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2024-09-04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精选十篇)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篇1

政府审计是一项公共物品,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有知情权。社会公众是政府审计的最终需求者。政府审计的职责应是审计政府、为人民服务,而不应是直接为政府服务。传统政府审计报告主要是满足被审计单位、政府部门、上级审计机关等“内部使用者”的需求,存在重合规审计轻效益审计、正面肯定性评价过多、审计建议操作性不强、缺乏对所发现问题从体制制度层面的深入挖掘、披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等不足。学者们探讨审计报告质量提升方法时主要讨论外部环境的改善,如修订法律规范、改革审计体制、提升审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等,很少涉及审计报告自身的结构性完善,缺乏提升审计报告质量的刚性约束。

本文借鉴社会审计报告改革成果,根据不同报告使用者的需求,采用长短结合、多样化审计报告格式,为政府职能部门完善审计报告提供决策参考。

一、审计报告改革研究综述

学者们对审计报告改革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社会审计报告改革。朱锦余等(2003)通过问卷调查,提出提高可理解性、改进表述方法、加强对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教育等审计报告修订建议。李晓慧(2005)分析审计报告沿革后,提出应强化审计报告的两种发展趋势,即严格标准的简式审计报告和适应不同审计要求的多样化的审计报告体系。缩小“审计期望差”及“信息差”是近年来国际审计和鉴证准则理事会(IAASB)进行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改革的根本动因,具体包括五个模块的改革方案(张琼,2012)。立足于满足报告使用者对于审计报告信息的个性化、透明化、易用性需求,改革现行标准短式审计报告,建立定制长式审计报告(沈颖玲,2013)。审计报告格式在构成要素排列顺序、增加关键事项段、增加持续经营段、增加其他信息事项段等七个方面作出了改进(张革,2014)。尽管以上研究是对社会审计报告变革的探讨,但在针对不同审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方面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

对于政府审计报告改革,要修订法律规范、扩大政府审计权限、改革审计体制(张龙平,2010)。宋常等(2009)分析了美国审计总署(GAO)对外公布的联邦政府2008财政年度审计报告后指出,尽管继续签发拒绝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报告,但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随着社会公众对政府财政透明度要求的提高,审计报告进一步说明了拒绝发表意见的原因、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程度、美国联邦政府合并报表取得的进步等。现行审计报告中审计意见与建议表述随意性很强,是完善审计报告必然要解决的问题(曹达红,2009)。在审计结果公告后,审计机关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通过调查询问、举报信箱等各种渠道及时收集社会公众对公告的反应,并根据反馈意见进一步开展调查,补充审计证据,消除公众的疑虑(陈英姿,2012)。

关于政府审计报告的研究,仅有的少量文献主要是对国外经验和研究动向的借鉴,在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框架中,强调通过外部环境的改善来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很少涉及审计报告自身的结构性完善。系统研究改革现行政府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满足不同报告使用者的信息需求,提高审计报告质量,对于更好地发挥审计保障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二、审计报告的内容与公告

1. 审计报告的内容。

对于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审计准则的规定如下表所示:

现行政府审计报告采用的是有别于社会审计的详式审计报告。1996年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明确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即:标题、主送单位、审计报告内容、审计组组长签名、报告日期。2000年修订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对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做出了更详细的规定。2010年《国家审计准则》进一步规范了审计报告的基本要素,即:标题、文号、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内容、审计机关名称、签发日期。

由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基本要素还是具体内容,审计报告整体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只是适应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需要,扩充了审计报告的范围,调整了一些报告内容的披露位置,对发现问题和处理意见的报告更加具体和详细,提出了创新审计方式和方法下审计报告编制的具体要求(如跟踪审计报告)。在现行审计体制下,审计机关接受本级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重要审计结果公告也须经本级政府批准,政府审计实质上是在政府领导下对政府的内部审计。杨肃昌和肖泽忠(2008)所做的调查也显示,88.4%的专家和普通民众认同国家审计实质上是政府的内部审计,90.9%的被调查者认为政府而非人大主要制约或决定着审计任务和工作安排。长期以来,社会公众依靠审计机关平时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来了解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

2. 审计报告的公告。

尽管1994年《审计法》就规定,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但实际执行中,审计机关一般只向本级政府、上一级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报告审计结果,向社会公布结果的情况占比较低。2012年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分别审计了765个和14.9万个单位,出具审计报告810份和17.1万份,向社会公告30份和9 900份,分别只占到全部报告比例的3.7%和5.79%。2013年审计署和地方审计机关分别审计了707个和15.2万个单位,出具审计报告719份和17.6万份,向社会公告32份和1万份,分别只占到全部报告比例的4.45%和5.68%。社会公众对审计信息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公共信息公开是民主政治和法制政治的基本原则。在国家审计关系中,社会公众应是国家审计的真正委托人,及时公告审计结果,让社会公众更多地参与监督,了解政府受托责任的完成情况,对于提高政府透明度、公信力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价值。审计报告对象范围的拓展,需要改革审计报告内容,以满足不同报告使用者的需求。

三、现行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

1. 现行审计报告的结构和内容难以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审计报告主要是对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发表审计意见,并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根据需要提出改进建议。审计报告发展至今,只是在内容和格式上进行过“微调”,向不同使用者提供完全一致的审计报告,不能满足对审计信息的差异化需求。首先,社会公众对审计报告有知情权,人们对审计报告的需求不一而足,更关注政府在民生领域的投资,如社会保障资金审计、保障性住房审计等。其次,社会公众缺乏专业知识,需要采用非专业术语以及一些生动形象的报告形式。审计报告的传统使用者,关注的审计重点也不同。审计机关看重审计中查出的问题、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被审计单位关注的是审计报告中所揭示的财务收支和管理问题,以及针对问题所提出的富有建设性的审计建议;对于政府组织人事管理等部门,关注的是被审计单位财务收支的审计结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因此,审计报告应立足于不同报告使用者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报告格式,满足使用者的差异化需求。

2. 审计报告中披露的重点仍是合规性审计,对绩效审计关注不够。

早在1994年版的《审计法》中就明确规定,审计机关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国有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全面推进绩效审计,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提出,到2012年,每年所有的审计项目都开展绩效审计。而现行审计报告多数是在合规性审计基础上关注了绩效问题,真正单纯进行绩效审计的很少。如在审计署网站公开的审计结果公告(2003年第1号到2014年第22号公告)共205份,其中绩效审计只有3份(包括国债项目建设效果审计、项目投资效益审计、利用国外贷款项目绩效审计各一份)。同时,在绩效审计中,只是简单地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效益进行笼统的评价,缺乏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效益问题的详尽描述;涉及的效益问题多是经济效益,对社会效益、环境效益涉及较少。

3. 审计报告中反映重点不突出,社会风险得不到有效控制。

许多审计报告所提到的问题大同小异,重点强调的多是资金套取、挤占、挪用、截留,违规超范围支出,专项资金滞留,预算编报不实等资金方面的违规问题;而对于极易导致社会风险发生的政策制度问题关注不够,如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执行不到位问题、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政策本身不完善问题等。究其根本原因,是没有将风险导向审计理念贯穿到整个审计工作中去。审计工作实施前,要把评估项目的社会风险程度作为选择审计项目的重要参考标准,并根据所评估风险的大小有针对性地制定审计实施方案,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把社会风险大的领域作为审计重点,安排充足的审计时间和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审计报告中的重点内容打下坚实基础。审计实施阶段,应进一步评估和识别风险,根据风险大小决定审计方向和策略,详细审计诱发社会风险的各类因素。撰写审计报告时,重点披露社会风险事项和重大违法违规问题,促进整改和完善制度,控制社会风险。

4. 审计报告对发现的问题缺乏从制度层面的深入挖掘。

对于发现的问题,审计报告中普遍的处理办法是简单罗列,缺乏对所发现问题的本质根源的深入挖掘,没有从体制、制度层面分析原因和提出建议。随意翻看一份审计报告,所发现的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问题都会涉及内部控制,而反映出的内部控制问题比较凌乱,缺乏有效的体系。一些关于被审计单位或项目内部控制问题的表述是“管理不规范、监督不到位”、“内部控制不完善、不健全,执行不力”,“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标准不具体”等,而对于内部控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影响的严重程度究竟如何,没有进行一个整体上的评价。就内部控制体系而言,对于上市公司和大多数公共单位及项目来说,审计师对内部控制进行报告非常有必要,因为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报告可以增加价值,并以成本有效的方式降低风险。

5. 审计报告披露形式单一,缺乏创新。

随着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不断完善,审计报告对象范围大大拓展,传统单一纸质披露形式已不能适应需求。审计报告承载的信息对于不同报告使用者的作用不同,审计报告的披露形式直接影响报告使用者对信息的获取。现行审计报告不仅需要在格式和内容上进行变革,还要采用通俗易懂、易于被大众接受、能提高阅读兴趣的报告形式,在披露形式上实现创新。如对社会公众公告的审计报告,完全可以采用幻灯片、影音报告等多种报告形式,采用电视、广播、微信、微博等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发布形式,以满足不同报告使用者对审计报告信息的差异化需求。

四、改革现行审计报告的建议

1. 立足于满足不同使用者需求,提供多样化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公告制度的要求,满足广大社会公众的需要,对外公开发布简式审计报告加附注的披露形式,突出审计意见的重要性,让公众对审计的整体概况一目了然。增加审计师评论段,主要内容是基于审计职业判断,审计师认为对报告使用者理解被审计对象和审计工作至关重要的事项。审计意见段和评价段置于审计报告之首,强调对报告使用者而言最重要的信息。通过审计报告附注形式,详细公布发现的被审计单位问题及根据需要提出的改进建议、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对被审计单位、政府部门和上级审计机关提供的审计报告仍采用详式审计报告,不过针对不同审计对象反映的重点内容不同。在审计报告中专门增加有关效益审计、内部控制问题、社会风险问题的段落,从而指导审计工作的努力方向,对审计师编制审计报告进行刚性约束。

2. 完善审计报告表述方式,提高可理解性。

现行审计体制下,政府审计实质是政府部门的内部审计,审计师从自身利益考虑,审计意见多是肯定性评价,否定性评价少,或是采用隐含表述,甚至是没有表述,使报告使用者无法准确理解和利用审计报告。审计建议也缺乏针对性,习惯于一些空洞的原则性表述。这些表述方式直接影响了审计报告质量。因此,一方面,审计报告中应尽可能使用大众化语言表述,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另一方面,对于那些可能对使用者产生重要影响的事项或观念,应使用明确表述的方法,避免隐含表述或没有表述方式的采用,直接向报告使用者传递信息,防止信息被误解或片面理解。

3. 审计报告中增加反映绩效审计的内容。

实际上,绩效审计完全可以作为审计报告的一个创新,因为绩效审计不但是对审计方法和思路的创新,也是对审计报告表达形式的创新。绩效审计不再仅仅针对会计科目反映的财务数据进行审计,更多地集中在业务流程上,使审计报告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在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的3E分析中,审计人员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审计的技术优势,对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再造,深入挖掘资金使用潜能,指导性地提出资金管理建议。这就要求以更全面的知识覆盖、更多的统计图表分析、更负责任的态度去撰写审计报告。

4. 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突出反映社会风险影响因素及内容。

对于一些共性问题,可以进行简明扼要的概括。而对于评估出的审计风险较高领域以及审计中涉及的社会公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如关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结构等的审计项目,要作为审计报告要突出的重点。审计中对审计重点的选择要依靠一些审计技巧和方法,如分析程序的运用。对被审计单位近年财务数据及指标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重大异常,作为审计中关注的重点。再如,对于相同性质单位在支出结构上的较大差异,就可以列为审计报告关注的重点。审计报告撰写中,对于审查出的问题也要分清主次,对被审计单位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问题要予以重点说明和分析。对同类审计项目适用抽查方法时,也要根据风险大小组成样本进行审计。

5. 强调过程审计,重视对控制制度的深入描述和审查。

审计人员在审计中要关注发现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分析和评价导致屡查不禁的类似问题产生的制度原因及其可能后果,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发挥政府审计的建设性作用。要详细界定被审计单位及项目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的类别,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整体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建议在审计报告中专门加入反映内部控制问题的段落,界定内部控制的缺陷类别,说明审计人员就内部控制的工作范围和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重大缺陷。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非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审计人员应该运用职业判断决定是否予以通报。如果这些缺陷就性质和金额而言都较重要,审计人员就必须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审计单位。同时,对于审计过程中就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沟通的证据,审计人员应将其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参考文献

陆晓晖.我国审计需求和供给研究——基于公共物品需求与供给视角[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11).

朱锦余,徐融,彭家生.关于使用者对审计报告的理解与评价的问卷调查[J].会计研究,2003(7).

李晓慧.审计报告的沿革及其运用研究[J].审计研究,2005(3).

曹达红.如何解读政府审计报告[J].审计与理财,2009(12).

陈英姿.国家审计推动完善国家治理的作用研究[J].审计研究,2012(4).

杨肃昌,肖泽忠.中国国家审计体制问题:实证调查与理论辨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崔再惠.撰写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报告的技巧[J].审计月刊,2015(4).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篇2

政府审计的建设

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违纪违规问题的查处与揭露、通过对政府履职的监督促进依法行政、提出审计建议与对策,促进政府管理机制的完善。从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角度看,审计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审计为民的服务理念,坚持走群众路线,科学制订审计项目,深入农村搞好审计调查研究,以便于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服务为民的审计理念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表明了党中央要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的决心,也明确提出了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国家审计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要从讲政治大局出发,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服务为民的审计理念,这既是政府审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所以,国家审计要紧紧围绕促进农业改革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开展审计,深入农村调查研究,科学选题与立项,加强对涉农领域的审计监督,确保农业项目质量和安全,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审计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二、确保国家政策法规落实到位维护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农村的改革发展要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加强农业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农民是农村改革发展的生力军,要搞好农村改革发展就必须调动好、保护好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维护好和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审计机关要认真围绕党的农村政策落实情况加强监督,开展涉农资金和项目的审计,对扶贫专项资金、新型合作医疗基金、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等农村公共事业给予重点关注,既要监督各级政府部门依法履行职责和服务为民情况,又要检查监督国家惠农政策法规落实情况,促进各级政府依法履行自身职责,牢固树立服务理念,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步伐;关注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加大力度查处涉农违纪违规问题,推进农村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以维护农民权益为重点,切实纠正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追究有关部门和个人的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建立长效沟通机制,加强审计回访力度,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制度,督促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处的问题积极进行整改,确保审计意见和建议得到贯彻落实,维护广大农民切身利益。

三、从宏观视角提出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实现农村改革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政府审计是整个宏观调控体系中监督保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政府审计要从健全体制、完善政策、补充漏洞、改善管理等宏观视角向中央及有关部门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更多的惠民、便民政策尽早出台。针对发现的损害农民利益、妨碍农民增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对现有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管理制度、省直接管理县(市)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进行客观评价,查找其中的漏洞与不足;认真审视农村改革发展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促进农村金融保险、农村民主管理、农村科技创新等制度得以建立健全;不断加强涉农资金和项目的审计综合分析与调查研究,科学预见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及可能存在问题。

四、增强审计机关执审能力确保建设性作用充分发挥

我国政府审计体制改革研究 篇3

关键词:政府审计审计监督独立性

一、我国政府审计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审计的职权无法制约权力

制约权力需要充分的职权,我国政府审计的职权由《宪法》和《审计法》赋予,具体包括行政处理权和经济制裁权。但是,这些职权的层次不高,不足以对权力加以制衡,特别是政府审计机关通过审查、评价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后,所作出的确定解除被审计单位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审计处理决定有时难以得到切实执行。审计难,审计处理更难,这使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受到损害,审计权力未完全到位也严重制约了政府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加上由于受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人们总是认为审计就是审查会计,纠错防弊,是例行公事,不会动真格,因此又无形中使得审计机关无法履行其职责,无法对行政管理中的“效率不高”、“腐败现象”、“结构失衡”诸多问题起到制衡作用。

(二)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不强

目前,我国政府审计实行行政型管理体制,行政型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在所有政府审计管理体制中是最弱的。我国政府审计在这种体制的管理下,独立性自然经常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怀疑。《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规定:审计署隶属于国务院,在国务院总理的领导下,开展审计工作。因此,审计署仅是国务院的组成部门之一,为加强政府管理服务,其独立性开始遭到削弱。

行政型审计模式下的政府审计的先天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审计机构方面,由于审计机关设置在政府内部,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审计结果公开前一般要经政府同意,因此政府就极有可能从自身利益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公众利益出发来决定审计结果是否公开;第二,在经济方面,由于审计机关所需经费由本级财政预算解决,受本级财政预算约束,即经费来源于被监督部门,这也进一步影响了审计结果的公開、公正;第三,在审计独立性方面,由于组织和经济上的不独立,要实现审计的充分独立也不可能;第四,地方审计机关虽然在具体审计业务上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但是审计人员调配和审计经费来源都受本级政府节制,这对政府审计的独立性又是一项致命伤;最后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不完善,这也制约着政府审计的独立性。

(三)政府审计监督留有空白

政府审计存在盲区,存在审计管辖不到的地方。目前,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实行垂直管理,根据政府审计机关的审计管辖规定,基层审计机关对位于当地的中央直属单位和省属单位,无权审计。而相对的,中央审计力量又严重不足。按照现行财务隶属关系或国有资产监管关系划分,属于审计署及某派出机构审计的单位大约有3万多个。从绝对量来看,还不到全国80万个被审计单位的4%,但这些单位的资金量约占全国的70%左右。因此,必须加强对这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监督。但由于目前中央审计力量不足,每年实际审计的单位不到3000个,审计覆盖面只有10%左右,有不少中央单位自审计署成立以来还从未接受过审计。许多垂直管理单位的多数基层机构几年甚至十几年没有经过审计,基层审计部门没有审计权限、上级审计部门没有精力审,形成审计监督“盲区”,造成上级和下级审计部门都难了解其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的情况。

二、改革我国政府审计体制的建议

(一)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切实实现权力制衡

强化审计认知,完善政府审计法律规范。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范围的确定、审计问题的定性以及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处理态度都要以法律规范为依据,更重要的是政府审计部门的建立、审计工作的开展都要有法律作为依据。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要有它的权威性,而这种权威性绝不仅仅是制度所能维持。所以如何进一步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强化依法审计认知变得非常重要。

强化依法审计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审计人员学习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法、财政、金融等领域的法律法规,增强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另一方面,加强和完善政府审计法制的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审计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规定,制定适合政府审计工作特征,并能增强审计的独立性和充分发挥政府审计职能的审计法规和准则。完善审计法律、法规制度,约束和规范政府审计行为,制定相应的地方政府审计组织法,将地方审计机关内部机构的设立、人员的任免、岗位资格条件规范化。

(二)增强审计工作的透明度和独立性

加强阳光工程建设,明确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使审计工作更加公开、透明。具体措施总结起来有以下两点:一是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或网络,建立一个审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和完善审计指标体系,全方位地向社会介绍、说明审计机关的工作;二是对存在重大违规问题或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单位,可以在报纸、电台、电视台进行曝光,调动强大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

同时,要在增强政府审计的独立性上多下功夫。首先,改革现有的政府审计组织机构和审计经费来源安排。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审计机关的关系上,改变双重领导体制,消除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保证中央政府的调控力度。其次,借鉴“立法型”审计模式,强化人大预算监督职能。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度有着本质区别,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借鉴立法型审计体制的设计理念,对人大在预算监督的机构、技术和人员等方面进行调整,增加审计方面的力量,逐步向专业化职能化的审计机构过渡。再次,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对政府审计人员违规现象处理程度,根据违法行为的轻重给予相应的惩处,而不仅仅停留在行政处罚的层面上。

(三)全面协调各部门政府审计工作,不留审计空白

要改变政府审计存在“盲区”和“真空地带”的情况就必须把中央和地方政府审计的关系当成一种系统来看,并且系统中的所有组成部分都必须协调一致,全面统筹审计程序和管理范围。因此审计署应当考虑在审计署领导分片联系地方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地方审计机关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实行分层次、分区域的分类具体指导,促进全国审计工作的协调发展。为了整体协调好地方审计工作,审计署应当重点抓好地方审计工作的典型,区别不同情况、不同层次,深入基层,着力培养不同类型的典型,通过典型引路,把中央审计机关的领导作用落到实处。中央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目标与全国性审计工作目标,二者既不能相互替代,也不宜简单参照。加强中央和地方审计机关的协调发展有利于避免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的不对称,最终会促进资源的更有效配置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同时,要结合我国经济体制发展方向,合理分配审计工作,使我国的政府审计全面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肃昌,肖泽忠.政府审计体制改革原则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0,(3):28-35.

[2]刘志渊,李华军.关于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的再思考[J].科技创业月刊,2010,(7):9-10.

基于政府绩效审计的政府会计改革 篇4

关键词:政府绩效审计,政府会计,新公共管理运动

受托责任是现代会计存在的基础。受托责任的存在, 是人们需要会计的根本原因。在受托责任关系建立以后, 受托人应严格地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完成其托付的义务。这时受托人通过会计信息系统, 及时确认、计量、记录经济信息, 根据决策与控制行为来完成所承担的受托责任, 并通过财务报告的形式向委托人反映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财务报告是委托人获取受托人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以及做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经委托人认可后, 受托人的受托责任予以结束。按照现代民主政治的一般理论, 国家权力来源于于人民, 政府是一个契约集合体。在人民的授权下, 政府具有行使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 向社会提供企业组织不愿提供、也无能力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这种对公共权力的让渡而产生的受托责任形成了“公共权力受托责任”;由于政府履行公共权力受托责任需要耗费资源, 因此政府又被赋予征税的权利, 通过税收等渠道从社会获取物质资源, 这种政府对公共资源使用和管理的受托责任形成了“公共资源受托责任”。这二者的有机组合便是通常所说的“公共受托责任”。在实现公共受托责任中, 政府从社会获取公共资源, 按照人民的意志, 投入到社会需要的公共领域, 经过“投入”、“产出”、“成果”、“影响”等阶段, 最终实现政府所承担的公共权力受托责任 (即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 。由于受托责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 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也是政府会计存在的基础。市场经济对受托责任的巨大需求成为推动政府会计发展的主要动力。但政府的公共受托责任不同于企业的经营受托责任, 经营受托责任源于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而公共受托责任则源于民主社会制度的建立。

一、我国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市场已经在社会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国政府职能在不断转换, 计划经济下的“万能政府”变成了市场经济下的“有限政府”, 我国在不断强化政府内部受托责任的同时, 也在逐步强调政府对外部的公共受托责任。当前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强化了对政府部门和预算单位财政支出行为的监督, 促进了政府内部各层次受托责任关系的建立, 而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 则表明政府正不断强化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公共受托责任。2004年7月1日实施的《行政许可法》, 更是从法律层次上明确了政府行政管理的边界, 界定了政府的职责和权限;2006年新颁布的《政府收支科目分类》中的收入分类和支出功能分类则从公共财政预算的角度划清了政府受托责任的边界。随着全球民主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公众的民主、民权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 他们不但需要了解政府是否按照法律法规、预算以及合同契约等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受托责任履行情况, 而且需要了解政府对公共资源的使用是否有效, 需要获取有关“投入”、“产出”、“成果”及其相互配比关系等绩效性受托责任的履行和完成情况的信息。因此政府官员的受托责任意识也在增强, 社会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政府的受托责任关系也更加明晰了。对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强调重点的转变, 要求增加或拓展政府信息披露和鉴定的渠道和手段, 这就为政府会计的改革和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但是从对受托责任履行程度的要求来看, 我国政府对其受托责任的履行状况还存在许多问题, 一些政府公共部门在公共资源的取得、管理和使用上存在大量的违规、违法和道德风险行为, 公共财产安全现状不容乐观。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着手对政府的运行绩效进行评价, 如国家审计署正逐年加大政府效益审计的力度;2004年7月, 人事部的人事科学院牵头完成了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2006年5月, 财政部分别颁布了《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全面规范了资产配置、资产使用、资产处置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二、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政府会计改革

(一) 新公共管理运动给政府绩效审计带来了契机, 也促进了政府会计改革

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 政府本身是没有实现绩效性受托责任的动力的, 这时肯定需要独立的监督机构代表广大委托人的利益对政府部门、机构使用公共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和评估, 以此来促进和强化政府的绩效性受托责任, 因而出现政府绩效审计。众所周知, 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以追求“3E” (Economy,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为目标的改革国家公共管理部门的运动, 政府绩效审计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之后得到迅猛发展。因为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管理环境, 新公共管理运动涉及到绩效导向, 分权和竞争, 采用工商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其中绩效导向是最主要的内容, 它强调政府或公共部门使用公共资源时要具有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分权和竞争则是为了使政府部门和机构更有动力和压力去重视和实现公共资源使用的绩效;采用企业中的工商管理技术和方法的则是为了有效地使用公共资源, 是实现绩效性受托责任的有效途径。使政府对公众的受托责任由强调过程上的合规性, 逐渐转变到强调结果上的绩效性。

这一转变给政府开展绩效审计带来了契机, 也有效地促进了政府会计的改革。新公共管理运动呼唤绩效型的政府会计系统, 而且引入工商管理的技术方法, 政府会计作为基础性的管理信息系统, 也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新西兰、澳大利亚以及其他一些国家政府会计改革的成功, 很好地说明了政府会计在新公共管理运动中的作用。

(二) 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可以有效促进政府会计改革, 政府会计改革能够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相关信息

新公共管理运动倡导的是一个绩效型政府, 强大的外部推动力量促使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展, 促使政府转变管理观念, 改变管理方法, 提高政府对社会公共资源的使用绩效, 这必然要求政府部门引入相应的政府会计系统, 为提高管理决策水平提供相关信息;而政府绩效审计本身需要相关性信息, 如资源投入总量信息、资源投入结构信息等, 这些是目前政府会计系统无法提供的, 因此要求政府会计做出变革, 降低政府绩效审计的风险。

政府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引入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 通过对会计基础的改革, 政府会计计量重点和资源流动观念会发生重大改变, 财务资源流动观念转变为经济资源流动观念, 计量的范围也逐步由短期性的资产和负债发展到长期性的资产和负债。政府会计体系从仅涉及以反映预算执行情况为职能的预算会计, 发展成为同时具有预算会计、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3种职能的新型会计体系, 政府会计能够为政府绩效审计提供相关信息, 尤其是为经济性和效率性审计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

三、政府会计改革必须要适应政府绩效审计的要求

政府绩效审计的深入开展必然需要政府会计能够提供可靠、相关的量化信息。目前我国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强调绩效, 强调公开、透明, 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 合规性受托责任、行为受托责任与内部受托责任的履行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应立足于我国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现实, 并兼顾公共受托责任与政府会计改革的国际大趋势。

(一) 应按照“支出周期”概念科学构建政府预算会计组成体系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是基于“组织类别” (根据国家预算组成体系、国家机构建制和经费领报关系) 来构造的, 由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组成。由此分为3个相对独立并采用不同会计科目进行核算的预算会计分支, 即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造成了事实上“各自为政”的局面, 导致政府财政部门与行政事业单位之间严重的信息障碍, 财政部门的管理与控制功能基本落空, 只是对预算收支过程的事后描述性反映, 无法实现对预算执行过程的追踪与控制。要构建全面科学的政府会计体系, 就应该将现行依托“组织类别”概念转向依托“支出周期”概念, 构建新型的政府会计框架。政府财政部门各政府机构分别在集中和分散的基础上, 同步式实时记录支出周期各个阶段 (即拨款、承诺、核实和付款4个阶段) 的预算运营信息, 包括承诺、核实和付款的交易信息。通过构建以“支出周期”概念为核心, 涵盖政府资金运动各阶段的政府会计核算框架,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政府预算会计系统, 支持国库集中支付等财政支出管理制度的改革, 防范政府部门和预算单位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对预算资金的挤占、截留、挪用等道德风险行为, 以强化政府财政支出过程中的合规性受托责任与行为受托责任的履行, 从而能更好地解除政府与各政府机构之间的受托代理责任。

(二) 应借鉴企业财务会计改革的经验建立独立于政府预算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我国的政府会计, 一直称为预算会计, 并没有“政府会计”的概念。政府会计的主要功能在于反映预算的执行情况, 以强调对年度预算收支及其结果的受托责任为重点。随着强调政府全面公共资源受托责任的履行, 权责发生制会计基础的引入, 会计目标和会计要素的重新设定, 会计计量方式的变革等, 要求我们应建立起独立于政府预算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来关注和追踪政府活动的长期持续的结果和影响, 客观反映政府财务状况和财务业绩情况, 并促进和完善公共部门的财务管理。为保证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相关性以及可比性, 制定一套科学和权威的政府会计准则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必需的。我国的企业财务会计改革已经走在了前面, 实现了与国际会计的趋同, 政府会计改革应借鉴企业财务会计改革成功的经验并紧随其后, 建立起独立于政府预算的政府财务会计体系。

(三) 应建立适应于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的政府成本会计系统

同时我们还应建立适应新公共管理运动下强调绩效性公共受托责任趋势的政府成本会计系统。绩效性公共受托责任的核心是强调效率性, 强调履行受托责任取得的业绩与其所消耗公共资源的配比情况。政府预算会计体系和政府财务会计体系可以满足合规性的政府财务审计, 而政府成本会计体系才能够提供绩效审计所需要的信息。建立政府成本会计系统, 可以对政府所耗费的公共资源按部门、项目、产出、期间等进行归集、分摊与核算, 为政府管理者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以及绩效预算拨款等提供相关的成本信息, 改正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养成的不计成本、不讲效益、重投入轻产出、重复投资建设等不良习惯, 从而有效降低居高不下的政府运行成本, 最终促进政府绩效性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

参考文献

[1]杨时展.管理会计对会计学术的贡献[J].财会通讯, 1997 (5) .

[2]杨发勇, 瞿曲.试论公共财政与政府会计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58 (1) .

[3]雷达.新公共管理对绩效审计的影响及对我国绩效审计发展的启示[J].审计研究, 2004 (2) .

[4]陈立齐, 李建发.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 2003 (9) .

[5]张琦.论绩效评价导向政府会计体系的构建[J].会计研究, 2006 (4) .

审计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报告 篇5

一、概述

2013年,衡水市审计局认真贯彻实施《条例》,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做好相关政务公开工作,努力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审计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确保了全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运行。

一是进一步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制。结合本局实际,修订了信息上网管理规定,明确了相关科室、岗位职责,使信息公开工作得到了有效保障;二是落实政府信息公开责任,坚持“谁提供,谁审核,谁负责”的原则,按照职能职责的要求把好关,确保公开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完整性和时效性;三是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凡条例要求向社会公开的、不涉及秘密的文件内容和政策等都通过政府网站等平台向全社会公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衡水市审计局主要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衡水市审计局子网站、机关政务公开栏等渠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截止2013年12月31日,全年在政府门户网站和本局子网站共公开41条政府信息,其中,政府门户网站15条。内容涉及机构职能类信息、计划总结信息、规范性文件信息、工作动态信息等,具体包括规范性文件2条、计划总结3条,工作动态类信息36条,全文电子化达100%。公众可通过衡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信息公开”、衡水市审计局网站查阅并全文检索;通过市审计局机关政务公开栏公布政府信息主要有机构设置、机关职能、业务流程等,全面展示我局机关建设、办事程序等情况。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及咨询受理情况

2013年,本局未收到个人、公司、企业或社会团体要求公开政府信息及咨询的申请。

四、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情况

2013年未接到针对本局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举报、投诉,也没有因政府信息公开而被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情况。

五、政府信息公开相关费用情况

本局政府信息公开受理的工作人员来源于本局的相关部门,政府信息公开事务的有关费用纳入本局机关的财务管理,2013年,衡水市审计局没有因依申请公开信息收取或减免费用情况。

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3年本局在政务信息公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条例》要求和社会公众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是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信息公开的时效性有待强化;三是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有待加强。

为此,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条例》以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加强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进一步作好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加强培训,广泛宣传,在提高认识上下功夫。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全局人员参加培训,重点学习《条例》等有关政务信息公开方面的法律、法规,充分认识政务信息公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水平。

二是拓展信息公开内容。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总体要求,对政府信息公开内容进行完善,围绕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重点,认真梳理,对适宜公开的内容全部公开,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篇6

(一) 管理体制

审计部门代表政府依照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审计的活动就是政府审计, 主要负责的是所有人民的财产审计的任务。世界各地的政府对于经济有着不同的政策, 这种差异导致了相关管理模式的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即立法型、行政型、独立型以及司法型。中国一直以来使用的都是行政的审计模式。审计体制分四个层次, 审计署, 各个省以及自治区或者是直辖市的相关审计厅, 然后是市级以及自治州的审计局, 最后是县市级的审计局。除此以外, 军区也有审计的机构。

(二) 审计的效率

根据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我国的审计机构设置、审计机构独立性、相关人员专业水平、管理体制、相关审计方法等都低于相关的标准值。虽然中国的审计正在渐渐发展, 但在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其中比较明显的就是审计的独立性比较弱, 这带来了审计效率不高的问题, 最终可能无法满足经济决策的需要。

二、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 体制双重性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各个审计的机关应该要接受政府以及上级审计机关两方的领导, 也就是说管理是双重的。各个审计机关在这种制度之下都归类于政府的职能部门, 在每一方面都会受到同级政府的限制。审计机关就会缺乏独立性, 在某些程度上可以说妨碍了审计工作的客观与公正, 同时也影响了效率。

(二) 利用不充分

1. 划分不合理

如今, 中国审计的机构里面专业的部门一般会依据审计对象的行业不一样来进行划分, 这样划分的结果就是相关部门数量过多。各个行业间的信息通常也不会流通, 这就会带来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各个行业之间的许多工作可能重复, 最终就增加了成本, 也影响了工作的效率。

2. 程序繁琐

审计的程序过于繁杂, 审计的资源是有限的, 如果安排不合适就会造成政府的机构运行成本过高, 资源利用不充分, 从而影响了审计的效率。

(三) 方法待改进

中国现在正处于一个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 在经济活动里所反映出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 审计的发展却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般的表现为, 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解决审计里出现的新的问题。如:绩效审计立法呼吁多年, 却一直未得以落实。而且在经济发展的面前, 法律给于的处罚权利被弱化, 对有些单位的威慑力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早已应用于办公中。会计的电算化早已比较成熟, 相比较之下计算机审计还只是处于起步的阶段, 特别是人员的计算机审计水平有待提高。

(四) 相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审计的方面, 有数量上的原因也有素质上的原因。在数量上的问题是审计的相关人员不多, 这就导致了每人所负担的工作任务过多。这也会影响到效率。至于员工的素质具体表现在:

1. 行为不规范

我国的法律法规对于审计的质量做出了非常详细的规定。不过在工作的过程里很多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却不能按照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审计的质量控制, 工作的过程比较随意, 比如在审计实施的方案之前没有进行相关的审前的调查, 具体实施方案的内容不够具体, 在审计工作进行时没有按照相关方案进行, 审计工作实施的底稿以及相关审计证据的取得未按实施方案进行的。

2. 缺乏风险意识

因为中国审计体系如今实行的是双重体制, 让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变得弱化。所以, 有一部分的审计工作人员在工作的过程里仅仅只是单纯地执行政府的意愿、决定, 很难主动地思考自己在工作中的做法是否发挥审计的职能、履行宪法赋予的职责。在审计过程中, 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 所以也降低了效率。

三、相应的改进对策

(一) 更改规定

首先, 要结合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服从政治改革的大局需求, 逐渐改变审计机关的体制, 改变双重领导的局面。应该要充分发挥出审计机构的职能, 需要加强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以此来增强效率。或许可以在部分区域试点, 由中央对于地方进行直接的管理, 让地方上的审计机构在业务经费以及人事方面都让中央统一安排。这样做的好处不仅仅可以提高办事效率, 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地方保护主义, 让市场的经济秩序得到规范, 并且可以让中央的一些决策更好地得到执行。此外还应该让部门的设置得到优化, 这样可以让审计工作的效率得到提升。

(二) 健全法规

随着时间的发展, 原有的法律法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今的社会。比如, 在引进国外企业的一些设备时该怎样进行审计工作。所以, 在原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 要整理比较地方性的法规, 最好能够建立相关的数据库, 这样可以及时的补充新出台的一些规定。建立以及完善审计机关的法规体系。此外还应该要优化相关的审计方法。应该做的就是建立起资源的共享。在现今审计工作力求规范的情况下, 整理以及编制文档占用了相关工作人员的许多时间。如果能够建立信息共享, 那么则可以形成历史的资料, 这样有利于工作经验的积累和交流。另外, 要重视审计信息规范化建设, 如大力发展计算机审计。目前, 计算机审计 (AO2011版) 没有相匹配的控制台, AO2008版对县级数据采取已经多年未更新。且如今审计的工作大多数是关于行业的审计, 项目一般比较大, 涉及的内容也比较广泛, 参加的人员也比较多, 计算机审计的普及和更新十分必要。要想完成这些工作靠手工查账显得比较困难, 而借助普及计算机审计手段, 就能减轻审计人员手上的工作量, 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深挖线索, 揭示风险, 而且这样不但有助于降低审计的风险, 而且在信息化建设较为完善的情况下, 就能保证工作人员行为规范, 可以提高审计的质量。

(三) 提升人员的素质

人员素质的提高要掌握以下几个要点:首先, 需严格相应的资格考试及资格认证制度, 提高准人门槛;其次, 要注意对审计人员的后续教育, 使他们能紧跟相关政策及制度, 不断学习新知识, 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再次, 政府需要建立起一支只是高度复合的审计人才队伍。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国家应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既精通审计业务知识又熟悉财政各宏观经济领域详情, 既了解国情又熟悉国际惯例, 既具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又富有风险和创新意识, 既具备较高的审计业务能力又具有较高职业道德水准, 高素质、复合型的政府审计人才队伍。第四, 还要严格对审计人员的年审制度, 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其业务能力进行考核。可以建立相关的绩效考评的制度, 建立相应的激励的机制。最后, 可以增加相关专业人员的数量, 然后建立一个人数与经济发展规模相匹配的审计队伍。这样可以减轻专业人员的工作量, 来避免疲劳的工作, 进而可以提升审计的效率。

四、总结

审计工作对于我国政府的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一个合理的、有效率的审计制度可以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一个合理公正的审计工作可以从一公正客观的角度评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形势的变化。审计结果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的参考, 对于我国未来的发展计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同时审计工作也在其他的方面也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实践意义。文章分析了中国政府审计制度的现状, 指出了审计制度效率不高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来改进审计制度低下的效率, 可以从改进体制, 健全法规, 提升相关人员的素质来着手, 希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摘要:社会对于中国政府审计效率一直有着高度的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 政府审计工作也渐渐成熟起来。政府审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起到了作用, 首先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提升了国家的效益, 规范审计主体的行为, 对相关资源分配从宏观上进行监督,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也推动了中国相关事业的整体发展。文章以此为切入点, 对政府的审计效率做出了分析。

关键词:政府审计,效率,改革

参考文献

[1]蒋琰, 原朝阳.我国政府审计独立性缺失问题研究[J].经济视角 (中旬) , 2011, (1) .

[2]丁婷, 周毅敏.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3) .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篇7

审计是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是由独立的专门机构或人员接受委托或根据授权, 对国际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及其经济组织的会计报表和其他资料及其所反映的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发表意见。一般说来, 不论是中国还是西方国家, 审计都是在一定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出现时, 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 又是因受托经济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的。审计是一种经济监督, 在我国, 经济监督体系包括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工商监督、物价监督、统计监督和会计监督等。其中, 除审计监督, 其他监督都需要结合自身的业务进行, 其监督职能都是从其管理职能中派生出来的附带职能, 是为了执行其具体业务而进行的监督, 只有审计监督才是由专门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的独立经济监督。

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 其最终目标就是严肃财经纪律, 规范经济秩序, 营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环境, 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 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而国家意志和人民利益是通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现的, 国家每出台一项宏观经济政策都需要审计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因此国家审计是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宏观调控的运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当前政府审计的缺陷

(一) 审计体制不完善, 部分存在漏洞盲区

1. 财政审计的范围还不全面, 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空白之处, 不少部门的财政性资金的情况以及交纳地方税的情况, 地方审计部门都无权审计。

而上级审计机关又无暇顾及, 这就导致了审计盲区的存在, 潜存着舞弊和损失浪费行为。此外, 地方审计机关特别是地县级审计机关往往无权审计一些能源、资源等垄断部门, 最典型的如国税、水利、电力、烟草等行业。

2. 预算制度上的缺陷。

(1) 预算外资金成为监督盲区, 大量财政资金游离于中央预算之外, 几百亿的彩票公益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未纳入预算管理。一些地方政府还故意把预算内资金改变为预算外资金。预算外资金实际上已经脱离了人大的监控, 并且很容易被随意支配和使用。

(2) 上年累计节余资金成为监管死角。据统计, 2002年中央部委财政拨款节余646.03亿元, 只有56.65亿元纳入2003年部门预算, 其余589.38亿元都留在了原部门。

3. 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配合还不够紧密。

年初人大批预算只有总收支, 没有分解到各部门及各项目的指标, 行政首长及财政部门对预算可以随意变动, 或者根本不向各部门转化。年中预算调整财政部门不报, 人大不管。审计部门由于受审计体制的限制, 对查出的问题也不可能再向人大的报告中全面反映, 导致人大监督走过场, 审计监督形同虚设。

(二) 审计缺乏独立性, 难以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1. 体制缺乏独立性。

我国实行的是行政审计模式, 审计机关隶属于国家的行政部门, 受地方和上级政府的双重领导, 缺乏独立性。各级审计机关领导均由地方政府任免、审计经费由地方财政提供, 审计实际相当于地方政府的一个内审部门。这使得审计署发挥的更多是一种行政性职能。这使得无论是审计什么, 审计之后是否追求责任, 以及未来的审计重点, 都是由行政首长和行政领导决定。

2. 经济缺乏独立性。

我国的《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履行职责所必需的经费, 应当列入财政预算, 由本级人民政府予以保证”。来自地方政府的这部分经费占整个审计经费的2/3以上, 构成了审计机关的主要经费来源。可见, 地方审计机关的资金来源于财政部。由于经济上的不独立, 很难保证其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性。

3. 人员缺乏独立性。

按照法律规定, 地方各级审计局的局长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任免。由此可见我国国家审计机关属于行政模式, 隶属于政府行政部门中的一个职能部门, 其主要负责人的任免受到政府行政部门的左右, 这直接影响了审计人员独立性。

(三) 内部审计的制度虚设, 审计风险加大

1. 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到位, 独立性不强。

如:大部分行政部门虽然设置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基本上都没有配备相应的审计人员, 而是和财务人员两块牌子一班人马;有些单位财务本身隶属于办公室, 而审计也同样附属于办公室。

2. 会计基础工作较为薄弱, 会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来看, 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由财务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兼职, 这些人缺乏专业的审计专业知识, 并不能胜任内部审计工作, 严重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也削弱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力度, 起不到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3. 内部控制环境易受其上级部门影响。

有的单位内部审计工作没有计划, 工作重点只是应付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四) 其他制度体制问题, 导致审计效果大打折扣

1. 审计结果公开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根据审计法规定, “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而一些审计机关在实践中却没有有效利用权力对被审计机关进行监督。完善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应该让审计结果的公开成为“常态”机制, 让纳税人有知情权。从近年来审计报告来看, 许多部门屡查屡犯, 究其原因, 主要是审计意见落实率低, 后续追逐审计力量不足, 对整改情况的监督不够重视, 没有形成审计处理意见的强化落实制度, 增加了重复性问题的审计成本, 造成经常性问题的经济损失和浪费。

2. 问责不力。

“重审计, 轻整改, 轻问责”的现状得不到改善。前审计长李金华曾经在公开场合坦陈了自己心中的矛盾与困惑:面对审计出来的诸多问题, 不知该如何落实和追究审计责任。2005年审计发现的106起重大违法犯罪案件线索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查处后, 有94人被逮捕、起诉或判刑, 177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不过, 这一数据相较于当年审计出来的50多亿的违法违规资金来说, 实在是显得微不足道, 在106起重大违法犯罪案件中, 平均每一起案件只有0.9人受到法律惩处。问责的不力使得官员在违纪时更加肆无忌惮。

3. 审计内容和方法仍偏重于传统模式。

由于财务收支审计产生的时间比较早, 理论与实践已经比较成熟。而政府绩效审计起步较晚, 无论是理论上或是实践上都不很成熟, 这就使得一些审计机关在分配审计资源时, 只重视财政、财务收支审计。虽然也开展了一些绩效审计, 但主要是以揭露问题为主。审计工作的方式、方法灵活性不够, 难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审计环境。

4. 财政等部门不配合审计工作。

众所周知, 审计对被审计单位作出的审计决定都是针对其违规违法行为, 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往往就是其工作中的错误、失误或不足, 有些审计事项还将向其上级报告或社会公开, 因此被审计对象往往口头上说欢迎, 实际是希望尽可能地少暴露问题。

三、解决审计问题屡审屡犯的措施

(一) 完善审计体制, 消除审计盲区

1. 进一步理顺审计管理体制, 建立审计监督协调机制。

审计机关在实施财政审计的过程中, 必须将涉及其他地方财政资金结算、往来以及算征管退等方面问题的情况, 进行专门的记录和取证, 对方审计机关根据提供的资料和线索进行查证, 然后将调查结果及时反馈。

2. 做到人大监督与审计监督相结合。

人大应将预算审批细化到各具体部门、单位及项目, 坚持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应以审计部门的审计结果作为决算批准的依据, 审计部门应将人大审计批准的预算作为审计的主要依据。

3. 改革现行审计管辖范围。

不论中央、省直或其他单位, 它在哪个地区就由哪个地区的审计机关进行审计。如果存在困难, 就由上级审计机关协调或直接进行审计。体制上实行垂直领导, 为实行属地审计奠定基础。

(二) 提高审计的独立性, 做到全面、客观、公正

1. 改变现行的行政审计模式, 将审计署升格, 使其直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相应的各地方审计机关也同时升格, 向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审计机关的地位提高了, 相应的在面对同级政府部门审计时, 其独立性也相应地提高了。

2. 设立国家审计专项经费。

国家审计的经费应实行垂直的划拨体制, 国家审计总署设立专项的审计经费, 然后根据各级人大核准的数额逐级将审计经费核拨到地方各级审计机关, 下级审计机关逐级上报审计经费的使用情况。只有经费使用独立, 才能够使各级审计机关摆脱政府在经费上的束缚, 维护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保障审计机关依法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3. 改革国家审计的人事任免制度。

要改革审计首长任免制度, 实行垂直管理体系。中央对省级审计机关实行垂直领导, 人事、业务和经费都由审计署统一安排。省对地市审计机关也实行垂直领导, 经费由省财政安排。这样既保证了审计模式的稳定性, 又加强了国家审计的地位。

(三) 完善单位内部审计, 规避审计风险

1. 完善内部审计机构建设。

一是内部审计部门要独立于被监督者, 二是内部审计要有独立的引证权。因此,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体系应体现:内部审计业务应由最高管理当局委托并授权;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由最高管理当局委派;内部审计部门的经费核算不受到其他部门的牵制, 尤其不能受到财务会计部门的牵制;内部审计人员不参与所要审计单位的无关活动。

2. 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素质。

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总结内部审计工作的经验教训, 大力加强审计队伍的作风、业务建设, 使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 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一是要从实际出发, 制定完善的管理办法, 妥善解决好审计人员的激励、待遇等问题, 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二是要严把内部审计人员入口质量关, 要把那些整体素质较高的人员调整到内部审计岗位上来;三是要抓好内部审计人员的各项培训工作, 使他们的知识和业务能力不断提高;四是要明确审计人员职责, 严肃审计纪律, 确保审计工作按制定进行。

(四) 完善相关制度和方法, 提高审计质量

1. 审计报告恢复点名批评制。

公开和透明是提高审计效率的保障。如果审计出来的问题屡查屡犯, 就会降低审计工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如果审计报告抽象、笼统, 查出的问题不公开, 对被审计单位的威慑力就会大打折扣。审计工作做不到透明和公开, 监督责任就会流于形式。温家宝总理说, 审计要给老百姓一个负责任的交代。审计工作者要把老百姓想了解的情况和问题审查清楚, 并予以公开。信息畅通了, 问题透明了, 审计的警示作用就会加大, 问题的解决就会更加有力, 类似问题的出现就会降低。再者将违规单位曝光于社会的视野之内, 违规单位如果不迅速做出整改, 就会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从监督的效果看, 点名比不点名好, 公开比不公开好。

2. 建立财政审计目标责任制, 加大审计问责力度。

明确各级审计机关的职责和奖惩措施, 实行分级负责制。对于政府的行为必须按照赏罚分明的原则, 特别是对于失责政府要给予惩罚。具体来讲, 可从四个方面着手问责———一是审计机关建议问责, 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依规应当问责的, 审计机关应当建议问责;二是监察机关依法问责, 对审计机关移交过来的能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 监察机关应当依法问责;三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意问责, 对那些尚不构成党纪政纪处分的,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可以代表民意问责;四是新闻媒体公开舆论问责, 对一些典型案例报道公开问责。

3. 大力推进“绩效审计”, 提高相关的业务水平与技能。

审计机关不仅要利用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绩效审计, 还要积极广泛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 使审计人员在实践中能够结合专业技能运用绩效审计的方法。此外, 要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 使审计人员非常深刻地了解政府工作并对政府业绩形成有价值的评判。要进行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培训, 重点提高审计人员绩效审计的能力和经验。要进行具体绩效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 如统计学、社会科学、计算机技术等。

4. 在审计时要树立服务意识, 避免单纯的查问题, 在

监督的同时努力帮助被审计单位解决问题, 与被审计单位建立平等的工作关系, 取得被审计单位的理解与支持。

此外审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完善是提高审计法制化建设的重点。要提高审计质量, 规避审计风险, 就要不断完善法制建设, 推动预算管理的法制化, 建立我国公共财政约束机制, 同时, 要建立健全审计责任追究制度, 将审计法律规范的执行落实到位, 以便更好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

综上所述, 我们应建立严格的中央地方各级财政预算、预算审查、听证质询、审计责任追究等制度, 全面增加各种公共支出的透明度。国家审计是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发展的产物, 也是民主与法制进程的标志, 又是推动民主法制建设的工具, 而不仅仅是对财政财务的监督。审计是站在人民大众、站在纳税人的角度, 对政府行为进行监督, 所以一个重要原则是公开透明。审计报告公开后, 不仅仅是促使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 更是传递一个信息:用人民大众的钱, 最后要对老百姓有一个交待。

摘要:自2003年发布第一份审计公告以来, 审计署每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审计报告, 就像一场猛烈的风暴, 揭露出不少重大问题, 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反响风暴过后, 却是问题屡查屡犯的尴尬。

关键词:审计风暴,政府审计,缺陷,措施

参考文献

[1]王玉蓉.我国政府审计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方向[J].中国审计, 2008, (5) .

[2]蔡清峰.对国家审计独立性的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 2009, (6) .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篇8

2014年底,国务院以国发[2014]63号文件批转了财政部制定的《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是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建立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具体内容、配套措施、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提出力争在2020年前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和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该方案还提出政府会计科目设置要实现预算会计和财务会计双重功能,并在条件成熟时,推行政府成本会计。这意味着,政府会计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政府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和政府成本会计三大部分组成的现代政府会计体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改革总目标。政府会计改革是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大的系统,由众多子系统组成。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均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子系统。政府会计是政府审计的对象,政府审计是推动政府会计发展的动力,两者具有关联性。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的协同作用能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的整体有序发展。因此,为促进政府会计改革,有必要从政府审计的角度对其进行研究和探讨。

关于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的关系,学者们展开了深入研究。路军伟等(2006)研究了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提出政府公共受托责任是两者共同的存在基础,新公共管理运动是两者共同的推动因素。他们认为政府绩效审计本身需要的相关性信息,是目前政府会计系统无法提供的。政府绩效审计的推进,必然会促进政府会计改革。

张曾莲(2010)探讨了政府审计的咨询功能,提出政府审计意见能引导政府会计系统提供成本、绩效等信息。

戚艳霞等(2013)从有效履行公共受托责任和实现良好公共治理的角度,研究了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的整合协调关系。

然而,上述文献主要从合规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等方面分别考察政府审计对政府会计改革的作用,尚未充分考虑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这一中国特有的审计类型的作用与影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李金华,2008),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均提出要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济责任审计在审计对象、特点、方式等方面与其他审计类型有明显的区别。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象覆盖面越来越大,目前已基本覆盖乡科级至省部级领导干部。为促进政府会计改革方案的顺利实施,本文结合我国国情,研究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会计改革的双重能动作用,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二、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政府会计改革的拉动作用——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多重性需求

政府会计目标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目标是检查、防范舞弊和贪污,中级目标是促进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最高层次的目标是帮助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陈立齐、李建发,2003)。评价政府履行公共受托责任情况,最直接的方式是评价其主要领导干部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作为科层组织,其主要领导干部处于权力中心和核心地位,也是最终的责任主体,对于政府活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政府会计信息既能从财务视角反映政府活动的实质,又是评价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履行经济责任情况的基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目的是界定、解除或追究被审计领导干部责任。政府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决定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质量和效果。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共部门委员会将政府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信息概括为四个方面:(1)评价资源是否按照法定预算和其他法律或相关授权的规定使用;(2)评价政府或部门整体的财政状况;(3)评价政府的运营情况;(4)评价政府或部门使用资源的业绩。

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划分为十个方面:经济政策执行情况、遵纪守法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情况、经济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收支情况、政府债务管理和使用情况、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情况、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经济管理和决策的效益情况、遵守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等。

可以看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涉及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内容,比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列出的四项信息需求内容更广,其不仅涵盖了该四项需求,而且还包括经济政策执行情况、重大经济决策实施情况、经济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以及领导干部个人廉洁从政等。鉴于经济责任审计“由事评人”和“由事定责”的特点,即对于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业绩要进行审计评价,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要界定领导干部的责任,所以相对于合规性审计、财务报表审计和绩效审计等其他审计类型而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呈现出多重性:

1. 审计本地区或本部门财政预算收支情况,需要政府预算会计系统提供完整的预算收支信息。我国当前的预算会计提供的预算收支信息并不完整,不能自上而下地反映预算收支的整个链条,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事业单位会计并未有效衔接,财政总决算报表与部门决算报表相脱节,影响了审计全过程的追踪能力。预算会计应着眼整个支出周期,从预算授权、拨款、承诺、核实、付款五个阶段分别计量(王雍君,2007)。

预算会计改革应根据新修订的《预算法》要求,按照“一级政府一级预算”的原则,从预算审批、分配、拨款到最终支付,实现全过程的计量,以加强预算控制,避免预算资金的沉淀、挤占和挪用。预算会计的主体应是根据《预算法》确立的预算单位,会计计量应能反映出预算授权下的预算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情况,为审计人员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内对本地区或本部门财政预算收支管理情况提供支持。为达到上述目标,除了改革当前的预算会计制度,还应将预算会计改革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进行配套实施,即将所有的财政预算资金都纳入国库集中支付体系进行管理,每年年末将国库现金会计收支情况(收付实现制计量)与单位预算会计收支情况进行对账,加强资金收付控制,为审计的全过程追踪提供会计信息基础。

2. 审计政府债务、国有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需要政府财务会计系统提供权责发生制的财务信息。通过权责发生制政府财务会计改革,将政府资产、债务信息纳入会计核算范围。一方面,将国有资产的处置、转让等情况和政府债务的举借、偿还等情况全部列入会计计量范围,作为领导干部任期内经济业绩的评价依据,约束领导干部通过出售国有资产、举借债务来增加财政收入等短期行为,促进领导干部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另一方面,通过计量固定资产折旧情况、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等,科学核算政府行政成本,揭示财务风险,为上级部门考核领导干部任期内业绩提供参考。

3. 审计重大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情况、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经济管理和决策的效益情况,需要政府财务会计系统与政府成本会计系统提供财务和成本信息。

审查重大经济决策制定和执行情况,遵循“实施重大经济决策→形成经济事项→计量成本和绩效信息→评价决策结果→追究经济责任”的逻辑思路,其中成本和绩效信息由政府财务会计系统和成本会计系统提供。

审查政府投资项目建设和管理情况、经济管理和决策的效益情况,也需要提供成本信息。如果未对政府行政成本按类别、项目进行计量和细化,则无法得出具体经济事项或项目的成本,也难以对经济决策结果进行审计评价和界定责任。

成本的分摊可以采取分步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等。其中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成本计量方法。美国联邦会计准则第4号公告《管理成本会计准则》也指出,作业成本法可以作为政府部门的计算方法。在成本的计量内容上,除了计量经济成本,还需计量与经济成本相关的社会成本和环境成本。如对于重大决策形成的经济事项产生的环境成本,可以分为污染实际治理成本和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污染实际治理成本是指当前已经发生的污染治理成本;污染虚拟治理成本是指将当前排放至环境中的污染物全部处理所需要的成本,这是防止环境功能退化所需的治理成本。所以,需要将政府财务会计、成本会计核算内容扩展到社会成本、环境成本范围。

监督部门和上级政府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是政府会计改革的动因之一(张琦、张娟,2011)。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多重需求,对于政府会计改革有拉动作用:审计需求的全部预算收支信息,拉动以预算收支全过程会计核算为目标的政府预算会计改革;审计需求的公共资源使用信息,拉动以完全权责发生制计量为目标的政府财务会计改革;审计需求的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成本与业绩综合评价信息,拉动以作业成本法运用为目标的政府成本会计改革。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会计信息的需求如图1所示:

三、党政领导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政府会计改革的直接推动作用——将政府会计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内容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将贯彻执行经济政策情况等列入审计内容,对于政府会计改革具有独特的直接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同于前述的需求拉动功能、审计咨询功能,是直接运用审计监督功能来推动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实施。具体做法是将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与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直接列入审计内容,审查被审计领导干部在本地区或本部门对于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相关制度建设情况,对于贯彻落实乏力、制度建设未达到要求的领导干部进行审计问责,以此推动中央政令畅通,减少政府会计改革的阻力。

中央政策执行乏力问题是我国国家治理中由来已久的顽疾,其根源在于有的地方和部门基于狭隘利益的考虑,有意抵制、规避、延滞、扭曲中央政策意图,导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出现。政府会计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科学、全面、准确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和成本费用,全面、清晰地反映政府财务信息和预算执行信息,为开展政府信用评级、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改进政府绩效监督考核、防范财政风险等提供支持。上述改革目标符合国家整体利益的要求,同时也会增强对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干部行为的监督和约束,进一步影响地方政府和部门利益甚至是领导干部的个人利益,党政领导干部也有动机延滞或扭曲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党政领导干部必定要面临经济责任审计这道关口,任职期间的权力行使必定要接受审计机关的检查,审计发现的问题必定要定责。在这三个“必定”的前提下,就能对权力行使形成稳定性的约束,使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呈现出固定化、长期化态势。由此可见,通过审计可以调整党政领导干部执行中央政策的成本收益关系,增加地方政府和部门领导干部抵制、规避、延滞、扭曲中央政策意图的成本,激发其作为理性“经济人”的意识,进而根据国务院文件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执行政府会计改革政策。

具体而言,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于政府会计的直接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将贯彻落实政府会计改革政策情况列入审计内容,督促党政领导干部采取相应措施来实施政府会计改革。政府会计改革是一项综合性的改革,涉及各地方、各单位资产、负债的计量和行政成本的核算,与其他政策领域交叉融合,覆盖面广,积累难题多,任务艰巨,难以凭财政部门一己之力完成,需要中央和地方各行政事业单位共同实施,协调配合。党政领导干部拥有强大的资源,对政府会计改革相关政策领域具有控制和管辖权,通过指导、表扬、批评、处分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行政手段和领导方式来引导、支持、改变所辖职能部门或单位的行政行为。并且,党政领导干部是实施政府会计改革政策恰当的责任主体。由党政领导干部组织协调政府会计改革的贯彻落实,能避免政府各部门、所属各单位之间相互推诿、扯皮,进而增强改革成效。《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进一步明确,将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情况列作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政府会计改革方案是以国务院文件形式发布的,属于国家经济工作的方针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基于此,建议将政府会计改革方案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内容,以促进党政领导干部重视政府会计改革,采取清查核实资产负债等措施来贯彻改革政策。

二是将政府会计改革相关的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列入审计内容,督促党政领导干部建立制度巩固政府会计改革成果。经济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将政府会计改革成果长期化、稳定化,构建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制度,形成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避免政府会计改革措施因主要领导干部的调整或意识转移而被虚化、弱化。根据《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应将重要经济事项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列入审计内容,审查权责发生制财务报告制度和相关的资产、负债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情况,督促党政领导干部建章立制,完善政府会计管理制度。

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会计改革的直接推动作用如图2所示:

四、政策建议

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政府会计改革的需求拉动和直接推动作用,建议构建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关于政府会计改革的沟通协调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审计与政府会计的协同作用,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1. 财政部门应深入研究审计机关的会计信息需求,增强政府会计准则等制度的适用性。

财政部门在起草政府会计相关制度时,应吸收审计机关的力量,充分听取审计人员的意见,使政府会计系统提供的预算收支、财务状况和成本信息符合经济责任审计的需求,推动审计工作的开展。

2. 审计机关应将政府会计改革政策落实情况列入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内容,并加大审计力度。

审计机关在确定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时,应将落实政府会计改革的具体措施情况列入审计重点内容。对于地方和部门党政领导干部在政府会计改革政策执行中的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进行揭示、问责,以保障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及时落地。

3. 审计机关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抄送财政部门,拓展审计成果应用渠道。

当前,《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确立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纪检、组织、审计、监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组成,尚未包括财政部门。鉴于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涉及经济政策执行、经济管理制度、财政预算收支、国有资源和政府性债务等情况,建议审计机关将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抄送财政部门,使财政部门掌握其他部门和地方政府执行政府会计改革政策的具体情况,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评估,进而采取措施、调整政策,推动改革深化。

摘要: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的协同作用可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有序发展。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类型,对于政府会计改革具有双重能动性:既通过对政府会计信息的多重性需求来拉动改革,又将政府会计改革政策落实情况纳入审计内容来直接推动改革。为促进国务院发布的政府会计改革方案的落实,本文建议审计机关与财政部门构建政府会计改革协同机制,加强政府会计制度设计协作,充实审计内容,共享审计成果。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政府会计,政府审计

参考文献

陈立齐,李建发.国际政府会计准则及其发展评述[J].会计研究,2003(9).

陈平泽.依法治国视角下的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J].审计月刊,2015(1).

陈志斌.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结构研究[J].会计研究,2011(1).

李金华.我国审计25年回顾与展望[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刘家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

路军伟,陈希晖.政府绩效审计与政府会计改革的互动关系研究[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6(6).

戚艳霞,种金睿,姜国杰.公共财政管理框架下的政府会计改革:理论诠释与制度完善[J].财政研究,2013(11).

戚艳霞,王鑫.政府会计与政府审计的动态协调和制度优化[J].审计研究,2013(3).

戚振东,尹平.经济责任审计产生的动因和权力监督特征研究[J].审计研究,2013(1).

王雍君.支出周期:构造政府预算会计框架的逻辑起点[J].会计研究,2007(5).

张琦,张娟.供求矛盾、信息决策与政府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2012(7).

改革政府审计报告 篇9

正如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所说:“审计署做的工作就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审计的工作不是揭露问题就到此而止, 而是希望改进问题, 即涉及整改问题, 这也正是此次“新”审计报告的一大亮点。中国审计学会副秘书长、审计署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认为, 审计的价值, 不仅仅是揭露问题, 更追求通过审计使得政府公共管理水平得到不断的提升。究其背后的根本原因, 则在于目前政府的管理水平不够高, 提高还需要一个过程;而以“新公共管理运动”为标志, 全世界各国都在致力于政府管理水平的提高, 这是大趋势。只有致力于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 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才可能更有效地从根本上清除目前审计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上述问题。在政府的每一项行动计划上, 需要有科学的计划, 既定的规范, 相应的内部控制和独立的监督检查。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我们知道, 审计的最终目的是查明事实情况, 促进纠正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从而使审计成果转化为行政力和生产力, 转化为依法行政的推动力, 实质是找出、查出体制、机制上的问题, 根本途径是以此推动法律、法规等制度的设计和安排, 最终达到提高政府效率和能力的目的。

尽管此次“新”审计报告的特点鲜明、力度依然, 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归纳出“新”审计报告反映出的集中问题, 发现政府管理当中存在的弊病, 为今后政府依法高效治理, 改善政府效能, 提供有效可循的途径。

一、“新”审计报告探析

探析“新”审计报告, 我们可以发现, 此次审计报告所揭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政府管理的一些不规范上, 正如刘家义审计长所说:“从今年审计情况看, 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还存在一些违法违规和管理不规范问题, 影响了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效果, 以及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具体“症状”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情况、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铁路建设项目审计情况、财政专项审计与审计调查情况、金融机构审计情况、企业审计情况。不仅如此, 此次审计报告还涉及了一些积极的方面, 例如, 在谈到中央财政管理审计情况时指出, 2007年, 财政部和发改委这两个部门“认真落实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的中央预算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贯彻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 着力推进预算和投资管理改革, 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因此, 我们不难看出, “新”审计报告不仅继承了以往全面系统翔实的特点, 而且还展现出一些“亮点”:把财政管理资金方面的审计细化为中央财政管理审计、中央转移支付资金审计、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三大方面;“新”审计报告不仅要审出问题、披露“症状”, 而且还将审计中发现的积极变化展示给公众, 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奖惩分明”的平衡, 不但有利于打消某些即使没有“毛病”的部门的“闻审生畏”心理, 而且有利于政府部门积极支持审计优质环境的形成, 最终在政府部门运行当中根除管理弊病。

另外, 相比以往的审计报告, 此次的审计报告呈现出以下特点: (1) 首次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做出总体评价。新审计报告立足于全局, 提出了关于中央预算执行总体情况的审计评价——2007年, 国民经济保持了增长较快、结构优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中央财政在改善宏观调控, 构建和谐社会,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 注重从体制机制层面揭示问题。在暴露的一些问题中, 有些是管理不严格, 政策执行不到位造成的, 有些是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的, 针对这些问题, 审计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希望通过深化改革, 加强管理, 从根本上促进这些问题切实得到解决。 (3) 注重揭示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注重在进行归纳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评价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 集中反映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的问题, 没有一一罗列被审计单位。如揭示了铁路部门项目建设管理中还存在违规转分包工程, 多列预算, 多结算工程款等问题, 并特别指明了有多少项目存在这些问题。

二、改善政府管理效能

结合审计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呈现出的新特点。审计报告探究了如何加强财政管理, 从5个方面提出了整改意见, 以便从根本上解决审计中发现的上述问题:进一步改进预算编制, 提高预算的准确性、科学性和透明度;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统筹考虑财政资金使用、国债发行和货币政策的协调;积极推进财政体制改革,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完善中央政府投资管理, 提高财政建设资金使用效益;明确金融国有资产的收益分配和预算管理制度,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正如前文所说, “新”审计报告的特点就在于涉及整改情况。在这份报告当中, 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全面整改情况, 国务院将在今年年底前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做专题报告, 审计署将依法予以公告。”看来这份审计报告要做的不仅仅是向公众揭露问题, 更是要通过审计使政府公共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使问题得到真正的解决, 这也许正是刘家义和审计部门想展现给公众的新的审计价值。这不仅诠释了审计的价值和功能, 更是从本质上延伸和拓展了审计的内涵——不仅是“国家财产的看门狗”, 更是部门管理不规范、效能低下的“导盲犬”。

此外, 若想改善政府管理效能, 凸显审计价值, 捍卫国家财产, 保护人民利益, 笔者认为还得加强绩效审计的力度, 相对李金华提出的“效益审计”, 绩效审计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扩展, 它更加关注管理、决策等各个方面、层面的问题, 而不止是单纯的资金投入跟产出的关系。它是伴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经济运行质量、资源配置效率、环境保护等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的重点应运而生的。绩效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的一个形式, 可以通过对不经济、无效率的行为进行评价和纠正, 来实现绩效审计增加价值的目的, 最终完成绩效审计循环 (如图1所示) 。

诚如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预算执行过程中违法违规的问题是逐年下降的, 在今年的审计报告中说这样的数字只有2%, 这既表明审计在政府管理运行当中发挥着作用, 有利于改善其效能, 但可能也在某种程度上说明违法违规手段的隐蔽性更强了。因此上述绩效审计循环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循环而非静态的循环, 它应该根据具体项目的特点, 结合审计环境, 调整预定目标, 以便实现审计的价值, 提升和改善政府部门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媛媛.中美政府绩效审计的比较与思考[J].审计与理财, 2008 (1) .

[2]倪巍洲.绩效审计过程中的目标选择与实现[J].审计研究, 2008 (1) .

浅谈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 篇10

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现状

(一)我国政府财务报告体系构成

我国政府财务报告要由原来的收付实现制改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包括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和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其中,政府部门财务报告由政府部门编制,主要反映部门财务状况、运行情况等,为加强政府部门资产负债管理、预算管理、绩效管理等提供信息支撑;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主要由财政部门编制,主要反映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运行情况和财政中长期可持续性等,可作为考核地方绩效、开展地方政府信用评级、评估预警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编制全国和地方资产负债表以及制定财政中长期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的重要依据。

(二)我国政府财务报告改革时间表

按照《改革方案》要求和财政部工作部署,全国各省市于2013年开始试编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目前,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部门已试编了本级和县级以上各级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从《改革方案》时间安排上看,2016年财政部选择7个试点省份试编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并开发相应信息管理系统。2017年,试点省份正式编制各级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2018年,全国3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全部正式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

二、当前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相关会计要素核算存在困难

1. 政府资产状况核算存在困难

(1)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反映不够全面和准确。自2013年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以来,对于新增固定资产,要结合当地实际和本单位情况计提折旧。但是很多地方财政部门并没有严格执行,而且对于存量资产(即以前年度购入的资产)也无法计算累计折旧。2016年新总预算会计制度的实施,增加了对于政府股权投资的核算,而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固定资产,由于产权不清晰等原因导致无法确认为谁的固定资产,因此在政府资产负债表上无法准确反映。(2)目前政府会计缺少对国有产权的确认和反映。在现行财政总预算会计制度中,仅对财政部门新增加的国有股权形态的政府资产进行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对于国资管理的国有企业股权没有在政府账务上以权益反映,因而财务报告目前只能根据企业决算报表按照国有权益比重进行粗略折算,造成家底不清。(3)公共基础设施产权不清、核算不准。目前,我国的公共基础设施管理较为粗放,很多政府单独投资的公共基础设施,大都记在融资平台公司账务。对于不同级政府参与投资、或者政府与社会力量合资的基础设施项目,基建审计决算后直接移交建委等部门管理,并没有登记在建委账务上。因此,很多存量公共基础设施,由于缺少原始会计资料,无法确认计量入账。除非聘请社会会计或审计力量对大量基础设施进行确认和评估,但由于工程浩大,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4)自然资源无法确认和计量。对于煤炭、海洋资源、水资源、森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由于储备没有探明、产权无法分清,且比如水资源季节性变化特别大等情况,无法确认和计量入账。

2. 未能充分反映政府的负债状况

我国目前政府财务报告中对政府相关负债信息的反映不完整,一方面是对于政府债务这个概念的界定仍然不够明确,如社会保险基金缺口是否属于政府债务;另一方面,由于历史原因,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等在政府会计中没有反映,因而在政府财务报告中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反映。

3. 收入、费用状况计量存在困难

收入、成本费用是传统会计制度基本上未涉及的领域。要评价绩效,就必然要求对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确认。收入、成本费用的发生时间不一定与现金发生时间对应,这就要求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对收入、成本费用进行确认,这无疑增加了会计处理的难度。现金流信息同样与传统政府会计制度几乎没有联系。

(二)目前政府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尚未适应改革的要求

政府财务报告改革直接的执行者是在政府及相关部门从业的会计人员。长期以来,这些从业人员已经适应了传统的收付实现制基础下的预算会计核算工作。而政府财务报告的编报基础是参照企业的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相关会计从业人员目前的知识结构可能难以适应改革的要求和规定。

(三)改革将会大幅增加政府部门的工作量,改革阻力较大

政府财务报告包括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综合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对于各部门而言,政府部门财务报告是新事物,亟须加强相关制度的学习、相关业务技能的提升。同时,财政部门除了要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外,还要帮助各部门尽快适应新情况,以便准确编制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同时进行汇总编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的运行,意味着政府部门工作量的大幅增加。这其中包括清查核实资产负债、编制部门财务报告、部门财务报告审计、报送并公开政府财务报告,会大大增加各部门的工作量。特别是初始阶段,可能会耗去各部门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加快我国相关会计配套制度建设,为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改革创造前提

对于财政部门,要加快总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于股权投资、政府债务等属于政府的资产和负债的要素,要尽快纳入总预算会计核算。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要尽快执行新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于新购入的资产,要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提折旧;对于基建工程账务报表,要及时并入单位“大账”报表。

(二)加快资产清查,搭建政府资产管理平台,为财务报告改革奠定基础

搭建政府资产管理平台,将政府资产下的国有企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政府经管资产统一整合到一个统计核算平台,建立统一的政府资产信息系统。这样,既解决了政府资产的计价核算、统计汇总,又避免了政府资产的重复统计、统计遗漏问题。

推动经管资产法规体系建设。根据政府资产报告试点工作的经验,对政府资产的分类、计价、概念、边界进行明晰,推动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衔接,逐步纳入会计核算。同时,尽快出台政府资产管理办法,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资产管理体系。

对于公益性资产管理,应尽快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加强对这部分政府性资产的价值核算和实物管理;对于资源型资产,应强化保护、合理开发和加强管理,积极引入绩效评估机制。在分类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推动地方政府性资产管理法规制度建设。

(三)开展相关人才的培养,为政府财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储备人才

开展政府财务报告的主要是政府的会计人员,但目前我国缺乏具备这方面较高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要重视和加强该相关专业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只有成功培养出一批具有高素质、强专业、丰富实践经验的人才,才能为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各环节需要的人才。对于政府会计人才的培养,相关部门也要结合实际,做长远打算。一方面通过短期培训提升当前专业人员的知识,同时要考虑长远,制订培训计划,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长期培训,切实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政府会计人才,满足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人才需求。

结语

上一篇:室外给排水下一篇:科技中介机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