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学习语文

2024-06-22

新课标下如何学习语文(精选十篇)

新课标下如何学习语文 篇1

一.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过去语文教学偏重知识传授, 把语文教材分解成若干个知识点, 并形成自认为很严密的知识体系。这种做法, 导致语法术语、文学概念、文章作法等充塞课堂, 导致阅读教学中的繁琐分析。作文教学则大讲“开头几法”“过渡几法”“结尾几法”等所谓布局谋篇的知识, 使语文教学耗时多而成效少。对于语文知识, 一要有序, 二要有度, 三要明确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 而是为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健全人格。

有序。即按照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 由浅入深地传授有关知识。

有度。语文教学中传授语文基础知识是必要的, 但要有度, 不能提高要求, 不要把知识体系化, 不要脱离能力培养去孤立地传授知识。提倡在学生言语实践活动中传授知识,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关注能力的培养。这样, 知识就是动态的、活的、有用的, 否则就是静止的、僵化的、无用的。

二.情感与态度整合统一

在教学中, 学生对课程的情感和态度往往被排除在教学关注之外, 既无针对性地培养, 又无科学性地检测, 更无实效性的成果。所谓“端正学习态度”, 试问, 态度从何而来?是靠老师的要求吗?是靠抽象说教吗?态度是内在的心理需求, 是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有了积极的情绪体验之后自然形成的, 而非单纯的外在表态。

在语文教学中, 情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因为语言文字, 除了达意, 还有传情的功能。语文教材大多是文质兼美的选文, 课文里既有鲜明生动的形象, 又凝聚着强烈的情感, 渗透着深刻的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 借助形象, 引发情感, 在感情的陶冶中, 展开想象, 启动思维, 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

有情感驱动、引发情感共鸣, 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的境界, 反过来也可以深化认识。这既是一种认知的把握方式, 也是一种情感的把握方式。

三.过程和方法的整合统一

在教学中, 虽然教学过程是统一的, 教学步骤是一致的, 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却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不宜以自己的思想去束缚或代替学生的思想, 以自己的思维模式去规范和限制学生的思维活动, 不要过早的去追求统一的认识、统一的结论, 应允许不同的认识和认识的不同水平的同时存在。勉强让后进生靠拢优秀生, 或让优秀生降低到后进生水平都是不恰当的。所谓的“统一认识”也是虚伪的、脆弱的。因为任何认识都离不开个体的知识和经验, 离不开个体的思维方法和习惯, 离不开个体的心理能力。所以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为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倡启发式教学, 把“讨论式教学”提到应有的地位。现在小组合作研讨的样式在许多学校盛行。学生同桌两人或前后桌四人一起讨论, 作为一种“合作学习”的雏形, 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口语交际能力、探究能力是有益的。其中关键的问题是:学生讨论的问题从何而来, 是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硬塞给学生的, 还是来自学生、是学生急于释疑求解的问题?在教学中, 学生对课文常常会从不同角度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 如果老师善于梳理, 提出一个或两个带有共性的问题, 同样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否则, 由于学生思路突然分岔, 加之时间太短, 来不及组织内部语言, 更谈不上去听取别人的发言, 讨论就会流于形式。

在学生学习语文的实践活动中, 上述三个方面常常是相辅相承、相互渗透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学生以知识为基础, 以学习方法为中介, 逐渐获得正确理解和运用语文的能力, 并产生情感、激发想象、启动思维, 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 所有这一切都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 篇2

——由教学《不求甚解》想到的

南京晓庄学院附中 朱树静

我在上《不求甚解》这篇课文时,先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不求甚解”的意思导入,然后让学生朗读课文,紧接着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来学习这篇文章。”学生齐答:“先理清作者的思路。”“然后呢?”“然后„„让我们讨论讨论。”于是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大约八分钟后展示探究结果,由每小组选派一名代表用投影显示提出的问题。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好吗?为什么有不少人对它加以批评?它是否适用于所有的读书与学习活动?另有小组提出:“不求甚解”是否就是说读书时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还有小组提出:这篇议论文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举了两个事例分别说明了什么?

各个小组都提出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提法不一样,但意思差不多,我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整合,并让学生从中选择有价值的、重要的或他们感兴趣的进行讨论,同时由学生确定讨论顺序。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时而齐声回答,时而争论激烈,时而达成共识,时而分歧明显,时而缓,时而急,学生情绪时而放松,时而紧张,课堂上经常闪烁出思想的火花,中学生思想活跃、反应灵敏、表现欲较强的特点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实际上,在学生讨论、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已基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和思想精髓,也基本解决了老师想提出的问题,但把主动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回归到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在教学中,强调教师教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作用,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东西,即“填鸭式”教学。教师倾向于按事先安排好的教案教学,而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安排,这种教学过程太死板。教师习惯于向学生提问,而不习惯于不断被学生提问,老师像是一位法官。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教师又成了威风十足的长者。

而新课标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让学生成为了课堂学习的主人,让他们成为知识的探求者和发现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充分的思维和自我表现的时间和空间,问题由学生提出,思路由学生探索,方法由学生寻找,要点由学生概括。课堂上大家各抒己见,学生在各自感悟、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与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平等的关系上,平等地对话、平等地交流,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交流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教师多余的讲授和不着边际的指导,从时间和空间上确保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正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爱学、想学、乐学,使语文课堂充满无限的生机和迷人的魅力。

例如在教学《春》时,我曾采用传统式的教学方式,把课文中重点的佳词丽句的赏析答案告诉学生,并要求他们记住。结果,课堂上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对这么多美好的词句毫不领情,而且在课外阅读迁移考查中,学生失分惨重。我认识到这种传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转,被动地接受知识,很难跳出以教师为圆心、以规定问题的标准答案为半径的轨道,久而久之,学生的个性被扼杀,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遭到重创,课堂慢慢会形成“万马齐喑”的局面,形成了“一潭死水”。于是,我换用“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们自查工具书,朗读课文。在深入领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一时间学生们都非常紧张地投入并积极举手发言,把自己有疑难的问题都提出来了。紧接着我把这些问题分类合并,并分别交给四人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接受自己的任务后,惟恐自己的小组落后,马上投入到紧张的合作、探究之中,在回答问题时,我先让承担此问题的小组回答,但如果此小组未能及时回答,其他小组可举手抢答,这样各小组争先恐后地举手,有的回答,有的补充,有的反对,一时间,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生生辩论,学生们探讨着一个个问题,争论一个个疑点,各抒己见,好不热闹。有的学生除了分析课本中的例子外,还探讨课外相关文章的例子,并且发表了很多卓有创意的见解。

做好课堂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既要学生积极参与,又要学生主动创新,还要教师启发唤醒,大胆放权,创设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是个体的一种主观活动,外界可以对个体施加影响,但无法代替个体活动,即使代替了个体部分活动,也无任何创新价值。因此,离开了学生的积极参与、主动创新,即使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对学生也无济于事。在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创新的同时,还应发挥教师启发、唤醒作用,这是搞好师生互动探究性教学必备的条件之一。当学生的心灵一旦被唤醒,就能和作者的心灵互相沟通,和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以寻求精神家园的执着走进语文互动探究性学习,走进语文艺术的殿堂。

一位导演要培养出最佳角色的演员来,必须给他足够的表演机会;一名教师要教出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来,必须给他较多的学习机会和权力,为他创造一种民主、多元宽松的学习环境。师生互动意味着可以互相提问。学生回答不上来的,老师不要责备学生,而应给以鼓励;老师回答不上来的,不要以为学生在出老师的“洋相”。所有问题答案老师不作定论,应允许答案丰富多彩,多元化。

当然,在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并不是要一概否定传统的、学生过去所采用的学习方式。每一种方式既有其长处即有利于学习的一面,又存在不足或不利于学习的一面。《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这样的探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但是立足于学习的规律,我们更应该倡导自主学习和教师指导下的学习相结合,合作学习和独立学习相结合,探究学习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在课改实践中,有人片面理解自主学习,一味地宣扬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方式由学生自己挑选,学习伙伴由自己选择,结果课堂活动沦落到放任自流的地步。教学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师生交往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完全应该预设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当然这些预设不是僵化的、固定的,而是开放的、动态的,是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整生成的。语文学习本身的客观性不如其他学科(如数理化)那样明显,它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活动过程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把握,更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及时评价。

探究学习通过学生质疑发问、分析研究、不懈钻研和探讨来解决问题,并进而增加知识、增长技能、开启智力,最终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但是探究性学习也不能滥用。语文学习有很多接受性成分,语文学习不可回避接受性学习,甚至可以说,与其他课程相比,它的接受性更强一些。如果无论什么都拿来探究一番,只能导致探究的表面化和庸俗化。如近年来熟读背诵被人诟病为死记硬背,其实它的存在有合理性、必要性。有些保留课文、经典语句、精美语言、知识结论,就是必须让学生记下来背下来,当然可以理解了再背,但是一概否定记忆和背诵就不对,没有这样的记忆背诵就没有真正的积累。当然,语文学习有很多探究性成分,探究性学习也非常必要,非常重要。理想的语文学习,是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相结合。

参考文献:

1、王晓辉等 《新课程:语文教育怎样改革》,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年10月

2、朱绍禹 《语文教材文化的建设和理论研究》,《课程·教材·教法》,1995年6月

3、《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全国中语会,1995年9月

4、屠建林 《网络环境下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探索》

5、《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年9月

6、孙春成 《新语文课堂:探究教学法》,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

7、史绍典 《“探究”漫话》,《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杂志社,2005年4月

新课标下语文学习方式的变革 篇3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主体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的学习方式。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一种高品质的学习。以课堂上的“自主”为例,“自主”最大程度的体现就是学生的解放。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六大解放”:解放大脑让学生思维;解放双手让学生操作;解放眼睛让学生观察;解放嘴巴让学生表述;解放时间让学生参与;解放空间让学生活动。其实质也就是将有限变为无限,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个空间(人格空间、思维空间、活动空间),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认知过程中的选择、参与过程中的选择、发展目标中的选择),给学生一个展现的机会(展现个性、发展能力、展现成果)。如果老师在课堂上真正地做到这些,那自主学习的氛围就自然而然地营造出来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经常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主动思考、主动操作、主动表达。例如讲《社戏》一课,分析其中少年偷豆的情节,我并没有从正面直接让学生分析少年们的性格特征,而是引导他们回忆所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小说,并找出有关“偷”的情节。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于是他们想到了《故乡》中的“杨二嫂”趁“我”和“母亲”不注意,偷走了一副棉手套塞在裤腰里;想起了偷书遭打的孔乙己。而后学生们又在自己的比较分析中牢固地掌握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征。这样的学习方式比教师在课上反复强调的效果会好得多。课下,很多学生还不甘心于课上的练习,他们又主动地比较了“孔乙己、丁举人、范进”,“孔乙己”和“骆驼祥子”,“三味书屋中的老先生、蔡芸芝先生、韩麦尔先生”,“《背影》中的父亲、《回忆我的母亲》中的母亲、《散步》中的母亲”等一系列人物。学生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作为教师,一种欣慰油然而生,一种启迪相继而来,即: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时时鼓励学生敢于尝试,敢于思考,敢于实践。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的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的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对此,我的理解是,在实际教学中,它并不单单指学生四五个人为一个小组的合作,还应当包括整个班级的合作,师生间的合作,即多维互动。在重视“个体”的尝试学习过程中,在允许每个人按自己的方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同时,教师还应组织好交流。值得一提的是,在学生的合作中,教师的地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可能会随时露出破绽,变成学生的学生;随时被学生说服,成为学生的朋友;甚至还可能发现有的学生比自己还要出色。所以,在这些情况下,教师要善于调整师生角色,把教师看成学生,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更好地理解学生;把学生看成教师,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把学生看成学生,这样对学生知识上的欠缺才能用师者的行动去帮助他们,用智者的思想去启迪他们,用长者的态度去谅解他们,使学生受到鼓舞,不怕失败;把教师看成教师,我们只有时刻认清我们的责任、义务、使命,才能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创造。但无论情况怎样变化,只要我们敢于面对,敢于表白,依然是学生心中可爱可敬的老师。当然,合作学习的立足点必须是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小组成员的组合、分工,学习目标等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安排。最重要的是每个小组成员应该是优等生与后进生相结合,兴趣相投的学生相结合,而且每个小组应该有负责人,负责组织讨论,分配,记录、整理、归纳等工作。总之,教师应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并在学习中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选择适宜的学习材料,安排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所学东西的意义,维持积极的学习过程,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会与他人合作。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感情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探究性学习方式,最能发掘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人云亦云”的现象非常严重。尤其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说对,学生就不能说错,这样只能培养知识型的书呆子,而非实践型的探索者、创新型的开拓者。因此,应在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去感受、去探索、去畅所欲言,哪怕他们的答案和标准答案相悖。因为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读者面前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作为教师,就要调整好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教学参考书上的答案决不是衡量学生对错的唯一标准。正如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们以教师的角色出现,自己设计板书,自己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自行设计课后反馈练习。学生们既乐在其中,又增长了知识,锻炼了技能。所以,在学习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和帮助学生自己探究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找答案,要鼓励和帮助学生在探究中尝试采用不同的方法,摸索出适合自己获取新知、提高能力的途径。

以上三种学习方式虽然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最终是让学生的个性、权利、尊严在学习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张扬,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探究,变苦学为乐学,从而达到课程改革的目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新课标下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篇4

第一, 感知阶段就是在阅读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直观的感受。这种感知也就是对文章的第一印象, 是学生从文章中获得的初步的信息。这种信息可能是文章的最主要特征, 是学生在无意注意的条件下被深深打动的一个方面, 往往也是文章最动人、最精彩的一个方面。在这一阶段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首先要培养学生怎样去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怎样把握文章的主体形象。要告诉学生, 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主体形象, 有的是人, 有的是物, 要根据具体的文章作具体的分析, 这是文章最主要的信息。其次, 要教会学生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基调。因为基调是统摄文章的灵魂, 是蕴藏在文章中的情感倾向, 是贯通文章整体的主旋律。把握了文章的基调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文章, 把握文章的主旨。例如, 在教学鲁迅的散文《风筝》一课时, 学生通过阅读把握了文章中鲁迅一直感情沉重的基调, 从而, 也就很容易地把握了文章中的兄弟之情, 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和鲁迅自省精神的文章主旨。

第二, 理解阶段就是培养学生在获取信息之后如何分析、处理信息的过程, 是学生认识深化、思维拓展、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理解是感知后对文章的理性化思考, 它要求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出发, 深入到文章的内部去揣摩, 品味, 分析, 思考。理解既不是单纯的感性认识, 也不是抽象的理性认识, 而是一种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心理活动, 是感知后的深化和升华。理解是多层次的。阅读各类文章, 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接受文章的语言信息包括理解文章的词句、结构、表现手法等方面。这种对语言的理解虽然是浅层次的, 但它是深层次理解的基础和前提。深层次理解就是对文章的深层意蕴和文体的结构艺术的理解。教师要告诉学生, 优秀的作品所迸发出来的美的浪花, 是个人、社会、历史等多种审美因素的综合体现。作品所蕴含着的鲜明的个性意识, 是作家个人的生活体验, 是作家个性化的情感流露, 同时又折射出时代精神, 与作品的特定的社会情绪和群体意识密切相关, 体现了人们共同的审美意识, 因而能引发人们感情的共鸣和心灵的共振。因此要教会学生阅读这些作品要通过作品的表象深入文章的深层世界之中, 去倾听作者的心声, 感受作家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独特的审美发现和认识, 以自己整个身心的投入去获得多维的审美体验。如果我们的学生达到了这种程度的理解, 就可以从文章中发现自我, 发现一个新的世界。例如, 学生阅读《孔乙己》一文, 首先通过阅读感知孔乙己的外貌, 了解他长什么样, 了解他的遭遇, 分析体会他的语言, 把握他的性格, 这是浅层次的理解;再进一步的阅读, 结合孔乙己所处的时代, 以及当时人们的精神意识, 社会状况, 来深层次的理解孔乙己为什么会成为那个时代的牺牲品, 从而理解了作品的批判性。

第三, 鉴赏阶段是阅读审美的最高境界。在这个过程中, 要求学生把感知、理解阶段的阅读结果重新联系、统一起来, 对文章进行宏观的理性的审视和鉴别, 从而“悟”文章深藏的人生精义和表达这种意蕴的艺术方式, 并对文章或文章的某一局部做出评判或进行鉴赏。例如学习阅读小说《范进中举》一课, 首先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审视文章的整体, 把握范进这一人物的形象性格, 然后在足够的时间里鉴赏范进喜极而疯的情节, 让学生对这一片段进行欣赏、揣摩、玩味, 从而把握作品的主旨, 体会作品辛辣的讽刺意味和表现艺术。

新课标下如何学习语文 篇5

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性学习活动,正是语文教学创造性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园地。

《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这种目标与能力的培养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能更好发挥,是因为作为一种实践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比其他任何形式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在这种实践过程中,儿童获得情感、态度、人格等方面的培养,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开展语文综合实践课的过程中,常常出现以下一些问题:

1、担心“非语文”内容过多地介入担心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象语文课”。

2、一些语文综合学习课实效性不强。

3、有一些课为活动而活动,单纯追求活跃气氛,做表面文章。

4、在综合活动课上,一些比较开朗活泼的学生得到了充分展示的机会,而性格内向的学生则得不到什么锻炼机会。

因此我认为在设计和实施语文综合实践课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活动主题,分层推进 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等方面。它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依托,写作和口语交际贯穿始终,密切联系实际进行设计,使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发展。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不仅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收集、运用、创造信息能力的训练,还要关注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竞争意识、情感熏陶、品德教育、心理素质训练等。另外,还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课程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进行安排,在一个主题统率下,开展一系列活动,这样才能使活动课精彩纷呈。也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如学习了古诗《小儿垂钓》之后,我组织学生举办了以下一系列的活动。活动分为四步:

1、学生分头查找作者胡令能的生平、创作经历、作品,阅读他的其它作品、以及和本诗内容(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相关的古诗,并开展“古诗报告会”。

2、开展“古诗改编大赛”,优秀作品选入黑板报中展示。

3、以古诗内容作画,并举行绘画展。

4、表彰大会,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个人。这样的主题活动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而且在活动中,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也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二、课程生活化,生活课程化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教学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让语文走向生活,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理念。语文学习回归生活,这也是对语文学科本质的回归。

如在练习的“读读背背”中,有这样一些论语中的名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为了检验同学们是否真的理解了这些名言,我出了以下两道题来检测:

1、一次有一个陌生的远道朋友,来你们家做客,你们热情的款待了他,此时你由衷地发表感慨说:_______

______。

2、一次你们几个同学围坐在一起写家庭作业,遇到了一疑难问题,起初都无法解决,忽然平时学习较差的一位说出了令大家吃惊的好办法,于是,你感慨地说: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面向全体,形式多样

综合性学习的操作形式,一定要多种多样,让学生有新鲜感、好奇感,而且在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地进行指导、点拨、咨询、协调和帮助,让学生有兴趣地做下去,从而得到体验,促进发展。学生是主体,要全程、全员、全面地参与活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张扬生命个性的多层次、多维度的复合体。它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和利用这种独特性,学生可根据自己认知水平,实际生活,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完整地表现自我,张扬个性,实现学习过程从他律到自律,从消极到积极的根本转变。以下是我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

1、竞赛型。有计划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极大的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不同场合随时举行,不必拘泥形式的大小。如: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朗诵会、辩论赛、课本剧表演赛、演讲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可以使师生沟通,达到共同进步。这也是教学相长的真谛。活动时也可以模仿电视综艺节目的布局,全体学生分红、黄、绿、蓝几队或甲、乙两队,或是几大方阵,进行对抗赛,活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也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话题来确定,这些活动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他们怎能不喜爱语文呢?

2、表演型。小学生很愿意模仿故事中的角色。通过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课本剧、童话剧,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记忆,还能在某些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促进语言发展,增强自信和勇气。如学习《公仪休拒收礼物》、《云雀的心愿》等课文后,我组织学生自己创作、设计、表演课本剧,他们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了观众们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这些表演的成功,激发起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于是我又设计了一次成语典故表演大赛。另外学生们自编自演的小品也能让人明辨是非,身临其境。

3、辩论型。小学生好胜心强,不服输,常常为了自己的观点与别人争得面红耳赤。根据这一特点,我常在课上开展一些小小的辩论会。学生为了在辩论中立于不败之地,辩论前积极准备资料,编写提纲,辩论中唇枪舌箭,既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如:学习了《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之后,同学们对“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展开辩论;学习了《特殊的葬礼》后,又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哪一个优先级高”而辩论,通过这些争论,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同时也使学生有了正确的人生观。另外,在同学们推荐下,我们还进行了“小学生要不要看电视?”、“ 课外辅导班有无必要?”等辩论赛。学生们的观点之鲜明,用词之精彩,辩护技巧之高超,令我佩服不已。我想:学生是有无穷潜力的,做为老师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们的潜能。

4、游戏型。爱玩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最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如:在学习第八册练习七中的口语交际《小烦恼热线》这一课时,我把课堂变化成“烦恼热线现场”,让每位学生都做热心听众,老师或个别同学则变成主持人,“角色体验”不仅解决了学生的烦恼,还锻炼了他们的口才。至于成语接力、联词作文,这更是我们的保留曲目,常玩不衰。

5、赏析型。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我开设了一些赏析型活动课,每个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选择一篇你认为最好的文章,然后先在小组中朗读,再选代表全班集体赏析。在活动中,既提高了同学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同学们的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

6、旅游型。生活水平提高了,趁着“五一”、“十一”、寒暑假,很多学生都随家人出去观光旅游,回来后,总有说不完的新鲜事、希奇事。在学了《走,我们去植树》、《秋天》、等课文后,让曾旅游的同学当小导游,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大自然,再现美景。不少同学还带来了数码相机拍摄的精彩画面,让“在家”的同学一起分享。这些活动课体现了他们一定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他们丰富的创造力。这样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知识面,而且对于语文阅读也是一种很好的引导。

语文活动无论采用什么形式,必须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服务课堂,开放课堂,引入竞争,想办法刺激学生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应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课内课外都营造一种语文学习的氛围。语文综合实践课的学习应着眼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合谐发展。这正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理想!当然,在具体的操作上,还有许多方法需要摸索,还有许多困惑有待解决。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已开设的综合性实践课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语文综合性学习乘课改之风,自由翱翔在更广阔的天空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7月版

2、马振海主编:《素质教育读本》,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新课标下如何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内在起点,是培养探索精神的直接动力。如何激励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我所采取的一些做法是:

1.教师示范朗读,感染学生,激发兴趣

我慎重考虑到学生的识字程度、朗读水平和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品赏能力差的弱点,我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教师示范朗读。则教师有感情示范朗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示范朗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熟读成诵,兴趣升华

“读书百遍,其意自见”,可见阅读就应让学生获得读的成功体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多层次、多渠道的朗读能使人感受文中的景物美、思想美、情感美,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教《黄果树瀑布》一文时我让“读”唱主角。作为第一课时,我舍得花时间给学生读书,整节课,两次通读全文,一次默读全文,更有多次感情朗读、回读。特别是精读环节。以课后习题为统领,让学生先找出描写瀑布形态和声响特点的句子,再说一说感受,最后把感受带到文中反复体会、朗读、诵读,用读读出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学生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的匠心,学生是用“两只眼睛”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读出恍然大悟。此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还应采用各种方式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保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或以情设趣,或以疑激趣,或以电教媒体引趣等。

二、以读为本,讲究策略

1.以读代解

朗读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言语的阅读活动,是眼、口、耳、脑并用的心智活动,是能发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是最重要的、最经常的阅读训练,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方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让学生通过读书去解决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我在教学《黄果树瀑布》这一课时,我引领学生紧紧围绕“瀑布的形态和声响特点”品词析句、诵读感悟。集中教学力量,抓住教学主线,把文字、文章中所蕴涵的知识、能力、情感等“转化”为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有最大的收益和进步。

2.以读促“思”

我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黄果树瀑布》一文时,他让学生朗读了一遍,就紧接着问:“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是围绕哪些重要语句写的?”此时,课堂间鸦雀无声,很多同学一脸茫然,没有一个学生举手发言。于是,教师急了,便指名一位女同学站起来回答,结果还是无言以对。可看出该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读书思考的重要性,没给学生留出读书待思的空间。学生不是电子计算机,不是一读便知。如果是这样,那学生还用得着来上学吗?因此,教师首先要明确: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部分。不要只是表面上摆个教学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那样会很难使学生走进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及读出韵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己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才能真正让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3.以读悟“情”

小学的实际阅读教学中要悟出文中的“情”,逐步提高学生的閱读能力,教师必须要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读书时间。而且还要加以引导,加强语感因素,注意语感训练。例如,在教《九色鹿》这一课时,我比较重视学生的朗读。特别是第8自然段中九色鹿斥责调达的一段话。我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感悟中读。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有感情,九色鹿的愤慨在朗读中得以体现,九色鹿的机智勇敢也让学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语文课程的“开放”、“拓展”,都必须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文本的价值取向和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教学中,我紧紧抓住课文语言文字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朗读说话,从字里行间体会两个人物的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让学生替国王写皇榜,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故事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同时,与当前所提倡的诚信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这样的读既训练了学生的语感,又渗透了高尚的人文因素,真切地体现了文中的“情”。

三、培养阅读习惯

在新课标教学中,我们提倡“授人以渔”。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提高阅读兴趣及阅读能力无不有益。基于小学生的阅读特点,更需要在每篇课文的教学中坚持不懈、科学的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以致用。首先,要养成认真的阅读态度。必须口到、眼到、心到,不要三心二意,这样才有利于准确地从阅读中获取信息。第二,要养成动手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习惯地对重点词句、不解之处,做上记号,再勤于动手去查阅工具书及向老师提问。在阅读中“君子动口不动手”是难以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的。第三,养成边读边想的习惯。读书动口不动脑,则纯属“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便无法理解课文更谈不上创新,也将失去了阅读的意义。因此,在读中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读思结合,不断地去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思考中,尽可能地去解决问题。这才是课改中我们想要达到的目的。

总之,只要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以读为本、阅读习惯的紧密结合去培养,从学生阅读的角度说,定会扭转、刷新学生的阅读观念,更好地提高其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淑燕. 新课标下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 学周刊c版, 2014(4):71-71.

[2]范振权.新课标下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教学之我见[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 2013(8):154-155.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高三语文复习效率 篇7

一、激发兴趣, 增强学生自主参与意识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 高三语文复习课也应从“趣”入手, 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注重充分运用教师教学基本功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挖掘课文本身的情、趣、义、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 如果教师采用精妙导语、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插入故事、运用风趣语言等教学方法或手段, 因势利导, 就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冲动, 活跃其思维, 使学生感到易学、爱学、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课堂气氛由“枯燥”变为“有趣”, 充分调动其自主能动性, 使整个语文课堂活起来, 从而优化学习效果, 整个课堂充满了乐趣,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融入情感, 构造民主、和谐课堂

优化高三课堂教学, 就要靠语文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生动、活泼、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学生一问三不知, 课堂死气沉沉的状况, 此时大发雷霆, 也是于事无补, 不妨转变一下教学方式, 真正发挥教师主导作用:1.把爱带进课堂, 投给学生一次爱的目光, 给学生一次和蔼的微笑, 对学生一次关切的询问, 一次平等的对话, 让整个课堂爱意融融。2.把情境教育引进课堂, 教师激情洋溢地讲课, 全身心投入, 针对文中的情境, 不失时机对学生启发教育, 这样才能感染学生, 陶冶学生, 活跃课堂。3.引入竞争机制, 激励学生, 想方设法点燃学生求知欲望的火花, 引发想象, 启发其创造。4.把生活引入课堂, 教师要充分引导学生将教材与生活联系起来, 使学生有了真切感受, 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教材, 而且会激发起他们的兴趣, 使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去, 保证了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引领读书, 形成乐于求知的氛围

高三语文课上, 我们常会提到“语感”一词, “语感”从何而来, 主要从朗读训练中获得。朗读, 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文学素养的形成以及写作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它可以矫正读音, 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此外, 朗读还可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增强人际交往的信心, 培养健康的人格心理。高三的学生, 由于各种压力的重负使得他们感到压抑, 甚至产生自闭自卑的心理特点。引领学生读书, 正可以释放他们心中的抑郁、苦闷, 调节课堂沉闷气氛, 同时朗读过程中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调动感觉器官, 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我调适能力。为了提高高三语文复习课效果, 教师应将朗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抓好晨读, 加强知识的识记, 利用好课前五分钟朗读名篇, 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此外, 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 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使学生领会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从整体上形成初步的感知, 从而提高其鉴赏能力。阅读教学中的文学作品材料, 模拟试卷中的精彩时文, 优秀习作等, 都是朗读的好材料, 也都易于形成学生乐于求知的氛围。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反复读, 读中思, 思中读, 并且安排学生潜心揣摩要点, 即揣摩内容、思想、思路、语言等, 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感悟, 不断思考体味, 不仅能增强他们的语感, 还能提高语文素养。

四、指导学法,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由此可知, 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获得知识重要手段,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就是给学生学习导之以法, 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并掌握规律, 形成能力。在高三复习教学实践中, 语文教师应随时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并加以引导, 就能做到为学而教,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促进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由“学会”到“会学”, 从而启发学生去创造。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贪图题多量大, 让学生困于题海中, 以致产生厌学念头。教育专家曾提出, 会教书的教师, 让学生做一张试卷与做十张试卷效果是一样的, 可见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 在考试中举一反三, 是何等的重要, 所以教师的指导应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始终。指导具体包括预习、做笔记、错题集、质疑、练习、复习等;指导学生听课学法、复习学法、应考学法等。如高考应考中客观题采用排除干扰项的办法;复习中采用小卡片记忆的方法;诗歌鉴赏做到“抓意象, 知大意, 辨情感, 赏技巧”;作文写作学会扣住题目, 开篇揭题, 文中主体部分一唱三叹, 结尾点题的办法等。教师这样进行学法的有效指导, 可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激发他们的信心与进取心, 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发展他们的能力。

新课标下如何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篇8

一、确定有效的阅读教学目标

阅读目标的制订要从初中生的学习经验和个性特点出发, 遵循初中生阅读的心理规律, 有效发挥教学目标的引导作用, 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促进学生积极的阅读情感。所以, 教师在组织阅读教学前, 要先指导学生明确阅读目标。阅读目标包括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的设定可以以一篇文章, 或者一周、一个月为基本单位, 近期目标的设定要和具体的学习内容相结合, 配合课堂课本解读, 教师补充必要的知识点,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真正让学生读有所用。远期目标一般以一个学期、一个学年为基本单位, 远期目标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 让学生明确这一学期或学年自己在哪些方面要了解和掌握, 要重点积累和拓宽哪些方面的知识面, 阅读哪些文体的文章。确定语文阅读目标, 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都有明确的方向, 利于学生更加有效地掌握语文阅读知识。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阅读习惯是指不需要别人要求, 也不需要自己强迫, 就能自觉地去阅读的行为。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在不断的阅读实践中养成的。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 保证阅读的效果, 完成阅读目的有重要的作用。

1.为学生营造阅读氛围

教学实践证明, 适当的时间、地点、氛围, 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因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 要营造和谐、轻松的学习氛围, 和学生做好互动交流, 对回答问题积极的同学给予肯定和表扬。教师还可以把班级分为几个阅读学习小组, 让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共同探究, 这样的学习氛围, 不仅让学生在互帮互助中学到了知识, 也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 让他们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每天阅读的习惯

阅读贵在坚持, 如果学生能每天拿出一些时间阅读, 阅读习惯就会自觉养成, 阅读能力也会逐渐提高。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坚持每天阅读, 哪怕是每天阅读一段文字也好。培养这个习惯要由教师和家长互相配合。在家里, 家长可以适当地提醒督促孩子阅读, 给孩子提供阅读需要的空间、书籍。在学校, 教师每天留出一部分时间, 指导学生读书看报, 交流读书体会, 天天如此, 每天阅读就会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3.培养读书动笔的习惯

徐特立先生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动笔摘录, 可以加深记忆, 抓住重点, 对于积累资料和丰富知识十分有利。对于动笔摘录的方法教师要做具体指导, 让学生真正把阅读过的文章和内容中的有用知识积累起来, 做好储备。

三、重视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对于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教师可以通过诵读、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教学等方式提高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和体验, 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体验文章中浓厚的感情色彩和丰富的人文性, 教师的讲析不能替代学生的感悟, 一定要学生自己去尝试和体验。如, 阅读一篇散文, 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优美的语言, 丰富的情感, 体会散文所描述的意境, 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得出自己的评价和感受。这样, 才能让学生真正独立地去赏析阅读的文章, 为以后的独立阅读打下基础。

四、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更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因此, 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还应该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

1.把握文章的主旨

阅读任何一篇文章, 都应该首先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主旨, 这样才能更快更深刻地把握整个文章, 利于分析文章的内涵、文采和特色等。

2.精读、细读

在一篇文章整体阅读之后, 在概括掌握了文章的主旨之后, 还要对文章的重点段落精读细读。体会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论述和描写表现文章主旨的, 学习文章中各种写作手法的运用, 记录一些优美、深刻的句子、词语, 为自己积累经验, 做好知识储备。

五、学生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

新课标强调的是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正确引导, 运用有效策略, 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主阅读中来, 成为学习的主人。

1.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把阅读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 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环境, 让学生能够专心读书, 认真读书, 兴致勃勃地读书, 让学生在独立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情感体验中加深理解和感悟, 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感悟。 (2) 教师要为学生在阅读中的内容和自己的学习经验之间的差距搭桥铺路。阅读文章的内容是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 学生没有什么直接的感受, 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及时启发学生, 为学生答疑解惑, 扫清阅读学习的障碍。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批判阅读

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批判阅读, 培养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的精神, 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阅读探究中得出答案。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主体地位的实现, 也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六、教师要发挥引领、促进作用

新课标强调学生自主学习,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是完全放任自由的。一节课成功与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和调控的尺度。引导适当, 调控到位, 课堂教学就是流畅的、紧凑的, 更是有智慧和效果的。因此,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过程中, 在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的对话之间, 教师要细心观察, 准确调控, 并适时介入, 进行必要的评价、拓展、补充、总结等。因为虽然学生对阅读文本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但是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是不同的, 甚至是片面的、肤浅的,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指引和促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抓住精彩的语段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指导者、促进者的作用, 把学生的阅读思维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深度。

综上所述,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语文教师应该不断地探究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动力,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更多地激励他们主动阅读、主动思考。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引导学生有价值、有效果地进行自主阅读, 培养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 以达到不断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和阅读质量的根本目的, 促进学生自身的发展。

摘要: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也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如何开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者探索的课题。提出了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庆丰.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自主学习的若干思考[J].时代教育, 2012 (01) .

[2]袁文娟.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思考[J].教育科研, 2012 (08) .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如何进行语文阅读 篇9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都不一样, 同时也有自己对生活和学习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具体表现就是情感和体验。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就应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作出有个性的反应, 如训练学生对文章中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作出反应, 确认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 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是“突发奇想”, 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作者的意图进行比较, 为文章的内容和表达另做设计等。学生在阅读过程中, 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意义, 而是积极主动地发现, 建构意义, 甚至创造意义。因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及阅读训练过程中, 就不应刻意学生去追求“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联系自己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背景,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价, 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等情感和体验, 我们就应该肯定和鼓励。

二、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良好的阅读兴趣, 具体表现为:乐于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 如文学、历史、军事、科技、艺术等;乐于在阅读过程中摘抄并做阅读笔记, 如内容提要、读书心得;乐于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例如我们平时的阅读课堂教学, 课后便应对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外阅读内容或参考书目, 教会他们写阅读笔记的方法, 教会他们写读书心得的要领, 教会他们如何与同学们交流和分享, 等等。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对课堂阅读教学充满了求知欲, 就会取得较好的语文学习效果。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独立判断, 重视阅读感受和阅读体验, 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基本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我们知道,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大多数的阅读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据此, 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体验这种感情, 实现阅读的这种功能, 让学生受到课文中情感的熏陶和感染, 让学生对文章所描写的景物、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等留下深刻的印象, 同时他们也就会深刻地体会到这些文章内容优美的语言文字。

四、鼓励学生探究性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自主性的阅读, 对于阅读主题的确定, 阅读的组织、途径、方法及阅读结果的总结、整理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因此, 探究性阅读是挑战性阅读, 它对学生多方面的能力都是一种挑战;同时它也是一种综合性阅读, 要求学生将所学到过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运用, 才能完成整体阅读过程, 真正实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求异创新, 实现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训练学生学会阅读的推想能力。所谓推想, 是一种猜测推断。这种猜测推断是建立在学生对阅读文段初步感受理解基础上的, 同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分析一些故事性很强的文章结尾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或写一些续写, 让他们去推断一些其他合理的或反向结局, 让学生体会阅读学习的余味, 使其“学味”无穷!

新课标下如何学习语文 篇10

在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却走入了“重讲解, 轻阅读;重课堂, 轻课外, 禁锢了学生的知识视野”的误区。那么, 怎样才能走出语文阅读教学的误区呢?

一、加强阅读积累和阅读方法的指导, 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得, 改变重讲解、轻阅读的现象。

1. 注重阅读积累。

语文课本中的许多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多出自古今中外的名家之手, 我们要把教材作为载体, 引导学生用心去品读、理解、感悟、鉴赏、背诵这些名篇佳作。在阅读教学中,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给予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 让学生自主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思考, 边读边勾画, 边读边品味, 边读边揣摩,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与同学交流探讨。从而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实践活动理解词句,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同时, 通过课内阅读活动积累丰富而精妙的语言,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教师还要善于设疑, 让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阅读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毛泽东同志说:“语言这个东西, 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 非下苦功夫不可。”这里所说的“苦功夫”就是指多读多写的语文实践。不熟读、背诵、博览大量的诗文, 不进行相当数量的练笔, 要想学会灵活运用语言是不可能的。《课程标准》要求下的新教材, 几乎每一课课后的作业都有这样的要求: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背下来;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抄一抄。这样的作业, 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积累文中的佳词妙句和精彩片段。因此, 教师除了着眼于引导学生阅读, 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 把在阅读过程中体会到的用得好的词、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 并把描写得最精彩的段落背下来, 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去获取“艺术精品”和“营养食粮”, 去品尝优秀作品潜在的美感。这样, 学生在写的时候就不仅能够“下笔如有神”, 而且真正达到郭沫若先生所说的“胸藏万江凭吞吐, 笔有千钧任翕张”的境界。

2. 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兴趣是阅读教学成功的基础, 同时教师要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一般来讲, 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自主型阅读和指导型阅读, 自主型阅读是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的, 指导型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 通常情况下, 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目的、任务, 提出要求, 推荐一些书目, 学生则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 对有价值的材料要及时做笔记, 并对摘录的笔记进行整理, 去粗取精, 保留有用的信息资源。 (1) 读思结合, 熟读精思。苏轼有“故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精思子自知”之训。可见熟读精思是阅读的有效方法。 (2) 文道结合, 互渗互透。朱永新说:“在学校中最重要的是教师与图书, 教师是用来指导读书的凭借和依据。”图书是供人阅读的资料信息, 而学生就是读教师指导的书, 读自己爱读的书。文道结合应该从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上理解和把握, 切合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读书是对心灵的丰富, 是对思想的启迪。不论是目的性阅读还是随意浏览, 都能获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在学习生活之余获得更多的欢乐、信心和力量。因此, 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要达到语言文字的训练目的, 又要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这两者在阅读过程中是自然结合的。文道结合不是一味地深挖文章的思想感情, 而要把思想教育寓于阅读训练的过程中。

二、注意课内与课外阅读的拓展延伸,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培养阅读习惯, 改变重课堂, 轻课外的现象。

爱因斯坦认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引导学生阅读, 激发兴趣是前提。在教学中, 我们不能只局限于课本上要求讲解的内容, 应沟通课内外的联系, 尽量引导学生延伸阅读。比如教《宝玉挨打》一课时, 我结合语文课本后的名著导读, 给他们介绍《红楼梦》中的有关故事情节和复杂的人物关系, 这就把同学们带入了另外一片全新的天地, 激起了他们阅读《红楼梦》这部名著的兴趣。在上每一课时, 教师都应认真地准备拓展材料, 充分地抓好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这一教学环节, 如此, 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会得到增强, 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一定会得到提高。另外, 还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促读活动, 如:开展读书心得交流会、朗诵比赛、讲故事、猜谜语、读书经验交流会等活动, 让学生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激发他们课外阅读的信心与热情。同时要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 鼓励他们多读好书, 把好书读好。此外,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使他们在增长知识、提高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享受到无尽的读书乐趣。

三、拓宽阅读渠道, 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

苏霍姆林斯基有关阅读的论述:“学生到了中年级和高年级能不能顺利地学习, 首先取决于他会不会有理解地阅读, 即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 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因此, 教师应当仔细地研究学生的这种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 内心中由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 学习起来就越容易。

1. 以文导读。

让学生把阅读变成讲故事, 故事的情节或有趣, 或惊险, 或奇特, 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节会激起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进而自发地投入美妙的故事中。

2. 以读带读。

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或认为最有阅读价值的书籍, 在班上交流传看。不同风格、种类的书籍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 丰富学生的阅读范围, 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 使学生走出相对狭窄的阅读空间, 投入阅读的大课堂中。

3. 探讨诱读。

在探讨阅读时, 组织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收获和体会;或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 进行评说、欣赏;或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 进行对比、教育, 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 对书的渴望, 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尝试。

4. 以观激读。

上一篇:一汽下一篇: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