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2024-08-29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精选九篇)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1

现象1:在《青春舞曲》一课的教学中, 从课的导入开始, 教师就设计的花样繁多, 自己充当“导游”带领学生到“新疆”旅游, 真正做到了以情感入手, 从心灵深处打动学生。但接下来的教学却让人觉得开始变味了, 教师让学生一会儿交流自己所了解的新疆知识、一会儿学做新疆舞的一些基本动作 (翻腕、动脖子等) 、一会儿学说几句新疆话、一会儿模仿手鼓的演奏、一会儿学习骑马动作……真是热闹极了, 学生玩得很开心。然而这节课最主要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学会准确、有表情地演唱《青春舞曲》, 可一堂课下来, 真正学会正确演唱歌曲的人却寥寥无几。

反思:注重了兴趣爱好, 忽视了音乐本体。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 如何让学生对音乐产生兴趣呢?音乐来源于生活, 只有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才会让他们产生共鸣, 才会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 有的老师就想到了安排一些与歌曲内容有关的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这对于活跃课堂气氛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种情况, 那就是和音乐的关系越来越远了。其实, 音乐课应该紧紧抓住音乐最本位的东西来进行教学, 如果抛弃这些最主要的东西, 过分地追求音乐的趣味性、娱乐性, 把次要的东西当作正餐, 那么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下, 何谈什么审美能力的提高, 又何谈什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呢?

现象2:在《荧屏之声》中, 一位教师在讲述了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之后, 为了加深学生的感受, 安排了这样的一个教学过程: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为一小段动画片配音乐。顿时, 教室里如同炸开了锅般乱作一团, 有的上讲台抢乐器;有的兴奋地、使劲地敲打着手中的打击乐器;还有的在大声喊叫……老师好半天才恢复了正常的课堂秩序。

反思:注重了学生主体, 忽视了教师主导

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而言, 对音乐与画面的关系了解不是很多, 在学生还不太熟悉如何正确使用各种打击乐器的情况下, 就贸然让学生进行所谓的“配乐创编”, 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效果。假如教师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逐步进行渗透教学, 讲清各种打击乐器的效果和适合表现的意境, 在活动的安排上再讲究些方法技巧, 那么这节课便不会出现类似的尴尬局面。真正好的教学, 并不是两种孤立的教学模式, 而应该是主导性教学与主体性教学二者有机的、完美的结合, 是教师为了营造合适的氛围而恰当运用各种方法的教学, 教师的主导一定要适时、关键, 起到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的作用。

现象3:如在《七子之歌》一课的教学中, 教师设计了很多的教学环节, 先由教师深情朗读诗歌导入新课, 然后和学生交流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 再和学生交流澳门的一些相关知识, 因课前下的工夫大, 每位学生表现得都很投入。由于这首歌曲学生已经非常熟悉了, 教师也就没有安排专门的学唱, 只是让学生一次又一次地聆听, 但每次教师都没有提什么具体的聆听要求。

反思:注重了审美素质, 忽视了知识技能

实施新课程后, 很多教师却片面地认为双基的学习不重要了, 以至于在课堂上不敢涉及音乐知识, 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听觉练习等也被舍弃了。不用说从歌曲的重、难点入手, 体会歌曲的意境美、思想美, 只泛泛地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在强化审美性的同时却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的工具性;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又舍弃了知识与能力, 其实质是对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认识的偏差。

现象4:在欣赏《百鸟朝凤》这首乐曲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为这首乐曲取名。于是学生就起了《鸡打架》、《鸟类音乐会》、《鸟类运动会》、《鸡叫》、《鸡飞狗跳》等名, 最后, 教师的评价为:同学们取的名都很好, 都溶入了个人的情感, 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了思考, 体现了一定的个性, 但却与作者的创作意愿相差甚远。此时, 教师在肯定学生积极思考、创造的同时, 不仅要引导学生充分感受音乐所带来的愉悦感, 也要引导学生走出浅层审美的局限, 对音乐内容、内涵、情景进行美的升华。

反思:注重了个性发展, 忽视了作品本意

新课标中所提倡的“尊重学生个性”绝不是放纵学生、放任自流。“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 享受音乐的乐趣, 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表达个人的情感……”这是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经常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音乐的看法, 或者让学生用动作进行表演, 为学生提供了发展, 张扬自己个性的广阔空间, 老师往往鼓励学生随意地说、表演, 因此课堂上经常看到有的学生海阔天空地胡侃、随意地乱表演, 或者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置音乐本身的形象内涵于不顾。

总之, 在教学中, 我们教师应多一些踏实的作风, 少一些形式主义的花架子;多一些理性的思考, 少一些盲目的追风。这样我们的音乐教学改革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学生既热爱音乐课, 又能在音乐课中实现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 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

摘要:随着音乐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教师在实践新课标过程中呈现出对课标精神把握不准, 吃得不透, 而在追求新形式、新潮流上做文章, 忽视了音乐课的性质及精神的落实。因此, 我们音乐老师在实践中必须要处理好发展与继承的关系。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2

误区一:轻视基础知识的教学

三维教学目标要求“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充分地发展。这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既要重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自我能力发展的培养;既要关注发展学生体魄的健康,又要重视学生高尚人格的养成;既能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又能兼顾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但在高中语文课改中,一部分教师没有理解新课程理念的内涵,对新课改精神理解肤浅,轻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错误地认为强调了基础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就落入了传统教学的俗套。因而一味追求方法的新颖,做一些没有目的的互动、空泛虚无的讨论。看似华丽多彩,实乃过眼云烟。结果是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教学目标的实现成为了“空中楼阁”。如一位教师在讲《沁园春·雪》时,只简单进行了作者简介,而没有结合当时的大背景作进一步的分析,也没有指出当时红军长征已到达陕北。因而学生在理解这首词时感到很困惑,有的学生竟站起来问:“为什么要写雪?”这样的教学显然是无效的,三维目标的实现自然无从谈起。虽然传授语文基础知识和记忆基础知识不是语文教学的唯一目标,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起点,离开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支撑,而去培养能力、陶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便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认识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基础知识的教学都是第一位的,它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石。

误区二:过分依靠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教学因为信息量大、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动静皆宜、音画兼备等优点,良好地展示了教学的形式,改善了认知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和感受,从而将课堂教学引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因而它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接受并运用,目前已成为积极推广的教学形式和课程资源之一。但是,在利用这一技术时,许多教师存在着误区,把多媒体课件作为课改的标志,生硬地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而传统的教学资源正被极大地弱化,多媒体教学已有取代常规教学之势!对多媒体教学我们应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利用这一技术资源是必要的,但并不意味着有了新奇生动的多媒体课件,课堂效果就能提高了,就万事大吉了,事实上多媒体技术仅仅是服务于教学的一个手段,决不是提高课堂效果的灵丹圣药,当然无法从根本上取代教师的地位。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要根据实际需要,千万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单纯强调课件的“精彩”而背离课改的主题。如果教师从头到尾演示课件,因为没有了教师的板书示范,学生往往在书写过程中丢三落四,师生间也不能针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这非常不利于师生互动,教师精讲、点拨,以及学生的讨论,从而阻碍学生的思维,使教学的亲和力下降,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教师没有了搜集反馈信息的时间,课堂师生共同努力完成教学目标的目的可能落空。其结果是“新瓶仍装旧酒,穿新鞋照走老路”,课堂教学形式只不过变“人灌”为“机灌”罢了。也难怪学生感到课堂上应接不暇,下课后却脑子空空。

误区三:片面强调学生的能动性,排斥教师讲授法教学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长处,但也有必然的局限性。新课改中,一些教师盲目地崇尚新奇的教学方法,幼稚地认为教法越新可能越符合教改要求,但却忘记了方法是为目的服务的这一根本准则,不管怎样的课改,如果实现不了目的,再“新”再“好”的方法也无用,也只能是屠龙之技!高中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教师要达到让学生领悟和理解语文事件深层次的内容,最有效的方法还是精辟的讲解,“百家讲坛”的教授们用讲授法深入浅出地讲得生动形象、高潮迭起,怎么可能说讲授法过时了呢?一些教师却为了课改无端地排斥讲授法,甚至把讲授法与“满堂灌”画上等号,似乎运用讲授法就是反对新课改。其实,这只是片面追求了教改的形式,而忽视了教改的实质。教法也要因材施教,可根据学生、教材的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法,这样课堂教学就始终处于内容鲜活、交流互动、高效有序的最佳状态。因此大可不必为了“课改”而排斥主流教学方法的应用,这也是与新课改背道而驰的。

误区四:教学情境牵强附会,故弄玄虚

情境教学是创设一种身临其境的教学情景,使学生为之感动,产生共鸣,尽快进入问题的情境的角色之中的教学手段,它能让原本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趣味。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情境教学已成为课堂教学重要的一个方法。但并不是每节课都要煞费苦心去创设情境。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创设问题情境正是为了满足学生的这一种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置适合学生的问题情境,可以激活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收到最佳的教学效益。然而 ,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 、甚至走调,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具体表现有:没有目的性的花架子情境,蜻蜓点水式的无效情境,脱离现实生活的虚幻情境等等。

“创设情境”不是为了给教学内容包装一下。新课程理念将体验放在首位,目的在于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或借助想象、虚拟的场景,进行角色体验,从而掌握知识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也就是说,引起兴趣是目的,人文关怀也是目的,但更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对知识、方法、情感又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感悟。所以,“情境”创设一定要考虑三点。一是目的性,创设的情境要传达有价值的信息,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二是必要性,创设的情境要充分考虑课堂教学是否需要,而不仅仅为了制造和渲染情境。三是有效性,创设情境要有利于学生进入特定的语文状态,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的兴趣。

误区五:教学评价激励泛滥,批评缺失

新课改前,重视课堂秩序和纪律,维护师道尊严,但忽略学生积极的投入和主动的发展。进入课改后又出现了激励泛化,批评缺失。

课堂上不管学生回答得怎样,一律给予激励,如“很好”“太棒了”“很不错”等贫乏单调的评价。事实上,现在的孩子从小在蜜罐里长大,非常缺少批评,表扬泛滥必然带来激励功能的丧失。教师应当从关注学生思维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表扬他,他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或将学生的优点放大,让全体学生受益。虽然表扬很重要,但要有方法、有目的、有价值。

批评的缺失。“以生为本”绝对不是一切迁就放任学生,对学生错误的答案必须做出具体的分析、恰当的评价,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强化,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当然批评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尽量采用个别室外谈话的方式,注意语言艺术,让其真正理解老师这样做是为了他的未来发展,最终达到警醒顿悟,催人奋进的目的。

总之,新课改和任何改革一样都是批判地继承,决不是对传统的全盘否定。语文课改对每一位高中语文教师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其成功与否跟语文教师关系密切,因而语文教师的工作任重而道远,唯有迎难而上,知难而上,厚积薄发,在新课改的一片喧嚣和浮躁中保持一丝冷静,不断发现新问题,探讨新对策,才能应对新课改的潮流,也才能使语文课堂焕发生机与活力,造就越来越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涂荣豹.数学教学认知论[M].[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晓斌.创设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创新思维[J].教学通报,2003(2).

[3]付海伦.课题情境与教学问题解决[J].教学通报,1994(10).

课改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篇3

一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一, 让学生敢说、能说、大胆地去说。刚开始时, 要给学生这样的意识, 在五大环节中, 往往伴随老师对小组的分工, 也是大展示前的小展示。如果老师不给学生准备小组交流的机会和时间, 后面就不敢说, 至少不能大胆的、富有激情地去说。

第二, 让学生说到点上。比如数学课, 在展示前已要求学生在黑板上讲解解题过程, 学生看似在讲, 实际上没讲到点子上, 这是老师的指导还没有到位, 这时, 需要老师把握以下几点: (1) 解这一道题目的联系点是什么? (2) 这一道题解决的方法是什么?这样, 学生才会抓住要点来解决。

二重视展示环节

展示这一环节需要较长的时间。如老师要讲六个问题, 这六大问题都要讲, 学生都要展示。会发现, 老师和学生完不成任务, 讨论和展示总是效率不高, 实际上也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就需要师生明确展示的意义。

展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升。展示是在预习交流后, 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然后让学生分工去练。在讨论后, 要再次展示。

课改之初, 杜郎口中学用4~6人, 通过课堂展示, 有的通过会议展示。有的人看了杜郎口课堂教学光盘后, 想:如果我们的学生有这样的能力就好了。其实, 杜郎口中学学生的能力是高效培训的结果, 并不是有了这样的能力才进杜郎口中学的。

三把握展示的内涵

往往有一种情况, 老师分任务, 学生准备展示。在备课中, 老师要考虑这些问题: (1) 整个教学流程, 要考虑哪些问题。 (2) 如何分工, 分到哪些小组。 (3) 用什么样的方式展示。 (4) 作为老师, 在以上三种问题中又有哪些预测性问题。 (5) 遇见新的问题, 如何解答, 如何追问。

展示的目的不是重复, 是为了提升。

如果展示不是在预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 那就完成不了任务, 所以, 教师上课时, 不能使展示的内容仅存于表面形式。

四掌握展示的方法

方法一:抓住一点, 深入研究。实际上, 展示能力是驾驭知识本身的能力。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总结知识, 让新的知识融汇到原来的知识过程中。所以, 知识是一个点, 让这个点生发开来, 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果。并不是设几个空让学生填完答案再描述一下, 而是要看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方法二:一个层次向另一个层次深入。在编导学案时, 要把知识问题化, 让知识通过问题的研究总结出来。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深研的能力, 使学生知识形成课时网, 这“网”要能够灵活运用, 是内化的知识吸收和自由驾驭的网, 是学以致用的动态过程。

五关于学案设置的体会

教师学案设计中的题目, 要看这个题目是否能举一反三, 是否有方法和规律适合总结, 是否有多种方法解决, 是否通过它取得知识的联系和拓展延伸, 是否有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那么学生就会出现不同的展示方式和总结方法来回应。这样展示的过程, 往往能促使学生进行质疑, 对这样展示的题目学生才有话可说, 而不是无话可说, 甚至不知道怎么说。

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这些内容能不能点化学生, 就要看学案设计的水平。学案中的题型, 有对知识的浅层理解, 有对知识的拓展延伸, 如果仅仅是几道题来规划课堂, 肯定不能达到效果。原来准备的是老师如何教, 现在准备的是学生如何学, 如果老师心里没有底, 对学生的指导就会不到位。

在设置中, 教师要反复思考, 学生学习时用什么方法?展示用什么方法?如语文课关于字词部分的教学, 待学生默写并展示后, 总结:这个字容易写错, 易与哪个字相接近, 这才是最重要的。

又如英语课对名词复数的学习, 在布置基础题目后, 在展示中要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机会, 甚至编成歌曲。再如数学课中, 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题目分工探讨, 这个题目与原来哪些题类似, 令人想到了做类似题的方法, 这个题目有哪些变式。这样, 在教学中才有质疑。

六关于鼓励和评价

首先要明确怎么鼓励, 怎么评价, 评价什么?评价, 一个简单的要素是实效。鼓励, 一个简单的要素是信心。如课堂质疑对学生的要求是:要什么评价什么, 要得到什么评价什么, 不能过于呆板。 (杜郎口特级教师姜丰平语) 谁的方式在课堂上从来没有过, 教师要敢于加分。慢慢的, 学生就形成了习惯。小组有没有新意, 有没有对问题的拓展延伸, 考虑得多了, 自然而然地就培养了能力, 得到了锻炼。

在评价过程中, 学生发言首先控制在老师手里, 后来发展到控制在学生手里。如, 大家考虑三秒钟后可能没有说话的机会, 这时, 让站起来抢话的学生补充, 展示他的才华, 让学生得到提升。如果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生成, 使学习过程变成提升过程, 这就是评价的实效。

在鼓励中, 教师要情绪饱满, 要有激情, 才能带动学生展示, 同样, 学生被感染、被激化,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充分地被调动起来。以杜郎口教学模式为例, 一个班进行展示训练, 另一个班的学生代表观摩, 结果参与观摩的学生跑上讲台去展示、交流, 这就是鼓励的效果。

七关于对提升的理解

如何提升?这就要求展示有层次性, 展示要有提升点。在许市中学听课时, 我问了相关老师一个问题:一个题目六个同学上来, 有什么展示意义?老师答不上来。其实同一问题学生回答, 学生展示的层次不同、方式不同, 点评给提升提供了空间, 这正是杜郎口中学的提升法。

那么, 老师该做什么呢? (1) 追问。如追问哪些展示不到位、错误未发现、规律未总结, 方法有没有提升。 (2) 点评。

在点评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以下四点:首先, 点评是否有引导, 是否形成一个过场,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其次, 点评是否有激情。再次, 点评要代表老师认可的方向 (要什么结果点什么内容) 。最后, 点评是兼顾学习规律的总结。

八正确对待学生反思

要得到杜郎口教学模式成功的经验, 就要训练学生自我反思的能力。

第一, 要给学生反思的机会。如, 学生睡觉前, 让学生反思10分钟, 计划有没有完成?第二天怎么补上?预习是否到位?需不需要明天与小组交流?把点评和反思的内容补充到点评本上, 久而久之, 就学会了点评, 学会了对知识的总结和对延伸的把握。

第二, 学会整理笔记。要告诉学生, 使学生明白:学习笔记为什么要整理?主要动机是:一个单元结束了, 从学生延伸的题型中产生新的灵感, 至少做到温故而知新, 从而使知识形成一个结构。

九关于学生意识转变和教师执教精神

第一, 让学生快速转变意识, 利用课时和课外活动时间谈认识, 交流经验。如外校学生在学习杜郎口教学模式时, 主要方法是:让外校小组长先培训, 看杜郎口教学模式组长怎么培训, 先组织100个组长学两天, 然后分十几个小组, 再分两名杜郎口教学模式组长作指导。中学没有这样的条件, 但必须全面培养学生的思想意识。

第二, 在教学中, 由于新模式不易操作, 学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存在学习层次浅、效果不理想, 甚至教学质量反弹的现象。于是怨天尤人, 想找退路和理由。其实不然, 课改, 就要改彻底, 把机会和能力锻炼全部还给学生。看课、听课、评课, 也要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中去。

摘要:从平凡课堂走向高效课堂, 学生的能力和习惯都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或许只是做好笔记、复习, 而高效课堂则用“预习——展示——反馈”这样的模块来训练学生。现谈谈自己在课改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使用触摸一体机教学中的几点误区 篇4

【关键词】 触摸一体机 传统的教学模式 个性教学特点 演示实验

【中图分类号】 G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7-034-01

0

使用触摸一体机教学,已是当今课堂的流行色。学生通过听、看、评、悟充分感知原先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适应了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从而保证了教学内容顺利进行。虽然触摸一体机的使用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一些弊端,但是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触摸一体机教学模式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它也有一定的适应性和局限性。例如,有的教师不能正确定位触摸一体机教学的作用;有的不能正确处理好触摸一体机教学与传统教学之间的关系;有的在课件的选择和设计上存在各种问题;有的对触摸一体机不熟,使用不当,影响了教学效果等等。这些都阻碍了触摸一体机辅助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使用触摸一体机教学时必须谨防以下几个误区。

一、触摸一体机教学模式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总结出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当前的教学模式仍不可能脱离传统的教学手段,触摸一体机教学只能起“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模式。它主要展示老师不易展示的内容、图片、视频文件、个别演示实验,起到画龙点睛、辅助的作用。

二、课件太多、教学量不合理

教学课件信息量大,节奏快,可以减少教师画图、板书等方面的工作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但与此同时,由于运用触摸一体机呈现信息速度快,教师容易不自觉加快课堂教学速度,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节拍。学生还没来得及接受完上一个信息,下一个信息又来了,学生目不暇接,耳不暇闻,没有停顿和思考的余地,很容易造成学生没有时间记笔记或干脆不记笔记,影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巩固,同时也容易导致授课量加大。例如在我区优质课赛比赛中一位物理老师在上《大气压强》这一课时,从课题的引入、学习目标的认定、情景导入、导学过程到当堂练习等制作了一系列的课件,有图片、有文字、有实验视频。可以说制作精致,上课过程中没有再让学生看书,没有动手实验,也没有让学生交流讨论和记笔记,而是一个课件一个课件引导学生往下上,下课了,我看到大部分学生脸上一片茫然,不知本节课学了些什么知识,哪些知识是难点?哪些知识是重点?从学生似懂非懂的表情上,就知道这节课上失败了。失败的原因就是课件太多,触摸一体机教学虽然直观,有利于学生直观把握知识,但不利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及分析能力的培养,其教学效果有时适得其反。因此,我认为课件适量就行,它不能代替其它教学手段。

三、过多使用触摸一体机教学不利于教师个性教学特点的发挥

触摸一体机课件的广泛应用,使得教师花大量的时间、精力去搜索、下载课件,往往同科目、同一节内容的教学课件趋于雷同,加上很多教师不能正确使用触摸一体机进行教学,把一体机课堂教学变成学术报告,教师“念”课件上的内容,不利于课堂教学“百花齐放”,更不利于教师提高教学工作的创新水平。我认为: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筛选适合自己分格特点的课件,再次进行编辑。当然,在编辑过程中要考虑教法和学法的设计,这样的设计过程就是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研究学生的备课过程。这样的课堂才能发挥教师的特长,展示教师的风采。例如:理化生老师动手能力强,就应该多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语文老师语言能力强,就应该用他们优美、动听的语音来吸引学生。

四、用触摸一体机展示实验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演示实验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途径。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勇于创新”。物理实验就是要学生在真实的试验环境中通过视觉、听觉、嗅觉来形成感性认识,只有提供直接作用于感官的真实实验,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思维,加深对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概念的理解,这些都是触摸一体机教学无法取代的。在教学中,我发现一些物理、化学老师不给学生做演示实验,而用触摸一体机展示实验,有的实验过程比较快,学生还没看清楚现象,实验就结束了;有的只展示图片,也没有过程。个别老师对学生分组实验也用触摸一体机展示,他们常以班级多,班额大,实验室少,器材少,无法满足需要为借口来推脱责任。我想老师的这些行为是不可取的,他违背了课标的要求,也违背了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我们老师应该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才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

总之,教师为了教学,在使用触摸一体机的过程中,既要讲究科学性,还要讲究完美性。在课下花很多功夫,目的是增加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而不要让图片、文字、演示实验喧宾夺主淡化了主题内容的地位。要精心而合理地使用触摸一体机,优化课堂,还须老师们更加努力探索、研究。

[ 参 考 文 献 ]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5

一、重软件轻基础

现代平面设计主要通过电脑来表现, 而越来越多的年轻设计师更加依赖电脑效果, 因为电脑能为他们带来更加便捷的操作, 更加眩目的效果, 能够更加完整的表达他们的设计思想, 但正所谓“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在电脑和相应的设计软件为设计者提供更加便捷的功能的同时, 也束缚了设计者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在很多初学者的身上尤其的明显。受此影响, 很多平面设计教育者也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讲解软件华丽的功能上, 这样就是把电脑教学作为教学的主体, 而人却成为次要的教学主体了, 从而忽略了平面设计教学中的专业基础课如《素描》、《色彩》、《构成》的作用, 这种把平面设计教学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割裂开来是十分有害的, 例如对图片的裁剪中分界线不要居中, 比如蓝天草地的图片, 或者天空多一些, 或者草地多一些, 不要各占整体的一半, 到底应该各占多少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就应用到了平面构成中的黄金分割点的知识。平面设计是艺术和设计的结合体, 二者缺一不可, “万丈高楼平地起”拥有良好的设计功底是一个合格平面设计者的基石, 所以中职教育中, 平面设计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删繁就简, 平面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每一届招收的学生的层次不同, 调整软件教学和设计基础教学课时的合理比例, 使地基与高楼大厦相得益彰,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重实例轻原理

软件教学中的实例教学是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实例教学可以帮助初学者增加学习兴趣, 更容易入门, 使学习不再枯燥。“尺有所长, 寸有所短”任何的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关键在于如何能够扬长避短, 如果实例教学没有和实例的原理有机结合就会流于形式, 成为制作步骤的罗列, 成为特殊的“熟练工种”, 所谓的实例原理就是通过设计者的讲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 修行在个人”, 实例和原理是紧密不可分的, 比如制作雪景, 主要是应用滤色的图层模式和图像调整当中的阈值工具以及动感模糊等工具, 而其中的原理主要是滤色的图层模式, 它的基本原理是屏蔽黑色, 正如此所以添加杂色滤镜以及阈值工具之后应用此模式实现下雪特效实例。所以在实例的教学中重点在于使学生熟练的掌握软件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步骤, 在此基础之上, 原理教学重点在于理解, 必须要增加相关的知识的讲解, 这样可以触类旁通, 所以在实例教学中应该避免把实例教学放到更高的位置, 对软件的学习变成了实例的学习, 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了一个个眩目的效果上, 而忽略了软件学习中更应该重视的原理的学习, 软件是一门特殊的工具, 要想学好它必须要得法, 熟悉任何一门平面设计软件的原理都是能够胜任平面设计工作的前提之一。

三、重效果轻工艺

现在的平面设计教学, 大多都是工学分离, 教学过程中实际就是软件的教学, 很多初学者即便能够熟练的运用软件, 并能做出很多漂亮的效果, 但是学习过程中对后期工艺知识的缺乏造成了这些效果很难在实际输出中实现, 或者实现后的效果大打折扣, 例如在实际工作中, 如喷绘时用CMYK模式所用的黑色并不是印刷中所用的K100单黑, 而是CMY各为50, K为100的四色黑, 或者用PS里的默认黑色, 主要是因为怕输出时黑色不实出现断道, 当然也不能用CMYK均为100的超级黑, 否则会因为墨太多出现淌墨, 最终输出的图像格式为无压缩的TIFF格式, 所以虽然常常很多人会有很好的创意, 很好的作品, 但是一旦实体化, 往往会受到后期工艺的影响而表现一般, 而作为一个合格的设计, 不但要让作品在前期设计中达到一流的表现, 还应该让自己的作品在最终实现的过程中能够完美呈现, 为此中等职业教育平面设计专业必须在教学计划中, 在软件教学完成后, 引入印前工艺的教学, 真正实现教育教学的工学结合, 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完即能工作, 从而真正实现中职教学中的教学目标。

小学美术新课改中的几点体会 篇6

一、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寓教于乐”是教师都熟悉的一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学生最喜欢的游戏、故事、表演,包括实践体验等活动,将知识同游戏、故事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使课程资源变得有趣、活泼。有一次在美术课上,我发现一个学生把太阳涂成了草绿色,我就问她:“为什么?”她甜甜地回答道:“要是有一个绿色的太阳该多好呀,夏天就不会那么热了。”“多么奇特的想象!”我由衷地赞叹道。所以我们必须让学生主动地、充分地感知生活和环境,体验生活,做到“心中有画”。

营造课堂气氛,还可以借助于旁类艺术。例如:我在教《我的好朋友》一课中,我先让学生听三段音乐,第一段音乐节奏强烈;第二段音乐轻快悠扬;第三段音乐杂乱。然后请学生谈感受,有的学生从第一乐段感受到看到好朋友时激动、振奋的心情;有的从第二乐段感受到与好朋友一起玩时舒畅、快乐的心情;有的从第三乐段听出了好朋友烦恼的心情,心里感觉乱糟糟的……紧接着让学生回忆、认识不同形态的线条,再根据听不同旋律的音乐所得感受与不同形态的线条联系起来。学生一下子就在不同旋律的音乐声中掌握了以不同形态的线条来表现自己好朋友的形象。良好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智慧潜能的发挥,使他们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教育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小老师教学”,让学生体验做“小老师”,能为学生创造开放思维、自主表现和创新表演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优势,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学习,自主地探索和实践,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提高综合素质。教师也可以运用多种方法与学生一起活动并体验审美带来的愉悦和成功感。当学生要做“小老师”时,要把别人没看过的作品展示出来,或者要把别人看过的作品讲清楚,要把自己对内容的理解告诉同学,这对于学生来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例如五年级2班的蔺相鹏、封富豪等同学在当“小老师”时,在“教学过程”中收集资料、勤练习等等方面忙得不可开交。为了练习基本功,还利用了不少课余的时间,专心地进行互相交流。可以说,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丰富了许多知识,拓宽了视野,学会了交际。学生们会自主地挑选漂亮的图片,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加强了学生们的绘画技能;打开了学生们的眼界;开拓了师生间的交流空间。在“小老师教学”游戏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感受到做教师的心情,有个学生说:“没想到当老师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从中学到不少知识呢!”这是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在几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当过“小老师”的学生,大多数有了较大的变化,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注重正面鼓励,增强自信心

美术教学离不开情感的参与,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成功地利用了情感的参与,而罗森塔尔效应的核心就是鼓励。当受教育者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时,会产生肯定的情感反应,乐于受教,自信心增强,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教师对学生有更多的信心和好感,孩子受到激励后,就可能会有更大的进步。在《我的未来》想象画教学中,我让他们每人画出自己的未来,一些学生自己认为画得很糟,可在课堂中我却表扬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大胆的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进行更丰富的想象,在他们后来上交的作业中,能看出画面各不相同,充满了想象力,画得更美。在以后的想象画教学中,学生都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创造,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地提高。在教学中要创设轻松、热烈的课堂气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千万不能随意批评学生,那样做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会取得教师预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付出辛勤的劳动,他们需要教师的理解,所以教师在评价时不要一味地寻找缺点,而是要多鼓励,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学习的动力。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7

关键词:声乐教学法声乐教学语言,美声唱法,起音状态

声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 正确的歌唱方法主要是靠训练获得的, 这就要求老师的声乐教学语言精练准确, 既要合乎逻辑又要顾及到学生的认知能力, 使学生容易理解。过于专业化的教学用语如运用头腔共鸣来歌唱、要用真假声混合的唱法唱, 以及过分强调教师自我体验的提法如用头腔共鸣唱的就是把声音唱在头上, 让头顶来歌唱……这些语言往往会让学生弄不明白。精练准确的教学是建立在活泼通俗易懂的教学语言上的。它不仅来自教师客观敏锐的听觉, 也来自实践积累而成的教学经验。

美声唱法要求声音充实, 明亮;音色统一, 自然流畅。掌握正确的起音状态对解决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时常遇到错综复杂的技术难题有着行之有效的作用。起音的含义即指歌唱发声开始的瞬间技术。正确的起音是良好的气息支持和声门闭合的协调配合, 是调整气息及喉头状态, 使声音共鸣更加集中的最基本的办法。合唱学专家马革顺老先生曾说:“在起声之前, 必须有统一的准备:1.气息的支持2.的闭合3.腔的打开;而在具体准备上又必须将即将发出声音的音高, 音量, 情绪, 韵母的应有形态准备好;然后在应有的瞬间 (而不是在应有的瞬间之后) 发出声音。这才是起音的应有过程。”

一、起音时的呼吸状态

歌唱的呼吸与平时说话时的呼吸原理一样, 但要复杂的多。目前胸腹式呼吸法为大多数人所认可。吸气时身体自然直立放松, 感觉两肋和腰腹部有明显的扩张, 这是膈肌下降扩大了胸腔, 气息吸满了肺部的结果。吸好气息后, 胸腔扩展。发声呼气时横膈膜扩张, 形成一种对抗的力量, 小腹微收, 缓慢的托起收回。通常教师会用闻鲜花来形容这种感觉, 但有的学生却误以为吸的越多越好, 结果造成提胸和双肩耸起。有些学生为了寻找对抗的力量, 感觉气息往上抛, 却失去了横膈膜向外保持扩张的力量。还有的只学会表面现象, 横膈膜往外使劲僵硬的撑, 结果对抗的力量找不到了, 把气僵死了。这就需要教师注意如何对学生科学的解释呼吸的原理, 以气沉丹田, 半打哈欠等启发学生, 经常观察学生的歌唱状态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二、起音时口腔的状态及共鸣位置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提到歌唱时要求打哈欠时的状态。德国歌唱家利里.雷曼在《歌唱方法》说:“要练习头音一方面放松咽颚弓, 一方面尽量提高软口盖, 尽量的提高, 好似提到头里似的。同时在头顶上想‘嗳’的声音……”但是很多初学者在听到这句话时往往把软口盖的提起与最大化的张开口腔混淆在了一起。结果老师一提起打呵欠的状态学生就立马会做出生硬的张大嘴的动作, 哈欠打过了头使上下颚迅速张大到最大限度, 软口盖向上用力提起, 舌头也用力退缩, 使得整个下巴和口腔都处于僵硬状态, 很难控制发声。实际软口盖是软的, 它不仅不起共鸣相反吸收声音。用这种方法的声音是气少声多, 空闷、声音靠后、吐字不清楚。有很多学生唱歌时口里象含有东西似的,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歌唱者在起音时状态十分重要, 教师在解释时单纯地说打哈欠会走入歧途, 因此用“吸气状态”、“喝水状态”甚至“半打哈欠”来解释可能要好一些。

其次在起音时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吸着唱, 但学生却错误的理解为撑嗓子或共鸣位置在口腔里。其实吸着唱只是指歌唱时口腔内部保持的状态, 并不是指咬字、出声的共鸣位置, 如果过分强调了吸气状态, 就会有损咬字发音和头腔共鸣。蒋英教授曾说:“歌唱在呼吸上面、把声音吸进去等等, 对学生是有帮助的, 可是误会也难免的”。教学时提醒学生吸气抬硬腭, 咬字越前、越清晰越好。有竖的状态管着, 声音“白”不了。这样对解决起音时的口腔状态会有所帮助。

三、起音时声带的状态:

声门闭合是起音时的一个关键环节, 在发声时, 声门闭合与气息冲击声门在同一时间进行。即声门的闭合与气息的呼出是同步进行的。教师在形容声音色彩时经常提到金属般的声音, 但应注意有些学生会刻意的寻找他想象中的音色, 过于执着于结实的声音, 造成喉咙紧缩, 喉结上提, 声带非正常闭合, 喉部肌肉过重干扰了两条声带各自产生的分段震动, 只有整体震动的基音而没有边缘震动的泛音。导致喉音或尖亮的声音。教师应使学生明白声音要自然, 自就是自己, 然就是样子, 要有自己声音的样子。不要刻意追求别人的音色或金属的亮度。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综上所述, 由于声乐教学与学习的特殊性, 教学语言在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歌唱时的起音状态占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何使用准确的教学语言,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歌唱概念, 是学生形成良好的歌唱状态的前提。准确精炼的教学语言对教学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解和研究这些误区的形成, 积累经验和教训, 有助于教与学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俄]N·H那查连科.歌唱艺术[M]汪启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

[2]徐晓懿《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

浅谈多媒体在教学使用中的几点误区 篇8

一节课下来黑板上没有出现一个字, 这在传统教学中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在我们使用了多媒体之后就大有其事了。这个做法对教师的健康来说的确很有效, 但对教学效果其成效就大打折扣了。学生上课要接受新知识, 要做笔记, 要整理本课整体线索, 理科要记下特殊的一些符号和作图过程, 如果这些东西只是在课件上一闪而过的话, 有多少学生能有效地掌握课堂所学呢?这一点如果你改卷子就会看出一些端倪了, 很多学生出现错别字和张冠李戴的情况。

二、多媒体主宰课堂

我把这种情况叫做“带着镣铐跳舞”, 制造者是教师, 但却让学生也成了多媒体的奴隶。教师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技术, 就少了随心所欲、得心应手, 限制了教师的临场发挥, 使教师不能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及时灵活地调整教学程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一节课, 教师在预先设计好的答案后面精心配置了掌声, 可是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答案不吻合, 但的确属于正确答案甚至是很独特见解的答案时, 电脑却不能“随机应变”及时给予掌声鼓励。经常还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一教师带着一节准备充分的多媒体课走进课堂, 但进去才发现网络临时出了点问题, 这时教师很慌张, 最后这节课很毛糙的上完或者以自习课代之。这些情况, 给教师带来的尴尬和课堂的失效就不言而明了。

三、换汤没换药

有很多教师对多媒体的设计往往会出现传统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电子化、声像化翻版。尽管教学内容呈现图文并茂、生动活泼, 而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存有明显的不足。长此以往, 就造成多媒体教学的新专制化, 如同传统的教师专制化一样, 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兴趣不仅仅在于教学内容呈现的生动多彩, 更重要的是靠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科学性、创新性来激发。这样使用多媒体真看不出新意何在, 真有浪费资源之嫌啊。

音乐课改中的几点误区 篇9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教学,应用

美术是一门以视觉为主的学科艺术。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受教师和学生的欢迎。但是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同样也存在一些误区,制约了美术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一、信息量过大,学生难以接受

欣赏课应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接触更多的美术资源,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欣赏需求。欣赏课运用多媒体教学是非常合适的,并且能很好地提高课堂效率。但有的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欣赏到更多的优秀作品,使用了大量图片、视频信息,学生在欣赏课上目不暇接,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欣赏、 细细品味,反而是学生感到审美疲劳,事倍功半。

所以,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注重信息量的同时也要照顾学生的接受能力。有主有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二、教学课件过于“花哨”,丧失学科特点

教学课件制作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是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很容易顾此失彼、画蛇添足。比如,有的教师在制作课件时,为展示自己高超的制作技术和丰富课件的画面, 插入了很多不停闪动的小动画。但是这些闪动的小动画并没有体现出多媒体的优势,反而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关注不够,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过分地依赖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是为学科教学服务的,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教师不能把多媒体当作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并不是所有的课堂教学都适合应用多媒体教学。一些美术专业技术性很强的教学内容往往更需要传统的美术教学演示的方法。如,《中国画的笔墨情趣》《单色版画》等美术教学内容,更需要教师当堂亲自操作演示。如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就大大降低了教学的分量和力度,缺少了传统教学的生动感和直观感。因此,在美术课教学活动时,教师不能盲目地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上一篇:古典散文意境的传译下一篇:民工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