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城市

2024-08-05

智慧旅游城市(精选十篇)

智慧旅游城市 篇1

目前社会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 推动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就是大力发展城市经济。城市旅游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经济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与促进的辩证关系。创新是产业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某种意义上讲, 旅游业就是无限创新的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 信息的传递更加便捷多样, 社会开始悄然迈入智慧时代。城市旅游的创新发展就是要紧跟智慧时代前进的脚步, 借助“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发展契机, 发展“智慧旅游”。

“智慧旅游”指借助云计算、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发展、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使旅游物理资源和信息资源得到系统整合和深度开发利用的一种全新的信息化旅游形态, 能够从崭新角度探索城市旅游的未来发展道路。

二、文献综述

(一) 城市旅游研究

20世纪70年代, 美国学者Stansfield在著作《关于美国旅游中城乡不平衡问题的研究》中提出城市旅游是旅游业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1], 这是对城市旅游重要性的首次阐述。然而, 城市旅游研究真正发展起来是在进入90年代之后。Shaw&Williams (1994) 分析了城市在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认为城市能够在地理意义上使各种设施与吸引物聚集并合理分布;且提到由于城市兼具相似性与独特性, 因此城市旅游研究非常有意义[2]。Pearce (2001) 在研究中提出了系统的城市旅游的综合分析框架, 从区域/国家/国际、旅游区、旅游点、城市四个层面对城市旅游进行了系统的探讨[3]。Russo等 (2002) 学者提出应当重视包括政策、内外部可进入性等多方面的城市旅游产品的“软件”要素[4]。90年代中后期, 国内学者也开始关注这一领域, 国内外研究的共同关注点包括城市旅游形象、空间结构、开发与规划、影响与评价、基础理论及城市事件旅游等方面[5]。同时, 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还进行了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方面的研究。彭华 (1999) 的研究以现代旅游供求关系为依据来构建旅游发展动力系统结构模型, 并试图建立不同类型区的城市旅游发展动力模型[6];保继刚、龙江智 (2005) 的研究发现城市旅游目的地在发展过程中都存在驱动机制, 其中的主导驱动机制会因时因地而出现不同的表现[7];徐红罡、田美蓉 (2006) 通过复杂系统理论和系统动力学工具对城市旅游的增长模式进行了分析, 其研究表明路径依赖型增长模式能够促进城市旅游的持续增长[8]。

(二) 智慧旅游研究

智慧旅游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角度提出的新概念, 是看待旅游业发展的新角度。常旭 (2011) 指出旅游业的信息化核心是思维范式中的智慧理念[9]。王衍用 (2011) 在研究中提出智慧旅游的正向影响除了为旅游业的繁荣提供新动力, 还要有其它体现, 尤其是对思想性智慧的提升[10]。谢坚 (2012) 在研究中说明要实现智慧旅游这一终极目标, 首先需要建立完整的旅游信息服务平台, 即充分应用“云计算”等新技术建设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资源共享交换中心, 将海量、分散的各类旅游信息, 友好规范地呈现出来, 构建服务各类型旅游者的智慧旅游公共支撑体系[11]。邓贤峰等 (2012) 提出了智慧旅游系统“一心、两端、三网”的基本构架, 提到旅游超大数据库, 即旅游云计算中心, 汇聚存储着海量旅游信息, 能够自动完成整合、处理、计算、查询等问题;服务端只需将自己的信息存放在数据中心, 无需再自己购买服务器和维护信息;使用端在需要服务时可以与服务端进行交换, 根据自己的需求从数据中心提取信息, 也可以按需获取任意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体验质量报告与评价以及地理空间布局、社会风俗风貌、经济环境等综合性的免费服务信息[12]。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业与现代信息产业融合的新表现形式, 能够较快地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 是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刘俊梅 (2012) 探讨了智慧旅游发展对新疆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 并在研究中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指出智慧旅游通过为旅游服务创新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改变旅游企业管理方式和组织结构、改变旅游营销方式和旅游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要素配置带动新兴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对旅游产业的发展与结构升级产生影响[13]。

(三) 述评

综上, 相关研究梳理了城市旅游的发展进程及研究重点, 然而主要是对理论和现象方面的分析与阐述, 对技术创新和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相关研究也说明智慧旅游不仅是技术、服务的概念, 也提供了一种新理念, 其必然会促进旅游业内资源的重新整合与细分以及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与完善。并且, 基于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应用体验能够使游客更加注重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及信息共享方式, 开辟了旅游的新方式, 促进了旅游相关产业的结构调整与完善, 为城市旅游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三、城市智慧旅游发展的技术支撑———HA-DOOP平台

Hadoop是一个能够实现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的开源软件平台, 广泛应用于云计算技术领域。云计算技术是并行计算、分布式计算、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及商业实现。基于Hadoop平台构建的云计算模型, 可以有效完成分布式数据处理任务。Hadoop是开源组织Apache开发的, 最核心的设计是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 (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和计算模型MR (Map Reduce) 。

(一) HDFS技术

HDFS分布式文件系统, 具备较好的容错特性, 适合运行在通用硬件上, 将海量数据存储到集群式的多台计算机上, 将文件进行分块存储, 为实现容错性能自动进行分块复制。HDFS采用Master/Slave架构 (也即主/从架构) , 由一个Namenode (管理节点, 是中心服务器, 管理文件的元数据) 以及多个Datanode (数据节点, 管理所在节点上的数据存储, 并处理客户端读写请求) 组成。在master上只运行一个Namenode, 每个slave上运行一个Datanode, Namenode、Datanode和Client三者之间能够通过TCP/IP协议进行通信。从内部结构看, 一个文件会被划分为一个或多个数据模块 (Block) 存储在一组Datanode上, 为分布式计算存储的实现提供底层支持。HDFS的架构如图1所示[14]。

HDFS的设计基于以下前提和目标[15,16]: (1) 硬件出现错误是常态而非异常, 由此, HDFS核心设计目标需要包括错误检测和快速、自动化恢复; (2) 由于更多地考虑数据批量处理, HDFS的设计需要通过数据流访问形式保证高吞吐量的数据访问; (3) HDFS需要支持大文件存储, 有效处理大规模数据集; (4) 需要构建一个能够“一次写入多次读取”的简单一致性文件访问模型; (5) HDFS可将计算移动到数据附近的接口, 以降低网络阻塞、提高系统数据的吞吐量; (6) 异构软硬件平台之间的可移植性为HDFS实现大规模数据应用平台的推广提供了方便。

(二) MR技术

Map Reduce是简化的分布式编程模式, Hadoop将它开源实现, 能够令程序自动分布到由多台计算器组成的超大集群上并发执行。MR把运行于大集群上的并行计算分成Map (映射) 和Reduce (规约) 两个过程:Map负责划分任务块, Reduce负责将分割后的多个任务块的处理结果进行归并形成完整的结果。

MR采用了Job Tracker和Task Trackers主从结构进行实现, 提交的计算被称为Job。每个job会被划分为多个tasks。Job Tracker负责整个Map Reduce的控制工作, 进行job和tasks的调度。TaskTrackers负责多个tasks的运行并同时处理Map和Reduce两部分之间的数据移动。而且, 各TaskTrackers节点会对工作完成及状态更新状况进行周期性的报告, 如果一个Task Trackers节点保持沉默的时间超过了预设时间间隔, Job Tracker会将这个节点记录为死亡状态, 并把这个节点的数据处理分配到其它节点 (见表1[17]) 。

基于Map和Reduce编写的分布式并行程序比较简单, 只需实现Map和Reduce两个接口的函数, 就能够完成TB级数据的计算。通常, Map和Reduce与HDFS运行在同一组节点上, 即计算节点与存储节点通常在一起。这种配置方式允许框架在已存储好数据的节点上高效地调度任务, 使得整个集群的网络带宽被高效地利用。

(三) Hadoop对智慧旅游构思的启示

Hadoop适于海量数据处理———先将数据集分割成若干子数据块, 然后将其分别部署在处理器上运行, 每个子数据块均采用并行计算处理并输出结果, 最后将各子数据块的处理结果汇总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结果。上一步骤数据处理结果的输出作为下一步骤计算数据的输入, 从而形成分布式树状结构;不同处理阶段都会有数据结果输出, 同时数据的处理采用并行和串行处理相结合的计算方式。由此, 整个处理过程达到高效。

基于Hadoop平台的云计算体系主要以网络技术为核心, 提供基础设施即服务 (Iaa S) , 平台即服务 (Paa S) 和软件即服务 (Saa S) 三个典型应用层次, 核心思想是将通过网络聚集的海量信息资源统一开发和利用, 形成一个大的信息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云计算技术重新组织和部署了网络资源, 实现了动态可伸缩的拓展, 降低了个人的信息处理负担, 提高了使用者体验, 其终极目标是将计算、服务和应用作为一种公共设施提供给公众。

智慧旅游的核心是充分应用“云计算”等集约型信息化发展技术, 将大量旅游信息资源进行聚合, 构建资源统筹、信息贯通、应用丰富的综合服务平台, 建成一个开放式、覆盖各类用户、涵盖各类旅游业务的智慧旅游信息系统。智慧旅游信息系统以在线服务为基础, 依托云平台的海量信息存储和智能运算服务为旅游企业、旅游者及旅游管理部门等各主体提供即时旅游信息服务, 满足服务端和使用端便捷地处理掌控旅游综合信息的需求, 从而有效缩短了沟通的时空距离、降低了信息使用成本, 并通过更加高效的即时信息服务, 实现更加优质旅游服务, 从而切实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促进城市旅游业更好地发展。

四、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构建及表现形式

(一) 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构建

区域旅游一体化逐渐成为国内旅游发展的主要方向, 云平台对大数据的处理技术使得城市旅游的发展与区域旅游一体化的发展相契合。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 能够使涉及到旅游各要素的数据重新整合并获得高效利用, 如建设富有特色的区域旅游环线, 开创形成新的城市旅游发展路径, 以此推动创新发展进程, 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 提高区域旅游的竞争能力。区域各旅游线路上各景点之间契合度低, 无论从品牌效应、资源整合能力还是行业的管理水平来看, 都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智慧旅游”的建设将是完成这些提升的重要手段。因此, 城市旅游的创新发展模式的构建, 需要立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 积极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1. 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顶层设计

智慧旅游表现为一个开放性、整体性的智能信息系统, 推进智慧旅游建设, 科学合理、准确完整的顶层设计是关键, 保证其立足于大格局, 避免陷入信息孤岛的怪圈。

首先, 要着眼于构建大旅游格局。智慧旅游作为一个开放性的智能信息系统, 未来发展必将是旅游业与信息产业更深层次的融合、更广泛区域内的系统对接。因此, 城市智慧旅游的发展不能仅局限于本身的发展空间与发展水平, 要从构建大旅游格局和旅游信息化整体出发, 提高项目建设的规划标准, 争取与周边城市及一些发达大城市建立联系, 兼顾市区内景区联动与周边城市互动, 统一标准、建立对接, 创建资源互补、信息共享的区域型或线型旅游目的地, 切实提升城市旅游的信息化水平。如今, 高铁与高速公路的大力建设极大减少了城市之间的距离感, 而智慧旅游的发展也必然进一步使旅游环线内城市互动联合、资源互补, 在完成现阶段自建任务的同时, 也为未来构建旅游环线智慧系统与国家层面智慧旅游体系奠定基础。

其次, 要把握建设目标。立足于大旅游格局为城市智慧旅游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 然后需要明确具体的建设目标。邵琪伟在2011年7月的全国旅游局长研讨班上说, 争取通过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面信息化, 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 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基于此, 城市智慧旅游建设需要实现三大核心目标:实现旅游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的无缝整合;为企业运营与行业管理提供更高效智能化的信息平台;为各类游客提供更便捷的信息服务与更满意的旅游体验。为此,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在新一代通信技术应用支撑下, 应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架构;以一体化行业信息管理作保障;以游客互动体验为中心, 建立资源统筹、信息贯通、应用丰富的城市智慧旅游综合应用平台。

2. 城市智慧旅游发展模式的基层构建

旅游业与信息产业大融合的背景下, 部分发达城市已开始着手建设智慧旅游项目, 其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智慧旅游的建设与发展需要注重旅游产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科学分阶段建设等问题, 逐步形成“基础设施做支撑, 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为主线, 应用是关键, 服务是核心, 制度、标准、管理、绩效是保障”的建设格局[18], 构建上下连通、左右衔接的智慧旅游发展模式, 促进旅游业务健康有序开展, 实现旅游业的快速与可持续发展。

根据Hadoop平台与云计算理念的构思, 城市智慧旅游基层架构主要设计为感知层、数据层与应用层三部分, 三个层面在物联网、互联网、移动通讯网三网融合的基础上进行信息交流, 相互联接, 如图2。

感知层是基础, 指通过智慧旅游系统向旅游者提供各类信息的服务端, 也即信息汇集端。数据层是核心, 要完成旅游感知数据的接入和传出、处理和控制。建设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共享及交换中心, 形成资源虚拟化的云平台层, 实现旅游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度等。应用层是关键, 包含应用体系和服务体系两部分。应用体系是重点, 必须紧密结合旅游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积极开发和优化服务、商务、管理和政务各类业务系统, 形成多角度、全方位的应用体系;服务体系是驱动发展的基本动力, 要从不同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 梳理服务需求及服务渠道, 建立面向游客、业务人员、管理者的综合服务平台。

(二) 城市智慧旅游的表现形式

结合旅游业务开展的特点, 城市智慧旅游主要具有智慧服务、智慧商务、智慧管理和智慧政务四种表现形式。

智慧服务是智慧旅游的核心业务, 是推动城市智慧旅游前进的主要驱动力。基于Hadoop平台, 通过云计算技术, 利用综合的旅游信息数据中心以及智能化技术和手段, 更加准确及时地为旅游者提供服务, 满足其吃、住、行、游、购、娱的需要, 在改善旅游产品及服务质量的同时, 更大空间地提升服务价值。

智慧商务主要针对各类旅游服务供应商而言, 包括景区、酒店、旅行社等服务商积极利用智慧化技术开展电子商务、移动商务等各类活动, 以提高商务活动的运作效率, 创造更高的商务价值。云技术在旅游商务应用中主要以满足旅游企业的商务业务需求为核心, 为游客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智慧服务, 由此, 旅游智慧商务的发展重点应定位在旅游目的地智慧营销系统、智慧旅游产业联盟及交互式智慧旅游营销平台等方面。

智慧管理表现为旅游活动的各项管理业务, 旅游管理牵涉到城市产业链的多个环节, 是直接影响服务质量和旅游效益的重要因素。旅游的智慧管理需要综合利用新信息技术手段对游客、景点、酒店、交通及旅游线路等旅游资源进行智慧化管理, 全方位地提升管理水平, 创造管理效益。

智慧政务涉及到各级旅游主管部门在内的政府机构, 是以旅游电子政务为基础的政务管理模式, 主要内容是基于智慧化技术的政府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旅游电子政务是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推动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通过云技术实现旅游政务业务的智慧化, 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旅游者和各类旅游服务企业提供技术保障和服务支撑, 切实提高政府对旅游行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五、总结

智慧旅游城市 篇2

在高峰论坛会议中,刘维凯指出,智慧城市建设是通过数字政务建设、数字民生建设、数字产业建设,借助智慧城市平台,以达到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的目的。但由于各产业复杂性和差异性,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不能顾全所有需求点。而智慧旅游在城市信息化建设当中弥补了其自身的缺陷,比如: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体系中所涵盖的“旅游城市营销体系”补充了城市形象、旅游名片宣传的空白;“旅游企业智慧旅游服务体系”精细化地结合旅游产业特征解决旅游企业运营中的现实管理问题......他认为,智慧旅游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文化交流、历史传载的艰巨使命。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核心内容就是要将城市建成一个开放式社区,社区建设又重在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通过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优化升级,来改善城市公共服务环境,以此服务游客中40%的本地居民。“比如,据巅峰美景参与编著的《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报告2012》调查得知,智能手机的全面普及,wifi需求高速增长,使得91%的游客都有使用wifi的需求。我们可以借此宣传城市故事,增强城市魅力指数。”刘维凯说道。

在刘维凯看来,中国现阶段智慧旅游城市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旅游产业GDP的高速增长不等同于人民群众的满意。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体现。巅峰美景前不久发布的智慧旅游一体化解决方案前端整合旅游产业资源,后端整合技术应用来满足旅游的人性化、个性化需求。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与发展研究 篇3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对策建议

1、引言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透明、充分的信息获取,广泛、安全的信息传递,有效、科学的信息处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并使绝大多数市民能够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务和应用,这将有效破解城市发展难题,开启了探索未来城市发展的新道路。近年来,一些国家、地区和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设“智慧国家”、“智慧城市”的发展战略和计划。新加坡、美国和韩国等众多国家都先后启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在解决交通拥堵、食品安全、公共安全、医疗卫生等各种城市发展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及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催生大规模新兴产业等方面,智慧城市都大有为。

2、智慧城市与智慧旅游概念简介

所谓“智慧城市”,是指通过广泛采用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知识管理等技术,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发展智慧旅游首先要构建数据中心、沟通服务端和使用端。三个部分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相互联结。服务端是直接或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企事业单位或个人;使用端为广大的旅游者,拥有能够上网的终端设备,尤其是超便携上网终端;数据中心由大量存储有各类旅游信息的服务器组成,有专门的机构负责进行数据的维护和更新。数据中心即是智慧旅游的云端,可以称为旅游云,将服务端和使用端联系起来。服务端将自己的各类信息及时放在数据中心,无须再自己购买服务器和维护信息;使用端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数据中心提取信息,需要服务时可以与服务端进行交换,使用端可以直接向服务端付费,也可以通过数据中心付费。

3、我国智慧旅游城市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所有的一线城市、50%以上的二线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仅2012年就有北京、常州、南京等26个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列入本年的工作计划。更有不少企业在研制用于旅游方面物联网的传感器设备和技术,也有个别企业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中小酒店的管理平台。一些高校已经开始相关的研究。但是在智慧旅游城市蓬勃发展的今天,其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不容忽视。

一是缺少统筹管理和顶层规划。各地智慧旅游城市建设基础参差不齐,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用主义现象严重的情况,造成投入成本增高、资源利用率低等后果。

二是轻制度安排,重硬件建设,政策法规依据不足。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未形成严格规范的组织管理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智慧城市建设成效,甚至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不良影响。

三是缺少核心技术及产品,技术支撑体系不健全。高端芯片、关键组件、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储备不足,缺乏技术创新带动,发展后劲不足。 四是信息安全隐患堪忧。由于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依赖国外,甚至一些规划设计可能由国外的组织和企业主持或参与,可能造成国家安全隐患。

五是缺少统一标准和规范。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覆盖诸多领域,目前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建设标准和评估标准等来约束和指导。

六是缺少合理的产业规划和良性循环的商业模式。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进程和产业发展不协调,商业模式单一,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和管理,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4、对策建议

基于我国智慧旅游城市建设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笔者特提出了以下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顶层规划设计,进行合理有序布局。从国家層面制定智慧旅游城市发展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我国智慧旅游城市中长期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总体规划设计,统筹推进,指导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有序开展智慧旅游城市建设。

二是加强制度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国家出台规范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的行政法规,各相关部委建立相应制度规范;加快我国在物联网、云计算、通信与网络等领域相关技术、应用和管理标准的完善和实行;建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和资质认证体系;加强智慧城市建设的管理,完善相应的体制机制建设,实现统筹协调、共建共享。

三是强化自主创新,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国家遴选一批技术优势明显、综合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进行重点支持。加大技术创新投入,突破高端芯片、关键组件、基础软件等核心技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减少对国外技术和产品的依赖;着力夯实信息安全基础,确保城市信息安全总体可控。

四是建立专家咨询机构,形成人才培养体系。成立智慧旅游城市专家咨询委员会,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持;组建国家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规范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工作并推动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智慧城市专业人才培养机构。 五是做好产业规划布局,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智慧旅游城市相关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和地方战略新兴产业振兴规划,培养一批核心骨干企业,实现规模效益。创新商业模式,扩大投资渠道,鼓励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打造专业的智慧城市运营商。

智慧旅游城市 篇4

关键词:智慧旅游,城市旅游,旅游供给系统,系统优化

1引言

城市旅游的发生和发展由来已久,城市作为旅游的空间载体也处在不断适应、调整和变化之中。新时期,城市如何在“智慧旅游”这种新的旅游形态下适时调整其旅游供给系统的结构、方式,达到优化升级,得到持续稳定发展成为旅游研究关注的一个新命题。

本文旨在以智慧旅游的发展为背景,以新时期旅游需求的变化为依据,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概念模型构建、系统优化等问题,以期为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旅游产业经营模式的优化调整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和思考。

2智慧旅游与城市旅游供给系统

2.1智慧旅游发展背景

就“智慧旅游”的概念而言,目前仍存在不同视角和不同层面的理解共存现象。有学者认为,智慧旅游是通过运用最新信息通信技术带来旅游业在管理、服务、营销等层面的各种智能性变化; 也有学者强调智慧旅游是以提升旅游服务、改善旅游体验、创新旅游管理、优化旅游资源利用为目标,增强旅游企业竞争力,提高旅游行业管理水平,扩大行业规模的系统化工程; 旅游业界认为,智慧旅游是服务于公众、企业、政府等面向未来的“全新旅游形态”[1]。我国国家旅游局将2014年旅游主题定为“智慧旅游年”,并要求全国各地以智慧旅游为主题,引导智慧旅游城市、景区等旅游目的地建设,尤其要在智慧服务、管理和营销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和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2]。旅游学术界关于智慧旅游的研究也在此背景下彰显出更深入、更细致和更系统化的态势,但同时笔者发现关于此背景下城市旅游供给的研究成果相对匮乏。

2.2新时期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思辨

城市旅游供给系统: 城市旅游作为城市功能的一个方面, 其旅游供给系统也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首先,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仅仅是城市供给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城市功能主要包括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管理功能、协调功能、集散功能、创新功能等[3],这就决定了城市的供给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综合系统。其次,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不同于其他类型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供给系统,它更为复杂。城市不但是现代社会人口、物资、信息等的重要集聚地,而且是集旅游活动客源地、集散地与目的地于一体的空间载体,不仅要满足旅游者的进行城市旅游的需求,更重要的是要服务于城市居民,满足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需求,因此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与单纯以旅游业为主体的旅游目的地旅游供给系统相比更趋复杂。第三,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影响因素更趋多样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治安管理、 金融服务、通讯服务、医疗保健、公共服务等很多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旅游供给系统。

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新诉求: 对游客来说,智慧旅游改变了传统的旅游方式,它使游客可以有效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相关旅游信息,从而合理、个性地安排自己的旅行活动; 对旅游管理部门和企业而言,智慧旅游就是通过构建旅游服务管理平台,提供海量的旅游信息服务及其应用,为游客提供“吃、住、 行、游、娱、购”等全方位的旅游服务,从而实现高效的管理和服务; 从技术支撑角度来看,智慧旅游是使各种旅游资源,包括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得到高度系统化整合和深度开发激活, 并服务于政府、公众、企业等的全新旅游形态[4]。

众所周知,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业态、一种新的旅游者体验模式,要求城市旅游的供给方式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做出应有的调整和重点转移。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构成要素, 包括住宿业、旅行社、景区( 点) 、旅游交通、娱乐购物等诸多环节在供给模式上都要适应新的智慧旅游背景。本文旨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关注智慧旅游背景下的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优化问题。

3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区位条件

城市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规模和质量。 良好的区位条件可为城市旅游发展提供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专用设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应用能力。通常而言,区位条件优越的城市一般具有国际化程度高、与国际市场接轨早、国内外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较好的特点。如我国的“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等都市不但是旅游资源密集区域,而且也是我国城市旅游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离不开城市区位条件的影响和限制[5]。

3.2旅游资源禀赋

旅游资源禀赋是指旅游资源自身的特征和本质属性。不同的地理区位和历史发展轨迹造就了城市在其旅游资源类型、 特征和属性上的差异性,因此依据城市旅游资源禀赋可将城市旅游目的地划分为历史文化型、自然山水型、现代都市型、宗教文化型、休闲娱乐型和边境贸易型等[5]。城市旅游资源禀赋是决定城市目的地供给系统模式的基础,它会影响到城市旅游形象、旅游规划、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方式甚至旅游服务方式等多个层面。

3.3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了该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它主要通过城市的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居民储蓄存贷款余额、金融机构存贷款金额、固定资产投资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指标和旅游者人数、旅游收入、旅游者人均消费等旅游经济指标来衡量。此外,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还可以从很多方面反映出来,如制度、结构、技术进步、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资源配置和文化教育、社会福利保障等。任何一个城市的旅游经济发展都离不开现实的背景条件,所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一定阶段的相对稳定性和旅游供给的相对稳定性相一致[5]。

3.4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方面的影响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城市产业结构,二是城市旅游产业结构。城市产业结构是指城市各部门、 各产业间的内部组成、结构与比例关系; 城市旅游产业结构是指城市旅游经济运行中的各种行业及其内部之间的经济技术、 比例关系。旅游业能否作为一个城市的优势产业或者主导产业来发展意义重大,因为城市各级政府通常会对其优势产业或支柱产业从城市规划、发展战略和政策法规方面给予重视和倾斜。同时,一个城市的旅游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城市旅游经济的构成行业之间及其内部结构之间是否协调,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城市旅游经济的运行和效益成果,因此注重和提高城市旅游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是完善城市旅游供给系统的良好举措[5]。

4城市旅游供给系统模型构建

4.1城市旅游供给系统利益相关者

城市旅游供给系统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系统。城市旅游业发展涉及的行业和部门众多,或者说它的关联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其中,各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旅游吸引物、旅行社、旅游交通、酒店等,另外还包括了一些辅助部门和间接影响的部门,如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游投资者、相关经营者、大学或者学院、行业协会、城市旅游环境监管部门等。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共同构成和影响了城市旅游供给系统( 图1)[5]。

4.2城市旅游供给系统基本架构

城市旅游供给系统构成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主要包括核心旅游供给、外围旅游供给、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旅游管理部门、旅游非盈利组织、社区场所环境等子系统。核心旅游供给包括旅行社、旅游公司、住宿业、景区( 点) 、旅游娱乐场所等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行业和部门; 外围旅游供给包括社会餐饮、 城市交通、城市休闲区域、城市购物中心等间接满足城市旅游者需求的供给环节; 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包括两类: 一类是公用事业服务,如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能源系统及城市公用设施等; 另一类是满足现代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本服务设施,如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机构、保险机构、治安管理等。此外,旅游非盈利组织包括城市旅游服务咨询中心、旅游服务志愿者、旅游行业协会、大专院校( 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 ; 社区场所环境主要是指城市居民及其生活所形成的特定城市精神和文化,也是旅游供给的场所环境。在此基础上,形成城市旅游供给系统基本架构模型( 图2) 。

5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优化分析

5.1系统优化原则

5.1.1以智慧旅游为优化背景

智慧旅游时代已正式开启并将长期存在,旅游学界对智慧旅游的研究也将逐步深入和发展下去。智慧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业与现代信息产业融合的新表现形式,能较快地促进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提升旅游产业素质的关键环节[6]。智慧旅游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旅游业创新、开放,打破传统的供给模式。 同时,智慧旅游也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智慧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技术、资金、创意的有力支持,目的是为了给游客提供更加个性化、便捷化的服务。这些都要求城市旅游供给系统在传统模式上进行创新和升级。

5.1.2以满足旅游者海量个性化需求为原则

在当前大众旅游的时代背景下,旅游者数量多、需求个性化、多样化特征显著,他们对旅游服务质量的要求也日趋苛刻, 特别是自助游客和散客。依靠传统的旅游供给模式去满足如此海量的需求,城市旅游服务质量的提高将会异常艰难。因此,如何依靠现代技术手段对城市旅游供给系统加以创新和优化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智慧旅游借助云计算、高性能信息处理、智能数据挖掘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产业发展、行业管理等方面的应用,整合旅游目的地“食、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以及和旅游相关的各类资讯和服务于一体,利用智能手机等各类体验终端,为广大民众提供各取所需的服务[7]。智慧旅游不仅是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必然选择,更是从崭新角度去探索城市旅游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5.1.3以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城市旅游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的能力,其实质就是强调城市发展、城市旅游和城市居住环境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 既能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能改善旅游地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既能维护本市旅游发展的持续性,又能同周边城市协调共处,实现旅游资源的分管共享; 既能协调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能注重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8]。

5.2具体优化思路

在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优化中,城市旅游管理部门的优化是前提,核心旅游供给优化是主要内容,外围旅游供给优化是辅助,而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和其他则是延伸。本文就具体优化思路进行了探讨。

5.2.1城市旅游管理部门优化

城市旅游管理部门优化是基于智慧旅游的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优化的核心。城市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城市功能实现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建立一个集公共信息发布、预测、过程动态监控和宏观规划、调控于一体的智慧旅游管理平台,以体现现代旅游的信息密集型、信息依赖性特征。城市旅游管理部门作为这个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建设者和实施者,他们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城市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构建主要内容涉及城市旅游行政管理、城市旅游者管理、城市旅游企业管理和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等几个主要部分。城市旅游行政管理要从传统模式向信息化管理模式转变,以办公数字化与智慧化为核心,通过加强智慧旅游的集成指挥调度和管理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化管理; 城市旅游者管理侧重于为游客提供动态、快捷、便利的公共旅游服务信息,同时对城市旅游客流进行动态预测、 疏导与管理分析等; 城市旅游企业管理一方面要侧重于鼓励和扶持各个旅游企业建立智慧化运营模式,另一方面则要侧重于对其动态数据的采集,随时掌握其类型、数量、层级分布的动态变化,便于服务与监管; 城市旅游资源与环境管理就是对旅游资源的数量、质量、承载力和分布特征等信息以及相关数据进行采集、处理、分析和更新,以实现对旅游资源的信息化、网络化综合管理[9]。

5.2.2核心旅游供给优化

核心旅游供给包括旅行社、旅游公司、住宿业、景区( 点) 、 旅游娱乐场所等直接服务于旅游者的行业和部门。核心旅游供给优化的主体是各个旅游直接供给商,主要任务是配合城市智慧旅游管理平台的构建,进一步细化自身的信息化管理和数据收集整理,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线上、线下的交易网络、 帮助旅游者完成游前、游中、游后整个体验环节的一系列服务。 如智慧型旅行社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互联网等新技术和手段,将旅游资源的组织、游客的招揽和安排、旅游产品的开发设计和销售、旅游服务等旅行社各项业务及流程高度信息化和在线化、智能化,到达高效、快捷、便捷和低成本规模化运行,创造出游客满意和旅行社企业盈利的共赢格局[10]; 智慧型酒店则是酒店通过数字化与网络化实现酒店数字信息化服务技术, 使入住酒店的客人能够更加高效便捷地完成预定、入住、结账离店和售后跟踪服务等系列体验过程; 景区同样可以结合智慧旅游发展的理念,借助城市智慧旅游管理平台,创新和完善自己的智慧旅游模式,在景区能源管理、环境监测、服务游客等方面实现智慧旅游的积极探索和实践[11]。

5.2.3外围旅游供给优化

外围旅游供给包括社会餐饮、城市交通、城市休闲区域、城市购物中心等间接满足城市旅游者需求的供给环节。城市外围旅游供给优化主要借助于智慧城市的相应功能来实现,主要体现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实现最终消费者的“智慧化体验”,包括市内交通的车辆动态信息、指挥调度、停车服务、租车服务等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智慧化管理。

5.2.4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优化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包括旅游公共交通服务、旅游公共信息服务、旅游公共安全服务、旅游公共环境服务和旅游公共救助服务等五大方面的内容[12]。本文中城市旅游公共服务包括两类: 一类是公用事业服务,如通信、供水、供电、供气、污水处理、 能源系统及城市公用设施等; 另一类是满足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基本服务设施,如金融服务、医疗服务机构、保险机构、治安管理等。无论如何界定其概念,旅游公共服务都会因为显著的 “复杂性”和“公共性”不可避免地表现为“市场失灵”特征,因此以政府为主体建设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就成为它的必然选择。但是“内部效应”的存在也会导致旅游公共服务“政府失灵”。这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可能会同时存在,使当前我国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相对低下,不能很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旅游需求,甚至成为城市旅游发展的桎梏因素 ( 如城市交通拥堵、环境卫生差、游客安全事件频发等) 。智慧旅游需要依托智慧城市建设,运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构建全新的旅游产业运营和管理体系,在城市旅游的不同利益相关者和行业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网状交叉互动的资源共享和价值共创平台。这种旅游公共服务管理机制的创新是不断提高和优化城市旅游供给服务的一条新思路和一种探索途径。

5.2.5旅游非盈利组织和社区场所环境优化

城市旅游非盈利组织包括旅游咨询服务、旅游服务志愿者、旅游行业协会、旅游高等教育机构等,因性质不同,其服务对象涵盖了旅游者、旅游目的地、旅游业等内容。这些非盈利组织同样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借助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来提供更好的服务,同时做到信息的交互共享。城市居民所生活的社区场所本身就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它是一个城市的城市精神和城市文化的空间和实物载体。社区场所环境同时也可以表现出城市的旅游接纳度,如语言文字、生活方式、好客度等。 这些是城市旅游供给系统不可以忽视的优化内容,都可以通过 “智慧化”服务平台充分展现给旅游者,供他们查询、访问和参与,进一步提高城市旅游者的旅游体验质量。

6结论

从信息视角分析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篇5

对于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一体化规划方案最大程度上给政府、企业和游客等各方找准了在智慧旅游发展和建设过程中所应该扮演的角色,需要谁去承担那一部分,这部分又需要同那些业务、组织相结合,推进过程中需要控制到那个程度,甚至包括运营模式的设计和考量上如何对位等。其次智慧旅游试点城市通过相应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个方案是符合各方利益并可以循序渐进的落实下去的。

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是建立以泛在化的旅游信息服务为核心的智慧旅游概念体系,能够突出智慧旅游的核心及实质,即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服务所引发的一切现象和各种关系,也能够与旅游信息化发展脉络实现“一脉相承”,强调旅游信息服务在新的时代和技术背景下的泛在化,还能够试图通过智慧旅游解决长期以来旅游信息服务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困难,通过智慧旅游所带来的精准的旅游信息服务,把现有旅游资源的价值发挥出来,实现旅游信息服务手段、渠道、方式的质的飞跃,以便使实际工作者可以沿着旅游信息服务的主线,查找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且因地制宜结合本地信息化、技术整合能力等的实际,找出适合各种情况的旅游智慧化的发展道路,为未来实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不断做出铺垫。

把智慧旅游定位于旅游信息服务,使之成为在旅游庞杂体系中的最核心的信息流在技术和需求双重推动下的无处不在的旅游信息服务,既解决了信息流被“人为隔断”的传统旅游业发展思路,也使旅游信息能够搭载信息通信技术不断更新的快车,并且满足旅游者海量增长的对旅游信息的精准和个性化需求。

智慧城市篇: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盛宴 篇6

据国家信心中心信息化研究部统计,目前国内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城市总数已达到154个,预计总投资规模达1.1万亿元。

另据安信国际预测,“十二五”期间中国将有600至800个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加上后期各种数据中心、分析设备和服务设备的投资,市场总规模将达2万亿元。

面对如此大的“盛宴”,难怪股市中智慧城市概念股行情风生水起。

新型城镇化

所谓智慧城市,就是集成多种高新技术应用,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云计算、全面感知、智能分析等手段,形成技术集成、综合应用、网络高端发展的现代化、网络化、信息化城市,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时代城市发展的新模式。近年来以物联网、云计算、下一代互联网、新一代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与融合,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推动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也使得城市面临着可持续发展问题,交通拥堵、看病难、安全系数低、突发灾难多等“城市病”要求下一个阶段的城镇化建设要走“精细化管理”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由此智慧城市应运而生。建设智慧城市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智慧城市建设通常可划分为5个阶段,即启动、展开、建设、提升和完善阶段。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南京、武汉等多个省市已启动了智慧城市建设。

产业链庞大

智慧城市覆盖的产业广泛,受益面庞大。从细分领域来看,主要包括平安城市、电子政务、数字医疗、智能交通、食品安全、智能电网、智能水网、智能建筑、智能家居、智能物流、智能环 保、票证管理、家庭护理、个人健康与数字生活等众多领域。

而从一些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来看,其产业链上下游涵盖从RFID等芯片制造商,传感器、物联网终端制造商,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提供商,终端应用软件开放商、系统集成商、智慧城市相关业务运营商,以及顶层规划服务提供商等多种科技型企业。

分析人士指出,包括智能交通、数字医疗、数字城管、智能建筑等在智慧城市建设初期投资份额较大,相关企业将分享智慧城市建设盛宴,产业龙头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高。

浙大网新、达实智能、海康威视、太极股份、中国联通、中兴通讯、大华股份、中威电子、英飞拓、万达信息、数字政通、银江股份、易华录、神州数码等上市公司均已开启智慧城市项目。还有 多家上市公司中标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比如,延华智能宣布拟募资不超过3.5亿元投入智慧城市建设;航天长峰中标“杭州市智慧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编制项目”;数字政通已获得长春、洛阳、天津等3个城市的数字化城市项目,项目累计金额7366万元。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虽然有一哄而上的嫌疑,也缺乏对相关标准和规划的设计,但智慧城市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长期来看,智慧城市的大规模建设势必带动一批行业内的公司实现高速成长和壮大。

银江股份(300020)

总股本:24000万股

每股净资产:3.13元

2011年每股收益:0.34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28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3月21日

基本情况:公司主要从事向交通、医疗、建筑等行业用户提供城市交通智能化、医疗信息化和建筑智能化等领域的行业解决方案。

特别关注:公司是A股中少有的非常纯正的物联网企业。公司从智能建筑起家,准确切入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慧城市行业,并成为各个领域内的佼佼者。公司异地扩张的多元化全国性扩张战略已初见成效,在手订单充足,毛利率有望提高。

数字政通(300075)

总股本:8400万股

每股净资产:10.74元

2011年每股收益:0.62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23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18日

基本情况:公司从事基于GIS应用的电子政务平台的开发和推广工作,为政府部门提供办公自动化、业务管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一体化的电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

特别关注:公司是国内最早提出进行网格化城市管理理念的企业,并研发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融合系统。自2004年以来,先后承接了百个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项目,占市场总额的50%以上。公司产品以模块化方式进行组合,标准化率高,利润率高。

万达信息(300168)

总股本:24000万股

每股净资产:4.83元

2011年每股收益:0.70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28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2日

基本情况:公司是以公共事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领域的软件和服务提供商。公司的应用软件和服务已经占据了上海地区城市信息化领域约30%的市场份额。

特别关注:公司在医疗和社保信息化领域竞争优势明显。在巩固既有业务领域优势的同时,又形成了物流管理、科技教育、环境报告、国土资源等四个拓展领域。公司在研发和市场方面的投入奠定了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东华软件(002065)

总股本:68996.72万股

每股净资产:3.64元

2011年每股收益:0.80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51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4日

基本情况:公司以应用软件开发、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及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要业务,是国内第一家同时具有系统集成一级资质、涉密甲级资质、CMMI5级资质的企业。

特别关注:公司作为国内最具实力的IT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在IT服务领域具有良好的竞争实力和发展前景。公司拟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投向云计算、智慧城市等项目。这将有助于公司深化主营业务,弥补资金不足,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达实智能(002421)

总股本:20880万股

每股净资产:6.3160元

2011年每股收益:0.44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42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4日

基本情况: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服务商,提供包括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设备提供、施工管理、系统集成及增值服务。

特别关注:公司在建筑智能化和建筑节能行业的产业链较为全面。公司通过收购和市场拓展,进一步完善产业链,并不断实现区域突破。在自有建筑节能业务增加、收购的公司贡献产能、轨道交通订单有望跳跃式增长这三动力的推升下,业绩有望强劲增长。

海康威视(002415)

总股本:200861.16万股

每股净资产:3.84元

2011年每股收益:1.48元

2012年前三季每股收益:0.62元

预约年报披露时间:4月24日

基本情况:公司是国内视频监控行业的龙头企业,专业从事安防视频监控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销售规模连续数年居于国内全行业第一位。

“智慧旅游”需要“智慧”推进 篇7

2010年江苏镇江市首次提出建设智慧旅游的概念, 2011年1月18日, 邵琪伟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 加快推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 要大力发展旅游电子商务, 发展在线旅游业务, 并提出开展“智慧旅游城市”试点的要求。2012年5月25日北京、武汉、成都、南京、福州、大连、厦门、苏州、黄山、温州、烟台、无锡、常州、南通、扬州、武夷山、洛阳、镇江等18个城市成为“国家智慧旅游试点城市[1]。2012年9月21日, 国家局在天津组织召开全国智慧旅游工作座谈会, 推出了《建设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导引 (征求意见稿) 》, 并将“保持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与工业信息化水平同步, 使旅游业的信息化水平超前于服务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做为智慧旅游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推出了天津、郑州、贵州等第二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智慧旅游城市进一步扩大, 试点城市热情高涨, IT技术服务商和电信运营商摩拳擦掌, 新闻媒体关注热点、追逐时尚, 虽然国家局一再强调现阶段智慧旅游处于起步探索期, 但依然难掩参会各方对智慧旅游的憧憬和由此引发市场掘金的渴望[2]。试点城市和IT企业的热情参有利于智慧旅游工作的推动, 但在规划缺失的前提下如不能及时科学引导, 也有放大工作冒进和花瓶工程的风险的可能。

1 智慧旅游需要智慧推进

1.1 智慧旅游的概念及内涵

本人通过对旅游主管部门官员、相关学者和IT厂商等在不同场合关于智慧旅游的观点归整和总结, 认为完整的智慧旅游应具备全过程、多层次、全要素、多方位的特征, 包括: (游客全过程) 智慧地旅游;智慧的旅游城市、企业 (多要素、多方位的管理、营销和服务等) ;智慧的旅游产业 (引导、监管和支持) 等多个维度和多个层面[3]。换句话说, 智慧旅游的完整概念应包括:智慧旅游的严格定义;智慧旅游的建设条件;可衡量的过程技术指标体系;便于操作的技术和政策支持系统等。

在完整概念的支撑下, 智慧旅游也意味着具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企业拥有不断提升的一对一的营销服务和产品创新能力;是游客有着更为理性和成熟的消费理念;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对应着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对旅游信息化有着更高的要求和依赖, 其发展路径遵循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1.2 智慧旅游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就目前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言, 笔者以为“智慧旅游”建设需智慧推进。虽然“智慧旅游”的阶段需求空间巨大、技术支撑也基本具备, 发展的前景业看好, 但作为旅游产品和服务提供的主体—旅游要素企业, 既是智慧旅游建设的主体也是旅游信息服务的源泉, 其对智慧旅游理念的接受程度和他们现有的经营、管理现状和信息化水平, 将极大地影响智慧旅游工作的推进进度和效果。充分考虑我国旅游业信息化的水平还普遍落后于工业和其他服务业 (如金融、航空、物流等) , 旅游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 大多数旅游企业的信息化还处在初级阶段等现实, 对智慧旅游的建设长期性和复杂性有更为充分的认识和准备。

1.3 智慧旅游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自第一批“智慧旅游”城市试点确定以来, 虽然有部分试点城市在局部工作中有所推进, 但大多数城市和工作还处在模型分析阶段, 对信息化的理解也还处在表面化状态, 存在花瓶工程的危险。而拥有高科技光环的信息化工程容易激发人们超越现实和需求的想象, 造成形象工程和技术高消费。缺乏市场驱动和需求导向使得智慧旅游工作难以持续健康的发展和推进。

国家虽已推出针对试点旅游城市的《建设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导引》, 但旅游景区、饭店、旅行社等建设导引尚未出台。从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角度, 省、市、县、企的一些重要应用系统紧密相联、核心数据也需要共享才能实现智慧旅游的目标。如果没有对智慧旅游主体之间的关系进行界定和明确, 就难以形成智慧旅游建设的导引体系。在目前描述粒度相对较粗的建设框架引导下, 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价值和效果尚难以发挥。

1.4 智慧旅游建设的关键点

根据美国著名的管理信息系统专家诺兰提出的诺兰模型[4] (信息化发展一般要经历初始阶段、传播阶段、控制阶段、集成阶段、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 , 智慧旅游要求和对应信息化的成熟阶段,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结果, 也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必然归宿。在此阶段, 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和公共服务的概念不需包装, 自然应该对应更高、更完善的, 智能化程度更高的系统应用。

信息化建设经验一再证明, 信息化推进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 智慧旅游建设要结合各自旅游主体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 拟定智慧旅游建设方案, 制定信息化发展规划, 同时在产业、企业、产品和技术等各个层面进行对接互动, 使信息化真正服务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而不是为了智慧而智慧化, 避免“技术高消费”。旅游信息化可以取直, 但不可以超越, 采用新技术也许并不困难, 但旅游行业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能力和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都需要一个必需的过程, 这需要我们在进行智慧旅游建设和规划有充分的认识和考虑。

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尽快明确建设目标和建设标准, 标准制定可借鉴成熟的信息化规范或融合已有的景区、旅行社、和饭店及旅游城市的评定标准;同时对智慧旅游建设体制、机制、治理方式和绩效考评体系进行界定。旅游产业的智慧化程度不仅决定于智慧旅游的主体, 还受制于智慧旅游发展和建设的环境因素。不仅要有价值期望, 还要有建设方法, 评价模式和核心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

此外, 智慧旅游建设还需重点关注其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科学性是由于智慧旅游的建设需要当今前沿的先进科技做支撑, 而科学技术的使用必然要求科学的方法论做指导;系统性是由于智慧旅游建设涉及游客、传统要素企业、主管政府、关联支持单位、渠道商、政策及法律环境等, 任何一个环节和要素的缺失都将影响智慧旅游功能的发挥;同时, 现有资源、条件、发展水平和要素需求都会不同程度的对影响智慧旅游工作的推进;前瞻性是智慧旅游是旅游产业和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前瞻性重在规划建设, 而不仅仅要在技术的实现手段上。

2 关于智慧旅游建设的建议

旅游主管部门在出台相关文件对智慧旅游概念进行描述和界定时, 有必要充分借助旅游行业已有的术语描述和规范, 使之具备更强的操作性。在进行智慧旅游方案规划、制定和工作安排时, 对旅游要素企业的需求应给予更多的考虑、关注和重视。智慧旅游建设过程中需重视对现有资源、技术、理念、服务和流程的整合, 在充分利用已有资源, 保护和利用好现有投资的基础上, 通过整合创造价值。智慧旅游的建设还需遵从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结合旅游主体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 充分认识其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并融入科学性、系统性、和前瞻性的建设理念。

摘要:近几年来“智慧旅游”在我国备受关注, 国家层面上开始出台相关的引导政策, 地方层面智慧旅游的建设也如火如荼。然而规划滞后和标准的缺失、使建设出现盲动的迹象。本文就“智慧旅游”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对智慧旅游概念及内涵、建设的难点、现存的问题, 以及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了剖析。认为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的高级阶段, 其发展路径遵循信息化发展的一般规律, 只有尽快明确建设目标和标准、建设机制和体制, 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 才能保障目标的实现。最后, 本文还就智慧旅游建设问题提出几条建议供旅游主管部门参考。

关键词:智慧旅游,信息化,试点城市

参考文献

[1]张凌云, 黎巎, 刘敏等.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 2012, 27 (5) :66-73.

[2]丁风芹.我国智慧旅游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城市经济, 2012, (1) :32-34.

[3]黄超, 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研究年会会议论文集, 2011, 55-68.

智慧旅游城市 篇8

城市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结果, 是承载了多项功能的一个综合体, 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市的内涵在不断发生变化, 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也在不断增多。所以, 城市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不断发展完善的动态过程。

智慧城市是城市化的高级阶段, 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 通过更深入的智慧化、更全面的互联互通、更有效的交换共享、更协作的关联应用, 最终成为一个高效安全、学习创新、和谐友好、智慧开放的类生命体。因此, 发展成熟的智慧城市具有像生命体一样的特征, 如具有较为完善的行为意识和调控能力、智能感知、情境感知与认知能力、成熟的信息知识智能转换机制及决策能力、一定的自我学习、自我成长和自我创新能力。显然, 智慧城市的成长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建设发展、学习创新、自我完善的过程, 也将遵循城市化发展的基本规律, 经历起步、发展、成熟三个不同阶段。

目前, 全球许多城市都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 中国已有近50个城市或地区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 智慧城市相关的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大量新城区的建设以及城市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各类新趋势驱动了智慧城市市场。一般来说, 老城市改建成智慧城市要比新建城市困难得多。也有人提出建设城区设想, 如智慧南京鼓楼区也不失为一个切合实际的设想。

我们认为, 推动智慧城市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 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企业转型, 创建智慧的业务机制, 降低成本, 规避风险, 实现整合, 提升领导力建设。

(2) 传统产业升级:助力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并走向世界, 石油、天然气、钢铁、化工及其他制造业 (如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新能源服务等) 。

(3) 新兴产业培育:支持现代化服务业发展 (如物流、外包、银行核心业务、旅游等新型产业) 。

2 智慧城市概念

智慧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过程中, 在城市基础设施、资源环境、社会民生、经济产业、市政管理领域中, 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手段, 对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企业经营发展和政府行使职能过程中的相关活动与需求, 进行智慧感知、互联、处理和协调, 使城市构建成为一个由新技术支持的涵盖市民、企业和政府的新城市生态系统, 为市民提供一个美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为企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 为政府构建一个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

从技术手段上而言, 智慧城市主要借助物联网、互联网以及无线通信网以及IT支撑等基础设施, 充分发挥信息通信技术 (ICT) 的集成能力, 构建产业的智慧化发展环境, 形成基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的生活、产业发展、社会管理等模式, 构建全新的智慧化应用环境, 实现协同、高效、安全以及低成本的城市环境。

互联网数据中心 (IDC) 预测:到2020年, 全球的数据规模将会达到35.2ZB (ZB=1000EB=106PB) , 未来将面临大数据量的挑战, 具体的如存储能力如何提供?计算能力如何提供?支撑面向大数据的服务的体系如何构建等问题, 均需要好的技术架构来支撑。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发展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 信息全面感知

通过网络把各种终端、传感器和网络, 在运行、服务中捕获到的多种信息元数据, 包括行业运行数据、上下文感知数据、服务过程数据和用户特征数据。

(2) 海量数据处理

(1) 具备P级的多部门、多行业异构数据的存储。

(2) 实现海量数据并行计算与分布式处理。

(3) 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数据分析和知识管理的智能应用。

(3) 智能信息化管理

形成支撑智慧城市的行业智能应用。建立面向服务的智慧城市综合应用的统一公共管理平台。通过网络提供普适、智能的应用与服务。

3 智慧城市的八大关键支撑技术

城市的发展经过了数字化、无线化、移动化的发展过程 (如图1所示) , 目前随着物联网技术及模式的不断发展和成熟, 城市的发展以及经营正在向物联网方向迈进。

物联网的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全面感知, 有效获取, 海量数据的存储、管理、控制, 信息的智能处理及智慧化应用支撑。

目前,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主要针对以上四大挑战, 解决途径分别是:物联网, 物联网+通信网+互联网, 云计算+普适计算, 云计算+人工智能。

同时, 为了保证城市的可持续化发展, 需要不断建设和完善面向城市智慧化经营的服务体系架构。整个技术与服务体系的互相促进, 实现智慧化城市的发展。因此, 支撑智慧城市的具体技术有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建模仿真技术、智能科学技术、系统工程技术、标准与安全共性技术及应用技术。

归纳起来, 智慧城市具有以下八大关键技术:

(1) 物联网技术

物联网是通过识别、感知的技术与设备获取物体/环境的静/动态属性信息, 再由网络传输通信技术与设备进行信息/知识交换和通信, 并最终经智能信息/知识处理技术与设备实现人—机—物世界的智能化管理与控制的一种“人物互联、物物互联、人人互联”的高效能、智能化网络。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与RFID融合技术、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物联网节点及网关技术、物联网通信与频管技术、物联网接入与组网技术、物联网软件与算法、物联网交互与控制和物联网计算与服务。

物联网的典型架构如图2所示, 主要分为感知层, 网络层以及应用层三层结构。

(2)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面向服务的计算新模式。它融合与发展了虚拟化、网络、面向服务、高效计算和智能科学等新兴信息技术, 将各类计算资源虚拟化、服务化, 构成虚拟化计算资源的服务云池, 并进行统一的、集中的高效管理和经营, 使用户通过云端就能随时按需获取计算资源服务, 完成高效、低耗、低成本的计算活动。

云计算技术包含:资源的虚拟化/服务化、资源感知、云服务环境的管理/构建/运行/评估、云服务安全、人机交互、云计算应用技术及商业模式等技术。

(3) 高性能计算技术

高性能计算技术是指一类具有超高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交互能力的计算技术 (目前, 计算能力已达千万亿次/秒, 正研制万万亿次/秒) 。

高性能计算技术研究内容:高性能处理器;并行高效计算机系统;开发相关系统软件及研究并行算法;开发相关领域大型并行应用软件。

高性能计算技术为智慧城市中求解复杂问题和开展海量信息处理提供了高计算能力使能技术。

(4) 建模仿真技术

建模仿真技术是以相似理论、模型理论、系统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建模与仿真应用领域的有关专业技术为基础, 根据对系统仿真的目标, 建立并利用模型, 对系统 (已有的或设想的) 进行研究、分析、试验、运行和评估 (系统全生命周期活动) 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技术。

建模仿真技术由仿真建模技术、仿真系统与支撑技术以及仿真应用工程技术等三类技术构成。

建模仿真技术对智慧城市各功能领域和运营活动进行建模仿真分析, 支持智慧城市论证、设计、分析、试验、运行和评估等全生命周期活动;建模仿真系统可以成为智慧城市智能处理系统的组成部分, 参与城市实时运行中的各类处理分析与决策等。

(5) 智能科学技术

智能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 主要有脑科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学科, 共同研究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和实现技术。

脑科学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行为水平研究自然智能机理, 建立脑模型, 解释人脑的本质。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感知、学习、记忆、思维、意识等人脑心智活动过程的科学。人工智能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 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 实现机器智能。

智能科学为智慧城市提供智慧的技术基础, 支持对智慧城市中海量信息的智能识别、融合、运算、监控和处理等功能。

(6) 系统工程技术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的科学方法, 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

系统工程的共性基础技术科学有运筹学、控制论、信息论、计算科学和计算技术。

系统工程技术解决智慧城市 (复杂系统) 的体系结构, 支撑平台, 系统集成和实施方法等, 支持智慧城市的构建、集成和运营。

(7) 标准与安全共性技术

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 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智慧城市的标准体系可分为共性技术基础标准和应用子集标准两个层次。贯穿于智慧城市架构的各个层次, 并覆盖应用的各个领域。

安全技术为智慧城市的构建、运行和领域应用提供处理安全问题的解决方案。

(8) 应用技术

在支撑平台基础上, 集成感知与识别技术、智能信息处理与决策技术以及标准和安全共性技术, 围绕“智慧平安城市”、“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水源”、“智慧交通”、“智慧政务”等领域, 针对专业领域的特殊需求, 提出应用领域的解决方案或技术, 并在智慧城市的管理模式、组织机构、协调机制、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研究。

4 智慧城市整体架构

智慧城市包括智慧城市服务数据中心、应用及服务平台、网络以及终端四类重要元素, 以数据中心为核心、以物联网终端为触角, 以Wi-Fi, 3G无线全覆盖、宽带通信为高速信息通道, 以信息处理提供应用支撑能力, 以异地备份提供数据保障, 信用透明度评估能力保障信用安全, 从而形成一个闭环式的服务体系, 构成融合无线通信、宽带通信、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整体集成解决方案。如图3所示。

作为城市智慧化服务的核心, 数据是最重要的基础。如图4所示, 智慧城市的重点在于建设城市级数据系统 (CDS) 。具体的城市级数据系统包括基础设施数据子系统、城市人数据子系统以及行业数据子系统。其中, 基础设施数据子系统主要用于收集、存储、处理支撑智慧城市的基础设施, 如网络、传感器、平台等的数据, 进行基础设施能力的智能化配置;城市人的数据子系统, 主要对人员使用服务的行为数据进行特征分析和挖掘, 建立相应的策略特征库, 从而面向城市人提供个性化, 智能化的人性服务。CDS是一个基于云计算分布式数据库和分布式文件系统、专家系统、机器学习和自动规划等, 构成的网人工智能系统, 即城市的“大脑”, 使城市的管理、服务具有智能特性。

智慧城市的运营, 需要建立面向城市管理、控制与服务的体系架构 (如图5所示) , 统一集中各行业数据与信息资源, 建立跨部门、跨行业建立协同平台。通过物联网, 将行业应用的数据进行集中, 构建CDS, 同时由跨部门、跨行业的协同处理平台, 进行协同处理和智能控制, 通过智能网络, 实现面向城市人或物的普适化智能服务。

智慧城市的平台架构如图6所示, 建立以CDS为中心, 基于Iaa S云平台管理下的集中资源, 通过资源的智能适配, 承载和建设开放的业务引擎, 包括业务控制引擎, 事务处理引擎, 数据分析引擎以及上下文感知协同引擎等。与各种终端协同, 形成面向智慧城市服务的统一化平台。

智慧城市的网络架构如图7所示, 以城市大规模数据中心为核心, 进行资源集中, 基于数据中心, 构建三种基础设施能力, 包括计算、存储以及网络的能力, 同时提供四种引擎, 面向城市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5 智慧城市的规划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包括了六种基本的内容, 具体包括云计算数据中心、基础通信、终端、应用系统、物联网以及业务支撑平台。如图8所示。

(1) 云计算数据中心。是承载智慧化应用, 构成各种支撑能力的核心基础设施。一方面承载各种物联网、三网融合等的数据, 更重要的是承载用户行为数据, 构成智慧化应用的核心能力。

(2) 基础通信网络。包括宽带接入、承载以及传输等有线宽带网络, 3G蜂窝通信网络以及无线Wi-Fi全覆盖。

(3) 终端。包括各种终端 (如PC、电视、电话、各种瘦终端、物联网终端等) 。

(4) 业务支撑平台。支撑各种智慧化应用的业务, 包括订单管理、用户管理、服务管理以及各种基本能力支撑, 如数据库、基本的管理应用系统等。

(5) 物联网。物联网传输、汇聚以及物联网信息采集、存储、预处理等系统。

(6) 典型应用系统。主要是包括各种应用系统 (如管理应用、一卡通应用、智能物流、监控应用、三网融合应用等) 。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如图9所示, 可以概括为以云计算数据中心为核心, 以物联网为触角, 以Wi-Fi、3G无线全覆盖、宽带通信为高速信息通道, 构建智慧城区。

智慧城市中基础设施的集成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以及具体应用层。如图10所示。

(1)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 并且被泛在连接, 形成“物联网”。

(2) 通过感知层, 将不同环境下的感应器收集到感知层。

(3) 通过网络支撑层, 将不同的感知层通过不同的网络进行汇集。

(4) 通过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将“物联网”整合起来, 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

(5) 把新一代IT技术面向用户, 面向产业, 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 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从而达到“智慧”状态。

智慧城市的信息处理集成架构依托公众通信网络, 以数据心为核心, 通过多接入终端实现泛在接入, 面向服务的端到端体系架构。

6 智慧城市建设展望

智慧城市是战略性的复杂系统工程, 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

(1) 传统信息服务业智慧化

智慧城市是多个垂直行业智能系统联动, 从而形成的一个智慧的大系统。因此, 智慧城市将推动各个纵向行业解决方案的发展, 推动以服务金融、电信、企业、政府、公共事业如教育、卫生等行业为目标客户的传统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和提升。随着云计算等技术的创新发展和应用, 底层技术不再是门槛, 基于客户体验的应用创新将成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以客户为核心的应用软件也将成为下一轮软件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2) 智慧新兴产业融合发展

智慧城市, 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应对高速城市化过程中的挑战, 还可以为城市打造新兴战略产业。

以市民卡应用为例, 它不仅解决了民生和城市管理的问题, 同时也创造了一个新的、以个人信息服务为特征、以云计算为支撑的, 融合服务民生和城市管理为一体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以Iaa S、Paas、Saa S为特征的云计算,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 通过融合创新, 必将孕育出多种战略性新兴业态。

(3) 新型智慧城市产业链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营涉及到城市各项主体和各个领域, 将构建完善的上下游产业链形成协同效应。例如, 供应链为智慧城市提供高效便捷的物流体系, 金融为智慧城市项目提供租赁和创投等资金服务, 产业园开发为智慧城市产业提供支撑环境。在智慧城市的基础建设过程中, 还会推动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技术企业与电信运营商、互联网、有线电视系统等多方的紧密合作, 在无线宽带、三网融合、云计算中心、IPV6等技术领域, 共同为城市通信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 形成互相融合的产业链和生态圈。

摘要:本文是一篇智慧城市学习体会, 分析了智慧城市的发展历程, 阐述了智慧城市的概念, 提出了智慧城市的整体架构, 研究了智慧城市的建设内容及关键技术, 探讨了智慧城市建设未来展望。

关键词:智慧城市,物联网,智能建筑,数字

参考文献

[1]陆伟良.物联网与绿色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探讨[J].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2012 (2)

[2]陆伟良.智慧城市的昨天、今天与明天[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44-55

[3]陆伟良.物联网与绿色智能建筑核心技术探讨[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56-68

[4]陆伟良.浙江省桐庐县智慧城市 (智慧桐庐) 规划及策划书提要 (草案) [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78-87

[5]李林.智慧城市建设思路与策略[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21-31

[6]李林.智慧城市顶层规划编制要点[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32-41

[7]单志广.智慧城市概念设计[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42-43

[8]叶青.智能网与智能家居[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69-72

[9]田景熙.物联网与智慧城市建设的问题思考[C].中国智慧城市建设促进会江苏分会成立大会暨2012中国智慧城市及物联网高级研讨培训班专集.2012:73-77

智慧旅游时代的旅游创新研究 篇9

(一)概念

2008年,IBM公司首先提出了“智慧地球”概念,而后在中国实践了“智慧城市”,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智慧旅游”概念便应运而生。当前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定义了“智慧旅游”,但尚未达成共识,还处于探索与研究阶段。以百度百科为代表的这类“技术运用论”定义,具有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该定义把智慧旅游理解为最新信息通讯技术的运用而带来的管理、服务、营销等层面的各种变化。百度百科认为,智慧旅游,也被称为智能旅游,就是利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借助便携的终端上网设备,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等方面的信息,及时发布,让人们能够及时了解这些信息,及时安排和调整工作与旅游计划,从而达到对各类旅游信息的智能感知、方便利用的效果。

(二)时代背景

2009年1月,“智慧地球”概念得到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认可,国内很快“演绎”出“智慧旅游”的提法,从此揭开了智慧旅游蓬勃发展的序幕。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邵琪伟局长正式提出“用10年时间基本实现智慧旅游”,标志着智慧旅游从理论探索进入了实践阶段。2013年11月5日,国家旅游局发布了关于2014年旅游宣传主题为“美丽中国之旅——2014智慧旅游年”的通知,我国进入了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阶段,通知强调要在智慧服务、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三方面加强旅游资源和产品的开发和整合,促进以信息化带动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因此全国各地,无论是各级政府部门还是旅游企业,都在开展与智慧旅游相关的研究尝试,智慧旅游也成为今年旅游行业的热点话题,笔者也应势结合实际阐述在当今智慧旅游时代背景下,旅游服务、营销、管理三方面的创新研究。

二、旅游创新

(一)服务

1、预订服务

以携程、艺龙、去哪儿等为代表的OTA网站,与上万家酒店合作,整合了上万家酒店信息,作为旅游服务代理商抽取佣金提供预订服务。另外,与携程等旅游服务代理商不同的是,酒店经营者为了改变与其合作的被动性和依耐性,逐渐转入了以淘宝旅行、阿里旅行·去啊、乐融融网等为代表的在线网络直销预订平台,增加了主动性。

据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淘宝旅行“双十一”单日旅游成交量17万笔,酒店预售超9万间夜,手机客户端成交2万笔;2014年,阿里旅行·去啊的“双十一”战果:度假产品成交超5亿元,机票成交超30万张,酒店客栈间夜超15万。这足以证明,大数据时代,新兴的预订方式具有太大的潜力。而另一个创新预订模式的代表乐融融网,它是中国唯一的酒店直销预付网站,全球首创的酒店招投标预订模式,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乐融融网只提供平台,酒店便可以省去高额的佣金。

2、查询服务

当今时代的旅游者不再仅仅通过电视宣传,询问旅行社或身边朋友的传统方式了解旅游目的地的相关情况,他们通常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查阅相关信息。信息查询功能为游客在整个旅游过程中提供灵活、精准、一对一的旅游服务,旅行前帮助客人计划和安排行程,并决定购买,旅行中为客人提供随时随地的信息服务,旅行结束后与朋友分享旅游游记等。

3、定制服务

与携程等传统OTA网站B2C模式不同的是,通过对旅游市场的细分和大数据的应用,以蚂蜂窝为代表的旅游网站开始尝试推出C2B模式的反向定制服务。所谓反向定制服务,即通过聚集数量庞大的用户群,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普遍行为偏好,并根据用户偏好反向定制及预售旅游产品的服务。除了旅游产品可定制外,酒店同样可为顾客提供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增强顾客满意度。比如酒店的某个高级会员,根据客人以前的住店记录发现她有在房间练习瑜伽的习惯,我们就可以在她这次入住的时候提前为其在客房准备一个瑜伽垫,为她提供个性化服务,顾客定会对该酒店印象深刻,十分满意。

4、智能化服务

就旅游景区而言,可基于游客的需求,在游客整个旅游过程中,从导航、导游、导览、导购、与景区互动等方面为游客提供智能化服务,从而提升游客旅游体验。对酒店来说,智能化服务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层面,就硬件设备智能化而言,随着科技的进步,酒店能达到的智能化水平将超乎想象,智能热水系统、智能空调系统、智能娱乐系统、智能窗帘系统、智能门禁系统、入住自助设备等都将成为现实。例如,日前,不用房卡就能打开酒店房门变成了现实,微信“智慧酒店”系统上线,实现了人与设备的智能对话。入住酒店时不需要房卡,直接用微信就可以打开房门。开灯也不用起身摁开关,扫一扫微信就可以操控。但就软件方面,即人的服务,需要注意的是酒店建设不能一味地追求智能化而忽视了酒店为游客提供舒适体验的本质。

(二)营销

1、营销模式

营销是旅游经营最重要的环节,没有交易,便谈不上服务与管理,因此,相比传统营销,创新营销模式是提高旅游交易的重要途径。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O2O营销模式便应运而生,其特点是线上营销线上购买带动线下经营线下消费,通过线上营销旅游产品,既为经营者拓展了销售渠道,又为旅游客户更清晰便捷地了解旅游产品提供了帮助,达到了更好的宣传效果。例如,经营者可依靠淘宝、天猫、微博、微信等平台,增加直销途径,进行多渠道分销,同时,利用社交媒体的广泛传播性,通过微博、微信发布自家旅游产品促销信息和旅游目的地介绍等,达到宣传的目的。

2、精准营销

不加筛选目标客户的传统营销费用高,得到的效果却很低,这就使得加之在产品中的成本变高了,对卖家来说,劳心劳力却交易不佳,对买家来说,直接影响就是产品价格太高,在这种情况下,精准营销变得尤为重要。首先需要细分目标客户群,对消费者类型、情感、获取信息渠道等进行数据分析,锁定旅游营销目标,推送相关产品和服务。例如,与百度、谷歌等大型搜索引擎合作,利用百度指数、谷歌趋势等中的大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发现客源市场,挖掘顾客需求,并根据顾客需求创新产品,制定更精准的营销策略,实现精准营销。

(三)管理

1、运营管理

以酒店为例,大多数正规酒店都会采用酒店管理系统,现有的系统可实现酒店的入住、退房、房态管控及财务管理等基本的规范管理操作,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和酒店业的快速发展,它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酒店管理系统目前还仅限于PC端的使用,这就使得客人在高峰期办理入住或退房定会在前台排队等候,降低了顾客体验的舒适性;物料管理只是简单的出入仓管理,无法实际管理物品的使用情况;酒店管理系统没有提供设备管理功能,设备维修仍停留在对讲机加维修单报修,无法存档设备的使用状况等。若投入使用移动智能终端,让前台人员在前厅的任何位置都可帮助客人办理入住退房等手续,疏导高峰期客流;让系统实时记录所有物料在仓库、客房、做房过程中、送洗过程中等位置及环节中的分布情况,避免了物料隐身、丢失、重复采购的浪费现象;系统增设设备管理功能,在设备维修过程中,实时记录酒店所有设备设施的分布、维修和保养情况,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因此,酒店需要升级改造酒店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改造优化管理流程。

2、预测管理

挖掘分析游客大数据信息,预测旅游企业经营策略,正确把握经营方向,为更准确制定经营计划提供数据支撑,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为旅游企业战略管理提供参考。例如,以慧评网和pingtell评台为代表的酒店舆情管理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将在网上产生的关于酒店的评论内容抓取下来并分析整理,最终为酒店经营活动提供指导。

3、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一直是维护企业形象,建立企业口碑,增加忠诚客户的有效管理办法,加强对客户信息的搜集,注重客户数据的积累,并提取出有用信息,指导和管理工作。

4、其他

另外,需要创新的旅游管理办法还有很多,例如,旅游安全应急、旅游流预测预警、旅游资源承载力监控、旅游环境监控等。

三、结语

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途径的探讨 篇10

当前,中国旅游业正在发生变化,其开始从数量向着质量转变、从规模向着效益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智慧旅游就应运而生。通过构建完整的智慧旅游体系可以不断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近几年来,随着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就增强了地方与地方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竞争力,最终为旅客提供了舒适的旅游环境。文章主要阐述了智慧旅游、旅游体验的相关的概念,还分析了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的具体途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慧旅游这一新概念被提出。智慧旅游为不同的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服务,并且也满足了游客的个性化需求。从本质上来讲,智慧旅游的提出是为了能够让游客获得更多的旅游体验。所以旅游企业要充分利用智慧技术、智慧旅游政策环境,为游客提供更为全面、周到的旅游体验服务。

一、智慧旅游

(一)智慧旅游的概念

智慧旅游是以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将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互联网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种技术结合起来,并且可以及时发布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等相关信息,让越来越多的游客在第一时间就了解到这些旅游信息,然后这些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安排旅游计划。换句话来说,游客可以从网络上了解到相关的旅游信息,这就为游客制定旅游计划提供了便利。

(二)智慧旅游的基本框架

智慧旅游系统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的:第一部分,数据中心;第二部分,服务端;第三部分,使用端,然后再借助互联网将这三个部门联结起来。数据中心是智慧旅游的云端,在数据中心中可以储存大量的旅游信息,并且还会设置专门的结构来维护以及更新相关的数据。服务端是指可以为旅游者提供相关的旅游信息,比如:旅游资源信息、旅游食宿信息、旅游交通信息等。使用端是指政府机构、旅游企业以及旅游者,他们可以借助终端设备来了解到相关的旅游信息。

(三)智慧旅游中的智能技术

云计算可以为可配置的计算资源提供方便的网络访问。物联网是指在感知识别物理世界时要借助全球定位系统、传感器以及执行器等装置,在传输以及互联时要借助通信网络,另外在处理信息以及挖掘知识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计算设施以及软件系统,最终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对接,从而更好的实时控制以及管理物理世界。移动通信技术是指移动设备与移动设备、移动设备与固定设备之间的联系。在支撑智慧旅游物联网中,移动通信技术是一个核心设施。人工智能研究了怎样利用计算机的软件、硬件来对人类某些智能行为的基本理论、方法以及技术进行模拟,人工智能可以借助智慧旅游来采集、存储以及处理大量的信息,同时还具备评价旅游服务质量等多项功能。

二、旅游体验

(一)旅游体验的概念

旅游体验是指游客通过与外部世界接触之后,从而对其心理水平进行改变,也可以对其心理结构进行调整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游客心理与旅游对象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按照内容将旅游体验划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旅游审美愉悦体验;其二,旅游世俗愉悦体验。

(二)旅游体验的核心内容

旅游体验的核心内容如下:情感体验、知识体验、实践体验以及转变经历。情感体验是指游客被旅游过程中所遇到的景观所影响,并且这些旅游景观也达到了震慑游客心灵的目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旅游体验;知识体验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会接触到一些新的事物,这些新鲜的事物会让游客对人生有着不同的认识;实践体验是指通过参加相关的旅游活动提高了游客的某一项技能;转变经历是指在旅游过程中,游客通过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物,这或多或少都会影响游客的思想以及生活方式等。

(三)旅游体验的特点

旅游体验的具体特征如下:其一,高参与性。在旅游过程中,游客与当地居民、景观、其他游客之间所产生的互动行为,最终形成了属于游客自身的旅游体验。旅游体验的效果影响着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其二,综合性。第一,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在吃、住、行、玩、购这五个要素中,游客会产生不同的体验;第二,游客在看到旅游产品的时候,内心中融合了理性思考和感性思考。其三,强个体性。在旅游过程中,美丽的景观让游客产生了美好的感觉。不同的游客,即使他们体验了相同的旅游项目,但是所获得的旅游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其四,无形性。旅游体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它仅仅存在于游客的记忆中。每一位游客都有属于自己的旅游体验,该体验具有无形性,别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四)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

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游客的主观因素、情感反应、实际经历等都会影响到旅游体验。然而李怀兰认为影响旅游体验的因素如下:游客自身的因素、其他游客的影响、旅游过程中所见到的旅游产品、旅游途中的安排这四个方面。

三、智慧旅游提升旅游体验的措施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在这一背景下,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开始不断提高了他们自身的承受能力,他们自身的消费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游客来说,寻找快乐是他们旅游中所追求的目的,然而衡量旅游体验质量的条件就是游客的满意度。近几年来,游客的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实现旅游体验远远超过了旅游期望,这就要处理好旅游业中要素与要素之间的结构问题以及关系问题。

(一)大力发展政府智慧旅游公共服务系统

政府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是指不以盈利为目的,具有公共性,以游客的共同需求出发为其提供公共产品以及服务。在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中,核心是指提升游客的满意度;主体是指游客,目的是为游客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政府应该出台相关的政策来监管旅游企业,政府还要积极完成旅游企业不愿意完成的任务。例如:线上服务就是将当地的旅游信息呈现出来,满足游客的各种需求,但是此时政府要将监督携程网等相关的旅游企业;政府应该主力运营线下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部件。旅游管理部门借助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来获得相关的旅游者信息,也了解到市场运行中的实时数据,确保管理的针对性得以增强。通过建立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既改变了旅游产业的促进方式,还提升了旅游服务水平,最终可以为旅游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旅游信息。

(二)旅游网站智能化建设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游客借助网络来获得相关的旅游信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以后出生的人生活在网络时代,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是非常高的。他们通过网络可以完成购物、娱乐以及交流等活动,因此在旅游之前,他们会从网络了解到相关的旅游信息。但是旅游景区应该如何将这些信息化技术以及工具利用起来,为游客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成为旅游景区应该解决的一个问题。近几年来,旅游电子商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游客可以在网上订机票、订酒店、订门票等。通过旅游网站智能化建设,可以为游客提供吃、住、行等方面的服务,便于游客制定完整的旅游计划。

(三)旅游监管机制与反馈平台

在旅游活动中,有时候旅游者的权益会受到破坏,因此要不断健全旅游监管以及投诉机制。近几年来,二维码被应用到旅游景区以及旅游商店中,二维码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时政府应该加大力度监督二维码,防止二维码中的信息不真实。同时政府还要构建旅游反馈平台,在这一平台上游客可以将照片、游记等公布在该平台上。这些真实的旅游记录是游客的真实体验,这也为后来的旅游者提供了参考。游客与游客之间所沟通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并且游客所提供的这些旅游记录对于旅游企业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游客的这些旅游记录可以帮助旅游企业发现自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这样做加强旅游者与旅游市场监管部门之间的联系,最终维护了游客的合法权益。

(四)构建智慧旅游体验中心

与传统的旅游形式相比较,智慧旅游具有智能化,并且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以及使用智慧旅游,但是由于受到年龄层次、受教育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这就限制了智能技术的推广。比如:对于中老年人群来说,他们对智慧旅游手段的认识程度较低,他们需要较长的时间去接受以及掌握智慧旅游。智慧旅游不仅可以推广智慧旅游的相关知识,还可以达到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目的。

四、总结

上一篇:化学反应顺序下一篇:独立电影的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