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学

2024-05-09

纯文学(精选十篇)

纯文学 篇1

一、“纯文学”概念的再明确

在重提“纯文学”之前,需要对“纯文学”这一概念进行再明确。“纯文学”是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就其来源来看,它最早是西方在反对宗教和伦理观念对文学直接干涉的背景中提出来的。它反对把文学当作观念阐释的载体,也反对经院哲学对文学的控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文学发展方向。在西方, 在理论上率先对纯文学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并确立纯粹艺术根据的是康德。在康德看来,审美愉悦本身就是美的目的,艺术的美没有什么功利性,它是纯粹的。这种非功利性的纯艺术的美学观对后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最先引入“纯文学”观点的是王国维,他在 《论哲学家与美术家之天职》一文中写道: “美术之无独立价值也久矣,此无怪历代诗人,多托于忠君爱国劝善惩恶之意,以自解免,而纯粹美术之著述,往往受世之迫害而无人为之昭雪者也。”[1]1907年,鲁迅发表《摩罗诗力说》,明确提出“纯文学”的概念[2]。他是在康德美学观的基础上强调文学的非功利性,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他当时心目中的文学就是与中国载道文学不同的“纯文学”。此外,黄摩西、徐念慈、周作人等人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以强调文学的独立性。

纯文学作为一种文学的标准( 也是批评的标准) 最近一次被强力倡导,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与上述情况相类似的是,当时人们并不在意它的具体内涵,只是在与政治的对立关系中来理解它的意义,即把它视为与政治强制规范的文学相对立的一种文学标准,强调文学自己的审美、自给自足,强调文学具有自己的独特规律性。

在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分层进一步扩大,文学的社会功能再次出现裂变。“普通民众对于文学的诉求逐渐集中于消费性和娱乐性上,严肃文学( 后来批评学界称之为“纯文学”) 逐渐退居到边缘地位。”[3]面对这一情状,文学创作和批评学界的部分学者再次树起“纯文学”的大旗以对抗商业文化极端化对严肃文学的消解。通过梳理我们发现,“纯文学”的概念必须要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才能被确定与被讨论,一切脱离语境的探讨与研究都有可能出现“无的放矢”与“答非所问”。 在今天,尤其是在本文中,我们讨论的“纯文学”是相对于商业化气息浓厚的通俗文学、网络文学而言的经典文学、 严肃文学。

二、校园文学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1. 语文课堂容量有限,课外阅读时间少

在高考主导下的中学教育,“提高分数”始终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语文这一学科因其提分难、见效慢、靠积淀的特征,教师总是在各学科博弈中将其置于相对次要的位置,在安排课时及补课时重心向见效快、提分多的学科偏移。从中学语文课堂自身体系设计上讲,经典文学阅读鉴赏只是其中一部分,无论是课本的设计还是高考试卷的建构,字音字词、病句修正等基础性知识都占了相当一部分, 留给阅读的空间并不算多。从授课方法上看,在课堂时间紧张有限的情况下,中学语文课堂对于经典文本的授课方式须得在字音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手法等方面面面俱到,既显格局逼仄,更是身段僵硬。语文课堂上对经典文本的程序式解读、提分式总结,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文学的审美功能,中学生习得的是从语文书本的有限文本容量中提炼出更有助于记忆和得分的要点。

另外,高考主导机制下的高中教育也在事实上压缩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欲望。尽管近年来“高考改革”“素质教育”的思路和口号在不断提出,高考试卷也在不断进行探索创新,以引导高中教育的良善发展,但一方面由于改革需要时间、探索需要实践,我国暂时没能摸索出一套能在真正鼓舞我们创造力和准确选拔人才之间平衡的考试机制;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地域广阔,地区间社会经济发展差异较大,不同区域间的教学水平和改革速度参差不齐,很多省份暂时无法在先进教育理念下实践先进教育方式。在这种情境下,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和鼓舞,课外阅读时间更是在 “涨分快”的指导思想下让步于数学、英语、文综、理综的大量练习。

2. 青春文学杂志占据纸质版课外阅读主流

调研数据显示,我国文学杂志出版发行的主要流量集中于青春小说杂志; 在校园走访中发现,报刊亭售卖的杂志集中于时政杂志、生活杂志,青春文学类杂志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在面向近千名高中生发放的调查问卷显示,学生的主要课外读物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生活杂志、时政杂志,文学杂志排名靠后,经典文学读本被选择的更少。高中生文学课外读物集中在青春小说杂志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商品化大潮兴起的今天,杂志出版业已经成为文化市场的生产与再生产的场所,在资本和阅读需求的双重刺激下,青春文学杂志越来越趋向于“浅阅读”“快感消费”[4]。现在市面上销量较高、市场占有率较大的青春文学杂志,如《萌芽》《花火》《青春风》《花季雨季》《天使》 等,除了极个别杂志质量相对较高,大部分杂志文风飘逸浅近、内容同质化程度严重,主打哀伤低迷、颓废崩塌的病态审美,在针对高中生读者的良善引导、价值确立、审美培养上严重缺位。

虽然中学生希望提倡趣味自由、选择自主,但同样也期待学校引导他们有基本的底线意识和教育自觉。在语文课堂的经典阅读容量有限、引导乏力与如此的课外阅读体系叠加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中学生,无论是在思想深度、 书面表达与口语交流上都略显疲软。这一方面是受到新媒体时代表达碎片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经典文学引导塑造不够也是重要原因。

3. 泥沙俱下的网络文学兴起

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文学”生产与传播门槛降低,大量在各类门户平台上连载的小说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其中质量参差不齐、泥沙俱下。据观察,现在网络文学一是主要发布在如晋江、起点等专业网络文学网站上,二是在天涯、猫扑、百度贴吧等网络社区上。文学类型主要集中在都市言情、仙侠、玄幻、武侠、悬疑、科幻和同人衍生小说上。就跟帖量和发言频率而言,青少年是其主要读者和审美受众。

在新媒体时代,手机自媒体的普及为我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接触世界的大窗,也拆掉了社会与校园之间的 “防火墙”。中学生尚未形成牢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思想认知处于摇摆不定的塑型阶段,这一时期的信息摄入对于其成长成才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网络文学兴起的今天,内容发布门槛降低、内容审核尺度放大,教师引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新媒体、如何认知网络文学是中学教育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三、“纯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文学”这一概念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被消费,其概念和外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和重新塑造。我们也并不能因此就放弃“文学”的概念,而是应该怀着一种关于文学的理想性态度谈论文学。同样如此,之所以要借助 “纯文学”的概念,是因为如今“文学”的概念越来越宽泛, 边界越来越模糊,文学越来越多样化、分层化。虽然我们承认审美趣味的殊异,承认选择的相对性,但在这样一个 “后现代的不确定性”已经蔓延到中学校园与大众社会的时代,更加主张寻找基本的底线框架,探索良善的引导机制,因为我们相信“绝对的相对便意味着绝对的虚无”。 “因此,更需要有一种与传统经典文学联系更为紧密的文学,有一种不能被观念性的强大力量全部消除的文学,不能被快感、消费和娱乐全盘清除的文学,它们或者是一种文本,或者是文本中的质素,或者是文字的痕迹,总之,是书写事件中能进入人的精神性世界的那些东西。”[5]

1.“纯文学”有助于加强对中学生审美能力与创造力的培育

在中学校园提倡的“纯文学”是指那些久经历史和实践检验的经典文学。校园文学活动具有很强的德育功能和美育功能,在阅读欣赏“纯文学”中,会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文学活动本身能为学生提供一个抒发情感缓和焦虑情绪、转移苦闷心情的手段,让学生看到自己周围环境中就有许多美的事物, 崇高的人物,能够真正启发他们对身边现实发生的事件进行思考,从而达到美育之目的”[6]。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审美活动过程,能够使学生陶冶情操,净化心灵,逐步地形成一种审美的能力,积淀成一种审美的品格素质。

2.“纯文学”有助于中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在社会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如何引导中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身,逐渐建立自身的基本价值判断体系,是中学教育面临的严峻挑战。中学现阶段开设的政治课,一方面由于高考压力的存在而成为分数工具,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政治课的思想内涵重视程度都有其自身局限性; 另一方面,政治课本的自身体例和语言体系容易让学生对其产生不由自主的排斥感,其“意识形态化”色彩有些泛滥。 在这种情境下政治课的思想引导功能无形中被消解在时代的车轮下。“纯文学”以其流畅自如的笔法描摹、经典生动的人物塑造、真切感人的情境彩绘将其思想的光辉包裹在内,形成对学生的巨大感召,激活他们关于高尚、真诚、团结、奉献等一系列先进价值观的想象与期待,形成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体认与理想信念。

3.“纯文学”有助于传承人类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纯文学”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关于世界认识和想象的“万花筒”,是“坐地日行八万里”的“文化快车”。文化传承的根基在教育、希望在青年。在审美趣味和价值体认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阅读资源与趣味引导,帮助他们形成 “真、善、美”的审美倾向,那么对人类优秀文学遗产的传承与再创造将有着非凡的意义。经典只有在阅读中才能发光,作品只有在传承中才会鲜活。

四、对中学“纯文学”教育与校园文化培育的建议

1. 开设鉴赏“纯文学”专题课

在现行高考考查机制下提倡“纯文学”趣味培育,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是对课堂教学体系进行改革调整,开设 “纯文学”专题课板块。在“纯文学”专题课中,由教师主导挑选基于课本材料作适当拓展的经典文本,引导学生精读、细读。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尝试摆脱应试机制下的传统授课方法,跳出基础字词与得分技巧对于纯粹审美的束缚。以“新方法”处理“新材料”,以“新思路”引领“新拓展”,真正着力于学生对于经典文学审美趣味与审美品质的培养。这样的课程,既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有助于开阔眼界、增长见识。

2. 加大对文学类社团的指导力度

文学社团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补充,是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 2011年版) 的出台,中学文学社团建设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学生参加文学作品的欣赏、阅读、评论、创作及演出实践的活跃度不断提升。文学社团是开展“纯文学”教育的有力平台,是推动校园阅读“纯文学”的重要阵地,是构建多彩良善校园文化的主要抓手,所以学校应当重视对文学社团的指导与引领。在组织架构上,教师要引导社团规范组织形式,建立完整而富有弹性的文学活动体系; 在活动形式上,要帮助、指导社团发展多样性活动,如专题讲座、读书会、作家见面活动等,注重实践性、综合性与生活性; 在人才培养上,要注意培养文学骨干,树典型、立风气。

3. 重视互联网和新媒体建设

互联网时代,学生因为掌握新技术的先发优势,颠覆了传统的教师“传道授业解惑”模式,在接收新事物新信息的速度上处于时代的“快车道”。在网络阅读和手机阅读时代,学校需适应教育“新常态”,主动利用新平台,掌握与学生话语体系同步的“新语言”。互联网和新媒体已然成为现今最能吸引青少年学生注意力的平台,校园互联网平台怎样使用、怎样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建设水平。利用“聚人气、有朝气、扬正气”的平台辐射学生,营造校园阅读氛围,引导良善发展,是新媒体时代的必然选择。学校和教师可以将线下的“纯文学”专题课与文学社团活动整合到互联网与新媒体平台上,以“互联网+ ”的思维指导校园文化建设与“纯文学”活动推动,在媒介、语言和思维方式上全面适应新时代的中学语文教育要求。打造一个平台,创造一种氛围,真正实现中学语文的“全环境”教育[7]。

五、结语

纯文学期刊的市场化运作 篇2

我国目前有纯文学期刊800多种。面对已经启动的期刊转型与期刊市场的大变革,纯文学期刊似乎还准备不足或者。毫无准备。如何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寻觅到突破口和生存之路,如何在花团锦簇的期刊中脱颖而出,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对每一份纯文学期刊来说,这个生存话题已无法回避,迫在眉睫。

树立品牌意识

品牌是期刊的代言人,是期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果实。纯文学期刊如果没有品牌效应,就无法引起读者的关注,无法得到读者的信任,更无法让读者对刊物投入感情。我国不少纯文学期刊,都有几十年的办刊史,但至今依然固守着小说、诗歌、散文、评论几大块的模式。一个呆板单调、没有个性的文学期刊面孔也许能让读者忍受几年,但决不可能指望让读者忍受几十年。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变化、提升,市场便呼唤更有个性、更有品位的文学期刊出现。要想压缩品牌打造的孕育期,就必须仔细地研究市场,研究读者需要。

融入经营理念

当其他期刊“正在自觉走向产业化发展阶段,形成了从采编、内容到发行、广告再到多种经营的有机系统,产生规模呈现进一步扩张的趋势”时,大多数的纯文学期刊还在不慌不忙地分享着国家财政的一点点皇粮。没有市场,当然占不到市场份额,当然谈不上营销。所以,市场化是营销的前提,它要求从主编到编辑、美工、发行,每一个人都要有经营的意识,经营意识的优劣决定着你的期刊在市场中的状况。其实,纯文学期刊一旦走向市场,不自觉地就已染上了商品的属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就是我们制造的产品,产品制造出来了,就进入了营销阶段。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决定期刊的个性、风格,最后,在赢得市场同时打造出品牌。在市场中,品牌代表着两个效益的高低。

调整纯文学期刊定位

当今的杂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高档,价格也越来越昂贵。很多纯文学期刊也卖到10多元一本,随着中国期刊业的国际化,国外期刊走入中国市场,外国资本的介入,期刊的高档化、豪华本已成为发展趋势。目前,纯文学期刊主要还属于传统型期刊,资金的匮乏还做不到采用铜版纸精美印刷,做不到全彩,但这并不十分重要,低价位的传统型期刊在当前的中国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面对当下中国的经济文化条件,纯文学期刊必须重新修饰自己陈旧的老面孔,让她变得新鲜生动、充满活力。根据成功期刊的办刊经验,走市场细分是目前纯文学期刊定位最行之有效的途径。这要求办刊人要建立对读者的感觉、对市场的感觉,这感觉将有助于期刊定位的实现。因此,要打造品牌,必须重视策划和定位,出色的策划和成功的定位是品牌期刊的必要条件。

寻找资本投入

期刊业其实是一个高投入、高产出的行业。一本印刷精美的月刊,年投资约300万人民币。目前我国省级纯文学月刊,每年只能得到国家财政拨款约10万人民币。这样的投入所生产的产品规格也就可想而知。当各省纯文学期刊依托国家财政拨款已成为梦想的时候,要完全自筹资金来进行期刊运作,这个力量太微乎其微,尤其是西部经济发展相对贫弱、滞后的地区,自筹资金办刊前景实在黯淡。许多业内人士预测,未来5—10年内,中国的期刊业将会飞速发展。这也是纯文学期刊的发展良机。对于过惯了穷日子的纯文学期刊,经济实力会直接影响到期刊的质量,资本强势必然会带来编辑观念的更新、印刷质量的提高以及市场推广上的多元化。

拥有了强势资本,纯文学期刊打造品牌就能够购买和开发最好的内容,就有能力对内容进行品牌建设,同时还能为自己创建品牌的内容进行严格的版权保护以及为品牌的打造进行自身宣传和造势活动等等。

构建深远的品牌战略

纯文学的力量 篇3

《小于一》的销售量证明,经典在这个时代仍然具备巨大的吸引力。外文经典书籍经过多年的译介和出版努力,已经培养起一批高质量的读者群体;由此,可以确信《悲伤与理智》的出版仍可迎来一股阅读热潮。

为什么布罗茨基的散文具备如此的吸引力?如此让人专注于它,甚至颠覆我们对国内的整体阅读印象。或许唯有深入解析布罗茨基的散文写作手法,才能寻找到部分答案。当然,最终布氏的散文为何如此具有魅力,最具体确切的答案,并非来源于他人分析的给予,而是来自你的阅读。是的,去阅读它,保持专注,领略它给予你的甘甜,答案自然豁然。

“促使一个人写作的动机并不全然是关于他易腐的肉體的考虑,而是这样一种冲动,他欲将他的世界,即他个人的文明、他自己的非语义学的统一体中某些特定的东西留存下来。艺术与其说是更好的,不如说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存在,艺术不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尝试,相反,它是种赋予现实以生气的尝试。艺术是一个寻找肉体却发现了词的灵魂。”

——布罗茨基

谈论《小于一》的人不计其数,而我想说,我看重的是布氏文章里的骄傲:讽刺也骄傲,愤怒也骄傲,叹息也骄傲。而且,他记下的一个个讽刺的或悲伤的时刻,都以个人的领悟作结,这又提醒我:不公正从不会因你的怨尤而退散,但你的专注,你骄傲的淡漠和一瞬间的领悟,能让不公正的拳头一击落空。

——云也退

纯文学 篇4

关键词:“纯文学”,反思,“文学与政治”

“纯文学”概念的提出大概是在80年代初期, 主要是针对50-70年代文学高度政治化的局面, 倡导文学要脱离政治的束缚, 回到其文学本身。在80年代这种“去政治化”的文学浪潮中, “纯文学”迎来了它辉煌发展的时期, 成为当时文学界的一种时尚, 红极一时。然而, 随着90年代的到来, 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以及消费文化的普及, “纯文学”的处境遭遇尴尬, 面临着被市场和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危机。

近年来, 人们开始对“纯文学”进行反思, 特别是当年倡导“纯文学”的那一批学人, 纷纷撰文反思“纯文学”的当代处境, 寻找“纯文学”的新出路。在对“纯文学”的反思批判中, 很多人认为, 是80年代“纯文学”强调的文学的“去政治化”、“非意识形态化”, 以及对于语言和形式等的绝对追求, 导致了90年代“纯文学”的发展局限, 使得90年代的文学无法介入现实, 从而失去了文学的生命力。其实, 反思“纯文学”的关键在于“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而很多人却认为“纯文学”在90年代的发展危机是因为通俗文学的泛滥引起的, 这里就犯了概念混乱的错误, “纯文学”并不是与“通俗文学”相对而言的, 它的对立面是高度“政治化”的文学, “纯文学”的提出初衷就是为了让文学和政治分家, 这里的关键词是政治。因此, 反思“纯文学”, 关键的是要厘清“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目前而言, 对于“文学”层面的反思已经比较深入和充分, 而对于“政治”的反思力度还远远不够。或许, 我们在反思“纯文学”的过程中, 比较正确的做法是, 厘清文学曾经政治化的历史合理性, 明晰80年代“纯文学”去政治化的历史必然性, 以及90年代以来文学重新介入政治的时代新要求, 从而挽救“纯文学”的危机处境, 重新唤活文学的生命力。

一、文学“政治化”的历史合理性

中国自古以来, 文学与政治就具有紧密的联系。在古代, 文学与政治是不存在紧张对立的关系的, 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古人看来, 读书就是为了走入仕途, 实现自己政治上的抱负 (当然, 很多人也不无纯粹“做官”的考虑) 。从“文以载道”“诗言志”等等说法中也可以看出, 那时的文学与政治是相互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文学与政治的对立是近代以来的产物, 而这个对立也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正如旷新年所说的, “对于文学与政治或文学与启蒙关系的透彻理解应该深入地返回到现代文学发生的具体历史过程。”1“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是特定历史话语建构的结果。

文学与政治的结盟是左翼文艺运动发展的结果。在三十年代的中国, 民族危机日益深化, 民族国家的概念开始出现在大众的意识中, 为了启蒙大众, 唤醒民众的沉睡状态, 挽救民族危机, 左翼人士开始利用文学这个武器, 以期唤醒民众, 从而挽救危机中的中国和中国人。代表人物是鲁迅, 他用尖锐的文字戳痛中国人的神经, 成为中国启蒙的先驱。根据竹内好的分析, 鲁迅的文学观是“文学是无用的”2, 鲁迅说:“文学文学, 是最不中用的, 没有力量的人讲的;有实力的人并不开口, 就杀人, 被压迫的人讲几句话, 写几个字, 就要被杀;即使幸而不被杀, 但天天呐喊, 叫苦, 鸣不平, 而有实力的人仍然压迫, 虐待, 杀戮, 没有方法对付他们, 这文学于人们又有什么益处呢?”3所以, 鲁迅认为文学对于政治是无力的。而“竹内好认为, 正是深刻的文学性造成了深刻的政治性, 文学正是将自己独立于政治才具有真正的政治性。”4竹内好说:“‘文学文学’的瞎喊和认为文学‘有伟力’, 他都否定了。这不是要说文学与政治无关。因为互不相干便不会产生有力或无力的问题。文学对政治的无力, 是由于文学自身异化了政治, 并通过与政治的交锋才如此的。游离政治的, 不是文学。文学在政治中找见自己的影子, 又把这影子破却在政治里, 换句话说, 就是自觉到无力, ——文学走完这一过程, 才称为文学。……政治与文学的关系, 不是从属关系, 不是相对关系。迎合政治或白眼看政治的, 都不是文学。所谓真的文学, 是把自己的影子破却在政治里的。可以说, 政治与文学的关系, 是矛盾的自我同一关系。……真正的文学并不反对政治, 但唾弃靠政治来支撑的文学。……文学诞生的本源之场, 总要被政治所包围。”5这应该是30年代左翼话语时期, 对于“文学与政治”关系最好的诠释。

到了40年代的抗战时期, 文学与政治的联系更加的紧密了。在毛泽东文艺观的指导下, 文学开始成为无产阶级政治的工具, 成为宣扬共产党政策的手段, 成为团结人民大众的有力途径。联系到抗战时的特殊语境, 这样的文艺策略也是可以接受的, 文艺参与政治, 为政治服务, 政治反过来促进文艺的发展。1942年, 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论述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提出“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时说过, “我们所说的文艺服从于政治, 这政治是指阶级的政治、群众的政治, 不是所谓少数政治家的政治。……正因为这样, 我们的文艺的政治性和真实性才能够完全一致。”6从毛的讲话中, 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文学与政治的关系还是很符合当时抗战的时代历史语境的, 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以后, “文艺为政治服务”的政策口号在执行的过程中开始变得简单化和绝对化, 文艺逐渐的成为了政治的附庸和工具。而到了“文革”时期, “文艺为政治服务”走向了极端, 成为了僵化的教条。

至此, 文学与政治“和平相处”的关系走到了尽头, 曾经的文学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 时代的特殊语境赋予了它们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 然而“物极必反”, 随着历史的翻页, 新的时代语境出现, 文学与政治也到了分道扬镳的时候。

二、文学“去政治化”的历史必然性

20世纪70年代末, 文艺界开始“拨乱反正”, 文学进入了“新时期”。由于新一轮启蒙主义的盛行, 人们的思想开始解放, 加上西方现代主义的传入, 自由、个性、人性等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开始受到质疑, 人们开始呼吁为文学减负, 要让文学回到文学本身。“纯文学”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

对于文学“非政治化”的界定和完成, 旷新年在《文学与政治——从竹内好对鲁迅的诠释出发》中是这样表述的:“1982年, 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杂志第22期将列宁的经典文献《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翻译为《党的组织与党的出版物》 (新译并非无人质疑) , 通过将‘文学’作为一个特殊的言论领域从‘出版物’中分离出来, 确认了‘创作自由’的合法性。这意味着, 出版物仍然是政治的, 因此必须是属于党的;而文学则可以是非政治的同时也可以是非党的。20世纪80年代‘纯文学’霸权的生成与《红旗》杂志对于列宁《党的组织与党的文学》这一经典文献的重新翻译有着直接联系, 也就是说通过它而对于文学重新进行了定义, 将文学从党的出版物分离出来。文学的非政治化是这样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刻如此地界定和完成的。”7旷还说:“如果将‘纯文学’看作是一种纯粹文学内在的要求, 而不将它与当时的政治实践联系起来, 如果失掉了这一历史脉络, 我们就失去了对于‘纯文学’的正确理解。”8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文学的“去政治化”在80年代的时代语境中显然是有其积极的意义的, 当时“纯文学”强调“去政治化”, 强调“文学性”其实也是一种策略, 主要的是对官方的高度政治化的文学观念的反抗, 于是西方现代派的文学艺术成为作家效仿的对象, 文学开始抛弃内容转而关注形式技巧方面, 尤其是80年代中期, 朦胧诗、寻根文学、先锋文学等相继出现, 造就了“纯文学”的繁盛局面。

在80年代特定的语境中, 文学的“去政治化”有其历史的必然性。正如蔡翔所说:“在八十年代, 我们对意识形态不会有如此复杂的认识。那个时候, 我们把意识形态仅仅理解为一种主流意识形态, 更具体一点说, 就是极左政治的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不仅控制了我们的全部生活内容, 同时也控制了文学写作, 使文学仅仅成为某种政治主张的‘宣传机器’, 而所谓的‘再现’, 只是再现了这种意识形态的虚假图像而已。因此, 在这一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当时‘纯文学’强调的‘非意识形态化’显然有着相当积极的意义。它借此拒绝了极左的政治——意识形态对文学的控制, 从而使文学得以独立地表达当时时代的声音。”9只是“纯文学”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繁华景观, 越来越显出其局限性。因此, 对“纯文学”进行反思批判对于未来文学的健康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文学“回归政治”的时代新要求

“纯文学”在经历了80年代的繁华之后, 到了90年代, 市场经济的发展, 消费文化成为新一轮的时尚, “纯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 其局限性也越来越突出, 甚至成为新的阻碍文学发展的“僵化教条”。正如南帆所说:“可以看到, ‘纯文学’的概念正是在八九十年代的历史网络之中产生了批判与反抗的功能。这个概念从另一个方面切入了历史。然而, 历史的辩证法就在这个时候启动了。这个概念发生了影响之后, ‘纯文学’开始被赋予某种形而上学的性质。一些理论家与作家力图借用‘纯文学’的名义将文学形式或者‘私人写作’奉为新的文学教条。他们坚信, 这就是文学之为文学的特征。这个时候, ‘纯文学’远离了历史语境而开始精心地维护某种所谓的文学的‘本质’。”10这也就是列宁所说的, “没有任何一种现象不能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11因此, 南帆呼吁, “我们没有必要用‘纯文学’的概念锁死文学, 锁死文学与历史之间的多条通道。”12

90年代以来, 时代语境已经与80年代完全的不同了, “纯文学”在发展的过程中固执的坚守着所谓文学的“纯粹”本质, 从而使得“纯文学”在90年代脱离大众, 拒绝进入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领域, 这样, “纯文学”就很有可能沦为孤芳自赏的“清高文学”。

那么, 在反思过后,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蔡翔给出的启示是:“一个概念必须依赖其特定的历史语境方能得以存在, 并且获得它存在的合法性依据。一旦时过境迁, 这个概念如果不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外延和内涵, 就极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理论教条……。同样, 当中国进入九十年代以后, 整个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都产生了剧烈的变化, 当初‘纯文学’概念赖以存在的某些具体的历史语境也已发生极大的变化 (比如传统的现实主义编码方式的圣化) , 这个时候, 如果我们继续自囿于‘纯文学’概念, 并且拒绝历史新的‘召唤’, 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新的文学的教条主义者和保守主义者。”13李陀在《漫说“纯文学”》中也说:“由于对‘纯文学’的坚持, 作家和批评家没有及时调整自己的写作, 没有和九十年代急剧变化的社会找到一种更适应的关系。”14根据他们的说法启示, “纯文学”在90年代及其之后的语境中发展的新可能就是要接受历史新的“召唤”, 接受时代新的要求, 重新担负起文学介入现实的使命。

“纯文学”在80年代抛弃政治的做法是当时历史的必然要求, 而到了90年代, 时代语境变了, “纯文学”依然固执的抛弃政治, 连带着抛弃与政治相关的一切, 这样“纯文学”就抛弃了人民群众, 脱离了时代, 远离了现实, 留守住的仅仅是个“纯”字而已。而“纯”的表现就是远离政治, 远离意识形态, 只关注其自身。这样的“纯文学”只能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封闭在自设的牢笼中。

文学是人学, 而人是社会性的, 文学既然要关注人性, 就不能将自己束之高阁, “纯文学”不应该只是一味向上的, 适当的也应该要向下看。找到与“底层文学”的相关性, 重新拥抱政治 (此处的政治相当于广义上的社会) , 介入现实。正如李陀提出的“以文学的独有方式对正在进行的巨大社会变革进行干预。”15我们的文学需要重新“向社会发言”, 需要重新关注人民的命运, 关注时代的发展, 这样的文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 人民的文学。同时, 如张宁所说, 文学依然需要“看守人”16, 来守住文学的生命活力之根。

通过以上的梳理和分析, 我们了解到文学曾经与政治结盟有它的历史合理性, 文学与政治的脱离也有它时代语境的必然性, 如今, 文学要重新回归政治正是时代对它的新“召唤”。如此这般, 方能重新唤活文学的生命力, 文学的发展才会有崭新的未来。

注释

11.4.7.8.旷新年:《文学与政治——从竹内好对鲁迅的诠释出发》,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年第4期.

22.5.竹内好:《近代的超克》, 北京:三联书店, 2005年, 第13页, 第134-135页.

33.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 《鲁迅全集》 (第3卷) ,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第41页.

46.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选集》 (第3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年, 第865-866页.

59.13蔡翔:《何谓文学本身》, 《当代作家评论》, 2002年第6期.

610.12南帆:《空洞的理念——“纯文学”之辩》, 《上海文学》, 2001年第6期.

711.列宁:《列宁全集》 (第22卷) ,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0年, 第302页.

814.15.李陀:《漫说“纯文学”》, 《上海文学》, 2001年第3期.

文学常识、文学名句 篇5

1、《论语十则》中孔子论述学与思关系的语句是()。

2、杜甫的《春夜喜雨》中借助想象描写雨后景色的语句是()。

3、“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色,如“渭诚朝雨挹轻尘”,请再写出两句含“雨”的诗句。()、()

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诗句。(1)、描写友情的诗句。A()。B()。(2)、借月抒情的诗句。A()。B()。

5、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所说的那样()。

6、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在《论语》中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7、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的诗句。()。

8、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惜时或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9、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1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诗句是()。

11、《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的语句是()。

12、《爱莲说》中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诗句是()。

13、写出两句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句。()()。

14、《送元二使安西》中直接表现对朋友真挚感情的诗句是()。

15、《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诗句是()。

16、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一句与“长江”有关的诗句()。

17、诸葛亮在刘备几乎全军覆没的处境下,出任军师,追随刘备创业,他在《出师表》中写道()。

18、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填空)。

19、《爱莲说》一文从生长环境方面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20、古代有不少写“雪”的诗篇,请写出两句含“雪”的句子。()。

21、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中,既暗示时令是暮春,又借景比喻二人潦倒处境的诗句是()。

22、我们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例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请你再写出一句蕴含哲理的句子()。

23、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是()。

24、《沁园春-雪》中颂扬当代英雄的句子是()。

25、《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名句是()。

2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语句是()。

27、《送元二使安西》中描写送别环境的句子是()。

2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出普天下离人心愿的句子是()。

29、生活中表示既要善于学习他人好的东西,又要善于从不好的方面吸取教训,我们常常要引用《论语》中孔子的那句话()。30、“好向濂溪称净植,莫随残叶堕寒塘”,是鲁迅七律《莲蓬人》中的诗句,其中“濂溪”及宋代的哲学家(),“净植”出在他的《爱莲说》中“亭亭净植”一句,原文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31、《出师表》中的“陛下”是指()。后来又辅佐了扶不起来的阿斗是指()。

32、《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3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两句诗是()。

3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面对着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大连。”(《论语十则》里的话)

35、《醉翁亭记》中描写春天景象的一句是()。

36、写出你最喜欢的一句名言()。

37、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了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句子填写)

38、古诗文中描写夏季景物的诗句有很多,请你写出一句来。()

39、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是描写思念家乡的、眷恋亲友的,请写出至少三句来,并注明作者及出处。()()()

40、程远远在异乡,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是不好受。感慨之中,马志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不觉脱口而出。

41、治理沙尘暴!内蒙草原,阴山脚下,人们植树种草,退耕养草,决心在不久的将来,重现北朝民歌《敕勒歌》中所描绘的()的景象。

42、父亲叮嘱刚开始创业的儿子,今后无论事业成败,都应拥有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的旷达胸怀,不因为外部环境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高兴或者是忧伤。

43、鲁迅在《故乡》一文的末尾,用一幅色彩斑斓的美丽画面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憧憬:“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上面()的天空挂着一轮()的圆月。”

44、《出师表》中后汉所以倾颓的原因是()(原文)。

4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46、《岳阳楼记》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一句是()。

47、杜牧《江南春》中写景的句子是()。

48、白居易《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

4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与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心情相似的句子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点题的一句是()。50、《出师表》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请写出你最欣赏的一句。()

51、初中所学的诗文中,你最喜欢的写“雨”的名句是()(作者)的()(诗题)中的()。

52、古诗文中有很多表达雄心壮志的,如曹操的“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请再根据提示再写出几句来。

A陈胜()B陆游()C范仲淹()

53、成语“扑朔迷离”的源出句是()。

54、这次分手,我们见面的机会也许会是微乎其微,但是,“()”,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初中教材所学内用填空)

55、现实生活中,表明自己周围随时都有值得学习的人,常引用《论语》中的()。

56、美国长期以来推行霸权主义,激起国际反感,在今年的联合国人权大会选举中失去了地位,用《孟子》中的话说叫()。

57、秦朝末年,陈胜、吴广顺应了历史的潮流,揭竿而起,势如破竹,极大的震撼了秦朝的统治,这充分证明了孟子所说的()。

58、《桃花源记》中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

59、《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道出了古今上下几千年人们的心声的名句是()。60、《沁园春-雪》的主旨句是()。61、《陋室铭》中通过“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62、《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中富含哲理的一句是()。63、《春夜喜雨》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思想工作做得好的诗句是()。64、《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指出的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的句子是()。65、在《桃花源记》中最能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是()。66、《观沧海》中表现作者宽广胸怀的名句是()。67、“()”,两句诗出自()的《观书有感》,今天已经浓缩为“源头活水”。68、《陋室铭》中突出主旨而引用的孔子的话是()。69、《论语》中表明学习精神和教学态度的语句是()。70、《陋室铭》中描写环境优雅、令人神往的语句是()。7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原因的句子是()。7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指的是()。73、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总体上为我们描绘的世外桃源的图景是()。74、《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75、《书湖阴先生壁》中以拟人的手法赋予山水以人的思想感情,以神来之笔,描绘出的千古名句是()。

76、我们做事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感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突然有了转机,这时心胸十分开阔,眼前一片光明,正好可以用上陆游《游山西村》中的诗句:()。77、《望岳》中最能表达诗人不畏艰险、勇于登攀、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78、《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千古名句是()。79、《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后来者居上这一深刻人生哲理的名句是()。80、《龟虽寿》中后人常用来励志的名句是()。81、《观书有感》中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这里的名句是()。82、被曹雪芹写入《红楼梦》,以香菱之口加以赞叹的是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名句()。

83、将无知无情的月亮赋予人的感情色彩,因此李白才能用()来表达对游人王昌龄的思念之情。84、《登飞来峰》中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清”哲理的诗句是()。

85、《过零丁洋》中的(),表达了作者为国捐躯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86、《次北固山下》中的(),既写出了实景之美,又表现了虚景的壮阔。87、《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被誉为千古名联。88、《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表现了作者对人生际遇变化不定的哲理性认识,反映了作者豪放、达观的襟怀。8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与“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有异曲同工之妙。

90、李商隐《无题》中的()描写了坚贞不渝的爱情,至死不变的思念。

9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变现了诗人同情和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92、李贺《南园》中含有“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豪情的诗句是()。

93、《己亥杂诗》中的()常被人们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特别是培养国家人才献身的志士。94、《饮酒》中的()体现了心与物遇、进入物我两忘的境界。

95、《观刈麦》中的(),描写了农民忍受酷热,辛勤劳动的场景。96、面对人生中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该拥有()的心态。97、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能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是()。

98、鲁迅《自嘲》中的()表现了诗人对人民、对敌人截然不同的态度。

99、《醉翁亭记》中描写自春季到冬季的句子是()。100、李宏志宣扬“法轮大法”,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民强身健体,而是(),以在祸国殃民。(用《醉翁亭记》中的语句填空)10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意思相同。102、《行路难》中表现诗人倔强而又自信,坚信自己定能到达理想彼岸的诗句是()。10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吟咏洞庭湖的诗句是()。104、《岳阳楼记》中吟咏洞庭湖的诗句是()。105、《过故人庄》中的()描写了优美的田园风光。106、《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被誉为千古丽句的是()。107、《渡荆门送别》中的(),写的生动逼真,用语贴切,使静止的山岭更加灵动,使流动的江水更加辽阔。108、《论诗》中诗人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看待文学现象的句子是()。109、狼是狡猾的,但在()的笔下却“顷刻两毙”,文末作者表议论的句子是()。文章选自他的著作《

》中。

110、陶渊明的《饮酒》和《归园田居》中的“愿”与“真意”有共同之处,都是指()。111、《钱塘湖春行》是一首出游诗,诗人()出游的季节是(),从文中的()可以看出来。112、借助“蜀鄙二僧”讲做学问道理的是()朝文学家(),作品集子《

》。113、《木兰诗》中描绘北国边疆凄苦冰冷的战争生活的句子是()。114、《卖油翁》中能表现卖油翁高超技术的句子是(),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115、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兴尽晚回舟”的原因是()。(原文)116、《西江月》中预示丰收的喜悦的句子是()。117、《口技》作者()借助正、反两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艺人高超的技艺,其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118、“刮目相看”出自《

》,讲的是()和()的故事。119、《伤仲永》中的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原文)120、《泊秦淮》中批评统治者国难当头,醉生梦死的句子是()。121、《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友人、渴望团结的诗句是()。122、《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是(),目的是(),最终的结果是()。(原文)123、“庞然大物”的驴子,最终被老虎吃掉了,故事出自()的《

》。124、《石壕吏》的作者是()代著名()主义诗人(),“三吏”是指《

》、《

》、《

》,“三别”是指《

》、《

》、《

》。125、人生不可能平平淡淡,生活中的挫折与苦难常常折磨着我们的身心,愁绪就像李煜《相见欢》中所说的那样(),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126、《孙权劝学》选自历史学家()编著的一部()体通史《

》。127、郦道元的《三峡》中描写夏天水势凶猛的句子是()。其间虎啸猿啼,不难让我们想起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128、《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达作者流露出的超然物外、旷达乐观态度的诗句是()。129、《闲情记趣》中用比喻、夸张手法写蚊子的诗句是()。130、《春望》中作者睹物思人、见花鸟而伤心欲绝的诗句是()。131、杜甫的《劝为六绝句》中“王杨卢骆当时体”中,“王杨卢骆”指的是()、()、()、(),被称为“()”。132、《五柳先生传》中表达作者对读书态度的独到见解的诗句是(),黔娄妻子的那句话()在作者()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133、《小石潭记》中描写游鱼的句子是()。134、下列成语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1)画蛇添足

(2)买椟还珠

(3)滥竽充数

(4)塞翁失马 135、《塞翁失马》中福、祸转化可以用一句话概括,这句话是()。136、《渡荆门送别》中描写壮阔景色的句子是()。137、《秋词》中描写秋高气爽、白鹤凌空、直冲云霄的诗句是()。138、《赤壁》中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139、《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作者爱国之情的诗句是(),同样在《指南录》中的那一句()表达效果是一样的。

140、苏轼的《浣溪沙》中表达对日月变迁、叹息人生亦老,却又充满积极向上思想情怀的诗句是()。141、《核舟记》中小窗上题写的字是(),其中的三个人物分别是()、()和()。142、《荔枝图序》中描写荔枝树形状的句子是()。143、《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甘愿为了国家利益而不惜牺牲、甘愿献身的诗句是()。144、《别云间》中表明作者甘愿牺牲、死后继续战斗的诗句是(),这跟陈毅将军的《梅岭三章》中的()意思相近。145、《醉花阴》中李清照以花喻人的千古名句是()。146、《陈涉世家》中,小时候的陈胜就表现雄心壮志的句子是()。147、《马说》中千里马不被发现的真正原因的句子是()。148、《与朱元思书》中写小鸟的叫声的句子是()。149、《西湖游记》中描写西湖全景的句子是()。150、《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同情老百姓,写出了社会动荡最苦是百姓的诗句市()。151、《始得西山宴游记》中表明作者心与物化、心神统一的诗句是()。152、《醉翁亭记》中描写的四幅画面分别是()、()、()、()。153、《梦江南》的作者是(),其中表达作者望眼欲穿、肝肠寸断的诗句是()。154、《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中小城不能被攻破,其原因是(),而兵强马壮、城池坚固的达成却被贡献的原因又是()。由此得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是最主要的。15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国恒亡”的原因是()。(原文)15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出能够担当大任的人必然经受过生活的磨练,那么要经历那些磨难呢?用原文回答是()。157、《岳阳楼记》中描写“岳阳楼之大观”的诗句是()。本文中与“进亦忧,退亦忧”相对应的一句话是()。15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委婉的提出自己的仕途心志的句子是()。159、范仲淹《渔家傲》中描写塞外孤城落日的名句是(),这让我们不自觉地想起唐代田园诗人()的《

》中的名句()。159、孟子的《鱼我所欲也》一文,通过鱼跟熊掌的取舍做类比,阐述了本文的中心,即:()。与《梅岭三章》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160、《汉江临眺》中被用来说明唐代山水田园诗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句子是()。

161、晏殊的《浣溪沙》中被人们誉为“天然奇偶”的句子是()。162、《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表达诗人愿效法武将魏尚、戍边抗敌的强烈渴望的诗句是();表达诗人杀敌卫国、守卫边疆的坦荡胸怀和豪情壮志的诗句是()。

163、辛弃疾的《破阵子》中描写豪放壮阔的战斗生活的诗句是(),但不难看出,跟()的()有相似之处,都难免藏有淡淡的悲愤与忧伤在里面。164、《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可以一战”的理由是()。165、成语“一鼓作气”的源出诗句是(),语出自《

》。166、苏轼在《

》中提出了“文者,气之所形”的观点,苏轼,字(),号(),()之一,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167、《关雎》表达了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思慕、爱恋之情,其中被我们常用来形容美貌女子的诗句是()。

168、在今天常被我们引用来形容所爱恋的人在远方的诗句是《蒹葭》中的(),且被谱上了曲演唱,成为了歌曲的一部分。169、《君子于役》描写了一位妻子队出征的丈夫的思念之情,其中直接抒发情怀的两句是()、()。

1.雁门太守行》中描写敌情紧急,战事迫在眉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 题》中传诵千古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主旨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达诗人前路艰难,归期无期的处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题破山寺后禅院》表现了禅院花木扶疏,幽深清静的环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水调歌头》中表达作者的美好祝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别云间》表达英雄失路之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醉花阴》中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写出与“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周敦颐《爱莲说》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口技》中表现失火现场紧张慌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五柳先生传》中描绘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生活状况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条件艰苦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马说》中描绘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夜雨寄北》中表达诗人思念朋友,渴望团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贪污受贿者常常这样为自己的罪恶行为辩护:“常站河边难免跌于水中。”对此我们可以用周敦颐的一句名言“ ”作为理论依据进行反驳.20.《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原因“ , ”。他移山要达到的目的是“ , ”.文中表现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

21.《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的是 ,。写主人的活动的是,22.《龟虽寿》中以高亢的语句,迸发出的千古名句是 ______ , 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石壕吏》中用议论的语句是。

24.《桃花源记》中反映其社会风尚的句子为。文中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桃源人来此绝境的原因是。25.《钱塘湖春行》中运用了对偶手法描写动物迎春的诗句是

26.《观沧海》中最能体现诗人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27.《观书有感》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

28.《别云间》中表达作者对破碎山河的悲痛和对清统治者愤恨的诗句是

29.《行路难》中表现作者对现实理想的自信乐观精神的名句是

30.《始得西山宴游记》中作者自述身世、表白心迹的句子是 ;

作者与自然融合的句子是。

31.《使至塞上》中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32.《次北固山下》中写诗人思念故乡的诗句是,写出”以新代旧”哲理的诗句是。

3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中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深刻的哲理的诗句是。

34.《黄鹤楼》诗人发出人生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的诗句是

35.雨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渭城朝雨浥清尘”,再写出三个含“雨”的诗句。

(1)

(2)

(3)

36.古诗词中有关送别的名句灿若繁星,请你写出其中两句名句。(注明作者)

(1)

(2)

37.《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诗句是

38.请写出三句古人抒发雄心壮志的诗句。(注明作者或标题)

(1)(2)(3)

39.你读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词,请写出最喜欢的三句。(注明作者或标题)

(1)

(2)

(3)

40.古代的诗人很喜欢写梅,如“遥知不是梅,为有暗香来。”请再写出两句写梅的诗句。

(1)

(2)

41.“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句诗中描写了黄莺、、、水乡、城郭、酒旗、春风七种景物,展现出绚丽的江南春色。

42.初冬的早晨,李利走出家门,看到满树的雪枝,不禁感慨说:“真是,”(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回答)你知道的其他诗人描写雪景的诗句是,43.在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的诗句,试举三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在古诗词中许多诗人善引用典故,试举三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语句是:夹岸数百步,—— 答案: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46.请写出《游山西村》中含有“困境中往往蕴含着希望”这一哲理的诗句。——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7.《渡荆门送别》中含蓄地抒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答案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48.夏天,满湖的荷花亭亭玉立,清香淡雅,令人心生敬重之感。请你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句子形容一下。⑤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青,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49.默写《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院中月光月影的语句。——答案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50.《归园田居》(其三)中描写自己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答案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1.《春望》中抒发对妻儿强烈思念的诗句是:

——答案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52.《望岳》中表现诗人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3.《马说》中提出人才培养需要外在条件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54.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写出赞颂大海的一、二个句子:______________。

55.《论语》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是。

56.《观沧海》一诗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千古名句是 ——答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57.辛弃疾《西江月》一词中的 ——答案: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58.程远独在异国,面对晚霞中森林的奇异风光,心想:加拿大的景色确实迷人,但远离故土的滋味实在不好受。感叹之中,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觉脱口而出。(2分)59.(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所表现的矛盾心理,正是卖炭翁生活陷入绝境的反映。(2分))(6)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60.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6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联想美妙、以花喻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最能体现莲花洁身自好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爱莲说》)63.写出两句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课内外不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填写下列写春景的语句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3)渭城朝雨浥轻尖,寒舍青青柳色新。(《送元二使安西》)

(4)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春》)

(1)《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两句意思一致。

(2)《陋室铭》中写”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65、按下面的提示默写诗文句子

(1)《醉翁亭记》中描写琅琊山春季和夏季景色的诗句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语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镜),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六则》中孔子的话: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水调歌头o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的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山东省聊城市)

2、按要求默写

(1)有的人不能正视自身缺点,对批评者持有偏见,就像《扁鹊见蔡桓公》中的桓公对扁鹊的看法一样: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有才能而不被发生,韩愈早在《马说》中就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人说”近墨者黑“,但”近墨者未必黑“,正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说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纯文学作品消费趋势研究 篇6

关键词:文学消费;纯文学;社会稳定;教育水平

中图分类号:I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019-01

目前,在文学研究领域,对文学消费状况的反思主要有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商品消费对文学产生了转折性的影响,使当代文学获得了自我更新的可能。研究者指出“在这新媒介主导的文化消费时代,文学生态环境已经发生巨大变化……必须顺应这样的变化,寻求文学理论的进一步转型。”[1]另一种认为,消费文化的介入,使文学的独立性、严肃性受到了损害。研究者认为“文学遭遇影像、符号的挑战,图像增殖使得纯文学的消费式微;审美方式发生变化,对形而上的价值追求淡漠,对整体、本质的思考缺乏,相反,速食的、戏谑的消费文化、娱乐文化兴起。”[2]就“消费时代,纯文学是否真的失落了”这一问题,本文将借助历时、共时两个角度进行新的思考。

在现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纯文学不是一个确定的概念。由于对立物的不同,纯文学的所指不断变化。[3]五四时期,对立载道与消遣的文学,出现了“为人生而艺术”与“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文学一家独大,许多五四时的“纯文学”成了“异端”“毒草”。八十年代,对文学政治性、功利性反思,“纯文学”又强调文学的审美特性和创作主体的独立性。[4]虽然这些时期纯文学的内涵不断变化,但是也可以发现其共性:与流行文学的对立性、自身的严肃性、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文学主张的自觉,要引起集体性关注的努力。从这些难以量化的特性看,“纯文学”的繁荣,需要读者阅读期待中包含反思性的问题,认同严肃的生活态度、关注人性、现实。但从历时性角度看,只有当社会出现了动荡或革新时,社会问题、人生追问才会成为紧迫的个人问题,大众的期待视野才会统一对严肃社会问题和人生话题进行关注。但在大部分和平时期,这些包含“纯文学”特性的作品,并不是大众读者主动消费的文学对象。对纯文学的主题、思想、形式能够保持持续关注的,主要还是社会精英群体。建国以后,社会渐趋稳定,能够吸引大众读者保持持续关注的集体性问题逐渐减少。所以,纯文学作品消费的减少符合纯文学发展的规律。纯文学的消费正从大众的大群体重新回到精英小群体。

把纯文学消费状况,放在历史纵坐标上看,可以发现,进入新世纪以后,商业的发达和传播媒体的革新,并不是纯文学走向没落的实质性原因。未来商业的无孔不侵和文学传播媒介的进一步更新,并不会导致纯文学的持续衰落。从空间的横坐标上来看,因为纯文学稳定的消费群体来自社会精英群体,所以纯文学的消费量反而会随着社会教育程度的提升和具有纯文学需求的中产阶层人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这两个因素的提升又得益于商品经济发展和传播媒体的进步。相对而言,历史上特殊时期对纯文学的集体消费,反而是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变形”现象。在通俗文学再一次成为文学消费的主体后,被战争、政治强制隔断的通俗文学的消费盛况也将回归。而曾在历代大众中流行的文学主题、元素,文学生产模式也将以旧有或新的方式“卷土重来”。因此,当代纯文学消费的减少,并不能简单归结为社会认知深度的倒退。

许多研究者忧虑:纯文学的价值和地位将被通俗文学所取代;微阅读带来的阅读快餐化、碎片化将降低阅读的深度,削弱阅读主体的思考深度和主体性。纯文学的价值和地位会不会被通俗文学所取代?如果说价值和地位是以消费的数量来衡量的话,这种取代已经实现。但纯文学价值和意义能不能以一个时代的消费数量来衡量?贺拉斯在《诗艺》中把文学的价值概括为“甜美”和“有用”两个方面[5]。从这两个角度看,纯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有用”特性更多与其自身的定位和坚守有关。就纯文学的价值和地位问题,笔者对接受过大学本科教育,主导现在和未来文学消费市场的80后、90后读者作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1、你最愿意消费的纸质书是?

A哲学经典B工具书C文学经典D通俗小说E历史书F报刊杂志G其他

2、如果你的孩子上小学,你会引导孩子阅读哪类书籍?

A文学经典B儿童通俗读物C少儿科普D教材参考书E其他

由上可知,虽然纯文学在文学市场上呈衰微趋势,但读者对文学经典的认可度依然很高。多样化的阅读方式和文学消费市场的通俗化,并没有影响到纯文学在读者心中的地位。

虽然仍有一部分读者的阅读趣味集中在纯文学涉及的严肃性问题上,但集体的严肃性叙事狂欢的时代过去了。纯文学云集响应的号召力不再了,但对它所关注问题的思考并没有停止,只是从集体性的社会思考转变成了独立的个人思考。同時,精英读者也不会因为文学生产传播方式的改变大幅度改变对纯文学的消费。目前纯文学消费的减少,并不能表明纯文学的衰落和读者阅读水平的倒退,反而有利于文学创作分工的细化和个人化,有利于纯文学深度和独特性的提升。这一现象也将把研究者引向个人和家庭的领域,以及更重要的“世俗化个人的自我”[6]。

参考文献:

[1]葛红兵、赵牧.媒介狂欢与理论沉潜[J].学术月刊,2014,(04):127-132.

[2]杨博.媒介变迁与新世纪文学转型[J].当代文坛,2012,(06):115-118.

[3]陈国恩.“纯文学”究竟是什么[J].学术月刊,2008,(09):88-91.

[4]付建舟.中国现代纯文学观的发生[J].文学评论,2009,(04):143-148.

[5]亚里士多德、贺拉斯著,罗念生 杨周翰译.诗学 诗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6]福克兰·莫尔特.通向大众消费之路[A].罗钢、王中忱主编.消费文化读本[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38.

作者简介:王悦(1989- ),女,山东临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纯文学 篇7

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伴随着传播方式的进化, 而传播方式的变化又是促进文学体裁演化的重要因素。纸和印刷术发明以前, 文学主要以口头形式存在, 所以出现了便于记诵的押韵诗;印刷术的普及带来的是小说及各种纸质媒体的蓬勃发展;广播与电视的发明带来的是电视剧、广播剧、影视剧的普及;网络的普及则带来了网络文学的繁荣;手机的大范围推广也将给文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准文体的出现可能就是一种先兆, 也给手机文学奠定了一个基础。

那么究竟什么是“手机文学”呢?“手机文学, 在中国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又叫短信文学, 拇指文学, 一般地说是指通过手机发送的以短信为内容, 以手机无线通讯网络为载体, 能够进行创作、下载、复制、收听、发送、浏览、阅读, 包括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故事、谜语、哲理小段、祝福小句等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 包括有SMS (短信) 、WAP (手机上网) 、IVR (语音业务) 等不同的版本。” (1) 句式简单、通俗易懂、趣味性强成为手机文学受欢迎的重要因素之一, 手机是信息时代新兴的产物, 具有着其它媒体无可比拟的特点。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已经不允许人们有太多的时间看书看报, 所以网络等新兴媒体成为新时代的宠儿, 手机携带的便捷性, 又是它作为第五媒体的资本。

信息时代的手机, 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 “手机短信”, 给文学提供了新的传播媒介。手机文学的出现挽救了出版业面临的巨大危机, 一些小说作者将其在手机上发表的作品, 又通过传统方式印刷成册并出版, 有的小说故事还被搬上了银幕。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 手机比电脑互联网普及更广、比平面媒体互动更强、比纸质书籍更便于携带, 而且更加的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在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可以来看一下手机文学的特点:

“首先, 手机文学首先是手机短信, 它必然要受到信息容量的限制。一般来说, 一条短信的内容被限定在70个字以内, 这就要求手机文学具备内容精短、富于艺术张力的特点。手机这一载体本身就具有通俗性, 因为它是一种通讯工具, 是便民性质的, 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的, 我们无法想象没有手机的生活, 那你会感觉被所有人抛弃了。

其次, 手机文学具有互动性, 变传统文学直线化, 单向性为双向性的特点。在手机文学的传播过程中, 知识垄断被制止, 信息不再完全来源于少数的精英主宰者, 而是可以来源于一般的大众, 知识鸿沟大大缩小甚至几乎被填平, 这是我们传播学中的“知沟”理论。

再次, 手机文学的便利性, 它不受有线的网络限制, 达到了无障碍的生产和传播, 手机以小小躯体覆盖了整个互联网, 它轻巧多姿而又无所不能, 因此短信文学的生产和传播具有最大的可能性。” (2)

从以上的特点我们可以推断出手机文学通俗化的特征, 它不是只徘徊于精英阶层, 它给草根文学搭建了一个有利的平台, 使我们都可以平等的接受现代社会新信息或是新的文学思想, 创建了人们之间沟通的渠道, 可以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文学, 让普通人也有了实现梦想的可能。

文学不可能置身于传播环境之外, 文学要满足社会对它的需要首先得表明自己的存在, 需要有媒介来负载它们, 使其能往来穿梭于社会大众之间。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下, 文学与大众传播媒介之间有着精神文化和物质利益的双重密切联系, 因此文学需要一个载体。这让我想起了《百家讲坛》也是借助电视媒介而扬名在中国大地上, 也可以看做是文学与传播媒介的相结合, 曾带起过国学热, 曾创下古典书籍的前所未有的热卖, 但到今天却慢慢的没落了, 我们在感叹它不幸的同时也应在思考为什么它只有一时的辉煌?我认为这里有事物的发展规律在内, 人都有生老病死, 事物也一样, 任何事物都不可能长存, 它总会有一个产生、发展、壮大、没落的过程, 百家讲坛也不例外。另外文学与电视媒介的结合是否合理又是它能否存在的一个重要因素, 文学与电视的结合不能不说是成功的, 但是文学过分的依附于电视就成了它的死穴之一, 百家讲坛的编导过分的要求我们的学者把知识趣味化、通俗化甚至低俗化, 已达到高的收视率, 从而才有高的利润。但是当着一切失去了其精神实质, 观众的新鲜感一过, 百家讲坛就面临着衰落。这正迎合了美国批判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的预言:“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的方式出现, 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切文化内容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 而且毫无怨言, 甚至无声无息, 其结果是我们成为了娱乐至死的物种。” (3) 电视节目的过度娱乐化必然会导致电视文学走向灭亡, 百家讲坛就算是一个例子吧!

虽然手机文学和电视文学有很大的差异, 但是我们仍要警惕市场经济带来的商业性。换句话说, 手机文学有着“双重身份”, 商品性是其隐性的因素, 也是本质的东西, 而文学性则是其显性的因素, 是表象的东西。手机文学要获得较大的受众群, 必须掀起一定的从众消费浪潮, 而媚俗求利则自然而然的充当了这股潮流的“始作俑者”。而过份的媚俗求利的做法, 会使手机文学的艺术个性、审美品格也随之丧失殆尽。百家讲坛已经给我们一个很好的例证, 所以我们一定要警惕手机文学的媚俗化现象出现, 保持手机文学的健康发展。

作家莫言说, 短信文学的本质依然是文学, 它只是借助手机这个平台, 以短信的方式传播。在文学史上就有不少精妙短章传之久远。如《聊斋志异》、《笑林广记》、《搜神记》乃至唐诗宋词以及日本的俳句等等, 如果我们今天也能创作出这样短小、隽永的作品, 利用短信文学的方式传播, 将产生深远且巨大的意义。 (4)

作家方方说:“短信的篇幅毕竟有限, 参与者也多为年轻人, 若要说‘短信文学的时代’还为时过早。”诗人树才认为:“短信文学还只是一个出世不久的新生婴儿, 正嗷嗷待哺, 它的发展前景取决于将有多少人参与, 谁在参与。” (5)

从以上两位名作家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他们对手机文学是文学肯定的同时, 并期待它的繁荣发展。手机文学还只是一种新兴的文化现象, 自身也有一个不断发育、成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用积极健康的内容充实手机文化的传播平台, 引导和提倡高品质、高格调的手机文学创作。使这一通俗文学的种类能够健康的发展, 更好的为我们的老百姓服务, 传播喜闻乐见的文章以提高我国国民的修养素质, 那样我们离世界强国的距离还会远吗?

摘要:科技的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 造就了“手机文学”这一文学新宠儿的诞生, 它的出现可以让每个平民百姓都可以加入到文学创作中来, 加速了文学通俗化的进程, 是传播学的一个重大成果。但是我们在对它大加赞扬的同时也要警惕它所带来的商业弊端, 使这一新事物能够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手机文学,通俗化,传播,文学革命

参考文献

(1) 《网络文学之后短信文学时代来临-》舒晋瑜, 《江南时报》2004年11月28日, 第八版

(2) http://www.chinawriter.com.cn/xw/whxw/81_113784.htm

(3) 《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纯文学 篇8

一、沈从文与乡土文学

20世纪20年代, 在鲁迅的影响下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乡土文学”作家群, 这类作家群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批是继承了鲁迅的现实批判力量, 着力批判故乡愚昧落后的宗法制度、黑暗的社会现实以及风俗习惯等的乡土写实派, 主要以王鲁彦、许钦文、许杰为代表;而另一批主要是以废名为代表的乡土抒情派, 这类小说主要是表现底层人物的人性美、人性美, 赞扬原始淳朴的民风民俗, 如他的《竹林的故事》《菱荡》《桥》等作品都鲜明的表现了这一点。从沈从文的创作中, 尤其是以湘西题材为代表的作品:如《边城》《萧萧》《三三》《柏子》等, 我们可以看出他主要是沿着废名乡土抒情小说的道路发展, 以田园诗的格调来描写乡土风情。沈从文自己也说, “自己有时常常觉得有两种笔调写文章, 其一种, 写乡下, 则仿佛有与废名先生相似处。由自己说来, 是受了废名先生的影响。但风致稍稍不同, 因为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 是只有废名先生才能那样经济的。”在沈从文的笔下, 无论是水手、船工还是妓女等都是他关照的对象, 处处洋溢着对健康善良的人性与和谐人际关系的歌颂, 他以诗情画意般的笔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具有牧歌情调的世界。在小说《边城》中就有一个这样美得让人忧愁的世界, 这里有原始古朴的民俗风情:如唱山歌、赛龙舟等;有善良淳朴的乡民:宽厚仁慈的船夫爷爷、勇敢能干的英俊小伙天宝与傩送、纯真可爱的翠翠等;还有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景, 在这个世界里人与自然, 人与淳朴的民风习俗和谐的交织在一起。另外, 在其他的作品《萧萧》《三三》《月下小景》等中也可以看到沈从文对自己乡土的赞美之情。可以说, 沈从文立足于故土湘西, 以优美抒情的笔调, 着力的来表现自己对故土的热爱, 在此处是与废名相通的, 但在精神指向上同时又与二三十年代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写实作家一脉相承。

以鲁迅为代表的乡土写实作家群, 主要是怀着人道主义情怀和启蒙的精神来关照自己的乡土。他们通过对自己故土落后黑暗的部分进行强烈批判, 希望以此来重塑国民性, 启蒙麻木愚昧的人们。同样, 沈从文也是怀着这样强烈的忧患意识来进行自己的文学创作, 但是与乡土写实派表现故乡的视角不同, 沈从文主要是运用优美的抒情手法来赞美故乡的人性美与人情美, 较少的批判与揭露, 让人们通过在城乡对比中来感受乡村自然健康的人性、古朴淳厚的民风习俗, 看到都市的丑恶、人性的异化等, 以此来重建民族品格。如沈从文创作的一系列都市题材作品:《八骏图》《绅士的太太》《都市一妇人》等, 在这些作品中, 作者批判了都市文明的丑恶、对人性的异化, 并且通过这些与其湘西题材的作品形成鲜明对照, 由此来表达自己的文学理想:执着追求爱与美。另外, 从《牛》《丈夫》《长河》等作品中也可以看出, 沈从文流露出的强烈的启蒙意识与人道主义的情怀。可见, 在精神指向上沈从文与乡土写实派是一脉相承的, 只是各自的审美表现不同罢了。

由此,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说沈从文的湘西题材作品既是对乡土文学的发展也是异变。

二、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作为“京派文学”的代表, 沈从文无论是对它的成立, 还是对丰富这一小说流派独特的特色, 抑或是对这一流派在其后的延续与发展, 他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沈从文与“京派文学”的关系, 那么由沈从文和杨振生共同主编的《大公报·文艺副刊》则不得不被谈起。《大公报·文艺副刊》是中国现代最为著名的报纸文艺副刊之一, 它对聚集京派作家群, 推动20世纪30年代北方文坛的发展和文学力量的壮大, 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大公报·文艺副刊》创办初期, 主编是由身为清华大学的教授吴宓担任, 他是学衡派的代表, 思想较为保守并对新文学持有偏见, 因此, 这个副刊实际上并没有凝聚起知识群体的作用。这种情况一直到1933年沈从文和杨振生共同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时才出现了根本性的改观。“沈从文坚持注重文学自身特性和规律作为办刊宗旨。提倡作品的艺术性和创作的严肃性, 既反对游戏、消遣的‘白相文学’, 又反对空有血泪叫喊的纯粹宣传品。沈从文一向主张文艺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 不能够容忍文学与政治、商业结合, 坚持还文学的本色是最重要和最可贵的。”1 (p39) 其后, 萧乾接受主编副刊时把消遣性专栏《小公园》也成功地改造成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纯文学性刊物。他们以自己坚定的文学信念与知识分子应有的宽厚的文人情怀和独到的文学眼光吸引了一大批青年作家, 并推动了他们的以后的成长。在此期间, 如何其芳、李广田、卞之琳、陈梦家等人的优秀诗作, 林徽因的《横影零篇》、萧乾的《蚕》等小说以及李健吾、李长之、沈从文等的评论, 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学评论发表其上。这些为聚集京派作家群起了很大的作用, 也可以说是推动“京派文学”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由此可见, 在“京派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沈从文的贡献相当大的。

此外, 沈从文也丰富了京派的流派特色。第一, 是表现在题材方面。沈从文的创作活动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 数量相当的庞大, 题材涉及的范围也极广。沈从文的创作受了废名很大的影响, 他曾写到“自己有时常常觉得有两种笔调写文章, 其一种, 写乡下, 则仿佛有与废名先生相似处。由自己说来, 是受了废名先生的影响。但风致稍稍不同, 因为用抒情诗的笔调写创作, 是只有废名先生才能那样经济的。”确实, 无论是废名还是在沈从文的笔下的文学世界中, 都有着和谐、诗意的氛围, 其人物也往往具有善良质朴、诚挚热情的美德, 在这一点上他们是相通的。但是, 仔细品味, 其中又有相异之处。废名笔下的世界更多的是一个飘荡着温馨、诗情的理想国, 是一个充满温情色彩的乌托邦世界。如他的《竹林的故事》《菱荡》《桥》等作品都鲜明的表现出了这一点。他所展现的是一个原始淳朴、人性敦厚、充满禅趣的田园景象, 这里有保留完好的、未被现代文明所瓦解的封建宗法制的社会形态。废名主要把目光聚集在乡村中人性的美好, 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 而不刻意去关注之外的世界, 无论外在的世界是光明还是黑暗, 都不会引起人的内在的灵魂冲突。相对来说, 废名的创作内容略显单薄。但就沈从文而言, “使社会的每一面, 每一棱, 皆有一机会在作者笔下写出, 是《雨后》作者的兴味与成就”。“表现出农村及其他去我们都市生活较远的人物姿态与言语, 粗糙的灵魂, 单纯的情欲, 以及在一切有生产关系下形成的苦乐, 《雨后》作者在表现一方面言, 似较冯文炳君为宽而且优。”2 (p259) 在沈从文的笔下, 有对原始生命活力的的赞美的《柏子》《龙朱》, 有对充满“神性”纯洁爱情的赞美的《月下小景》《媚金·豹子·与那羊》, 还有描写封建宗法制度压迫下人的愚昧无知的《萧萧》《丈夫》, 揭示国民党的黑暗残暴统治的《长河》等, 此外, 还有表现都市上流社会的人的病态与异化的《绅士的太太》《八骏图》等。从这可以看出, 沈从文创作题材十分丰富, 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的眼光较之废名的要宽泛深刻的多。同时, 他也在一定程度上, 弥补了废名及其影响下的青年作家题材过于狭窄的缺陷。

第二, 表现在审美境界与艺术趣味方面。作为“京派文学”的先驱废名, 及其在其影响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如王坟、李同愈等, 他们的作品着力表现的是具有牧歌氛围诗意宁静的美, 追求自然和谐, 这在现代小说发展史上是具有一定的文学史意义的。但只停留在对世外桃源世界的描绘, 不追求对社会现实深度的开掘, 不免显得单调与浅薄。与之相比, 沈从文所表现的文学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沈从文的笔下, “不仅有善良, 而且有雄强;不仅有温柔, 而且有泼野;不仅有清丽, 而且有神秘;不仅有单纯, 而且有繁复。”3 (p219) 如《边城》中萧萧的善良温柔, 《龙朱》中的“美丽强壮像狮子, 温和谦顺像小羊”的龙朱, 以及爱的刚烈以致酿成悲剧的《媚金·豹子·与那羊》的男女主人公等, 这些都丰富了沈从文笔下的文学世界。但沈从文并不仅仅满足于此, 他还把目光投向乡村以外的都市世界, 在表现都市社会时, 他带的更多的是鄙夷与讽刺的态度。如在《八骏图》中, 描写了在城市文明压抑下性变态的知识分子, 《绅士的太太》中人与人之间的欺骗与虚伪等。在这里, 沈从文主要通过对都市“丑”的方面的刻画, 来赞颂他笔下的乡村世界。但沈从文又不仅仅停留在一味的赞美自己的“湘西世界”上, 他还关注这个“世界”本身的“常”中的“变”, “宁静中的冲突”。如《丈夫》中描写了一位农民丈夫初时无意识, 但在一次探望为娼的女人中所引起的混合了男性主义的人性的觉悟, 以至于最后把“票子撒到地下去”, 双手捂住脸“像小孩子那样莫名其妙的哭了”。4 (p53) 这里凸显的是, 人物内在灵魂蒙昧与觉醒的冲突。在《边城》中, 横亘在翠翠与傩送爱情之间的“磨坊”, 其实质展现的是物质文明对原始淳朴的湘西世界的冲击。另外, 在《夫妇》《长河》等作品中也展现了在时代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浪潮冲击下, 正在土不崩瓦解的原始纯朴的乡村社会。

第三, 是沈从文小说的抒情化特征。沈从文的小说由于增加了许多散文和诗的要素, 由此创造出了诗意的氛围, 流淌出了浓浓的诗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重视对意境的追求。沈从文擅长通过自然景物和场景氛围的描写来创造意境, 由此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正如意境中“意”与“象”的统一, 在他的作品中, 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存在着, 人与自然和谐交融, 人成为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边城》中, 小说开头对溪水的描写, 营造了诗一般的意境, 为下文翠翠的出现埋下了伏笔。翠翠恬静的性格和她所生长的环境是那样的协调, 周围清澈的溪水、苍翠的竹林孕育了翠翠善良淳朴的天性, 在这里人与自然融为了一体。而在小说的结尾, 作者又用简洁的文字为人营造了一个凄迷感伤的“象外之境”, “可是到了冬天, 那个坍圮了的白塔……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5 (p72) 在这样的艺术世界中, 这样的物景实际上是融入了作者人生经验的主观精神的投射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他的作品如《长河》《三三》等中也处处显露了这样的意境。二是重视小说语言的简练、含蓄的特征。沈从文对中国传统文学抒情特征给与了很好的借鉴与吸收, 他的文字多表现出了“空灵、飘逸、简洁、含蓄”的特征, 具有诗性的灵动与魅力, 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在小说《边城》中, 这样的诗性语言随处可见。“雨后放晴的天气, 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力量。溪边芦苇水杨柳……翠翠感觉着, 望着, 听着, 同时也思索着。”6 (p42)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也许明天回来。”7 (p72) 这样的文字空白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思, 同时也增添了文本的意蕴。

最后, 沈从文对京派文学后期的延续与发展同样功不可没。西南联大出身的汪曾祺是沈从文的传人, 同时它也是“京派文学”在四十年代末的主要代表人物。在创作方面, 汪曾祺主要是在语言、文体和审美取向上深受沈从文的影响。汪曾祺的语言上承受了老师沈从文的美学追求, 淡雅洗练, 深得古典文学的精髓,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诗意美。在文体上, 汪曾祺的小说重气氛与氛围的营造的散文化的结构也是与沈从文的抒情化的小说一脉相承。另外, 在审美取向上, 主要也是着力挖掘人性美, 赞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与沈从文对爱与美的执着追求的审美理想相一致。由于汪曾祺的这些创作特征在四十年代末的作品中表现的不是太明显, 所以这里就不在一一细究。但到了七八十年代, 汪曾祺创作特征与审美追求逐渐地明晰起来, 从《受戒》《大淖纪事》《岁寒三友》等作品中可清晰的看出他在创作中对沈从文的继承与发展。由此可见, 沈从文对“京派文学”的延续与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总之, 从流派的角度考察沈从文对文学史的意义时, 我们要能看到他的承上启下作用, 既要能看到沈从文对“乡土文学”的继承与异变, 又要能看到他对“京派文学”发展与延续所作的贡献。

注释

11.李佳佳.沈从文与大公报文艺副刊[J].新闻大学, 2004 (2) .

22.凌宇编.沈从文作品新编[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1.

33.严家炎.严家炎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

纯文学 篇9

一、“文学小圈圈”的组建策略

“文学小圈圈”的组建需要由选人的“伙伴式圈圈”向选书的“文学小圈圈”过渡。随着学生阅读内容的深入、年级的升高, 须从同读一本书向同读一类书提升, 从班级“小圈圈”导向班际“大圈圈”。

1.从“伙伴式圈圈”到“文学小圈圈”

“文学小圈圈”打破了传统上“按阅读能力分组”的方法, 按照学生所选书籍类型进行组合, 以4人到8人为宜。事实上, 在“文学小圈圈”组建初期, 学生考虑更多的往往不是喜欢阅读哪本书, 而是自己的好朋友挑选了什么书。他们觉得与自己喜欢的同学组建成“伙伴式圈圈”一起阅读、讨论, 更能激发并维持自己的阅读兴趣。此时,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选择, 让学生由选人的“伙伴式圈圈”慢慢地向选书的“文学小圈圈”过渡。“文学小圈圈”是一个协同探究和阅读的团体。圈圈成员先是独立阅读, 然后再相互分享对文本阅读的感受, 接着共同确定探究的议题, 进行深入的探讨性阅读。“独立阅读”与“阅读分享”这两个基本环节, 既尊重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感受与体验, 又实现了多元解读的互补与共享。

2.从同读一本书到同读一类书

选择相同的书籍, 阅读共同的内容是维系“文学小圈圈”命脉的关键所在。起初, 圈圈成员因为选择同一本书组合在一起。他们共同制订阅读计划, 分配研讨角色, 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合作分享。随着阅读内容的深入、年级的升高, 学生的阅读喜好渐趋明显, 对作品类型的选择也趋于相对成熟和稳定。此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由同一本书的阅读组合变为同一类书的圈圈阅读, 可以是同一作家的系列作品阅读圈, 如阅读西顿动物小说组成的“文学小圈圈”、也可以是同一类文学体裁的作品阅读圈, 如阅读校园侦探小说组成的“文学小圈圈”。在独立阅读的基础上就同一类的书籍进行分享、交流, 从多元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 习得阅读方法, 感受文本意义, 以此推进阅读由个别向类型、由个体向群体、由浅层次向深层次转型, 使阅读变成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

3.从班级“小圈圈”到班际“大圈圈”

“文学小圈圈”的运行初期是以班级为单位, 班内学生根据选书情况组建阅读圈。由于“文学小圈圈”强调学生个体在对作品个性赏析基础上的阅读与分享, 因此, 特别需要圈圈成员之间的多元组合与互补, 以此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 拓宽学生的赏析视角。所以, 待“文学小圈圈”运行比较正常后, 尤其到了中高年级, 教师可引导学生打破班级“小圈圈”的限定, 组建班际间的“大圈圈”。所谓“大圈圈”并非仅仅指人数的多寡, 还指组圈人员所涉及的范围, 此时的“大圈圈”可以是围绕同一本书的同个年级或多个年级之间学生的圈圈组合, 也可以是围绕同一作家系列作品的同个年级或多个年级之间学生的圈圈组合。班际“大圈圈”使得更多陌生的面孔因为相同的阅读爱好而组合在一起,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热情。

二、提升文学阅读品质的有效对策

“文学小圈圈”通过多种策略提升学生的课外阅读品质, 主要策略有如下几种:

1.独立阅读, 强化自主体验

独立阅读的理念落实在“文学小圈圈”中, 即是学生自主选择阅读书籍、自主制订阅读计划、自行编写研讨题目。

1) 自主选择阅读书籍

“文学小圈圈”改变了以往课外阅读中学生选择权被剥夺的状况, 让每个学生自主选择作品, 把阅读真正地建立在学生的兴趣与需求之上。为确保学生所选的书籍具有一定的可读价值, 教师可举办小型书展, 让学生自行携带感兴趣的书籍参加, 利用书展与同学交换及分享。教师也可将适宜的书介绍给学生。师生经过交流、讨论后可确定难度适宜的“推荐书单”。学生可根据书单查看作品, 选定自己所要阅读的书目。最后, 选择相同书籍的学生组建成“文学小圈圈”。将选书自主权归还给学生, 除了尊重学生个体外, 也将权利及责任进行分摊, 提早训练了学生的阅读意识, 为学生将来进行更独立、有效的阅读做好准备。

2) 自主制订阅读计划

推行“文学小圈圈”的最终目的, 是为了造就更多具有独立性和自发性精神的终身阅读的爱书人。因此, “文学小圈圈”组建以后, 圈圈成员须自行讨论制订阅读计划, 如确定阅读时间, 安排聚会、研讨次数, 商定每次聚会、研讨前的阅读内容, 分配各自的研讨角色, 以保证文学圈阅读活动顺利进行。通过制订阅读计划明确可预见的阅读进度, 明确圈圈成员各自担当的权利和义务, 使“文学小圈圈”得以正常、有序地推进。

3) 自行编写研讨题目

“学生自行编写研讨题目”是“文学小圈圈”一项特有的活动, 是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意识的有效形式。学生自行编写研讨题目大体经历如下几个阶段:圈圈成员自己找重点、提出问题;自己设定讨论程序;用笔记或图画引导阅读及讨论内容。这样, 教师把提问题的主导权归还给学生, 即通过教师“强制要求”学生自行编写讨论问题的方式, 把学生的阅读层次推向另一个更具挑战性的高度。学生在设计研讨题目的过程中, 必然需要反复地阅读原文, 这不只是在训练他们自发性阅读的能力, 更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独立思考和深层理解能力。

2.角色研讨, 促进能力提升

如果说独立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心灵碰撞, 那么, 角色研讨则是学生与同伴之间多样视角的思维撞击。在学生个体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文学小圈圈”通过组织学生分工合作扮演不同的角色来参与讨论, 以多元的方法及视角去分析文学作品。

1) 正确定位角色

在自读准备阶段, “文学小圈圈”每位成员都要认真、独立地阅读所选作品, 然后结合自身特点, 选择能够胜任或希望尝试的角色。学生在完成“自读日志”的基础上, 选择性地完成相应的“角色日志”。一般来讲, “文学小圈圈”的每位成员要扮演四个关键角色:研讨小主持 (负责主持“文学小圈圈”讨论全过程;准备系列开放的问题, 引导成员就整个文本进行交流, 而不过分关注细节) 、朗诵小广播 (负责把书中有意义的句段挑选出来朗诵、欣赏) 、追踪小记者 (负责用流程表或简笔画形式呈现故事发展情节、时空背景等) 、连结小天使 (负责把故事内容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链接, 找出关联性) , 和四个补充角色:词汇小灵通、摘要小神童、预测小专家、文本小神探。这些研讨角色造就了“文学小圈圈”的两大特色:一是研讨会的成员必须各司其职, 以分工合作来共同解读作品;二是每个学生在每次研讨中都必须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 用多元的方法及视角去分析文学作品。

2) 开展角色研讨

定期交流、进行角色研讨是“文学小圈圈”得以正常运行的引擎, 也是检验和促进学生阅读的助推剂。“文学小圈圈”中的角色研讨强调的是有序交流, 注重的是“补充、修改、质疑”。如阅读《强盗》后开展“文学小圈圈”的角色研讨活动, 研讨小主持作为阅读聚会的主持者, 通过“请‘追踪小记者’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请‘词汇小灵通’谈谈发现的重点词句”、“请‘预测小专家’谈谈故事接下去会怎样发展”、“请‘朗诵小广播’为大家朗读精彩句段”等形式来组织话题。通过有序引导、深入研讨的方式, 发散圈圈成员的思维。“文学小圈圈”其他成员通过“我有补充……”“我选了另一个词……”等形式从各自角色出发展开讨论。“角色扮演”和“积极对话”的形式使得“阅读分享”的过程更具吸引力, 让学生成为快乐的阅读者。

3) 轮换研讨角色

在“文学小圈圈”活动初期, 可将各个角色固定一个月左右, 每周组织一次研讨。这样有助于学生对角色责任形成较明确的认识, 有效地扮演角色, 熟悉“文学小圈圈”的运行模式, 保证研讨的高质量。待到学生对第一角色明晰, “文学小圈圈”运转自如时, 可采取一周轮换一次的研讨形式。其目的在于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尝试不同的角色, 都能从不同的角度赏析文学作品, 得到不同的认识。同时, 角色轮换也使小组成员懂得聆听多种讨论与观点, 意识到要对自己所学的东西负责, 促进角色间的相互尊重。

3.个性创作, 增强阅读内驱

经历角色研讨的阅读分享之后, “文学小圈圈”会再次回归到个体阅读。不同的是, 此时的个体阅读是多元赏析阅读后的再发现和再提升, 是阅读深化后的具有个性的演绎。

1) 阅读的二次发现

经历“文学小圈圈”聚会、研讨后的学生, 不会停留于阅读的表面, 而是走进了作品的更深处, 学会了质疑和思考。如圈圈成员阅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讨论“地坛给了作者什么启发”后, 学生相互启发, 有了新的发现:有的学生认为, 地坛“让作者感受到时间的永恒魅力, 时间的永恒和历史的沧桑衬托出个人遭遇的微不足道, 它使得一切痛苦都失去了分量而又从反面使一个不幸的人得到解脱”;还有学生说“既然谁也摆脱不了一死, 所以一切追求都失去了意义。可是, 一切的消极颓废不是同样也失去了意义吗?上帝留给我们的, 只有好好地活着”。没有深度地阅读, 没有深入地思考是绝对领悟不到这样的层面的。

2) 表达的吸收内化

独立阅读的过程是学生浸润作品, 吸收、内化语言的过程;聚会、研讨的过程是学生提炼作品语言表达特色的过程。在阅读萧红的作品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被其语言特色所浸润, 并在不知不觉中吸收、内化, 写起文章来竟也有了几分神似。如一位学生读了《呼兰河传》后写的书评片段:呼兰河小城中的人都是些甘愿做传统思想的奴隶的人, 但这些人同时又在抱怨自己的生活, 所有的人都得按照“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 萧红写作《呼兰河传》时的心境也是寂寞的, 然而呼兰小城那死板的生活、死板的人们更是寂寞的……

3) 展演的个性创意

“文学小圈圈”借展演来实现交流与分享, 展演形式有小短剧、诗歌朗诵和海报评比。个性化的展演, 一方面是将静态的阅读过程, 以立体、动态的活动方式呈现, 另一方面, 圈圈成员在展演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影响, 深化了对作品的理解, 激发了个性创作的欲望。自编、自导、自演作品的“读者剧场”, 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展演方式。圈圈成员先将所阅读的作品改编成剧本形态, 然后以朗诵者的身份, 手持剧本, 在“观众”面前以声音与表情相结合的形式呈现剧本内涵。表演时不需要刻意装扮, 也不需要过多的舞台装饰, “观众”主要通过想象剧本内涵、聆听朗读者的诵读、观看朗读者的表情, 来欣赏文学剧场的表演。丰富多彩的演示展现了“文学小圈圈”的共同阅读成果, 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望, 使阅读走向更深层次, 成为学生一种内化的自觉行为。看似业已结束的“文学小圈圈”阅读, 恰恰成为下一轮圈圈活动的开始。

“文学小圈圈”将零散、松懈的个体阅读组建在一起, 保障了阅读的有序、高效, 增强了学生的阅读内驱力。而从个体到群体再回归个体的阅读策略引导, 梯度地推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 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文学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刘淼, 金艳峰.文学圈——阅读教学方式的变革[J].语文建设, 2006 (8) :45-47.

新生代文学与中国文学传统 篇10

说到新生代, 在当代中国, 一般指的是“文化大革命”以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出生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他们成长的年代正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年代。所以比起他们的前辈来, 他们对于西方文化 (尤其是西方的“现代派”文化) 更加熟悉。他们受到尼采、佛洛伊德、萨特的影响, 常常以“反传统”作为自己的旗帜, 想通过写出不同于传统文学的作品显示他们的存在价值。事实上, 他们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已经写出了与他们的前辈很不一样的作品。但是, 就像德国思想家雅斯贝斯 (K·Jaspers) 曾经指出的那样:“不同的道路全被试探过。” (1) 后来的人们绞尽脑汁的种种创新之论, 其实常常只不过是传统在新的历史时期产生的回声。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反传统”的思潮其实也源远流长。汉代思想家王充就在他的《论衡》一书中发现了孔夫子和孟子思想中自相矛盾之处, 他的《问孔》《刺孟》两篇文章因此非常有名。魏晋时期, “狂狷”的风度在文化人中也非常流行 (所谓“狂”, 指的是蔑视世俗、目中无人;所谓“狷”, 指的是超凡脱俗、有所不为) , 他们隐居起来, 酗酒, 写诗, 以逃避现实, 对后来的许多文人影响很大。还有禅宗, 一种中国化了的佛教信仰, 一种非常神秘的思维方式, 认为“我心即佛”, 就是以自我为核心嘛!还有, 宋代有一位非常有名的诗人, 也是政治家, 叫王安石, 为了推动改革, 也说出了“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的名言 (所谓“祖宗不足法”, 说的是前人制定的法规制度如果不适应当前的需要, 就必须修改甚至废除, 而不能盲目继承、效法;所谓“人言不足恤”, 意思是改革就不能顾及流言蜚语, 而应该勇往直前) 。还有明代学者李贽, 一直反对虚伪的礼教, 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他痛斥“儒者之学全无头脑”, 思想相当开放。到了清代, 思想家戴震也直斥过“后儒以理杀人”, 也就是指后来的儒家以“理学”禁锢人性, 等于杀人。另一位思想家、革命家章太炎也非常欣赏佛教, 因为“佛教最恨君权”、“佛教最重平等”, 体现了他对于君权的反对、对于平等的追求。到了“五四”, 鲁迅那一代人“反传统”的主张更是影响深远。连毛泽东也深受他的影响。所以,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 一直就有“反传统”的声音。从这个角度看, 当代青年“反传统”的呼声其实也是历史上那些“异端”思想的延续。有了这样的“异端”, 文化才显得有活力。

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个方面, 就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 那就是虽然为了科举, 青年学子必须熟悉那些“经书” (所谓“四书五经”) , 可是大家真正喜欢的, 还是那些有趣的小说, 例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等。这些小说或者写乱世中的打打杀杀, 或者写男女爱情, 常常和“经书”中提倡的正统观念不一样。但是, 大家知道, 它们却是中国小说的“经典”。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这些与“经书”很不一样的小说“经典”在中国也家喻户晓, 而且受到的欢迎远远超过了那些“经书”。这说明了什么?至少可以说明中国人其实对于人生是有特别的认识的, 说明人们对于与正统不一致的“异端”是非常感兴趣的。中国文化其实非常具有人情味、非常具有叛逆色彩的一面。

所以, 许多青年作家是非常喜欢那些“异端”的“经典”的。例如出生于1963年的苏童。大家看过根据他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吧。他一方面非常喜欢美国作家塞林格 (J·D·Salinger) 、海明威 (E·H em ingway) 、菲茨杰拉德 (F·S·Fitzgerald) 、福克纳 (W.Faulkner) 的小说, 也谈到过中国古典小说《红楼梦》以及“三言二拍” (明朝写世俗生活的三部短篇小说集:《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简称“三言”;“二拍”指的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也是两部描写明代社会生活的小说集) 对他的启发。他说:“它们虽然有些模式化, 但人物描写上那种语言的简洁细致, 当你把它拿过来作一些转换的时候, 你会体会到一种乐趣, 你知道了如何用最少最简洁的语言挑出人物性格中深藏的东西。” (2) 在当代, 苏童是“新生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枫杨树故乡”系列小说中弥漫着怀旧的情绪, 使人联想到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系列小说。他的“香椿树街”系列小说对少年时代的凭吊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美国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和《了不起的盖茨比》。但是, 他特别善于写旧时代的氛围、讲述旧家庭的悲剧, 特别是那些女性的悲剧, 这就显示了他与《红楼梦》的精神联系。《大红灯笼高高挂》是根据他的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小说写几个妻妾之间的生死斗争, 写得很阴森可怕。但是小说中关于紫藤、深井、秋雨的描写又浮现出具有古典意味的奇特诗意。在他的另一部小说《红粉》中, 对于妓女复杂心绪的刻画也和《妻妾成群》中对女性心理的刻画一样, 都使人能够感受到《红楼梦》中某些女子的影子。苏童因此成为当代最擅长刻画女性心理的作家之一。

在新生代作家中, 喜欢《红楼梦》的, 当然不止苏童一人。出生于1964年的女作家迟子建很善于讲述乡土故事。她擅长表现东北大兴安岭山区浪漫的童心、神奇的感觉, 还有迷离的梦境。她的小说《北极村童话》《原始风景》《逆行精灵》都因此富有如梦如烟的文学魅力。她也说过:“我喜欢《红楼梦》中的‘太虚幻境’, 喜欢《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临终时口中衔米致使七星不坠、敌方不敢贸然出兵的描写, 喜欢《西游记》中那个能够上天入地的孙悟空。” (3) 由此可见, 她喜欢的是古典小说中具有浪漫气息和神秘意境的场景。在这一点上, 她和苏童有些不一样。苏童注重的, 是《红楼梦》的语言特色和女性形象。迟子建喜欢的, 则是《红楼梦》中的神秘感。她的这一审美旨趣与她的东北文化背景显然有密切的关联。东北是一块神奇的土地。那里的林海雪原为文学的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那里的作家的神奇感觉、浪漫想象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还有出生于1970年的女作家魏微。在她的记忆中, 《红楼梦》《水浒传》是与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以及萧红 (1930年代的一位很有才华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呼兰河传》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和童趣) , 还有张爱玲的小说一样能使她“翻来覆去地读”的“文学的教科书”。 (4) 魏微的长篇小说《流年》 (又名《一个人的微湖闸》) 是一部怀旧之作。她以淡淡的诗意生动描绘了“文革”中一处远离了喧嚣的“世外桃源”, 展现了那里的平凡日常生活, 同时也就显示了她从《红楼梦》那里学来的功夫———在日常琐事的描写中显示出人性的复杂与世事的沧桑。而且, 小说对于童年生活的感伤回忆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萧红的《呼兰河传》。

《红楼梦》, 是一部给予了许多中国作家以灵感与智慧的文学经典。一代又一代作家从《红楼梦》中吸取了丰富的创作灵感。

这样, 我们就看到了新生代作家与传统的又一种联系。显然, 他们对传统的“经书”没什么兴趣, 而对传统的小说经典非常喜欢。而且, 他们读那些小说经典, 也显示了他们对于那些小说的新认识:他们显然不太在意那些小说的“思想意义”、“教育意义”, 而更注重那些小说的语言、氛围。他们的阅读因此显得很有个性。

现在, 让我们来看看新生代作家对于历史故事的改写。大家知道, 中国有悠久的历史。中国的许多小说、诗歌、戏剧, 还有典故, 还有当代的许多电影、电视剧, 都与历史故事密切相关。《三国演义》《水浒传》就都是根据真实的历史写成的文学名著。《西游记》中的唐僧在历史上也真有其人。中国人喜欢历史, 也善于从历史故事中获得人生的启迪。这一传统, 在新生代作家这儿, 也得到了延续。有趣的是, 有的青年作家在写历史故事时, 有意在其中融进了“反传统”的主题。出生于1968年的李冯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代表。他是张艺谋的电影《英雄》和《十面埋伏》的编剧。《英雄》和《十面埋伏》那样的武侠电影大家都很熟悉了吧!在中国, 许多青少年都非常喜欢武侠小说和武侠电视剧。这就可以说明当代青年与传统的联系吧!因为中国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 其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侠义”思想。李冯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孔子》。大家知道, 孔夫子是中国的圣人。他提倡“仁爱”, 和西方的“博爱”思想差不多。他其实是很有人情味的一个思想家、教育家。中国历史上许多帝王也非常尊敬他, 因为他提倡对于帝王要忠诚。所以, 他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在李冯看来, “孔子当然是伟大的, 可他当时确实只是想当一名一流政客, 他自感怀才不遇, 但又因不能怨天尤人不好发作起来, 哪里想到那些笔记虫后来给他弄出了一本《论语》。他改变我们的文化有点歪打正着。……他的某些真正的气质被后来的人们忽略或者抹杀了”。当年, 孔子曾经周游列国, 向那些帝王们推销自己的政治思想。这说明他有治理天下的抱负。只是当时的帝王们对他的政治学说不感兴趣, 所以, 他到处推销, 却到处碰壁。李冯因此想写出孔子周游列国中“非常荒唐, 又非常执着”的一面, 并努力将这种精神状态写出某种哲理的意味来:“每一种对梦想的追逐, 给人的感觉未尝不是这样?” (5) 这样就体现出新生代作家不再相信圣人的神话、努力解构神话的叛逆激情, 另一方面也写出了历史的复杂、人生的难以预料。小说写孔子的“疯”劲儿, “他声称他不想做官, 可一年内却连升了三级”;“每到富有诱惑力的时刻, 他常常就免不了昏了头”。还写孔子在四处碰壁后的困惑:“命里注定了我的理想将一无所成。”更深刻的是, 写了孔子的弟子对老师及其学说的怀疑:“难道, 仁爱之中就必须剔除掉任何私人的欲望吗?”“我们都需要爱, 但不是老师所谈的博大的仁爱, 而是个人的、目的明确的狭小的爱。”“越走, 我越感到不理解我的老师。以他的才能, 他本应该成为一位诗人、音乐大师或纯粹的学者, 但他奔走多年的目的却不过是想从政。”“我们想介入世俗, 反而抛离了世俗, 沦为了旅行家或流浪汉。”“我们的老师……虽然具备了多种人生的美德, 却仍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失败之神。……在他身上蕴藏着的巨大的反差与不幸使我的同伴们感到害怕, 他们都情不自禁地想要逃离。”这样, 李冯就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内心活动写出了孔子为人的世俗性与矛盾性。这样的刻画既有历史事实为依据, 又体现了新生代重新审视传统的批判意识和从真实的历史中发现荒唐悖论的现代感。这样的重新审视使我们很容易想到王充的“问孔”冲动。

历史是值得怀疑的。历史是可以改写的。重要的是, 怎样从怀疑与改写中体现出新的人生发现?在这方面, 李冯的《孔子》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从历史的事实中发掘出对于历史与人生的新思考, 这也可以证明历史是可以常写常新的。

最后, 让我们来看看新生代作家对“国民性”的重新认识。所谓“国民性”, 指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英国人讲究“绅士风度”, “绅士风度”就是英国的民族特色。法国人喜欢“骑士风度”, “骑士风度”就体现了法国人的浪漫追求。日本人崇尚“武士道”, “武士道”就是日本民族的精神标记。德国呢?德国人因为严谨而闻名于世, 所以德国的科学和哲学都非常发达。但是德国人其实也有浪漫的一面。德国出过许多伟大的音乐家, 就可以表明这一点。所以, “国民性”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一个人, 常常有复杂的性格。一个民族的品格就更是如此了。

说到中国的“国民性”, 什么是中国的“国民性”?中国人喜欢世俗生活, 喜欢享受人生。所以, 我觉得中国的“国民性”标记是“名士风度”。但是, 由于中国在一百多年以前政治腐败, 导致了外国势力的入侵、社会动荡, 也引起了许多中国知识分子的忧虑。所以, 他们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主张。鲁迅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他的小说《阿Q正传》写中国百姓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 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经典。但是, 中国百姓显然不只有愚昧、麻木、自欺欺人的品格。中国现代革命有那么多百姓的参与, 就表明中国的“国民性”其实非常复杂。中国历史上爆发过许多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就可以表明:中国人一直就有反抗压迫的传统。还有, 中国人善于经商, 也表明中国人很有头脑, 很灵活、很精明。

到了新生代作家这里, 如何认识“国民性”的复杂也考验着他们的眼光。出生于1960年的余华就比较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他的小说《活着》通过一个人的坎坷一生, 表达了对于生命、苦难、底层意义的豁达理解:福贵年轻时非常放荡, 因为赌博败光了家财, 气死了亲爹, 才决心重新做人。后来, 他又经历了被军队抓去当兵的磨难和一系列政治灾难, 经历了痛失爱女、爱子、老婆、外孙的灾难, “心里苦得连叹息都没有了”。他的一生, 成为底层社会许多饱经苦难的可怜人生的一个缩影。他因为经历了太多的苦难而麻木了。值得注意的是, 作家在讲述那些苦难时, 没有像鲁迅那样去批评麻木, 而是在接连不断的灾难中去揭示生命的韧性。福贵因为赌博败了家, 却也因此才在革命中幸免于被打倒的厄运, 可以说是“因祸得福”。而那位在赌场上赢了福贵的龙二则“因福得祸”, 解放后被划为恶霸地主, 被枪毙前喊的那句“福贵, 我是替你去死啊”, 道出了命运无常、祸福无常的命运玄机!另一方面, 福贵败家以后, 他的母亲安慰他:“人只要活得高兴, 穷也不怕。”他的老婆在他逃过了战乱以后也安慰他:“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 也就不在乎什么福份了”, 都体现了底层人民在饱经灾祸以后的淡定与豁达。在中国, “好死不如赖活着”、“留得青山在, 不愁没柴烧”、“听天由命”、“知足常乐”的生命观念广为人知, 既是中国人经历了太多苦难的感慨, 也何尝不是豁达、坚韧意志的体现!鲁迅当年批判阿Q的愚昧、麻木、自欺欺人, 表现了他希望中国百姓觉悟的启蒙思想。但是底层百姓的“不争”其实常常未必是出于麻木与蒙昧, 而是力不从心。虽然, 也曾有无数底层人勇敢地投入到了一次次反抗苦难、改变命运的起义中, 但起义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实现“均贫富”的梦想。起义的烈火燃烧过后, 一部分人的命运得到了改变。但层出不穷的社会问题 (包括贫富差别、等级差别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依然存在。底层依然存在。于是, 剩下的问题是:底层人如何面对难以回避的苦难?《活着》在写出了底层人逆来顺受的窝囊的同时也写出了对于“国民性”的新认识:在窝囊中, 有没有坚忍的意味?在看似麻木的生存状态中, 有没有对于苦难的达观理解?也许, “窝囊”与“坚忍”、“麻木”与“达观”之间的差异, 褒贬之间的区别, 是十分明显的。可是在实际生活中, 却常常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混沌状态。《活着》写出了这样的状态, 显示了作家对于底层和“国民性”的独到理解, 无奈中透出感慨, 富于深刻而博大的人道主义情感。余华因此而表达了对于民间传统的理解与感慨。余华在《活着》的韩文版自序中写道:“这部作品的题目叫《活着》……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 也不是来自于进攻, 而是忍受, 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 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还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 就像中国的一句成语:千钧一发。让一根头发去承受三万斤的重压, 它没有断。我相信, 《活着》还讲述了眼泪的广阔和丰富;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当然, 《活着》也讲述了我们中国人这几十年是如何熬过来的。” (6)

他还写过一部长篇小说《许三观卖血记》。小说开始写一个叫许三观的穷人靠卖血为生。一个人沦落到靠卖血为生, 他情感的麻木可想而知。后来, 靠卖血为生的许三观娶“油条西施” (一个炸油条的女人) 许玉兰为妻, 并生下了儿子一乐。可因为邻居议论一乐长得像许玉兰的前男友何小勇而暴怒, 为自己“白养了一乐九年”而愤怒。他憎恨何小勇, 并为此而折磨许玉兰。他甚至也去勾搭了一个女人, 以报复许玉兰的曾经失身。然而, 当一乐因为惹祸而急需还债时, 许三观还是去卖血了。他感动了许玉兰:“为了我们这个家, 是命都不要了……”为了给儿子治病, 他不顾自己的身体虚弱, 不顾卖一次血要休息三个月的常识, 频频卖血, 一直到晕倒在地。他的决心是:“就是把命卖掉了, 我也要去卖血。”一个为了儿子不惜牺牲自己的父亲, 当然是伟大的。于是, 许三观这个靠卖血为生的普通百姓, 就在小说的最后显示出了伟大的人格。余华就这样表达了自己对“国民性”的深刻理解:麻木与坚韧可以水乳交融, 目光短浅可以与良心、责任感难分难解。这样的发现就明显不同于鲁迅的愤世情绪了。然而, 余华其实是深受过鲁迅的影响的。他写过一篇文章:《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其中就表达了他“热爱鲁迅”、受鲁迅影响的体会。他写道:“鲁迅……是我们文学世界里思维清晰和思维敏捷的象征……是文学里令人战栗的白昼”, “他的叙述在抵达现实时是如此迅猛, 就像子弹穿越了身体, 而不是留在了身体里。” (7) 不过, 余华没有停留在鲁迅的身后。他以《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表达了他对底层民众生存状态的深刻理解。这样, 他就显示了超越鲁迅的追求:在他的这两部作品中, 没有“改造国民性”的意义。取而代之的, 是对“国民性”的复杂意蕴的深刻理解。余华是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这种影响与他对于“国民性”的新认识也许是很有关系的。因为, 文学只有表达了对于民族的新认识、新发现, 才会富有博大的力量。

通过对上面这些作家作品的介绍, 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它使每一代人都绕不过去, 使每一代人都力图对它的博大精深作出富有新意的评说。而它本身也在这不断的评说中不断显示出新的意义, 并不断发展、壮大。

我就讲到这里吧。谢谢大家!

参考文献

[1]《人的历史》, 引自田汝康、金重远:《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第39页。

[2]林舟:《永远的寻找——苏童访谈录》, 《花城》1996年第1期。

[3]《小说的气味》,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第160页。

[4]《写作十年》, 林建法、徐连源主编:《中国当代作家面面观·寻找文学的魂灵》, 春风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 第438—439页。

[5]《迷失中的追寻——李冯访谈录》, 见张钧:《小说的立场——新生代作家访谈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第226—227页。

[6]余华:《<活着>韩文版前言》, 《余华》,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第446-447页。

上一篇:一体化实验教学下一篇:电力断路器的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