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性问题

2024-07-06

常见性问题(精选十篇)

常见性问题 篇1

关键词:清创缝合术,常见性问题,预防措施

开放性损伤需要及时对伤口进行清创和缝合。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 清创缝合术还存在一些问题, 为了对这些问题和预防措施进行分析, 我院选取了70例患者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1年6月-2014年6月收治行清创缝合术的患者70例, 男38例, 女32例, 年龄21~72岁, 平均 (42.5±10.2) 岁。从外伤的部位来看, 头部外伤27例, 手部外伤21例, 足部外伤18例, 其他部位4例。

方法:对他们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对其中的常见问题进行总结, 并讨论其预防措施。

统计学方法:将数据录入到SPSS18.0软件中做数据描述, 并计算各指标。

结果

本70例患者中, 伤口周围清创不彻底18例 (25.71%) , 伤口周围消毒不完全15例 (21.43%) , 伤口清理不当17例 (24.29%) , 没有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12例 (17.14%) , 止血或引流不当8例 (11.43%) 。

讨论

清创缝合术常见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1) 从上述结果可知, 清创缝合术中常见性的问题有5种, 具体为:a.没有对伤口周围的皮肤进行彻底清理;b.对伤口周围的皮肤消毒不彻底;c.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清理伤口;d.没有严格进行无菌操作;e.没有进行正确引流。以上问题是导致术后伤口感染或愈合延迟的主要原因, 会给预后带来不利影响。 (2) 造成以上这些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a.对伤口周围皮肤上的污垢进行彻底清洗是避免伤口感染的主要措施, 但是在进行清创缝合术时, 很多护理人员和医生并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 很容易被忽略, 尤其是基层医院比较多见。b.主要的原因就是皮肤消毒的范围较小, 无法满足手术操作的需求[1]。c.损伤程度较重, 失活或坏死组织太多。d.手术操作人员的无菌意识不强、手部消毒不彻底、无菌手套质量不达标、未按要求在切口覆盖无菌巾, 或者是只用简单的无菌纱布来代替等都是导致无菌操作不当的主要原因。e.在术中没有对患者进行彻底止血, 或者是在缝合过程中留有死腔, 再加上没有放置引流物, 就会让伤口发生内出血[2]。

预防清创缝合术常见问题的措施:虽然上述5种问题的产生都有具体的原因, 但是对这些原因进行总结, 不难看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手术操作的不规范性, 所以要想预防上述问题的出现, 严格按照手术要求进行操作才是最根本的, 具体的预防措施如下: (1) 做好术前准备工作:a.对伤口及周围的皮肤进行处理:可以先用无菌纱布将伤口覆盖, 然后再进行周围大面积皮肤的清洁处理, 最后擦干。b.选择合适的手术体:根据患者伤口的实际情况, 可以选择仰卧、俯卧或侧卧等方式。c.清洗伤口:用浓度1%的双氧水清理伤口, 再用生理盐水多次冲洗, 清洗干净后伤口部位仍需要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并擦干周围的皮肤[3]。d.皮肤消毒:严格按照无菌操作的要求进行消毒, 并更换伤口部位的纱布, 然后使用0.1%的活性碘进行消毒[4]。 (2) 严格按要求清创:a.对皮肤的清创:需要根据伤口的部、面积、损伤程度等扩大, 消除张力, 并让伤口暴露。若为四肢创伤, 可沿着垂直轴的方向切开;若在关节处, 则可选择S或者Z的形状切开。将切口边缘的切除范围控制在2 mm左右[5]。b.对肌肉组织或者肌腱的清创:首先将失去活性的肌肉组织予以切除, 并将血块和异物清理干净。如有必要, 还可以从对侧切开进行引流。c.对血管和神经进行清创:在清创时既要将受到污染的部分切除, 又要尽可能地完整保留组织, 为修复提供方便。d.骨清创:在清创时, 要尽可能地避免骨外膜损伤, 如果已经受到污染, 需要将其表面进行切除, 尤其是骨折端的清创, 除了要彻底清理干净之外, 还需要保留它的完整性, 这样才能促进愈合。 (3) 按要求进行缝合:一般仅伤及皮肤和皮下组织的伤口, 如无皮肤缺损, 可用细丝线按解剖层次分层缝合, 皮下脂肪较薄时, 也可将皮肤、皮下组织一次缝合。皮肤少量缺损、缝合后皮肤张力较大时, 可在切口一侧或双侧做减张切口, 使原伤口得到良好对合, 减张切口可缝合也可以不缝合, 由其自然愈合。

综上所述, 清创、消毒不彻底, 清理不当, 未严格无菌操作和引流不当是清创缝合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规范手术操作才可以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李波.芦山地震医学救援中实施清创缝合术309例分析[J].人民军医, 2013, 12 (9) :989-990.

[2]李玉姣.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患者负性情绪应激反应改善的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 2014, 9 (7) :862-863.

[3]刘曼华.眉外伤清创缝合术中易被忽视的美学问题[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 2011:1.

[4]张广芹.门诊清创缝合术患者健康教育时机、方式的调查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26 (3) :71-72.

常见性问题 篇2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由于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合作学习成为了本次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但是,笔者在大量的听课活动中发现,由于一些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正确把握,表面化、形式化地理解其意义,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了这种学习品质的提升。

常见问题一:小组成员间缺乏必要的人际交流和小组合作技能,不具备合作的心向和倾向性,学生本能地不知道怎样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互动。有的小组一看就知是在公开课、研讨课时临时凑合而成,缺乏必要的训练。当问题出现时,学生之间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对方,信任对方,并进行清晰正确地交流;当产生不同意见时,不能建设性地解决矛盾冲突。

常见问题二:小组合作学习前,教师缺乏必要的讲述,由于一有问题马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或任务布置过于简单,学生没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步骤,问题本身也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不理解将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同样由于缺乏必要的讲述,无法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地把未知信息与已有的认知经验联系起来,选择最佳的学习起点,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常见问题三:教师为了让学生能有广泛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要学生合作讨论,似乎只有让学生合作讨论,才能解决问题,造成:

1、由于没有根据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而采用合适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同样由于单一方式方法的刺激,学生逐渐感到厌倦。

2、一些没有思维容量,甚至是一些根本就不屑一论的问题充斥其中,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半功倍。

常见问题四:问题一出现,教师不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就组织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匆忙展开讨论,要么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自我观点。这样的合作学习不但解决不了疑难,反而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有悖于合作学习之真谛。

常见问题五:学优生在小组中处于主宰地位,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学困生则处于从属或忽略地位。在合作学习时,学优生往往具备了合作交流的某些条件和要求,成为小组内最活跃的一分子,他们的潜能得到了发挥,个性得到了张扬。而一些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稍逊,往往总是落后优等生半步,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被变相剥夺了学习的权利。

常见问题六: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听不清究竟谁的思维不严密,谁的思维缺少条理性。教师对小组学习缺乏必要的计划、调控等组织技能。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教师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们进行帮助。

基 本 对 策

综观上述诸多问题,我认为症结在于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是对合作学习表面化、形式化的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大力倡导学习方式转变的同时,我们首先应该全面完整理解其意义,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①。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但是,我们应明确,这只是有效学习方式中的一种,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学习方式,实现方法方式的多样化是非常重要的,要避免“将所有的鸡蛋放入合作学习之篮”。②

其次,要有一定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一般控制在4——6人,由于是一个小集体、小社会,因此在开展合作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社会技能,也就是说要有一定准备和必要的训练。比如教师要告诉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是有用的,它是如何展开的,教师对他们的期望是什么?教给学生必需的合作技能,如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善于倾听对方;不同见解,要等对方说完,再补充或提出反对意见;对对方的精彩见解和独立观点,要通过表扬、鼓励形式,达到相互支持;碰到困难和分歧较大之处,要心平气和,学会反思,建设性的解决问题。当然,这一些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是不可能一朝一夕习得的,要有意识的长期培养,潜移默化。

第三,在小组合作前,教师要做适当的讲述。讲述的目的主要有三: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告诉学生他们会学习什么,他们必须掌握什么;

3、将新信息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联系起来,为学生尽快地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提供必要的帮助。为了保证讲述的有效性,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方式来呈现信息,一般情况下教师的讲述的量要适当,不宜太多太少,抓住学生在学习中需要记住或使用的重要内容来讲。为了提高效率和缩短宝贵的时间,可采用例子或图例来增加讲述的清晰度,必要时在讲述结束前可向学生提问以确信他们理解了讲述的内容。如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时,教学“抓花生米”这一环节时,教师应讲清要求:

1、每组先派一名学生抓花生米(出示卡片:一人抓);

2、抓花生米时要求只能抓一把,但要尽可能多抓,如果抓最少的意义不大(出示卡片:抓一把,尽量多);

3、再让两仨人猜一猜,这一把花生米有多少粒(出示卡片:“猜粒数”);

4、再由一个人数一数有多少粒(出示卡片:数一数);

5、讨论:抓一把花生与抓一把糖果的粒数,哪个多,为什么?(出示卡片:数一数)。这样把教材操作部分的步骤交代清楚。由于环节多,学生记不住,就出示卡片帮助学生明确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这样,小组学习就能有条不紊、按部就班地展开。当然,课型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可适当灵活调整。

第四.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合作学习旨在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的目的。但是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既然所有这些合作学习的类型都采用了一定数量的独立学习,那么你也要善于促进学生的独立学习” ③。学生要参与讨论,参与探究,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前认知能力作为基础,而个体的独立思考是无法由别人或小组来替代的。只有在学生思考到达一定的程度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也只有在此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观点的针锋相对和正面交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参与讨论或探索之前,一定要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思考的时机。

第五,要正确处理异质学生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小组合作学习采用异质性混合小组为多。在组成小组成员时,一些学优生出于小组荣誉的考虑,会拒绝或排斥学困生,此时教师要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并要激发其相互帮助的学习动机。在学习过程中,学优生凭借其优良的素质,很有可能在小组中扮演着核心人物,主宰着整个小组。为了不使学困生变得更加胆小怯弱,避免学困生的被动性,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其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度和自尊性。同时应尽量发现这些学生的长处,并加以发扬,以扬长避短,建立自信,从而能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教师对学优生要进行适当的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帮助,与其他学生形成协作友谊的关系,从而使自己的举止更为得体,更能尊重他人,更具有分享精神,并在分享中体验自身的价值。

最后,作为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在实施这种学习方式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如具备对异质性小组进行、调控、促进等组织技能,及时地诊断与处理问题,当学生和小组面临问题时,能进行辨别、分析,并对学生进行帮助,对学生学习进行有效的调控和促进。通过新课导言的设计,问题情境的创设,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产生合作学习的冲动和愿望。在合作学习中,要巧妙地把你对学生个人和小组行为的期望传递给学生,从而激活学生的互动技能和社会技能。在合作学习中要尽量多走动和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教给学生一些探索、发现的方法,让学生会探索,会发现,不断引发学生思维碰撞,把学生的探索引向深处。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主要参考文献:

①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肖川

② 《教学行为策略》P199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1月

时绮等译

③ 《教学行为策略》P194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1月

男女最常见的性误解 篇3

男性不喜欢拥抱

在性生活之后,男人很容易恢复平静,但女性恢复的时间较长。对男性而言,他的整个性系统可能已经停止工作,但此时女性仍然渴望拥抱,甚至是更多的爱抚。因此,如果此刻男性呼呼大睡,女性不要据此认定对方感觉迟钝或不爱你,他可能只是刚才太投入、太累了。可见,女性应当把男性在性生活后的疲劳状态,看作是对性生活质量的肯定。

影响男性的性欲因素很少

身材、眼神、某句话,都可能影响男性的表现。在性问题上,男性会遇到很多与女性相同的问题:感觉自己身材不好,没有吸引力,在性生活过程中不希望被看到裸体。如果男性受到多重压力,会让他们感到焦虑,性欲也会随之降低。

男性应该时刻准备享受性爱

情况绝非如此,要知道男性也有各种各样的烦心事。更为重要的是,性欲来自大脑,而非下半身。

男性最常出现的误解:

所有女性都希望浪漫而非狂野

女性并不像男人所想象的那么“纯洁”,像个小精灵。其实,女性可以和男性一样狂野。有研究证明,性幻想比浪漫更容易使女性兴奋。性是多维的、有技巧的,不妨从浪漫过渡为狂野。

女性喜欢性爱技巧丰富的男性

现实生活中,女性并不希望男性总是变换姿势。她们要的是男性能花更多时间,让她们兴奋起来。当今社会,性广告、性笑话铺天盖地,导致男性认为自己必须像情色电影明星一样,才能吸引女性。

女性会和自己保持同步

常见性问题 篇4

(一)从事前台报账的工作人员缺乏热情

众所周知,因为面临高校全体师生,所以从事前台报账工作的人员需要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通常报账大厅人流量大,其环境也会很恶劣。为了应对全校办理事务的师生,工作人员只能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下处理事务,可以说没有放松的机会。如此高强度与压力的工作却没有优渥的待遇,再加上因为制度问题,报账人员的晋升机会也比其他岗位较少。上述的问题就导致高校财务报账人员在工作中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工作过程中经常推诿、拖延是常事。甚至有一些工作人员违背职业道德,致使财务管理工作混乱,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整体形象。

(二)欠缺与高校师生的信息沟通

通常来说,财务报账工作进展的效率与质量取决于工作人员与全校师生的信息交流。但是通过调查我们不难发现,大多数的财务保障人员往往因为众多的原因导致服务质量与效率严重低下。具体主要体现在报账人员欠缺与全校师生、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与交流上。 因为没有沟通的渠道,导致了不论是教师与学生,还是其他部门,不能给与报账人员以相互理解和尊重的态度。除此以外,从事报账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及时更新需要大家了解的信息,即使有所更新也有可能信息不全。这也造成了高校师生在面临问题时比较茫然,自然而然的就责备报账人员。即使有一些师生抱着沟通了解的态度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解答的效率也会导致师生不满,严重影响了学校财务管理的形象。

(三)高校财务前台报账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财务前台报账工作人员需要处理的业务也越来越多。但是众多财务前台报账人员却没有这样的意识,仅仅认为他们的工作是进行简单的会计核算。这样的态度导致了报账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底下,不能很好的为前来办理业务的人员服务。

二、提高高校前台报账管理服务的策略与方法

(一)通过财务管理内部激励机制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以更高效率进行工作。从高校财务前台报账人员来说,可通过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第一,目标激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分析理论,目标激励对于报账工作人员的激励具有重要的作用。作为高校职工的一份子,他们已经满足了生存需求的标准,向更高层次的需求迈进。所以,通过目标激励,可以让员工把个人目标与学校目标充分结合,使其充分认识到努力工作不仅可以保障自身的生存需求,还可以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这样一来,报账工作人员就能认识到前台报账工作不仅仅是自己谋生的工具,还代表了高校整体的服务形象。这样一来,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就被激发。

第二,竞争激励。把竞争机制加入到前台报账管理工作中,也可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一般来说,竞争机制引入后,人们就很容易认识到如果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只能被优胜劣汰。高校相关管理人员可以统计每月报账人员工作效率、质量以及被投诉频率,并将之公布, 那么这样一来,相信很多原先得过且过的职工就会从新燃气工作的热情。甚至一些员工还会感受到自己所面临的危机,从而加强自己业务能力的提高,不断进行培训与充电,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进行适度的负激励。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负激励与奖励同样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奖励,可以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工作态度积极的工作人员,使其认识到只要努力工作,必然得到奖励;而惩罚则可以一定程度遏制工作中的不正之风。需要注意的是,不论是奖励还是惩罚,都必须适度。这样一来,管理者就需要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机制对每一报账人员的工作效率、质量与服务态度进行考核。

(二)完善与健全高校的财务信息沟通网络,提高沟通效率

目前来说,高校的网络平台建设都比较健全、先进。所以,高校财务前台报账人员就可以利用高校的信息网络优势,健全与完善财务信息沟通网络。这样一来,通过完善的信息渠道,为高校师生宣传前台报账的工作流程,并借此及时为师生答疑解惑。并且,通过网络平台,全体高校师生都可以及时查询相关财务信息。此外,信息沟通平台的构建也可以加强师生与报账工作人员的交流,不论师生有什么疑问,都可以在线向工作人员进行咨询,相关工作人员也可以及时解答师生的疑惑。不仅如此,师生还可以根据报账人员的服务态度,在网络平台上对其进行打分、评价,这也是考核工作人员的依据之一。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高校也必须充分认识到,只有竞争才能得到发展。而这又需要以提高高校财务部门的管理作为前提。在这样的情况下,从事高校财务前台报账的工作人员只有提高整体素质,保障其服务质量,才能推动高校财务管理的发展。因此,高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通过内部激励机制、加强财务信息网络平台的建设才能保障前台报账人员的服务水平,使得高校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捷,柏胜.市场营销中接触点管理在高校财务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财会研究,2006

[2]王春举.高校财务管理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与对策[J].教育财会研究,2006

引起心源性休克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 篇5

1、心肌收缩力极度降低呆导致心源性休克:

包括大面积心肌梗死,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如病毒性,白喉性以及少数风湿性心肌炎等),原发性及继发性心肌病(前者包括扩张型,限制型及肥厚型心肌病晚期;后者包括各种感染,甲状腺毒症,甲状腺功能减退),家族性贮积疾病及浸润(如血色病,糖原贮积病,黏多糖体病,淀粉样变,结缔组织病),家族遗传性疾病(如肌营养不良,遗传性共济失调),药物性和毒性,过敏性反应,心肌抑制因素(如严重缺氧,酸中毒,药物,感染毒素),药物(如钙通道阻滞药,β受体阻滞药等),心瓣膜病晚期,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扑动或颤动),以及各种心脏病的终末期表现。

2、心室射血障碍导致心源性休克:

包括大块或多发性大面积肺梗死(其栓子来源包括来自体静脉或右心腔的血栓,羊水栓塞,脂肪栓,气栓,癌栓和右心心内膜炎赘生物或肿瘤脱落等),乳头肌或腱索断裂,瓣膜穿孔所致严重的心瓣膜关闭不全,严重的主动脉口或肺动脉口狭窄(包括瓣上,瓣膜部或瓣下狭窄)。

3、心室充盈障碍:

包括急性心包压塞(急性暴发性渗出性心包炎,心包积血,主动脉窦瘤或主动脉夹层血肿破入心包腔等),严重二,三尖瓣狭窄,心房肿瘤(常见的如黏液瘤)或球形血栓嵌顿在房室口,心室内占位性病变,限制型心肌病等。

4、混合型:

即同一心源性休克病人可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因,如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其心源性休克的原因既有心肌收缩力下降因素,又有心室间隔穿孔或乳头肌断裂所致的血流动力学紊乱,再如风湿性严重二尖瓣狭窄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风湿活动时引起的休克,既有风湿性心肌炎所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因素,又有心室射血障碍和充盈障碍所致血流动力学紊乱。

5、心脏直视手术后低排综合征:

多数心源性休克病人是由于手术后心脏不能适应前负荷增加所致,主要原因包括心功能差,手术造成对心肌的损伤,心内膜下出血,或术前已有心肌变性,坏死,心脏手术纠正不完善,心律失常,手术造成的某些解剖学改变,如人造球形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引起左室流出道梗阻,以及低血容量等导致心排血量锐减而休克。

心源性休克饮食的注意事项

1、恢复期心源性休克饮食注意

心源性休克患者一般每天热量可保持在1000千卡-1200千卡左右。足量的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利于病损部位的修复,乳类蛋白、瘦肉、类、蔬菜、水果等均可食用,特别是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性质疏利通导,宜经常摄食。每天的饮食中还要含有一定量的粗纤维,以保持大便通畅,以免排便费力。此外,恢复期后,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还应包括维持理想体重,避免饱餐。戒烟、酒,如伴有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者应限钠。

2、心源性休克患者的饮食禁忌

心源性休克患者,应忌暴饮暴食和刺激性饮料。暴饮暴食会加重心肌耗氧,加重或诱发心源性休克。特别是高脂饮食后,还易引起血脂增高,血液黏稠度增高,局部血流缓慢,血小板易于聚集凝血,而诱发心源性休克。此外,还应注意少食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如豆类、土豆、葱、蒜及过甜食物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浓茶、白酒、辣椒、可可粉、咖啡等。

3、心肌梗塞注意高发季节的饮食调配

深秋和冬季是心源性休克的易发季节,除了保暖防寒外,还瘀功能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尤以各种药粥最为适宜。陈旧性心源性休克病人的饮食,可按一般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安排。

常见性问题 篇6

【关键词】 药物性水肿;水肿;机制;个体化给药

【中图分类号】R442.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63-02

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其发生与人体血管内外的渗透压有关。当人体毛细血管动脉端的血管压力高于血浆胶体渗透压,血管内的液体从血管中渗出,构成人体的组织液。当人体毛细血管静脉端的血管压力低于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又渗透回到血管中。如果人体的这种动态平衡失调,则容易导致液体过多地停滞于人体组织间隙,从而发生水肿。水肿多为疾病所致,如心力衰竭引起心源性水肿;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引发肾原性水肿;肝硬化肝坏死导致肝原性水肿;贫血、癌症、烧伤致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水肿;甲减引起粘液性水肿以及药物性水肿。

药物性水肿是指药物引起体液积聚于组织间隙中而出现的全身或局部肿胀,一般于用药后发生,停药后不久消失,与人体机体反应特性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水肿,如下肢、面部水肿,严重者出现全身水肿[1-2]。药物性水肿根据服用药物的不同,其发生机制也各异,常常为临床医生所忽视,容易给患者身体机能带来一定程度的损伤。现将临床引起药物性浮肿的常见药物及其作用机制报道如下。

1 呋塞米

该药是袢利尿药,主要作用于髓袢升支粗段Na+、K+、Cl-同向转运系统,抑制肾小管髓袢厚壁段对NaCl的主动重吸收,结果管腔液Na+、K+、Cl-浓度升高,而髓质间液Na+、K+、Cl-浓度降低,使渗透压梯度差降低,肾小管浓缩功能下降,从而导致水、Na+、K+、Cl-排泄增多,产生利尿作用,呋塞米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随着剂量加大,利尿效果明显增强,且药物剂量范围较大。因呋塞米的强效利尿作用,使电解质和水的排出增加,长期使用可引起血钠代谢紊乱,导致等渗水过多而产生水肿。有些特发性水肿的患者,较长时间应用呋塞米反而会使水肿加重,因这类病人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反应性增强,醛固酮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增多,而呋塞米可加重这种作用,从而导致药物性水肿[3]。

2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该类药物药理作用广泛,产生的效应与剂量和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有关,对水、盐代谢影响较小,但是长期应用也会产生盐皮质激素样作用,使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增多,K+、H+分泌增多,造成水钠潴留、碱中毒、细胞外液增加,进而导致高血压与水肿[4]。如果长期大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还会造成四肢皮下脂酶的激活,从而使机体血浆胆固醇升高,引起皮下脂肪分解,并再次重构、分布于人体的面部、上胸部、颈背部、腹部和臀部,从而引起向心性水肿性的肥胖。

3 胰岛素

该类药物主要应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和部分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发现,少数人在使用胰岛素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发生水肿现象,其发生机制主要是:①Na+潴留而诱发的水肿。造成Na+潴留的原因为多方面,一是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产生的高张力性渗透性利尿作用抑制了肾小管对Na+的重吸收;二是血清胰高血糖素水平显著增高,醛固酮的作用受到抑制,促使Na+的排出,造成体内Na+和细胞外液减少。当使用胰岛素改善了糖代谢之后, Na+重吸收增加,排出减少,肾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增强从而引起Na+潴留并诱发水肿;或是长期慢性高血糖能够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从而引起水钠潴留;或是胰岛素还可以直接作用于肾脏,引起Na+重吸收增加,引起水潴留。②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造成的水肿。机体在长期慢性高血糖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液体渗出增多从而导致末梢水肿。临床观察发现,使用胰岛素出现药物性水肿多在开始用药的阶段,水肿轻者仅局限于下肢,重者可波及全身,这种水肿多在数天内消退[5]。

4 吲哚美辛

为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剂,具有强大的抗炎、镇痛、解热作用,临床用于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及癌性疼痛、癌性发热等[6]。有患者服用该药产生水肿,是因为吲哚美辛属于强的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在体内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代谢的环氧酶,从而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和抑制其作用。前列腺素是血管舒张剂,可使外周助力下降,肾血流量和心输出量增加,因此,当前列腺素合成和作用受抑制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率过滤减少,使尿量减少,引起水钠潴留而发生水肿。

5 硝苯地平

为钙离子拮抗剂,能松弛血管平滑肌,扩张小动脉和冠状动脉,对外周血管也有扩张作用,用于治疗肾性高血压及冠心病等。硝苯地平所致水肿,以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为特征,晨起轻,下午重,水肿原因大多是服药后引起的毛细血管前血管扩张,导致血管内外渗透压改变而造成血浆中蛋白质等物质溢出,这些物质充斥与细胞间质内导致水肿的发生[7]。水肿在成人应用中发生率可达10%,老年人中有20%出现足部水肿。另外,外周水肿与剂量相关,服用60mg/日的发生率为4%,服用120mg/日则为12.5%,临床较少出现每日口服心痛定40mg的患者出现水肿的现象,其原因可能与肾毛细管滤过压升高有关。

药物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在用药后发生,停药后不久消失,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后果,但一定要引起重视。中重度水肿且有合并症的中老年患者,应密切观察心血管系统变化,同时指导加用螺内酯、双氢克尿噻等利尿剂,以促进水肿消退。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在明确诊断,确定给药方案,观察治疗疗效的同时,还应根据TDM结果、患者生化指标、药物基因组学以及患者具体情况,定制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宋炜.黄景林药物性水肿[J].中国社区医师,2012,(12):17-18.

[2]袁凤贤,吴可光.药物性水肿[J].辽宁医学杂志,2000,(05):229-231.

[3]包柄楠,周迎生.糖尿病治疗药物与水钠潴留相关性及临床对策[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3,(05).

[4]李鑫,杨蕊,臧强,等.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国际药学研究杂志,2009,(01):11-12.

[5]赵籥陶.黄慈波糖皮质激素的合理使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0,(01):27-29.

[6]刘超.王昆胰岛素的不良反应[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1,(03):5-9.

[7]李新刚,刘振华,田德蔷,等.个体化给药研究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14,(38):3635-3639.

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常见原因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进行救治的100例患者, 其中男70例, 女30例, 年龄25~70岁, 平均年龄 (55±4) 岁, 所有患者均符合心源性猝死病症的定义。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基本情况进行调查, 内容包括患者原发疾病、性别、年龄、基本健康情况以及发病诱因等,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

全部患者中, 年龄在30岁以下者2例, 30~39岁者7例, 40~49岁者15例, 50~59岁者39例, 60~69岁者25例, 70岁及以上者12例。

2.2性别

100例患者中, 其中男70例, 女30例, 男女比例相差很大, 说明女性患病率低于男性。

2.3猝死前所患疾病

猝死前根据所患疾病的不同而导致发病, 其类型主要冠心病57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1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11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9例, 缺血性心肌病6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11例, 心肌炎3例, 扩张型心肌病5例, 风湿性心脏病5例, 甲亢性心脏病1例, 糖尿病伴心脏病9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3例, 平素健康者6例。

2.4诱发因素

100例心源性猝死患者中, 50例患者清楚自身病情, 并且知道原因;20例患者因情绪不稳定而导致疾病发生;10例疲劳过度引发病症;5例患者由于运动激烈而导致;5例患者心理压力过大引发;10例原因不清。

2.5 地点

56例患者突发疾病未及时治疗而死于院外, 其余44例患者均在医院内进行救治而病死。

3 分析与讨论

3.1 年龄

通过数据可知,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与年龄有很大关系, 以48~58岁为发病高峰期, 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加, 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是70岁以后, 随着年龄的增加, 发病率呈降低趋势, 其降低趋势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是58岁以上老年人心脏病患病率较其他年龄组均较高, 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也相对增加;二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患有其他疾病而导致病死, 且病死率在不断提高, 相对而言, 心源性猝死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3.2 性别

心源性猝死女性患者发病率少于男性, 表明女性患者冠心病患病例数少于男性, 且由于男性饮酒、压力和承受能力较大而导致[2]。

3.3 猝死前所患疾病

通过对比发现, 冠心病是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如今, 由于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生活方式的改变, 导致冠心病发病率不断提高。长期酗酒以及高血压、高血糖等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重要因素。有研究显示, 中年或老年时期, 多数人们存在隐性疾病, 且动脉硬化前期病情发展比较缓慢, 随时都会引发其他疾病或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所以应定期进行体检, 以及时确定隐性疾病给机体带来的不良影响[3]。

3.4 诱发因素

研究认为, 心源性猝死诱发因素主要与情绪、心理压力、疲劳、剧烈运动有关。其中, 精神因素占据主要作用。精神极度处于紧张状态, 可影响大脑皮质中的心血管和其他血管中枢, 易造成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 心脏无法承受最终引起心力衰竭而病死。大量剧烈运动也可引发心力衰竭而猝死。过度饮酒可抑制中枢兴奋, 影响心肌细胞的稳定、心脏受损发生心律失常而导致猝死。

3.5 预防措施

避免心源性猝死发病率的升高, 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1) 加强心脏病知识的全面普及和培训, 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是提高预防心源性猝死疾病的重要措施; (2) 避免各种诱发因素, 如控制情绪、缓解压力、避免过度劳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等; (3) 定期进行全面体检, 主要检查心功能、血压、血糖等。

参考文献

[1]徐自清, 李国英.心源性猝死的临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8, 35 (3) :3-4.

[2]王银阁.睡眠中自主神经活动与心源性猝死[J].西部医学, 2010, 22 (2) :357-358.

常见性问题 篇8

关键词:换热器,故障,改进

1 板式换热器简介

1.1 板式换热器的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传热板片、密封垫片、两端压板、夹紧螺栓、支架等组成。

各部件作用如表1。

1.2 板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

具有波纹形的传热板片与橡胶垫片按一定的间隔组成的可拆卸的换热设备。板片在组装的过程中,两组板片交替排列,橡胶密封条通过粘结剂固定在板片之间,使板片之间形成狭窄的流道,防止流体的泄漏。换热板片被压成各种波纹形,能使流体在低流速下形成湍流以此到达增加换热板片面积和强化传热的效果。换热介质通过板片上的四个角孔分别进入自身的流道,形成流体的分配和热量的交换。

1.3 板式换热器的特点及应用板式换热器具有以下特点:

(1)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清洗方便;(2)传热效率高;(3)重量轻,金属消耗量低,板片的厚度一般在0.4~0.7mm;(4)传热系数高,热损失小,板片的波纹能使流体在较小的流速下产生湍流;(5)组装灵活,可改变换热面积或流程组合,增加或减少板片数量即可达到所需的换热面积;(6)拆卸、清洗、检修方便;(7)价格低廉,经济性较高;(8)板式换热器缺点是密封周边较长,容易泄漏,不能承受高压。

板式热换器以传热效率高、节能、经济、结构紧凑、拆卸方便等优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电力、冶金、食品、石油、医药、船舶、机电、纺织、造纸等工业部门,同时在城市集中供热及热能回收工程式中也被大量采用。

2 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案

2.1 板式换热器常见故障(1)介质外漏。

表现有渗漏、泄漏两种形式。渗漏时介质量不大,且不连续;泄漏时介质量较大,且介质连续。发生外漏的部位主要在板片间的密封处、板片端部与压紧板内侧及板片波纹槽部位。(2)介质进、出口压差大。介质出口压力太小,压降超出设计要求,直接影响系统的换热效果,不能满足系统的流量和温度。起不到加热(或冷却)介质的作业。(3)介质混合。表现为压力较高侧的介质混入压力较低侧的介质中,会出现温度和压力的异常。若介质具有腐蚀性,还会引起系统中其它设备的腐蚀。通常发生在二次密封区域或导流区域。(4)冷却效果不明显。主要特征是被冷却介质出口温度偏高,达不到设计要求。

2.2 常见故障原因分析

2.2.1 介质外漏原因分析:

(1)夹紧尺寸不到位、各处尺寸不均匀或夹紧螺栓松动;(2)密封垫密封效果不好,表现为密封垫表面有脏物,部分密封垫脱离波纹槽,密封垫老化或损坏;(3)组装板片时发生错位,引起板片变形;(4)板片波纹槽部位或二次密封区域有裂纹。

2.2.2 介质进、出口压差大原因分析:

(1)运行系统管路未进行吹洗,如焊渣进入板式换热器的内部,将角孔与导流区的流道面积堵塞,引起压力损失;(2)选择板式换热器面积不当,引起板片间流速偏高导致压降偏大;(3)板式换热器长期运行后,板片表面结垢导致压降过大。

2.2.3 介质混合原因分析:

(1)由于板材选择不当导致板片腐蚀产生裂纹或穿孔;(2)板片装配中夹紧尺寸过小或压成型后的残余应力造成应力腐蚀;(3)板片波纹槽处有渗漏迹象,导致介质中的腐蚀性物质腐蚀板片,造成介质混合。

2.2.4 冷却效果不明显原因分析:

(1)热介质流量偏大,冷介质流量偏小,冷却不及时引起热侧温差小;(2)多台板式换热器在并联运行的流量分配不均;(3)换热器板片内部严重结垢。

2.3 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

2.3.1 介质外漏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

(1)按照制造厂的要求确定板片的夹紧尺寸,各部位尺寸应均匀一致,偏差应不大于±0.2mm/片,两压紧板的尺寸偏差保持在3mm以内;(2)清除密封垫表面脏污,清洗换器热板片,更换老化或损坏的垫片和板片;(3)将换热器变形的板片进行修复,必要时更换板片;(4)定期清洗板片上结垢,必要时使用化学溶液清洗。

2.3.2 介质进、出口压差大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

(1)对新运行的系统,吹扫换热器相应的管道,清除流道中的脏物;(2)根据系统的相关参数及换热效果合理地选择换热器,保证换热面积;(3)定期清洗板片上积垢。

2.3.3 介质混合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

(1)更换有裂纹或穿孔板片,可以采用透光法查找板片裂纹;(2)合理调整板片加紧尺寸,使其达到运行要求;(3)根据介质特征合理选择换热器板片材料。

2.3.4 冷却效果不明显处理方案及预控措施:

(1)减小热介质的流量或加大冷源介质的管路直径;(2)安装调节阀调整并联运行板式换热器的流量,合理分配;(3)解体板式换热器,清洗换热器板片表面结垢。

3 板式换热器的改进

3.1 改进的可行性随着全焊、钎焊、板壳式等新型结

构板式换热器的发展,以及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板式换热器中的应用,板式换热器在进一步发展自身的传系数高、对数平均温差大、占地面积小、重量轻、价格低、末端温差小和污垢系数低等优越性之外,还将它的承压能力从2.5MPa提高到8.0MPa,耐温能力从150℃提高到了1000℃,为其在许多应用领域取代管壳式换热器创造了条件。

3.2 改进后的特点及效果通过对板式换热器的改进可强化换热器的传热效果。

保证换热器传热量不变的条件下,缩小换热器的体积。强化换热器的传热效果有三种方式:(1)加大传热温差;(2)扩展传热面积;(3)提高传热系数。

加大换热器的传热温差Δt是增强换热器换热效果常用方法。但是,传热温差Δt并不是无限加大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设备条件与工艺上是否允许。增大传热温差将使热力系统的不可逆性增加,将会降低热力系统的可用性。因此,在增加传热温差的同时,必须考虑热力系统的能量能够合理利用。

扩展传热面积是增加传热效果中比较实用、简单的方法。合理提高换热设备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能够增强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如在换热器上使用新型材料,会明显提高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达到换热设备紧凑、高效的目的。

提高设备的传热系数是增强换热器传热效果最有效的办法。传热过程中换热器总热阻的大小决定了传热系数的大小。传热过程中换热器的总热阻越大,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就越低,换热器的传热效果就越差。换热器的总热阻等于各分项热阻的和,因此必须通过分析传热过程的每一项分热阻来改变传热系数。通过合理设计换热器板片形状,合理选择换热板片材质可有效提高换热器的传热系数。

4 结论

板式换热器的常见故障有介质外漏,介质进、出口压差大,介质混合,冷却效果不明显四种形式。正确的检修、施工工艺能够有效地预防换热器发生故障,保证换热器的安全可靠运行。通过对换热器扩展传热面积,加大传热温差,提高传热系数都能够强化换热设备的传热效果。

参考文献

[1]钱颂文.换热器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周永生,王印昌,李建.换热器常见故障分析及对策[R].2001.

猪的几种常见腹泻性传染病的防治 篇9

1 猪病毒性腹泻

病毒性主要包括:轮状病毒 (RV)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PEDV) 、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TGEV) 、肠道病毒 (EV) 、疱疹病毒 (HV) 、猪瘟病毒 (HCV) 、腺病毒 (AV) , 其中以前三种为害最重。

1.1 传染性胃肠炎 (Transmissble Gastroenteritis)

(1) 病因及流行情况: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以厌食、呕吐和腹泻为特征, 特别在寒冷季节, 能迅速传播到各种年龄的猪, 感染率几乎100%。10日龄以内的仔猪常发生严重脱水和电解质丧失而病死率很高;5周龄以上的小猪病死率很低;较大的或成年猪几乎没有死亡, 一般取良性经过, 并产生免疫力。据报道, 康复猪带毒可达10周, 甚至达100d, 有的猪发病后, 排毒时间虽然不长, 但病毒在体内却能保存很长时间, 可在不良因素诱发下重新排毒而导致病的传播。该病病源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主要存在于猪的空肠和回肠, 由于病毒的大量复制, 导致小肠绒毛萎缩、肠黏膜的功能性上皮细胞迅速破坏脱落。剖解可见轻重不一的卡他性胃肠炎。胃内充满凝乳块, 肠内充满白色至黄绿色液体。病毒在呼吸系统和肾内含量也高。本病多发生在冬季, 而在炎热的夏季不易流行。在疫区, 由于母猪具有免疫力, 其初乳中的母源抗体可为哺乳仔猪提供保护力, 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低, 但在断奶后又可成为易感猪。 (2) 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分析以及用免疫荧光、免疫酶技术, 若可能还可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中和试验等加以确诊。 (3) 防治:给予口服补液盐, 防止脱水, 注意保暖和保持仔猪舍干燥卫生, 小猪初生后6h内应给予足够的初乳, 以提供足够母源抗体保护。本病主要以局部及全身的细胞免疫发挥抗感染作用, 而以肌肉注射疫苗建立起体液免疫无抗病毒感染的能力。怀孕母猪于产前45d及15d左右, 用弱毒疫苗经肌肉、鼻两处接种, 使对母猪产生一定的刺激而产生免疫力, 这样出生后的哺乳仔猪便能获得母源抗体被动免疫保护。在仔猪出生后也可口服弱毒苗而产生主动免疫。

1.2 猪流行性腹泻 (Pr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 :

(1) 病因及流行情况:本病是70年代发现的一种猪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感染率近100%, 在小猪中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哺乳仔猪死亡率平均50%, 临床上以排水样粪便、呕吐、脱水为特征, 其流行无季节性, 全年均可发生。该病的病原为冠状病毒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形态与冠状病毒相似, 但抗原性不同。病毒主要存在于感染猪的小肠上皮细胞及粪便中, 它不仅引起肠道局部感染, 而且可以随血液循环感染到其它组织, 病毒在呼吸道也可检出。经口、鼻实验感染强毒后, 病毒进入小肠引起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增生、上皮变性损伤、吸收功能障碍等而引起腹泻、脱水死亡。 (2) 诊断:可根据临床证状, 所有年龄的猪均可感染发病, 但在哺乳仔猪中死亡率较低, 在猪群中蔓延相对较慢等, 确诊可用免疫电镜和单抗ELISA检测以及免疫荧光等特异性检测方法。也可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及间接免疫荧光 (IFA) 等血清学方法以检测血清中的抗体。 (3) 防治:该病对外界低抗力不强, 一般碱性消毒药均有良好的消毒效果。在治疗中可试用微生态制剂-调利生, 据报道有较好治愈效果, 其它可结合对症疗法灌服磺胺、活性炭以及注射氯霉素等防止细菌继发感染。

1.3 猪轮状病毒感染 (Porcine Rotavirus Infection)

(1) 病因及流行情况:由于本病毒感染引起猪肠道急性炎症症状, 从十二指肠末端各段小肠的柱状上皮细胞受破坏, 一些消化酶消失、肠壁变薄、肠绒毛萎缩、消化功能减退, 经2~3d就出现症状。感染猪是否出现临床症状与猪的免疫状态、年龄、感染剂量、环境因素有关。发病仔猪主要表现厌食、精神委顿、腹泻 (腹泻表现与仔猪黄、白痢相同) 、脱水死亡, 而中猪和大猪则呈隐性感染, 无临床症状。感染的哺乳仔猪和断奶小猪死亡率为7%~50%不等, 体重减轻约10%~15%, 若有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病情则更加严重。病源体是猪轮状病毒, 该病毒是于1968年Mebus等在美国的一个农场犊牛腹泻病例中发现的, 由于病毒形状似车轮状, 所以1975年国际病毒委员会正式采用了轮状病毒这一名称。该病毒曾从多种哺乳动物-犊牛、羔羊、仔兔、仔猪以及婴孩中分离到, 它们之间十分相似。研究证实:轮状病毒有6个抗原上不同的血清组 (A-F) 。在猪已发现4个血清组A、B、C、D, 并均有保护性。现已知在血清组中至少存在两种血清组。母猪因感染本病而获得免疫, 其乳汁因含有特异性抗体可为哺乳仔猪提供免疫保护。 (2) 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并结合ELISA、电镜和病毒核酸电泳等方法进行确疹。 (3) 防治:一是注意供给乳猪充分的初乳, 使其获得被动免疫;二是注意用中服补液盐补充营养, 防止仔猪脱水;三是加强环境卫生和消毒。

2 细菌性腹泻

细菌性主要抱括:沙门氏菌、埃希氏大肠杆菌、猪痢疾密螺旋体、C型产魏氏梭菌。

2.1 仔猪黄痢 (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

(1) 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发病猪以排出黄色或黄白色水样粪便和迅速死亡为特征, 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主要发生于5日龄以内的初生乳猪, 3日龄以内的乳猪发病率90%左右, 死亡率50%, 更小的仔猪甚至100%死亡。7日龄的乳猪也几乎感染发病, 因此有人认为该病是由母猪带菌引起。在消化道内的病原菌在肠粘膜上皮绒毛上繁殖, 产生肠毒素, 扰乱小肠代谢而发病。尸体严重脱水, 颈、腹部皮下有水肿, 肠道膨胀, 有多量黄色液状内容物和气体, 肠黏膜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 十二指肠最严重。 (2) 诊断:根据发病日龄、腹泻、排黄色稀粪、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急性死亡等临床特点, 可作出初步诊断。 (3) 防治:预防仔猪感染可于接产时由每个乳头挤掉乳汁少许, 以冲除乳头孔的细菌和污物, 用0.1%高锰酸钾冲洗乳头, 同时做好圈舍卫生和消毒效果良好。也可对临产母猪或初生仔猪进行疫苗注射。在有本病的猪群中, 仔猪出生后12h内用抗菌药物物口服或注射连用数天, 可以防止发病。

2.2 仔猪白痢 (又称迟发型大肠杆菌病)

(1) 病因及流行情况: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10d到3周龄仔猪非败血性、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灰白色、糨糊状、有腥臭味稀粪, 病率高、死亡率低为特征。在饲养场中普遍存在, 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2)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出初步诊断。 (3) 防治:氯霉素、土霉素、呋喃唑酮、磺胺脒等都有防治效果。

2.3 仔猪红痢 (C型魏氏梭菌型肠炎或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

(1) 病因及流行情况:该病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 主要发生于一周龄以内的仔猪, 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 偶尔发生于2~4周龄的仔猪。据观察, 0~3日龄发病率在71.1%, 4~7日龄为10.5%, 第2周龄为13.2%, 第3周龄为5.3%, 死亡率一般在20~70%。发病仔猪以坏死性肠炎为主, 肠壁变厚, 由于肠黏膜炎症和环死以排红色稀粪为特征, 病程短、死亡率高。 (2) 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理变化的特点可以初步诊断。或进行实验室诊断。由于C型魏氏梭菌广泛存在于人、畜肠道、土壤、下水道及尘埃中, 往往在饲养条件不良的时候容易引发此病。 (3) 防治:注意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在接生前母猪的奶头要进行清洗和消毒, 这样可以以减少本病的发生。也可在母猪临产前一个月进行疫苗注射, 使初乳含有抗体, 让仔猪获得免疫。还可以用抗猪红痢血清, 直接给初生仔猪进行注射。

2.4 仔猪副伤寒 (又称猪沙门氏菌病)

(1) 病因及流行情况:仔猪副伤寒主要是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腹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20日龄至4月龄左右的小猪, 其它年龄的猪少见。急性病例表现为败血症, 亚急性和慢性病例主要表现为大肠环死性肠炎, 消瘦和下痢, 粪便恶臭, 有时带血。 (2) 诊断:可根据临床症状、流行情况、病理变化和实验室进行细菌学检查做出诊断。 (3) 防治:如果发病可用对细菌敏感的药物, 如土霉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等, 但要以足够的剂量和相当的时间, 如中途停药往往会引起复发而死亡。二是注射疫苗预防。

2.5 猪痢疾

(1) 病因及流行情况:猪痢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猪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均可感染, 以正在发育的小猪受害最严重。其特征为大肠粘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 进而发展为纤维素性环死性炎症, 主要症状为病猪的粘液性或粘液出血性下痢, 在出现下痢的同时体温稍高。可引起病猪死亡, 发育受阻, 饲料利用率低。本病的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据研究肠道内的一些微生物也参与了促进本病的发生。该病原体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 一但传入猪群就很难根除。据报道病猪康复70d后仍可同居感染。猪的发病死亡率一般在25%~30%。有人实验认为该病只能做到临床净化, 不能彻底清除, 除非全部淘汰。 (2) 诊断:可用病猪带粘液粪便或大肠粘膜抹片染色镜检或将病料制成悬液标本在暗视野显微镜下检查可见道活动菌体, 也可将病料做分离培养, 进行诊断。 (3) 防治:防治该病可用痢菌净, 混于饲料中, 每个疗程7d, 喂2个疗程, 疗程中间停药3d。尔后再喂3个预防量疗程, 预防量为100mg/kg饲料。也可用四环素、氯霉素、呋喃唑酮等药物。美国已研制出油佐剂灭活苗用于预防些病。

3 寄生虫性

引起腹泻的寄生虫主要有:球虫、蛔虫、类圆线虫、鞭虫、棘头虫等。对于寄生虫病我们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定期驱虫。 (2) 注意饮水清洁, 保持环境卫生, 定期进行圈舍消毒。 (3) 妥善处理粪便。

4 猪腹泻的综合防制

常见性问题 篇10

一、轻视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 忽视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

生物学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科学探究的历史, 生物学史上许多重大发展, 都闪烁着科学家智慧的光芒。每一个发展都经过科学家周密的实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严密的推理和验证过程等。每一项重大发现, 都是各种科学研究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直到今天, 他们创造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 仍然影响着生物学科的发展。如生物科学发展史中有着许多诸如孟德尔遗传规律、光合作用过程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等典型科学探究范例。另外, 通过对科学史学习, 可以再现生物学家的实验设计和操作, 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科学的探究过程,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 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养成正确的科学态度, 使学生在“学科学, 做科学”的实验中逐步形成科学的思维和方法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生物科学史的学习常被“一读了事”“一讲了之”, 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教育教学功能。

二、只注重探究模式, 常忽视探究内涵

在探究性教学中, 教师往往偏重于把概而全的探究模式 (发现和提出问题、提出假设、实验设计、实施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教给学生, 对于模式中每一部分的具体细节则不引导学生作进一步探讨。譬如, 只满足于提出一个问题, 不探讨问题提出的依据, 不探讨问题是否最合适于学生, 是否有利于实施探究;只满足于提出一个假设, 不探讨提出的假设与提出的问题是否相对应, 是否是最适当的;只满足于是否考虑单因子变量的设计, 不探讨单因子变量的合适性,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否科学经济实用;只满足于按实验程序获得一个结果, 不探讨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否科学合理;只满足于解决教材表面的知识, 不探讨解决问题时产生的新问题等。因此, 只有抓住实验探究的内涵和实质, 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不注重对探究活动中“度”的把握

(一) 不能把握探究活动的梯度

教师在引导学生设计和组织实验探究活动时, 安排的活动内容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 没有按照学生能力发展的水平和需要, 没有结合探究内容的不同侧重面, 按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梯度在教学活动中循序展开, 致使探究活动思路不清晰, 目的不明确, 影响了探究的进度。

(二) 不能把握探究活动的密度

教师为了高效率地完成实验探究教学, 根据实验内容安排了许多探究活动, 如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探究、数据处理与分析、进一步探究等, 致使课内时间紧张, 结果使探究活动的密度过大, 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影响了探究的质量。

(三) 不能把握探究活动的力度

在教学中, 教师对引导设计和组织的探究活动没有精心策划, 胸中无数, 设计的活动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 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致课堂探究活动缺少活力, 死气沉沉, 不能很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激起他们的创新灵感, 拓展他们的思维和视野, 影响了探究的热度和深度。

(四) 不能把握探究的速度

教师在组织和指导探究活动中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 对不同班级、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同标准对待, 不注意把握探究活动的节奏, 只是一味快速地按程序进行教学活动。没有留给学生小组交流的空间, 让他们充分进行思考→倾听→发言→再倾听→思索→表达的思维训练;没有留给学生活动的空间, 让他们有自由展现的时间, 体会和体验探究的艰辛和快乐, 掌握探究的基本程序和过程, 同时获得探究的方法和策略;没有留给学生总结评价的空间, 让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被认可, 并获得愉快而积极的心理体验和成功感, 影响了探究理念的落实。

四、重过程、轻结果或重结果、轻过程

在实验探究中, 教师为了彰显新课程理念, 产生了“重过程, 轻结果”的思想, 认为要想探究, 只要注重实验过程, 结果对错无关紧要。其实, 过程和结果存在着辩证关系, 严谨的探究过程, 是获得正确结果的保证, 并由此结果引出科学的结论。反之“重结果, 轻过程”, 把生物实验教学作为一种实验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了它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的重要价值, 过分强调实验技能的熟练化, 并且把生物实验视为理论教材, 是为验证理论知识而设置的, 重结果, 轻过程, 追求结果的一致性和唯一性。其实, 这是和新课程理念相悖的。事实上, 实验功能的体现, 不仅仅在于获得所谓的“正确”的实验结果, 更重要的使学生经历和体验获得实验结果的探索过程。学生只有亲身经历了这样的过程, 才能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科学实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才能在这样的过程中受到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形成科学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另外, 实验后对实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也是非常必要的, 不管实验是成功还是失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 我们会发现实验过程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并加以改进, 使实验过程更加科学严谨, 这样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因此, 在探究实验中应过程和结果并重。

以上是我对实验探究性教学中常存在误区的粗浅认识, 为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引起同行们足够的重视并注意克服, 使实验探究从探索走向完善, 从完善走向成熟。

摘要:本文浅析了生物实验探究中存在的“轻视生物科学发展史教学, 忽视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只注重探究模式, 常忽视探究内涵;不注重对探究活动中‘度’的把握;重过程, 轻结果或重结果, 轻过程”等问题, 以便引起同行们的重视并加以克服, 使实验探究从探索走向完善, 从完善走向成熟。

关键词:实验探究,误区,探析

参考文献

[1]王洪宾, 王玉江.高中生物教材中生物学史教育例析[J].中学生物教学, 2010 (1-2) :51-52.

上一篇:消防联动下一篇:教师角色的科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