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蔬菜栽培

2024-09-04

旱地蔬菜栽培(精选五篇)

旱地蔬菜栽培 篇1

1 对西北地区旱地蔬菜栽培技术的认识

1.1 从环境因素分析

我国西北气候条件比较差, 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土地贫瘠, 这些原因一直制约着西北地区农业的发展。在此环境下, 发展有土种植业成本较高, 作物生长周期长, 局限性很大。因此旱地蔬菜栽培技术在西北地区发展有巨大的优势, 它不仅可以缩小作物生产周期, 还可以避免外界很多条件的影响, 简易便捷的培植设备也降低了成本, 避免了有土种植灌溉导致的土地盐碱化, 有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1.2 从社会因素分析

旱地蔬菜栽培属于栽培技术中最重要的形式, 它通过植物所需元素的化合物, 根据一定的比例配制成营养液, 把营养液加入作物之中定时定量地供给作物养分, 用科学的方式模拟有土栽培中植物的生长, 从而高产高质地培育作物。

2 旱地蔬菜栽培技术分析

2.1 认真选地、平整灭茬、蓄水纳雨、抗旱耕作

总的来说, 旱地蔬菜在栽种的时候, 应选择土层较为深厚且肥力较高而土质也比较疏松的地, 当确定之后, 则应及时进行平整灭茬, 以及深耕改土, 并要做好相关的地面径流防止措施, 以此最大化积蓄降雨。当然, 我们也应对旱地蔬菜进行抗旱耕作, 换句话说, 应在冬天之前做好秋耕壮垡, 而在早春时节则应做好三墒整地, 具体而言也就是要旱犁踏墒、耙耢保墒、镇压提墒, 同时做好相关的播种前后的重镇压。此外, 还应做好蓄水纳雨措施, 以备不时之需。

2.2 趁雨盖膜、蓄水保墒、提高地温、改善环境

旱地蔬菜栽种成功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做好地膜的覆盖, 并且这也是获取稳定高产的一个主要因素。一般而言, 旱地覆盖膜的起垅不能过高, 大约5~8cm最佳, 因为过高反而会造成蒸发面积的增大, 从而降低保墒的效果。腹膜应在雨后进行, 或者墒足时方可进行, 因为有谚语云“墒足不等时, 时到不等雨”;当起垅盖膜之后还应做好打孔点水, 并做好带土定植。通过上述措施处理, 最大化地为旱地蔬菜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

2.3 重施底肥、氮磷配合、以肥调水、壮株促果

对于旱地蔬菜栽种而言, 其所用的土壤往往缺乏水量, 而且追肥的利用率不高, 尤其是在追肥前后都缺墒少雨的话, 那么效果就更低。基于此, 就应做好重施底肥, 一般要求达到总施肥量的80%及以上, 最好做到化肥同农肥的结合利用。大量的实践表明, 重施底肥除了可以起到以肥调水、以肥保水的效果, 同时还能促进多结果、攻大果、夺高产量的基础。

2.4 具体操作策略

(1) 蔬菜品种的选择。在选择种植蔬菜品种时, 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及蔬菜的品质。根据当地人们的生活饮食习惯选择品种。考虑到栽培的气候环境比较干旱, 因此, 在干旱环境适合培植的茄果类蔬菜有紫阳长茄、黑龙长茄;番茄类有中杂9号;辣椒品种有陇椒、朝天椒等。 (2)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在茄果类蔬菜的病害中, 主要有白粉病、灰霉病、早疫病等病害, 对于早疫病的防治要分情况进行, 发病前发病后选用的方法也不相同。要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主要虫害是蚜虫, 对于蚜虫的防治可以采取放置黄色防蚜板及液喷雾。 (3) 除了叶菜类的蔬菜进行培植外, 在对果实类的蔬菜进行培植更要多加考虑。如西红柿、黄瓜之类的蔬菜。这些藤蔓类的蔬菜需要一个很大的空间, 在培育环境中要有支撑的支架, 注意其摆放秩序, 避免混乱造成植株的损害。

3 结语

旱地蔬菜栽培技术是充分利用科学研究的重要体现, 它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延伸。目前旱地蔬菜栽培技术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发展, 其方便快捷的栽培技术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总之, 旱地蔬菜栽培技术除了其方便、快捷、环保高质高产等优势外, 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改进, 使科技造福人类。

参考文献

[1]唐建淮, 张宗琼.旱地蔬菜栽培新模式——免中耕畦面边缘化种植[J].长江蔬菜, 2012 (5)

[2]王玉霞, 冯秀红.旱地蔬菜栽培技术要点[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 2010 (6)

旱地荞麦栽培技术要点论文 篇2

关键词:旱地;荞麦;栽培技术要点

我国北方地区的气候较为干燥,冬季时长、夏季时短,所以可供农民种植的农时也比较短,农作物多为一年一熟。北方的土地肥力较好且多属于旱地,而荞麦对土壤的适应性比较强,只要气候适宜、土壤中有足够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就可以使其很好的生长,因此北方地区较适宜种植荞麦。但是,虽然这种作物的适应能力较好,但是根据土质的不同,则需要使用不同的栽培方法,这样才能保证荞麦的产量和质量。选种及种子处理

我国北方的种植时间一般都在4月中旬之后,因为这时天气才逐渐转暖,而且要在旱地上种植荞麦,这就对种子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定要选用高质量成熟饱满的新种子。在播种前要对种子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晒种、选种、浸种和药剂拌种这4种处理方法。

1.1 晒种 将种子进行充分晾晒可以提高表皮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激活并增强各种酶的活力,有助于种子的发芽和成熟。除此之外,经过阳光的照晒可以杀死部分病毒细菌,避免种子受到侵蚀。在进行晒种时,要将种子均匀平铺在地上,使其能够均匀晾晒,时间长短要根据气温的高低来决定。

1.2 选种 这项工作主要是对荞麦种子进行筛选,剔除空粒、破粒、草籽和杂质,留下饱满品质好的种子,这样可以提高发芽率。选种主要使用的方法有风选、水选、筛选、机选和粒选等。

1.3 浸种 浸种就是将荞麦种子放在35~40 ℃的温水中进行浸泡,这样可以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头。除了温水以外,用其他微量元素溶液,如钼酸铵(0.005%)、高锰酸钾(0.100%)、硼砂(0.030%)、硫酸镁(0.050%)和溴化钾(3.000%)浸种,也可促进荞麦幼苗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

1.4 药剂拌种 在完成晒种和选种之后,就需要用五氯硝基苯粉进行拌种。这样做可以防止土壤中的害虫对种子造成侵害,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荞麦种植时间和方法

2.1 种植时间 选择适宜的时间播种是保证产量的前提,在我国北方旱作区的播种时间一般为春季,时间过早天气较为寒冷,种子幼苗无法生长;时间过晚作物会在成熟之前受到霜降的危害。具体的播种时间要根据种子品种的熟性、当地的无霜期及大于10 ℃的有效积温数,使荞麦的盛花期避开当地的高温期,同时保证霜前成熟为基本原则。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保证收获荞麦的品质。

2.2 种植方法 荞麦的种植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可以分为条播、点播和撒播这3类。条播主要是使用牲畜对土地进行耧播和犁播,根据地力和种子的性质来决定条播的宽度,条播一般以167~200 cm开厢,播幅在13~17 cm,条播的深度要尽量保持一致,在播种时要均匀,这样才能保证生长出的幼苗整齐。点播主要是人工进行,用锄头挖开种穴然后进行点种,但是每个种穴中的种子数量很难把握,而且种穴的数量也很难掌。2个种穴之间要保持17~20 cm的距离,行距在27~30 cm,每个种穴最好点进8~10粒荞麦种子,生长出幼苗后要留下5~7株。种子撒播的方法是在耕地后将种子均匀撒开,然后再把土地耙平,这种方法植株之间没有距离的限制,也就没有办法对密度进行控制,就会造成荞麦的产量和质量下降。荞麦栽培后的田间管理

3.1 苗期管理 在完成荞麦种子种植后要采取科学有效的保护措施。播种时若遭遇到旱情要进行镇压,减少土壤之间的空隙,做到上虚下实,这样有助于地下水对种子的滋润。如果播种后遇到了强降雨等情况,土壤就会出现地表板结现象,不利于幼苗的破土,这就需要人为疏松土壤来帮助幼苗破土。

3.2 灌溉浇水 虽然荞麦是在旱地上种植的,而且也属于典型的旱作,但是在幼苗生成期间是不具备抗旱能力的,所以在这一阶段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进行灌溉。可以将自然降水作为主要的灌溉水源,如果降水量较少,达不到灌溉要求,这时就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提供水源进行灌溉。

3.3 中耕除草 去除田间的杂草会让土壤变得更加疏松,并提高其通透性,从而有助于幼苗的发育和生长。中耕除草1次可以使土壤中的水分增加0.120%~0.380%,2次可以让水分增加1.230%,这对于促进荞麦幼苗生长有着明显的作用。结语

旱地蔬菜栽培 篇3

一、苏北沿海地区旱地蔬菜连作障碍形成原因

1. 旱地蔬菜长期连作种植方式提供了根系病虫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稳定的环境条件,导致病原菌大量繁殖,加重了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如韭菜规模化种植基地滋生的根蛆、灰霉病等,豆科蔬菜种植地滋生的根腐病、青枯病,以及茄科蔬菜滋生的根结线虫等。大棚蔬菜如果栽培种类单一,且长期处于干旱条件下,不但会为根结线虫等顽固性根系病虫提供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稳定的繁殖场所,而且长期缺水、过量偏施氮肥和免少耕等耕作方式也会抑制硝化细菌、氨化细菌等有益微生物的生长繁育,使有害的真菌种类、数量增加,细菌减少,土壤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此外,由于植物本身的自毒现象存在,也加剧了土壤生态环境的恶化程度。

2. 旱地蔬菜有机肥施用不当,为连作土壤恶变增加了机会。据在苏北沿海地区调查,目前畜禽粪肥已成为大棚蔬菜生产的主要有机肥肥源之一,由于受条件所限或习惯使然,部分菜农为图方便,经常将人或畜禽粪便未经发酵腐熟处理直接施入土壤中,使杂草滋生,同时带入大量病菌、虫卵。另外,因肥料来得容易,不少蔬菜地存在着施粪肥过多问题,有的地方蔬菜地一次施用鸡粪高达25米3/亩以上。然而,长期大量施用未完全发酵有机肥同样会影响土壤的理化性状,导致一系列不良后果,如土壤盐分累积、影响作物生长等。

3. 因连作氮磷等化肥施用量超标导致土壤环境进一步恶化。在日常大棚蔬菜生产中,随着复种指数的提高,氮磷等化肥施用量偏大,有的甚至超过蔬菜生产需要的几倍甚至10倍以上。据调查,连作黄瓜、番茄土壤中总菌数量与连作年限呈显著负相关,真菌和病原菌与连作年限呈正相关。化肥施用量过高不仅造成了肥料的浪费,还使蔬菜因多施肥而减产降质,并导致了土壤盐渍化,新建塑料大棚3~5年即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蔬菜受害初期表现植株生长矮小,产量降低。一些地方由于前茬西瓜施用过多的磷酸二铵,使后茬种植的大白菜大面积发生干烧心病:说明不合理施肥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

4. 因连作施肥引入土壤中的养分不均衡,致使蔬菜抗逆性能下降。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在大棚西瓜产地,每生产1000千克西瓜产品,需氮(N)2.25千克、磷(P2O5)0.9千克、钾(K2O)3.38千克,三要素的比例为3∶1∶4;西瓜对硼、锌、钼、锰、钴等微量元素的反应较敏感,对钙、镁、铁、铜也有一定要求。而在沿海地区,一般大棚西瓜平均施用的氮(N)、磷(P2O5)、钾(K2O)分别为36%、38%、18%,表明连作菜地施氮、磷比例偏高,施钾偏少,施锌、硼等微肥不足。土壤中养分不均衡,直接影响了蔬菜瓜果的健康生长,氮的偏高和钾的不足不但加剧了喜嫩病虫的发生,也削弱了蔬菜瓜果机械组织的生长和抗击灾害的性能。

5. 用药防治不当,造成新的生态危机。旱地蔬菜连作障碍多表现为土传病虫害,譬如韭菜的根蛆等,普通菜农只是采取治标不治本的药剂防治,往往用药过量,不但致使土传病虫害抗药性增强,而且影响了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的生存,由于忽视旱地蔬菜土壤环境的生态修复,因此收不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二、苏北沿海地区旱地蔬菜连作障碍对策

1. 尽量创造最佳的治理条件。如通过旱改水和土地整理,引进淡水,实现大面积的水旱轮作。局部区域则可以通过建设小型淡水塘或水窖,利用梅雨季节收集雨水,供适时灌溉之需。

2. 围绕蔬菜根系土壤改良,合理轮作或休耕。如从改变旱地蔬菜连作提供了根系病虫害赖以生存的寄主和稳定的繁殖场所入手,或冬季休耕,或轮作玉米、小麦、禾本科牧草、其他种类蔬菜等异科(非寄主)作物,人为切断土传病虫害世代交替的生物链,实现防治目的。

3. 运用施入生物菌肥等方法,实施旱地蔬菜连作土壤微环境的处理和修复。根据多人研究成果,底肥动力王等一些生物菌肥都具有防治土壤连作障碍,抑制土传病害,提质增产的效果,其原理就在于实施了旱地蔬菜连作土壤微环境的处理和修复,但要注意施用方法得当,尤其是保持处理区土壤有足够的水分和适当的温度,这是决定施用效果的关键。

4. 多采用温度和水分调控等物理方法,防治土传病虫害。如埋设暗管局部增加大棚土壤水盐下渗强度;利用雨水偏多的天气集雨洗淋或适度淹灌;高温闷棚或低温晾(露)棚;或采用耕翻土壤+玉米秸秆还田发酵+淡水浸泡+高温闷棚等。在韭菜根蛆等蔬菜土传病虫害繁殖季节实施灯光诱杀、臭氧闷杀或浓氨水熏杀等。

5. 寻求专业团队指导,实施专业人员机防代治。即借助3DT-70 型土壤水电解器等先进的机械进行土壤物理消毒处理,实行连作障碍专业代治。

三、沿海旱作地区蔬菜连作障碍防治办法实用示例

以东台唐洋、新街一带万亩韭菜生产基地旱地连作障碍治理为例。据调查,韭菜生产基地旱地连作障碍主要以根蛆、美洲斑潜蝇、灰霉病、疫病等土传病虫害为主,土壤养分供应能力不平衡也很严重(高氮、高磷、少硅、缺锌、缺铜),还有高盐偏沙(孔隙度占比大、容重偏小)等问题。其治理方案如下:

1. 合理轮作或休耕。首先,改种植单一作物为轮作,最好争取引进淡水水源,实现水旱轮作;其次,尽量轮作玉米等常规作物,轮作的作物也可以是茄果类等非葱蒜类蔬菜,或者选择牧草等其他作物。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在冬夏季集雨水休耕养田。

2. 利用高温闷棚消毒。充分利用清茬后的空间,实施深耕晒土,收集雨水冲洗,在棚内开沟,铺施铡碎的作物秸秆,撒施30千克石灰氮(俗称氰氨化钙)或尿素,起垄灌水,用地膜覆盖地面,上面盖严棚膜,闷棚15~20天,提温杀菌。或在大棚内每亩铺500千克碎秸秆,浇施3吨沼液肥并覆土盖膜堆闷发酵半个月,然后耕耖、晾干、整畦,再移植韭菜。有条件的借助专业公司以专用锅炉生产热水消毒(85℃以上)等物理方法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再种植玉米、大豆、菠菜及菊芋、黄秋葵等耐盐蔬菜进行生物修复。

nlc202309032145

3. 施用生物菌肥实施改土治病修复。如美国亚联微生物肥、底肥动力王等。美国亚联微生物肥是一个集490多种好氧和厌氧有益菌于一体的微生物肥料,也是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推荐产品。

4. 实施机械消毒防治。①在清茬后防治,选用3DT-70 型土壤水电解器消毒。尤其是大棚韭菜,在前作清茬后或新育韭菜秧苗定植前,选择在低电压情况下防治,处理时可将用不锈钢丝绳制作的阴、阳极按一定间距埋设在土壤中,其深度应大于50 厘米,同时注意目标菜田土壤含水率应保持在35%~70%之间,处理电压应达到最大值,处理时间保证在5 分钟以上。②大棚韭菜封闭生长期间,也可选用GJX-1 型臭氧水基质消毒机消毒,利用气液混合装置将一定浓度的臭氧溶在水中并在泵的作用下导出机体外,利用臭氧水的渗透作用处理土壤,使其充分接触病原生物,并抑制病原生物活动。应用结果表明,对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褐斑病、枯萎病等常见蔬菜土传病害有显著的防治作用,对根节线虫的防治也有一定效果。③在露地蔬菜种植期间和根蛆繁衍期,选用高效节能杀虫灯或糖浆盆、性诱剂进行诱杀。

5. 对极其严重的地块结合农艺措施进行药剂处理。①非熏蒸性药剂。在韭菜生长期间,氯化苦、溴甲烷或48%毒死蜱等乳油剂宜采用加水喷施或浇灌法;石灰氮、线虫净、阿维菌素颗粒剂等则采用拌细土撒施法。注意用药后都必须立即进行旋耕或覆土,减少药剂暴露时间,以免降低药效。②熏蒸性药剂。在韭菜收获后或定植前,利用工业硫磺等的扩散性及渗透性对土壤进行全面处理。施药后必须立即进行旋耕(表施微粒剂)或盖土(沟施),然后盖膜,持续15~20天再揭膜,经充分透气后才能种植韭菜(或其他蔬菜)。

6. 选用抗病虫韭菜新品种和实施无土育苗。如选用抗性好的雪韭菜八号等,采用沙箱或有机基质穴盘无土育苗,有条件的也可采用客土沟栽生产或无土盆栽生产。

*基金项目:江苏省富民强县项目苏北专项“蔬菜连作障碍治理新技术及高效立体种植新模式示范” SBN201210032项目;江苏省三新工程项目瓜菜利用沼液滴灌与水肥一体化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SXGC(2012)S32098102-13

(作者联系地址:苏生平 陈宝宽 冯咏芳 陈爱国 江苏省东台市蔬菜研究所 邮编:224200;周桂官 东台市蔬菜栽培指导站 邮编:224200)

旱地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篇4

【摘 要】由于旱地春玉米受地区温度、湿度、土壤结构、肥力、降水量等因素影响较为严重。本文根据多年种植玉米经验从优化土质、种子选择、播种方法、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旱地春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以供种植参考。

【关键词】旱地;春玉米;高产栽培

由于旱地玉米受地区的温度、湿度、土壤结构、肥力、降水量等因素影响较为严重,且春玉米与其他季节栽种玉米相比产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所以笔者根据多年种植经验,结合气候因素、高产玉米品种、保水保墒、田间管理、播种密度与种植方法、田间管理等栽培技术进行分析,从而提高旱地春玉米的综合生产能力。

1.优化土质

土壤优化整合是增加玉米产量的基本元素之一。由于旱地气候干燥、降水量较小,土壤干裂沙化较为严重,所以在挑选土地以及种植玉米之前要进行土壤优化。玉米根系较为发达,挑选的土壤应深厚、蓬松、肥力充足,以助于根系生长。由于降水量、气候、排灌水等因素影响,土壤长时间使用或搁置容易形成板结,因此在栽种之前要先进行深翻,耙耱土墒、挑拣杂物、清除根茬、细化土质等工作,一般在30-45厘米。根据地区长期栽种经验,施加相对应的杀虫剂、消毒液,避免土壤遗留病菌感染玉米栽种种苗。为增加土壤地力,补充玉米生长所需氮、磷、钾等元素,还应对土壤施加绿肥、粪肥、饼肥、豆肥等有机肥,同时浇灌底水,保土保墒。

2.种子选择

春玉米比夏玉米播种早、产量高、经济效益好,但是播种早地温常常是低而不稳,容易引起烂种,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种,而且粗缩病发生重,严重影响其产量。为保证春玉米苗齐、苗匀、苗壮,实现高产高效的目的,避免地区栽种品种单一且种性退化、抗病性、生产能力下降等问题,在种苗的品种与品质的选择时应首选单位产量高、米质优良、脱水较快、耐密、耐高温、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耐储藏、适应性广、丰产稳产的优质品种,同时结合本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品种,但也不可一味的追求外地品种。种子品质的选择应以形状圆润饱满、色泽光鲜明亮、大小均匀适中、无损伤虫蚀等为标准。

3.播种方法

旱地春玉米的播种时间一般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温度适宜且保持稳定,无明显较大浮动。种子在撒播之前要进行筛选与分类,并进行催芽处理,以增强种子的抵抗能力与整齐度,同时还能减少大小苗不一、粗壮不等带来的种苗生长不利的现象,以提高单株生产力与整体产量。北方种植春玉米一般面积较大,地势平坦能够借助机器辅助人工操作提高效率。在种子播种时,可使用玉米点播器规定株距25-35cm,穴深3-5厘米。种子播撒密度的适宜看有效的增加玉米单位产量、千粒重,根据经验一般每穴以2-3粒为宜,种苗以每亩5000-6000株。也可采用双垄沟播栽培法,即采用90-110厘米的带型,小垄宽30-40厘米垄高10-18厘米,大垄宽65-75厘米,垄高8-13厘米,大、小垄中间为播种沟。由于玉米是光合作用较为明显的作物,种植密度与株距则应考虑到植株的光照需求与通风透光环境,生长发育以及增产潜力等条件。播撒后要进行种子覆盖,覆盖土壤不宜过厚以保证种子的有氧呼吸,同时灌足底水,促进发芽。根据多年种植春玉米经验,可地膜覆盖,将四周压实,以防风鼓膜形成较为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土壤温度与湿度,抑制杂草生长,促进根系发育。

4.合理施肥

施肥是补充和提高玉米生长力与产量的重要措施。在施加肥料时,应注意以下事项:基肥一定要充足,以壮苗早发、加速出叶速率、增大叶面、提前吐丝期、增加穗粒数,同时结合玉米长势、气候条件、土壤肥力、肥料利用率、产量目标等进行追肥;施加肥料的类型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肥料中要包含氮、磷、钾等多种玉米生长所需元素,如粪肥、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氯化钾、硫酸锌、玉米专用肥、三元复合肥等以保证其生长旺盛;在生长的关键时期及时施肥,如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籽粒建成期等,但是在玉米高向生长旺期时,应少施化肥,防治徒长而株杆过高,抗倒性差;在施肥时,由于玉米根须较为发达,在主干30-40厘米附近有须根扩散,且有较强的吸收性能,所以应注意施加化肥离主干的距离不宜过近,以免烧根。

5.田间管理

在玉米生长的过程中应结合中耕除草、适时浇灌、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中耕除草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田地杂草丛生抢夺玉米肥料阻碍其正常生长,同时,由于杂草根系遍布,适时清除可起到蓬松土壤、透风透气的作用。由于旱地种植玉米会因降水量小、土壤所含水分较少、气候干燥而影响玉米形穗,在生长期要注意浇灌水的供给,以促进形成大穗,提高产量。玉米常发生病虫害,要根据生长环境与生长期提前做好预防,如玉米小斑病,主要发病症状为在玉米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了会影响叶鞘、苞叶、果穗和籽粒的生长,此病在抽雄后发病最为严重,贯穿于整个生长期。玉米病毒病主要表现症状为叶片上形成褪绿线条纹,株型矮化、心叶出现不规则褪绿斑驳,主要发病于苗期此病由蚜虫传毒,病毒可汁液接种。还有常见的病害玉米圆斑病、玉米花叶病、玉米矮花叶病、玉米黑穗病、玉米霉斑病、玉米黑粉病、玉米茎腐病、玉米锈病、玉米炭疽病、玉米条纹矮缩病等。常见虫害有:地老虎、蜗牛、玉米螟(钻心虫)、红蜘蛛、玉米灯蛾等。应对常见病虫害可以采取两方面的措施,一方面是农业防治如定期翻耕土壤、保持田地的通风透气性能、加强田间管理、科学施肥、合理浇灌等;另一方面可采用化学防治如敌敌畏、多菌灵等专业防治药剂,按照说明书规定比例稀释后喷洒使用。

【参考文献】

[1]李爽,孙占祥,张莹,杨宁,冯良山,刘洋,白伟.垄膜沟种技术对辽西旱地春玉米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J].玉米科学,2009,(5).

[2]杨吉福,范翠霞,曲士海,宋文东,贺向辉.选择春玉米品种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中国种业,2006,(2).

[3]参考任士忠.春玉米高产施肥技术[J].安徽农业,1996,(3).

长治县旱地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篇5

1 秸秆还田

它主要包括两种模式即:

(1)玉米整秸秆半耕半覆盖:前一年9月底10月初收获玉米穗时,采取边收穗边顺垄踩铺秸秆,也可先收获玉米穗,然后割秆或踩秆,顺行硬茬覆盖,盖67 cm,空67 cm;也可盖60 cm,空73 cm,下一排根要压住上一排梢,在秸秆交接处和每隔1 m左右的秸秆上要适量压些土以免大风刮走。10月中旬至11月初,对秸秆覆盖空档进行镢套镢深翻,深度达24 cm,结合秋耕施入优质有机肥,每0.067 hm22 000 kg左右。

(2)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于前一年10月上旬-11月初,对立秆收获的玉米田用铁牛-55配套秸秆粉碎机粉碎玉米秸秆,使其均匀覆盖地表。然后用旋耕机旋20 cm左右,使表层土壤和秸秆相混合以防风吹。做到早收获、早粉碎。秸秆含水量越高,土壤保湿性越好。

2 整理条带,耙耢保墒

当年惊蛰前后,对整秸秆半覆盖地块按标准进行条带整理,理顺秸秆,并对覆盖地空档进行耙耢,保住天上水,蓄住地中墒,同时及时清除田间杂草。播前要平整空档,达到平、净、细、实的要求。

3 选用优种

根据地力水平和当地的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玉米优良品种,一般中上等以上肥力地块重点选用耐密植高产品种,主要有先玉335、大丰26号、郑单958和运单668等,主推先玉335;中下等肥力地块,重点选择中等密度和稀植品种,主要有铁研26号、晋玉811等。

4 适期精量机播

一般最适宜播种期为4月20~5月1日,一般旱平地、晚熟品种要早播,山岭坡地、早熟品种要迟播。采取精量播种技术,每亩用种1.5 kg~2.0 kg,播深5 cm~6 cm。播种方法:山区乡镇和平川乡镇的岭地选用简易独行播种器或打孔点播机播种,也可用锹硬茬播种;平川乡镇重点推广农哈哈精量播种机播种,省时、省墒、也可免去间定苗田间作业。

5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根据土壤化验结果、作物需肥规律以及目标产量,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农家肥、磷、钾肥全部底施,氮肥60%底施,40%追施。一般0.067 hm2产600 kg玉米,0.067 hm2需碳铵80 kg~100 kg,

过磷肥钙60 kg~70 kg,硫酸钾14 kg~16 kg;0.067 hm2产800 kg以上玉米,0.067 hm2需碳铵110 kg~130 kg,过磷肥钙80 kg~100 kg,硫酸钾20 kg左右。

6 合理密植,宽窄行种植

根据玉米特征、地力水平选择适宜的种植密度。一般高产地亩平均种植密度在3 500株~4 500株;中下等肥力地亩种植密度在2 800株~3 500株。采用宽窄行种植,可改善田间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一般等行种植行距60 cm~70 cm,大小行种植宽行80 cm,窄行40 cm~60 cm。

7 防治玉米病虫害

玉米主要虫害有地老虎、玉米螟等;病害主要有玉米丝黑穗病、大小斑病,采取物理、化学和农业综合防治技术进行防治,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防患于未然。

(1)地老虎防治:清除杂草;用黑光灯和糖醋液诱杀;人工捕捉,在上午10时前进行;药剂防治,用玉米种子重量1%的呋喃丹种衣剂拌种或50%辛硫磷500 g加水拌细土50 kg,0.067 hm2用毒土20 kg,在傍晚顺行施于幼苗根部。

(2)玉米螟防治:清除苍耳等越冬杂草和带虫的玉米。秸秆,消灭越冬虫源;性诱剂防治;选用抗虫品种;用赤眼蜂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用50%辛硫磷乳剂0.5 kg拌40 kg细沙制成毒沙,在玉米心叶期防治或用50%的敌敌畏乳剂0.5 kg加水500 kg~600 kg兑成药液。

(3)玉米丝黑穗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早期拔除病株;药剂防治:用25%的粉锈宁按0.3%剂量拌种防治或用50%多菌灵做成药量不超过0.7%的药土播种时覆盖防治。

(4)玉米大小斑病防治: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倒茬;清除出田间病残体并及时深耕;推广宽窄行种植;加强水肥管理,可提高抗病力;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或50%多菌灵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防治,连续喷两次。

8 田间管理

(1)喷施除草剂:玉米播种后、出苗前采用玉米专用除草剂、除草威、2.4-D丁酯等,可一种单独使用,也可几种混合施用,可防止田间杂草丛生。

(2)及时查苗、间苗、定苗:一般一叶一心时查苗补种或移栽,三叶一心时间苗,五叶一心时定苗,也可间苗定苗一次耕作,结合间定苗,人工清除杂草。精播机播种地块可免间定苗。

(3)适时追施氮肥:追肥可两次进行,也可一次集中施用。将剩余40%的氮肥进行追施,如一次施用应在孕穗期前后进行;如两次施用,25%的应在拔节后抽雄前追,15%的在玉米灌浆期追施。

(4)化学调控技术:对密植地块喷施壮丰灵,矮壮素等可培育壮苗、防止倒伏。

(5)病虫害防治同上。

9 适时收获

于玉米完熟即乳线形成后收获。

Arid Land Corn High Production Necessary Cultural Technique in Changzhi County

Wang Xiangping,Han Guojun,Song Mingxia,Song Xiaoling,Gao Hairong,Yuan Guangming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erienced a set which to the author the research exploration summarized to suit the Changzhi County arid land corn high production necessary cultural technique to carry on the introduction.

上一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下一篇:信息综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