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护理

2024-07-02

优化护理(精选十篇)

优化护理 篇1

1 目前护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1], 整体素质偏低

我院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如下:总床位350张, 住院患者保持在370~430人之间。护理人员164名, 其中临时护士98人, 占59.8%;临床一线护士124名, 临时护士90人, 占72.6%;床位和全院护士之比为1∶0.5。在患者满员的情况下, 床位和临床一线护士之比为1∶0.4。从护士年龄结构看:21~30岁占60.4%, 31~40岁占17.7%, 41~50岁占20.1%, 50岁以上占1.8%;从职称情况看:副高占0.6%, 中级占9.2%, 初级占17.7%, 原士级占72.5%;从学历方面看:本科占1.8%, 大专占26.2%, 中专占69.5%, 无学历占2.5%。

1.2 护士职称晋升困难, 不平衡现象突出

一是临时护士在基层医院无法晋升职称, 工作年限长短、贡献多少不与薪酬挂钩, 严重挫伤临时护士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二是正式在编护士的高级职称晋升受床位数 (设300张以下医院限2名) 和名额的双重限制, 且晋升后只在本单位有效 (在政策没有放宽条件下显然是不合理的) , 导致绝大多数护理人员无望晋升高级职称, 部分有临床经验的护士流向非护理岗位, 从而导致一线护理人员过于年轻化, 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 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1.3 护士合法权益难以受到保护

护理人员工作繁重, 政治地位和经济待遇低;一线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不能适时更新和补充新知识;潜能不能被及时挖掘;抱负和理想难以实现, 前途渺茫;无成就感和归属感。这些严重挫伤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学习进取心, 致使护理队伍不够稳定, 护理质量难以提高[2]。我院在编正式护士人均工资2 200~3 300元 (政府拨付68%, 单位自付32%) , 临时护士人均工资600元 (单位自付) 。

综上所述, 不难发现, 工作最辛苦、风险最大、责任心最强、患者最需要的临床一线工作要靠最年轻、资历最浅、学历和职称最低、经验最少、待遇最低的临时护士完成, 这与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 建议及对策

2.1 对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建议

针对专业性、风险性很强的医疗行业, 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是减少护理缺陷, 保障护理安全, 提高护理质量和社会满意度的关键所在。针对目前医院护理队伍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 护理质量难以提高, 护理事业在短期内难以同医疗、医技同步协调发展等问题, 各级政府应切实重视护理工作, 并从长远规划护理人才的培养和用人制度的完善问题。

(1) 从卫生学校的生源质量入手严格把关, 使学校在招生时能够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 通过学校正规、系统、全面的教育, 使其掌握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 树立为护理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

(2) 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建立健全用人机制, 通过择优录用等办法, 把整体素质高、甘愿为护理事业作奉献的优秀护生招收到医疗卫生单位, 并给予政府的薪酬补贴, 使其安心为患者服务, 保证护理质量。

(3) 加大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切实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保障护士的合法权益, 尊重护士的劳动成果, 从根本上稳定护理队伍。

(1) 建立健全待遇保障和激励政策。通过考核将成绩优异且长期工作在临床一线的护士予以身份转换或对其工资待遇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补偿, 体现根本意义上的同工同酬。如我院若不依靠临时护士, 护理工作将会陷于瘫痪, 护理质量更无法提高。因此, 解决临时护士的工资待遇问题是保证护理质量和稳定护理队伍的前提。

(2) 对护士的职称晋升给予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出台合理的职称晋升政策, 从根本上消除护士因对前途无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和行为, 通过宏观政策的激励促使优秀人才进入护理队伍, 并甘愿为护理事业奉献终身。

2.2 对医疗机构的建议

2.2.1 重视对护理人才的全方位培养

从事医学工作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作指导, 还要有过硬的技术来保证治疗的准确和及时, 避免因技术问题带给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同时应教育护理人员有奉献精神和大局意识, 培养其对护理工作的群体性、协作性和随机性意识及与患者的沟通能力,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护理服务质量更好、水平更高, 患者和社会更满意。

2.2.2 适时补充护理人员

科学组建护理队伍和合理确定床位与护士比例是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基础, 超负荷护理工作不但有损护士身心健康, 而且违背了护理工作原则, 增加了医疗缺陷发生的机会。因此, 组建结构合理、精干、和谐的护理队伍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2.2.3 制度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 培养一支充满生机的护理队伍, 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一是用制度约束人, 且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任何人违犯制度都应给予一定的处罚。二是通过人性化的管理手段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评优选先;营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适时派出参观学习;关心护士的生活;定期组织学术会议, 促进相互学习和交流;借助政治和业余文体活动增进护士间的友谊, 培养团队精神和大局意识。

2.2.4 重视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新方法的引进

采取送出去、请进来及院内组织学习等方式适时更新知识, 以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

2.3 对社会各界的建议

护士疲惫的身心需要政府的关怀, 社会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其身心健康也直接关系到能否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因此, 全社会要尊重护士的人格和劳动。

2.4 对护士的建议

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护士必须提高自身素质, 用自己的“行”展示自我。

(1) 既来之则安之。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就意味着选择了奉献, 在本职工作中要有所作为, 就必须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 时刻铭记自己的职业要求 (慎独精神) , 以高度的责任心、高尚的医德和护理专业思想, 塑造白衣天使的良好形象。

(2) 提高个人整体素质, 扩充知识面, 争做优秀护士, 赢得社会的认可。随着公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 人们不但对健康和疾病知识有所了解, 特别是法律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患者不再是默默地、盲目地接受身体疾病治疗, 同时, 他们也要求其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得到保护。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有法律意识和知识, 用法律知识规范自己的行为, 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利用精湛的护理技术为广大患者分忧解难。护理技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对患者诊疗的全过程 (如抽血出现凝血、溶血或污染等可导致化验结果有很大误差;准确、及时给药可取得疗效的最大化和减少毒副作用, 提高疾病治愈率) , 规范化的护理操作可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所以, 精湛的护理技术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不可轻视。

(4) 谨慎的工作态度和有效的沟通技巧是做好护理工作最基本的要求。护理工作的对象是患者, 护士的工作态度、言行举止都影响到患者身心疾病的康复。因此, 护士在工作中一定要“谨言慎行”, 一丝不苟。

摘要:目前医疗单位存在的临时护士太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护理事业的发展和护理质量的提高。从根本上解决护理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 不但需要法律和政策的保护, 还需要政府的重视和社会的支持以及医疗单位、护士个人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护理队伍,护士,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高玲玲.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提高护理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2) :46~47.

优化护理 篇2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是所有护理专业学生学习临床护理课程的基础.本课程任务是以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在整体护理观指导下,使护生具有较好的护理学基本理论以及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应用护理学基础知识与技术满足服务对象的基本需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教育者也对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

作 者:郑蔚颖 王红红 作者单位:郑蔚颖(福建中医学院护理学系)

王红红(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13)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 篇3

【关键词】护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本理念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74-02

以人为核心,强调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一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只有将重点放在护理人员身上而不是护理工作上,才能够从根本上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的水平。

1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

1.1 护理人员配备不足

目前许多医院护士仍按1978年卫生部颁发的《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床护1:0.4配置[1],现如今,护理人员工作发生了变化,除了基本的护理操作和执行医嘱外,还要书写护理文件,开展新临床业务,进行疾病的预防和健康教育等,旧标准已经不符合实际情况。人员配备不足,增加了护理工作者的工作量的,同时还会影响护理质量和导致病人的不满意。

1.2 护理人员配置不合理

人员配置的原则是将员工安排到适合的岗位上去。这就要求考虑每位护理人员的素质特点和岗位的要求,做到两者相匹配。比如教育背景就是要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院校能培养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的护理人才。一般来说,专科院校着重培养护理学生的护理操作技能,而研究生教育注重学生的科研能力。所以,在实际管理中,我们要考虑到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技术特点等而安排岗位。否则,就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和引起护理人员的消极怠工。

1.3 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首先,护理人员在职称评定中被歧视。与医生相比,护理人员是弱势群体,因为医院一般认为医生地位重要而优先给予他们职称评定机会。很多护理人员感到晋升无望,工作积极性下降。其次,护理人员的报酬与其工作量不对等。我们知道,现在大部分医院按1:0.4定编定岗,并根据编制发放报酬,那么缺编岗的报酬应该发放给在岗护理人员,因为他们也承担了这些岗位的工资。另外,有些医院经常占用护理人员休息时间加班,而且没有补贴,这导致护理人员怨声载道,工作热情不高[2]。

2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

2.1 护理管理者树立人本理念是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改进的前提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只有高层管理者认识到护理人员的重要地位并身体力行,相关的人资源措施才能实施得畅通。为此,人力资源部门有必要对企业高层管理者进行培训。其目的在于使其认识到护理人员对于医院目标实现的价值,进而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改进奠定基础。

2.2 人岗匹配,报酬公平

管理必须对人的素质负责——做到人尽其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条准则是人岗匹配,即识别每个人的才能,将其安排到适合发挥其能力的岗位上去。心理工具MBTI根据心理指标将人划分为16种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素质特点,这些素质往往会在某些职业和岗位上得到发挥[3]。在护理管理中,管理人员要了解护理人员的素质特征和兴趣特点,观察护理人员的做事风格,发扬其长处,避免其短处。比如,某位护理人员工作很仔细耐心,做事条理清晰,那么可以考虑安排其做药物核对和分类之类的工作。另外,要做到报酬公平。报酬设定的原则是同工同酬,即完成相同的工作量,应当获得相同的报酬。美国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公平理论指出:人的工作积极性不仅与个人实际报酬多少有关,而且与人们对报酬的分配是否感到公平更为密切。因此,护理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克服“干得多,干得少,一个样”。比如,工作量大的岗位,报酬要高一些。这样,护理人员就会认为自己受到了公平待遇,工作就比较积极。因此,报酬的多少要实行结果导向——跟实际工作成果相挂钩,要跟岗位相匹配。

2.3 注重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医院要持有这样的理念——医院在实现员工的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发展,护理人员要持有这样的观念——员工在实现公司的目标中实现自己的目标。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实现共同发展。

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培训应该从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转变护理人员的观念,护理人员要认识到护理工作关乎病人的健康和生命,要以病人为中心,工作要耐心、细心。这对构造良好的医护关系和提高病人满意度有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二是加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护理人员亲临一线,工作要严格按照医学操作规范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过关,轻则招致病人的抱怨,重则酿成医疗事故。所以,护理人员必须以认真的态度过好技术关。此外,还要为护理人员提供进修学习机会。这些培训会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一定程度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

2.4采取恰当的激励方法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情感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那么,首先,医院管理者要明确不同的护理人员需求是不一样的,要根据其需求采取激励措施,这样才能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比如,對于刚毕业的护理人员来讲,其生理需求可能要突出一些——希望报酬多一点能改善生活条件。对于老资历的护理人员,其晋升的要求可能更大。其次,管理者要明确,每个人的需求是会变化的,这就要密切关注护理人员的思想和生活动态,有针对性的采取激励措施,否则只能是刻舟求剑,起不到激励作用[4]。

总之,为了适应卫生体系改革的需要,促进医院护理水平的提高,护理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合理配备和配置护理人员,并创新管理方法和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

[1] 苏惠.护理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J]. 全科护理, 2013,11(2):545.

[2] 宗素梅.护理人力资源的新思考[J]. 护理管理, 2010,7(6):81.

[3] 李婕.柔性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0,8(36):151.

优化护理管理 降低护理风险 篇4

1 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

护士是医嘱的具体执行者, 又是观察病情的哨兵, 与病人接触的时间最长, 担负着重大责任和风险。护理工作中产生护理风险的常见原因:①护理人员法律观念淡薄, 不了解“医疗风险无处不在”这一特殊的职业特性, 不看清具体内容, 盲目签名;②理论知识欠缺, 有的护士不清楚哪种疾病该如何护理, 以及应从哪方面进行观察, 致使提供的第一手资料不完整, 以致延误病情;③观察不细致, 不到位, 到了病房只询问不观察, 有时病人提供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全面, 这就需要护士自己的观察;④违反操作规程;⑤缺乏责任心;⑥不重视护理文书的书写, 护理记录不能体现护理行为, 造成医疗内容重复, 而护士实施护理措施以及之后出现的效果评价的内容欠缺, 护理记录不全, 仅按照有关的规定记录, 缺乏随时记录的意识;⑦护患沟通不良, 护士未能及时地解答一些病人提出的问题及发现其病情变化, 态度冷淡, 也极易引发护患纠纷[2]。

2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学法懂法, 提高对护理风险的认识

管理者除了自己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外, 还要组织全院护士多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知识。依法对待医疗风险, 在维护病人利益的前提下, 依法维护自身利益并消除对待护理风险的一切消极情绪。法律本身对医护、对病人都是以保护其合法为宗旨。护理风险可控制的一面就是人为主观因素, 因为人为主观因素是可控制的, 所以护理人员要做的就是从这一面来减少风险概率。同时, 积极实施护理安全措施, 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一些标志, 如“三查七对”标志、防滑标志、区域标志等, 并及时告知病人要注意的问题。

2.2 针对护理风险主要相关因素的管理措施

2.2.1 医源性因素

规范护士的语言, 规范护理行为及礼仪, 强调护士要做到微笑多一点、语言礼貌点、解释耐心点、工作主动点、服务热情点, 同时要热心接待每位病人、耐心解释每个提问、细心做好每项工作、爱心献给每位病友。

2.2.2 护理技术因素

护士护理技术水平低下、经验不足、协作精神差会对病人的安全构成威胁。除了科室做好护士技术水平的强化培训外, 护理部每月都应进行抽查, 抓住护理技术水平相对不高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强调护士长在排班上, 要根据每个护士的工作资历及经验水平进行互补排班, 保证每个班的护士技术力量均衡。组织学习护理管理与团体效能, 强调护理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集体, 许多的护理活动是集体协作完成的, 同时与医生也是一样, 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团体, 增强集体荣誉感,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2.2.3 医院卫生学因素

在这方面, 护士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必须做好各部门的消毒、隔离工作, 抓重点科室、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护士长对环境卫生工作应常抓不懈, 加强监督, 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的监测, 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其整改。

2.2.4 医疗设备因素

护士长不仅应保管好科室所有医疗设备的使用说明及有关的注意事项, 还应把所有的医疗仪器的操作程序写好塑封, 挂在仪器旁。设专人负责医疗设备, 每天检查医疗设备及急救药品的应急情况, 使其时刻都处在良好备用状态。禁止性能不良、规格不配套, 数量不足等情况发生而影响医疗护理效果。

2.3 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及护理安全管理委员会→护理质控小组及安全管理小组→科室护理质控小组及安全管理小组。

2.4 护理风险的控制

风险管理的关键是进行风险控制, 控制手段主要包括制订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护理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操作流程、护士长夜间查房等, 经常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3]。

2.5 建立完善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是降低医疗护理风险系数, 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 要做好护理风险管理, 必须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 并认真贯彻执行。包括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护理会诊制度、医疗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护士长夜间安全护理查房制度。同时, 加强重点科室、部门及重要操作的风险管理, 根据重点科室、部门及重点操作, 如ICU、手术室、产科、儿科、急诊、供应室、血透室及输血等的常见风险种类、常见原因, 而制订出其防控措施。

3 小结

通过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理及采取多方面的防范对策, 不仅降低了护理差错和护患纠纷的发生率, 使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有效提高了病人信任度和满意度, 提升了医院的形象, 而且还在组织管理工作中通过强化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抓护理管理制度的落实、抓重点风险环节的管理, 明显降低了护理差错事故和护理投诉的发生。

摘要:分析护理工作中产生护理风险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 包括强化护理风险意识, 针对医源性因素、护理技术性因素、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和制度管理缺陷等主要护理风险相关因素的具体防范措施。

关键词:护理风险,护理管理,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文明溱, 孙光妍.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医疗纠纷[J].中国医院管理, 2000, 20 (5) :402.

[2]张琴.护理工作中的潜在风险与管理[J].护理研究, 2007, 21 (10C) :2796-2797.

优化护理 篇5

【关键词】优质化;护理工作;患者满意率

【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334-01

做好护理服务,挺高护理质量,实现患者心目中的理想服务,是当下新时代的要求。20l3年5月—2014年5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任楼矿医院在创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的过程中,通过完善护理细节,以礼仪化护理、规范化护理、按需护理等方法,优化护理服务质量,效果显著,形成了该院的护理品牌。现将我院的具体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

1.1一般资料。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任楼矿医院是基层综合医院。在护理服务工作中,不断创新护理工作,积极推广新做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该医院有代表性的住院患者100例,男性70人,女性30人。年龄22~70岁,平均47.2岁。文化程度:小学6例,高中12例,大专以上82例。按住院时间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两组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o.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入院后由责任护士进行口头健康教育,内容包括住院服务流程、护理安全制度、疾病健康教育?知识、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分级护理制度等优质护理服务信息。观察组应用自己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服务指南、进行优化护理,健康教育。

2.1优化服务指南的制作(1)确定优化护理服务指南内容:优化指南服务的内容分为简介(医院及科室发展简介、专家简介),医疗护理特色(专科技术特色、护理特色服务),优质护理服务信息(分级护理制度、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优质护理服务承诺书),住院相关信息(住院须知、患者出入院流程、医保患者转诊、报销流程图),健康教育资料(健康教育处方、老年保健知识),住院有关制度(陪伴制度、患者安全管理制度、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等6个方面的内容。

2.2优化服务指南的使用(1)组织培训,提高责任护士宣教水平:增强标准意识及主动服务意识,提高宣教水平。(2)选择恰当的时机发放指南。

2.3化护理①我院从电话礼仪开始,要求统一开篇语:“您好,這里是某某科室”,接电话时语气轻柔、有礼貌;②医院实行微笑服务;③不允许直接称呼病人床号,要求采用职业性或家庭式称呼:“某某老师、师傅、阿姨等”,为病人进行每项操作都要求有称呼;⑧晨晚间护理时,护士进入病房前先敲门,再问好,然后再进行护理操作;⑤床头交接班时,在重点交接的基础上,对病房内其他病人也要简略交接,对整个病房病人作我介绍。

2 4规范优化护理①护理部将护理规范与临床实际结合,拟定了我院的分级护理标准、专科护理标准,装订成册,护士人手一册;②护理部将基础护理操作细化,对每个步骤进行规范化要求,要与病人沟通、统一操作手法;③各科室物品统一定点放置,科室实行“五常法”管理(常整理、常整顿、常清扫、常清洁、常自律),保证常用物品在最顺手的位置,并随时保持备用状态。

3.1评价方法

采用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标准及护理不良事件定性标准进行评价。护理质量由护理部和病区护士长随机抽查,各项满分均为100分,实施前后各抽查100人次;护理不良事件由护理部从各病区的报表中统计。比较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护理安全)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4结果

通过调查问卷, 2013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2014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1年后),对100例住院病人、护理人员进行了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病人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病人满意率98.6%

5讨论

5.I通过开展优化护理服务,疏通了医患沟通的渠道,架起了医患关系的桥梁

在日常工作中,护理工作量大,护士急于完成治疗,开展优化护理服务效果难以保证。本医院通过开展优化护理服务,使患者对医院产生良好的印象效应,有效帮助患者对住院相关信息的了解,方便了患者的住院生活。通过阅读优化服务指南比较容易认识、理解和接受,对了解本院相关信息比较有兴趣,对健康教育知识学习兴趣和效果显著提高,对自己所患疾病能更好的理解,增加知情率,提高依从性,降低恐惧感,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加强了医护人员与患者问的合作,架起了医患关系的桥梁。

5.2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护士经常关心患者,尽最大努力去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患者会对护士所提供的服务满意,如患者的生理、心理、自尊等需求能及时满足,即认为是得到了优质服务。调查显示,使用服务指南前后护理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5.2规范化护理,展示了护士良好的职业形象,加强了护士职业满足感。传统重治疗轻护理的观念根深蔕固,尤其是部分社会人对护士职业的不认可,使护土职业满足感降低。实行规范化护理,院内护理标准、操作手法一致,工作流程更具严肃性,促进了外界对护理专业的认可,提升了护士的自豪感,使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逐年上升。

参考文献

[1]胡蓉,曹雅琴,优化护理服务对住院患者满意率结果的影响,《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2011年04期

[2]陈艳,黄祥柱,方芳门诊注射室室健康教育记录本的设计与应用 [J]护理学报,20l0年17(4A)

优化整体护理 构建和谐医院 篇6

1 不足之处

1.1 护理人员严重缺编

我院编制床位750张, 实际开放床位898张, 共有护理人员517人, 根据三级甲等医院500张以上床位的人员编制原则, 我院护理编制应达到529人, 而现今护理工作量大, 病人对护理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根据1978年的《编制原则》应用到今天的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我院的护理编制是不合理的。

1.2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我院护理人员中高级职称12人, 中级职称126人, 余为初级及初级以下职称。由此看出, 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以初级职称护士为主体, 由职称低、经验不足的护士去担任大量专业性强的整体护理工作确实有很大难度。

1.3 护理人员对开展整体护理的认识不足[2]

护理模式的变化,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转变护理观念, 现有护理人员的护理观念脱胎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传统观念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 对“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观念的认识的仍有一定偏差。

1.4 整体护理基础知识缺乏

现有在职护士在学校多未接受过护理程式、心理及伦理等学科的系统教育, 对护理程式、临床护理标准缺乏足够的认识。整体护理相关知识缺乏, 使护士难以担当多元化的角色功能和为病人提供身心整体护理。

1.5 管理弊端

救死扶伤的职业操守逐渐商业化、经济化, 护理技术价值在劳务报酬中却没有得到体现, 循证医疗护理的出台, 使护士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的弊端更凸显出来, 致使护士流失, 从而更显人力的不足, 也打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6 护理病历书写不完善, 护理措施不到位

护理病历是护理文书的记录, 病历书写不整齐、格式不统一、护理诊断不准确, 仍然是病历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

2 相应对策与实施

领导支援是开展整体护理的重要保证, 只有院领导大力支持护理部开展工作, 才能保证人力、物力的供给, 处理好药房、医技、后勤等部门与护理部的关系, 通过引导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 充分调动广大护士搞好护理工作的积极性, 药、技、后勤等部门的工作才能井然有序, 确保护理人员最大限度的投入到对病人的直接护理中去。

扩大护理部在人事管理上的自主权, 按三级甲等医院的人力资源标准要求配有相匹配的护理编制, 各科室护士编制根据工作任务定员, 随时调整, 以保证整体护理工作的顺利实施。

定制护理人员准入规范, 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护理人员应按高、中、低级职称合理配置。每个病房至少有4名~6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人员, 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 以保证护理制度的落实, 真正对病人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精神方面的护理, 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教育, 提高护士的素质及学历层次, 实行约聘制, 真正实行优胜劣汰[3], 要让病人从整体护理中真正受益, 护士的素质是关键, 要转变护士的观念, 提高护士的认知水平、思维能力、沟通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因此, 管理部门应制订培训计划和准入标准, 以保证护理工作的落实和护理质量的提升。

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培训[4], 护理部拟定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计划, 可采用学分制管理, 安排必需的学习和考试, 促使在职护理人员自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基础技能。

加强病历书写质量及护理措施的落实, 从政策上制定考核制, 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5]。护理部、护士长定期或随时抽查危重病人护理病历的书写及护理诊断, 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指导纠正, 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处理好书写病历和实施临床护理的关系, 在精简病历的同时, 应狠抓护理措施的落实。

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 医院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 要为员工提供必需的物质保证及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 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 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摘要:[目的]优化整体护理, 构建和谐医院。[方法]分析医院护理工作现存不足及其原因, 提出相应对策。[结果]通过多年的努力与对工作的完善, 整体护理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结论]护理工作者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发现不足, 积极应对, 才能不断优化整体护理, 促进医院和谐。

关键词:整体护理,和谐医院,人力资源配置,认知水平

参考文献

[1]安丽新, 吴春华.浅谈整体护理[J].中国医疗前沿, 2009, 10 (19) :82.

[2]顾婷.整体护理中实施人性化护理的实践体会[J].中国现代医院应用, 2009, 12 (24) :211.

[3]王俊发.整体护理对护士素质要求的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 2009 (17) :198.

[4]张瑞珍.如何让提高整体护理质量[J].医学信息, 2009, 22 (11) :2576.

优化护理 篇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行重度肺结核治疗的患者76例。纳入标准: (1) 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分会制定的《结核病临床诊疗指南》 (2004版) ; (2) 抗结核治疗有效; (3) 经院内影像学、检验学检查, 院内专家会诊确定; (4) 经与患者沟通, 统一接受并配合此试验者。年龄25~61岁, 中位年龄33.6岁。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 2组性别、年龄和病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入院后, 及时对患者进行体检, 做好入院指导, 帮助患者及家属减轻心理负担。部分患者几乎失去自理能力, 要帮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 协助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洗脸、喂食等活动, 帮助大小便失禁患者做好导尿等工作。对新入住患者, 护理人员要详细介绍住院病房里的环境, 进行检查与治疗前, 及时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以做好准备, 尽量减少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的恐惧感。及时观察患者的各项数据指标是否正常, 如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对患者进行处理, 并协助好医师的急救治疗。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 在食谱中多添加些清淡的食物, 油炸、禁食辛辣食物, 在饮食搭配中可以多加入些利于本病好转的蔬菜, 如黄瓜、西红柿等。部分患者因吞咽困难, 进食量下降, 会出现虚脱现象, 适当补液, 给予输液治疗补充机体水分、盐及电解质。患者出现严重咯血时, 要帮助患者进行清水漱口, 减少口腔腥臭味, 并避免口腔细菌感染。

1.3方法对2组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 (SAS) 评分, 统计患者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并发症出现率。满意度调查表的采集工作由专人负责, 统计聘请相关经验人员进行, 可以采取非记名方式, 让患者尽量完整的填写表格, 降低废表的数量。

1.4疗效评定标准SAS采用4级评分, 主要评定症状出现的频度, 其标准为:“1”表示没有或很少时间有;“2”表示有时有;“3”表示大部分时间有;“4”表示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都有。满意度满分100分, 好:>80分;一般40~80分;不满意:<40分。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评分SAS评分反映出研究组患者在焦虑等心理问题的控制方面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与护理前比较, #P<0.05

2.2满意度调查研究组满意度好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各住院指标研究组患者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肺结核疾病本身为感染结核杆菌, 造成机体持续消耗, 为本虚标实之证[3], 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安排病室, 以便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抢救, 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留陪伴。护理中, 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分级护理落实流程,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查对制度等, 保证静脉输液合格率[4]。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依据评估结果加强护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 对开水房、卫生间等设施, 要定期检查, 并设专人管理, 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在特殊时段的人员数量, 加强防范, 避免意外的发生。保证手术环境和住院环境的干净整洁, 对于治疗中的废弃物要做分类处理, 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在护理中, 要严格遵循肺结核治疗原则中“早期、足量、联合、规律、全程”[5]的十字方针, 掌握重度肺结核患者会出现的不良反应, 在护理中对不良反应要做好提早预防, 及时处理, 降低恶化风险。依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和体征设计护理措施, 保证护理效果。可以加强护理管理制度, 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优质护理的培训, 通过激励制度促进护理人员的积极性, 将舒适化护理深入到手术室的各个护理环节。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的照料, 可以增加患者家属的陪伴时间, 家人在左右可以保持患者以更为积极且轻松的心态投入到治疗中去, 有利于患者积极地配合护理工作。

目前,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找寻科学的护理辅助措施, 提升护理水平是正确道路。现阶段, 学者们一直致力于制定最为合理的护理管理制度, 来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平衡护患关系, 推进护理进步。由于患者的病症不尽相同, 例如有些重度患者会出现大咯血等, 这些病人是需要被安排在监护室, 便于观察和抢救。就患者情况备齐抢救物品, 定期检查, 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而对于老年患者, 由于其行动不便, 易发生意外,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入院护理进行宣教, 评估患者坠床可能, 做好防护措施评估, 加密巡视病房的次数, 还可以留伴防止意外。在治疗中, 患者平稳的心情可以加速病情的恢复, 在护理中, 实施人性化的心理疏导, 积极降低患者的抵触情绪, 营造和谐的医治环境。

在本研究中, 使用舒适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 各项评分均好于对照组。患者心理稳定、满意度明显好于对照组 (P<0.05) 。经过护理后, 住院时间缩短, 住院费用相应节省, SAS评分和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 均优势明显, 结果说明, 舒适化护理应用于重度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是值得推广的, 作为一种先进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保持患者心态平稳, 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的治疗后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舒适化护理应用于重度肺结核患者常规护理中的护理质量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2015年6月住院治疗的重度肺结核患者76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 即常规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治疗、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 增加实施舒适化护理。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SAS评分、临床满意度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SAS评分、临床疗效及其它治愈效果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重度肺结核患者实施舒适化护理, 可以促进患者康复, 提升护理质量。

关键词:舒适化护理,重度肺结核,护理管理

参考文献

[1]江小华.肺结核并发大咯血舒适护理对预后影响的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4, 12 (28) :341-342.

[2]孟令香.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J].吉林医学, 2013, 8 (25) :220-221.

[3]赵鹏飞, 周玲, 李波.抗痨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肺结核咯血1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 2011 (21) :3000-3001.

[4]王晓英.肺结核大咯血患者的21例抢救及护理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 (10) :391-392.

优化护理 篇8

关键词:ICU,基础护理,护理服务,护理流程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和社会的进步, 政府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事业, 人们高度要求医疗健康水平。基础护理作为医疗卫生服务的基础, 为促进康复、减轻痛苦、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度和保障生命安全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基础护理是根、是源, 关心、爱护、照顾病人等都是医护人员的职责。近年来我国严重欠缺护理人员, 护理人员意识不强, 护理人员编制不到位等[1], 使基础护理处于低水平。强化基础护理, 改善护理服务已成为提高家属、患者满意度, 降低院感的发生率,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的重要举措。卫生部医政司于2010年开始在全国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 我院在ICU中优化基础护理, 改善护理服务,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ICU病房主要收治全院各科各种大手术后病人、危重急症。病人变化快、病情危重、生活不能自理病人, 且均为绝对卧床。ICU中100例患者经未优化的基础护理进行护理, 98例患者经优化的基础护理进行护理, 对比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及理念前后ICU中危重病人的院感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家属、病人满意率。

1.2 方法

1.2.1 完善和修订基础护理流程

包括 (1) 将湿度控制在50%~60%, 温度控制在24~26℃等,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 (2) 合理安排值班人员, 如参与基础护理的人员应包括1名高年资护士、1名低年资护士、1名护生、1名工勤人员, 保证基础护理可以安全、有效的执行。 (3) 严格按操作流程做好洗头、擦身、饮食护理、口腔护理、会阴护理等基础护理, 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等。

1.2.2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提高护理水平

包括 (1) 做好护士入科后的培训, 做到一对一、手把手的教; (2) 在培训期间为病人进行各项护理操作时, 必须在带教护士的监督下进行, 以防因不恰当操作危害患者生命; (3) 每周由各科带头人进行授课, 授课的主要内容为各科常见病的基础护理, 急救护理等, 以及护理过程中的经验等, 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基础知识; (4) 定期做工作总结, 每周一小结, 每月一大结, 表扬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护士, 以调动护理人的积极性, 总结工作中的过与失, 使护理人员更加认真, 避免错误再次发生。

1.2.3 强化“以人为本”的基础护理意识及服务理念

包括 (1) 通过适当的触摸和目光接触, 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 (2) 护士要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生命价值、隐私权。 (3) 对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增加患者家属的信任。 (4) 尊重是人性化护理的核心。患者为大手术后病人、危重急症, 护士应尊重患者, 使患者感到亲切, 改善患者恐惧、不安心理。 (5) 病房的布置力求舒适协调、开窗通风等, 努力营造一种温馨和舒适的人性化环境。 (6) 将人性化融入护理过程中, 以病人为中心,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系统地运用于临床护理。

2 结果

2.1 院感的发生率

优化前医院感染人数为23例, 感染率为23.0% (23/100例) , 优化后9例, 感染率为9.2% (9/98例) ,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优化前抢救的成功率为73例, 感染率为73.0% (73/100例) , 优化后95例, 抢救的成功率为91.8% (90/98例) ,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提高家属、病人的满意率

优化前家属、病人的满意率为89例, 感染率为89.0% (89/100例) , 优化后96例, 家属、病人的满意率为98.0% (96/98例) , 经统计学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俗语说:“三分治疗, 七分护理”。护理工作在患者促进康复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性照护”的护理模式最初是由美国人华生 (Watson) 提出的, 即护士必须有人性科学的认知, 给予患者人性化照护[2]。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 它以尊重个人隐私、尊重患者的人格及生命价值为核心, 具有个性化、创新性及整体性的特点, 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可提高护理质量、满足患者的需要。基础护理是护理的关键, 是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桥梁[3]。护理人员应推崇人性化护理的理念, 以人为本, 学会尊重人、关爱人, 善于从患者的表情、言语、眼神及体态中了解他们, 满足患者的需求, 将人文关怀、人文护理的理念融入护理的全过程中[4]。家属、患者满意率是对护理治疗最公正、最客观的评价[5]。因此, 在照顾好患者的同时, 应该多与家属沟通, 和家属一起努力, 争取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我们本次研究以优化ICU的基础护理, 从而改善护理服务为主线。主要通过以下几方面优化基础护理水平, 如完善和修订ICU的基础护理水平, 以病人为中心, 关心、呵护病人, 加强基础护理操作技能的培训, 强化基础护理意识及服务理念等。通过对比优化基础护理流程及理念前后ICU中危重病人的院感发生率、抢救成功率以及家属、病人满意率, 我们发现基础护理经优化后可以显著降低院感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以及家属、病人满意率。

总之, 经优化后的基础护理流程, 护理技能及护理服务理念, 在改善护理服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屹红.护士排班方式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4A) :64.

[2]顾海杰.现代护理艺术性简论[J].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3) :l~2.

[3]刘苏君, 基础护理—护士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 2005, 40 (4) :243.

[4]丁炎朋.注重护理服务承诺的导向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 2003, 38:802.

优化护理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1月到2012年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外科住院患者, 平均分为两组, 分别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29例, 女31例, 年龄28~52岁, 平均年龄 (43.5±12.2) 岁。25例为胃肠疾病, 9例为腹壁疾病, 8例为腹部急症, 6例为颈部疾病, 5例为肛管直肠疾病, 5例为肝胆胰脾疾病, 2例为乳腺疾病。对照组在年龄、性别、病况等方面相比, 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两组可以进行比较。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行一般基层医院的护理;观察组实行以下创新优化流程护理:根据医护人员学历分成四个组, 每组4名医护人员 (包括组长在内) 每个组由1个经历丰富的护士担任组长, 对自组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把关, 特别是对危重患者以及高难度护理进行检查以及亲自带领, 保障护理安全性。四组医护人员由医院统一排班, 轮流进行每天三班倒, 三班分别为A班、P班、N班 (这种排班模式也称为APN排班) 模式[3]。A班为8:00-16:00;P班为16:00-0;00;N班为0:00-8:00。针对节假日以及夜间实行弹性排班, 增加这段时间的医护人员人数, 防止出现因医护人员疲惫发生的医疗事故。

护理记录表实行简化模式, 时间、患者姓名等都已经标明, 并制作成表格形式, 由医院统一打印出来, 挂在患者床位前[4]。医护人员在进行巡视后在表格上简明扼要的记录患者重点内容, 对患者病情做一个简单明确的总结归纳, 如果有不良反应发生应该及时通知相应的主治医生, 并且配合医生做好记录, 然后写上自己的名字。记录由组长统一进行考核, 检查是否有遗漏的内容, 而且可以由患者监督医护人员是否按时进行巡视, 在入院时护理组长就应告知每位患者拥有监督举报权[5], 如果有医护人员不按时巡视或者忽视患者, 患者可以直接向组长检举, 并且获得免费午餐一顿。患者在检举的时候也要想周围患者了解最真实的情况, 做到不冤枉一个好人, 也不会让任何一个患者觉得委屈。

医院所有护理人员应经过医院组织的护理课程, 由有经验的护理组长进行讲解, 将基层医院常见护理病种以及对患者进行的最简单有效的护理方法进行传授。对于外来医护人员还应对本地方言进行传授, 可以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在传授专业知识后应进行现场模式已经笔试考核, 只能两种考核均合格者才能进行护理工作, 不合格者需继续进行培训, 再次考核, 直到考核及格[6]。

医护人员在外科患者在进行手术前一天应对患者身体情况进行仔细检查, 判定是否能进行手术。多与患者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最真实的心理负担, 并针对患者心理担忧进行心理疏导, 并想患者介绍手术大致流程, 让患者了解手术大致情况, 可以减少患者恐惧、担忧[7]。还可以向患者介绍手术成功事例, 让患者对自己治愈充满信心, 同时也可以增加家属的信心。当然也应向家属讲解清楚手术的风险, 让家属做好最坏的打算, 避免手术后出现医患纠纷。对于术后置留的引流管或者需要鼻饲的患者应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清楚注意事项, 并且加强这类患者的巡视次数。

在加强医护人员护理工作的同时也应做好医院服务工作, 对长期住院的患者可以组织一起过中秋节、元旦节等一些具有中国传统意义的节日, 医院应免费为患者提供游戏奖励, 如一些卡片、杯子等经济的奖品。并且在住院部为患者提供免费的热水、微波炉、杂志等, 方便患者以及家属的需求[8]。医护人员还需指导患者进行饮食搭配, 通过食疗增强患者抵抗力, 加快患者恢复速度。在住院走廊上可以粘贴与外科相关的知识点以及宣传单等, 不仅仅可以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 还可以向前来探望患者的亲属了解外科疾病的基础知识, 相当于一次医学宣讲。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采用SPSS 13.0统计系统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差异进行t检验, 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数均用 (x¯±s) 表示。

2 结果

护理质量评价实行百分制考核, 由组长进行综合打分。

3 讨论

基层医院外科护理复杂, 工作量大, 医护人员较辛苦, 且因为基层医院竞争力低, 医护人员整体主动性不高, 需要医院以及患者同时监督管理, 才能有效提高基层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创新优化流程护理将医护人员工作量做了调节并且对其自身修养进行培养, 由医院与患者联合进行监督, 有效的提高基层医院外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任凤荣, 朱纪芬.县级医院改试点单位创新护理服务品牌的开展与成效.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21:96-97.

[2]张玲, 王建萍.创新护理管理工作理念, 提升优质护理服务水平.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6:117-118.

[3]赵玉沛, 于晓初, 吴欣娟.创新护理管理模式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中国医院, 2012, 11:11-13.

[4]韩蔚, 吴益芬, 樊慧红.医院文化在创新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09, 19:1752-1753.

[5]胡婷.创新护理模式, 推进心理护理与临床护理实践的结合.中华护士杂志, 2010, 12:126-127.

[6]雷巧玲, 浪红娟, 余咏, 等.创新模式与优化流程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1645-1647.

[7]叶赟, 张兰凤.创新扩散理论及其在循证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进展.护理学杂志, 2012, 18:91-93.

优化护理 篇10

【摘要】中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医术,具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所具有的养生调护思想受到当代人的欢迎。因为中医护理属于中医范围,在过去很长时期内医护不分所以中医护理没有形成特有的理论系统,不利于护理专业教学。所以,中医护理课程要进行大力改革,加强创新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才能表现中医护理临床实用的特征。

【关键词】中医 整合 优化 老年护理 课程体系

【课题来源】2014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苗侗地区老年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探讨”编号:14ZC263

【中图分类号】R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2-0037-02

一、中医护理课程发展现状

1、中、西医护理课程分离。

中医护理院校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分为中医和西医两个专业,课程为西医内外妇儿护理学和中医内外妇儿护理学,将中医和西医的护理分离不但要重复学习护理内容,而且使学生在应用护理知识时思维也会出现分离,在应用时要首先区分是中医护理还是西医护理,不利于中西医结合思想的传播,不能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护理思维,在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中,当前已经实现了中西医临床课程整合,而对于中医护理专业来讲也要实现中西医护理课程的整合,这是中医护理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

2、长期医护不分

因为很多历史发展原因在传统中医学中没有实现医护分离,在建国以后才逐步实现了中医护理学的独立发展,发展历史只有几十年。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建立了大量中医医院中医护理学才逐步得到了分离形成了一个独立学科。客观来讲中医护理学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但值得提出的是这一学科来源于有几千年发展历史的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中医护理理论根植于中医理论基础之上,对中医护理学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促进着中医护理学的发展。

3、中医护理处境尴尬

中医护理学发展遇到的阻力不但包括上述因素,还存在下面这些原因:在医学临床上应用中医护技术较少,就是在中医院很多护理人员也选择应用西医护理技术,一般情况下只有医生应用中医护理技术,护士只是起到配合作用。在学校掌握的中医护理技术得不到有效应用,限制了学习热情的发展,给教师的传授也带来了很大困难。中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求“整体观念”、“治病求本”,只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才能看出疗效,不如西医治疗迅速。所以医生在选择治疗疾病的技术时因为受到经济利益和利已思想的影响,都会选择西医技术,因此中医护理应用一再受到排挤而不能健康发展。

二、对策

1、整合专业课

(1)中、西医护理操作技能课程的整合。

西医护理学和中医护理学在内容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可以将两门学科进行整合使其成为中西医结合护理学。在护理学框架的基础上进行结合,如在西医护理学的热疗法部分引入中医护理学的热熨;在西医护理的注射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穴位注射技术;在西医护理的灌肠部分引入中医护理的中药灌肠技术等。利用将两门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能够让学生在思想上认识到中医护理技术属于护理操作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处理病人护理问题时,可以自然想到应用中医理论和操作技术,而不会只有在中医院或中医科才会想到应用中医护理技术。

(2)中西医护理临床课程的整合。

把中医内科护理学和西医内科护理学结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中西医内科护理学,为了彰显中医特色可以以中医内科护理学作为框架。如针对一种病症可以依据病因、分辨病症、进行检查、应用中西医进行治疗与护理等进行综合治疗;还有,可以将中医骨伤科护理学与西医外科护理学结合在一起;实现中西医儿科护理学的结合和中西医妇科护理学的整合。全面实现中西医护理学课程的整合,可以促进学生整体思维的发展,在遇到一种病症时可以自然应用中西医理论进行思考,而不将中医与西医分裂开来,使中医护理得到良性发展培养了学生的中医护理意识。

(3)扩展课程的整合。

随着护理科学的不断发展在护理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和新理论,不同学科之间出现相互渗透与相互交叉现象越来越多,如护理美学、护理教育、社区护理、老年病护理、健康教育等,因为规定每门课程都要有学分和学时,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安排大量学时;但同时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内容大量重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就不应受一本教材一门课程思维的限制,可以研究将课程设置为护理人文社科扩展课程和护理临床扩展课程,第一种课程可以包括护理美学和护理教育;第二种课程包括社区护理和老年病护理、健康护理等,在充分研究这些课程的基础上,提炼出这些课程当中的新理论和新知识,实现全面整合防止重复讲解,使用最少的教学时数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2、改革课程教学内容及教材

当前在培养护理专业人才过程中要重视培养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意识,专业课程设置中的其他专科护理当前已经依据护理程序实施,也就是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办法、护理评价。中医护理作为专科护理课程,它的实质就是护理程序,因此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讲求护理程序模式,只是专业术语是中医而已。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新入学的学生形成统一的护理认识,防止出现过于独立的中医传统理论知识,因为没有实现教学中的对接学生因为不易理解知识而导致厌学。在编写中医护理教材过程中要依据当前应用的现代护理模式,应用中医辨证护理和传统护理技术进行整体护理,对当代中医护理学逐步完善和发展。

3、改革课程教学方法及教材

主要方法就是利用任务引领教学和理实一体化教学,逐步形成中医护理知识结构。学生能够掌握中医护理知识:一是我国传统意义上的民俗常识;二是中医常识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三是中医护理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求以人为中心,人们都要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人的认知;四是网络信息利用多种渠道进行保健医疗宣传等。综合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实”,教材内容、大量参考资料、网络信息文字共同构成了“理”。在进行教材编写时不但要包括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而且还应包括职业教育改革的教学方式,如任务引领教学,出示任务或任务的一部分,以及完成任务的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完成“理”与“实”的综合运用,实现理实一体化而逐步形成中医护理知识结构。这种形式的教材改革不但为师生参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培养了学生自我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多方面表现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广清,关丽娟.中医护理特色与存在问题[J].现代临床护理.2010(02)

上一篇:国产药物洗脱支架下一篇:公告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