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服务模式

2024-07-23

信息服务模式(精选十篇)

信息服务模式 篇1

一、农业信息服务概况

农业信息服务是指为农业决策、生产、经营、管理、加工、消费等提供信息的活动, 把所需要的信息及时传递到广大农户手中。近年来, 各级农业部门以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为目标, 通过电脑、电话、电视、广播以及微博、微信、移动客户端等载体, 积极拓宽信息服务领域, 推进服务网络延伸, 为农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2006年以来, 农业部以实施“三电合一”工程为抓手, 积极探索信息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 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公益性的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起了集12316“三农”热线电话、农业信息网站、农业电视节目、手机短 (彩) 信、移动客户端等于一体, 多渠道、多形式、多媒体相结合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初步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支撑的多元化的农业信息服务格局。各地充分挖掘信息服务新方法、拓展服务领域, 及时发布与农民生产、经营、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信息和市场信息, 为农民提供了科技、市场、政策、价格、农资投诉举报等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推动了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农业信息服务的运行机制

农业信息服务运行机制是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所具有的使整个体系保持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各种功能的组合, 是体系各组成部分或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运行方式, 是具有一定规律性的运转模式。由于我国地域差异较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 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农业信息服务运行机制更具现实意义。结合理论研究与工作实践, 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运行机制可以归纳为三种形式:政府主导型、市场驱动型和社团自助型, 他们分别具有各自的特点。

2.1政府主导型。政府主导型机制是指涉农部门以政府投资为保障, 开展公益性的信息服务, 由涉农部门采集、整理和发布信息, 无偿提供给用户。政府可以统筹协调农技、农机、农资、金融、气象等涉农部门, 充分发挥政策、资源、人才、资金等方面优势, 开展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平台、信息员队伍、专家队伍等建设, 依靠信息服务站点、龙头企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力量, 辐射带动广大农户, 把信息传递到千家万户。在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农民信息消费能力不强的情况下, 政府主导型机制是现阶段农业信息服务采用的主要运行机制。

2.2市场驱动型。市场驱动型机制是指商业组织以实现自身利益为目的, 开展有偿的信息服务, 由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信息, 通过市场化运作销售给用户。这些企业既包括专业化的通信运营商或信息服务提供商, 也包括农业行业的龙头企业、高科技企业等。他们首先对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进行分析研判和资源投入, 进而根据市场需求研发有针对性的农业信息产品, 并进行市场化定价, 用户以购买商品的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的信息产品。这样, 信息服务企业在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同时, 自身也获得了预期的收益, 较好地满足了双方的需要。在市场化不断深入的今天, 市场驱动型机制已成为农业信息服务的积极推动力量。

2.3社团自助型。社团自助型机制是指农业社团组织通过自筹资金, 为社团内部成员提供信息服务, 同时惠及周边农户。由具有社团性质的农业行业协会、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采集和发布信息, 以及开展聘请专家或组织服务活动等工作, 为社团内部成员及周边农户提供信息服务。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 农民社团成为开展农业信息服务的一种载体, 信息供需双方的联系更加紧密, 服务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而且在实现自我服务的同时也在农户与政府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随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和发展壮大, 社团自助型机制已逐渐成为农业信息服务的重要运行方式。

三、农业信息服务的业务模式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创新。各地不仅利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提供了便捷实用的信息服务, 而且对新兴信息技术的应用也进行了积极探索。从信息技术应用角度看, 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主要包括网站群、语音、短彩信、自助互动、双向视频、移动互联等。采用哪种手段作为主要的信息服务模式, 需要结合信息基础设施情况、运行成本、农民承受力、农民的信息消费习惯等各方面因素, 不以技术先进程度为标准, 要因地制宜, 以切实能把信息传送到用户手中为目标。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服务模式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断改进。

3.1网站群服务。网站是信息采集、加工、处理、发布的平台, 是信息服务的重要媒体。截至2013年6月底, 我国网站数量已达294万个。农业网站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为主要服务对象, 以为涉农产业提供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网站。随着网站技术在农业领域的推广应用, 农业网站发展迅猛, 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农业网站, 网站群技术的出现, 为各部门做好全行业网站的整体规划、信息共享、业务协同提供了技术保障。网站群是按照统一管理、统一部署、统一标准、统一规范的有内在联系的众多网站构成的网站群体, 网站群的建设, 可以促进网站体系建设和信息资源共享与利用, 节省投资, 减少维护成本, 扩大服务面和访问量。

3.2语音服务。语音服务模式就是利用呼叫中心技术, 为用户提供专家咨询、自动语音等服务, 农民打电话就可以获得政策、科技、市场、经营、生活等各方面信息。当前, 我国农村电话普及率较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截至2012年底,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197.8部、固定电话42.2部, 语音服务是当前农业信息服务进村入户一个重要途径。2006年7月, 农业部正式启用了12316全国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目前, 12316热线已经覆盖全国1/3的农户, 已经成为农民和专家的直通线、农民和市场的中继线、农民和政府的连心线。

3.3短彩信服务。短彩信服务模式主要是涉农部门与电信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合作, 由涉农部门编辑、审核和发布信息, 通过电信通道向用户发布短彩信服务信息。用户基于移动终端定制个性化的信息内容, 由服务提供商向用户定向发送所需信息。短彩信服务模式具有信息传播快、接收对象准确、覆盖面广、信息可复用等特点。随着农民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 在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上, 短彩信服务方式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服务方式之一。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移动电话数2010年136.5部, 2011年179.7部, 2012年197.8部。农村居民拥有移动电话数量增长迅速, 手机已经成为农民在生产、生活中与外界沟通联系的重要载体。2009年, 农业部申请开通了短消息类服务接入代码“12316”, 各级农业部门在进行农业公共信息服务中, 全国统一使用“12316”进行短彩信服务。

3.4自助互动服务。自助互动服务模式主要是通过用户实名制管理和服务, 将与信息服务相关的所有主体, 包括政府机关、农技人员、行业协会、涉农企业、专业大户、农户等人员都纳入到用户体系中, 建立标准化的信息分类, 搭建精准交互的平台。通过自助互动平台, 各类主体能够借助电脑、手机等进行网上交流, 快速便捷地获取或发布各种信息。在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 农村的计算机普及率较高, 农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的意识较强, 通过模拟现实社会生活形态, 搭建农民网上社会自助互动平台, 以实名制管理方式为核心, 对各涉农主体进行标准的信息分类, 可以有效实现信息的精准服务。

3.5双向视频服务。双向视频服务模式是利用互联网实现视频和语音的即时通讯,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一种快捷、直观、可视化远程服务的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可视化、面对面、互动性, 可以提供多种服务方式, 包括一对一服务, 即实时远程技术咨询;一对多服务, 即实时远程课堂讲座;多对多服务, 即视频课件案例点播。农业生产者与农技专家在网上一对一进行交流互动, 农民可以咨询各类问题, 还可以把病虫害样本通过视频方式展示给专家, 专家可以直观地进行观察, 从而准确判断病症情况, 及时给出解决方案。针对科普类或一段时间咨询频率较高的生产技术问题, 可以进行一对多的服务, 即农技专家进行远程授课服务, 农业生产者通过网络视频观看专家讲课, 获得针对农业生产的授课讲解和技术辅导。对一些常规技术、适用范围较广的技术、典型案例等, 可以制作成视频课件, 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可以在网络上随时随地进行观看, 获得有用信息。

3.6移动互联网服务。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是面向移动环境的用户, 通过移动互联网与手持移动信息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移动环境是指人或物处在不断变化的空间环境, 比如农民在田间地头、农技人员在养殖场、合作社工作人员在设施大棚等。移动信息服务具有泛在性、便携性、可定位性等特点。移动信息服务的根本特征在于其突破了时空的局限, 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移动性”服务, 用户也可以在移动状态下随时随地利用信息服务。随着移动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推广应用, 移动互联网服务模式在信息服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也是未来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截至2012年底, 3G网络在农村的覆盖面已达70%, 智能手机在农村市场每年增长30%以上, 农村网民达到1.46亿, 其中60.4%的农村网民用手机上网。

总体看, 在当前我国农业信息服务中, 由于服务主体多元化、服务对象多层次、服务手段多样化, 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呈现百花齐放的格局, 很难评价其优劣, 只能根据具体情况, 以农业信息服务的普及率、针对性以及可持续性作为主要评价标准, 因此, 各地的农业信息服务往往都是多种模式交织在一起, 共同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从业务层面看, 无论何种方式都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共享, 都需要对专家队伍进行统一调度, 也都需要对服务用户进行专业划分。因此, 各地在不同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应用的基础上, 也在探讨各种服务手段和模式的融合及统一管理, 以实现服务效益的最大化。

四、推进农业信息服务模式应用的思考和建议

从农业发展的实践来看, 农业信息化是推动农业发展与革新的重要因素, 农业信息服务的精准程度直接关系到农业产业发展和广大农户利益。而且, 农业现代化越来越离不开农业信息化, 信息化已成为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为把农民需要的信息及时准确地送到千家万户, 更好地为各级农业部门和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灵活便捷的信息服务, 应加快适宜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推广应用, 加强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和农业服务队伍建设, 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支撑。

4.1信息化已成为改变我国传统农业面貌的助推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信息通讯技术的进步, 各行业、各部门在自身业务发展过程中纷纷借助信息技术作为重要手段, 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 信息化已日渐渗入到业务工作的各个环节中, 而且结合程度愈加紧密, 农业行业也同样如此。一些畜牧、农技、种子、动物疫病防控等部门, 都开发建设有相应的业务信息系统, 便于及时了解掌握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信息, 为政府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如农业生产信息调度系统、农产品疫病监测系统等。一些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也通过网络主动获取农业政策、科技、市场等信息, 及时做出决策来指导和调整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信息化为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在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的面貌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4.2推进农业信息服务应重视对市场信息的迫切需求。在农业逐渐走向市场化的今天, 广大农民已不仅仅满足于种好粮食、养好猪等, 除了搞好生产, 他们更加关注市场如何变化, 迫切需要掌握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考虑如何卖出较好的价钱, 获得较好的收益。因此, 在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过程中, 应重点围绕市场信息服务, 采取切实可行的服务模式, 千方百计满足农民迫切的市场信息需求。如今的农户非常关心农产品的销售价格、种植养殖数量等信息, 以前主要是从附近的批发市场了解最新市场行情, 现在通过农业信息服务站点和农业信息员, 或者利用自己的计算机、智能手机等信息化设备, 则可以随时关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市场信息, 成为了解市场行情的便捷渠道。

4.3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愈加重要。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线人员, 他们掌握专业知识, 乐于为农民办事, 值得农民的信赖。基层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在为农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市场化环境下, 农业信息服务的发展离不开大量既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人才, 保持信息服务队伍的相对稳定愈加重要。然而, 目前农业服务信息化人才比较缺乏, 主要是农业服务信息化的直接效益不明显, 各种服务条件尚不成熟, 对从事农业服务的信息化人才的吸引力较小。由于人才专业结构差异、年龄偏大、待遇偏低等因素影响, 基层信息服务人员人心思迁的现象仍然存在, 有必要采取措施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

4.4农业信息资源建设需抓住针对性。信息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带来了信息数量的成倍增长, 如何帮助农户获取有效的、有针对性的信息, 解决好农业信息“最初一公里”问题, 应是农业信息部门的重要工作之一。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 相比搭平台、建系统, 做好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和分析, 开展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和开发利用, 实现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更为重要。当前, 信息平台的建设逐渐向上集中统一, 而信息服务在向下延伸, 农业信息资源应作为其中的一项核心内容来抓, 尤其是基层农业部门, 可充分利用部、省级平台开展服务, 将重点放在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方面。

五、结语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市场培育, 信息产业已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信息化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在信息技术的创新带动下, 以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为代表的新理念、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的融入到农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 将有力推动农业信息化发展,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通过以上对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分析和研究, 有助于了解和把握农业信息服务的机制、特点和发展趋势, 更好地发挥信息的导向作用。农业信息服务部门应结合本地实际, 积极探索和完善服务机制, 创新服务模式, 积极引导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有效推广与应用, 逐步构建起符合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1]郭作玉.百宝箱—中国信息化与现代农业案例及分析[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1:377-385.

[2]赵辰, 李道亮, 陈英义, 等.现代农业信息服务模式与工程技术集成理论方法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 (22) :183-187.

[3]张晋平.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生成条件与发展特点[J].中国信息界, 2012 (4) :12-14.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4年1月) [R].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2014:15-21.

[5]安森东.国外农业信息化的主要经验[N].经济日报, 2014-04-08, 15.

[6]赵星, 廖桂平, 史晓慧, 等.物联网与云计算环境下的农业信息服务模式构建[J].农机化研究, 2012 (4) :142-147.

[7]蔡书凯.大数据与农业:现实挑战与对策[J].电子商务, 2014 (1) :1-4.

信息服务模式 篇2

摘要:物流信息服务作为物流产业、服务外包以及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是为制造业、商务流通企业以及物流服务企业提供服务的。企业为保证其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进行创新,于是服务创新便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章基于学术要求和市场实际需求,在界定服务创新概念的基础上,采用规范性研究方法,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过程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对服务创新过程中需要企业关注的工作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今后相关服务和产业研究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物流信息服务;服务创新;过程模式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的不断变化,物流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凸显其战略意义,正因如此,2009年2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随着信息的生产和利用的社会化程度的不断增加,通信、计算机软件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服务的产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各种各样的信息服务也逐渐渗透进各种行业,并对这些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信息产业对于物流产业的带动作用也越来越显著。

随着竞争不断加剧,传统的物流方式正向现代的方式转变,物流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信息化手段以更大程度地满足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的需求,物流企业对于物流信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物流信息服务便是专业化分工、物流产业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加剧的产物,并且显得越来越重要。物流信息服务实现了从最初的依附于物流业和信息产业、到逐渐剥离于这两个产业,直到最终实现了成为一种完全独立的产业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工作和服务产品影响企业的物流活动水平,并通过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及与客户企业的交互沟通促成或帮助他们进行创新。有利于提升我国整体的物流活动水平。

伴随着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蓬勃发展,它们也面对着许多来自于企业内、外部问题。“不创新即灭亡”,如果不开展服务创新,企业便会停滞不前,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向前发展的动力。于是,服务创新便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的物流信息服务在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产品、服务过程以及服务技能等方面还不完善,还有许多开展创新的空间。例如,现有的物流信息服务仅仅局限于提供物流信息系统,缺乏其他相关的物流信息服务,因此,亟需不断进行服务创新活动以保证能够不断为生产制造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提供完善的物流信息服务。但现有的物流信息服务的服务创新理论研究十分匮乏,无法为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因此,迫切需要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进行科学的研究,以指导实际的企业和产业活动。

在服务创新研究领域中,服务创新的过程研究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一方面,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应该遵循怎样的过程模式进行服务创新:另一方面。服务创新过程中各个步骤和阶段又应该重点关注哪些工作内容,是一个非常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

本文通过规范性研究法提出物流信息服务企业的服务创新过程模式,并指出过程中各个阶段需要关注的工作内容。本研究的物流信息服务创新过程范畴包括:服务创新从产生到展开和实施的过程。本部分将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的产生作为起点,主要研究服务创新整个的实施过程。

二、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的概念

正如RUST等所说,“为了有效保持竞争力,所有企业都必须成为服务型企业”。因此,服务创新发生的范畴十分“宽泛”。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服务业;制造业工业;非赢利性的公共部门。因此,服务创新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界定。从广义上讲,服务创新是指一切与服务相关或针对服务的创新行为与活动。相应的,从狭义上讲,服务创新是指发生在服务业中的创新行为与活动。本研究主要针对的是狭义上的服务创新。

邢文刚等(2005)服务创新是指提供与以前不同的服务满足,即服务组织通过服务概念、服务传递方式、服务流程或服务作业系统等方面的变化、改善或变革,向目标顾客提供更高效、周到、准确、满意的服务产品,增强顾客忠诚度,创造更大的价值和效用。

Rob Bilderbeek等f1998)提出很多服务创新是无形的。他们通常不是实物,而是一个提供解决问题的新的概念或者理念。

李刚等(2004)曾经提出,服务创新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业利益或者社会利益。他们从服务包的角度出发,认为服务创新是对服务包的改变,其最终效果是达到差异化。并认为只对某些无足轻重的内容进行修改,而无法对顾客需求产生影响的活动不能叫做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是一个过程,应当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不断分析顾客需求。寻找可以进行创新的切入点。

正如所有的管理研究的领域一样,服务创新的概念同样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是综合看来,学者们共同认可的是:服务创新是为了改善企业提供的服务产品而开展各种活动的过程。结合本研究确定的服务创新的范畴为狭义的,即服务业的服务创新,本研究给出对于服务创新概念的界定:发生在服务业中。企业为开发新服务产品或者为持续改进现有服务产品所发生的一切活动的过程。

本文给出服务创新的定义是:企业中与开发新服务或持续改善现有服务有关的活动和过程。

三、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式

一直以来,学者们对于服务创新的过程均开展了一定的研究。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Sundbo和Gallouj根据学者们构建的各种创新过程模型和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提出的服务企业服务创新的一般过程模式。这个过程模式提出了服务创新过程的它对服务企业创新过程实施和正式组织的一般过程进行了描述,是一个适用于绝大多数创新性服务企业的典型的创新过程模式。该模式特别适用于那些采用“模块化”或“顾客化”生产方式的服务企业,

在这个模式中,创新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概念阶段、发展阶段和保护阶段。其中,概念阶段主要是指概念发展和把概念转化为可实现的创新项目的初级阶段。创新概念可能来源于市场(顾客)或者企业内部的员工,还可以来源于员工与顾客的交互过程。销售员在此过程中扮演着主要的角色;发展阶段是创新被发展并具体实施、使用的阶段,如将某新服务产品投入市场时,进行一定的组织创新等。在发展阶段,包含若干参与者和组织部门。这个阶段又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子阶段。是由一个阶段(员工企业家精神)发展到另一个阶段(项目团队)。这两个子阶段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保护阶段是指创新性企业在创新产生的时候就必须保护自己的创新不被竞争对手模仿,尤其是产品创新的时候。保护意味着首先要保护包括企业形象、市场定位和品牌,并隐藏好创新的过程和如何进行创新;然后在运用一些正式的手段,如竞争条款和知识产权等,对

企业的创新进行保护。

Stmdbo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各个分割的阶段进行服务创新过程和相关要素的角度出发,但实际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是不可能将阶段划分得如此清晰。因此,Sundbo的研究可以成为我们研究物流信息服务创新过程模型的一个不同阶段性相关要素的理论基础。

除Sundo和Gglou{提出的服务创新的一般过程之外,另外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是Voss(1992)提出服务创新的过程。Voss指出,服务创新首先开始于服务创新的概念的产生。这些概念是通过一些技术性的方法获取市场需求的信息,并以此开发新的服务概念与创意,再发展这个服务原型(Service Proto~pe)。为了确保这个创新的可行性和可控性,通常是企业内部先进行服务原型的测试,或者是通过部分顾客的使用之后再加以修正,最后才大规模提供给顾客。这个过程必须要严格遵守一点规则,那就是新服务一旦投入市场之后,必须进行通过一定的方式或流程对其进行持续性改进,以利于下一个创新活动的产生。

Yoss的研究便是基于一个整体的过程即服务创新从产生到实施的过程,同时还伴有不断校正的作用。这个模型为物流信息服务创新过程模型提供了另一个思路。即服务创新必须要不断地进行持续改进。

除了以上的研究,国内的学者也对服务创新的过程进行了一些探讨,李刚、余倩(2004)也曾提出了服务创新过程。

OECD(1991)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反复的过程,并且一定要与投入市场才能称为创新。Garcia和CMantone(2002)也提出创新是一个过程。Voss对服务创新的描述也可以理解为他将服务创新定义为一个过程。笔者认为他们的研究与Voss的服务创新过程的研究角度基本相同,也与本文对服务创新的定义相互吻合,即服务创新本身应该就是一个过程,基于这种过程的思想,本文也将物流信息服务的服务创新首先定位于一个过程,因此实施服务创新活动也是对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本文提出物流信息服务创新的过程模式。

1,步骤一:服务创新的产生。本文认为服务创新过程应该是开始于驱动要素的驱动,这种要素可能是内部的,也可能是外部的,或者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

关于服务创新的驱动力研究是学者们最先研究的服务创新领域之一,这是服务创新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内容,J.Sundbo和F.Gafiouj在对多个欧洲国家的服务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Sundbo和Gallouj把单个企业作为识别驱动力的界面,将驱动力主要分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两种。外部驱动力主要包括轨道(Traiectories)和参与者(Actors),内部驱动力主要包括管理和战略(Management and Strategy)、创新部门和R&D;部门(Innovation Dpt,And R&D;)、员工(Emplovees)三种形式的驱动力。

在物流信息服务产业,根据这些重要驱动要素的相关内容,其中的社会轨道和管理轨道均属企业环境要素。而其中顾客要素、竞争者要素、和研发部门要素将直接对服务创新进行驱动,而环境要素、技术要素、服务专业要素、战略和管理要素不会直接促使企业产生服务创新,它们是作用于直接性驱动要素,并进而促使企业进行服务创新。因此,服务创新的驱动要素可按照下属方式进行分类:

(1)直接性驱动要素。直接性驱动要素主要包括顾客要素、竞争者要素、研发部门要素。

(2)间接性驱动要素。间接性驱动要素主要包括环境(社会、管理)要素、技术要素、服务专业要素、管理和战略要素。间接性驱动要素是通过直接性驱动要素作用产生不同类型的服务创新。

根据本研究前面的研究结果可知,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服务创新驱动要素包括直接性驱动要素和间接性驱动要素。其中间接性驱动要素通过直接性驱动要素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产生作用而开展服务创新活动和过程。

在驱动要素的驱使下,企业就会有创新的意愿。物流信息服务企业在不同的驱动因素作用下具体的作用路径不尽相同,但整体模式基本相同,即直接或通过直接因素作用的间接驱动因素作用下,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一定的变化,此时企业产生服务创新的意愿以应对这些变化,这种意愿不一定是由企业通过正式的行政方式确定下来,很多情况下,意愿是在无意识下产生的。而这种意愿的强烈程度在一定时间内会促使企业通过正式的方式展开创新活动。

2,步骤二:服务创新的设计。在创新意愿的促使下,企业开始准备进行创新。因此,设计便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在这个步骤,企业主要设计的是创新的维度,即在什么地方开展创新,以及创新的具体实施活动。

本步骤,创新设计的核心主要就是物流信息服务产品的开发与改进以及开发与改进所需要的一切活动,包括新产品创新、服务传递系统的创新等。其中物流信息服务的服务产品包括物流咨询服务、物流信息系统和其他增值服务。

设计活动中,企业要关注的应该是如何应用知识以实现创新,开展何种类型的创新,以及采取服务创新的方法。

3,步骤三:服务创新的测试及反馈。确定设计方案之后,根据Voss对于服务创新的描述,应该在一定范围内对这种服务创新进行测试,并及时得到反馈,以修正这些创新活动,实现最初的创新意愿,使创新能够实现其开发新服务或者持续不断改善现有服务的目标。

测试活动应该首先在小范围的部门和受众顾客范围展开,并全程监控整个过程,以便实时获取顾客和员工的反应与反馈。同时,要保证整个过程具有连续性和延续性,不能仅凭借很短时间内员工和顾客的反应就忽视测试结果反馈的延迟性。

这个过程是个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

4,步骤四:创新的实施及反馈。经过测试之后,创新活动就可以投入市场开始实施,这个实施过程中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是服务创新能力。企业需要具备超凡服务创新能力才能够将服务创新的设计通过与顾客的接触传递给顾客,并且保证整个过程从始至终均能够达到预期的服务创新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不断地将创新的结果反馈。反馈过程重点关注的应该是服务创新的绩效的评价。

5,辅助活动:创新的保护。基于Sundbo(1998)年对服务创新一般过程模式的阐述,创新的保护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物流信息服务本身是一种与顾客交互非常频繁的服务类别,因此,服务会完整呈现在顾客面前。随着竞争的加剧,竞争对手之间能够互相掌握各自的信息。因此,服务创新的设计、测试和实施过程均要注意辅助以创新的保护。整个过程可以通过增加申请自主知识产权等方式实现。

信息服务模式 篇3

关键词:农业信息服务,农业信息服,补偿补偿模式

一、农业信息服务的信息补偿

在我国的农业信息服务领域之中, 始终面临着这样的现状:农业信息服务的用户对于农业信息资源有着巨大刚性需求, 而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服务市场上的信息服务机构, 所能依赖的最直接、最主要的解决方式则是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投入和不断应用新的信息技术。以上两种手段虽然短时期内给予了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规模化提升, 但是并未解决农业信息需求和农业信息服务之间深刻的结构化矛盾。

这种深刻的结构矛盾, 再结合上各地区之间信息化程度的差异, 不同用户之间的信息素质、信息能力的差异, 不同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组织程度、信息渠道的差异, 共同形成了我国目前农业信息服务当中种种问题的症结。要解开这个症结, 需要农业信息服务的多方参与者的努力, 需要农业信息化新的制度尝试和完善, 需要作为主导者的政府的信息化观念的转变。而农业信息补偿正是这种转变观念、制度完善、多方妥协的结果。

二、农业信息服务的补偿对象及内容

(一) 农业信息服务的补偿对象。

随着农业现代化、市场化、信息化程度的加深, 信息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对于信息要素占有量的差异———信息贫困, 也必然导致农业生产当中收益的差异。这种差异性、不均衡性, 则正是农业信息服务补偿提出的根源。而在补偿过程中, 首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鉴别农业信息生产的补偿对象。而在实际当中, 往往易于简单地将信息的贫困等同于农村贫困人群。

笔者日前针对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均衡状况展开调查。调查按照西部太行山区、中部平原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和东北部冀东地区的地域和地形区分, 抽取了四个样本乡村。[1]

通过调查发现导致信息贫困的因素当中, 除了生活贫困的主要内在因素之外, 受信息能力、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地区信息化水平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也很大。农村贫困人群在社会财富的首次分配过程中处于弱势的地位, 在此情况下更易于导致信息贫困, 并由此引发恶性循环。但应当注意到的是, 信息贫困人群并不完全等同于社会财富的贫困人群。通过调查, 农村信息贫困的成因更加复杂, 社会财富的简单累积增加, 并不能够直接导致信息贫困的改善。究其原因在于, 信息贫困的成因不仅包括信息总量的缺乏, 还包括信息能力的缺乏, 信息需求的沉睡等多种情况。因此, 可以得出, 信息补偿的对象在农村信息化发展的不同层次之中长期存在, 并不是简单地随着信息占有量的增加而消除。对于信息处理能力、信息需求挖掘能力的缺失同样是农业信息服务的补偿对象。

(二) 农业信息服务补偿的内容。

针对农业信息服务补偿对象的不同状况, 补偿应当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1. 信息总量的补充。

在农村和农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 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信息服务机构所着重解决的问题就是农业信息信息服务的信息资源量的增长。但随着各种农业信息化工程的逐渐完成, 农业信息化进入新的阶段之后, 应当认识到单纯因为信息总量的缺乏而导致的信息贫困已经越来越少。而与此同时, 与信息总量的膨胀相比, 信息资源的接入量的增长并不明显, 也就是说信息高速公路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在农业信息服务当中同样凸显。[2]

2. 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素质的提高。

现阶段的农业信息服务的用户正日益陷入这样的困境之中, 海量的信息资源增长使得用户信息过载现象严重, 与之相对的是信息处理等信息素质的培养相对停滞落后。而在农业信息服务的过程中, 往往关注的是信息资源量的保证。这也就得以解“农信通”工程等的困境。

3. 对于补偿对象的信息需求的挖掘。

农业信息服务的补偿是对农业信息服务制度的补偿与完善, 坚守的是信息公平的底限。因此, 在补偿的过程中不能简单地寄希望于信息环境的改善、信息用户自身素质的提升, 还应当主动引导信息补偿的对象, 挖掘他们的信息需求。这种对于信息需求的挖掘, 一方面保证削减了由于信息贫困所导致的农村贫困人群;另一方面, 对于已经占有大量的信息资源的用户来说, 也是对于信息资源的一种合理优化的配置。

三、农村信息贫困的症结

(一) 制度的困境。

在农村社会中, 存在着大量的信息弱势群体。信息弱势群体的致因是在农村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下来的, 它的消除也必然是一个长期的持续过程。在现今的农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 看似是为全面消除信息贫困提供了一条光明之路。但实际应用中可以发现, 在新的信息技术应用和农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中, 这种信息的贫富差距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削减。应当明确的是, 在同等的信息环境条件下, 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信息素质较高的农业信息服务用户被赋予了更多的信息权利。而本身信息能力存在缺失的用户群体则始终处在被忽视、被排除的地位。甚或导致, 由于新的信息技术对于传统信息服务手段的驱除, 使得部分农业信息服务的用户失去了赖以维持的信息服务渠道, 而新技术的农业信息服务门槛又限制了该类人群的进入。以至于在某些限制条件下, 由于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客观上制造出了信息贫困的新人群。如果这种信息鸿沟不断扩大的趋势未得到遏制, 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农村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

(二) 用户自身信息能力的缺失。

同许多行业领域的信息化过程一样, 农业信息服务的用户在信息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缺失。这种缺失来自于用户自身信息素质、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地域区别、行业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而更特殊的因素则在于农业生产的从业人群存在着断档的风险。在农业信息化的同时,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 越来越多的农业从业人口, 特别是青壮年, 开始向城镇转移, 农村生活空心化, 农业生产人员大量流失。而以信息化、市场化为导向的现代农业的建立, 又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从业人口。这一尖锐的矛盾不仅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更是导致农村信息贫困的根本原因之一。

(三) 有待培育的农业信息服务市场。

农业信息服务是在以政府为代表的公共服务机构主导下开展, 但是同时又引入了多种的市场化主体, 采用市场的手段调节各类农业信息资源的分配。在这种不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仅应当看到生产对于消费的决定性作用, 还应更进一步认识到农业信息服务消费对于农业信息生产的刺激。而农业信息服务的市场并不是自发的成熟的, 需要农业生产的参与者耐心的培育和引导。既要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 又要考虑对于用户的信息需求的深度挖掘。这就要求对于用户要进行全面的认识, 详细考察他们的信息行为, 从不同的知识结构、年龄层次、农业行业差别等多个角度加以区分。

四、农业信息服务的补偿方式

(一) 降低信息传播的门槛, 重视对于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的应用。

在农业社会结构中, 农民作为其中的核心, 在一定时期来看将会长期存在着由于信息获取能力不足、信息处理能力不够等所导致的信息贫困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成因很多, 要有针对性的解决, 必须借助于有效地信息传播手段。而在实际工作当中, 一些传统的、非常规的信息传播有段, 体现出了它们在针对特定的用户目标人群时的有效性。[3]

(二) 增加农业信息服务参与的主体。

在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的参与过程中, 只存在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对象两种角色。在农业信息服务的内容和对象之间缺乏必要的联动。造成一方面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信息能力不强, 信息需求长期被忽视;另一方面信息服务的内容分类不准确, 信息组织、信息挖掘的程度不高。两者之间的差异, 造成了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信息化水平较高 (一般理解为硬件水平比较高) 的地区出现设备和内容长期被闲置, 投入和产出比例严重失衡的现象。也即是说, 针对信息化的投入始终处在损耗的状态, 投入的经费没有有效消除信息贫困的人群, 使得经费在分配上没有达到最优化的配置。尝试解决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增加农业信息服务市场中的主体, 设立农业信息经济人的角色。在农业信息服务的信源和信宿之间设立农业信息经济人的环节表面上看是增加了信息传播的环节, 使得农业信息服务的对象面临着信息权利的再分配的环节, 但在实际上是提高了农业信息服务的效率, 是有效解决目前的窘境的手段。

(三) 政府补偿方式的多样化。

农业信息服务补偿的主体是政府, 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信息服务市场的客观规律。在充分利用政府已经掌握的农业信息渠道的同时, 对于其他的补偿措施可以考虑采用政府采购的方式进行。政府所要做的最主要努力在于, 不能过分侧重于从农业信息服务提供者角度考虑地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高低, 还应当从农业信息服务对象的实际状况出发。最主要的措施在于, 转变政府的治理观念, 改变农村信息化工作的考核标准, 在政策的角度对于农业信息服务补偿的市场化主体参与加以鼓励和引导。

(四) 农业信息工程的信息服务补偿配套措施。

要将农业信息工程建设作为系统化和长期的工作来看待, 工程建设除了包括硬件的设施建设之外, 还要提高软件的服务和培训能力。在考虑工程的验收情况时, 不仅要考虑对于农业信息服务用户信息素质提升和信息需求挖掘的程度, 更要着重考虑信息补偿项目的配套。

五、结语

农业信息服务补偿模式的提出, 对于消除农村信息贫困, 促进信息公平和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农业信息服务更能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发展更加协调, 为推动农村社会均衡发展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参考文献

[1] .吴新丽, 乜蓉峰, 董静芳.河北省农业信息服务发展的均衡状况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4, 10:159~160

[2] .李道亮.中国农村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9)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9

信息服务模式 篇4

作者:出处:通信信息报 [ 2004-01-17 18:37 ]

摘要:

导读:中国电信构建营销服务渠道,与客户零距离接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客户之间最大化的信息和服务价值共享。当前,中国电信四大营销渠道已经逐步形成,中国电信的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国电信渠道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共享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电信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主要表现为异质竞争日益激烈,同质竞争已经全面铺开。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处境使得如何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已经成为电信企业竞争的焦点。2003年,中国电信通过解放思想致力于创新服务模式,构建营销服务渠道,把“用户至上,用心服务”落到实处。中国电信服务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共享文化,与客户共享发展,共享信息文明成为中国电信提高客户忠诚度,赢得市场和客户的根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总监刘红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效的营销服务渠道不但能够增强销售能力,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中国电信与客户共享信息文明是提高客户忠诚度,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通过对市场和服务进行细分的四大营销渠道建设将促进共享价值的最大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信己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与此同时,电信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端市场的效应开始显现,利润日趋摊薄。而且,电信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同质、异质竞争全面展开,发展的压力和难度加大。

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要求电信企业以提高客户忠诚度为竞争焦点。要做到这一点,电信企业就要与客户实现信息文明共享,让客户能够同步共享企业发展。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刘总监指出,中国电信在把握电信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进一步改进营销服务体系,使之适应电信发展的新要求。而且,要让创新成为经营管理活动的主旋律,贯穿于经营服务的全过程,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为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忠诚度,电信企业必然要与客户一起共同为提高信息文明而努力。2003年,中国电信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细分服务构建起面向大客户的“大客户经理制”,针对商业客户和公众客户的“社区经理制”,“农村统包责任制”,以及面向所有客户的营销服务基础平台—“10000”号客户服务中心等四大营销渠道。通过四大营销渠道,中国电信能够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保证了客户的价值实现,促进客户忠诚度的提升。

刘总监强调说,首先,建立面向不同客户群的四大营销服务渠道是“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的具体深化,是实现“与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面向不同客户群实施差异化营销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加快四大渠道建设,是中国电信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营服务从产品战略向客 户群战略转变,从单纯注重客户规模向效益和规模并重转变”的迫切需要。第三,加快四大渠道建设,是实现本地网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本地网是中国电信最基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中国电信本地网通过渠道建设为本地网的经营管理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增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

目标的实现。而且,截至2003年11月底,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总数逾1.6亿户。而在同时,中国电信的营销渠道也正在逐步完善。而对于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创新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把中国电信做大、做强、做优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电信强化创新思想,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渠道建设是为了打造与客户共享价值的商业模式,是一场真正的企业革命。

刘红建告诉记者,渠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建设渠道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渠道建设实施针对性营销服务,发展业务、保存量、激增量,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

他表示:“渠道建设是电信企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涉及面广,仅靠市场最前端几个部门的努力,不可能完全到位。”

因此,渠道建设任重道远,它是一场真正的企业革命。2003年,中国电信紧抓渠道建设,逐步完善一些关键性问题。

首先,强化企业创新思想。刘红建指出,“市场环境变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就得变”。电信市场竞争状况瞬息万变,适应这种变化,电信企业必须时时创新思想,创新服务模式。四大渠道的建设是中国电信在营销意销意识上的重要创新,“只有实施四大渠道建设,电信企业才能创新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差异化的主动服务”。

其次,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中国电信通过四大渠道建设与BPR流程重组战略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后端—前端—客户的完整整体。中国电信对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达到适应渠道建设的目的。人员众多,人员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桎梏。作为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中国电信通过渠道建设,结合营维合一、教育培训、竞争上岗等配套改革措施的推行,建成了一个遍布城乡,覆盖1亿多电话用户的强大营销网络,造就了一支懂经营、懂网络、会服务,有市场意识、有竞争意识的营销服务大军。

“这不仅将中国电信人多负担重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而且还将为辅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开辟新的路子,探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出路。”刘总监如是强调。

中国电信不断提高经销服务水平是永恒的主题,因此,中国电信渠道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共享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电信的四大营销渠道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得以凸显。但这是一场“企业革命”,必然要伴随新旧思想碰撞,新旧矛盾演变,可以说依然是任重道远。

刘红建分析说,目前,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这样一些思想,有些人急功近利,有些人产生畏难情绪。而且,部分员工对渠道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渠道的作用不大,动摇了渠道建设的信心。因此,中国电信要进一步在集团上下进行广泛动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要 2 让广大员工认同这样的服务价值观,就应该通过培训等措施强化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服务模式。

渠道建设确实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企业革命。刘红建在采访中说道:“渠道既是企业面向市场的最前端,又是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最基层。”当前,中国电信的体制机制、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存在部分不适应渠道建设的环节,而要对这些环节进行改革无疑将是一个“大手笔”。

刘红建指出,企业应该借渠道建设的东风推进和深化改革,把渠道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有利的契机,同时还要与企业改革、海外上市相结合,从而为企业渠道建设理清道路。

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初探 篇5

关键词:检察文献 信息咨询服务 知识服务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当前图书馆文献服务应从单一指导用户查找相关文献,向充分开发和利用文献的知识服务模式转变。知识服务是指从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资源中按照人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提炼知识,并用来解决用户问题的高级阶段的信息服务过程。其特点在于,它是一种面向知识内容和解决方案的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是知识服务的一种基础形式。信息咨询服务以信息媒体中的信息资源为对象,结合特定用户的信息需求,以信息开发为手段,利用各种参考工具、检索工具及有关文献,对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浓缩、转换与创新等一系列工作,为用户检索、揭示、提供文献及文献知识或文献线索。

一、检察文献服务支撑模式现状

国家检察官学院图书馆的检察文献服务一直以来都以馆藏特色实体文献以及外购数据库为支撑,主要提供单向的文献查询、获取服务,缺少信息反馈与互动性。中国检察文献中心力争在整合各种特色资源的基础上为整个检察系统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包括电子平台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文献深度开发特色服务等。

信息咨询服务在国内主要公共图书馆和高校、科研院所图书馆中已较为成熟,但在大部分专业图书馆才刚刚起步。截至目前,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探索已有两个具代表性的实例:

1.职务犯罪研究文献目录收集。以国家检察官学院职务犯罪研究所整理的《职务犯罪研究文献目录收集框架》为导引,利用国家检察官学院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国知网、国家图书馆等平台,检索从1997年至今的相关专著、优秀博硕士论文、核心期刊论文,并按职务犯罪研究的四个板块提交索引目录与原文,为职务犯罪研究所编写《职务犯罪前沿问题研究综述》做好基础性工作。

2.《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资料汇编。以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整理的《<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主要问题清单》为导引,利用文献中心馆藏资源及外购数据库电子资源,检索相关论文和图书,并从中筛选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编。最终汇总了206本图书,788篇论文,按主题分为26个一级文件夹,下含图书目录索引、论文目录索引和论文,报送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专班”参考。

二、构建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现实必要性

检察理论研究是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基础和先导,理论研究离不开大量的检察文献资料。曹建明检察长指出,检察文献中心的成立为更好开展检察理论研究搭建了一个很好平台,要借助这平台加强检察理论研究,多出高质量研究成果,建成全国最有影响的检察理论研究基地和专业化的检察智库。检察文献中心要面向全体检察理论研究人员,提供全面的查询、检索服务,不仅是储存文献资源的场所,更要成为发掘、创新和应用检察研究成果的平台。因此,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言而喻,在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和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和准确的服务。

三、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构建

(一)确定服务内容

根据检察系统用户的具体需求和检察文献的资源特色,结合初步实践经验,检察文献的信息咨询服务可包括:定题检索、专题资源库、文献综述等。

1.定题检索。根据用户的科研需要,对用户事先选定的主题,利用关键词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文献跟踪检索,把经过筛选的最新检索结果,以书目、索引、全文等方式提供给用户,为用户提供从课题前期调研、开题立项、项目进展中和成果验收全过程的文献检索服务。

2.专题资源库。根据用户需求,系统收集用户关注领域国内外相关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等文献信息,加工信息资源,提供二次文献或全文,辅助建立专题、专项数据库或数字产品。

3.文献综述。依托丰富的文献资源和法律专业背景的咨询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在全面检索文献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进一步整理和加工,并加以分类、总结,撰写文献综述。

(二)服务对象和范围

1.服务对象。初期以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设科研机构和教职工为主,模式较为成熟后,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推广至学员以及其他检察系统内人员。

2.服务范围。检察系统内的研究课题,初期以服务国家检察官学院内课题为主。

(三)服务流程概览(用户)

1.规则制定。为更好服务用户、厘清权责关系,制定《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规则》,并附《信息咨询服务申请表单》。

2.服务申请。用户提出服务申请,填写信息咨询服务申请表单并提交,检察文献中心工作人员与申请人须做有效的双向沟通,商定检索完成时间、检索结果提交方式、参与人员保障方式等。

3.成果提交。工作人员按用户要求方式提供服务,最后向用户提交索引或全文等形式的成果。

4.建立咨询档案。对咨询工作完成后,工作人员通过登记用户基本信息和联络方式,记录咨询起止日期、内容,提交资料的名称、形式、来源、文种、数量及采用的技术手段,用户对咨询的反馈,并附原始检索式。咨询档案一方面备以查阅、统计和总结,另一方面可作为衡量咨询服务质量的依据。

(四)服务技术方法及细节要求(检察文献中心)

受理咨询时,工作人员通过口头、书面、电话等方式初步了解用户要求。受理后,工作人员对课题情况、用户要求做具体调查。确定解决问题的初步方案和方法,如选择检索工具(电子数据库)和参考工具书,确定检索标识、检索途径、检索方法、进一步提取关键词和编写检索式等。在用户所需文献来源范围内进行检索,每种来源范围独立成表。将获得的结果直接通知用户,检验效果,听取反映,以便修正检索方案,进行深查或再查。经过一系列文献调查、查找、鉴别,获得用户需要的文献或文献线索后,进行登记、汇总、整理、编排,按照申请人列出的索引项及其他索引要求编制索引表。答复咨询的方式,依课题性质和用户需求而定。或直接提供答案,介绍有关参考工具书;或提供专题书目与二次文献资料;或直接提供原始书刊资料、文献复制品;或提供网址。

四、构建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的几点要求

(一)人才储备

检察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涉及到检察各类文献的收集、管理和运用,不仅涉及检察理论、检察史,也涉及图书馆学、档案学、文献学、目录学等许多方面。故而检察文献的信息咨询服务对服务提供者的素养要求极高,最好同时具有法学与图书情报学专业背景。中国检察文献中心可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方式,培养图书馆员把众多分散的检察文献收集好、管理好、运用好,最大限度发挥文献的价值。

(二)合作交流

树立共建共享发展理念,加强行业内交流合作。从资源建设到提供信息咨询服务,都必须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理念,充分利用开放获取资源和其他高校图书馆、档案馆、法学会图书馆、研究所图书馆等馆藏,最大限度满足用户信息咨询需求。

(三)专题数字馆藏建设

公共信息服务的创新模式研究 篇6

关键词:公共产品,公共信息服务,视频在线

进入21世纪, 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无时无刻都在信赖于信息的收集、检索、处理和应用, 特别是在公共信息服务领域, 公共信息对公众生活影响巨大。政府是信息最大的拥有者、生产者、使用者, 政府在公务活动中获取和拥有的信息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作为现代服务型政府应当将这些信息及时向公民公布;随着民主政治和行政法制的不断健全, 公民参政议政的呼声越来越高, 这些也要求政府将公共信息快速、有效地供给[1]。另外, 在现代社会, 知情权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也是公民实现其他权利的必要基础和前提, 而知情权的实现必须信赖于公共信息拥有者的信息供给和公开。近年来, 我国政府在推动政务公开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如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首次对公民知情权做出了明确规定, 这是我国保障公民知情权的重大举措。条例不仅对政府做出了强制性规定, 还赋予了公民主动要求政府公开某些特定政府信息的权利。更为重要的是, 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 公民可以依法举报, 有效地维护了其监督和保障的权利[2]。但是政府在公共信息供给上存在着供给模式单一、信息单向流动、检索困难等问题。本文在分析公共信息供给现有模式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探讨了“民情视频在线”模式在公共信息服务中的一些特点。

1 公共信息服务现有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按照信息生成的途径不同, 可以把信息分为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其中公共信息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例如政府在制定一项公共政策前, 首先要进行广泛的民意调查, 了解不同利益群体的基本诉求, 公共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处理成为公共政策科学与否的前提。公共信息对于公民生活也有其重要的影响, 如人们在购买商品房前, 往往要了解小区周边的交通状况、治安状况等公共信息。

政府是公共信息最大的拥有者和控制者, 这是由政府作用领域的广泛性以及作用时间的持久性所决定的, 作为一种公共资源, 政府所拥有的公共信息必须自由地流动, 以便为公众开发利用, 从而产生巨大的效益。如果政府对公共信息不公开, 甚至封锁或单方面垄断时, 将会增加市场主体的交易成本, 抑制公民自主发展, 还可能造成公权泛滥和权力寻租[3]。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以广播、电视和报纸为媒介的公共信息供给模式, 本文称之为“广电”模式;另外一种是以政务信息网为载体的公共信息供给模式, 本文称之为“政务网”模式。这两种公共信息供给模式的特点是:公共信息告知范围广、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但缺乏互动性、回应性和个性化。它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 以广播、电视和报纸为媒介的公共信息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在现阶段普遍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 除少量的政府补贴外, 主要依靠广告创收来维持正常的运行, 公共信息的供给所需资金大部分也有赖于此。而广告的收入依赖于受众的绝对数量, 也就是收听 (收视) 率。因此, 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媒体为了生存和发展, 更多地将目光集中在影响收听 (收视) 率的各个因素上, 如把新闻、影视娱乐节目等节目安排在黄金时段, 迎合部分观众 (听众) 的需求, 当经济利益和公共利益发生矛盾时, 更多考虑经济利益。“赢利”毕竟是一个硬指标, 不考虑经济利益的广电部门在市场经济中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

当前, “广电”模式的决策程序是“自上而下”的, 信息供给的品种、数量、渠道都是由上级政府部门决定的, 难以真实、全面地体现公众的意愿与需求。中央政府提供的是全国性的公共服务信息, 很少能顾及各地的差异性, 地方政府官员受政绩考核制、任期制等因素的影响, 热衷于投入少、见效快、看得见的“短平快”公共服务项目, 不愿提供一些期限长、见效慢而边际效益却比较高的公共信息服务, 在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总量不足的前提下, 一些公众不需要或需求较少的公共信息却供给过剩。而与公众生活相关的公共信息服务却供给不足, “广电”模式的公共信息供给中的自上而下的决策方式, 不可避免地造成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中的越位现象, 同样也造成公共信息服务的供给偏离需求。长期如此, 必然会导致公共信息供给的结构失调和资源配置的低效率。在各级广电媒体普遍对意识形态和经济效益抓得比较“硬”, 对公共信息服务抓得比较“软”的情况下, 也导致了城市公共信息和农村公共信息供给的“数字鸿沟”。在农村公共信息供给方面, 政策、市场、科技、农资、气象和产品信息依然占主导地位, 存在信息内容差异化不明显, 信息服务群体针对性不强, 适宜性和采纳性较差等问题[4]。

1.2 以“政务网”为载体的公共信息服务供给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子政务的发展, 政务网站已经成为政府供给公共信息的主要模式。越来越多的政府通过政务网为公众提供公共信息, 并接受公众反馈, 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信息化水平和公众使用信息技术的水平不高, “政务网”模式在公共信息供给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1.2.1 公共信息服务时效性、互动性不高

“政务网”模式供给公共信息的方式是以网页、电子文件的形式在网上发布, 公众可以浏览下载, 但相当多的公众并不熟悉政府部门的业务, 这种条文式的公共信息枯燥难懂, 要想通过政务网的方式得到清晰而详细的解释, 一是缺乏时效性, 二是缺乏互动接口。虽然一些政务网站开设了“在线咨询”、“在线问答”一类的栏目, 但利用效率较差, 主要原因是政府工作人员的回答不及时, 公众上网查看两次没有得到答复, 就可能放弃或者寻求另外的信息供给模式, 如电话或现场咨询, 如果公众想得到即时公共服务信息, 在线提问后, 再次上线可能会忘记事情本身或遗忘登录密码而不了了之。

另外, 政务网信息供给内容由业务部门主管, 而网站网页的更新管理则属于信息技术部门, 部门之间难免存在着沟通不畅的问题, 造成公共信息服务的时效性较差。

1.2.2 准确定位所需要的信息比较困难

“政务网”模式在网络上汇聚了政府各个部门的各种信息, 作为一个普通公众很难清楚地了解需要的信息源自哪一个分类, 哪一个部门, 在政务网上找到所需要的信息对于一个不经常上网的公众来说是相当困难的, 特别是一些上了年纪的群众对于网络和网络信息的分类不熟悉, 常常会导致政务网上的公共信息无法得到充分的利用, 登录政务网有时可能只是查询某一个部门的电话。因此这种模式供给的信息利用率不高。

1.2.3 政务网站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政务网站发展相当迅速, 95%以上的地方政府建立了政务网, 但调查研究还显示, 65.6%的人没有访问过政务网站, 每天都会上网的公众只有14%的人访问政府网站, 33.3%的人偶尔访问政务网站, 其余的没有访问过政务网站[5]。对政务网作用的调查显示, 它没有成为公众不可或缺的公共信息来源, 政务网站的认知度和影响力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1.2.4 过度强调以政府为中心, 忽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

政务网信息供给模式过分强调以信息发布者为中心, 它一般按照政府机构设置公共信息服务目录, 从公共信息产品输出部门的角度, 依据《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 单方向提供信息服务, 主要实现形式以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所需条件为主, 较少考虑公众对公共信息的互动性需求。40%的政务网能够实现简单的信息交互, 只有不到20%的政务网能够实现网上的事务处理[6]。“政务网”模式并没有从信息需要者的角度考虑供给什么, 如何供给的问题, 没有考虑如何方便地使公众适时适地地获取有用的公共信息, 更无法有效供给信息需求者主动申请的信息服务。对于特殊的公民和社会组织的特殊信息需求, 很难提供人性化和个性化的公共信息服务。

1.2.5 政务网站的公共信息安全问题

政务网站近年来遭黑客攻击而被篡改、破坏的事情时有发生。仅2007年, 就有3 000余家政府门户网站发生过网页被篡改的事件, 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有效供给和政府形象。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逐步推进, 政府门户网站所承载业务的数量在逐步增加, 网站被入侵或篡改所带来的危害将不仅限于政府形象的损害, 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严重的社会问题[7]。

2“民情视频在线”公共信息服务模式

2.1 公共信息服务新模式

“民情视频在线”公共信息服务模式是青岛市市北区创新建设的国内首个通过音视频即时通讯方式, 供给公共信息、倾听民意、解释政策、受理投诉的网络服务平台, 它与市北政务门户网站及各子网站共同组成政府公共信息供给的互补模式, 它的主要功能包括音视频实时交流、文件传输等。社区居民到社区工作站通过音视频直接与相关职能部门对话, 从而形成居民与政府相关部门视频和音频咨询办事的互动机制, 极大增加了信息服务的有效性。“民情视频在线”的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民情视频在线”系统从设计上来说, 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 在区政府建立服务中心, 配备服务器和相关软件。根据设置的栏目, 如民生服务、民生保障、民生事业、民生安全、民生投诉、街道工作等, 抽取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值班, 并要求各相应主管单位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每周和每月一次轮值。由各单位的派出人员在区政府服务中心提供相应的政策信息服务。栏目设置和服务项目会根据实际需要逐步调整完善。第二, 在全区所辖的164个社区分别设立工作站, 配备个人电脑和一名工作人员, 负责公民的接待与操作咨询。

区政府服务中心负责政务服务席位和项目的调整、系统运行管理、综合协调, 与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共同负责社区工作站人员选配及培训。区监察局负责效能投诉、日常监督和考核。区计算机中心负责该系统的网络管理和软硬件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为网络稳定运行和系统安全提供技术支持。区下属164个社区分设工作站, 每个工作站工作人员, 负责“民情视频在线”系统的使用, 以方便群众进行信息交流, 反馈意见和建议。

民情视频在线实行8小时的工作制, 对在岗工作人员严格要求, 规范解答, 定期反馈, 对群众提出的问题热情解答, 周到服务。对不能做出解答的或者不应由本部门负责的应耐心解释, 不能推诿扯皮, 坚决杜绝“冷、硬、蛮、横”现象的发生。同时, 政府机关部门可以利用“民情视频在线”系统加强与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联系, 召开视频会议, 相互交流工作, 进行工作部署、政策解读等。

2.2“民情视频在线”在公共信息服务方面的优势分析

“民情视频在线”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创了公众与政府各单位远程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先例, 在建设回应型、服务型政府上有重要的标本意义。它在公共信息服务上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2.2.1 实现“一站式”公共信息供给

“一站式”服务即企业和公众只要去一个政府综合办公地点即可解决需要政府办理的所有相关业务。“一站式”服务可减少办事环节, 在相同时间单元内通过信息技术收集更多信息, 使政府与公众联系更紧密。但是“一站式”服务的建设需要对政府机构进行重组, 业务流程进行再造。这给政府不同部门及政府间的协调和合作提出了挑战。民情视频在线可以作为一种公共信息供给的过渡模式, 提供政府“一站式”公共信息服务, 可以把它看成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 前台直接面向公众承接服务请求和返回服务结果, 后台则是任务的实际执行部门。辖区中的公民可以在社区请求政府前台服务中心提供各种与公民相关的信息服务, 办事群众不必知道政府“一站式”信息服务中心的后台如何运转。在现场就可以由接线员转接提供信息的相应部门, 也就是说居民在社区就可以得到政府各个部门提供的所有与公民相关的信息, 因为视频在线运行制度规定属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问题, 要及时办理;属多个部门联合办理的事项, 受理部门牵头协调办理, 并按时反馈。这种模式和运行制度保障了公民“一站式”信息服务需求。政府无须机构重组和流程再造即可有效地提供公共信息的全部内容, 这种模式将政府业务部门集成, 有效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 不断完善政府公共信息供给, 还可以有效地解决政府业务部门的信息孤岛问题。

2.2.2 良好的互动性

应用民情视频在线, 公民与政府公务员可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通过使用语言、表情、肢体动作方便快速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这种方式具有良好的互动性。公众提问, 工作人员回答, 有效地解决其他两种信息供给模式互动性不足的问题, 工作人员因为工作过程完全由计算机监控, 实时录像, 在交流时会表现出足够的耐心, 细致。在微笑服务公众的同时, 密切了政民关系, 树立了良好的政府工作形象。

2.2.3 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广电模式”和“政务网模式”供给具有通用性、广泛性、时效性等特点, 但正是由于信息供给范围广, 而无法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民情视频在线方式在信息供给范围上比较窄, 仅限于区政府管辖内的所有社区居民, 正是这样, 才有条件为辖区居民提供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 如社区某居民需求申请经济适用房的条件、程序和建设信息, 由国土资源管理负责解释并提供信息, 然后可以在社区客户端打印出其所需要的文件, 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2.2.4 有效消除数字鸿沟问题

数字鸿沟也称信息鸿沟, 简单说就是信息的富有者与信息的贫困者之间的鸿沟。它最先由美国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 (NTIA) 于1999年在名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中提出, 随后出现在官方的文件中[8]。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与发达国家在信息化基础上存在明显的差距, 在我国东西部之间, 城市和农村之间, 年轻人和老年人之间, 贫穷者和富有者之间都存在着明显的数字鸿沟。民情视频在线模式可以帮助处于信息劣势的一方, 在掌握较少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的情况下, 获取所需要的公共信息, 弥补政务网模式中获取信息需要电脑和上网等一些硬件条件的不足。

这种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如服务人数受到限制。视频在线没有和Internet形成接口, 公民可以随时随地请求视频服务。但随着视频在线服务的时间的增加, 一些典型在线视频服务案例可以放在政务网上, 一旦公民有类似的信息服务需求时, 可以直接网上观看, 为以后的情境式信息服务打下良好的数据视频基础。

3 结论

本文归纳了公共信息服务现有的两种模式:一种是“广电”模式, 一种是“政务网”模式, 分析了这两种信息供给模式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新型公共信息服务模式———民情视频在线。它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并结合服务大厅和社区工作站, 是对政务网信息服务的一种有益补充;既充分考虑了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局限性, 又具有交互性、个性化、一站式等信息服务优势, 在公共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实践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常杰.公共信息服务与政府信息公开[J].档案, 2008 (6) .

[2]施雪华, 邓集文.当前中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问题及对策[J].行政论坛, 2008 (2) .

[3]施雪华, 邓集文.强化政府公共信息服务的重大意义[J].长江论坛, 2005 (4) .

[4]熊晓元.以需求为主导构建有效农业信息服务模式[J].农业经济, 2008 (4) .

[5]陆敬筠, 仲伟俊, 梅姝娥.电子公共服务公众参与度的实施分析[J].情报科学, 2008 (2) .

[6]王慧军.政府网站公共服务的6个问题[J].中国信息界, 2008 (11) .

[7]邓集文.当前我国政府公共信息服务传输体制创新研究[J].理论导刊, 2008 (7) .

信息服务模式 篇7

一、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服务的挑战

社会信息化服务主体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阔, 包括网络化的服务行业、知识化的人员结构以及信息化的服务组织等。社会信息化服务客体指的是信息化、智能化和知识化的社会生活主体。社会服务方式的信息化建设指的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整个服务过程, 例如采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 为社会服务课题提供全面服务。目前, 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基本上就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化的服务方式, 由此可见, 信息化的服务方式才是社会服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内容。

在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的时期, 档案部门主要是为社会提供实体信息服务, 包括档案纸质原件、复印件、资料汇编等。但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档案信息服务的技术、载体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改变, 传统的借阅纸质档案信息资源的落后方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档案信息服务的真正需求。如果仍然采用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 必将无法真正发挥档案信息资源的价值, 更无法充分体现档案信息服务的有效性和便捷性, 在提高服务资金成本的同时, 更不利于档案信息服务工作效率的提高。

目前, 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的基本生活方式, 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促使了档案事业在信息服务方面必须进行改革, 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拓展档案事业的发展空间。社会信息化速度与节奏的瞬息万变, 使档案事业的信息化发展面临了各种挑战和问题, 对档案信息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落后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现代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 如果档案信息服务得不到有效改变, 必然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

二、档案信息服务模式体系的构成

1.服务理念。档案服务理念来源于哲学, 是理念的一个子概念。理念指的是不同人基于个人角度出发, 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与观点, 并且指导其个人的行为活动。同时, 理念更是一种意识, 人们对于不同的事物都会拥有个人的理念和表述方式, 包括服务理念、管理理念、营销理念等。

2.服务制度。服务制度指的是基于服务理念下, 创立和建设的相关服务规则、流程、方式和权限等。服务制度包括的内容十分广泛, 只要与档案信息服务相关的工作内容, 都可以归入到档案服务制度建设中。服务制度的本质是体现服务理念, 通过制度可以使人们了解档案信息服务机构的职能、职责、范围和权限等信息。

3.服务机构。服务机构是将服务方式、服务流程、服务制度等进行实践的部门。社会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是提供档案资源服务的部门, 包括社会信息公开档案机构、历史档案机构、专业档案机构等。档案服务机构是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的实践者, 并且要紧跟时代发展, 以适应不同社会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工作的变化。

4.服务方式。服务方式主要是为了达成最终的服务目标而采用的多种方法和流程。理想的服务方式需要获得预期的服务效果, 并且符合最初预定的服务理念与宗旨。对于社会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来说, 服务方式的最终目的是加速档案信息资源的传播, 提高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为档案信息需求者提供有效服务。

5.服务程序。服务程序与服务方式完全不同。服务程序指的是方式的实施过程, 而服务方式的确定必须在实施服务程序之前, 因此, 服务方式与服务程序是相互依赖的。对于社会档案信息服务机构来说, 档案信息服务的程序主要以服务方式作为其实施依据。

三、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构建

1.完善档案保管期限单据。档案保管期限单据直接影响到档案价值鉴定的工作正确与否。因此, 国家档案保管期限单据是各类档案机构部门制定档案保管期限单据的依据, 其水平、流程、制度决定了档案信息资源保管单据的质量。由此, 不断优化和完善国家档案保管单据, 是确保社会各类档案机构部门正确制定档案保管期限单据的基础。国家档案保管期限单据应该充分考虑可操作性和原则性, 将档案形态价值、鉴定价值、电子信息等创新型理念融入档案保管单据的制定中, 增强其理论指导内容。同时, 档案保管期限单据要充分考虑档案范围、具体条款、期限划分等, 始终坚持灵活性和务实性, 坚决不推行“一刀切”的档案保管期限单据。

2.完善档案服务监督制度。从档案信息服务的监督客体来说, 主要是重点监督行政机关公职人员的活动。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法制监督属于“外向型”, 仅仅是国家档案管理机构对下级单位存在监督权限, 对于这些档案管理机构自身来说, 却缺乏监督管理机制, 如果单纯依靠上级政府监督, 而没有任何文件规定的监督过程是不完善的。对于监督内容来说, 档案信息服务监督应该向深层次发展, 传统的档案信息服务法制监督只是考察档案实践活动是否合法, 难以深层次完成监督工作。想要做到监督内容的层次化, 就要坚持对其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督, 包括执法监督、立法监督、守法监督等, 由此才能充分保障档案信息服务监督环境的完善可靠, 在促进档案信息服务法制化发展的同时, 确保其服务制度的建立健全。

3.完善档案信息利用效率。随着档案信息资源持续增多, 网络技术和通信方式深入发展, 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方式必将发生转变。由此, 档案信息服务建设要具有一定前瞻性, 以确保适应新形势下档案信息资源高效利用的实际需求。充分利用法律法规来规范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利用已经成为了未来发展的趋势。不断强化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 是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基础保障。第一, 建立档案信息资源规范标准体系, 包括设施标准、软件标准、平台建设标准、数字化格式标准、数据信息交换标准、数据编码规范标准等;第二, 建立档案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体系, 包括数据信息归档管理、采集管理、接收管理和存储管理等, 以及系统维护、资源利用等, 同时, 电子签名、身份识别、数据加密、权限管理、安全保证等, 也需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管理制度与体系。

4.修订档案服务保密流程。传统的档案信息资源保密制度仅仅要求数据信息不会泄露, 而没有充分考虑用户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便捷性。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密应该是为了社会公众更方便地利用, 应该适当降低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密级别, 加强扩大档案开放范围, 这也是国家坚持民主、坚持改革的标志。在判断档案信息资源是否可以开放利用时, 要基于是否促进现代化发展建设为标准, 要积极开放能够被社会公众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 加强档案信息资源的保密与解密制度建设, 尤其是对于已经失去保密意义的档案, 要及时向社会公众开放, 为其提供有效服务。

5.扩大档案信息开放范围。《档案法》中规定“:档案一般应当自形成之日起满30 年即可对外开放, 涉及国家安全或者重大利益以及其他到期不宜开放的档案封闭期可长于30 年, 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等类档案的封闭期可以少于30 年。”由此, 如果想要在档案信息服务中深入贯彻国家法律法规, 必须要坚持以下两点:一是要确定档案信息资源是否属于一般档案, 只有明确划分界限, 才能保证年限满足30 年的档案信息资源可以顺利向社会公众开放;二是对于不满30 年开放期限的档案信息资源, 档案馆要根据实际情况, 提出规范的操作规章制度, 依法加快档案信息资源开放速度, 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 尽量缩短开放期限, 确保已经属于公开的档案信息资源可以直接公开, 而不必等待30 年的开放期限。

综上, 随着社会改革和发展的持续推进, 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必将发生变革。虽然现代档案信息服务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但其发展必须适应社会信息化建设, 从各个方面进行调整, 其优化与改善反映到档案信息服务的各个环节, 本文提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构建方案, 具有较强的实践应用意义。

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档案信息服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提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构建方案, 由此适应信息技术对档案事业创新服务的要求。

关键词:信息化,信息技术,档案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建忠.试论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组织与服务模式[J].档案管理, 2013 (1) .

[2]蒯治任.网络环境下科技档案信息创新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兰台世界, 2013 (11) .

[3]熊友菊.信息化社会对传统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的挑战[J].档案学通讯, 2011 (2) .

中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比较 篇8

一、我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一是政府主导推动模式。具体分为服务站、专家大院、科技110、农村“三电合一”信息服务四种模式。服务站主要以县级科技等部门为依托, 建立信息服务中心, 并向下延伸, 在乡镇设立信息服务站;专家大院是以多元信息传播主体相结合的科技信息服务模式;科技110主要是开展电话语音咨询、远程卫星接收、电视、视频等服务形式;农村“三电合一”信息服务模式, 将现有的电话系统、电视系统、电脑系统有效整合, 通过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的技术支持, 实现同一技术平台农业信息的有效传播。

二是行业协会自我服务模式。在信息有较强需求的县、乡、村, 由种养大户或能人组织同类生产的农民自愿成立农民专业协会, 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协会为会员提供服务, 主要包括技术、市场、政策等方面信息。

三是批发市场扩散辐射模式。主要依托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功能, 开展商品集散、价格形成、信息采集、汇总发布等信息服务。

四是龙头企业带动模式。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牵动, 通过互联网平台, 面向农户和农村中小型企业, 开展农村信息化服务。

五是专业信息公司或网站有偿服务模式。多为专业性、商业性的信息公司或网站, 这些公司或网站以商业运营为目的, 在农村拓展市场, 开展有偿信息服务活动。

六是科技户或经纪人示范传递模式。种植或养殖大户、运销大户和信息专业户等科技户或经纪人, 利用信息平台, 采集技术、经济、市场信息, 言传身教, 带动和帮助周围农户实行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

七是国际合作扶贫模式。国家有关部委争取来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国际组织的合作项目, 通过信息扶贫方式, 采用一定的程序, 选出农民合作组织或者农户, 购置信息设备, 开展农村信息服务, 带动贫困地区脱贫。

这七种模式又可以归为两个类别, 一是群众自我创建、自我发展模式, 一是外力推动、自我强壮模式。从建设、发展的效果看, 凡自我创建、自我发展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受农民群众的内驱力推动大都健康成长, 显示了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而外力推动、自我强壮的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也在不断成长、进步,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有极少数村屯、农户, 对农村信息化服务缺少认识, 不积极参与, 不主动应用, 应当引起重视并加以引导、解决。

二、国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

1. 美国“骨干型”信息服务模式。

美国以五大信息机构为主体, 分国家、地区、州三级建立信息网, 不断完善信息体系和信息制度。投资上采取资本市场运营与政府投入相结合的模式, 全民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围绕市场建立起了强大的以政府支撑的信息服务体系, 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和财政转移支付, 主要是通过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办法让农业和农民受益, 而不是大量的直接用于补贴农产品生产。农业信息数据库属于政府拥有和政府资助建设, 政府每年拨出10亿美元经费, 维护和保证农业信息系统的有效运行, 让农民共享信息服务便利。此外, 还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 完善了信息的采集、开发、利用的完整的立法管理体系, 对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专有性及共享性等进行规范, 明确信息主体的权利与义务。

2. 法国“多元型”信息服务模式。

法国形成了不同的农业信息化利用方式共同发展、多元信息化主体共存的局面。法国政府曾免费向农民提供迷你电脑, 这种远程信息设备比电脑小巧, 可用于查询多项数据, 包括交通信息、电话号码、气象预报以及许多行业及商业信息等。迷你电脑帮助农民建立了信息网络的概念。如今, 迷你电脑已被淘汰, 农民成功地通过电脑网络实施精细农业和全程实时监控技术。法国政府还将普及互联网行动与农村文化娱乐活动联系在一起, 以帮助青年农民利用互联网, 通过建立“Internet接力点”项目, 为每个青年农民强化农民信息技术素质训练, 提供上网获取信息的机会, 保障其利用计算机进行工作或娱乐的权利。

3. 日本“因地制宜型”信息服务模式。

日本主张“因地制宜发展地域农业信息系统, 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 推动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根本变革, 推进IT技术在农场作业中的应用, 大力发展日本型的精确农业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初, 日本建立了电信电话公司的实时管理系统, 利用其大型电子计算机, 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技术信息。每个县都设实时管理系统分中心, 实现信息的迅速采集与交换。日本的农业信息化发展强调因地制宜, 由政府拨款建设地域农业信息系统。以有线电视网络为依托, 及时有效传播农业信息, 将计算机和多功能传真等作为补充形式, 帮助农户和农民协会实现网上销售。日本政府还注重推进精确农业建设, 已经建立产、官、学合作进行作物生长模型基础研究机制。

4. 澳大利亚“信息化带动型”信息服务模式。

澳大利亚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严重, 农业发展先天条件并不优越。澳大利亚政府积极推进信息化带动战略, 使该国迅速发展成为新型农业发达国家。在澳大利亚, 每个农场都注册网址, 架设与农民协会和市场联系的桥梁。澳大利亚的信息化达到了全社会广泛参与程度, 这是农业信息水平较高的重要支撑。澳大利亚农业信息网络资源富足, 可实现信息动态供给。著名网络门户A-grigate, 与数百个世界权威网站相联接, 向广大农民提供无偿服务。

5. 越南“四步走”信息服务模式。

越南是发展中国家, 农业信息化起步虽晚, 但政府吸取了许多国家的经验, 由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实施电子化管理过程。目前, 越南农业信息化推出“四步走”战略:第一步实施宽带进村, 为农民提供基础信息, 为农民进行初步的信息化服务;第二步建立并扩大贸易信息系统, 为农业和农村的商业化发展提供信息便利;第三步建立专项软件工业, 服务于农业和农村发展, 在实现替代进口软件的基础上, 逐步实现软件出口;第四步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专家的培训, 以适应技术开发的需要。

6. 印度“强化应用型”信息化服务模式。

印度的农业信息化是在研究和应用领域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其主要的目标是在相关的农业院所之间有效地利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来增加农业产值、产量和服务, 并利用新的信息通信技术来寻找农业发展的新路径。印度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设立国家农业研究项目基金, 以信息技术促进国家农业科研系统的发展。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建成, 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突出表现为相关人员获取信息快捷方便;收集、加工、存储、检索和利用信息快捷方便;信息资源共享程度高;项目规划、执行、监督和评价的能力显著提升。印度农村信息化网络的成功建立, 有效地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建立, 促进了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纵观国外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发展, 政府都扮演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农民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调动, 市场规律得到了充分利用, 各方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三、选择不同服务模式的主要依据

1. 经济实力。

经济实力是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应用、发展的重要基础。从国外情况看, 发达国家国力较强, 中央政府担当了投入主体;发展中国家如越南和印度, 实力虽然算不上雄厚, 但在农业信息化的投入上也作了相当的努力。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但地区间经济发展还不够平衡。国家对于农村信息化的发展采取积极推进的态度, 对中、西部地区给予了财力支持, 通过转移支付手段, 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充当主力, 加大了对农村信息化的投入。一个地区、一个乡镇、一个村屯选择什么样的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 首先要对自己的经济实力进行评估。自我实力雄厚, 就要不等不靠, 躬身倾力, 自我创建, 自我发展, 科技领跑, 抢占先机。自我实力相对较弱, 要积极行动, 多方寻求支持与合作, 争取外力, 打造合力, 搭建平台, 自我强壮。

2. 技术条件。

技术条件是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的重要依托。有什么样的技术条件, 就建设什么水平的信息化服务模式, 一切从实际出发, 不能盲目攀比。我们进行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建设, 必须对技术条件进行评估, 在此基础上选择建设模式。

3. 受众素质。

受众素质主要是农民群众的信息素质, 也就是接受信息的能力和水平。信息化是个宽泛概念, 并非仅指电脑网络这种单一的服务模式。同样, 受众素质也不仅仅是电脑操作水平, 还包括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综合等多种能力。考虑受众素质, 就是要建设适应当地农民群众需要的信息化服务模式。

4. 其他因素。

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进行机制、体制创新, 推动农村信息化服务上档次、上水平。比如, 组织部门可将党员电化教育系统进入村屯, 充当农村信息化服务终端, 成为农民的兴业致富帮手;文化部门可让文化大院成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依托, 让农民乐起来的同时再富起来;出版部门在农村普遍建立农村书屋, 书屋也可成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一个终端, “一屋多用”, 实现公共财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覃学强等.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途径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81.覃学强等.农村信息化建设实践途径的比较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0.8

[2].叶文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J].财经研究, 2004.22.叶文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改革和制度创新[J].财经研究, 2004.2

[3].赵世洪.论我国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33.赵世洪.论我国农村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5.3

[4].贺文慧等.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对策[J].世界农业, 2006.44.贺文慧等.国外农村信息化投资发展模式对策[J].世界农业, 2006.4

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探析 篇9

随着中国旅游市场的不断走俏, 游客对景区的信息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尤其是移动信息技术的升级换代, 使信息服务的即时性、地域性和针对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 本文基于对旅游景区信息服务现状的分析, 结合手机作为信息服务渠道所独有的优势, 以提升景区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为导向, 开展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以期使景区信息服务方式变得人性化、信息资源管理方式变得精细化, 为建设“数字景区”奠定良好基础。

2 旅游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 旅游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 从2000年至2008年, 国内旅游总花费和旅游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1] (如图1所示) 。

随着旅游市场逐年活跃, 为了满足游客对旅游信息的大众化需求, 各地旅游局、景区管理部门、旅行社、移动运营商以及旅游服务代理商等积极地推出涉及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网上资讯服务、移动商旅服务, 而对于涉及景区内部的主动式信息服务未加以充分重视, 造成了景区企事业单位与游客之间信息供求的不对称,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信息服务质量, 具体表现在: (1) 对于游客而言, 在景区内只能依靠导游、景区地图或自动讲解智能导游机等方式被动地获取景区信息, 难以通过经济、实用、高效的方式实时地获取所处具体位置, 主动地查阅感兴趣景点的信息, 主动地规划游玩路线等; (2) 对于景区企事业单位而言, 未能有效地组织管理景区信息资源, 未能充分地采集游客相关信息提供主动式、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未能客观地统计分析不同时段景区人流状况、分布情况等。究其原因, 主要是在信息服务手段、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方面还比较滞后, 难以满足游客对信息服务时效性、主动性和针对性等方面的个性化需求。

3 移动信息服务优势分析

3.1 手机的高普及率与手机网民的高增长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 移动电话已日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且必备的随身物品。国家统计局2009年统计年鉴显示, 从2000年至2008年, 每百户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移动电话拥有量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1] (如图2所示)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数据显示, 我国移动电话普及率已达到56.3部/百人[2]。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 “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 手机网民规模2.33亿, 占网民总体的60.8%, 移动网络、手机终端在中国互联网发展中起着更加重要的作用。”[3]可见, 移动电话的高普及率与手机网民的高增长率将势必为移动信息服务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良好的市场氛围。

3.2 3G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手机性能的日新月异

移动通讯技术从最早的1G (以模拟移动网为代表) 发展到2G (以GSM为代表) , 再经2.5G (以GPRS为代表) 过渡发展到目前如火如荼的3G (以W-CDMA、CDMA2000、TD-SCDMA为代表) 。移动通讯技术的每一次更新换代, 都会使数据传输速率产生一次质的飞跃, 从2G的9.6kpbs发展到2.5G的20kbps~40kbps, 再发展到目前3G的384kbps (TD-SCDMA的上行速率理论值) ~14.4Mbps (WCDMA下行速率理论值) 。3G的高带宽、大容量、良好的服务质量 (Qo S) , 使得个性化的高带宽移动业务应运而生, 如可视电话、基于Google Map的手机地图应用、基于GPS的轨迹跟踪回放、手机及车载等移动视频实时监控等, 为深化与各行各业的融合应用开辟了一个突破口。

此外, 由于“摩尔定律”的不断推动, 移动电话的体积不断缩小、功耗不断下降、性能大幅提升 (内存、摄像头像素、主屏参数、存储空间等) 、功能应用大大加强 (支持视频、音乐、图片、电子书等娱乐功能) , 从而为丰富手机用户的上网体验提供很大的便利。

3.3“手机+无线网络”在信息服务方面的竞争优势

相较于“电脑+互联网”服务模式在信息服务内容丰富性、休闲娱乐多样性、有线宽带高体验性等方面的优势, “手机+无线网络”服务模式在信息服务的移动性、便携性、实时性以及经济性等方面却有其明显的优势, 况且手机价格相对比较低, 移动网络覆盖面比较广, 收发信息能力强, 再加上3G网络的正式开通, 为移动增值服务的推广应用提供充足的网络宽带保障, 通过短信彩信、移动WAP网站、在线版和离线版手机客户端软件等方式, 满足游客对景区信息服务的即时性、主动性与个性化需求。

4 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设计

本文从旅游景区信息服务实际需求出发, 探索有别于传统的、大众化的信息服务模式, 整合共享各方基础数据资源, 以移动电话为信息服务手段, 挖掘信息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鼓励企事业单位多方参与, 构建“游客至上、服务高效、内容丰富、多方参与”的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如图3所示:

4.1 整合丰富、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源

要保障信息服务质量, 支撑信息服务内容, 需要有丰富、可靠的基础数据资源支撑。数据资源主要包括: (1) 景区地图数据:是建设“数字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直观地浏览景区的全貌。一方面便于游客通过手机进行位置定位、地图漫游等;另一方面便于企事业单位开发基于地图的专题应用, 如景点或基础设施分布情况、宾馆饭店分布情况、旅游车辆分布情况、游客分布情况等。 (2) 景点数据:包括景点的历史典故、推荐评价、实景图片、视听文件等详细信息。 (3) 景区管理对象的分类编码数据:根据一定的分类及编码规则, 对景区内的景点、名木古树、基础设施等相关信息进行分类编码、经纬度信息采集等, 便于实现对景区管理对象的精细化管理。 (4) 餐饮服务机构数据:包括景区内餐饮服务机构的位置信息、评价信息、服务信息、联系方式等。 (5) 游客数据:采集游客的手机号码、当前位置、历史记录等, 为智能化、主动式的信息推送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 并可根据游客手机号码, 分析景区客源市场的主要来源和比例情况。

4.2 提供地域性、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内容

从游客在游玩景区的过程中对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出发, 提供基于移动电话的有地域性和针对性的信息服务内容, 如: (1) 位置定位:为便于游客实时获取自身所处的具体位置, 由手机应用程序调用手机GPS定位模块, 将游客的位置在景区地图上进行准确标注。 (2) 智能导游:依托覆盖景区的无线局域网或时下流行的3G无线宽带网, 将景点位置信息与视听资源关联起来, 使游客通过手机享受到与传统的电子导游机相同的智能导游服务。 (3) 景点导航:准确地标注目标景点位置, 详细浏览目标景点的介绍信息, 直观地呈现目标景点的实景图片等。 (4) 路线规划:绘制始发地至目的地的参考路线, 为游客游玩、人员疏散提供辅助工具等。

4.3 采用高效、多样化的信息服务方式

分析移动信息服务内容, 以保障信息服务质量与效率为根本出发点, 可有选择性地综合以下信息服务方式: (1) 短信彩信:如湖南旅游手机报、温州手机报旅游专刊等。 (2) 移动WAP网站:如刚开通的北京旅游信息网 (wap.visitbeijing.com.cn) 。 (3) 移动客户端软件:如中移动的“旅游通”、e游天下的旅游掌中宝等。 (4) 呼叫中心系统:具备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 (IVR) 、自动话务排队系统 (ACD) 、坐席全程录音系统 (REC) 、统计报表系统 (REPORT) 等多功能应用。 (5) 二维条码:对景区内的景点或基础设施等进行分类编码, 一方面便于游客通过扫描景点或设施条码, 快速地发送并获取到平台反馈的具体信息, 实现“高效服务”;另一方面也便于景区管理部门全面掌握景区管理对象的详细信息, 实现“精细管理”。

4.4 鼓励企事业单位多方参与

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规范、长效运行, 需要地方旅游局、景区管理部门、旅行社、餐饮服务企业、移动运营商以及旅游服务代理商等多方参与, 规范景区管理与服务相关规章制度, 提高景区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 提升景区知名度与影响力, 为繁荣旅游景区的经济、社会、文化提供良好的管理与服务保障。

(1) 地方旅游局:充当监管者角色, 负责出台移动信息服务相关的规章制度, 有效地规范、监督景区企事业单位的具体行为, 监督景区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 切实保障游客的切身得益等。

(2) 景区管理部门:充当管理者角色, 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景区内景点、基础设施、车辆等旅行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提高景区综合管理水平, 为高效地受理、解决游客的具体诉求提供保障。

(3) 旅行社:充当服务提供商、内容提供商角色, 充分依托专业的导游队伍, 一方面提供专业咨询服务;另一方面建设景区视频、语音、文字等资源库, 通过为其他服务提供商或服务代理商提供持久性、专业化、多样化的信息资源获取长期稳定的收益。

(4) 餐饮服务企业:作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的直接受益者, 不仅满足了游客对吃、住、购、娱等实际服务的需求, 增加了企业利润, 还有助于企业通过移动信息服务方式进行低成本、广覆盖的品牌宣传、服务营销, 提升企业的品牌知名度。

(5) 移动运营商:作为产业链上的利益相关者, 依托其高覆盖、强信号的无线宽带网络, 为服务提供商提供网络运营保障, 获取持续的移动增值服务收益。此外, 移动运营商还需保障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保障游客个人信息的安全。

(6) 旅游服务代理商:充当服务提供商角色, 第一时间掌握游客的旅游动向, 为开展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提供营销渠道, 如国内最大的两家旅游在线服务提供商携程和艺龙。

5 结束语

本文从景区信息服务内容、信息服务方式、信息资源建设、参与单位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探索性地提出“游客至上、服务高效、内容丰富、多方参与”旅游景区移动信息服务模式, 旨在搭建一条实现旅游景区监管部门、内容提供商、移动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多方共赢”的信息服务产业链, 既满足游客对旅游景区信息的个性化需求, 又提升景区的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 还有助于为相关企业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当然, 本文还只是更多地从实际需求与技术应用角度探讨移动信息服务模式对提升景区综合管理与服务水平的促进作用, 要实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还需在景区管理、信息服务、技术应用、游客体验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9[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9.

[2]中化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2009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J].通信企业管理, 2010 (3) :18-2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0-01-15.

[4]唐代剑, 黎彦.论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的特性及其发展方向[J].特区经济, 2010 (1) :162-163.

[5]徐福英, 刘涛.新形势下我国乡村旅游转型与升级研究[J].农业经济, 2010 (2) :93-94.

[6]侯志强.区域移动导游服务平台的架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9 (23) :47-50.

[7]袁波.数字时代旅游业变革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8.

[8]高谋洲, 李红岩.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商业研究, 2006 (21) :157-160.

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及对策研究 篇10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服务模式 需求 山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农村信息化内涵

农村信息化服务是指对有关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战略决策和运行管理中涉及的农村自然资源、经济、技术和社会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加工、传递和利用的一切活动进行服务。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市场信息、技术推广、政策法规、管理体制以及农村社会生活等。在此过程中,信息化服务的基本要素有服务对象、服务主体、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农村信息服务的对象包括农村基层组织、基层干部、农技人员、中小企业、中介组织、种植大户、农产品加工和运销大户、批发市场以及广大农民等。农村信息服务的内容很广,主要包括:前沿科技信息,先进的管理信息,市场行情信息,国家政策法规信息,就业信息,农村生活消费、医疗信息等。

由于我国信息化服务模式的建立起步较晚,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信息资源整合与利用不够、供求信息和价格针对性不强、缺乏预期性、缺乏共享性、系统内服务效率低、服务人员缺乏积极性和创造性、农业信息服务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导致真正使用农村信息服务获得收益的人少之又少,这急需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消费者与供求者信息不对称,这是造成“谷贱伤农”及“天价蔬菜”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农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现状,就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建立特色的信息服务系统。然而光靠政府的力量也是远远不够的,国家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更多大型企业参与信息服务模式的建立。在建立之前需要做大量的调查,以确定农民不同的需求,建立真正能够使农民查询到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从而确定自己应该种植的农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供需平衡。

2我国农村信息化发展与政策分析

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应用技术开始进入我国农业领域,我国农业开始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进程。80年代初期,国家成立“电子振兴领导办公室”,制订了用计算机“改造传统产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计算机事业要“抓应用,促发展”的方针,开始了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入90年代后,我国加紧建设农业信息网的建设。2001年,科技部开始实施“星火计划—农村信息化行动”。2004年科技部信息中心正式成立,其职能之一就是主管科技部电子政务工作。2005年在全国20 各省市建立了188个各级农技110服务中心。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其发展。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地提出了“加強国家基地的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研究”,同时“要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农业公共信息和培训教育服务等职能”,以及“尽快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等七大体系”的战略方针。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和整合涉农信息资源,强化面向农村的广播电视电信等信息服务,重点抓好‘金农’工程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工程。”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2008 年中央一号文件为我们指明了发展途径:“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2009年的一号文件一共是五个方面28条,每一条都涉及到农村信息化。2010年一号文件中提出,“推进农村信息化,积极支持农村电信和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农村信息化作为国家战略被提升至新的高度。”十二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农业信息化建设工程。指出“要建设一批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示范基地和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共享化农业信息综合数据库和网络化信息服务支持系统,开展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

3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构建

如图1,以农村信息系统框架的各个主体为主线,构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

3.1政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度,做好宣传工作

政府作为农村信息化服务的主导力量,应加大农村信息化政策支持力度,为山西农村信息化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山西省各级政府应尽快结合本地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研究、制定和出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法规,构建一个完善的农村信息化推进政策法规体系。

由于基层服务体系投资力度不够,一度造成农村信息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建设进展困难。政府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通过建立农村信息化专项资金,使现有的农村科技计划向农村信息化方面倾斜。同时引导社会资金、风险资金参与农村信息化投入力度,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

3.2企业提供特色服务,改进市场交易方式

企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在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拥有优势,可为有关政府部门和其他农村信息用户设计、建设网络中心、网站、网页,研发、出售相应的软件,帮助培训人员,并且把信息服务与开展技术咨询、出售相应软件和收购、销售农产品相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加配套的服务。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销售也被逐渐应用到农产品销售方面。企业可构建电子商务拍卖平台,为大量分布广泛的交易者提供网上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提供从拍卖申请、招标竞价、电子支付、配送服务等一条龙服务。

3.3公共机构培养大批人才,提供研究成果

公共机构中的农业院校通过中等职业教育、高等院校教育和结合三农的实践有计划的开展分专业、分层次培训,造就一批知识技术比较全面、勇于创新、能胜任农村信息化服务及其管理、宣传、推广工作的人才。

农业科研院所中的专家队伍应通过技术研发,满足农村信息需求调研与评估、信息资源开发与分析处理、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贸易的预测预警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为政府提供咨询意见和建议,提高政府决策水平。

3.4乡村合作组织提供统一服务,拓宽销售渠道

乡村合作组织来源于农民,服务于农民,应实现以下职能:

(1)通过上网、手机短信、电话咨询或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为会员收集、布信息。(2)建立统一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盟,使农户生产与市场对接。(3)与批发市场、外地运销商建立固定联系,在外地设专门推销本地产品的销售点和信息窗口,引导会员产销。

3.5个人增强农村信息化意识,创新销售方式

个人作为农村信息服务系统的最终服务对象,应该积极参与农村信息化培训,增强农村信息化意识,同时应用农村信息化服务系统,确定农产品需求情况,参照专家预测建议进行下一期农产品合理种植。农民传统的销售方式不是自己直接去市场上销售,就是农产品大量被收购。第一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第二种方式收购价格过低,都不能满足农们的需求。农民应借鉴现代技术和新的传播途径,创新农产品销售方式。

参考文献

[1] 李应博.中国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37-49.

[2] 王文生.中国农村信息化服务模式与机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124-135.

[3] 马晓河,蓝海涛.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研究[J].管理世界,2002(5):66-75.

[4] 赵元风.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的特点[J].中国农村经济,2002(7):74-78.

上一篇:物理实验室管理下一篇:提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