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解释

2024-07-29

认知解释(精选七篇)

认知解释 篇1

关键词:动态的认知与解释,受话者与读者,最佳关联,视野的最大融合

语言生成和发展的历史性和地域性差别, 决定了它不可避免的多义性, 片面性和变动性等特征。这使我们借助于语言去确认自身和外部世界的努力不断受阻。而解释学的诞生使语言对于人及其外部世界的确认更加接近人类所理解的“真实”。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现代认知语用和文学解释学的关系及其对文学解释学的影响。

一、认知语用和文学解释学

Spe rbe r和Wils on在1986年提出了关联理论并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语言交际是在关联原则支配下按一定推理思维规律进行的认知活动。关联理论突破传统语境学的概念, 把语境看成是一个心理结构体。交际时只有相关程度的差别, 而不必考虑合作问题了。假如我们认定任何话语都是相关的话, 对语言所带信息超载部分的推导实际上就成了一种受话者认知语境的搜索过程。所说语境效果越强, 信息推导的努力越小。

文学解释学以及接受美学, 读者反应批评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语言论转向的文学版。而使一般解释学提高到本体论的理解的, 是德国的哲学大师伽达默尔。他于1960年出版了《真理与方法》, 以后所有关于解释学的争论都是围绕这本书所揭示的思想展开的。伽达默尔指出艺术作品的意义是相对观者而言的, 作品只有进入到理解活动中才真正存在, 观者对作品意义的实现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不涉及接受者, 文学的概念就不存在。这种思想把眼界重点从作者和作品转移到读者上。读者不再使被动的接收体, 而是能动的参与创作, 作品的意义使作家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二、动态的认知与解释

传统语用学把语境看成是事先确定的常项, 而关联理论认为, 认知语境是听话者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断选择的结果。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 新信息被处理后就会成为认知语境中的旧信息, 使认知语境不断扩大或充实, 以便供给下一个新信息处理使用。因此受话者的认知呈现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

根据认知语用的这一特点, 文学解释也表现出相应的特性。伽达默尔认为, 艺术本体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 因此对艺术本体的理解是一个开放性的过程, 永无止境。他反对传统解释学认为作者的意义是固定不变的观点, 他认为理解过程包含着理解者的思想, 参与了本文意义的再现, 因此新的意义会不断涌现, 艺术理解也就有了无限多样性。文学作品是一个开放性的结构, 其中有许多意义, 意象的空白, 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潜在性, 从而构成了召唤结构, 读者通过阅读, 将阅读获得的信息与读者个人的经验, 知识等结合起来, 才能使文学作品的意义具体化, 从而达到对本文的理解。

三、受话者与读者

在交际中防止和避免误解的责任完全在受话人, 他的责任是集中注意力, 选择当时最便利的语码和语境信息以保持交谈的继续。认知语境更强调的是受话者的认知环境。虽然在具体的语言使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情景知识, 语言上下文和背景知识语用范畴所构成的认知语境是社会中人所共享的东西, 但是除了这些共同的东西外, 个人的经验积累以及对信息的推导能力是不同的。

在认知语用的指导下, 文学解释将读者的地位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文学的诸多关系当中, 最基本的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而作者, 读者间的阅读活动, 其本质是一种本文, 读者共同参与, 创作的活动。对此伽达默尔提出了“同在”这个概念。“同在”不等于“共在”。文学艺术的对话交流者不是单纯的共同在场, 而是一种相逢, 是对某一事物的共享或共同参与。它表明了交流是双方共同处于一种作为主体的积极的自由状态。传统的认识论意义观认为作品的意义即作者寄托在作品的原意。一部作品只有一个真正的原意。伽达默尔则认为文本阅读在解释者的理解前总处于未定状态, 作品的意义只能在理解中产生。但多元的解释中仍然存在客观性。这种客观性就在于解释者的对话之中。伽达默尔提出了“合法的偏见”的概念。偏见是理解的前提, 构成了审美理解的多样性和无限性。

四、最佳关联与视野的最大融合

Spe rbe r和Wils on把关联定义为“假设P同一系列语境假设之间的关系”。它是一个弹性概念, 依赖语境;程度有强弱之分。在交际过程中, 只有当发话者对对方的认知环境的假设和理解的期待符合受话者真实的认知环境和推理结果时, 才算理想的成功。但是交际并不都是成功的。对交际者来说, 要想取得交际成功就必须寻找一种最佳关联。相关理论提出了最佳相关原则。即如果话语既能产生足够的语境效果, 又只需为此付出最小努力, 那它就具有最佳相关性, 在正常的交际行为中, 任何话语理解都必须符合这个最佳相关原则。 (刘家荣, 1797:149)

同样, 伽达默尔提出了著名的“视野融合”的概念。视野融合就是一条地平线由本文世界向外开放, 另一条由读者的解读视野向作品延伸。两者的交会之处, 生成了异于前两者的决义世界。在这个意义世界里, 文学的创作活动与接受活动融合为一。而凡是作品能够进入这个由两条地平线所开拓天地的东西, 就是读者的理解视野所能够把握的界域。在这个世界中, 作品的原意丧失了独立自在的地位, 同时本文世界又在读者的个人理解中, 是二者间的建构活动。 (金元浦, 1998:327) 同认知语用的关联理论一样, 视野融合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最大视野融合是个误解, 因为解读者的视野与他所处的特定时代有关, 与他的前理解有关, 而这些都处在变化之中。

综上所述, 20世纪西方哲学已经成为20世纪西方各种美学, 诗学及批评的全面革命。语言本体论已成为了20世纪西方各种美学, 诗学及批评理论的核心。在索绪尔现代语言革命的影响下, 语言本体论批评被引进文艺学。从此文艺批评随语言理论的变化而变化, 在认知语用学的影响下, 现代解释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金元浦.文学解释学[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M].加州大学出版社, 1976.

[4]刘家荣.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J].外国语, 1997.

[5]熊学亮.单项语境推导模式[J].现代外语, 1996.

认知心理学解释抑郁症 篇2

近年来,人们普遍对心理健康重视起来,而抑郁症作为当今危害人类心理健康的第一大杀手,更是受到人们的重点关注然而问题也接踵而至,其中抑郁症是精神病吗,就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

抑郁症(Depression)是神经症的一种。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以及言语动作减少、迟缓为典型症状。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约15%的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世界卫生组织、世界银行和哈佛大学的一项联合研究表明,抑郁症已经成为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大病病。引起抑郁症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中枢神经介质的功能及代谢异常、精神因素等。忧郁症是一种涉及生理、心理、情绪和思想的疾病。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和对事情的看法。忧郁症不同于暂时性的心情沮丧,如没有有效治疗,症状会持续数周、数月,乃至数年之久,其症状包括:

(1)感到悲伤和空虚。

(2)对各种活动提不起劲或兴趣。

(3)感觉没有价值或有罪恶感。

(4)没有食欲,体重减轻。

(5)失眠或嗜睡。

(6)容易疲劳。

(7)无法集中注意力。

(8)有死亡或自杀的念头。

忧郁症病例并不一定同时符合上述的所有症状。

网络词语“颜值”的认知语言学解释 篇3

关键词:词语来源  隐喻  概念整合  流行原因

一、词语来源

“颜值”来源于日语“颜值”,在日语中的解释为:“外見レベル;颜面のビジュアル的価値。”即表示“外表水平,颜面的视觉性的价值”。

外来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词语中往返借用的现象,最典型、最大量的还是存在于日语和汉语之间。由于汉日文字的相似性,社会文化的相互影响以及人类趋同的认知机制,在日本出现并广泛使用的许多词语也同样会通过网络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在汉语中使用并流行起来。“颜值”一词就是最好的体现。汉语中存在相当大的一部分日语借词,从构词材料、构词规则甚至词语本身都是汉语所固有的,加上借回的方式是汉字,回到汉语中并不保留日语中的读音而换成了当时汉语的读音,所以从音义关联上看也与本族语完全没有差别。这样汉语大多感觉不到它们有外来词的色彩,不知道它们是从日语借回来的词语。由于这些词语与汉语的构词结构规则相一致,所以我们可以从汉语角度对其进行分析。“颜值”一词完全符合汉语的词义解释和构词规则,所以下面主要从汉语角度对其进行分析。

其实“颜”在汉语系统中就有表示脸面、颜面的意思。颜,形声字,从页,彦声。从页,与头有关,本义是印堂。印堂即两眉之间,许慎《说文》中解释为“颜,眉目之间也”,后来以部分代指整体,发展出颜面,面容,面色等意义,脸色是会有变化的,故又引申为色彩。可见,汉语“颜”本身就含有容貌的意思。“颜值”一词中,“颜”即“容颜、容貌”的意思;“值”是“数值”,是一种评判标准,两者以“词根+词根”的构词方式形成双音复合词“颜值”,用来评价人的容貌长相。

二、认知视角下的“颜值”

认知科学自产生以来,以其强大的实用性而被应用到各个领域的研究,在语言研究领域,引入认知语言学,使得许多语言现象得到了解释,并为语言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丰富了语言学研究理论,扩大了语言学研究的视野。

以往对于网络词语的研究多集中于语文学和修辞学的角度,认知语言学从全新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了解释和说明。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词语符合语言现象产生的规律以及人们对新事物的认知规律,并有利于透过现象认识网络词语的本质。本文从认知角度分析“颜值”一词的构词方式以及意义建构的过程,从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两大方面进行分析说明,透过表面的语言现象来认识和理解词语的本质内涵。

(一)隐喻理论视角下“颜值”构词的静态宏观描写

传统理论常将隐喻限定在修辞角度进行研究,自Lakoff和Johnson出版Metaphors We Live By之后,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了他们的观点,将隐喻视为一种认知方式,以一个认知域来理解另一个认知域,并且还将此看作是人们认知世界、组织思维、进行推理、建构语言等不可缺少的心理机制。Lakoff和Johnson说过:“隐喻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学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中,我们依据不言而喻的或潜在的隐喻在思维或行动。”的确,网民以网络文化为基础,通过网络经验,运用隐喻手段,创造出了大量的网络词语。

隐喻作为“无处不在的语言现象”,在网络构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网络新词语创造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和联想等多种隐喻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词义派生和复合构词是两大主要的隐喻方式。“颜值”一词属于复合构词,将两个语素“颜”“值”组合在一起,表示对于人的容貌的评判标准。

对于容貌的评价人们都是从修辞角度进行的,如“貌美如花”“眉清目秀”“青春的面孔”“衰老的容颜”“好看”“难看”等等。“颜值”一词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限,人们发现可以使用一个指数来评价人的容貌,这个词语似乎涵盖了所有评判容颜的词语,只要使用一个指数就可以清晰简明地对外貌做出评价和描写。“值”即数值,经常用于数学或经济学领域,由此映射到人体容貌描写的领域,实际上是一种隐喻。这种隐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之上。经济学上有价值的高低,“人有三六九等”,同样人的容貌也有美丑等程度的差别。

隐喻不仅是语言现象,更是一种认知方式,其运作原理是通过认知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使得语句具有隐喻性,获得隐喻义。“颜值”一词是从数学和经济学这一领域向人体外貌评价这一领域的映射。数字上数值的大小可作为评判价值和产值的标准,因为这些在人头脑中是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的,人们可以直观地进行计算和评价。对于人体外貌的评价一直都局限于修辞学的角度,人们经常使用一些模糊的词语进行评价,如“好看”“丑”到什么程度,使用语言描述总会有模糊点存在。而“颜值”一词的出现,相当于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了“一条数字轴”,表明了从0到100的数字。由于人类认知方式的相似性,人们总能在使用这条轴的同时,找到一个平衡点。这种跨域映射产生的基础正是人类隐喻这种认知方式。

隐喻方式的使用,不仅扩大了数值评判的范围,而且为人体容貌的评价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个角度下所进行的评判更为具体化,简单化。符合语言表达追求经济性的原则。因为在任何情况下,数字比修饰性的语言更具有说明性和理据性。隐喻理论下的认知方式也符合人类认识新事物的认知方法和规律,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了直观方便起见,可参看图1。

图1:

(二)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颜值”意义建构过程的动态分析

概念整合理论是美国加州大学语言学家Fauconnier提出的,该理论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批判了传统的语义组合观,参与整合的概念经过组合、完善与精制三个加工程序后,最终得到浮现结构。概念整合理论涉及到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融合空间。认知主体提取两个输入空间部分信息进行匹配并映射入融合空间,融合空间利用并发展两个输入空间中对应部分的连接,将相关事件整合成一个更为复杂的事件,类属空间则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中所共有的轮廓结构,以保证映射能够正确而顺利地进行,融合空间中会包含一个带有新创性、富有想象力的结构,叫做“新创空间”,其中可能会创造出原来输入空间所没有的新信息,产生新意义。这就是概念整合理论的运作原理。不同于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能够清晰地展现出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

沈家煊将概念整合分为两类——“糅合”和“截搭”,“糅合”是基于相似性,例如人脚——墙脚,“截搭”是基于相关性(归国华侨——归侨)。“颜值”的构词属于“糅合”型,是基于相似性而构建起来的。数值有高低,经济学的价值和产值评判可以使用指数表示,例如“高产值”,关于人体容貌的评价也可以使用指数进行评价,并且更为具体直观,所以创制出评判人体容颜指数的“颜值”,并用“高颜值”来代指漂亮和英俊。

语言符号意义的建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个新的语言单位代表一个新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必定与语言中已有的一个或多个概念发生关联,这种关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概念整合的过程。在复合词的语义建构中,构成复合词的组成成分分别激活相应的认知域,构建出两个输入空间,两个输入空间在类属空间的统摄下,通过映射、组合等过程投射到合成空间中,再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和扩展形成层创空间,这是合成新词语义形成的总原则。概念整合主要有四种类型:简单型、镜像型、单域型、双域型。“颜值”一词的概念整合应归属于“单域型”。见图2。

“颜值”一词的意义建构过程涉及到两个组织框架,两个输入空间各有自己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I“值”域,作为数字量化标准,具有自己的组织框架,包括数量多少的数值、经济学中价值的评价、评价所涉及到的程度高低(高值/低值)等。输入空间II“颜”域,作为人物容貌的描写与评价,也具有自己独立的框架,包括人物长相的不同(特征各异)、抽象的描写形容、可进行鉴赏评判等。两个输入空间的“比较评判”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概念整合后映射到合成空间,形成评价人体容貌指数的“颜值”。最终保留的是“值”域框架,强调的是评价的方式是用“指数”来进行评判。两者的类空间是综合两个输入空间的特征,“人体容貌”“评价标准”来统辖两个输入空间意义整合的建构过程。

图2:

(三)小结

网络词语的创造并不是凭空的,其创造的基础是人类对于生活的体验和对于世界感知的理想化认知模式,其意义建构受认知规律的制约。从认知角度研究网络新词,能够揭示语言的创造性,帮助我们了解人们创造新词的思维方式、心理机制和认知特点,揭示人们对事物和经验进行概念化,通过语言认识世界的认知能力。

结构主义语言学家索绪尔认为语言具有任意性,任意性也有程度的差别,有的是绝对任意,不可解释的,有的则是相对任意,具有一定理据性的。在新词创造过程中,也体现了任意性,最初人们在创制一些词语的时候是任意的,但由于人类大脑容量是有限的,为了方便认识和记忆,人们会把自己熟悉的多个字和多种概念进行整合,创造出新的概念和意义。这样一来,既不会对人类的认知造成干扰,又增加了人类对于新事物的认识,扩充和丰富了词汇量。“颜值”作为一个网络词语,正是把人类熟悉的两个概念,通过隐喻的思维模式,经概念整合意义的建构过程,从而形成新的概念意义。并且这个新词更加符合人类认知规律,通过具体数值对人体容貌进行评判,从而使得评价方式更为具体、量化,更加符合人际交流沟通过程中追求顺畅性和经济性的心理。

三、网络词语“颜值”流行的原因探究

(一)共同的认知语境

共同的认知语境是网络新词产生并流行的根本保证。认知语境指的是认知形成的语言和社会环境。不同的经历使得每个人的信息、知识结构体系、信仰、认识和观察事物的角度存在差异,但人们居住工作的环境、社会文化和认知能力具有共性,尤其是网络时代下人们趋同的认知特征更加明显,所以网络新词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认可并流行开来。“颜值”一词正是基于人们共同的认知语境产生并流行的。

(二)认知发展产生“补位”需求

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新事物、新概念的不断涌现以及人类思想观念、情感认识的变化都使人类认知系统不断发展。在日常交际过程中,一旦出现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说明某种事物或描述某种现象时,就出现了“表达空缺”。因为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总是以完整准确为目标,一旦具有补位功能的词语出现以后,很快就会被人们所认可接受,并流行起来。

以往对于人体容貌的评价多是从修辞角度进行的,这种评价只能使人们形成抽象的概念轮廓,而且人们经常会进行比较,这样一来,人们很难找到一个量化的标准和词语进行描述。比如“两个人都很好看。”“甲比乙更好看。”那么甲比乙好看多少呢?这种更深层次的程度对比,显然现有词汇很难简洁表明。“颜值”一词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填补了在容貌比较程度上的词汇空缺,这正是认知发展产生的“补位”需求促使“颜值”一词的流行。

(三)符合语言经济性原则

语言表达自产生以来就以经济性作为原则。“颜值”一词似乎可以涵盖所有有关容颜的表述,只要一个简洁的数字,人们就能直观地评判美丑程度。形容漂亮英俊的众多词语,用“高颜值”一词就能代替说明。可见符合经济性原则也是“颜值”一词流行的重要原因。

(四)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这种表达随处可见,这的确代表了人们的一种观念——对于容貌的关注和对于外表的在乎。每个人都喜欢美的事物,近几年来各种选美、比美大赛的举行,校花的评选等活动,充分说明人们对于容貌的关注。人类的关注突显了其概念的重要性。“颜值”一词也因人们对于容貌的关注而使用更加频繁。这是“颜值”一词流行的社会认知因素。

参考文献:

[1]郭振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增词语的认知语言学阐释[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潘幼萍.浅析网络语言中的隐喻构词[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4]尹铂淳.概念整合理论视域下汉语网络词在线意义[J].汉代汉语(语言研究版),2013,(8).

[5]游玉祥.新词语的特点分析及其认知解释——以2006-2009年汉语新词语为例[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4.

[6]闫妍.网络词语的认知分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认知解释 篇4

世界上的每种语言都普遍存在一词多义现象。由于人类大脑存储容量和人体工程学通信的局限性, 它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了。

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在语言学和文学领域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来说, 一个词有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但相关的意思就是一词多义。在词汇学研究中, 对同音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存在着传统的识别, 并且许多对一词多义的定义经常会伴有其与同音异义的对比。“如果一个词的许多意思是相关的, 那么就会被认为是一词多义现象” (Saseed, 1997:64) 。

一个词是如何扩展它的意思的呢?一个多义词的意思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形式主义和构造心理学之前对一词多义现象解释的研究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和新方法, 然而认知科学似乎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为有前途的方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疑问。

传统的语义学, 在客观主义的影响下, 理所当然地认为, 词义与个人的思想和经验无关。因此, 当面对一词多义现象的问题时, 他们对一个词怎么会有几个意思并且这几个不同意思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的问题也无法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形式主义甚至通过使用语义成分分析的方法, 但也未能区分出一词多义和同形异义的区别。然而尽管结构主义承认语义变化, 但对多义词意思之间的关系仍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解释。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一词多义又有了新的解释。认知语言学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早期。许多学者, 如Lakoff, Johnson, Taylor已经做了许多有关一词多义解释的研究。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词是在认知工具, 比如图像模式、转喻和隐喻, 的帮助下, 将一个词的核心义或基本义或是一个词的典型意义延伸的产物。Lakoff提出了范畴化典型模型和理想化认知模型;通过这两个模型, 一个多义词各种意思之间的关系可以被解释为一个范畴的典型模型和所有成员的家族类似性。图像模式、转喻和隐喻是实现词义多义化的认知工具。认知语言学认为, 典型意义的词义多义化是通过非典型成员的衍生和典型的分裂来实现的。一个词只有一个典型的意义。词义的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和转喻来完成的。

2 三个疑问

2.1 疑问1:典型的意义

如何确定一词多义的哪个含义是其典型的含义呢?一个多义词只有一个典型的含义吗?或可以有几个吗?

首先撇开可行性与普遍性不说, 认知语言学中对一词多义现象的这个解释对一个词是如何延伸其词义的这一问题似乎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答案。

我国学者林正军也做了一些研究来证明一个词有一个核心意义并且其它意思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为了证明这一研究结果, 他对一所高中的高三学生进行了测试。他给了这些学生12个英文单词的核心意义, 并要求他们给出这些单词的其他可能的含义。结果97%的答案是通过隐喻和转喻转换来的 (林正军, 2005) 。

一词多义的隐喻性的解释看起来可行。但我们需要回答一个基本的问题, “如果一个多义词存在典型的含义, 那么哪一个是其典型的含义呢?一个词只有一个典型含义吗?”也许我们会说, 一个词的典型含义才是其最基本的、原始的、具体的、自然的含义, 而衍生的含义更抽象、更心理化。但Marina Rakova的研究表明, 对有些词来说, 它们典型意义的出现晚于他们的隐喻意义。例如, “cold”这一单词, 其典型的涵义是“ (of soil) slow to absorb heat”这一涵义出现于1398年, 然而其隐喻意义“void of ardor, warmth or intensity of feeling”却出现于1175年, 这一隐喻意义的出现要比其典型的意义早223年。另外, 一个多义词如果真的存在典型意义, 难道只能有一个吗?或者可以有几个?如果只有一个的话, 也就是说, 其他的含义都是由它衍生而来的。然而, 在这里我想举个双功能词的例子。双功能形容词是一类同时具有物质意义和心理意义的形容词。如果一个双功能词把其中一个物质意义作为其典型意义, 那么其它物质和心理意义就都是由它衍生出来的。Hiwever Asch和Nerlove对儿童的习得行为做了一个实验。这一实验表明儿童所习得的双功能形容词的心理意义是独立的意义, 与其物质意义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有如下阐释:

未能使用或理解一个术语并不证明没有相应的经验。认为儿童熟知人的特性, 如温暖和寒冷, 这一事实确实是奇怪的, 理由是他们的语言中并没有包含这些词汇 (Asch&Nerlove, 1960, P56) 。

2.2 疑问2:概念隐喻

Lakoff (1980) 指出, 70%的日常用语是由隐喻的概念衍生出来的。许多多义词实际上是隐喻的产物。

因此在英语词汇教学中, 如果老师在区别同一个词的不同意思时解释的是它们之间的隐喻性的联系, 那么这就有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这个词, 并有助于学生将它作为长期记忆来储存。下面就举一个英语介词的例子。在英语中, 介词有许多意义, 并且事实证明对学生来说, 在学习过程中它们是最难把握的部分之一, 因为学生很难找到一个词各种意思之间的联系。现在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应用概念隐喻理论来解决。以介词“in”为例, 在汉语中它通常被解释为“在…里, 在…中”, 事实上, 它的意思要比这个更加复杂的多。看看下面的例子:

1) in the room 2) wounded in the leg 3) swim in the sea 4) read in the sun 5) in love 6) in danger 7) in the mood for working 8) dressed in rags 9) paint in oils 10) write in ink 11) rich in minerals 12) in his life 13) in carrying out the task

根据“in”的显著意思, 它的宾语应该属于容器的范畴。“容器”是指:一个有内部和外部的东西;可以放进去一些东西或者可以取出一些东西。

我无法否认上文对“in”的解释很好也很有用这一事实。但在这些短语中, 例如“speaking in English”“in my money”, “in”该如何解释呢?如果仍然把“in”的宾语作为其隐喻义“容器”来解释, 就有点说不通了。如果用另外一种语言来表达“speaking in English”, 就必须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与“in”相对应的词。我们仍以“in”为例, 在德语中, 要表达“in English”的意思需要使用“auf” (auf English) , 而其本义相当于英语单词“on” (在…上面) 。因此, 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所谓的概念隐喻不是文化的普遍性, 而是因文化的特性。

在另一个例子“in my money”中, “in”的宾语也不能按照“in”隐喻义“容器”来解释。如果我们一味让学生用“in”的隐喻义来理解其意思, 那么他就可能会套用“in”的隐喻义来理解下面这句话, “In my money, 50yuan would be devoted to the Hope Project”, 这就相当于我们在误导学生。因为大家都知道“in my money”的意思等同于“in my mind”。因此, 概念隐喻并不具有普遍性。

2.3 疑问3:图像模式

图像模式确实是一个解释一词多义的有用的方法。但有时这种方法好像有点多余。对一词多义的解释所需要的是它的语境, 特别是对于“Verb+prep.” (动词+介词) 的结构, 例如:

1) pour out the beans.

2)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3) Send out the troops.

4) Hand out the information.

5) Write out your ideas.

(Li Fuyin, 2006)

实际上, 我们并不需要那种模式。如果我们知道该动词的意思, 我们就可以推断出其短语的含义。

3 结语

简而言之, 该论文在回顾了以前学者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后, 提出了对有关认知科学对一词多义现象解释的三个疑问。认知语言学注重的是典型意义, 概念隐喻, 和图像模式。然而, 该论文的三个疑问是:多义词的哪个意思才是其典型含义呢?概念隐喻具有文化普遍性吗?图像模式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必要的吗?该论文主要就以上三个疑问进行了探讨。

摘要:该论文主要通过回顾以前学者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研究, 来提出自己对认知语言学中一词多义现象解释的三个疑问。

关键词:一词多义,认知语言学,典型,概念隐喻,图像模式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3]林正军, 杨忠.一词多义现象的历时和认知解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5) :362-367

元认知干预技术的名词解释 篇5

1、临床应用见效迅速。在经过一两次到三五次技术干预后,患者就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有效果。

2、效果持久,较少复发。个人素质高的人容易患神经症;个人素质高的人容易治愈和不复发。自负人格得不到有效改变者效果较差。

3、功能的广谱性。适合于各种神经症诊断治疗、学习障碍诊断与辅导、人格诊断与修正、智慧潜能开发,以及日常学习、工作、家庭生活中的癖好、习惯等常见心理障碍与问题的临床技术干预。

4、原理简单,操作性强,易学,易用,易传播。适合神经症患者或其他需要心理帮助者在接受临床辅导后,在生活中能坚持自我心理调适和保健。

认知解释 篇6

【关键词】概念整合理论 歇后语 认知解释力

一、引言

歇后语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语言形式之一,歇后语的一大特色是:歇后语中有相当数量的意象是虚构的。人们是如何理解这些歇后语的呢?概念整合理论强调以语境驱动进行动态意义构建,广泛运用于各类语言现象的解释。那么概念整合是否能解读歇后语呢?本文拟从概念整合理论出发,以《歇后语大全》中的歇后语为语料,对其认知解释力进行再评估。

二、概念整合理论

概念整合理论就是“将两个输入空间通过跨空间的部分映射匹配起来,将两个输入空间有选择地投射到第三个空间,得到动态解释的合成空间”。合成空间通过“组合”、“完善”、“扩展”进行构建。Fauconnier & Turner(2002)提出从输入空间到合成空间的过程是通过关键关系的压缩实现的,这些关系有时间、空间、角色、因果、部分和整体,关键关系连接输入空间中的相对应成分,建立起外在空间的关系。概念整合网络的类型包括:简单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和双域网络。

三、概念整合理论对非现实虚构歇后语的阐释

人物虚构是指歇后语的谜面中的人物纯属虚构、或存在于传说和想象中;动作虚构是指谜人物是客观存在的,但动作是虚构的;超常规搭配是指超越语义限制,将荒诞离奇的语义项搭配起来。下文将借助概念整合理论对三类非现实虚构句意义构建的动态过程进行分析。

1.人物虚构歇后语:白骨精翻跟头——鬼把戏。这个歇后语属于简单网络,包括两个输入空间,一个包含框架,框架中含有角色,另一个输入空间包含价值,合成空间整合了框架和价值,产生了含有新创结构的复合空间。这一歇后语本身是一个概念隐喻,对其阐释必须置于理想化认知模型中,因此必须考虑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输入空间1是白骨精,白骨精是含冤而死又不能投胎的鬼魂,最早出现在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是一个擅长变化,狡猾又通晓人类弱点的妖魔。输入空间2中,翻跟头激活的框架含有角色杂技表演者,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白骨精只有在合成空间里才能获得翻跟头这样的事件结构。下一步的意义建构需要借助大链条理论(Great Chain of Being),大链条理论将世界上虚构或真实存在的事物分为不同的等级,在中国文化中,上至玉皇大帝,下至阴间鬼怪,都处于大链条中,每种形式的生命都拥有低于它的等级生命的所有特征,因此我们在谈论鬼怪时也可以推衍出人类行为的图示,因此我们就动态构建了鬼把戏的言外之意——某人手段阴险狡诈。

2.动作虚构歇后语:锅里煮娃娃——熟人。这是一个多域复合网络,该歇后语情境中,动作是虚拟的,这个歇后语首先存在一个单纯网络:两个输入空间,一个类属空间和一个合成空间,两个输入空间享有相同的组织框架。输入空间1是锅,这一框架激活的是锅的功能;输入空间2是煮娃娃,这属于虚构性动作,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这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在合成空间中,娃娃被煮熟了。然而要理解这条歇后语,仅到这里是无法得到相应的新创结构的。我们需要将合成空间里的“熟人”当作另一个输入空间1进行第二次概念整合,输入空间2中是与“熟”这个词相关的语义阐释,可能是熟悉、熟透、程度深等。因此在歇后语的阐释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借助百科知识、生活常识和文化传统进行判断,第二次概念整合的过程中,复合空间内就是:越熟悉的人越容易对身边的人做残忍的事情。

3.超常规搭配: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这是一个双域网络,输入空间1是老和尚,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老和尚不问红尘琐事;输入空间2是看嫁妆的待嫁新娘,年轻貌美,待嫁心切,留恋红尘。类属空间包含了两个组织框架,两个输入空间经过选择压制部分投射到合成空间,假设存在这样一种情况:老和尚去看嫁妆,这可能隐含着两种情况,一是老和尚和他的女儿去看嫁妆,二是老和尚自己嫁人去看嫁妆,这在中国文化中,老和尚只有等到下辈子重新投胎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层创结构就是老和尚看嫁妆——毫无可能。Fauconnier (2002) 认为双域网络的整合能力是区分人类和动物的重要特征,人类文化的发展依赖于新的认知结构的出现,因此双域网络能够为人类新的文化形式的诞生创造条件。本节分析的歇后语“老和尚看嫁妆——下辈子见”在复合空间内出现的层创结构将两个互相冲突的心理空间在关键关系和整合原则的操控下得到人们易于理解的内容。Glebkin, V (2015:100) 认为“将这些原则应用于具体分析过程中的程序并不清晰”,只有具备相当语言能力的人才能在整合原则的使用中保持前后一致。

四、结语

概念整合理论作为一种认知机制,似乎是不可证伪的,而且“不能对语言现象做出准确地预测”。概念整合的过程受到很多原则和条件的限制,只有遵循这些原则,并且具备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才能得到相应的新创结构,因此概念整合理论对非现实虚拟歇后语的解释力是受限的。

参考文献:

[1]Fauconnier,G & M.Turner.2002.The Way We Think[M].New York:Basic Books.

[2]Glebkin,V.2015.Is conceptual blending the key to the mystery of human evolution and cognit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 26:95-111.

认知解释 篇7

在Halliday&Hasan’s Cohesion in English一书出版之前, 连贯还只是一个一般概念, 没有得到重视;在Widdowson’s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一书之前, 连贯也没有被人作为一个理论概念来研究。随着语篇研究的发展, 连贯成为评价语篇质量的重要标准, 所以也就越来越受到重视。

1、从H&H的《衔接》谈起

Halliday&Hasan认为, 一组句子组成语篇要有一定的机制, 并把这种组成语篇的机制称为“谋篇机制” (Texture) , 它的作用就是把一组句子组成语篇, 其方式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 衔接就是把上下文联系起来的机制, 也就是说, 是谋篇机制。

在衔接与连贯的关系上, H&H把衔接当成生成一个语篇的必要条件, 认为衔接是连贯的必要条件, 衔接是连贯大厦的墓石, 过分强调衔接对连贯的作用, 而且他们对什么是连贯也语焉不详, 招来了语言学界众多非议, 主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1.衔接对语篇连贯不起主要作用, 是言外之力决定语篇连贯 (Widdowson, 1978) ;2.存在衔接机制也不能保证语篇是连贯的 (Enkvist, 1978) ;3.语篇中的衔接机制之所以看作是衔接机制是因为人们假设语篇是连贯的 (Morgan, 1979) ;4.语篇的连贯不是由形式特征 (衔接机制) 来预示的;5.语篇连贯是由心理认知因素决定的 (Brown Yule, 1983) 。这些批评意见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有些人对H&H的衔接理论有误解, 认为H&H认为语篇的衔接决定语篇的连贯, 衔接是一组形式特征 (Brown Yule, 1983Widdowson, 1978等) ;二是H&H的理论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他们认为, 语篇的衔接只包括指代、替代、省略、连接和词汇衔接几种类型, 而把其他的语义联系排除在衔接之外;他们认为语篇与语境的联系不能看作是衔接;他们的“衔接加语域”决定语篇连贯模式, 由于衔接机制的过于狭窄而使其解释力大大降低 (张德禄, 2003) 。

2、国内学者对语篇研究的发展

语篇连贯的条件可以归纳为“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类 (朱永生, 1996) 。其外部条件包括“文化语境”、“情景语境”、“认知图式”、“心理思维”等因素, 主要从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的制约、交际者的认知模式、交际目的、个体特点等对其意义择的限定和影响语篇连贯。语篇的内部条件则是从语篇的意义和体现语篇意义的衔接机制的角度来影响和限定语篇连贯。因此通过语篇的衔接特征可以还原决定语篇连贯的显性意义, 同时根据文化语境、情景语境、个体的认知模式的语类知识等可以还原语篇的隐含意义, 从而实现语篇的整体意义的连贯。

当今认知语言学认为连贯不仅仅是一个形式问题, 它更多的是一种语义特征。这种语义特征不是由语篇本身的形式和衔接方式来决定的, 更多的是由语言之外的因素来决定的。这些因素包括:社会文化背景、认知心理模式、语篇与语境等的关系问题。语言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认知环境中发生的, 这种环境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或支配着语篇意义的选择和交流及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与取舍。因此我们认为, 连贯既是一个形式概念, 也是一个认知心理概念, 这二者不可偏废.连贯不仅是结构衔接或语篇形式的一致, 而且随语言外因素如语用、心理和认知这些与语篇理解非常相关的因素的结果。所以应该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语篇连贯做出更为深入的解释 (王寅, 2006) 。

二、从认识世界研究语篇的连贯

1、“认知世界”概念的提出

基于Lakoff的体验哲学和ICM理论, 以及Langacker的动态方法, 结合认知语言学在分析词句层面上所采用的几种基本认知方式, 提出了语篇连贯的认知世界分析方法 (王寅, 2006) 。“认知世界”是人们在体验的基础上经过认知加工形成的各种知识, 内化储存于人们的心智之中, 它既可是人们共享的知识, 也可是在语言交际中刚建立起来的知识。

2、认知世界=ICM+背景知识

(1) Lakoff于1982和1987年提出了理想化认知模型 (IC M) , 并以此来说明人类范畴化问题, 解释语义范畴和概念结构。所谓的ICM就是指特定的文化背景中说话人对某领域中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抽象的、统一的、理想化的理解, 这是建立在许多CM之上的一种复杂的、整合的完型结构, 是一种具有格式塔性质的复杂认知模型。它是运用命题结构原则、意象图式原则、隐喻映射原则、转喻映射原则四原则建构起来的。其用公式表示如下:

也可将MAN的理想化认知模型记作:NAN-ICM=CM1+CM2+CM3+…CMn

(2) 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是指具体的细则性的知识, 不一定具有普遍性、代表性, 包括一些特定的内容, 它们会因人、因时、因地等许多因素而异, 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 可以是交际双方早已共知的, 也可能仅是在当下交际中刚获知的, 它们在具体的主语交际中可能会经常变化, 处于动态性状态, 不断充实、加强、调整乃至改变会话双方的背景知识和当下的交际情况, 这可用来解释带有特殊性的多变的具体现象。例如:

例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诗篇中只有5个句子, 28个字。前3句不用一个动词, 似乎只是9组词汇的排列。整首小诗读起来似乎散漫无神, 毫无章法可言, 缺省外显的逻辑关系表征词。其实不然, 从表面上看, 有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等景物。前3句构成3组景:有远有近, 有明有暗, 有哀有乐。这些景以“断肠人”为中心, 以“夕阳”为背景, 以奔波为线索, 形象十分鲜明, 使九景皆活。作者以“夕阳西下”一句作为前面写景与后面抒情的过渡, 把意境和情韵加以巧妙地组合, 使各个分散的景点连接成完整和谐的意境, 构成一幅令人伤感的暮秋黄昏游行图。所以只要掌握一定的背景知识, 只要将理解置于“暮秋黄昏、伤感断肠人”的背景知识之上, 就不难读懂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了。

ICM与背景知识之间的区分取决于许多因素, 也会因人因地而异, 界限模糊, 两者之间也存在互动性, 被一个社团较为普遍接受的背景知识就可能成为ICM。

三、认知世界对语篇的解释力

1、认知世界中知识的激活与缺省的填补

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微观世界之后, 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 通过填补相关的缺省值来获得语篇的整体意义。

例3.雨是最寻常的, 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 像花针, 像细丝, 密密地斜织着,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例4.雨是最寻常的。 (“雨”) 一下就是三两天, (不过) (你) 可别恼, (你试向外边) 看, (它) (正下着) , (它) 像花针, (也) 像细丝, (它) (那么) 密密地斜织着, (以至于人家的) 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朱自清《春》)

这段话隐去了指代词, 即后呼应接应信息, 隐去了转折接应信息和动词时体标记, 隐去了从属和领属关系接应信息。如果我们把补充出来的这段话念一遍, 就发觉它不像是自然的汉语句子, 象汉语自然的语篇, 且索然无味了。这些补充出来的部分就全靠读者运用ICM和相关的经验及背景知识自己去领悟, 去体会。

2、对代词确定的解释力

在很多语篇中代词与其所指的先行词语之间存在模糊关系, 这时也须依靠认知世界的知识才能确定代词的确切所指对象, 如:

这两个句子仅有一处不同, feared&advocated, 这一词之差竟然会导致they指代了不同的对象。 (6) 中指代市政府, (7) 指代的是妇女。

在文中, 没有出现一个代词, 但依靠读者的ICM及相关的背景知识, 我们就能够确定代词的确切所指了。

3、对无直接着落“the+NP”的解释

当某个词语激活了某个认知世界之后, 其中的有关信息就可能被调用出来, 这样就可建立各种联系, 可能是“整体-部分”, “部分-部分”的关系, 也可以是“部分-整体”的关系, 有些信息虽在实际语篇中并没有提及, 但人们也会凭借认知世界中所储存的知识, 通过联想, 就能对语篇做出正确解读。如:

认知世界分析法认为:supermarket可以起到一个激活词使用, 可使人们在心理上出现一个关于超市的一系列东西, 同样进餐厅, 也会激起人们关于餐厅的一系列反应, The toothpaste, The waitress都是上一个分句的发展, 利用认知世界的相关知识, 就能获得语义上的连贯。

四、认知世界对语篇的解释力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历来都是学生的既定目标。笔者以为, 要想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学习者务必把有意义的学习, 即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之后的学习, 放置重要的地位。这是认知学习的基本要求。写作不可能凭空, 离开了大量的知识积累, 以及丰富的材料阅读, 就不可能建构一个系统的ICM和背景知识。欧阳修谈写作诀窍曰:“无他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自工 (《东坡志林》卷一) ”。所以写作的前提是要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 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知世界知识, 才能言有所指, 意有所达, 才能“厚积薄发”。

例9.请围绕“environment-protection”展开话题。

如果写作者没有相关的知识, 对“environment-protection”没有在生活中相关的知识联系 (CM) , 不知道有“air-pollution”、“water-pollution”、“noise-pollution”、“garbage-pollution”, 没有做过保护环境自愿者的经历, 没有平时的数据收集, 就没有一个关于“environment-protection”的认知世界知识, 就会咬破笔杆, 无从下手。

那么, 在实践中, 利用认知世界的知识, 对写作教学以及写作技巧上有哪些指导作用呢?

1、让读者自觉填补信息, 更具魅力

例10.实例:Leech对James爱好描述的三次修改过程:

以上三个句子表达的意义是一样的。其中a是一个重复性的表达结构, 比较啰嗦;b相比之下更为简洁自然, 句中通过he和James的照应关系以及does与enjoys的替代关系避免了对enjoys的重复;c省略了a中的重复部分, 表达最简洁、结构最紧凑、用语最经济。但读者仍然能运用相关的认知世界知识, 去体会写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如c句般写作, 也无哆嗦累赘之嫌。

2、省去不必要代词, 方显文采

例11.实例: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记叙了这样一件事:

文中多次用到代词Lindsay、he、I, 而往往让人感觉这些代词有很多是不必要的, 用在文中显得累赘。所以不妨将文中可有可无的代词省略, 让读者自觉运用认知世界知识去填补。将文章改成如下:

3、调动读者经验, 增加流畅

例14.实例:一位学生在描述学习过程中巧妙地做了一个比喻:

文中联系到farmer这个词, 激活读者关于农活的一系列动作, 灌溉、播种、施肥、除草。读者能利用关于对农活认知世界的相关知识, 就能获得语义上的连贯。所以在写作中, 如果能成功运用读者的认知世界知识经验, 让读者自觉构建一幅生动的画面, 那么行文就将会十分流畅。

五、结语

连贯性是语篇生成和理解的基础, 是语篇分析的关键所在, 而且只有从认知的角度对此加以动态性的分析才更具有解释力。笔者根据认知世界的分析方法在语篇中对认知世界中知识的激活与缺省的填补、对代词确定的解释力、对无直接着落“the+NP”的解释三方面在写作教学中加以运用, 以期能对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技巧的提高有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作用。以体验哲学为哲学基础的认知语言学将“人”的因素考虑其中, 对我们的教学实践更具有指导意义。将认知语言学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 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但这也是我们将来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摘要:当今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开启了语篇连贯研究的新篇章。基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语篇连贯的研究, 认知语言学家创造性地提出了“认知世界”分析方法。本文基于认知世界对语篇的解释力, 将其运用于指导写作教学, 以期实现以理论去指导写作教学实践。

关键词:连贯,认知世界,写作教学

参考文献

[1]Brown, G., &Yule, G..Discourse Analysis.Cambridge:CUP, 1983.

[2]Halliday, M.A.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London:Longman, 1976.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5]张德禄.论语篇连贯[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0, 26 (2)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认知解释】相关文章:

自我认知类型引导认知方式的实验研究05-10

合肥学院认知实习心得体会社会认知08-31

认知研究05-03

图式认知05-05

语境认知05-13

直销认知05-13

认知自然05-16

主体认知05-19

认知市场05-27

认知的05-28

上一篇:当代接受下一篇:改进的Prony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