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适应性

2024-06-21

工作适应性(精选十篇)

工作适应性 篇1

1. 会计基础领域的研究现状

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对会计凭证、会计报表、会计档案、会计监督机制等的设计与管理, 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我国的改革开放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会计基础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 完善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研究, 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早在1973年就成立了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并于1989年发布了《财务报表的编报框架》, 其主要内容就是对信息目标、信息质量特性的做出规定, 为相关标准的建立做准备。在美国, 最先由会计程序委员会负责会计研究, 后来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代替了制定会计原则的职能, 现行的美国会计准则体系是由会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国际上的会计准则委员会大多都是按照会计原则、会计质量、财务报告等方面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 对会计核算、监督、内部控制等方面的规范研究很少。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关注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研究。1952年, 中国人民银行为了对现金进行保管与使用的规范, 就曾制定了《现金管理办法》;1984年的《会计人员职责》对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核算做出了基本的规范要求, 1996年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对于会计相关工作比较全面的规范, 包括岗位责任、职业道德、会计核算与监督等。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颁布为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提供了法律依据。由于我国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故对于会计的人员素质及工作质量相当重视, 将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交予政府行政部门是合理的。

2. 与环境适应性相关理论的简介

文本所指的环境是会计生存依赖的环境, 包括经济、政治、法律等外部环境及会计模式、会计工作技术、会计人员素质等内部环境。有关会计基础工作的环境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环境决定论。环境就是研究对象周围的情况与条件。一切对象都依存于社会, 是社会环境的产物, 会计也不例外, 其发展是顺应社会背景的。会计环境是决定会计信息系统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社会环境的总称, 是制约会计理论和实务的外部因素总和。如今会计环境不仅仅包括外部环境, 还包括内部由物质、信息等交换生成的环境。故只有与现存环境相适应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才有利于会计工作的开展。第二, 制度变迁理论。上世纪70年代产生的制度变迁理论对于我国会计规范的制定与变迁起到了重要作用。制度就是通过一定的结构设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减少人们行为中的不确定性。制度变迁即制度创新, 就是一种制度的建立、变革、废除, 并逐渐转变为另一种制度。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的制度, 故当制度不再适应该阶段的社会发展时就需要新制度的出现, 这种制度的变迁可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先配置及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 有利于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第三, 控制论。控制论是将控制系统中信息交换和反馈过程作为共用特征, 实现对系统的认识、分析和控制。控制理论就是通过反馈控制与最优化控制原理, 研究如何在变化环境下保持动态系统的平衡的理论。反馈控制原理根据反馈原理调节受控系统的输入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最优化控制原理是对于系统工程的每个项目的开发、设计、应用等各个阶段进行管理、控制, 以达到最优化的控制原理, 从而实现最佳的实际效果与最好的经济效益。实现最优化控制是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 也是其力争目标。第四, 会计理论。会计理论来自于会计实践, 是指用来指导会计人员确认、计量、记录财务信息等行动的一系列基本概念及相关准则, 主要分为规范性理论与实证性理论两大类, 完整的会计理论应该是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会计理论的应用有利于会计应用范围的扩大及会计学科范围的扩展。

二、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影响的分析

1. 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

首先是经济、政治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政治制度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 会计工作是处理政治制度下的经济利益关系所必需的, 故存在于政治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必定带有政治色彩。政治体制的改革有利于经济体制的推动与发展, 经济环境的变化又进一步影响着会计工作。人民群众在不同政治制度下, 由于不同理财程度的存在, 对于会计工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相比于政治环境, 经济环境是会计直接依赖的环境。不同经济体制下会出现不一样的会计目标、会计规范、会计监督等模式, 而会计工作要求又是依据以上模式开展的。而且经济发展的水平影响着会计的认识水平, 间接导致会计实践领域宽与窄、理论研究深与浅、规范体系完善与否等的差异。市场化的经济体制下, 要求会计工作的规范制定与管理适应当下经济发展趋势, 会计政策由企业自行选择, 让会计工作服务于会计信息使用者。

其次是法律法规、制度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法律法规、制度环境是指会计工作所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制度的境况, 法律法规的建立可以有效保护会计基础工作实施过程中的合法权益, 又对工作内容及方法有所限制。例如会计法、证券交易法、会计准则等, 这些制度环境是会计工作开展的基准, 也是其进行过程中须严格执行的标准。

再者是教育文化环境、科学技术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每一个国家都有其自身文化,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文化环境氛围, 会计工作正是在适应一个国家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的会计思想下进行的会计行为。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需具备相应的文化技术水平及职业道德素质, 教育是我们获取文化与知识的主要途径, 因此, 教育影响着会计行为及会计法规的执行深度。科学技术为会计工作提供了信息的及时掌握与传递、市场需求的实时掌握等的物质条件, 改变了会计工作的方法与手段。通过电子计算机的有效利用, 将手工操作转化为电子化核算, 使得会计信息传递更加准确, 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最后是管理环境与会计基础工作的关系。管理环境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管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 如果管理者对于会计工作足够重视, 就会制定相关的制度、成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的培养, 通过这些措施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 提高会计人员在企业或公司中的地位。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业务技术水平、组织协调素质等都会影响到会计行为的效果。具备这些素质的人员才能良好的执行会计制度, 在企业中发挥会计作用, 从而实现最佳的经营管理效果。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 可以通过制衡机制、激励与约束机制、管理机制等确保会计工作的进行, 相关职责、权限的设置可使各岗位间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2. 我国现阶段环境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

首先, 新经济环境给会计基础工作带来挑战。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突飞猛进, 尤其近年来, 全球GDP排名我国位于第二。中国的企业及公司逐渐向集团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不仅如此, 在国际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也逐渐增多, 尤其股票、证券等投资、融资公司。由于经济市场逐渐复杂化, 且国有股或法人股占有大比重的上市公司不具备股权的流通结构, 造成相关的会计问题不断出现, 这对于会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在经济现象层出不穷的经济社会得以发展,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就必须做出调整, 例如企业会计工作组织标准应该多元化, 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技能应达到专业化水平要求, 会计核算标准应该包括有手工核算标准、电算化标准等多样化标准, 相关的会计监督标准应更加法制化等。

其次, 新法律环境给会计基础工作带来挑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会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相应的会计法规也在不断地修订与补充。为更好地规范会计行为, 1999年对《会计法》进行了修订, 该法的修订有利于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及提高效益方面充分发挥作用, 对于经济社会稳定的维护也有一定意义。2000年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标志着我国会计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2006年施行的《证券法》实现了合规资金入市渠道的拓展, 并且对短期走势没有利好效应, 有利于证券市场的发展。在2007年新会计准则中, 对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生物资产等方面做出了界定。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是我国内部控制制度建立的标志。这些法律条款的颁布或修订, 都为会计基础工作提出了新挑战及新任务, 需要会计工作中的核算更精准、管理更规范。

再者, 新社会环境给会计基础工作带来挑战。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社会环境的变化较明显, 人们不再满足于衣食无忧, 而是更加关注所生存的社会环境, 例如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运行情况等。关注度增加自然对其工作要求也更高。过去缺乏对于会计人员的考核制度, 一些不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会计人员担任着会计工作, 这不利于会计工作的有效进行, 其道德水准与职业素质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对于会计工作的重视与关注提高, 对于会计人员的聘用、考核等要求逐渐严格。较强的稳健主义与保密倾向是我国会计文化的主要特征, 这对于未上市公司来说是很重要的。但对于已经上市的公司来说, 其年度报表及法定信息必须做到公开、透明。这两种对于会计工作的不同要求导致我国会计信息保密程度方面存在着两极情况。

最后, 内部管理变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要求。现代管理的特点是面向市场的开放型管理, 强调经济效益的战略管理, 行政指挥下的宏观调控管理, 重视现代技术的信息管理, 以人为本的人文管理。这些现代管理特点对会计工作造成了一些影响, 比如要想兼顾企业内部管理与宏观调控政策, 会计就需要保证其提供的信息同时满足它们的要求, 但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间又存在差异, 如何处理好需求与差异间的关系成为会计基础工作的挑战。

三、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路径

加快相关规范的修订是实现会计基础工作适应环境变化的有效路径。现行的规范已经不适应当前的会计行业的发展, 故应加快规范修订的步伐。《会计法》是规范修订的依据, 它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会计工作发展至今, 主要以三种状态存在, 即手工会计状态、独立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与业务一体化。手工会计核算是较老的方法, 现在已经逐渐被会计电算化取代, 所以, 规范修订过程中应更多的参照电算化核算状况进行。当然, 修订过程应该坚持以下原则。首先是兼顾性, 虽然《会计法》是规范的主要参照依据, 但其他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提高会计职业道德及社会责任相关内容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故应该做到法律法规的兼顾性。其次是继承与发展性, 现行规范在会计核算的严肃性、会计工作秩序的规范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优点在修订中应该继承, 而对于会计核算的环境、会计监督程序、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 规范已经明显不适应会计工作的进行, 需要进行改进。因此, 在进行修订过程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再者是适应原则, 规范的修订应该建立在分析环境变化基础之上, 例如经济一体化对于原始凭证设计的影响, 计算机网络技术对于记账凭证类型与格式、资料存档的安保等的影响。最后是可操作性, 规范进行修订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加符合现在会计基础工作的进展, 故应增加规则的实施细则及实施检查细则来提高新规范的可操作性, 做到规则的细化有利于预期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赵卫红.浅析如何强化会计基础工作[J].中国商贸, 2013, (19) :131-132.

[2]隋昕.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提升财务管理水平[J].价值工程, 2013, (16) :154-155.

工作适应性 篇2

2015年10月9至10日,我在徐州工程学院参加了关于“新教师工作适应能力提升(理工)”的培训课程。虽然两天的学习时间很短,但我感觉收获颇多。这次所讲授的内容可以说是多位教授多年工作经验的心血和结晶,他们宝贵的经验对刚入职不久的新教师好像指路的明灯,给这些新手指明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这次讲课的几位教授普遍都认同一个观点:高校教师一定要搞科研,以科研带动教学,同时要重视教学,并使教学促进科学研究,一个合格的大学教师必须兼顾教学和科研。在二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中,我对这个概念的理解一直有偏差,认为大学教师,以科研为主,教学为辅。听了几位资深教授的讲解,我发现自己的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两手抓,才能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浙江工业大学的陈庆章教授说道:“我们可以去任何一个学校去调查,任何一个优秀的大学教师,其教学和科研都是十分出色的。”目前国内很多大学存在这样一种偏执现象:高校领导对于教师科研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教学,职称评审的指标很大程度上偏向于科研,那些教学能力很强但科研实力较弱的老师在高校很难受到重视。很多专家都在呼吁要重视大学教师的教学能力,不要一味以基金项目数、文章数的多少评判一位教师的优劣。现实情况使得一些年轻老师非常困惑。北京高校教师一位老师说:“老师们都知道,想晋升高级职称、申报到一些重点课题就必须做好学术研究和发表更多学术论文,否则,课教得再好也不会被认可。”我作为一名刚入职两年多的高校老师,由于缺乏经验,而且精力有限,如何平衡教学和科研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为此,我首先向有经验的老师虚心请教,更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不能表现出浮躁情绪。

从2013年入职时到现在的两年多的时间里,领导安排我先后从事《聚合物共混改性》、《高分子成型加工》和《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这三门课的教学。能够顺利把这三门课上好对我来说是一大难题。尤其是《高分子成型加工原理》这门理论课是构建在高分子物理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上开设的课程,学好这门课必须先把《高分子物理》、《《高分子化学》、材料导论》、《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外、《材料研究方法》这五门课的知识搞明白。这五门课除了《高分子化学》外,其他四门课对我来说完全空白。对于如此严峻的考验,我曾经退缩过,但是面对领导的统筹安排和殷切希望,我必须硬着头皮完成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把这门课上好。每上一次课,我至少需要两天用来备课,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还要花大量时间查阅相关参考资料,并且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尽量把教材吃透。为了拓宽学生视野,对于本学科相关的一些前沿知识,我上课时还穿插一些高分子材料最新的研究成果,查阅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或报道供大家分享。针对《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原理》这门课的特点,利用和我校建立的实习基地的优势,我还把“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起来。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我校2011年新设的专业,无论是教学和还是科研设备都不太齐全,再加上这门课的内容较为抽象,仅仅凭借课堂的理论传授很难激发大家的学习热情。因此,利用实习基地的优势不失为一个颇为有效的方法。为了满足我校化工学院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的实习工作需要,我们在徐州本地建设了相应实习基地,有生产涂料的奇艳丽有限公司和新沂市达美聚酯粉体有限公司,生产橡胶的徐轮橡胶有限公司、生产塑料的安泰工程塑料有限公司和生产胶粘剂的江苏谷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这几个企业基本上涵盖了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的五大领域(塑料、橡胶、纤维、涂料和胶粘剂)。为了使学生真正了解高分子材料加工生产企业的现实情况,在领导的协调和支持下,我带领2011级和2012级两届的学生对四家实习基地进行了参观和访问。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考察,大家实实在在地看到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高分子产品及其相应的生产流程,学生对于书本上的抽象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学习这门课的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甚至有很多学生在大二和大三时就立志要考高分子材料的硕士研究生。

2014年下半年,我从事的另外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是参与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的建设是一项琐碎而繁杂的工作,况且都是一些生产型的大型仪器和设备。从实验室水电的改造、地面的重铺和厂家及工程师联系到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在学院相关领导安排下,积极参与并付诸行动。尤其是工程师培训时,更是投入了更多精力和时间,唯恐学不会这些大型设备的操作方法。虽然我院的高分子成型加工实验室的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但同我院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还需要通过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发展,在个人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为化工学院乃至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工作适应性 篇3

【摘 要】分析一则新生不适应校园生活的案例,探索大学新生大学生活适应性引导教育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大学新生 校园生活 适应性引导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8C-0103-03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承担着教育、管理和服务三项职能。其中,教育是目的,管理是手段和过程,服务是精神与理念。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相结合,是新时期创新高校辅导员工作理念的基本表现形式。大学新生刚入学往往对校园生活不太适应,辅导员在日常德育和学生管理事务中,只有坚持服务导向,热心服务,细心引导,才能更好地促进大学新生适应校园生活,使其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案例简介

2015年9月17日,正值军训期间,某新生宿舍3名男生搀扶受伤的陈某来办公室办理请假手续。在交谈中了解到,陈某于前一天军事训练结束后赴篮球场打篮球,在投篮过程中因大意发生踩踏,由于动作力度过大过猛,导致自身身体重心失衡,脚踝发生严重拉伤,瞬时脚面出现肿胀,淤血明显,独立行走困难。在寝室同学的搀扶下,陈某被送往校医室就诊,医生在进行专业治疗后,开给部分消肿祛淤的治疗性药物。考虑到其拉伤的严重程度,已不适合继续参与军事项目的高强度训练,笔者一方面安排陈某的舍友赴校医室办理诊断证明,以便安排军事训练请假事宜,保证科目成绩认定合格;另一方面,对陈某生病期间的日常生活照料问题进行安排。

在宿舍休养期间,由于长时间的独处,陈某产生了强烈的孤寂感和落寞感,旧有生活场域造就的思维惯习更是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强大的催化作用,高考成绩的不理想,家庭陪伴的骤减,亲朋好友联系的阻断,以血缘、地缘、亲缘、情缘为优势构建起来的社会关系网络的打破,在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因素的影响下,陈某入学以来一直暗藏其心的执拗退学念头和固执想法开始迸发,对大学生活适应不良的情况越发显著,突出表现为学习适应不良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

二、案例处理过程

(一)了解事件基本情况,细心关爱,消除学生疑虑和隐忧

1.了解事件基本情况,解决后顾之忧。辅导员工作琐碎繁杂,爱心、细心、耐心是帮助学生排忧解难的必备心态,更是实现服务工作高效能目标的首要前提。安全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底线性问题,始终处于常抓不懈的层面。面对请假学生的慌张神情,笔者基于职业敏感,对陈某整个受伤过程及诊疗状况进行了仔细询问,以判断是否需要赴市人民医院进行进一步的诊疗。根据校医的诊疗建议,在宿舍休养便可。于是,陈某的军训成绩认定和生活照料问题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军训办的相关规定,在其宿舍舍友的帮助下,陈某办理完成相关手续,有效消除了其成绩认定的疑虑和担忧。

2.春风化雨,细心关爱,提供生活保障。在办理完军训请假和成绩认定事宜后,笔者亲自送陈某回宿舍,并对陈某进行了鼓励,拉近交往距离。由于陈某行动不便,笔者安排其宿舍成员轮值,每天打包饭菜,解决其基本的餐饮问题。而此时,如厕问题成为令人尴尬的难题。学生公寓上铺下桌的组合及卫生间的设计根本无法匹配陈某独立方便的需要。于是,除轮值安排外,采取了方凳替代便捷式马桶的做法。

(二)找准问题的根本痛点,针对性进行深度访谈

1.把握主要阵地,找准根本痛点。宿舍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阵地。军事训练更是进行大学新生行为养成教育和适应性教育的重要载体。在晚间的常规宿舍走访中,笔者除对陈某进行基本的人文关怀外,还辅助性地对宿舍成员进行集体意识教育和协作意识的教育,引导宿舍成员真正学习和体会军训的精神内涵,多关心伤病同学,要像亲如兄弟的战友一般,互相之间多帮助多关怀,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数次的宿舍走访,明显增进了师生关系,学生的话匣逐渐打开,而此时陈某默不作声,神情恍惚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在经过旁敲侧击的了解后,宿舍成员最终道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陈某一早便已产生退学的想法,这才是问题的根本痛点。

2.对症下药,开展深度访谈。在进行深入了解后发现,陈某高考成绩带来的挫败感情绪延伸、极度思念亲友的感情波动、个人独处滋生的孤独落寞感是这一根本痛点产生的主要诱因。针对陈某回家复读的想法,从高考成绩结构,其所获得的分数,提升的理性可能性,所需要付出的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机会成本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解答。同时,对目前就读专业、发展前景、宽口径就业优势、个人前途等方面进行了逐一说明;针对恋家这一问题,建议其加强与亲朋好友的沟通联络,引导其培养自身良好的独立精神和自立意识,为职业素养生成和未来就业储存能量。求学在外,远离家乡,满是亲人的牵挂,只有树立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独立而坚韧地生活,才能减少家人的担忧;针对情感孤寂的问题,建议加强与同宿舍同学、同乡的互动沟通,积极拓展人际关系,增加社会资本存量。大学生活初始,所有人都在努力实现角色转换,人脉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细心经营。

(三)建立家校联系,全方位了解学生情况

1.建立家校合作,畅通信息互联。新生刚刚入校,笔者便组织填写了新生入学基本信息登记表,记录了翔实、可靠的学生个人信息和家庭基本信息,作为学生管理的基本辅助性档案材料。其中,家庭基本信息包括家庭详细地址、紧急联系人及其联系电话。新生入学信息登记是家校合作的基本实现形式,可以有效地增进信息联络。在陈某案例的处理过程中,笔者第一时间与其父母取得联系,将陈某在校发生的意外事故伤病情况通报家长。第二次沟通中,针对陈某的病情恢复情况和环境适应不良状况进行说明,倾听家长的想法和意见,全方位了解陈某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情况。令人吃惊的是其父亲和姐姐表示已经安排好手头工作,购买好后一天赴柳州的火车票,准备带其回家治疗。而且如果陈某坚持退学,便带其回家复读。陈某父亲的一番话使笔者陷入思索,快速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2.尽力解释,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如何当好父亲、母亲,如何行使爱的权利,值得反复思考、尝试、实践和总结。针对陈某父亲爱子心切的问题,笔者当即做出如下解释:第一,笔者每天都在坚持走访宿舍看望陈某,了解其病情及恢复情况,并已解决科目成绩认定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如果前期康复效果较差,便会迅速安排其去市人民医院进行复诊治疗。第二,希望家人配合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多给陈某打电话,进行沟通互联,从正面引导陈某既来之则安之,正视短期存在的困难,进行环境适应。大学生应该具备独立精神、自立意识,终究要独立面对社会,不可能永远依靠家里。第三,建议取消已经购买的车票,给陈某一定的理性思考时间,从复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专业就业前景和个人前途出发,进行引导说明。建议家长避免因陈某一时冲动,家长的助力,剥夺了陈某应有的机会,让家里人放心,安心工作。第四,鉴于陈某姐姐专业护士的身份,其一再强调带陈某去市人民医院进行复诊。在成功劝服陈某父亲和姐姐后,当即安排宿舍两名同学第二天带陈某去市人民医院进行复诊,并将检查结果及时进行通报,消除家长的担心和疑虑。

(四)利用朋辈关系,进行帮扶性访谈辅导

1.利用朋辈关系,获取支持资源。朋辈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它是通过有目的地挑选、培训并组织与受教育对象年龄层次相近、经验相似的学生,通过倾听、共娱、交谈等形式实现经验分享,从而实现受教育者探索自我、适应环境、促进自我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在案例处理过程中,笔者通过陈某的宿舍同学,仔细甄别和挑选陈某的同乡资源等同辈关系,选择性地邀请陈某的部分同学和同乡进行帮扶性访谈。从地缘、友缘和情缘关系出发,降低陈某的心理安全防线,拉近其与同伴的心理距离,促进其积极心理的形成,帮助其进行环境适应。

2.选取合适话题,确保访谈实效。通过创造生活囧事、军训趣事等轻松愉悦的谈话主题和友好和善的谈话氛围,对陈某进行特别的关注关爱和悉心引导,缓解其因远离家乡,孤独落寞产生的难以消解的思乡情绪。关注陈某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环境,分析其退学思想产生的重要诱因,帮助其解开心结,去除心病,平稳心态,理清心绪,助力其健康成长。

(五)持续关注,助力成长

1.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只有坚持以学生为本,持续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爱心、细心、耐心等“三心”为精神指引,热心服务学生,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才能真正地助力其成长,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坚持了多次的宿舍走访和深度访谈后,所有的行动最终换来陈某心绪的平稳和感恩回馈的话语。如今,陈某已很好地适应了大学生活,学习成绩优异,人际关系良好。在2015年度全国大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等级考试中其获得了B级考试专业第一的优异成绩。

三、案例启示

(一)明确职业价值定位,提升自身综合素质

1.明确职业定位,创造自身价值。辅导员岗位是大学教育的内在逻辑要求,工作宗旨在于服务学生发展,重在面对面给予学生具体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引导学生思想,指导学生学习,疏导学生心理,辅导学生生活等具体路径,不断追求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这一职业价值定位目标。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只有将管理育人与服务育人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实现高效能的工作目标。管理育人体现的是被动的互动关系构建,服务育人体现的是积极的互动关系构建。二者的融合能够有效克服当前高校辅导员职业存在的双重角色尴尬困境,进而转化为身份认同。

2.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努力实现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辅导员职业发展,应努力实现由经验型事务工作者向良师益友型学者的转变,具体而言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出发:第一,不断学习辅导员工作实务手册、相关实操理论;关注易班、高校辅导员等信息平台,丰富自身工作思想。第二,定期、主动地向导师汇报工作;加强与本学院、兄弟学院同仁的工作心得沟通交流;细化辅导员工作日志记录,温故知新,总结经验教训。第三,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将“三心”真正融入工作实践,服务学生;切实做好“百生访谈”,提高沟通交流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与学生共通共融,将管理、教育与服务融为一体。第四,不断提升工作技能,加强实务工作向理论成果的转化;学习统计分析方法,通过调查研究和个案访谈相结合,实现工作的定量、定性融合及科研成果转化。

(二)案例处理要找准根本痛点,坚持问题导向,对症下药

1.明确需要层次,找准根本痛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启示我们,人的发展总是处于各个需要层次。案例中陈某的需要不仅表现为生理、安全等基本层次的需要,更表现在爱与归属和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学生距离最近、影响最大,所关注的是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利益相关的各种生活问题,只有明确需求层次,找准根本痛点,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辅导员需要借助各种平台掌握学生信息,除办公室这一传统阵地外,还应重点把握教室及(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04页)学生宿舍等新阵地。因应信息化的发展潮流,QQ、微信、微博、博客等新媒体也已成为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战略要地。只有借助各种平台和媒介力量,辅导员和学生之间从身份、思想和交流方式等方面才可以构建起更为理想的互动关系。

2.注重方式方法的选择,对症下药。针对具体的问题,必须明确痛点,坚持问题导向,选取合适的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具体而言应做到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发挥家庭的协同教育作用,实现家校互联。建立可靠的、翔实的家长联系电话簿、QQ群等,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工作问题。针对突发事故和意外情况必须坚持第一时间通报原则,确保教育管理的连续性、有效性及针对性。第二,搭建有效平台,发挥所在班级、朋辈关系、心理协会等团体辅导的作用。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座谈、群体访谈、团队游戏等形式,为问题学生提供成长和发展所需要的应然环境。在特定的情境下,开展大学生适应性教育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实现角色转变。第三,牢牢把握宿舍这一战略高地。宿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辅导员开展工作的重要阵地。宿舍管理,必须坚持常规管理与人文关怀共进,宿舍纪律与安全责任同行,努力创建学习型宿舍和和谐宿舍。在宿舍走访中,能够洞察存在的问题,配合深度访谈,及时地去化解。此外,要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积极分子、班长、生活委员、宿舍长、信息员等的信息联络作用,及时了解问题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表现,争取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参考文献】

[1]傅明宇.学长式朋辈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心理实效研究[J].科技信息,2014(14)

[2]闵桢.浅谈大学辅导员职业定位[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作者简介】熊 辉(1971— ),女,广西柳州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讲师,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李 刚(1988— ),男,陕西华县人,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技术学院教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高职教育实践。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 篇4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当代中国, 有一项基本却极为重要的政治工作, 那就是思想政治工作。它融合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党政党风建设于一体, 其中不乏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要素, 思想政治工作也是党给予了高度重视的部分, 受到各届领导人及国家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推崇。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使人能够更坚定政治立场、更好的思考, 并对人的思维规律进行总结和教育规范的非常具有意义的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为我国、为我们党、为人民的思想政治建设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同时, 也为党在政治建设以及思想指导方面指引了道路以及目标。从党的成立之初开始, 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解放战争年代, 还是在春风吹满地的对外开放改革三十年, 甚至是在当今的经济繁荣富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当代新型社会, 思想政治工作都贯穿始终, 在其中扮演了无法替代的重要角色, 同时思想政治工作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 它吸取经验教训, 积累成功经验, 为我们党国现今以及以后的发展之路指明了目标。然而, 时代的飞速进步发展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新型的高速发展社会已经使得过去的思想政治工作难以与此进行更好的适应与发展。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创新的方式体制去适应新型的社会发展, 新型的研究方式无疑会为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鲜的血液。如何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何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是一项非常具有意义的研究。

一、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概念与构成要素

1、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概念

适应这一概念, 其意义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很大的变化时, 之前与其相适应的个体、系统已不能发挥其原来的功能。而要调整这一状态, 就必须要相应的做出整改, 以期更好地融合现在的环境, 发挥自己的功能。而适应性这一概念放到思想政治工作当中, 就意味着之前思想政治工作的体系体制要做出改变以适应发生了变化的外在的大环境, 即社会。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性部分, 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简单构成的整体, 它由多元的部分组成, 并且时刻处在各部分共同变化相互影响的状态。我们的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人员也是构成这一整体的必不可少的要素, 负责着具体落实操作整改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密切关注社会现状的变化, 并且以此为依据, 以人民群众的切身需求为目标, 做出科学可行的工作计划并深入贯彻了解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以真正的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以及被接受性。如此一来, 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就得到了诠释和实现。然而, 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 社会的各个构成部分在不断的变化, 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组成部分也在发生着变化, 所以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任务任重而道远, 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任务也非常艰巨。

2、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构成要素

(1) 工作组织的适应性发展

工作组织的形式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构成因素, 没有完整而健全的工作组织, 思想政治工作的贯彻落实就没有可能。组织的完整健全历来都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而工作组织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有自然承袭的组织体系。无论是在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时期还是在之后的革命根据地确定之后, 我们党都对组织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不懈努力。从建国之初到现在, 我们党的组织制度已经相对完善, 各种组织设定都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度, 也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不断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深入到基层的人民群众, 也促进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最基本的部分的开展。组织的趋近完善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开展和深入发展的基本, 是人民群众得以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普及的基本保证, 也是工作组织的适应性发展的促进。

(2) 工作内容的适应性发展

在任何历史发展时期, 工作内容都是工作开展的核心内容。工作内容的适应性调整, 也是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必经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是不尽相同的, 为求适应社会的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也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和改进。在新中国宣告成立之前, 中国共产党的目标和任务便是结束革命战争, 为中华民族的和平与统一而不懈奋斗, 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工作任务和内容就是以党的目标为目的, 唤醒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意识, 为革命的斗争而发光发热, 献出自己的力量, 使革命战争能够取得胜利, 能够拥有战斗的不竭动力源泉。革命战争取得胜利后, 新中国也就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国共产党的任务和目标也就此发生了变化, 新型社会主义的建设成为了新的目标。理所当然地, 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内容为求适应性发展也随之发生了改变, 人民群众和需要接受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工作对象的教育便成为了此时重要的工作内容。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整和新型的思想教育, 人民群众因此而日益团结, 党的执政地位也不断巩固和提高, 为新型社会主义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由此可见, 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年代, 工作内容的适时调整使得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得到了很好的推进。

(3) 工作方式的适应性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离不开正确的工作方式的不断调整, 如果说工作内容是基础, 那么工作方式便是道路, 只有正确的有效的采取正确的措施, 才能够使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取得最好的成效。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根据党的指导和命令, 在不同阶段的历史需要时期通过不尽相同的方式方法进行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在新中国未宣告成立的革命特殊时期,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实行方式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宣传和广而告之, 以此来完成思想政治工作教育,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大大的降低了难度, 同时也提高了效度。勤奋而充满智慧的共产党员走上街头深入群众宣传演说, 发放进行思想政治基础教育的宣传单等等。在此之后,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也因时而变, 进行了适应性的发展和变化, 民主而自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真正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

二、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有效措施

1、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要紧跟时代步伐进行调整改变, 而中国的三十年改革开放便是一个极为罕见并且难得的契机, 它无迹可寻, 无论是经济体制还是市场机制, 都需要不断的创新以摒弃旧有的体制体系。固有的经济体制、用人方式、思维方式等都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创新才是唯一的出路。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 也必须要吸取有益的经验, 追求适应性的发展以融合新的社会环境, 达到一种全新的高度。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在改革开放中寻求出路, 充分的发挥每一个组成的个体的作用和功效, 解决思想矛盾, 完成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需要把握改革开放这一难得的机遇, 进行充分的从根本上的创新和改变, 以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的目标。

2、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需要服务理念

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属于政治性工作, 但仍可以从一般的社会工作方式当中吸取有益经验。在一般的社会工作中, 被服务的人员及对象通常都处在被尊重的地位, 他们享有被服务的主导权, 能够自主的进行决策并且处于被包容的状态。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则不然, 他们多数都是党内部的高级干部、积极党员, 而非一般的工作服务人员, 在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过程当中, 难免的会与被教育的对象处在相反的两个地位状态, 他们自然而然的便会有一种主导意识, 然而接受这种工作教育的群众则会无意识的遵从, 并且相对的被动, 这种局面也是需要整改的。此时, 一般的社会工作方式便可以提供很好的借鉴, 让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的观念和思想从根本上加以改变, 在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当中更加的具有亲和力, 将被教育的对象放在一个主动并且受到尊重理解和包容的地位, 便能够很好地解决工作开展僵化的不利局面, 更能够较好的促进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

3、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需要政工人员的积极努力

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离不开政工人员的努力, 政工人员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和关键。而要进行更好的适应性发展, 就需要政工人员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自身的提高:首先, 政工人员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修养, 只有这样, 才能使得思想政治工作在进行宣传和普及时是新鲜且具有活力的;其次, 政工人员要进行深入且细致的调查, 以敏锐的目光捕捉思想政治工作发展的方向;再次, 政工人员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思想, 将群众放在一个制高点上, 以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深入和有效地贯彻和适当的改变发展;最后, 政工人员要积极的发挥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的协调能力去完成身负的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性发展的重要任务, 使自身的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体现。政工人员的适应性发展就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 身为基础的政工人员做好适应性的改变, 就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时刻与社会现状同步, 得到适应性的良好发展。

4、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需要吸取社会工作的方式经验

社会工作经过一个相当长时间段的发展和完善, 已经渐渐的拥有了自己特别的完善的工作体制和方式。至今已经具有一定传统和规模的工作方式有三种:分别是社区的工作方式、以团体为整体的工作方式和以个人为整体的工作方式即个案的工作方式。顾名思义, 社区的工作方式即意味着将整个社区设定为要发展的工作对象, 使整个社区的居民共同协作, 完成目标。而团体的工作方式, 就意味着将一个发展团体作为整体目标, 而这种团体并不是一般的社会性团体, 而是有特定人员组成比如青少年等具有严格划分意义的人员, 将他们视作一个发展的对象。而个案的工作方式, 则是说明将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人作为发展对象, 而不与其他人员进行混合, 采用直接的交流方式, 注重对象个人情感及意向的表达, 采用积极有效的方式解决个案本身的问题, 需要特定培养训练的技巧和经验。这些方式, 无论对象是整体或个人, 都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发挥其特定的作用和功能, 完成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任务, 使得之前旧有的工作方式得到相应的完善, 弥补了缺陷和不足, 实现不同阶段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和发展。也就是说, 在社会工作不断的发展所积累的经验之下, 思想政治工作可以积极的吸取和学习社会工作的方式和经验, 以此来进行自身不足的弥补和改进, 从而更好地进行不断的发展, 以适应社会的快速更迭, 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

三、结语

思想政治工作是贯穿我党领导历史的重要基础工作, 不仅仅能够为党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 也能够保证我们党和国家具有坚实的民众基础, 并且这些民众都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意识。从革命战争的时期开始, 一直到新中国建立、改革开放、新型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改造, 思想政治工作都是我党的政治思想精华, 使人民能够不间断的与党的思想和方针保持高度的认识和一致。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 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政治意义,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其适应性便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指标, 无论是从方法、内容还是工作组织形式, 都需要不断的改变, 来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这一个整体的进步。只有紧跟时代步伐, 及时吸取有益经验, 做好各部分的协调工作, 才能够保证思想政治工作能够获得适应性发展, 为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动力和源泉。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政治措施之一, 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体现方式, 符合中国国情和共产党的领导发展。由于近年来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范围也发生了变化。本文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以及促进其适应性发展的措施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适应性发展,社会主义

参考文献

[1]韩卓君.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改革创新中发展.[J].管理观察.2013 (10) :146-147

[2]黄治国, 余仰涛.论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发展的基本规律.[J].江汉论坛.2009 (3) :130-135

[3]尹亚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意义.[J].现代企业文化.2010 (14) :88-89

[4]蔡应妹.思想政治工作的适应性发展—兼论对社会工作理念与方法的吸纳.[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 (10) :101-103

[5]王济亚.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之发展变化.[J].双文明建设.2003 (6) :47-53

[6]姚红.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高教版) .2009 (7)

适应教育工作总结 篇5

伴着凉爽的秋风,我校迎来了2016届的一年级新生。为了让新生尽快地适应校园生活,新生入学我校非常重视,在学校、年组、老师各个层面进行了培训和准备。时过一周,适应教育期接近尾声,在此对这一阶段的工作进行总结。

开学伊始,学校领导对新生的入学工作做了非常精心的安排。首先对一年级所有教师进行了开学适应教育的集中培训。适应教育的真正落实者是一线的教师。为了转变教师的观念,引导他们接受新的理念,校召开了全体一年级教师会议,布置“适应教育”的具体工作。会上要求一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设计多样活动,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师生的情感交往等,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感,产生愉悦情感,让学习充满快乐。

会上黄校长和吴主任分别对这次“适应教育”做了说明,表达了其在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实施的具体办法,让一线教师由理念到做法都得到了明确,促进了“适应教育”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获益。

其次,学校还在新生的安全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的措施。上学、放学都有固定的地点,有专门的值周老师负责上放学的秩序,对家长进行耐心的讲解,规范学生和家长的各项行为。学校德育处主任还专门对本校区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安全培训,确保了一年级学生在操场上活动以及楼道走廊里面的安全。

一年级的任课老师也非常积极的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来。他们对学前准备期的教材进行了细致的研究进行了备课,并把备课的内容完全的落实在对学生的训练和课堂上。操场上,教室里,走廊上,随处可见教师督促学生的身影。短短的一周时间,她们的嗓子哑了,脸晒黑了,学生的规范基本养成了。上课在固定的位置站排进教室,走廊做到靠右走,不跑跳,不讲话。在教室里,学生们已经能够以正确的坐姿听老师讲课,积极举手发言,大声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上课的规范基本养成。一年级教室的布置老师们也费尽了脑筋,体现了严肃活泼的特点,既不影响学生的注意力,还温馨典雅。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们想出了各种鼓励学生的办法,贴笑脸,盖印章,发小奖状,孩子们的进步非常快。在此基础上,他们还与家长积极沟通,每天晚上上传孩子在学校的各种活动的图片,并与家长分享在白天的教学工作中的体会和想法,积极地指导家长对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所以学生的进步是飞跃性的。

提高素质 适应工作 篇6

一、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

政治素质是新闻的首要素质,自从新闻事业诞生以来就是如此。政治性是新闻媒体与生俱来的属性,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说到底,它要解决的是基于什么政治立场办新闻,为什么人的政治利益服务的根本问题。

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一性质决定我国的新闻队伍在政治素质上是高标准、严要求的。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应该成为我们这支新闻队伍的坚定的从业理念。

电视新闻编辑可谓电视新闻的“头脑”,是新闻各个环节的“把关者”。电视新闻除了具有其他传媒的传播信息的功能外,它还是党的“喉舌”,是党和政府联系受众的“桥梁”。如果新闻编辑的政治责任感不强,会导致对新闻的思想性把关不严,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宣传效果,还会在受众中造成负面影响。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对于一个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应是重中之重。

二、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

一般来说,在电视节目中,新闻的收视率是比较高的,受众也十分广泛。电视的特性,决定了电视新闻就像盆里的水一样,一旦泼出去,就再也难以收回;同时,每天新闻节目的编辑和播出,其时间均以秒计,因而在内容排列和技术操作上都应一丝不苟,马虎不得,否则影响极大?熏所以,新闻编辑要把好新闻关,要有很强的事业心。因为新闻节目从审稿、制作到播出,各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作风必须严谨。由此可见,新闻编辑都应具有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三、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求真务实的精神

新闻编辑一无名二无利,工作异常辛苦。有人说,编辑工作是最苦的“苦差事”,这一点不假。编辑常常是手握着笔,埋头于稿件堆中,聚精会神地进行分析、比较、选择、修改,手、眼、脑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力求把好政治关、业务关。长期面对这样一种责任重、难度大、风险多、待遇低的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宽广的胸襟和“为人作嫁衣”的奉献精神是不行的。正如当年邹韬奋所说:“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

另外,有人说,新闻是社会的“晴雨表”、现实的“温度计”、时代脉搏的“记录仪”。“求真务实”,是新闻的生命。对一名新闻编辑来说,应保持求真务实、求新求快的工作作风:一方面,要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善于捕捉、发现新闻,提炼新闻的亮点,最大限度地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善于研究受众的心理,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选择最佳、最受受众欢迎的传播方式,使新闻真正起到良好的效应。

四、要有娴熟的专业技术和渊博的知识

一名电视新闻编辑,相对于报纸、广播编辑而言,除熟练运用文字语言外,还必须熟练运用音像语言,诸如画面的剪辑、同期声的运用等,做到画面剪辑遵循事件发展、人物特点与解说词声画的对位;同期声又与解说词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当前,电视新闻编辑还应该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操作和运用,提高宣传质量,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同时新闻编辑知识面要广博。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法律、科技、文艺、体育等,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时事编辑“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所谓知稿善用,是指时事编辑首先对与时事稿件有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认识时事稿件的新闻价值,并作出恰当的处理。否则,像宝一样的稿件放在眼前,也难识其“宝”。要想成为知识的“富翁”,只有博览群书,处处留心,善于积累,并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晓中外才能及时地对一大堆稿件作出正确的认识、判断、取舍。另外,还要有渊博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知识,而且要熟练掌握新闻编辑的编排技巧。一组新闻的组织工作,包括稿件的比较选择、修改加工、稿件组合、同期声运用、后期制作等,是在十分短促的时间内完成的,如果沒有过硬的功底,是无法保证编播速度和质量的。

五、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做高素质的新闻工作者

由于行业的特点,媒体往往最先用先进的传播手段装备自己;新闻工作者由于职业的需要,也往往领风气之先,最先使用新的传播工具。从台式电脑到笔记本电脑,从BP机到“大哥大”,从单反相机到数码相机……无不如此。随着互联网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编辑、记者近两三年来掌握了网络技能。电视新闻编辑需要像《文汇报》专事科技报道的记者钱维华那样,善于从网上获取信息和资料;要像新华社中国特稿社副社长熊蕾那样,善于从网上发现线索并进行网上采访、编辑;要像《生活时报》(光明日报社主办)前新闻部主任郑直那样,建立个人主页,发挥特殊影响力。

总之,新闻编辑应从自己的工作特点出发,根据新闻的特点,努力把自己锻炼成为既符合受众要求,又跟上时代节拍的信息传播者。

工作适应性 篇7

由于生产情况的复杂性,通常不可能事先定义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控制和步骤,所以系统必须支持动态可重构。然而对动态性的支持,会给工作流系统带来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使工作流系统在支持动态变化的同时,具备一定的动态适应能力[1]。所谓适应性就是动态响应变化的特性。因此,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适应性需求来自响应变化的需求。在工作流系统执行过程中,变化的需求是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信息的不完全、合作冲突以及系统异常等所带来的[2]。

和静态工作流相比,动态工作流的特征即在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对其自身进行修改,这种修改或者是直接对工作流实例的修改,或者是对工作流模型的修改;前者既不会对模型造成任何影响,也不会影响以后运行的工作流实例,仅仅和当前运行的实例相关联;而后者对模型进行修改后,将生成一个新版本的工作流模型,不但可能对当前运行的实例产生影响,而且这种改变也会在以后的工作流实例中体现出来。经研究,无论上述何种情况,执行过程中的动态操作都有可能造成一些异常的发生,如果工作流系统中缺乏对工作流异常的处理机制,则任何一个异常都有可能导致运行中的流程无法继续执行[3]。所以说,工作流的异常处理是工作流系统设计和工作流执行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1 工作流异常的分类

对于动态的工作流执行阶段而言,一些预先定义好的流程经常会发生改变[4],所以,在动态应用新版本的工作流模型时,会和原先的工作流实例发生一定的冲突,即可能发生一些异常,从而导致流程被迫中断。

对于工作流中可能发生的异常,从异常产生的对象来划分,可以将异常分为运行环境异常,工作流自身异常等;而对于工作流自身的异常,则如图1所示,可以分为组织结构异常、资源分配及冲突异常、流程执行异常等,或者分为可预测的异常和不可预测的异常。

2 工作流异常的描述

对于动态的工作流而言,动态操作引起的异常及对应采取的策略可以形式化描述成<E,T>的形式。其中,E表示异常事件,指任何引起异常的动态情况;T表示处理方法,指一系列响应动作的集合。对于工作流执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异常及所有可能采取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其分别形式化定义为E:={e1,e2,…,en} 和T:={t1,t2,…,tn}。

对于工作流的异常而言,可以进一步描述成<em,tp>。其中,em∈E,tp∈T。假设由于动态添加某活动节点,导致流程的执行顺序发生变化而产生异常em,则可以为该异常定义一些处理方法,如跳过该节点继续运行或流程重新执行等,如果将上述方法分别定义为tc和td,则根据<E,T>的形式,可以将该异常描述成<em,{tc,td}>。

为了使工作流系统能够主动适应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可以构建一个异常适应库,并在库中存放各种异常事件和处理方法。从逻辑上分析,该异常适应库是一个有序集合{(U,X),YI },表示异常定义在不同阶段的元素;其中U表示异常定义的集合,X代表当前发生的异常,YI代表执行时确定的异常处理方法的集合。

由于工作流的动态性包含活动节点的动态性、执行路径的动态性、组织及角色的动态性、以及资源分配动态性等[5],所以,我们可以将可能采取的异常处理措施大致分为:取消有关活动执行,改变活动的执行状态,通过任务授权机构重新将任务分配给可替代的对象等。

3 基于异常处理的工作流运行

在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同时存在着数据流和控制流[6]。从异常处理的描述来看,<异常事件E,处理方法T>中的E可以是某种消息,也可以是特定形式的表达式。在工作流的执行过程中,工作流引擎始终负责系统中数据和状态的流动[7],系统一旦有异常发生,将根据异常产生的运行时状态自动产生一个消息,并由引擎负责将该消息传递给相应的处理模块,或者根据适应库来自动处理或者转为人工处理。由此可见,采用消息传递的机制是可行的通信方式,可以作为异常检测和处理的方法。

消息的传递方式如图2所示,图中M表示消息,为了表明当前发生的异常类别以及当前活动状态,不妨将消息定义成一个五元组的形式M:={E,C,N,P,R}。其中,E表示引发异常的事件,C表示当前的活动节点,N表示下一个活动节点,P表示节点C在执行时需要传入的参数,R表示对应异常适应库的入口参数。该消息表示当一个异常事件在流程执行到节点C处发生时,可以通过查找异常适应库来搜索异常处理的执行策略T。

具体而言,当工作流执行到某个活动节点发生异常时,对应的异常处理策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不采取任何措施

忽略该节点的异常,带着其执行的结果继续执行,这种情况只有在没有对流转中的状态和数据等造成破坏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可以将忽略操作原语IGNORE定义成如下形式if(op=“ignore”AND st=“ok”)then DO IGNORE(M);表示当异常处理执行策略是忽略时,如果状态等满足条件,则可以执行IGNORE操作,忽略在节点M处的异常,继续执行。

(2) 回滚操作

由于异常导致该节点的状态或数据等丢失或者发生错误,无法继续执行时,为了能使流程得以继续执行而不发生中断,需要从该异常节点处,或者该异常节点的先驱节点处开始,重新执行流程。回滚的级数可以采用递归的方式,如果直接先驱节点仍然无法解决异常,则继续回滚,直到使流程能够正常运转为止,递归的最小级数是一级,即回到直接前驱节点,最大级数是回到起始节点,重新整个流程的运转。类似地,可以将回滚操作原语ROLLBACK定义成如下形式if(op=“rollback”)AND((st=“ok”)AND (ip=“P”))then DO ROLLBACK(M,N);表示当异常处理执行策略是回滚,而且输入参数是P时,此时P表示输入参数,如果状态等满足条件,则可以执行ROLLBACK操作,从当前节点M处回滚到活动节点N处重新执行。

(3) 跳过该异常节点

带着该节点的输入参数,迁移到后继节点继续执行。类似地,可以将跳过操作原语SKIP定义成如下形式if(op=“skip”)AND((st=“ok”)AND (ip=“P”))then DO SKIP(M,N);表示当异常处理执行策略是跳过,而且输入参数是P时,此时P表示执行结果,如果状态等满足条件,则可以执行SKIP操作,忽略在节点M处的异常,而直接执行活动节点N。

(4) 补偿操作

对于简单的流程,通过一次补偿操作可以恢复到异常发生前的运行环境,但是对于较复杂的流程而言,可能需要经过许多次的补偿操作才能完成,比如针对控制流必须进行状态恢复,针对数据流必须进行数据恢复等。类似地,可以将补偿操作原语COMPENSATE定义成如下形式if(op=“compensate”)AND((st=“ok”)AND (ip=“P”))then DO COMPENSATE(M,(CP1..CPn));表示当异常处理执行策略是补偿时,如果状态等满足条件,则可以执行COMPENSATE操作,针对当前节点M,执行必须的补偿操作(CP1..CPn)。

(5) 取消操作

如果在某个活动节点发生的异常,使得整个工作流无法通过上述策略来继续执行下去,则只能采取取消整个工作流的执行措施。类似地,可以将补偿操作原语ABORT定义成如下形式if(op=“abort”)then DO ABORT;表示当异常处理执行策略是取消时,直接终止整个工作流的执行。

与此同时,上述各种异常策略的选择执行,或者是直接转为人工处理,或者是根据执行过程中发生的异常事件,通过异常消息{E,C,N,P,R},查询异常适应库来动态获得;如果是前者,还必须按照异常的类别,把相应的处理策略添加到适应库中,以便下一次进行动态匹配,提升工作流系统自身对异常的适应能力。

4 结束语

上述提及的基于异常适应库和消息传递来处理工作流执行过程中异常的方法,在原型系统DFlow中得到了应用。实践证明,采用消息传递的方式来获得对异常的处理方式是可行的,而对于异常适应库中异常事件的定义,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实例化为不同的异常代码,由于代码对应事件,在消息传递时只需要传递相应的代码即可,而维护适应库也就转换为对代码和相应策略的维护;另外,文中的形式化描述和相应的操作原语,将异常事件和处理策略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直观的描述方式为工作流建模阶段和工作流执行阶段的具体实现提供了便利,可以很方便地将这些形式化的描述转化成实际的编码。

摘要:异常的检测和处理是工作流系统执行过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之一。给出了异常的分类,并给出了异常自身及其处理方法的形式化描述;实现了利用消息传递机制作为异常的检测方法,并结合异常适应库来提供异常处理的执行策略和处理措施;通过为相应的措施设计特定的操作原语,从而为其转变为实际的编码提供了可能。

关键词:工作流,适应性,动态性,异常检测,异常处理

参考文献

[1]W MP van der Aalst,Basten T,Voorhoeve M.Adaptive Workflow:On the Interplay between Flexibility and Support.Enterprise Information Systems,2000.

[2]David Edmond,Arthur H M.Ter Hofstede,A reflective infrastructure for workflow adaptability,Data&Knowledge Engineering,2000,34(3):271-304.

[3]Van der Aalst,W MP Verification of Workflow Nets.In P.Azéma and G.Balbo,editors Application and Theory of Petri Nets1997,volume1248of 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1997:407-426.

[4]AALSTvan der WMP,JABLONSKI S.Dealing with workflowchange:identification of issues and solu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Systems,Science,and Engineering,2000,15(5):267-276.

[5]孙瑞志,史美林.支持工作流动态变化的工作流元模型[J].软件学报,2003,14(1):62-67.

[6]刘道斌,等.基于工作流状态的动态访问控制[J].北京: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3,40(3):417-421.

工作适应性 篇8

一加强部队院校学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

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军人的先决条件

一个军队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绝对的忠诚, 就没有强大的战斗力。思想政治教育是保证培养合格军人的基础性工作, 不合格就会意识混乱、人心涣散, 很难有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网络的不断发展对学员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 在这样的新形势、新环境下要使学员思想统一、服从指挥, 就得帮助学员厘清是非、去伪存真。部队院校的军事化管理就是为了让学员坚强意志, 锻炼体魄, 筑牢军魂, 更好地让学员安心学习、守卫军营、保卫人民、报效国家, 这样的管理模式是保持学员思想纯洁性的主要手段, 其中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得好, 才能使学员砥砺军人血性, 培养战斗精神, 成为无论何时何地都牢记捍卫国家利益、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战士。

2.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稳固党的领导地位

思想政治教育, 就是要强化学员坚定信念, 更好地报效祖国。坚定信念, 就是要做到热爱旗帜不怀疑、理解旗帜不盲目、高举旗帜不动摇, 坚定不移地听党话、跟党走, 始终保持对党忠诚的“纯度”“热度”“持久度”, 自觉弘扬革命优良传统, 时刻不忘党的重任。引导学员认清“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观点的本质, 确保部队学员要始终做到形势复杂不跟风、忠诚组织不二心, 一切行动听指挥, 为国家的“强军梦”打牢基础。思想政治理论就像是精良的武器, 而学员和广大官兵就好比是战场上的士兵, 思想理论武装得好, 才能在关键时刻抵御错误信息的侵袭, 才能在关键时刻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一旦思想意识放松, 就会出现问题, 轻者无视军队秩序, 重者违法乱纪, 后果不堪设想。

3.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能够帮助学员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能够教会人们如何辩证、客观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青年学员正处在独立人格的形成时期, 思想上不成熟, 受到外部事物的影响易冲动盲从, 因而学习了解科学完整的马哲理论体系有助于学员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模式, 对其成长过程中以及对待事物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今天的学员大多是“80后”“90后”, 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进入部队之前有优越的生活环境和富足的物质生活, 思想上个体的自我意识较强, 集体观念比较淡薄, 管理难度较大, 要让学员顺利完成从社会青年到军校学员的转变, 需要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都是以前的数倍, 因而必须系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二新时期部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新时期部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 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

1. 网络内容的多面性和复杂性对学员思想的冲击

新时期, 信息化条件下, 各种文化思潮、思想言论层出不穷, 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虚假新闻扑面而来, 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复杂化对学员的思想和政治意识冲击很大, 尤其是外国敌对势力利用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势, 肆无忌惮地散布反动思潮, 传播错误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和文化道德, 旨在意识形态领域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如果不对学员加以正确的引导和监督, 不加以科学的分析, 通过现象看本质, 就很容易犯错误。

2. 授课方式僵化与新时期学员的性格特点不相符

主要表现为: (1) 授课内容主要以教材为主, 知识面狭窄, 内容枯燥。很多教员讲课态度认真, 但内容枯燥, 几十年如一日地讲着同样的内容、用着同样的方法, 激发不起学员学习的兴趣。 (2) 授课方式以讲授为主, 缺少互动性, 教学效果甚微。很多教员讲课像一场自导自演的独角戏, 完全没有和学员互动的概念, 成为单向灌输式教学, 忽略了学员这一主体参与者的角色。一堂成功的讲课应该取决于学员学到了什么, 而并非教员讲了什么。 (3) 教学方法因循守旧, 忽略了“80后”“90后”学员的性格特点, 他们性格活跃, 有强烈的表现欲和自我意识, 但是对思想政治教育无兴趣心理较强。用过去一成不变的方法管理、教育他们, 遇到问题用上级批评下级的方式解决, 恐怕产生的不良后果大于所取得的效果。

3. 教育工作重形式、轻质量, 忽视学员心理健康

当前社会上利益的诱惑和不良风气的感染, 很多教员也无法坚守教师这个清贫职业, 从而一心多用, 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渐渐松懈。备课不专心, 教课不用心, 思想政治课走走形式就了事, 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从课堂上就失去了原有的价值。同时军校学员心理健康的问题不易察觉, 忽视学员心理健康容易导致重大问题的发生。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必须掌握学员的心理, 因势利导, 除去学员思想上的负担, 排除心理上的不良因素。

三新时期部队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

1. 加强军地院校交流, 借鉴成功经验, 改进不足之处

地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部队院校的要求标准不一样, 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地方大学生相对军校学员自由度大, 思维活跃, 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和管理方法相对结合社会多一些, 开放度较大, 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形式也不同。学习地方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可取之处来完善教育模式, 不失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2. 开展师资队伍培训, 增长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技巧

政治理论课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基本的政治理论, 还应结合部队实际和学员实际, 解决其现实中的问题。每个教员的教学风格迥异、各有所长, 因而拓展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就尤为重要。定期开设培训课程, 加强基层锻炼, 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系统、全面、科学的培训, 对教员的精神状态进行鼓舞, 帮助教员们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此外定期的教师培训将众多的同行聚集在一起, 还给大家创造了一个同业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使之互通有无, 共同成长。

3. 活跃学校文化气氛, 注重沟通交流, 营造良好环境

学校的舆论宣传、课堂教学、第二课堂活动和网络管理等工作, 都是学校重要的意识形态阵地, 因而各类文化活动要成为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正气的阵地, 既要坚决贯彻“双百方针”, 形式活泼多样, 又要防止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的出现, 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彻学校教学工作的始终。通过政治教育、校园文化渗透、岗位实践锻炼等这些措施, 达到筑牢思想防线、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雷.紧紧围绕铸牢军魂加强思想政治建设[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2 (2)

[2]陈仲华.坚持在后勤转型建设中贯彻以人为本[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 2012 (1)

[3]秦书生.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 (1)

工作适应性 篇9

一、财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下, 我国企业加大对财务的管理工作。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内容, 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取得良好的发展, 与财务管理工作有着密切联系。财务管理是从企业全局出发, 结合企业全局制定出相应的计划, 一旦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将导致财务计划与收支不协调, 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间的竞争力越来越大, 为了提高企业抵制风险的能力, 必须做好财务管理与统筹工作, 从而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 企业为了能够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并取得更高的收益, 必须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二、市场经济下财会管理工作的不足之处

(一) 观念淡薄

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 财务管理工作成为企业能够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 然而实际上, 有一部分企业忽视财务管理工作, 观念意识淡薄, 认为财务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作用性不大, 财务管理工作只是财务部门的事情, 与企业其他员工无关, 在这样的错误思想影响下, 导致企业抵制风险能力降低, 并且市场竞争力减弱, 影响企业发展。

(二) 财务管理工作有待提高

做好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良好发展的关键, 企业的人力与技术资源是进步的重要因素, 然而,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现代企业数量每年呈递增的状态。据有关部门调查显示, 2014年我国企业数量与2013年相比, 增长12%, 而且增加的新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不难发现, 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的管理体系存在很大的差距, 有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部门分工不明确, 任用的财务人员有些是企业领导家属, 而且并未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经验, 甚至是无证上岗, 对无形资产、折旧等概念都未能完全掌握。此外, 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并未采用专业的ERP财务管理系统, 而是传统手工记账, 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 为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必须要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 财务管理体制不健全

企业将市场经济作为主体, 通过经营项目, 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利润。近年来, 随着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 并且企业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大, 对财务管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但是, 一些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 由于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缺乏相应的监督机制和企业整体财务预算等, 使得企业风险加剧,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 不得不降低商品价格, 提高商品质量, 随之企业成本加大, 导致企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

三、增强财会管理与市场经济适应性的策略

(一) 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企业为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与市场经济的适应, 必须要融合当代市场经济管理理念, 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财务管理工作是企业的核心内容, 为了确保企业发展与市场同步, 必须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江苏扬州欧普电器厂是一家生产电器的企业, 于2010年注册。公司在发展之初, 财务部门人员仅有3人, 包含财务经理1名。由于起初并不是十分重视财务管理工作, 在市场经济的波动下, 企业生产的插座和闸刀等电器成本增加, 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取胜, 企业领导加大对财务部管理人员的培养, 聘用具有丰富财务管理经验和高学历的财务人才, 财务人员达到10余人, 并且从业人员都应该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确保能够进行企业财务决策。在工作过程中, 财务领导运用无纸化管理系统去管理财务工作, 并对固定资产和收益进行正确分析, 做好财务决策、预算等管理工作;出纳能够正确核对账目, 及时收取款项。同时, 公司定期组织财务人员学习财务和计算机知识, 从而利用现代化手段管理财务工作, 并降低信息披露风险性。公司通过努力, 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提升。

(二) 提高财会管理工作水平

为了促进财务管理工作和市场经济的适应, 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 必须要提高财会管理工作水平。在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前提, 首先, 要对财务管理工作环节进行分析, 财务管理环节流程如图1所示;其次, 结合财务管理环节流程图提出提高管理工作的方法。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要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同时, 将计算机技术与财务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工作水平。财务管理工作不是简单的对财务收支做好记录, 而是能够做出正确的计划与预算,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需要有一定成本, 并且企业也有相应的资产, 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经济利润, 必须要结合财务与实际经营状况, 利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ERP系统, 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对出现的不良财务状况予以控制。此外, 企业还应该对财务管理工作加以考核, 纠正错误的财务管理方法, 从而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财务管理计划, 提升企业财务管理综合水平。

(三) 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 使得企业抵制财务风险的能力加强, 进而与市场经济相适应。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包含相关的财务制度和监督制度, 从而确保财务人员依照完善的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提高财务质量,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润。首先, 完善的财务制度中应该包含对财务人员行为的规范, 票据和账目、凭证要严格按照规范书写和记录, 金额需要大写, 以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同时, 财务管理工作者在制定财务目标和进行决策过程中, 一定要结合相关会计法律和法规以及新变更的政策, 例如《企业会计准则》对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的调整, 都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依据, 从而为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提供保障;其次, 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也是十分必要的, 财务内部牵制制度应该用在财务管理工作中, 企业要安排至少2名财务人员做好款项的登记与核算工作, 确保互相监督。同时, 其他部门有权利对财务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监督, 以免由于违法乱纪和不规范操作为企业造成影响。

四、结束语

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 必须结合当今市场经济, 加大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 将企业实际状况作为出发点, 不断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做好财务决策与监督, 并运用信息技术管理财务工作, 促进企业朝着更高的目标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 国民经济水平明显提高。市场经济环境下, 企业为了能够占有一席之地, 必须要确保财务管理与市场经济相互适应, 并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所以, 本文针对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工作展开了分析, 发现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提出提高财务管理工作和市场经济适应性的策略, 从而优化资源, 促进企业良好发展。

关键词:财会管理,市场经济,适应性,体系

参考文献

[1]匡倩.刍议财会管理工作和市场经济的适应性[J].中国商贸, 2014 (17) .

[2]林波芹.刍议财会管理工作和市场经济的适应性[J].科技致富向导, 2014 (21) .

[3]杨瑾瑜.刍议财会管理工作和市场经济的适应性[J].现代经济信息, 2014 (21) .

[4]罗荣.财会管理基础性工作强化探究[J].中国外资 (下半月) , 2013 (11) .

工作适应性 篇10

1 系统的学习情境构建

1.1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构建

根据工作过程的特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课程体系主要培养和提高的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即技能、知识、态度, 教学的载体是对象、内容、手段、组织、产品、环境, 教学策略主要是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 采取固定的模式, 即“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杳、评价”六步骤来进行教学。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情境的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动体系中的全部职业“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 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这一课程开发的基本思路可以简述为“行动领域一学习领域一学习情境”, 如图1所示。

这里以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 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

1.2 适应性系统中的学习情境构建

系统要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达到适应性学习目的, 因此, 系统中需设置不同要求的学习情境, 创建学习情境数据库, 以满足系统适应性实现的需要。根据适应性学习理论, 本系统适应性主要依据学习策略选择来设计与实现。

学习策略是针对特定的学习内容为学生进行学习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来说, 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风格的不同, 采取的学习策略也是不一样的。根据系统实现的可行性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具体情况, 该文选择任务驱动法和引导文教学法作为系统执行的两种学习策略。

任务驱动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专业技能和构建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法。它包括五个步骤:了解工作作任务, 尝试完成工作任务, 提出问题, 查阅理解理论知识, 回归工作任务。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引导文等教学文件, 通过工作计划和自行控制工作过程等手段, 引导学生独立学习工作的学习方法。引导文教学过程包括六个学习步骤:了解信息, 设计过程, 做出决定, 实施工作过程, 检查, 评价。因此, 该文在构建学习情境时, 对同一内容的学习情境需采取两种不同的思路, 基于不同学习策略的学习情境构建如图3所示。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适应性学习系统的设计

2.1 系统总体设计

整个系统可以分成适应性学习模块、学习评价模块、适应性模型、学生模型和学习情境模型。

1) 适应性学习模块

适应性学习模块是系统主要操作学习平台, 学生在此模块中选择学习领域, 确定学习目标, 从而呈现相应的学习内容和相关的学习策略等, 是系统适应性实现的前提。此外, 在此模块中, 系统在学生学习完成后,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试, 由系统自动选择相应的习题, 并由系统自动完成评判。

2) 学习评价模块

学习评价模块主要针对系统评价机制而设置, 在此模块中, 学生实现自评, 根据系统给出的评价指标, 分别对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评价。如果是小组合作学习的话, 还将完成对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

3) 适应性模型

适应性模型是系统核心的模块, 是系统适应性机制实现的主要保证。它主要从学习内容呈现、学习导航支持和学习策略选择三个方面进行判断, 并在适应性学习模块中以提示文字或要求的形式展现出来。它是系统内容实现的不用在系统界面上显示出来。

4) 学生模型

学生模型是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系统诊断学习者的学习情况、并对学习者提供适应性学习支持的重要依据。本系统主要包括各个学生的认知负荷、认知风格和学生基本情况信息的收集与获取。系统可以在学习过程开始之前通过量表测试数据建立学生模型, 也可以通过教师界面, 手动输入或者导入的方式获得, 发现学习者的个性特征与群体特征, 从而建立学生模型。

5) 学习情境模型

学习情境模型主要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重新构建后, 根据不同的学习方法、难度等进行内容描述与相关要求的设置。此模块在教师界面中展现出来, 从而帮助教师完成对相关学习情境的备课工作。

2.2 系统数据库设计

根据系统的要求建立数据库, 设计七个数据表分别是:教师信息表teacher、学生信息表student、学习情境信息表l_situation、评价信息表evaluation, 学习情境描述表 (类别和难度) lbnd_description、学习情境描述表 (拓展) tz_description、学习情境描述表 (归纳方式gn_description。

2.3 系统开发平台与技术

系统结构准备采用当前比较流行的B/S三层体系结构, 用户通过浏览器向分布在网络上的服务器发送请求, 服务器对浏览器的请求进行处理, 将用户所需信息返回到浏览器。而其余如数据请求、加工、结果返回及动态网页生成、对数据库的访问和应用程序的执行等工作全部由Web Server完成。

本系统开发平台与技术选择如下:

系统架构:采用B/S结构 (学生界而) 和C/S结构 (教师界而) ;

开发平台:本系统开发的基本平台确定为VS.NET+C#+ASP.NET;

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2005。

3 结束语

工作过程的特点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之中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 而适应性教学的特点是针对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两者的特点有其相似之处, 就是都可以产生动态的教学效果, 这是与当前的职业教育思路是一致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可以借助学习系统的平台, 实现多因素的过程性的评价机制,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以及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与适应性。同样, 学习系统也可以借助基于工作的课程体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使教学内容更加职业化岗位化, 评价机制更加符合职业教学的特点。因此, 将工作过程为导向与适应性学习相结合的系统符合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 以技能培养为目标的特点, 是针对职业教育的系统, 给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摘要:当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 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已成为我国当前和今后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而适应性学习在本质上突破了传统学习的内涵, 是一种全新的学习理念与学习方式, 是今后教育模式发展的大趋势。该文旨在把职业教育中基于工作过程的教育模式与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适应性学习相结合, 利用计算机网络的优势, 设计一种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且符合职业教学特点的适应性学习系统, 达到职业院校因材施教的要求。

关键词:基于工作过程,适应性学习,学习情境

参考文献

[1]柳燕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J].中国职业教育, 2009 (9) .

[2]王岚.适应性学习系统中学习模型迁移方法的研究[D].天津大学博士论文, 2004.

[3]劳耐尔.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4]张剑平, 陈仕品, 张家华.网络学习及其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民航卫星导航下一篇:广州国际照明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