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群设计原则

2024-07-11

课程群设计原则(精选十篇)

课程群设计原则 篇1

关键词: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群,教学改革,教学成效

现今的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化的特征就是对所有信息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并由此构成数字系统。所谓数字系统,即对数字信息进行传送、加工、处理的电子设备。一个数字系统既可能是一个小而简单的,又可能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如:数字钟是一个数字系统,数据采集系统、信息网络系统也是一个数字系统。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采用传统设计手段完成复杂数字系统设计越来越力不从心。以FPGA CPLD为代表的大规模集成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和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设计方法,代表着现代数字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重庆邮电大学数字系统设计课程群教学团队从培养能在通信与信息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等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出发,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提出了层次型的数字系统设计课程体系,完善了数字系统系列课程内容,理顺了课程之间的衔接,提出了数字系统设计系列课程的建设要体现三个特性: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性,并已将课程改革写入专业的培养方案,在2011年9月获得重庆市优秀教学团队的称号。

1. 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

教学团队以现代设计手段和方法为主线,重塑了教学课程体系,构建了以经典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为基础,以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和设计课程教学为提升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课程相融合的体系结构,在经典数字电路教学中注重理论体系的逻辑性,在电子技术应用和数字系统设计中强调学科知识的前沿性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性。具体层次见图1。

1.1 注重数字电路基础教学,培养学生专业课程素养。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关于数字系统经典电路的分析设计方法的课程,因此,课程的教学以构筑学生的知识结构为主线、训练逻辑思维能力为主体。

针对不同专业培养要求,数电课程在理论和实验教学上采取了不同教学方法和手段,如:通信与信息类专业侧重系统级应用,实验以综合设计为主;计算机类侧重外部逻辑关系和可编程PLD、淡化内部电路原理,实验以应用为主;自动化类侧重控制观念和电气特性,重视A/D、D/A内容,实验以应用控制型为主。

针对我校通信学院和光电学院强化班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要求,教学团队开展了数电课程的双语教学,旨在让学生提前掌握专业词汇,提高阅读外文文献和自学现代电子技术的能力。自2005年在光电学院强化班进行试点开始,至今已送出6届1000多名学生。

1.2 强化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教学,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由“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DSP原理与应用”、“嵌入式系统开发与设计”、“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6门课程构成现代设计方法和理论层次。该层次以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在课程内容的具体设置中,教学团队提出开放的思路、打破单一课程限制。如:在数字电路实验教学时间内,有步骤地推进FPGA初级应用训练(原理图的设计训练);在FPGA教学时间内,有目的地联系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等专业背景课程,强化FPGA在数字系统、通信领域等各方面的应用能力。

其中,“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为重点建设课程,课程涵盖知识面广泛,强调系统综合性设计。特别根据电子竞赛相关内容模块,添加了电源设计、信号源设计等内容,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用数字系统设计的能力。

2. 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2.1 形象、生动的理论教学方法。

通过长期的教学研讨,团队形成了案例教学法、比喻教学法、启发教学法、思维训练法等多种方法综合使用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以“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为例,谈谈各种教学方法。

2.1.1 案例教学法。

如数字电路课程教学中,学完组合逻辑与触发器后,以三人抢答器为例,先从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入手,分析其功能,找出其缺陷,再添加触发器,改进其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设计电路和改进电路的意识和愿望;在讲了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之后,以MULTISM为仿真软件,演示组合逻辑电路竞争冒险的险象及消除方法,要求学生课后查找资料,提交仿真作业;在讲完计数器后,以电子钟设计为例,串讲前面所讲的译码器、计数器、数码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2.1.2 比喻教学法。

在讲卡诺图化简时以“擒贼先擒王”来说明圈圈得越大越好;“不打落水狗”来说明保证每个圈中至少有一个小方格不被重复圈过。

2.1.3 启发教学法。

触发器的讲解过程中,从RS触发器入手,讲其特点、优点,引导学生发现其电路的缺点,从而提出改进电路钟控RS触发器,再进一步分析其电路优点和缺点,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改进电路,引出钟控JK触发器、钟控D触发器,进一步引出主从触发器。随着电路一步一步地改进,又会带来新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再以人生哲理为例,引发学生从电子技术的改进过程中思考人生。

2.1.4 思维训练法。

在讲中规模计数器设计任意模值的计数器过程中,以画状态转移图为工具,引导学生从复位法、置位法及进位输出置最小数、级联等多种方法设计电路,实现学生设计电路的思维训练,从而完成数字电路时序逻辑电路设计教学任务———任意模制的计数器均可实现。

2.2 以自学为主的实验教学方法。

为了加强学生系统设计能力以及工程实践能力,团队经过多年的摸索,对数字系统设计系列课程实验教学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

2.2.1 加大实验课时,调整理论、实验课时所占比例。如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56学时理论+24学时实验)、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16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嵌入式系统(16学时理论+16学时实验)、DSP原理与应用(20学时理论+20学时实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30学时理论+26学时实验)。

2.2.2 从2006年开始我们通过中央与地方共建资金、学校拨款、企业捐助的方式,建立了基础教学平台和开放实验教学基地两级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教学上采取传统实验与开放实验相结合的形式。教师讲授基础入门知识,除必须完成的实验项目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情况自行安排实验时间、实验内容。

以“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课程为例,必做实验包括:QUARTUSⅡ简介与应用、带使能端的计数器的设计、数控分频器的设计等,采用传统实验方式,由教师讲授基本原理和设计思路,学生按部就班完成。该部分实验要求学生主动性较少,主要目的在于设计流程、软件开发、硬件平台的掌握。选作实验包括:基于LPM-ROM的四位乘法器设计、序列检测器的设计、数码管扫描显示电路、硬件电子琴设计、数字频率计的设计等。学生还可以自行拟定题目,与教师商量后进行。该部分实验采用开放实验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强调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动手设计能力。

3. 日常教学与科技活动有机融合

教学团队把相关课程与各类课外创新活动结合起来,多渠道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首先,我们从课程学习中选择优秀的学生进行进一步的培训。建立系统化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和开放实验教学,能够提升多数学生创新能力和一定的电子设计和应用能力,具有参加各类科技活动最基本的素质。在此基础上,选拔条件更加出众的学生进行后续的集中培训。

其次,根据各届竞赛的题目和要求修改课程教学内容。例如:在“EDA”、“可编程逻辑器件与应用”等课程会根据的新技术的发展增加相应的技术讲座。“电子系统综合设计与仿真”为新开设课程,重点在于系统性应用综合知识,在基本模块讲完后,进行综合性实际项目的设计,其中就包括精心选择的各类电子竞赛试题。各类科技活动对推动课程教学的各项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最后,我们与中国电子协会合作,进行全国电子设计工程师认证培训。多渠道提升学习动力,营造科技氛围。

4. 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

我校通过引进、国内外进修培训,以及采用“以科研促教学”、“以科技竞赛促师资队伍”、“理论实践教学双肩挑”的模式,加快教师队伍的成长,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职称、学历和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教学团队在特色专业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精品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自编教材12本),自制实验设备(自行研发设备6项),尤其是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组织和参加各种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具有较强的示范作用。

5. 结语

数字系统设计系列课程的教学改革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课堂教学成效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尤其在课外科技竞赛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5年以来,教学团队教师指导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重庆市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2008年以来,参加重庆市盛群单片机电子设计大赛,获得创意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5项。2010年,参加“高教社&XILINX杯”重庆市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本科组7人获得二等奖、2人获得三等奖;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重庆赛区一等奖2项。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我们仍需要不断地探索,寻求如何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姜威, 姚富安, 刘勇, 南新志.实用电子系统设计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1.

[2]潘松, 黄继业.EDA技术实用教程 (第三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9.

[3]邹虹, 贺丽芳等.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8.3.

[4]张鹏, 石鑫, 应俊.HOLTEK HT46系列单片机C语言实例教程[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0:61.

课程群建设工业设计论文 篇2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技术、艺术、人文与社会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相应地,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知识结构也应由社会构成、艺术构成和技术构成3方面组成,其中社会构成是基础,艺术构成是特色,技术构成是核心。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基于本科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界定,遵循课程群建设的相关性、独立性、创新性和综合性原则,并兼顾课程建设、课程群建设与课程体系建设3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课程群建设与专业建设的关系,将核心课程群划分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和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等4组。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分析产品成型条件和规律,运用设计思维和创意方法进行产品造型的能力。从对人造物造型美的认识到产品造型的自由塑造,学生的学习过程需经过认识到模仿到创新的多个阶段。“形态设计基础”、“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和“产品造型设计”等3门课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形态塑造与创新的基本能力。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是工业设计核心课程群中的核心,主要培养学生生活方式的创造能力。具体的设计过程是以设计心理学为体验设计的依据,通过对人的身、心、精神以及生活形态的调查、分析或测量,以产品为载体来推动生活方式的改变。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重点培养学生的材料使用和制造技术方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工程设计与产品设计环节之间的衔接过程,通过将不同的制造技术与材料特性整合进产品设计中,设计才能成为真正的创新,否则只能算是构想。产品结构设计课程群内容涉及到材料、机械、电气以及制造等知识。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群是以上3个课程群知识的综合运用环节,其中“产品设计Ⅰ”也就是“产品造型设计”,“产品设计Ⅱ”是“产品人因设计”。该课程群以具体类别的产品设计为对象,“产品设计Ⅰ”和“产品设计Ⅱ”均以学生能经常接触到的生活类产品为设计对象,便于设计调查和用户研究的深入开展。“产品设计与开发Ⅰ”和“产品设计与开发Ⅱ”以太原科技大学侧重的专业特色产品为对象,包括文化产品和重型机械产品,注重创意或创新思维的提升,同时注重产品功能和结构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优化

课程群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建设策略应以群内某门中心课程为基础,以课程间内容整合为重点,理清课程间逻辑关系,划清课程的知识界限,删除课程间重复内容,构建起课程间的系统性。依此原则,针对核心课程群的教学内容优化提出以下几点教改思路:

1.提升“设计思维”课程的重要性,更新其知识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

设计思维过程是工业设计实践中最有价值的环节,工业设计问题解决过程实际就是设计思维过程,因此设计思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继工业时代后信息时代的社会变化,工业设计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其中设计思维作为工业设计知识的核心表现得更为明显,而且其蕴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很难显性表达。因此,“设计思维”课程的内容更新非常值得重视。为了提高学生设计能力,设计思维课程必须贯穿到所有设计基础和综合设计类课程,使得学生基本的专业素质得以提升。

2.深化“形态设计基础”的内容提炼

在基础形态设计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的课时量和教学深度,将工业产品形态设计基础内容作为产品造型设计课程群的中心课程。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相比产品设计专业学生的艺术造型基础比较薄弱,要想短时间内提升到自由造型能力不太现实,再者工业设计造型有其自身规律,即形体具有工业加工特点。可以说,工业设计造型可以相对脱离纯视觉艺术造型母体,具有其自身的成型条件和造型规律,因此从形体成型的理性层面进行“形态设计基础”课程的内容提炼很有必要。

3.加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与能力以及用户参与式设计思想与能力

IDEO(美国著名工业设计公司)为优秀的设计重新作了定义———优秀的设计创造的是美妙的体验,而不仅仅是产品。IDEO通过大量设计实践所探索出的设计思想和实践形式正改变着企业创新的方法,高校应紧跟国际设计前沿,传授前沿知识。重点对产品人因设计课程群引入行业内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先进的简单有趣的设计方法、轻松自然的用户研究实践形式等等。

4.加强手动建模思考能力,推进设计思维的设计实践方式

设计过程中通过手来思考是设计思维发展的重要手段,通过草模来推动想法是其重要一环。笔者主张课程体系中的所有设计实践环节都应该加强草模制作过程,以此来反复推敲设计想法,真正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手动建模方式有很多种,包括平面形式的剪贴、拼接等,还包括三维形式的快速原型,将其运用到以上4类核心课程群每门课程中,能起到充分刺激创意创新思维的作用。在课程群知识的归属方面,可以将其列为课内实践环节,而且是辅助性质的作业手段,将不会影响到知识界限的划分问题。

三、结语

课程群设计原则 篇3

关键词:城市科学课;教法;学生;就业

教学方法是一种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手段,是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使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科学方法[1]。“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针对不同的课程类型、专业要求、学生特点,正确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与手段,从多方面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高校所有从事教育活动的有识之士的重要目标和一直努力思考的问题[2]。然而,由于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和规范的缺乏,许多教学工作者在实践中往往裹足不前。

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是以城市这一共同研究对象为纽带的一组课程,包括城市地理学、城市社会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等课程,在我系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科学和地理信息系统三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为提高教学质量,自2007年起,我系组织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对该课程群进行了系统的建设,主要涉及课程内容和课程设置方案改革、教学团队建设、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材建设、实践教学改革、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改革等,其中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是课程建设的核心之一。本文介绍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教学方法出现的主要问题和总结出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希望对同类专业类似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一、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教学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在课程群建设开展之初,我们通过专家听课、学生问卷调查、成功教改案例的集体学习等手段,全面分析了我系城市科学类课程群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便对症下药进行教改。

(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

城市科学类课程群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强、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内容纷杂、交叉性强等突出特点,而我系开设该课程群的几个专业都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落实到教学方法上,就要既重视理论教学,又要加强实际训练。而我系在城市科学课程群的教学中却普遍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教学。在原有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中,理论课时所占比例过高,实践课时普遍短缺,加上各门课程普遍课时偏少,难以组织大型实践活动,每门课程的实践都只能片段化、简单化,难以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结果,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停留在记忆层面,加上考试也是以知识掌握为导向的,学生即使平时不努力,到考试前突击一下也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数,而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突发问题的时候,往往束手无策,不会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

(二)重教法,轻学法

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共同活动,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的有机结合,具有双边性特点。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决定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的直接因素是学生的学法而非教师的教法[3]。教学实践也证明,教法只有考虑并适应学法,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单纯强调教师的教法,容易使课堂教学成为灌输式教学,难以实现教学目标。调研发现,我系城市科学课程群在以往的授课中非常强调教师“如何教”的问题,认为只要教师教好了,学生就一定能学好,课堂教学质量也就一定能得到提高。这种思想导致教师在备课时只备教材和自己的教法,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则不予考虑,结果教师教得认真辛苦,但学生却普遍反映收获不大,或者课堂上有些收获但课后很快就丢掉了。

(三)教学手段优化不足,师生沟通渠道不畅

城市科学类课程群不仅具有大量抽象的概念、理论,还有大量与空间密切联系的知识点,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使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使抽象的空间通过图件、录像等形象地得到展示,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任课教师尽管普遍采用了多媒体,但大多数的多媒体课件只是课本内容的复制品和文字的堆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此外,由于大班上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渠道狭窄,严重缺乏互动,教师不知道学生的需求,学生则采取“爱听就听、不想听就不听”的态度,不会主动对授课情况进行反馈。调查中甚至发现一些学生在课程即将结束时还不知道任课老师姓名的事情。

二、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教学方法改革的基本原则

在充分认识到教学方法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根据课程群的特点、学生和专业的特点,在广泛咨询教学专家、大量学习有关教育学理论和最新文献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下基本的教改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任何教学方法的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其中最为核心的应有两个方面:一是围绕学生个性特征制订教学方法,二是以学生的“学”为主体,围绕学法制订教法。

首先,任何教法的选择必须依据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学生的个性特点而优化组合。当前,“90后”已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具有思想开放、个性独立、自信张扬、接受新事物能力强等鲜明特点。绝大多数“90后”均为网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下,“90后”尤其关注职业发展的设计与规划,学习目标更加实际[4]。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学生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知识,通过网络搜集学习资料的能力有时连老师都不如,对实践性强的环节很感兴趣,并有自己的独特观点,但自控能力差,普遍存在畏难情绪。这些与前几代的大学生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时必须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素质、行为和心理特点,顺应其发展规律。譬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比理论教学法要受学生欢迎,也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法要作为教法选择的主要依据,围绕“如何学”来决定“如何教”,绝不能本末倒置。在信息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生可选的学习途径和方法极为丰富,当今大学生又很看重在学习中的个性化方法和途径。有的学生在实践中学,有的学生在研究、娱乐、讨论中学,那些跟着老师指挥棒走、延续传统的课堂听讲课后背书的学习方法的学生成为少数。因此,教法的选择如果不能随着学法而变化,必然难以收获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以就业为导向

温家宝总理说,他最忧虑的一件事就是大学生就业。而造成这一难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素质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导致一方面各地在产业升级中不惜代价抢人才、投入巨资培养人才,另一方面大量大学生就业找不到适合的单位。譬如,社会人才需求更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用人单位希望挑选“来之能战”的员工,而目前我们在培养大学生时却往往理论与实践脱节,不注重动手能力培养,这就导致大量的企业因不愿意承担大学毕业生的再培训成本而倾向于招聘有工作经验的员工,从而提高了大学生的就业门槛。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高度重视那些能够培养出社会欢迎的学生的教学方法的使用[5]。

(三)以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

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好基础。这也决定了教学不仅是让学生积累现成知识,而且是让学生充分运用认知过程来感知现象,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将知识通过“内化”转化为素质[6]。因此,必须摒弃那些以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传统教学方法,把教学方法落实到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和素质上,尤其是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竞争能力等[7]。其中,学习能力是一个人不断进取的基本能力,实践能力是人的能力总和的核心,创新能力是一个人能不能发挥作用、有所成就的突出能力,合作能力培养是人才发展的新趋势,而竞争能力是人谋求生存的基本技能之一。

(四)以创新为支撑

教学方法的发展是历史的合成物,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代表性和倾向性的教学方法[8]。近二三十年来,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的进步,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就必须重视教学方法的创新。正如中国高教学会会长周远清教授所言:“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对教学方法改革的要求更为迫切、更为强烈了。如果大家天天讲创新,讲创新能力培养,而丝毫不去触动在人才培养中扼杀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那就等于自己骗自己。”[9]

结语:

当前,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然而,没有哪一种教学方法是最好的、最有效的。针对当前城市科学类课程群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特点和课程、专业特点,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重点,以创新为支撑,科学地优选组合运用教学方法是改革的最终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强.刍议《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实践及创新[J].财经政法资讯,2008,(3):19-23.

[2]苏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07,(27):68-69.

[3]李佺宁.新建本科院校教学方法改革的策略取向[J].当代教育论坛,2010,(9):29-30.

[4]李朝阳,李巧玲.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改进教学方法的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27):90-91.

[5]马元三.应用型本科教学方法研究——案例模拟教学法[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9,(4):21-23.

[6]赵淑玲.“边实验边学习”课型的教学方法初试[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8):75-76.

[7]陈小川.大学教学方法研究之我见.高教研究,2007,(3):72-74.

[8]李伟.发展学生专项能力的教学方法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17):44.

[9]刘智运.必须重视大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J].教学研究,2010,33(1):33-38.

基金项目:苏州科技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城市科学类课程群(2008KJA-02)”资助

课程群设计原则 篇4

微课近年来发展迅速,它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 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表现形式,是一个较好的教学载体, 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微课可以用4个字来概括其特点:短、小、精、悍。

所谓短,指的是微课的教学过程短,视频时长短,一般以5-10分钟为佳,这是视频教学的特点。小,指的是视频容量小、教学主题小,视频可以采用各种压缩技术转化为不同的格式,可以在任何场所播放,是未来互联网教学模式。微课所选取的教学主题小,在短时间能够让学生学会教学内容。精,指的是教学内容精选、教学活动精彩、让人过目难忘。悍,是指微课应用广泛,可在多种场合或设备上播放,效果良好。

就微课的形式而言,一类是拍摄式微课。这类微课可以在教室、实验室、机房进行拍摄,展现教学的全过程,也可以在模拟教学环境中进行,以展现在教室、实验室无法完成的一些课堂内容,如机电、汽车、旅游、动车等专业,通过模拟真实环境,解决在教室内无法解决的很多问题,成为课堂教学的良好补充。

另一类是录屏式微课。这类微课适用于软件操作类, 比如Windons操作讲解,或者是行业软件的使用,比如会计、证券投资、ERP等行业软件,这些用录屏的方式进行微课制作比较直观,学习效果好。用PPT直接录制成视频也能制作微课。

还有一类是动画式微课。这类微课对技术要求比较高,需要专业人员绘制,比如非常有名的一分钟经济学课程。这类动画是专业人员绘制的动画式微课。

最后一种是将前面的几种形式综合,形成混合式微课,目前混合式微课形式运用最多。

2基于课程群的系列微课

课程群建设一直是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话题。课程群中各课程相互衔接,使得课程体系完整、课程内容融合、课程互相配合,起到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作用。而在课程群建设中,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重要环节。独立微课只能解决某课程中的单独问题,一旦不同学生遇到不同问题, 独立微课就无法解决问题了。因此,建立基于课程群的系列微课,可以解决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

(1)完善教学资源。建立系列微课能够完善教学资源,将一门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做成系列微课,而不再是一个单独的知识点,能使不同学生完整学习课程,也可作为同行之间的参考资料,用于教学改革,还可以成为资源共享课的组成部分。

(2)课程群资源体系化。以课程群为基础的系列微课具有体系化。由于课程群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学生可以非常方便地在课程群系列微课资源中选取遗忘的课程内容复习,以便更好学习当前知识。遗忘的内容可以非常容易从资源库中找到,并以课程群为依据形成体系化知识系统。

(3)为建立MOOC积累资源。以课程群为核心的系列微课,为后续建立和开展MOOC提供了研究基础。

3课程群微课案例

信息类多媒体课程群可以包括图形图像处理、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网页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制作、多媒体技术、视频编辑等相关课程。按照课程之间的联系,分析课程知识点构成,学生在学完相关课程后,如在其它课程中需要其知识点信息,就可以方便地从系列微课中回顾所学。由于多媒体课程都是操作性强的课程,因此,微课形式的复习比其它形式更为有效,学生只需几分钟时间就可以重温学过的知识点,便于新知识点学习。

下面以《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课程为例,分析其重点知识点构成,可以选取制作的微课知识点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的大部分知识点都是其它课程的前驱课程,其微课知识点划分好后,可以发现该课程的微课在后续相当多的课程中还会使用,也就是说这个课程在教学中的顺序应该在其它课程之前。在整个课程群的系列微课设计上,就要考虑先制作该课程的微课。

每个知识点可以细化为不超过10分钟的微课,例如对于知识点“GIF动画制作”,微课就可以细分为如表2所示的5个内容。

以课程群为基础分析系列微课制作很有价值。在明确了课程之间关系后,能清晰了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更好地进行课程群教改和教学资源建设。

4结语

在信息技术时代,微课成为信息类课程的重要辅助, 如何通过分析和分解课程的知识点制作微课,将微课系列化、体系化,是当今急需解决的难题。以课程群为基础分析课程知识点,构建系列微课,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梳理,明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促进教学。本文将多媒体课程群中各课程微课分解,将知识点细化,有助于学生学习, 该思路可进一步扩展到其它相关课程建设中,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探索[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4.

[2]从继成.高校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教学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9):121-123.

[3]郭绘绘.高校网络课程群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2013.

课程群设计原则 篇5

【摘要】教学资源平台应是开放和共享的,要与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本文以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依据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目录和课程类型,组织相关课程及资源,设计了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群站。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程群;临床医学

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在高校教学、科研活动中越来越被重视,教育部高教司启动“专业综合改革”项目(教高司函[]226号),其中强调了要促进开放共享,形成与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优质教学资源[1]。通过对实际应用情况的考察,我们发现相比大而全的资源库,专业相关、规模适中、贴近课程的资源库则更受欢迎;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一系列课程构成的课程群应成为数字化教学资源聚合的重要组织形式[2]。课程群是指在教学内容方面具有一定相关性的一系列课程。课程群之间的关系既可以是相互独立的,也可以是层级关系的,它所包含的课程可以是在一定限度内动态变化的.。课程群不仅是资源聚合的天然单位,更是维系课程学习共同体的重要基础,对于教学资源的生态演进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课程群教学资源的建设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和研究的领域,本文以我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依据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目录和课程类型,组织相关课程及资源,设计了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群站(以下简称临床医学资源网)。

1临床医学资源网的建设目标

临床医学资源网的建设是运用信息技术把临床医学专业相关的课程作为整体来建设,包含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等4大类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源。要充分体现临床专业的学科知识及之间的关联,优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对课程的综合化整合,促进学生学习兴趣、认知发展的形成。建设资源时要注意各门课程的独立性,也要将相关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促进知识技能的融合与灵活运用。

2临床医学资源网的构建

临床医学资源网包含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四大类的课程的多种教学资源。通过后台可以对课程及其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也可以建立不同权限的用户来共建和共享资源。临床医学资源网的前台是资源呈现和提供下载的平台,用户操作简单便捷。教学资源中的教学大纲、学习指南、参考资料等文档内容将直接以页面形式展示,PPT课件通过转换软件使其可以在线播放并提供下载链接,教学视频以流媒体格式在线点播,相关的课程网站也将提供网址链接。前台将综合运用多媒体的展现方式,为用户提供一个丰富的教学资源平台。临床医学资源网的后台可以对课程群的课程类型、课程进行添加、删除和编辑等进行管理。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分类添加和管理,并对应到相关课程。可以添加不同类型和权限的用户,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系统管理员可实现网站文件夹及文件的管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等。

3临床医学资源网实现的关键技术

本文采用SiteServerCMS[3]进行临床医学资源网的构建。SiteServerCMS支撑多服务器发布,手机、平板等多终端一体化,集成投票、反馈、评论、流量统计、采集等实用功能,支持文章、组图、视频、文库、专题等绝大部分常见内容模型的编辑与发布,权限分配灵活,安全机制高且留有二次开发的接口。基于SiteServerCMS构建临床医学资源网可大大减少我们的开发工作量。

(1)部署SiteServerCMS系统最新版SiteServerCMS4。1对软硬件有基本的要求,需要提前安装必需的软件,如。netframework4。5。1或以上版本、SqlServer或Oracle任何版本、IIS7。0以上、4G以上的内存等。

(2)设计PC和移动端模板SiteServerCMS系统独创了STL模版语言(SiteServerTemplateLanguage),利用基于Dreamweaver可视化模板制作工具为每个发布终端置不同的模板,为每个终端提供最适合的展示的形式。并在后台系统中添加网站的模板。

(3)定制资源发布内容模型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和规划课程类型、课程、教学资源类型以及资源的数据库存储字段,定制后台资源发布的内容模型,添加栏目和内容。

4结语

本文以临床医学专业为例,依据专业培养计划中的课程目录和课程类型,设计并构建了一个通用的课程群,有效的整合了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资源,对促进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自主学习和了解本专业学科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关系有很大的帮助。后续我们将继续研究使用的激励机制以及统一规范资源建设标准,更好的建设、共享并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EB/OL]。

[2]刘新阳。基于课程群的生态化教学资源平台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1,12(21)。

[3]SiteServer[EB/OL]。

[4]谢幼如,吴可会。后现代主义视角下专业课程群数字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9):76—80。

学校顶层设计下的特色课程群建设 篇6

(一)深化课程改革的大趋势

2012年,浙江省启动了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优化育人模式、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说,深化课程改革、优化育人模式已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为学校打造自身特色、推动育人模式的转变创造了重要条件。

(二)课程改革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

遵照《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要求,高中学校开始了新一轮的探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探讨和反思。

1.课程的碎片化、平面化问题

《方案》要求在完成国家必修课程的前提下,对四大类选修课程的开设提出了要求。一些学校只为达到《方案》提出的选修课程门类、数量和比例的要求,却缺少整体的安排和质量上的考虑。不少学校的现状是:对于选修课,教师能开什么就开什么,先满足数量要求再说。这种状况导致了两方面的问题: 一方面,课程过多,过于随意,即导致课程的“碎片化”问题;另一方面,各学期之间、各年段之间缺少整体设计,课程往往在同一维度上重复,或者课程间没有递进,即导致课程的“平面化”问题。

2.课程无亮点、无特色问题

很多选修课程开发准备不足,上马仓促,学校也没有很好地从办学传统、校园文化、办学目标和生源特点等方面去挖掘,只是机械地按四大类选修课程的要求来开设,因而许多学校在选修课程开发开设中都出现了“同质化”现象,课程无亮点、无特色可言。这显然有违本次深化课改的目的。深化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学校发展中“千校一面” 的问题,如果课程建设中的这一问题不解决,新的 “千校一面”问题仍不可避免。

3.课程开发开设的质量问题

选修课程的开发开设需要学校教师的积极参与。习惯了用国家已编定的教材教的教师,要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一门课程谈何容易。笔者曾参与过由嘉兴教育学院组织的一门选修课程的编写工作, 单单对其中三课内容的编写,从阅读相关资料、搭建框架到最后动笔完稿就用了一个多月时间,如果再加上前期参与的课程结构、内容的选定到后期的修改补充等至少也要两个多月。试想,如果由一位同时还承担必修课教学任务的教师独立完成,这要花多少时间?此外,对课程的监测和评价是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但由于选修课程的特殊性,不可能通过联考、学业水平考试、高考等正规、严格的方式来检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容易导致从学校管理者到执教者对课程质量的忽视。再加上前述的课程碎片化、平面化等问题的存在,选修课的质量堪忧。

二、对策与路径

深化课改要求把更多的课程学习选择权交给学生,把更多的课程开发选择权交给教师,把更多的课程设置选择权交给学校。一方面课程改革中遇到了多种问题,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推进和选择。 但怎么选择,却是考验学校办学水平的大问题。

笔者以为,一个好的顶层设计,是保证学生、教师、学校“选择权”的关键。顶层设计要考虑课改的方向、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学校的历史和发展特点,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学校自身特点的选修课的设置和开发,又是重中之重。图1所示是嘉兴市秀州中学的“秀州钟”课程模型。“秀州钟”从外形上看,是一个大写的“人”,体现了“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的办学理念,而支撑这一理念的是学校开发开设的各类课程。钟裙是国家和学校的以必修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课程,这是学生人生发展的基础型课程,也是学校达成育人目标的基础。钟身是六大类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和融课程、秀身课程、秀情课程、秀智课程、秀雅课程、秀能课程。这是学生进一步发展的选择性课程,也是学校的特色课程体系,旨在丰富学校育人模式,助力学生个性而又全面地成长,健全人格。钟锤是生涯规划课程,是指导学生决定自己未来的课程,让学生踏入高中就有对人生的思考,对自己未来选择的思考。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层层递进,体现了课程由基础向研究由表及里、逐级递进的过程。同时,三级课程之间用虚线显示,表明了学校要打通必修和选修之间的界限,争取两者的逐渐融通融合,并建立起真正具有学校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那么,“和融向秀”六大类课程、“基础—拓展— 研究”三级课程体系如何避免“碎片化”“平面化” “同质化”?组建富有特色的课程群或许是进一步落实课程建设、彰显学校特色的有效途径。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些教育家开始强调课程内容的横向组织的原则,即要求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的知识体系,以便让学生有机会更好地探索社会和个人最关心的问题。[1]“课程群”就是这一原则下的一个尝试。按照学者的一般解释,课程群是指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于同一培养范畴的一类课程。 课程群的构成一般由属于同类的3门以上课程组成,各课程的教学内容虽相对独立,但课程与课程之间紧密关联,各门课程的实践环节或技能培养是连贯的、递进的。[2]课程群原是在高等院校课程建设中出现的一项新的课程管理方法。随着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深化,“课程群”的概念也逐渐进入普通高中管理者的视野并开始出现在课程体系中。普通高中的课程群建设显然有别于高校。普通高中要根据学校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在大的课程框架内,根据课程目标的设置,建设起富有特色的课程群。抓好特色课程群建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校发展方向中寻找增长点

特色课程群建设之所以有助于打造学校特色发展之路,就在于它的存在与学校的发展相一致。学校特色发展需要通过一系列载体来实现,课程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学校怎样发展就需要怎样的课程来保障。因此,学校先要仔细梳理办学传统和发展方向,再以学校文化传承为依托,与自身的教育理想、 价值追求等紧密结合,创建彰显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并从中进行整合,打造出相应的特色课程群。

以嘉兴市秀州中学为例,学校是一所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名校,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学校的发展方向奠定了基础。“建设人文性、研究性、国际性、有特色的现代示范普通高中”是学校的办学目标。这一办学目标与学校一百多年来的办学经验是分不开的,学校在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科学家、翻译家、文学家以及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而在研究他们的成长历程和辉煌成就时,学校发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从事数、理专业的人文素养深厚,从事人文研究的科学素养很高,两者相得益彰。科学为人文奠基,人文为科学导航。科学与人文的互补,有利于形成完备的基础知识、优秀的思维品质、正确的人生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际关系。学校鼓励文理兼备的优秀教师跨学科开设选修课,也鼓励文、理学科教研组之间相互协作,围绕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开发出富有秀中特色的跨学科课程群。

(二)从学生发展需求中寻找支撑点

学校教育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的教育,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以学生为本。离开了学生发展这一根本,设计得再漂亮的课程体系也是无根之树。学校课程改革要尊重学生的多元学习需求。学校在教育者、学习者的沟通交往过程中不应是拥有“交往霸权”的管理者,而应是课程资源的提供者。课程既要为学生奠定深厚的知识基础提供保障,还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选择。因此,学校的课程设计必须考虑到学生未来成才的需要。

中学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高中教育属于通才教育、基础教育。通才教育的一个方面就是加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质。在提高综合素养上,同学科或跨学科的课程群供学生选修并为之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在德育领域,传统的靠班主任、政教处的说教仍是许多学校的主要运行方式,但政教处、班主任常常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疲于奔命,而且说教效果不佳,学生常有对抗情绪。显然,这种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靠这样“保姆式”教育管教出来的学生也很难适应当今社会的要求。德育的途径应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德育的方式也应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学生所喜闻乐见,易于接受。把选修课渗透到德育领域,并利用课程群的特点组建“自主体验式”德育课程群,就是在这方面的一种尝试。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只有建立在学生发展需求上的课程才是学生真正需要的课程,才是符合教育本真的课程。

(三)从学校优势学科中寻找扩张点

特色课程群的建设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在课程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水平直接决定了课程质量的高低。对一所学校来说,总有那么些优秀的教师,总有那么些具有优势的学科。在选修课程的建设中,发挥好这些教师和学科的优势和引领作用,实行强强联手或跨学科合作的方式,带动更多的教师和学科参与到其中来,对提升选修课的质量和加强课程群的建设都是极为有益的。

仍以嘉兴市秀州中学为例,生物学科是学校的优势学科之一,教研组里有嘉兴市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一批术有专攻的优秀教师。由于该学科的群体优势,学校被评定为嘉兴市高中生物学科基地,承担着许多市级教研任务。在选修课程建设中,该学科教师也积极投入,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学校鼓励该学科教师牵头组织涉及多学科知识的课群设计,例如,文理兼容的“水文化”课群就由该科教师牵头组织,把化学、语文、地理、美术等相关教师纳入到课群的设计、开发、开设中来,既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带出了一支课程建设的队伍, 这些教师还可以由此扩展,开发出更多的优质课程来。当然,并不是一定要跨学科才能组成课程群,同一学科,从不同方面来组建的课程也可以组成一个课程群。例如,文学社是学校社团文化的一个亮点, 每年都有诸多学生在各类写作竞赛中获奖。在大力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创建特色课程的今天,学校将文学社活动改造成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同时,为加强文学社学生的语文素养,还提供语文组教师开发的其他选修课,组成一个课程群,供学生选择,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从学校优势学科中寻找扩张点还包括从被评为省、市精品选修课程的学校课程中挖掘潜力,由在开发选修课方面富有经验的优秀教师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更多的教师来开发相关的选修课程,提高他们的辐射力、影响力。

由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优秀教师来带动课程群的建设,还可以提升课程的品质。参与课程群建设的教师在优秀教师的带领下,能够形成一种较好的科研氛围和相互促进的竞争机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因无序开发和评价缺失而导致的课程质量问题。

三、实践与探索

嘉兴市秀州中学主要开发了“省身德育”课程群、“水文化”课程群和民族根文化课程群。

(一)以自主德育为目标,组建“知德—正德— 厚德”的“省身德育”课程群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我是秀中人,一生一世学做人”是学校的育人目标。如何利用选修课程这一资源,渗透道德教育是当今深化课改背景下值得研究的一个课题。学校根据多年道德教育的经验和已形成的“六大周”德育品牌,利用课程群的特点,组建了“知德—正德—厚德”的“省身德育”课程群。

“知德—正德—厚德”是一个逐渐深入的过程, 也是一个由知而行、知行合一的过程。该课程群一方面把平时散布于班会课、升旗仪式、德育活动周、 专题教育中的一些内容整合成以“自主德育”为主题的课程,有学习课程、专题课程、环境课程、活动课程及生涯课程等。课程设计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对活动自主策划、组织、实施和总结;另一方面,课程群通过专题讲座、选修课程、社会实践、 社团活动等多种方式来丰富课程的表现形式,并更多以学生参与、体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道德冲突或各种关系的冲突面前学会判断、学会选择,使德育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和说教上。

“省身德育”现已形成的主要课程有《秀州中学学生生涯规划课程》《中华经典悟读》《爱国爱校》 《孝廉文化》《高中生健康顾问》《生命教育》《感恩文化》《知诚讲信》《责行天下》《规则与法在身边》《德在路上》《社会与我》等。

(二)以“水”为载体,开发“人文性+研究性”的 “水文化”课程群

“建设人文性、研究性、国际性、有特色的现代示范普通高中”是学校的办学目标,文理兼长也是学校许多成功校友的成长之道。学校在课程的顶层设计中,围绕“秀智”“秀雅”“秀能”三类课程,根据江南水乡的特点、“五水共治”的现实意义以及学校学科组的优势,开发了“水文化”课程群。

这一课程群的设计围绕江南水乡的“水”这一主题,从“水科学”“水文学”“水艺术”三个不同维度,由生物、化学、语文、艺术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合作,开发出9个或18个学时的中、短课程,供学生来选择。同时,又注重基础、拓展、研究三个纵向层次,不同基础的学生可选择相应层级的课程来学习。 “水科学”侧重于水的物理、化学与生物性质,水体生物调查,水污染的治理等;“水文学”侧重于对历代文人墨客以“水”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欣赏和学生以此为主题的写作实践;“水艺术”侧重于有关水的绘画、摄影作品的欣赏和实践以及水体景观设计等。此外,该课程群还注重动脑与动手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无论是偏重理科还是偏重文科的学生,若能从中选择2个以上的课程来修习,都能从中感受到单一学科所无法呈现的精彩。

该群现已开发的课程有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研究课程三类。基础课程有《上善若水之懂水》(化学)、《水与健康》(生物)、《一品秀水·嘉兴》(语文)、 《地理与生活》(地理)、《基础绘画》(艺术)、《流水华章》(英语);拓展课程有《桥梁中的力与美》(物理)、 《美丽中国的缺憾——中国生态危机》(生物)、《环境与化学》(化学)、《国画》(艺术);研究课程有《穆湖生态调查》(生物)。

(三)以“内高”民族教育为中心,建构“文化认同”的民族根文化课程群

嘉兴市秀州中学还承担着培养新疆学生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并设立了“内高部”。学校结合“内高部”的实际和办学特点建构新的学校课程体系, 其中“和融”课程就是凸显民族融合意识的设计,将民族根文化内涵通过课程外显出来。根据这一课程设计,学校开发了以“文化认同与现代意识”为主题的民族教育课程群,融社会学、地理学、心理学、教育学、民族学、历史学、文学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主流意识于一体,涉及政治、语文、历史、地理等多门学科。

根据“秀州钟”课程模型,该课程群分“基础篇” “拓展篇”“研究篇”三个模块。

“基础篇”从“地方文化风俗现状”方面介绍江南文化风俗和新疆少数民族文化风物。学生通过学习《嘉兴文化风俗介绍》《江南文化风俗介绍》《大美新疆》《少数民族风俗文化介绍》,了解“中国大地上存在着多种生活风俗”,认识“文化的融合与变化是各种文化互相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拓展篇”从“中外民族演进”方面探究历史与现代之间的联系与发展。学生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历史演变》《世界各国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和现状》《融合·现代·人本———内高班“文化认同与现代意识”德育课程(上)》,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演变历史和规律,认识世界多民族国家进退兴衰的历史规律,知道新疆历史、新疆民族发展史、新疆宗教演变史,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通过学习 “现代理念”,正确理解“公民意识”“国家观念”“民族主义”“宗教政策”,增强“现代化”理念。

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研究 篇7

目前,教育部、财政部已启动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旨在探索并建立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1]。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是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是为软件产业培养大量急需人才的必然要求[2]。程序设计能力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检验计算机类毕业生质量的标准之一[3]。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

目前,程序设计相关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学生对课程间知识的相关性及延续性缺乏理解,在学习新课程时,不能很好地运用已学的知识;2课程教学资源缺乏统一的共享平台;3课程实验独立设置,不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能力。本文结合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实施和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依托程序设计课程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程序设计课程群基本构成

课程群[4]是由内容密切相关,前后承接连贯一致的若干课程组成的集合,它强调课程基本内容以及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课程群建设要求配备合理师资结构,打通课程知识脉络,避免课程内容重复或者前后脱节,使课程体系前后连贯,内容融合,课程相互配合,能起到举一反三、相互促进的作用。

程序设计类课程群包括《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NET应用与开发》、《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编程》、《软件开发课程》等课程,贯穿于计算机专业程序设计与应用开发的主线。课程群的基本构成如图1所示。

2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内容

课程群建设是专业建设的一部分,要与专业定位及行业发展相适应,还应当注重课程的知识重组、知识融合[4]。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重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加强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课程群的实施者,教师教学水平直接影响课程群的实施效果。课程整合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教师团队的整合,只有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挥,才能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因此,团队应经常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随堂听课等,系统掌握课程群中各门课程的内在联系。重视教育教学基 本理论学 习,并与教学 实际结合 起来,将教学实践与教研专题结合起来,注重学科课程建设。

2.2明确培养目标

计算机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硬件及软件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应用方法,有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满足IT行业对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需求。而程序设计课程群通过基础编程、抽象编程及应用开发3个阶段,培养学生创新实践和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理清课程之间关系

课程主讲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对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作整理归纳,理清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并对教学进度安排作合理规划。

《高级程设计语言》是计算机专业一年级的程序设计入门课程,以经典语言为基础,学生后续学习其它语言时比较容易上手。二年级开设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经典的数据结构教材大多以C语言描述,因此它与C语言有直接联系,例如数据结构中线性表的顺序存储、链式存储等重要概念,在C语言中已讲述,学生对线性表的实现方式易于接受。

在计算机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与设计》及《软件工程》等作为专业必修课;《面向对像程序设计》、《.NET应用开发》及《网络数据库编程》作为专业限选课或任选课,这些课程侧重讲授当前比较流行的编程技术、系统开发框架和平台。例如,在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开发中常用的软件工程方法,并借助开发平台,完成对系统的整体开发,对学生毕业后快速适应企业系统开发工作有很大帮助。

2.4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根据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及进度安排,将课程群知识点贯穿在一起,设计实验项目。形成验证性-应用性-设计性-综合性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验证性及应用性实验以课程知识点为主,利用相应的知识点解决实际问题。对于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给出部分程序代码,让学生补充完善,再通过上机实验来验证,以达到巩固知识和提高能力的目的。设计性实验的目标是让学生利用所学课程解决具体问题,灵活运用课程群相关知识设计复杂程序。综合性实验注重相关知识的融合,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强化知识点间的联系,锻炼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综合实践项目安排上,要跟踪软件产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将新知识、新应用及新理念融入实践项目中,做到“教、学、用”不脱节。使学生能够清晰理解整个知识体系的脉络,明确学习目标。

3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平台构建

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平台开设课程通知、课程简介、课程主讲教师简介、课程目标、教学大纲、教学安排、教学课件、实践教学、资源中心、学习交流讨论区、评价反馈等栏目,为学生创建了一 个基于课 程群资源 的自主学 习平台,同时满足师生及同学之间随时随地交流需要。课程群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实验平台总体结构如图2所示。

(1)课程资源。“教学资源”中的学习资料主要由各主讲教师提供,“资源共享”中的教学资源则可由教师或学生提供,“经验分享”为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帮助、答疑解惑,经验分享者可以为教师或学生。课程资源区的教学资源由师生共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主导,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

(2)实验平台区。课程群中每门课及同一门课程的不同实验,对实验环境的要求存在差异。实验平台为课程群课程实验提供所需要的软件。实验平台包含基础实验平台以及专业实验平台两部分。基础实验平台设置了各门专业课程需要用到的基本实验环境,例如Office软件、程序设计类软件等。专业实验平台设置开发类课程的特殊实验环境。此外,学生可在课余时间通过OnlineJudge平台进行代码编写、程序设计。形成课堂讲解、实验指导和自主训练三条线共同作用的程序设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3)评价反馈。建立学习评价和反馈机制,促进学生学习及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其中,通过“学习反馈”教师可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以便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作品展示”和“作品评价”是教学成果及效果的展示平台。

4程序设计课程群实施方案

充分利用程序设计课程群教学平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基础及所学课程,课程群实施分3个阶段进行,如图3所示。

(1)第一阶段: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夯实程序 设计基础。入门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非常重要,应通过此课程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中可用趣味性强的例题来组织教学,所有新知识点都通过实例引入。比如,课程介绍中演示一个简单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了解课程学习目的,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在后续章节的学习中,继续编写和完善图书信息管理系统的部分代码。至课程学完,学生就可以编写出图书管理管理系统的全部代码,从而很好地将整个教学内容贯穿起来。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带动一年级学生学习计算机专业的热忱,同时加强各年级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学习。笔者所在学院每年举办程序设计竞赛。比赛内容以C语言为基础,围绕所学C语言的基本知识点、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以闯关形式来完成,由易到难。一年级的同学经过与其他年级同学一起备战比赛,对后面学的知识有大致的认识,到学习后续课程时目标比较明确。学生通过比赛既能激发学习兴趣,又能夯实程序设计基础。

(2)第二阶段:强化数据结构应用,初步掌握应用开发的基础。数据结构是程序设计、数据库原理与设计及大型应用系统开发的基础,其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数据抽象能力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强调数据结构在实际领域中的应用,如栈在表达式求值中的应用、队列在离散事件模拟中的应用、哈夫曼树的应用及图在网络方面的应用等[5,6]。此阶段,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开发一些小型应用系统,如停车场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及校园导游咨询系统等,初步掌握应用开发的流程及开发方法。

(3)第三阶段:提高应用 开发编程 能力,培养创新 能力。对于高年级学生,已有一定软件开发基础,可鼓励学生进行实际项目开发实践,提高软件开发能力。可将模拟项目开发和实际软件项目开发相结合。例如,医学院校可结合医学背景,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子模块,将设计开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参与项目,每个角色都尽量去尝试。以达到学以致用,提高系统开发能力的目的。

笔者所在学院一直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开拓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团队合作意识。学院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申报各级别的创新实践项目及挑战杯。题目主要是项目开发类、创新应用类及数据分析 类,从各类项 目中强化 知识实际 应用。通过积累学生在各类的比赛中也获得较好的成绩。

5结语

课程群建设为学生系统学习计算机核心课程,加强知识理解及运用提供了指引,同时也为教师团队加强合作交流发挥了纽带作用。在今后的课程建设中,要进一步系统研究课程群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并对课程群的教学效果作进一步测评。程序设计课程群涵盖了计算机专业主干课程。构建课程群,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针对学生程序设计及开发学习过程中,对课程间知识的相关性及延续性缺乏理解,实践动手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分析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特点,理清课程之间的关系,提出依托程序设计建设课程群,利用课程群教学平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群设计原则 篇8

关键词:高职,工业设计,课程内容,三大构成

近年来,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社会对人才专业的需求是多方面的,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很多,在这种背景下,成立了很多高职院校。和普通本科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一样,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更多地适合实际的生产接轨,学生毕业以后就能够直接到工作岗位上做贡献,这就要求学生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迅速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1 三大构成课程的相关介绍

对于设计类专业来说,三大构成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性课程,三大构成体系已经在我国应用了多年,当前已经成为我国设计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从理论学习到实际设计的重要衔接性课程,它是设计类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门课程。三大构成的课程对于培养学生专业思维、严谨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涉及的知识面也相对比较宽广,所以培养出的学生也具有广阔的思维空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设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对于我国高职学校的设计类专业来说,三大构成已经是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

2 高职院校三大构成课程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职院校对于三大构成课程的开设相对外国来说还是缺少适合高校教育本身的经验,最主要的模式还是模仿普通本科教学,这样难免会出现问题,主要如下。

2.1 课程的针对性不强

高校的设计类专业培养的学生是为社会服务的,他们应该具备社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所以三大课程从理论上也应该是为社会服务的,社会的需求变化,其课程也应该变化,从高职目前的情况来看,针对性不强。

2.2 过于重视理论

高职院校的三大构成课程社会大部分是参考普通本科教育,对于普通本科来说,更强调的是理论厚度的积累,因为普通本科培养的学生相对要求知识面宽广,从事行业范围相对较大,高职院校搬过来以后,显然与高职实践性色彩相差较大,不能够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3 教学手段缺乏创新

在当前高职学校三大构成课程的学习中,还是采取老师讲解的传统授课方式为主,学生对于知识被动地接受,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所以,在充分的对现实情况进行分析以后,高职院校应该考虑对三大构成课程的改革,要彰显出高职的教育特色,使学生不仅掌握所需的理论知识,还有良好的实践能力。

3 三大构成课程的整合措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三大构成最终的服务还是社会,还是要为具体的设计工作打下基础,因此,在三大构成课程整合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实践这条主线,课程的整合应该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实际的设计工作而展开的,学习三大构成以后,学生应该明白设计工作的一些基本准则,在掌握设计基本准则的前提下,可以有更多的设计方案,下面围绕三大构成课程的整合进行分析。

3.1 对上课时间进行优化,使之更具科学性

三大构成中的任何一门课都可以单独作为一门课来讲解,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来看,三门课程之间的内容实质上是交汇贯通的,如果把它们各自当成一门独立的课程去讲解,显然很浪费时间,并且不能够取得好的效果,学生也不能在单独学完这三门课以后将它们很好地融合起来,针对这个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优化一下三门课程的开课时间,因此高职院校可以合理整合课程开设的时间,将三大构成课程放到大一下学期,这样就能够促进整个课程体系的连贯性。可以适当地压缩课程的总学习时间,但是要做好理论学习和实践之间的时间分配。当然,将三门课程整合到一起,必然会遇到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为了解决一系列的问题,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该进行整合。

3.2 教学内容的整合

将三门课程综合到一起以后,必然要进行内容的整合,去除走马观花的内容,保留经典内容,还要显示出三门课程之间的内在连续性。此外,老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三大构成课程的核心还是要为企业的最终设计服务的,老师应该多去相关的设计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所需要的设计人才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素质,将企业的需求和三大构成的课程有效的衔接起来,着重对企业需要的知识对学生进行讲解。

3.3 对教学方法进行科学的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三大构成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其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根据课本的内容,按部就班的进行内容讲解,然后给学生布置作业进行练习,这种方法不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三大构成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采取新的教学模式来驱动学生获取知识的积极性。例如,老师下一节课在进行理论讲解之前,可以事先布置同学回去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将自己查阅到的资料整理出来,下节课上课的时候,在课堂上同老师和同学一起分享,这样不仅别的同学更容易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学生自己也会充满满足感。另外,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对生活中的素材充满好奇感,鼓励学生多从平时的生活中去挖掘新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对新事物充满旺盛的好奇心。

3.4 对课程的学习结果进行科学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努力

在我们的印象中,设计类专业对于课程学习结果的评价都是课程学习结束以后,将那些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进行表彰,这样的方法固然会增强优秀学生学习的信心,但是太过于重视结果,从整体来看,是不合适的,有些学生并不是因为不努力没做好,他们可能是暂时没有完全理解或者水平有限,这就忽略了他们对于这门课程所作出的努力,从分数上打击了他们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所以,在进行课程评价的时候,不能仅仅将结果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老师可以为每一名学生建立他自己的档案,在档案里放上学生每一次的作品,要进行评价的时候,首先观察学生比之前是否有明显的进步,然后再和别的同学进行客观的比较,找出差距所在,同时,老师应该组织作品展览,让其余师生客观的对作品进行评价,这里所说的作品展览,不应该仅仅是最终的作品,还应该包括学生对作品的创作过程,学生为了这个作品的完成都做了哪些工作,老师再结合其他师生对学生的评价,就能够对学生进行一个客观的综合评价了。

4 结论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三大构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衔接课程,是专业基础课和专业特色课之间连接的纽带,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学好三大构成,对于学生以后在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培养更多的技能型人才,高职老师一定要把握高职教育的本色,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设计类人才,希望本文能够对相关的研究人员产生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金花,李昌.论高职装潢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内容的整合[J].新课程研究(中),2012(3):61-62.

[2]刘少帅.室内设计四年制本科专业基础教学研究[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13.

[3]曹小琴.面向“两化融合”的工业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3.

[4]李燕飞.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三大构成课程的整合[J].大众文艺,2011(6):160-161.

课程群设计原则 篇9

1 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现状

课程群是为完善同一施教对象的认知结构, 而将本专业或跨专业培养方案中若干门在知识、方法、问题等方面有逻辑联系的课程加以整合而成的系列课程[4]。多门课程整合为一个课程群, 自成体系且服务于一个教学目标, 同时, 课程群建设介于课程建设与专业建设之间, 既需要对多门课程统筹安排, 又要考虑管理层次的粒度。因而, 程序设计课程群以培养学生程序设计基础能力为目标, 致力于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和算法设计与分析整合成一个整体, 建立灵活的管理机制, 探索高效的教学模式, 而另设软件开发课程群整合与软件开发相关的课程。

课程群建设应当注重课程的知识重组, 知识融合, 是对单独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等教学内容的重新设计[5]。高校在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初期, 需要对所有课程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 并按照层次和先后关系建立知识点关系网络, 然后对各门课程要讲授的内容、进度计划进行了统一规划。在实践教学方面, 依据课堂授课内容的进度计划重新组织实验项目, 合理安排验证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项目, 并且安排了C语言课程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通过完成难度和设计要求均略高于实验项目的集中实践训练达到融汇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另外, 配合学校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 组织了程序设计竞赛工作组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通过JudgeOnLine平台进行训练。从而, 形成了课堂讲解、实验指导和自主训练三条线共同作用的程序设计能力培养体系, 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2 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中的主要困难

做出全面而系统的课程群建设规划之后, 在实施过程中仍然感觉到运转不够灵便。通过各科任课教师和项目组成员讨论, 发现主要困难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课程进度难以保障

计算思维的培养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难度不同。尤其是在入门阶段相当多的学生困难重重, 跨不过第一道门槛的学生大多对计算机专业知识的学习失去了信心。所以, 应该由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确定课程教学进度, 但是, 这样一来规划好的课程进度计划就难以得到保障。随着进度计划的一次次被动调整, 授课老师们慢慢地不知不觉地失去对整个教学计划的掌控。鉴于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教师是授课经验相对不足的青年教师, 如果学校教务部门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教学检查, 把教学进度是否符合计划作为一项重要内容, 老师们常常被迫为了赶计划而放弃对教学质量的追求。因此, 建立一种支持课程进度灵活变化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2.2 课堂讲解、实验指导和自主训练三条线配合不畅

为了保持课堂讲解与实验指导的连贯性, 通常安排授课老师同时兼任实验课指导老师。但是, 在实验课上指导老师忙于解答学生们的疑问, 实验课后只能根据印象找到一些典型问题在随后的课堂上予以解析。然而, 这些典型问题的代表性是不确定的。因为实验课上提问的主要是学习积极性高的那部分学生, 不足以代表全班整体情况。更为糟糕的是, 那些在困难面前渐渐退缩的学生成了沉默的一族, 他们的状况难以得到显现。另外, 借助学科竞赛支持学生在课外进行程序设计自主训练的工作跟课堂讲解和实验指导更是很难有直接的相互影响。高校支持的与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直接相关的学科竞赛主要有: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省大学生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 (程序设计类) 以及校级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事实上, 这些赛事的竞赛方式基本是一样的, 因此, 高校建立了程序设计竞赛工作组, 主要负责这些赛事的前期准备工作。工作组的主要精力在于引导学生参加课余自主训练, 提供学习指导, 赛事准备等工作, 但是这些工作没有跟课内工作融合成有机整体。

2.3 课程间的衔接工作困难重重

因为课程进度难以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 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安排好的课程衔接已经失去意义, 必须在每次课程结束后重新研究课程衔接问题, 而这又需要准确评估学生对于已经讲授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这项工作不仅繁重, 而且在授课过程当中, 对于整体进度的控制薄弱导致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差异太大, 课程衔接问题就成了难题。

3 以学科竞赛为纽带的课程群建设模式

为了应对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中面临的困难, 需要一种新的跨越课程的建设模式。它应该能够迅速反映学生的整体学习进度, 并能据以对教学内容做出灵活调整, 把课堂讲解、实验指导和自主训练三条线打造成互动运转的一根轴线, 实现课程间的无缝衔接。借助于学科竞赛工作与程序设计课程群工作的直接相关关系, 才得以提出以学科竞赛作为纽带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模式, 该模式能够有效利用前期工作成果。

以学科竞赛作为纽带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模式以静态的知识点关系体系为基础, 依靠例题、习题、实验项目和自主训练题目四个资源库, 依据JudgeOnLine平台反映的学生学习进度, 在教学过程中动态调整课堂授课、作业习题、实验项目和自主训练内容。

知识点间的关系有两种:层次关系和依赖关系。比如, 格式化输入知识点包括整数输入、浮点数输入、双精度数输入、字符输入、字符串输入等子知识点。比如, 简单程序结构知识点依赖程序入口main函数、printf函数、字符串、函数定义和函数调用等知识点。当一个知识点依赖的知识点过多时, 可以把部分知识点整合成一个新的知识点, 然后利用层次关系简化知识点的依赖关系的描述。

例题包括说明性例题和实例性例题两种类型, 说明性的例题用于解说某个语法知识, 而实例性例题是解决某个实际问题。说明性例题必须注明要解说的那个知识点, 实例性例题必须注明要用到的所有知识点 (尽量使用高层次的知识点) 。实例性例题需要对题目背景加以说明, 这不仅让学生理解程序的目标, 也是使得枯燥的课程带有趣味性, 并具有更强的实用性。但是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不宜花费过多时间在题目背景描述上, 所有的实例性例题最好选择在有限几个涉及知识面较广的背景下, 每次选择其中一个问题。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后一个例题可能能用到前一个例题的程序中的部分代码, 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而说明性例题可以借用实例性例题中提到的某个概念作为背景, 这要好于干巴巴的语法知识说明,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

习题主要针对知识点的理解和使用来设置的, 相当于让学生完成一些说明性例题。主要题型是选择题、改错题和程序填空题。这些题目的答题正确与否都可以用软件系统来检验。从而节约了老师批改作业的时间。

实验项目是为了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设置的, 需要用到的知识点应该是最新学习的知识点和部分以前学习的知识点。实验项目的背景可以来自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验项目不宜过于复杂, 以中等水平的学生可以在1个小时以内完成为宜。如果题目比较繁琐, 可以提供部分代码从而减少工作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通过一个个成功后获得的成就感培养起来的, 一个难以完成的实验项目对于学生的积极性的打击是无法估量的。实验项目可以在JudgeOnLine平台上完成, 以注释的形式随同程序代码提交设计说明, 以替代实验报告。

自主训练题目的难度要稍高于实验项目。必要的时候, 随同题目说明提供关于解题所要用到的知识的提示。这一类的题目的难度要低于常见的程序设计竞赛练习题, 需要组织力量重新设计一批题目, 或者降低原有题目的难度。

以学科竞赛作为纽带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模式的运行过程是一个螺旋式前进的过程。每个周期包括备课、课堂讲授、课后习题、实验、课余自主训练四个部分。备课工作是以上一个周期中JudgeOnLine平台中记录的实验和自主训练的情况为依据, 确定下一次课要讲解的知识点 (包括要重复讲解的知识点) , 选择例题、习题、实验项目和自主训练题目, 设计授课流程。有了前面已经建设好的教学资源的帮助, 老师备课时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课程进度的控制上, 使之既能符合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尽量跟上课程进度计划。当出现课程进度被学生整体学习进度严重拖后的情况, 可以报请教研室采取处理措施。比如, 安排教师利用周末时间给进展缓慢的部分学生做特别训练。如果授课老师在备课时发现准备好的教学资源有所不足时, 可以报请教研室以组织力量根据新的需要进行补充。

4 结束语

从IT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高质量的软件人才是产业迅速发展的支撑, 因而培养程序设计能力强的高级专业人才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各类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程序设计课程群承担着把入门的大学生送上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迫切需要的专门人才道路的艰巨的任务。该文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困难, 提出了以学科竞赛为纽带进行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的工作模式。这种建设模式不仅可以使得教学工作灵活运转, 还能可以借助完备的系统的教学资源减少授课教师用于设计例题、习题等组成教学内容的基本要素的精力, 使得他们能更好地进行授课内容的组织工作, 更多地关注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进度的协调。为了完善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工作, 下一步要进行的研究包括1) 把高级语言课程设计和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与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日常教学工作揉合成更加顺畅的整体;) 按照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目标的高低进行分级, 以适应学生素质的差异。

摘要:对于以培养基本程序设计能力为目标的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工作, 核心问题是把多门课程整合成有机的整体。在分析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面临的主要困难的基础上, 提出一种以学科竞赛为纽带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模式, 从而保证教学过程中能保持整体连贯性, 避免多门课程教学间的衔接不畅。

关键词:学科竞赛,程序设计,课程群

参考文献

[1]李晓明.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计算机教育, 2004 (8) .

[2]周荣辉, 郝晓枫, 赵宏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的思考[J].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5 (8) .

[3]吴绍兵.计算思维和程序设计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教育, 2011 (16) .

[4]李慧仙.高校课程群三论[J].煤炭高等教育, 2006 (7) .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探索 篇10

我校进行的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主要针对我校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挑选对学生程序设计能力培养起关键作用的课程建成含课程(课程设计)、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课程群,通过这套课程群的教学实践,使学生打好坚实的程序基础,更容易也更有信心地投入到某个专业方向的具体应用中,从而使我们的毕业生成材率更高,在就业市场中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1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们知道,程序基础如果没打好,后面的专业课学习基本上就很难进行了,更不谈能培养一个合格的IT专业毕业生。可是在实际的程序设计类课程的教学中,往往会产生学生觉得难学,教师觉得难教的情况,分析起来原因主要有如下:

1)程序设计课程开的太多太杂,而每门课程都没有深入进去,学习结束后有没有实践应用,并且各门课程的语法规则又都作为重点在讲,重复教学;

2)理论实践相脱节,考试方式主要采用闭卷笔试,较少考核综合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忽略对学生实际编程能力和程序调试能力的测试;

3)课程实验部分过多的纠结在一些语言的语法规则上,做了很多课本上程序验证性实验,缺乏独立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设计性实验;

4)多门课程之间的衔接问题没有专门设计,造成学生学一门丢一门,学一门忘一门。

……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需要探讨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更有效的,科学的教学体系和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3][4]

2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构建

我校是个二本院校,近年在计算机专业特色人才模式培养的不断探索下,在传统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上形成了课程群的教学体系。在程序设计类课程上对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5]

2.1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主体框架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是以课程(课程设计)、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三条主线相互交织,紧密联系,从而形成综合的、整体性的课程群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2.2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课程主线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主线从第一学期开始延续至第六学期,坚持编程课程不断线,并且细化到课程群内每门课程的知识点分解与融合、教学内容的衔接、师资力量的分配、课时量的均衡等诸多方面,建立一套逻辑严谨的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C语言程序设计(6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主要讲授运行环境、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顺序程序设计、选择程序设计、循环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体和链表、文件等;

程序设计基础(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逻辑、枚举和应用方法、迭代法、高精度计算、字处理、文件操作、图形基础、有趣的编程;

汇编语言(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基本知识、基本结构、寻址方式、指令系统、基本汇编语言、顺序/条件/循环编程、子程序编程、编程的基本应用;

数据结构(6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线性表、栈和队列、字符串、数组和列表、树、图、搜索、分类、文件;

算法设计与分析(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平分和复发、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回溯、单链技术、蒙特卡罗算法、NP问题、approxmate算法;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68学时,其中实践18学时):类和对象、重载运算符、模板、继承和派生类、多态和虚函数、流和文件、异常;

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基本知识的窗口应用程序、类封装的窗口应用程序、框架的微软基础类应用程序、框架的微软基础类应用程序、图形、实用类、应用程序接口、鼠标和键盘、资源、文件处理机制、控制、对话框、动态链接库;

C#程序设计(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数据类型和过程控制、界面设计、菜单,工具栏,状态栏和对话框、键盘和鼠标事件、控件、ADO.net数据库应用程序编程、asp.net服务器控件、asp.net网络应用程序开发;

Linux基础与编程(34学时,其中实践16学时):Linux系统概述、linux编程环境、IO接口编程、进程编程、线程编程、IPC编程、socket网络编程。

2.3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课外实践主线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课外实践主线从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入学就强调编程实践动手对以后专业学习的重要性,设计了一套的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课外实践计划方案,抓住学生课外时间来“练动手”。如表2所示:

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等级考试虽然是衡量非计算机专业人员计算机技术水平的考试,但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必能够考过。在这里,我们把计算机等级考试(C语言科目)作为专业大一学生C语言基础学习效果的一个标志,对考过的同学综合测评给与加分,带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校级程序设计比赛:我校每年4-5月份都会组织一次全校范围的程序设计比赛,以调动相关专业的编程兴趣,我们把它同时作为下一步的ITAT、挑战者等软件设计比赛的选拔赛,对优秀者利用暑假进行集训。

ITAT、挑战者:大二学生经过暑假集训后参加;

ACM比赛;大二、大三学生经过暑假集训后参加;

基础软件项目训练:主要针对大三学生,我院形成了学校、院级的大学生科研制度,每年有两次时间申请,由指导教师带者参与一些基础的研发项目;

综合软件项目训练:针对大三、大四学生,可以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中间,最主要的还是和我们的实习基地企业合作,参加有组织的实际项目专业实训。

2.4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能力培养主线

实际上,计算机专业本身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专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是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为此规划一套循序渐进的能切提高学生能力的方法。学生编程能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课程群内能力培养主线(如表3)可以较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基础编程能力:通过1、2学期课程、课外实践后具备初步的基础编程能力,学会从计算机程序的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抽象编程能力:通过课程教学、编程实践后具备数据抽象和程序抽象能力;

拓展编程能力:通过相关选修课程和课外科研活动拓展编程能力;

应用编程能力:通过专业实训、毕业实习等环节训练逐步具备实践应用的编程能力,能通过设计软件程序解决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

3 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实施建议

实施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过程中,我们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发展形势和教学现状并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了以下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对策,并在教学中进行实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3.1 树立学生专业意识,明确编程能力是以后专业学习的基础

这个问题主要针对大一、大二等低年级学生,有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已经不在是几年前的报考热门专业,很多地方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普遍存在着一志愿录取率不足的问题,有相当一部分该专业的学生是调剂生。湖北经济学院作为一个地方经济类普通本科,该专业有时候一志愿报考率甚至不到20%,面对这种情况,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非常重要。我们在大一新生军训结束后就进行4课时的专业介绍;同时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并且选高年级专业能力好的同学担任助理班主任,增强专业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在专业学习方法上给予引导,让他们明确编程训练是进入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第一步,也是以后成败的第一步。

3.2 适当改革课程群内课程的教学内容,增加彼此联系

课程群内每门课程的知识点教学方法要进行定期重新设计和整理,增加新的教学案例和策划新的教学策略,课程之间的联系要建立起来,让学生能够比较自然的过渡,并且能够把上一门课所学的技术和方法自觉的运用到下一门课程的学习中。

3.3 建立相互促进的程序设计课程群内教学组

由课程群内的主讲教师形成课程组,要设置组长,负责整个课程群的建设和规划,以及日常讨论会的组织,课程组内教师还要建立定期沟通机制,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方法,每个课程实验的组织形式,每门课程教材的选取与衔接,知识点在各门课程中的学时分配,一个班级学生重点学生的学习状况等等都需要定期不定期的沟通。

4 结束语

程序设计系列课程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基础,相比原来比较孤立的程序设计课程,本文所提出的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建设方案,把相关课程的教学、授课教师、学生课程学习、实践动手、能力培养等原来孤立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调动了教师教学热情和学生学习热情。课程群建设二年来,我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课程群师资队伍,学生的编程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很多同学拿到各类程序设计的奖项和软考的证书,为进一步的专业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摘要:该文主要探讨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的思路。结合本校具体情况,提出了课程教学、课外实践、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的建设方案,此外还对该方案的实施给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立体化,程序设计,课程群

参考文献

[1]陈湘骥,刘才兴,徐东风.ACM/ICPC与可持续发展的IT人才培养方式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20):6-10.

[2]皮德常,吴庆宪.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6(3):44-45.

[3]杨爽,王忠民.计算机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9,26(4):46-49.

[4]张俊张彦铎.模式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10(3):108-111.

上一篇:心理学重塑管理下一篇:工业废水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