新型档案机构的建立, 对推动我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和探索档案管理的新模式正发挥着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郭建平.我国档案信息资源的科学配置与逻辑整合[J].兰台世界, 2004.2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篇5

水资源合理配置与生态环境保护方案 -以疏勒河流域昌马、双塔、花海灌区为例

疏勒河流域是河西走廊开发利用程度最低的地区,也是甘肃省农业开发和移民的`重点地区.随着移民范围和开?发程度的迅速增大,水资源利用程度随之提高,水资源分布格局及地下水流场发生了重大改变,从而可能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本文针对疏勒河流域移民及农业开发集中的昌马、双塔、花海灌区水资源配置问题,通过优化比较提出了最佳配置方案.

作 者:赫明林 曹炳媛 HE Ming-lin CAO Bing-yuan 作者单位:甘肃省地质调查院,兰州,7300100刊 名: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ISTIC PKU英文刊名:HYDROGEOLOGY AND ENGINEERING GEOLOGY年,卷(期):34(4)分类号:P641.8 P641.76关键词:水资源 移民开发 生态环境 配置方案

水资源合理配置 篇6

关键词:水资源优化配置;合理性检验;归因分析

1研究背景

水资源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社会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水资源问题是涉及到包括人口、经济、社会与环境的一个复杂巨系统。我国的水资源十分短缺,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现在国内很多地区的水资源供应都较为紧张,影响当地社会的发展与和谐,同时影响当地的水生态环境。为缓解水资源问题,有必要通过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国内外很多位学者都做过相关的研究,如吴险峰等探讨了进化算法在城市多水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甘泓等以地市级行政区为研究区域开发了水资源配置动态模拟模型:王博基于水足迹理论,对处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吉林省辽河流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了研究;王中凯基于系统动力学,研究了处于生态系统从半湿润草原向半干旱沙漠地区的过渡带,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唐景云等探讨了调水工程在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必要性:Pearson利用多个水库的控制曲线、以产值最大为目标、以输水能力及预测的需水作为约束条件,利用二次规划方法研究了英国Nawwa区域的用水量优化分配问题;Pe rcia等则以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建立以色列南部E ilat地区的污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等多种水源的管理模型,并在模型里考虑不同用水行业对水质的不同要求;Jerson等针对经济用水量超过当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干旱地区,讨论了水分配机制,研制了基于不同用水行业的机会成本的配置模型。本文将2020与2030未来水平年75%頻率下丽江市优化配置结果和一般配置结果处理后进行对比,在验证优化结果的合理性及优越性的同时,辅助寻找水资源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据此提出建议。

2丽江市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分析

2.1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

优化目标:同一行业各个单元间的缺水率差异最小,通过方差来表示;同一行业各单元总的缺水率最小,通过求和来表示。

约束条件:供用水量平衡、水库水量平衡、供水量不得高于需水量。

2.2配置结果分析

2020水平年,丽江市P=75%频率下需水31688万㎡,本区各类水利工程P=75%频率供水量23923万㎡,缺水7765万㎡,缺水率24.5%,其中城市生活缺水1815万㎡,城市生活缺水率51.8%,占总缺水量的23.4%;农村生活基本不缺水;工业缺水928万㎡,工业缺水率32.5%,占总缺水量的11.9%;农田灌溉缺水728万㎡,缺水率7.2%,占总缺水量的9.4%;景观生态缺水4295万㎡,缺水率29.2%,占总缺水量的55.3%。

2030水平年,丽江坝区P=75%频率总需水34827万㎡,各类水利工程P=75%频率供水量24138万㎡,缺水10689万㎡,缺水率30.69%,其中城市生活缺水4360万㎡,城市生活缺水率71.9%,占总缺水量的40.8%;农村生活基本不缺水;工业缺水1378万㎡,工业缺水率34.4%,占总缺水量的12.9%;农田灌溉缺水657万㎡,缺水率6.9%,占总缺水量的6.2%;景观生态缺水4295万㎡,缺水率29.2%,占总缺水量的40.2%。

根据水资源优化配置结果,未来各水平年当地水资源供需缺口比较大,其中值得注意的是2020和2030水平年城镇生活缺水非常多,缺水率分别为51.8%和71.9%,这样严峻的缺水问题很可能会导致社会的不安定,但是在总缺水结构中,城镇生活缺水量甚至高于工业缺水量和农业缺水量之和,并且农业缺水率都在10%以下,这样的现象较为反常,因为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应该优先满足人口的生活用水,据此,通过一般算法进行水资源配置,将配置结果与优化配置结果进行对比,在保证基础资料正确的情况下,来验证优化配置结果的合理性与优越性,并尝试寻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所在。

3一般算法与优化算法配置结果对比分析

3.1一般算法遵循原则

(1)按照从水系的上游到下游,从左岸到右岸的顺序进行配置;(2)按照水库库容从小到大进行供水;(3)按照生活工业农业生态的优先度顺序进行供水:(4)同样满足优化算法的约束条件:(5)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同时尽量使缺水率最小。

3.2结果对比

通过公平性指标与缺水率指标来进行比选,公平性指标表示各个单元的年缺水率之间的差异程度,差异越小越公平:缺水率指标反应供水量对需水量的满足程度,缺水率越大说明,供水保障率越小。对公平性目标和缺水率指标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最终的总目标总目标函数越小说明配置结果越优化。本次研究中,将公平性指标和缺水率指标的权重分别定为0.5与1。

下面分析75%来水频率的枯水典型年条件下各行业的缺水率情况和区域公平性,来校对分析水资源优化配置算法的合理性与优越性。

可以看出,在75%枯水年份,2020水平年和2030水平年,优化配置结果总目标函数较优,且在缺水率指标和区域公平性指标上均优于一般算法的配置结果。2020水平年,优化结果总目标为67.08,一般配置总目标为67.13;2030水平年,优化结果总目标为80.10,一般配置总目标为80.61。在考虑多目标、多水源、多用户水资源分配,从缺水率最小和区域公平性最高两个方面优化水资源调控,优化算法的配置结果要好于一般算法的结果,并且优化算法的结果是合理的。

但是要注意到,优化算法的目标值都只是略好于一般算法甚至与之一致,这表明优化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原因在于优化配置的作用在于当一个水源可以供给多个用水户时,通过优化算法分配水量,并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但是当区域的供水结构大部分都是一个水源供给一个用水户或者多个水源供给一个用水户时,此时公平性目标难以得到优化,所以和一般算法的配置结果没有很大的区别。

4结论与建议

结论:配置结果的对比表明,优化算法和一般算法相比具有优越性,同时也具有合理性。但是二者相差不大,表明当地供水结果还是以一个水源供给一个用水户或者多个水源供给一个用水户的情况为主,再结合优化配置得到的生活缺水异常多的情况,可以得出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在于城镇生活用水的水源不够,很多水源都无法供给城镇的生活用水,只能供给其他的单一行业,供水结构存在一定问题,造成一种从结果看优先保证农业用水的情况出现。

建议:(1)新增加城市生活用水的水源,同时提倡人民节约用水,开源节流两手抓,提高城镇生活用水的供水保证率。(2)调整当地的供水结构,加强管网建设,坚持优水优用,以人为本,优先保证生活用水的供给。

水资源合理配置 篇7

近年来, 国内媒体的竞争日趋激烈, 尤其是中西部城市, 广播电视发展面临瓶颈。城市广播电视如何做强做大, 成为地方广电媒体急需破解的难题。当今的电视节目市场存在数量不足以及优秀节目较为稀缺的问题。根据《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 (2014) 》, 截至2013年底, 全国共设播出机构2568座, 包括:电台153座, 电视台166座, 教育电视台42座, 广播电视台2207座 (其中含县级广播电视台1996座) 。上述播出机构共开办了4199套节目, 其中广播节目2863套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65种语言对外广播不计在内) , 电视节目1336套。由于大部分播出机构都是多频道运作, 因此实际的频道数量更是惊人。如此众多的频道频率需要有大量的节目资源来满足其时间段, 但由于国内广电节目大多是自产自播的模式, 造成节目制作成本投入少, 节目数量总体上较少, 节目质量也不高。将已有的节目跨地区投播可以盘活资源, 充实节目内容, 不失为一计良策。

目前跨地区发行节目主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节目由各类制作公司制作后利用不同的媒体平台投放, 这一类节目正是在国家广电总局推进制播分离这一大背景下得以快速发展的;第二类是为某一电视台或几家电视台合作制作的节目, 此后被其他电视台引进播出。由于制作方式的差异, 导致这两类节目在内容、形式、题材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一) 以制作公司为制作主体的跨地区发行节目

谈到以制作公司为主体的节目制作方式, 不得不先来说一下什么叫制播分离。制播分离是将广播电视中新闻类、时政访谈类以外的节目内容剥离出来推向市场,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进行专业生产和市场交易, 由此推动广播电视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和完善, 建立起统一、开放、融合、有序的广播电视产业新格局。按照中央关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建设文化强国的部署, 新一轮制播分离改革再一次被提到中国电视行业加速发展的议事日程上来。国内现在对于制播分离的定义主要有两种看法, 一种是在电视节目的生产过程之中将制作和播出完全分离, 电视台不负责节目的制作, 而将其交于社会公司, 只负责节目的购买、编排和播出;另外一种看法是从这一词汇的源头找依据, “制播分离”这一概念来源于英国, 由英文Commission翻译而来, 该词原意为“委托制作”, 是指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因而制播分离, 是指电台、电视台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社会公司来制作。在制播分离的体制下, 电视台不再负责一般节目的制作, 而是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节目的编排和播出上。各电视台从传统的自制节目到与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合作生产节目, 再到向专业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定制或购买电视节目, 电视业制播分离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

目前在市场上活跃度较高的节目制作公司主要有光线传媒、灿星制作、世熙传媒、唯众传媒、天娱传媒、天择传媒等, 由这些制作公司制作的节目涵盖了至少十余家上星频道及视频网站。《梦想合唱团》、《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中国梦想秀》等一系列由制作公司制作的高收视节目充分反映出这些制作公司的制作水平及对大众口味的掌握程度。《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美丽俏佳人》、《非常静距离》等另外一些制作公司打造的节目虽然没有斩获较高的收视, 但在不同的电视频道播出, 传播面之广也是相当可观的。

制播分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机制的改革, 提升了中国广播电视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使得原有节目的生产方式和运营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特别是在拓宽融资渠道、引进社会资本、降低制作成本、促进媒体融合发展等方面具有比较出色的表现, 在深入推进制作体制改革, 实现经营格局的企业化、市场化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制播分离实现了优胜劣汰、机制创新、激活人力资本、提高广播电视的制作能力等目标。

(二) 以电视台为制作主体的跨地区发行节目

另一类以电视台为制作主体的跨地区发行节目, 地面频道之间的合作并不存在竞争关系, 通过跨地区播出, 可以将优秀的节目资源的影响力拓展得更大。依据内容可以将这一类节目分为几个小类:第一类以养生节目为主, 例如《养生堂》和《36.7度》, 这一类节目内容不受地域限制, 无论大江南北什么地方的人, 对于养生这一话题总是充满兴趣的, 像《养生堂》这样的节目, 围绕群众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展开, 给大家讲述正确的相关知识, 提出有效并实际可行的方案, 深受各类观众欢迎, 尤其是中老年人。第二类以娱乐资讯节目为主, 例如《新娱乐在线》, 这一类节目讲究时效性, 对于北上广等一线城市之外的城市而言, 不一定有那么多的娱乐类事件发生, 因此整合一线城市的娱乐资源将其共享化, 既可以扩大事件的影响力, 又可以通过电视媒体将新鲜的娱乐新闻传递到更多的地方。第三类以调解类谈话节目为主, 例如《新老娘舅》, 这一类节目关注民生话题, 以调解百姓纠纷、营造和谐社会为宗旨, 通过主持人和调解员的现场沟通, 化解百姓生活中的矛盾纠纷等问题。由于当事人中有不少中老年人, 节目中常会出现方言, 亦或一些矛盾的背景具有一定的地域特色, 因此这一类节目在地域性上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这一类节目多为在一地播出较好的节目, 进而被周边语言系统差异较小的地区引进播出。还有一类节目, 例如上海星尚频道的《人气美食》, 这一美食指南类节目在地域上的限制就更多了, 以介绍上海本地的美食为主, 在南京人眼中, 这样的节目显然缺乏吸引力。可见, 对于跨地区投放的节目, 在选择上还是十分有讲究的, 并非所有节目都适合。除了地市级频道的合作外, 也有省级地面频道合作的节目, 例如《乐透星期天》, 这档直播竞猜互动秀栏目由江苏电视台综艺频道和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联办, 河南、江苏、河北三省联动同步直播, 利用江苏台的综艺资源, 带动综艺相对薄弱的中东部地区, 借助河南河北这样的人口大省的电视载体作为平台, 使得节目的受众面进一步扩大, 实现双赢。

二、跨地区发行节目的观众特点

由于地区文化的相似及不同, 这些跨地区发行的节目在收视人群上也存在一定的共性和差异。以下面三档节目为例, 《养生堂》无论在北京、嘉兴、金华还是台州, 均以中老年观众为主, 尤其在嘉兴与台州, 65岁及以上观众的比例更是超过50%;而在北京和金华这两个地区, 45—64岁收看这一节目的观众也相对较多, 出现差异与当地人民对于健康及养生的热衷度有一定的关系。 (见图1) 再看《新娱乐在线》, 这样的节目更多受到年轻人的欢迎, 在上海、贵阳和哈尔滨, 即使是55—64岁的中老年人也对娱乐资讯充满了了解的兴趣, 相比之下, 在太原这样一个中部城市, 老年人对这一类节目就不大“感冒”了。 (见图2) 再看《新老娘舅》, 该节目在江浙沪多个地区的播出中受到了广大中老年人的喜爱, 在绍兴地区以45—54岁最高, 上海及无锡则是55—64岁领先, 苏州地区是65岁及以上为主。 (见图3) 这些细微的差异与节目播出的时间段及平台有一定的关联, 或多或少也是受到了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

《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提到,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为了适应观众收视习惯、收视心理、收视需求、收视选择和收视方式的新变化, 简单的拿来主义显然不适用, 将其他地区好的节目直接引进, 而不考虑当地的实际背景是难以让节目资源发挥它原本的利益的。综合考虑节目的播出环境和目标受众, 结合当地人民的审美特点、价值观念和收视习惯, 进行本土化选择, 让播出的节目更加符合观众口味, 才是节目跨地区发行的挑选准则。

三、跨地区发行节目的存在意义

为了有效解决二三线卫视以及地面频道日益提升的节目需求和现有资源之间的矛盾, 跨地区节目的发行既是形势所迫也是利益所趋。

对于以制作公司为制作主体的跨地区节目发行方式, 应将电视台的资源更多地花在节目编排方面, 而非节目制作方面, 将节目制作的部分留给更有创新性的各家制作公司。对于那些以电视台为制作主体的跨地区发行方式, 则是对强势频道资源的再利用, 也是对本地较弱频道提供节目内容上的支持。

电视台制作一档节目, 从节目的创意、宗旨、流程、人员安排, 到舞台搭建、灯光设置、话筒摆放、录相机位置、观众座次、视觉设计、电脑特效, 甚至小到安装舞台用的螺钉型号, 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以一个二三线城市的资源, 要把台内的几个频道每天少则18小时, 多则24小时填充满, 不是在质上难以达标, 就是在量上遇到瓶颈。更多的时候, 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市县级的非主流频道全天多数时候都是在播出一些多轮剧, 或者播一些良莠不齐的推销广告, 这并非是他们不想办好频道, 而是他们手中的资源无法支撑他们将频道办好。没有好的节目支撑, 也就无法获得好的收视表现, 对于频道的经营而言如同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在一线卫视的挤压下, 三线卫视频道、市县级电视台的边缘化境地日益明显, 一些三线卫视频道的收视和创收甚至不如地面频道, 加剧了我国电视频道资源的浪费。对于一线卫视而言, 频道的高覆盖率能够斩获市场上较高的份额, 高成本的同时也能有高收益。一线卫视之外的频道, 要在市场上分得一杯羹, 必须寻求突破。实践表明, 电视节目制作只有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制播理念, 把观众当作电视的上帝, 把满足观众需求视为第一要务, 观照社会现实、契合时代精神、引领公众话题、创造公共空间、搭建交流平台、服务百姓生活、实现公众梦想、传递社会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 才能让电视节目粘住观众的注意力, 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节目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 一家电视台或一个电视频道创新推出一个电视节目, 需要一个团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发创意, 需要大量的资金去制作样片, 需要频道拿出好的时段来试播新节目, 新节目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周期来培育方能形成品牌。这其中需要付出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巨大成本, 以及播放新节目造成的原有节目广告损失, 还要冒着新节目失败的巨大风险。面对创新节目的巨额投入和存在的巨大风险, 电视台更愿意选择投入少、风险低、见效快的创新方式, 直接购买制作公司的节目, 省去自己创新的关键一步, 既可以谋求突破, 又相对低风险。而弱势的地市级频道的非黄金时段, 则将眼光瞄准到了已经在别的频道播出多年、市场口碑较好的优质节目, 直接引进到自己的薄弱频道, 无疑是实现节目改革的有效捷径。

跨地区节目的发行是在近几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的, 主要原因是广电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众多广电频道的存在, 每个播出机构对节目的生产与制作, 使每家播出单位都需要有相应的人力、物力的保障, 而每个节目被制作出来以后, 在自己频道的播出次数有限, 不但浪费物力, 人力资源也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跨地区发行可以使广电资源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市场化的流动, 某种程度上可以解决广电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广播电视行业作为知识集中型行业, 人力资源是其最大的资本。现有的体制和节目制作播出方式, 一方面影响了体制内的广电人员的创造力, 使节目的生产与制作生命力下降, 另一方面也边缘化体制外的广电从业者, 使其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 这不但使广电节目及其行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也加大了二者不公平发展的政策和行业壁垒。跨地区发行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激励、开发、管理以及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一方面, 各级电视台重复制作、重复播出、重复覆盖导致了重复投入, 增大了支出成本, 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浪费;一方面, 各电视台之间无序竞争, 相互瓜分观众市场, 降低了覆盖效益, 造成了结构失衡、力量分散、重复建设、效益不高, 这一系列的问题造成频道资源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实施跨地区发行, 可以很好地处理广电节目公益事业与经营产业的关系, 为有条件的广电行业上市提供机遇。跨地区发行也可以带动民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以及公司的发展, 形成共赢、多赢的局面。

目前的现状是节目跨地域发展仍有待政策突破。现行播出平台的按行政区域划分、政策垄断只有转化为充分的竞争关系, 同时鼓励播出机构开展跨地区合作, 合办广播电视节目栏目、频率频道, 联合开办节目公司, 才能实现广播电视节目、专业人才和管理模式的资源互补。积极探索电视台进入和退出机制, 允许电视台之间通过制播分离实现跨地区频道资源整合, 提升经济发展滞后地区电视台和本地区市、县级电视台的节目播出质量和广告经营水平, 从而形成电视业发展的频道资源集合效应, 实现电视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的目标。

能源资源区域间合理配置的效益分析 篇8

关键词:能源资源,边际产出递减规律,资源合理配置

资源是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财力、物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能源资源是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矿藏等能够为人类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在人类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的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动力支持和材料供应,起到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目前,主要被利用的能源资源都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资源的有限性和需求的无限性,驱使人们尽可能合理地配置好这些资源,为人类产生最大的效用。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是要通过一定手段让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使其能为整个地区带来最大的效益。

我国能源资源的现状分析

1. 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人均拥有量少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

我国拥有丰富的水、煤、天然气等能源资源,世界上的各种矿产如稀土资源在我国都有不同程度的赋存。我国水资源总量占全世界的7%,居第6位;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我国煤的总量稳居世界第一,如果全世界都只烧煤的话,我国煤的储量可供全世界的人烧大约100年。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对资源的占有率很低,而且能源资源空间分布极不平衡,能源资源的80%左右分布在北方。其中,煤炭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其已探明的煤炭资源储量占全国的39%,并且蕴藏着约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总量的59%,而江南九省市的储量却很少;石油资源则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

现以天然气、石油、煤三种矿产资源,来构建我国各省市能源资源的丰裕程度(RAI)。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大约为:石油17%,煤75%,天然气2%。因此,我们分别用这三种比例作为相对权重,其RAI的计算公式如下:

RAIi=oili÷oil×17%+coali÷coal×75%+gasi÷gas×2%

其中,RAIi代表某地区的能源资源丰裕度。oili、coali、gasi分别为地区的石油、煤、天然气储量。Oil、coal、gas分别为全国的石油、煤、天然气储量。根据2008年的统计数据,计算出我国各省、自治区能源资源丰裕度表并整理成图1:

图1直观地显示了我国各个地区能源资源的丰裕度差别。山西、内蒙古、陕西、新疆黑龙江、山东、贵州的能源资源占了全国的绝大部分, 广东、浙江、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能源资源。

2.各地区间能源资源流动明显

能源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对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2009年地区GDP总量排名前五的广东、江苏、山东、浙江、河南五省,其能源消费量均在前10名以内。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能源资源作为支撑,但丰富的能源资源却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而这些地区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并不像东部地区那么迫切。在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双重作用下,我国能源资源供给和需求关系处于极度扭曲的状态。正因为如此,我国区域间能源资源流动明显。

区域煤炭资源的产需平衡格局是能源资源流动的基础。我国涉煤的各省份2005~2008年煤炭输入输出状况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如表1所示。

(注:西藏因煤炭交易量很小,未统计在内;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也未统计)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06~2009〉计算)

根据表1中各省份煤炭输入输出状况,可以将我国的煤炭流动区域分成三个系统,即资源输出源地、后备资源储备地和资源输入汇地,由此构成我国煤炭资源流动有以下三个特点:

(1)煤炭资源输出地主要集中于山西、内蒙古、云南和陕西等省份,是我国煤炭资源主要的输出源地。其中,煤炭净调出量最大省份主要是山西、内蒙古和陕西,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年输出量都在1000万吨以上,特别是山西省从2005年至2008年煤炭输出量超过4亿吨,将近5亿吨。

(2)黑龙江、重庆、甘肃、安徽、四川等省向外输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影响范围不断萎缩,输出量向邻近省区集中,成为煤炭的转运基地。中部地区的河南省,年输出量4千万吨左右;西南的贵州省,年输出量2千万吨左右;东北的黑龙江省,2006年输出量在1千万吨左右,而到了2008年煤炭净输入2百万吨。这些分散的煤炭生产和输出省区影响力逐年减弱,成为了具有一定区域意义的煤炭资源流动基地。比如,湖南省接收山西、河南的煤炭转运到广东、福建、广西等省区;河南本身是产煤大省,又从山西、陕西接收到约上千万吨煤炭,继而又向江苏、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和山东等地输送煤炭。这些分散的煤炭产区成为我国主要的煤炭储备地。

(3)我国煤炭资源输入地分布在除西北地区以外的全国大部分省份,主要有华东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和山东,东北区的吉林和辽宁,华北地区的北京、天津和河北,中南地区的湖南和湖北,华南地区的广东、广西和海南,以及西南地区的云南,而这些地区大都是东南部的主要经济省区。尤其广东、浙江、山东及江苏等省是煤炭的消费大省,年输入量都超过1亿吨。其中,华东地区的浙江是煤炭消费的核心,陆上煤炭主要来源于安徽、山东、山西、江苏等8个省份,分布较均匀;华北区虽然煤炭产量相当大,但是华北地区内部煤炭的消耗量同样相当大。

能源资源区域间流动的经济学模型分析

边际生产递减规律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之一,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一种生产要素的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在达到一定数值后将不断减少。

1. 封闭型资源流动边际产出分析

以某国为例,现假设其能源资源总量保持不变,且只有两地区甲和乙,资源分布的不均匀导致甲地区资源稀缺,乙地区资源丰富,两地区各自封闭,因资源不能自由流动而无法被合理配置。如图2所示, EH和FG分别为甲乙两地的边际产出线,由于受边际产出递减规律的支配,随着甲乙两地资源的不断投入,其边际产出不断下降,直到H点和G点为止。

甲地区的资源比较稀缺,因此,在I点附近,甲地区的边际产出远将大于乙地区,此时的资源配置方式处于极不合理状态。一方面甲地区无法得到足够的资源,每一单位资源的投入都可获得丰厚的回报;另一方面,乙地区资源过于饱和,被廉价粗放式的使用,边际产出很低。边际产出等于边际收入,根据图2可得表2。

2. 开放型资源流动边际产出分析

假设两地区资源可自由流动,那么,图2图形将变成图3。

在开放型的资源配置方案中,资源可以自由流动。受到甲地区高回报的诱惑,乙地区资源会被投入到甲地区,而随着乙地区资源的流出和甲地区资源的投入,乙地区的边际产出逐渐上升,甲地区的边际产出逐渐下降直至两者交叉为止。这时,无论资源被投入哪边,得到的回报都是相同的,资源的流动达到平衡。

3. 封闭型和开放型资源流动边际产出对比

根据图2、图3得到表3。

(1)对甲地区来说,其充分利用了乙地区流入的IJ部分资源,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解决,有助于经济发展,地区总产值由原先的AEHI增加到了AEOJ。

(2)对乙地区来说,虽然IJ部分资源的外流使得该地区的生产总值减少了IGOJ的部分,但甲地区支付给乙地区的资源购买费用,要大于这部分资源在乙地区所产生的价值,因此,会增加乙地区的收入,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给乙地区的人民带来更多的福利。

(3)从全国范围来看,IJ部分资源被甲地区集约式使用后产生了更多的效益,GDP增加了图3中阴影部分,经济得到了发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技术、管理等条件都未被改变的情况下,通过合理配置资源的流动方向,该国成功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这充分说明了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性。

能源资源区域间合理配置的效益分析

资源合理配置,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生态经济目标,以生态经济系统结构为基础,利用科学技术管理手段,对自然资源系统进行组合、设计、改造、布局的活动。它是确立区域发展方向、合理布置生产要素的关键,也是解决经济系统增长对资源需求的无限性与资源生态系统供给的有限性矛盾的重要措施。能源资源在区域间的流动具有趋利性和靶向性特点,它总是朝着经济利益最大的方向流动,但同时还受到国家宏观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1.能源资源流动对资源流出地的影响

(1)资源流出地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储备,往往多到已经超过其自身需要的量。资源优势如果利用得好可以转变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该区域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如新疆仅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就占全国的22%,而新疆周边省区对天然气的需求量非常少,东部沿海地区则非常大。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为新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大量天然气的输出给新疆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有利的条件;能源资源的流动不仅会引入大量投资,带动流出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形成众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还能推动当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的调整。例如于西气东输管道所经地区,一方面管道投资和投产的经济效益可给当地带来丰厚的收益,另一方面管道沿线还可以利用天然气发展化工、冶金等重工业,增加这些地区工业结构的多样性;另外,能源资源的流动可以有选择地开发和利用以这些资源为原材料的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并且可以有效推动以资源开发为先导,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资源的流出会带来直接巨大的经济利益,造成一部门过度繁荣,这往往会导致所谓“荷兰病”的出现,致使其他部门衰落,经济在出现一段时间的高速增长之后发展变慢甚至倒退。同时,如果地区内部利益分配不均会产生效率低下等问题。对资源流出地而言,资源的天然赋存是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如果无法将这一优势有效利用,转成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那么,再好的条件也无法给当地人们带来福利。

2.能源资源流动对资源流入地的影响

(1)资源流入可以有效缓解资源贫乏地区能源紧缺的状况,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保障。例如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产业、人口、城镇高密度集聚的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但同时也是能源资源极度贫乏的地区,一次能源基本上全靠区外供给。能源资源的流动不仅满足了东部沿海地区电力、天然气等资源的缺口,改善了经济发展环境质量,而且还从根本上加快东部地区后工业化建设,进而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西气东输”工程的建成,使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由2.2%提高到了3%以上,提高了我国能源供应安全性。自2003年10月东段投产以来,西气东输工程共向河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四省一市30家用户供气超过35亿立方米,为居民燃气、工业燃料煤改气、化工和天然气发电等项目创造经济效益100亿元以上。

(2)资源流入地区的资源利用率要高于流出地区,单位能耗产生更多的GDP,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这些地区可以发挥其经济、技术优势,优化消费结构和推动工业结构的调整,鼓励低耗能产业的发展,降低对能源资源的依赖。

政策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经济实现连续高速增加的同时,能源资源的消耗却以更快的速度增长,许多粗放式的资源利用方式依旧继续着,对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的同时还造成巨大的浪费。我国的资源利用特征,是资源大省因其拥有丰富的资源而更易产生资源利用的低效率,这不仅仅是资源的浪费,更是经济效益的流失。如果能将这些资源大省的资源转移到经济发达的资源小省去,那么,对于双方是双赢之选。为了能够更合理地配置区域间的能源资源,可做以下尝试:

一是根据科斯定理,只要产权明确,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下,无论资源最初配置如何,最终都会达到最优、最合理、最优效率的配置。因此,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的作用来自动安排资源的流动,但前提是健全的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以及交易费用的降低。

二是将包括资源利用率、单位GDP能耗、节能减排目标等在内的与资源相关的指标纳入政府政绩考核范围之内。

三是通过市场的力量,资源配置可以达到最优,但市场无法解决诸如环境污染、无可持续性的开发等外部性问题,对此,政府应规划、引导、限制人们对各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其“看得见的手”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康宁, 韩剑.中国区域经济的“资源诅咒”效应:地区差距的另一种解释[J].经济学家, 2005 (6) :96-102.

[2]武增贵.人力资源区域流动效益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 2006 (6) :107-128.

[3]封宗宪, 姜昕等.资源诅咒传导机制之“荷兰病”——理论模型与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 2010 (4) :74-126.

[4]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6)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7.

[5]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7)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6]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8)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7]国家统计局工业交通统计司,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 (2009) [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0.

[8]张绍强, 张运章.我国煤炭资源、生产与环境概况[J].环境保护, 2006 (13) .

面向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合理配置 篇9

1.1 学科建设的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学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新院系、新专业和新学科不断增多,学科专业的多样性已构成现代高校的办学模式。新学科、新专业的增设,知识的高度精深和综合,专业学科人数的成倍增长,使图书馆文献资源体系受到很大冲击。作为高等学校三大支柱之一的图书馆要非常重视学校学科建设、重点学科的藏书建设,重视重点学科的文献保障。

1.2 高校图书馆评估指标

根据教育部2004年8月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图书馆属于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涉及图书馆的项目有:管理手段先进;图书馆使用效果好;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图书馆的管理手段、使用效果好及馆藏图书量是衡量办馆状况的主要指标,它的优劣直接反映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是影响教学评估结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 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为了评估盲目进行文献配置

评估指标中生均图书册数和生均新书量只能反映一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量和图书年增加量的情况,并不能反映这些文献信息是否能满足各个专业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围绕这一评估指标进行文献配置,只能从馆藏上增加文献数量,而达不到质量上的要求。表现为:一方面是读者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是文献大量闲置。因为文献资源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优质的图书馆藏是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为了评估一哄而上式的采购,只能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无法保证文献的质量。

2.2 文献采购与读者需求严重脱节

图书馆在文献采购时,追求品种的“大而全”,对读者的需求和现有文献资源的利用未进行深入调研。

读者调查也反映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的收藏不能满足读者的需求。大连大学图书馆作的读者调查表明,60%的学生认为图书馆文献收集不全;山东省调查了58所包括体育、师范、综合三种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的读者,76.5%的学生认为图书馆的藏书结构不合理,专业图书不全。在调查中发现,专业院校图书馆的专业图书收全率较高,可达90%以上。

2.3 电子文献资源良莠不齐,配置比例失调

高校图书馆在电子文献资源的引进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比如:对已购文献数据库的使用效益缺乏经济学分析,出现利用率低的现象;不注意协调电子文献资源采购与特色馆藏文献间的关系;不注意协调新引进电子文献资源与原有电子文献资源在学科及文献类型等方面的互补关系,使电子文献资源的采购出现比例失调的现象。

2.4 馆藏文献资源特色不够鲜明

对于专业院校图书馆而言,其藏书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专业特色。而对于非专业院校图书馆,其文献资源建设远远不够。

3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策略

3.1 制定科学、系统、合理的文献资源建设的长远规划和规章制度

只有制定完善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发展规划,才能体现文献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学术性,避免因教学评估而导致图书馆在短期内文献资源建设的盲目性,从而影响图书馆的整体藏书体系建设。为此,2006年10月1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这一制度的出台,对于加快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步伐,加强文献购置经费的合理使用和有效管理,优化馆藏结构,提高馆藏质量,形成具有本馆特色的藏书体系具有指导意义。

3.2 制定各类文献的合理比例,优化文献资源配置

高校图书馆的任务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因此,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应处理好教学类文献与研究性文献、阅读性文献与检索性文献、核心文献与一般文献关系,按照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建设的重点予以不同的文献资源配置。

3.3 加强文献采访人员专业建设,确保藏书质量

面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特点,对文献采访人员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访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图书馆藏书的质量,因而,采访人员要顺应时代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新时期文献建设的需要。

3.4 加强院校之间的协作,实现文献资源共享

各省的图工委要担负起高校间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图书馆间的馆际协作,开展联合采购、联合编目、联机检索,实现资源共享,这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必然发展方向。

3.5 加强电子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图书馆应加大电子文献资源的引进及馆藏资源数字化的开发力度,这是高校图书馆藏书建设的基本原则,单纯要求纸质文献的数量而不考虑电子文献的数量,将会影响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数量的配置,延缓数字化图书馆的进程。在经费不变的情况下,图书馆要根据馆藏结构、使用效果和读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考虑购买电子文献与纸质文献的比例,有利于优化馆藏结构,加快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田菁,王秀芳.高校图书馆面向学科专业的文献保障模型[J].图书馆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6(3):41-42.

[2]苏建华.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研究[J].河南科技图苑,2008(1):84-86.

[3]吴志德.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5):21-23.

浅谈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篇10

什么是人力资源配置?一般来说, 指的是组织或企业中, 为了实现科学管理, 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优化而实行的对组织或企业的人力资源进行的科学、合理的配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逐步建立, 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企业发展。新形势下, 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和使用问题已成为必须面对的一大难题。人力资源配置强调的并不是员工的学历、能力本身, 而是强调人力资源的搭配是否合理。要将企业各层次人员的年纪结构、知识结构、所学专业结构合理地搭配起来。同时, 还必须考虑企业生产管理和长远发展的需要, 只有这样, 才能最终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整体配置效率, 从而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协调合作效率, 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2 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原则

人力资源配置的基本宗旨是要做到每一个人都能尽力发挥自己的才能, 也就是“人尽其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要做到几个原则:

2.1 能岗匹配

能岗匹配就是确定企业每项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确定所需的工作岗位, 再根据岗位需要, 配备所需人员, 即所谓的因岗定人。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上, 既要避免庸人误事, 也要避免大材小用, 造成人才的浪费。

2.2 结构合理

结构合理就是企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合理, 一方面是技术能力结构合理, 另一方面也要做到年龄资历搭配合理, 这就要求人员配备上的整体性与独立性相结合, 把个人放在群体中来衡量, 同时也要从整体出发来配置人员。

2.3 动态调节

企业的发展变化会导致人员需求的变化, 所以人力资源的配置方案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在现代企业中, 人员的流动是一种正常的状态, 人员流动的理想结果就是要让人在企业中能够得到与自己特长相适、能力相匹配的工作, 并在工作中创造最大的价值。

3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配置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 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如:

3.1 企业招聘质量低下, 效率不高

招聘是选拔人才的第一关, 招聘人员素质低下直接影响招聘质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 人员的招聘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既要保证新员工满足岗位需求, 也不能一味要求高学历高能力, 造成人才的浪费。

3.2 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难以留住人才

随着改革开放, 大锅饭制度逐渐消失, 现在可以进行物质激励, 讲个人业绩和贡献了。但是不完善的激励体制, 仍不能充分地体现个人业绩和贡献, 还是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当然, 某些企业过分强调个人的业绩, 最终导致相互协作不足, 相互扯皮的现象发生, 这主要与业绩考核设置不合理、没有把团队协作的因素考虑进去有关。

3.3 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 缺乏长效的培养体系

人力资源效用的提升, 不仅需要激励, 更需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 这并不是学校和员工自己的事情, 而是需要企业有计划、持续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开发。企业对人员的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短期的岗位技术培训上, 要从开发人的潜能的角度了, 结合自身的发展战略, 培养企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 特别是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4 人力资源如何合理的配置与使用

4.1 抓好招聘环节

招聘环节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入口”, 要搞好人力资源配置, 首先要抓好招聘环节。每个企业要针对自己的情况, 根据岗位需求来制定招聘标准, 不能一味追求学历, 也不能搞通用标准, 如管理岗位需要成熟稳重、原则性灵活性把握得当的人, 而推销人员则应性格外向、热情、健谈而且有耐心的人。另一方面要考虑人的职业道德、个人修养和价值观, 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个人修养的人有利于日后工作的健康开展, 而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员工能够与企业文化很好的融合, 有研究证明:员工对企业忠诚度也与其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度有密切关系。

4.2 把合适的人放到合适的岗位

对所设的岗位进行全面的工作分析, 这是合理配置的前提。同时检验企业在岗位设置的合理性和人员配置方面的有效性。发现问题后及时调整和改进, 努力使人岗相宜。还要有行之有效的鉴别方法检验人员的能力是否符合岗位能力标准。

4.3 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和绩效考核机制

绩效考核要落实到不断提高员工的技能和效率上, 通过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激发企业的活力。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有利于培养人员的竞争意识, 通过竞争与激励, 使人员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得到合理发挥。

4.4 对员工进行有效的培训

培训是企业人才开发和合理使用人才的一个重要内容。人员培训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充分发挥和利用其人力资源潜能, 更大程度地实现人员的自身价值, 增强其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上一篇:语文教育是人的教育下一篇:多媒体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