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障碍

2024-08-13

行为障碍(精选十篇)

行为障碍 篇1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中癫痫组95例, 年龄2 ~ 16岁, 来自于我院2010年6月至2013年4月儿科、神经内科门诊及病房, 癫痫的分类方式及诊断标准按照1981年国际抗癫痫组织的癫痫发作分型标准及1989年癫痫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依据患儿脑电图、临床表现及颅脑影像学等情况分类。同时随机选取同年龄段、同期入院的呼吸道感染患儿95例作对照 ( 对照组) 。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方式评估患儿的行为发育状况, 12岁以下采用Conners父母问卷、教师问卷, 12 ~ 16岁患儿由父母问卷、教师问卷及简明症状问卷3个部分构成。

1. 2研究方法

1. 2. 1癫痫患儿分组根据以下几方面分组: ( 1) 依照癫痫患儿确诊时间将其分为下列3个组别: 新诊断组 ( 近6个月确诊者) 、近期诊断组 ( 1年内确诊者) 、 长期诊断组 ( 确诊时间> 1年且AEDS使用时间> 半年者) 。 ( 2) 依据癫痫患儿发病类型分类。 ( 3) 依据家庭的感情温暖、家属理解程度、惩罚严厉、过分干涉、 拒绝否认、过度保护等对95名癫痫患儿家庭分类: 家庭焦虑型、家庭淡漠型。

1. 2. 2评估所有研究对象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进行儿童行为问题评定。Conners问卷最初是由美国学者Conners于1969年编制的父母用儿童行为评定量表, 于1978年由Goytle、Conners和Ulrich共同修改编订, 我国于上世纪80年代引进临床[4]。此量表评分简单易行, 基本概括了儿童少年常见的行为问题, 此量表的信度、广度及效度已经经过广泛检验, 能满足一般要求。通过与家属的充分交流, 告知本调查研究目的, 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完成量表填写, 可信度较高。其内容共包含6个因子、93个条目, 分别为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心身障碍。行为障碍评分标准如下, 0分: 没有; 1分: 偶尔出现; 2分: 经常出现; 3分: 非常多。将各个分量表单项分项相加, 除掉该分量表的条目数目, 并以x ± s来表示。 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简明症状问卷评分大于15分者标记为高危, 小于15分者标记为低危。采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 ( FES-CS) [5]及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 ( EMBU) 对患儿分型。FES-CS量表拥有十个分量表, 含90道是非题, “是”评1分, “否”评2分, 然后按照家庭环境环境量表操作手册计算得分, 分数越高表明这一分量表代表的家庭环境特征越突出。EMBU共有66个项目, 采用1 ~ 4的4级评分, 因子分越高说明这一因子代表的养育方式越常用。将95名癫痫患儿家庭分型, 分为焦虑型、正常型及淡漠型家庭。

1.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 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建立数据库, 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率来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正态分布计量数据采用 ± 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 组间差异比较采取卡方检验, 筛选和判定患儿行为学障碍的影响因素及其相关程度, 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 1) 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190份, 回收率47. 5% , 其中癫痫组男50例, 女45例, 平均年龄8. 3岁, 发病年龄5个月~ 13. 5岁, 平均用药时间为1. 4年, 其中部分性发作18例, 全身性发作65例, 伦-格综合症12例, 癫痫组与对照组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心身障碍、冲动-多动、焦虑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1) , 焦虑及冲动-多动评分的差异尤其显著。 见表1。

不同病程及发作类型的家庭conners评分有所不同, 表2表明, 不同病程组之间癫痫患儿的conners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42, P < 0. 05) , 发病时间越长行为障碍的发生率越高。表3显示, 伦-格综合征患儿行为障碍高风险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 ( χ2= 20. 09, P < 0. 05) 。表4显示, 焦虑型及淡漠型家庭与患儿行为障碍的发生呈正相关, 不同家庭类型患儿行为发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33. 69 P < 0. 05) 。

3讨论

本实验采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对患儿行为障碍进行监测, 结果显示, 与非癫痫儿童相比, 癫痫患儿行为能力发育水平低下, 具体分析其原因如下: ( 1) 在癫痫患儿的治疗过程中, 尤其实在儿童出院成长过渡的阶段, 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 对于疾病的认识, 或者对于治疗毒副作用的恐惧, 造成患儿严重心理障碍, 时间越长这种心理障碍越发严重。 ( 2) 癫痫的发作形式及发作频率也是影响患儿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反复或者长时间癫痫发作可以致使神经元细胞的缺氧、乳酸累积及神经递质过度兴奋, 从而引起患儿行为障碍[6]。有研究认为, 癫痫样放电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与认知功能的损害有显著关系。Staden等[7]发现, 棘波指数 ( 1分钟棘波的数目) > 10次时, 可以出现言语功能障碍, 而且可能是唯一的相关危险因素。功能影像学如PET、MRS的研究结果显示, 癫痫伴抑郁或有自杀行为的患儿, 其颞叶及额叶功能存在异常改变, 中脑结构、中缝核、丘脑及扣带回中的5羟色胺与5羟色胺-1A受体的结合降低, 致使下丘脑-垂体后叶素-肾上腺素轴功能改变从而导致癫痫与精神障碍同时存在[8]。神经学及心理学研究发现, ADHD患儿的Rolantic区异常放电导致患儿行为更为冲动[9]。患儿对于发作的恐惧及自身的羞愧感导致其自卑及社会行为能力减退, 尤其是全身大发作及伦-格综合征的患儿社会适应能力更加低下。 ( 3) 家庭因素: 在调查中发现只有37. 8% ( 36 /95) 的患儿家属接受患儿疾病的事实, 58. 9% ( 56 /95) 的家属有焦虑的表现。而家属的过分紧张直接影响患儿的心理发育状态, 会使儿童处于警觉的状态, 产生紧张的心理, 从而导至其注意力下降, 烦躁易动。Vaughn的研究表明: 少年儿童时期的各种创伤性经历和异常的家庭环境是精神分裂症的心源性因素[10]。甚至在部分家庭中会因为儿童需长期治疗及疾病的复杂状况, 导致经济窘迫、家庭纠纷, 对儿童采取攻击性语言, 如: “你真没用、傻子、真笨”等等。家长在家庭功能是否失调上起着关键作用, 部分患儿会表现为退缩、孤立或者抑郁, 严重者出现性格品行改变。

综上所述, 癫痫患儿在行为发育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 抑郁焦虑、品行问题、学习障碍、多动等等。 有的患儿甚至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精神障碍, 情绪、 行为障碍不仅影响癫痫患儿的疗效及预后, 而且会对患儿的生活质量造成负面影响[11]。既往对于他们的生存质量关注较少, 绝大多数患儿未经过正确的引导, 致使患儿自身及家庭出现各种困境。现在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癫痫患儿行为障碍的诊治工作。如果患儿有癫痫病史, 临床表现涉及到认知、动作、语言或是感知觉障碍时, 应建议他们到医疗机构进行响应评估筛查, 甚至是人工干预, 使处于生物学因素 ( 先天性畸形、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脑炎等) 或环境影响因素 ( 单亲家庭、家庭贫困、医源因素、学校环境等) 影响的癫痫患儿有更好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SPADY D W, SCHOPFLOCHER D P, SVENSON L W, et al.Medical and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and health care use among children 6 to 17 years old[J].Arch Pediatr Adolesc Med, 2005, 159:231-237.

[2]EKINCI O, TITUS J B, RODOPMAN A A, et al.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epilepsy:prevalence,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J].Epilepsy Behav, 2009, 14:8-18.

[3]王薇薇, 吴逊.重视癫痫病人的生活质量制定我国癫痫病人生活质量量表[J].中华神经科杂志, 2001, 34 (3) :129.

[4]范娟, 杜亚松, 王立伟.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的中国城市常模和信度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 2005, 17 (6) :321-323.

[5]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164-167, 139-142.

[6]GALANOPOULOU A S, MOSHE S L.The epileptic hypothesis:developmentally related arguments based on animal models[J].Epilepsia, 2009, 50 (Suppl 7) :37-42.

[7]STADEN U, ISAACS E, BOYD S G, et al.Language dysfunction in children with Rolandic epilepsy[J].Neuropediatrics, 1998, 29 (5) :242-248.

[8]KANNER A M.Depression and epilepsy:do lucocorticoids and glutamate explain their relationship?[J].Curr Neurol Neurosci Rep, 2009, 9:307-312.

[9]HOLTMANN M, MATEI A, HELLMANN U, et al.Rolantic spikes increase impulsivity in AHDD-a neuropsychological pilot study[J].Brain Dev, 2006, 28:633-640.

[10]VAUGHN C E, SNYDER K S, FREEMAN W, et al.Family factors in schizophrenic relapse:a repilcation[J].Schizopheria Bull, 1982, 8:425-426.

行为障碍 篇2

侯得存

我认为在教给培智儿童知识的同时必须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注重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培智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及后天教育的缺陷,没有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习惯,严重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为使培智儿童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合格的公民,经过深思,我觉得我们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培智儿童: 育人首先要育心,了解学生各不相同的心灵并给予关爱是教师做好教育学生工作的重要前提。面对有着不同缺陷的学生,我总是从各个方面去爱护和关心他们。我发现大部分弱智孩子可能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行为问题,譬如乱拿别人的东西,随意地哭闹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一个一个观察、分析、制定出教案、用行动和爱心去教育。如:我的学生苏莲芳同学因生理缺陷,加之家长的百般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每次班级打扫卫生,他什么也不会做,只好在一边闲坐着。面对这种情况我抱着一颗宽容的心,象对待初生婴儿一样引导他,有时还要“哄哄”他,让他对劳动感兴趣,在劳动过程中快乐起来,放松起来,高兴起来。在这种轻松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开发、培养他的能力,同时注意激励他的自信心,帮助他走出不爱劳动的阴影。

在我们农村有一些陪智儿童常有不文明的口头语,不讲卫生等坏习惯。我发现后不当场批评,而是通过文明的语言行为,来启发教育他们,并教会他们学会“对不起”、“不要紧”、“您好”等文明用语。对于不讲卫生的儿童我总是耐心帮他,手把手地教;没有生活用品我总是给他们买„„我坚持将尽量多的时间放在与学生的共处上,一段时间后我就会成了学生们最信赖,最亲近的人。有了这份情感基础,有自闭症的儿童就会把心里话告诉我,有攻击行为的儿童遇事乐意找我商量了。而我提出的要求他们也能很认真、很神圣地去做到。更可喜的是,有学生开始学着我说文明用语了,学着我随手捡纸屑了。自己的事自己也会做啦。所以说,关爱每一位学生,建立师生间的深厚情感,是弱智儿童品行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

二、教师要及时发现闪光点,肯定点滴进步。

由于培智儿童自身的生理缺陷和心理不平衡的因素,对他们往往不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对哪些有生理缺陷,有心理障碍的陪智儿童,更要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循循善诱,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点滴的进步,都要充分予以肯定和鼓励,以便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感到我也会,我能行。我光彩。为此,我们班设了一个拾金不昧的小箱子,教育孩子拾到东西要放到箱子里,老师及时开班会表扬,让学生感受做了好事的乐趣。

我利用课堂和课外活动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关心集体,关心他人的环境,要让每个学生在班上都有机会承担一份工作来展示自己。让学生逐步地明确“好”与“不好”、“对”与“不对”这些基本的是非概念,从而能对自己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自我评价。一位教育经验丰富的学者曾经说过,要想孩子取得进步,就要多对你的孩子竖起你的大拇指。哪怕是孩子的一点微不足道的进步,甚至是在老师手把手地指导和帮助下取得的一点成绩,我们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老师的一次微笑和竖起的大拇指往往能给培智智儿童以极大的激励,让他们较好地体验到愉快的情感,从而更好地强化和巩固自己积极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教师要带领培智儿童走出校门在实践中教育:

为使陪智儿童最终要走向社会,与人和睦相处,我校常组织学生与正常普小儿童举行手拉手联欢活动。培智儿童在与正常儿童的交往中学会了自尊和尊重他人,自控力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当正常儿童对我校培智儿童的十字绣作品感到惊叹不已、并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与友好时,培智儿童获得了自尊和自信,也懂得了珍惜友谊,珍惜荣誉。定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当他们看了犯罪分子的可悲下场时,他们就会牢牢记住:危害社会的人只有坏下场,做人必须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随即教育他们,万事都是从小变大,一个人必须不断改掉自己即使是很小的不良习性,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为光荣院的爷爷奶奶扫地、擦桌子,使学生认识到服务于社会的人才受社会欢迎,借此对学生进行更深刻的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教育,使他们真正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和领悟出来的道理是根深蒂固,不易忘记的。这对弱智儿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及自身品德的养成都是极为有益的。

四、教师要指导家长正确培养培智儿童

教师要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保证。思想品德教育如果只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肯定是不够的,不全面的,必须充分结合家庭教育,使学生在一个和谐统一的环境中得到稳定发展,从而培养学生较恒定的品德。有的父母认为把孩子送到特殊教育机构,就扔下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老师的身上,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请父母不要忽视孩子在家里的教育时间。家庭教育要改善智障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父母是他们心目中最具权威的人物,“爸爸说的”,“妈妈告诉我的”,这就是他们的是非标准。学生的好多优良品质是自幼培养的,如待人诚实、忠厚、关心人、体贴人,对人有礼貌,尊敬受师长,富于同情心,有责任感等。如果父母蔬于管教或管教无方,学生就会产生不良的品行,出现很多难以纠正的行为问题,如自私自利、冷酷无情、鲁莽粗野、蛮横无理、不诚实、无责任心等。可见,家庭教育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所起的作用,是其他类型的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孩子们每天在学校接受点滴的教育,父母回家后要抽时间指导孩子复习和巩固,把学校教育的内容安排到生活的点滴中去,慢慢丰富他们的生活,充实他们的头脑,启发他们的思维,不要强制性的要求孩子必须做什么,必须说什么,而是要让他们在一种心情舒畅的状态下,去完成他们想做的事、想说的话,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品德行为习惯。所以我们老师应该积极主动和家长谈心,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的任务和家长应该做的事情。通过家校教育让孩子长大成人,成为能够从事社会劳动的有用之人,这是学校共同目标。

流动儿童的情绪与行为障碍 篇3

相较于普通的本地居民,流动人口的家庭生活中可能经历更多压力事件,譬如儿童抚育负担、失业、搬迁、社会经济地位变化、有限的心理资源,甚至家庭暴力环境等。囿于这些原因,与流动人口家庭相关的社会心理问题(躯体/情感虐待、亲子关系与ODD症状)也在抚育关系中由父代蔓延到子代,并呈现明显的交互作用。因而在这种家庭背景下,流动儿童更倾向于表现出情绪与行为障碍,即本文中提到的“儿童对立违抗症状”(ODD),这样的孩子容易情绪失控、与成人争吵,或公然违抗他人,对权威人物易出现抗拒、敌对等情况,这将严重影响儿童发展与社会适应。因而对于社会流动群体边缘化的观察分析,童年经历、家庭教养方式、社会心理特征等都应纳入考量。研究表明,在中国1亿多的流动儿童群体中,有近26%的儿童被检测出类似的行为问题,男生主要表现为外化的攻击行为,女生则是内化的社会退缩和抑郁。在本文中研究者通过测量和统计关于ODD症状、受虐待状况和亲子关系之间的相关情况,认为躯体和情绪上的虐待对儿童情绪与行为障碍的形成有重要影响,而这种情况在流动人口家庭中表现得更加显著;也就是说,流动儿童父母更可能由于忙于生计、无暇管教子女或教养方式粗暴等原因,造成亲子关系疏离,从而导致儿童违抗症状,并且由于失去亲密关系作为中介因素的调解作用,而造成更严重的情绪(如焦虑、抑郁)、行为障碍。而长期来说,具有此类症状的儿童在成年后更可能出现暴力、反社会行为、物质滥用、自杀尝试等社会适应不良问题。

喉癌术后病人语言障碍的行为干预 篇4

1 一般资料

自2007—01~2009—11我们收集了93例喉癌术后病人的有关资料, 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其中44例为干预组, 49例为对照组。平均住院日数15~20d。所有病人均为全喉及半喉切除手术后, 在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 干预方法

2.1 评估病人

2.1.1 认知能力的评估

根据病人文化程度, 职业, 心理需求及对疾病了解程度, 应对反应和心理反应等方面, 以了解病人的认知能力。乐观积极的态度可以让他们更有效地配合治疗, 利用他们所拥有资源, 进行心理调适, 促进非语言的交流。

2.1.2 生活习惯的评估

了解病人的饮食需求, 生活方式及生活兴趣。全面收集有关生活的资料, 以利于表达病人的需求, 充分满足机体及生理需要。

2.1.3 支持系统的评估

了解病人家庭背景, 经济情况及病人的家庭社会需求情况, 病人在家庭中的地位。评估家庭主要照顾者心理健康状况, 是否对疾病持积极乐观态度, 能否积极配合病人的治疗, 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如提供周到的服务, 减轻照顾负担, 减轻角色的劳损, 指导其建立正性的认知和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 以减轻患者不良的心理反应[1]。

2.2 采取的方式

2.2.1 日常用语

对于有文化基础的病人在手术前可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些有关的日常用语如描写感觉情况:冷, 热, 痛, 累, 渴, 饿, 呼吸困难等;有关需求情况:吸痰, 喝水, 吃饭, 看书, 找医生, 睡觉, 按摩等。尽可能将所涉及到日常用语想到, 打印粘贴在墙上, 可在这些字前标明数字代号, 只需病人出示手指数, 就能准确表达要求。以减少表达失误及表达不完全造成的心理不适应。

2.2.2 简单漫画

对于无文化基础的病人则在手术前与家人共同制定一些能与病人认同的漫画如冷, 可画成雪花, 热则冒热气, 吃饭则画碗, 找医生则画听诊器, 尽可能将所涉及到日常用语想到, 粘贴在病人能看到的地方, 方便病人的表达。

2.2.3 肢体语言

术前教会病人及家属肢体语言沟通, 利用肢体语言形成非语言交流的互动, 术前让病人与家人共同了解有关疾病知识, 参与探讨疾病康复的方案, 指导有关注意事项, 树立非语言交流的信心, 努力寻求家人的配合, 以获得家庭支持系统的援助。

3 临床效果观察

见表1。

χ2=13.91, P<0.05。

4 讨论

生活质量是评价患者健康状态和医疗护理工作效果的主要指标之一, 喉癌手术后病人, 由于语言障碍, 尚失了沟通能力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通过以上我们所采取行为干预, 增强了病人表达信心, 尤其是与家属肢体语言的有效沟通, 基本满足了病人生活需求, 家属的积极参与对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病人得到家人的支持重视和关爱, 建立了良好的从医行为, 积极配合治疗。支持系统是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因素, 它具有减轻应激反应的作用, 能明显改善癌症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为患者提供支持的有效途径, 尽可能让患者获得家属的关心支持与帮助, 建立一种有利于康复的心理环境, 社会环境并充分利用支持树立战胜疾病的勇气和信心。

关键词:喉癌,语言,干预

参考文献

[1]任宁.影响癌症患者主要照顾亲属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9, 44 (9) :858-860

行为障碍 篇5

基于现代老年产品开发设计现状,综合老年决策者的行为特征,归纳出老年人操作现代产品存有的障碍。引入行为决策理论模型,结合无障碍设计理念和交互设计的交叉,映射出老年产品设计中所存在的基本准则,致以求解老年群体与其使用产品之间存有的交互性障碍困扰。文宋给出实际案例,检验准则的可适用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

老年产品 行为决策 无障碍交互 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7-0106-02

产品设计研究一直是企业和设计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产品无障碍交互设计是更加人性化的产品设计理念,是产品细分化、消费者细分化的结果。基于老年人特殊的行为特征,对产品建构采用人性化设计模型,是老年产品无障碍交互设计的主要目的,在老年产品设计中,采用无障碍设计理论,能有效消除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令使用更加方便。截止日前,我国的老龄产业体系不够完善,对于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的老年产品行业尤其突出。因此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对于老龄产品体系的开发持有非常意义。

1 老年产品现状分析

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老年人对自己的生活追求存有更高的品位和要求。老年人消费市场收到各行各业的重视,在市场上投放了许多特定老年人使用的产品,而且在市场上受到了较为强烈的反响,如老年人助行器、老年轮椅等。这类老年产品不光弥补了消费市场上的空缺,也真正改善了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但由于目前老年人产品体系在我国的还不够成熟,对于老年产品的设计常常会忽视一些老年人生理特征、心理特征、文化特征、消费特征等显性或隐性特征,导致一些障碍存在于老年群体与老年产品之间的人机交互上。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老年产品体系的服务完善,体现社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而且也是填补了市场对于老年产品的空白。

2 老年决策者认知度及使用行为分析

2.1 信息读取行为分析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操作者在人机系统中并不仅仅是一个信息通道,而是通过信息感知,主动地对各种信息进行编码、分类、解释、储存、提取和译码等加工的过程,即使是对于同样的信息,不同的显示方式将产生不同的显示效率。

老年人在其认知能力表现方式上主要为以下两方面的呈现:(1)倒退变化,即大体的发展势头是衰退而不是变增。(2)异样变化。一是表现为异样思维机能衰退的早迟和变率的异样,例感知觉老化得较早或变化得较快,但心智方面的能力等却衰退得较迟或变化得较慢;二是表现在独立体当中:一部分老年人继续在企业单位中担任董高层领导,表现出年轻人所不具有的的敏锐洞察力和高决策力,但还是有一部分老年人脑力明显老化,逻辑力显著钝化,如图1所示。可看出老年人的认知能力在各领域都有明显的衰退迹象。

现在老年产品很多都是科技的物质载体,如老年智能终端类产品等,这部分产品本身就是巨大的信息载体。这种信息交流模式往往是老年群体在体验产品功能时比较重要的考察点。然而目前市场上的老年产品在信息呈现方式上存有诸多障碍。首当其冲就是老年群体障碍性地接收产品的信息。目前市面上的老年产品的信息呈现方式就是套用年轻人的认知习惯,尤其是老年智能终端类的设计。繁杂的框架、层级的选择和上下级信息中的交流等多方面因素迭代,自然而然就打乱老年人接受信息,使老年群体接收信息存在障碍。

2.2 操作动作行为分析

以电子类产品研究为例,现代老年使用者对先进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与成年群体相比老年人在视觉、听觉、触觉、记忆力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劣势,因此老年人在电子产品的操作与使用方面存在着许多的障碍。电子产品承担着科学与技术的重责,其造型特征受内部结构元素的制约越来越小,造型设计有充分的发挥空间,而在行为动作层面上类似的操作方式往往在不一样类型的产品上呈现的功效差异性很大。例如在一些电子产品上作为控制功能的按键或许在另一些产品上就演化为了具有操作导航功能的按键,这种操作行为方式的可变换性,严重干涉了老年人现存的认知体系,以至于老年群体在产品的操作中存有认知层面的障碍。另外部分老年产品为了追求科技化、靓丽化、组合化等特点,将操作功能域的按键设计成统一、密密麻麻的,排列紧凑的小按键和功能标识交叉在一起,对于老年群体的触觉、视力是极大的考验。

3 行为决策下的无障碍交互准则

阿莱斯悖论和爱德华兹悖论是行为决策理论的主要来源,理性决策理论不能解决的困惑可以通过该理论找到一条有效途径。行为决策理论的研究流程是:提出群体决策行为的假设命题——求证或求反所提出假设——得出结果。认知心理学认为,通过研究评估决策者在判断和选择时,信息的处理模式及其所受到的里外环境因素的制约,从而归纳出出理性决策理论中所没有涉及到的行为因素,完成理性决策模型。行为决策理论的框架如图2所示。

交互设计是一种让产品易用,让人愉悦的技术。它致力于了解目标用户和他们的期望,了解用户在同产品交互时彼此的行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同时还包括了解各种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对它们进行增强和扩充。而无障碍设计关注的核心是老年人、残障人士、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并致力于通过有效手段来为他们营造一种安全、便捷、舒适的生活方式。将无障碍设计理念引入到老年人产品交互设计研究中,不仅可以让交互设计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老年人产品中,也能让老年人在使用过程中的体验更加愉悦。

3.1 简洁性准则

根据行为决策理论,行为决策者自带因子会干涉到目标的决策结果。对于老年决策者来讲,其智力、记忆、视觉、体能等各方面机能都已下降。不管是产品的功能还是造型,在搭建过程中都必须考虑到这一点。繁杂的功能不但加重了老年群体的学习负担,还损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若功能过于单一化,虽然一定程度上消除老年人与产品的交互困难,提高老年群体使用产品的兴趣及效率,但这一机制局限老年人的选择余地,且不能全方位达到他们的功能层面的需求,这种单一机制存有需求层面的障碍。所以架构老年群体产品的功能模型,需要对其生理、心理、消费习惯及生活方式进行详细地调研,筛选出重要的产品设计要素,并依据这些要素设定简化后的功能。这种方式既可以达成产品功能的简洁化,又能满足老年产品功能层面上的需求。

nlc202309030103

3.2 易用性准则

产品的使用,其实是两个方向互相交流的过程,这也是交互设计的初意。操作者输入的信息与产品本身处理过后输出的结果的反馈机制组合成了人机交互的封闭式回路。在方案决策阶段,决策者会根据优先原则自动筛选已选方案作为最终的结论。根据老年决策者的思考模式,越是简单易用的产品,越能通过行为决策,成为他们的满意产品。老年人的生理机能已经有些退化,在对行为反馈方式的设计上要考虑全面。例如对于产品的功能按键进行设计排布时,就应该根据老年人的视觉特点将按键分部得稍微疏密些,这样有利于视觉分辨;造型上最好选择大的按键,配有比较明显的视觉化特征元素,这样便于老年人观察。并且若按下按键动作发生的时,通过某种反馈方式来表示操作成功,如按键的上下起伏、“滴”声音的响起、也可能是灯光的闪烁来确认操作的成功。老年人的感知觉都有局限性,如果产品信息交互界面过于繁杂,在操作和理解上就要浪费许多时间,这不是产品设计的初衷,决策者在行为决策阶段也不会优先选择,故不能成为老年决策者的满意产品,消费市场必然会有限。因此在设计产品的信息界面的时候,要采用简单、清晰的布局方式,产品的界面图像要做到语义明确,这样即有助于老年用户进行辅助性记忆,又能减少他们适应产品的时长。

3.3 容错性准则

在进行产品交互设计时,必须要思考的就是误操作时的反应,现有的产品大都是出现缺乏人情味图像警示或是非常刺激耳朵的警报声。这样的警示本意是一种良好的提醒和指示,可以帮助用户正确操作产品。但对于老年用户来说这种使用方式不够人情味。老年用户误操作率肯定玩玩大于年轻用户,一而再再而三面对这一情况,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些自我否定的悲观意识,认为该款产品不适合自己使用。因此对于老年产品的设计,误操作的提示一定要婉转,让其容易接受,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加些重要性的文字提示,避免老年人受到不必要的心理和生理打击,为老年人创造一个人性的无障碍交互环境。

4 案例分析

出门购物也是老年人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活动,因此市场上便衍生出了许许多多的老年购物车如图3,本次研究就以老年购物车为例,分析老年购物车的无障碍交互设计。

4.1 购物行为决策

通过行为决策框架图,如图4所示,老年人出门购物的行为方式有很多种,为了本次研究,我们假设最终满意的方案是购物车,以下对购物车这一客体进行方案评价,看其是否满足无障碍交互设计的准则。

4.2 简洁性分析

市面上所现有的购物车,大部分都比较简单,其基本结构可分为:支架一布袋一车轮三大部分,其功能评价表如表1所示。在一定方面满足了老年群体购买物品的实际需求,但功能比较单—且不完善。并没有对他们的生理、心理、消费习惯、生活习惯进行详细点烟,归纳重要的产品要素。

4.3 易用性分析

普通老年购物车在设计上,并没有给老年人造成多大障碍,较好地实现了产品与人之间的互动。当老年人接受这样一个客体,各部件给其反馈也比较清晰明了,不会造成太大的功能性障碍。

5 结论

本文基于老年人认知能力的降低及特定情形下老年人的行为方式研究老年人产品无障碍交互设计。通过案例可以分析出,现存的很多老年产品并没有进行消费者细分,没有从老年人的角度去寻求他们的需求。设计师作为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角色,有责任也有必要详细分析老年人需求,结合交互设计理念,让老年人与其产品进行无障碍的交流,以达到简单、方便的使用目的。

行为障碍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 2 0例被试儿童均来自2 00 8年3-1 2月在嘉祥县人民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患儿, 经儿童行为量表测查, 符合儿童行为障碍诊断标准。120例中男76例, 女44例;年龄4~14岁, 其中7~14岁80例 (66.7%) ;病程1个月至2年, 其中<6个月4 6例 (38.3%) , 0.5~1年40例 (3 3.3%) , >1年3 4例 (2 8.3%) 。全部患儿智力正常, 学习成绩优良30例 (25.0%) , 成绩中等42例 (35.0%) , 成绩差48例 (40.0%) 。起病前个性:敏感好胜27例 (22.5%) , 胆小内向46例 (38.3%) , 脆弱孤僻内向47例 (39.2%) 。家庭环境:父母其中一方或双方均为干部84例 (70.0%) , 群众36例 (30.0%) ;父母离异36例 (30.0%) ;所有患儿的父母均无心理障碍。

1.2 对照组的选取

选取与观察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文化程度相匹配的在校正常儿童120例。两组儿童在人口学资料比较上差别不明显。

1.3 调查工具

问卷调查按知情同意原则, 所有被试者均完成各量表的测查, 收回问卷, 保证资料的真实性。

1.3.1家庭环境量表 (FES-CV) 及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EMBU) [1]

(1) FES-CV包含90个是非题, 分10个分量表, 分别评价10个不同的家庭社会和环境特征, 按选择的答案评分, 回答“是”评1分, 回答“否”评2分。 (2) EMBU为用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 共81个项目, 涉及父母15种教养行为, 让受试者对幼年时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进行评定, 按从不、偶尔、经常、总是4个等级评分, 分别计1、2、3、4分。所有测试均在统一指导语下, 由受试者笔答所有项目。对不能理解的条目和句子, 由经过培训的工作人员做具体指导, 但不能做任何启示性的暗示。

1.3.2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资料输入计算机, 建立数据库, 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t检验,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配对检验进行直线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F E S-C V评分结果比较 (表1)

(分, ±s)

由表1可见, 观察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组织性3项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矛盾性及控制性2项因子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余5项两组差别不大,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E M B U评分结果比较 (表2)

(分, ±s)

由表2可见, 观察组患者父亲与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余各项因子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

(r)

2.3 家庭环境与行为障碍的相关性 (表3)

由表3可见, 亲密度、情感表达与行为障碍呈负相关, 矛盾性、组织性和控制性与行为障碍呈正相关。

2.4 父母养育方式与行为障碍的相关性 (表4)

由表4可见, 情感温暖理解与行为障碍呈负相关, 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与行为障碍呈正相关。

3 讨论

综合分析以上结果, 笔者认为影响儿童行为障碍的家庭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家庭结构

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以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占多数, 部分是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同堂的联合家庭, 以及单亲家庭或重组家庭。据王玉凤等[2]报道, 联合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低, 核心家庭次之, 单亲家庭中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最高。单亲家庭不论是父母病逝还是离婚, 都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心灵创伤, 由于无法得到完整的家庭的爱, 儿童容易产生孤独、恐惧或忧郁心理, 进而出现行为问题。

3.2 父母个体因素

父母健康状况差、患严重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 (尤其是母亲抑郁) 、父亲酗酒、性格内向、家庭成员违法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决定其教养态度、教养方法最关键的因素。父母职业为个体劳动者、工人等, 其孩子发生行为问题明显多于父母从事科技文教工作的儿童。

3.3 家庭教育

正确的家庭教育方式和教育态度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父母对儿童教育态度不一致, 儿童容易出现行为问题。父母教育态度的分歧使儿童处于矛盾的环境中而无所适从, 久之会导致儿童心理行为的异常。

3.4 家庭养育类型

儿童行为问题与婴幼儿期养育类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孩子出生后采取母乳喂养的儿童, 通过母亲的抚摸和语言交流进行皮肤接触, 对儿童日后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丧失母性哺乳将给婴幼儿的心身发育带来深刻的影响, 如形成病态人格、冷漠、孤僻等。婴幼儿期寄养的儿童常会表现一定程度的行为问题和情绪紊乱, 如焦虑、恐惧、害怕、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攻击性、不良的学习习惯等。

3.5 家庭气氛

家庭稳定, 家庭气氛轻松愉快, 亲子关系密切, 对儿童的个性塑造和心理行为的发展会产生积极作用。不良家庭气氛是儿童行为问题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3]。亲子关系差, 父母对子女缺乏理解, 子女对父母满意感差, 会使子女的行为异常程度提高。父母与儿童缺乏感情上的交流, 会使儿童情感日久趋于冷淡, 双方容易产生隔阂, 情感破裂, 甚至对抗, 是儿童不良行为的诱因。

3.6 家长的期望水平

父母对儿童适宜的期望是儿童成功的动力, 期望过高或过低都是不妥当的。如果父母不考虑儿童的实际能力, 要求过高, 会使儿童经常处于过大的学习压力之下, 容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障碍。反之, 如果父母对儿童关心不够, 期望过低, 久而久之, 会使儿童对学习失去兴趣, 缺乏上进心和求知欲, 不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向东, 汪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 (增订版)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9:134-141.

[2]王玉凤, 任桂英, 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14 (1) :51-53.

行为障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精神科2009年3月—2011年3月连续收治病例2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17例,年龄13~48岁,平均(26±8)岁;症状持续时间6~15个月,平均(12.7±8.8)月;婚姻及家庭状况为:已婚16例,单身4例,离异5例。所有患者均有应激史,主要包括被抢劫、亲人去世、交通事故、火灾等。本组纳入标准:(1)全部依据DSM-Ⅳ进行诊断,且全部符合诊断;(2)所有患者均具有初中以上包括初中文化程度,并且无严重的生理缺陷;(3)常规体检患者并无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如有服用相关药物,则在治疗开始前已经停用5个月或者剂量已经稳定;(4)25例患者均告知治疗相关情况并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治疗进行之前对所有的患者运用SCL-90进行测量记录。CBT的内容包括:(1)向患者介绍创伤性反应的有关知识;(2)进行肌肉松弛训练,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制定不同的进度;(3)意象暴露于创伤回忆;(4)认知重建;(5)逐步将患者力求回避的意境暴露与患者。每次治疗时让患者意象暴露对创伤的记忆,时间为30~50min,要求所有患者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治疗的同时每次治疗时让病人有40~50min的时间意象暴露对创伤的回忆,并布置家庭作业要求病人及时完成。支持心理治疗的内容包括院内活动,集体活动等。院内CBT治疗的时间为4周,治疗结束后运用SCL-90对所有患者进行测量记录。

1.3 统计学处理

检测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珔χ±s)表示,各组间均数的差异显著性检验用配对t检验。应用SPSS11.5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5例患者均完成4周的预定治疗时间,治疗过程并无严重的并发症,CBT治疗后患者的SCL-90各因子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注:#治疗前后比较P<0.05。

3 讨论

本组的临床数据显示,CBT治疗对于PTSD患者具有显著的改善相关症状的作用,SCL-90各因子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相较于治疗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创伤性事故较为频繁,创伤性事故给经历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创伤,随着时间的推移,便会导致临床上常见的PTSD。PTSD常发生于创伤性事件或灾难性事件之后,它导致的致残性精神障碍具有常见、慢性以及严重等特点。PTSD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y Association,APA)统计,美国PTSD的人群总体患病率为1%~14%,均数为8%,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女性约是男性的2倍[1]。关于性别导致患病率的差异,最近有国外学者报道,受雌激素调控的PACAP信号在严重创伤不良响应的易损性具有一定的作用[3]。创伤经历导致即刻和长期的内分泌改变,并影响代谢和神经生理改变。交感神经系统在觉察到危险和威胁后即刻被激活,通过下丘脑将信号传导到肾上腺素髓质引起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这些神经递质作用于外周气管,导致心率、血压、能量代谢和皮肤传导增加,这些是“战斗或逃跑”反应的特征。通过脑内更高级认知中枢作用,肾上腺素能的激活可以增强注意力和警觉性以及睡眠功能改变,这些也是应激反应的特征。此外,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系统的激活导致皮质醇水平增加[4]。慢性增加的皮质醇(与慢性应激有关)与海马的损害和下丘脑功能的改变相关,这也是PTSD症状的形成中起着作用。

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想象或声像真实地将创伤再现并予以控制,纠正扭曲的认知(例如威胁水平的过度泛化)和降低与创伤记忆相关的症状和频度。CBT在强暴和性侵犯受害者,以及机动车和工业性事故幸存中的研究显示,如果在创伤后数周内进行CBT,可以加快和防止PTSD的形成。结合本组的临床数据,我们可预想CBT在创伤性事件或灾难性事件之后的心理干预以及在PTSD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采用认知行为治疗,治疗时间为4周,观察其治疗后的效果,疗效评定采用SCL-90。结果:治疗后SCL-90各因子分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精神病性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创伤后应激障碍,认知行为治疗,疗效观察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路保慧,汪丛敏,陈会然,等.创伤后应激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地区差异的比较[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5):373-374.

[3]KERRY J,KRISTINA B,MERCER,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 is associated with PACAP and the PAC1receptor[J].Nature,2011,470:492-497.

行为障碍 篇8

一、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表现

1. 认知障碍。

根据笔者调查, 目前, 在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有62%左右的学生存在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主要包括自我认知障碍、社会认知障碍和对人际交往内容及方法认知障碍。

(1) 自我认知障碍。有些学生由于对自我认知缺乏客观性、正确性, 从而影响了自己与他人的交往。

(2) 社会认知障碍。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中一旦发生对他人的认知偏见, 就容易对其产生“信任危机”, 造成交往障碍。

(3) 人际交往内容及方法认知障碍。主要表现为在人际交往中, 由于交往目的不同会造成意见分歧, 影响交往的继续, 而交往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是否合适, 也将直接影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成败。

2. 情绪障碍。

(1) 恐惧。其最大特点是怕见人, 跟人交往时害羞脸红, 说话紧张, 不敢看对方的眼睛, 畏畏缩缩、顾虑重重, 甚至回避任何交往。

(2) 焦虑。严重的人际交往障碍会给高职学生带来焦虑。轻微、短时的焦虑对人无害, 长期焦虑则是一种心理障碍, 会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有严重焦虑的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多表现为精神上的运动性不安, 如不由自主地发抖、来回走动、颤动, 严重者会出汗、心悸、全身无力等。

(3) 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表情苦闷、行动迟缓、力不从心、反应迟钝、联想缓慢。在交往中说话少, 且声音低沉、缓慢。

(4) 暴躁。表现为过分急躁, 容易发怒, 不能容忍他人。交往中容易表现出态度蛮横, 致使矛盾激化, 将事情引向极端, 作出对人对己都不利的傻事;或将自己束缚起来, 不愿与人交往。

(5) 冷漠。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 空虚感强烈, 不愿参与交往和竞争, 缺乏责任感和成就感。

(6) 羞怯。主要反映在缺乏交往勇气。一是自卑性羞怯。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的现状悲观失望, 担心被人看不起, 总觉得自己无能或不得志而害怕与人交往。二是敏感性羞怯。主要表现为一到人群中就觉得不自在、紧张, 总感到别人在注意、挑剔、轻视或敌视自己, 担心被别人否定。三是挫折性羞怯。主要表现为曾在主动交往中受到冷遇, 担心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四是习惯性羞怯。因从小养成了羞怯习惯, 难以克服。

二、克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策略

1. 心理干预。

克服高职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 既可以借助心理干预的方法, 也可以利用自我调节手段。其中, 心理干预是克服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外部技术手段。目前, 用于人际交往障碍的心理干预疗法主要有如下几种。

(1) 支持疗法。该方法是利用支持与鼓励, 通过耐心听取倾诉, 使人际交往障碍者有机会宣泄内心积愤, 从而减轻心理负担, 实现良好的人际沟通。

(2) 短期治疗的焦点解决法。这种方法主要是以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为核心的短期心理治疗技术, 它是利用个人的人际交往的正向经验, 建立行为目标, 并加以引导, 最终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3) 人本主义疗法。这种疗法主要是通过指导有交往障碍的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探索, 发现和判断自我的价值, 以调整自我观念, 促使其内心发生积极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4) 森田疗法。这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心理治疗方法, 是指导当事学生正视自己面临的人际交往障碍, 不抵制、不反抗、不回避, 也不压抑, 自然接受个人头脑中的各种想法和观念的方法。

(5) 认知疗法。人的行为受其认识支配, 个人在交往中出现的某些问题主要是在错误认识之下对现实人际关系的曲解所致。

2. 行为矫正。

人际交往障碍的行为矫治, 除了可借助系统脱敏法、敏感性训练、自信心行为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心理技术矫治外, 还可采用一些更有针对性的办法加以克服。

(1) 提高交往认识, 掌握交往技巧。在引导学生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 对人际交往形成积极、准确的认知的同时, 还要引导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尽可能地做到以下方面。

首先, 学会欣赏对方。人只有在自尊心高度满足的情况下, 才会产生最大程度的愉悦, 易于接受对方的态度、观点。

其次, 主动热情。人际交往中, 若让对方感觉到你的真诚与热情, 自然会得到对方的接纳, 为成功交往架起一道桥梁。

第三, 培养积极的交往心态。与他人合作和沟通, 要有积极的心态, 要理解他人、关心他人。

(2) 充分实践, 改善交往措施。人际交往是一种能力, 也是一种技术, 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培养和提高。

首先, 学习微笑技能。笑容是善意的象征, 它可以使自己和对方明朗活跃起来, 对对方产生很大的吸引力。

其次, 学习倾听技巧。学会做个有耐心且善于倾听别人诉说的听众。

第三, 学会赞美。任何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赏, 赞美的话语最能激起别人的自尊心, 这也是每个人都追求的, 因而在交往中要多注意发现别人的长处和优势并给予真诚的称赞与肯定, 从而激发对方与你交往的热情。

第四, 学习自我调节、控制能力。

行为障碍 篇9

1. 向同伴发起交往的方式以身体语言为主。

普通孩子在婴幼儿阶段因受语言表达能力的制约, 常常以身体语言向旁人传递信息, 如饥饿时以哭闹表达感受, 需要玩具会自己伸手“拿来”。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能力的发展, 普通儿童在表达意愿时使用语言的频率增加, 身体语言相应减少。但是智能障碍的孩子心理年龄滞后, 语言表达能力弱, 在语言理解和语言表达上都与普通儿童存在差距。有的智能障碍儿童尽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 但是语音含混, 语意不明, 语言结构简单, 难以与旁人交流, 因此他们常常以身体语言发起交往。如:想跟人嬉戏就直接拉起对方的手或紧紧抱住对方;需要玩具就直接抓过来使用。从笔者的观察来分析, 缺乏语言交流是智能障碍儿童与同伴之间最大的障碍。然而身体语言常常被旁人误解, 比如用肢体语言尽情表达内心喜悦, 却被同伴认为是“欺负人”;对同伴的欺负和抢夺表达不满时, 要么默默退让, 要么直接动手反击, 语言在此时发挥的作用很小, 鲜有像普通孩子那样向老师告状的行为。有的智能障碍孩子常常用含混的语言与同伴的交流, 但不能应景交谈, 不能就主题与同伴接话, 同伴听不清他在说什么, 无法交流情感, 造成被忽视的情况。

2. 与同伴之间的交往过程简单。

无论是智能障碍儿童发起的同伴交往, 还是对方发起的同伴交往, 交往过程都非常简单, 几乎难以形成“互动”。社会学家林楠将人际交往的过程分为相遇、交换和影响三个阶段, 适应与控制贯穿于三个阶段, 是人际交往的调节系统。[1]

交换是人与人交往的重要环节, 这一环节包含着重要的信息交流, 听、说、观察、理解、反馈等复杂的认知因素在这一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智能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不足, 因此与同伴的交往就难以形成互动而获得良好的结果。有时对同伴发起的交往少有反馈, 有时以不当的行为回应同伴, 造成交往的不良结果 (哭泣、拒绝) 。

3. 与同伴之间难建立稳固的良好同伴关系。

研究者发现, 在学前阶段同伴之间的关系与眼前的事件联系紧密。如“他给了我一颗糖, 我喜欢他”, “他打了我一下, 我不喜欢他。”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 同伴之间的关系会逐渐趋于稳定。以同伴提名法为例, 提名分数的稳定性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但是对于智能障碍的孩子来说, “眼前的事件”常常具有消极影响, 因此对他们来说获得比较固定的好伙伴是困难的。观察中发现, 如果老师有特别要求, 一般与智能障碍孩子同座的幼儿就有较多的主动协助与帮助。但是座次发生改变不再是同桌之后, 这种主动帮助行为就没有再发生了。对这些孩子来讲, 帮助行为是一种老师的任务需要完成, 或考虑到本组的利益 (老师要表扬完成得好的一组) , 情感上真正的能愿是没有形成的。

从对学前儿童同伴地位调查来看, 年龄较大的孩子已经有比较固定的正向提名同伴了 (同伴提名前后两次的一致性在90%以上) 。但对智能障碍的孩子来说, “稳固”的是受到排斥, 同伴的喜恶却有较大差别。例如, 个案观察中的智障孩子小A, 其同桌小牟接受笔者两次访谈, 两次访谈的结果有较大差异。刚成为同桌时, 小A是小牟口中的“好朋友” (同伴提名中对小A是正提名) , 喜欢与小A在一起, 因为小A喜欢找他帮忙, 令小牟有成就感。第二次访谈是1个月之后, 小牟说小A常常干扰他上课, 又喜欢拿文具盒打他, 真是麻烦 (同伴提名是负提名) 。

二、普通儿童对智能障碍儿童的行为特点

1. 有基本的接纳态度, 能以普通眼光看待。

大部分普通幼儿并没有觉得智能障碍孩子在班级中有什么与旁人的不同。例如他们对智能障碍孩子小B评价是:爱笑;不说话;吃饭很乖, 老师要表扬他;老师给他发两个糖只给我一个;对另一个智能障碍孩子小A的评价是:打了我的, 咬过我的;要给老师说再见有礼貌;要跟我摆龙门阵;喜欢笑。没有孩子提到个案“傻”、“笨”。在学前阶段, 智能障碍的孩子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空间, 普通孩子对智能障碍儿童与自己身体上的差异还意识不到, 孩子们更多地注意了老师对个案的评价和自身与个案的关系。

2. 常与智能障碍孩子接触的同伴获得了较多的对他人帮助机会, 表现出较大的容忍性。

智能障碍儿童活动范围相对小, 较常接触的是与自己座位近的伙伴。与智能障碍儿童常接触的同伴在帮助行为上有明显的增加。其中一个原因是老师一般安排能力较好的儿童与其同坐, 并且会交代同组同学多帮助他们。根据观察, 同座同伴对智能障碍儿童攻击干扰行为的容忍度比其他组的同伴要大, 但是告状的频率更高, 也就是说, 与智能障碍儿童同座的同学, 能够较多地容忍其发出的不当行为, 且较多寻求老师的帮助。

3. 在与智能障碍孩子接触中, 提高了普通儿童对他人情绪感受的敏锐度, 有助于克服其自我为中心的行为特点。

研究表明, 幼儿阶段的社会交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1]。幼儿园小朋友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更多地只想到自己的感受, 但是与智力障碍儿童接触较多的同伴, 却能够较多地显示出对智力障碍儿童的关照和心理顾及。例如在观察中与智能障碍孩子接触较多的萌萌、燕子、涵涵、小牟等, 能够在许多情景下表现出对智能障碍儿童的配合和帮助, 较多地考虑他人的感受。

观察事件:

游戏活动, 找朋友。同学们按照老师要求, 请最喜欢的朋友跳一曲好朋友舞。在游戏过程中, 前三次邀请都没有同学请到小A。小A看着同学们互相邀请, 安静地坐在原位 (保持着微笑, 注意力会分散) 。第四次, 涵涵第一个请小A起来, 小A立刻站起来拉起涵涵的手跳起好朋友舞。

活动结束笔者问涵涵:“你刚才为什么邀请小A跳舞?”

涵涵:我看见他一次也没有起来跳, 我就想请他。

笔者:他是你的好朋友吗?

涵涵:不是。

尽管两周以前, 涵涵还告诉我, 他不喜欢小A, 因为小A用文具盒打他, 但是看到小A孤单的样子, 同伴仍然发出了友好的邀请。

4. 未发现普通幼儿模仿智障儿童不良行为习惯现象。

有研究者担心将“特殊”的孩子与普通孩子放在一起, 普通孩子会受到特殊孩子影响, 模仿特殊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从笔者观察结果来看, 没有发生“反模仿”现象。智能障碍儿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均有不良行为习惯表现, 如课堂上突然离座, 游戏活动独自游离, 不能完成作业, 不按教师要求将文具用品随意摆放等情况。但与其接触较多的孩子对以上现象是采取帮助、制止或告状的反馈方式, 没有赞同或模仿。哈里斯1995年提出了群体社会化理论, 强调群体确认要求采纳群体的态度和行为准则。这种群体内过程导致了同化——使群体之间变得更加相似:在儿童同龄群体流行的群体行为准则和同伴压力使儿童接受群体的规范、信仰和价值观, 这个过程使得群体内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1]。由此可以看出, 特殊孩子在普通群体当中有更多机会学习群体内的行为准则, 而群体中的孩子会不接受特殊孩子超出群体准则的行为从而不去模仿。

参考文献

[1]张向东.人际交往与社交新观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1:36.

[2]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万方数据库, 2004.

行为障碍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诊断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56例, 男42例, 女14例, 平均年龄 (31.02±8.23) 岁。 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诊断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56例, 男40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30.36±8.56) 岁。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修订本 (CCMD-3) 关于癫痫性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病例资料齐全, 住院7 d以上而无严重躯体疾病;②简明精神病症状评定量表 (BPRS) 评分>40分。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精神症状特点:情绪多变而易冲动, 思维粘滞和被害妄想或嫉妒妄想, 多数患者有记忆力障碍及自知力缺失。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

统一制表调查, 包括患者的人口学特征, 癫痫发作形式、癫痫发作频率、癫痫病程、脑电图检查结果及暴力行为等情况。

1.2.2 护理干预方法

①心理护理:癫痫伴发精神障碍的患者对周围的环境极为敏感, 情绪极易波动, 部分患者有强烈的自卑心理, 苦闷忧郁, 甚至有自伤、自残、自杀行为。护士应特别注意言谈举止及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与患者谈话应讲究语言艺术, 语气要真诚、和善, 委婉, 表情要庄重可亲, 举止要大方, 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重视, 对其合理要求应尽可能给予满足, 暂时不能做到的要耐心解释.即使患者提出的是无理要求亦不应简单的拒绝或不予理采, 甚至训斥。患者情绪稳定心理愉快时, 可鼓励他们适当的参加文娱体育活动, 以促进人际交往、调节情绪, 避免焦虑、孤独、退缩等情绪。使其正确对待疾病, 积极配合治疗;②行为干预: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往往表现凶狠及残忍。为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病房中严禁有危险物品.尽可能转移患者的激动情绪, 避免粗暴干涉, 以防止把矛盾转到护理方面而使冲突加重。针对患者自私自利, 爱挑剔的特点, 在分配食物和其它物品时, 要特别注意公平, 使患者满意, 以免引起患者不满而寻机报复。对积极配合治疗、遵守病房纪律的患者, 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即使在相反的情况下, 也应尽量减少批评.增加正性强化, 减少负性强化, 这样有助于巩固和加强患者的心理平衡;③健康教育:给患者和家属讲解癫痫的防治常识, 取得他们的配合, 使其按时服药。告知患者生活作息规律.睡眠宜充足, 治疗期间要保证不抽烟, 不喝酒, 不吃刺激性食物, 进食不宜过饥或过饱, 并避免在强光下活动。患者可以参加适宜的工作和社交活动, 但应避免紧张和过度疲劳。遇到紧急事件患者应保持心态平衡并找人倾诉。注意工作和活动场所的安全, 切忌参加登高、游泳、驾驶等活动, 不在河边、火炉旁、高压线及无防护设施的机器旁作业, 以免癫痫发作时导致意外。家属应掌握抽搐先兆、发作时防止窒息和外伤的方法以及发作后的护理方法, 告知家属可能发生的意外 (如自伤、伤人、行为紊乱、毁物等) 及防范措施。

1.2.3 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 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人口学特征、癫痫首发年龄、癫痫病程、癫痫大发作、癫痫大发作频率和脑电图异常情况比较, 见表1。

2.2 两组精神症状特点及住院期间暴力行为情况比较, 见表2。

注:※平均每月癫痫大发作两次以上

3 讨论

癫痫伴发精神障碍患者的激惹性和攻击行为远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情绪变化具有多样性、不稳定性[1]。可能因为频繁的癫痫发作导致脑缺氧引起脑损害, 持别是引起额叶、颞叶功能改变的结果, 同时, 大脑电生理恶性循环后果及癫痫发作对患者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进一步加速癫痫性人格改变的形成, 并呈进行性发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能控制患者的人格改变。

本文资料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性别、癫痫首发年龄、癫痫大发作病程和频率、脑电图异常情况、BPRS评分等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 而研究组住院期间的暴力行为显著性低于对照组。表明心理行为护理干预能减少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根据癫痫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 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引发患者正性的情绪反应, 帮助患者认识自身的疾病及个性特点, 克服负性情绪和异常性格反应。让患者感受到自己被尊重, 有利于患者的自信心、自尊心的树立和巩固。

癫痫性精神障碍患者具有凶残易怒的特点, 可造成社会危害。护士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 掌握接触患者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应用。按照不同阶段的患者, 分层次地开展临床护理和心理行为护理。对新入院患者重点是解决患者的基础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对住院期间患者注意自尊的需要;对恢复期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健康教育, 提高他们的心理防御机制及抗病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图书馆营销下一篇:歌剧的宣叙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