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进入

2024-07-27

投资进入(精选九篇)

投资进入 篇1

推迟投资计划令各路设备商无不暗暗叫苦,殊不知压力最大的其实还是三大运营商。在运营商高层看来,沿袭30年的投资模式已经出现“式微”迹象,而新的投资方式尚不明朗,这种局面正印证了一句话:运营商面临“摸着石头过河”的局面。

运营商迟迟不公布计划,直接原因在于,投资虽为运营商明年运营的根本,但在3G发展初期,这一年的投资计划已经关系到以后数年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指导意义,如有失误,则可能步步皆输。

2010年如何投资,代表的是运营商整体思路的调整。成,则顺利通过弯道,继续驰骋;败,则方向失控,在弯道中处处碰壁,陷于困局。

从电信业发展初期一直到3G发牌运营的30年中,运营商的投资方式基本上是网络引导或技术引导。“先建网,后发展”的模式沿用至今终于露出疲态。网络建设与用户发展出现了始料未及的“两张皮”现象:3G网络容量早已上亿,用户却只有区区几百万户。

并非用户对3G不感兴趣。就用户角度来看,从2009年初开始,关于3G的宣传甚嚣尘上,用户的期望值被一提再提,但在3G正式商用后,这期望值却经历了一个长长的下滑曲线,原因无他,宣传与体验差距过大,3G首批用户的口碑评价皆成负面效应。

这其中,网络需不断优化仅是其中的一个原因,终端、业务、宣传、渠道、服务、营销等各方面均有短板出现,综合因素最终影响了用户的3G体验。因此,3G网络已经不是运营商所要关心的核心,如何弥补各环节短板才是返败的关键。

对网络建设优化,运营商有一套屡试不爽的方案,说白了就是一个字——钱,数十亿、上百亿的资金砸下去,数万基站建起来,效果自然明显。但钱也有办不了的事情,在终端、业务、宣传、渠道、服务、营销上的全面改善,除了钱外,还需要全新的运营理念,这才是当前最核心的系统工程。

投资进入 篇2

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的实施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公安厅(局)、财政厅(局、财务局)、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交通运输厅(局、委)、商务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各分行、营业部、各省会(首府)城市中心支行、各副省级城市中心支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银监局、证监局,各铁路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0]13号)精神,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物流领域,各地要在切实抓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文件各项政策措施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对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的支持力度,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为做好此项工作,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第三方物流服务领域

(一)积极支持民间资本投资从事社会化物流服务。为民间资本投资参与承接传统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服务外包创造条件,鼓励民间资本投资从事为商贸流通企业服务的共同

配送业务,降低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鼓励民间资本加强与制造企业合作,投资参与制造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或与制造企业共同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

(二)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业重点领域。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快递、城市配送(含冷链)、医药物流、再生资源物流、汽车及家电物流、特种货物运输、大宗物资物流、多式联运、集装箱、危化品物流、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等重点物流领域。鼓励民营企业和国铁企业开展多种方式的物流合作,提高铁路物流运输服务水平。鼓励民间投资开展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

(三)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基础设施领域。支持民间资本投资运输、仓储、配送、分拨、物流信息化以及物流园区等领域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商贸功能区领域,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铁水联运、公铁联运、公水联运等转运中心设施建设。鼓励民间投资参与建设铁路干线、客运专线、城际铁路、煤运通道和地方铁路、铁路支线、专用铁路、企业专用线、铁路轮渡及其场站设施等项目。

二、加快形成支持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的管理体制

(一)打破阻碍物流设施资源整合利用的管理瓶颈。鼓励目前只为本行业本系统提供服务的仓储、运输设施向社会开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参与现有物流基础设施的整合利用,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

(二)完善资质审批管理。进一步清理针对物流企业的资

质审批项目,逐步减少行政审批,积极为民营物流企业设立法人、非法人分支机构提供便利,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开展跨区域网络化经营。进一步规范交通、公安、环保、质检、消防等方面的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对于法律未规定或国务院未批准必须由法人机构申请的资质,由民营物流企业总部统一申请获得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向所在地有关部门备案获得。

(三)简化注册经营手续。民间资本投资设立物流企业,在总部统一办理工商登记注册和经营审批手续后,其非法人分支机构可持总部出具的文件,直接到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登记注册,免予办理工商登记核转手续。

三、为民营物流企业创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竞争环境

(一)切实减轻民营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完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同等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政策。民营物流企业同等享受已经出台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半征收政策。

(二)加大对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利用旧厂房、闲置仓库等建设符合规划的物流设施,涉及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或租赁的,经批准可采取协议方式供应。对于以物流业为主的城市功能区和园区,细化规划功能分区,按国家标准确定土地用途,严格按照不同地类和土地使用标准分宗供地,防止以物流中心、商品集散地名义圈占土地和实施整体供地,增强民营物流企业的土地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三)优化民营物流企业融资环境。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适合民营物流企业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对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积极提供必要的融资支持,提高对民营物流企业的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拓宽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渠道,完善民营物流企业融资担保制度,发展物流业股权投资基金,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物流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

(四)促进民营物流企业车辆便利通行。各地在制定本地区促进城区物流车辆便利通行的管理办法时,要关注民营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对民营物流企业的物流车辆享受同等的通行证发放、进城停靠等便利通行政策。要依法维护民营物流企业生产经营秩序,促进其健康发展。

四、鼓励民营物流企业做强做大

(一)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鼓励现有单一从事运输、仓储、货代、船代、无船承运人、联运、快递服务的民营企业整合功能、延伸服务,加快向具有较强资源整合和综合服务能力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鼓励中小民营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支持大型优势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兼并重组,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和服务模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水平,提升民营物流企业竞争力,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民营物流企业。

(二)积极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同国际先进物流企业的合资、合作与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先进经验和管理方法。积极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民营物流企业“走出去”。鼓励民营物流企

业为国内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配套物流服务,加快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物流服务网络。

(三)发挥行业协会在支持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物流业社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政府与企业联系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为民营物流企业发展提供服务支撑,及时向有关政府部门反映民营物流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切实引导民营物流企业加强行业自律,健全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促进民营物流企业健康发展。

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物流领域,推动民营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对于促进物流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切实采取有效措施,鼓励民间资本投资物流领域。同时,注意跟踪了解本地区物流领域利用民间投资的情况、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将有关情况和意见建议及时反馈发展改革委。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公

部 财

部 国 土 资 源 部 交 通 运 输 部 铁

部 商

部 人 民 银 行 税 务 总 局 工 商 总 局 银

指数投资进入“对冲策略”时代 篇3

交流他们的情绪是其一;其二在于,高铁概念股作为今年股市的热门话题之一,是公募基金追捧的对象。上周公布完毕的基金二季报显示,仅中国南车、中国北车就吸引了21只基金进驻,随着高铁板块大跌,公募损失惨重。

如上半年的业绩冠军、南方基金汪澂所管理的南方隆元和基金开元均持有上述两只股票。南方基金为此第一时间联络了该公司的多个部门,了解相关影响以及时与投资者沟通。

根据南方基金向《投资者报》表示,他们公司的投资部、研究部还将密切关注“7?23”事故对高铁及其上下游行业的影响态势。7月25日,南方隆元基金净值表现在同类型244只基金中处于中游,申购赎回情况平稳正常。

本周《投资者报》“基金经理面对面”专栏的讨论没有停留在市场短期的表现上,到场嘉宾分别是富国另类投资部总经理李笑薇,南方上证380ETF基金经理杨德龙,招商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招商安达保本基金经理张国强,东吴新创业王少成,上投摩根强化回报杨成,华泰柏瑞信用增利债基沈涛,他们将对指数基金的创新运作,现阶段股市、债市投资的方向各自亮剑。

指数投资迈入对冲策略时代

《投资者报》:最近基金行业对指数资源的开发似乎又进入了一个白热化阶段,接二连三有新指數跃入视野,如国内首只多空策略指数——“沪深300富国130/30多空策略指数”7月26日刚上市。李笑薇能否普及一下概念,为什么有人认为该指数将会让A股指数投资进入“对冲策略”时代?

李笑薇:富国多空策略指数的样本股空间其实与沪深300指数相同,只是编制人采用了量化策略,选取不固定数目的样本股,并分配个股权重,最终产生130%的多头组合与30%的空头组合。

130/30相关策略产品是近年来风靡海外资产管理业的一项金融创新,它打破了只能做多的传统模式。这种策略将全部资产建立多仓,同时利用杠杆,从市场上融入相当于原有资产净值30%的证券,并抛空这部分融入的证券,再将抛空所得的现金建立多仓。尽管整个组合变为多头130% 与空头30%相结合,但总资产的风险敞口仍保持在100%的水平。130/30策略有助于捕捉那些被白白浪费掉的绩差股价值,实现“双向”提升组合业绩。

《投资者报》:我们同时看到南方上证380ETF及联接基金获批,上证380主要集中于成长性新兴蓝筹股,大家都知道传统蓝筹公司缺乏闯劲,南方是否出于投资活力的考虑,将蓝筹概念拓展到“新兴蓝筹”?

杨德龙:这只指数基金主要以上证380指数为跟踪标的。在指数选样方法时,我们先剔除上证180指数样本股、未分配利润为负的公司及最近五年未派发现金红利或送股的公司,然后根据行业配比原则,确定各二级行业内上市公司家数,并以营业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成交金额以及总市值综合排名为标准选择排名前380名的公司作为样本股。

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蓝筹企业,新兴蓝筹具体是指处于成长和成熟阶段早期的企业,收益大幅上升,初步体现行业龙头风范,在相关行业中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上市公司。

市场整体风险溢价回落

《投资者报》:根据Wind资讯统计,至7月20日,王少成管理的东吴新创业是2010年中期成立的次新基金中唯一正收益的基金,能否透露你获得正收益的主要投资逻辑?

王少成:这与我们在二季度提出“消费和新兴产业建仓时机显现”的思路紧密关联。我们二季度整体保持中性偏低的仓位,坚守了新兴产业相关板块中对优势个股的配置,同时也增加了对通胀受益板块和品种的配置。正因如此,很好地享受了消费品反弹的收益。

从过去两年A股走势看,每次宏观调控政策的转折都会引发市场风格的转变,整体上在三季度通胀逐步受控的背景下,市场整体风险溢价的回落有望驱动A股市场的反弹和风格转向,财政政策的调整有望使得经济结构调整的相关板块和个股的配置价值凸现。

目前存在较好的绝对收益机会

《投资者报》:流动性极度紧张和城投债风险,使得近期债券市场风声鹤唳,似乎短期内难以走出低靡状态,三位做固定收益类投资的基金经理,近期对债市的剧烈波动都有哪些感触?

张国强:我们看到的是硬币的另一面。利率产品收益率顶部已现,股票市场估值处于相对底部,转债市场供求两旺格局有望长期存在,这意味着,目前市场存在较好的绝对收益机会。

虽然国际经济复苏出现反复,但国内经济已实现“软着陆”;出口增速虽然下行,仍有望保持在15%以上;随着“猪周期”进入尾声,通胀有望从6月开始见顶缓步回落,央行加息将进入尾声,存款准备金率上调空间有限。

在此背景下,利率产品的绝对收益率处于高位,政策性金融债调整充分,价值高于国债;信用产品方面,城投债承压严重,但与之相伴的是买方市场即将到来,有利于资产配置;转债产品方面,大盘转债持续发行,将为市场提供大量廉价筹码。总体而言,目前市场长期风险收益比可观,是一个较好的配置时机。

杨成: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9.6%,较去年同期回落1.5%,而CPI同比涨5.4%,这厢需“驱寒”,那厢则需“降温”,两难格局一时间令市场忧心忡忡。

我们认为,此时的格局,将对债市2011年的“后半程”带来双重利好,投资契机已然显现。市场普遍预计CPI将于7月后逐步回落,持续了一年的加息周期接近尾声。与此同时,经济渐入滞涨期,GDP同比一定程度的下滑亦可预期。从历史经验看,通胀往上走,债券优势趋弱,而当经济下行时,则债券收益趋好。

沈涛:我们的一个简单结论是,“利率高了,当然买债券”。

7月初,央行实施了年内第3次加息,目前债券到期收益率已处于历史较高位,截至7月22日,三年期企业债(AAA(2))的到期收益率已达5.563%,三年期企业债(AA+(2))的到期收益率达到6.103%。

投资进入 篇4

2015年下半年以来,国内金融市场经历了太多意外,A股市值一个月内极速蒸发、数百亿资金几乎一夜归零、让上亿投资者在夏天亲历了一曲“冰与火”的悲歌;人民币连续贬值、兑美元汇率创四年新低;P2P平台信用问题频发,跑路不是个案。直到最近,市场还余波不断,投资者信心受到了严重考验。

巴菲特在2015年致股东的信中说:要收获总要经历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A股的投资者来说,这个冬天有点冷,但阵阵寒流还是挡不住有远见的市场主体掘金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热情。

近日国内领先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华设财富在上海宣布完成来自华软资本的A轮战略投资,同期举行了“华耀东方,设想未来”战略投资发布盛会,出席见证发布会的有来自中国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渤海信托、国民信托、西部信托、中投信托,兴业证券、申银万国、海通证券的有关领导,当代东方、国旅联合、厦华电子、方大集团、大名城等多家上市公司,以及来自多家基金、私募、PE机构等各方贵宾。

华设财富由数家实力雄厚的国内上市公司和PE机构发起,依靠诚信经营和优秀的产品研发能力在短短几年就位列国内财富管理行业的领先梯队。此次战略投资的完成,将助力华设未来将开展全国性重点布局,努力打造公开透明、合规合法、提供全方位资产配置服务的高端财富管理品牌。

而此次战略投资方华软资本,成立于2008年,是一家聚焦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以各类股权投资为主业,被业内人士高度认可的专业VC/PE机构,曾荣膺2014年度中国最佳产业投资机构Top5、2014年度中国十佳私募投资机构等称号。截至2015年10月,华软资本集团的管理基金认缴规模约110亿元,实缴规模约50亿元,人均管理实缴基金规模逾1.25亿元,在国内已挂牌VC/PE类投资管理机构中名列前茅。

华软资本董事长王广宇介绍说,华软资本从创业伊始开始就专注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所投资的公司70%来自信息技术行业)、智能制造等产业,并围绕新兴产业形成科技创投、并购投资和资产管理三大业务领域。

谈及当下热议的“供给侧改革”,同时身为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国内最早专门研究供给侧经济学的机构)副理事长的王广宇表示,“供给侧改革,从更宏观的角度上讲,就是要供给新制度、新技术、新产品,用各类创新来开辟新的增长空间。”“虽然宏观经济持续下行,但金融和资本市场在过去七八年却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华软资本所处的股权投资行业,用‘正值春天’来形容一点不为过。”他指出,此次投资华设财富就是看好在大资管时代来临之际,华设财富将迎来的发展机遇。

2015年是金融业态形势动荡多变的一年,资本市场出现了罕见的震荡,国内财富管理行业也爆出例如昆明泛亚这样的跑路事件,媒体对于P2P行业失信行为的报道时常见诸报端,行业的信誉受到了一定的挫伤。

华设财富董事长姜玮彦在此次活动发言中表示:“华设财富在去年的波动中稳中应变,凭借多级风控的优质产品,管家式金融服务,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在2015财年所售产品有100%安全兑付,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我们的宗旨‘信守承诺’。”例如,公司在去年与4家上市公司联手成立了规模达35亿元的产业并购基金,为客户提供了良好的回报。

展望今年的A股,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师张忆东认为,春节前后市场会有反弹窗口,二季度又会有压力,总体看今年是个投资的相对“小年”。不过只要熬过今年,2017、2018年的市场机会值得期待。

铁路投资“开闸”鼓励民间资本进入 篇5

铁路投资全面向民资开放

据《意见》显示,铁道部此次向民间资本开放的领域包括,铁路线路及场站设施、铁路工程建设领域、铁路客货运输服务业务、铁路技术创新、铁路非运输企业改制重组、铁路“走出去项目”、铁路产品认证、质量检验检测、安全评估、专业培训、合同能源管理及其他相关技术服务活动。

《意见》还承诺,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按照平等准入、公平待遇原则,在铁路市场准入条件、财务清算办法、运输管理、项目审批、接轨许可及公益性运输负担等方面,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保护各类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铁道部表示,加强铁路行业管理和政府监管,统一铁路网建设规划,完善铁路技术标准体系和规章制度,推进铁路法制建设,严格依法履行铁路安全监管和市场监管职责,为民间资本投资铁路提供良好环境。铁道部还表示,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铁路行政审批事项,凡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的,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能够自主决定的,可采用事后监管和间接管理方式的,一律不再实行行政审批。完善行政许可“一个窗口对外”工作机制,提高行政服务效率,推动许可管理内容、标准、程序的公开化、规范化,做到依法行政。

多年来,全国铁路系统因自成体系,被有些人称为“独立王国”,其运营效率和不尽透明的工作方式颇受诟病。有业内人士表示,民间资本进入铁路领域,不仅能够改变我国铁路建设单一的政府主导、信贷投资的投融资模式,更重要的是,民间资本的进入,势必打破铁路系统“铁板一块”的单一结构,为今后铁路系统改革注入活力。

铁路市场化民资谨慎观望

一直以封闭、保守形象示人的铁道部再次向民间资本伸出市场化的“橄榄枝”,出乎意料的是,民资却倾向于谨慎观望的态度。

事实上,“民资人铁”并非新鲜事。早在2005年国务院公布《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即“非公经济36条”后,铁道部就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参与铁路建设经营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铁路向非公资本开放铁路建设、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装备制造、多元经营等四大领域,同时提出探索合资铁路经营机制在内的七项措施。

然而一些民间资本介入铁路投资后,现实却让它们铩羽而归。

2005年,浙江光宇集团联合上海铁路局、常山县国资公司合作投资兴建浙江衢常铁路,2006年光宇集团连续减持股份,2007年彻底退出。

广东省罗定铁路也出现了同样的境遇,作为国内首条民营铁路,仅长75.42公里的罗定铁路开工六七年仍然没有实现全线通车。

承担着北京到太原动车和谐号运输的石太客运专线虽然每天都能保证90%以上的上座率,但仍然无法实现盈利。2005年石太客运专线融资采取了铁道部与河北省、山西省及包括两家民营企业在内的社会资金共同出资。但自2009年开通至今,该线路一直亏损。参与投资的其中一家民企负责人曾表示,已经投进去的资金会继续维持,今后将不会再向铁路多投一分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铁路建设高级顾问王梦恕认为,“铁路发展整体上还是计划经济模式,目前民间资本投资铁路,难度很大。”

铁路投资尚需政策法规细则化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陈元龙表示,《意见》确实在铁路市场化改革方向上做出了一个大的突破,“可以说向前迈了一大步”。现在的问题是由于铁路行业的复杂性,意见实施起来还很有难度,铁道部应该继续出台实施细则,更大程度上保障投资者利益。

实际来看,在现行的相关政策中,国家现在对铁路、对价格是严格管制的,铁路的运价不是铁道部能够决定的,是国家发改委来制定,且铁路的运价已经十几年没有调整。同时,铁路还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公益性运输,如农产品运输、化肥运输,学生票价减半、运输救灾物资等。

一方面是人工、柴油、电力等各种运输成本不断上涨,一方面是铁路运价十几年没有调整的现状,还有一方面是铁路必须承担的公益性运输。三面夹击之下,使得多数原先被档在“门外”的民营企业在如今不设门槛的情况下,也难有兴趣进入铁路工程建设。

有分析认为,民资在铁路领域较难盈利的原因在于铁路目前的管理体制,民资虽然投入资金却无法掌握定价权和调度权,尤其是调度权非常重要。因为铁路的运营是一个整体,不仅仅是修一条路就可以,需要融入路网才能发挥效应,车皮等等都需要铁道部的统一调度,车皮、车辆供应不足,就很难保障民企利益。

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红昌认为铁路投资大、周期长,收益回报难以独立核算。在现行铁路系统运行调度机制下,民间资本难以获得产品控制权。这些都是民资在进入铁路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投资进入 篇6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知识产权,进入障碍,打击

1 介绍

关于外商直接投资的理论比较完备的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其核心是“三优势模式” (OLI Pradigm) , 即“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特定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而目前跨国公司在进行直接投资时, 还常常会考虑东道国的“硬环境”, 比如交通设施等, 以及“软环境”, 比如知识产权保护程度等。因为发展中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实施力度可能更差, 导致FDI进入后发生大规模的当地模仿, 进而会影响跨国公司的预期利益。关于知识产权和FDI方面的文献很多, 并且主要是关于技术模仿和自主创新方面的, 如Glass and Saggi (2002) 、Glass and Wu (2007) 都是采取南北两国的质量阶梯模型得到东道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使得创新和FDI的流入量都减少;而Helpman (1993) 和Lai (1998) 则得到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使得流入东道国的FDI量增加。

即便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而面临着本地的产品模仿, 跨国公司可能出于利益或者其他方面的考虑而也可能决定在东道国进行投资, 但此时跨国公司可能更具有主动权, 就是说他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对潜在的模仿者进行事前的打击, 模仿者发现如果采取模仿行为, 他将会得到负的利润, 因此就不会进入。这点与Brander and Spencer (1981) 相同, 该论文认为垄断者面对当地潜在着进入的威胁可以采取两种方式对待。 (1) 听之任之; (2) 采取措施 (主要是是增加产量) 来打击潜在的进入者。具体采取哪种方式要看两种行为下垄断者的利润大小。所以本文受到上述思想的启发, 来研究跨国公司对东道国 (地区) 潜在模仿者的行为。

把落脚点归到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上, 统计资料显示, 2003年~2006年, 东北三省GDP年均增长12.6%, 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但总体开放度太低, 已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因素。而同时长吉图开放带动先导区的八大重点工程之一就是建立省际国际合作产业区, 采取“引进来、走出去”方式, 建设中日、中韩、中俄等跨国产业园区, 各具特色的省际、行业、大型企业合作产业区。为此加大力度吸引外资是必不可少的。作为政府有责任制定相关的政策为吸引外资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 本文就外资进入所面临的知识产权问题给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2 基本模型

2.1 东道国只有一个模仿者

当外资企业来到较为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地区) 投资后, 有可能因为东道国当地政府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不力而导致东道国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某些企业模仿跨国企业技术并生产类似产品与跨国企业共同竞争。我们假设, 因为东道国技术相对落后, 它没有能力完全模仿到母国的生产技术, 以至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较外资企业生产的要差一些, 记这些产品为产品2, 而跨国企业生产的产品记为产品1。下面带角标1的为跨国公司产品, 而角标为2的是本土企业模仿的产品。借鉴李长英等 (2006) , 假设消费者的效用函数u为:

undefined

(1)

其中θ为消费者的偏好参数, 它也可以反映消费者的收入情况, θ越大, 表明可以购买价格更高的商品, 我们首先假设它均匀的分布在区间[0, 1]上, 并且假设消费者总数为N=1。正好与消费者偏好一一对应。容易看出, 在商品质量一定的情况下, 一种商品的价格越高, 则会有越少的消费者购买, 即失去了越多的市场。当然质量越高, 消费者则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 因为更高的质量会使得消费者满意程度增加。设s2=λs1。其中λ (0<λ<1) 表示两种产品的质量差距, λ越大, 两产品质量差距越小, 东道国模仿效果越好, 越接近原产品。这时由

θs1-p1=θs2-p2, 得到边际消费者的偏好为undefined, 将s1简写为s。

因此两种产品所面临的需求函数分别为

undefined

进而得到市场的反需求曲线函数

p1=s (1-q1-λq2) (2)

p2=λs (1-q1-q2) (3)

可以看出, 由于消费者更偏好质量好的产品, 导致产品2的市场规模要小于产品1的, 因此 (3) 式中前面多一个λ, 并且产品1对产品2的替代程度要大于产品2对产品1的替代程度, 因为产品1的质量更好点。很显然两者的质量差距越小, 替代程度就越大。我们有理由相信, 在母国的跨国公司进入一段时间后, 当地企业才开始模仿相关技术, 并且模仿后生产规模跟跨国公司比很小, 因此外企公司和当地企业进行的是斯塔伯克领先——跟随的动态博弈。同时假设模仿的当地企业只有一家。因此得到各自的利润函数

π1=s (1-q1-λq2) q1-F

π2=λs (1-q1-q2) q2-f

其中f为本地企业建立所需要的最小的固定成本。由利润最大化条件得到

undefined

量产品产量分别为undefined。

面对非自愿的技术外溢, 跨国公司可以有以下几个应对措施。 (1) 听之任之; (2) 采取战略性政策阻止本土企业的模仿, 这种战略性政策包括主动增加产量挤逼对手, 或者游说政府采取措施阻止潜在模仿者进入;决定企业行为的最终动力还是看利润, 一般而言, 企业会选择利润较大的行为方式。

首先我们先看企业不采取行动的情况。假如企业听之任之, 则利润还是为π1。当 (5) 式中undefined的时候, 也即undefined时, 潜在的进入者不会进入。这与自然垄断行业的情况类似, 就是说行业本身的性质使得潜在进入者固定成本过大, 以至于理性的模仿者不会进入。这时跨国公司可以得到的是垄断利润undefined。这当然是跨国公司最想要的。如图2所示, 若模仿者进入, 跨国公司产量为q1必然导致进入者利润为负, 若不进入, 跨国公司产量为垄断时产量, 所以模仿者不会进入。此时跨国公司利润最大 (等利润曲线表示跨国公司利润不变时, 跨过公司和模仿者的产量组合, 曲线越低表示其利润水平越大) 。由于信息的障碍等客观因素, 本土企业可能并不一定很了解新建工厂的最少固定成本f, 这时, 跨国公司为了确保垄断地位进而获得垄断利润, 就有动力尽量宣传鼓吹使得潜在的进入者相信固定成本非常大, 这样他们就不会冒险进入。或者, 跨过公司选择进入一个非常落后的国家, 以至于该东道国的模仿能力太差, 即λ非常小, 两产品替代弹性太小, 也可能满足undefined。或者跨国公司在进入东道国后采取较为低的产品质量, 这样降低模仿者的产品质量, 使其占有更少的市场份额, 进而可能甚至使其变为负利润, 进而阻止潜在进入。我们得到

命题1 当M国进行跨国投资时且undefined, 东道国不会存在模仿, 跨国公司没有必要采取任何措施或行动, 它可以保持自然垄断地位。

下面看一下当undefined, 即这时潜在的进入者会发现, 进入后会有正的利润, 因此它会选择进入。这时如果跨国公司不打击, 那么它仍然获得利润π1, 而模仿者获得利润π2。若跨国公司采取打击措施, 那么必须保证打击后的利润要大于或者等于打击前的利润, 否则企业不会打击模仿者。当企业想采取行动打击潜在的本土模仿者时, 这时的主要手段是扩大生产, 来挤逼潜在的进入者, 使其进入后的利润不大于0, 假设跨国公司采取的打击产量为b, 使得π2 (b) =0。这时必有b≥q1 (q1为均衡时产品1的产量) 。

由于模仿者会将跨国公司的产量看作给定, 因此undefined, 带入π2=λs (1-q1-q2) q2-f, 所以得到undefined。此时因为模仿者利润为0, 所以不进入。这样得到阻止后跨国公司的利润

undefined (6)

因此我们得到如下命题。

命题2 当进行跨国投资时且undefined时, 若πundefined>π1, 即undefined, 跨国公司会自己打击潜在的模仿者来保持垄断地位, 当πundefined<π1即undefined时, 跨国公司不会打击潜在模仿者, 保持二者共存。

可以看出, 当模仿者进入的固定成本f比较小的时候, 跨国公司选择与模仿者共存, 而不会去打击, 因为此时模仿者的利润比较大, 要想使其利润变为0, 跨国企业必须生产更多的产品才能达到, 这样使得跨国公司的利润减少太多, 得不偿失。因此它就容忍模仿者的存在。相反, 当两产品质量差距和质量一定时, 即λ和s一定的时候, 若模仿者的固定成本f比较高的时候, 跨国公司可能更会打击模仿者, 因为他们的固定成本比较高, 所以稍微增加一点产量就可以使得潜在进入者的利润为负。

同样当跨国公司产品质量较高的时候 (s较高时,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随着东道国长期的经济发展而导致模仿产品质量的提高) , 还看undefined, 同样跨国公司必须增加很多产量才可以阻止, 但增加大量的产量就意味着利润的下降。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为, 跨国公司产品质量越大, 这样两种企业的市场规模差距也就越大, 模仿者较小的市场规模不会对较大的跨国公司市场规模产生太大的影响, 这样跨国公司仍然会选择与模仿者共存, 就是说跨国公司选择投资质量越高的产品越不会打击模仿者。

下面再看一下两种产品质量差距λ,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 跨国公司打击的条件为undefined。因此我们发现, 当两产品质量差距很小, 或者很大的时候, 满足undefined, 即跨国企业有可能采取打击措施, 因为质量差距小, 模仿者的市场规模太小, 以至于跨国公司稍微增加一点产量就可以把它驱逐出市场, 而质量差距较大时, 跨国公司发现, 模仿者较大的市场规模将会对其产生很大的利润损失, 所以它会增加产量来驱逐模仿者保持垄断地位, 即使增加的产量比较大, 也不愿意与模仿者共同占有市场。图3a和图3b分别描述了跨国公司在模仿者进入后采取打击和不打击的情况 (等利润曲线越高表明跨国公司利润越小 (Brander and Spencer (1981) ) ) 。

2.2 东道国有多个模仿者

上面我们只是看了东道国只有一个模仿者的情况, 更为现实的是很可能存在许多个模仿者共同与跨国公司竞争。为了简便, 假设这些n个潜在公司的生产情况都一样, 如同n个被复印的文件一样。这时的情况是有n个追随者, 一个领导者——跨国公司。东道国对外资企业进来投资进行只是产权保护, 即若东道国知识产权保护越强, 则n越小, 反之越大。这时对于跨国公司和第i个模仿者的利润函数为

π″1=s (1-q1-λ (qi+q-i) ) q1-F (7)

π″i=λs (1-q1- (qi+q-i) ) qi-f (8)

得出产量和利润分别为

undefined, undefined;undefined, undefined

我们发现, 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是, 无论在哪种情况下, 斯塔伯克领先者的作用使得跨国公司的产量都为undefined, 但是利润却不一样。在这里, 进入的公司越多, 跨国公司和模仿者的利润都会下降 (为了讨论方便设跨国公司的利润总是大于0的) 。在东道国没有知识产权限制的时候 (即n可以无限增大, 当然进入者利润必须为正) , 当模仿者的利润π″i大于0时, 潜在进入者就会不断进入一直到所有的模仿者利润为0 (不考虑整数约束的情况) 。设此时保证所有进入者利润为0的国内厂商数目为n* (undefined, 即undefined) , 这时该行业达到了自动的知识产权保护效果, 即不会再有新的模仿者进入。跨国企业不需要再采取措施进行打击了。显然, 模仿者的固定成本越高, 可以容纳的厂商数目就越小, 因为这时利润空间也越小, 所以跨国公司为不使自己损失更多地利润, 仍需要采取各种手段使得模仿者相信进入的固定成本很大。而当模仿者的质量越高时, 可以容纳的厂商数就越多, 因为质量增加捕获的消费者数量也越多, 占有市场份额也越大, 利润空间自然增加。此时跨国公司的利润为

undefined (9)

此为跨国公司不打击模仿者均衡利润。

另一方面, 如果跨国公司决定打击, 这时因为跨国公司面对的是若干个模仿者, 因此它可以选择全部打击这些模仿者来保持垄断地位或者打击一部分模仿者来保持产量领导者, 下面我们看一下跨国公司全部打击模仿者的情况。

当企业决定打击的时候, 显然, 它的产量仍然为undefined, 进而保证利润

undefined (10)

下面看一下当跨国企业选择打击并保留一部分模仿企业的情况。由 (8) 得到模仿者i的反应函数

undefined

设跨国公司打击后模仿者的数量为n′, 将 (11) 分别代入 (7) (8) 中, 得到二者的利润函数分别为

undefined (12)

undefined (13)

为了打击更多地潜在进入者, 必须保证 (8) 式为0, 即undefined, 求出undefined, 代入 (6) 中得到

undefined

由利润最大化得到打击后均衡国内模仿者数量和跨国公司产量以及模仿者产量分别为

undefined;undefined,

undefined

对n求导, 得到最佳的模仿者数量undefined, 注意到模仿者的固定成本越高则可容纳的最优模仿者数量就越少, 同样当模仿者与跨国公司质量差距越小, 则可容纳的最优模仿者数量也越大。而我们同时又发现undefined。显然得到n*>n, 最优模仿者数量要比不打击时候模仿者数量少。所以此时跨国公司必然采取打击措施。

3 结论

本文借鉴Brander and Spencer (1981) 的思想, 考察了跨国企业在面临东道国 (地区)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较弱而存在潜在模仿者的时候所采取的战略措施, 即在某些情况下 (模仿者固定成本较高) , 跨国公司会采取增加产量的方式来打击潜在模仿者, 而其他情况下 (如模仿者固定成本较低) 则采取听之任之的措施。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当东道国有多个潜在模仿者的情况, 这时跨国公司的最优策略是打击一部分模仿者而非全部的潜在进入者。而几种情况下, 模仿者的固定成本越高, 对跨国公司是越有利的。

面对由于当地政府薄弱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跨国公司仍然可以选择进行直接投资, 但这时跨国公司可以采取增加产量的战略性策略来打击潜在的进入者进而保持其垄断地位以及高额的垄断利润;而当地模仿者很多时, 跨国公司可以选择打击部分模仿者, 同样也可以保持其高额的利润。

对于东北老工业基地如长吉图地区, 为了吸引更多的外资, 采取必要的政策来限制当地的模仿即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必不可少的, 但这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在短期内, 政府虽然不可能打击所有的模仿者, 但却可以采取措施加大潜在模仿者的固定进入成本, 比如加大监管力度, 开通举报热线等等, 这样跨国公司就会自行采取行为来打击潜在的进入者, 因此跨国公司因知识产权保护不利而遭受的损失也会下降到最少, 对于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加大本地区的发展也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李长英, 宋娟.古诺竞争条件下异质品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技术转让[J].世界经济, 2006, (7)

[2]Glass, Amy, Saggi, Kamal, 2002.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foreigndirect invest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56, 387-410

[3]Glass, Amy, Wu, Xiaodong, 2007.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 and qualityimprovement,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82, 393-415

[4]Helpman, Elhanan, 1993.Innovation, imitation,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 Econometrica 61, 1247-1280

[5]Lai, Edwin, 1998.International intellectual propertyrights protection andthe rate of product innovation.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55, 133-153

投资进入 篇7

入世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服务业的新趋势与其他行业相比,我国的服务业开放要相对滞后。但从2001年以来,按入世承诺我国迅速提高了国内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国际直接投资对服务业的进入不断增加,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

1 进入规模不断扩大,进入速度不断加快

我国目前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流入国。入世以后,,我国服务业正在按照入世承诺逐步扩大开放,国内庞大的市场潜力、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和稳定的政治形势,使我国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最有潜力的国家之一。随着服务领域开放度的逐渐加深,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继制造业之后又一较大规模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其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速度不断加快。从2001年到2007年我国服务业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不断增加,2001年我国服务业实际利用国际直接投资为111.81亿美元,到2007年增加到309.83亿美元,服务业吸收的国际直接投资占全部外商直接投资的比重也从23.85%上升到41.44%,上升的趋势非常明显。

2 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重点逐步从消费者服务领域向生产者服务领域转变

从产业结构看,长期以来,我国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社会服务业等消费者服务领域,其次就是批发和零售贸易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等,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所占比重相对较少。截止2002年,从我国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看,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占21.9%,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占3.2%,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信业仅占2.27%。从整体来看,生产者服务的比重较小。但是,值得关注的是,从2003年开始,外商投资于房地产等消费者服务领域的比重明显下降,具有高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投资迅速增长。2003年房地产合同外资金额和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在全部服务业外商投资中的比重为31.06%和37.57%,与2001年相比,分别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其项目数、合同外资金额分别增长了24.9%和228.0%,金融保险业其项目数、实际使用金额分别增长了35.3%、117.5%,社会服务业其项目数和合同外资金额分别增长了24.1%和41.2%,显示了服务业吸引外资科技含量高的投资正迅速增加。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和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符合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的行业继续以高于其他行业的速度大幅增长。2004~2008年继续了这种趋势。

3 独资经营日益成为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我国的主要方式

入世以前,许多外资服务业由于我国在股权比例方面的限制,选择了合资或者合作经营的形式,如在零售业我国就有外资股权比例不得超过65%的限制。入世后,随着我国国际资股权比例限制的放宽和国际资业务领域或地域限制的减少,越来越多的外资服务企业采取独资经营的方式进入我国,并日益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服务业中,外资企业在以独资形式建立的企业数占企业总数的53.29%,合资企业占34.53%,合作企业占9.9%,股份有限公司占2.26%。[1]在服务业中,独资企业形式所占比例最高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其次是批发和零售业,第三是金融业。这些行业在服务业外资中所占份额较大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企业大多是属于提供专业服务的企业,与制造业企业不同,这些企业不需要大量的开办成本,物质资本投入较少,更多的资产体现为专业人员的知识、技术和管理诀窍以及全球化的品牌和营销网络,从降低交易成本和防止风险扩散的角度出发,采用独资的进入方式对于外资企业更有利。

4 跨国并购将在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中逐步被采用

企业跨国投资有两种基本的进入途径:一种是绿地投资,也叫新建投资,即在目标市场设置、创建一个新企业;另一种是兼并与收购,简称并购,即在目标市场上以现金或股票收购一家已有的企业。从世界范围来看,上世纪90年代尤其是2000年以来,跨国并购已经成为跨国公司包括服务业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主要形式。如1996年,跨国并购金额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流量所占比重接近一半,也就意味着外国直接投资活动的1/2还是新建投资方式完成的,但随后几年一直到2000年,跨国并购活动很快成为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最主要方式,其比重在80%以上。2000年至今,全球跨国并购规模创记录地达到11400亿美元,在全球国际直接投资的比重为81.5%。就国际直接投资在三大产业的分布看,若按出售额计算,1990年全球跨国并购中初级产业仅占3.4%,制造业占50.1%,服务业占46.5%,到2000年以上各比重分别为0.8%、73.6%和65.2%;到2004、2005年以上各指标又分别为5%、32%、63%和16%、28%、56%。[2]可见服务业国际直接投资的并购额在全球三大产业并购金额中的占比也基本上是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5 服务业外商投资越来越注重以全球战略的眼光来发展在中国的业务

外资企业逐步将中国纳入全球化的市场体系进行经营,其在中国市场的业务拓展越来越具有长期性及国际视野,将中国市场视为全球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日后盈利的重要区域。比如大多数外资零售企业都做好了3至5年不赢利的准备,中国日益庞大的经济规模、迅速成长的市场、稳定的对外开放政策给了他们信心,雄厚的资金和强大的技术、管理能力为他们提供了承担风险的能力,他们已做好了在中国市场长期作战的准备。同时,外资企业通过在华建立地区总部,就近管理和协调在华业务,以整合内部资源、提高运营效率。截至2007年底,仅落户上海的外资总部经济项目就有593家。[3]外企这种全球化的战略规划,有利于实现要素的国际交换和全球流动,有利于企业追求长期利益,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及竞争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

摘要:加入WTO以来,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逐步兑现和对外开放领域的进一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我国服务业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和变化,并对我国服务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国际直接投资,服务业,新变化

参考文献

[1]丁玉春,杨逸.FDI流入对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师,2009(1).

[2]綦建红.国际投资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投资进入 篇8

自“走出去”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正式提出以来, 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在短短十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其中, 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由2003年的28.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901.7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高达45.2%。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存量总额5256.6亿美元, 其中在2003~2013年间非金融业累积投资4494.1亿美元, 占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5.5%, 表明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晚, 但实现了短期的快速发展。与此同时, 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流量也由2003年的6.2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86.8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高达48.9%。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实现存量总额428.2亿美元, 其中在2003~2013年累积投资达到397.5亿美元, 占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92.8%, 说明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虽然起步晚, 取得了更加快速的进步。由以上数据可知, 制造业直接投资存量占非金融业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8.1%, 其中在2003~2013年间制造业累积投资占非金融业累积投资的8.8%。虽然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硕果累累, 但机会与风险并存。由于我国特殊的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 制造业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不公平待遇。因此, 对影响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的因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 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

2.1 技术优 势

Barney认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既可能是为了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能力, 也有可能是为了获取其他企业的核心资产[1]。当企业相对于东道国的竞争对手具有垄断优势, 并且由于市场的不完全性, 导致企业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垄断资产的全部收益时。为了获得垄断资产的全部收益, 企业倾向于在东道国采用新建投资的方式实现对垄断资产的控制, 以期获得垄断资产的全部收益[2]。当企业在东道国不具备垄断优势时, 在与竞争对手的市场较量中处于弱势地位。为了弥补技术上的差距, 企业倾向于在东道国采用跨国并购的方式, 获取目标企业的垄断资产, 实现企业技术的快速提升。

2.2 国际经 验

在陌生的经营环境中, 企业往往对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缺乏了解。信息不对称将提高信息收集成本, 增加企业运营成本, 甚至会导致跨国经营的失败。因此, 具有国际经验的企业再次面临投资决策时, 通常利用以前投资中的经验、教训, 掌握的投资技巧, 快速锁定投资目标, 迅速进入东道国市场。因此, 具有国际经验的企业更倾向于利用以前投资过程中掌握的投资技巧, 快速锁定目标企业, 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进入东道国。反之, 则采用新建投资的进入方式。

2.3 制度约 束

制度约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 减少了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 有利于保护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合法权益[3];另一方面, 政府通过制定各项法律制度, 设置制度障碍, 限制他国企业进入本国运营, 以保护本土产业安全[4]。制度约束会导致企业经营风险增大, 进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因此, 在制度约束大的东道国进行投资时, 为了降低不确定风险的影响, 减少运营成本, 企业更倾向于高度控制国外分子公司, 以保证母子公司的一致性。因此, 在制度约束大的东道国经营时, 企业会采用新建投资的进入方式。反之, 则采用跨国并购的进入方式。

2.4 文 化距 离

企业决策不仅考虑企业利益最大化, 还要兼顾消费者心理状态、社会价值观等社会心理的影响。当企业对外投资决策时, 则需要考虑母国和东道国文化差异, 即文化距离的影响。东道国与母国文化距离越大, 企业面临的潜在文化冲突风险也越大, 企业的运营成本也将随之增加。因此, 企业在文化距离大的国家进行跨国投资时, 为降低文化冲突的影响, 企业应该通过跨国并购的方式与东道国相关企业合作, 在合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东道国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等, 从而实现国际化的战略目标。反之, 则采用新建投资的进入方式。

3 结论与建议

3.1 工欲善 其事 , 必先利其器

企业应在日常经营中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拓展融资渠道、增强资源整合能力, 在日常经营中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完善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为企业跨国经营奠定基础。

3.2 知己知彼 , 百战不殆

企业在投资前应深入了解东道国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东道国政府对于境外资本的态度。如果东道国政府对外资保持开放的态度, 则意味着企业可以自由选择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进入模式;如果东道国在出于某种政治原因的情况下, 对外资进入本国经营设置比较严格的限制, 则意味着企业应该在明确法律规范的前提下, 采取谨慎灵活的方式进入东道国。

3.3 重视潜在文化冲突的影响

在文化距离小的国家进行跨国经营时, 企业面临的文化冲突风险较小, 可以自由选择跨国经营的进入模式;在文化距离大的国家进行跨国经营时, 企业面临的文化冲突风险较大, 应在与东道国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逐步深入的了解东道国的文化传统, 谨慎的选择企业跨国经营的进入模式。

摘要:近年来,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特殊性, 我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过程面临诸多挑战。制造业企业如何选择正确的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方式, 对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入模式

参考文献

[1]Barney J.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120.

[2]Hymer S.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M].Cambridge, MA:MIT press, 1976.

[3]Meyer, K.E.Institutions, transaction costs, and entry mode choice in Eastern Europe[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001, 32 (2) :357-367.

华商基金:A股进入投资价值区间 篇9

当前的市场震荡并非异常,从5000点到2000多点的回调期是对过去30年繁荣的合理回调,回调期的主要任务是更换主导产业——房地产业。从中期来看,未来10年左右,房地产业的占比和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一定会降低,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厚度以及较低的居民杠杆率,即使房地产行业占比降低,也不会步日本的后尘,也就是说,中国此轮主导产业的调整一定会成功。

对于过去两年创业板的暴涨,吴鹏飞认为,这是经济转型的预演,从历史上看,每一次中国经济的转型都伴随着这样的预演。例如2003年A股以钢铁、石化、汽车、电力、银行为代表的权重板块先后走出大幅上升行情,被统称为“五朵金花”,但当时的经济仍然处在需要警惕的阶段。然而,到了2007年,以中国的重工业发展为基础,以通胀为伴随的重工业景气阶段,使A股走上了6000点高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投资进入】相关文章:

论我国应建立进入国家安全审查程序的双路径——以《外国投资法(草案)》为视角09-11

进入05-24

进入路径05-04

进入视角05-12

进入模式05-21

进入战略06-14

市场进入06-29

进入时机07-14

行业进入08-13

进入家庭08-24

上一篇:课前导入下一篇:早期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