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推广农业机械化

2024-07-20

基层推广农业机械化(精选十篇)

基层推广农业机械化 篇1

1 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制约着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

据有关数据统计, 国外在农业机械推广工作中投入的资金是农业生产总值的0.65%~1.1%, 就算是在发展中国家平均的水平也达到了0.6%, 但是在我国的平均水平大概在0.19%左右, 而且平均费用更是少的可怜。农业机械化运用大型的机器作为支撑, 这就要求经费投入一定要得到保证, 但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 经费严重的制约了农业的机械化的发展[2]。

对于技术人员来说, 要有相应的培训经费, 但是因为经费的缺乏, 只能顾此失彼, 所以很多技术人员的技术没有过关、更新、调整, 各个推广机构的技术人员变化比较大。出现了一种新人推广技术人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很少, 重点推广技术的现象;老人有普遍是大中专学生、知识结构没有与时俱进;还有就是关于研讨单位的农业科技创新由于缺乏经费, 研讨以及研发都没有到位, 技术人员由于长期没有得到培训, 已经局限其发展。

农村基层的基础设施配套很差、推广的手段也很落后, 在农村现代的一些设备都没有。同时因为在操作中, 很少使用录像设备, 所以很多先进的作业环节没办法保存下来给农户宣传, 这也制约了农村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发展。

1.2 推广的机构没有完善, 没有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在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推广中, 目前是由政府统一组织推广的, 但是明显的这种力度还不够, 还应该加大推广力度。原有的推广体系主要是由省、市、县构成的, 在这样的推广体系下应该加大基层的投入力度。但是乡镇的推广体系并不完善, 由于乡镇经济不断的发展, 原有的机制也改变了。乡镇机构变成了一个很精简的结构, 技术、人员都配备不足, 所以很多推广人员身兼数职, 这给工作人员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量;另外一方面, 在乡镇的机构里推广机械的技术以及设备也不健全, 一般都是理论知识, 这没有什么实践意义。

1.3 农业机械化试点不够

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中, 一个重点的内容就是试点、建立示范基地, 但是就现阶段来说很多基层农村并没有一个单独的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园区, 所以直接导致了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试验不突出、专业性不够。使得农业机械化的试点效果很低, 没办法给后期的农民培训以及宣传工作作保证。

2 发展对策以及建议

2.1 加大对农业机械化投资力度

对于培训的经费来说, 政府应该适当的增加培训的经费。让技术人员的知识达到更新, 这样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以及更显推广人员的先进科学技术能力以及水平, 可以组建一支有着专业的机械化技术的人才队伍。在新的形势下, 要求技术人员对于知识以及技术要迅速掌握, 并且快速反映到农业机械化的具体操作中。同时在进行技术培训的时候, 还应该加强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以及维修技术的培训, 并且对于现分的掌握。这样才能培养出全方面的人才, 能够保证基础的农村机械化队伍具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业务水平[3]。有效的促进农村机械化推广工作的全面发展。必须安排专项的农业技术创新的经费, 用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研发以及新的机械的引入, 便于更好的进行示范, 提高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技术含量。农业机构体系的资金也应该有一个很大提高, 可以改善农业机械推广机构的办公环境, 增强推广服务的功能。

2.2 健全推广机构、加大推广力度

在农村的基层重新组织推广机构以及体系, 在乡镇组建专业的推广站, 使得机构的专业化程度更高, 同时应该配备配套的人员, 让更高层的技术人员下到基层来带动基层人员, 这便于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引进, 同时还能将人员有力的运用起来。

2.3 建立优秀的农机化试点、示范基地

为了建立一个有限的农业机械化的试点以及示范基地, 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示范园区中, 努力的提高园区的科学技术含量[4]。一是需要运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农业化的生产, 保证农业园区的技术标准, 为接下来的推广工作做准备;二是要拥有现代高科技的技术人员对于机械进行严格的技术把控;三是要加强对于该示范地区饿的有效管理, 明确分工, 实施责任制, 以及奖惩制度, 促进园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以及提高他们的责任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当前农村基层的机械化推广工作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这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影响了农村的生产力的发展, 从而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所以相关单位以及部门应该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使得农业机械化真正意义上的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 使得农业生产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胡本发, 袁玉强, 蒋晓旭.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农业, 2015, (1) :57.

[2]杜晓民.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探讨[J].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 (12) :40.

[3]刘士辉.关于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19) :357+360.

农业机械化推广中的农业发展论文 篇2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代农业;推广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水平。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主要以提高农业生产力为目标,而现代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机械化的范围和机械化水平的高低。但在现实中,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范围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因此如何推广农业机械化,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1农业机械化与发展现代农业的关系

基层推广农业机械化 篇3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

近年来,“三农”的地位在我国越来越重要。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生产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先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的生产,所以,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得到广泛的展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出现了问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让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能有效地开展。

1 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走上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农业要想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实现农业的机械化,而农业的机械化离不开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运用,因此,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是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具体表现,只有把机械化技术在农业中广泛的推广,在农业上,科学技术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农民只有在认识了先进的农业机械工具后,才能慢慢的接受和认可,从而,运用在农业作业之中,为广大的农民服务。如果缺少对农业机械化成果的推广,那么,这种先进的技术也就得不到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运用,也就实现不了它的价值。只有切实有效的对机械化技术推广,才能真正的为农民谋福利,早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1]。

2 目前,农业机械化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1 农业生产在基层政府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基层政府领导对农业生产的重视程度远远低于工业和第三产业,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无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基层政府的工作重点大都以工业或经济产业为主,农业生产被放到次要位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机部门原有的试验示范基地被挤占掉。第二,无研制推广资金,近年来,地方财政资金大都用于工业企业和经济支柱企业的发展,用于基层农机研制推广的经费几乎没有。第三,政府部门重视不够,现在当地政府对农机部门召开的农机具现场会演示会重视程度大不如前,导致农机推广工作受挫。

2.2 乡镇农机推广机构合并、人员裁减,供求信息脱节,造成农机推广力度不断下降。机构改革把原有乡镇农机站合并入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后,支撑农机推广的服务体系已名存实亡,农机专业推广人员纳入乡镇府统一调配,在岗人数已削减到不足原来的1/3,而且基本上都是兼职从事农机推广工作,他们的大部分时间从事一些与农机推广无关的政府中心工作,如征地、拆迁等,农机推广意识淡薄,使农机推广技术人员在思想、观念、技术上没有自觉地去适应农机化的发展,只将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视为单一的工作目标,大量的农机推广工作仅仅依靠市场上一些缺乏专业知识的服务人员承担,有些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已用于农业生产,而推广信息滞后,使农机推广工作难以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

2.3 基层农机推广人员专业知识水平不高 现在,我国在农业机械新技术上的研发和技术保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是推广过程中,由于推广体系的不健全,给推广工作造成了阻碍,在有的地方,没有专门的农业机械技术的推广单位,缺少专门的推广人员,大多是由基层的市场服务人员代替宣传和推广的[2],这些服务人员没有一定的农机专业知识,甚至对有些产品、有些新机械自己也不清楚,这样,由于没有专业的推广人员,很难在推广过程中,把先进机械的功能说清楚,也就加大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难度,并且在推广过程中,由于经费不足,推广的技术和方法比较落后,不能有效的将农业机械新工具推出去,这给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带来了不便,因此,加大对农机推广人员的培训力度,及时传输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一项工作。

2.4 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滞后,利用率低,闲置率较高 近年来,在农业机械化的使用中,忽视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产后深加工的机械化,大部分农民只注重产前、产中机械化,或产后粗加工机械化,使用的农业机械大多都是陈旧的、技术含量不高的设备,跟不上农业发展的步伐,造成了大量旧机具的闲置,不能有效地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3 解决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的问题的对策

3.1 争取当地政府对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支持,健全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随着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农机部门应尽力争取当地政府部门的理解和支持,政府要围绕当地农村实际和农民需求,做好先进、高效、实用农机推广工作。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机推广机构的职能作用,调动基层农机推广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安心、尽心、尽责地为农民提供服务。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推广的效率。因此,要提高推广人员的服务质量,并且要确保服务的行之有效,能够合理的运用到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高质量的服务,让农民更容易的接受。对推广队伍进行专门的培训,提高推广队伍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农业机械的推广效率。

3.2 加强农民的意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农业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机械化,只有普及农业的机械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表现。农业的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农业的机械化,只有改变传统的落后的农业耕种,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科技,才能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只有实现了现代农业的机械化,才能为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服务,提高农业的生产力和农业的生产质量。农业的机械化在提高农民生产效率的同时,还减轻了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让农村劳动力有了大量的剩余,这些富余的劳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此外,應该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的建设,提高推广人员的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专业化的推广人才,要完善农业机械化推广部门的办公设施,进一步改善推广部门的工作环境,进而,提高推广部门的工作效率,使推广工作能够有效的进行。

3.3 因地制宜,从实际问题入手。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主要是针对广大的农民群众,所以,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实际问题着手,要清楚的认识到农民思想的守旧,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不强,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由于自身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农业的高科技机械产品,对农业机械产品的使用需要一定的时间。在向农民推广时,可以采用现场示范的方法,这可以直观的向农民展示农业机械的功能与操作[4]。在展示中,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土壤条件、作物生长和农民的要求,从实际解决农民的问题,从而,引起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也让农民群众清晰的了解农业机械化的效果,加深农民群众对农业机械化器具的兴趣,使农业机械化新技术得到有效推广。

3.4 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农业机械化产品主要实施对象是广大的农民,所以,应该广泛的提高农民群众的科学素质,重点在于对先进农业机械的使用。要根据农民群众的具体需求,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知识的学习,加强在农村的科技普及,能够让农民群众切身了解农业机械化的先进性,从而,积极主动的把先进的机械化产品运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来提高效率,为农民服务。 3.5 农业机械的推广和研发相结合。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农业机械化的研发要密切配合,这可以推动农业机械化在农民群众中的快速实施。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中,要建立示范推广基地,把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和研发的合作做到实处,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单位主要负责对农业机械的新技术和新机具的示范推广工作,在农业机械化的推广过程中,把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的反映给农业机械的研发单位,做到及时修正和改革,并且可以根据农民的实际需要来对机械化器具进行整改,做到农业机械化符合实际。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可以快速的推进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中,要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建设,使基层的农业机械化推广具有有效的服务机构,适合实际的推广方法,从而,对农业机械化更好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奇光1,尚海艳2.浅谈九台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发展[J]. 吉林农业. 2013(12)

[2] 何 莲.试验推广马铃薯收获机,促进凉山马铃薯规模化生产[J]. 吉林农业. 2012(03)

[3] 武燕飞,桑文欣.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对接的现状及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 2013(10)

基层推广农业机械化 篇4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是将机械化经由宣传、试点的方式运用于农业生产当中,属于先进生产力的一个主要表现,成为了将农业生产结合起来的主要途径,变成加快农业技术发展的一个主要动能。当前,国家在各个层面已经执行了农业推广的工作,在地方进行相关机构乃至农机科研单位的设置,对广大农村劳动人民进行服务。虽然国家极力推广农业的机械化,也因此颁布了相关的政策措施,可是依旧具有众多不足,束缚了农村机械化的发展。

1农业机械化推广的重要性

农业机械化在推广的过程,是科学技术转变成农业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只有将机械化技术推广于农业生产当中,才可以令农业的效益有所提升。对于农业生产而言,科学技术属于第一生产力。农民只有在意识到农业机械的先进性之后,才会逐步接纳与认可,并且使用在农业的生产当中,从而服务于农民。假如欠缺对农业机械化成果的推广,则这一先进技术无法在实际中进行运用,也无法体现出其真正的价值。只有真正良好的推广机械化的技术,才可以真正为农民获取利益,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

2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中的问题

2.1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基地建设不完善

农业机械化技术在当前时期并不过硬,特别对于县级地区而言,在县农业园内才可以见到农业机械化技术。对此,需要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部门将示范作用展现出来,培养并指导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应用,实现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目的。

2.2受到业务不足乃至经费欠缺的束缚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因为农业机械化技术经费投入不够充分,令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备受限制,对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带来阻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当中的所有环节均应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乃至财力,比如在引进、实验、示范、推广、验收等各个方面。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一些乡镇及至县级推广的较为落后,培训当中设施不够完善,所以会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当中无法获取相关的数据乃至检测。推广数据在源头方面均源自经验,从而任意进行评估,令其数据的科学性以及正确性备受影响。一些农业机械化的操控方式及工作过程,因为录像设施及摄像设施的欠缺,令其无法获取正常录放及展示,形成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范畴中备受影响,并且农民并不真正了解新技术,所以无法对其采取准确的实践与落实。因此,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时备受束缚。对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而言,农机源自生产厂家及农机供应站,令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时备受阻碍,并不能真正展现出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成效。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力度以及影响力受到了推广设备不充分与推广宣传力度不够的影响。

2.3农业机械化技术有效作用未真正展现出来

当前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是通过推广站进行的,这一推广形式的不完善与不迅速,令农业机械化技术无法获取良好的运用及推广。乡镇机构体系方式由于经济发展持续产生变化,且对其与相应工作人员进行合并及简化,从而令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人员的工作量增加,农业机械化技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工作无法正常运行。

3加强基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方法

3.1加大农业机械化的资金力度

政府应当适时加大培训经费,及时更新技术人员的知识,如此才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并现实推广人员先进科学技术能力,能够组建出专业的机械化技术团队。当前时期,需要技术人员对知识乃至技术快速把握,且迅速展现在农业机械化的具体操作当中。并且在技术的培训方面,还需强化对农业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技术培训,培养出全面的人才,确保农村机械化团队具有良好的水准。加快农村机械化推广的全面进行。需要设定专门的农业技术创新费用,投入到农业机械化技术研发乃至新机械投放当中,有利于提高示范效果,令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技术含量显著提升。农业部门在资金方面也应加大投入,才可以令农业机械推广的办公氛围有所提升,令推广的服务项目更加完善。

3.2完善推广机构,加大推广力度

对于农村的基层推广部门乃至体系而言,应当在乡镇建立专业的推广站,令机构具有较高的专业化,并且需配备相应的人员,令更高层技术人员可以在基层当中带领人员进行新技术的推广及引进,由此充分运用人才。

3.3创建良好的农机化试点以及示范基地

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农业机械化试点乃至示范基地,应当先考量如何把先进技术使用在示范园区当中,极力提升园区的技术含量。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执行农业生产,保障农业园区的技术层次,为推广工作做好准备。严格把控高科技技术人员对机械的操作情况。强化对此示范地区的管理力度,通过清晰分工,执行责任制与奖惩制度,加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

4结束语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篇5

黑龙江省水田机械化研究所,张继红

摘要:农业技术推广是农民实现增收、国家实现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力量,是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针对我国现行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存在的问题,必须加强政府对农技推广的支持,深化农业技术推广机制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形成社会化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以适应新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推广;问题;体系;农业技术 前言: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有着它的必然性。“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发展中的重点问题。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媒体要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其服务的对象就是农民。媒体与农村发展相隔绝的恶性循环现象必须改变。“三农”问题不解决,农村不强,农民不富,新农村建设无从获得应有效果;农村不强,农民不富,农业技术推广就缺乏发展壮大的空间。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民朋友推广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产品,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朋友的收入,是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1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

目前,农业技术不断的发展,使得农技推行方案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水稻技术下乡这一农技推行方案中,经济上的支持、农业人员的管理、技术方案的设计以及与外界和谐发展等一些制度是保证这一方案完美实施的基石。农业研究所及高校科研骨干等下乡下户,结合当地农时农事调查取证,慎重选择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建立示范田及样板场地,让农民对农业科技有切身感受,在现场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指导。结合农业产品销售以及农业物资现实情况,基层农技推广部门适时调整农业技术的推广方向。民间互助交流带动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同地区农民之间一般有相同种植项目,经常交流切磋种植经验。各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协会、农业合作经济体在农村成立迅速。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以农民为主题,以承包经营为基础模式,聘用科研机构人员作为技术顾问,结合农村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培训,成为新型农村生产的发展模式。每年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呈上升趋势发展,参与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农民也在逐年增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生产发展方式适合众多农民的现实要求。因地制宜的选择新型农业科技项目、快速有效的向农民推广技术要点有效弥补了单纯依靠政府部门扶持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加快了我国农业发展的步伐。农村供销合作社依然是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主要包括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和农产品的收购。供销合作社是市场与农民之间的桥梁,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把握市场动态,向农民提供产品销售情况和市场发展方向,跟随市场导向提高农产品生产的科技含量。

1.1农业科技的经济支持制度

在农技员的技术推行阶段需要足够的经济支持,来使农业工作者的技术研究的平稳进行有所保障。另外,这一方案将花费大量的经费来改善农业工作者实行技术推行所需要的工作环境,而给农业工作者的工作带来更大的方便。1.2农业科技的方案设计制度

在一些县市进行试验的开头与结尾时,农业工作者能够规划出不同的农技实行方案来满足不同农家的需求,因为这样能够使农业工作者的效率有所提高,从而帮助农业工作者有条不紊的推行农业科技。同时,农业工作者也可以不定期的抽查试验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从而使得水稻技术下乡的工作能够更加规范化。1.3农业科技的人员管理制度

高技术的农业工作者是农业科技推行这一制度中很重要的成员,也是这一制度取得效果的保障,通过合理的人才录用方案挑选人才,不仅可以录用到一些高技术高文化的农技员,还可以使得农业技术推行方案平稳的进行,因此,选用适当合理的录用方案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只是聘请高技术人员对于这一方案的实施还是远远不够的,组织方面还应该有规律有计划的对于这些被挑选出来的农业工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实践的培训,来规范农业技术推行方案,使它能够平稳有效的实施。

1.4农业科技的对外发展制度

农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所使用的费用加大,可以增加农业工作者对于农业科技推行这一方案实施的热情。所以,通过对外合作,加大投资金额,拓宽投资项目,对农业工作者的农业技术推行起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可以让他们积极主动投入到这一计划方案中,并且尽力对这一方案做出自己的贡献。2加强新时期农业推广工作的措施 2.1完善推广体制

现有的农业推广体制是在先前计划经济体制下制定的,大部分制度和政策都是以政府的宏观调控为基础的,政府是基本的操控和管理单位,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化发展,农业也要进行市场改革,这与国家的宏观调控发生冲突,因此需要进行体制的改革和完善。通过对农业推广问题的汇总分析,我们总结出,目前农业推广体制存在如下弊端:部门繁杂、人员冗杂、结构零散、业务水平低、工作效率低等,如不尽快解决这些弊端,将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的完善措施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积极进行推广机制创新,努力实现多元化推广体制。既要实行推广队伍多元化,大力发展非政府农业推广组织;又要实行推广形式多样化,开辟多种渠道。2)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教育、科研、推广三位一体的农业推广体制,使其能够构建以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主,同时农业科技企业、中介组织、专业技术协会以及农村合作组织并存的多元化的推广模式,探索并形成“政府十技术十示范”的政府组织型推广模式,产品先导型、龙头企业拉动型的“公司+基地十农户”的推广模式;

3)行业引导型的“技术+中介组织十农户”的推广模式;大户带动、农户连动的“技术十大户能人+农户”的能人效应型推广模式。2.2创新推广理念

目前我国进行农业推广的过程之中尚未认清工作的中心,没有把主要工作重心放在以人为本、以农为主、以经济为重点和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核心之上,仍旧只是以技术为本。在新型的推广模式之中,应该树立起新的农业推广理念、拓展服务的领域,在当前的状况下,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应充分考虑农民的实际需要,开展全程式的服务,使农民进行生产的过程之中能够得到相应的技术指导与及时的信息服务,并给农民的经营管理与社会生活等带来切实的帮助。在进行现代农业推广之时,应充分注重技术推广与科技教育并重,使科技推广不再是单纯技术推广,而是开始培养有技能的新型农民。应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以及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深入开展种活动,从而培养具有现代农业意识新型农民,并带动其他农民发夹致富,充分把农业技术推广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相互结合,使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与生产管理能力均得到相应的提高。只有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才能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2.3优化推广队伍

就目前的农业推广队伍而言,推广人员的年龄比较大,对推广工作的理论认识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真正能够进行高效率推广的工作人员少之又少,所以,全面优化推广队伍,进行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十分有必要。首先要定期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培训要从理论的基础上拓宽到技术层面,培训要结合实际,不搞形式主义;其次,要鼓励工作人员进行深造,甚至是学历的提高;再次,要定期的举办推广大会,给广大农民、推广工作人员、技术人员等一个面对面交流机会。同时,对年轻的推广人员要有计划地选送到高等院校进行继续教育,特别是对具有本科学历的优秀推广人员要鼓励他们攻读农业推广硕士等。在考核方式上。不仅以编写论文的数量多少来衡量,而更重要的是根据所承担工作的质量和数量,对农户所做的贡献。2.4拓展推广模式

虽然在以往的农业推广工作中我们总结出了成功的推广方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是每一个地域都有其特点,所以,应该适当的结合当地的农业结构、农民经济收入比例结构、农民的基本认识、农村的现状等因素,不断的拓宽推广模式,并选择适合自己的一套模式。有计划、有组织的对较先进、适用性强、成熟的农业技术成果进行推广与运用,使农民能够把新型的农业技术转化成相应的成产力,提高农业技术推广进村入户的到位率。同时还应该选出一批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并且善钻研以及乐于助人的农户,对其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掌握新技术、新品种,并带动全村的其他农户学习新技术、新品种,真正做到新技术入村到户。并逐步使之成为有效连接政府、专家和企业的基点,点连线,线成面,形成新型科技服务网络。新的社会环境之下,农业的发展要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进步,全面落实农业推广工作首先要完善现有的制度,其次,要有大量的资金保障,再次,还要组织一批高素质的工作团队,最后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各个地区要在响应中央农业推广的号召之下,积极寻找适应本地区的具体推广方法,各个部门要积极配合,共同改善农民的生存现状,提升农村的经济水平。发展和引导农业技术市场,规范农业技术推广市场行为。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发育不足,技术中介组织、技术商业公司、技术承包商等发展远远滞后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农业技术市场性组织所承担的功能仅仅限于技术产品交易的功能和部分信息传播的功能,而在技术推广方面还没有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要加强农业技术市场建设,促进农业技术转让。为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民营科技企业的成果转化及市场化提供便利条件和措施保障;要通过各种途径发布农业技术成果、专利等技术转让信息,密切技术供需双方的关系。同时,通过法规、管理办法等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提高农民对技术传播媒介的信任度,大力发展技术市场与技术传播推广市场性组织,促进技术推广市场化进程。结论

农业技术推广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决定的,有着它的必然性。深化农业技术推广,向农民朋友推广经济效益好、营养价值高的农作物产品,调整并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努力增加农民朋友的收入,是新时期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杜青林,《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学习时报》,2013年第212期.2.王元、胥和平、刘冬梅,《农业新特点与农村科技战略选择》,《求是》,2012年第17期.3.《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4.国鲁来,《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第5期

中国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 农业科技推广 ;模式 ;问题 ;建议 ;海南省

中图分类号 F323.3

Abstract From the team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institutions in our country, the development, funding, personnel income, basic conditions, development status,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in our country,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system.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 model ; problem ; suggestion ; Hainan Province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2年以来,中国已连续出台18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1号文件。其中,1982-1986年连续5年是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问题的具体部署;2004-2016年连续13年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重要地位。农业科技推广,特别是基层农业科技推广,是解决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农、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支撑[1-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要求不断提高,供需矛盾越来越明显,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供给保障与土地资源紧缺、农业劳动力等资源流出问题越来越严重。农业生产面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对我国国内外农业科技推广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其存在问题,对于我国农业科技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更好地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及农业科技含量,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效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 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分析

1.1 机构设置情况

据农业部相关资料统计,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4个系统,省、地、县、乡4级共设立国家农技推广机构7.9万个,其中省级机构260个,地市级2 400多个,县级1.96万个,乡镇级5.68万个(包括区域站0.33万个),详见表1[1]。

由表1可以看出,目前,在国家农业推广机构4个系统中,96.61 %分布在县、乡2级,其中乡镇占71.84 %,省、地市2级仅占3.39 %。而从种植业、畜牧兽医、渔业、农机化各行业机构分布情况(表2)来看,存在以下特点:(1)种植业和畜牧兽医2个系统独立设置机构较多。在全国独立设置的农业推广机构中,种植业占42.5 %,畜牧兽医占37.3 %,2个系统占独立设置机构总数的80 %。目前,畜牧兽医系统在全国超过半数(51 %)的乡镇有独立设置的推广机構(畜牧兽医站),种植业系统在全国43 %的乡镇有独立推广机构(农技站或农技中心)。渔业和农技化系统在乡镇独立设置推广机构的比例分别为7.3 %和15.9 %。渔业系统主要集中在沿海和沿江地区的乡镇,农技系统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北等耕地面积广阔地区和一些粮食主产区。(2)层级平均数呈现“头重脚轻”。目前,绝大多数地区的省、地、县3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按照行业设立,如种植业、畜牧兽医、水产、农机化等;有的行业在一个层级的行政区域内还会进一步按照专业或者品种设立机构,如植保、土肥、种子、蔬菜、果品、奶业等机构。水产系统的农技推广机构一般在沿海、沿江等省份的地级和县级独立设置。本次统计结果显示,农业部所属4个系统设置在省级的推广机构平均8.7个,地市级7个,县级8个,乡镇1.72个。从行业分布看,种植业平均每省4个、地市3.5个、县3.9个;畜牧兽医每省2.5个、地市1.6个、县1.9个;渔业和农机化系统一般省、地市、县级各1个。

1.2 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发展情况

1.2.1 从业人员学历结构

通过对全国近年的农业科技推广数据进行统计,各层级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学历结构如表3。

从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学历结构统计分析,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人员学历仍然以大中专为主,占66 %,高中以下学历13.9 %,本科学历19 %。另有1 %多的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人员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主要分布在一些区域站。

1.2.2 从业人员年龄层次

通过对近年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年龄结构进行分析(表4),结果发现,35岁以下年龄11万人,占从业人员总体的20.46 %;45岁以上占40.24 %,其中50岁以上占21.81。从各层级结构来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年龄差异不大,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从业人员的年龄比省、地市级略低,主要原因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级别低,有的还是工人身份,退休年龄早。

1.2.3 从业人员专业匹配情况

从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所学专业与工作的匹配情况(表5)分析,结果表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队伍专业不对口问题比较严重,在省和地市2个层级上,畜牧兽医和渔业系统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匹配度不达标;在县级和乡镇2个层级上,所有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专业匹配度均不达标。尤其乡镇层次上,问题更为突出,乡镇从事种植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对口率为57.21 %,畜牧兽医为62.19 %,从事渔业和农机化技术服务人员中50 %以上为非专业人员,专业对口率分别只有41.08 %和46.91 %。在专业对口人员中,全日制正规学历人员偏少,多数是通过函授或者农广校等非全日制教育取得的文凭。此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接受业务培训的机会少,参加的多是为实施项目进行的短期性培训。

nlc202309091254

1.3 经费保障情况

1.3.1 层级拨款情况

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情况如表6。

由表6可以看出,不同层级不同行业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方式差异不大。从层级上看,省市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实行全额保障的比例高一些,县乡略低。

1.3.2 行业拨款情况

从行业拨款情况(表7)来看,种植业推广机构财政全额拨款的比例达到95.2 %,畜牧兽医推广机构为90.2 %,渔业和农机化推广机构均不足90 %,综合推广机构为96.7 %。

1.3.3 地区拨款情况

不同地区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经费保障方式见表8。通过进一步分析,财政保障方式在地区间呈现2个特点:(1)农技推广机构有财政全额拨款的比例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东、中、西部3个经济地带农技推广机构由财政全额拨款的比例分别为89.1 %、90.5 %、98.5 %,呈现西高东低的态势。(2)经济发展中等地区农技推广机构的财政保障程度偏低。对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的地区进行归类分析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程度中等的地区财政保障程度低。将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5省市作为发达地区,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五省作为中等地区,贵州、广西、甘肃、青海、新疆5省区为欠发达地区(下同)。统计结果显示,经济发达地区农技推广机构财政全额保障的占93.8 %,经济中等地区占91.1 %,经济欠发达地区为98.8 %。

1.4 农业科技人员收入情况

从省、地市、县、乡镇层级农业科技从业人员收入来看,基层从业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低。从行业来看,畜牧兽医系统人均收入偏低。农业科技人员收入在地区间差距明显。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1)国家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仍然没有实现财政全额拨款。差额拨款和自收自支机构主要集中在农业主产区,如湖北、河北、山东、河南、湖南等,这些省区农业科技人员年均收入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也远远落后于当地同类工作收入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2)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工作经费短缺,主要靠中央和省级项目经费支撑。目前,维持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基本运行经费偏紧,影响了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3)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收入水平在不同地区间差距明显,主产区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收入过低。

实践证明,低收入导致农业科技人员无法将所有精力投入推广工作,直接阻碍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4]。同时,低收入降低了就业吸引力,不利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和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健康发展。

2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存在问题

2.1 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不顺、机制不活

在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政策上,还存在不配套和矛盾的地方。农业技术推广管理体制不活,组织体系散乱。在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科研院所(校)与农业政府部门缺乏统一协调和统筹安排,分工协作不明确,难以充分发挥各主体优势。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县管”和“县乡共管”的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为28 %,归乡镇政府管理的为72 %,农技人员参与乡镇工作时间增加,业务主管部门对其支持和指导减少,影响技术服务效果。目前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仍然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而基层组织机构涣散,不能将农业科技推广职能很好地发挥,这就出现小规模经营与现代化技术之间的矛盾。农业科技创新市场发育还不够完善,致使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难以实现。

2.2 农业科技创新与生产脱节、成果转化率低

目前,我國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其中,既有农业技术本身的原因,也有农业科技成果与生产实际脱离,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实际等因素。许多研究、推广机构与农民之间缺乏联系,科研单位长期处于传统科研模式,与农业推广部门和农民没有直接的联系,真正先进实用的科技停留在实验室及成果鉴定验收阶段,无法推广于生产实践。

另外,我国农业科技研究长期以来侧重理论、实验室基础研究,科研成果体现在论文和获奖上,而对其应用和开发研究重视不够,较少体现在农业生产实际。特别是我国农业长期以来着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对于农业科学研究领域集中在产中研究,在农副产品的产后贮藏保鲜及加工技术方面十分缺乏,影响了农产品的商品化经济的转变。

2.3 基层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知识更新滞后

从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的学历结构看,基层推广队伍人才出现断档和老龄化,特别是乡镇农业科技推广队伍,而且,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参加学习进修培训机会少,有些甚至几乎没有,知识更新严重滞后,推广人员业务知识有待提高。另外,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工资报酬低,福利待遇差(乡镇一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约近40 %的人员未参加养老、医疗保险),严重影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2.4 农民文化程度不高,影响农业科技推广效率

农民的文化素质低,接受新技术能力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科技文化的推广和应用,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统计资料显示,海南农村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学生水平。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多年来沿用旧的传统种田方法,对于新的优良种苗和栽培技术等难以掌握,即使将新技术送到户,也不能灵活运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3 对策

3.1 理顺管理体制,增强农业科技推广活力

建立有利于充分发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作用的管理体制。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使其为“三农”服务[5]。县级以下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实行“县乡共管,县管为主”的管理体制。乡(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综合协调、监督等行政管理和政治、思想教育,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配合县主管部门做好相关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管理,加强指导,提供服务和支持。

通过机制创新,理顺管理运行机制。(1)完善人事管理制度。无论是县农业推广中心或者区域站的人员,在编制内要科学设岗、竞聘上岗,并逐步实现资格准入,严把进入关。(2)健全人员考评机制。对农业技术人员进行量化考核,对其服务内容和年度目标任务进行明确、量化,考评结果直接与其绩效工资、职务晋升、职称评聘等挂钩。(3)建立合作推广机制。大力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相结合,探索其公益性职能的有效实现形式,调动多方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6]。

nlc202309091254

3.2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

农业科研单位、高校拥有科技成果、信息和人才优势,是农业科技推广中科技成果的源头和主要供给者,可以说科技推广工作是科研活动的延伸。因此,可以将合作形式推广至科研院所、高校教育系统,增加以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院校、龙头企业及社会团体等合作形式的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实现科研活动、教育实践与生产需求的有效衔接,提高科技推广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3.3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建设,适应农业产业发展需求,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和知识结构更新,提高其服务能力。定期深入农村,进行相关科技推广与培训工作,不断培养和锻炼一批文化素质高的农技推广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队伍。

3.4 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程度关系着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过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科教兴农,进而达到提高农产品的科技竞争力,因此,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把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指导思想和基本目标,将科技术推广融于有效地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整个过程。对农民进行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的培训,深化农村教育,为农民提供多渠道学习形式和机会,可以通过举办农业技术讲座,函授、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大幅度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农业科学技术水平。

3.5 实行“以人为本”的新型农业推广模式

实行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方式,“以人为本”,关注农民的实际需求,提高农民个体行为。具体措施:(1)发挥农业推广的教育功能,从改变知识技能向改变农民态度转变。通过农业科技推广教育,逐渐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需求和参与,从而产生学习新技术的热情和兴趣,进而达到改变他们的行为。(2)多形式多渠道与农民提供互动交流,在吸收各科研单位、大学、企业、农民合作组织等参与农民培训教育,丰富农民培训内容和形式,实现农业科技人员与农民技术上对接,增加农民受教育、接受信息的渠道和机会[7]。(3)延伸和提高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效果和质量。不但在农民种植、饲养品种和技术方面给予指导,还能指导其后期的市场销售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春玲. 农业科技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研究[D]. 錦州:渤海大学,2012.

[2] 程丽娟.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中的政府行为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2010.

[3] 黄 媛. 民族地区的农业技术推广研究[D]. 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4] 陈 竹. 海南省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 海口:海南大学,2012.

[5] 徐子利,李君成,任玉波. 关于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建设的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2011(11):337.

[6] 李玉萍,宋启道,梁伟红,等. 海南省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现状与发展对策[J]. 热带农业科学,2011,31(1):42-48.

[7] 耿东梅,陈梅香,赵秋菊.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模式述评[J]. 农业科技管理,2007,26(2):41-43.

基层推广农业机械化 篇7

1 基层农机化技术推广现状

1.1 认识的局限性

乡、村领导对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不够, 大多认为农机化推广是一种商品推广行为。其实, 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是有益于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公益性活动, 要求从技术培训、使用权维护、零配件保障、劳动效率、经济效益等方面对农民负责, 绝不能让农民利益受损, 这就是农机推广与商品推销行为的根本区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必须经过引进、试验、改进、示范、培训等过程, 才能被农民所认识、所接受。

1.2 忽视了农民在推广中的主体作用

农民是农机具的最终使用者, 既是农机推广中的受体, 也是主体。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的接受程度决定了农机推广的成败, 一些地区的农机推广工作忽视了这一点。只有让农民亲眼看到新机具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 他们才会自觉、积极地使用新型农机具, 这样就会减少农机推广的难度, 促进新型农机具的推广。

1.3 农机农艺结合不紧密

任何先进、适用的农机化技术, 必须与农艺技术相结合, 才能充分显示其优越性。如果脱离了相关的农艺技术, 再先进的农机化技术也不可能发挥其正常的效能, 有时还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 农机推广要与农业、土肥、植保等各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相互配合, 同步推广农艺技术, 加强技术指导, 使农机化技术真正发挥高效增产的作用。

2 农机技术推广面临的任务

2.1 推广技术的选择

要围绕主导产业, 找准结合点和切入点, 把先进的农机科技融入农业主导产业中去, 结合实际, 抓好农机化科技创新示范工程建设。

2.2 示范基地的建设

要因地制宜, 分类指导, 突出重点, 按照不同的区域特点和不同的技术要求, 探索建立不同形式的试验示范基地, 为广大群众树立样板, 做出示范, 启发和引导农民自觉自愿地应用农机新技术和新机具。只有搞好试验示范、树立典型, 才能推动全面推广工作。

2.3 推广部门的自身建设

要围绕市场搞服务, 搞好服务促推广, 增强服务功能, 提高服务能力。这是新时期对推广工作的现实要求, 没有有效的推广服务手段, 推广工作就无从抓起, 没有场所、没有基地、没有交通工具和必需的试验手段等条件, 很难将推广工作做深做细。

3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工作, 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着眼于区域特色, 发展主导产业。要根据农业的结构调整, 寻求农机科技推广工作的立足点, 努力为农村经济增长服务。

3.1 提高认识完善推广服务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

技术推广工作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 是技术创新工作的延续。农机推广体系和队伍是推动农机化技术进步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农机推广人员要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紧迫感。完善农机推广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 形成上下互动的有机整体, 充分发挥农机推广系统的内在潜力, 提高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整体水平。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机推广工作模式, 建立推广与技术服务、推广与经营服务、推广与示范基地建设的运行机制。

3.2 加强合作搞好农机化技术试验与示范基地建设

将农机推广由单纯靠政府和农机部门推广转为政府、农机部门、农机生产企业联合搞推广。在争取政府投入的基础上, 农机部门要积极建立示范基地, 完善推广的路子, 探索农机推广市场化运作新模式。抓好示范基地建设, 在基地建设中不断探索农机化生产技术标准, 重点抓好“科技示范户”, 让它发挥以点带面, 打开一方视野, 带动一方群众的示范作用。

3.3 推进农机信息建设

在提高农机推广人员业务水平的同时, 加强对农民、农机手的科技技术培训力度。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建立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的农机行业社会化信息服务网络, 收集和研究农机市场动态, 向农机和生产、销售、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市场信息服务。有了信息, 技术推广的各种经济活动才有依据。通过各种信息网络服务, 实现当地或跨区农机资源、作业等项目的信息共享, 农民在家中通过电话或计算机网络, 了解和咨询有关的农机新技术、购买新机具。

3.4 加大农机推广宣传力度

深入基层, 宣传新机具、新信息、新成果, 采取挂钩帮扶措施, 让广大农民和农业企业加深对现代农机的认识, 让“科技兴农”思想在广大农户的脑海中扎根, 让广大农户自觉地选用新机具。

3.5 培育健康有序的农机服务市场

当前, 无论是农机作业服务市场还是农机营销市场, 竞争越来越激烈, 亟待规范。对农机推广部门来讲, 首先要不断完善农机生产作业质量标准, 规范农机作业行为, 使农机作业服务市场有序发展;其次, 利用农机生产行业协会等有效形式, 大力推荐和推广质量合格、技术先进的名优产品, 特别是对于玉米收获机械、打瓜收获机械、番茄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械等农机化新机具, 要进一步加大推广力度, 对于一些屡次检验不合格的产品, 农机推广部门要在相关媒体上公布伪劣产品和生产企业,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广大用户的利益。第三, 建立农机作业市场信息发布制度, 为社会提供公共化服务。发挥农机技术推广部门的导向作用和桥梁作用, 通过为社会提供公共化的服务, 即发挥技术推广的职能, 以弥补单纯依靠市场造成农民和企业掌握市场信息不足的缺陷。

3.6 不断提高农机产品品种质量和科技含量

现代农业机械化推广及浅析 篇8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实现了以机械代替人力,极大的减轻了劳动者的负担,有效节约了农作的时间,增加了粮食产量,进一步扩大了农业生产的规模。以河北省为例,2014年,河北省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达到73.2%,耕地产出率为3647元/667m2,全省农村劳动生产率为25743.2元/人,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为134.3%,与2013年相比有着显著的提高[1]。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粮食产量得到有效增长。机械化农业生产采用深耕、深松或联合整地的方式进行作业,维持土壤有机质含量,保证良好的肥力,对促进粮食高产具有积极的影响。

2 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思考

2.1 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和科技化发展

在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得到普及和应用,农业生产信息服务体系得以建立,为农机推广工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农业各部门需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网络信息体系,培养专门的人才进行管理,充分整合和利用资源,以此作为平台,向农民朋友宣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技术服务及新科技成果等有关农业机械化生产的信息,并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使农民朋友对农机化生产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农业生产经营提供指导,明确农业产业发展方向。农机推广部门要正确认识网络信息平台的重要性,以此来作为与农民朋友沟通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加速农机推广的进程。

目前,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的科技含量有着明显的提高,农机设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研发,在农机化推广的过程中,要在设备和技术方面寻求创新,加强农机推广部门、农机生产企业和农机研发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以进一步提升农机设备的科技化水平,在农民中间培养能够熟练使用农机设备和掌握农机技术的人才,这对于农机推广工作来说意义重大,有效提升农业机械综合作业率,进而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3]。

2.2 选择性的技术推广

在农机技术推广过程中,所选择的新型农机设备和新技术都应该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条件,需要事先进行考察,要看农机设备对当地农业生产是否适用,技术的可行性需要予以评估和判断。从全局出发,考虑农机推广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实际影响,选择见效显著的农机技术。技术推广前要进行试验,确保其可行性和可靠性。由于我国各地区的耕地条件不同,相同的农机设备和农机技术不能完全得到普及,这是农机推广工作当中的难点。因此要做到农艺与农机推广技术相互结合,使农机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提升其实用性,有利于现代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另外经济性是农机推广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同时也要关注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农业机械化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在农机推广的努力下,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全覆盖,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4]。

3 结论

现代农业机械化推广正在深入进行,从农业生产实际出发,实现农业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创新与升级,提升先进生产力水平,增加农业生产绩效,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稳步的发展,加快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现代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有着显著的提升,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农机化推广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更加科学有效的进行推广,让农民对农机化有更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掌握这种具有先进性和优势性的生产方式,对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现代农业,机械化,推广

参考文献

[1]杨国庆.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两个结合[J].农业与技术,2013(09):224.

[2]焦嫦文.关于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3(12):45.

[3]梁桂.浅析农机化技术推广与发展现代农业[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1(03):16-17.

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探讨 篇9

1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民的增收、农村的稳定及农业发展三方面与农业机械化的技术推广密不可分, 并肩负着落实国家农业政策[2]、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及农民正确使用现代化生产工具的指导等艰巨任务。

1.1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示范基地建设尚不完善

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现阶段建设相对薄弱, 尤其是县级地区, 目前只有在县农业园中可看到农业机械化技术。针对此现象, 要求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机构发挥其示范作用, 对农民进行农业机械化技术应用的培训与指导, 达到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目的。

1.2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受业务缺乏与经费缺乏的制约

从调查中发现, 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经费投入不充足, 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受到局限, 影响了农业机械化设备的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例如:引进环节、实验环节、示范环节及推广环节, 最后是验收环节。由于农业机械化技术在部分县、乡及镇上所推广的设备比较落后、推广方式比较差, 培训所用投影仪及其测试设备的不完善等, 使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不能得到相应的测量与检测, 推广数据的来源大多来自以往经验, 进而随意进行估算, 使其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受到严重影响。部分农业机械化操作方法与工作过程由于录像设备与摄像设备缺乏, 使其不能得到正常录放与展示, 造成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范围上受到严重影响, 再加上农民对新技术不够了解, 不能对其进行正确的实践与落实。

时代在发展, 农业机械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与创新, 因此, 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相关的人员都需对自身知识结构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调整。目前, 因普遍缺乏经费, 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相关的科研人员无法参加院所举办的农业科技创新研讨会或者农业机械化技术交流会、培训班以及出国考察班等, 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科研成果远远满足不了农业需求, 因此, 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受到制约。此外, 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过程中, 农机主要来源于生产厂家及农机供应站, 这使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受到制约, 无法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预期效果。农业机械化技术的影响力与推广力度由于推广设施不完善及推广宣传比较差而受到严重制约。

1.3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有效作用因推广的不完善不能得到发挥

现阶段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主要是由推广站 (省、市及区) 开展的[3], 此种推广方式的不完善与不快捷, 使农业机械化技术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与使用。乡镇机构体系模式因经济发展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并对其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合并与精简, 导致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人员加大了工作量, 农业机械化技术只能在人员短缺状况下进行推广, 因此, 该工作无法正常高效运转。

2推广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法

生产开支的节约、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作业成本的降低、农业的增收、农业的增产与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是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整个过程的终极目标, 其根本目标则是大幅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满足当前社会的要求。

2.1对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方式进行完善, 对其推广行为进行规范

出台与农业机械化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 使农业机械化技术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下对其推广工作规定行为标准与法律依据。从实际出发, 推广人与推广部门需做好详细调研工作, 帮助农户解决实际问题, 并进行针对性的推广工作, 引导农户接受农业机械化技术并使用。

2.2借农机补贴政策东风, 扶持并发展农机大户

农户在购机时, 国家会对其进行部分补贴, 激发农民对农机的购买欲, 并将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服务与技术信息传授给购机农户, 帮助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促进农户提高收入。支持农户跨区域进行作业, 扩大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范围。

2.3促进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宣传

在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工作中, 宣传工作对其有着重要意义, 在进行推广工作时, 其推广过程就是宣传过程。需要提高农户对新农机与新技术的认识, 宣传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4培训相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

帮助技术人员对相关的推广方法、原则及程序进行了解, 本质上就是科学管理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及农机工程技术三者的统一。学科的统一性因提升科技的整体能力而得到充分发挥。

2.5推广先进新机具与新技术, 建设示范基地

示范基地的建设首先要获取相关财政部门及政府部门的支持, 通过示范基地对机具的试验, 将适用的新机具与新技术向农户推广, 使其认识到农业机械的使用对农业生产的有益之处, 促进农户对农业生产使用机械化的意识提高, 将其传统的生产方式及观念进行整改, 指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应用新技术。

例如:某地区水田耕作的田地规划为南北500 m, 东西50 m, 海拔为2~10 m, 地势为东高西低。东西田地落差每50 m为2~3 m, 此落差有利于水田插秧实现机械化。主干道 (水田机耕道) 宽6~7 m, 可实现两台拖拉机并行。东西方向的田块机耕道每100 m一处, 其宽度为4~5 m, 为保证联合收割机在行走时保持通畅, 南北方向为200~500 m。50 m内 (东西机耕道) 机动车入口设置2个 (4~6 m一个) , 此规划满足机械化生产要求。

2.6依据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程序进行推广

为保证农业机械的适用性, 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要按照试验、示范、推广、普及的顺序进行。首先与示范基地试验进行对照, 再对现场示范进行试验对照, 保证地理条件的适宜, 节本增效, 实现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普及与推广, 避免因盲目推广给农民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结语

有效的推广机制与有效策略的实施, 再加之不同的经营方式, 将农业机械化运用到农业生产中, 充分体现其基本作用, 有利于农业及其机械化技术的发展。

摘要:农业机械化技术随着“三农”问题备受关注, 其技术推广也得到重视。为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贯彻国家政策, 本文针对目前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如何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可持续性

参考文献

[1]梁轲轲.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分析[J].时代农机, 2015 (1) .

[2]姜贞姬, 孙武君.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的可持续性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4 (10) .

论农业机械化推广工作的两个结合 篇10

为了保证农业机械化发展事业的稳步进行, 农机推广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把握好“两个结合”, 这“两个结合”分别为:

1 认真实干与积极宣传相结合

认真实干、求实创新是农机推广工作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作为农机部门工作者要具备踏实肯干、不怕劳苦、勇于创新的精神。本着工作第一的态度严格认真的对待工作, 保证农机推广工作高效、有序的进行。尤其是在对新机具和新技术进行宣传、推广的过程中, 也是非常的艰辛, 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机推广工作者也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 才能确保信息和技术的有效传递, 保证需要知识和技术人们的渴求, 因此就要做到人们需要一碗水, 我们的工作人员就应该具备一桶水的程度。所以认真实干, 求实创新是农机推广工作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当今是信息的时代,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 把握好信息的采集与传播也是非常重要一环。我们的工作人员在认真扎实地开展各项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的同时, 一定要注意搞好宣传, 搞好信息的传递。为了确保新机具以及新技术能够及时有效地传递出去, 农机推广部门要充分的做好新机具、新技术的传播与推广, 利用好各种媒体, 广播、电视、报纸等, 充分的做好宣传工作。对于新机具的宣传, 各部门要充分做好培训工作, 要有专业的农机操作员对新机具、新技术进行讲解, 尽量生动、形象的把新技术传递给大家, 不要用晦涩难懂的书面语言, 选择平和易懂的方式让大家接受, 才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新机具得到有效利用, 新技术得到有效传播。争取把农机推广工作做的有声有色, 确保以后的农机推广工作稳步进行。

因此, 认真实干与积极宣传相结合, 在农机推广工作中是非常重要一环, 只有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农机推广工作才能有序展开。

2 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我国农业生产历史久远, 发展至今, 农业发展的标志性进步就是农业机械化, 而现代农业的两大部分就是农艺与农机。简单的说农机是农艺的载体, 农机与农艺是农业生产中的完美结合, 农机不能离开农艺而存在, 而农机让农艺变得更完美。二者的有效结合有效地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农机化的发展使得农业在生产过程中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提高了经济效益, 而现代农艺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的完善, 只有把农机技术与农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最大动力, 农机与农艺在现代农业发展的道路上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因此, 各农机部门在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 都要找到自己的切入点, 首先以当地主要经济作物使用的机械为主, 与农业部门紧密配合, 不断创新研发新的能适合运用的农机具, 农艺技术人员也要不断的开发新技术, 只有农业部门协同作战, 尽最大努力保证农机与农艺在最大程度上达到完美的结合, 不断的研发新技术和新机具, 才能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农机与农艺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都占有着重要位置, 二者应该相辅相成, 才能为未来农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因此, 农机与农艺的结合决定着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

3 结语

以上分别从认真实干与积极宣传相结合、农机与农艺相结合两个大点简要的分析了农机推广工作中的“两个结合”,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张弘.农艺与农机结合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石[J].农业技术与装备, 2008 (10) .

[2]刘孟成.浅谈实现农机与农艺之间的结合[J].安徽农学通报 (下半月刊) , 2010 (04) .

[3]党海英.关于农机与农艺关系问题的探讨[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7 (02) .

[4]蒋亦元.农机科技创新中的农机与农艺相结合问题[J].农业机械学报, 2007 (03) .

上一篇:有机茶树下一篇:数据访问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