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董事制度重构

2024-06-26

独立董事制度重构(精选四篇)

独立董事制度重构 篇1

一、当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提名制度不能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核心, 独立董事只有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才能客观公正的行使自身的权利, 进而对上市公司进行有效的监督。提名制度是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重要环节。《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单独或者合并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 并经股东大会选举决定。”由于目前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法律上的内部人控制”现象, 即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的现象, 在这种背景下, 独立董事的产生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由控股股东或其他大股东操纵决定。而且, 独立董事与其提名人之间存在千丝万缕或潜在或显在的联系, 独立董事由大股东提名必然会削弱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致使独立董事在工作中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

(二) 薪酬制度不合理且缺少激励。

首先, 就目前来看, 由于我国控股股东控制上市公司现象严重, 控股股东代理行为普遍存在, 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是以外部人的身份介入公司事务, 对公司内部人也就是控股股东实施监督, 保护中小股东的权益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以监督人身份存在于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 其薪酬最终由被内部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发放, 其本身就存在逻辑上的不合理。其次, 我国的独立董事薪酬水平较低, 在形式上也较为单一, 且缺少相应的激励薪酬。我国上市公司支付给独立董事的薪酬主要是以独立董事津贴形式存在的固定薪酬, 其金额较为固定, 没有体现独立董事的工作业绩与其所获得报酬之间的关系, 从经济人的假设角度出发, 这将导致独立董事缺席董事会等一系列不负责任现象的出现, 不利于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

(三) 不具备独立董事行使权利的相应条件。

《公司法》关于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法律条文以及《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为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 但是, 若要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真正发挥其作用还有赖于一定信息条件, 既获取必要的信息是独立董事行使其权利的基本前提。独立董事只有及时获取公司经营和管理中真实、准确、充分的信息, 才能对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做出合理的判断, 进行有效的决策, 进而对上市公司进行规范的管理与有效的监督。纵观我国上市公司现状, 不难发现, 在公司治理中不排除控制性股东通过信息进行操纵, 利用信息不对称进行一些机会主义行为的可能性。由此看来, 如果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没有相应的信息条件作为前提, 独立董制度的作用必然会被极大的弱化。

二、独立董事制度体系的重构与完善

(一) 证监会下设专门的独立董事管理机构。

2008年, 深圳证券交易所在网站上建立了国内首个独立董事信息库, 对拟任独立董事、在任独立董事以及独立董事备选人的基本信息予以公示, 以方便上市公司及社会公众了解独立董事的基本情况, 从而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进行约束与监督。完善独立董事制度是现代公司治理框架中的重要环节, 深交所对外发布独立董事信息库, 无疑有助于加强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管理和社会监督, 为此不妨借鉴深交所设立独立董事信息库这一思想, 并进一步采纳此种做法, 建议在证监会下设专门的独立董事管理机构, 在全国范围内对独立董事进行规范系统的管理。证监会下设专门的独立董事管理机构, 应着重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对独立董事任职资格进行考核管理。

首先, 独立董事管理机构要对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进行必要的考察, 即独立董事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 包括相应的专业知识、相关的工作经验以及过硬的业务能力等硬性条件, 还包括个人思想道德素质、分析与决策能力等软性条件。其次, 建立独立董事工作档案即管理机构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情况, 包括发表意见情况、缺席和出席会议次数、被处罚情况等进行详细系统的跟踪记录, 形成独立董事工作档案。根据独立董事工作档案, 管理机构可以对独立董事的任职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 对于符合任职条件的人选, 管理机构应该组织进行定期的培训, 对于不再符合独立董事任职资格的人选应予以取消独立董事任职资格。

2、改进提名与选聘机制。

改进独立董事的提名制度, 即独立董事应由董事会提名委员会在证监会独立董事管理机构规定的人员范围内提名独立董事人选, 并提交股东大会讨论通过。股东大会讨论选举确定独立董事最终人选时, 可以考虑采用累积投票制度。首先, 由于提名委员会是在独立董事管理机构规定的范围之内对独立董事进行有选择性的提名, 这便可确保独立董事的综合素质, 进而提高独立董事参与公司决策的水平。其次, 独立董事是由一些原有的独立董事参加并领导的提名委员会提名, 并最终由股东大会讨论通过, 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独立董事被大股东操纵, 为少数股东和部分利益相关者服务。

(二) 构建全新的薪酬制度。

1、改善薪酬结构并提高薪酬水平。

独立董事是企业一系列契约关系中的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者, 其在企业中的位置与高管人员相当, 只是其本质作用与高管人员有所不同。郭强、蒋东生 (2003) 认为独立董事的本质作用是契约履行过程中其规则的监护人, 同时, 作为利益相关者分享企业控制权的替代形式。由于在企业中, 人力资本的载体控制着人力资本要素的投入, 并且这种要素的投入不可以量化, 根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如果作为人力资本要素投入者的独立董事只从企业领取固定报酬, 那么偷懒自然是其理性的选择。由此可见, 单一的固定薪酬结构对独立董事制度作用的发挥无疑是一种限制。目前我国的规定是:除津贴外独立董事不应从该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股东或有利害关系的机构和人员取得额外的、未予披露的其他利益。申富平、韩巧艳、赵红梅 (2007) 研究表明,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69.5%集中在2~5万元, 独立董事平均薪酬是3.6万元。结合目前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薪酬状况, 不难看出我国独立董事的薪酬水平偏低, 且薪酬结构过于单一。为促使独立董事充分发挥作用, 同时吸引经营管理及会计、法律专家担任独立董事, 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 在不损害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前提下, 对独立董事实施多元化的薪酬制度, 即独立董事的报酬除了固定报酬之外, 还要有股权报酬。

2、独立董事管理机构负责薪酬的发放。

笔者认为, 在进行一项制度设计时, 坚持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是十分必要的, 与此同时, 若要解决“独立性———薪酬相悖”的矛盾, 就要将独立董事薪酬的最终发放的权利交由第三方, 即由证监会下设的独立董事管理机构管理发放独立董事薪酬。在这种状况下, 独立董事薪酬的最终支付者依然是上市公司, 也就是上市公司将相当于独立董事薪酬的一部分资金交由独立董事管理机构管理, 管理机构根据上市公司实际运营状况以及独立董事工作档案的记载情况对独立董事的工作业绩进行系统的考评, 并适当考虑结合上市公司对独立董事工作业绩的评价, 最终确定独立董事的薪酬水平并进行发放。

(三) 对独立董事进行有效的激励。

独立董事作为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代理人也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激励, 独立董事的激励包括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两方面。吴勇、朱卫东 (2009) 调查研究表明, 我国上市公司中的独立董事51.72%来自科研院所, 16.38%来自企业管理人员, 13.36%来自已退休政府公务人员。可以说目前我国的独立董事大多来自社会名流, 单纯的薪酬激励不足以激发独立董事的工作积极性, 为此, 提议建立独立董事声誉激励机制。声誉激励机制就是将独立董事工作业绩与独立董事的声誉相联系, 从而对独立董事做出合理的评价。独立董事管理机构应根据独立董事工作情况及其所任职的上市公司运营情况对独立董事工作成果进行分类处理即公开表扬、不评价、公开批评、取消任职资格, 并且根据不同的处理结果对独立董事进行相应等级的评价, 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结果应记入独立董事工作档案, 并予以公示, 以此提高独立董事工作的责任感与积极性。

(四) 保障独立董事行使权利的前提条件。

1、保障信息知情权。

相对于上市公司的内部人, 以外部人身份介入公司治理的独立董事明显处于信息劣势, 为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 防范控股股东代理行为的发生, 独立董事的信息知情权必须要得到充分的保障。具体到上市公司治理中, 应加大独立董事对公司事务的参与力度, 同时建立有专人负责的信息沟通渠道, 目的是使独立董事能够及时获取公司经营管理中真实、准确、充分的信息, 以保证独立董事享有与其他董事同等的信息知情权, 且凡须经董事会决策的事项, 负责人必须按法定的时间提前通知独立董事并同时提供足够的资料。

2、建立独立董事行使权利基金。

根据《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 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进行监督, 在对公司重大交易事项做出判断前, 独立董事可以聘请中介机构出具独立的财务顾问报告, 且独立董事聘请中介机构的费用及其他行使职权时所需的费用由上市公司承担。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独立董事行使权利的资金条件远没有得到保障, 独立董事作用的发挥也因此受到了一定限制。建立独立董事行使权利基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独立董事行使权利基金应由证监会下设的独立董事专门管理机构管理。若上市公司拒绝提供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相关费用, 则独立董事可以申请使用独立董事行使权利基金。若经查上市公司控制性股东确实存在代理行为, 则控股股东应向独立董事管理机构缴纳相应的罚款以补充该基金。

试论我国独立审计法律风险责任重构 篇2

(一) 独立审计法律风险责任的意义

审计风险是独立审计执业活动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以至于国际和我国审计界都已普遍接受了现代审计是风险导向审计的观点。对于审计风险 (Audit Risk) 的定义, 国内外审计准则一般认为这是审计人员对于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的财务报表而未能适当地发表其审计意见的风险, 而未包含审计师的法律责任问题。王会金 (2000) 认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组织或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由于某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而使审计结论与客观事实发生背离, 从而受利益相关方指控并遭受某种损失的可能性。这一定义将审计风险与审计法律责任联系起来, 有助于结合现阶段的法律环境来探讨审计风险的治理。上世纪末, 国际资本市场接连发生的多起会计丑闻将审计机构推到了法律纠纷的中心, 美国安然公司的财务欺诈和破产事件甚至直接导致了原为国际“五大”事务所之一的安达信的消亡。安达信正是因为对安然公司利用复杂财务制度掩盖亏损、夸大利润的财务报表出具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而面临法律诉讼和巨额索赔, 被美国联邦法院判罪而退出审计市场的。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也发生了多起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承担法律责任的案例, 不仅给投资者带来经济损失, 而且损害了公众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甚至威胁到审计业的独立生存能力。审计风险的严重后果和广泛影响使得对其的控制成为职业界首要关注的问题, 而在一定审计制度环境影响下的审计法律风险, 也成为审计风险治理必须关注的对象。

(二) 独立审计法律风险责任的理论基础

传统的审计风险模型将审计风险分解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的乘积。2003年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理事会 (IAASB) 在其发布的审计风险准则中, 对传统审计风险模型进行了改进, 将审计风险的构成要素分为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 提出新的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MMR×DR

2006年我国发布的新《审计准则》接受了这一新的审计风险模型。新审计风险模型强调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环境, 以充分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 并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审计程序。从CPA的角度来看, 其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首先在于合理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然后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 收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来努力降低未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或漏报的可能性, 将检查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以下, 降低投资者因依靠包含重大错报或漏报的会计信息招致损失的可能性, 从而最终降低CPA由于审计活动而遭受处罚和起诉的可能性。在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审计中, 重大错报风险的主要根源是公司管理当局的会计舞弊。黎仁华 (2006) 等人运用行为经济学理论方法, 探讨了我国资本市场上会计舞弊行为的制度条件与法律特征, 建立了舞弊行为审计的技术规范, 探讨了舞弊审计的策略和方法, 有助于独立审计职业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检查风险。而另一方面, 审计法律风险主要来自监管部门的处罚和投资者由于审计报告未揭示错报、漏报而对CPA提出赔偿要求的的诉讼压力。对于CPA的法律责任问题, 李明辉 (2003) 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认为CPA如果未尽诚信义务、对财务报告发表不当审计意见, 应当对客户和第三人 (外部股东等) 承担民事责任;认为我国资本市场上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过轻, 而且存在严重的重行政责任轻民事责任的倾向。张国华 (2008) 等人也认为我国会计法律规范过于依赖行政处罚与刑事制裁, 忽视民事责任, 主张从法律层面上确定会计 (审计) 信息失真的民事赔偿责任。笔者认为, 我国独立审计的法律风险偏低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 在新《审计准则》实施以后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这可以从审计风险的传导机制上来说明。由于审计重大错报风险和检查风险都与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收集的信息有关, 因此可以统称为信息系统风险 (Information System Risk=MMR×DR) 。显然, 审计的信息系统风险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责任、法律风险之间有密切的因果关系。信息系统风险、审计责任和法律风险的关系可用 (图1) 表示。从 (图1) 可见, 如果CPA没有依据审计准则执业而出具了不实的审计报告 (未能发现重大错报漏报) , 则必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种法律责任的形式可能是被政府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或受到投资者起诉而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从理论上讲, CPA的法律风险责任应具有足够的惩戒作用和重大的经济后果, 也就是说, 应该通过一定的法律制度安排提高CPA审计违规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概率, Á并实现其行政责任和民事经济责任之间的平衡, 而且从审计关系市场化的观点看, 民事责任的追究应当优先于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 (图1) 也表明, 审计信息系统风险与法律风险之间应当是一种正相关的传导机制, 高的信息系统风险必然导致高的法律风险。在一个法制健全的制度环境下, 对独立审计市场的治理就是通过这种正相关的传导机制来约束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机构, 平衡各方的责任、利益和风险的。而从我国目前的审计执业环境来看, 对审计失败法律责任的追究往往是不完全的, 从而上述的传导机制并不是那么有效, 甚至常常是失效的, 从而使得对下述问题的研究成为必要:如何构建有效的法律和制度环境, 使CPA的利益和行为模式以提高审计质量、降低法律风险为导向;审计责任如果能够界定, 应当如何从制度上强化CPA对投资者的民事责任, 使CPA的法律风险责任与保护投资者的目标相统一。对于第二个问题, 本文研究的前提是:独立审计准则能够作为判定CPA审计责任的技术标准。由此我们先来比照一下我国现阶段审计执业制度环境的特征。

(三) 独立审计法律风险的环境特征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型适应了当前审计环境日趋复杂的形势, 特别是将环境因素与重大错报风险, 以至审计质量直接联系起来。从独立审计面临的制度环境来看,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轨时期, 制度转轨的任务尚未完成。制度转轨和市场经济转型是现阶段中国独立审计执业与发展的特殊社会背景, 这一背景决定了当前我国特殊的审计环境, 包括审计法律风险所赖以产生的环境特征: (1) 公司治理环境因素。在制度转轨的环境下, 被审计单位往往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内部控制不健全, 导致会计造假的现象普遍存在。公司大股东与管理层在自身利益导向下, 利用审计委托权胁迫CPA和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对其有利的审计意见, 严重影响CPA的独立性。审计机构独立性的缺乏成为审计风险发生的根本性制度因素。 (2) 法律法规环境因素。在新旧制度转轨时期, 法律法规不健全, 财经、审计立法滞后。审计专向性立法与《刑法》、《民法》之间、法律法规与审计准则之间对于审计责任认定的标准往往不一致, 使得独立审计执业和监督过程中无法可依、有法不依的情况层出不穷。特别是关于CPA的民事责任的立法仍很不完善, 主要是以部门规章和司法解释的形式发布, 对CPA审计失败法律责任的界定仍缺乏普遍公认的标准, 可操作性也不强。由于法制不够健全、威慑度不够, 会计违法和审计舞弊行为的法律损失成本偏低而收益巨大。 (3) 审计监管模式的行政主导性。我国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主要是财政部和证监会及他们的派出机构, 注册会计师协会等行业自律组织尚未完全脱离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 以至对CPA审计责任的追究仍然以行政处罚为主。市场经济国家通行的通过法律诉讼追究CPA民事责任的途径在我国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4) 审计市场结构因素。我国审计业务市场是典型的买方市场, 会计师事务所多数规模小、实力弱, 在审计合约的制定过程中处于弱势的一方。在这种市场结构下, 审计服务需求方和供给方在审计委托关系中地位严重不对称, 极易产生委托方利用对提供审计服务的事务所的选聘权“购买”审计意见、压低审计价格的现象。事务所为争取和保住客户不得不实行低收费政策, 迁就被审计单位的不合理要求, 使得注册会计师难以揭露被审计单位的重大错弊。可见, 审计市场结构因素也是造成审计信息系统风险偏高的重要原因。此外, 叶少琴 (2004) 认为, 我国有限责任制事务所占事务所总数和审计业务市场的比重逐渐上升, 合伙制事务所的比重下降, 不利于追究审计机构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不利于控制审计风险。吕鹏 (2005) 等人认为, 在买方占优势的审计市场上, 将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从有限责任制强制地变为无限责任制, 并不能改善审计质量。本文在探讨审计风险的治理时, 虽然注意到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也是审计法律风险的一个环境因素, 但并不主张强制要求事务所的法律组织形式从有限责任制转变为合伙制等无限责任制。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 会计信息的经济后果及影响范围日益扩大。会计信息经济后果性的扩大, 增大了注册会计师审计行为的法律责任;同时, 这种法律责任, 从审计业务关系的市场化特征和产生利益冲突各方作为平等民事主体的关系来看, 应当主要是一种民事责任。然而在我国, 在上述种种审计环境因素的影响下, 在独立审计的外部监督尚未完全脱离行政主导的情况下, 审计法律责任的追究, 特别是民事责任的追究不仅是不充分的, 而且面临成本过高等诸多困难。因此, 在探讨审计法律风险的治理对策之前, 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审计环境下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现状作一番检视。

二、我国注册会计师法律风险责任的现状分析

(一) 注册会计师法律风险概率论

根据概率论原理可以将法律风险表述为 (注册会计师未揭露重大错漏) 被追究的概率和追究后被惩处的力度的乘积。而被追究的概率又是谁可以起诉审计师以及诉讼的门槛要求两部分的函数, 这样法律风险最终是谁可以起诉、诉讼的门槛要求、惩处力度等三个因素的函数。用公式表示:CPA的法律风险损失= (谁可以起诉, 诉讼的门槛要求) ×惩处力度

这一公式表明, 法律风险的高低主要来自于利益相关者向CPA提起诉讼的可能性和诉讼导致的赔偿额的大小。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 如美国, 独立审计活动受到高法律诉讼风险的有效约束。为了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 美国建立了股东集体诉讼制度, 当股东整体利益受到侵害时, 部分股东可为全体股东利益提起民事求偿诉讼, 诉讼结果涉及全体遭受侵害的股东, 包括没有参加诉讼的股东。美国审计责任司法实践中确立了CPA的“深口袋责任”原则, 法律诉讼的主体可以是不特定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起诉的门槛也比较低。诉讼的结果常常是巨额的民事赔偿, 公司高管人员及注册会计师一旦卷入民事官司, 很可能会面临倾家荡产的命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美国会计职业界经常卷入法律诉讼中, 每年支付的诉讼赔偿金额高达审计和会计服务收入的9%~12%。由于高法律诉讼风险的存在, 特别是在本世纪以来多起会计丑闻引发的对审计机构作用的广泛怀疑和诉讼爆炸的背景下,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风险非常谨慎, 如果认为客户管理当局不诚实, 或者客户的财务风险或经营风险太高, 从而导致审计风险过高, 会计师事务所会宁愿放弃该客户, 以避免过高的风险。然而在我国, 到目前为止,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法律责任的追究仍然是乏力的和成本高昂的, 从而独立审计的法律风险是偏低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 给委托人、其它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 我国CPA审计失败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案例是很少的。 (表1) 是我国近十几年来会计师事务所独立审计失败及法律责任的部分案例。

(二) 注册会计师法律风险责任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分析这些案件可见, 对违规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主要是由监管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严重情况下由行业自律组织根据证监会的建议撤销会计师事务所, 吊销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书;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例很少, 而民事责任的追究也十分少见。据统计, 从1998年至2002年期间, 全国因为审计不实承担民事责任的审计师只有一人, 赔偿金额1万元, 承担民事责任的事务所28家, 赔偿金额864万元, 受到刑事处罚的审计师22人。同期全国受到行政处罚的CPA有687人次, 会计师事务所有1073家次。从现阶段民事诉讼的可操作性来看, 对独立审计失败的民事诉讼, 存在着起诉主体资格不明确、CPA的法律责任难以界定、诉讼的门槛要求和成本过高等问题。首先, 中小股东诉讼的门槛过高, 尚未建立股东对审计机构直接诉讼的法律制度。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由于证据收集困难、诉讼费用高而难以起诉上市公司和CPA, 或由于赔偿责任太低而不愿起诉, 使得注册会计师审计错弊的预期法律损失成本很小。其次, 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有待明确。长期以来, 由于CPA、会计师事务所并没有完全成为独立承担风险的责任主体, 和审计责任界定缺乏《独立审计准则》这样的技术标准, 审计失败的风险相当程度上仍然由广大的投资者承担。近年来, 关于审计准则在CPA法律责任追究中的法律地位问题已经有了进展, 2007年6月11日,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司法解释 (下文简称《司法解释》) 规定: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法律法规、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依法拟定并经国务院财政部门批准后施行的执业准则和规则以及诚信公允的原则, 出具的具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审计业务报告, 应认定为不实报告。明确将审计执业准则体系纳入法律程序范畴, 进一步确立了执业准则在司法判决中的法律地位。但审计准则在CPA审计侵权民事诉讼中能否真正成为有力的司法依据, 还有待进一步的立法来保障, 并需要司法界和会计职业界在CPA民事责任界定问题上取得共识。最后, 对CPA民事责任的处罚概率不大, 民事赔偿风险偏低。这一点在 (表1) 相关案例“审计责任的追究”中可以得到印证。由于民事赔偿责任追究困难, 受虚假信息误导损失惨重的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往往很难得到经济赔偿。关于CPA的民事赔偿责任, 前述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定:注册会计师存在故意违反审计准则的行为应当认定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因过失出具不实报告, 并给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 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其过失大小确定其赔偿责任。也就是说, 会计师事务所存在故意错弊行为时与被审计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若是过失行为则承担补充赔偿责任, 事务所和CPA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时仍然是“不独立”的, 难以实现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当前对CPA民事赔偿责任的追究一方面是CPA和事务所难以独立应诉, 另一方面的主要困难是取证难度大和诉讼成本 (经济成本、时间成本) 过高, (表1) 中东方电子案例诉讼的历时之长和会计师事务所迁移更名的事实印证了这一点。在目前的审计法律环境下, CPA法律责任的不完全性降低了审计舞弊的法律风险, 审计业务买方市场的特点又使得CPA揭示重大错报的动机不足, 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审计的高信息系统风险、低收费为审计低法律风险所抵消, 难以对CPA产生有效的利益导向和风险约束以避免层出不穷的审计失真现象。由于独立审计的法律风险, 特别是民事法律责任风险偏低, 审计舞弊的高收益和低法律风险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不对称现象, 会计舞弊和审计失真的后果主要由广大的投资者承担。要有效地治理审计失真和审计风险, 必须重构独立审计的法律风险责任, 通过加大对会计、审计舞弊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审计法律风险来促使CPA和事务所主动提高对错误和舞弊的关注度, 从根本上控制审计风险。

三、独立审计法律风险责任重构对策

(一) 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修订《注册会计师法》和其他相关法律, 在现有行政处罚相关规定的基础上, 加大对审计错弊的法律责任的惩处力度, 尤其是强化会计、审计舞弊行为人的民事责任赔偿机制, 从经济方面促使注册会计师严格遵照独立审计准则来执业, 减少重大过失, 防止欺诈和舞弊。在会计和审计责任的追究过程中, 既要加大对造假公司管理当局的处罚, 又要适当降低对注册会计师的诉讼门槛, 提高违规和有过失的CPA受到民事诉讼追究的概率, 从而提高CPA和事务所对审计法律风险的敏感度。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适当扩大可起诉注册会计师的主体范围, 如直接第三者可作为原告起诉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适当降低起诉门槛, 实行中小股东诉讼的举证责任倒置, 以促使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对风险保持较高的职业谨慎性;建立股东 (个人或集体) 直接诉讼制度, 降低投资者的法律索赔成本;逐步建立会计师事务所和CPA个人的独立应诉制度, 提高CPA民事赔偿责任的上限, 如按不实审计金额的一定倍数予以赔偿等。强化CPA民事赔偿责任的目的主要还是促使CPA在承接审计业务时充分识别风险因素、谨慎执业, 而并不期望过度放大CPA的审计责任, 落入类似西方审计界的“深口袋”困境, 因此CPA的民事赔偿金额也应有上限的。

(二) 充分发挥审计行业组织作用

以市场化的行业自律监管部分取代政府行政监管。独立审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审计质量的提高, 审计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的降低是在审计市场上的供需双方长期反复博弈的过程中实现的, 政府的作用主要是制定市场上的“游戏规则”, 维护良好的审计法制环境。因此, 平时对CPA的审计风险教育、法制教育应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会员中进行;对社会影响不大的审计违规案例先由注协进行内部惩戒, 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的案例经民事诉讼途径解决, 只有对资本市场上有关公司的股票交易产生重大影响、涉及的投资者人数众多、社会影响面广的审计舞弊案例, 才由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出面给予严厉处罚、以至追究刑事责任。

(三) 建立健全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保障制度

健全注册会计师职业风险保障制度, 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或购买责任保险, 使注册会计师能够分散和转移未来可能承担民事责任的风险。我国现有的注册会计师责任保险是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2000年年中推出的。该险种的出台, 在我国开创了CPA责任保险的先河, 但存在保险范围窄及保险责任界定不够明确的问题。另外, 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审计收费本身就大大低于国际同行, 而且审计收费由于行业间的过度竞争存在着不规范的地方, 这都影响了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抗风险能力。因此, 有必要通过立法和颁布行政法规的方式, 逐步完善CPA职业风险保障和责任保险制度。

(四) 优化审计市场结构, 改变独立审计市场无序竞争的局面

进一步继续推动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 培育有社会公信度、有实力的大所, 通过提高审计供给市场的集中度, 增强会计师事务所在承接审计业务, 特别是上市公司财务报告鉴证业务时的议价能力和承受风险的能力, 使事务所的行为以提高审计质量和执业水平为导向, 而不是以低收费来争取客户。

(五) 强化《独立审计准则》的法律地位

将《独立审计准则》列为审计责任界定的司法依据, 在此前提下建立审计责任鉴定制度。审计责任鉴定是经济审计案件审理中一项重要的司法鉴定制度。审计责任的鉴定应以《独立审计准则》和相关法律为依据。建议由注册会计师协会出面, 成立一个法律界、企业界和注册会计师业内人士组成的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 以《准则》和《注册会计师法》为主要依据, 专门负责司法审判中的审计责任鉴定工作。作为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界定的权威机构, 该机构出具的鉴定报告应同法医鉴定等司法鉴定报告一样, 成为庭审的有力证据。这样, 既可以防止法律界在会计舞弊诉讼中错怪注册会计师, 也可以防止注册会计师以法律界不懂审计专业标准为由, 推卸责任。CPA法律责任鉴定委员会的成立与运作既要考虑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利益, 更要考虑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做到“独立、公正、客观”, 才能取信于社会公众。

参考文献

[1]王会金:《风险导向审计》, 中国审计出版社2000年版。

[2]黎仁华:《资本市场中舞弊行为的分析判定及其审计策略》,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3]李明辉:《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法律责任之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4]叶少琴:《中国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年版。

[5]吕鹏等:《有限责任制、无限责任制与审计质量:一个博弈的视角》, 《审计研究》2005年第2期。

[6]朱锦余:《审计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独立董事制度重构 篇3

关键词:经管类,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0 引言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等文件,为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工作指导。而作为以应用性为主导而又兼具一定学术性培养的独立院校也同样如此,它既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又要对现实的职业岗位要求有所超越。本文源于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的思考,种种思考都聚集于一点,那就是作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定位,独立学院要特别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1 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过程中尚存问题

1.1 实训基地条件差,不能满足高等教育要求

首先是实训基本条件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只有部分专业能做到“边做边学、学做合一”;其次是实训场地不足,无法满足生产性实训的需要,场地问题是制约独立院校开展校企合作、实现生产性实训的瓶颈;其三是具有生产性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功能的设备不足,不能吸引企业来校开展合作,校企合作层次普遍偏低、深度不够。

1.2 实践环节体现得不够充分

在目前独立学院的课程安排中,实践就是指规定时间的见习和实习,不同院校安排实践的时间长短各异,从一两周到三四个月不等。实习往往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有些学校甚至不干预实习的过程。[1]

2 多元的基于实践实习基地建设的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

2.1 实践教学体系的驱动系统

2.1.1 教师观:由知识掌控者向交往促进者转变

本课题组研究发现,有关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在这些大的关系型主题下,簇拥着一些教师“文化主位”的本土概念和研究者“文化客位”的分析概念或二者之间的交织。随着课题研究的继续开展,有关实践性知识的定义和内容的探讨还在继续。

2.1.2 课堂观的转变:从预设性思想到生成性思想

以创新教育为引导,充分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的作用,提出一种集“学习—创新”为一体的创新型学习模式,把创新教育的有关内容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2 实践教学体系的主导系统

2.2.1 基于互利双赢的校企战略联盟

当前,破解经管类学生实习之难题,其答案在于与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合作关系。[2]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校企联盟的形成同样有赖于互利基础的安排。

2.2.1. 1 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教学改革。充分研究校企合作下

应用创新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计划、培养方法等;另外,派遣学生到国内知名企业进行实训、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

2.2.1. 2 与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创新基地。产学研创新基地是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平台。

2.2.2 基于实践教学资源合作开发的战略联盟

制度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求而言总是有限的或稀缺的,正因为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类需求的无限性,在任何社会、任何地方都必然会发生争夺资源的竞争和分享现有资源所引起的利益冲突。基于实验教学软件资源合作开发的联盟,就是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层次和特色定位,自主提出相关环节实践教学软件设计的基本思路、目标和设想,并通过与其他同类高校、科研咨询机构、软件开发公司、企业组织的相关力量建立联合开发团队,克服自身能力局限,提高实践教学软件开发的开发进度及其科学性、准确性,同时确保自身的特色。这种基于实验教学软件资源合作开发的联盟,通过共同支付软件开发费用,共同承担开发风险,共同享有开发成果等协同,不仅可以降低单个高校的财务压力和风险,为高校实践教学软件的开发解决巨额资金来源,而且可以促进高校之间相互学习和知识互补,促进跨区域高校实践教学资源开发队伍的形成,并使各方原有的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3]

综上所述,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4]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独立学院要不断研究和探索、完善创业人才培养模式,让创业教育活动进一步理性和科学,并通过社会各方的联动与互动,引导、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创业成功。

参考文献

[1]石伟平主编.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12):12.

[2]高中玖.校企合作互惠共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8).

[3]肖炼刚,江海傲.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高技能人才[J].化工职业技术教育,2008,(3).

独立董事制度重构 篇4

1 应用型视角下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据课题组文献及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尽管近年来, 高校国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尤为如此, 从应用型视角看,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课程目标:缺乏明确的应用型学习要求。

调查显示, 绝大多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主要分两类:一类是公共必修类, 即大学英语课程;另一类是专业必修类, 即专业英语课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 在调查过程中并未发现有学校将之与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要求及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作匹配性规定。至于专业英语课程, 主要为外贸英语口语、听力、外贸函电、及部分双语教学课程等, 该类课程尽管在其课程目标中谈及应用型方面的要求, 但并未作明确、具体地目标分解, 导致具体教学过程中仍以语法、词汇的学习为主, 与基础英语的教学区别不大, 主要表现为:重知识的获得, 而轻能力的提高, 过分强调考试、过级目标, 忽视不同专业特殊化的教学需求等。

2) 课程内容:缺乏系统的应用型学习设计。

综观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 均提及应用型方面的要求。但从所选择的教材及实际教学内容看, 由于缺乏系统的设计, 其应用型学习目标将难以达成, 主要表现为:一是静止、僵化、且千遍一律的课程内容严重脱离学生未来的实践需求, 大学英语采用统一的教材, 内容忽视对象的差异, 专业英语教材则更新缓慢, 不能反映实践变化的需求。二是以词汇、语法为主的内容传授方式, 更使得英语学习与专业学习的结合, 知识学习与能力习得的结合成为空谈, 应用型学习目标当然也不可能实现。

3) 课程策略:缺乏有效的应用型学习整合。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建设策略有其特殊性要求, 它需围绕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进行科学地整合。然而, 由于多数独立学院的专业建设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其各类策略与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匹配度往往不高, 也缺乏有效的整合, 主要表现为:一是课程策略设计缺乏应用型导向, 课程策略的形成与组合缺乏团队合作及科学论证, 更缺乏相应的理论研究;二是课程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开发之策略的重视不够;三课程策略缺乏柔性, 对课外学习及教学资源的整合不力。

4) 课程管理:缺乏科学的应用型学习规范。

现实表明, 目前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尚无科学的范式, 这给国贸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主要表现为:一是没有形成应用型教与学的团队, 往往是教师或学生个人的行为;二是没有树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学生的能动性调动不足, 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不能得到有效提高;三是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与学的管理制度, 不仅学校、系部组织层面, 而且教师、学生个人层面均缺乏一定的管理制度, 应用型教与学缺少方向的指引及科学的评价, 大多仍采用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

5) 师资建设:缺乏战略的应用型学习规划。

应用型导向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提出、设计、实践需一定的组织保障, 而目前情况是大多数独立学院缺乏相应的师资保证, 也还没有进行相应的师资建设战略规划, 主要表现为:一是独立学院管理层缺少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应用型教与学的发动者、组织者、引导者, 也缺乏一定的相关管理经验;二是有关各方缺乏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应用型教与学方面的研究, 没有形成相应的研究团队;三是大多数独立学院目前均缺乏有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应用型教与学指导经验的师资, 也缺乏相应的师资培训规划及活动。

2 应用型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建构方略

下文从应用型视角, 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管理等维度, 对国贸专业的英语课程进行重构。

1) 课程目标。

从应用型视角对国贸专业英语课程进行重构的首要任务就是合理设定课程目标体系, 下文将从总目标和分类目标二个层次进行论述。

总目标。依据独立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及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结合社会匹配的职位需求, 课题组认为应用型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总目标为:一是使学生掌握扎实的语言应用基础;二是让学生获得实践应用的体验;三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使学生学会分享与合作;五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的意识。

分类目标。在此, 我们从功能的视角将课程目标分为情感、能力、知识三类。这里将情感目标置于首位、能力目标在其次、知识目标置于最后, 其目的在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强化应用型的人才培养定位, 以迎合用人单位及实践的需求, 体现应用型学习的内在要求。其中, 情感目标主要包括:实践精神、实践道德、实践态度及实践兴趣的培养, 合作与分享意识的形成, 跨文化意识的提高等;能力目标主要包括:作为基础的语言应用能力, 作为探究的问题发现能力、信息利用能力、综合思考能力、合作交往能力及主动学习能力等;知识目标主要包括:对语言知识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 对学习方法、过程及模式的熟悉, 并学会对学习成果的写作与表达等。

2) 课程内容。

在课程目标确立之后, 接下来就必须依据目标的要求, 以应用型为视角, 科学、系统地选定课程内容。一是大学英语教材不应是统一的、唯一的, 应结合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选用丰富、多元且能柔性调整的课程教材内容, 做到教材内容与专业结合、教材编排与应用型匹配;二是专业英语教材不应是固定的、唯一的, 应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及社会实践的需求科学遴选, 并注重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三是应降低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内容, 增加语言技能和文化方面的学习内容与活动, 以提高学生实践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四是基于学生已经获得的学科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体验基础之上, 因地制宜地发掘课外学习与实践资源, 并重视资料积累和学会共享。

3) 课程策略。

要实现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应用型学习的目标, 就必须调整原来的课程教学策略, 围绕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对各类课程策略进行科学地整合。一是以应用型为导向设计各类课程策略;二是确定课程策略的设计原则与规范;三是在课程策略的形成中充分发挥教学团队的作用;四是加强应用型导向课程策略的相关理论研究;五是把学生实践兴趣的激发、合作精神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创新能力的开发等作为策略选择评判的重要指标;六是提高策略的应用柔性及整合力度。

4) 课程管理。

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应用型学习目标的实现, 要求对课程的实施进行有效管理。一是加强组织建设, 组建应用型学习指导师资团队, 强化应用型学习意识, 开展应用型学习指导师资培训及针对学生的应用型学习讲座活动, 形成有利于应用型学习的氛围;二是建构有效的应用型教学模式, 并制订与之匹配的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管理制度;三是调整相关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案、考试或考核大纲等, 应减少精读课时、增加听说写课时, 减少基础英语教学课时、增设专业英语及实用英语课时, 减少必修课、增设选修课, 减少讲解课时、增加探讨及课外实践课时;四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 充分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 为学生应用型学习的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3 结束语

应用型导向的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 是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也是国贸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体现, 更是复合型外贸人才培养的需求。但由于目前独立学院国贸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中还存在诸多不利于应用型学习开展的因素, 要真正实现对其英语课程的重构, 在实践中时须把握一下几点:一是学校领导、尤其是一把手和分管教学领导的大力支持是开展应用型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二是教师和学生对应用型学习重要性的充分认知是进行改革的前提因素;三是处理好精读课时与听说写课时、基础英语教学课时与专业英语及实用英语课时、必修课与选修课、讲解课时与探讨实践课时的关系是确保应用型教学改革顺利进行的保障因素;四是开发有效的课外资源是开展应用型学习的支持因素。

参考文献

[1]蔡小娟.国贸专业商务英语教学与实践能力培养分析[J].经营管理者, 2011 (21) .

[2]杨秀宁, 周瑞珍.研究性学习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重构[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2009 (9) .

[3]毛文莉.加强国贸学生专业英语能力对策分析[J].商场现代化, 2006 (8) .

上一篇:肠道酶活性下一篇:集装箱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