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文化交流

2024-07-26

东西方文化交流(精选十篇)

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1

一、文化内涵的差异

“英汉民族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思维观念的影响, 他们对数字的偏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是两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必然结果。”[1]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崇尚和谐共生和团结统一的传统, 因此对数字1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老子》中就有“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的经典阐释, 将数字1视为万事万物的源头和宇宙的开端, 足见中国人对于数字一的情结。体现在现实生活中, 中国人奉行一夫一妻、一心一意等做人做事的基本原则。同中国人类似, 西方人对于数字1也有比较正面的感情。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 数字中1最为至高无上, 是世界的源头。中国人比较欣赏数字2, 自古就有一分为二的“阴”、“阳”之说, 喜欢对称中蕴含的美感, 对偶数情有独钟, 希望生活中能够事事两全其美、生活双喜临门, 连人情交往中一般不选择单数。当然, 中国人对“2”的喜爱也不是绝对的, 一些不好的用法也处处可见, 比如成语一山不容二虎、一心不可二用。同样, 2在英语里也是褒义、贬义都有。表示褒义的提法有:for two cents;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等等。表示贬义的则有:two—time;It takes two to make a quarrel, 等等。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3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中国人对数字3感情比较复杂。一方面, 中国古代大量的思想概念都同三相关, 譬如道教的三清之说、三元、三生、三才、三族, 等等。另一方面, 中国也有“事不过三”、“三心二意”等不同的提法。在西方人看来, “三”几乎是完美无缺的, 体现着神圣、尊贵、吉祥, 比如基督的三位一体、三项美德。

二、数字喜忌的差异

在史前时期, 人们对于自然现象没法给予科学的解释, 只能将其归因于所谓的神秘力量, 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神话故事。因此,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对于相同的数字人们却有着不完全相同的吉凶理解。比如, 数字4。在许多亚洲国家如朝鲜、韩国、日本、中国看来, 数字4因为发音和“死”类似, 不受人们的喜爱。在日本的医院里, 人们看不到有四层楼房或者带四的病房;在朝鲜、韩国, 也存在同日本基本相似的情况, 带四的楼房、房间很难找到。在亚洲的某些地方, 父母往往对第四个孩子抱有成见, 因为数字不吉利的关系而对这个孩子有所歧视。在对带眼镜的人进行辱骂时用的词语是“四眼鸡”。另外, 四对人们的影响还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比如, 在选择门牌号、车牌号、电话号时, 人们对四这个号码尤其敏感和反感。一旦涉及到“十四”、“五十四”、“九十四”等数字时, 人们都特别忌讳。而在西方文化中, 人们对四没有什么忌讳, 能够比较积极地看待这个数字。譬如, 数字九。中国人认为数字9带有神奇的色彩, 而西方人则没有这种感情。在中国人的思想世界里, 数的极限9显示的不仅仅是一种神圣, 更是威严的象征, 比如皇帝是“九五之尊”、故宫的房间数是9999, 等等。“九”由于同“久”同音, 还表示言语、感情等的恒久不变, 所以有999朵玫瑰、九死一生、、一言九鼎的提法。在西方人看来, nine没有特殊的含义, 一般用来表示“多”、“深”。比较经典的例子比如A cat has nine lives (猫有九命) , on cloud nine (得意洋洋、高兴万分) , 等等。另外, 对于6和8, 中国人也有着特殊的情感。“6”寓意六六大顺, “8”则同“发”谐音, 两个数字在电话号码、汽车牌照、商铺取名等领域都广受欢迎, 其承载的意味已不是简单的表示数量或序码那么简单, 有着丰富的寓意。

三、宗教神话方面的差异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的下数字文化的差异很多都与宗教神话有关。正是由于存在渗透着不同理念、价值判断的宗教神话的存在, 导致同样的数字却有着不相同的认知。譬如, 西方人认为13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避免这个数字的出现。原因当然有很多, 但没有统一的意见。首先, 人们认为这同耶稣遇害有关。传说中耶稣正是在13日举行的13个人的宴会上, 被自己的弟子犹大出卖给了犹太教当局, 导致了耶稣的苦难和不幸。因此, 人们视“13”为苦难和不幸的象征。其次, 对“13”的排斥同一则北欧神话相关。火神Loki是众神中排名第13位的神, 在他的挑唆下黑暗盲神Hoder将自己的兄弟Balder置于死地。同时, 在葬礼上Hoder又是第13位吊唁者。从此之后, 西方便有了对于13这个数字的避讳。当然, 同13相关的传闻还有很多, 比如古代波斯人认为的十二个轮回结束之后宇宙的混乱, 比如汉莫拉比法典的第13条法规、十字军东征时的13圆桌骑士, 等等。当然, 西方人对数字13也不是一概排斥的, 在某些基督教祭典中就有13信条的仪式。

综上所述, 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的差异有许许多多的表现形式, 其中的原因也十分复杂。事实上, “数字本身不具有特别多的文化含义, 由于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把它与自己所使用的语言、宗教信仰、过去的经历, 以及对自己或他人寄予的美好祝福相连起来, 给予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尽管东西方吉利数字和禁忌数字不同, 但人们所表达的思想以及所赋予这些数字的哲学内涵是完全一致的, 只是中间媒介不同而已。”[2]因此, 我们要深入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数字文化之间的差异, 扩大跨文化交际间的深度。

摘要:数字是人类为满足生活需要和社会需求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 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然而, 受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宗教信仰、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因素的影响, 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之间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数字文化。本文拟对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文化间的差异以及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数字,差异

参考文献

[1]胡国强.试论东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的成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3)

7.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篇2

城南中学初三历史讲学稿 第七课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编号7

东台市城南中学初三历史备课组

目的要求: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古代连接欧、亚、非三大洲的商路;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和传

播;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马可•波罗行记》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马可•波罗在元朝的生活与工作经历。

教学难点: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教学过程:

一.“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1. 很久以前,一条条陆地和海洋商路就把三大洲连系在一起,其中就有著名的连接亚欧的“_________”。

2. 简述这些商路中的贸易概况:

3.阿拉伯人在这些商路上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4.阿拉伯数字是如何发展的?(为什么人们把“0~9”这十个数字称为“阿拉伯数字”)

二.元朝宫庭中的意大利人

1. 13世纪时,一些意大利人往来于东西方商路上做生意,其中得到元世祖忽必烈赏识,被留在宫庭中任职的是_________

2.你认为马可•波罗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什么作用?

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3

摘 要:作为罗马帝国的延续,拜占庭帝国在世界古代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而其首都--君士坦丁堡的位置正好处于东西方世界的交汇之处。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拜占庭都是古典文化传统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它还是基督教文化繁荣的重要基地,对西欧的中世纪文化(也同样对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的文化)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影响。探寻君士坦丁堡城市的起源和发展,总结拜占庭帝国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了解和探索古代地中海地区文明和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K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4-0013-02

拜占庭帝国(或称东罗马帝国)的历史始自公元324年君士坦丁皇帝重新统一罗马-地中海世界。在6年后的公元330年,该国启用了位于亚欧大陆交接之处、黑海和爱琴海之间的新都: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雄踞博茨普鲁斯海峡西侧,其原址为古希腊的殖民城邦拜占庭。它扼守黑海和地中海、欧洲和亚洲两大交通要道。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它很快成为世界各地商人的汇聚之地,而且它也一直是欧洲东部的文化中心,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沟通起到了关键的纽带作用。

一、君士坦丁堡的起源与发展

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是拜占廷,是古希腊时代建立的殖民地。在公元前13世纪时迈锡尼文明的聚落,然而关于这一时期所知甚少。①公元前8至6世纪,希腊人继腓尼基人之后,开始积极发展造船事业,并同腓尼基人展开激烈的商业竞争。接着又紧跟腓尼基人之后,开始了海外殖民活动。希腊人在小亚细亚西部沿岸、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并通过爱琴海岛屿、赫勒斯滂海峡(今天的达达尼尔海峡)、博斯普鲁斯海峡一直达黑海沿岸,都建立了殖民城市,而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拜占廷就是希腊人最早的殖民城市之一。

公元前7世纪,来自麦加拉的古希腊殖民者在连接黑海和地中海、隔开欧洲与亚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的亚洲一侧兴建了卡尔西顿城。几年之后,他们又在卡尔西顿城的对岸修建了一座新的城市,并以他们的首领柏扎斯的名字命名了这座城市,取名为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②。由于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拜占庭在随后的数百年里在政治、经济、军事诸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古罗马时代,拜占庭的发展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它与多个希腊政权联合,但是从来没有建立自己的霸权。在公元前150年,拜占庭被纳入了罗马帝国,成为其边缘地带的一个自由朝贡城市。公元196年,罗马皇帝谢普提米乌斯?塞维鲁为报复拜占庭支持他的敌人,将其夷为平地,直到4世纪初,拜占庭都没有恢复过来。③由于拜占庭得天独厚的优越地理位置,以至于塞维鲁也不会轻易地废弃这座城市。在它的遗址的基础之上,塞维鲁重建了这座城市,并且扩大了城市的面积,增加了城市的防御设施,更名为安东尼尼亚。以新的名称命名的拜占庭得到了长时间的平稳发展。百年之后,3世纪危机和奴隶大起义席卷了几乎罗马帝国全境。经历危机和镇压起义之后的罗马帝国,经济已经到达了崩溃的边缘,特别是帝国的西部地区,人口锐减、农业停滞、商业凋敝。而各路军阀则开始混战以争夺最高权力,罗马帝国已然是名存实亡。

相比于西部的动荡而言,帝国的东部是相对稳定的,它的多种经济成分受到的冲击相对小得多。隶农经济和农村公社经济逐渐发展壮大,并且由于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发展起来的东西方贸易更趋活跃,形成了以亚力山大和安条克城为中心的国际商业贸易区。而拜占庭的旧址所在地由于控制了东西方交通的汇聚点占据了极其重要的贸易和战略地位。经济优势的凸显提高了帝国东部的政治地位,帝国晚期的罗马皇帝越来越倾向于居住在帝国的东部地区。

君士坦丁大帝——作为罗马帝国晚期最杰出的皇帝——充分地认识到了帝国东部地区的重要性,他力排众议,选择了拜占庭作为新的首都所在地。公元324年,君士坦丁皇帝下令开始修建新都,历时6年时间,在公元330年新都落成启用,并且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它坐落于易守难攻的半岛上,受惠于著名的天然良港黄金角湾,拜占庭因此能够控制博斯普鲁斯海峡——而这一水道连接了黑海和马尔马拉海,并且通过达达尼尔海峡,连接爱琴海和地中海。④这是一处条件极佳的自然港湾,全长约10公里,主航道宽约460米,并有多处分支水道,可供船只停泊。优越的地理位置给当地居民带来财富,因此被称为“黄金角”(希腊神话中,羊角是丰收和财富的象征)。不仅如此,君士坦丁堡还是罗马帝国重要的军事大道埃格南地亚大道与小亚细亚地区军事公路的交汇点,是通往亚洲的必经之地。由此可见,君士坦丁堡不仅可以凭借一面临山两面靠水的地势防御来自各方面的进攻,又可以利用便利的水陆交通发展商业,有着得天独厚的经济和战略优势。

二、君士坦丁堡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

多年的建设,使君士坦丁堡成为了一座辉煌壮丽的城市,空前繁荣。吉本就曾说道:“一切凡能有助于显示一座大都城的宏伟、壮丽的东西,一切有助于为它的居民提供便利和娱乐的东西,在君士坦丁堡这座城市的四墙之内无不应有尽有。”⑤此后的近千年的时间里,君士坦丁堡一直是地中海东部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对东西方世界的文化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君士坦丁堡的商业繁荣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入。君士坦丁堡三面环水,扼博斯普鲁斯海峡和黑海的出海口,地跨欧亚两大洲,是联络欧亚交通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在发现直通印度的道路之前,这座城市始终是个巨大的贸易市场,日益成为东西方“奢侈和贫困的主要中心”。⑥从君士坦丁堡的前身拜占庭建立以来,这里就是世界各地商船的汇集之地,城市中心地带建立的巨大商业区和方形的塞奥多西广场,这是罗马军事大道的汇合点,也是全国最大的集市贸易区。“在没有开辟通往印度的捷径以前”,它是“广泛的贸易中心”。⑦城市之中作坊店铺林立,商号钱庄相邻,店铺分区设立,鳞次栉比;东西方的商人汇集于此,各类商品琳琅满目,交换活动非常活跃;街道上各种肤色的商贾身着各国服装穿梭来往,人们使用各种语言进行交易和交流。发达的对外贸易成为君士坦丁堡商业经济的一大特色:向东,君士坦丁堡主要是与波斯、印度和中国进行贸易,产自这些地区的香料、香水、宝石、稀有金属、檀香、麝香、樟脑、生丝、棉花、丝绸和精美的羊毛织品等特产,都会源源不断地运抵这里,再从这里经由地中海转运到巴尔干半岛以及西欧和北非各地;西面和北面,它与东欧和北欧乃至西欧地区一直保持着良好频繁的贸易往来,来自欧洲的谷物、咸鱼、蜡、毛皮、食盐、蜂蜜、鱼子酱、琥珀、铁、铜甚至是奴隶等商品,都是通过君士坦丁堡的商路转运到世界的其他地方。而君士坦丁堡的出口的商品,包括布匹、金银制品、雕刻的象牙、玻璃、玛瑙杯子、花瓶、镶嵌物、水果以及醇美的佳酿和其他特制的奢侈品,也不断满足着上述这些地区的需求,极大地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在君士坦丁堡的带动下,拜占庭帝国的对外贸易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在当时的条件下,君士坦丁堡的市场中,几乎能够见到世界上其他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商品。正是得益于君士坦丁堡繁荣的商业和贸易,才促成了东西方世界深入交流和广泛沟通的局面的形成。

其次,在受益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带来的贸易繁荣的同时,君士坦丁堡对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贡献和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拜占庭人继承了古希腊、罗马时期人们崇尚文学、热爱艺术、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并在前人取得的成就上再创辉煌,给世人展现了一段独具特色却又崇尚古风、兼容并蓄、既先进又古老的文化发展进程。并且由于君士坦丁堡地处欧亚交通的要道,因此它与各种文化存在着广泛的交流和影响,不断推动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它的东面是历史悠久的波斯和亚美尼亚文化,西南面的两河流域和巴勒斯坦地区的古代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南面不远处是著名的文化中心亚历山大里亚。拜占庭文化长期吸收并融合且不断影响着周边地区和民族的文化。在拜占庭帝国与这些国家和民族进行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斗争的同时,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在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君士坦丁堡频繁的对外经济交流,使它的文化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优秀传统——“在吸收了古典希腊罗马的同时,也不排斥西亚和远东民族的文化艺术”,⑧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他们广泛接受东方的文化和学术思想,尤其是古代犹太和波斯的民族文化,其非理性化的神秘主义色彩与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理性和批判性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君士坦丁堡的自然科学领域,拜占庭人所使用的先进的医疗技术、医疗设备,并建立起来的医疗制度,以及他们拥有的几乎与现代社会同步的历法,对当时的东西方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推动西方世界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深深地影响了东方世界,而且,时至今日,人们还在从中受益。

当西欧各国处于粗俗无知的愚昧状态时,君士坦丁堡已经拥有了相当的文化繁荣。黑海北岸的斯拉夫人,阿拉伯人以及西南亚和非洲都与君士坦丁堡保持着文化和宗教上的密切联系,它的文化随着对外贸易联系的扩展对周边的基辅罗斯、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宗教信仰方面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王侯贵族、富商大贾在与君士坦丁堡的长期贸易和战争中,熟悉并且最终皈依了基督教(东正教),使基督教逐渐成为东欧和北欧地区居民的主要宗教信仰。伊斯兰教的兴起,也受到了君士坦丁堡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响。有伊斯兰信仰武装的阿拉伯人不断在近东、西亚和北非地区扩张,占领了原属于拜占庭帝国的大片领土,但是他们也从对手那里学习到了罗马的政治理论思想、古希腊和君士坦丁堡的历史文化,从而将中世纪的阿拉伯文明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另外,由于君士坦丁堡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与东方各国乃至更远的中国都建立了经常性的经济文化联系。拜占庭是中国丝绸的重要进口大国,君士坦丁堡的钱币和工艺品也曾通过丝绸之路传至中国,对古代东方艺术产生了影响。

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拜占庭帝国又延续了近千年,成为跨越古代、与其他中世纪国家并行发展的一大文明。在整个中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都是东方与西方、欧洲与亚洲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其丰富多彩、独具魅力的文化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注 释:

①A.E.J.莫里斯.城市形态史—工业革命以前(上册)[M].商务印书馆,2011.241.

②L.S.Stavrianos. A Global History[M].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4. 201.

③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下册)[M].上海世纪出版社,2011.175.

④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38-339.

⑤爱德华·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上册)[M].商务印书馆,1997.382.

⑥卡尔·马克思.历史学笔记[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16.

⑦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九卷)[M].人民出版社,1976.14.

⑧石云涛.三至六世纪丝绸之路的变迁[M].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385.

中国茶文化在东西方交流中的影响 篇4

1 中英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神农本草经》上记载,中国古代的炎帝神农氏为了治病救人,亲自到深山之中采药、试药,对草药的药性与功效做实验。一日神农氏误食毒草,感到浑身不适,情急之下随手从地上拾了几片叶子放进口中咀嚼。让人意想不到的是,神农氏吃了这几片树叶后顿时好觉好多了,这叶子就是从茶树上掉落下来的茶叶。虽然我们无法考证一段史料的是否真实。但是,通过研究相关文献资料及对地理环境的考察,可以确定茶叶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先人发现茶叶的药用功效后,开始大量种植茶树,并把茶叶作为一种饮品饮用。到了唐朝时期,中国的茶叶发展已经到达了一定规模。这时的唐朝国泰民安,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几乎每年都有来华访问或游学的僧侣、传教士以及外国使节,唐朝皇帝把茶叶作为一种贵重的礼品馈赠给这些外国人士。他们把茶叶带回了自己的国家,茶叶由此被传播到世界各地。

十七世纪,荷兰人把从中国购买的茶叶献给了英国皇室,英国皇室成员尝到了茶叶的口感,十分喜欢。于是,在英国贵族圈,“饮茶风”很快盛行开来。后随着茶叶的普及,茶叶价格也越来越低,英国的平民也开始饮茶。茶叶发展成为英国的三大饮品之一。

茶叶传入英国后最开始只是一种物质消费品,并没有特定的文化内涵。英王查理二世的王后凯瑟琳是一位葡萄牙公主。她酷爱饮茶,在她的“带领下”,饮茶风在英国皇室迅速蔓延开来。凯瑟琳也因此被称为“饮茶王后”。茶叶成了英国王室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只有皇室成员才有机会接触到这种贵重的饮品。

十八世纪中期,英国的贵族妇女为了打发下午无聊的时光,也为了充饥聚集到一起饮茶、吃甜点。这就是英国“下午茶”的起源。这一做法被其他贵族妇女争相效仿,“下午茶”便流行开来,并成为英国上层社会的社交礼仪。随着茶叶的普及,茶叶逐渐成为全英国的饮品。英国的茶文化也逐步兴起。

2 从中英茶文化对比看中国茶文化对东西方交流的影响

2.1 中英茶文化内涵对比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是“天人合一”。中国茶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时期。在这段历史时期中,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获得自然对人类的回馈。所以,中国儒释道三家文化都体现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国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汲取三家思想的精华,逐渐形成具有特色的茶文化体系。早期中国的佛家僧侣多从事农业劳动,包括种植茶树。在种植茶树的过程中,他们产生了种茶心得。此外,还有制茶、煮茶、品茶,僧侣们把这些行为与佛教修行联系起来,形成了茶禅文化。道家推崇“自然无为”的思想,认为万事万物都应该回归自然,不要人为地去破坏。道家主张通过饮茶去除世俗杂念,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这样,便可以大彻大悟,得到人生的智慧。除了对饮茶者思想上的“净”,道家还提出饮茶时用到的所有茶具都要“洁”,不能有任何瑕疵和污垢。中国儒家士子受佛道两家思想影响,在仕途上不得志或遇到其他困惑时,把品茶当作获得心灵慰藉的一种渠道。总之,中国的茶文化不仅可以怡情养性,还蕴含着许多人生哲理。

英国的茶文化思想则与中国茶文化思想截然相反。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英国处在商业文明的文化大背景下,不断与自然“对抗”才逐步发展起来。所以,英国人更渴望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这就是英国人偏好饮用红茶的原因。红茶不仅需要人工发酵,还要加入牛奶和糖等调味品,英国人在加工、饮用红茶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心理满足感。

2.2 中英饮茶风俗习惯对比

中国人饮茶讲究一个“品”字,除了“品”茶的色、香、味、形,还要“品”一种精神享受的境界。所以,中国人饮茶时都要选择一个清幽宁静的场所,抛开心中的一切凡思、杂念。同时,还要把所有茶具都清洗得一尘不染,以求获得精神与情感的领悟,悟出一些人生哲理。用“存天性、去物欲”这句话来概括中国的饮茶风俗习惯最合适不过了。

英国饮茶风俗习惯与中国存在很大的差异。英国人喝茶时喜欢在茶水中加入牛奶和糖调味,同时,英国人喝茶时还会吃一些饼干、糕点充饥,边吃边喝。英国有一首歌谣“当时钟敲响四下时,世上的一切瞬间为茶而停。”在英国,下午四点钟你到朋友的办公室找人是绝对找不到的,因为他们都去喝下午茶了。除了“下午茶”,英国还有“早餐茶”、“告别茶”等多种饮茶习惯。顾名思义,“早餐茶”就是在早餐时喝的茶;“告别茶”就是在晚上睡觉前向家人告别喝的茶。此外,英国还有茶宴、花园茶会、野餐茶会等各种名目的饮茶习惯。

2.3 中英有关“茶”的诗歌文学作品对比

中国古人讲究“琴棋书画诗酒茶”。饮茶被誉为中国古代七大雅事之一。古代的文人学子作诗时常常饮茶助兴,“茶”在中国是重要的文学意象之一。纵观中国的诗歌文学作品,与“茶”有关的作品比比皆是。《诗经·大雅·绵》中有一句“周原,堇茶如饴。”这算得上是中国最早的茶诗了。白居易的诗作《菊生访宿》中有一句“村家何所有,茶果迎来客。”。后人将中国古代茶诗收集起来,整理成一部书《中国古代茶诗选》。这部书中有二百多首茶诗。

英国文人也喜欢茶诗茶歌。最具代表性的是Alexander Pope所作的The Rape of the Lock(《额发的凌辱》)。这是一首讽刺长诗。诗中有一句“Here,thou,great Anne!……Dost sometimes counsel take/-And sometimes tea.”这首诗中巧妙地表达了对“Anne”的讽刺。

此外,在中国“茶”还有这特殊的指代意义。红楼梦中有一句“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在中国古代,女子受聘时都要“吃茶”。后来“吃茶”就成了“女子受聘”的指代词。这也就是中国古代俗语“一女不吃两家茶”的缘由。在英国,“茶”指的是某人关注和喜爱的东西。上文提到,茶叶刚传入英国时十分贵重,英国平民根本买不到茶,但他们却十分渴望得到在英国上层社会流行的茶叶。因此,英国人遇到自己喜爱的人或物,或想要得到某人或物时,往往会发出感叹“It's my cup of tea”。英国有一句俗语“for all the tea in China”,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即便是把中国所有的茶叶都给我”。实际上这句话的比喻了“无论给多高的报酬,我都不会……”从这些比喻中可以看出,英国人对茶叶的痴迷可见一斑。

2.4 中英茶文化发展历史对比

上文提到,中国开始饮茶始于几千年前的神农尝百草。古人发现了茶叶的药用功能。为了治病或保健,便开始饮用。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步在中国兴起。僧侣们把与“茶”有关的活动看作修行方式,并大力推崇。上层统治者与文人学子受佛教思想影响把饮茶当做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到了隋唐时期,饮茶之风已经遍及全国。

英国人最早认识茶时,也是将其视为一种药品。1615年,中国的茶叶经由荷兰、葡萄牙转入英国。这时,英国认识茶叶的人还很少。1644年英国在中国福建厦门设立了专门采购茶叶的商务机构。茶叶的英文对应词“tea”就是由福建方言转化而来的。英国虽然从中国直接进口茶叶,却不敢饮用。他们把茶叶看成一种药品,主要用于治疗昏迷、虚弱等病症。就连英国皇室成员也不敢“开戒”。酷爱饮茶的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给查理二世后,饮茶之风在英国上流社会成为一种时尚。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英茶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但中英茶文化的起源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中英两国都是在发现了茶叶的药用价值后才开始饮茶,并逐步形成茶文化的;中英两国的茶文化最早兴起于上流社会。经过一段时间的演进,才被大众认可和接受。对整个世界而言,中国茶叶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意义,它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重要的饮品,更是承载中国茶文化的载体,并且发展出了丰富的茶文化体系。无论是中国茶文化,还是英国茶文化都是世界茶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享用不尽的文化遗产。

摘要:在世界范围内,中国是最早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的国家。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滋养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这一系列物质活动得到了升华,形成了中国茶文化,之后中国茶文化又吸取了儒释道三家思想的精华,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茶叶被传入西方国家后,受到西方国家的喜爱与欢迎,并逐步发展起自己的茶文化。本文在阐述中国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英国茶文化为例,探讨了中国茶文化在东西方交流中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茶文化,英国茶文化,茶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王霓.跨文化视野下的中英茶文化比较[J].文史哲,2011(34):36-42.

[2]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2010:22-33.

[3]兰冰.浅议西方茶文化及英语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1(6):23-25.

[4]张稚秀,孙云.西方茶文化溯源[J].农业考古,2014(2):6-9。

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教后反思 篇5

在此次国培学习完《上课基本功》这一模块后,我提交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的教学设计,后来又进行了再一次修改,现将教学反思记录如下:

第一:教学思路清晰,知识线索明了

这节课思路比较清楚,教学重点难点突出: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马可・波罗主要活动及贡献,分析世界各民族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树立国际交流的意识。各个环节之间联系紧密,知识内化较好,层层递进。

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对比,如引导学生回忆中国古代史内容,分析元朝时期外国商人、使者频繁来往元朝的原因。

第二:设计问题能引发学生兴趣,比较问题教学发散学生思维。

如设计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流有那些历史意义呢?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的提示很有必要,比较不同交流方式的结果,是得出结论的一种好方法,学生容易理解。还有你打算如何做国际交流的使者?做一件事情或一份职业,联系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呼吁热爱祖国、热爱和平,做和平交流的使者。

第三:注重思维拓展和精神品质的学习

如马可・波罗一行跋山涉水、克服重重困难来中国的.事迹给了你什么启示? “《马可・波罗行纪》一书对东西方文化交流有何影响?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给了你哪些启示等,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

又如我们知道了古代文明交往两有种方式,哪两种呢?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各民族各地区交流愈来愈频繁、方便的今天,世界依然存在着强国与弱国,依然有着另一种交流的方式――暴力战争。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联系暴力冲突带来的结果来比较、看问题。

第四:讲练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在改进中,我增设了课堂练习这个环节,使学生注重联系学习内容,温故而知新,再次简单回顾课本知识,也使课堂效率有所提高。

浅谈东西方戏剧的交流 篇6

一、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实践的影响

早在1755年,法兰西喜剧院就曾演出过由伏尔泰根据中国古典戏剧名著《赵氏孤儿》改编的《中国孤儿》,不过那只是对故事情节的改编借鉴。至于中国戏曲的艺术手法,十九世纪的法国人彼勒梯也尔曾做过如下概括:“我觉得在中国戏剧与我们的戏剧之间唯一的不同——是婴儿的呀呀而语和成人言语之间的差别。”(伦纳德.C.普郎哥《东方戏剧与西方戏剧》)在他看来,中国的戏剧显然还处于“摇篮时代”。十九世纪,也正是自然主义之父左拉的时代,受他的影响,中国戏曲的写意性特性自然被西方戏剧界诟病,无论程式化的表演方式、虚拟留白的舞台都是西方人无法理解的。

进入二十世纪,西方自然科学的兴起带动了各种思想风潮,也使西方戏剧的思想流派变得复杂。“摇篮时代”的中国戏曲摇身一变为前卫的“超现代的戏剧技巧”。这一时期《灰阑记》是比较突出的一例。元杂剧《包待制智赚灰阑记》传人西方已久,早期曾有过裘利安的法译本。德国的克拉朋和布莱希特在上世纪20、30年代先后改编成两种《灰阑记》。当年布莱希特正是通过观看克拉朋版的《灰阑记》开始了认识中国戏曲的过程。在东、西方几个不同版本的《灰阑记》中虽然有不同的情节和细节处理,但中心都是通过灰阑断案的情节检验人类共有的真诚的母爱。

《灰阑记》一例从文学层面说明了东、西方戏剧具有人类的普遍性。鉴于东、西方戏剧体系的主要区别在于表演方面,有必要提及这两方的渗透和交流情况。以程式化为例。历来被认为是中国戏曲表演体系中的重要特征。但是在西方古典戏剧的进程中也确实存在过,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即兴喜剧就具有高度的程式化特征,并且曾经兴旺了二三百年的时间。曾经一度流行的欧美音乐剧是多种艺术因素的综合,也具有一定的程式,只是由于观众并不要求它具有高度规范化的程式,所以它只能说具备了一些程式化的雏形。可见,程式化并不是中国戏曲的专属,它可以看作是人类戏剧活动的一种艺术手段和方法,不仅在不同的戏剧样式中地位、作用不同,而且在不同的时代中兴衰的情况也不同。

二、中国戏曲对西方戏剧理论的影响

京剧大师梅兰芳于1930年访美、1935年访苏,真正开启了一扇让西方了解中国戏曲的窗,使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戏剧独特的艺术魅力。1934年,英国伦敦国家人民剧院尝试用中国戏曲的方式演出《王宝钏》并获得成功。不少美国大学也演出过中国戏曲,其中最多的是《灰阑记》和《王宝钏》,他们在演出中采用绚丽的戏曲服装、具有象征意义的面具脸谱和简单的戏曲程式,甚至还设计出一个有上、下场门的舞台结构,演员用散文讲话,音乐有中国特色,也用打击乐强调上下场动作。

布莱希特、梅耶荷德、柯普、热内等西方戏剧家在接触了中国戏曲后,借鉴了其中的形式和技巧,运用于自己的戏剧理论和实践,在各自所处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了大胆探索,由此产生出的各种理论表述和演出实践构成了现代西方戏剧革新链条中的一系列重要环节。以布莱希特为例,他在青年时代曾接触过与中国相关的戏剧演出并留下了印象,1935年在莫斯科观看了梅兰芳的京剧演出之后,认为从梅的表演中终于替自己长期以来推行的“离间”的表演理论找到了印证。从此以后,布氏一直对中国传统舞台艺术持高度的评价。中国戏曲也正是通过这批革新者的探索,对西方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现代西方戏剧的革新中,中国戏曲的传统表演体系成为西方戏剧家主要借鉴的对象。应该说,西方也有自己的非写实传统,如古希腊戏剧的一些表现方法。但这一传统在西方一度中断,不像中国戏曲一直延续至今并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生命力。这样,中国戏曲不仅使西方戏剧革新者可以从中借鉴写意戏剧的精神、方法和技巧,而且还帮助他们了解到自己曾经的部分戏剧传统。

西方戏剧由十九世纪末与中国戏剧传统的对立到二十世纪革新派们主张的与中国戏剧传统的平行,主要依赖于思想的开放。正如肯诺德在《戏剧入门》中所说:“二十世纪的西方戏剧愈益趋向于东方戏剧的自由和想象。剧作家采用独自并直接对观众讲话,经常在通明的灯光下当着观众换景:面具、象征性道具和片段布景的运用对经常看戏的观众是可以接受的。同时,空间与时间的处理可以是完全灵活的——”中国戏曲促进了西方戏剧的革新,使他们看到,写实形式并不是表现现实的唯一方式,高度假定性的方法也能创造一种现实的真实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戏曲并不像某些我们自己人所认为的那样,是落后的,脱离于时代的产物。

三、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融会贯通

中国戏曲与西方戏剧的本质差别在于:戏曲是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演艺体,其舞台艺术统一表现为写意性,有着高度的程式化和虚拟性特征。西方戏剧是以演员的舞台语言和动作为表现手段来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活动。它与舞剧、歌剧是并列,虽然可能借鉴了其中的艺术元素,但顾名思义,表演仍以说话为主。西方戏剧的舞台艺术有多种表现方法,分属不同的流派,是一个分支众多的联合体。

西方戏剧体系成熟于十九世纪,当时就有表现派和体验派的对立之争,这似乎使人产生错觉,仿佛统一的西方体系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西方戏剧体系中的表现派和体验派只是其中的两个主要分支,另外还有众多其他艺术流派。但是不论表面看来各派观点如何不同,分歧如何激烈,其思考的基点是共同的,即演员和角色的关系是“合”还是“分”的问题。但是透过它们的表面,可以发现它们与模仿说都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西方戏剧体系中的不同派别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戏剧的模仿说,各戏剧流派只是拥有共同哲学和美学渊源下的支流和衍生物,它们共同构成了庞大的西方戏剧体系。

由此可见,西方戏剧体系的形成是由共同的理论基础提供指导,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体系。对于中国戏曲而言,则完全是另外一种情况。

中国戏曲体系的发展道路可以归结为实践出真知。从其本源来看。是由社会历史的发展促成的。中国戏曲从“以歌舞演故事”的幼苗,通过广泛吸收各兄弟艺术门类的养料,成长为一棵茁壮的大树,在逐渐成熟以后,才开始加入戏曲理论家的探索与扶植,继而形成了整体特点突出的一套完整的体系。

对今天的中国戏曲改革来说,是东方与西方戏剧的又一次碰撞。戏剧作为全人类的艺术活动,具有人类的普遍性,莎土比亚曾借哈姆雷特之口说过:“自有戏剧以来,它的目的始终是反映人生。”因为有着普遍性,所以在历史的长河中,东西方戏剧曾经不可避免地产生过多次交汇。

近一百年是东、西方戏剧互相冲击、交汇的时代。有意思

的是,东、西方戏剧的相互影响呈现为交错的状况,即:现代的中国戏曲在西方戏剧传统的影响下走向写实、再现;而现代西方戏剧却在中国戏曲传统的影响下走向写意、表现。这一进程包含着两种戏剧文化相互渗透的辩证关系,每一方都从对方的戏剧传统中寻求自身革新的支持。

四、中国戏曲的“洋为中用”之路

中国戏曲的第一次重大改革发生在二十世纪的前二、三十年,主要原因如下:西方话剧由日本传人中国,中国人接触到了一种全新的写实性的戏剧表演方式,给习惯了写意性审美的中国人带来了新鲜感。一些受西洋思想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更是对传统中国戏曲表现出强烈不满,钱玄同曾经如此评价过中国古典戏曲:“若今之京调戏,理想既无,文章又极恶劣不通,固不可因其为戏剧之故,遂谓有文学价值也。又中国旧戏,专重唱工,所唱之文句,听者本不求甚解,而戏子打脸之离奇,舞台设备之幼稚,无一足以动人感情。”现在看来,这番言辞无非是不探究中国戏曲艺术规律的片面之词,但在当时由于代表了一部分知识分子的立场,所以造成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戏曲从艺者们的无所适从,在戏曲界掀起了风暴。反映在戏曲的演出上,出现了程式化和虚拟性削弱,写实布景与实物道具走上舞台等现象。现代戏的前身——时装戏也在此时开始出现。

这一时期对中国古典戏曲的改革,产生或者说丰富出了戏曲现代戏的种类,为戏曲走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常规性封建社会题材,进行现实生活的描绘提供了可能。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中国社会历经动荡和战乱,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0年代。才在文人学者和戏曲工作者们的共同努力下。促成了传统戏和现代戏的长足发展,可谓迎来了中国戏曲的小阳春……

论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篇7

会计文化是在长时间的社会活动中慢慢创造和形成的一种精神层面的文化意识,其本质属于管理文化层面的一种。会计文化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历史活动中创造的与会计有关联的财富,包括物质和精神财富,例如会计制度的形成,会计精神层面的创造;狭义是指在各类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会计意识形态以及会计法规制度等实质内容。东西方会计文化在社会特征方面存在共同点。首先,会计文化具有超强的凝聚性。会计文化的形成是依靠会计从业人员长期的会计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积累的会计经验,形成会计人员特有的价值观以及行为准则,并形成对会计高度认可度的意识形态,所以会计文化的指向性以及凝聚性是非常强大的。其次,会计文化都有一定的层次性。层次分明的会计文化形成社会特征不分地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力发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会计文化的发展变化。文化的渗透能力以及延伸能力非常强,国家之间经济贸易的频繁往来,促进了会计文化之间的交流发展,逐渐的形成世界统一的会计文化体系内容。最后,会计文化价值取向的趋同性。任何文化的发展进步都有一定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养,进而促进整个会计行业的发展,价值取向非常明确。

二、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

(一)会计文化职业化程度与法律约束力差异西方会计文化与东方比较,职业化程度更高。在西方社会,会计人员注重个人职业空间的发展,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较高,同时在会计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稳固的社会地位。西方政府部门很少制定法律干预会计行业,对会计行业进行管理的准则或者制度基本都由职业的会计团体或者一些独立的会计机构制定,全面充分的发挥会计从业人员个人的职业能力。东方会计文化偏向于法律法规约束会计行业以及会计从业人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化特征不显著。会计服务于企业以及各类政府机构,政府利用法律法规等手段规范引导会计行业的发展,个人发挥专业能力判断的机会有限,职业化水平不足。会计人员从业的出发点是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制度对会计事务进行处理。

(二)会计文化相同性与应变性差异西方国家对不确定因素的灵敏度较低,所以其会计文化更加注重于灵活性,鼓励会计人员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西方国家政府或者会计独立机构只针对一些原则性的会计问题进行限制,会计人员在会计实务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处理会计问题,例如,会计计量方法的选择已经确认,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如果符合会计原则,西方就认可会计方法的变更,因为这样更加贴合实际的会计业务,使得财务数据更加真实可靠的反应企业的经营状况。同时灵活性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会计人员监督管理力度不够和会计人员自觉性的缺乏,容易导致各类会计行业丑闻,这些都与会计文化紧密相连。东方的会计文化比较注重相同性,也称为统一性,政府会用各类法律法规统一每个会计环节的操作模式,提倡各类企业在会计制度的使用上和会计法规上的统一性,例如在会计实务操作中,会计一级科目设置的相同。会计的统一性的优点之一就是会计的处理方式较简单,各类财务报表较容易进行比较,但是不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会计准确性和可靠性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会计文化秉持的态度差异西方文化崇尚个人英雄主义,鼓励冒险精神,会计文化一贯秉持乐观主义的态度,对创新精神的狂热追求,乐观主义的崇尚可以不断挖掘会计人员的潜能,但是极端的乐观主义使得会计处理方式越来越趋于复杂,行业外的人员很难看懂隐含的会计信息,不利于会计监督。东方人民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较深,对任何事物都秉持稳健的态度,在会计文化表现也是如此。在会计行为规范中,会计相关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都采取谨慎性原则,例如存货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移动加权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没有后进先出法这一计量方法就体现了会计的谨慎性原则,东方的会计文化使得会计长期处于一个发展状态,不利于会计人员以及会计行业的发展。

(四)会计文化保密性与透明度差异西方会计文化注重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财务报表中要求披露很多会计信息,这种会计信息较大程度的公开方式避免了内幕交易的频繁发生。东方会计文化含蓄内敛,受限于各类条条框框的法律法规,对于会计信息的披露都保持绝对谨慎态度,对于重大信息披露的不多,以免泄露企业机密,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与西方会计文化相反,东方的会计文化给腐败和暗箱操作孕育了机会。

(五)会计从业人员职业素养差异职业素养差异包括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职业道德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首先,会计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的差异。东方传统的轻工商思想造成了会计行业在整个企业中处于末端,国家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以及培养模式从一开始就缺乏很好的定位,会计行业和会计人员都没有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和尊重。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会计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时代,古希腊罗马时代一开始就偏重工商贸易,巧于会计核算,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培养在很早就得到了重视,因为开始西方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比较大,所以企业和社会就会加大会计教育领域、会计精英的各方面的投入,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知识能力,进而影响现代西方国家在会计行业的职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占有权威地位。其次,会计职业道德差异。东方会计职业道德是一个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过程,偏重于自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和偏重他律的会计职业道德反应的会计文化截然不同,基于集体利益的会计职业道德,个人必须服从社会对会计人员的道德评价。但是在西方,人与人之间的公平竞争,充分自由发挥个人才能,在会计职业道德中体现的是浮于社会表面的物质追求比自身的品质修养更加重要。所以西方会计文化在会计职业素养领域倡导的是积极促进社会和个人利益的平衡,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实现社会利益。西方会计文化崇尚个人在会计领域的专业贡献,个人职业能力的突破,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是权利利益最大化的时刻。最后,行为和思维方式的差异。东方会计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谨言慎行是主要宗旨,在不违反会计法规的前提下,听从领导的指示,这些不利于东方会计行业在世界立足。而西方会计从业人员偏重于实事求是,依法办事,体现的会计行为方式比较大胆,勇于尝试。

三、结论

通过东西方会计文化差异的比较,吸取经验,借鉴西方会计文化的长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是会计从业人员要思考的问题,加强中国会计职业化建设,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会计团体的作用发挥会计文化的引导作用。透明度是我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弱势,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企业会将各类因素考虑其中,隐藏一部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披露缺乏透明度,造成各类皮包公司,圈钱现象的出现。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东西方会计文化会趋同,互相吸取会计文化中的优点,西方会计发展较早,有很多值得东方会计文化借鉴的地方,在借鉴过程中,注意吸取精华去其糟粕,借鉴的最终目标是要让东方会计文化走向世界,使得东方经济适应世界经济环境。

参考文献

小议东西方文化和艺术的差异 篇8

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从艺术的角度来看, 两者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 开放的西方文化与含蓄的东方文化

从整体上来看, 文化可以分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

1) 开放的西方文化

从根源和发展的情况来看, 西方文化相对外倾化, 属于商业海洋文化。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一个是希腊文化, 另一个则是希伯来文化。

希腊文化是带有显著外倾化海洋文化特色的。在古希腊, 海上贸易相对发展较快, 其发展也带来了许多的外来文化, 人们在接受这些外来文化时也造就了自身文化的开放性。而另一西方文化源头的希伯莱文化, 它具有着浓郁的外倾化商业文化特色。西方希伯莱文化源于犹太人, 犹太人频繁的大规模民族迁徙与商业活动, 将原有的固定生活圈子打破了, 将封闭转为开放。这种海上贸易文化与商业经济文化致使西方文化拥有着社会性与开放性。

2) 含蓄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东方文化就显得保守的多, 它属于农业陆地文化。东方国家主要是靠农业为发展基础的, 其经济形式为陆地型经济。农耕的生产比较稳定, 这种经济方式拥有着自给自足的特点, 也造就了东方人相信自然态度。这使得人们的思想比较保守, 不愿去改变、去冒险, 人们追求和平, 重视先人们的说法与传统, 并且对此不会去轻易的逾越。这种相对稳定的农耕陆地型经济造就了东方文化中的自然性与保守性的特点。

2. 西方文化讲究个体性而东方文化讲究整体性

1) 个体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比较重视人的外在与实践活动, 是强调个体性的文化。西方国家认为个人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础元素, 他们强调每个人的价值体现, 崇尚自我的发展与实现。这种个性价值在现代的各个层面中都有体现, 西方国家的人们追求多元化, 这就促使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敢于创新与发明。

2) 整体性的东方文化

由于东方文化起源于农耕文明, 而在农业经济中的竞争性也不是不大, 就使得人们的生活始终是一种相对稳定而又平和的状态, 就致使东方人看待世界的眼光也比较平和, 他们追求稳定与和谐, 讲究秩序, 提倡团队的合作精神。久而久之, 在这种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就形成了东方文化中整体性、集体性的特征。

3. 西方文化中的理性, 东方文化中的感性

1) 理性的西方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 强调崇尚理性, 并且他们认为理性能够决定一切。这种思想、观念就是理论学说、理性主义。西方国家在科学上同样遵循理性主义, 他们注重科学的研究与实验分析, 强调数据, 重视实效。

2) 感性的东方文化

相对来说, 东方文化就是感性的文化。对于实验的研究以及数据分析都没有西方国家理性与重视, 在处理问题中常常是定性而非定量。比较倾向于从大处着手、论整体而言。东方文化充满了神秘色彩, 东方人往往会通过直观、内省等等这些个人体验来获得对世界的感知, 较西方理性文化而言东方文化显得更为感性。

二、艺术根源的不同

所谓艺术, 它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想象的东西。再确切一点地说:艺术, 首先它应该是对人们思想的反映。其次, 它应该是人们根据艺术的性质与特征在自己思想中塑造的一个形象。最后, 才会有艺术价值。在不同的国度中, 人们对艺术的理解也会有所不同。而艺术的根源, 它的最主要的依据是历史。

看东、西方文化的历史背景以及人文环境, 就大体决定着东、西方艺术的发展形势。也就是说, 东、西方国家的主流思想将主导着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虽说, 现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 也变得相对容易了, 但是一个地域赋予人们的传统思想在受到多种潮流文化的冲击时, 它依然还是会根深蒂固地生长在设计者的思想深处, 这是很难得抹灭掉的本性思想。

东、西方艺术体现的差异, 从另一个层面来讲, 就是民族与民族之间, 东、西方不同地域的人在思维模式上是不相同的。

三、东西方国家在思维方式与艺术的反映形式有所不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艺术是一种概念, 它存在于人们的思想中。归根结底, 艺术它的载体是人, 是人的思想, 而思想是无限的、活跃的。艺术它可以以任何一种形式来完成人们思维、思想的变现与传播, 这就说明了不同国度的艺术家之间存在着对艺术理解的差异, 同时这个差异是必定的。艺术它本身是一个很广的概念, 不同的是艺术形式, 是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艺术形象。

东方国家的艺术在理念上更注重从整体上去把握、去透析, 其艺术风格大体是把客观的东西溶入设计者主观的感情与思想。或者也可以说, 艺术家将自己的感情发泄于客观的事物中, 利用艺术手段将其表现出来。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创作理念, 他们往往会更主观化, 艺术家自身的抒情会变得相对客观化。或者可以这样说, 西方国家的艺术家会更直接的去描述事物的本身, 对塑造的艺术形象不做过多的修饰与评论。

另外, 在东方国家的艺术作品中, 有时会很难从外表看出什么东西。东方国家的艺术重视内在美, 他们的作品多是以其独特的内蕴美而被大家欣赏。鉴赏东方国家的艺术品, 不在于对表面的视觉感官, 更重要的是挖掘其更深层次中蕴含的意义, 重视内在美。

而西方国家的艺术, 往往会做得更大胆, 更直观。他们更注重在人们的视觉冲击。他们更强调形式美, 西方国家的艺术会更直接的表达美。

四、东西方艺术的差异

看现代艺术作品的风格, 不难发现呈现出了多种思想、多种流派并存的现象。但在总体上, 仍可以归结为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表现风格。西方的艺术有着多变、充实、大胆、性感、理性等特点;而东方的艺术有着整体感强、含蓄、收敛、神秘、玄妙、有内涵等特点。

1. 西方艺术性感而又开放

由于西方文化, 西方人在情感方面更习惯于情感外化。这种情感的表达突出的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西方的艺术创作显得更为性感化。在西方的艺术观念中, 艺术家们更重视个人的主观意念、原欲, 追求情感上的直接表达与思想上的解放, 这些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使得西方国家艺术的风格大胆而又前卫, 他们往往在艺术的取材方面多种多样, 追求创新。

揭秘宇宙天体动态之谜, 促进自然科学正常发展

匡自革 (湖南省汉寿县地震局湖南汉寿415900)

摘要:地球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宇宙, 每时每刻都在改变视觉角度。如果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在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 明显说明了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也没有围绕地球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只可能解释为日环食, 如果解释是日全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环食出现。当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月球也运转到地球与太阳之间, 同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 也只能解释为日全食, 如果解释为日环食, 就会永远没有日全食出现。在现实当中, 偏偏都是夏季出现日全食, 冬季出现日环食, 充分说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有错。地球在太阳一侧圈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轨道圈之中, 才是唯一客观存在的天体动态。

关健词:地球;太阳;月球;围绕旋转;错觉

地球的自转与运转 (公转) , 给人们观测宇宙带来太多的错觉。特别是错觉当中的错觉, 很容易被人们认为不是错觉。太阳东起西落本来是一种错觉, 在太阳东起西落的错觉当中, 太阳会有旋转180°角度的错觉。如果太阳周围某个方位有星球, 不但会有东起西落的错觉, 还会有随太阳旋转180°角度的错觉。第二天, 这些星球又回到了原来方位, 在地球上用高倍望远镜观测, 会使人们认为这些星球在白天已经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 在晚上也继续围绕太阳运转了180°的角度。这都是地球自转产生的错觉。而不是这些星球在围绕太阳运转了360°的角度。就是使用哈勃望远镜观测或卫星探测, 同样还是认为这种错觉而不是错觉, 本来不围绕太阳运转的星球, 也就误认为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在自转与运转, 夜晚观测银河是静态, 就已经

2. 东方艺术收敛而又含蓄

相比之下, 东方文化的含蓄内敛就促使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注重整体表现, 他们往往拥有内蕴天成、含蓄自然的风格。东方国家的艺术家更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这种和谐关系的表现。他们在表达主题的手法上也相对含蓄收敛, 不张扬、不夸张, 所以东方国家的艺术创作往往没有西方国家艺术创作的夸张外型与艳丽花哨的色彩, 相比较而言, 东方国家艺术造型会更简洁, 色调也相对冷静。

3. 西方艺术的多样性

西方的艺术充实、多变, 这个特点形成了多种艺术的思想与流派。这都是源于西方文化中求新、求变的精神以及张扬、主观、个性的作风。这种文化赋予的精神与作风体现在西方艺术中, 就是艺术家在个人作品风格中的不断探索与大胆创新, 这就促成了西方艺术的多样化。

4. 东方艺术的整体性

东方的艺术具有较强的整体感, 表现为对传统的继承性。虽然说现在西方文化对东方的艺术有一定的影响, 不少东方国家的艺术家也受到了社会发展与文化思潮的影响, 但是在他们不停向前发展的同时, 却还是放不下对于传统性理念的保持思想, 并且这一点在东方艺术中还是体现的相当明显。

5. 理性的西方艺术

西方艺术中, 艺术家们会十分看重几何学中的构图原理。他们会认为只有严格的遵照几何比例, 才能表现出内含的秩序。

6. 感性的东方艺术

而在东方艺术中, 常常会出现古老的吉祥符号、神秘的图腾又或者是具有某种特殊含义的元素, 艺术家们会将它们融入到现代艺术创作中, 借以表达某种情感, 这也体现了东方艺术的感性肯定了地球不可能在围绕太阳运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也是一种错觉。地球在永恒自转与运转, 在地球上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夜晚在地球上观测银河是静态, 充分说明银河白天在移动或旋转。夜晚没有移动或旋转。当然在白天与黑夜交替之时, 也可以观测到银河也有移动或旋转。如果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 一定会有移动或旋转, 同时也说明地球没有围绕太阳旋转, 不管银河是不是在围绕太阳旋转,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一定会有移动和旋转。

十六世纪, 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斯·哥白尼, 推测太阳是宇宙中心, 地球与其他行星都在围绕太阳旋转, 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地心说”。从此, 人们不再认为太阳围绕地球运转。其实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观点, 存在有很多不符合人们在地球上观测宇宙自然景象的地方。不管银河是圆环状, 或是圆孤状, 还是无法测试长度的条线状, 也不管地球是沿着银河运转, 还是地球自转与运转永远向着银河方向, 只要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夜晚观测银河就会有移动或旋转。冬季或近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或近夏季出现日全食, 也明显说明了哥白尼的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观点有错。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虽然是椭圆形轨道, 但只有地球到太阳距离的改变, 没有地球到月球距离的改变。如果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出现日全食。那么地球运转到相距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也只能有日全食出现。如果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远时期 (冬季) , 出现日环食, 那么地球运转到离太阳较近时期 (夏季) , 也只能有日环食出现。而现实观测中, 偏偏是冬季出现日环食, 夏季出现日全食。充分证明地球围绕太阳旋转, 月球围绕地球旋转, 不符合大自然客观存在的太阳、地球、月球运转动态。只有地球不围绕太阳旋转, 地球轨道圈在月球运转轨道圈之中的动态, 才完全符合人们在地

与神秘。

五、东西方艺术的差异与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关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比较, 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东西方在艺术上的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因为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从本质上来讲, 艺术的差异可以等同于文化的差异。没有开放、大胆的文化, 就不可能铸造出西方国家大胆、有创造力的艺术;同样, 没有东方长期收敛、含蓄的文化熏陶, 也不会滋长出含蓄、感性的艺术作品。

当今社会, 是一个多元化的发展时期, 在东方艺术立足于自身本土文化的同时, 可以学习借鉴一些西方艺术的思想与理念。但借鉴不是简单地模仿, 要首先去了解西方的文化与思想。只有多学习西方文化, 发展多元化的文化, 才会有可能发展多元化、多样化的艺术。

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归根到底是来自于世界观与价值观上的差异。由此才衍生出了东西方在审美观以及艺术风格上的差异。当今社会变得越来越全球化, 面对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冲撞, 在审美观与艺术风格上, 如何做到的更多样、更精彩?或许应该是从如何将传统与反传统结合起来, 即从传统本质上出发但在艺术的形式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大胆的突破传统, 敢于创新, 只有这样才能将艺术的道路变得更宽, 也才能在这条大道上走得更远。

参考文献

[1]陈学博.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极简主义的共性[J].雕塑.2010

[2]马婷婷.中西方文化差异之我见[J].金融经济学术版.2010

[3]雍幼青.谈中西方文化差异[J].东京文学.2010

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9

一、张骞“凿空”西域

在汉武帝即位的第六年, 汉武帝得悉在匈奴的打击之下被迫西迁的大月氏国仍然想恢复以前的国土, 也就是想复国, 汉武帝为了联合大月氏国共同打击匈奴, 所以派了张骞出使西域寻找大月氏国。但张骞的第一次出使并不怎么顺利, 刚离开大汉的国土就被匈奴抓获, 然后被迫在匈奴生活了十多年, 然后才逃脱匈奴的魔爪, 继续自己的使命, 向西奔跑, 经过非常艰难的跋涉, 到达了大月氏国。这个时候因为大月氏国已经在一个物土相对比较富饶的地区定居下来了, 而且没有报仇的心思, 这个时候张骞也只能回国, 但是又一次地被匈奴抓获。一年后, 张骞再次逃脱, 返回了汉朝。虽然这次张骞没有完成自己的使命, 但是却对沿途西域各国的生活习俗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也算西汉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了解到西方地域的情况[1]23。在河西走廊打通后, 张骞再一次出使乌孙和其它国家, 这次张骞携带了大量的经济资源, 从河西向西域出发, 到达乌孙国后, 恰逢乌孙国内部传位的纷争, 张骞没有达到和乌孙国联盟的目的, 但是乌孙派了自己的使者向汉朝表示感谢, 和西汉王朝正常建立了外交关系。张骞在乌孙国又向其它的西域国家和大宛、安息等国家派了副使加以联络, 这次出使四年后张骞回到了汉朝, 不久去世[2]15。在张骞去世不久, 他所派出的副使也完成了使命返回了汉朝。从此, 西汉和西域各国的交通线正式打通, 西汉王朝也和西域甚至欧洲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正式外交关系。

虽然在西汉之前, 丝绸之路已经出现, 但是规模和时间都没有西汉的影响大, 所以很多人仍然认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拓的。在著名的《史记》中记录了“于是, 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然张骞凿空……”[3]12对于凿空的含义, 有几种解释方法:在西汉之前通往西域地区的道路常常由于战争或者民族之间的纷争而中断, 没有真正的实现畅通;即便是在某个时候实现了畅通, 但是由于自然条件比较恶劣, 茫茫的沙漠和大草原缺乏相应的物资保障, 没有足够的人身安全保障;在西汉之前的文献资料中对于丝绸之路的详细记载资料都不够完善和具体, 其地理概念和路线都比较模糊, 不清晰。只有从张骞出使西域之后, 人们才对这条丝绸之路的概念清晰起来, 大大扩展了中国人的视野和地理文化知识。再加上当时西汉王朝庞大的国家实力, 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有力措施, 和西域各国建立一种相对比较友好的外交关系, 使丝绸之路得到扩展和发展, 最终实现了中西方交流的第一次繁荣, 从这个角度看, 可以认为张骞“凿空”西域的这种说法还是非常恰当的[4]120。

张骞“凿空”西域的意义非常重大, 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比较大规模的外交活动, 而且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巨大成就, 对于中华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张骞通过个人的经历, 详细地记录了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山川、物产等情况, 为中国人开辟了一个新的世界, 一个新的知识天地;它加强了中国和西域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联系, 打破了中国人以前对于中国在地理知识上的盲目想象, 开始真正地了解和掌握西域各个民族和国家的真实情况;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中西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加强了中华民族和西北各个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往, 使中华民族和边疆民族之间的交流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阶段[5]73。张骞通过两次出使西域, 历尽了千辛万苦, 最终靠着自己的坚忍不拔和对汉朝的忠心, 实现了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高峰, 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的这种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而舍我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地学习和发扬。

二、张骞出使西域和西方“文体”之间的交流

虽然在张骞出使西域之前, 东西方通过非常薄弱的草原商道而实现比较脆弱的文体交流, 这种交流对于中华民族的体育运动发展扰动非常小, 中国当时的体育娱乐运动的发展, 显出相对独立的发展态势。在西汉及之前的体育活动中主要有两种文化, 一种是北方民族特别是匈奴民族非常重视的实用性骑射文化, 另一种是以广大汉族为代表的农业文明所推崇的健身娱乐休闲文化。骑射文化由于其生活方式的特点限制了它的发展, 是一种非常活跃的文化形式;健身休闲文化由于农耕文明生活的稳定性, 也为这种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上的基础, 其发展相对比较完善, 再加上长期的发展, 规模和质量都呈现出一种比较强势的姿态, 这种体育文化结构的发展也呈现出一定多元化[6]。从商周朝代开始中国的体育文化发展逐渐的走向了独立和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周朝建立了以礼制文化为基础的体育文化制度之后, 这种严格的文化制度大大限制了体育文化的发展, 整个社会文化变得停滞不前。在春秋战国时期加上不少人对周朝文化的回溯和怀念, 所以周朝的礼制文化在社会上仍然有非常大的影响力, 特别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 在秦朝统一之后, 在法家严酷的社会规范下, 礼制文化反而进一步得到了加强, 再加上秦朝非常残酷的社会制度, 使整个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非常缓慢。西汉建立初期由于整个国家社会在遭受到长年的战争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 社会生产力非常低下, 体育运动仍然发展缓慢。随着汉朝国力的逐渐恢复, 张骞出使西域为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恰当的出口。

1. 张骞“凿空”西域对西汉的影响。

在文体交流方面, 张骞率先打开古老中华文明和西域各国交流的大门。在张骞“凿空”之前的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主要是内部的整合和发展, 随着西汉王朝同西域各国之间的影响力日益增大, 东西方之间文体交流的外在条件已经逐渐形成。在不少的文献资料中都记载了在张骞出使西域后, 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和汉朝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在体育文化交流过程中, 汉朝人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民族伤痛和苦难而菲薄外来体育文化, 相反, 以极大的胸怀对外来体育文化进行学习、传播和欣赏, 西汉人对外来体育娱乐文化进行了吸收、同化和发展, 实现了体育娱乐运动的大发展[7]21。在当时中国古老的文化传统中, 要求士人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 建立了士人一种比较和谐的文化情结, 体育娱乐运动和文化与音乐、舞蹈、文学等的联合不仅提升了体育文化的境界, 也为士人能够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认识体育文化提供了条件, 为士人进一步理解和学习西域舞蹈活动奠定了思想和文化基础。通过历史的研究可以发现, 在中国历史上体育运动发展的高峰阶段, 总是伴随着一个体育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只有一种旧的体育文化在吸收和借鉴外来的体育文化之后, 才能为原来的体育文化注入新的的动力和活力, 使它展现出新的生命。在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 西域各国的歌舞文化可以直接进入汉王朝宫廷之中, 也就是说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交流和联系可以上升到国家的层面, 这和张骞本人的努力和人格上的魅力有着重要的关系。通过这种体育交流活动, 对于汉王朝的体育架构和文化传统的发展都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在这种影响下, 西汉也在潜移默化地开展自上而下的体育文化运动。虽然在西汉时期体育交流活动仍然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 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对东西方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形成了全民体育文化活动。

2. 西域体育娱乐文化在西汉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丝绸之路上各个民族的体育活动和文化都和他们的生活有着比较重要的联系, 具有比较鲜明的地域色彩。例如由于西域地区有着茫茫的大草原和戈壁滩, 日常生活中对于马非常重视, 是平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所以骑术等体育活动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一些少数民族的孩子在年龄特别小的时候已经开始骑马, 在少年时期骑术已经相当地熟练, 这对于习惯田园农耕文化的汉朝来说, 是非常难以想象的。在丝绸之路上, 中西方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是相互的。例如在西汉时期, 大宛国盛产当时非常有名的汗血宝马, 汉武帝本人也非常希望看到马的本面目, 进而改善汉朝战马的素质和质量, 所以汉朝就多次引入了汗血宝马, 这对于中国军事体育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比较重要影响。同样在汉朝政府在招待外国使节官员时, 常常要演奏一些中国古老的音乐, 同时还有宫女的舞蹈表演以及角抵百戏等文化节目, 也向西域各国展现出了西汉王朝的体育文化[8]62。

张骞“凿空”西域不仅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交流, 而且也加强了西汉王朝和西域各国的政治、科学、文化以及文体方面的交流, 其中文体方面的交流在整个交流活动中占据了比较重要的地位。通过张骞“凿空”西域的行动, 打开了中国人的视野, 扩展了中华民族对外交流的广度, 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 对于中华民族文体方面的发展具有比较重要的影响。

摘要:丝绸之路的建立和畅通不仅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而且也为体育运动的交流提供了重要途径, 为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中华民族的体育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关键词:张骞,凿空,西域,文体

参考文献

[1]姚如好.张骞“凿空”与西汉民族体育大发展的现代启示[J].体育科技, 2012.

[2]李平.我国西汉时期的体育发展及对政治的影响[J].兰台世界, 2013 (12) .

[3]罗敬党.张骞的生平事迹及历史成就新议[J].大观周刊, 2011 (18) .

[4]赵天宝.西汉张骞与中华民族的形成[J].长安大学学报, 2009 (11) .

[5]李楠, 王建光.试论张骞通西域时的语言翻译[J].兰台世界, 2011 (22) .

[6]任艳荣.“张骞凿空西域”历史现象再探讨——兼论秦汉时期中原王朝外交战略格局形成之原因[D].中央民族大学, 2009.

[7]刘静.古代丝绸之路的商品流通[J].兰台世界, 2012 (16) .

东西方文化交流 篇10

一、重视了解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文化包括社会的信仰、观念、风俗习惯、思维方式和社会背景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经济、政治、文化更加频繁往来, 必将促进语言交际的进一步发展。东西方文化存在共同之处, 但在某些方面也存在不同的现象, 为此, 只有正确理解语言在不同文化中各个方面的差异, 才能更好地提高英语听力成绩。

1. 不同文化在生活习俗方面的差异。

文化渊源及生活习性的不同, 使得东西方文化在生活习俗方面也各有差异。比如在饮食方面, 美国人生活节奏快, 喜欢自由、轻松, 因此快餐 (fastfood) 如:Hamburgers很受美国人的欢迎, 但对中国人来说经常吃面包当正餐可能多数人不能接受。另外, 西餐中较为常见的食品还有布丁 (puddings) , 馅饼 (pies) ;色拉 (salad) , 烤牛排 (美国人尤其喜欢吃半生不熟的牛排) 等。英美人的饮料, 主要是啤酒和一些诸如可口可乐之类的软饮料 (soft drink即不含酒精的饮料) 。

传统的中国饮食, 注重养生之道, 较喜欢清淡可口的食品, 在美食方面也很有研究, 讲究色、香、味俱全。在中国各地也都有一些特色小吃。茶是中国普遍的饮料, 有些地方 (如漳州诏安) 对茶道很有研究。英国人也常喝茶, 而且也是午后茶点的重要餐食。有些听力材料中, 涉及了方方面面的内容, 所以对饮食文化方面的差异也应了解。否则, 听到“puddings”, “salad”等时, 还以为是何种物品, 可能就影响理解, 从而导致答题错误。大多数中国人都知道圣诞节 (December 25th) , 以为这是西方最盛大的节日, 其实不然。美国人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是感恩节 (Thanksgiving Day) (11月第四个星期四开始到星期六3天) , 饮食也较丰盛、讲究, 晚餐尤为重要, 而且必备火鸡和南瓜。我国最盛大的节日当属春节了, 每年的春节, 家里的亲人一般会千方百计地赶回家吃团圆饭。就意义而言, 两种节日是一致的, 但就食品而言, 与我国过春节有很大的差异, 我国除夕夜在北方主要是包饺子, 吃团圆饭。

对于西方国家的其他重大节日也应加以介绍, 否则有时也会引起听力障碍, 影响答题。

下面请看以下对话:

A:I’11 attend Mary’s birthday party.

B:When?

A:On Independence Day.

Question:When is Mary’s birth day?

美国的重要节日主要有新年 (New Year’s Day-January 1st) ;华盛顿诞辰纪念日 (Feburary 22nd) , 情人节 (Feburary 14th) 又称圣瓦伦丁节 (St·Valentine’s Day) ;母亲节和父亲节 (父亲节是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母亲节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 ;美国独立日 (Independence Day-July 4th) ;劳动节 (Labor Day-9月份的第一个星期一) ;退伍军人节 (每年10月的第四个星期一) ;美国国旗日 (June 14th) 。另外对于这些节日的渊源 (传说) , 也可进行适当介绍。

了解东西方文化中生活习俗的差异, 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 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 能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 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扫除学习语言上的障碍, 最终达到学好语言, 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 而非止于表面。

2. 不同文化在交际准则、道德准则方面的差异。

西方人对 (Privacy) 个人行为等方面看得很重。如果不了解这种观念, 一旦反映在语言使用上, 就会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英美人见面习惯问候:“How do you do!”“How are you?”或谈论有关天气的情况。如果遇到英美人问他, “Where are you going?"对方会感到生气, 以为你在干涉他的私事, 如果问他“Have you taken enough?”他会以为你要请他吃饭, 另外西方人也忌讳询问对方有关婚姻、年龄、收入等方面的情况, 他们很注意维护属于自己的空间, 也注意不侵略属于别人的空间, 请看以下这段对话:

A: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B:I’m feeling sick.A cold, maybe.

A:Go and see the doctor.Drink more water.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Would you like to try?Put on moreclothes.Have a good rest.

B:You’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看来对于A的热情, B不仅不领情, 反而感到不高兴, 如果A对西方人的交际准则有所了解, 就不会出现如此尴尬的局面了。听者也就理解B对A所说的话会做出如此反应。

西方人比较习惯于平等的人际关系, 孩子与长辈可以像朋友一样交换意见, 不能强迫孩子听长辈的话, 晚辈或学生可直呼长辈的名字。表明他们之间亲密无间, 十分融洽。而中国人却强调尊老爱幼, 长幼有序。在听力练习中, 经常会出现猜测对话者之间关系的题目, 如果不了解这点, 就会出现妄加推测的结果。

由此可见, 了解东西方文化在交际准则、道德准则等方面的差异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就可以增进不同语言间的文化交流, 减少听力中出现的不必要误解。

3. 不同文化在价值观念方面的体现。

在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 不同民族对事物和形象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如西方人对狗, 中国人对龙可谓情有独钟。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忠实的朋友, 将狗视为宠物, 倍加爱护。但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语句大多含有贬意, 如“走狗”“看家狗”等。英语中也有一些与狗相关的语句, 可与汉语相反, 它们大多含有褒意, 所以假如你听到“You are a lucky dog.”请不要引起误解, 因为此句的意思是“你是个幸运儿”。

再如中国人对自己国家古代传说中的“龙”怀有至高无上的尊重。“龙”是封建时代皇帝的象征, 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故有“龙的传人”“望子成龙”之说。而西方人对龙没有好感。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 “龙”是一种能喷烟吐火、凶残可怕的怪物。

汉语说“胆小如鼠”“鼠目寸光”, 而Mickey Mouse在《唐老鸭与米老鼠》却成了机敏、智慧的象征。表示胆小西方也使用动物形象, 如:as timid as a rabbit, chicken一hearted, pigeon一hearted.传说的汉文化习惯将“肥肉”看成是人人想吃的好东西。同“肥肉”价值观念相类似, 说某人脸白、体胖也成了我们中国某些人恭维说话对象的交际手段。而对西方人而言则不然。西方人喜欢别人恭维自己越活越年轻, 中国人喜欢别人恭维他“长寿”。

因此, 在进行听力训练前, 了解这些与语言相关的文化知识, 考虑到各自的文化价值观念, 才能准确地理解信息, 不出现误会或尴尬局面。

二、加强文化渗透的策略

既然了解东西方文化对英语听力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推动作用、辅助作用, 我们就应该加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1. 结合课本进行背景知识的介绍。

在进行课内语言知识的教授前, 应先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在学习西方语言的同时, 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领会西方的文化、生活、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以小说为例, 在上课内知识前, 先给学生介绍小说的作者、作品内容、创作背景、人物性格及相关的文化差异等相关内容。再如, 以乡村音乐为例, 可适当介绍乡村音乐的风格, 代表人物及当时的时代背景。还可对所涉及到的当代西方一些较著名的歌星及代表曲目等作些介绍, 以使学生感受时代的气息。

2. 进行专题介绍。

对与西方文化相关的内容进行分类专题介绍, 以使学生对西方文化的各个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如介绍英美报刊的概况, 教师可向学生介绍英美主要报刊及通常排版格式, 并与我国主要报刊包括目前国内主要的英文报“China Daily”作相应比较, 另外可向学生介绍报刊英语, 尤其是标题的特征。如:标题中经常省略冠词, 时态通常为一般现在时, 也常用不完成to do的形式表示将来时。

3. 通过阅读理解等练习形式的文章进行相关的介绍。

如阅读到有关圣诞节的文章, 可就圣诞节的来源、如何庆祝等进行介绍, 以增长学生的知识。

4. 对课文中与东西方文化中相关的内容进行比较。

如对表示颜色的词语的使用差异。英语文化中blue常表示情绪上的不快, 而中文一般用灰色来形容心情的黯淡。

5. 通过电视、电影、报纸、杂志等, 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通过与这些媒体工具的合理接触, 能让学生自然直接地领会不同文化间各个方面的区别, 减少听力训练的答题难度。

比如:

A:Oh, you’re reading Gone with the Wind.What’s it like?Is it worth reading?

B:Yes.

A:Can I have it after you?

B:Yes, of course.

假如听者曾经看过“Gone with the Wind”这部电影或曾经看过有关于这本书的报道, 那么要听懂这段话应该轻而易举。否则, 听者可能会出现如堕云里雾中的情形, 还可能会出现猜测错误, 以为这是一本杂志或其他的报刊。

因此, 从多种途径多方面介绍西方文化知识, 使学生开阔视野, 促进对异域文化的了解, 增强学习语言的兴趣, 对语言内涵了解更全面, 也就能更有效地提高英语听力。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文化土壤中, 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 二者血肉相连, 不可分割。如果不了解相关文化, 就会出现听力理解障碍, 影响交际。因此, 训练听力也应学习相关的文化知识, 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学习语言服务, 才能更好地提高听力成绩。

参考文献

[1]温爱玲.跨文化障碍与英语听力理解”.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3期第9页

[2]袁浩.英美背景知识手册.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49页

[3]袁浩.英美背景知识手册.气象出版社.2000年版第341页

[4]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18页

上一篇:创意旅游产品下一篇:多元化投资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