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2024-07-15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精选九篇)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1

配电网建设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于2015年印发了《关于加快配电网建设改造的指导意见》和《配电网建设改造行动计划(2015—2020年)》,并提出2015—2020年配电网建设改造投资不低于2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高压配电网变电容量达到21亿k VA、线路长度达到101万km,分别是2014年的1.5倍、1.4倍。配电网的建设发展将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

配电网项目特别是配电房建设,虽规模不大,但因其涉及用户端供电,建设周期和可靠供电的要求越来越高,长期沿用的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已难以满足要求。标准化建设是建筑安装行业提高质量、缩短工期的重要手段之一。20世纪8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铝合金模板标准化施工。近年来,国内建筑安装业标准化建设程度紧跟发展潮流,铝合金模板等标准化作业在中建系统、万科、中海等大型企业推广力度较大。应积极借鉴建筑业标准化建设发展成果,快速推进电网建设。全面推行配电房模块化设计、规范化选型、标准化建设,对于提升建设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佛山供电局致力推进电网建设标准化工作,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配电房建设和实践成果,以供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 配电房工程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十二五”期间,南方电网基建投资达4 000亿元。为适应经济高速发展,全面加大电网建设力度,南方电网统一了基建管理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并颁发《输变电工程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V1.0》,形成统一设计和建设标准。标准设计和典型造价的出台及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电网工程管理水平和建设水平。相对输电网工程,配电房建设存在建设周期较短,施工分散,参建力量水平不高等特点。特别随着投资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建设标准、周期等与建设规模逐年增加之间的矛盾也较为突出。

1)标准设计地域“适应性”不强,深度不够。因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和用电特性的差异,设计模块的选取随意性较大,且由于标准设计尚处于施工图层级,设计质量和深度不够,对施工质量、工艺尚未提出明确要求,导致建设成品效果千差万别。

2)物资种类复杂,备品备件库存压力较大。同一类型配电网物资不同厂家不同型号并存。佛山地区配电网户内负荷开关生产厂家有9家、型号达12个,且没有形成统一技术参数,给土建基础施工、安装检修甚至抢修带来较大难度。同时,因设备型号、尺寸不一,导致备品库存压力加大和设备运行操作风险也相应增加。

3)项目管理相对薄弱,现场安全文明水平不高。佛山局配电网项目管理人员配置不足,特别是随着业扩项目纳入基建管理,配电网人员技术要求和工程管理与建设规模的矛盾十分突出。

长期存在、且重复出现的诸如设计深度、施工工艺质量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问题均可通过标准化建设得以解决。实现“标准化、可复制”,从而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和整体管理水平。

2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思路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高度重视电网建设标准化工作,2014年统一了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设备选型、精细化施工设计标准,并实现了模块化、标准化、集约化。在此工作基础上,广东佛山供电局试点开展配电房标准化建设,并围绕“标准设计、标准材料、标准配送、标准施工”,对有关技术标准进行综合、精炼,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配网建设管理集约化、模块化和标准化格局已形成。

2.1 标准设计

统计分析佛山市配电房建设形式,佛山供电局选取10k V室内配电站J05和J08两个标准建筑模块,按满足施工工艺深度要求,从土建和电气安装的13个方面,细化绘制效果图(图1即为配电房效果图)、竣工三视图(图2即为土建三视图)、材料加工图、土建施工图、电气安装图。选取铝模板施工工艺,设计制造全套配电房施工铝模板,并形成了《配电房G05模块标准设计图册》。统一布置方式,固化设备、材料种类、数量和安装位置,最终设计质量和深度满足按图采购、按图施工要求。两个模块已被列入南方电网公司标准设计,并在南方五省(区)全面推广应用。

2.2 标准材料

对配电房设备品类优化。在设备技术规范书中明确了安装标准尺寸及加工工艺,推行功能模块化、接口标准化,提高设备的通用性、互换性,进而形成典型配电房标准物资清册。如:明确安装附件选材及加工工艺要求,统一配变进出线安装工艺,提升设备安装效率。同时,材料的标准化促进物资需求上报、设备材料采购流程简化。配电房所需的物资合并成4大类、4个物资类别编码,提升了整个采购环节的效率。

2.3 标准配送

标准化配送是在标准化设计、材料基础上,按照标准化施工作业流程、物资类别尺寸等,将物资分包打包,并配送到施工现场模式。在配电房标准化中,结合物资包装属性,把物资分成4个类型、6个大包、29个小包,按照施工进度将物资配送到指定地点,实现物资供应与项目建设进度匹配,彻底解决材料配送零散和现场管理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施工进度。

2.4 标准施工

编制标准施工作业指导书。采取图形化细化设计和施工作业指导书,既有专业技术指导文件,又有对应的简单易懂的细化施工分解图,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作业。

3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综合分析及成效

通过配电网标准化建设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对木模板、钢模板、铝模板在工艺、质量安全、建设周期、造价水平、绿色环保等方面综合分析,应用铝模板施工可进一步规范施工工艺、缩短施工周期,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管理水平。

3.1 工艺比较

木模施工按照设计要求现场配模,通过裁切、加工等一系列生产过程,其主要经过8个步骤,分别是:(1)模板裁切→(2)模板加工→(3)模板制作→(4)模板开孔、组装→(5)入模前刷隔离剂→(6)模板吊装→(7)模板安装→(8)模板加固。

在国外,因设计标准化程度较高,铝合金模板、钢模板通常租赁,并将装模、拆模“一条龙”业务分包。国内通常采用业主向模板厂定制成套模板,其安装与施工主要经过6个步骤,分别是:(1)施工准备→(2)定位放线、标高确定→(3)安装墙柱模板定位装置→(4)安装内模与穿墙螺栓→(5)安装外模、紧固螺栓→(6)加固、检测、校正、验收。

采用铝模板和钢模板施工,一方面结构截面尺寸精准,可有效控制成品质量;另一方面其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有所降低,可有效缓解熟练工紧缺状况,利于进度及成本控制,其优缺点分析见表1。

3.2 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情况

3.2.1 人工费

除木模版由于现场加工等因素而导致的费用上涨外,不同模板人工费综合变化差异不大。

3.2.2 机械费

除钢模板由于自重大,施工机械费上升外,木模板及铝模板施工机械费基本保持不变。

3.2.3 材料费

不同模板施工的经济性差异主要体现在材料费上,即模板一次购入费用及摊销次数。对佛山地区模板材料费摊销测算,当铝模周转次数达100次时,经济效益显著,约为木模材料费的58%左右,钢模材料费的21%左右,其对比分析见表2。

不同模板在不同摊销次数下的价格加以计算,铝模板在摊销至40-50次,人、材、机水平与木模板相当,之后随摊销次数增加,铝模板将低于木模板,表现出更好经济效益。其变化趋势见图3。

3.3 质量安全

传统木模板施工对工人技术水平要求较高,主体结构精度难以保证,常出现墙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铝模板施工通过主体结构(模具)工厂化生产和装配化施工,浇筑完成后各部位变形量小,实现毫米级误差控制,从源头上杜绝多项质量通病,提高了整体强度和安全性能。另外,铝模板施工采用支撑相对较少,操作空间大,便于人员通行、现场管理。施工拆模后,现场无任何垃圾,施工环境文明整洁。

3.4 建设周期

较传统施工,标准化建设整体工期节省25天,提效56%,工期对比见图4。

3.5 造价水平方面

工程造价水平将随着铝模板周转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本节选取4.5m剪力墙结构、3.6m剪力墙结构和3.6m框架结构3个典型方案对J05配电房进行造价水平测算及经济性对比分析,结果见图5—图7。

当铝模板周转50次时,4.5m剪力墙结构方案的造价水平高于标设23.13%,3.6m剪力墙结构方案的造价水平略高于标设(增幅为0.31%),3.6m框架结构方案的造价水平是标设的73.06%;当铝模板周转150次时,4.5m剪力墙结构方案的造价水平高于标设20.12%,其他两种方案均低于标设的造价水平,降幅分别是3.31%和28.27%。

3.6 绿色环保方面

较传统施工,铝合金模板所有材料均为可再生材料,符合国家对建筑项目节能、环保、低碳、减排规定。在美国铝合金模板有超过1000次记录,在国内万科集团也有超过200次记录。而经统计计算,只要超过60次,其即可与木模板的成本相当。标准化建设低碳环保,经统计每平方米能耗降低20%,水耗降低63%,木模板减少100%,垃圾减少91%。

近年来,佛山供电局以“标准化、可复制”为核心,积极推动电网工程建设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已建成132个标准化配电房并投入使用,经济效益显著。此外,还取得了台架变、预制电缆沟、站内道路机械化施工、洗车槽、电力设施保护标识等一系列标准化建设成果,有力促进了电网工程管理水平及建设水平的提升。

4 结语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2

关于施行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定额及费用计算标准的通知 电定总造[2009]23号

各有关单位: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及《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以下简称“本标准”)已经由国家能源局以《国家能源局关于颁布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定额及费用计算标准的通知》(国能电力[2009]123号文)颁布施行。为做好本标准的推广应用工作,经请示国家能源局同意,现将有关问题明确如下:

1.本标准是编制和审核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和工程结(决)算的基础依据。

2.本标准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本标准施行之日前已经核准或审定投资的工程仍按原核准或审定投资执行。

3.与本标准配套施行的《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价格》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定期在中国电力工程造价信息网(域名)上公布。4.自本标准施行之日起,原国家电力公司颁发的《城乡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概(预)算编制若干问题的规定》(国电总[1999]549号)等有关配电网工程概(预)算管理规定同时废止。5.本标准由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宣贯工作由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统一组织和安排。

6.各单位应严格执行本标准的规定,适时调整或修订企业内部相关管理规定。7.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遇有问题,请及时与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联系。附件:1.~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编制与计算标准》(另发)2.(20kY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另发)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印)二00九年四月二十八日

总则

1.0.1 制定本标准的目的是为了统一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的编制和计算规则,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电网建设健康发展。

1.0.2 本标准规定了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的费用构成与计算标准、费用性质划分、预算项目划分、建设预算编制办法以及建设预算的计价格式。

1.0.3 本标准作为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和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报价的编制和费用计算依据,应与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配套使用。

1.0.4 本标准是编制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招标标底、投标报价和工程结算的参考计算依据,同时也是调解处理工程建设经济纠纷、鉴定投标报价的基础依据。

1.0.5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投资渠道投资建设的20kV及以下配电网新建、扩建和改造工程。国家兄有规定者除外。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 术语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一 般 术 语

本标准中,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预算统称为建设预算。2.1.2 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

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是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对拟建项目预先测算出的投资额。也指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测算和确定投资估算文件的过程。2.1.3 初步设计概算

初步设计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根据初步设计文件、概(预)算定额和费用计算有关规定,预先测算和确定的工程造价。也指在初步设计阶段编制、测算和确定概算文件的过程。2.1.4施工图预算

施工图预算是指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阶段,根据施工图设计文件、预算定额和费用计算有关规定,预先测算和确定的工程造价。也指在施工图设计和工程施工阶段编制、测算和确定施工图预算文件的过程。2.1.5工程结算

工程结算是指建设项目、单项工程、单位工程或专业工程施工已完工、结束或中止,经发包人或有关机构验收合格且点交后,按照施工发承包合同的约定,由承包人在合同价格基础上编制并提交发包人审核确认后的工程价格。也指编制、测算和确定结算文件的过程。2.1.6 竣工决算

竣工决算是指建设项目竣工后,由项目法人单位报告建设成果和财务状况的总结性文件。也指编制、测算和确定决算文件的过程。2.2建筑安装工程费术语 2.2.1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是指对构成项目的基础设施、工艺系统及附属系统进行施工、安装、调试,使之具备生产功能所支出的费用。2.2.2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是指构成建设项目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设施工程。2.2.3安装工程

安装工程是指构成生产工艺系统的各类设备、管道、线缆及其辅助装置的组合、装配和调试工程。2.2。4直接费

直接费是指建筑安装产品生产过程中直接消耗在特定产品对象上的费用。2.2.5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是指按照正常的施工条件在施工过程中耗费的构成工程实体的各项费用,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2.2.6人工费

人工费是指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生产工人开支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2.2.6.1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是指发放给生产人员的基本工资,包括生产技术人员的岗职工资、工龄工资或工龄补贴、岗位津贴等。2.2.6.2工资性补贴

工资性补贴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伙食补贴,物价补贴,煤、燃气补贴,交通补贴,流动施工津贴等。

2.2.6.3辅助工资

辅助工资是指生产工人年有效施工天数以外非作业天数的工资,包括职工学习、培训期间的工资,调动工作、探亲、休假期间的工资,因气候影响的停工工资,病假在6个月以内的工资,以及产、婚、丧假期间的工资,女工哺乳期间的工资。2.2.6.4职工福利费

职工福利费是指按规定标准计提的职工福利费。2.2.6.5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

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是指按规定标准发放的劳动保护用品的购置费及修理费,服装补贴,防暑降温费,在有碍身体健康环境中施工的防护费用等。2.2.7材料费

材料费是指施工过程中耗费的原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以及施工过程中一次性消耗材料及摊销材料的费用。在现行建设预算编制体系中,材料费分为主要材料费和消耗性材料费。2.2.7.1主要材料

主要材料是指构成工艺系统实体的材料、辅助材料、构配件、零件、半成品等工艺性材料,一般情况下,主要材料指施工过程中必需的,但在建设预算定额中未计价的材料,也称为未计价材料。

2.2.7.2消耗性材料

消耗性材料是指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在建设成品中不体现其原有形态的材料,以及因施工工艺及措施要求需要进行摊销的材料。一般情况下,消耗性材料指建设预算定额中,费用已经入定额基价的材料,也称为计价材料。2.2.8材料预算价格

材料预算价格是工程所需材料从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或施工现场物料仓库的出库价格,其价格范围包撼,材料原价(或购置价格)、材料运输费、保险保价费、运输损耗费、采购费及仓储保管费等。

2.2.8.1材料原价(或购置价格)材料原价(或购置价格)是指材料在供货商交货地点的交货价格。2.2.8.2材料运输费

材料运输费是指材料自购置交货地点运至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或施工现场物料仓库所发生的装卸、运输费用。2.2.8.3保险保价费

保险保价费是指按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对交付运输的材料进行保价或向保险公司投保所发生的费用。2.2.8.4运输损耗费 运输损耗费是指材料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耗。2.2.8.5采购费

采购费是指对不便于集中招标采购、集中采购的零星材料进行采购、供应所需要的费用。2。2.8.6仓储保管费

仓储保管费是指在储备仓库进行存放、保管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费用。内容包括材料的入库检验、仓储、库内倒运以及仓储损耗等相关费用。2.2.9施工机械使用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是指施工机械作业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以及机械的安装拆卸和场外移动,内容包括:折旧费,大修理费、经常修理费、安装及拆卸、场外运费、操作人员人工费、燃料动力费(养路费含在油价中)及车船税费等。2.2.9.1折旧费

折旧费是指施工机械在规定的使用年限内,陆续收回其原值及购置资金的时间价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提的成本费用。2.2.9.2大修理费

大修理费是指施工机械按规定的大修理间隔台班进行必要的大修理,以恢复其正常功能所需的费用。

2.2.9.3经常修理费

经常修理费是指施工机械除大修理以外的各级保养和临时故障排除所需的费用,内容包括:为保障机械正常运转所需替换设备、零件的费用,随机配备工具、附具的摊销和维护费用,机械运转中日常保养所需润滑与擦拭的材料费用,以及机械停滞期间的维护和保养费用等。2.2.9.4安装及拆卸费

安装及拆卸费是指施工机械在现场进行安装与拆卸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费用,试运转费用,以及辅助设施的折旧、搭设、拆除等费用。2.2.9.5场外运费

场外运费是指施工机械整体或分体自停放地点运至施工现场或由原施工地点运至另一施工地点所发生的运输、装卸、辅助材料等费用。2.2.9.6操作人员人工费

操作人员人工费是指机上司机(司炉)和其他操作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生产工人劳动保护费等。2.2.9.7燃料动力费 燃料动力费是指施工机械在运转作业中所消耗的固体燃料(煤、木柴),液体燃料(汽油、柴油),气体燃料,以及水、电、气体等所花费的费用。2.2.9.8车船税费

车船税费是指施工机械按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应缴纳的车船税费、保险费及年检费等。2.2.10措施费

措施费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施工,发生于该工程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非工程实体项目的费用,主要包括:临时设施费,安全文咀施工措施费,施212-1-具用具使用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2.2.10.1临时设施费

临时设施费是指施工企业为满足工程现场正常的管理和施工作业需要,在现场必须搭设的办公、生产作业、轮班休息、物料(含工具)存放等用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以及施工用移动电源、水电管线、简易防雨(防晒)遮挡等其他临时设施所发生的费用。

其内容包括:临时设施的搭设、维修、拆除、折旧及摊销费,或临时设施的租赁费等。2.2.10.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是指根据电力行业安全文明施工与健康环境保护规范,在施工现场所采取的安全文明保障措施所支出的补助费用。2.2.10.3 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

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施工企业生产、检验、试验部门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工具用具的购置、摊销和维护费用。2.2.10.4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是指按照正常的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必须在冬季、雨季期间进行施工时需要增加的费用。其内容包括:在冬季施工期间,为确保工程质量而采取的保温及养护措施、为防风防寒而采取的遮挡和采暖措施等所发生的费用;雨季施工期间,采取防雨、防潮措施所增加的费用;因冬季、雨季施工增加的劳动保护措施费用;以及因冬季、雨季施工增加施工工序、降低施工工效而发生的补偿费用。2.2.10.5夜间施工增加费

夜间施工增加费是指按照规程要求,工程必须在夜间连续施工的单项工程所发生的夜班补助、夜间施工降效、夜间施工照明设备摊销及照明用电等费用。2。2.10.6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是指在高海拔、酷热、严寒等地区施工,因特殊自然条件影响而需额外增加的施工费用。2.2.11间接费

间接费是指建筑安装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全工程项目服务而不直接消耗在特定产品对象上的费用,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2.2.12规费

规费是指按照国家行政主管部门规定必须缴纳的费用,电力工程应计列的规费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和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2.2。12.1社会保障费

社会保障费是指按照国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关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为职工缴纳的保险、保障费用,由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组成。

1、养老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费。

2、失业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3、医疗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2.2.12.2住房公积金

住房公积金是指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的住房公积金。2.2.12.3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是指按照建筑法规定,施工企业为从事危险作业的建筑安装施工人员支付的意外伤害保险费。2.2.13企业管理费

企业管理费是指建筑安装施工企业组织施工生产和经营管理所发生的费用,其费用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工资,办公经费,差旅交通费,劳动补贴费,员工招募及队伍调遣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固定资产使用费,财产保险费,办公车辆的车船税费、燃料费,管理机构工具用具使用费,建筑工程定点复测费,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检验试验费,工程排污费,工程保护与现场物资看管费,技术转让与技术开发费,公证费,法律顾问费,咨询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劳动安全卫生检测费,企业按规定缴纳的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等。

1、管理人员工资,是指支付给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工资性补贴、辅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等。

2、办公经费,是指企业正常管理办公所使用的文具、纸张、账表、印刷、邮电、通信、书报等费用,以及施工现场的会议费、水电费、燃气费、集体取暖(包括现场临时宿舍取暖)费、防暑降温费、卫生保洁等费用。

3、差旅交通费,是指职工因公出差、调动工作的差旅费、住勤补助费,市内交通费和误餐补助费,职工探亲路费,劳动力招募费,职工离退休、退职一次性路费,工伤人员就医路费,以及工地转移费等。

4、劳动补贴费,是指由企业支付离退休职工的易地安家补助费、职工退职金,6个月以上的病假人员工资,职工死亡丧葬补助费、抚恤费,按规定支付给离休干部的各项经费。

5、员工招募及队伍调遣费,是指施工企业招募员工所支出的费用,以及派遣施工队伍和施工机械到工程现场所发生的往返调遣费用。

6、工会经费,是指施工企业根据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工会经费。

7、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为保证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根据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施工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计提的费用。

8、固定资产使用费,是指施工企业管理和试验部门使用的属于固定资产的房屋、设备、仪器等的折旧、大修、维修或租赁费。

9、财产保险费,是指施工企业为管理用财产、车辆进行保险而支付的保险费用。

10、办公车辆的车船税费、燃料费,是指施工企业为管理办公用车辆支付的车船税费及燃料费等。

11、管理机构工具用具使用费,是指管理机构和人员使用的不属于固定资产的工具、器具、家具和检验、试验、测绘、消防用具等的购置、维修和摊销费。

12、建筑工程定点复测费,是指规划部门对建筑物进行重新定位、检验所交纳的费用。

13、工程点交、场地清理费,是指施工企业在工程竣工之后,对工程进行清点移交和现场清理所发生的费用。

14、检验试验费,是指对建筑材料、构件和建筑安装物品进行一般性鉴定、检查所发生的费用。

15、工程排污费,是指按照工程所在地行政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对施工过程中产生污染物进行处理或向环境防治部门缴纳排污费所支出的费用。

16、工程保护与现场物资看管费,是指施工企业从进场至工程竣工移交的正常施工期间,对已完工程、在建工程和现场物资等进行维护、看管所支出的费用。

17、劳动安全卫生检测费,是指按照国家劳动安全管理规定,施工企业接受劳动安全管理部门对企业进行安全资格认定、特种设备安全检测、劳动卫生检测、劳动安全培训考核所发生的费用。2.2.14利润

利润是指施工企业完成所承包工程获得的盈利。2.2.15税金

税金是指按照国家税法规定应计入建筑安装工程造价内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及教育费附加等。

2.3 设备购置费术语 2.3.1设备购置费

设备购置费是指购置组成工艺流程的各种设备,并将设备由交货地点或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储备仓库运至施工现场指定位置所支出的购置及运杂费用。2.3.2设备费

设备费是指按照设备供货价格(招标合同交货价格、协议交货价格)购买设备所支付的费用(包括包装费)。2.3.3设备运杂费

设备运杂费是指设备交货地点或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储备仓库运至施工现场指定位置所发生的费用,其内容包括设备的装卸费、运输费、运输保险费以及保管费等。2.3.4设备材料配送

设备材料配送是指工程所需设备材料从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储备仓库运至施工现场指定位置的装卸和运输。其他费用术语 2.4.1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建设所必需的不属于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的其他相关费用。

2.4.2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是指为获得工程建设所必需的场地并达到正常施工条件和施工环境而发生的有关费用。主要包括:土地征用补偿费,余物清理费,施工场地租用费,线路施工赔偿费。

2.4.2.1 土地征用利、偿费

土地征用补偿费是指按照《土地法》和《物权法》的规定,项目法人为取得工程建设用地的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林木赔偿费、安置补助费、勘测定界费、征地管理手续费、证书费以及各种基金和税金等。2.4。2.2余物清理费

余物清理费是指为满足工程建设需要,对所征用土地范围内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等有碍工程建设的设施进行拆除、清理所发生的各种费用。2.4.2.3施工场地租用费

施工场地租用费是指为保证工程建设期间的正常施工而临时租用场地所发生的费用,包括场地的租金、清理和复垦费等。2.4.2.4 线路施工赔偿费

线路施工赔偿费是指架空送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对线路走廊内非征用和租用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林木、经济作物等造成不可避免的破坏而进行赔偿所发生的费用,或电缆线路工程施工中由于挖掘地面、路面等发生的赔偿费用。2.4.3项目建设管理费

项目建设管理费是指建设项目经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核准后,自项目筹建至竣工验收合格并移交生产的合理建设期内对工程进行组织、管理、协调、监督等工作所发生的费用,包括项目管理经费、招标费、工程监理费。2.4.3.1项目管理经费

项目管理经费是指项目管理单位在项目管理工作中发生的日常管理费用。其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相关手续的申办费,日常办公经费,差旅交通费,固定资产使用费、工具用具使用费,技术图书资料费、工程档案管理费、办公水电费,工程组织协调费,合同订立与公证费,法律顾问费,咨询费,工程审价(结算)费,会议费,业务接待费,印花税,以及设备材料的配送组织、建设项目劳动安全验收评价、工程竣工测量、交接验收、竣工审计、编制竣工决算等日常工作经费。2.4.3.2招标费

招标费是指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或委托具有资质的机构编制、审查标书、标底,以及委托具有招标代理资质的机构对各项采购及承包项目进行招标所发生的费用。2.4.3.3工程监理费

工程监理费是指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规程规范要求,委托工程监理机构对建设项目全过程实施监理所支付的费用。2.4.4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是指为工程建设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支持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设计文件评审费,项目后评价费,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2.4.4.1工程勘察费

工程勘察费是指有资质的勘察机构按照勘察设计规范要求,对项目影响范围内地质断面、地形、水文、杆塔定位、交叉跨越等进行勘察、测量作业并编制相关勘察文件等所支付的费用。2.4.4.2工程设计费

工程设计费是指委托有资质的设计机构,按照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对现场进行踏勘、测量,编制工程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竣工图文件,以及设计代表进行现场技术服务所支付的费用。

2.4.4.3设计文件评审费

设计文件评审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项目管理单位组织或委托相关咨询、评审机构对工程项目的设计文件(包括初步设计文件、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评审所发生的费用。2.4.4.4项目后评价费

项目后评价费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项目管理机构为了对项目决策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指导、改进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同时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完善相关政策,在建设项目投产后对项目的决策、设计、建设管理、投资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所支出的费用。

2.4.4.5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

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是指为保证电力行业工程建设技术经济标准体系的正常运转,确保各项技术经济标准编制、修订、解释和研究工作的正常运行,需向电力行业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机构支付的费用。2.4.5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

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是指根据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及电力行业的有关规定,对工程质量、特种设备(如消防)等进行监督、检验、检测所发生的费用。2.4.6生产准备费

生产准备费是指为保证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能够正常投产运行提供技术保证和资源配备所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购置必要的安全防护器具(不包括消防器具)、警示牌、标志牌等发生的费用。

2.4.7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是指为因设计变更(含施工过程中工程量增减、设备改型、材料代用)而增加费用,一般自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预防自然灾害所采取的临时措施费用,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可能造成的损失而预留的工程建设资金。2.5 动态费用术语 2.5.1 建设期贷款利息

建设期贷款利息是指筹措债务资金时在建设期内发生并按照规定允许在投产后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2.6 工程项目划分术语 2.6。1配电站

配电站是用于将电能分配到用电设备或用户的站点,是电网的末端站点,它上连变电站,下连电力用户,一般由变压器、配电装置、控制保护设备和相关线缆组成。配电站一般容量较小,也称为配电所。2.6.2箱式变电站

箱式变电站是配电站的一种,是将变压器、高压电气设备、低压电气设备等进行成套紧凑组合,配置在一个或几个封闭箱体中的配电站。2。6.3开关站

开关站是只有接通开断功能的配电站,主要起电能的转输作用。开关站内没有变压器,只设置开断和控制保护装置,一般是将一路进线根据需要分成几路馈出。也称为开闭站、开闭所。2.6.4架空线路

架空线路是指以裸导线或绝缘电线为电能输送载体,以杆、塔为主要支撑,露天空中架设的输电线路。2.6.5电缆线路

电缆线路是指以电力电缆为电能输送载体,直埋于地下或布置在地下沟道、隧道内的用以连接配电站、开关站和用户的输电线路。

建设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3.1一 般 规 定

3.1.1 本章规定了工程建设预算各项费用的构成和计算标准,用于规范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的费用组成内容划分、计算方式和取费标准。

3.1.2 在本标准之外确有必要增列的费用项目,必须以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定为依据,经电力工程造价与定额管理总站确认后计列。

3.1.3 本标准中所称的“××以下”,均包括“××”在内,其下限截止至下一挡“××以下”的上限之上。凡注明“××以上”的,均不包括“××”在内。3.2 建设预算费用构成

3.2.1 工程建设预算费用的构成

工程建设预算费用由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和动态费用构成,其中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称为静态投资,静态投资与动态费用之和称为动态投资。

3。2.2 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构成 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的构成如下: 3,2.2.1 直接费 1 直接工程费。1)人工费。2)材料费。3)施工机械使用费。2 措施费 1)临时设施费。2)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3)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4)冬雨季施工增加费。5)夜间施工增加费。6)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3.2.2.2 间接费规费。

1)社会保障费。

2)住房公积金。

3)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2企业管理费。3.2.2.3 利润 3.2.2.4税金 3.2.3 设备购置费的构成设备费。

2设备运杂费。3。2.4 其他费用的构成

3.2.4.1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土地征用补偿费。

2余物清理费。

3施工场地租用费。

4线路施工赔偿费。3.2.4.2 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管理经费。招标费。3工程监理费。

3.2.4.3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1 工程勘察费。2 工程设计费。3 设计文件评审费。4 项目后评价费。技术经济标准定额编制管理费。3.2.4.4 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 3.2.4,5 生产准备费 3.2.4.6基本预备费 3.2.5 建设期贷款利息 3。3 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标准 3.3.1 建筑安装工程费

建筑安装工程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计算公式:

建筑安装工程费=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金 3.3.2 直接费

直接费由直接工程费和措施费组成。计算公式:

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 3.3.3直接工程费

直接工程费包括人工费、材料费和施工机械使用费。计算公式:

直接工程费=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

计算标准:采用《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计算,并依据电力工程定额管理规定,调整到建设预算编制年水平。3.3.3.1 人工费

计算标准:人工费按照《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中规定的原则计算,人工工日单价按照定额中规定的配电网工程基准工日单价执行。

各地区、各年度人工费的调整按照电力行业定额(造价)管理机构的规定执行。3.3.3.2材料费

工程建设预算中的材料费包括主要材料费和消耗性材料费两部分。1 主要材料费的计算。计算公式:

主要材料费=主要材料消耗量×材料预算价格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应按照施工现场物料仓库的出库价格、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的出库价格或电力行业定额(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材料价格信息取定。

当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取定为施工现场物料仓库的出库价格时,线路工程应根据定额规定,按照运输距离计算现场物料仓库至施工地点的运输费用,配电站(开关站)、箱式变电站工程不计。

当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取定为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的出库价格或电力行业定额(造价)管理机构公布的材料价格信息时,均应按照实际运输距离计算配送费用。2 消耗性材料费的计算。

消耗性材料费根据《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的原则计算,并根据相关价格水平调整规则调整到建设预算编制年水平。3.3.3.3 施工机械使用费

施工机械使用费按照《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规定的原则计算。3.3.4 措施费 措施费的内容包括:临时设施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冬雨季施工增加费,夜间施工增加费,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计算公式:

措施费=临时设施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施工工具用具使 计算公式:

临时设施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4.1)表3.3.4.1 临时设施费费率

工程类别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费率% 城区

8.83 13.14 郊区

7.65 11.61 乡村

6.32

10.42 3.3.4.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

计算公式: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4.2)表3.3.4.2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费率

工程类别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费率%

3.25

6.56 3.3.4.3 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

计算公式:

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4.3)表3.3.4.3 施工工具用具使用费费率

工程类别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费率%

2.28

4.13 3.3.4.4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

计算公式: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4.4—1)表3.3.4.4—1 冬雨季施工增加费费率

地区分类

I Ⅱ

ⅡI

费率% 建筑工程

4.46

4.95

5.63 6.84

V 8.12

安装工程

6.22 6.63 7.45 8.66 9.88 表3.3.4.4-1中的地区分类见表.3.4.4-2。

表3.3.4.4-2地区分类表 地区分类 I Ⅱ 省、自治区、直辖市名称

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海南 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地区)、重庆、四川(甘孜、阿坝州除外)、云南(迪庆州除外)、贵州

Ⅲ 辽宁(盖县及以南地区)、陕西(榆林以南地区)、山西、河北(张家口、承德及以北地区)Ⅳ 辽宁(盖县以北)、陕西(榆林及以北)、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以南各盟、市、旗,不含阿拉善盟)、新疆(伊犁、哈密地区以南)、吉林、甘肃、宁夏、四川(甘孜、阿坝州)、云南(迪庆州)V 黑龙江、青海、西藏、新疆(伊犁、哈密及以北地区)、内蒙古除Ⅳ类地区以外的其他地区

注 根据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工期不跨越冬季、雨季时,不计本项费用。3.3.4.5 夜间施工增加费 计算公式:

夜间施工增加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4.5)注:本项目只在因特殊地段要求必须在夜间进行施工的电缆线路工程中计列,其他工程均不计列。

表3.3.4.5 夜间施工增加费费率

工程类别

费率%

建筑工程

0.73

安装工程

1.05 3.3.4.6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 计算公式: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4.6)表3.3.4.6 特殊地区施工增加费费率 工程类别 高海拔地区

建筑

安装

高纬度寒冷地区

建筑

安装

酷热地区 建筑

安装 费率% 9.57 18.95 4.07 8.35 4.11 7.86 注1:高海拔地区指平均海拔在3000m以上的地区。

注2:高纬度寒冷地区指北纬45?以北地区。

注3:酷热地区指面积在1万km2以上的沙漠地区,以及新疆吐鲁番地区。3.3.5 间接费 „

间接费由规费和企业管理费组成。计算公式:

间接费=规费+企业管理费 3.3.6 规费

规费主要包括: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和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计算公式:

规费=社会保障费+住房公积金+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3.3.6.1 社会保障费 计算公式:

社会保障费=人工费×0.85×缴费费率

注:缴费费率是指工程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社会保障机构颁布 的以工资总额为基数计取的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费率之和。3.3.6.2 住房公积金 计算公式:

住房公积金=人工费×0.85×住房公积金缴费费率

注:住房公积金缴费费率按照工程所在地政府部门公布的费率执行。3。3.6.3,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 计算公式:

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费=人工费×1.84% 3.3.7企业管理费 计算公式:

企业管理费=人工费×费率(见表3.3.7)表3.3.7企业管理费费率

工程类别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 费率% 3。3.8 利润 计算公式:

22.9 35.2 利润=人工费×利润率(见表3.3.8)注:如果工程由项目管理单位内部工区承担施工任务时不计利润。表3.3.8利 润率

工程类别

利润率% 3.3.9 税金 计算公式:

税金=(直接费+间接费+利润)×税率

税率按照工程所在地税务部门的规定计算。3.4 设备购置费计算标准 3.4.1 设备购置费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设备购置原则上按照集中招标、集中采购、集中存储、统一配送考虑。计算公式:

设备购置费=设备费+设备运杂费 3.4.2 设备费

设备费根据市场供货情况及供货价格计算。3.4.4 设备运杂费率计算标准

当设备供应方式为由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提货并配送到安装地点时,设备价格应取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的出库价格。3.4.3设备运杂费 计算公式:

设备运杂费=设备费×设备运杂费率

设备运输方式均按照公路或水路运输考虑,运输距离应按照设备交货地点或项目管理单位集中存储仓库到设备安装地点的实际运输距离计算。

设备运杂费率:运输距离在20km以内,费率为1.1%;运距超过20km时,每增加l0km费率增加0.15%,不足l0km按l0km计取。

建筑工程

安装工程供货商直接供货到现场的,只计取卸车费及保管费,按设备费的0.7%计算。其他费用计算标准 3.5.1 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包括: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生产准备费,基本预备费。计算公式:

其他费用=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生产准备费+基本预备费

注:如果是不增加规模的单纯设备更换或材料更新改造工程,其他费用各项均不计。3.5.2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包括:土地征用补偿费,余物清理费,施工场地租用费,线路施工赔偿费。计算公式: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土地征用补偿费+余物清理费+施工场地租用费+线路施工赔偿费 3.5.2.1 土地征用补偿费

计算标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计算。

3.5.2.2余物清理费

计算标准:余物清理费按照表3.5.2.2中的费率计算,并应扣除残余物回收金额。表3.5.2.2 余物清理费费率 项 目 名 称 建 筑 工 程

临时简易建筑

金属 结 拆除后金属结构能利用 构 安 拆除后金属结构不能利用 一般砖木结构

混合结构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有条件爆破的

无条件爆破的

计算公式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费率% 30 30 55 12 50 30 40 金属结构及工业管道 装 工 程 机电设备 线路及通信线路

拆除后能利用

拆除后不能利用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新建人工费×费率

60 30 注1:费率中不包括运距超过5km部分的渣土运杂费。

注2:新建人工费是指拟拆除工程在建设预算编制年新建直接工程费中的人工费。

3.5.3 项目建设管理费

项目建设管理费由项目管理经费、招标费、工程监理费组成。计算公式:

项目建设管理费=项目管理经费+招标费+工程监理费 3.5.3.1 项目管理经费 计算公式:

项目管理经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1.15%

注:如果工程由项目管理单位内部工区承担施工任务时,本项费用不计。3.5.3.2 招标费 计算公式:

工程招标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0.32% 注1:本费用按照集中招标方式考虑,由项目法人单位集中使用。

注2:如果委托招标代理机构承担招标工作,且招标代理机构向中标企业收取中标服务费时,本费用不计。

3.5.3.3工程监理费 计算公式:

工程监理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2.55%

注:高海拔地区、酷热地区配电网工程按照本标准乘以1.1系数计算。3.5.4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包括: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设计文件评审费,项目后评价费,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计算公式: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工程勘察费+工程设计费+设计文件评审费+项目后评价费+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 3.5.4.1 工程勘察费 计算公式:

工程勘察费=建筑工程费×4.5%

注1:如果工程勘察只进行一般性定位测量作业时,费率按照以上标准的30%计算。注2:不涉及场地变化的扩建工程、改造工程不计工程勘察费。注3:不需要进行工程勘察的配电网工程项目不计工程勘察费。3.5.4.2工程设计费 计算公式:

工程设计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计费费率(见表3.5.4.2)注1:费率应按照内插法取定,计算时保留两位小数。

注2:使用标准设计或典型设计的,设计费按照以上费率的60%计算。注3: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施工图预算编制费按照工程设计费的10%计算。表3.5.4.2 设计费费率取定表 设备购置、建筑安装工程费之和

50万元以下

100万元以下

300万元以下

300万元以上

3.5.4.3 设计文件评审费 计算公式:

设计文件评审费=工程设计费×2.2% 注1:计算基数中不包括施工图预算编制费。

注2:如果设计文件为多个项目集中评审时,本项费用可集中使用。3.5.4.4 项目后评价费 计算公式:

项目后评价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0.5% 注1:本项目应根据项目法人单位要求决定是否计列,注2:本项费用应由项目法人单位集中使用。,3.5.4.5 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 计算公式:

设计费费率%

6.5~8 5.5~6.5 4.0~5.5 3.2~4.0 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0.2% 3.5.5 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 计算公式:

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0.3% 3.5.6生产准备费 计算公式:

生产准备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0.75% 3.5.7基本预备费 计算公式:

基本预备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不包括基本预备费)]×费率(见表3.5.7)表3.5。7 基本预备费费率

设计阶段

投资估算

初步设计概算

施工图预算

3.6.1 动态费用计算标准 建设期贷款利息 计算公式:

建设期贷款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贷款/2)×年实际利率 注:以工程年度资金使用计划为依据确定贷款额。建设预算费用性质划分 4.1 一般规定

4.1.1 本费用性质划分用于统一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费用的计算口径,规范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分析体系。

4.1.2 本费用性质划分是编制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和电力建设工程量清单报价中计算、统计各项费用的界定依据。

4.1.3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费用划分为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和其他费用。

费率% 2 1 4。2 配电站、开关站工程费用,性质划分 4.2.1 建筑工程费

建筑工程费除包括建筑工程的本体费用之外,以下项目也列入建筑工程费中: 1 建筑物的采暖、通风、空调、照明设施。建筑物的金属网门、栏栅及防雷设施,独立的避雷针、塔。3 屋外配电装置的金属结构、金属构架或支架。各种直埋设施的土方、垫层、支墩,各种沟道的土方、垫层、支墩、结构、盖板,各种涵洞,各种顶管措施。消防设施,包括气体消防、水喷雾系统设备、喷头及其自动控制装置。6 站区采暖设备及管道。砖或混凝土砌筑的箱、罐、池等。8 设备基础、地脚螺栓。建筑专!业出图的电线、电缆埋管工程。凡建筑工程建设预算定额中已明确规定列入建筑工程的项目。4.2.2安装工程费

安装工程费除包括各类工艺设备、管道、线缆及其辅助装置的组合、装配及其材料费用之外,以下也敖安装工程费中: 1 设备的维护平台及扶梯。电缆、电缆桥(支)架及其安装,电缆防火。3 屋内配电装置的金属结构、金属支架、金属网门。设备本体、道路、屋外区域(如变压器区、配电装置区管道区等)的照明。5 接地工程的接地极、接地模块、降阻剂、焦炭等。6 安装专业出图的电线、电缆埋管、工业管道工程。7 安装专业出图的设备支架、地脚螺栓。

凡设备安装工程建设预算定额中已明确规定列入安装工程的项目。4.2.3 设备与材料的界定

设备与材料的划分主要是针对工艺系统所涉及的装置和物品,对同一品名的物品不应硬性确定为设备或材料,而应根据其供应或使用情况分别确定。设备的零部件、备品备件及随设备供应的专用工具,属于设备。凡属于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组合体,不论用何种材料做成或由哪个制造厂供应,即使是现场加工配制的,均属于设备。凡属于各生产工艺系统设备成套供应的,无论是由该设备厂供应,或是由其他厂家配套供应,或在现场加工配置,均属于设备。某些设备难以统一确定其组成范围或成套范围的,应以制造厂的文件及其供货范围为准,凡是制造厂的文件上列出,且实际供应的,应属于设备。设备中的填充物品,不论其是否随设备供应,都属于设备部分。例如:变压器、断路器、油浸式电抗器用的变压器油均属于设备。配电系统的断路器、电抗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属于设备,封闭母线、共箱母线、插接式母线属于设备;带形母线、软母线、绝缘子、金具等属于材料。7 随设备供应的设备基础框架、地脚螺栓属于设备。安装工程建设预算定额中已经明确了设备与材料划分的,应按定额中的规定执行。4.3 架空线路工程

4.3.1 架空线路工程的土石方工程、基础工程属于建筑工程,杆塔组立、架线、线路附件安装和杆上变配电装置安装统称为安装程。

4.3.2 杆上布置的变压器、配电箱(柜)属于设备,电杆(塔)、电线、绝缘子、金具及其附件均属于材料。

4.3.3 lkV以下线路上的配电箱(柜)、计量表箱、计量表均属于设备。4.4 电缆线路工程

4.4.1电缆线路工程中的路面处理、电缆沟井隧道、保护管工程属于建筑工程,电缆支架、桥架、托架的制作安装,电缆的埋设、敷设,以及电缆附件安装等属于安装工程。与市政共用的沟、井、隧道和保护管工程划归市政工程范畴。

4.4.2 电缆线路工程中,进出线箱柜、环网柜、电缆分接箱、避雷器、接地柜属于设备,线路电缆、电缆头、接地电缆、接地极属于材料。5 建设预算项目划分 5.1 一般 规定

5.1.1 本项目划分是对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的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其他费用中工程项目编排次序和编排位置的规定。

5.1.2 工程建设预算项目划分层次,在各单项工程项目下分为三级:第一级为扩大单位工程,第二级为单位工程,第三级为分部工程。

5.1.3 编制工程建设预算时,对各级项目的工程名称不得任意简化,均应按照本标准中规定的全名填写。

5。1.4 如在本项目划分之外确有必要增列的工程项目,应以按照设计专业划分,在扩大单位工程或单位工程项目序列之下,在已有项目之后顺序排列。5.2 建筑工程项目划分 5.2.1 建筑工程项目划分 建筑工程项目划分见表A.1。

5.2.2 城市地下或半地下配电站、开关站的项目划分参照本标准相关规定执行,特殊项目可在相关扩大单位工程或单位工程项目下补充。5.3 安装工程项目划分 5.3.1 安装工程项目划分 安装工程项目划分见表A.2。建设预算编制方法 6.1一般规定

6.1.1本次规定了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的编制方法和成品编排次序,适用于工程建设预算的编制和审核工作。

6.1.2 工程建设预算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各阶段设计文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设计阶段划分,在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初步设计阶段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施工图设计阶段编制施工图预算。

6.1.3 工程建设预算必须履行编制、校核、审核和批准程序方可成为正式文件。在正式出版的建设预算书上,必须要有编制、校核、审核人员的签字和压名加盖的电力工程造价人员专用章。

6.1。4 如果一个建设项目的建设预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编制时,主体编制单位应负责协调编制范围、价格水平,并负责编制总建设预算书,各编制单位应及时协调,避免漏项和重复编制。6.2 编 制 规 则

6.2.1 编制建设预算应制定统一的编制原则,确定统一的编制依据。编制原则的内容包括:编制范围,价格水平年,定额、价格、取费标准的取定原则等。编制依据包括:工程量计算依据,人工、材料、机械等消耗量计算的依据(简称定额或指标),价格水平调整依据,取费计算标准,设备、材料等价格的出处及依据等。6.2.2 工程建设预算的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执行本标准中的建设预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建设预算项目的设置执行建设预算项目划分。

6.2.3工程建设预算中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应以《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为基础,并结合工程报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工程定额管理机构发布的当地价格水平调整系数计算。

6.2.4定额的调整及补充应遵守以下规定: 工程实际技术条件与定额中基价报依据的技术条件有较大差异时,可根据工程的技术条件及定额规定调整套用相应定额。

定额中缺项的,应优先参考使用相似建设工艺的定额;在无相似或可参考子目时,可根据类似工程施工图预算或结算资料编制补充定额;对无资料可供参考的项目,可按工程的具体技术条件编制补充定额。

补充定额应符合现行电力行业定额编制管理相关规定,并报电力工程定额管理机构批准后方可使用。

6.2.5 编制建设预算时,工程量的计算应根据定额所规定的工程量计算规则,按照设计图纸标示数据计算。如果图纸的设备材料汇总统计表中的数据与图示数据不一致时,应以图示数据为准。

6.2.6 建设预算的取费计算标准应该与所采用的定额相匹配。在编制建设预算时,凡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调整或作补充的,编制单位应编写具体说明,并提供充分依据。6.2.7 工程建设预算的取费计算可以采用单位工程逐项取费或单位工程综合系数取费方式,但在填写表二时,各单位工程费用必须是包括取费的费用金额。

6.2.8 工程建设预算应按照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分项进行编制和汇总。

6.2.9 配电站、开关站建筑工程中的采暖、通风、空调、照明、消防、采暖加热站(或锅炉)等安装项目按所采用定额规定的方

法计算,对其中的风机、空调机(包括风机盘管)和水泵等设备,参照设备购置费的计算办法计列设备运杂费,在建筑工程汇总表(表二乙)中将设备费单独列出,在总预算表(表一)中统一列入建筑工程费。

6.3 建设预算的内容组成

6。3.1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的内容由编制说明、总 预算表、专业汇总预算表、单位工程预算表、其他费用预算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以及相应的附表、附件等组成,相关表格中应有单位造价水平指标。建设预算各项表格见附录B。

6.3.2 工程建设预算成品应按照封面、编审人员签字扉页、目录、编制说明、总预算表(表一)、安装专业汇总预算表(表二甲)、建筑专业汇总预算表(表二乙)、安装工程单位工程预算表(表三 甲)、建筑工程单位工程预算表(表三乙)、其他费用预算表(表 四)、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五)以及相应的附表、附件的顺序进 行编排。

6.3.3 建设预算的编制说明在内容上要全面、准确、有针对性,文字描述要具体、确切、简练、规范。编制说明的内容一般应工程概况。

1)配电站、开关站工程:本期建设及出线规模,变压器台数及单台容量,规划容量及出线规模,站址特点及交通运输状况,站区自然地理条件(如海拔、地震烈度、地耐力、地形、地质、地下水位等)和对投资有较大影响的情况;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

采用箱式变电站时,应详细描述箱式变电站的型号及配置情况、进出线规模、基础形式、安装位置、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等。

2)架空线路工程:线路起止地点,经过地区的地形、地 貌、地下水位、风力、地震烈度;线路亘长;导、地 线型号,杆塔类型;开工日期,计划竣工日期。

3)电缆线路工程:电缆线路起止地点,铺设路径,重要路径节点,铺设方式,线路长度,电缆型号、规格,开工日期,计划投产日期;外委设计项目名称及分工界限等。工程设计依据:改、扩建工程的建设范围、过渡措施方案及其费用,可利用或需拆除的设备、材料、建(构)筑物等工程情况。编制原则及依据:建设预算编制所使用的定额,定额人工工日单价标准,地区人工工资调整依据,材料、机械计价依据,设备及主要材料价格的计算依据。工程投资情况:工程静态投资、静态单位投资,动态投资、动态单位投资,资金来源情况,主要设备招标价格等。造价水平分析:施工图预算总投资应控制在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范围内,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应控制在可行性研究估算总投资范围内,如因特殊原因超出时,应对超出部分作具体分析,并重点叙述超出的原因。6 其他需要说明的重大问题。

6.3.4 建设预算成品应包括表6.3.4的内容。表6.3.4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成品内容 序号 内容组成名称

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 初步设计概算 施工图 预算 1 2 3 4 5 6 编制说明

总预算表(表一)专业汇总预算表(表二甲)单位工程预算表(表三)其他费用预算表(表四)

* √

√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计算 √ 表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表五)√

注: “*”标示内容作为编制单位的原始资料,可不作为成品出版。

6.3.5 建设预算的其他费用附表应完整,包括建设期贷款利息计算表(可行性研究估算可不附)、非标设备价格计算表等,还应有必要的附件。附件包括外委设计项目的建设预算表(如与市政共用的电缆隧道等),特殊项目的依据性文件及建设预算表等。6.4 投 资 估 算

6.4.1 投资估算是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确定工程总投资的限额。经核准的投资估算是工程总投资的限额,没有特殊原因不得突破。

6.4.2 投资估算的编制应该与方案比选、项目经济评价同期进行,项目经济评价的编制应执行工程经济评价相关规定。

6.4.3 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应满足以下要求: 投资估算必须符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规定,计算准确、合理。应根据推荐站址、初步选定的路径及主要技术条件和工程设想的主要工艺系统、主要技术方案及确定的编制原则编制投资估算。推荐站址(线路路径)的投资估算作为正式成品出版。投资估算应编制总估算表(表一),各专业汇总估算表(表二),建筑、安装单位工程估算表(表三),其他费用计算表(表四),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用估算表,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五),以及需要的附表、附件。必要时,正式成品中还应包含不同站址(线路路径)方案的投资对比表。6.4.4 经济评价应符合下列规定: 经济评价的方法必须符合国家对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的有关规定和现行财税制度。计算使用的各种成本数据应准确可靠。计算采用的折旧年限、计算期、还款期、所得税率、增值税率、融资利率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或协议。项目经济评价测算的输配电价格应按照“合理补偿成本,合理确定收益,依法计入税金”的原则确定。经济评价应明确表达以下内容:原始数据表;所有基本财务报表(包括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等);所有辅助财务报表(包括流动资金估算表、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总成本费用估算表等):财务评价指标一览表;敏感性分析表。6 经济评价的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采用国家和本行业的各项财务指标来衡量结果是否合理及项目是否可行;分析测算电价的水平及市场对电价的承受能力;通过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效益的最敏感因素,最终得出工程项目的综合经济评价结论。经济评价成品表格应包括以下内容: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现金流量表,投资各方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财务评价指标一览表,敏感性分析表。

6.4.5 项目可行性研究工作的重点是站址外部条件、线路路径及方案比选。在进行方案比选时,由专业设计人员确定工程量,技术经济人员编制估算。专业设计人员应对工程量负责,技术经济人员有义务参照同等或类似规模项目施工图工程量进行核查,并提出反馈意见。可行性研究阶段对不能直接计算而又对投资影响较大的建筑安装工程量(如电缆),应参照类似工程施工图工程量资料,并经分析后由专业设计人员确定。6.4.6 项目管理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如下: 资金来源,融资方式、融资币种、融资利率、融资费用,还款方式、还款年限以及宽限期等。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的费用标准及依据文件。3 外委设计项目投资估、概算文件资料。经济评价中的数据资料,如项目所在电网过去3年的销售电量,平均销售电价的统计值,未来5年的销售电量、平均销售电价的预测值等。5 投资估算编制中需要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6.5初步设计概算

6。5.1 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应控制在已核准的可行性研究估算投资范围内。根据工程建设和审批程序的需要,“四通一平”或单项工程提前开工项目概算可先行编审。6.5.2 编制初步设计概算时,项目管理单位应提供的资料如下: 1 主要设备、材料的招标价及供货范围。2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的费用标准及依据文件。3 外委设计项目的正式概算。

6.5.3 初步设计概算应依据初步设计文件确定工程量,费用计算必须准确、合理,各项取费应符合规定。

6.5.4 概算工程量应与初步设计图纸、说明书及设备、材料清册保持一致。对投资影响较大的项目,技术经济人员应根据掌握的资料,对设计人员提供的工程量进行核查,并提出反馈意见。

6.5.5 对于特殊工程项目,可根据设计专业提出的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大纲中的工程量计算费用,列入工程概算。

6.5.6 设备价格按照招标合同价格或电力工程定额管理机构公布的信息价格计算,费用汇总计入设备购置费。

6.5.7 主要材料价格按照招标合同价格或电力工程定额管理机构公布的信息价格编制;消耗性材料及机械台班价格按照《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计算,费用分别汇总计入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6.6 施工图预算

6.6.1 施工图预算是控制投资、拨付阶段性工程款和单项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施工图预算应控制在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概算投资范围内。

6.6.2 制定施工图预算编制原则时;应注意与初步设计概算在价格水平、定额使用、工程量计算规则和取费标准等方面的一致性。

6,6.3 编制施工图预算主要以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为主,施工图预算的编制口径应与工程结算相对应,应按照承发包双方合同范围确定施工图预算编制界限。6.6.4 项目管理单位应做好如下配合工作: 1 组织有关各方商定施工图预算编制原则。2 提供施工图及设计变更的相关资料。3 提供设备和主要材料的订货、到货价格资料。4 提供预算编制需要的设备图纸或工程量资料。

6.6.5 在编制施工图预算时,应使用《201c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预算定额》。对于定额中缺项的,可参考相关定额子目调整套用:

无法参考套用的,应按照先电力行业定额,然后地方定额或其他行业定额的顺序选择套用。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编制补充定额。

6.6.6 工程量计算应按照定额中确定的规则,以施工图纸为依据进行统计,同时也要注意与设备材料明细表所统计的数量进行 核对。

6.6.7 如果委托工程造价咨询机构编制施工图预算,其编制范围应以施工图预算编制委托合同确定的编制范围为准,按审定的施工图纸编制。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项目划分表 建筑工程项目划分见表A.1。表A.1 建筑工程项目划分表 编号 项目名称

一、配电站(开关站)工程 1 站内房屋建筑 1.1 一般土建

1.2 采暖、通风及照明工程 2 成套式变电站建筑 2.1 土石方及基础工程 2.2 箱式变电站辅助设施 3 站内消防设施 站内电缆沟道 5 站区道路及地坪 5.1 站区道路 5.2 栏栅及地坪 6 站区辅助设施 6.1 围墙及大门 6.2 站区绿化

主要内容及范围说明

技术经济指标单位

元/m2

包括设备基础及预埋槽钢

元/m3 包括事故照明

元/座

元/座

包括变压器消防、建筑物消防 元/座 等

元/m

元/座

元/m2

元/m2

元/m2 6.3 6.4 站区排水

挡土墙、扩坡及防洪沟

包括土建及设备管道

二、架空线路工程 1 2 3 土石方工程

基础工程

包括材料运输

元/m3 元/m3

扩坡、挡土墙及排洪沟砌筑

包括材料运输

三、电缆线路工程 1 电缆沟工程 电缆隧道工程 3 电缆排管工程

四、通信及调度自动化

五、工程相关单项工程 配电站外道路 施工防护措施

安装工程项目划分见表A.2。表A.2 安装工程项目划分表 编号 项目名称

一、配电站(开关站)工程 1 变压器安装 2 配电装置安装 2.1 10kV(20kV)配电装置 2.2 lkV以下配电装置 2.3 无功补偿装置 3 成套式变电站

包括材料运输、路面处理及土 元/km 石方工程

包括材料运输、路面处理及土 元/km 石方工程

包括材料运输,排管敷设、混元/km 凝土浇制等

元/m

主要内容及范围说明

技术经济指标单位

元/kVA 元/kVA

元/kVA

3.1 箱式变电站安装 3.2 开闭及分接装置安苹 4 控制保护系统 5 直流系统 6 站用电系统一、配电站(开关站)工程 6.1 站用配电装置 6.2 站区照明 了 站用电缆 7.1 动力电缆

7.2 控制电缆

7.3 电缆辅助设施

7.4 电缆防火 全站接地

分系统调试与试验

9.1 系统调试

9.2 特殊试验项目

二、架空线路工程 1 杆塔工程

架线工程 杆上变配电装置

三、电缆线路工程 电缆桥(支、托)架安装 电缆敷设 电缆防火 避雷及接地工程

4.1 避雷器安装

4.2 接地装置安装

元/kVA 包括充电装置、直流屏、蓄电池

元/kVA

元/m

元/m

元/站

元/站

元/站

元/站

包括材料运输、横担组合装配、拉线安装 元/基 及接地安装

含材料运输及附件安装

元/km 包括运输及调试

元/套

元/t 包括电缆头制作

元/km

调试与试验

包括载波、行政和调度电话

四、通信及调度自动化

I 通信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

集中抄表系统

其他费用项目划分见表A.3。

编号

项目名称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1.1 土地征用补偿费

1.2 余物清理费

1.3 施工场地租用费

1.4 线路施工赔偿费 项目建设管理费

2.1 项目管理经费

2.2 招标费

2.3 工程监理费 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3.1 工程勘察费

3.2 工程设计费

3.3 设计文件评审费

3.4 项目后评价费

3.5 技术经济标准编制管理费 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 生产准备费 基本预备费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建设预算表格形式

主要内容及范围说明

20kV及以下配电网工程总预算表

表一

序号 工程或费用名称

建筑

设备

安装

其他 合计 各项占静态 单位

工程费 购置费 一 配电站(开关站)工程

架空线路工程

电缆线路工程

四 通信与调度自动化

五 工程相关单项工程

小 计

其他费用

建设场地征用及清理费

(二)项目建设管理费

(三)项目建设技术服务费

(四)工程建设监督检测费

(五)生产准备费

(六)基本预备费

小 计

七 特殊项目

工程静态投资

各项占静态投资的比例%

八 建没期贷款利息

小 计

工程动态投资

各项占动态投资的比例%

工程费 费用

投资比例% 投资

20kV及以下配电网安装工程专业汇总表

表二甲 金额单位:元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设备

安装工程费

合 计

技术经济指标 单 数 位 量

指标

购置费 金 其 中

额 主要材料费 人工费

一 1 2 3 4 5 6 7 8 9 二 1 2 3 1 2 3 4 配电站(开关站)工程

变压器安装 配电装置安装 成套式变电站 控制保护系统 直流系统 站用电系统 站用电缆 全站接地 分系统调试与试验 架空线路工程 杆塔工程 架线工程 杆上变配电装置 电缆线路工程

电缆桥(支、托)架安装

电缆敷设 电缆防火 避雷及接地工程

四 1 2 3

调试与试验 通信与调度自动化 通信系统 调度自动化系统 集中抄表系统

合 计

20kV及以下配电网建筑工程专业汇总表

表二乙 金额单位:元 序号 工程项目名称

建筑工程费 金额

其 中

设备费 主要材料人工费

一 1 2 3 4 5 6 二 1 2 3 三 配电站(开关站)工程 站内房屋建筑 成套式变电站建筑 站内消防设施 站内电缆沟道 站区道路及地坪 站区辅助设施 架空线路工程 土石方工程 基础工程

合 技术经济指标 计 单位 数量 指标

护坡、挡土墙及排洪沟砌筑

电缆线路工程

l 2 3 四 1 2

电缆沟工程 电缆隧道工程 电缆排管工程 工程相关单项工程 配电站外道路 施工防护措施工程

20kV及以下配电网安装工程预算表 表三甲 金额单位:元 序号 编制

依据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单 价

合 价

设备 主要定 额 其中 工设备 主要安 装其中 工

材料 基价 资

材料 费

注1:填写本表时,应将所采用的定额编号,在编制依据栏内注明,调整使用定额的应注明调整系数,参照使用的应注明“参+定额编号”;采用其他资料时应注明“参××工程”字样。

注2:单价栏中的数据应保留两位小数,合价栏中的数据只保留整数,有小数时四舍五入。

20kV及以下配电网建筑工程预算表 表三乙 金额单位:元 序 号 编制项目名称

依据 单 数设 定额基价

位 量 备 金其中 其中

单额 工资 主要 价

材料

设 备 费

费用合计 金额 其中 其中

人工 主要材料 费

注1:填写本表时,应将所采用的定额编号,在编制依据栏内注明,调整使用定额的应注明调整系数,参照使用的应注明“参+定额编号”:采用其他资料时应注明“参××工程”字样。

注2:单价栏中的数据应保留两位小数,合价栏中的数据只保留整数,有小数时四舍五入。其他费用计算表 表四 序号

工程或费用项目名称

编制依据及计算说明

合价

洼:填写本表时必须详细填写编制依据及计算说明,并注明数据来源及计算过程。工程概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表五

一、配电站(开关站)本期建设容量: MVA 站区自然条件 地耐力: kPa 地震

规划容量: MVA

站区占地: 亩

站内主要建筑

烈地下水位: m 建

面建筑结构型式:

度: 度

最低温度: ℃ 污秽

积: m2

采暖方式: 进站道路: m2 级: 级

主要设备型号、规格、台数

设备名称 型号

进出线规模

台数、单价

本期建设规 规划建设规模

变压器

L0kV线 回

进L0kV进线 回

断路器

lkV以下出lkV以下出线 回 线 回

0 建筑工程量统计

建筑钢材: t 木材: m3 水泥: t

安装工程量统计

镀锌钢管: t lkV动力电缆 m 建筑铁件: kS 建筑工程费: 万元

控制电缆: I t 设备购置费: 万元

建设场地征用及补偿费: 万元 主要造价指标 安装工程费: 万元

二、成套式变电站

箱式变电站

型号: 型号:

L0k~进线 回 lkV以下出台数: 台

线 回

L0kV进线 回 lkV以下出台数: 台

线 回

单价: 元

单价: 元

开闭柜

二、成套式变电站 电缆分接箱 型号: 进线 回 出线 回 台数: 台 单价: 元

型号: 进线 回 出线 回 台数; 台 单价: 元

主要造价指标 建筑工程费; 万元

安装工程费: 万元

三、架空线路工程 气候条件 风速: m/s 覆冰 mm

设备购置费; 万元 箱式变电站基础型式:

平均海污秽等级:

拔: m 10kV线路 起点:

终点:

线路长度其中:单回 km,~ km

双回 km,…

地形分布:平地 %,丘陵 %,河网 %,泥沼 %,山地 %,高山 %,城市 % 杆塔

总其中:角钢塔 基,钢管杆 基,混凝土杆 根,…

数: 基

导线型号、数导线型号 kg,导线型号 kg,… 量

lkV以下线路 起点:

终点:

线

长其中:单回 km,双回 km,…

度: km 地形分布:平地 %,丘陵 %,河网 %,泥沼 %,山地 %,高山 %,峻岭 %

杆塔总数: 基 其中:角钢塔 基,钢管杆 基,混凝土杆 根,… 导线型号、数导线型号 kg,导线型号 kg,… 量

三、架空线路工程 杆上变配 电装置 架设方式:

开关型号: 单价: 元

变压器型号: 单价: 元/台 配电柜型号: 单价: 元/台

进户电能计量 计量表箱型号: 单价: 元 计量表型号: 单价: 元 本体造价指标 建筑工程费 万元/km

四、电缆线路工程

工程概况 起点:

终点:

线路长度: km

安装工程费 万元/km 布置方式:直埋 km,沟道敷设 km,隧道敷设 km,排管敷设 km

顶管 m

建筑工程费万元/m3 长 m,宽 m,高 m 土石方工程量 m3 钢筋、铁件耗量 t 电缆隧道

长 m,宽 m,高 m 土石方工程量 m,钢筋、铁件耗量 t 电缆排管 电缆井

排管型号: 排管单价 元/m 直

混凝土砌筑工程量 m3 建筑工程费 万元 土石方工程量 m3 建筑工程费 万元

通四通井: 个

混凝土砌筑工程量 m3 建筑工程费 万元 拉管 m 建筑工程 直埋电缆

电缆沟道

线转角井: 个 三

井: 个

井: 个

建筑工程费 万元

10kV电缆敷电缆 设

导线型号 km,单价元/km; 导线型号 km,单价 元/km;… 导线型号 km,单价 元/km

导线型号 km,单价 元/km;…

电缆头

终端头:型号 个,单价 元/套;… 中间接头:型号 个,单价 元/套:…

电缆桥(支架)电 缆桥(支)架 t 本体造价指标 安装工程费 万元/km 1kV电缆敷设 电缆

YJV-30导线 km,YJV-50导线 km,…

电缆支架 t 电缆桥(支架)电 缆桥架 t 本体造价指标 安装工程费 万元/km 避雷及接地 避雷器型号: 接地方式

五、通信及调度自动化 技术装置 调度方式: 通信设备型号: 光缆型号:

计量抄表方式

电缆支架 t 避雷器单价: 接地模块单价:

通信方式: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3

【关键词】规划;立项;评审;设计;四级管控

一、工作描述

为了提高配网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解决原有运检、规划、设计、施工等部门“重项目落地、轻前期技术审查”问题。全面运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成果,充分考虑地区配电网实际情况,一是发挥配网规划引领作用,通过滚动规划持续完善网架结构,提升配网各项关键成效指标;二是通过《标准化技术方案书》编制工作,管控项目立项规范性和有效性,使配网投资效益最大化;三是加强项目评审,根据地区电网特点编制项目评审标准,开展项目方案技术管控,优化设备序列,简化设备型式,确保《中低压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全面实施落地;四是强化设计管控,编制《标准化图审卡》持续开展设计质量审查,确保配网工程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应用典型设计、统一施工工艺、规范工程造价,确保配电网典型设计和标准化物料应用率均达到100%,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1]。

二、主要做法

1.试行配网一体化规划,统一规划理念。⑴问题分析。公司系统10kV及以下配电网专项规划、滚动规划编制工作存在聘请外部咨询公司进行编制,本单位人员只起到提供相应数据,提出大致要求的作用,编制的规划报告内容较空泛,对后期立项缺少实际指导意义,导致工程项目立项实施与规划存在“两张皮”现象。⑵解决方案与做法。公司于2014年初改变做法,由配改办规划设计评审组牵头,试行配网一体化规划,抽调发展部、经研所、设计所、运检部基层单位、班组等相关配网规划技术人员成立本单位2014年配电网滚动规划工作办公室,组建配网规划团队并集中办公,独立开展地区配电网规划工作。2.试行配网标准化立项,统一技术规范。⑴问题分析。原配网工程项目立项未使用统一的《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书》,基层单位项目申报《工程项目技术方案书》编制随意性大,工程建设背景、现有设备运行现状、工程建设必要性、建设规模等描述不规范,不仅造成技术方案书评审效率低,单个项目方案往复修改次数多,而且容易造成评审误判,导致部分现场实际亟需解决的工程项目未通过技术评审,造成项目无法立项建设。⑵解决方案与做法。为进一步有效管控项目立项规范性和有效性,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编制《配网工程项目标准化技术方案书》模板,统一配网立项技术方案书编制规范,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水平,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必要性。3.试行配网精益化评审,统一评审标准。⑴问题分析。原配网工程项目评审工作归口运检部统一管理,由于运检部门既是项目需求申报部门,又是项目技术方案评审部门,评审工作开展深度不够,评审标准不统一,项目技术方案评审工作存在较大空缺。⑵解决方案与做法。整合公司经研所、运检部配网技术评审人员,由配改办归口配电网项目评审,规范统一配电网项目评审管理。通过设置专职配网技术评审人员,明确专业管理部门,突出了统筹平衡,改变了以往多头管理的问题,实现了对配电网项目技术方案的统一评审。4.试行配网规范化设计,统一设计方案。⑴问题分析。原配网设计图纸由于审核管控不足,造成部分工程设计深度不足,图纸资料不完整,设计说明简单不充分,未严格按照典型设计等问题。⑶解决方案与做法。深化应用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前阶段典型设计成果,严把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审批关,编制《配网工程设计标准化图册内容》及《配电工程标准化图审卡》,未执行典型设计和选用非标物料应提出说明原因,有效规范配电网工程设计方案选择。按照标准化图册内容和标准化图审卡,开展省控项目工程及核准工程图纸审查,提升设计深度。

三、特色亮点

1.根据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管理需要,重新梳理流程,完善规划、立项、评审、设计“四级管控”工作机制,全面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解决原有运检、规划、设计、施工等部门“重项目落地、轻前期技术审查”问题,不断提升配网建设成效。2.建立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绩效考核与质量控制指标体系,该体系涵盖规划设计评审的全过程评价,对各相关部门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中规划质量、立项评审、设计质量和立项成效评价等4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价。规划质量评价涉及的内容为:计划与规划的一致率;立项评审评价涉及的内容为:评审结果的准确率;设计质量评价涉及的内容为:协同设计平台应用率、通用造价应用率、通用设计应用率、通用物料应用率;项目立项成效评价涉及的内容为:配电线路“N-1”提升率、配电线路联络提升率、过重载配变与线路改造率、线路绝缘化率、低电压台下将比率。3.通过编制《配网工程项目标准化技术方案书》模板,统一配网立项技术方案书编制规范,提高配网建设项目立项方案编制水平;4.通过编制《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审查标准》,统一评审标准;开展技术方案现场抽查评审工作,试行配网精益化评审,全面提升配网项目评审质量。5.通过编制《配网工程设计标准化图册内容》及《配电工程标准化图审卡》,进一步规范提升配网工程设计质量及深度,提高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水平。

四、实践效果

开展“四级管控”的配网项目前期工作两年来,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效:1、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体系更为清晰。通过开展配网项目标准化前期工作,重新梳理了配网规划、立项、评审、设计等相关专业的管理流程、技术标准。2、配电网规划与落地实施衔接更为紧密。配改办规划设计评审组集约各专业部门直接组织参与配网年度滚动规划工作,统一了地区配网规划的理念,便于运检部门、建设改造部门了解地区电网发展趋势的规划思路,使配网规划与工程项目落地实施衔接更为紧密。3、配电网设计更为规范。按照国网公司深化细化配电网典型设计方案的工作要求,全面应用典设成果,并结合公司实际,整理并形成地区差异化设计方案库,实现配电网通用设计应用率达100%。

五、工作总结

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是科学管理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大生产的必然条件。我公司在配电网建设前期采用“四级管控”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实践证明,“四级管控”模式不仅能够加强配网工程项目前期管控力度,还可以提升配网标准化建设的效率,值得在配电网建设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4

为使配电网标准化建设工作适应“三集五大”体系, 通过对配电网工程项目管理进行深入调研分析, 根据配电网管理“六化” (技术标准体系化、设计方案模块化、设备选型规范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工程造价合理化、运维检修精益化) , “六统一” (统一技术标准、统一设计方案、统一设备选型、统一工程造价、统一运检管理) 的工作要求, 研究配电网工程管理的相关制度、方式方法, 配网建设项目的管理流程涉及到规划、设计、物资、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 如何加强配电网工程全过程标准化建设的技术管控, 切实有效地提升工程项目的技术管理水平, 进而提高配电网工程标准化建设质量。

一、优化项目立项, 抓好配电网规划可研工作

根据配电设施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要求, 使中低压配电工程的建设改造满足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用电中长期发展的需求, 应遵循“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适度超前”的原则, 积极推广采用“三通一标” (通用设计、通用设备、通用造价、标准工艺) , 制定农村中低压配电设施改造升级实施细则, 统一建设改造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下发的《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技术导则》以及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和《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并按照《农网10k V及以下工程通用设计》和《农村中低压配电设施改造升级工程典型设计》, 结合配电网实际情况, 制定改造升级工程的项目实施方案, 统一配电网工程建设标准, 同时按照“安全可靠、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减少维护、节能环保”的原则, 推广采用成熟的、先进的、适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

二、加强设计深度, 抓好物料招标采购工作

配电网工程建设存在装置型式多样化, 设计标准化执行力度差, 材料设备品种繁多, 设备通用性水平不高, 设备档次偏低等多种问题。依据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典型设计》、《配电自动化规划设计技术指导原则》, 编制以通用性物料为基础并在设计图册中标注设备材料的物料编码, 同时根据典型设计进一步精简配网通用性物料, 完成配电网设备通用性物料目录, 使物料种类数量更为精简优化, 实现配网典型设计的设备材料通用化、模块化、套餐化。

根据典型设计编制的工程改造方案要充分考虑配电网日常运行维护, 并充分体现配网建设改造的前瞻性, 考虑设备全寿命与中远期饱和负荷密度, 导线截面的选取、设备选型等一步到位, 避免重复建设改造。明确绝缘导线和电缆应用的适用范围和选型原则;增补接户线配置标准与设计图, 规范接户线的建设改造标准;根据配变台区负荷性质和运行特点, 结合超过载治理, 推广使用高效节能非晶合金配变。同时大力推进配变台区标准化, 将智能公用配变终端、漏电保护等设备体现到台区典型设计中, 实现配变台区标准配置。

三、推行标准化工艺, 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工作

加强安全管理。严格停送电管理制度, 履行现场许可手续;施工现场严格执行“两票三制”, 按照《安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 确保施工现场安全。依据《国家电网公司农村配网工程施工安全措施编制指南》, 根据施工现场情况, 检查“三措一案” (即《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 以及“两票”的针对性和全面性, 是否正确编制了保证工程施工作业安全的措施;检查工程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组织、技术措施和工艺标准的落实情况, 重点控制习惯性违章, 严把工程安全、质量、技术关, 通过监督检查及时反馈现场安全、质量情况, 确保项目施工的安全、有序。

隐蔽工程和接地电阻、电气设备的相关试验记录报告是否满足要求。

加强工程重点环节、工序的质量控制。采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建设项目进行质量检查, 同时监督检查施工项目部制定隐蔽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制度, 明确验收程序、验收内容和验收标准。督促监理单位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检查、控制, 做好工程项目质量巡检, 做好质量文件的审查、工程质量检查签证、重要作业旁站等质量监理工作, 对需整改的项目应监督闭环整改, 并确认整改结果。

四、加强竣工验收管理, 抓好工程交接投运工作

项目竣工后, 施工单位项目部组织进行自验, 向监理单位提交工程竣工报告、工程验收申请、工程施工单位自查报告书以及工程竣工验收设备清单。监理单位负责监督施工单位做好三级自检, 进行项目初验, 做好预验收工作, 组织验收材料, 初验合格后提交工程验收申请。建设单位组织安全、生产、供电所等部门, 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及启动投产。验收中发现的缺陷由施工单位根据验收情况, 及时完成有关缺陷和问题的闭环整改, 确保零缺陷投运。同时根据项目的管理及验收情况, 写出工程整体自验报告, 并根据《优质工程评选办法》, 组织参建单位配合开展项目的创优工作。

组织开展工程评价工作, 对工程投运后的经济、技术及社会效益进行分析。主要从线路和台区的线损率及供电可靠性、台区配变的经济运行、功率因数和三相不平衡率、居民客户端电压合格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五、结束语

通过规范配网项目的管理和实施, 积极应用配电网建设、运行管理的技术体系, 加大配电网工程的技术管理力度, 配网工程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进一步完善了配网网架结构, 优化网络接线方式, 提高配网线路联络比例 (城网联络率达到100%) , 增强了中低压配网供电能力和互供能力, 改善了配网设备状况, 提高了配网自动化水平。建成具备“网架坚强、安全可靠、绿色友好、经济高效, 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县域配电网, 为配电网标准化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本文对配电网工程建设全过程进行了深入剖析, 围绕如何落实在配电网工程的规划设计、物资采购、工程施工和竣工验收等管理流程中的技术标准, 形成配电网工程项目建设的技术管理体系, 有效提高配电网工程建设质量水平。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技术管理,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全过程闭环管理办法[M].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2.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5

1 现状调查

调查了自2013年以来的配电室施工工程原始记录,进行了归纳与分析,并通过现场的实地调查,对配电室的不足和缺陷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记录。

(1)缺明显警示标识:根据配电室现场的查看,在很多新建小区的老配电室内存在管理不严的现状,尤其是在各类高低压电气设备上没有面显的电力安全标志,其后果是有可能造成操作人员或者检修人员造成假象,对设备的具体情况不清楚,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2)人为因素:在以往配电室的施工中存在人员力量不足、技术水平达不到,造成配电室安装存在死角。如高低压柜安装不到位,接地系统存在缺陷,造成设备本身缺陷运行。人员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很好的认知室内配电安装图纸,造成对高低压柜上的电路图认知有误,最终因柜体排列出现错误,出现二次排列,从而造成施工进度拖延等不利后果。

(3)试验仪器:在以往的配电室综合性试验中,由于历史原因,本身的试验设备不足,技术力量达不到,造成电气设备不能在现场二安装之后进行试验。

(4)配电室管理不规范:高低压电电缆同沟,电缆进出口封堵不彻底,对配电室的进出线电缆不明确,没有针对自己配电室管理制定相对应得管理制度,配电室没有相关专业的电力人员管理,低压配电系统存在接线不明确,没有相关的配电记录。

通过以上的配电室建设和管理当中的现状调查,综合分析配电室建设相关程序,影响新建高标准配电室建设的主要问题是施工环境、基础管理、设备情况,人员素质。如果我们有效的解决了这些问题,就可以建设标准化更高、运行更稳定的新建配电室。

2 分析原因

高标准的配电室建设是受多方面原因影响的,无论是从配电室的设计到施工结束,每一个工序都有必备的条件,不管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建设进度的推迟以及配电设备的故障运行,只有每个环节做到细致入微,才能建成标准化配电室,从而减少新建配电故障发生。要使新建配电室保持长期安全可靠运行,除加强提高保护配置技术水平之外,在日常的运行管理方面同样也十分重要。在日常的基础管理中同样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日常一定要做到勤检查、勤维护、勤测量,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配电室的保护,防止出现故障或事故,以保证配电网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3 对策

(1)改进配电室的设计方案:配电系统设计应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技术指标,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在设计中,必须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按负荷性质、用电容量、工程特点,以及地区供电特点,合理确定设计方案。还应注意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设计中尽量采用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效率高、能耗低、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土建方面严格根据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设备最佳的放置位置。

(2)改进配电室的施工方案:配电室的施工方案确定是根据配电室所在的实际位置及根据配电室的设计方案,以及配电室内进出线高压电缆、高压柜和低压柜的实际位置,变压器的实际位置,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最快最安全的安装方案,确定施工步骤。经过QC小组成员多次施工经验,确定了一系列安装步骤:①工作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施工之前必须勘察施工现场。②施工现场勘查后,制定相关施工步骤。③施工前工作负责人开具工作任务单,每个班员认真阅读,充分明白工作任务。④根据任务单分工,到达施工工地,各司其责。⑤施工完毕严格填写作业任务单,使工作更加细化。

(3)加强试验设备的智能化程度及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结合具体试验情况,选择合适的试验工具,严格按照有关管理规定试验,切实做到试验数据准确。人员素质及水平对试验是至关重要的。人员是最宝贵的资源,实验测试的水平高低优劣,及其在试验中需要碰到的复杂情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员素质与水平,特别是对关键人员的任职资格条件,应加以规定,如受教育程度、理论基础、实际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等各个方面都非常重要。

(4)增强施工人员的技术和经验:为了提高全体安装人员人员的技术水平,首先对全体人装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首先对一个配电室内重要的组成部分高低压柜的构造和原理进行讲解,使所有安装人员人员从柜体的电路图能够直接辨认进出线柜体、联络柜、总柜、电容柜等.培训安装人员对各个电力负荷量相对应的变压器、熔丝、电缆的选择都能够有相当的熟悉。然后根据以往的安装施工工程,积累经验,对各个关键环节进行具体示范,严格要求。规范安装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

4 结语

通过规范施工程序,在施工时间上,每个普通新建配电室的技术施工在建设周期上节约工时2~3天,施工质量明显提高;就目前配电高压设备长期运行较多,新建配电设备需要进行不定期试验。通过对配电室的预防性试验,既增加新建效益,又增强了配电室安全可靠运行的保障;提高了新建的服务质量,无形的为新建的彩虹工程做到了宣传,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增长;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不单单是经济效益的增长,同时一个新建的服务品牌一旦在社会中产生积极效应,那是任何经济效益也无法相比的。高标准配电室的建设,既保证了新建安全用电,为其正常生产提供保证,同时用电量的增加,也能保证我们售电量的顺利完成。新建配电故障的减少也同样减少了我们因配电故障造成的线路故障,这同样是我们新建效益增长的有效方式。

参考文献

[1]麦海宝.某小区配电工程中电气设备的安装与调试[J].电子世界,2014(12):49-50.

配电房标准化建设研究 篇6

为贯彻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强本、创新、领先”的发展思路,贵州电网公司正在进行覆盖其下属9家地区供电局所有城区分局及县局的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计划用2年左右的时间[1],在贵州省全面实现配电网生产管理信息化[2,3,4,5,6],建立配网集成应用信息系统,使之与各个相关业务系统整合集成,形成一套集营配一体化、资产管理、配网高级分析应用及生产流程管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可视化图形综合应用系统[2],进而提升贵州电网配网生产管理水平,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在配电生产管理系统项目建设中,汲取了相关系统的建设经验[7,8],系统性地应用《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分类与编码–电网设备分册》(以下简称《南网编码标准》)[9],对多个市县配电网的设备资产进行了信息建模和数据编码。

鉴于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在国内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经验和问题讨论的文献极少[10,11],为增进该领域的技术交流,完善上述信息编码应用技术,本文论述了《南网编码标准》在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中的应用方法和实现流程,同时,对该标准的扩展和改进做了说明。

1《南网编码标准》简介

南方电网为了建立和健全南方电网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南方电网信息分类与编码,制定了《南网编码标准》。该标准遵循IEC61970/61968 CIM国际标准[12],统一了电网信息分类与设备编码,定义了设备台账的典型结构,并对整个台账的层次划分、设备命名和基础参数进行了规范。

2 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信息分类与编码

《南网编码标准》在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2方面:

1)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资产模块业务流程的设计标准;

2)配电生产管理系统资产模块相关设备类型编码设计及实现的规范标准。

2.1 资产相关模块实现流程

如图1所示,在资产相关模块实现过程中,首先要在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中建立配电设备模型,并为建立好的配电设备模型生成功能位置码,通过功能位置码找到相应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再通过相应的功能位置编码关联上相应的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然后通过相应的资产设备编码关联上相应的资产物理设备编码,最后通过资产物理设备编码找到相应的资产数据。上述流程中所述的功能位置码、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资产设备类别编码、资产物理设备编码、资产数据等内容都采用《南网编码标准》,进行相应的设计和开发。

2.2 相关编码设计及实现

2.2.1 编码设计原则

编码设计遵循了唯一性、合理性、规范性、兼容性、扩展性、稳定性、效率性、坚固性的设计原则。

2.2.2 编码结构

编码是由多级码段组成的。每一级码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互相不同,但都是由分类编码元素和编号编码元素组成。分类编码元素,编号编码元素都是由数字和/或字母组成。

A:表示字母,其可能的取值是除I和O以外的英文字母。将I和O排除,是为了避免与阿拉伯数字1和0混淆。

N:表示数字,其可能的取值是0~9的阿拉伯数字。

X:表示可以是数字或字母。

编码表中给出了对象类属、电压等级、设备容器(系统)、功能位置类型和设备类别的码值。

2.2.3 功能位置码

功能位置码是作为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中配电设备的唯一标识,也是作为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交互的标识。

功能位置码主要分为2类:厂站功能位置编码和线路功能位置编码,这2种编码的设计及实现都按照南网编码标注规范。其中厂站功能位置编码指的是如变压器等站房类设备;线路功能位置编码指的是如杆塔等线路设备。功能位置编码中包括了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定义,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功能位置编码与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进行了关联。如表1中VIII一栏为变压器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在功能位置码中的体现。

2.2.4 资产物理设备编码

资产物理设备是从物理特性划分的单个技术对象,通常是在功能位置上运行的物理装置。资产物理设备编码是作为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中配电设备的资产属性唯一标识,通过与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关联实现配电网络模型与资产数据的关联。

资产物理设备编码的设计及实现都依照了《南网编码标准》,并包括了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定义。配电生产管理系统正是通过这种方式使资产物理设备编码与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进行了关联。表2为变压器的资产物理设备编码,其中IV一栏是变压器的资产设备类别编码。

2.2.5 功能位置类型编码

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2点:

1)作为一个电网设备在电网中的功能位置类型;

2)通过与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的关联来实现功能位置码和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的关联。

在《南网编码标准》中定义了多种类型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包括变电设备类型(如表1)、配电设备类型等。

在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主要采用的是配电设备类型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扩充。

2.2.6 资产设备类别编码

资产设备类型编码的作用主要包括以下2点:

1)作为一个电网设备在电网中的资产分类,通过它实现电网设备与资产数据分类的关联;

2)通过与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关联来实现功能位置码和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的关联。

在《南网编码标准》中定义了多种类型的资产设备类别编码,包括变电设备类型(见表1)、配电设备类型等。

2.2.7 资产数据

资产数据包括配电设备的设备参数信息。资产数据的分类按照《南网编码标准》进行了设计与开发,同时也使用了南网编码标准中的“电网设备技术参数规范”作为系统所有配电设备资产数据项设计及开发依据,并根据用户实际情况进行了扩充。如表3中的“线路1名称”到“备注”栏的内容为南网编码标准中混凝土杆资产属性的扩充。

2.2.8 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的关联实现

通过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的对应关系表,在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实现两者的关联,如表4所示。

2.2.9 编码关系

如图2所示,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资产设备类别编码是整个编码关系中的核心。它作为功能位置码与资产物理设备编码进行关联的中间环节,其优点之一是借助该中间环节,功能位置码与资产物理设备编码之间形成间接联系,从而避免修改一方编码影响到另一方编码的使用;优点之二是借助该中间环节,实现了功能位置码与资产物理设备编码之间的“多∶多”关系。

该信息编码关系具体包括:(1)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资产设备类别编码的对应关系是1∶多的关系,如电网设备混凝土杆∶钢杆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都是杆塔(PLB),而混凝土杆的资产设备类别编码为D100,混钢杆的资产设备类别编码为D102。在系统中设计为PLB可以选择关联到D100或D102上。这样的实现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重用性,减少了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维护工作量。功能位置码与功能位置类型编码是多∶1的关系,即1种功能位置编码可以对应多种功能位置码。(2)资产设备编码与资产物理设备编码是1∶1的关系,即一种资产设备编码只能有一种资产物理设备编码。(3)功能位置码作为标识配电设备模型的标记,这两者之间是1∶1的关系。(4)资产物理设备编码作为标识配电设备资产数据的标记,这两者之间是1∶1的关系。

3 应用说明

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项目建设至今,已成功地将《南网编码标准》应用于该项目。随着系统实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项目建设中发现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工作。

1)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表不能涵盖所有的配电设备,如配电房、环网柜等设备在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表中没有进行定义,为此本文根据南网编码标准关于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表的设计原则,对这些设备进行了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新建,同时把这些新建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现有的资产物理设备编码进行了相应的关联。通过扩展的方式将没有定义功能位置类型编码的配电设备与资产数据关联起来。

2)南网编码标准中没有明确定义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资产设备编码之间的关联关系。根据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建设需要,将项目有关的设备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资产设备编码进行了关联关系的定义,实现了配电设备模型与资产数据的关联。

3)杆塔(混凝土杆、钢杆、铁塔)在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中对应的是杆塔类型,项目初期,将杆塔的功能位置码与杆塔的资产物理设备编码进行关联,而混凝土杆、钢杆、铁塔等的具体资产数据作为杆塔资产的子类存在,这样的方式,使这3类资产的数据模板制作复杂。将杆塔的功能位置类型编码与混凝土杆、钢杆、铁塔3类的资产物理设备编码实现直接关联,从而简化了资产数据的制作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

4)在南网标准中关于功能位置码的定义最后3位为一条线路上同类型设备的功能位置序列码,而在实际的应用情况中,如农网的部分线路的杆塔数量超过1 000,这就导致999以后的杆塔无法生成功能位置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最后3位的功能位置序列码扩展为4位,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5)本项目所设计的配网设备的资产数据项是根据南网编码标准中的“电网设备技术参数规范”来设计的,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这些数据项主要是电气参数,无法满足用户对于设备的更多资产属性(如变压器的公专变属性)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资产数据项管理的功能,用户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进行资产数据项的管理。

4 结语

以《南网编码标准》作为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中配电网资产模块的设计依据,南方电网公司多数供电企业都处在初步应用和探索改进阶段。为完善南方电网信息分类和编码应用技术,本文介绍了《南网编码标准》在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方法和实践经验,并针对贵州电网特点,对南网编码标准提出了一些改进意见。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了改进的信息分类和编码应用技术已较好地与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结合,达到了实用化的目标。

摘要:介绍了南方电网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在贵州配电生产管理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以资产模块为例,给出了实现流程,提出了功能位置码、功能位置类型编码、资产设备类别编码、资产物理设备编码、资产数据编码等信息编码的应用方法,并说明了这几类编码之间的相互关系。最后,对南方电网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在本项目建设中的扩展和改进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信息分类,编码标准,配电生产管理系统,南方电网

参考文献

[1]贵州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十二五”信息化规划[R].贵阳:贵州电网公司,2010.

[2]贵州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配网生产业务规范[R].贵阳:贵州电网公司,2010.

[3]贵州电网公司.贵州电网公司应用系统开发安全标准(试行)[R].贵阳:贵州电网公司,2010.

[4]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方电网主流IT设备安全基线标准[R].广州: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2010.

[5]曾挺健,王强.浙江省电力公司配网生产管理系统纵向接入国网PMS[J].电力信息化,2010,8(8):45-48.

[6]王安定.生产管理系统PMS深化应用工作体会[J].电力信息化,2009,7(12):21-24.

[7]张茜,肖丽杰.配电生产管理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和应用[J].供用电,2007,24(2):29-31.

[8]宋军,陆骏.输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建设实践[J].供用电,2008,25(6):64-66.SONG Jun,LU Jun.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in Power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J].Distribution&Utilization,2008,25(6):64-66.

[9]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Q/CSG11801.8.1.南方电网公司信息分类与编码-电网设备分册[S].2009.

[10]王强,朱辉,段东兴.变电设备管理系统的功能位置编码设计与应用[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8,24(3):50-52.WANG Qiang,ZHU Hui,Duan Dong-xing.Function Coding Design and Application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Equipment for Substation[J].Electric Pow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08,24(3):50-52.

[11]杨志友.供电企业信息化实施过程中的资源编码问题[J].电力信息化,2006,4(2):73-76.

山区智能配电网建设研究 篇7

关键词:山区,智能配电网,建设

0 引言

2009年, 我国提出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规划, 掀开了我国电网发展的新篇章。智能电网的发展涵盖发、输、变、配、用等各个环节,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网建设对山区用电有重要作用, 本文就山区智能配电网建设展开讨论。

1 建设山区智能配电网的重要性

1.1 提升山区用电管理水平

配电网属于电网的末端环节, 直接接入用户端, 是我国电网的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一直存在技术更新换代缓慢、电力设备老化严重、电网升级困难等问题。山区地处偏僻, 经济相对落后, 配电网建设水平不高, 自动化设备水平较低。通过智能配电网的建设, 有利于提高供电可靠性, 改变山区用电管理情况, 提升山区用电管理水平, 确保配网安全、稳定、可靠、经济运行。

1.2 提升山区供电可靠性

智能配电网以坚强、自愈为主要特征, 加快山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能够提升山区供电可靠性, 降低停电时间, 减少因停电带来的损失。目前, 山区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 以单电源供电为主, 一旦系统失电, 电网将失去电源, 造成不可避免的停电。而智能配电网下, 可形成环型和辐射型网络, 同时电网具有自愈功能, 具备条件的地区还可能进行新能源接入, 能大大提高供电可靠性。

2 智能配电网简介

智能配电网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围绕配电网相关资产, 将智能电网中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自愈化技术应用于电网的设计、建设、运行、维护等环节, 可实现对电网的智能控制, 以延长电网中的电力设备寿命、降低配电网络升级改造成本、提升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具体到山区智能配电网, 可通过对光纤网络的架设, 实现电网的高速通信, 针对不同地区的县城、农村、山区典型地带, 构建智能供电模式, 建设智能配电网配的辅助规划、决策、支持系统, 资源情况具备的地区, 还可以发展接入配电网的风、光、储一体化微网系统, 在多电源互补的情况下, 优化智能电网供电模式, 优化山区供电的电网架构、电网电力装备的选择和使用、智能配电设备的布置。

图1为山区智能配电网架构。由图可知, 智能配电网融合智能采集、自动计量、智能分析决策等先进技术于一体, 多种技术相互融合互补, 构建一个有机整体, 发挥协同优势。首先, 借助先进的通信技术, 通过光化学互感器和智能仪表, 实时监测与采集配电网络的数据, 供电网进行智能决策分析。然后, 采集到的实时数据进入存储数据仓库, 采集到的数据与历史数据和基础数据一起为配电网的网络设计优化、设备寿命分析、网络运行分析提供依据, 实现配电网络的停电实时重构。此外, MIS (ERP) 系统也能够从数据存储仓库中调取相关信息, 供给配电网管理和ERP系统使用, 为电网战略决策提供支撑, 解决电网的信息不对称情况;网络优化系统与SCADA系统之间还有信息交互, 交换电网的控制信息, 整个系统架构在IP网和GPS平台基础上。

3 山区智能配电网建设和配置研究

3.1 自动计量管理

智能仪表采集用电信息, 实行自动计量管理, 能够极大地提升计量效率, 降低电网窃电。自动计量的实现核心在于智能仪表的安装, 智能电网的发展带动了智能电表技术的发展, 通过智能电网能够实时采集不同时段的电能消费数据, 并据此采取分时电价, 有助于电能的削峰填谷, 帮助消费者理性消费电能。此外, 智能仪表的自动计量有助于帮助电网企业定位具体的窃电位置, 打击电网窃电现象, 提升山区配电网的管理水平。

3.2 电网资产的远程监视与控制

山区配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薄弱, 受地形和交通因素的影响, 电网资产的管理相对不便, 给电网运行和维护人员带来极大的工作量, 尤其是在雨雪等恶劣天气下, 电网的设备监控和故障检修难度较大。通过智能配电网进行资产的远程监视与控制, 借助IEC61850规约和高速光纤通信, 采用分组网络的方式实现远程监视与控制, 现场安装的传感器能够及时对电网的异常信息进行提示和报警, 提醒运行人员尽快处理。

在智能配电网中, 新型的状态传感器代替了传统的故障指示器, 能够更加快捷真实地反映电网的故障状态, 一旦山区配电网出现故障, 能够迅速地进行故障定位, 借助智能配电网通信网络, 进行有效的数据预测和事故追忆, 尽快定位故障的具体位置, 使控制中心准确地向故障所处位置派遣工程师, 并迅速安排检修和故障排查, 进行快速的故障修复。

3.3 地理信息系统GIS

智能配电网架构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基于IP的SCA-DA系统基础上。GIS系统在山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智能配电网SCADA系统需要通过GIS系统来显示实时信息, 电网实时调度系统也需要使用GIS系统的图像和数据。此外, 在智能配电网的故障检修中, GIS能够进行故障的快速定位和管理, 并派出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快速检修, 从而降低故障的排除时间, 并能够用于事故预想、模拟停电、空间负荷预测、空间数据挖掘中。

3.4 开展智能配电网网络分析

山区智能配电网的网络分析集中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设备寿命分析:针对山区配电网电气设备的老化问题, 通过设备寿命分析, 结合相似的寿命分析库, 与同类设备的特征进行对比, 进行最后的状态评估, 及时发现配电网元件的绝缘损坏、击穿、老化等情况。 (2) 配电网络设计优化:随着山区经济的发展, 配电网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通过智能网络设计优化技术, 结合电网的网络架构和负荷增长需求, 建立准确的负荷预测模型, 寻找更加适合电网情况的网络设计方案, 为电网企业进行电网建设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 (3) 配电网络运行分析:实时监视配电网络的运行潮流, 根据负荷工况的变化来决定配电网络的运行方式, 实现灵活的负荷方式调整, 达到电网运行的最优潮流。

4 结语

山区农村用电约占我国配电网用电的1/3, 研究山区智能配电网的建设技术, 建设以智能化、自动化为特征的配电网, 对推动山区建设有重要意义, 是新形势下电网建设工作的新方向, 在智能电网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成山, 王赛一.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 (一) 辐射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 (5) :45-50.

[2]王成山, 王赛一.基于空间GIS的城市中压配电网络智能规划 (二) 多分段多联络接线模式的自动布局[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4, 28 (6) :55-59.

昆明智能配电网建设方案研究 篇8

智能电网, 就是电网的智能化, 它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 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先进的控制方法以及先进的决策支持系统技术的应用, 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其主要特征包括自愈、激励用户、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启动电力市场以及资产的优化高效运行。

与输电网相比, 我国配电网投资相对不足, 自动化程度比较低, 在供电质量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电力用户遭受的停电时间, 95%以上是由于配电系统原因造成的 (扣除发电不足的原因) ;配电网是造成电能质量恶化的主要因素;电力系统的损耗有近一半产生在配电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电网的影响主要是对配电网的影响;与用户互动、进行需求侧管理的着眼点也在配电网。因此, 为了取得系统整体的最大投资收益, 必须给予配电网足够的关注。事实上, 配电网的智能化是智能电网的核心部分, 灵活可重构的配电网络拓扑结构和自动愈合功能是未来智能电网的基础。

2 智能配电网的建设策略

昆明供电局智能配网建设的策略是一个核心, 两个经济, 三个提高。

一个核心:以可靠性为核心, 全面提升昆明供电局配电网络规划、建设、运行控制的可靠性水平。

二个经济:抓好以配网经济运行和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为主要内容的配电网高效运行管理。

三个提高:提高负荷管理水平;提高用户参与水平;提高接纳新能源能力。

上述建设策略旨在保证昆明智能配电网具备可靠、灵活、开放的特点, 能够同时满足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控制、资产管理、用户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在智能电网建设涉及供电企业的领域获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 为云南电网及南方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提供经验。

3 智能配电网建设主要内容

3.1 电网建设

电网建设主要包括逐步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的智能水平、电网可靠性监视及风险预警体系建设、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信息保障体系建设和调度系统建设等几个方面。

3.1.1 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的智能水平

昆明供电局已有两座数字化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随着制造技术和运行技术的逐步提升, 数字化变电站的优势将日益明显。未来5年, 昆明供电局的数字化变电站总数将达10座以上。

采用新技术提升数字化变电站的智能水平。如:采用状态诊断技术提高数字化变电站的可靠性水平;采用信息融合技术, 提升数字化变电站信息综合利用水平, 实现更好的综合技术经济指标;采用先进技术, 使数字化变电站作为电网运行控制基本节点的自动化控制水平更好地满足大电网要求。

3.1.2 电网可靠性监视及风险预警体系建设

在线分析是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的有效方法。即通过信息网络自动搜集电网的历史的和当前的信息, 自动按电网可靠性模型进行分析计算, 从而得出反应本系统当前状态的可靠性水平, 实时掌握和发布本系统的可靠性指标, 发现影响可靠性的薄弱环节, 及时提出改进措施, 并结合离线计算预测措施实施后的电网可靠性水平, 比较措施的效果。

通过可靠性分析理论、在线分析技术、信息技术来分析配电网可靠性水平和网络薄弱环节, 为电网提供预警信息, 提高其防灾变的能力, 减少和避免电网停电造成的重大经济和社会损失。其主要任务包括:

1) 建立地区电网可靠性数据库。

2) 对配电网进行可靠性分析, 辨识电网可靠性薄弱环节。

3) 地区电网可靠性在线统计评价分析;地区电网可靠性在线风险分析。

4) 基于可靠性信息的设备检修决策分析。

5) 建立安全风险管理体系。

3.1.3 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

为了全面提升昆明市配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将逐步开展配电网自动化建设, 在供电可靠性、居民端电压合格率、线损率等主要供电指标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分阶段实施规划如下:

第一阶段为2009-2010年, 此阶段主要是五华分局全面试点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同时结合呈贡新区光伏发电入网 (分布式电源接入工程) 开展建设配电网自动化系统, 并包括主站系统的建设。

第二阶段为2011-2012年, 此阶段主要在盘龙区、官渡区和西山区实施配电网自动化。同时结合一次设备建设和改造计划, 完善提高已建设区域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

第三阶段为2013年, 此阶段主要在东川区主城区和空港经济区实施配电网自动化;此外结合一次设备建设和改造计划, 提高已建设区域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 逐步实现配电网的高级自动化功能并进行应用。

3.1.4 信息保障体系建设

1) 数据信息平台建设;以覆盖全部配网设备为应用对象, 以信息资源综合利用为手段, 以配网调度、生产指挥为应用主体, 以提高配电网管理水平为应用目的, 在信息资源统一规划的基础上, 采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建设基于配电GIS、SCADA、DA配电管理一体化涉及的综合配电自动化系统。以配电GIS系统为配电网图形数据平台, 以配电SCADA为基础, 以配网生产、运行、管理为核心, 实现配电网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

2) 通信网络建设;配调主站、各营配分局区域主站与配电子站之间的通信利用昆明供电局已经建成的电力城域网光纤通信网络。在各110kV变电站设置配电网自动化通信子站, 负责与各配电自动化终端及主站的通信。配电子站至各配电自动化终端的通信介质以光纤通信为主, 以无线通信、载波通信为辅。

3) 信息管理;优化信息管理层次结构。遵循网络拓扑结构模块化、层次化的总体设计思路, 网络拓扑结构主要由核心层、分布层和接入层组成;在上述网络拓扑结构层次化的基础上, 根据各业务功能分区把网络分为多个功能模块区域, 每个功能模块主要由分布层和接入层组成, 统一接入到局域网的核心区域, 每个功能模块的分布层交换机负责各业务功能模块到核心交换机的连接, 并提供各种网络控制功能和安全策略管理功能, 同时兼做接入层功能。优化后的局域网络拓扑结构具有良好的分层功能, 主要由核心层、分布层 (汇接层) 和接入层组成。

建立统一的信息交换及应用平台, 将管理推向现代化。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是指在昆明供电局的层面上, 实现各业务系统间的信息交换和共享。同时实现各系统“纵向”同云南电网公司的各专业系统的信息共享。

系统整合和集成相结合, 实现信息资源、流程和业务共享。以正在运行的系统和新开发的信息系统整合集成相结合为基础, 实现昆明供电局企业信息系统数据资源、流程和业务共享。

3.1.5 调度系统建设

1) 采用电网运行可视化分析和展示技术:

智能可视化技术实现了可视化技术从电网运行信息展示层面向电网分析结果和电网辅助决策结果可视化层面的飞跃。

智能电网可视化是电力系统融合了图形学、图像处理、数据管理、网络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一项新技术应用, 将电网运行数据用动态、实物化的方式呈现出来, 从而使调度运行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和分析海量电网运行数据, 维护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通过构建可视化应用平台, 将调度人员所关注的线路、变压器、发电机等电气设备的负载与运行情况, 通过以跑动、饼图、棒图、等高线、3D柱体等方式进行可视化展现, 让调度运行人员能够更加直观、清晰、集中的监视电网运行, 为提高调度运行管理水平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更好地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 智能调度辅助决策技术:

智能调度辅助决策系统是对现有的调度控制中心功能的重大扩展, 其研究内容涵盖电力系统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连续性过程:事故前预警、事故中诊断、事故后恢复, 使电网调度由“人工分析型”上升为“自动智能型”。通过静态安全分析等多侧面的诊断及综合分析, 实现对电网的预测预警, 把握电网的薄弱环节, 给出相应的优化校正策略。事故时依据开关变位、保护动作等信息, 准确诊断出故障范围, 生成故障影响报告, 自动提供失电区恢复策略。主站集中控制网络备自投、自动拉路序列控制保证了调度操作的正确性和快速性。同时具备仿真分析生成调度预案功能。系统可有效提高调度运行人员驾驭大电网的能力, 保障系统安全, 缩短事故处理时间, 提高供电可靠性。

3) 电网薄弱量测智能捕捉与扩展应用:

针对不同类型量测的甄别分析判断算法, 定位出厂站的错误量测, 使自动化运行维护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不良数据, 快速有效的解决量测问题。同时依据设置的考核方法, 形成系统的问题量测罚分信息, 并对问题量测罚分信息分地区和厂站进行统计, 展现反映系统中各个地区和厂站的量测质量的定量信息;并可以分地区分责任人考核相关维护工作, 按月统计考核结果, 考核结果可以直接保存打印, 便于督促所辖地区注重提高厂站量测质量, 改进硬件条件, 促进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健康发展。

3.2 经济与高效运行

通过一体化网损分析与管理和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资产管理的建设, 实现电网的经济与高效运行。

1) 一体化网损分析与管理:

基于EMS系统的一体化网损计算, 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实际电网的网损, 可以利用RTU采集的SCADA数据, 也可以采用经过状态估计计算后的数据。实现电力系统网损综合分析、统计, 形成直观的线损统计图表, 根据每天线损率变化异常情况, 实现异常报警;形成线损趋势曲线, 可直观的对电网线损进行考核, 分析用户电量增长情况, 能够对运行方式人员、调度员等及时调整优化运行方式起到指导作用。在EMS系统中方便地调节潮流运行方式, 能够方便地比较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电网损耗, 分析负荷结构、网络结构、设备检修对网损的影响, 从而合理安排经济的运行方式, 为电网检修决策提供科学智能决策支持。

2) 基于全寿命周期的配网资产管理:

以建设基于全寿命周期为核心的资产管理新手段, 并以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为基础, 在确保可靠性指标的前提下对资产进行优化管理, 使企业的收益增加。资产管理的体系自上而下分为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决策层制定企业经济技术目标, 并由管理层根据企业目标制定相应的规划计划, 然后由执行层具体实施管理层的方案。执行层同时收集数据为管理层制定计划提供依据。决策层对管理层的规划计划进行投资决策分析与绩效评估。

由于这部分建设涉及昆明供电局各运行、管理部门, 涉及信息量巨大, 因此建设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进行。

3.3 用户管理与服务能力建设

按照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客户停电时间统计工作规划 (2009-2015) 》及《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省、市、县一体化建设规划》及云南电网公司2009年营销工作会要求, 我局全面实施营销自动化和信息化工程。强化营销监控管理, 大力推广负荷控制管理技术、负荷预测技术等营销自动化技术, 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和运用能力;强化电能计量管理, 用电现场服务与管理系统和低压用户采集系统。并按照智能配电网的特征, 规划建立高级量测系统和客户信息系统试点。

3.4 接纳新能源能力建设

昆明拥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 其中以太阳能最为突出, 因此未来的昆明电网必然具有接纳大量“即插即用”分布式电源同时并网运行的能力。

分布电源接入后, 将对配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重大影响。如:目前的配电网均按无源网络设计和配置相应的继电保护装置, 当分布电源接入后, 现有的继电保护装置因不带方向将不能正确动作;配网潮流可双向流动, 现有SCADA系统的遥测量采集不能区分潮流方向, 调度员可能无法掌握配电网的实时运行状态;此外, 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以及随机性脱网与并网, 将需要新的自动化系统配合进行电压调节、补偿及回路切换等操作, 以保障电能质量和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基于昆明供电局已有的光伏电源试点 (云电科技园) , 重点研究智能配电网在接纳光伏电源方面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 包括:

1) 多点光伏电源接入状态下的配电区域运行监视与电量平衡方法。

2) 多点光伏电源接入状态下的电能质量控制方法。

3) 多点光伏电源接入状态下的保护自动化措施。

4) 含分布式电源用户的电量计费与信息交互方法。

5) 含分布式电源配网检修维护方法。

6) 昆明地区光伏电站接入电网的规范。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与实践, 初步解决智能配电网在接纳新能源方面所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 为大规模智能配电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4 结论

以上在对国内外智能电网概念的研究基础上, 根据南方电网公司的总体部署, 结合昆明电网的实际, 对未来3-5年昆明供电局智能配电网络的建设方案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昆明供电局智能配网一个核心, 两个经济, 三个提高的建设策略。旨在保证昆明智能配电网具备可靠、灵活、开放的特点, 能够同时满足电网规划建设、运行控制、资产管理、用户管理等方面的需要, 在智能电网建设涉及供电企业的领域获取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成果, 为云南电网及南方电网的智能化建设提供开拓性经验。

参考文献

[1]U.S.Department of Energy, National En-ergy Technology Laboratory.Modern grid initiative:avis-ion for modern grid[EB/OL].[2008-06-01].http://www.netl.doe.gov/moderngrid/docs.

[2]European Commission.European technologyplatform smart grids:vision and strategy for Europe's e-lectricity networks of future[EB/OL].[2008-10-10].http://ec.europa.eu/research/energy/pdf/smartgrids_en.pdf.

配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 篇9

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等进行的系统客观的分析,为完善投资决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从而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1]。同时,也是考评项目实施过程是否合法合规,工程造价是否处于控制范围,大量的资金是否都用于解决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否产生了最好的投资效果等。因此,本文引入项目后评价的方法对配电网建设项目进行评价探讨,并结合实例说明项目后评价的具体操作。

1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客观地反映10 kV及以下配网投资状况,建立配网投资后评价指标体系遵循以下原则[2]。

1.1科学性原则

指标的选取以科学理论为依据,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概念要科学、确切,有精确的内涵和外延,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合理地反映配网建设的本质特征,建立指标体系应尽可能减少评价人员的主观性,增加客观性。

1.2可操作性原则

要求指标体系考虑所涉及指标量化及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尽可能以较少的指标建构成一个合理的指标体系,达到指标体系整体功能最优的目的。

1.3导向性原则

指标体系的设置和评价的目的在于综合评价配网投资效果的总体水平,为配网投资管理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所以指标体系的设置一定要以评价目的为导向,促使评价目的的实现。指标的权重设置则可依据不同阶段的工作目标予以调整,如现阶段主要以加快城市电网改造和完善农村电网工作目标为重。

1.4量化性原则

为了克服主观评价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盲目性,指标体系尽量做到以量化研究为主,指标体系的建立也要考虑指标能否量化,同时考虑专家知识和经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1.5灵活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具有可修改性和可扩展性,使评价指标体系更具灵活性。

2评价指标的构建方法

2.1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层次分析法把评价对象按总目标、各层子目标、评价指标顺序分解为不同的层次,并建立递阶层次结构和两两判断矩阵;然后利用求判断矩阵特征向量的办法,求得每一层的各元素对上一层元素的权重;最后再用加权求和的方法递推各层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清晰的层次结构是AHP分解简化综合复杂问题的关键,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属性权重反应了同层次指标间的重要程度[3,4]。

2.2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

德尔菲法也称专家调查法,是一种采用通讯方式分别将所需解决的问题单独发送到各个专家手中征询意见,然后回收汇总全部专家的意见,并整理出综合意见,随后将该综合意见和预测问题再分别反馈给专家,再次征询意见,各专家依据综合意见修改自己原有的意见,然后再汇总,这样多次反复,逐步取得比较一致的预测结果的决策方法[5]。

2.3对比法(Contrastive Method)

本文采用三种对比:标准对比(实际指标与规程规范、上级单位已有标准值对比分析);横向对比(镇区供电局之间对比分析);前后对比(各镇区供电局本年度与上年度之间对比分析)。

2.4逻辑框架法(Logical Framework Approach)

逻辑框架法(LFA)确定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向上逐级展开,得到其影响及后果,向下逐层推演找出其引起的原因。从目标层次上,逻辑框架汇总了项目实施活动的全部要素,并按宏观目标、具体目标、产出成果和投入的层次归纳了投资项目的目标及其因果关系。从逻辑关系上,逻辑框架法具有垂直逻辑关系和水平逻辑关系双重属性[6,7,8]。

3后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以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为基本方法,结合对比法和逻辑框架法对南方电网某供电局2009年10 kV及以下配网工程项目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将该供电局2009年10 kV及以下配网投资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层次,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和评价指标。一级指标对应于配网后评价的各个阶段,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作为子目标层,连接一级指标与评价指标。评价指标作为配网后评价的具体功能评价项,共有定量指标38个,覆盖了配网建设的主要方面,并对项目过程、项目效果及项目投资经济效益等方面有所侧重。后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9,10]。

4后评价评分方法

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评分,可以定量地评价该建设项目,直观地反映建设项目各项指标的达成情况。以工程效果评价的部分评价指标为例,评价指标的评分方法如下:

1) 重载、过载线路降低比率。重载、过载线路降低比率得分=2009年该单位重、过载线路比率降低率/2009年所有单位重、过载线路比例降低率最大值×权重1+(2008年该单位重、过载线路比率-2009年该单位重、过载线路比率降低率)/前一年度该单位重、过载线路比率。

2) 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低率。该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低率得分=2009年该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低率/2009年各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降低率最大值×权重1+(2008年该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2009年该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08年该单位用户平均停电时间×权重2。

5实例分析

以某供电局及下属各镇区供电公司2009年配电网投资项目为例,对项目的前期决策、实施准备、建设实施、项目效果、经济效益、工程造价及项目目标实现程度和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客观、科学、公正的分析,并结合后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及打分,以期通过分数直观地反映配网建设项目的工程效果。

为简化起见,只以项目的过程评价和项目的效果评价作为评价标准。以项目效果评分为例,工程效果评价结果汇总如表2所示,该供电局2009年配网建设总体评分情况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该供电局2009年配网建设总体得分为84.06。该供电局2009年10 kV及以下配网项目,从规划、立项、设计、招投标、工程建设至竣工投产整个过程的组织实施,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部门、南方电网公司、广东电网公司和该供电局关于电力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制度的相关要求。

6结束语

后评价工作可确定配电网投资项目预期目标是否达到,主要效益指标是否实现;查找项目成败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有效反馈信息,提高未来新项目的管理水平;为项目投入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后评价具有透明性和公开性,能客观、公正地评价项目活动成绩和失误的主客观原因,比较公正、客观地确定项目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配电网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姜伟新,张三力.投资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0:1-10.

[2]张文洁,安中仁.水利建设项目后评价[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15-16.

[3]韩富春,任婷婷,陈晶晶.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研究[J],电气技术,2009(2):42-45.

[4]王小军,汪红燕.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21:86-87.

[5]FU Chaoyang,ZHENG Jiahsen,Jinzhao,et al.Application of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for corrosion failure of oiltubes[J].Corro-sion Science,2001,43(5):881-889.

[6]和金生,郑春东.电力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1998,19(8):1-4.

[7]韦钢,杨毅,王建,等.基于综合评价方法的输变电工程技术后评价[J].电网技术,2010,32(3):112-116.

[8]徐志勇,张徐东.基于ANP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电网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J].华东电力,2009,37(3):488-490.

[9]王婧,寇凌岳,刘娟,等.电网投资项目全过程后评价体系研究[J].华北电力技术,2012(3):67-70.

上一篇:风险分担下一篇:农村金融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