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2024-07-28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精选十篇)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篇1

一、突出学习重点目标,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教学目标是在围绕教学重点知识的基础上而设计的, 也是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中的重要内容。可以这么说, 重点目标的设计, 一方面, 体现了课程教学的重点知识, 便于学生理解感悟;另一方面, 能够在构建学生知识结构体系中发挥作用。

在教学中, 围绕学习重点目标, 注意好学生的语言接受能力和理解感悟能力。我们首先要分解重点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更好地予以学习记忆。其次是注重学生的学习基础,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而确定适当的教学过程和方法, 让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够与文本内容相一致。最后, 突出教学重点目标的实现过程和方法, 允许学生能够有学习探究的空间和时间。

笔者在《牛津初中英语》 (Fun with English) 7B Unit1Dream homes的“Reading A Homes around the world”的教学中, 为了突出学习重点目标, 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 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划出自己的不懂之处, 以此来体现教学的“重点词汇短语理解”目标; (2) 要求学生围绕文本中的in front of、next to、in the front of等词汇进行灵活运用; (3) 设计语言表达学习目标, 要求学生能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能够予以理解记忆。

二、围绕学习难点目标, 增强学生运用能力

如果说重点学习目标的呈现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理解感悟, 那么, 难点学习目标的设计则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围绕学习的难点目标能够引导学生在语言实践运用的过程中不断地予以参照, 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教学中, 围绕学习难点目标, 一方面, 体现了课程教学的主攻方向, 帮助学生学习探究;另一方面, 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语言学习思维, 提高他们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 围绕学习难点目标, 运用多样化的思考探究方式进行教学, 突出难点教学目标的呈现频率, 满足学生的学习发展需要。笔者以为,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关注语言知识运用目标设计, 体现多元化学习思维和方法, 让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2) 突出难点目标的思考探究过程, 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 深入思考, 主动探究, 能够体现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学习过程; (3) 要求学生能够在围绕难点目标的学习过程中能够予以灵活运用, 以此来促进他们知识和技能有效内化生成。

我们在《牛津初中英语》7BUnit 3 Finding your way的整体单元教学中, 围绕“合理安排表达顺序”教学难点目标, 进行了如下的尝试和探索:首先, 要求学生在根据单元导入思考人们出行方式的迥异, 以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运用技能;其次, 就一些方位介词的使用, 要求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基础上予以灵活运用和掌握;最后, 要求学生围绕一般将来时态的具体特征, 予以灵活运用, 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三、关注学习情感目标, 提高学生学科素养

英语学习不仅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传授过程, 更是在彼此情感基础上的一种体验和升华。这种学习情感目标优化能够帮助学生在内化生成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 不断地运用自身的学习思维, 体验语言学习过程, 从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审美价值观。这种情感态度升化目标运用, 能够在充分调动学生多种语言学习思维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知识情感学习动力, 以提高学习效果。

在教学, 关注学习情感目标, 能够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学习认知思维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学科综合素养。这些学习情感目标优化主要体现在:首先,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地予以参照, 以提高自身的情感思想。其次, 培养学生的地道语言学习思维, 让学生能够真正体味异域民情风俗。最后, 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学习精神, 以此来满足他们的发展创新学习需要,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学习情感一旦被打开, 定会释放无穷的活力。

综上所言, 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优化能够在增强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运用能力的基础上, 有效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思维方法, 帮助学生构建更为合理的知识结构。这样的教学要求也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必不可少的。

摘要:中英语教学目标优化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地获取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和方法。教学目标的优化就是在围绕课程教学整体的重点和难点基础上, 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需要和个体差异出发, 设计好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的语言知识结构体系和多元化的学习思维方法, 慢学生有效学习策略发展需求。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目标,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曾光琼;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的策略[J].都市家教, 2010年第2期

[2]郭要红华国栋.论挑战性学习目标及其制定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 2008年第10期

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过程的优化设计 篇2

——小学科学教学目标与过程的优化设计

教学是课程实施诸环节中的核心环节,是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它决定着课程的理念、目标、内容能否最终实现,课程的价值追求能否最终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发展。

教学目标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和有计划确定,是教学活动期望达成的实际效果。教学目标实际上也是期望学生获得的学习与发展的程度。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学行动的指南。

教学过程是师生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围绕落实目标进行的教学和学习活动,活动的最终结果是达成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素质发展。

如果把目标设计和教学设计看作是课程实施的“规划图纸”和“设计方案”,那么,教学就是施工的过程,就是把“规划图纸”和“设计方案”变成实实在在的“建筑物”的过程。

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过程决定着课程价值的实现。因此,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设计就成为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基础工程”。

有效教学是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教学目标的活动过程。高效教学是追求在规定的教学时间内落实并扩大落实教学目标,或在减少教学时间的情况下落实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过程。

高效教学的实现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的优化设计。

一、教学目标调控策略

(一)树立科学的目标观

1、牢固树立目标意识——心中有目标

有预则达,无预则废。预——预设,目标与计划。有志者事竟成。志——志向,大目标。

2、科学看待目标——辩证与统一

目标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 目标是变化的。目标是发展的。

目标是多元的和分层的。目标是可控制的。3、目标需要落实

小学《科学》课程的总目标是要通过从3年级到6年级4年的教学活动来完成的。如果按7%-9% 的课时比例测算,总计需约480个课时。这是以上课(包括室内上课和室外上课)的形式进行的教学活动时间。课程的总目标就是通过这样一堂课一堂课的教学活动来落实的,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主要是通过这样一堂课一堂课的教学培养起来的。因此,上好每一节课是落实课程总目标的保证,就如砌好每一块砖是垒好高楼大厦的保证一样。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春秋荀子《劝学》

(二)教学目标的设计策略

包括八个方面:教育性、全面性、具体性、真实性、适切性、层次性、发展性、弹性。1、教育性

培养科学素养,促进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和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奠定基础。►紧紧扣住课程宗旨。

►着眼于养成,力避空洞说教。►点滴积累,不可急于求成。►思行结合,言行一致。►重视行为矫正。2、全面性

科学素养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目标要全面体现和落实“全面发展”的要求。

►理解三维目标的内涵(科学概念、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目标设计的重点放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注其他方面的发展。如个性发展。3、具体性

制定目标的目的是为了使活动有效。目标是用来指导活动的。目标是为了落实。

►把三维目标定位在具体问题、具体对象和具体活动上。►用行为化的语言描述目标。

►每节课目标数量要恰当。4、真实性

科学追求真实。目标是学生基础水平与发展可能的真实反映。要引领学生面对真实,追求真实,使他们在真实的经历中形成判断和改造生活的能力。►目标的内容是真实的。

►目标的确定和表达实实在在,不搞花架子,不喊口号。►目标能够落实。5、适切性

用学生的视角和思维看待事物。目标要适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和能力,促进在最近发展区的发展。(跳一跳够到果子)►分析学生实际的基础水平和能力。►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落实。►适合教学活动的有效时间。6、层次性

学生是分层的。每一个学生都能进步。►分析学生的层次。

►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特点。►确定各层次学生的发展目标。7、发展性

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是日积月累的。►确立正确的教学观和质量观。►确立教学目标总计划和分步计划。

►注意观察学生的真实反映(课堂上、生活中)。►不断反思和调整。8、弹性

课程的生活性、活动性和真实性,决定教学活动存在不可预测的事件发生。►树立新的课堂观。

►总结归纳非预测性事件的特点和规律。►目标有弹性和针对性。►灵活掌握,为实效服务。

(二)教学目标的调控策略

1、熟记所确定的目标。

2、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时把目标细化到每一个教学活动。3、不断对照预设目标进行评价与反思。4、适时调整。5、及时补救。

二、教学活动设计策略

(一)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内容 包括以下九个方面的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 ——体现育人宗旨,全面落实目标。学生学情设计——分析学生基础,提出针对策略。教学内容设计——解读教学内容,理清意图脉络。教学资源设计——依据本地实际,精选课程资源。教学方法设计——突出探究核心,注重体验感悟。教学活动设计——生动活泼,时空合理,保证实效。教学工具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合理准备教具。教学评价设计——实施多元评价,讲究评价效果。教学拓展设计——遵循可行原则,重视社会实践。1、教学目标设计 ——体现育人宗旨,全面落实目标

■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总体特点,研读本课教材,初步把握本课的主要内容、结构、与前后的联系等。

■依据教材(含教参)和掌握的学生情况,初步思考和设想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对照上课目标的达成情况,分析学生在设想目标上的发展空间(最近发展区)和弹性空间,初步设想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的可行性(方法、活动等),通过对照,推敲,初步确定目标。

■描述目标(行为化语言、活动定位)。

2、学生学情设计——分析学生基础,提出针对策略

■平时注意观察和分析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情况,如言谈举止、行为表现、情绪情感、态度等,积累这些方面的感性认识,并分析总结每个儿童的变化发展规律和主要特征。

■ 分析当前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状况。■ 分析学生对于本课的认知基础。

■ 分析与本课相关联的学生的生活经验。

■ 分析学生学习本课的能力水平和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综合以上分析,思考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求。3、教学内容设计——解读教学内容,理清意图脉络

■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研读本课教材,理清本课的主要内容、结构、与前后的联系等。(教材)

■ 依据教材内容和初步确定的目标,筛选可供利用的现实生活案例和其他课程资源。(资源)

■ 依据初步确定的教学目标、学生状况分析和教学时间、场地、设施等,对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内容和课程资源)进行整理。(环境、条件、整理)■ 设想教学实施的可行性(方法、活动等),统筹和初步确定教学内容。(统筹、确定)

4、教学资源设计——依据本地实际,精选课程资源

■ 依据本课目标、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和活动设想,统筹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

■ 思考儿童个人生活经验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儿童家庭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儿童学校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儿童社会生活方面的课程资源。■ 思考书刊、网络等媒体的课程资源。

■ 对以上几个方面的课程资源进行筛选,确定本课的课程资源。5、教学方法设计——突出探究核心,注重体验感悟

■ 依据本课目标、学生生活实际、教学内容和活动设想,统筹考虑教学方法。■ 思考“学”的方面的方法(探究学习、接受学习,合作学习、个别学习等)。■ 思考对应“学”应采取的“教”的方法。

■ 对以上两个方面的方法进行统整,确定本课的主要教学方法。6、教学活动设计——生动活泼,时空合理,保证实效

■ 依据本课目标、学生实际、教学内容,统筹考虑教学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如统一组织教学、小组活动、个别活动等。■ 活动要蕴含目标,承载内容。

■ 活动要生动活泼,能够吸引儿童参与。

■ 活动要有启发性,有问题引领,有探究性,儿童身心投入。

■ 活动要有组织,有指导。

■ 活动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展得开,有开放性。■ 活动要有结构性,内容有逻辑性,衔接合理。■ 活动要有总结和评价,落实目标,保证实效。7、教学工具设计——依据教学方法,合理准备教具 ■ 根据教学方法和活动方式,思考教具的内容和类型。■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标准实验设备!■ 思考教具的质量和数量要求。■ 思考教具的来源。■ 落实经济适用原则。

■ 尽量指导学生参与教具准备。■ 引导家长合理参与教具准备。

8、教学评价设计——实施多元评价,讲究评价效果

■ 树立科学评价观。

■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以学生互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 注重培养学生善于主动听取家长和邻居的评价。

■ 教学过程中的评价内容以对活动质量的认可与矫正为主。■ 评价方式灵活多样。如口头、体态、书面、物质等。■ 评价要真实,要有真情投入。

■ 评价要有度,不过多过滥,为评价而评价,不搞花架子。■ 评价要讲究时机,针对性要强。

■ 激励与戒勉相结合。

9、教学拓展设计——遵循可行原则,重视社会实践

■ 拓展活动与本课内容紧密联系,是课内认知的延伸和行为转化。

■ 要求不要过高(数量、难度),简便易行,具有趣味性。

■ 注重参与家庭活动,关注和适当参与社会活动。

■ 安全是前提。

■ 应及时评价,避免流于形式。

英语课堂教学目标与过程的优化 篇3

【关键词】高效英语教学 优化目标设计 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

一、优化目标设计,为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优化目标设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明确学生课堂活动的方向。具体实施程序为:①根据教学内容理清知识体系;②根据课标和考纲以及上述知识体系,确定大类目标及各类目标的知识点;③依照课标和考纲的要求、教材和知识点及习题要求,在第二步的基础上,确定各知识点相应的学习水平;④建立教学目标双向细目表。

为了提高目标的可行性,在实际教学中,我把目标分为“两级三类四个层次”。“两级”指基础目标(全体学生达到)和发展目标(优生达到);“三类”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四个层次”指识记、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

二、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听说读写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的实质是学生在老师的策划和组织下,围绕课文内容、教学目标和预习问题,通过小组、个人或师生互动等恰当的形式依次展示探究成果的交往交流的过程。优化教学过程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1.优化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涵盖的知识点繁多冗杂,教学时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要善于筛选,去粗取精,精讲精练以实现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因此,每一课时教学我都会根据英语的学科特点,从听说开始,以读写结束。在教学听力内容时我先让学生听后回答设计好的问题,然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听力内容,这样既练习听也练习了说和写;在教学阅读内容时,我会让学生先领会阅读材料内容,帮助学生分析理解讲述阅读技巧。比如我们正在进行的八年级上册八单元,围绕学生休息日活动复习动词的过去式,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过去式谈论过去发生的事,我在教学B部分学校郊游这篇短文时,首先紧扣这单元的主要内容,先让学生找出短文中的动词并总结这些动词的过去式,找出动词短语分析语法结构,然后我会帮助学生分析怎样写记事的文章:要按照时间的顺序,注意怎样做到详略得当,句与句之间怎样合理使用连词,如何使用中心句等等。

2.优化学案编写

教案是教师依据对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的理解、分析为自己编写出的一个“剧本”。学案是教师结合对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和对学生的分析,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为学生编写出的一个“剧本”。这个“剧本”的重点是设计一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即把一堂课的知识设计成几个小活动,教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活动建构知识。

3.优化教法、学法

外语教学首先在教语言,教语言本身、教语言学研究的个性,而不是撇开语言本身去教语言使用、去教交际。就英语教学而言,不但语法要系统地教和学,语言、词汇也要有系统的教和学。离开这一点,课堂教学就不成其为真正意义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优化教学方法,重视及时反馈,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产生学习的浓厚兴趣,这是课堂教学的“枢纽”。学法指导的优化要从研究学生学习英语的特点、方法等方面着手,把学法研究和教法研究结合起来,并将学法指导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4.优化教学技术,提高课堂容量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信息处理的范围从文字扩大到了声音、图像、动画,这就为外语教学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使外语教学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听说读写的潜能。恰当使用多媒体教学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特别是在听力和阅读课堂,多媒体使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接受实现了声音、文字、图像等方面的多通道、多元化。教师可以自行编辑制适合现行英语教学、贴合学生学习实际的视听材料,提高可操作性和实效性。这种视听材料形声兼备,比单一化的书本教材更加形象生动,纯正的语音更易为学生所喜欢并模仿,因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多媒体教学通过潜移默化培养学生自学英语及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同时能节省宝贵的课堂时间,增加课堂信息量,从根本上提高了教学效率。

5.优化教学程序

运用三维目标优化语文教学 篇4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边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要打破“教师中心”、“课堂主角” 的旧思想,教师要转 变角色做 一个引导 者 ,引导学生有效参与, 让学生自主学习, 成为有效参与学习的主体者、主动者。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那些只有教学的形式表现而无实质性交往的“教学”是假教学。教师必须转变角色, 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是师生平等参与教学的过程, 在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中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自主探索。同时教师作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应积极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 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差异,建立和谐、民主 、平等的师生关系, 促进师生之间的真正交往互动。

二、转变学习方式

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态度, 把学习转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 使学生学习的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发展,关键是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天地。自主、合作、探究三者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有机结合。学生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在学习过 程中有情 感的投入 ,能获得有效的情感体验, 有利于学生良好的价值观的形成。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使知识文化得到积累。如学习《鸿门宴》一课时, 我们可以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分组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学生便自由组成了一个小组。课外他们为表演好课文内容,献计献策,选资料,互相帮助,学习研究。有的编歌舞、话剧等。等到课堂交流时, 在课堂上尽情展现,使得课堂生动 、活泼 ,对课文的理解收到了显著效果。这样,在自主、合作、探究的 过程中 ,学生的积极 性得到了 充分调动 ,潜能得到了开发, 主动的地位得以真正体现, 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语文课堂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的活动。”因此在课堂上, 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品读,去揣摩、品味、欣赏 文中的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 使学习成为一种愉悦而有意义的精神生活。

三、培养学生能力

应试教育过多地注重学生的知识传授, 而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培养, 把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割裂开来, 培养出来的只是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真正的人才。把传授知 识与培养 能力结合 起来 ,才是我们语文教学应完成的重要目标。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的能力目标主要是“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互相促进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这几个方面的综合训练。如,在学习《风景谈》这篇写景说理文章中,把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知识, 并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又如,在每节课前安排两名同学进行演讲, 开辩论会等,从而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学生写日记, 培养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我认为“听、说、读、写”能力都应注意培养。同时,学生的处世、应变、协调能力等也应在语文课上得到培养。

四、优化评价方法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篇5

一、抓纲务本,把握学科“科情”,设计好教学目标

《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段话一方面指明了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学科的显性任务,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个性”;另一方面又阐明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进行的,是隐性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动力系统。由此可知,语文教学必须以学习语言为主要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语言又必须以把握“形象”为突破口,因为语文尤其是小学语文是让形象说话、说理、创意的,尽管是实用文体但也多少带点文学味。所以“形象”在小学语文中居于核心地位,我们要充分发挥“形象”这个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载体,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处理好以下关系:

第一,处理好目标内容的全面性与语言表现形式和整体形象性的关系。

语文学科的工具和人文性决定了语文教学任务的全面性,不仅要注意字、词、句、篇等知识内容的传授,还要重视听、说、读、写等能力的训练以及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知识、能力、德育几方面的内容。但是语文的学习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是把知识、能力、思想统摄于形象之中,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还必须将其一般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突出语文的整体形象性,小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到发展。实践证明,把语文训练完全技术化,只注重语言形式技巧,脱离语言学习的环境是违背学生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的。

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是以其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所以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整体入手透过形象去把握“知“和“情”,另一方面使学生进入与形象相关联系的情境中,取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效果。从另一方面说,小学阶段是学生掌握字词的最佳期,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虽然要重视语言形式的训练,但是要让学生根据词语的多样性、上下文的一致性和句子的连贯性等要求,在语言环境中扎扎实实地炼字、品词、赏句。这样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得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素质要求才能落到实处。

第二,处理好语言表现形式的模糊性与目标训练综合性的关系。

模糊性是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文人笔下有不同的表述,正如欧阳修所说:“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千秋去。”因此,即使是同一首诗也可在学生眼前浮现出一幅幅不尽相同的图画。祖国语言的丰富性,为学生的思维拓宽了纵横驰骋的空间,但也给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须具有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语言感知能力,才能在祖国浩瀚的语言海洋中畅游。因此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必须体现语文训练的综合性,听说读写互相渗透,要紧扣“大纲”,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出明确具体、可测可评的目标。既要有认知目标,按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识过程,体现出“识记”、“理解”、“运用”三种能级水平;又要有情感目标,按内化的过程,体现出“接受”、“体验”、“态

确定教学目标 优化课堂效果 篇6

一、确定教学目标要创新备课思路

在新一轮课改的推动下,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有了大的突破和创新。要优化语文课堂效果,就必须从“备好课”开始。在备课时,教师确定教学目标一定要从学生入手,为学生营造真实的课堂生活,让师生在真实的课堂中走向和谐,生成美丽。

1.备课,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在备课中,我们要正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目标定位应各有侧重,内容选择也可以有所不同。我们只有密切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才有针对性。备课时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设计分层教案,把学生的个体发展放在第一位,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

2.备课,要体现教学生活化

课堂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些具有生命价值的生活资源应该为教学服务,为孩子的成长服务。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资源,只要我们善于去挖掘,就能够发现“为我所用”的资料。备课的资料如何采集呢?一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要分析教材,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进行筛选。第二,学会储备,平时收集的资料,要妥善保管。第三,资源共享。在备课时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境中,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

3.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我们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质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赞赏学生富有独特性和个性化的理解及表达,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执教《我最爱吃的水果》的时候,不要只是让学生拿着水果认水果、说水果,而要设计有趣的活动。可以先兴趣导入,让学生猜有关水果的谜语。然后让学生介绍自己知道哪些水果;用眼睛看看,用鼻子闻闻,把自己的感受在小组内交流。接着,情境表演,做水果推销员。最后练习说话,说说最想将自己喜爱的水果送给谁,为什么。这样的备课设计独具匠心,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二、确定目标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尽管人人都知道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但许多教师不能将此落实到课堂上,实际上仍然以“教师为中心”,搞“教师一言堂”,使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想到自己要在课堂上讲什么,而不涉及学生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这种做法的指导思想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仅把学生视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这无疑是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长此下去,只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性、服从性,而丧失主动性、创造性,这与现代社会对思辨型、创造型人才的需求是不相适应的。

三、确定目标要前测学生的认知结构

前测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是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关键。根据学习的同化论,知识的习得过程是以文字或其他符号所表征的意义,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相关的观念相联系并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可见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结构是影响学习新知识的最重要的变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也曾指出,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知道了什么。教师应明白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我们所确定的课堂教学目标,一定要建立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而要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必须做好前测工作。

前测可以是阶段的,如对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和能力的测量;也可就文体知识进行测量,就某一知识点进行测量。前测的方式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采用笔试、口答、座谈、作业等形式。确定课堂教学目标的前测工作无须另起炉灶,一般可采用上堂课形成性测验的结果和本单元的前测分析。通过前测,教师明确了哪些内容只需作一般讲解,哪些内容应作重点讲解。这样,不仅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避免了重复、无效劳动,而且,还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相关性,找到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钥匙。

四、确定目标要研究课文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

一篇课文,它所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有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也有听、说、读、写等各种能力。教师要确定一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必须从整体着眼,明确语文教学的总目标、分目标、支目标、课目标,理清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的轻重、主次和顺序安排。其次要了解所教课文在整个语文教学目标和单元教学目标中的地位,从而正确处理好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另外,还要分析所教课文知识的等级分类及其侧重点,以便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语文课堂,一个焕发着生命活力与潜力的课堂,也必将成为师生课堂生活的“诗意栖居地”。在这样的殿堂里,人的生命将得到尽情的释放,享受着自由,享受着尊重,享受着平等。让语文课堂成为一种诗意的享受,成为师生共同快乐的园地,这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责 编 再 澜)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篇7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要求教师在目标设计过程中全面、综合地参照教学任务, 通过最优化原则, 顺利实现教学目的。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应该遵循的基本要求是以护生发展为根本, 注重提高护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基点, 注重培养护生的职业语文素养;以职业岗位语文能力为目的, 注重培养护生的实践能力。

2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策略

2.1 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全面性与专业性相统一

语文教学目标优化设计的全面性, 目的在于引导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从护理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语文素养出发, 完成相应教学任务。所谓全面, 就是在教学中兼顾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任务的各个方面。

从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和新课标的分类要求可知, 语文教学目标在内容上主要包括知识和能力目标, 方法和过程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因此,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既要传授基础知识, 培养护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情感, 又要提高其学习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

2.1.1 知识选择以护生发展为本

在确保必需、够用的前提下, 语文教学以培养职业语文能力为重点, 以提高语文素养为主线, 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选择与配置, 在构建科学的语文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的基础上, 使护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2.1.2 强化职业情感培养

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人文教育功能, 从护生人文素质的培养角度出发, 选择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 使护生体味生命的真谛, 完善人格, 传承人类文明, 满足其成长需要, 使其成为富有责任心的公民, 并帮助护生养成符合时代发展的职业道德, 确保其将来能胜任工作。

2.1.3 突出专业特点, 提高职业语文能力

语文是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的学科。教学中应该引导护生理解语文与生活、专业、社会的关系, 重视语文实际应用功效, 让护生通过参加各种语文实践活动, 培养其审美能力, 提高其探究能力、发现能力和创新能力, 从而促进护生个性的发展, 实现职业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从横向角度划分, 教学目标含有教育总体目标、课程系统目标、单元阶段目标、课时具体目标4个层次, 它们之间密切关联, 相互支持。课时具体目标紧扣单元阶段目标, 体现课程系统目标, 遵循教育总体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要求每个层次之间具有差异性和连贯性。

2.2 语文教学目标的基础性与应用性相结合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以培养高等应用型护理人才为目标。因此, 其语文教学必须体现护理专业的性质, 教学内容乃至教学方法要力求切合实际。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并不排斥作为护生成长、发展所需要的一般文化根基或传统意义上的基础性语文教学。课时充足时, 完全可以先着力于提升护生普通意义上的语文素养, 然后再培育其职业语文素养。但是, 如果课时有限, 必须在一般语文素养和职业语文素养两者中作出选择时, 那么职业语文素养就必须是唯一选择。

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应该让护生具备护理职业的语文能力, 突出应用性知识的传授。这样, 方能激发护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活力。首先, 语文作为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的基础学科, 由于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例和普通高中相比, 没有那么系统和精深, 这就要求教师灵活处理教材内容, 不过分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同时探讨灵活多样、具有实效性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应以培养护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为主。其次, 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教学定式, 纠正历来偏重课文分析的问题, 应重视实用文体和实用技能的教学, 使护生具有较强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最后, 在听说读写训练中, 要根据护生实际, 改变长期以来偏重读写的教学形式, 加强说话技能训练, 如朗读、讲述故事梗概、复述故事情节等, 设计适宜的说话训练内容, 提高护生运用语言的技巧, 以提高其语言表达和交际能力[1]。

2.3 语文教学目标的预设性与生成性相协调

教学目标的具体性、明确性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和基础, 而教学目标的预设性可以帮助教师准确预知护生在知识、情感、能力等方面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

维果斯基区分了个体发展的2种水平:现实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现实发展水平即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水平, 而潜在发展水平则是指个体在成人或比他成熟的个体的帮助下所能达到的活动水平, 这2种水平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一方面是要着眼于培养护生的职业适应能力, 另一方面要开发护生潜在的职业能力和一般能力[2]。因此, 制定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目标时, 既要考虑护生语文教学现实发展水平, 更要考虑护生未来职业岗位能力发展的可能性。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护生的水平及职业语文素养形成的条件等, 对预定教学目标作必要的补充、调整, 使教学目标得以完善。所以, 制定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目标时, 应为护生的潜在能力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 否则语文确定性教学目标对护生的发展可能起到阻碍作用。

至此, 根据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语文教学要求, 确定语文教学目标:体现以诚实守信、救死扶伤、人文关怀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护生的职业道德修养;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具备临床护理保健工作岗位需要的语文综合素养和适应未来职业发展所必备的学习能力;使护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 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护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护生职业岗位技能[3]。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目标,护理专业

参考文献

[1]黄顺明.语文教学应体现职教特色[J].职教论坛, 1998, (8) :47.

[2]周明星.职业教育学通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2.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篇8

一、优化组合,分层目标

知识和技能是教学的基本内容,是教育的基础目标,也是学生获得方法、实现情感目标的重要媒介与载体。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太过随意,目标不明确,或者忽略学生实际情况的研究,往往照搬教材内容,教学资源与教学方法单一,导致学生对所学内容缺乏学习兴致,不能很好地将课本知识逐步内化成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无法做到灵活运用。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依据知识要点,明确知识与技能目标,紧扣目标要求与学生实际来优化组合,体现目标的层次性、全面性和应用性,优化教学过程与知识呈现方式,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有用的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增强学习体验与语言感悟,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教学牛津英语8A《Unit 5 Birdwatchers》中的Welcome to the unit部分时,因本课时新词汇较多,基础薄弱的学生要识记所有生词较难,所以在词汇知识目标上设置了分层要求。其中,基础较差的学生主要是认读与了解新词汇。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是认读、拼写与正确运用。同时,各层次的学生通过学习Comic strip,初步了解如何用一般现在时表将来。在技能目标上,主要是运用所学的英语词汇与句型来描述鸟类外形特点、对鸟类的喜好与原因。为了更好地完成知识与技能目标,还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制作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了猜鸟类名称游戏、采访活动等,以期提高教学吸引力,有效达成知识技能目标。

二、突显过程,自学探究

在传统教学中,课堂往往是比较机械的单向灌输与传授,缺乏交往,欠缺主动性,没有自主活动与合作探究,学生变成了装载现成知识与结论的“容器”。他们的创造性被扼杀了,个性被淹没了,学习热情被浇灭了。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个性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兴趣,新课程提出了“过程与方法”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过程体验,自主获取知识,内化科学学习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独霸课堂,要由灌输者转变成引领者,将课堂变成自学探究、互动对话的过程,帮助学生发挥潜能,获得方法,提高能力。

如教学牛津英语9A《Unit 5 Films》的Reading I部分时,结合教学内容,设置贴近学生实际的多样“任务型”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阅读实践、体验与合作等方式,自主感知文本,形成英语思维与合作意识,增强阅读理解能力。例如要求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探寻Audrey Hepburn的简历,对文章人物有所理解,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而后浏览课文,找出Audrey Hepburn扮演过的著名电影,提炼所需信息,更好地认识其演艺生涯。其次,听录音并梳理文章结构,如开头部分、正文、结尾部分各是哪些段落,分别描写了怎样的内容。通过这样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概括,把握阅读技巧以及人物描写的写作思路。另外,安排小组合作,根据所给关键词,对课文进行复述。第一组:her profile;第二组:her successful acting career;第三组:a greathumanitarian,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提高合作能力。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各方面能力也得到提升。

三、重视德育,升华情感

在过去的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偏向知识目标,认为情感教育、德育教育与英语课无关。实际上,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其教学职责不仅在于教书,传授学生英语语言,更在于育人。要将情感与德育内容贯穿到教学内容中,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另外,在新课程标准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是教学目标之一,强调要让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理念,达到素质教育目标。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发掘教材中的情感与德育因素,将知识教学与情感教育、德育渗透巧妙结合,升华情感,提升思想。

例如《Unit 5 Films》的Reading I部分,描述的是好莱坞历史上有名的女演员Audrey Hepburn。她不但是著名的电影与舞台剧演员,还是伟大的人道主义者,致力于人道主义事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儿童带去关爱与快乐。在本课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Au-drey Hepburn的生平,掌握有关演艺事业的英语词汇与句型等知识,还要渗透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帮助与关爱帮助他人。例如在拓展环节,提出几个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思维碰撞中再次升华本课所学知识,激发情感,提升思想:“1 What made Audrey Hepburn success-ful?”有的学生提到她的美丽与优雅,还有的学生认为是她的努力与仁慈爱心。“2 What can we learn fromAudrey Hepburn?”有学生积 极发言 :“We should bekind to everyone and show love to others.”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讨论:“How to show yourlove to others?”学生纷纷思索起来,说出了不少感人的回答。这既巩固了所学知识,也让学生受到情感洗礼,学会如何做人。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篇9

依据方老的论述,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些基本结论。

第一,三维目标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应该达到的三个同一层次的目标要求。

第二,三维目标应该是一个整体。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要互相联系,融为一体。

第三,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不能抛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只追求知识与能力的教学目标;也不能抛开知识与能力,只追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前者是穿新鞋走老路,后者则是华而不实,虚张声势地落实三维目标。

基于以上的基本认识,我们应该如何利用选修课的课程资源,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呢?现我结合《现代散文选读(选修)》的教学实际,作剖析。

《现代散文选读(选修)》安排了写人、记事、抒情、写景、状物和议论六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专题名、导语、文本、资料链接、品读与探讨、积累与应用等六个部分搭建起作家、作品、老师与同学对话探讨的平台。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从优化任务、内容和方法等三个方面,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一、综合考虑任务,具体落实任务

教师在优化教学任务之前,应综合考虑任务,明确本专题的教养任务(概念、理论、技能等)、教育任务(世界观、思想教育、美育等)、发展任务(智力、意志、感情、兴趣等)。如:教学“活生生的‘这一个’”专题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三个综合性任务:(1)掌握抓住生活片段、选择典型细节、善用对比衬托来刻画人物的方法;(2)欣赏欲扬先抑、详略有致的结构文章的方法;(3)感悟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理解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是和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在学生具体研读文本、解析作品时,教师要具体落实任务,整合三维目标。如学习《我的母亲》时,掌握作者善于捕捉生活细节,善用对比、衬托的方法,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又如学习《把栏杆拍遍》时,引导学生具体分析文中的对比,体会梁实秋的散文特点:怀人则凄清细腻、缠绵动人;思乡则深沉浓郁、感人至深;写景则错落有致、别具一格;叙事则娓娓道来、不流于俗。综合考虑教学任务,使三维目标在同一层次上得到整合,可以避免仅仅考虑教学任务而忽略教育任务和发展任务,为了抓紧解决某个任务而影响其他任务的解决的情况发生,从而有效地整合三维目标。

二、分出内容重点,优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是既全面又完整地反映国家的课程标准要求,不能提出超过标准的要求,让三维目标在优选教学内容时融为一个整体。因此,教师在按标准处理教材时,应当抓住教材的主要内容,选择教学内容的最优方案。如教学《送考》一文时,教师应以心理、细节等生动传神的描写为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对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生活,以及纯真、丰富的内心世界的追求;体会作者对儿童的关爱、对儿童世界向往的情感。如教学《看社戏》一文时,应充分考虑到文章篇幅较长的特点,优选文章三部分的侧重点作为教学的重点,从而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群像扫描与典型聚焦相结合,感性抒发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对比与照应相结合的艺术手法的运用。又如教学《铃兰花》一文时,应分出素描式的呈现方式与景物描写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教学重点,优选以两处景物描写的趣味为纲,以重点抒写人物内心感受和因爱而生的勇敢果决为目的,从而欣赏出人物情感、心境成为景物色调的主宰,景物成为人物情绪的倚载对象,物我交融、相得益彰的艺术味道。巴班斯基强调指出,分出教材主要内容具有核心的意义。他说,最优化就是要抓住活动的主要环节。选修课受课时约束,为有效达成三维目标,必须克服分散性,划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把三维目标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选择合理方法,优选教学手段

“三维目标”在选修课程中的实现,关键是如何整合?可以把经历过程作为优选的教学手段,从而强化三维目标的整合,避免在整合三维目标时顾此失彼。如教学“是什么让我感动”这一模块时,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是什么让我感动”,以及优秀的抒情散文是如何让我们感动的,让学生自主参与,适当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重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让学生在阅读中,经历徐志摩对自然的崇敬膜拜之情,经历刘亮程对苦难的震撼性的体验,经历马步升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对原生态生命的敏感体悟,经历萧红似乎与生俱来的凄美和忧郁,经历怀特永远年轻、永难泯灭的理想漫游。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合理地自我组织、自我砥砺、自我检查,自觉地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分析,提高学习效率。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我们可以抓住过程与方法这个关键,以知识与能力为载体,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贯穿教学的始终,实现三维目标的整合。

语文教学目标的优化 篇10

一、调查方法

(一) 特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应用特尔菲法进行专家调查问卷, 专家调查问卷设计完毕后根据专家意见确定问卷的可靠性。将专家调查问卷送至20 名专家处, 由专家回答与中小学体操教学有关的内容, 并收回调查问卷。

应用层次分析法分析调查问卷中体操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交互效应以及体操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效应。

(二) 统计学方法。使用EXCEL表格记录各项数据, 并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

二、结果

根据体操运动在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发挥的作用, 从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来计量体操教学内容作用的权重, 社会适应所占权重为3.56%, 心理健康所占权重为7.05%, 运动参与所占权重为13.19%, 身体健康所占权重为25.68%, 运动技能所占权重为50.52%。D值表示体操教学内容对实现五个学习领域目标的贡献程度, T指贡献大小。对于体操教学内容之间的交互效应, 设置体操教学内容的总关联指数为t (i) =×d (j) , 其中b (ij) 是第i项内容对第j项内容的支持度, d (j) 是直接关联指数, T指贡献大小。在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健美体操等项目中, D与T值均较大, 说明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健美体操等内容对实现课程目的贡献程度较高。在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项目中, D与T值均较小, 说明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等内容对实现课程目的贡献程度较小, 详情见表1。

在课程目标平均实现方面, 审美能力、形态机能、体育锻炼习惯、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平均实现程度与课程目标一致, 自尊心、文明礼貌与课程目标差异较大。在课程目标最大实现方面, 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审美能力、运动技能的实现程度较高, 说明团体体操、技巧以及健美操可有效支持实现课程目标, 而在自尊心、应变能力、自信心、健康知识、文明礼貌等达不到课程目标要求, 说明体操教学对这些课程目标的支持程度较小。在体操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交互效应中, 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技巧、韵律体操、健美操可较大程度地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而多功能器械、肋木、队形队列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支持程度较小。

三、讨论

本次研究中, 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健美体操等内容对实现课程目的贡献程度较高, 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等内容对实现课程目的贡献程度较小。可见, 中小学建立体操教学体系时, 应充分筛选体操教学内容, 并将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健美体操等内容纳入重点教学内容, 删减器械体操、轻器械体操的教学内容, 注意保护一般性的教学内容, 且合理优化课程内容, 以提高课程目标完成率。

本次研究中, 审美能力、形态机能、体育锻炼习惯、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平均实现程度与课程目标一致, 自尊心、文明礼貌与课程目标差异较大。可见, 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与实现课程目标存在一定的差异, 且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并不大。对此, 中小学应在实际教学中, 加强开展其他教学内容, 促进课程目标完成度提高。

本次研究发现, 在体操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交互效应中, 艺术体操、体育舞蹈、技巧、韵律体操、健美操可较大程度的支持课程目标的实现, 而多功能器械、肋木、队形队列对课程目标实现的支持程度较小。对此, 中小学应弱化多功能器械、肋木、队形队列等教学内容, 并不断完善其他体操教学,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课程目标。本次研究可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选择体操教学内容提供参考资料, 促使中小学安排针对性更强的教学内容, 以发挥体操教学的最大价值。但是本次研究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课程目标的划分仍不足, 课程分目标之间的差异性并不大, 且缺乏体操教学内容与不同段课程内容之间的交互效应的分析, 需要进一步研究。

摘要:本次主要分析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优化, 结果表明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健美体操等内容对实现课程目的贡献程度较高, 轻器械体操、器械体操等内容对实现课程目的贡献程度较小, 审美能力、形态机能、体育锻炼习惯、团队合作精神、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平均实现程度与课程目标一致, 自尊心、文明礼貌与课程目标差异较大。由此可见, 中小学应加强完善体操教学内容, 重点保障艺术体操、韵律体操、健美操的开设, 可弱化对器械体操、轻器械体操的教学, 从而提高课程目标的实现程度。

关键词:中小学,体操教学内容,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梅.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程中体操教学内容的构建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 2014.

[2]邹学亮.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普通中学体操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2.

上一篇:高校毕业生就业探析下一篇:高校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