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课程文化

2024-05-16

大学的课程文化(精选十篇)

大学的课程文化 篇1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构

大学语文是由近代国学教育中国文课程演变而来的。设置大学语文的初衷是缓冲白话文对古汉语教学形成的冲击, 使学生既能把握白话文的新规范, 又能稳固文言文的基础。1978年, 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首倡重新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并明确指出开设课程的宗旨:一是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 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三是提升精神文明, 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这一建议得到教育部的采纳, 并将大学语文定为素质教育课程。原国家教委高教司明确提出:大学语文课, 是普通高校面向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除外) 、理、工、农、医、政法、外语、艺术、教育等各类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并在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提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 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 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 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高质量人才。2006年9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提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 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这一举措也进一步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科性质和定位, 即是以中华民族的语言为载体传播、发展、感悟、体验文化的文化教育课程, 其内涵已远远超越了传统语言文字、文章、文学的范畴, 文化已成为大学语文的核心内容, 文化层次决定着大学语文课程的学术含量和教学层次。因此, 增强大学语文课程文化的自觉意识、拓宽教材的文化内涵, 提高课堂教学的文化品位, 开展大学语文课程全方位的文化建构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环节和中心任务。

后现代著名学者派纳明确指出:课程教学是一特别复杂的对话, 课程不再是一个产品, 而更是一个过程。它已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私有的意义、以及一种公众的希望[1]。对于大学语文这样一门文化蕴含浓厚的课程, 以文化的眼光来观看, 深入文化层面去考察, 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研究, 是解决其复杂性的有效方法。正如钱穆先生所说:“研究学问, 都应该拿文化的眼光来研究。每种学问都是文化中间的一部分。在文化体系中, 它所占的地位亦就是它的意义和价值。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 由文化问题解决[2]。

1 厘清语言文字能力培养与文化教育的关系

关于“语文”一词的内涵, 《辞海》将其解释为语言文字;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在《中国语言学史·前言》中也明确提出以语言文字来等同于语文。这种观点认为, 语文课主要是学习语言, 而且是学习书面语言的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也将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作为课程目标之一。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认为语文的含义似以语言文章为较切, 因为语文说出来的是语, 写下来的是文, 故语指语言, 文指文章[3]。这种观点认为, 语文学习除了学习语言外, 还要把文章作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语文课程就是以学习语言文字为主要活动的语言课程。

重新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 要求凸显文化教育的特性, 这与传统语文教学目标并不矛盾。因为语言文字的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本民族的文化教育, 语文课程的外在表现是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 但本质却是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培养。世界各民族的语言都记载着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 而且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 是人类文化的“遗传密码”, 语言是一种文化积淀, 语言的文化积淀越是深厚, 语言的含蕴就越丰富[4]。中国的汉语言文字记载着中华民族古老而丰富、灿烂的文化, 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 在数千年自身演变的漫长过程中, 提供了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种种信息, 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性格和精神, 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随着汉语言文字的记载、运用而传承、发展。学习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对民族文化的学习。一个人的语言化的过程, 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过程……不同的民族语言体现着不同的民族精神。它是在思想情感上维系一个民族整体的基本纽带, 一个民族的语言总是在潜移默化中将它独特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感知方式、思维方式和某些思想观念渗透在人们的血液中, 溶解在人们的心灵里, 积淀在深层的心理结构之内[5]。因此, 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应以语言文字教育为基础。当然, 大学阶段的语言文字教育不是中、小学语言文字教育的复习或简单延伸, 而是对语言文字内涵文化潜力的挖掘与深化, 在语言文字中确立民族特有的文化模式, 通过对民族语言文字的接受进一步达到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2 建构开放结构的大学语文教材

大学语文的文化教育功能主要是靠挖掘教材的文化意蕴来实现的。文化是语文教材的母体, 它决定着语文教材的文化品性, 并为语文教材建设提供基本的逻辑理念及范畴来源。语文教材中所体现出的世界观、社会观和自然观, 所涉及的哲学观念、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审美观点、科学技术和价值体系等领域至宽, 所包蕴的信念、知识、智慧、经验、感情、态度和方法等至多, 从而使它成为教材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一种[6]。而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它随时准备输出或接受某种文化因素。从系统运动的实际过程看, 它每时每刻都在与其他文化系统、与自然系统进行信息、物质、能量的互换[7]。从静态方面讲, 文化又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体, 既有古代文化、又有现代文化, 既有民族文化、又有外国文化, 既有汉字文化、又有汉语文化, 既有人文文化、又有科学文化。在大学语文教学中, 教材通过一篇篇精美的文章, 使各种文化以多彩多姿之势呈现于学生面前。

文化体系的开放性还表现在经典文化与时代文化的结合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原创性的经典著作, 如西方的《圣经》, 我国的《四书》《五经》等典籍。经典文化作品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 在它所处的时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是其所处时代的先进文化, 并由于民众超越时空的普遍认同而积淀为民族的传统文化。在经典文化中, 人类的精神世界将会不断丰富、视域不断扩展, 创造力日渐提高。通过经典著作的解读, 可有效培养大学生的人文情怀和素养。

而每个时代又有自己的主流文化, 它是时代精神的凝聚和体现。时代,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动。所谓时代精神, 最根本的就是永不停息发展进步的精神。在这种无限发展的思想面前, 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 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 什么都不存在。人类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是以文化实践为参照, 在对主体文化意识的确证中实现自身对时代文化精神的认识, 使对象世界发生转变, 达到新型的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文化的进步在其核心价值上必然是人的自我实现, 即人的全面发展[8]。

经典文化与时代文化相统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相比较的文化构架, 不仅奠定了教材的文化底蕴, 而且不断拓宽教学思路, 使教学内容更具知识性、时代性、教育性和趣味性, 使大学语文课程内容充满活力, 使学生在生活中能展开科学与人文的对话, 在工作上能连结科学与人文的桥梁, 在视野上能沟通古今中外, 能用人文知识、人文修养来拓展自己的专业领域和事业[9]。

3 探索大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多维性、召唤性特征

教学的过程, 尤其是大学语文这类人文精神教育课的教学, 不能只是知识的灌输、训练和接受的过程, 还应是一个文化感悟、体验和创造的过程。大学生所应具备的高尚情操、坚定信念、深厚文化底蕴、高雅审美情趣, 是很难通过灌输和训练获得的。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 讲解主体教师不是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沟通合作和情感交流, 而是让作为倾听客体的学生耐心接受、记忆、存储学习材料, 使学生变成知识的容器, 造成教学过程中主体缺失, 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单向、封闭体系。因此, 探索适宜于人文素养教育的新型大学语文教学模式, 是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构的重要任务。

大学语文的教学对象与中、小学有本质的不同。经过小学、中学的学习, 大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缺乏的并不是人文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这些知识的感悟、认识和认同———哲学高度上的感悟、美学层面上的体认和社会生活领域方面的认同。因此, 大学语文教学应超越传统的教学方式, 建构一种适宜大学生智能、情感和意向的多维、开放式的教学方法, 引导其达到文化的高度和深度素养。

通过教学活动中学生、教师、文本等各种教学元素的对话, 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促成多维度交流的可能性, 是对大学语文课程文化建构的方法探索。学生与教学文本的对话是建立在文本阅读基础上的。所谓阅读是指学生从看到的书面语言作品上获取言语信息, 经过内部言语的加工编辑, 然后用自己的话来理解或改造原文词句、段落和文章结构, 与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 从而把原文思想变成自己所理解的思想[10]。由于“由阅读经验、教育水平、文化修养、生活经历、艺术趣味等所形成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 这些因素化合成一种机制、一种期待、一种对艺术的要求与判断尺度, 也是一种语感的图式, 它直接牵涉到对作品的理解, 认同或排斥[11]。通过教师的引领, 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 实现个性化的阅读, 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观点。正如鲁迅先生阅读《红楼梦》的感悟:一部《红楼梦》, 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12]。这种阅读超越了教师对文本意义的预设, 从而确立文本意义的召唤结构性特点, 开创出文本的多元意义, 从而完成文本终极创作。这是一个无限的、创新的过程, 是一种生命的激越和飞扬, 是主体知、情、意的全身心投入, 是主体思想和情感与客观对象融合的思维过程, 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过程, 也是实现大学语文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学生在解读文本意义、获取感受、体验情感中将知识转化为智慧, 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提高文化层次和品味。这种多元化、开放性特点, 正是大学语文教学的文化建构目标。

综上所述, 大学语文课程的文化建构, 对是语文教学理念的调整, 是对语文教材开放性结构的探索, 是对语文课堂教学多维度、召唤性特征的确认。

参考文献

[1]Pinar W F, Reymolds W M, Slattery Peral, et al.Uunderdtanging Cur-riculum:An Introduction to Study of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urricu-lum Discourses[M].New York:Peter lang, 1995

[2]钱穆.文化与教育[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3]叶圣陶.叶圣陶答老师的一封信[C].北京:开明出版社, 1989.

[4]黄钟来, 杨迎平.写小说就是写语言[J].写作, 2002, (3) :9~10.

[5]王尚文.学科的性质之谜[J].语文学习, 1996, (11) :16~18.

[6]朱绍禹.中学语文教材概观[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7]杨善民, 韩锋.文化哲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8]李健.论文化意识与人的全面发展[J].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1) :7~10.

[9]杨建波.大学语文的文化育人作用[N].光明日报, 2000-05-12 (4) .

[10]靳健, 石义堂.现代语文教育学[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1997.

[11]王卫平.接受美学与中国现代文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1994.

大学的课程文化 篇2

人文素质是国民文化素质的集中体现,人文精神又是国民文化素质的.核心内容.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薄弱现状,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以实施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具有多层次和多方面,构建课程体系是其基础性的工作.辽东学院如何实施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如何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 者:于立军 YU Li-jun  作者单位:辽东学院,社科部,辽宁,丹东,118001 刊 名: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ASTERN LIAOD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11(1) 分类号:G420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  

浅谈大学英语课程的文化教育的渗透 篇3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文化教育 重要性 内容 方法

当前,大多数的大学生花在英语的时间和工夫都非常多,可是事倍功半,他们英语水平却还没有成倍地提高。我们是否有需要反思一下如今的大学英语课程,到底存在着什么问题呢?面对这个问题,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在这里,本文想重点考察一下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的关系,希望能在某一程度上找出前面问题的原因。

一、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存在文化教育的不足

长期以来,我们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往往过分地强调对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学习和传授,因此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则往往采取一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语法、翻译法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即是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地毯式的查字典,课堂上则由教师全堂灌地分析句子结构、语法规律,并逐句进行翻译。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最大弊端,就是忽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忽视了英语学习中的文化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的过程中,没有把英语国家的民族文化、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介绍给学生,从而令学生难以摆脱母语文化的影响,无法从根本上提高英语的使用和运用水平,成为哑巴英语,从而无法达到跨文化的交际。

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为什么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会出现文化教育的不足呢?首先在思想上,我们缺乏对文化教育应有的重视。

我们要充分地认识到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孤立的,语言首先是存在于人们的社会交际中,传播着沟通的信息和内容,然后一部分语言脱离人们的口头,渐渐地上升到书面文学的层次,经过日积月累,语言最后凝聚成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的文化了。简单地来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特定的文化形态的负载体,是文化的结晶,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

因此,语言的学习和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要真正掌握一门语言,我们不但要学习语言的外在表现的形式,而且必须要了解这种形式背后所蕴藏的丰富社会文化和社会内涵,否则,我们不能熟练地掌握这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就不能从根本上学好这种语言。

三、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渗透文化教育

除了在思想上,要加强文化教育的重视之外,至于在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上,我们应该如何把文化教育渗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呢?

1、文化教育的内容

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我们不妨从思维习惯的差异、词汇的内涵差异、礼仪习惯的差异、典故风俗等四个方面渗透文化教育。

(1)思维习惯的差异

中国人的思维是重视整体性和综合性,西方人则相反,重视个体和分析。而且在宗教方面,中国人基本没有宗教意识,坚持天人合一,人和神是和谐统一的,西方则完全相反,宗教意识比较浓厚,人和神的关系是对立的,人对神要绝对服从,顶礼膜拜。

两种思维习惯不能说孰好孰坏,只能说两者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我们要跨文化地学好英语,必须首先要了解两者的区别,并且融合两种思维方式。一般情况下,英语文章的用词非常具体,例子也较多,显得有点琐碎凌乱,这大概都是由于西方人重个体、重分析的思维习惯所造成的。我们中国人在学习和阅读英语文章时,应该要学会适应这种行文风格,排除不必要的干扰,同时也要加强西方思维的训练,例如重视分析、重视个体等。

(2)词汇的内涵差异

英语著名语言学家威尔金斯在1972年曾说过一句名言:“没有语法不能很好表达意思,而没有词汇则什么也不能表达。”由此可见,词汇在语言的学习中占有绝对地位。由于每个地方的文化背景存在不同的差异性,因而同一样事物在不同的国家和社会中会有不同的认识,这就造就了词汇内涵具有差异性。

以动物为例,不同的民族,赋予动物不同的文化含义。例如,喜鹊(magpie)在中国人的眼中它是“报喜之鸟”,但在苏格兰人眼里则把喜鹊代表“死亡”;龙(dragon)在中国代表着“尊贵”、“权威”、“王权”,而在英美国家则把它看作是“邪恶”的代名词。

以人为例,中西方对某些人群的定义范围是不太一致的。例如“intellectual(知识分子)”这一个词,在中国“知识分子”一般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医生、工程师等一切受过教育的人。但在美国和欧洲,intellectual只包括大学教授等有较高学术地位的人,其范围要比中国所指代的要小得多。

因此,要想真正掌握词汇,不能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文化乱套在别国身上,必须在理解词的文化内涵上下足功夫,坚持不懈地大量阅读有关资料,研究其文化差异,切忌望文生义,闹出笑话出来。

(3)礼仪习惯的差异

文化教育肯定离不开西方礼仪习惯的了解和学习。掌握一定的礼仪习惯,是跨文化成功交际的必要前提。

例如,英国人喜欢在见面时,谈论天气,经常地说“Lovely weather , isn’t it?”之类的话,我们无必要直接翻译出“好天气,是不是啊?”,而是根据英美的礼仪习惯,我们判断这是一句普通的见面问候语,可以翻译为“你好啊”。这种情况类似我们中国人见面一般会说“吃过了吗?”一样,说话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十分关心对方是否吃过饭没有,而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已。

又例如,在宴会上,中国人喜欢推让、谦让,作为一种有礼貌的表现。英美人则不喜欢在餐桌上过分推让,否则会让人生厌,起到相反的效果。

(4)典故风俗

在英语的学习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实际上饱含丰富文化内涵的短语,不了解其文化背景的出处,根本无法深刻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meet one’s Waterloo”表面意识是“遭遇滑铁卢”,要知道其内在含义必须要知道其源自一段历史故事。滑铁卢(Waterloo)是比利时中部的一个城市,1815年拿破仑军队在此大败,从而结束了法国与欧洲其他国家连续23年的战争。后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用来形容 “惨遭失败、一败涂地”意思 。

又例如“Judas kiss ”,直译为“犹大之吻”,该成语源自《圣经·新约》。耶稣带领十二门徒在犹太各地传道,深得人心,因而引起犹太教上层人物的嫉恨,他们想暗杀耶稣,耶稣的门徒犹大为了30 块银币出卖了耶稣,为了使捕捉耶稣人认出耶稣,犹大便以接吻为暗号,他吻谁,谁就是耶稣。因此,Judas kiss 就表示“伪善、不安好心”、“笑里藏刀”的意思。

也有一些词语源自生活习惯或民间风俗。例如“honeymoon”(蜜月)一词出自德国古代条顿民族的 “抢婚”习俗。丈夫为了防止抢来的妻子被对方夺回去,就在新婚期间带着妻子隐居在外地,每日三餐都喝蜂蜜制作的饮料,一连30天,故称 “蜜月”,现在用来比喻初次或婚后的 “甜蜜时光”。

2、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简单地罗列三种主要方式作为参考。

(1)课前的背景介绍。

在讲解每一篇文章之前,我们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加强该课所涉及的历史背景、政治体制、地理环境、宗教信仰等有关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识,向学生进行补充介绍,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全文。

(2)中西文化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对比,才可以让学生切身地体会到母语和外语的文化差异,渐渐地就形成一种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最终提高英语的水平。

(3)运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幻灯片、电影、录像等多媒体的形式,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一些外国风土人情、社会风俗的等,让异国情调生动轻松地融入学生的思维当中,从而加强学生对异国文化的认识。

如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教育?这个问题还是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限于水平有限,笔者搁笔于此,希望本文能达到抛砖引玉之用。

参考文献:

[1]邓炎昌.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庄恩平.东西方文化差异与对外交流[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

[3]金钏.文化导入在外语教学中的探讨[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3).

[4]刘华.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目的语的文化因素导入[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6(2).

[5]姜涛.以文化为中心实施高级英语教学[J].外语学刊,1997(3).

作者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文化与文化育人研究 篇4

“文化育人”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学理念, 不但对于基础教育具有引导作用, 更加适用于我国的高等教育。胡锦涛总书记就曾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掌握前任积累的文化成果, 扬弃旧义, 创立新知, 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 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 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文化育人”的概念一经提出, 就在教育各界广泛引发热烈的反响。步入21世纪以来, 各国综合实力的高低往往是以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为指标进行衡量的, 人才的培养又包括专业素质的培养及人文素质的提升等诸多方面, 其中人文素质的提高离不开适当的文化教育与引导。因此, 对于一个拥有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 对于伟大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文化育人”应该引起我国当前所有教育部门的充分重视, 更应当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二、课程文化的体现

由于每一门学科所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不同, 因此其体现的课程文化也不尽相同。大学英语作为外语类课程, 必然会覆盖到语言背后所有的文化支撑, 这其中包含的中西方文化差异便成为该门课程特有的课程文化。胡锦涛总书记曾提出“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作为新时代的特殊要求, 每个接受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加强对本国及世界各国文化的深刻了解, 因为任何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都是以其自身的社会文化为内在动力, 并借助外来文化促进发展。纵观世界历史长河, 每次文化交流都会演变成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而大学英语课程刚好为我们更好地实现对外文化交流提供一个平台。从任课教师的角度出发, 该门学科的课程文化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语言不但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它可以传播文化, 概括文化, 更是文化的一部分, 彰显文化。因此在讲授语言知识的过程中, 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材料, 总是会遇到文化上的冲突。最常见的例子就是中英文句子结构的组成和某些词语的书写及使用。中文属于意合语言, 往往可以根据上下文和场景暗含的意思来省略衔接词甚至是主语等其它重要成分, 而英语出现时间相对较短, 语法结构相对简单, 比较注重形合。很多中国学生觉得英文不容易掌握或者写不出好的英语文章, 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课程背后的文化差异, 这不是单纯的多记忆或者多做练习就可以解决的问题, 根本的解决办法是认识到此类差异的存在。

第二, 一门语言课程所包含的文化, 也体现在对课程设计的要求上。与中文的含蓄婉转不同, 英语的表达倾向于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 不受社会身份、级别的拘束。对于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而言, 这就要求他们相对于其他课程, 要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去, 更多地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尤其是在我国学习英语的学生, 由于缺乏目标语的语言环境, 更加迫切需要营造一种类似的课堂气氛。因此, 大学英语课程的另外一个文化体现就是课堂上教师角色的变换。教师除了扮演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还要减少填鸭式的讲解, 尽快激发学生的兴趣,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 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只有这样, 他们才会减少语言学习带来的压力和焦虑, 才会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才能更好地接受这门语言及其带来的文化差异。换言之, 为了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大学英语课程的设计当中会融入很多西方国家的文化理念极其倡导的价值观。

第三, 在意识到中西方存在的文化差异之后, 很多学生会过高地看待西方的某些价值观, 产生对西方某些理念的盲目崇拜, 同时过低评价对我们中国的本土文化, 产生轻视甚至是厌恶的情绪。因此, 本门课程的另一文化体现就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的人文关怀上面。除了加强对语言知识的讲授, 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 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这也是其他课程罕有的特点。比如西方的很多国家都崇尚自由, 相对于群体格言, 更加注重个人能力的自由发展, 这符合他们国情的需求。但是对于刚入大学校门的学生而言, 如果一味推崇自由, 就会滋生懒散、不思进取等不良情绪。他们最缺乏的还是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如果一味地注重个人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与他人的协调能力, 往往会导致其无法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简言之, 大学英语课程文化一方面体现在学科知识的习得与培养上面, 文化会影响我们的语言习惯及习得的速度;一方面体现在课程的设计安排上面, 主要是教师角色的变化;还有一方面是体现在对于组织课堂者的要求上面, 教师需要对学生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

三、总结与思考

高等教育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高等教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实力的提升速度。作为指导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理念, “文化育人”的重要地位不容动摇, 因为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往往是在本国历史文化基础上逐渐形成的, 它不但关系到所培养人才的综合素质, 更加会影响到整个民族的进步与发展方向。而作为一门重要学科, 大学英语所体现出来的课程文化同样不容忽视。它不仅仅是一门语言习得课程, 更是打通中西方文化交流通道的重要工具, 也是传承中西方文化的重要载体。因此, 如何在课程文化中渗透和体现“文化育人”的理念不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也是通往成功的重要桥梁。从本门课程的角度来看, 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可供选择:

首先, 学校应提供多种渠道 (例如图书馆建设及网络平台的使用) , 丰富相关资源。其次, 教师自身应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足够的了解和理解, 这样才能对课程当中体现的不同价值观加以正确引导。第三, 在端正学生的文化观后要鼓励他们进行传承和创新, 呼唤其文化自觉。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悠久, 更需要一代人一代人的传承。

总之, “文化育人”这一理念, 不但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需求, 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更应该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文化内在于教育, 也内在于学校的整体氛围。不论是校园环境还是课程的开设, 都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大学英语作为高等学校必不可少的课程, 学生有更多机会感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 其自身体现的课程文化也对课程设计提出新的挑战。它不但要求教师要有文化自觉, 传播文化, 同时也要将文化教育的魅力渗透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之中, 渗透在文化影响之中。因此, 将“文化育人”这一理念融合到大学英语课程当中有着更现实和深远的意义, 势必会成为今后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

摘要: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速, 英语已经成为全球人民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地位的逐步提升。然而, 每一门语言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地区乃至整个民族的悠久历史文化。在讲授外语知识的过程中也会渐渐形成课程文化, 这是文化育人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成分。因此, 本文将从探讨文化育人的内涵出发, 结合教学实践, 集中讨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特有的课程文化现象, 并就如何通过课程文化渗透文化育人理念予以讨论。

关键词:文化育人,课程文化,大学英语

参考文献

[1]韩延明.强化大学文化育人功能[J].教育研究, 2009 (4) :89-93.

[2]刘运根.大学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3.

清华大学文化素质讲座课程论文 篇5

李瑾化工系 2011011792 转眼间大学就要结束了。文化素质讲座在这三年让我收获到了许多。目前为止一共听了八场文化素质讲座,每一场都颇有感触、颇有收获。

内容上,从文学到哲学,从政治到经济;时间上,从历史到当代,到未来。不得不感慨文化素质讲座给我们带来的知识面的扩增,思维面的延伸。下面,就谈一谈我对于八场讲座的总结与感悟。一. 八场讲座主题总数

我听的第一场讲座是“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王岳川教授对文化与艺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王教授认为,“艺术和国家的尊严紧密相关,跟大国形象紧密相关”。中国的文化需要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需要有中国学者走出去开讲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并尊重中国文化。自古以来,中国讲究圆融中庸,兼容并包,这种思想对当今世界现在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够被这种包容的思想能够被世界接受并认可,那么将极大地有利于人类和平的实现。王教授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进行了总结,比如,儒家文化讲究和谐,它的目的是治 丁夏教授的“历史在文学里成长-明清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讲座上,解析了明清历史小说与中国历史的重构问题。丁教授对“中国怎样推崇历史”、“中国最好的史集是怎么形成的”、“明清历史演义怎样叙述历史体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引经据典,通俗易懂,深刻入理。历史都是通过文学来反应与体现的,其形式可以为历史史书,也可以为小说等。通过文学可以使历史复活,让历史具有生命力、影响力与思想性,可以史学家了解真正的历史与文化。华夏民族对历史高度重视与推崇,这从近代历史上国共两党在文化建设上的政策措施相一致上可以看出来。

王步高教授的“诗词格律常识”讲座是令我印象最深的一场。王教授从诗词格律常识入门的角度,介绍了押韵、平仄、对仗等基本知识。他讲诗词格律与现代汉语拼音相结合,讲解通俗易懂。在押韵方面,韵腹、韵尾与韵头是没有关系的,韵腹、韵尾必须押韵,韵头不需要。四声分为平上去入,也可以按平仄进行分类,其中仄声包括上去入声。在诗词格律中,押韵的地方都是押入声。对于对仗与对联,对仗对字数、拘束、平仄、意思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讲座上最有意思的部分,便是对对联与对仗的分析,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种句子就利用了反句,通过鲜明的对比表达分明的爱憎。对于戈律师的章法句法,包括起承转合法、起程继转合法、起承转转合法,这种起承转合让诗句更加具有节奏感。而真正掌握诗词格律的知识并不容易,比如《平水韵》就有30个平声韵部,如果不能按顺序记忆,也不能做到押韵。而词不像诗那样具有严格的结构,词是长短句,所以在对仗方面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在平仄相对方面也没有要求。词的对仗一般是用得多了,就形成了固定的对仗格式,便有了后人的“填词” 李强教授的“文化传承与社会转型”讲座上,对贫富差距与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关于公平公正,可以有两种思考方式,一是要想实现公平,就要消除社会分层结构,实现均贫富;另一种观点认为,实现公平是指人们进入到这种社会分层结构的程序和机会是公平的。社会公平可以分类三类,分别是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程序公平。利用基尼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贫富差距,我国正处于转型阶段,应注意“中等收入陷阱”,在发展过程中注意平衡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避免由于人民期望过高与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造成一系列的社会后果。而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的一个基本途径就是对收入分配政策进行适当调整。

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实施、生态文明的诞生与意义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这三个方面进行了讲授。可持续发展更加关注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相比于其他国家,由于中国目前经济对资源的依赖更加严重,因此也应该更加注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渐发生变化,生态文明应运而生,只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理念,才能够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持久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经之路,只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才能得到光明的未来。

在“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这场讲座上,彭林教授首先阐述了自己对大学教育的看法。大学教育应该给予大学生们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以使青年一代能够更好地担当中国和平崛起这一重要的历史使命。彭林教授也指出了当今大学生们素质不高的一些现象及具体表现。在这些例子的基础上,从“知”和“行”这两个方面讲述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充实大学生活。这场讲座贴近生活,有种真真切切之感。隋嫚秋教授的“成长中的自我”讲座上,她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成长中遇到的种种常见现象进行了分析,包括压力、恋爱、职业规划等多个方面。隋教授关注与大学阶段的自我成长的发展特点,提出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告诉我们合理的解决方案。

苏婧教授的“大数据时代的可视化转播与创意科普”讲座,采用了案例式的教学方式,通过许多网络可视化传播案例的播放与分享,让我们认识了许多网络信息的特点。网络技术的发展,使我们人人都成了记者,人人都有麦克风,我们每个人的行动,都会成为互联网信息的一部分。

二. 心得体会:心中有担当

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心中对“担当”二字的理解更加深刻。恰逢听完了几场文化素质讲座,同时近几日回顾前几个学期的讲座时,也便有了不少感慨。

彭林教授的“士之人文精神与社会担当”讲座中,强调了大学生应有一定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王岳川教授的“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上,强调了中国学者应该走出去,将中国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钱易教授的“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讲座上,强调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的责任与担当。心中有担当,要在心中平衡各方的利益,处理好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根本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这是一种责任,是每一个清华人、中国人的责任。近几年,身边有许多清华学长主动到贵州、甘肃等贫困地区做选调生,虽然这些落后地区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他们的心中就是怀抱着这种为地区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的的想法,并不求“功成在我”,只求“建功有我”。国家的发展,正是这样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建造起来的。

心中有担当,可以促使我们以举手之劳做出“正能量”的贡献。在2014年的清华大学化工系学生捍卫“PX”百度词条这件事情中,参与捍卫词条的每一个同学,都没有想着要凭借修改词条成名,促使我们去修改词条的最大动力,便是捍卫科学阵地这样的一种担当。正如彭林教授在讲座中所说,大学生应有良好的人文素质,文化自尊,以及文化自觉。我认为,所谓“人文素质,文化自尊,文化自觉”,大概可以用“担当”一词来体现。心中有担当,不是将“担当”挂在嘴边,而是放在心中,付诸行动。二字正如清华校风所说“行胜于言”,我们应该用实际行动为这个社会做出正能量的改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正如清华今年的暑期实践主题“实践,让改变发生”。我始终相信,只要心中有理想,并且付出足够的精力与时间,那么就“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为一个清华人,我们拥有比别的大学生更多的资源,更宽广的视野,如果能将这些转化我行动,在心中树立清华人的“担当”,中国必将成为崛起之大国。三. 关于本课程的意见和建议

大学的课程文化 篇6

关键词:文化;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改革

一、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发展现状

体育舞蹈选项课在我省大学普通高校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然而,我省与全国高校和南方的一些高校相比,却显得比较落后,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的情况下,还有待于不断的提高和完善。一是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所设置的学时没有统一。由于各高校开设的学期各不相同,所以学时数也不同,有的学校为36学时,有的为72学时,还有的为144学时,比如我们学校则为144学时。二是体育舞蹈教师队伍建设尚需完善。目前在我省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的教师,90%以上不是正规的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毕业的教师,绝大部分是从其他体育项目转过来的,如从艺术体操甚至是篮球等专业转过来的。因此,难以科学地掌握教学进度和保证教学质量。三是教学大纲和教材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大纲的制定和教材的编写都是各行其事,比较随意,或者是采用其他学校编的教材,这给教学带来较大混乱。四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比较单一。在体育舞蹈教学中,还在用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老方法,没有利用多媒体教材对学生所学内容进行补充和深化,教学手段单一。五是教学内容比较少。不少学校仅开设部分舞厅舞和少部分摩登舞,且芭蕾形体没有应用到教学当中。六是体育舞蹈教学体系还没有成型, 大学生体育舞蹈协会、社团尚待进一步完善,体育舞蹈训练、竞赛零散、时有时无。总之,目前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的发展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还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

二、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我们根据大学体育舞蹈课的培养目标和特点,进行了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模式的探索,参考了比较有代表性的毛振明的《体育教学模式论》,方建新等的《关于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等。这些研究为我们体育舞蹈选项课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的体育舞蹈教学模式经历了传授动作技能教学模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等过程,通过体育舞蹈的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深入学习中央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决定,我们深刻的领会到: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体育舞蹈是文化的一部分,必须深化体育舞蹈教学的改革,体育舞蹈的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时俱进,要紧密地适应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对体育舞蹈的教学探索与实践,并通过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省级立项的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合作成功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对大学生体育舞蹈教学效果更好。

三、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过去几年我们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基本上就是部分摩登舞加部分拉丁舞的形式,内容略显单薄,形式也不够多样,学生学起来积极性也不够高,也感觉学习动作比较有难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索和学习,认识有所提高,特别是当前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充实更新,我们认识到:体育舞蹈选项课程内容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重塑了的文化,所以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内容就应该体现出体育舞蹈的文化特征和体育舞蹈的功能。既要充分体现体育舞蹈的健身性、娱乐性、艺术性、竞技性的特点,又要符合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既要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技能,又要注意吸收那些时代感较强的贴近生活的项目,从而丰富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内容,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着活跃的气氛,充分提高和发挥大学生的个性,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价值。因此,我们对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并且对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86%的学生喜欢或比较喜欢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舞蹈课。因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舞蹈的种类,在体育舞蹈的先后顺序上做了一定的调整,我们在体育舞蹈的教学内容上以简单实用的交谊舞和学生喜爱的拉丁舞为主,摩登舞为次,芭蕾形体为辅,健身热舞、街舞等作为热身活动来调节课堂气氛,使体育舞蹈教学内容丰富多彩。

四、文化大發展背景下我省普通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程考试的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的体育舞蹈选项课一直大都采用传统式的考试办法,这种仅凭技能决定期末考试分数,把课堂表现和出勤及身体素质等都忽视的做法显然是不够全面的,这样有失客观、公正和公平。这样的考试不能够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和对体育舞蹈技能的理解掌握,体现不出他们思想变化的程度,也不能全面的体现出体育舞蹈选项课的目的与任务。这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对体育舞蹈课考核方法的束缚,它存在着一定的弊端,亟待改革。特别是在文化大发展背景下,高校体育舞蹈课考试成绩评定方法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因此,我们从2012年8月开始在部颁教学大纲的基础上,结合黑龙江高校大学生的生理和体能的具体情况,根据体育舞蹈运动的特点和大学生对体育舞蹈的喜欢爱好程度及基础,针对黑龙江科技大学体育舞蹈教室的多媒体器材等条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体育舞蹈选项课成绩采用教考分离综合评定法、即在考试内容上对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舞蹈技术、技能、技巧与达标、体能、理论学习、速度滑冰、运动防护、学习态度、个性品德、运动精神、作风、平时表现、出勤和早操、课外锻炼以及健康标准的测试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并各占一定的比重。在形式上体育舞蹈专项采用统一组织、统一套路、统一技评和达标标准、统一评价。在方法上采用教考分离,教师考核的不是自己教的学生,学生按照选项班男女搭挡每次考核一对学生,其他学生监督。实践证明,这样的综合评价学生,能较全面反映学生体育舞蹈学习的情况和身体素质情况, 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了学生体育运动和舞蹈的技能,调动了每个层面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公开性、公平性、公正性和严肃性原则,改变了原有的考试无监督随意性太强的现象。从而达到更好地锻炼身体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 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结论

在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大学体育舞蹈选项课程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大学的体育舞蹈选项课的改革从教学模式到考试方法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初步形成了科学的比较完整的体育舞蹈教学体系,推动了我省高校体育舞蹈选项课的发展,实现了以体育舞蹈辅德,以体育舞蹈陶情,以体育舞蹈益智,以体育舞蹈健体;实现了大学生追求身心完美的愿望。提高了教学质量,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大学生起到了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教体艺字[2002]13号文件.

[2]张清澍,陈瑞璋,伏宇军.体育舞蹈[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寿文华,魏纯镭.体育舞蹈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教材[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

[4]杨小红. 构建高校体育活动体系一体化的初步设想[J]. 体育学刊,2002,(5).

大学英语泛读课程中文化能力的培养 篇7

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所反映出来的一种形式, 而文化是构成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如果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没有具备相关的文化知识, 这样是不可能掌握好一门语言的。从这方面来说, 文化知识实际上为外语的学习充当了润滑剂的作用, 也极大地促成语言习得, 它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这些学习过程, 学到的不仅仅是一门外语作为语言的本身, 同时也使他们有机会了解到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宗教、人文风俗、历史景观等各个方面。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开阔思路,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信息, 并增强对于外国文化的包容性。更重要的是, 文化意识的内在性只有在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时候才作为一种文化能力从而显现出来。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当中, 学生才会在目标语文化背景下观察这个世界, 思考并理解, 最终能够恰当地表达自己。著名语言学家Robert Politzer在佐治亚大学所作的关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报告中也曾指出:“如果我们在教语言的同时忽略了文化涵义, 我们则是在教毫无意义的符号, 或把学生捆绑在错误意义上。”由此可见, 文化的传授在语言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何自然也曾说过, “语言能力强的人, 语用能力不一定就强;语言知识高深的人, 不一定能在跨文化交往中取得成功的现象。” (何自然, 1994)

二、泛读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能力的可行性

首先, 由于泛读课程的阅读量大, 所涉及的知识面宽, 各种题材和体裁的文章都很丰富, 给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英语语言的机会。学生可以阅读到各种各样的真实材料, 比如报刊杂志、小说、故事、广告、报道、戏剧以及诗歌等。从广泛阅读的过程中所收集到的大量的信息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说英语国家真实的生活场景, 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目标语言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文化知识和文化能力很有可能通过泛读课程得到扩充和提高, 这是因为在泛读课程中往往注重的是文章大意的把握而并非具体语言点的学习。如果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并且恰当的背景知识, 他们就会更加投入到所读的文章之中, 理解也更为到位。教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敏感性, 引导学生不要过于关注语言本身。这种敏感性和主动参与性, 再结合一些阅读技巧, 就能够保证学生对于阅读材料的积极反馈。此外, 教师在教学中组织的一些教学活动, 比如开放式的问题、简单的解释、小组讨论和其他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学生对于特定文章的探索和理解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通过这种练习, 学生将学会如何带有情感去思考、分析和评判一篇文章, 而这一点必然会导致学生逐渐了解到隐藏在语言符号下的文化内涵, 也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为以后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打好基础。

以上探讨了在泛读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相关文化知识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教师应该在英语课堂中设法让学生了解到相关的文化背景, 尤其是让学生在感受英语语言表达的同时理解与之相关的外国文化。泛读课程, 是一种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这种可能是基于以上提出的两个条件, 即泛读课程所具备的大量信息以及教师良好的教学法。有了足够的信息输入和教师的文化导向教学法, 学生一定会主动参与到课堂上人为创造的文化环境中去。

三、泛读课程中培养学生文化知识的方法

(一) 课内外大量阅读

首先, 要鼓励学生在课内外进行大量阅读。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外语能力的一个有效方法, 通过阅读可以学习的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还有隐藏在其下的深层次的文化。“文化”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 无所不在地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中。不同的民族和社会, 甚至各社区都有自己的文化, 文化的内涵广泛地渗透在所有的学科以及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著作当中。一方面, 大量的广泛阅读保证了足够的信息输入, 学生在一点一滴的信息积累过程中逐渐了解和理解了外国文化知识。另一方面, 泛读课程也能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而这一点反过来帮助他们提高对于文章当中隐含的文化信息的深度理解。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 我们通常可以从故事、传说, 甚至是神话中领略到某种文化的特点。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 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都在强调基本的价值观, 想要给读者传达更多的文化信息。因为这些作品覆盖了广泛的文化要素, 比如关于人的生死、人际交往以及自然规律等等, 所以他们就是最好的教授文化的工具。例如, 我们想要探索美国文化, 那马克·吐温的作品就很有可读性。如果学生需要了解什么是美国式的幽默, 那么《卡城名蛙》就是最好的选择。当我们阅读一种文化的文学作品时, 实际上就是在体会某种文化的实质。因此, 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可以加强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 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在这一过程中, 教师应谨慎挑选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故事、小说或戏剧, 同时, 也要向学生推荐一个作为长期阅读练习的作品目录。

(二) 掌握阅读方法

其次, 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 这一点也是能够让学生捕捉文章文化内涵的前提。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中, 教学对象尽管有扎实的语法基础, 但在语言理解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他们习惯于“自下而上”地阅读。他们在阅读时, 凡是遇到不认识的词就一个个在字典中查找, 把对应的翻译写在下面, 他们的目的是设法认识每一个词, 看懂每一个句子, 通过把字组合成词, 再把词组合成句的过程最终理解篇章内容。这样做既影响了阅读速度, 干扰了对于全文整体意思的把握, 也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为有的学生即使能够认识文章的所有单词, 能够正确分析所有句子成分, 仍然不能理解文章内容。这种阅读习惯把学生的阅读水平限制在词汇水平上, 学生就只学会了消极地处理表面信息。因此, “自下而上”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相反, “自上而下”的方法要求学生更加关注文章整体, 这种阅读方法强调读者的主动性, 认为阅读的主要目的是获取文章意义而不是掌握单词意义, 读者应该利用上下文和语法线索来确定新单词的意义, 即使不认识全部单词也可以理解文章。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把这两种阅读方法结合起来, 对信息同时进行“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方法处理。教师要帮助学生定位理解文章的线索, 比如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开始段和结束段、主题句, 体现句与句之间过渡关系的信号词以及映射出作者情绪、观点、态度的关键词等。还有, 可以利用对于背景知识的理解以及上下文, 推断、预测文章内容。如果学生把这些阅读技巧都能很好地练习, 他们就能快速完整地理解这篇文章了, 也学会了领悟言外之意。一次成功的阅读经历, 读者体会到的不仅是作者的情感、态度以及语言本身, 更加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渗透在整篇文章当中的文化气息。

(三) 把握阅读的四个步骤

一般来说, 阅读课程包括四个步骤:预读阶段, 由老师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 或根据标题引导学生猜读文章内容, 或生动形象地讲述与之相关的情节, 或提出富有思考性和趣味性的问题,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激活阅读阶段, 浏览全文, 忽略细节, 抓住各段主题句, 跳跃前进, 获取主要信息, 了解文章大意。深入阅读阶段, 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知识, 解释重要词语和典型句型, 理清文章思路和篇章结构, 把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和传递的信息。最后是检测提升阶段, 巩固所学知识和能力, 进行必要的讨论和练习, 反思总结, 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当教师在帮助学生加强文化学习的过程中, 我们应该遵守这四个步骤, 尤其是第一和第四个阶段, 这两个阶段通常会被教师所忽略。

在预读阶段中, 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对文章做出合理的预测。在强调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还应加强有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积淀, 比如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理、人文风俗等方面, 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 阅读质量就越高。这样不仅能克服母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干扰, 养成良好的英语思维习惯, 还能提高听、说、翻译等各方面技能。

在课程设置中应适当地引入文化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这一部分可以在开始阅读之前由老师来解释, 当然也可以安排学生课后自己完成。比如, 学生通常会对文章作者的生平或是趣闻轶事比较感兴趣。可以让他们在课前准备, 在课堂上让一些学生来和大家共同分享和讨论所收集到的信息。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主题设置不同的活动。比如, 在讲授涉及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时, 让学生提前预习, 去图书馆或是上网搜索关于饮食、节日方面的内容, 上课时分组讨论, 最后每组派出代表陈述并进行总结。在进行学习英语的同时, 也对中西方文化进行了积累,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检测提升阶段是阅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如果这个阶段的活动组织好的话, 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听读理解过程中正确的推论和合理的推断能力, 可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拓宽视野, 培养良好的鉴赏力和概括力, 最终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的思想。“讨论”这一环节, 教师要充分挖掘文章中的信息, 布置科学和合理的任务, 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力求具有开放性, 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其他文化负载语言形式的学习

学生的文化知识还可以通过学习习语、谚语、俚语、委婉语等其他文化负载语言形式积累起来。这些语言形式是英语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本国文化的载体, 富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也体现了英语语言的精华, 是最真实和生动的语言形式。学习和积累这些语言形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的内涵以及隐藏在其中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差异, 让学生能够灵活自如地使用英语, 以达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比如, 宗教是英美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西方人大多信奉基督教, 习语中就有许多来自《圣经》。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 (天助自助者) , act of God (天意, 不可抗力) , Judas’s kiss (犹大之吻, 比喻出卖朋友) , Job’s comforter (约伯的安慰者, 比喻那些只会增加对方痛苦的安慰者) , God sends fortune to fools (傻人有傻福) 。除了以上提到的谚语外, 英语中的俚语和委婉语也都是英美文化的组成部分, 这部分的学习有助于英语学习者的二语习得。

四、结论

泛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技巧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也让学生全面了解了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本身的理解,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泛读, 学生获得大量的信息输入, 确保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目标语言的真实和差异, 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有效地融入了对于文化的理解。

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文化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阐述了文化导入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运用泛读课程培养学生文化能力的可行性, 提出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泛读课程,文化,语言,阅读

参考文献

[1]何自然.新编语用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张安德, 张翔.论外语教学的文化意识培养与文化导入[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2 (6) :26-27.

[3]胡文仲主编, 平洪, 张国扬著.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第107-122页.

[4]邓炎昌, 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大学的课程文化 篇8

一、大学生Cosplay亚文化

Cosplay是英文Costume play的缩写。是指年龄在17至28岁左右的动漫画爱好者刻意穿着类似的服饰, 加上道具的配搭, 化妆造型、身体语言等来模仿角色的外观与演出, 以扮演成一个自己喜爱的ACG (Anime Comic Game, 即动画、漫画与电子游戏) 角色或电影中的人物角色。所以Cosplay大体上都不脱离“扮演一个所喜爱的既定角色”的定义。

现代意义的Cosplay源于19世纪50年代的美国。迪斯尼乐园为宣传产品和招揽顾客使用Cosplay做为营销手段。虽然Cosplay起源于美国, 但Cosplay真正繁荣发展却是在日本。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日本电子游戏公司Nintendo、SEGA以及SONY之间的竞争加速了动画、漫画与电子游戏产业的普及。为了更好地推广游戏, ACG业界成功举办了大量的动漫展和游戏展。漫画商和电子游戏公司为了宣传各自产品, 在这些游戏展和漫画节中找来一些业余Cosplayer以吸引参展人群。至90年代Cosplay伴随着日本ACG产业中的电子游戏业迅速成熟及视觉系乐团的层出不穷, 而进入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

Cosplay文化传入中国时间较晚。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内地动漫文化的发展要滞后于日本、港台等地。1998年由广州动画爱好者组织的动画社会团体, 在动画爱好者的小圈子内组织过类似的表演活动, 随后在国内的漫画展上才零星出现了Cosplay。但由于日本、港台Cosplay发展的示范作用, 随着内地喜好动漫青少年数量的增长和动漫资讯的迅速传播, 内地的Cosplay也得以急速发展。

从1998年广州动画爱好者组织的首次活动算起, Cosplay进入中国已经有十二年的历史了, 作为漫画、动画、电子游戏产业重要的衍生产物, Cosplay如今已经形成了一种青少年亚文化, 更在大学校园中蔚为风潮。

二、Cosplay亚文化作为隐性课程的功能

大学生受到Cosplay的吸引, 很大程度在于Cosplay本身的多样性与创造性。在描述Cosplay对于自己的意义时, 被访者非常喜爱用“梦想”这个词。简单说来就是Cosplay对于他们的意义在于“梦想成真”的感受, 这是因为大学生不只是流行文化的接受者, 还是行动者, 以行动来为自身生产新的诠释。因此Cosplay亚文化作为大学隐性课程而言存在以下几种功能:

1. Cosplay亚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缓解和释放

参与Cosplay活动的大学生, 首先在阅读漫画作品时, 如果发现与自身有着相似经历或情感问题的人物角色, 便会情不自禁的将自身比喻成漫画中的虚拟角色, 希望借此置换其成为在漫画故事情节中生活的虚拟角色, 以替代、补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受挫的情感问题与种种遭遇。以“借此置换”这样的想法, 使用实际模仿的行为来表达对角色的情感、支持与认同, 更表达出他们憧憬生活在漫画中虚拟角色所生活的幻想空间。大学生在参与Cosplay活动时, 可以创造一个自己所向往的幻想空间, 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所不存在的理想世界。由参与者所建构的虚幻世界, 往往是真实世界的对比, 因为唯有如此, 其才可能从社会的禁锢中脱离, 迈向解放的怀抱。

由于当代大学生面对着全球化、网络化、知识化、智能化、创新化、个性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 承载着诸多的心理、社会与教育等方面的压力。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和心理调节能力的不足, 理性的调节压力的能力没有完全形成, 所以就会采用一些感性的能在同龄人中产生心理共鸣的表达方式。因此, Cosplay亚文化所构建的幻想世界, 基本上是由大学生对于现实社会中的无趣、压抑、不公平等现象, 来建构幻想中更有趣、解放、民主等基础的理想世界。

2. Cosplay亚文化有助于大学生自我认同

Cosplay是一种群体行动的文化活动, Cosplay表演与传播往往是透过一个有组织的群体方式进行, “社团组织”便是最典型的表现。这种社团中的大学生都是对同一漫画、动画、电子游戏人物类型有兴趣的同好, 社团成员之间比较容易找到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谈, 进而结识更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大学生透过活动, 可以认识同好, 进而寻求认同, 在与同伴一同参与的过程中, 通常会受到肯定和鼓励, 因而增加自我的信心。在有活动时, 社团成员很喜欢一起“出团”, 所谓“出团”就是一群同好一起扮演同一系列的角色。其实对于大学生而言, 参与Cosplay除了学习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外, 与同好“结伴而行”并获同侪团体内的认同对于大学生十分重要。

由于现代社会将重要的教育功能从家庭转移到学校内, 使学生聚集在教育机构中, 在日常生活中与成人社会活动脱节, 形成了团体, 也加强了其集体意识。大学生大部分的时间在学校生活, 不从事生产而被排除在职业结构外, 未能完全整合于社会系统中。大学生所处的时期是青年后期进入成年初期的过渡阶段, 大学生缺乏明确的角色、结构与地位。大学生在这种半独立自主的边际位置上, 虽然有相当程度的自由, 但却在心理上产生了不确定的感觉。因此当个人要获得完整“认同”之前, 必须先经过“团体认同”的过程, Cosplay亚文化使大学生在有归属感与亲密的社团气氛中学习各种社会角色, 以解决自我认同的困扰。

三、大学生Cosplay亚文化需要关怀和引导

大学服务的对象就是大学生, 学校如果要达到教育目标、老师想要达到教育目的, 不可避免地要先了解学生。就学校而言, 了解大学生亚文化更有利于学校行政运作, 因势利导或提早矫治;对老师而言, 清楚了解大学生亚文化, 将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所思与所想, 以协助学生有效学习。

大学生Cosplay亚文化除可提供学生课外的知识及技能外, 更具有社会化的功能, 可以使学生从人际关系的适应中, 学习适当的行为模式。因此, 建议学校在课外活动方面, 应积极扶植及推展Cosplay活动, 制定相关办法, 提供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并鼓励学生踊跃参加, 并在经费上给予支持, 让Cosplay社团可以聘请相关师资或举办相关活动, 以此培养大学生在群体生活中学习实际与人相处的沟通能力, 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校如果可以善加引导大学生Cosplay亚文化, 将有助于学校教育发挥其教育成效。

参考文献

[1]谢莒莎.Cosplay文化之于大学生需求满足过程透析[J].青年探索.2006.03:9-12.

[2]于长江.青春仙境—动漫文化对“现实”的颠覆和对“现实感”的追寻[J].北方美术.2005.04:25-28.

大学的课程文化 篇9

进入21世纪以来, 英语专业教学的学者考虑到现今的国际形势和对外交流的状况, 认为不能够再如往昔那样, 只是单纯地进行语言知识与技能的操练, 同时还应该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交流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做出了相应的修订。在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中, 明确指出了文化素质是英语专业学生亟需提高的素质之一, 提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体说, 就是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 除了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准确性, 还要逐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宽容性以及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 以适应日益广泛的国际交流的需要 (李映, 2002:54) 。大纲把文化素养列为英语专业教学要求之一, 和听、说、读、写、译这五大传统教学要求并驾齐驱。为了达到这一要求, 《大纲》明确了英语专业必须开设的三大类课程, 并明确指出社会文化课程是英语专业知识课程设置中重要的一部分。

基于大纲的精神, 笔者对上海部五所主要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的调查与分析, 对高校文化课程设置的依据和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 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望能够给改革中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二、文化课程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根据众多专家的观点, 跨文化交际能力可以大致分为几个层次:第一层次, 是熟悉、了解外国文化知识。这包括高级文化 (文学、音乐、宗教等) 、大众文化 (风俗习惯、衣食住行等) 以及深层次文化 (如价值观、时间取向等) 。第二层次, 是能正确地评价中外文化的差异, 能够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外国文化。第三层次, 是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技能, 能够运用所学到的语言与文化知识应付和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高一虹 2000:196;胡文仲1990;胡文仲, 1999:197;陈申, 1999:230-248;李映, 2002:54-57) 。

综合上述理论原则, 笔者认为, 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主要应包括三类不同层次的课程: (1) 浅层次课程。大纲中所规定的有关目地语国家及文化的课程以及介绍中国文化的课程, 即普通文化知识课程, 如英语国家概况、英语社会与文化、美国社会与文化、中国历史与文化等; (2) 中层次课程。旨在介绍更广阔的文化视野、重视文化差异性并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层次文化比较的课程, 如欧洲文化、中西文化对比等; (3) 深层次课程。旨在提高学生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课程, 包括系统介绍跨文化交际知识和理论、指导跨文化实践交流的课程, 如跨文化交际学、文化交际实践等。英语系开设浅层次文化课程的必要性在《大纲》已经言明, 无须累椟。至于中层次和深层次的文化课程英语系有无必要开设?答案是当然的。外语界的诸多专家都一致认为为培养文文化素养高的外语人才势在必行, 为体现英语专业的学科特色和保证英语专业的学科优势, 英语专业应该开设诸如中西文化比较以及跨文化交际学等课程 (胡文仲&孙有中, 2006:246;张杰, 2006:21-22) 。

三、调查对象、范围和结果

基于上述依据, 笔者基于网络收集了上海部分主要高校有关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信息, 对英语专业文化课程的设置做了初步的调查研究。这几所高校主要为复旦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和上海水产大学 (其中复旦大学属于综合类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属于外语类高校, 而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及上海水产大学同属理工类院校) 。

调查结果表明, 所有被调查的高校, 无论其属于何种类型, 都基本上达到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要求, 开设了最基本的浅层次文化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 (上外名称为“英美概况”) 这一课程作为必修课出现在每一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表里。另外, 由于美国经济地位的强大及其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传播和巨大影响, 所有被调查高校里也均开设了有关美国文化的课程, 如复旦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美国历史与文化”, 华东理工大学的“美国文化”, 上海海事大学的“英美社会与文化”、上海水产大学的“美国社会文化”。另外, 由于社会上和学术界日益增多的对英语系学生缺乏介绍中国文化的能力这一问题的反映, 以及中国国学的流行, 被调查中的高校中有四所都开设了有关中国文化的课程, 如复旦大学“中国文化思想”, 上海外国语大学的“中国文化要义”及“中国历史及文化”, 华东理工大学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化导论”, 上海海事大学的“中西文化对比”等。

在中层次和深层次的文化课程设置方面, 笔者发现, 此类文化课程在英语专业的设置与该院校的综合实力、高校类型、及英语系的地位密切相关。其中, 综合类大学与外语类院校, 依赖于其强大的综合实力及学科的领先地位, 文化课程的设置在广度和深度上均超越了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作为国家名列前茅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的复旦大学, 办学历史悠久, 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及科研力量具有被调查院校所不可媲美的实力, 文化氛围浓郁, 名师云集, 文化课程设置系统性, 丰富多样, 并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且不局限于英语专业, 有效整合了该校整体的人文资源, 如“英美文化专题系列”、和面向全校师生的人文类基础课程I组和II组。上海外国语大学作为全国专门的外语类院校, 英语专业教学和科研均处于学科领先地位, 以此做后盾, 该大学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设置丰富、涵盖面广泛、富有极大的广度和深度, 尤其是在有关目地语文化和文化比较类的课程设置方面, 凸显出其强大的学科力量。“东西方文化导论、跨文化交际、西方宗教专题研究、现代西方哲学精华、尼采与东西方文化、美国电影研究、欧洲电影研究、圣经选读、希腊罗马神话选读、大众文化、欧洲文艺鉴赏”等等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无不彰显出其在英语教学与研究方面的强大实力和领先地位。无论是综合类大学和外语类院校, 其文化课程的设置均体现了其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同层次上的重视, 有利于其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实际跨文化交际能力与技能的人才。

四、理工类大学文化课程设置的问题

各个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均反映出, 如今高校对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和开设不同程度的重视。作为全国著名的理工类院校, 华东理工大学在文化课程设置方面也有着其不凡的实力, 开设有“中西文化系列 (一) 和 (二) ”、“语言文化交际”等较高层次的文化类课程, 但与人文学科实力强大的复旦大学和学科领先的上海外国语大学相比, 课程设置缺乏相应的丰富性与深度, 主要原因是理工类院校, 由于其更加注重英语专业与其理工类学科相连的实用性, 在人文及文化课程设置上稍显薄弱。较之华东理工大学, 海事大学又稍逊一筹, 仅开设了“中西文化对比“这一较高层次的课程。

由于仍然受到重视语言技能这一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 加上系统性文化教学及文化研究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理工类高校, 受限于其综合实力和人文学科研究能力, 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文化素养及跨文化交际能力认识或力度还不足够 (刘祥清, 胡鸿雁, 2002:74-75) 。在其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上, 笔者发现理工类高校存在着如下的几个问题: (1) 文化课程设置比例占整个英语课程系统 (不包括公共必修和选修课) 的比例偏低, 文化教学相对于语言技能的教学仍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华东理工大学英语专业文化课程共设置约11门, 不到其整个教学计划的13%。海事大学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学时占其总学时的63%, 而文化课程无论是学时还是学分, 都不及5%。而上海水产大学英语专业在中深层次的文化课程开设方面仍是一片空白。 (2) 理工类大学的文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计划缺乏丰富性, 比较偏重与目地语文化的介绍和消化, 母语文化课程相对仍处于劣势地位, 不利于培养英语专业综合的文化素养。 (3) 在目地语文化的介绍方面, 理工类大学仍然停留在大体上的浅层介绍, 并偏重英美文化, 而忽略了对整个西方文化系统深入的介绍。如大纲中列出的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西方文化文明的根本基础并没有专门的涉及, 课程设置缺乏深度及系统性。

五、结束语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21世纪英语专业学生发展成创新人才所必备的能力之一。其培养和相关文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密切相关。本文通过对上海部分高校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的初步调查, 发现文化课程的设置与教学已受到高校英语专业的普遍重视, 但理工类高校英语专业的文化课程设置仍存在着文化课程和语言技能课程设置不平衡、文化课程设置缺乏丰富性等问题。希望本文的探究能够引起更多与英语教学有关的学者和专家的思考, 在文化课程设置及教学方面做出更多有意义的研究。

摘要: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 文化素质是英语专业学生亟需提高的素质之一, 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基于大纲的精神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关理论依据, 笔者对上海5所主要高校的文化课程设置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分析, 对高校文化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总结概括, 并分析了理工科高校英语专业文化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望能够给改革中的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提供一些有意义的思考。

关键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课程,课程设置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2]李映.试论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层次性[J].外语界, 2002, (6) .

[3]陈申.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 1999.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概论[M].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5]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选读[C].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0.

[6]胡文仲, 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 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9) .

[7]张杰.开启创造性思维人才培养的工程-我国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转换[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11) .

大学的课程文化 篇10

1999年9月颁布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修订本) 明确指出:要保证“抓好高年级的专业英语教学, 保证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2007年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 按照《课程要求》和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设计出各自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将综合英语类、语言技能类、语言应用类、语言文化类和专业英语类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 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也发现随着中小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正面临着许多压力和挑战。为了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社会需要, 必须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 以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二、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理论基础

众所周知, 英语学习的核心目的是充分恰当地使用英语的语言工具作用, 达到信息的获取和交流。那么, 大学英语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够准确恰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大学英语课程设置都应该遵循这样的核心原则。但是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的教学由于教学任务简单、功能性不强, 仍然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基本应用水平, 甚至有时还只是高中英语教学的延续, 这样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开设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基本模式是为学习者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材料和教学形式, 重点在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其教学内容趣味性强, 形式多样的课程特点, 能够多方位刺激人的感官, 调节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 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努力的内部心理倾向或内部动力 (俞国良, 1996) 。另有研究表明, 在一定的专业学术背景下进行英语学习效果更佳 (胡庚申, 2000:21) 。因为学生能够立足专业, 目的更加明确, 动机也就更强烈。后续课程的目的不再是机械地对于语言点的记忆, 而是用英语来拓展对于某一专业领域的了解, 这样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寻求, 达到学习的最佳境界。

三、后续课程的初步尝试:跨文化交际与影视欣赏

为提高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准确了解多数学生对课程类型的需求, 我们对本院机械等5个专业2003—2005级500名学生进行了大学英语后续课程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85%的被调查者欢迎在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中设置影视、翻译、写作、中西文化等类型的选修课程, 其中“影视欣赏”排在第一位, 因此影视欣赏课作为一门公选课在2005年第一次开出。全校100名学生选修了此课程。

1. 跨文化交际与影视欣赏课的特点

随着文化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的提高, 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教学, 这其中培养跨文化意识和能力对于整个外语教学的重要性也日益为人所知。其实, 外语学习中必然要涉及两种语言 (目的语和母语) 和两种文化 (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 , 因此外语教学本身就是具有跨文化性质的。也只有不限于对目的语的学习和掌握, 进而促进学生对于目的语文化的理解和母语文化的反思, 培养学生一定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 才能更适应社会的发展。

文化教学的关键环节就是对于材料的选择, 其中真实度较高的素材总是受到青睐。电影中给观众带来的文化拟真体验是被广泛认识到的。电影之所以被人喜爱就是因为它给观看者了解各种人物生活的机会。作为外语学习者, 观看外国电影就是接触地道外语和外语文化, 继而累积跨文化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本课程选择某些情节突出的英语原声影视作品, 兼顾曾获国际奖项, 影响较大并有明显文化冲撞的积极正面影视作品。学生欣赏的同时, 教师穿插进行影视评论, 如对语言、作品内容、文化、时代背景及人物的分析;另外, 通过多种形式的讨论、辩论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影视内容多一些, 加之对于影视欣赏的理解多局限于“视听”, 因此, 该课程应该确切地被列入“语言文化类”。它的课程任务是围绕影视片中的跨文化交际案例, 通过相关活动, 如分析、讨论、表演锻炼学生的思考, 逐渐积累“跨文化经验”, 培养跨文化能力。

2. 教学策略

美国跨文化学者Summerfield (年份不详) 总结了电影作为文化教学的优点在于电影能够增强对他国和自身文化的了解, 提高对他国和自身文化的意识、兴趣和好奇心, 提供体验他国文化的机会。鉴于此特点, 本课程的教学策略应遵循以下几点。

(1) 语言与内容相结合

语言教育学家克拉申就第二语言习得提出的输入假说 (The Comprehensible Input) 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唯一方式是对信息的理解, 也就是通过吸收可理解的输入习得语言知识。因此以影视内容为学习材料的课程中应根据教学目的, 并结合学生的英语水平和理解能力选择视听学习材料。因此, 教师在选择电影时应遵循以下标准:1) 要有较明确的文化内涵。2) 能够代表某些文化的主流方面。3) 时代气息强, 能反映现当代社会文化, 对以后可能的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的参考性。4) 内容健康, 不涉及色情暴力的内容。

(2) 语言文化知识与言语技能训练相结合

克拉申认为第二语言知识的获得是一种潜意识的习得, 即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获得。他认为通过习得获得语言才能在交际中自然、流利地表达思想 (张津梅, 2002) 。因此, 教师应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 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习得语言知识的条件, 而且要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实、生动和形象的语言。

本课程是提高学生对真实语言材料的理解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只有把目标语的大量习语、表达方式与其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并进行有效的言语训练, 学生所学的知识才能内化。

(3) 语言文化知识与非言语技能训练相结合

Morain (1997:363) 认为外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视觉能力” (visual literacy) 。在他看来, 一个具有“视觉能力”的人能够分辨周围自然和人造的符号, 并且可以像生活在这种环境中的人一样解释它的意义。这种能力对于一个外语学习者在文化学习方面也是必不可少的。很多时候, 外语教学者把重点放在了言语技能上而忽视了对于非言语技能的培养。而非言语却是文化和交际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课程中, 教师应有意识地向学生提及一些非言语行为, 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4) 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结合

电影在课堂上大受学生欢迎, 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它有别于其它传统和常用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有新鲜感。不少学生还想当然地以为可以像在影院或家里看电影一样轻松。这只是教师需要注意的, 没有动机和约束的学习是不能取得理想效果的。

因此, 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要充分设计好课堂活动,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地观看电影, 这样他们也会有所收获。总之, 一切课堂活动都要以学生为主体来进行。

四、考核办法

学生的平时成绩视课堂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而定, 占总评成绩的30%。

期末测验占70%, 把握以下原则:考查学生对故事片内容情节的理解、文化背景知识和自然科学常识的掌握约占30%的内容, 其余70%考查学生通过该课程学习所获得的语言能力的提高, 以小论文的形式体现。

五、结语

文化已经无可争议地成为外语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 外语教学不应该以语言学习为目标, 而是有必要除语言能力以外, 以培养学生综合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为目标。

跨文化交际与影视欣赏课程作为公选课开设5年以来, 我们意识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充分利用课外大量时间, 为学生推荐若干无法利用课堂时间解决的影片, 并在网上开设本课程相关的讨论区, 作为大学英语后续课程的补充, 这样的拓展式学习既让学生加深了对某些题材的进一步了解, 又增加了他们通过观影获得的语言输入。

摘要:本文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出发, 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应对挑战的措施之一就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后续课程。本文还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与影视欣赏课程设置实施的理论依据, 并详细介绍了本课程的模式。最后评价实践效果, 指出应避免的问题, 旨在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英语后续课程,跨文化交际,影视欣赏,课程模式

参考文献

[1]Byram, M.Cultural Studies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89.

[2]Saccuzzo, D.P.Psychology:From Research to Application.Boston:Allen&Bacon Inc., 1987.

[3]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试行) [Z].2004.

[4]毛忠明, 冯奇, 郑娟.英语多种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报告与分析[J].外语界, 2004.

上一篇:中医四诊下一篇:课程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