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幻想曲》

2024-06-21

《无意识幻想曲》(精选六篇)

《无意识幻想曲》 篇1

1. 对自然、生活的色彩感受

带有浓重人情味的对自然的敏感和亲和是日本文学的一个突出特点。这种对自然美的感受首先体现在对自然色彩的感受。安房直子的作品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就是颜色。她用细腻、丰盈的心灵去体味自然, 体味人生, 揣摩心象, 用空灵、细腻的语言描摹、传达出一个个色彩感极强的意象。

蓝色的桔梗花田、撒着金粉的夕阳、黄色的丝围巾, 银孔雀、白鹦鹉、朝霞颜色的红鲷鱼……如果说这些意象还很现实化, 没有脱离普通人的凡心、凡眼的体察的活, 那么《萤火虫》中飞雪似的落花般飞舞, 闪着蓝光的萤火虫;《有天窗的屋子》中, 那朵被“我”在月夜悄悄摘下的魅幻般银色的辛夷花影;《花香小镇》里水流一般朝天涌去的橙色自行车……则在现实的物象中, 注入了作者太多的独特感受和奇异想象。

日语“青”这个词, 包括从青、绿、蓝至灰等很宽泛的色系。在日本人看来青色是大自然的生命之色, 是他们繁衍生息的环境之色, 是他们的精神、心灵之色, 是日本之色。青是包含青、绿、蓝等的无限色的组合, 这样的色的组合, 使得这一色调在本来的特性上变得更加微妙, 更加意蕴无穷。安房直子说过, 有时激发她写作的仅仅是蓝的或绿的颜色。她对色彩有着奇妙的、细腻的感受。《在日暮时分的客人》中, 安房直子借黑猫之口, 谈了有着细微差别的红色带给人的不同感觉:带了点橘黄色的红里头, 有着盛夏的晃眼和痛苦, 是太阳的颜色;带了点桃红的红色, 会飘着野玫瑰、梅花一样小花的亲切的、甜甜的味道, 让人如误入花田, 喜不自禁;紫红色让人觉得自己仿佛是坐在了葡萄酒的瓶底, 醒来时会听到曼陀铃让人泪流满面的声音;劈柴炉火的颜色, 会让寒冷而悲伤的人感到安宁和亲切。她对作品中文学意象色彩的选择或赋予, 不仅仅是遵从物象的自然存在规律, 更是自觉遵从了日本人独特的色彩审美情趣, 表现出了日本民族特质的文化性格和对生命、人生的感悟。

安房直子作品中的文学意象虽然具有彩虹般奇妙而又斑斓的色彩, 但在每篇作品中, 这些意象又共同传达着一种调和的青色感觉, 这是来自作者心灵深处的感觉, 是真实的人生的感觉。这就在色彩感受上和作品弥漫的物心合一的对悲哀、同情的温暖咏叹的主旋律极其和谐一致。在《遥远的野玫瑰村》中, 作者围绕红的、白的野玫瑰这个中心意象, 铺染了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在山谷的一个小村里, 住着一位开杂货店的老奶奶。她从来就是一个人生活, 但常常会和客人、村人滔滔不绝地说起住在遥远的野玫瑰村的儿子一家。每当说起幻想中的儿子、孙子的时候, 老奶奶的脸颊就会变成玫瑰色。终于, 在一个初春的黄昏, 小狗獾幻化成的少女, 来看望奶奶了, 她还带来了寄卖的野玫瑰堂肥皂。老奶奶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一个人不管什么时候都是乐呵呵的。她又带来了两个弟弟来看望奶奶, 她们一起做豆沙糯米团, 让奶奶度过了一个几十年没有过的热闹、快乐的晚上。但在老奶奶家留宿的时候, 咒语失灵了, 小狗獾现了原形。她们 (小狗獾们) 觉得老奶奶发觉了秘密, 不好意思再来了。老奶奶日夜盼望, 一天傍晚, 她追赶着玫瑰色的肥皂泡, 来到了小狗獾的住处———遥远的野玫瑰村。她真诚地告诉她的“孙儿们”:“用不着不好意思啊。我早就知道你们是狗獾了。可是, 我根本就不在乎。”在回家的时候, 老奶奶一点不觉得累, 连提着的灯笼的火也闪耀着玫瑰色。这是一个温暖的玫瑰红色的故事, 但又如此真实深刻地揭示了生命孤独的本质, 给人一种平凡而又深邃、神秘而又和谐的青色感觉。

2. 动静结合传达出的“闲寂”美

“闲寂” (きび) 在日语中的含义是恬静、寂寥、古雅。叶渭渠、唐月梅解释为:“主要是表达一种以悲哀和静寂为底流的枯淡和朴素的美, 一种寂寥和孤绝的美。”安房直子作品表面上看颇具动感, 那是因为她善于捕捉和描摹声音。

自然界的各种音籁, 像蓝色水滴的“啪哒”声, 沙漠里沙暴的“呜—呜—”的咆哮声, 绿孔雀的“布呜—布呜—”的叫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声响, 像“哒哒哒”的脚步声, “叮叮当当”的手腕上银手链的响声, “嘎吱”的开门声, “呼哧呼哧”的喘气声, 都被她生动真实地描摹出来。她作品中的幻想世界也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声音。《夫人的耳环》中, 有魔力的鲸会发出如同吹过森林的风一样的深深的叹息声;《响板》中的悬铃木树精会敲出诱使人不停跳舞的咔嗒、咔哒的响板声;《声音的树林》中, 那片魔幻树林绝不仅仅是风吹过的时候发出沙沙的响声, 它们会模仿误入森林的布谷鸟、公鸡、小女孩等, 发出“谷、谷—谷、喔、喔—喔”, “睡吧睡吧”等声音。

就连常人看似极静 (无声) 的事物或现象, 也被安房直子赋予了声音。如夕阳下山的“霎、霎、霎霎”声, 本不发声的雌蝉的“啾—啾—”的梦之声……在《秋天的声音》中, 安房直子借助神奇的幻想, 让一位耳聋得连电话铃声都听不见的老人, 通过小口琴、小竖琴等乐器, 不可思议地听到了山中风的和弦、洒下的月光声、天上的星星一起摇响的“当啷”声、星星和花的笑声。

安房直子作品中的声音还是有魔力的。《绿蝶》、《银孔雀》、《声音的森林》、《响板》等都是这样的作品。《谁也不知道的声音》中的穷渔夫良太不仅借“咚咚”的鼓声宣泄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憧憬, 还打动了老海龟, 让海龟甘愿放弃漫长而无聊的一百多年的生命, 帮助良太唤回了沉睡在他的梦中世界的少女。

安房直子笔下的声音还是一幅幅生动可感的图画。她善于通过联想或想象, 运用多个比喻、排比句式, 让一个较抽象的声音具体化, 达到多重声响、多个画面叠加的艺术效果。例如《秋天的风铃》:

我凝望着风铃。我那珍贵的玻璃风铃, 在秋风中“丁零丁零”地响着。

一闭上眼睛, 它就让我想起了星星闪闪烁烁的声音。星星们一闪一闪地从天而降, 一个接着一个, 简直就仿佛是小小的银色的花瓣……不久, 那声音变成了少女的笑声, 玻璃球裂开了似的清脆的笑声—

女孩子为什么总能那样天真、欢快地笑呢?我曾经奇怪地想。

也许说不定, 一个个心里都藏着铃铛吧?被风一吹, 才会笑的吧。

从整体上看, 安房直子的作品描写的是传递人生虚幻感和万物流转“无常”感的声音。这使得她的作品总像是弥漫着静静的、寂寞的感觉, 弥漫着微妙的闲寂之美。她以静观自然的心, 静观人生, 靠情感、想象力去把握生命的律动。她以日本人特有的敏感纤细和简约淡泊, 启迪人们多聆听生命的咏叹、心灵的咏叹, 对生命多些回顾和回味。就像《花香小镇》中所说的那样:无论是谁,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小提琴。当你充满甜蜜而又忧伤的怀念和眷恋的时候, 心中就会突然充满那种悲喜交集的小提琴的啜泣声。

3. 积极的无常感

安房直子的作品具有非常浓厚的日本文化底蕴。这不仅表现在充溢始终的对人生、对生命本质的深沉、执著的思索上, 还表现在物哀 (もののあわれ、物の哀れ) 、闲寂等日本传统文化精神及审美意识上。物哀是由物生发的悲哀与同情感情的浑然一体。“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 它难以凭理智、理性来判断, 而要靠直觉、靠心来感受, 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

正像日本许多作家所认为的那样, “美即无常, 无常即美”, “残缺不全, 反倒有着迷人的生命力”, 对于个体的人来说, 这个世界上不可能存在常住之世、常住之地、常住之家, 颠沛流离、变化不定才是生命的证明。安房直子更以女性的敏感、细腻指出, 生命在成长的过程中, 总是会深刻地感知人的孤独命运和死亡的无情。从这个意义上讲, 安房直子笔下的人生是有缺憾的悲剧的人生。她着力表现的是浸润了“物哀美”及“闲寂美”的自然世相。

《萤火虫》中, 泪眼汪汪的男孩一郎, 饱尝了和妹妹生离的痛苦, 在萤火虫飞舞的夏夜, 他追逐着那片蓝光, 也追逐着想象中妹妹的最后姿影。《桔梗的女儿》中, 独自住在山中的小房子里, 耕一片小小田地的母亲, 割舍不掉对贸然出走的儿子的惦念, 她把自己最喜欢的桔梗花, 作为媳妇给儿子送来, 她想让儿子好好干活, 记住家乡。《花椒娃娃》、《黄昏的向日葵》、《黄昏海的故事》、《火影的梦》等都充满了爱的憧憬、爱的执著。但人性自身的弱点、情感的难以捉摸、人生的阴差阳错等因素, 又使爱情变得绝望而寂寥, 这些反而更凸显了人生的缺憾和悲剧美况味。

安房直子说过:在我的心中, 有一小块我想把它称之为“童话森林”的小小的地方, 整天想着它都成了我的癖好, 那片森林, 一片漆黑, 总是有风“呼呼”地吹过。不过, 像月光似的, 常常会有微弱的光照进来, 能模模糊糊地看得见里头的东西。不知是什么原因, 住在里头的, 几乎都是孤独、纯洁、笨手笨脚而又不善于处事的东西。我经常会领一个出来, 作为现在要写的作品的主人公。

的确, 安房直子作品中的每一个人物、形象在生命的历程中都有自身的难以释然的悲哀。《狐狸的窗户》中的“我”﹙猎人﹚、小狐狸, 遭遇的是和亲人幽冥相隔、丧失家园的不幸;《熊之火》中的男人小森承受的是弱肉强食的生存重压, 以及亲情的羁绊和挣脱的难言痛苦;《红色的鱼》中的雪枝始终在同情、善良等品质与无边欲望的纠缠中, 难以自拔;《手绢上的花田》中的邮递员一家最终在贪婪中迷失了自我;《黄围巾》、《秋天的声音》等中的老人所感受的是生命不可抗拒的衰老来临的无奈与悲凉。

人的存在的悲哀还表现在人类对梦想的执著和现实生活中梦想的难以实现上。《银孔雀》、《原野尽头的国度》、《遥远的野玫瑰村》、《玫瑰和小鸟》等都是关于梦的美丽和悲哀的作品。只不过《遥远的野玫瑰村》展现的是儿孙绕膝的温馨的家之梦、亲情之梦;《原野尽头的国度》、《玫瑰和小鸟》展现的是少女渴望美丽的青春之梦;《银孔雀》展现的是事业有成、王国复兴的男人之梦;《系围裙的母鸡》展现的是知恩图报、真诚关爱的纯洁的爱之梦。

安房直子不仅有一颗能理解人性的悲哀和软弱的心灵, 更以女性所特有的柔韧, 传达人生的温暖和对未来的向往。她的作品中还有缱绻的爱和无尽的温情。《海之馆的比目鱼》描述的是一个不走运的青年得到名叫“海之馆的比目鱼”的帮助, 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厨师, 有了自己的店, 娶了一个温柔妻子的幸福的故事。在这里作者相信或者是期盼, 一个人只要诚实、努力地去生活, 幸福就一定会降临到他的头上。安房直子更借助幻想, 在现实与幻想的融合无间中, 让亲切的人情味在凄婉的悲哀中水晶般展开。《夏天的梦》中, 在地里待了六七年, 好不容易羽化, 开始了地上的生活也不会叫的雌蝉的寂寞生命, 深深地震撼了老山毛榉树, 于是他化作老人, 让在广大而寂寞的世界踽踽独行的人间青年暂时“耳鸣”, 通过回忆童年时和邻居哑女孩的温馨情感, 获得心灵的休憩, 获得与生存中遭遇的悲哀、不幸抗争的力量。

安房直子又让作品中的形象既体会了人世的苦难, 又在共同的苦难中相遇而产生了亲切与达观。《蓝色的线》中的孤女千代尝尽了孤独和梦碎的痛苦, 她最终遇到了周一———一个幼时被母亲遗弃, 在成长中又失去唯一可以依靠的姐姐的男青年。他们化作白色小鸟, 编织着蓝色的爱巢。《熊之火》中的母熊从山顶到山脚烧了一条火路, 来和人间的爱人相见, 于是那条道上, 就像锁链一样开满了红色的天上之花。

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以女性优雅纯美的方式, 以深沉温润的青的色彩美意识, 和谐细腻地形成物哀、闲寂之美, 展现了日本民族特色的对自然和人生的洞察和了悟。

摘要:作者根据日本人对青色的独特感受, 以及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在意象的色彩、声音, 作品的内容、主题等方面的特点, 提出安房直子的幻想小说是本质上的青色体系故事。她用一种洞察生命美丽与哀愁的诗意文字, 在现实与纯美幻想的交织融合中, 尽显物哀与闲寂之美。

关键词:安房直子,幻想小说,色彩感受,审美意识

参考文献

[1]安房直子著.彭懿译花香小镇[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2]安房直子著.彭懿译遥远的野玫瑰村[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3]安房直子著.彭懿译风与树的歌[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4]安房直子著.彭懿译黄昏海的故事[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5]安房直子著.彭懿译银孔雀[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2004.

《无意识幻想曲》 篇2

这无疑是又一个伟大杰作, 从古典音乐普及教育角度上来看, 动画片《幻想曲》所起的作用是积极巨大的, 原因很简单, 就是它把原本枯燥的音乐变得更加生动、更有活力, 将音乐描绘的情绪具体化、故事化, 更抓观众听众的眼球。从创意手法来看, 亦步亦趋地跟着旧版的结构与手法进行的基础上, 2000版的《幻想曲》又有新突破:

一是情节更加丰满。不单纯是纯动画与交响乐的结合, 动画中是一个个有着背景或某种情况下事物的发生状况。

《威风凛凛进行曲》本是著名作曲家艾尔加为庄严场合而创作, 伴随着这首交响乐, 动画片讲述起一个古老的诺亚方舟的故事, 但故事的主人公并非诺亚, 而是唐老鸭:音乐一开始, 号角声打破了动物们平静的生活, 随着音乐的缓缓行进出现紧张、急切的主题, 画面中一名老者清楚森林即将面临一场洪水, 并将拯救重任降到了唐老鸭的身上, 此时交响乐逐渐变得声势浩大, 华丽而威风凛凛的主部主题强有力地呈现出来, 动画作者也赋予了它英雄般的气度和领导使命, 唐老鸭担负起了挽救动物们的重任, 音乐的紧张进促, 将唐老鸭烘托成一个救世主形象。它苦口婆心将众人唤醒, 说通了众人需要紧急避险, 在避险中, 伴随着庄严的进行曲, 动物们都有节奏的, 成功地被组织上了船, 这种将拯救动物世界的重担独揽一身大使形象, 一改以往唐老鸭慢、啄、笨的形象, 成为一个大英雄和一个领导者形象。这使一个十分正式、严谨的交响曲, 成为充满了乐趣与遐想空间视觉盛宴。

二是充满了趣味性。在音乐和动画中间, 不只是单纯的动画与音乐的配合, 加上了我们都喜爱的幽默和趣味性, 从内容上, 使人们更清楚了对音乐、动画场面内涵的解释, 从效果上, 就像看一场小品晚会或魔术艺术, 更加吸引观众的神经。

片中的《蓝色狂想曲》是以钢琴和管弦乐队而写的类似单乐章的协奏曲作品, 而影片中的画面是以美国当时社会生活背景为的僵化的效仿而出现。继承性并不排除创新, 它以创新为前提。在创造性的掌握和依靠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 肖洛霍夫在艺术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新的道路。”[1]肖洛霍夫为20世纪的小说艺术形态带来了“本质上新的, 深刻的现代特征。”

肖洛霍夫成为东西方关注的焦点有其文化哲学的根源。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指出:“俄罗斯民族是最两极化的民族, 它是对立面的融合。它可能使人神魂颠倒, 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俄罗斯精神所具有的矛盾性和复杂性可能与下列情况有关, 既东方与西方两股世界历史之流在俄罗斯发生碰撞, 俄罗斯处在二者的互相作用之中。俄罗斯民族不是纯粹的欧洲民族, 也不是纯粹的亚洲民族。俄罗斯是世界的完整部分, 巨大的东方——西方, 它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2]两个世界文化的结合构成了肖洛霍夫文学作品的全部, 其人性的张扬, 艺术的创新、民族的特色, 史诗般的大手笔, 为东西方两极同时接受和融合, 题材, 以忙碌和失业群体的生活快慢状态将音乐的激情、彭湃、缓慢表现的惟妙惟肖。

乐曲以独奏单簧管低音区里的一个颤音开始, 一个上行音阶上升到最高一个音符时, 一个极具现代气息的时尚大都市——美国被线条勾勒出来。接着, 法国号和萨克斯管奏起了一个节奏性很强的主题, 画面中描写出各种各样的人, 如忙碌的上班族、工人、孩子, 钢琴又以另一个变奏加入, 并引向一个辉煌的、重述各主题的独奏。主要主题以果敢有力的音响出现在乐队齐奏的音乐中, 明亮的小号又奏起了一支开阔嘹亮的曲调, 音乐就此掀起了一个异常活跃的新高潮。动画以忙碌人们的生活状态表现激情、快节奏的音乐状态:失业人们的失落、心情恐惧来表现节奏缓慢和单一乐器演奏时的状态, 忙碌人与失业人的对比, 将音乐的快与慢表现的淋漓尽致。乐曲的中段是一首弦乐器奏出的美妙歌曲, 这是全曲的中心, 也是美国音乐中最著名的段落之一, 它将人们心里向往的生活也刻画出来, 民工想去自由向往的艺术, 孩子父亲想逃脱妻子的看管, 独自洒脱生活, 这正是当时人们的真实想法, 随着这激动人心的现实发生后, 都想摆脱机械似的生活, 音乐宽广流畅、温柔感伤, 这赢得了众人的共鸣, 音乐也达到了高潮,

一个速度变化带来了乐曲的尾声, 钢琴与乐队之间默契的配合。整个乐队以雷鸣般的气势再现了乐曲的主要主题后, 就以一个渐强的和弦辉煌地结束了全曲。而画面中的人们也都过上了自己向往的生活。

这段音乐不仅画面幽默具有趣味性, 而且蕴含了很深的寓意, 非常耐人寻味。

三是音乐作品文字标题使欣赏更加方便

以上是动画方面新特色的具体写照, 然而音乐的配合更加完美和贴切, 这一段音乐表现中, 大都是气势宏大的音乐, 而几处短暂的音乐也是为再一次大气势重新开始埋下附笔, 场面表现在当老唐指挥动物们躲避大灾难时启用的交响乐, 气势如霐, 堪似千军万马奔赴战场的宏大场面, 让我们细细品味着各种不同的动物, 人性化的遵守上船秩序情景, 让人感到新鲜又心情舒畅。

参考文献

[1]、 (美) 约瑟夫·马克利斯著、刘可希译:《西方音乐欣赏》, 人民音乐出版社

浅谈幻想曲《卡琳娜》的二度创作 篇3

关键词:卡琳娜,二度创作,创作背景

自由低音手风琴的出现是现代手风琴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 它是传统低音手风琴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 是手风琴发展史上最具革命性的突破。它既可以完成和声织体丰富的各种大型作品, 也可以演奏吸引大众娱乐眼光的优雅小品。可谓是雅俗共赏的杰出乐器。

维阿切斯拉夫·谢苗诺夫 (Viatcheslav Semyonov) (1946—) , 作为俄罗斯著名的手风琴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 在手风琴创作领域中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赋予了手风琴乐曲新的生命与活力, 为手风琴艺术的繁荣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基于俄罗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其广泛的涉猎, 他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以发掘俄罗斯及其他各民族、各时代的民歌、舞蹈素材为主, 风格迥异复杂, 内容新颖独特, 体裁别具一格。

一、《卡琳娜》的创作背景具体分析

俄语曲名Kalina Krasnaya, 中文翻译为红莓。而“卡琳娜·克拉斯娜娅”是汉语对它的音译。本曲为幻想曲风格。幻想曲fantasia, 一种形式自由洒脱, 乐思浮想联翩的乐器曲。作为一种即兴的器乐作品, 特别着重内心深处的表达。作曲者可以由自己的幻想进行自由创作, 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幻想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点, 并富浪漫色彩, 情感表达自由, 灵活性高。在幻想曲中演奏者可以从主题旋律中深度把握作曲家的深厚情感。

《卡琳娜》是谢苗诺夫先生在观看俄罗斯著名电影《红莓》 (1974) 之后有感而发, 于1976年创作完成的。《红莓》讲述了叶戈尔·普罗库金因刑事犯罪蹲了监狱。刑满释放后, 普罗库金决定去农村, 找一个曾经在他坐牢时和他通过信的女人。普罗库金以前有过工作和心爱的女人, 但他下决心和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不幸的是, 主人公最后还是死于坏人头目的手中。本曲是谢苗诺夫根据民族音乐素材发展创作的典型的巴扬音乐作品, 是弘扬巴扬音乐之民族性的典范。乐曲的旋律源于弗兰克为电影《红莓》创作的同名歌曲。在俄罗斯民歌中, 红莓经常被用作广义上的女性的象征, 并且往往用来表达少女的忧郁和妇人的悲伤。1976年, 谢苗诺夫被电影《红莓》的悲剧情节所打动, 《卡琳娜》不仅延续了电影的主题歌, 更综合承载了整部电影之悲情, 并坦诚流露了作曲家对电影和主题曲的深刻理解。M·伊哈尼斯基博士给予此曲高度评价:“由于他感人肺腑的表达、戏剧化的情感线索以及独特的诠释, 使得这首曲目成为他的作品中最流行的作品之一。”

《红莓》这部影片是瓦西里·舒克申第一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影片, 是舒克申创作思想趋于成熟的代表作。瓦西里·舒克申是前苏联著名的作家、电影编导和演员。他多才多艺, 曾在不同的艺术领域作过尝试, 有很长一段时间他把电影看作是自己的主要天赋所在。不过至今他的短篇小说仍为前苏联文学经典作品。本片获全苏联电影节大奖和最佳男演员奖, 还曾获第2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影评人推荐奖、国际联盟奖特别推荐奖和OCIC奖推荐奖。俄罗斯文化传统中有一种趋势, 即刻画农村生活的纯朴和自然以及与之相符的人性善良, 本片承袭了这一传统, 在主题上, 责任、内疚、忏悔、赎罪等概念可以追溯到陀斯妥耶夫斯基。《红莓》构思的最初动力可以说是深植于俄罗斯民间文学中对“善”与“美”的追求 (影片的女主人公就如同童话和传说中将善与美结合的仙女、公主) 。舒克申有意采用悲剧的结局, 使影片人物的意义上升为震憾人心的寓言的真谛, 从而最大强度地向社会表明自己的道德立场——从舒克申自己扮演的主人公的眼中流露出来的神色体现着他真诚的内心渴望。

二、我的二度创作

良好的二度创作首先需要了解作曲家的简介、作品当时的创作背景和时代环境, 再有就是要对作品演奏技术的熟练与准确把握, 在遵照原谱的同时, 加入内心的演奏体会, 演奏者应尽量揣摩作曲家的想法, 还原当时场景。因此, 在我的演奏过程中, 我首先从美学角度看音乐的二度创作, 音乐表演不仅是一种再现的艺术, 还是一种富有创造性使命的艺术, 它要参与音乐意义的生成、填充, 丰富音乐的内涵, 并由此赋予音乐以新的生命。音乐表演作为二度创作, 它不仅是忠实地再现原作, 完整地传达和表现作曲家的创作, 而且还有可能通过富于创造性的表演, 对原作予以补充和丰富, 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严格说来, 当作曲家把生动的情感通过乐谱记录下来时, 实际上已经抽掉了它鲜活的灵魂, 所剩下的只是音符的序列组合。而二度创作正是通过演奏者赋予它新的生命, 注入新鲜血液, 使得乐谱有声有色, 有血有肉。当代指挥大师卡拉扬曾说过:“指挥家不只是总谱的执行者, 而且是赋予总谱以生命的人。”

再有现代手风琴作品本身就具有很强烈的时代特征, 能够具体地反映社会面貌, 集中地表达情感。我在演奏此曲时, 特别看重对该曲创作背景上的了解以及作曲家当时的想法的深刻剖析。与其说电影《红莓》 (1974) 是俄罗斯农村现实生活的阴影浓重的画卷, 不如说是一则道德训教的寓言。舒克申一贯的主题——心灵的敏感与迟钝、炽烈的感情与愚蠢的满足、牢狱与自由——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概括的哲理的表现。在影片中, 怪僻的、一刻也不能安宁下来的舒克申式的人物叶戈尔·普罗库金被放在社会倾向尖锐对立的环境里。一方面是理想人性的化身的柳芭·巴伊卡洛娃以自己的真诚、善良感召他开始新的生活, 另一方面是周围冷漠、自私的人们的不信任和敌视、还有自身畸形的精神世界使他沮丧和玩世不恭, 还有一方面是犯罪团伙的威逼利诱, 让人感受到他改变命运的艰辛。把带有充满矛盾的内心世界的普罗库金置于这个环境中就好像是进行一项检验人性力量的道德实验。而这项实验的标尺就是人性、良心。

在幻想曲《卡琳娜》的演奏技术方面, 整个乐曲中的连音一直贯穿其中。连音常用于歌唱性的、抒情性的旋律, 也可用于演奏快速的过渡句等。演奏时音与音之间交替要协调, 没有空隙, 没有痕迹, 连贯而流畅。在第一主题中主题旋律通过单音、双音、三和弦依次呈现, 要求连音演奏圆润自然, 结合乐句进行合理的风箱设计与安排。而在主题变奏中高声部的主旋律在每一拍的第一个音上, 应当注重每一个保持音的时值, 突出主题, 保持主题的旋律性。通过观看电影《红莓》, 我更深刻地体会到悲剧的情感色彩以及俄罗斯当时的风土人情, 使我加深了对乐曲的情感投入, 特别是引子与结尾的颤风箱更是令我有感而发。颤风箱主要用于抒情乐曲中, 既丰富乐曲作品的表现内容, 又增强乐曲的表现力。颤风箱借鉴于弦乐的揉弦, 因此在演奏中颤动部位要放松, 颤动内容与频率要依据乐曲的情感风格而定。本曲中引子与结尾的颤风箱更似人声的低吟, 感觉是娓娓道来, 细细诉说。谢苗诺夫先生在创作本曲时, 将手风琴的音域发挥极致, 通过高低八度重复主题旋律, 充分地扩展了手风琴的表现范围。该曲集中采用各种变音器进行音色的极端变化, 使乐曲波澜起伏, 引人入胜。如第一主题中使用的巴松音色 () , 深沉浑厚。在第二主题以及之后主题对位使用的全开放变音器 () 作为整首乐曲的高潮音色, 表现出庄严宏伟的气势, 如同管弦乐队演奏般的辉煌。而在变化中段中采用双簧管音色, 如歌似的诉说, 更好地凸显旋律的优美与悠扬。

三、结语

传统唱论中的“唱歌兼唱情”与“声情并茂”, 琴论中“体曲之意、悉曲之情”“得之心而应之手”等观点, 都主张情感与演奏的结合。美国音乐评论家约瑟夫·巴诺威茨说得好:“成功的演奏必定是演奏者的个性与作曲家的个性融为一体, 这两者的个性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我认为二度创作就应该是在忠实于原作精神的基础上, 发挥表演者的创造个性。要想充分地表现本曲的二度创作, 就应利用手风琴宽广的音域, 特有的风箱技法, 诸多变音器产生的独特音色, 在深刻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后, 结合电影与音乐, 深入挖掘作者的细腻情感和作品的感染力, 从而把作品精髓和乐器特色二者充分融合, 达成二度创作。

参考文献

[1]张前, 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

[2]超越时代的道德探索——舒克申的电影创作.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1997, 2.

《无意识幻想曲》 篇4

肖邦《波罗涅兹幻想曲》的篇幅较大, 织体复杂、变化丰富, 赋予幻想的色彩, 采用较复杂的曲式结构, 以四个主题贯穿于全曲始终。见其结构图:

这部作品总体上保留了复三部曲式的框架, 是复三部曲式与变奏曲式的结合, 运用了混合曲式的结构。所谓混合曲式, 是指传统的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曲式结构原则, 在一首音乐作品中的交融, 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立于规范曲式之外的、非规范的曲式结构。

《波罗涅兹幻想曲》以一个相当长的引子开始。弹唱诗人般的叙事诗的形象, 把听众引领进将要开始的浪漫主义叙述的总的气氛中。刚强的戏剧性音调被忧伤沉思的音调所代替, 奏出从容不迫的音型, 然后在高音区渐渐沉寂下去。引子中有多处自由延长符号, 要求演奏者具有强烈的幻想性、崇高的精神世界, 把肖邦的诗人情怀神圣的表现出来。

主题一中左手的波罗涅兹的节奏X X XX XX X非常突出, 右手主题的旋律具有抒情和叙事的特点, 这个主题在以后加添了许多新的特点, 进行了变奏。在第9 4小节开始的音乐中, 左手三连音的分解音型取代了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第1 8 2小节开始, 左手变成了切分节奏, 是波罗涅兹舞曲节奏的变形。第2 4 2小节开始的音乐, 右手旋律加入内声部, 以和弦的三连音的形式出现, 与左手八度的三连音形成对应, 气势宏伟, 慷慨激昂, 与主题A 1、A 2的抒情、叙事的特点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二开始在降A大调上, 左右手的音乐流畅连贯。在第8 0小节, 主题B在E大调上流畅的奏出, 右手内声部蕴含着一个带有跳音的持续音声部, 运用了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贯穿在左右手流畅的旋律中。主题三在这里是降B大调, 左手含有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主题四是B大调, 为五个升号, 开始具有圣咏性, 柱式和弦的弹奏力量很轻, 音乐由渐强到渐弱。随后音乐流动起来, 分为三个声部, 右手高声部旋律连贯柔和的级进, 中间声部加入半分解和弦, 左手低声部的旋律为分解和弦的上下起伏, 左右手的两条旋律彼此呼应, 更具歌唱性, 同前面的圣咏音调形成对比。1 8 5小节开始, 调式为B大调, 左手的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非常明显, 右手的主题音调婉转, 这个主题又在第2 1 6小节的降A大调上部分重现。

这个主题音调过后, 肖邦对乐曲的引子部分进行了回忆, 在降A大调上随着速度的加快和音量的增加, 引出动力性的再现部。这里的内声部织体丰富、节奏强烈, 从根本上改变了主题的面貌, 由幻想曲般抒情的曲调转变为戏剧性慷慨激昂的独白。

尾声部分, 两只手的八度的符点节奏坚强有力, 最后音乐在低沉的颤音声中强有力的结束。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 肖邦对复三部曲式的结构进行了幻想曲自由的处理, 肖邦在此曲中运用主题变奏与变形来发展主题的做法是非常清晰的。此曲的自由变奏有四次:6 6小节, 1 1 6小节, 1 4 8小节, 2 4 9小节。旋律的变奏有三次:9 4小节、1 8 1小节、2 1 6小节, 具有即兴性和华彩性的特点。英雄性的性格变奏有两次:4 4小节、2 4 2小节。

二、创作特点

1.从作品的创作背景看。肖邦《波罗涅兹幻想曲》, 作品6 1号, 创作于1 8 4 5年到1 8 4 6年期间。这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尤其独特的最高杰作之一, 充分显示了他晚年的创作风格。肖邦在创作此曲时, 因为他身体的病情日益恶化以及与乔治·桑德关系的破裂, 正遭受着肉体和精神的痛苦折磨, 这些都无形中隐现在乐曲中。这也是肖邦自己说的:苦恼的写作。实际上, 肖邦在完成这首作品的创作以后, 他的创作工作差不多也完全停顿下来。李斯特评价此曲:“这是最后期的作品, 这些晚年的作品, 多少有着无休止的热病的苦闷色彩。实在没有比它更大胆更华丽的曲子了, 除此之外再也听不到夸耀胜利的欢呼声了。”肖邦在创作此曲时虽然已是晚年, 身体疾苦, 但是里面仍然始终的贯穿着波罗涅兹的节奏, 乐曲再现部还是出现两次主题高潮, 依然能体现出肖邦在创作波罗涅兹时浓厚的爱国色彩和浩然之气。

2.从体裁上看。《波罗涅兹幻想曲》是一种综合了波罗涅兹舞曲的特点和幻想曲特点的一种体裁形式。波罗涅兹舞曲又叫“波兰舞曲”, 是一种波兰的民间舞曲的体裁, 是一种比较威武、庄严、缓慢、具有贵族气息的中速、三拍子的舞曲, 往往是强拍开始, 第一拍后半拍常常是同音反复, 乐句大多结束在第三拍上。最早的波罗涅兹舞曲就是为这种舞蹈伴奏的、带歌词的舞曲, 后来成为一种无歌词的由乐队演奏的纯粹的器乐曲。肖邦的功绩之一就在于把波罗涅兹舞曲这一民间体裁加以高度发展, 使它成为一种独特的戏剧性的音诗, 使波罗涅兹舞曲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肖邦邦创作的波罗涅兹舞曲, 充满了阳刚之气, 赋予英雄气概, 热情而奔放, 坚定而充满活力。洋溢着急流勇进的刚毅性格, 被誉为“波兰民族之魂”。可以说真实反映了波兰音乐的精髓所在。

《波罗涅兹幻想曲》就是将波罗涅兹与幻想曲的体裁结合在一起, 在波罗涅兹舞曲的三段体的基本结构下, 进行自由的展开发展, 形象丰富, 从而形成了带有引子和尾声的复杂的混合曲式结构。肖邦在波罗涅兹舞曲中特有的节奏, 都在主要的主题中留下了痕迹, 并且经过各种各样的变化, 将全曲合为整体, 贯穿始终。

3.从旋律上看, 肖邦的波罗涅兹舞曲具有真挚、热情、柔和、宽广如歌的特征, 其中最根本的是富于歌唱性。他在波兰民间音乐中找到了自己的旋律风格的源泉, 那宽广、富于歌唱性的曲调, 常常是建筑在自然音阶进行和民间调式的基础上的。这首曲子的主题思想就是对民族斗争历史的缅怀, 以及对祖国复兴的憧憬。乐曲以悲歌的哀愁情绪开始, 中间时而明朗时而悲哀时而模糊朦胧, 随之是慷慨激昂的戏剧性段落, 最后以英雄气概的壮丽颂歌结束。尽管肖邦晚期身体病弱, 生活孤独, 情绪哀伤, 但他对祖国民族的强盛始终抱有坚定的信念。

因此, 从它的创作的背景、体裁及旋律上看, 《波罗涅兹幻想曲》具有浓厚的爱国色彩。虽然整首乐曲的感觉忧郁而富有幻想性, 但它的动机因素是具有坚硬步伐的波罗涅兹节奏;表面上看来苦闷深沉, 但乐曲的主线还是稳健有力的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整个乐曲一方面要表现出肖邦满怀的爱国色彩, 一方面还要表现出他晚年的精神和身体的压力带给他的苦闷。

三、弹奏方法

1.肖邦的波洛涅兹肖舞曲在演奏上最重要的应该是独特的节奏上, 在肖邦的波罗涅兹舞曲中继承和发扬了古波罗涅兹舞曲的节奏, 典型的节奏是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在伴奏声部中交替出现。这种节奏型威武、庄严、透出高雅的贵族气息。在演奏上, 要把三拍子的特点弹得夸张一些, 要特别强调第一小节中的第二拍, 并把他弹成接近切分音, 感觉在第一拍的后半拍加上重音。演奏波洛涅兹舞曲还要在演奏中体会到肖邦的波洛涅兹中始终贯穿的爱国色彩, 一种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战的浩然之气。

2.在旋律的处理方面要注重歌唱性连贯性。在肖邦的音乐艺术中, 旋律的表现或者说旋律的歌唱性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因而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马提阿斯曾说过:“在歌唱、旋律的乐句处理, 在突出主题、创造旋律线方面他是无与伦比的。”同时, 他创作的任何一首乐曲都将旋律与和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和声与旋律一样在“歌唱”。

在弹奏时要注意主题旋律是在哪个声部, 基本的乐思要弹的连贯。例如A 3段, 乐曲的高潮部分, 主题旋律是在右手的高声部上, 主要用右手的四、五指弹奏, 右手的重心移到手掌的外侧, 将力量集中在四、五指的指尖上, 声音清晰有力, 而中间声部的和弦的伴奏声部要将右手的一、二、三指轻触键, 以突出高声部的旋律。左手在弹奏八度低音时, 指尖要抓住琴键, 声音要弹得的清晰饱满, 但是音量上不要压倒右手的高声部旋律。此处难点在于两手三个声部音色的处理上, 手指重量的运用要协调恰当, 音色对比明显, 层次鲜明, 这样才能突出旋律线, 作品的乐思更加清晰。

4.踏板的使用。安东·鲁宾斯坦说:“踏板是钢琴音乐的心脏。”演好肖邦的钢琴音乐, 掌握好踏板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能掌握到最好就需要我们认真细致地分析作品中每一个不同和声的色彩, 根据乐曲的变化确定哪些地方用哪个踏板。毫无疑问, 只有灵活的运用踏板, 才能更好的烘托出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和声。但切记不可以将声音弹的浑浊不清晰。

5.华彩经过句。这是肖邦抒情性旋律中鲜明的个性特征之一, 少则三五个音, 多则几十个音, 且音域活动较宽, 在演奏时, 琴键一般只能弹到大约3/4或4/5处, 主要靠指尖用力, 触键速度较快, 这种触键方法能获得华彩经过句所要求的轻巧华丽的音响效果。但肖邦这种“器乐性”的华彩经过句在本质上还是“声乐性”的, 因此在演奏时应注意手腕手臂的协调及正确的呼吸, 让那些如瀑布般的音流也歌唱起来。

《无意识幻想曲》 篇5

一、《d小调幻想曲》的演奏特征

1、优美中带着哀伤的旋律

每一名喜爱钢琴演奏的人都会知道和弹奏过《d小调幻想曲》,但是每一名欣赏者和演奏家对《d小调幻想曲》的理解却都是不同的,这是由于《d小调幻想曲》的旋律表达上十分的细腻,要求钢琴演奏家在弹奏的时候要非常注重弹奏技巧和旋律方面的把握,必须做到十分的流程,要注意左右手的连贯性,演奏出非常优美却又有些哀伤的旋律。同时每一名音乐演奏家在旋律的处理方面都是根据乐章的不同特性进行理解的,尽可能的把这些旋律和音符在发声时想象成为某一种乐器。要想完美的诠释出《d小调幻想曲》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就需要演奏者不断的提高对曲子中旋律的理解,并通过不断的幻想更好的发挥《d小调幻想曲》中旋律的作用。另外在《d小调幻想曲》的旋律表达方面,还需要演奏者注重关心整首音乐的灵魂,做好演奏情绪方面的处理,更加细腻的描绘演绎作品,传递给听众更好的听觉感受。

2、含蓄的速度与变换的节奏

对于《d小调幻想曲》的速度和节奏的演奏特征方面,是要针对不同的演奏家进行不同处理的。要在做好对快慢板的运用技巧熟练之外,加入演奏者自身对音乐的理解,以自己的音乐态度来诠释《d小调幻想曲》。同时,也不是说演奏者可以完全根据自身的感受来随意加快或调慢作品的速度,是要根据自身的理解和认识适当的作出调整。在《d小调幻想曲》作品前半段表现悲伤苦闷的时候就可以极尽细腻的进行演奏,由慢至快的进行演绎。到了第二部分悲伤已经过去,快乐幸福即将来临的时候,就要适当的加快演奏的速度,真正从心里对作品进行理解,结合自身的感受加以演绎。

3、调性演奏方面

《d小调幻想曲》的调性演奏特征方面,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音阶的使用方法,要把每一个音阶都处理的非常到位,使其发错干净、纯粹、匀称的声音。这就是需要演奏者在平时练习的时候就要注重对手指弹奏技巧的练习,运用拇指和腕关节的配合,在弹奏的时候注重对手腕的控制,保持手指与手腕之间的协调性,只有保障了手指与手腕之间的协调性才能弹奏出有力量又匀称的音阶。另外,在进行音乐演奏的时候还可以通过手腕的走向和倾斜程度来保证弹奏过程的平稳进行。同时,也要注意对音乐触键程度的把握,触键的深浅程度决定了调性的变化.

二、《d小调幻想曲》的演奏体验

通过对《d小调幻想曲》创作背景和演奏特点的分析,发现《d小调幻想曲》是一部极具梦幻浪漫色彩的音乐作品,它创作都是即兴产生的,在整个曲子中存在着多出精品之句,为整部作品添加了不少的价值魅力。同时,通过对曲风的创作,发现《d小调幻想曲》反映出了很多充满悬疑和魔幻的色彩,但却在这之中也并不缺乏严谨性,它创作的即兴随意与规范严谨相互之间融合的恰到好处。此外,《d小调幻想曲》这部作品把知识分子的理想融入到乐曲之中,想要向世人表达一种理想进步、社会进步的情感宣泄,其中在第一部分的乐曲表达中充满了人类内心的困惑痛苦与悲伤,所以在演奏的时候就要注意把握这种情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这种情感以便让旋律在这种情绪中蔓延。但是第二部分曲风一变,音乐中所要表达出来的暖意让人们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人们渐渐的感到悲伤都是暂时的唯有积极的应对挫折和不得志,才能够渡过生命中的每一道坎坷。这种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非常好的诠释了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并且开启了浪漫主义与戏曲歌剧相结合的先河。

三、结语

总而言之,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是在莫扎特的本人生活的基础上创造的,过去大大小小的生活决定了他内心的境遇,他的音乐里面也夹带着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在音乐的表达中始终传递着快乐和纯真,乐观的生活态度是莫扎特音乐的一贯风格,这首《d小调幻想曲》无论从音乐的表现方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呼应、节奏感的把握和和声演奏等方面都要注重整体把握乐曲的情感,才能做到对音乐本身真正的演绎。另外,还需要尊重每一个演奏者的演奏风格,只有弹奏属于自己风格的音乐,才能够表达和呈现出音乐的真正魅力。

摘要:莫扎特拥有非常多的代表作品,在国际音乐历史中也占据了非常主要的地位,奠定了奥地利音乐的历史地位,被公认为是杰出的音乐人物。本文把莫扎特的《d小调幻想曲》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从《d小调幻想曲》的创作背景出发,对来分析《d小调幻想曲》所要表达的艺术内容,并且还试图从《d小调幻想曲》旋律表达方面、速度与节奏方面、调性演奏方面来分析《d小调幻想曲》的演奏特征,并对音乐的风格和内容进行整体的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莫扎特,d小调幻想曲,演奏特征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Z].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刘小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超然世外,洞悉人生——杨燕迪教授谈莫扎特音乐的人文性[A].载刘小龙主编.你好,莫扎特:26位音乐名人访谈录[C].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无意识幻想曲》 篇6

关键词:幻想曲,蒙古族民间音乐,长调,短调,马头琴

《诺恩吉亚幻想曲》是由王树生先生创作的一首大型手风琴独奏曲,它在中国手风琴的创作领域中可称之为是顶尖级的作品。它以其独具匠心的特点和强烈鲜明的艺术风格成为中国手风琴中的灿烂一葩,从对该曲的创作特点和艺术风格的分析中,我们可以领略出作者深厚的创作功底和作品感人的艺术魅力。它将手风琴高难度的演奏技巧汇集于一身。因此在演奏时,要求演奏者不仅具备深厚的演奏功底同时要具备很高的文化素养。

一、创作背景及体裁

《诺恩吉亚幻想曲》创作于1987年,首演于四川音乐学院举办的全国第一届青年专业手风琴比赛,1989年曾获中国音协主办的“中国手风琴作品比赛优秀作品奖”。1992年在“全国鹦鹉杯手风琴比赛”中以其独特的旋律音调,丰富的艺术魅力获得唯一的优秀创作奖。

这部作品从其题目上可以看出,它是以“幻想曲”①为体裁的。这部作品是以内蒙古东部一位美丽、善良的“诺恩吉亚”出嫁远方,思念故乡的美丽传说为题材,概括的描绘了内蒙古草原的壮丽景色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善良、勇敢、勤劳的形象。

全曲以“诺恩吉亚”这一蒙古族家喻户晓的美丽传说为题材,不仅描绘了蒙古草原的浩瀚,同时讴歌了草原人们眷恋故土、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全曲充满了辽阔草原的浓郁的民族气息,奏响了蒙古草原的壮丽篇章。

二、创作特点

从全曲的曲式结构特点上分析,它是包含有复三部曲式,奏鸣曲式及变奏曲式为一体的一个综合型的曲式结构。大致可分为:

引子部分,从第1-24小节,这个部分是由五种材料组合而成的。这五种材料似乎互相之间没有太明显的联系,但实际上它们是全曲内涵的浓缩,是整个作品的结论。

呈示部,分为A和B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无论是从调式,调性还是从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上来分析,都存在着强烈而鲜明的对比性。

展开部,它是通过对呈示部中两个主题的变形、升华而发展成的。这一部分既是全曲情绪的高潮部分,同时也是演奏技巧高难度的汇集处。

再现部,是对呈示部中两个主题的片段性再现。这部分将全曲的情绪推向了最高潮,最终使这部作品在急促、有力的节奏声中,以万马奔腾之势结束。

将以上各部分用图表示,如下图:

以上是对《诺恩吉亚幻想曲》的整体性的、概括性的介绍。

三、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

下面来具体的介绍和分析这部作品在演奏技巧和艺术风格上的特征。

引子部分共分为24小节,前四小节仅用了一个a音,强调了羽调式的主音,将乐曲中要表现的浓烈纯朴的草原气息,以极其简要的音响形式提示出来。装饰音的使用也表现了蒙族音乐中特有的手法,在拉长的音调中加入装饰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隐喻了马头琴的歌唱特色。仿佛一位老人奏响了马头琴,在讲述着一个既古老而又优美、动人的故事。在用手风琴演奏时,尽可能的是要将它特有的模仿力发挥出来。以此来模仿马头琴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宏阔、低沉,富有草原风味的音色特点。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拉弦乐器,因琴头雕有马头而得名,它历史久远,源于奚琴,公元十三世纪初便在蒙古族中广泛流传。它既可作为独奏乐器,也可用于器乐合奏为说唱、民歌、舞蹈、伴奏或参加民族乐队演奏。

马头琴它发音柔和、浑厚,音色宏阔、低沉,极富有浓郁的草原风味。近几十年来,马头琴进行了一些改造,它不仅保持了原有的柔和、浑厚的音色,又增加了清晰、明亮的特点。

马头琴的琴声幽怨而旷远,低回而婉转,如泣如诉,催人泪下,就它的琴声有着一个美丽而动人的故事。

传说中,母骆驼在哺育小骆驼时,由于小骆驼的牙齿锋利、尖锐,所以经常会把母骆驼的乳头咬破甚至咬碎,使得母骆驼疼痛难忍。因此,经常会出现母骆驼不肯哺育小骆驼的现象,当小骆驼走进母骆驼去吃奶时,母骆驼会用脚去踹小骆驼,这样经常会有小骆驼被饿死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蒙古人就发明了马头琴。用马头琴那幽怨、动人的琴声,打动了母骆驼。之后,每当小骆驼吃奶时,便奏响了马头琴动人的旋律。这样无论小骆驼撕咬的母骆驼多么疼痛,母骆驼都会去哺育它们。从此之后,再没有出现过小骆驼被饿死的现象了。可见,马头琴的琴声是非常具有感召力的。

因此,在演奏中,要尽可能的去模仿马头琴浑厚、沉重的音色特点。手指下键要柔和、干净,要在给一个音头之后,将风箱柔和而快速的收回。同时,要注意加入身体的肢体语言,以此来表达马头琴特有的音色特点。

第五小节采用了四度音型的模进。这一小节在演奏中,手指下键时,触键的着力点要集中,要同时下键同时离键,落键时手腕用力,要注意手腕的动作要小而且巧,要求手腕的松弛度很高。此时,风箱要保持的十分平稳。但要做出渐强的气势。将前四小节中的忧伤的情绪推向了高潮。

第六小节采用了浓郁的民族和声。听起来给人感觉轻盈、欢快,极富有草原风味。与前四小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引子的后半部分采用了连续的减七和弦转位。这部分在演奏中,左手的手指根部为发力点,各手指在相对松弛的情况下,靠近指尖的第一关节迅速对准键钮,然后将琴键按到底并立即放松,以“一紧一松”动作的连贯性,使发出的声音短促有力。也就是手指迅速点击键钮,再次靠键钮(弹簧)的反弹力,迅速把声音切断,强调音点间的连接关系。通俗的讲,前指离键后,后指再下键,使前后两音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发出的声音短促有力、富有弹性!风箱要平稳,要平出平进始终要保持扇形。右手触键要求快、准、净、保持力度。使得本以高涨的情绪更加复杂化、尖锐化。

最后,在一阵热烈的和弦音之后,又回到了初始时的平稳、安静,在左手忧伤的旋律声中结束了。

呈示部的A主题具有鲜明东蒙特征的东蒙民歌,它节奏舒缓、旋律流畅,描绘出了“诺恩吉亚”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传说“诺恩吉亚”是东蒙一位美丽、善良、可爱的姑娘,她因生活所迫、流离颠泊,被迫嫁到西蒙,她怀念自己的家乡亲人,对家乡的一切充满着眷恋,此曲虽源于诺恩吉亚故事,但并不是从具体情节出发,而是借一历史故事的主题,描绘蒙古草原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栩栩如生的风土人情。东蒙是以农业为主,它靠近东北,生活习惯类似于汉族。

因此,这个主题的在演奏时,要将“诺恩吉亚”那种深切的思念之情,尽情的表现出来。这部分在演奏中,左手采用了连音,需要注意的是,以手指根部为发力点,靠近指尖的第一关节对准键钮进行弹奏。第二音下键时,第一音再离键。使人听起来连接紧密,犹如马头琴浑厚、低沉的声音。始终衬托着右手优美动人而又表现出“诺恩吉亚”思念亲人的忧伤旋律主题。

在第33-39小节采用了复调的形式,这样更加剧了“诺恩吉亚”的思乡之情。这段复调在演奏中,要注意左右手的连接。下键要求柔美,但又要干净、有力,以表现出更加强烈的思念之情。同时,要注意风箱的平稳控制,风箱是表达情感的很好方式。

从第40小节开始情绪由先前的柔明、暗淡的色彩向明朗化过度,听起来感觉亮而明,与开始的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部分在演奏时,左手采用的是三连音。演奏中要清楚、干净、匀称,同时要将旋律线条表达出来。右手采用和弦音,触键的着力点要集中,要同时下键同时离键,手腕要十分的松弛。风箱要平稳控制。并将旋律线条十分明显的表达出来。在第48小节出现了明亮的大三和弦,犹如拔出乌云见太阳,似乎“诺恩吉亚”从忧伤的心情中看到了希望和光明。因此,在演奏这个和弦时一定要奏的坚实有力。

经过两小节的过度到达了呈示部中的B主题,这个主题与A主题从调性和演奏风格、情感的表达及地域风格上都存在着鲜明的对比怀。

首先,从调性上来看A主题采用了a小调,听起来十分地忧暗,而B主题转到了a小调的属调E大调,听起来非常的明朗化。

其次,从地域风格上来说,A主题描述的是东蒙民族的民歌,这个民族是以农业为主,过着类似汉族的生活,性格温和。而B主题描述的是西蒙民歌,这个民族是以骑马射箭为主,性格骠悍勇敢,过着游牧民族的生活。

第三,从其演奏风格来说,B主题采用了蒙古西部长调的音乐素材。

长调和短调都是蒙古民歌的传统体裁分类之一。其中,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得歌式体裁。它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具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在音乐上的主要特征是歌腔舒展、节奏自由。

因此,在演奏中要尽可能的去模仿,表达出“长调”音乐的特点。

从第51-58小节是B主题,这个主题在演奏时左手和弦交替衬托右手明亮、清晰的旋律。演奏中,左手需要注意的是以手指根部为发力点,靠近指尖的第一关节对准键钮进行弹奏。第二音下键时,第一音再离键。也就是前一音演奏的时候要延长到第二音下键时才能最终完成,使音与音之间没有间隙。同时,手指仿佛与键盘连接在一起,时刻都不离开键盘。使演奏出的声音连贯、圆滑,犹如一线串珠。感觉上的特点是绵绵不绝,一气呵成!要体现出“长调”节奏自由的特点。右手演奏时,需要注意的是下键要干净、坚实有力。同时要注意风箱的平稳控制,也要注意用身体的肢体语言来表述出西蒙人的勇敢、骠悍。

从第59-68小节右手采用了六连音使音乐产生了流动感。在演奏中,要将六连音清晰的表述出来。要求,手指的指尖垂直成90度,低贴键,手指的离键动作要尽可能的缩小。第一个音用什么样的力度弹奏,其它音基本上保持相同的力度。这就要求两个手指的上下起落交替的动作连贯紧密、协调无隙,音与音之间既要保持连贯又不能发生重叠现象。同时,手指离键要敏捷,旋律线条应当流畅、圆润、声音的感觉是持续不断,一气呵成,清晰而绵延!并将其旋律线清晰、明了的表达出来。手指下键的力度,及音与音之间的连贯性。同时,要将左右手及风箱三者之间运用的灵活平稳。并要体现出西蒙“长调”的节奏舒缓。

将第69-80小节称之为过渡乐段。这部分采用了快板,描述的是仿佛一匹骏马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跑过,稍纵即逝。这部分在演奏中,要注意坚定而有力,犹如骏马驰骋在草原上,但要注意保持风箱的平稳性。

通过前边这段的过渡,旋律忧伤舒缓的主题动机由4/4转向3/4,变得坚定。这样,进入到了展开部,这个部分是A主题与B主题的交替出现,以手风琴的高难度技巧,表现草原牧人的英勇骠悍和坚强意志。音乐有的像人骑马射箭,有的表现的像骏马在草原奔腾,紧张而紧烈,一气呵成。

这部分是全曲精华及手风琴技巧难点的汇集处。它包含了手风琴演奏技巧中的多个方面,如有琶音、和弦、双音、连音、颤音、顿音、抖风箱,左手旋律。因此,将这部分称为全曲的精华及整个作品中手风琴高度演奏技巧的汇集处。

这部分采用的是呈示部中A和B主题的一再变形,升华而来的。从情感的表述上来分析,它将东蒙与西蒙的柔美与英勇骠悍有力的结合起来。使整个作品达到了高潮,听起来似乎要释放他内心所有激悦的情感。

在演奏这部分时,要不仅有手指、风箱的技巧,同时,要以情动人,用身体的语言加入音乐中来表达那种勇敢、迅猛的情绪。这部分在演奏时,要求演奏者具备很深的演奏功底和很高的音乐素养。这才能使作品打动人心。使原本静止的画面变得更加形象起来,具有动感。

在乐曲的高潮之后,作品进入了尾声——结束部,它分为两部分再现。一部分是对呈示部中B主题的再现,另一部分是对呈示部中A主题的再现。

对B主题的片段性再现,仍然表达了西蒙牧歌式的音乐主题。它采用了和弦音,使其变的更加宽广、精湛,使全曲达到高潮。

在演奏这个再现部时,左手多用三连音,下键要快而深,要求手指低贴键,演奏时,要“一紧一松”。听起来给人感觉有强有弱。右手演奏和弦,下键时触键的着力点要集中,手腕的松弛度要高,动作要小而巧。这样去演奏就能够将作品内在的魅力挖掘表现出来。

对A主题的片段性再现,它采用了急促而有力的节奏,以万马奔腾之势,平稳、干净、快速的将全曲结束。

这部分在演奏时,要注意右手下键快速、干净,有紧有松、有强有弱,手腕要注意松弛。左手下键要保持每一个和弦音的平稳而有力的奏出。同时要注意保持手腕的高度松弛。

整个作品就在欢快、迅速的气势中结束了。在演奏这部作品时,它需要每一位演奏者具备深厚的演奏功底,同时也要具备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能,只有具备了这些,才能将整个作品完美的表达出来。

以上即是对《诺恩吉亚幻想曲》这部在中国手风琴历史中具有顶级水平的作品论述分析。

参考文献

[1]冯雅丽.手风琴演奏技巧及演奏心理.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6.

[2]陈一鸣,史汝霞.全国手风琴论文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1.

[3]徐惟诚.内蒙古.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1.

[4]高为杰,陈丹布.曲式分析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5]孙从音,靳学东.音乐素质与名曲欣赏.新华出版社,2001.

上一篇:实施全员德育下一篇:揭示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