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管理

2024-09-06

智能物流管理(精选十篇)

智能物流管理 篇1

港口智能化是指将互联网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技术、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 并通过智能物流系统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物流规划可视化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等) 应用于整个港口的作业、物流运输、仓储管理等港口管理服务的各个方面, 并把港口作业流程高效、准确、实时的整合成一个完整系统。

目前我国的智能港口建设正处于起步的初期, 在政府部门和港口所在地区政府的倡导下, 港口智能化建设已经得到了港口相关企业的普遍重视, 并在上海、天津等国内主要港口城市进行了智能港口建设规划, 目前已经实现了港口集装箱作业从空箱、装箱、卡车运输、堆场位置到报关、起吊、装船的全程实时监控和即时历史数据查询。但是, 与世界先进的智能化港口相比, 我们的智能港口建设, 还仅仅停留在信息化建设的阶段, 在智能化程度上还相对较低。提高港口智能化程度, 使得港口口岸发挥更高效功能, 首先是在设施及装备硬件上达到智能化建设需求;其次要在整合港口作业及相关管理流程上做到统一规划、系统实施;最后是在智能化建设认识上, 突破传统的信息化建设, 将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系统应用到智能港口建设当中, 而智能物流系统, 为这样的系统应用提供了有效平台。

2 智能物流系统

在港口智能化建设过程中, 需要应用计算机、互联网、物联网、无线通信以及GPS、GIS、自动化装卸操作设备、智能化操作机器人等各项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自动化技术, 而这些技术的载体就是智能物流系统。智能物流系统提供从前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性物流服务, 这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将增强物流服务的便利性, 加快反应速度和降低服务成本, 延伸企业在供应链中上下游的业务。

智能物流系统所涵盖的技术内容十分广阔, 其中包括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技术 (仿真技术)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与优化技术、物流基础数据管理平台和软件集成技术等等。

3 智能物流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

3.1 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技术 (仿真技术)

此项技术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 大到物流园区的规划设计, 小到企业生产物流的规划设计, 都可以利用物流规划设计仿真技术对规划和设计方案进行比选和优化, 它实现的基本功能非常丰富, 主要包括:用三维虚拟物流中心模型来模拟未来实际物流中心的情况;对物流中心的建设进行较精确的投入产出分析;在参观客户现场及参阅仓库图纸等的基础上, 可以在计算机上构筑模拟仓库, 并模拟各种库中作业;模拟生产型物流的现场作业, 并提供物流作业效率的评价结果;在计算机上虚拟物流传输和运输业务, 模拟配车计划及相关配送业务;可以灵活地变更物流作业顺序, 进行物流作业过程重组分析, 优化方案比较等。

近年来, 此项技术在发达国家发展很快, 并在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相对来讲在我国, 物流规划设计的可视化技术的研发目前还处在起步阶段, 当前还处于概念提出与科学研发阶段, 而还未见到研发出的实际产品。

3.2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

物流实时跟踪技术, 通常指通过地理信息系统 (GI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遥感技术 (RS) 等技术手段, 以全程实时信息跟踪的方式, 及时获得港口物流运输的特定信息 (具体位置、运行情况、预计时间等等) , 以达到监控物流安全的目的, 并使集装箱在正确的线路上运输, 从而确保其按时交付。同时, 可以使港口进行船舶的动态调度, 从而提高船舶在港口通过的效率。

智能物流系统与传统物流显著的不同是它能够提供传统物流所不能提供的增值服务, 而物流的全程跟踪和控制是其提供的最重要的增值服务之一。目前, 国外的许多港口物流企业已建立自身的全程跟踪查询系统, 提供货物的全程实时跟踪查询, 这些企业利用网络优势, 正在将其业务沿着主营业务向供应链的上游和下游延伸, 提供大量的增值服务。

在我国, 一些港口物流企业已经开始积极地为用户建立物流全程信息服务和有效控制与管理, 并在局部小范围内建立了基于GPS的物流运输系统。但从整体来看, 国内的物流公司大多是由传统的储运公司转变过来的, 还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物流实时跟踪服务需求。

3.3 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

目前, 国内外许多港口管理及物流经营企业都将其管理、行政部门及数据中心与物流仓储部门配置在不同的区域, 形成技术和管理核心与制造、物流仓储基地分处不同区域的分布式运作模式。对物流企业而言, 在网络化环境下, 物流数据管理、货物装配和仓储配送需要对相关不同区域的仓储活动协调进行有序地管理, 对其库存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配送地的调整进行实时的、动态的控制, 使其满足不同物流库存的需求, 这就对其物流系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需要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来满足这种要求。由于仓储位置的地域性跨度极大, 因此更需要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来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效率。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是ILS的一个不可或缺部分。

在我国, 同制造业物流相比, 专门用于港口物流企业的网络化分布式仓储管理及库存控制技术的研发相对滞后。即使是制造业, 由于国内企业的特点也与国外企业相差极大, 盲目高价引进国外成熟的ERP软件而不能使用的情况时有出现, 而成功率则相对不高。

3.4 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技术

物流配送中心配载量的不断增大和工作复杂程度的不断提高都要求对物流配送中心进行科学管理, 因此配送车辆的集货、货物配装和送货过程的调度优化技术是ILS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美国沃尔玛公司下属的一个配送中心, 建筑面积达12万平方米, 投资7000万美元, 职工人数1200名, 拥有运输车辆200台, 400节载货车厢、13条配货传送带, 在配货场设有将近200个接货口, 每天能为分布在6个州的100家连锁店配送商品, 经营的商品种类达数万种。如此规模的配送中心, 如果没有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技术支持, 维持正常运做会变得十分困难, 更谈不到科学的优化管理。

国内外学术界对物流运输系统的调度优化问题十分关注, 研究的也比较早。但相对而言, 目前国内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研究的多, 能理论结合实际, 真正为物流企业解决实际问题软件/硬件产品却非常少。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特别是物联网技术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并实际应用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运作流程当中, 如何使先进技术与原有体系更好的融合, 以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安全的作用, 将是人们面临的新课题。把信息化港口建设提升到智能化建设的层次, 更符合全球化经济不断发展、国际间贸易量不断增长的趋势, 并顺应国际港口发展的潮流, 在日益激烈的国际航运和港口物流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摘要:目前,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发展, 一些国际化港口已经开始从传统的船舶停靠、货物装卸、仓储运输转型, 正向国际化、规模化、系统化发展形成高度整合的新一代智能化物流中心。进一步拓展技术、信息及智能化服务功能的新型物流、打造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化智能港口”是当前港口物流发展的潮流。

企业智能管理论文 篇2

企业智能管理论文

摘 要:本文对智能监控系统及其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做了简单介绍。又对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做了描述,主要描述了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和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分析了现代化企业在智能监控系统的运用中的管理方法。

关键词:企业 智能监控系统 构建与管理

美国9.11事件以及英国伦敦地铁爆炸案等恐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安全敏感场合对智能监控系统的需求。近些年来,通过计算机领域专家、学者的研究,计算机视觉、生物识别等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为智能监控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成果已经广泛应用于政府、企业、军队、银行等安全防范领域。

一、现代智能监控系统及其发展历程

智能监控系统是指将现代科技技术和设备运用于特定场景区域,进行特定监视,并把监视到的信息以音视频等方式传递给监控者,同时实现或一定程度实现监控者的目的或意图。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智能监控系统逐渐形成成熟的模式,因为它克服了传统监控系统时效性差、实时性差等弊端,并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之中。

智能监控技术与计算机视觉紧密结合,使得智能监控系统实现了不需要人为干预,完全依靠计算机自动分析感知器记录的视频序列图像,对指定场景中对象的定位、识别以及跟踪的目的,并以此分析和判断对象的行为。同时,当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因为具有类似人一样的职能,它会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代替人完成某些监视任务。

二、现代智能监控系统的应用领域

1.军事领域

我国周边地区并不安定,及时了解边防区的情况有利于及时做出相应决策,而通过智能监控系统的建立,获取情报的能力和及时性都会很大提高。

2.交通领域

近年来,我国城市的交通系统日益扩大,私家车的数量也日益增长,对其的管理问题就被提上议事日程。因此,智能监控系统以其能提供准确的交通信息的优势受到重视,并能充分利用道路资源。

3.物业管理领域

据报道,盗窃案件的发生频率在逐年增加。无论是社区居民,还是企业,都更加关心自身和财物的安全。因此,智能监控系统以其简便性得到应用,只要在PC机上安装上相应设备就能将监控到的信息通过某种方式传递给用户,从而实现实时监控。

三、现代智能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

要实现一个智能监控系统,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技术:

1.运动目标的检测

2.特征提取

3.分类器的选择

目标检测的目的是为了从视频序列图像中的变化区域提取出来,为后续工作做准备。目前常用的目标检测方法有减背景法、时域差分法、光流法等。特征提取是属于模式识别技术的范畴,特征的有效性和完备性直接影响着识别的效果。目前有很多种特征提取方法,如指纹、虹膜、人脸、步态等。特征提取之后,需要使用分类算法对特征进行分类。目前主要使用的典型算法有:K-近邻算法、支持向量机、隐马尔可夫模型、多元判别分析或线性判别分析等。选择合理的分类算法也是提高监控效果的关键。

四、现代化企业智能监控系统的构建

近年来,现代化企业智能监控系统的建立越来越完善,而且主要也呈现出多元化。在此,主要介绍以下两种:

1.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

(1)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的构建基础。它也称为自动存储或检索系统,即物料搬运和仓储科学中的综合科学技术工程。因为以成套先进搬运设备为基础,以高层货架为主要标志,以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为主要手段,所以它能提供效率高、容量大的科学数字存储,从而实现现代化企业生产的需求。

(2)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目前,在发达国家自动化立体仓库已得到普遍应用。随着物流技术和自动化智能技术的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已被世界各国主要企业采纳运用,而其中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由于具有实时性、便捷性、容量大等特点,已成为现代化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自动化仓库监控系统正处在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阶段,不仅需要更多先进的技术支持,而且需要不断实际应用的检测和经验。

(3)构建自动化立体仓库监控系统的作用。它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及时、迅速提供监测目标的`各种信息,可以让监控者迅速做出相应决策,而在现代企业中则集中表现为:实时向企业的管理层提供被监控产品的流通、变化信息,令其能根据公司和产品的情况采取对应的决策,达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降低损失的目的。

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

(1)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基础。它是指一种面向网络化制造的智能监控设备,并能够提供特定功能的结构体系。是以数据服务中心管理的共享资源为支撑,以应用工具集为手段,实时地为用户提供远程测控和监视的功能。还利用一些关键技术,例如机电设备远程实时控制、远程状态检测与故障诊断等。

(2)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现状。现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例如交通、银行等金融场所、提车场,凭借其所具有的超强的图像处理能力,以及其都有的技术特色,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自动化生产过程尤其是质量监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现代化,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将会进一步深化,并成为企业有机组成结构中重要的环节。

(3)构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首先,它能使得大量重复的人力劳动得到解放,不仅合理配置了资源,而且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其次,在应用于车辆识别与交通管制领域时,它能对可疑车辆和违法行为进行检测追踪;再次,应用于现代化企业,它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的产品、财物的安全,及时对危险人物进行分析并报警,同时显示出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具有很高的市场价值。

五、现代化企业智能监控系统的管理

随着企业的进一步现代化,智能监控系统将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反过来,智能监控系统的防范运用也会促进企业的现代化。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对智能监控系统的管理也会更趋合理与完善,具体应做到:

1.合理布置与综合运用

根据自身的需要,企业应该运用多种智能监控手段,而不是局限于一种,例如在仓库中,可以采用立体仓库监控系统,而在走廊、入口处采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合理的将不同的监控手段结合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检测目的。

2.注重技术特色和技术研发

每一种智能监控系统都有自己的技术支撑和技术特色,而在现代化的信息社会,企业应该更加注重智能监控系统技术的保密和特色,这不仅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安全,而且会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企业应该注重对技术的研发,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六、现代智能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

计算机硬件的不断进步以及人工智能理论的不断成熟,为智能监控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持和理论依据。未来的智能监控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3D建模的不断进步。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的世界里,眼睛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空间,因此,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将会获得比二维图像更准确的信息。关于这一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探索性研究,例如ART2,ART2神经网络基于自适应谐振理论,利用仿生学原理,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眼的构造和功能,在语音、视觉等模式识别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识别效率与精确度的提高。使用智能化的监控系统,目的是为了在庞大的监控任务中,部分甚至完全替代人的工作。因此,除了借鉴人眼的功能获取准备的三维信息外,还需要更多地借鉴人的思维,利用计算机,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理论模拟人类思维,提高识别效率与精度。

参考文献:

[1]许国.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技术应用研究[D].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陈丽萍.企业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华中科技大学,

流动数据 智能管理 篇3

近年来的一些统计和预测数据,常常使我们惊诧不已:在中国,每年的数据增长率超过60%,未来10年,数据量将增长50倍;在这些数据中,有90%的数据来自于非结构化数据。数据如此迅猛增长,而存储管理员却只增加1.5倍。

因此,自动地、智能化地管理数据便成为大数据时代下的当务之急。

先进技术“流”进戴尔

如果回到三四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戴尔在国内能召开一个有几百个用户参加、多家存储界知名厂商鼎力合作、为期两天的“戴尔存储论坛”。这使我们不得不佩服戴尔高层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从3年多前戴尔收购EqualLogic开始,一桩接一桩的收购案,使戴尔不断壮大存储产品线,增添最新的存储技术,从iSCSI到FC,从低端到高端,从帮人代销到“自产自销”,戴尔正逐渐走进存储的主流阵营,成功地向存储转型。

其实在存储业界,近年来收购案此起彼伏,其中不少原本很有名气的厂商,被收购后,从此销声匿迹,再无声息。不过,我们庆幸地看到,EqualLogic、Compellent这些特点鲜明的厂商在被戴尔揽入怀中后,其品牌依旧保留,特点仍然鲜明,甚至成为戴尔存储的旗帜。

“流动数据”就是这样一面旗帜。

戴尔去年年底收购的Compellent公司,以其流动数据技术而著名,它结合了一套强大的数据迁移引擎、智能软件和模块化硬件,可降低成本最高至80%。流动数据架构提供数据块级别的智能技术,它可以自动将数据放在正确的存储层中,以达到优化性能和最大限度节约成本的目的。戴尔企业级存储产品营销执行总监Travis Vigil表示,戴尔收购Compellent之后,非常清楚地认识到,流动数据是戴尔存储的未来方向,就是把正确的数据放在正确的地方,用适合的成本满足用户的需求。

Travis Vigil认为,戴尔的“流动数据”理念已经在Compellent的理念之上发扬光大了,赋予了新的概念,“我们现在不只是做模块化存储,也要做并行文件系统,未来当我们所有模块化的数据前端都有并行文件系统,在不同的平台或载体上,我们就能实现数据的流动。”Travis Vigil说。

收购多家公司后,如何将它们无缝地融合进公司未来战略和产品策略中,这是所有收购案之后都会遇到的问题。目前来看,戴尔对EqualLogic和Compellent的收购无疑是成功的,Travis Vigil介绍说,EqualLogic加入戴尔3年后,用户数增长8倍;Compellent今年上半年的业绩相当于去年全年的业绩,而原来公司员工的98%都选择留在戴尔。“戴尔收购任何公司后,都会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如在过去3年中,EqualLogic的研发人员就增加了一倍。”Travis Vigil说。

数据“流向”云端

戴尔不断完善流动数据存储架构,其流动数据解决方案是受客户启发而推出的一项技术,用于无缝、自动化地以最优化的方式将数据从服务器移动到存储和云端,从而帮助用户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成本灵活地将合适的数据移动到合适的位置。通过该解决方案,戴尔致力于通过构建一个流动数据架构,解决当今的存储问题。

根据IDC日前公布的亚太区外部磁盘存储市场2011年第一季度报告,戴尔以27.2%的市场份额在大中国区iSCSI市场排名第一。戴尔中国及香港地区公共事业及大型企业事业部解决方案部总经理李慧表示,正是EqualLogic的强势增长,使戴尔领跑iSCSI市场。在日前召开的“戴尔存储论坛”上,戴尔展出了最新的EqualLogic PS4100/PS6100以及EqualLogic FS7500。这三款产品均使用全新的Firmware 5.1版本,可兼容之前的所有产品,实现无缝扩展,为用户提供投资保护。李慧介绍说,新产品将专注于帮助客户更有效地通过自动化管理不断增长的数据,并实现更高的 IT 效率和灵活性。全新的EqualLogic PS系列平台提供了一个虚拟化存储解决方案,为虚拟化环境带来了一个无缝的存储设施,扩展了戴尔在虚拟化和开放系统领域的存储领先地位。

李慧介绍说,这些新产品的背后,戴尔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例如EqualLogic FS7500产品,其研发共工作就来自三个不同的研发中心,EqualLogic本身的研发中心在波士顿,硬件平台FS7500是在位于奥斯汀的研发中心,而其并行文件系统的技术研发则是在以色列的研发中心,三个不同的研发团队的密切合作,才有了今天的FS7500。

成功案例首都在线提供云计算平台

作为国内较早开展IDC业务的数据服务提供商,首都在线从2009年开始,致力于云计算平台的研发和建设,在高端云计算方面为国内互联网企业提供了全新的运营思路。2011年开始,首都在线采购了戴尔解决方案EqualLogic PS6010/M1000E/M710HD以及Juniper Base EX8208,构建一个高效安全的云计算平台,为首都在线的客户提供稳定的运营平台。

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 篇4

关键词:智能电网,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 我国现代化信息技术水平逐渐提高, 智能电网在建设过程中逐渐以实用性、安全性、科学性的方面发展, 而电力企业也陆续开发了对应的企运营与经济管理系统,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将信息技术与电力企业的生产、管理相连接, 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电力企业快速发展。

1 智能电力设备检修现状

要想保证电网的运行安全就需要根据电网运行现状制定对应的电网运行管理制度, 并定期开展检修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网在运行时的安全性、稳定性。电力检修工作是电力生产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包括了对高压电器、继电保护、仪表、变压器等设备的检修, 这是保障电力相关工作人员与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1]。但是, 但是, 电力企业在开展电力设备检修管理工作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在开展电力设备检修工作时仍以纸质文档的方式记录电力设备的运行现状, 这种记录方式的效率低、存档困难不方便工作人员在日后的阅读观看;

(2) 由于电力检修设备的数量较多, 在开展检修工作时要将其置放在各个检修设备室, 这就导致一些设备的检修时间很难合理控制, 如果有些设备没能在制定的时间内进行检修就会出一些漏检现象发生, 从而导致整个设备检测技术不能达到指定的要求, 这对接下来的电力系统运行、维护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3) 对于一些无人值班的变电站工作室, 电力设备的检修工作数量准确性得不到保证, 如果电力设备出现丢失现象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也不能对其进合理判断, 这对操作人员在日后的操作工作来说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在这个智能电网发展的背景下, 要想做好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工作就需要利用智能电网高效、快速、便捷等特点来解决这些问题, 并根据电力企业发展现状制定全新的检测对策, 改变传统的文档记录工作形式, 保证电力设备检修数据信息的准确性, 从而做好电力设备检修工作[2]。

2 智能电网检修设备管理目标

智能电网在设备检测过程中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安全等特点, 如果电力设备在智能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 那么智能电网就会及时发出警告, 通过高速通信网络实现的方式对设备进行在线检测, 找出电力设备在运行时的问题, 并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主要通过对智能电网的检修为目的而开展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设备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智能电力检修设备管理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利用计算机终端、网络、服务器等建立一项科学合理的软硬件智能化系统, 对电力设备实现智能化在线管理, 减少电力设备在检修时出现遗失检测现象发生; (2) 建立全新的电力设备检测网络, 并对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开展在线监视、流程监督、动态位置查询等各方面的安全监管工作, 提高设备检测工作质量与效率; (3) 利用生产技术部门和调度中心的信息系统, 为调度工作人员提供一个健康的工作环境, 并保证所使用的数据信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靠性; (4) 通过智能电网对电力设备的检测工作进行模块化设计, 并为模块化软件预留对应的接口, 从而保证日后的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3]。

3 智能电网检修设备管理系统

在设置智能电网检修设备管理系统应该根据整个电网检修的设备管理目标进行设置,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整个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当电力设备检修人可以进入对应的设备检修工作室时, 如果所携带的物品超过一定的检测范围, 那么该检测工作室就会对这些电力设备进行检测, 获取其中的电子标签, 以此快来判断工作人员是否能将电力设备携带出去, 就算在无人监管的检测室中, 也可以保证电力设备检修工作可以顺利进行下去, 不会出现丢失现象[4]。另外, 电力企业相关部门在工作期间还应该做好管理中心服务器的装置工作, 并将其安装在对应的监控室中, 并对各个设备检测室进行检测, 如果发生异常现象可以及时发出警报, 为其制定有效的解决对策。

4 结语

本文对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文中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希望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面向智能电网的检修设备智能化管理工作的研究, 从而促进我国电力企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立新.智能电网条件下输电检修优化模式与实施方案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2]李功新.基于可拓推演方法的调控一体防误操作系统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 2014.

[3]毛田.110k V配电网调度检修方式安排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湖南大学, 2013.

智能物业管理系统 篇5

楼宇办公自动化从狭义上理解,主要指物业管理系统,从广义上讲还包括大楼所属机构的完整的办公系统。

提供办公自动化的完整集成,同时提供 WEB 方式的数据访问。

物业管理

物业管理是 VISTA IBMS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以下功能模块组成:

空间管理

空间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管理区、大楼、房屋、停车场、管理区附属设施、房产大修等固定房产及其维修信息进行管理。可打印出的报表有:空间资源统计表、空房统计表、房产大修安排表、房产大修情况统计表等。客户档案管理子

客户档案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小区的所有住户的档案、入住资料、客户车辆、客户装修、客户违章记录、出入证等信息进行管理。可打印出的报表有:住户一览表、常住与暂住人口统计表、客户装修情况统计表、客户车辆统计表。

收费管理

收费管理子系统是实现小区内统一收费,主要包括水、电、煤气三表收费,房租、停车费、保安、卫生、有线电视、物业管理费等。收费方式可以采用银行托收,也可结合小区 IC 卡综合应用系统,实现小区的 IC 卡系统和财务结算体系;同时对外提供数据接口。只需输入相应的数据既可自动计算出用户的应缴费用,并自动打印出收费单据,并可以 E - MAIL 形式给住户发出收费通 知单、催款单。还提供用户费用的查询和收费的各种统计报表。对财务数据可进行统计对比,通过财务核算、财务分析为管理者提供公司的资金运营状况,使管理者及时了解小区物业管理中各项有关业务的收支状况,为其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设备管理

设备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设备档案管理:对设备的原始资料、台帐、附属设备、备忘录、规章制度进行管理;设备运行管理: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记录、运行时间、运行故障进行管理;设备保养管理:对设备保养计划、保养记录、保养检查记录进行管理;设备维修管理:对设备的维修及其备件的更换进行管理。

维修管理

维修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物业运营过程中的维修进行全流程(登记、审批、派工、领料、反馈、统计分析)管理。可打印出的报表有:维修派工单、年月维修费用统计表、年月维修用料统计表等。

物料管理

物料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物业公司常用物料、工具等进行全流程(采购、入库、领用、借用、盘点、报损、统计分析)管理。可打印出的报表:物料采购计划统计表、物料入库情况统计表、物料领用情况统计表、物料借出情况统计表、在库物料清单、物料盈亏登记表、物料报损统计表等。

客户服务管理

客户服务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客户投诉管理:对投诉进行管理是物业管理公司提供优质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块协助对投诉人、投诉对象、内容、处理意见和客户投诉处理的满意程度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客户意见管理:对客户日常对小区管理等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分类管理,并对整改措施及结果进行登记。社区服务管理:对客户提出的有偿服务要求如:订报、送奶等进行登记,并对执行结果进行跟踪

环境管理

环境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环境保洁管理:对各保洁区保洁员的工作安排、工作情况以及保洁检查结果进行记录,以及保洁区的环境消毒进行管理。环境绿化管理:对管理区内种植植物的种类、浇水间隔、施肥间隔、责任人等进行登记管理,同时对绿化植被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植被成活率。

保安消防管理

保安消防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保安巡查管理:记录保安巡查排班,在巡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及处理结果。登记重大违章事件,并记录违章的处理情况。保安器械管理:对保安所配备的器械进行登记,以便于查询。消防管理:对管理区内消防器材配备、消防事故情况、消防演习情况进行登记管理。

行政人事管理

行政人事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组织机构管理:管理公司、部门的档案信息,同时对员工档案从员工的招聘、任用到员工的离职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详细记录员工的个人资料和在职培训等资料。会议记录管理:对公司各种会议的计划、组织、召开情况进行分类登记管理。活动安排与公告管理:记录社区活动的组织人、参加人、活动内容、活动场地等内容,便于对社区活动进行统一管理。同时对在网上发布的公告进行维护。工作计划管理:对公司、部门的工作计划进行登记,查询管理。办公用品管理:对公司的办公用品进行全流程(采购、分发、统计)管理。日常费用支出管理:登记公司各部门日常费用支出计划、实际支出情况,以便于统计查询。

文档资料管理

文档资料管理子系统主要实现公司文档管理:对上级下达、公司、部门抄送和本部发出的各种办公文件和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存放,便于以后查找和查询。规章制度管理:对

公司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分类管理。图纸资料管理:对物业管理公司的各种工程图纸和图书资料进行管理。

房产租赁管理

房产租赁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房产租赁方面的数据信息进行管理。该子系统可对租赁的租约进行管理,包括租金、租赁合同、租赁面积、租赁时间、租金缴纳。可对物业运行过程中租赁业务进行经济分析,向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电缆通讯管理

电缆通讯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智能建筑(小区或大厦)的数据设备、语音设备、插座、面板、电缆等相关的通讯设备进行管理。ISO9000 文档管理

ISO9000 文档管理子系统向用户提供全套 ISO9000 物业管理文档,包括服务质量手册、工作流程文件以及管理表格等,并对本公司的质量文档进行管理。

系统设置管理

系统设置管理子系统主要是对本系统使用用户的创建及其授权进行管理,还有智能设备数据采集的配置管理。

办公自动化

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先进的浏览器 / 应用服务器 / 数据库服务器多层体系结构,后台数据采用大型数据库系统,用户界面采用浏览器方式与其他子系统统一在浏览器内。

办公自动化系统考虑数据安全性,其权限管理通过 IBMS 统一控制。

办公自动化系统可能的变动较大,与用户作充分沟通、做大量实际调研才能给出一个完整方案,并具体实施。

其功能如下:

局长:实时了解当天全局、各部门、每个民警的详细工作情况和所发生的事情,有利于统一全局工作,为决策提供依据。

分管局长:实时了解所分管业务、派出所当天的详细工作情况,便于协调。

科、所长:本部门、所属民警的当天工作情况,其他部门的当天工作情况,以及自己部门在全局中所处的地位,知道需要改进的地方。

内勤人员:系统自动生成每天最新统计数据报表,无需再用手工填写,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智能物流管理 篇6

关键词:医药物流 网点管理 智能配送

一、引言

医药物流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决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取决于先进的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化是医药流通企业能否成功扩张,同时又能降低管理成本的关键因素。现代医药物流的发展必须以信息化建设为支撑,引导企业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条形码、电子数据交换和GSP的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以及射频技术和供应链管理等物流信息技术在医药物流企业中网点和配送环节的的应用,从而全面提高企业的效益关键。

二、药物流的现状

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的主要任务中提出,要发展现代医药物流,提高流通效率,其中包括:以现代化带动现代医药物流发展、用现代科技手段改造传统的医药物流方式,推动医药物流服务专业化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医药物流对于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医药流通产业链整合的过程中,现在医药商业企业也逐渐成为产业链上的核心企业。由于受到多级分销体制扁平化、GSP认证以及行业整合加速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医药商业企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开始把物流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首先,进一步整合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再次,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水平。这一特点在几家大型医药商业集团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上药、国药、九州通等企业都已经提出了明确的物流网络建设目标。其中,国药的动作最为迅速。2011年,国药已完成280个地级市全面布局,建成和在建物流配送中心29个。对于二、三线城市的不少医药物流企业已经意识到自身发展空间的有限,进而转变经营思路,通过提升物流能力,以增加在新一轮发展和收购中的身价筹码。从而促进了一些区域性医药企业在物流体系和城乡覆盖网点的建设。

三、医药物流关键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物流企业在抓紧物流布局的同时,在管理方面也致力于物流信息化运营的一体化运作和管理,物流中心实施统一的标準化作业以及集中统一的运营数据体系,确保物流中心之间网络运作的协调和效率。

对于医药物流涉及的作业环节很多,因此信息系统必须结合其工作流程,在所有的作业环节上实现最优化,才能保证作业成本的降低,否则会因为作业”节拍“的不一致影响整个流程的效率;另一方面,强壮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的物流体系更加柔性、敏感、灵活,最大限度地使用物流资源支撑更大的销售量,这也是信息化与物流建设相得益彰的体现。目前,企业商业网点的管理已基本实现信息化,但大部分企业并未建立商业网点空间信息数据库,从而没有真正发掘空间信息的价值。随着网点的扩张,一系列问题将出现在企业面前:如何进行网点优化、网点选址、业态调整、市场竞争分析;如何进行网点管理、配送线路优化、车辆管理等。所以在整个供应链中医药物流网点管理与智能配送成为了系统的关键。在关键环节中,一头连着生产企业,一头连着医疗机构和患者,应实现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变传统商业为现代服务业,向生产和销售终端延伸各种专业化服务,建立并主导产业系统的供应链。在地区的企业只有不断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流通供应链体系的建设,实现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医疗机构和医疗保险机构的和谐共赢。

(一)医药物流网点管理研究

医药供应链是一个从供应源到需求源的网链结构,它由药品生产企业、批发商、零售商(网点)和消费者组成。一个企业是药品供应链的一个节点,节点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给医药行业的相关企业带来收益。对药品供应链运作的全过程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与追踪,降低流通成本的关键环节。

医药物流网点是联系企业与消费者的纽带,是企业最终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窗口,是企业商品销售主要场所,所以对网点企业的合作与信息化管理是医药物流关键之一。建立面向企业应用的网点管理GIS(地理信息系统),以运筹学优先算法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计算机技术、空间信息技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和物联网相关技术,实现了网点选址、经营管理、配送管理、成本绩效统计分析与辅助决策的科学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等。具体如下:

1、网点决策支持系统

影响商业网点的因素较为复杂,如城市规划控制、交通便捷程度、周边网点竞争格局、网点规模及经营特征、消费者空间分布、消费习惯及购买水平等方面。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辅助企业制定动态调整决策。如图1所示

2、商业网点管理系统

以业务可视化为目标,采用“业务一体化”的空间数据采集、更新方法,实现商业网点的业务信息同步、坐标采集与标注、数据检查入库和数据维护。

(1)网点客户经营管理系统。网点客户管理系统以网点为单位,组织管理的客户资源,客户的销售记录、客户商品库存等。网点客户管理子系统还保存的重点客户、大客户基本信息,可查询、统计、标识重点客户、大客户及重点企业等信息。(2)网点经营辅助决策子系统。网点经营辅助决策子系统充分利用网点决策支技管理系统、网点客户经营管理系统等系统的数据,按照经营决策的需要,采用数理统计分析、GIS空间分析、智能决策的技术和通用的辅助决策支持工具,对网点系统数据进行进一步重新加工整合,输出不同的统计、分析信息,为进行辅助决策提供的决策服务。(3)后台数据维护子系统。后台数据维护子系统完成从务数据库中提取的数据导入到网点管理信息系统的后台数据库,为网点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功能。

(二)智能配送系统的研究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根本区别是融入了现代化信息技术。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现代化信息网络技术的高效性,是创造物流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基础,它能使物流配送中心随时掌握最新物流信息,进行科学决策、快速准确配送,最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实现最优化物流方案。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平台,可以使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同步运作,实现高效动态的现代化物流体系。

1、智能配送系统流程

利用配送点、中转和实时路况等数据,建立了”智能配送协同模型”,实现了配送线路优化、订单智能拆分组合、拣装货等自动化,实现出货作业时间大幅度缩短,拣货作业错误率减低,综合人力成本大幅减低。流程如图2所示。

2、配送线路设计与优化

运用四叉树和遗传算法实现配送片区的划分和多目标约束(时间、装载量、资源使用、线路、成本等约束)下配送线路的优化计算,实现了最佳配送线路的快速计算,大大提高了配送效率。

3、配送跟踪与分析

监控中心记录每辆配送车辆的运动轨迹,通过GPS轨迹回放可实现事后责任鉴定、成本利润分析、工作绩效评估等分析操作,为进一步优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四、总结

医药物流网点管理与智能配送系统的建设,涉及到企业的多方面,需要医药企业规范自身的管理流程,这也是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契机。另外,通过信息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企业全体职员的思想观念,可以极大地使大家认识到现代化管理技术和企业发展趋势,能够极好地提高人员的素质。可以讲,信息平台的建设,对医药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桑世庆.基于电子商务下医药物流配送模式的研究及平台实现[J].科技资讯,2011(11)

[2]张宪.现代医药物流产业发展障碍及解决对策[J].物流科技,2012(02)

顺力智能物流 篇7

公司具备雄厚的技术力量与产品开发能力,拥有博士学历研发工程师1名,高级技术工程师30名,专业技术人员100多名,同时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不断深化产学研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系列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物流仓储技术。

顺力智能物流作为物流设备的供应商、制造商、集成商。为您的需求提供一站式服务,公司产品包括各类平库货架、立体仓库、堆垛机、各类输送线体、移载设备、分拣设备、提升设备、RGV、AGV、穿梭车、子母车、电子标签拣选系统以及软件系统WMS/WCS等。

工业4.0时代,我们面临挑战和机遇,智能涉及到了生产与流通的各个领域,顺力以先进的设计理念、精益求精的追求,与时俱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公司服务范围

1、现代化平库系统解决方案:建立配置型仓储管理系统,将叉车、AGV、穿梭车、堆高车等物流设备信息化管理,并集成于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管理。

2、生产车间物料转运系统解决方案:利用仓库作为车间物料的调配中心,使仓库与生产车间的生产工艺相结合,提高生产效率。

3、自动化立体仓库系统解决方案:根据不同的需求,建立综合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实现仓库的全自动化管理。

4、密集式存储系统解决方案:采用穿梭车与高密度的货架系统,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的密集式存储,使空间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5、自动化分拣系统解决方案:采用自动化输送线、电子标签、射频扫描器等设备,为客户提供先进的输送分拣系统解决方案,提升拣选效率,降低错误率。

顺利公司提供多元化的仓储存储解决方案

顺风扬帆新征程,力行致远更高峰!

广东顺力智能物流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gdsunli.com

电话:0769-85491680/88708222

智能安全打印管理 篇8

行业背景, 近些年, 企事业单位都进行了深入的信息化建设, 打印机作为重要的办公设备, 普及率越来越高。但是它带来一个问题, 在信息安全领域, 网络通信和存储安全往往容易受到重视, 解决的方案也比较多。对于打印安全因打印设备的特殊性, 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解决的技术手段也非常少。目前国家, 包括国防军工这些行业, 企事业单位对打印安全及管理日益重视起来。

谈一个案例, 一个涉密单位打印的现状是什么呢?打印没有任何权限控制, 任何人都能够随意打印, 打印权限是没有审批的, 或者走了一个审批流程, 审批的领导是看不到他到底要打印什么。打印行为是自愿进行一个人工登记, 这个还是好一点的, 差一点的连这个都没有, 就是需要打什么, 到打印机边上打完之后, 在表单上登记一下。有的时候网络打印机离自己比较远, 打完之后忘记及时取回文档, 这样可能会造成信息的泄密。再有, 文档使用之后可能就放在自己这儿了, 无有效的文档收回销毁机制。一旦发生泄密, 追踪其来源是不大可能的。

市场情况方面, 把它分成两个行业, 一个是涉密的行业, 一个是民用行业。从2010年开始, 国家已经有一个强制性的政策, 要求军工领域进行防打印泄密。国内的军工、军队、国家部委、各级人民政府、公检法系统, 从今年开始已经被建议纳入此体系管理, 这个市场有多大呢?保守估计在200亿元以上。民用行业虽然对安全的高度没有这么高, 但是现在大家都在关注打印管理服务, 就是MPS, 主要由专业服务商为客户提供整体的文印输出, 现在行业内估计, 在2015年MPS在国内的规模是达到20亿元/年。总的来说, 金融、教育、科研院所、制造业、高科技、设计、出版行业比较集中。可以这样理解, 如果提供一个打印外包的服务, 用的可能是向客户收费的模式, 就像中国移动, 大家都在用中国移动的服务, 如果你没有一套完善的计费管理系统你怎么向客户收费用呢。

从技术趋势来说, 有四点:一是要从单一的打印管理向输出管理转变, 因为从电子文件到纸质文件是输出的过程, 仅仅管打印是不行的, 所以把打印、传真、复印做整体的管控, 这个目前已经有比较成熟的解决方案。二是从电子文档到介质文档的管理, 所谓电子文档都会存在光盘、硬盘或移动存储中。介质文档有纸质的、胶片的, 这中间有一个产生、流转、输出、销毁全生命周期的过程。三是局域网管理向“云”管理转变, “云”打印现在急需要解决的是安全的问题, 就是企业如何信任它的问题。就像现在信任电子邮件一样, “云”打印在未来也是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四是大家的一个共识, 从单一的产品竞争要过渡到硬件+软件+服务, 现在在中关村卖OA办公设备的, 经了解, 整体毛利率在5%以下, 竞争很激烈。

关于解决方案, 如果从安全打印的整体需求来看, 分三个角色看问题:一是普通用户, 是图方便, 希望在打的时候不用做手工登记, 本人在场, 通过某种技术手段纸张输出了, 纸张就可以拿走。输出作业时, 不需要排队打印。最好是不要改变原有的打印习惯, 因为在打印的时候有一个固定的打印习惯。二是信息维护者, 希望使用现有的打印资源, 还有是能不能把这些打印资源由分散式向集中式掌控资源, 另外是减少打印初级维护工作量, 最后是希望管理可精细化到人。三是经营决策者, 强调的是有效防止打印泄密、涉密打印需审批、强化打印管理、节约打印成本。结合上面三个角色的需求, 系统应该实现以下的功能, 应能有效识别用户身份并控制打印权限, 实现授权打印。应具备打印审批功能, 审批过程能查看打印内容。应具备有效的输出校验机制, 实现现场审核再输出打印作业。应能准确的记录打印作业的信息, 生成各类管理日志。应能兼容客户既有的打印资源, 提升打印效率, 优化打印管理。

设计理念是把打印过程分成三块, 印前、印中、印后, 在印前需要校验身份、提交领导审批。在印中通过刷卡控制输出, 叠加二维条码及强制水印。印后实行文档流转和文档闭环管理, 形成完整的闭环管理, 达到纸质文档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现在企业单位里不仅仅是只有台式机和笔记本了, 现在很多人在用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 在客户端, 叫通用的打印入口, 客户端这边不管是手机、台式机、笔记本, 只需要安装客户端就可以了, 通过打印入口实现身份校验, 包括最简单的用户名、域, 包括军工企业常用的USB KEY的证书、计算机名、MAC地址。主要核心功能, 除了下面的打印权限、计费、统计报表, 还有能够监控到打印的整个内容。还有一个是漫游刷卡的功能, 咱们单位有30台打印机, 提交完打印作业之后, 只要这30台打印机能被授权的, 在哪刷卡就可以输出作业, 不区分打印机的型号, 不区分打印机的厂商和品牌。接下来通过密级的管理将打印机、用户以及文档做不同的密级管理, 以文档为例, 文档都是分不同密级的, 非秘走一种审批流程, 涉密的走另外的审批流程。还有过滤制度, 如果有一些敏感的信息, 比如某产品的型号, 在后台会通过关键字的过滤把内容过滤出来, 然后形成一些策略。通过这个核心功能之后就到了作业提取阶段, 提取的方式很多, 可以通过刷卡, 也可以通过指纹, 也可以通过密码的方式, 有两个好处, 一是本人在的时候才把作业提出来, 这样减少文档泄密。二是实现了一种自动化的负载均衡的用途, 因为能实现漫游刷卡打印, 如到会议室一看, 四台打印机都占着, 肯定到第五台打印机去刷卡输出, 达到了负载均衡的效果。

接下来谈一个成功案例, 这是某军工企业下面的一个研究所, 它的情况是这样, 人数大概是2000人, 打印机大概有100台, 是Windows的域环境, 它提到一个需求是输出文档要按照密集进行不同的审批流程, 能结合域环境, 进行打印用户身份认证, 免去多记一套用户密码。结合现有的门禁卡, 进行刷卡打印出纸。完备的打印及相关系统日志, 能够实现文档的闭环管理, 能够实现打印内容敏感信息的过滤, 当然它也提出一个需求, 要能细化一下打印成本, 减少一下打印浪费, 这是一个规范性管理的工作。

那么是怎么为这家单位解决的呢, 为其搭建一个中央的管控服务器, 以前普通用户打一个东西是直接打到打印机, 现在不是这样了, 直接把作业发到打印的管控服务器上, 到打印机边上通过刷卡这种手段, 再把打印作业通过身份鉴别这样的硬件传送到打印机, 有一个动画演示一下, 更直观一些。左侧可能是普通用户, 有打印者、审批员、保密员、回收员, 中间是服务器管控区, 最右边是打印作业的输出区, 假如说打印者现在有一个Word文档, 他是不是把Word文档发到服务器上呢?不是这样的, 实际上是一种加密的数据文件, 可以理解成是一种中间的数据格式发送到服务器上来, 这时他的领导会收到一个审批消息, 对内容是能够解密开看到效果, 到底打印的是什么。通过这个, 领导就可以决定是不是把这个作业审批通过, 如果他审批通过, 打印者也会收到一个消息。接下来他就会跑到文档的输出区, 也就是打印机边上, 对身份鉴别终端上做一次刷卡, 刷卡完之后, 作业就会通过服务器发给打印机, 打印机就会做一个输出, 拿到一个纸质文件, 这个纸质文件上已经有二维条码和强制的水印。用户在使用完纸质文档之后会把文件都交给系统回收员, 回收员用二维条码枪在纸质文档扫描, 做文档的销毁和处理。

客户是怎么样评价这套系统呢?一是保密处的评价, 该系统通过技术手段, 有效的解决了涉密打印管理上的问题, 弥补了单位信息安全的短板。使事前预防和事后追查变得可行, 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得到了提高, 杜绝了无意识打印泄密。

刍议物流管理中商务智能的应用 篇9

关键词:商务智能,物流管理,应用

现代物流的核心是通过物流信息对物流系统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物流系统的整体功能与效益。商务智能是一种把数据转化为知识和智能的技术手段,它通过获得高质量、有意义的信息,帮助企业分析问题,及时、准确做出决策,提升供应链服务水平,提高企业的内部运作效率和竞争优势。物流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将商务智能这一新兴技术无缝连结到物流管理和决策中,达到进一步整合物流各环节,提升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效益的目的。

1 物流管理中商务智能的应用

(1)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系统集成了入库、出库、货位和保管的实时和历史数据,构成数据仓库,为在线分析处理和数据挖掘创造环境,从而有助于从业务数据中发现深层次的信息和知识,将非直观的、隐含的信息和知识以直观的形式描述,辅助领导层决策,使得物流企业对客户需求更快速反应,实现对商品进库量和出库量的动态管理,加快存货周转率,减少库存水平,提高效益。

(2)个性化分析,识别具体的问题领域,从而采取措施,提高顾客的满意度。商务智能系统根据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帮助企业建立相应的分析主题和分析指标,从业务系统的基础数据库中抽取需要的数据,按预先建立的业务模型进行分析决策,分析结果显示直观、形象。决策者只需简单的点取操作,便可以从商业职能强大的分析工具中获得所需的决策信息。对于物流企业则可以通过商务智能对库存、采购、供应链绩效、配送最优路线、客户关系、财务等进行个性化分析。

(3)快速查询信息。物流企业的各种数据分散于不同部门的各个数据管理子系统中,甚至用户界面,支持系统也不一样,而且很多数据是未经加工和整理的,这给企业充分利用数据资源带来一定困难。只有经过提炼和挖掘,分析和处理的数据才形成智能。通过商务智能,用户可以接入联网的关系形数据,也能接人其他数据库,并且对数据进行整合、分析、挖掘,这样各层次用户才能快速查询利用这些信息,而且简单操作,自动生成所需要的报表、报告等。

(4)智能运输系统(ITS)。应用电子识别和电子跟踪技术,依靠地理信息系统和无线射频技术,对运输整个过程跟踪管理,为管理中心采集车辆、货物在途基础数据,提供沿途交通、道路状况信息,提供最佳路线和实时导航信息;为供应商和收货方提供有关货物预计到达信息、货物状态信息,从而保证了货物全面、准确、及时地运送到客户手中。

(5)突破认知极限,多角度、全面进行决策分析。随着企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化,企业日常业务生成了大量的数据,如定单数据、进出库数量、作业准确率、仓库面积利用率、运输配送数据等。但是,大部分用户对现有的数据除了一些简单的、局部的和层次的查询外,还缺少对企业财务、业务进行全面、历史和多角度的分析,数据被有效利用的还不足,商务智能通过对数据萃取、加工、挖掘、切片分析,从多维度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找出关键因素,为决策提供更为准确、可信度高的信息。

2 物流企业应用商务智能的必然性

(1)基于信息化商务平台的共同要求。现代物流的运作是以信息为中心的,信息不仅决定了物流的运动方向,而且也决定着物流的运作方式。在实际运作过程中,通过商务智能解决方案,可以有效地实现对物流的实施控制。

(2)商务智能为物流功能集成化、服务系列化提供了运作空间,提高运行效率。物流企业可充分利用商务智能解决方案的巨大优势建立信息系统和网络平台,开展商品物流跟踪、客户响应模式,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提供更加完善的配送和售后服务,更多的增值服务内容;商务智能分析运输绩效,利用高效的运输服务来减少运输成本。

(3)商务智能能够改善数据的可见度,使供应链管理的库存水平降低。物流企业运作效率低、成本高、决策缓慢是目前物流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缺乏科学的物流管理方法和技术,导致库存过高、运输成本高、资金周转率缓慢等问题严重。

(4)基于客户服务水平的提高,识别供应链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提高预测的准确性。随着人们对物质产品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对商品品种、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升级的客户服务需求与电子商务和全球化竞争相伴生的是客户对物流服务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客户不但要求物流服务提供商按照他们需要的时间、地点和可以接受的价格提供物流服务,而且还需要能够更多地了解物流运营的各种状态。

(5)商务智能改善供应链关系,增强供应链可见性,加强与供应链伙伴的合作,提高供应链的竞争力。现代物流联系着生产和销售环节。物流企业服务的延伸对物流信息的集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做好内部管理工作,为企业内部从管理层到一般员工提供适时准确的信息,促进企业内部效率提高,同时还肩负为企业外部用户如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共享提升他们的价值。

(6)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需求。人力资本管理意味着将员工方面的工作、信息与业务流程、策略集成起来;快速有效地把合适的人员配置在企业的战略举措上;支持进行全方位的“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加强建立员工之间的关系,加强管理员工间的协同流程;确保人力管理工作“流程化”和“透明化”;能基于“实时”的信息快速做出关于员工方面的决策;把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目标与企业战略统一起来。

3 物流管理中商务智能的应用存在问题

(1)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对历史数据、海量信息进行分析的平台,无法形成科学的分析结果。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对于电子化的信息处理和应用能力非常有限,在供应链伙伴协调运作,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的过程中,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物资采购管理(MRP)、企业资源规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SCM)等管理软件在物流业中应用更是甚少。

(2)物流管理中商务智能的应用缺乏统一的规范。商务智能实施的特点是数据一旦抽取整合到数据仓库中,商务智能的系统结构就相对稳定。数据仓库部分的理论研究与模型建立相对比较成熟,而数据的源头部分,由于其第一手数据是从MIS、MRP、SCM、CRM、ERP等基于业务处理的信息系统中抽取整合到数据仓库中的,而目前的这些基于业务处理的物流信息系统,本身就缺乏标准,各种原始数据的结构千差万别,同一个产品之间的不同模块、同一个模块的不同版本的数据都是不统一的。所以,对于商务智能系统在物流企业的实施,数据抽取整合的工作量非常大。

(3)物流企业对企业的业务规则(Business Rules)没有清晰的定义。而业务规则决定了数据如何做关联以及通过商业智能系统来驱动什么样的分析。如果不理解企业的数据,对企业数据模型没有任何概念,就不会投入资金去做任何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和商业智能的工作。

(4)商务智能产品的实施与服务出现问题。商务智能由于在国内起步较晚,国际主流的商务智能厂商大都采用代理的方式进驻中国,代理商们恶性竞争,导致市场价格混乱,同一套系统实施下来,价格可能相差很大,甚至在市场上泛滥着盗版,产生了很多产品实施和服务方面的问题:国外商务智能软件往往由于其昂贵的价格令客户望而却步,同时国外商务智能产品不太熟悉国内物流企业的运作和发展状况,因此在国内水土不服而导致出现各种实施和服务问题,甚至产生客户抱怨。而国内商务智能厂商虽然有熟悉中国国情的优势,但由于起步晚,技术、服务各方面比较薄弱,物流信息系统本身在绩效考核、决策支持、人工智能及专家系统等应用方面处于初始阶段,构架于网络上的基于Internet/Intranet开放系统的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企业中很少,因此产品难以让物流企业信服。

(5)缺乏一套灵活的运输配送调度系统。物流合作的基础是交通运输,但纯粹的交通运输不是物流,它只是物流的平台和基础。物流实际上是依托于运输业基础上的商品流动、信息流动和资源流动。虽然目前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但相对全球经济发展需要,还比较滞后,货物运输渠道不畅,导致货物流动的规模总量较小,物流供给与需求都相当有限。

(6)商务智能人才的缺乏。商务智能市场的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国内从事商务智能的企业非常少,再加上起步较晚,相应的专业培训机构还没有形成,导致国内缺乏足够的专业人力资源。而且,在为数不多的国内商务智能企业中,绝大多数还只是在客户需要时,以商务智能系统集成商的身份兼顾一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商业建模等领域的人才相对缺乏,复合型的商务智能人才更是难觅,难以满足商务智能市场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商务智能研发、咨询、实施、维护等人力需求。

4 物流管理中商务智能的应用对策

(1)理解业务,进行需求分析。商务智能可以用来帮助物流企业理解业务,认识哪些趋势、哪些非正常情况和哪些行为正在对物流企业业务产生影响。物流企业商业智能系统模型设计必须考虑企业高层管理者、各部门主管、信息管理人员及信息分析等各方的需求。针对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采集物流企业的各种信息,对客户信息管理数据、仓储库存管理数据、运输配送管理数据、财务管理数据等海量信息进行有效分析,为企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提供必要的数据,为顾客价值分析、库存优化决策、库位安排、智能配送等提供基础数据。

(2)运输职能部门和客户(或供应商、专业运输服务公司、客户)之间建立交互式物流信息系统。系统主要包括:订单处理、运输货物的信息(货物内容、特殊处理要求、起点和终点)、运输系统的信息(运输工具、运输路线、时间表、中转地点、存储中心、报关手续)等。

(3)实现具有速度和可靠性的物流一体化管理,企业将精力集中在核心技能上,而根据性能价格比最优化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外购产品和运输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库存(或达到零库存),同时减少销售渠道的非增值环节。现行物流业务是从单一的处理转向拥有分析和管理的综合系统。

(4)物流信息系统和物理分销网络的结合(或直达最终用户)。通过实施物流一体化战略,不仅可以大大缩短顾客获得产品的时间,零库存的目标也可能实现。基本的做法是,用交互式的物流信息系统和物理分销网络相连接,代理商可以根据性能价格比最优的原则,直接向供应商下单,通过最近的分销网络获得产品,或者采购零部件在分销点进行装配。

(5)从信息流的上游到下游进行规范化整合。由于商务智能信息流的上游是异构的,而且数据往往分布在企业或机构的不同部门、不同分公司或营业部,甚至不同的国家地区;更难但又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即便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不同分公司子公司之间,采用了不同厂家的信息系统,各产品的搭配和组合还不一样,在这种现状的基础上,要实施商务智能,要让系统能够满足这些错综复杂的异构系统,必须从“保证抽取整合之后的数据格式是统一的”这个目标着手建立系统架构,并且要做到点对点的分布式的异构到同构处理。因此需要对数据仓库的元数据制定一些规范的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进行深入研究。

(6)加强对商务智能人才的培养,重视商务智能应用于物流管理。物流管理中商务智能的所需的人才是一种复合型高级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懂商务智能,又要懂供应链;既要懂技术,又要懂管理。对于目前商务智能人才匮乏的现象,一方面可以引进人才,通过外来的高级人才满足我国供应链发展的需要,同时带动物流人才水平的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派人出国学习国外先进的商务智能技术和经验,同时加强国内供应链教育的投资和建设,为现代物流的发展提供并储备高级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茁,等.三位一体的商务智能——管理、技术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李振国,等.商务智能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2007(2):146.

智能物流管理 篇10

国家电网公司正大力推动智能电网建设, 以光伏发电、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并网接入正逐步变得便捷、规范, 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正按计划稳步推进。

电力需求侧管理 (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 是智能电网不可或缺的部分, 是指对用电一方实施的管理, 通过引导用户高峰时少用电、低谷时多用电、提高供电效率、优化用电方式的办法, 可以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情况下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 从而缓解缺电压力, 降低供电成本和用电成本, 使供电和用电双方得到实惠[1,2]。

目前对需求侧管理的引导主要通过经济政策上的鼓励与配套、技术上的创新与推广2种方式, 经济政策上的鼓励和配套起主要作用, 真正体现需求侧管理核心的技术创新与推广实现方式目前发展还很有限, 技术手段使用很少[3]。推动需求侧管理技术, 如智能仪表、通信和控制系统以及其他负荷控制技术, 是未来决定智能电网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基础因素[4]。

与发电、输电环节相比, 配用电侧的需求侧资源与系统的联系相对松散。而智能电网最终要建立起开放的系统和高度共享的信息基础架构, 覆盖从需求侧设施到分布式发电再到电力市场, 要在配电侧和用电侧实现智能测量和智能控制, 这给电力需求侧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5]。

1 智能电表介绍

1.1 智能电表

智能电表是下一代电能量管理设备, 主要用于家庭耗电量的计量并自动上传数据到电力公司, 同时也能向消费者显示实时价格信息和相关数据信息, 具体功能如下:提供准确的实时电量信息;实时显示用户当前用电账单;支持多种方式的用电套餐服务选择;支持多种通信方式, 如电力线载波通信、电话Modem通信、GPRS通信等;支持用户进行负荷管理。

传统机械电表、自动表计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AMR) 与智能电表的比较见表1所列。

1.2 用电监测软件

用电监测软件在获取被用户授权的用电信息数据后能进行智能化分析, 并且最终通过Internet、移动互联网、短信等多种方式对用户进行结果呈现, 即提供实时电量查询、不同家用电器耗电量查询、图表呈现、用电历史数据查询与比较、微博发布省电小窍门等。

2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

2.1 体系结构

需求侧管理系统结构组成如图1所示, 用户侧的智能电表设备把实时采集的用电数据通过移动无线数据网络、电力线载波、光纤等通信方式上传给电力公司用电采集系统, 用电监测软件从电力公司获取用户用电数据后随即对数据进行智能分析, 然后把用户预先定制的服务反馈给用户。系统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2.2 主要功能

1) 实时电量查询。用户可以通过Web、移动互联网、短信等渠道随时随地通过图、表等直观方式获取实时总的用电量、分时段用电量、不同耗电设备用电量等信息, 从而改善用电习惯, 节省能源。

2) 在线电量追踪。通过使用与用电监测软件相兼容的电器, 当用户上传基本信息后, 即可在用电监测软件平台上开始追踪家中或办公室的用电量。

3) 节电策略分享与探讨。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用电信息, 可以与家人、朋友、邻居等进行比较, 互相探讨节电之道, 改进自己的节点策略, 进行节电竞赛。

4) 分时电价服务。智能电表能够获得电力公司提供的分时电价信息, 指导用户合理安排用电计划。

2.3 系统特点

1) 实时性。实时查看用户电量信息, 包括总的耗电量、不同家用电器耗电量, 根据分时电价调整用户用电行为。

2) 数据展现多样性。可以根据每日、每月、每年的电量信息制作成柱状图、饼状图等, 方便用户比较分析, 并进行合理化用电管理。

3) 开放性。其他应用程序通过应用程序接口可以在用电监测软件的基础上开发第三方的应用程序。

2.4 关键技术

2.4.1 开放、标准、集成的通信系统

在本文阐述的用户需求侧管理方式中, 智能电表需要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与电力公司进行数据交互, 因此电话数据网、光纤、电力线载波和GPRS无线通信等多种通信方式可供选择, 各种通信方式比较见表2所列。

智能电表具有点多、分布广等特点, 并且与电力公司之间的数据交互对实时性要求不高, 且允许一定的误码率, 因此, 无线GPRS和电力线载波通信方式可以作为智能电表上传下达数据的首选通信方式。

2.4.2 先进的计量基础设施

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未来能够提供智能化、互动化、社会化的服务, 并且有效管理和利用分布式能源接入, 进一步充分挖掘电网资源和客户资源优势, 这离不开由智能电表以及相应通信系统组成的先进计量基础设施, 其应支持以下功能。

1) 支持广泛的通信接口, 配置不同的外部设备实现, 如光纤模块 (光电复合电缆接入) 、3G模块 (TD接入) 、ADSL模块。

2) 可以方便连接各种传感器设备, 如电能表、水表、气表、红外、烟感等传感器, 支持Wi-Fi, Zigbee, PLC, RS485连接方式。

3) 作为通信枢纽和控制中心, 应具有家庭路由器和中央处理器的作用。

4) 需具备开放性, 支持DIY和第三方软件的下载运行。

2.4.3 信息安全

电力公司用电数据服务器与用电监测软件服务器是通过Internet进行连接通信的, 用户用电数据传输的安全与可靠关系到用户个人信息隐私及电力公司经营数据的保障, 因此对数据的安全防护提出了严格要求。

1) 数据保密性:实现系统管理数据、鉴别信息和重要业务数据的传输和存储的保密性。

2) 通信保密:要求通信双方利用密码技术判断数据的完整性。

3) 身份鉴别:需要有2种以上鉴别技术的组合来实现身份鉴别。

4) 访问控制:对重要信息设置敏感标记, 并控制对其的操作。

5) 安全审计:对用户行为、安全事件等进行记录。

2.4.4 互操作性

目前, 各个电力设备制造商都没有统一的通信协议, 各自通过协议进行市场划分, 这样极大影响了各个设备之间的互操作性, 增加了用户实施需求侧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因此, 需要相关国际组织和政府机构牵头制订一系列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使不同厂家的电器设备能够无缝互操作。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能源瓶颈问题更加突出, 开展需求侧管理有助于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对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本文结合智能电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出了一种基于智能电表的智能电网需求侧管理系统, 该系统具备功能多样、便捷实用、易用性好等特点, 可有效引导用户进行用电管理, 为未来能够更好地建立和实施智能电网提供了经验和思路。

参考文献

[1]王蓓蓓, 李扬.面向智能电网的电力需求侧管理规划及实施机制[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10, 30 (12) :19–23.WANG Bei-bei, LI Yang.Demand side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mechanism for smart grid[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2010, 30 (12) :19–23.

[2]刘宝华.有序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力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2, 4 (6) :4–5.LIU Bao-hua.Advance the coordinat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electric power by orderly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DSM[J].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2002, 4 (6) :4–5.

[3]张国新, 王蓓蓓.引入需求响应的电力市场运行研究及对我国电力市场改革的思考[J].电力自动化设备, 2008, 28 (10) :28–33.ZHANG Guo-xin, WANG Bei-bei.Study of power market operation with demand response and consideration of China’s power market reform[J].Electric Power Automation Equipment, 2008, 28 (10) :28–33.

[4]王蓓蓓, 李扬, 高赐威.智能电网框架下的需求侧管理展望与思考[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20) :17–22.WANG Bei-bei, LI Yang, GAO Ci-wei.Demand side management outlook under smart grid infrastructure[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 2009, 33 (20) :17–22.

上一篇:古典艺术下一篇:链路控制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