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2024-07-10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精选十篇)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1

促进“国际文化理解”从根本目的上看就是要寻求人与人、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总体性和谐持续发展。而和谐、合作、共存与共生的意识在人类历史上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追求、崇尚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历史文化的精神之一。因而历史教学是促进“国际文化理解” 教育的最好的“平台”和“信使”;平时的课堂教学就是最好的机会, 只要教师抓住点滴不断渗透和引导, 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作用, 在学生的全球视野扩大和国际意识增强的同时, 对“国际文化理解”的能力也潜移默化地加强了。

一、感叹历史, 反思“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紧迫性

人类进入21世纪后, 经济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 政治多极化趋势持续发展, 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但与此同时人类又面临着众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第一类是人类社会对自然认识不足而难以抗拒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 包括流行疾病的威胁和地质灾害, 如登革热、SARS、禽流感、猪流感、艾滋病、地震、海啸、洪水等;第二类是人类自身 (疏忽或故意) 对社会造成的威胁, 包括对人身财产安全以及经济社会稳定的威胁, 如跨国犯罪、毒品走私、恐怖主义、金融危机等威胁;第三类是人类利用自然不当而造成的威胁, 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威胁。 而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影响是跨国性的, 这就需要国际合作才能彻底解决。但狭隘的民族主义、大国沙文主义、民族利己主义却没有随着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而偃旗息鼓, 且大有加强之势, 限制了全球合作, 阻碍着人类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真正的爱国必须基于人类文明的理性。人民作家世纪老人巴金说过:“唯有不忘过去, 才能做未来的主人。” 为此, 在教学中巧妙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使历史与现实互动, 站在历史的高度上深刻评价现实, 在现实的氛围中品味历史, 达到历史教育的“经世致用”的目的。

人类要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具有全球胸怀与视野的“世界公民”。 而社会学科的宗旨在于“帮助青年人——一个相互依存世界中的、多元化的民主社会的公民——提高为公共利益明达而理性地决策的能力”。[3] 由此可见“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紧迫性。况且历史教育担负着公民个体的健康成长和整个民族和国家的振兴繁荣之责任。古人有“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和“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之说, 今天作为负责任的“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应该何去何从呢?新课标强调:“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 要特别注意其心理体验、情感震撼。”[4] 因而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开展一些历史与现实互动的教学活动, 从书本中走出去, 到现实中去具体感受“国际文化理解”理念的重要性和现实性。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 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 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总之, 教师应该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提炼, “使之更加贴近课程标准、贴近教材内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历史课程三维目标”[5] , “倡导有生命的历史教育”[6] 。激活、捕捉和运用动态生成性资源, 使学生在课堂上用自己的脑子思考, 用自己的眼睛看, 用自己的耳朵听, 用自己的嘴说话, 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 在保护了学生探索和质疑的精神同时使学生拥有了博爱之心。使历史教学以一种生命有机体的形式, 从无序的波动走向动态的有序, 从传经授道的讲坛变为心灵共享的学堂。

二、感悟历史, 洞悉 “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现实性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 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7] 而“教学活动就是一种生活, 就是一种选择并对其后果加以承担和接受的过程。同时, 这种过程也是人生境界的达成过程, 使教学活动的主体都在人生上实现超越。”[8] 因此要尽量使教学过程成为他们面对现实、联系现实、筹划未来、规划前程的平台, 为未来人生奠基。而“国际理解教育的实质, 主要是养成国民的宽容和尊重态度, 以及与别国沟通协商和共同行动的能力。只要将‘宽容’‘尊重’‘协商’和‘共同行动’落实在熟稔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技能、共同缔造世界和平、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念方面, 我们就不能不借助历史知识以及历史视野, 并由此获得一个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意识与观念。”[9] 可见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现实目标性和在感悟历史中洞悉“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现实方向性正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当今全球化和地区一体化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作为新世纪新时代的历史教学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 那么历史教学中如何适应如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就成为当今历史教育的重要课题。就历史学科而言, 主要是通过反思人类过去的行为及其影响, 总结经验教训, 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借鉴, 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

虽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把战争推到了能毁灭人类文明的极限, 但硝烟还在燃烧, 局部战争还在继续。据统计:“冷战结束至今, 全球范围内武装冲突的发生频率远远高于冷战时期, 据统计, 1945至1989年间, 全球累计发生武装冲突247起, 年均5.5起, 其中重大武装冲突135起, 占冲突总数的55%。而1990至2006年的17年间, 全球发生武装冲突已达214起, 年均12.6起, 其中重大武装冲突90起, 占冲突总数的42%, 年约5.3起的发生频率为冷战时期的1.8倍。”[10] 此外, “全球化导致了或加大了诸如新发和复发传染病, 各种各样的非传染病以及环境变化等跨国健康风险。”[11] 传染病的全球传播对个人安全、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都构成威胁。“据联合国2001年统计, 在过去的30年间, 最不发达国家的数量从25个增加到49个;世界绝对贫困人口从5年前的10亿增加到12亿;工业化国家与30个最穷国家的人均收入相差至少70倍;世界上3个最富有的人的财富, 超过60个穷国国民生产总值之和”。[12] 由此可见, 人类的生存面临着艰巨的挑战。

察古知今, 鉴往未来。国家颁布相关教育文件也做出明确的阐述和要求:“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13] “通过历史学习, 使学生增强历史意识, 汲取历史智慧, 开阔视野, 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14] 这些阐述和要求为历史教育提供了指针和方向, 那么如何从历史的角度解读和平和发展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成为历史教学的新任务新目标。

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国际文化理解”教育的内容, 特别要注重挖掘教材中“隐性”的“国际文化理解”教育因素。拨开表象, 挖掘实质, 做到历史知识教学、国际文化知识教学和“国际文化理解”教育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 培养学生的国际文明意识。为此, 在学习“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人教版) 中的“第六单元和平与发展”这一章节后我们开设了一节讨论课。围绕着“和平主题”讨论。我鼓励学生们结合教材内容联系所知得出自己的讨论主题。经过讨论和思考后提出两个次要主题: (1) 阻碍和平的因素; (2) 如何促进世界和平?我对学生们总结出的讨论主题给予很高的评价 (每个学生的脸上都洋溢着自豪的微笑) , 我顺势引导他们彼此相互合作自成一组有选择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他们组织好自己的小组兴高采烈地研讨起来, 还时不时地向我请教, 每个小组学生都各抒己见, 积极阐述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并加以讨论综合。急于求知勇于探索的场面很令我感动!在他们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就讨论主题给出了很好的归纳和阐述, 虽然有不尽完美之处, 但对他们来说, 是一次锻炼一次收获, 一次尝试一次启迪。其深远意义还远非如此。

就“阻碍和平的因素”他们给出了精练、有史有论的感慨陈词:冲突几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伴生物。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危害性破坏性自不必说, 就冷战结束后以来, 就让我们触目惊心不寒而栗的小规模局部战争不断, 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还有战争之后的难以稳定的动荡局面, 本·拉登、塔利班仍在活动, 恐怖主义更加猖獗有恃无恐。印度版的“9·11”和西班牙版的“9·11”与美国“9·11”几乎同出一辙, 为什么越反恐怖主义越猖獗?还有历史遗留问题新翻版:巴以冲突不断, 北约东扩、欧盟东扩都激化了俄美矛盾和俄欧矛盾。索马里海盗问题愈演愈烈, 大有“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之势, 索马里海域确实成为令人头痛的“百慕大三角”和“恐怖地带”。虽然和平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流, 但这些阻碍和平发展的因素不能忽略, 大有星星之火可燎原之势。这个小组的旁征博引, 语言锐利阐述深刻, 我和同学们给予充分肯定和热烈的掌声。

就“如何促进和平?”第二组的学生从现象看本质, 从多角度高瞻远瞩地归纳: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但多年存在还阴魂不散的旧秩序仍然左右着国际秩序的发展, 怎么办?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好!但要从根本解决就要充分发展全球经济, 改变全球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加强南北合作、南南合作, 增强制约强权政治霸权主义的约束力量。此外, 还需要合作, 化干戈为玉帛,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如中国倡导的“六方会谈”, 世界各国为维护环境保护而签订的《京都议定书》, 总之, 在和平中求发展, 以发展促和平。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记录在纸上的思想就如同某人留在沙上的脚印, 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 但若想知道他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东西, 就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指明了鼓励学生对历史进行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他们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生们多角度高瞻远瞩地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想法, 一石激起千层浪, 他们探求新知的热情高涨, 缠着老师为他们从广度上展开从深度上挖掘他们所关心的热点, 现场提问及时回答 (事后想想真是对教师一项严峻的挑战!) , 下面我把精彩片段摘录如下:

问题:“当今中国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但为什么一些国家屡屡抛出有损中国形象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 还对奥运圣火的传递横加阻挠干扰?”

回答: (我首先对这位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表扬)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形象, 用我们的时髦用语来说就是“恶搞”, 其目的不言而喻, 面对中国的渐趋崛起的态势, 那些信奉“权力政治”、“丛林法则”和“零和游戏”, 尤其是信奉“进攻式现实主义的西方人士看来, 中国崛起将引起国际地缘政治关系、国际经济秩序、资源能源、环境、发展模式、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变局。担心中国崛起“必然会”挑战现有的国际秩序, 所以是在恶意丑化中国。2008年最为明显, 对中国人来说, 令人困惑和愤懑的是没有想到和不能理解西方对中国的态度为什么充满傲慢、偏见、无知和不公。例如, 西方许多人对西藏的历史、宗教和现状一无所知, 却动辄就涉藏问题审判中国;奥运会本是世界人民的一件盛事, 为什么在西方人那里却变成了抹黑、羞辱中国的一件工具;苏丹与中国远隔千山万水, 却将达尔富尔问题无端记在中国的人权账上, 而将西方自己的责任和问题免除不提;等等。这场场交锋反映出的是中国与西方在物资与精神两个层面的相互交往上存在的严重不平衡和巨大反差。双方在精神和文化层面的沟通已经大大落后于经济、贸易等物资层面的交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倡导加强软国力建设、增进国际认知与认同, 即:使中国元素在国际体系的价值观念重塑过程中渐渐得到认同。为了应对‘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 更为了明确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政府宣布, 中国要坚持和平发展道路。但“树欲静而风不止”, 所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事实胜于雄辩! (同学们被感染着并异口同声喊道:好好!好……)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2

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农村成人教育

作者:翟粉荣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7年第13期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农村是重中之重。要使农村和农民的发展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搞好成人教育是一个较好的途径。而目前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解决这些问题,要从制度上和法律上给予支持与保证;从形式上创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效果评估机制。

[关键词]和谐社会 农村成人教育 就业机制 远程教育

[作者简介]翟粉荣(1966-),女,河南开封人,开封教育学院社科系高级讲师,主要从事哲学、政治经济学教学及研究工作。(河南开封475004)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20-0055-0

2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一个重要命题:要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农村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因为我国人口中的绝大多数是农民,相对来讲,农民的文化水平、科学素质比较低。因此,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尤其是农村成人教育,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素质,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和基础。

一、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尚不能适应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十六届六中全会报告指出: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实现这一理想,是需要政府部门和广大群众共同努力并为之付出的,其工作重点又在农村。现实中的农村文化较为落后,交通、通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建设相对滞后,农民的思想意识、审美情趣、物质追求、精神动力、生活习惯、劳作方式等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

农民的文化水平、科学素质不提高,何来和谐社会?因此,成人教育应该成为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先行者。

近年来,农村成人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加速农业市场化和现代化进程、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农村急需人才、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同时也为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培养了一批批懂技术、善操作的农民工,但目前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也存在诸多问题。当前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总体上教育对象量大面广,年龄和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教育形势严峻,教育任务艰巨。二是客观上教育对象住所分散,加之众多农民进城务工,来去不定,居无定所,集中定期施教存在困难。三是主观上教育对象心理守旧,求学态度被动,缺乏好学和进取精神。四是教育内容落后,难以激发农村成人学习的热情。五是教学形式单调,很难达到农村成人教育的预期目标。六是教育重心偏离农村,人力、物力、财力等都束缚着农村成人教育进一步发展。广大农村居住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4.6%,他们需要用知识来武装头脑,用科技来创造未来。然而,在农村工作的知识分子不足其总数的20%。高等院校、中专学校、职大、夜大等都集中于城市,农村成人教育显得势单力薄,教学设施陈旧破落。如此现状,从根本上影响了农村成人教育作用的发挥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差距甚大。

二、造成农村成人教育与构建和谐社会巨大差距的原因

1.对教育的作用认识不足。一定的价值观决定着一定的教育态度,进而影响一个人的教育成就。目前农民对教育的作用认识还存在不足,即没有意识到或者感受到教育对自身生活质量的改变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农民是一个比较重实惠的社会阶层,在他们的视野里,一些家庭富裕起来的农民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凭借自身吃苦耐劳的品格,再加上头脑灵活,能够抓住机遇,富裕起来。因此,部分农民对接受教育、再教育不甚积极。当然不排除其中的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农民阶层来说,他们所处的农村环境决定了他们大部分人终生被束缚在土地上,劳苦工作,付出大于收获。因此,他们的目标很简单,只要掌握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与经济直接挂钩的知识和技能就可以了,对于他们而言,学习最基本的生存技能是最重要的。不过有一点可以确认,在农民的潜意识里,受“读书才有出路”的固有观念的影响以及直接的经济利益驱动,越来越多的农民对后代的教育有着较高的认同感,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后代有文化,并不惜代价地供自己的孩子学习;而且他们很尊重有知识的人,认为读书“有出息”,因此,他们把自己学习的愿望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

2.相对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当然也是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主要障碍。可以说,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呈现出来的特征是:人多地少,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分散小地块经营,市场化程度低;管理水平低下,产品品种单一,类型少;高科技手段基本不能在农业生产中全面发挥作用;后续加工粗放简单,加工手段和方式的技术含量偏低……所以,落后的生产方式也必然导致农民对教育需求的疲软。因此,相当一部分农民的教育价值取向滞留在扫盲即可的层次。如果农业生产方式不发生重大变革,在短时期内就难以促进农村教育需求的提升。

3.规模巨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制约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原因。英国学者A.J.克洛普雷指出:“在贫困的地区和国家,与参加学习相关联的„代价‟,包括经济上的,也包括时间损失、家庭的分离等。如果这些得不到较高的补偿,或者是物质的,或者是精神的,就很难激发参加成人教育的积极性。”按2000年我国划分的年人均收入低于625元的贫困人口标准,我国目前尚有三千多万贫困人口。除贫困人口外,在已经脱贫的人口中,我国还有近2亿农村人口的年人均收入大致为850~950元,比贫困人口的收入高不了多少,是农村中的“贫穷人口”,这样我国的穷困人口总数已达2.3亿人。另外,尽管教育费用在逐年增加,但大规模的农村贫困人口与不断飙升的农村教育费用的矛盾,引发了农村一些地方的教育危机。“读书无用论”在一些地方回潮,对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强烈的冲击,青壮年农民对学习和培训失去了热情。

三、新时期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对策

1.政府部门应从制度上和法律上给农村成人教育以支持与保证。从组织上,设置农村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分级管理、分工负责的原则,领导和管理教育工作。”可见,我国政府是构建成人教育体系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在各级政府部门中应该设有专门负责成人教育的机构。同时,从制度上改革农村劳动力就业机制。当前,农村劳动力就业制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实行绿色证书工程,推行农村劳动力就业准入控制制度,逐步做到就业要文凭,务工凭证书。二是对乡镇企业、农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的制度。开办农民工学校,为进城务工人员开课,整体提高农民工的素质,使之较好地融入城市人群,并带动农村的和谐发展。培训内容要坚持生产技术技能培训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明礼仪养成培训并举。但目前成人教育发展较好的地区存在着一种倾向:只注重技术技能培训,而忽视思想道德、法律知识、文明礼仪养成培训。农民的思想素质参差不齐,有些农民在家务农时为了自身利益而侵害周围邻居的利益,外出务工时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企业和他人的利益;还有一些农民在公共场合语言不文明、行为粗鲁等,甚至有的言行触犯了法律。这就要求我们对农民进行技术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进行思想道德、法律知识和文明礼仪养成培训。三是逐步实行农村专业技术“三级证书”(即初等、中等和高级证书)制度,保证获得专业技术教育证书者优先就业上岗或承包土地、果园和山林等。四是从长远看,还应制定《农村成人教育法》,以便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来规约和指导农村成人教育的开展。

2.从形式上创新,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农村成人教育除了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外,还可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我国1999年启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推进了远程教育的快速发展。教育部从2003年已启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和“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农村中小学提供优质教育资源,为农村培养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层次的实用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经过几年的实践和发展,远程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并成为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且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发展远程教育”和培养“新型农民”作为“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内容。因此,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能。当然,发展远程教育需要政府为此提供足够的资金投入,这样才能为农村远程教育在更大范围内实施提供物质上的保障。

3.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助推农村成人教育发展。为了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需要挖掘现有职业学校、农民夜校的潜力。同时,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完全可以调动或引导城市各方面的师资力量,开发适合农村农民的教材,调动城市先进的教学设备,走进农村,真正进行对口支援。甚至在城市,也可以利用现有的校舍、教学设施,给进城的农民工提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课堂,对农民工进行分门别类的培训。

4.发展农村成人教育还应制定具体的效果评估管理机制。有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可以制定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效果评估系统,在效果评估的基础上,给予参加培训取得明显效果的农民以鼓励,而对不积极参加培训的农民进行督促,激发农民学习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加强并改进传统的农村成人教育是一件至关重要的大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发展新型的农村成人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倡导,以及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民热情而积极的参与。我们有理由相信,做好农村成人教育工作,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劲而持久的动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1.[2]蔡玉新,万旭东.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向[J].中国农业教育,2001(5).[3]曾青云,崔铭香.论成人教育与农村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J].继续教育研究,2005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3

关键词:多元文化教育 历史教学 社会教学

历史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历史课的学习,能够了解本国与世界的发展历史,对社会具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还能够提高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历史观,形成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的观念。信息时代的到来,让全世界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很多外来思想给我国的传统教育带来了冲击。对此,我国的历史教育要积极做出改变,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吸收外来文化当中的精华,摒弃外来文化当中的糟粕,制定全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更新教育理念,调整教育方法,吸收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改善我国的历史文化教育。

一.多元文化教育简述

多元文化教育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发起的民权运动。民权运动在主张公民权利平等的同时,也提出了尊重各民族文化的观点。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充分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风俗,要以客观观点评价各民族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多元文化已经被各国专家学者重视,展开了相关研究,形成了严谨的教育理念体系。美国教育专家詹姆斯·A·班克斯认为:多元文化包含三方面内容——平等对待学生的教育思想、倡导学生平等的教育改革活动和遵循公平原则的教育过程。英国的教育专家詹姆斯·林奇认为:多元文化教育就是要在多民族的社会当中,开展满足所有民族需要的教育改革运动,帮助具有不同文化的多种民族和谐共处,互相尊重,共同提高。

根据以上专家学者的观点,和本人的教育体会,我认为多元文化教育的目标有:正确认识社会中各个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从辩证的角度理解文化差异所导致的社会现象,并且进行解释;认同社会内部存在并且符合人类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的其他价值观念;在与其他文化进行比较的同时,吸取其他文化当中的优点和长处,让自身取得进步。通过多元文化教育,学生不仅拓宽了视野,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加深了,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其他文化的尊重和自身的谦虚态度,以便学生能从其他文化或他人身上吸取优点,取得进步。

二.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

由于社会形势的变化,我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改革,新的课程标准随之产生,我国历史教材的编撰与历史教学工作的开展都遵循了新的课程改革标准。据本人对这一课程改革标准的解读,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多元文化教育”这一概念,但是新课标的历史考试大纲当中明确规定了学生要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这就体现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教育理念,需要教师在初中历史的教育当中进行渗透。多元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掌握多元文化相关的历史知识。我国是一个汉族为主,多种少数民族共存的国家。在进行历史教育时,不仅要让学生了解汉族的文化历史,也要介绍其他少数民族的发展历程,给予各民族文化充分尊重。除了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地域文化从地区空间分布的角度上出发,研究各个地区的发展历史,在生产方式上的相同与不同。教师在教授历史课程的时候,也要注意对各个地区的风俗习惯、文化现象的介绍,防止学生出现地域歧视之类的不健康心理。

然后是培养多元文化的相关技能。学生在了解多元文化的基础知识之后,能够认识到文化差异的形成原因,从而用来解释文化现象的不同。比如说教师通过讲解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和西方城邦社会的差异,让学生思考社会体制差异的形成原因,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生产模式是社会体制的形成原因。通过不同文化的艺术内涵,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官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另外,让学生对不同国家、地区、民族、群落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有所了解,形成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能力和对不同文化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能力。

最后是形成基于多元文化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不同文化的了解,让学生能够了解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将历史知识运用到解决当下的问题当中,构建共同发展的和谐未来。多元文化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具备对不同文化的知识了解,具备相关的技能,更要养成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对待不同文化的态度。教师要在教学当中渗透对不同文化理解、尊重的态度,让学生意识到每一种文化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不同的文化,在维护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

三.多元文化教育的教学方法

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多种学科都具有知识交叉。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历史学科的这一特点,适当进行知识的延伸,开拓学生的眼界。从多元文化教育的角度来说,历史课程的延伸性给了多元文化渗透的空间。结合课程的内容,引入其他文化背景的相关内容,能够缓解课堂讲解的枯燥乏味,激发学生兴趣,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从具体的教学方法来说,主要由以下几种:

案例教学法。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摘取课文当中的案例,并且从不同文化中选取相同案例进行对比教学。学生通过对这些事例的了解,归纳事例的差异与不同,再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能够深化对课程知识点的理解,同时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多提出不同的意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比如在讲解伊斯兰教的形成时,教师可以把天主教、道教、佛教的发展历程一起拿出来进行对比,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让学生将将身边是否存在这些宗教的痕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多元文化就在他们的身边,形成对不同文化的包容、理解的观念和态度。

任务指向教学法。任务指向教学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根据课程内容设置若干个问题,将这些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带着解决任务的目的去进行针对性学习。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给学生指出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生学习的针对性,避免浪费多余的精力,达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另外,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学习的目的性得到了加强。比如在学习汉武帝主要事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让学生按照思想、政治、军事、外交等几个角度自行从课文当中进行寻找。在学生总结完毕之后,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归纳总结是否有遗漏,如果有遗漏及时进行补充。

探究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与前一种方法具有相同点,都是主张学生进行自发式学习,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同点在于探究教学法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在处理,结合教学目的设置新的教学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去进行知识上的探究。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基础,让学生明白需要从新的教学情境中探索哪方面内容,然后再让学生组进行探究,得出结论。学生得出结论之后还要让学生对结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比如东晋淝水之战一节,教师在介绍战争背景、战争过程之后,可以提出“如果淝水之战前秦获胜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这一问题。学生通过对东晋和前秦两方社会形势、领导阶层能力、国家实力的了解,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认识到“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也会强大和进步”,从而培养学生借鉴其他文化的意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实践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面临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这种文化背景差异不应该成为学生的学习障碍,而是应该遵循多元文化的教育理念。在教育公平的基础上,给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给予不同文化充分的尊重,并且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包容不同文化,在了解其他文化的基础上,学会从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当中吸取经验,投入到我国的文化建设当中。多元文化教育,不仅是我国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也是我国在历史和社会学科教育当中的一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杨鑫.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中的民族团结教育分析——基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的视角[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01:35-39.

[2]李哲.多元文化教育视角下辽宁省高校音乐教师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4,03:124-127.

[3]毕向群,王超.以多元文化视角审视英语教学——评《多元族裔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东西方英语教学对比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5,13:3.

和谐社会视角下的高等教育公平 篇4

一、教育公平内涵的界定

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范畴, 其实质是某种社会关系的具体反映。公平概念可以从政治、法律、经济、伦理、哲学和事实等层面来理解,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学者对教育公平有着不同的解释。其中以美国的詹姆斯·科尔曼提出的标准较为准确, 在他的报告《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中提出了教育公平的四条标准:进入教育系统的机会均等;参与教育的机会均等;教育结果均等;教育对生活前景的影响机会均等。他反对平均主义的平等和对不同的人实行同等的制度, 主张教育制度应当补偿个体在家庭、性别、种族、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 以免这些因素影响个体以后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从而实现事实上的公平。

本文对教育公平的定义借鉴了科尔曼的标准。所谓教育公平, 是指国家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时所依据的合理性的规范或原则。“合理”是指要符合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 符合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 并从两者的辩证关系出发来统一配置教育资源。具体来说, 教育公平的内涵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确保人人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二是提供相对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三是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即每个学生接受同等水平的教育后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科尔曼把教育公平分为两种:即“机会均等”和“结果平等”。但“结果平等”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需要但又无法在短期内实现的目标。对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来说, 在面对诸多困难的情况下, 要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首要的任务在于保证受教育权利平等和受教育机会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9条第2款规定:“公民不分性别、职业、民族、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 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就是说, 我国要消除基于种族、性别、生理、心理和地区文化、经济等因素所造成的差别, 使每个人都受到平等的教育。

二、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机制中的矛盾因素分析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和现代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 是法制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共同追求目标, 也是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要素。党和政府为实现高等教育公平采取了多种措施。经过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和多办法的办学与扩招,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整体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在完善法律法规、改革高考制度、扩大个体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知识渴求,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不均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并引起广泛关注。

1、财政性教育资金分配不平衡。财政性教育资金投入不足极大地影响了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与实验环境建设。国外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主要有:中央政府财政拨款、研究收入、团体和个人捐赠、学费收入以及社会服务收入等。而我国高等教育目前仍然是在计划经济的轨道上运行, 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政府 (中央或地方政府) 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长期以来,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不足, 且国家财政拨款重点向“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倾斜。2008年,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仅为3.48%, 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许多高校一方面扩大招生以跟上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另一方面则面对扩招带来的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所产生的诸多问题, 致使许多高校背上了沉重的高额贷款包袱。再者, 中央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不平衡, 各地教育投资效益回报不平等, 严重挫伤了某些地区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目前, 我国的高校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了中央和省 (部) 两级投资管理体制, 高等学校大部分归地方管理。各高校招生与收费均由计划规定, 学费不能超过培养成本的25%, 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方高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者, 由于西部地区经济不发达, 培养的学生大多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 严重挫伤了西部地区地方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

2、师资人才流动的区域性不均衡。优秀的教师队伍是高等学校立校之本和兴校之源, 吸引优秀师资的条件主要是先进的教学设施、优美的生活环境、浓郁的科研氛围以及民主的管理制度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转型、思想和文化的多元化, 促使大量优秀高校教师流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高校和重点高校。经费的投入不足和优秀人才的流失, 造成西部高校处于恶性循环境地。同时, 连续多年扩招, 也极大地冲击了高校师资队伍的质量建设, 造成普通高校与重点高校师资水平差距较大。

3、高考制度缺陷导致的机会不均等。我国高考制度不完善造成入学机会和学生专业选择上的不平等。一是全国实行统一的高考制度, 但全国各省市的录取名额不是按照考生数比例划分, 同一套考卷各省市的录取分数线差距很大。全国大多数重点高校把相当数量的招生名额留在了所在地省份, 一些重点高校的本地生占比过高, 这种现象既剥夺了偏远省份和社会中下层家庭子女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对国家高等教育的健康和谐发展是一个很大的负面影响, 容易引发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同时更把国家重点高校地方化, 导致生源质量下降。这种录取制度催生了在全国颇有声势和规模的“高考移民”大军;二是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无所适从。目前的高考制度, 学生在选择学校或志愿时如果填写“不服从调剂”, 他们可能失去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服从调剂”又意味着可能对就读学校或专业不满意, 于是压抑了学生潜能的发挥, 降低了专业兴趣, 造成了学生被动接受不公平的教育过程。我国大学生毕业后相当多的人不从事所学专业, 教学与实践的脱节, 也从侧面说明了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存在的缺陷。

4、高等教育成本畸高与分摊机制不合理导致的不和谐。高教收费制度改革后, 受教育者对教育成本的分摊缓解了高校经费压力, 但从综合分析来看, 该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受教育者个人负担过重, 导致贫困家庭增加和贫困大学生激增。按照我国人均GDP8000元、年度学费支出3, 600元计算, 支出占人均GDP的45%, 而发达国家如加拿大, 人均GDP为26, 000美元, 学费支出2, 000美元, 仅占人均GDP的7.6%;二是收费标准“一刀切”, 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城市下岗职工、低保家庭的子女来讲不公平, 他们只有两种选择:或者放弃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尤其是贫困和多子女家庭) , 或者选择地矿、石油、农林、师范等收费较低的高校或专业学习, 失去与其考分和能力相适应的受教育权利, 从而造成学生学业成功机会上的不平等;三是目前高校的“奖、贷、助、补、减”助学体系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直接经济帮助太少。国家在助学贷款政策中, 较好地发挥了行政主体的作用, 但作为经济主体的作用发挥得还远远不够。面对高额学费, 经济困难学生经受着生活和心理的双重压力。近几年, 高校频发的自杀事件, 贫困学生占了较大比例;而“读书无用论”在经济落后地区再次蔓延, 同时也警示了应从制度层面寻找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

三、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的对策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尊重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构建和谐社会高等教育新模式。一方面今后一段时期应坚持积极发展教育的方针, 适度扩大教育规模;另一方面必须强调把发展重点放在内涵建设和提高教育质量上, 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统一, 促进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1、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建立教育资源配置平衡机制。一方面应进一步加大高等教育投入, 促进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应当积极发挥经济主体的作用, 加大投入, 避免出现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投入减少所导致的不和谐。同时, 从宏观上鼓励高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高校应积极主动借鉴发达国家的经费筹措方案, 吸引社会闲置资金投资高等教育, 提高办学质量, 吸引社会著名企业和成功人士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弥补经费不足的缺陷, 改善教学设施;另一方面应把握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提高教育质量,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以及社会各界的重要作用。教育是一种公共产品, 它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原则。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 教育资源均衡化是大势所趋, 只有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阶层之间、校际之间进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 做到存量部分在本地区均衡, 增量部分向薄弱地区倾斜, 才能在教育产品这一公共属性上实现起点平等、普遍受益。

2、深化高考制度改革。深化高考制度改革, 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关键。一是重点高校的招生计划应打破以往按照省份划定录取名额的办法, 尝试实行按照各省考生数量确定招生比例。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招生按照考生数量确定招生人数, 无疑是一个积极的举措和尝试;二是对收费制度进行改革, 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应加大直接资助力度, 或者在高校内实行“阶梯收费制”, 对不同地区的考生, 执行不同的收费标准。

3、统筹兼顾, 加强高校内部管理力度, 降低办学成本, 推进节约型高校建设。当前, 高等教育中办学成本畸高, 既有历史遗留问题, 也有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形成的原因既有教育内部因素, 也涉及教育外部环境。因此, 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需要统筹兼顾, 标本兼治。重在治本, 不断改革和完善高校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高等教育系统内统筹和管理, 统筹好机构条件建设、人员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加强工作研究等各个方面, 建立起更加科学、公正、廉洁、高效的工作体系, 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 加强与相关部门的统筹, 强化国家教育环境综合整治部门协调联动机制, 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效能, 继续推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遏制“大学办社会”的现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 应突出加强校企合作或吸收社会资金注入, 改革管理模式, 降低教育成本, 以此节约资金, 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设备, 加强优秀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育公共资源质量, 提高办学效益。

4、建立弱势补偿的教育政策机制。减少教育不公平现象, 关键在于调整完善教育政策。扩大教育供给, 建立弱势补偿的政策机制,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补偿力度, 以满足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在公平、效率、自由等重大的教育政策目标之中, 教育政策应把公平作为基础性的政策价值目标, 承认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教育权力博弈的合法性。建立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之间公共教育权力的制衡机制。国家加大教育倾斜政策, 向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向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倾斜, 在这些地区、家庭实行教育部分免费或完全免费、给予一定学习资助。

摘要:和谐社会要求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平等分配。但我国人口众多、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教育资源不足, 高等教育供需矛盾尤其突出。本文界定教育公平的内涵, 剖析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机制中的矛盾因素, 提出和谐社会目标下实现高等教育公平目标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和谐社会,高等教育,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胡建华.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特征[J].高等教育研究, 2003.2.

[2]周远清.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大改革与创新[J].北京:中国高等教育, 2001.1.

[3]杉本和弘.关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英澳比较——从“二元制”到“一元制”的转变过程[J].比较教育学研究, 1998.

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大学生诚信教育 篇5

关键词大学生和谐社会诚信教育

诚信是立身之本,发展之道。诚信是一切道德的基础,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更应该率先身体力行,成为诚实守信的楷模。但在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存在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不和谐现象。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学生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

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是多种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学校因素和家庭因素的影响,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首先,社会环境因素。目前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一些经营者在利益驱使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坑蒙拐骗现象,经济生活中的虚假欺骗程度不同地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教育等领域,从而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也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社会环境是一把双刃剑,大学校园也非净土,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现象也时刻在侵蚀着大学生。另外随着入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大学生们原有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受到冲击甚至开始动摇,也就助长了大学生淡漠诚信的心理,从而导致了诚信的滑坡。

其次,学校因素。高校诚信教育是影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直接因素。调查表明,当前高校诚信教育缺乏应有的实效性。目前,学校对诚信教育的重视不够,诚实守信往往被认为是小学甚至是幼儿园教育的内容,而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存在许多的不足。教育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教育重智轻德,只管教不管育。教育方法上以说教为主,形式主义严重。此外,部分高校及教师诚信失范,也严重削弱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效果。

再次,家庭因素。古今中外,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家庭对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家庭环境直接影响该家庭成员的思想意识,直接影响该家庭成员对于诚信的态度。中国父母大多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情结,而判断的尺度是拿高分进名校,根本不重视子女的“德育”和“智育”的发展是否相协调。另外,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父母言行举止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直接示范作用。而有些父母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形象,当着子女的面弄虚作假,家庭中的“不诚信”会在孩子的意识中先入为主,导致孩子不讲诚信。

最后,学生自身原因。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最主要的还是受主观因素的限制,因此,要想探究诚信缺失的根本原因,还是要从大学生自身谈起。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责任意识淡薄、意志薄弱、心理脆弱,存在着自私心态,自私自利的思想使他们在面临义和利的选择时,往往是为了获利而舍弃诚信。与此同时,由于受年龄、阅历、一些错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误导,有一部分大学生很难把握自己,对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不良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和困惑不解。

二、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基本对策

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既离不开社会、学校、家庭的紧密配合,也离不开学生提高自身的诚信修养。营造社会、学校、家庭相结合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外环境,提高诚信教育的渗透性;同时塑造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内环境,使大学生诚信教育在和谐的氛围中进行,切实增强诚信教育的实效。

(一)和谐社会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重要保障

和谐社会是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茅于轼先生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中指出:“当人们享受到别人提供的道德服务时,自己往往也愿意提供这种服务;当别人没有提供这种服务时,自己也不太愿意提供这种服务。”因而,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应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

首先,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诚信管理体系。邓小平同志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当今社会存在的大量失信现象,与我们转型期制度建设的相对滞后和不完善有关。因此,只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信用制度,才能使社会上每个人和各种利益主体都能在制度规范中行事,避免或减少失信现象的发生。当前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诚信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和监督机制。建立权威的诚信评价机构,确立相应的评估标准,对社会各机构和个人开展信用评价,将信用档案、信用评价结果在相关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形成守信受益、失信受损的良好风气。

其次,加快信用立法。信用立法是建设社会信用的根本保障,没有完备的法律体系,不可能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而我国当前迫切需要的是抓紧制定和出台与信用行业直接相关的基本法规,并且司法机关要紧密结合我国的社会生活实际,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对于失信行为的惩处作出相应的规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二)和谐校园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是对学生传播各种知识的平台,也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阵地,加强诚信教育,高校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首先,学校和教师要树立诚信风范。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对是非判断和善恶美丑的识别还存在一定的偏差,学校和教师就成为他们的引路人。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要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学校和教师首先必须诚信。学校和教师必须将“诚”与“信”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准则,特别是与学生直接相关的活动绝对不能做假。学校应该自觉抵制和消除形式主义、短期行为、虚假浮夸等種种不诚信风气。

其次,建立诚信奖惩与约束监督机制。一个人的诚信问题,有效的监督机制是不可缺少的。大学校园中的人员组成相对简单,人际关系也并不复杂,且大学校园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完全有条件建立一套初步的大学生信用评估体系,并为每个大学生建立一份诚信档案。学校可以成立诚信评价办公室,负责学生日常诚信教育、管理、评价、监督和奖惩工作。学生诚信评价结果将与学生综合测评挂钩,诚信得分将作为德育部分的基础分。对于诚信得分达不到规定等级的学生将无权参加各级各类评优。同时,学生诚信得分还应如实记录于其本人的诚信档案,并填入毕业生登记表,在择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另外,还可以建立诚信档案网上公示制度,增强诚信档案透明度和约束力。

(三)和谐家庭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示范区

诚信的父母与和谐的家庭,是良好的教育开端。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织,是塑造人的灵魂和品格的第一场所,家庭的诚信教育对大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父母以身作则,做孩子的表率。家庭教育是教育之始,是孩子接受教育的开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从”。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具有显著的示范功能。因此,要相养成孩子诚信的良好习惯,父母必须以身作则,要为子女在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做出诚信的表率。

其次,营造和谐民主的家庭氛围。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港湾,和谐民主的家庭环境是养成孩子诚信品质的良好氛围。父母要树立民主观念,确立大学生在家庭中主人的地位,使家庭生活民主化;另外,父母在家庭生活中需采取民主与开放的态度,尊重信任子女,只有这样才有助于大学生平等观念的生成,做一个诚信的人。

(四)提高诚信自律能力是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关键

诚信意识的确立,他律只是外在的条件,关键在于自律的养成。要通过积极的自我教育,使大学生对诚信有认同感,从而内化成个人的自我要求和品质。

首先,努力提高诚信认知水平。对诚信进行自我教育要以诚信理念的主动学习为内容,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到诚信的真正涵义、诚信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之时,才能确定合理的行动方向,用精神力量进行自我约束,提高自我修养。

其次,坚持养成诚信行为习惯。实践是道德修养最重要的环节,把对诚信品质的道德认知和认同转化为个人的诚信行为习惯,促使学生把诚信道德规范转化为自身需求,达到知与行的统一,我们才能说这个人是真正诚信的。

参考文献:

[1]贾华强,马志刚,方栓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2]论语·为政篇第二.四书五经[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1.

[3]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四书五经[M].时代文艺出版社,2004-1.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单行本[M].人民出版社,2002-11-17.

[5]人民日报[N].2001-12-12 .

[6]张高科.当代大学生诚信危机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6).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6

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宏伟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本质上说,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必须能够促进每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积极解决人民群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巨大,多达2000多万人,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1]因此,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作为党和政府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直接体现,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已经被列入政府工作目标。[2]留守儿童是农民的希望,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亿万农民工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农村的稳定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能否顺利实现我党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多数留守儿童父母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储备子女学费,使孩子能够享受到较好的学校教育而外出务工,忽视了对孩子的

资产处置制度。9.做好清理后的账目处理工作制度。

四、定期督查,及时纠偏

学校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能否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各项财产管理规章制度能否切实执行,落实到位,都需要强有力的规范化的督查。

总之,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为了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保证中小学校的资产真实可靠完整,加强学校的固定资产管理已是迫在眉睫,完善固定资产管理是做好财务工作的核心,健全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是成功办学的关健。只要领导重视,管理人员素质提高,我们长期坚持,定能收到很好的成效。下面的公式很好的概括了关爱、指导和教育,使孩子在学校、社会等综合因素的影响下,思想、道德、心理、学习等诸多方面出现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农村留守的儿童政治思想观念模糊不清。

由于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多数农村留守儿童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思想观念淡薄,对人生价值、奋斗目标没有清楚的认识。由于受父母对金钱过分追求的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功利化、庸俗化,注重金钱的价值,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和个人愿望的满足。

2. 农村留守儿童道德素质不高。

农村留守儿童属于未成年人,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经不起外界不良事物的诱惑,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缺乏正确的引导。留守儿童意志薄弱,在受人欺负或歧视时,往往会退缩或攻击,打架斗殴的事情时有发生,容易导致冲动行为,严重时会形成犯罪。湖南团省委对湖南省未成年人犯罪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18岁以下未成年罪犯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占40%,而在16岁以下的未成年罪犯中,农村留守儿童的比例高达50%。[3]

3.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的缺失,导致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多数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沉默寡言,情绪不稳定,容易引起焦虑和紧张,形成孤僻、自卑的心理,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交流的主动性,在学校较少与同学交往,在教师面前拘谨不安,不愿意沟通,在社会上更是不愿意与陌生人接触。此外,留守儿童普遍具有较强的逆反心理,喜欢背道而驰,对代理监护人和教师的教育容易产生对抗情绪。他们对许多美好的事物产生怀疑,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加剧了他们的逆反行为。

4. 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状况令人担忧。

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后果之一是适龄儿童的在校率降低,学习成绩不理想。四川省妇联调查表明,2005年四川省初中阶段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在初中辍学学生中,留守学生所占比例较高。成绩中等偏下和较差的占60.4%(眉山市),91%(遂宁市),成绩优良的只有6%(遂宁市)。[4]农村留守儿童大多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部分老人文化水平不高,有的甚至根本不认识字,无法给予留守儿童学习上的帮助,难以承担起学习方面的监护责任。一些代理监护人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的责任,对孩子学习关心较少,把儿童的教育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间的联系断裂,致使部分留守儿童成绩偏低。

三、和谐社会视野下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策略

这一点:领导重视程度+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管理人员的能力和责任心=固定资产管理效果。

参考文献:

[1]新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黄月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处理意见.武汉:财会月刊,2006.1.

[3]潘士安.谈中小学校固定资产的管理.会计之友,2003.1

[4]顾觉明.浅谈固定资产管理.中国卫生资源,2003.5.

[5]李慧敏.会计电算化在中小学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应用济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6.

论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罗美霞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

摘要: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于其理论体系的缺陷及实施的条件与我国当前教学实际的差距,使得人们对其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动力、教学评价等方面提出了质疑和困惑。

关键词:人本主义教育课堂教学自我实现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愉快教

大量的农民外出务工为城市各行业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促进了城市建设和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巨大贡献。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妥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问题,切实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对于提高全民素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1.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留守儿童的住宿和学习条件。

由于农村学校财力不足,教师编制、专业和年龄结构等的限制,大量留守儿童在家或校外住宿,带来教育、学习、生活、安全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增设学校生活教师的编制,改善农村学校的学习和住宿条件。现阶段,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一种良好的探索模式。在政府的财政扶持下,农村学校应努力改善学生寄宿条件,配备专门的生活教师,为留守儿童提供比较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以解决留守儿童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

大量农村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根源在于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生活贫困。全国政协常委、四川省政协副主席吴正德建议,政府要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因地制宜地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现代农业园区,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村就业机会,使部分农民能在本乡或本县打工,缩短务工农民回家周期。加强农村吸引外资力度,从政策上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尽量减少留守儿童。[5]因此,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培养农村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是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主要途径。

3.消除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制度格局,减少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壁垒。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使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难以享受与城市儿童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给农民工子女在打工地入学带来多重障碍,因此,改革户籍制度,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根本所在。[6]一方面鼓励城市学校接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另一方面应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在农民工集中地建造民工子弟学校,以帮助进城务工人员解决其子女接受教育的问题。

4.倡导农村家庭教育,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

留守儿童的父母应转变思想观念,不仅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切实担负起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增强教育意识,改善关爱方式,给孩子更多的亲情,从心理、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给予其更多的关爱;注重培养孩子自我教育的能力,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7]使其逐步形成独立学习和生活的能力;合理选择临时监护人并明确临时监护人的责任,尽可能选择文化素质较高、家庭结构完整的家庭,为孩子选择

学、成功教学、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等力求培养学生健全人性的教学改革,在教育教学领域形成了很大的声势,这使得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再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目前教育领域内的研究“理论”与“实践”仍然是两张粘连甚少的“皮”。到底什么是“人本主义教育”,“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人本主义精神”,这对于第一线的教师来说,如何理解、关注它,是实践贯彻无法跨越的第一步。

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其得到更多的家庭温暖。

5. 整合农村教育资源,多方关爱留守儿童。

社会各界要整合农村所有教育资源,广泛发动各种力量,营造有利于留守儿童教育的社会氛围,形成关爱留守儿童的强大网络。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成立以共青团、妇联、关工委、公安等部门为主要成员单位的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的工作;农村学校要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职责,建设优雅的校园和学校周边环境,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弘扬教师的高尚师德,更多地关注留守儿童,尊重和信任他们,及时解决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建立社区专门服务机构,动员社会力量,组建关爱留守儿童队伍,全面了解和掌握每一位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活动;创办农村留守儿童指导服务机构,通过各种渠道,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对临时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据中国妇女报报道,由于河南省妇联在全省的大力推动,到2007年1月河南全省已创办农村“四老”(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家长学校2930多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70多个,提高了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素质和教育能力。此外,发动社会上的“五老”人员(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参加关心下代工作,因为他们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对整个社会有特殊的号召力,对青少年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吸引力。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和谐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从法律上、制度上把留守儿童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大幅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数量;依靠国家和政府、学校和教师、儿童父母和亲属,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08.10.13.

[2]汪明.如何让农民工子女就学路更畅通-[N].中国教育报,2007.4.7.

[3]徐献红.和谐新农村建设中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12).

[4]高培文.和谐社会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12).

[5]翟帆,赵秀红.让农村孩子也拥有花样年华[N].中国教育报,2007.3.12.

[6]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

论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 篇7

一、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同志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

(一)不断深化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

理想信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理想是属于未来的,是为了开创未来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成为支配其行动的持久精神动力。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理想信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国家的命运。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条件下,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不断深化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邓小平同志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标准时,多次强调“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一定不能让我们的青少年做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俘虏”。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做到真学真信真用,使他们具备较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

(二)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荣辱观念,古已有之。中华民族强烈的荣辱意识和悠久的道德传统,深刻地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荣辱观是社会的价值导向,是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体现。不同性质的社会其荣辱观是不同的,恩格斯说:“每个社会集团都有它自己的荣辱观。”社会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占据着思想上、道义上的制高点,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中已经占据主导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道德建设不断推进的过程。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代表时强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既是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对当今社会主流价值的深化,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和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形成了维系社会和谐的强大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断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争做当荣之事,拒为耻辱之行,让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先进文化的一面旗帜在校园里蔚然成风,为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培养大学生的科学发展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是符合我国发展进程需要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始终要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大学生素质教育旨在培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加强大学生科学发展观教育,使大学生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做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与“坚持科学发展”的高度统一,培养大学生的“统筹兼顾”意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科学发展的良好氛围,使大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科学发展观,在科学发展中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理念和生态意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既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又统筹未来发展的需要,走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确保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的永续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与现代化建设全面发展,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这个永恒主题,不断提高当代大学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三、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意识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竞争是国际竞争的焦点。江泽民同志在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天,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经济的蓬勃发展,当今世界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国际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的竞争,而经济实力的竞争又集中表现在科学技术的角逐上,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更多地表现为国家整体创新水平的竞争。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的劳动者,知识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最宝贵的战略资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大学生是最具有创新潜能的群体,创新意识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大学生都应该具有的意识,开展素质教育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特别重视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努力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

四、重视大学生的情商培育

情商是衡量人的情绪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一项指标,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它可以弥补智商的不足,帮助智商更好地发挥作用。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和希望,大学生素质教育要注重加强大学生情商的培育。

(一)不断强化大学生的自我激励

大学阶段的教育应一如既往地加强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的教育,特别是现在的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自我约束能力不是很强,尤其要适时地进行挫折教育,强化自我激励,培养大学生的坚忍不拔之志。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和失败就像玫瑰与刺一样密不可分,生活中随时都会遇到挫折和失败,但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只有能正确面对挫折且具有较强激励能力的人,才能以坚强的意志在逆境中奋起,永思进取,永不懈怠,并最终获得人生的成功。

(二)引导大学生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是非常注重社会评价的,社会曾对大学生予以很高评价,冠之以“天之骄子”“社会脊梁”等光环;作为时代宠儿的大学生也深感责任重大,时时处处以“舍我其谁”的姿态傲视天下。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以后,大学生头上的光环已悄然失色,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培养大批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更加注重把受教育者塑造成一个有健康体魄和完美心灵的“人”。情商是指人们控制情绪的能力,实践证明,一个人情商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在对自身情绪调控的成败上,控制情绪并非简单的抑制,而是重在自我疏导和自我调节,妥善驾驭自我,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三)提高大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在人际关系日趋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人的才能和个性品质及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谁拥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谁便拥有了额外的资源和优势,谁就能得到他人的理解、接纳和支持。高校要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并在此心理基础上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切实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使他们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博采众长,不断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在这种和谐融洽的氛围中获取开启未来成功人生的钥匙。

五、塑造大学生的和谐心理

人的心理是动物心理发展的继续,是心理发展的最高阶段。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了一个新的定义,强调健康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健康等几个层面的统一,特别强调心理的健康是更高层次的健康。

和谐始于内心,良好的心态、健全的人格是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和谐心态就是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豁达平和的心态,既能客观看待自己,也能客观评价别人。随着世界变化的日趋复杂和中国社会的变迁,迅猛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和多变的精神文化的冲撞,以及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对人们心理造成严重冲击,造成人们心理上的不平衡。

健康心理是和谐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基础,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和自我期望值较高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甚至自杀、凶杀等一些反常或恶性事件屡屡见诸报端。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第一次提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更加关心人内心的感受,贴近人的心灵。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保健,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辅导网络,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免疫力,塑造大学生的和谐心理。

总之,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素质教育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与时俱进,既要注重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理念、提升大学生创新意识,又要重视大学生情商培育以及塑造大学生和谐心理,以促进当代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高层次的可靠人才。

摘要: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包括以下几点:将大学生素质教育纳入和谐社会视阈,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强化大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大学生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的理念;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重视大学生情商的培育以及塑造大学生和谐心理。

关键词:和谐社会,大学生,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彭定光.理想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口[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8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 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1]根据十七大的精神, 我们所理解的“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状态, 是指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关系融洽、协调, 无根本利害冲突, 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尊老爱幼、和谐相处的社会状态。而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特有的政治优势, 思想政治教育是“生命线”, 这就说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这种内在联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自然要对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公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则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 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从以上的内容来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具有很强的内在一致性。

(二) 洞察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时代背景, 要求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跃式发展, 社会也在急剧变迁, 同时多种经济成分的共同发展和多种利益群体的出现, 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是多种思想观念的相互碰撞, 社会成员出现思想困惑, 各式各样的生活观念和精神文化需求使人们很容易接受形形色色的社会影响, 易产生心理和社会危机。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并且负有特殊使命的群体, 他们在这个深刻的社会变化形势中, 承受的学业、就业、心理等各方面的压力与过去相比都增加了很多, 极易出现不和谐的情况, 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特殊功能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殊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和谐功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特殊重要的基础群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的这个基础群体和谐的构建, 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引导和谐功能。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支持, 学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 家庭是重要场所, 社会是大课堂,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各种教育主体的和谐, 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三是创造和谐功能。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 大学生是最富有创造力的优秀团体, 因此,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从客观上不仅为构建创新型的和谐社会准备了良好的物质条件, 主观上又为探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机制和创新机制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肩负的使命

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着生命线的作用, 具体来说, 它所承担的历史使命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人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更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人的个体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前提。没有个体自身的和谐, 就谈不上构建和谐社会主体自身的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思想政治教育首先承担着培育主体的功能, 通过发挥教育功能, 促进个体自身的和谐发展。一是思想解放。就是把人从旧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树立现代的价值观念, 克服只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只获取科学技术的“工具人”、迷恋宗教迷信的“否定人”的价值取向, 使人类“自己成为衡量一切生活关系的尺度, 按照自己的本质去估价这些关系, 真正依据人的方式, 根据自己本性的需要来安排世界”。二是完善人格。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个体健全的人格, 使社会成员形成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康的心理品格、优秀的道德品质。三是大学生社会化。大学生社会化是大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 使大学生获得端正的政治态度、社会理想、生活常识、成为政治上、思想上、道德上合格的公民, 并由此顺利地进入社会, 成为社会成员的一部分, 参与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去, 成为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二)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 社会和谐必定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没有活力的和谐是一种死寂的、毫无价值的和谐。虽然当前制约我国社会活力的因素主要来自于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社会流动性差、利益分配不均等因素,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可有可无, 无所作为。恰恰相反, 在激发全社会的活力中, 思想政治教育承担着十分重要的职能。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能营造积极向上的就业和创业氛围。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积极倡导大学生认清形势、抓住机遇, 引导学生把就业和创业与自身的成长相联系;可以通过引导让学生大胆地尝试与实践, 对干事者积极的鼓励与支持, 以形成大胆探索、舒心干事的氛围。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能宽容并疏导多元价值观。和谐社会就是包含不同的经济形式、不同的社会制度、不同的政治见解、不同的价值观念、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我们并不是放任这些“不同”, 而是将这些“不同”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伟大旗帜之下。

(三) 思想政治教育可以维护校园稳定, 为和谐社会提供支持

保持社会稳定是治理和建设国家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只有保持社会稳定, 才能有组织有秩序地推进和深化改革。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全社会各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它可以在主体思想意识和外部行为的状态发生之前, 对主体进行有效控制, 未雨绸缪, 把各种错误思想倾向消除在发生之前, 防患于未然。而维护高校的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高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阵地。同时, 高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牵涉到千家万户, 高校稳定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高校的稳定与健康和谐发展对社会稳定、和谐社会的构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稳定, 构建和谐校园就无从谈起, 更不用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了。唯有稳定的校园, 才能有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 才能达到校园和社会和谐。

三、基于和谐社会的视角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已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 在目标、原则、内容、途径、载体等方面进行必要的充实和调整。它的总体思路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将大学生培养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坚定践行者。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符合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中, 以人为本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和谐社会的根本结合点, 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突破口。首先必须把人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要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把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放在促进人的发展、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最大限度地挖掘人的智慧和潜力上来。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实现大学生的基础发展和理想发展的结合, 要真正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要不断地提高他们的素质, 在追求远大理想的同时, 还能适应现实社会并对社会有所贡献。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的基础发展和理想发展结合起来, 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最后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适应和满足大学生的正常需要。关注人的需要, 满足人的要求, 是“以人为本”的内涵和根本要求, 也应成为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和宗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 从内容上看,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实“和谐”内容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以科学发展观作为其主要内容。中国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 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指导, 当前尤其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让大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发展观就是全面了解和接受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张。同时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 (下转第35页) (上接第97页) 观, 要在全体青年学生中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公共道德。今天的和谐社会应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 公民应该具有完整的权利义务观。从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遵循的学校规章制度而言, 也包含着对权利义务关系的履行。大学生能够正确对待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为和谐社会作贡献的一个必要前提。而大学生也是青年中知识层次高、素质好的群体, 肩负着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 加强他们的诚信教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运用有利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方法手段

科学的方法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必要条件, 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不是随意制定的, 必须与一定的教育任务、教育内容、教育客体和教育环境相适应。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多学科知识和手段相结合, 还要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要增加一定的人文关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把人学以及其他研究人的行为的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中来, 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行为的控制, 更要看重人性的呼唤和人格的塑造, 以求得在一种开放的文化背景下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和谐进步。同时, 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弘扬、培植人的主体性, 使人真正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 理应成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人学, 就是人文关怀之学。[2]其次,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构建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 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创新, 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把受教育者置于客观环境中, 在受教育者所依赖的学校、社会和家庭三大外部环境上形成合力, 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一方面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展现其功能的平台, 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另一方面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必须从指导思想、内容、方法手段上予以改进。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Z].新华网, 2007-11-2.

[2]黄正泉, 王健.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之魂[J].现代大学教育研, 2007:58.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9

1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现状分析及原因

当今大学生的构成人员趋向于“90后”,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20世纪末出生的一代,生活环境的特殊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从大方向来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的本质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积极,进取的。作为在新世纪出生的一代,他们富于个性,思想开放丰富,同时有着较强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责任意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对于自我富于探索精神,渴望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但是由于大部分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富裕的生活条件以及社会家庭教育观念的改变,使得90后大学生在责任意识、辨别能力、践行能力、承受能力、集体意识等方面呈现出较弱的趋势,在充满诱惑的现代生活,部分大学生不能自主地建立好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在心理调控方面,大学生犯罪、自杀等社会问题近年来呈现出增长的趋势,更体现了当代大学生思政素质的诸多问题。

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部分之一,它决定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工作方向。只有培养出有着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高校毕业生,才能对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慧支持,这些拥有知识技能丰富、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在进入社会就业的过程中,才能够学以致用,并且以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去融入到当今高节奏和高压力的社会生活中。因此,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才能指导大学生在发展的大背景下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从而实现大学生自己的人生价值,推动和谐社会的不断发展。

3 和谐社会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

(1)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授予者,高校辅导员等学生工作者的自身综合素质需要得到提高。因此高校要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的培养,要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使得包括高校辅导员在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迎接多变的工作内容,适应复杂的工作坏境,面对各种突发的事件。要能够运用最新的教学方式,结合艺术性和科学性,把理论教育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做到真诚而合理,让被教育者能够接受和赞成所要宣传的思想信息,让正确的思想政治理论更容易接受,这样才能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能够结合实际,渗透到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是一项长期而又迫切的工作,它既要靠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的刻苦努力、自觉修养,又要靠高校给予思想政治教育者更多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机会。

(2)高等院校的政治理论课和思想道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在培养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方面承担着重要的教育责任。以某地方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班为例,在四个学年共八个学期的课程中,(下转第43页)(上接第18页)如思想政治修养、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修课程的课时量近250节,占所有所学课程的7%左右,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为此,要充分体现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全面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思想教育与传授知识相联系起来。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了解学术界新的研究成果,充实、更新教学内容,使其具有新鲜感和时代感。

(3)要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有利途径,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空间。网络已成为高校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工具,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网络信息对于大学生的影响力。通过建设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将平面的思想政治知识通过网络立体化,增加大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灵活利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论坛、QQ、博客等功用,开展形式多样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建立学生与教育者可以畅所欲言的网络平台,通过与学生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发现学生中的不良思想倾向,利用网络这种特殊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对话方式,可以弱化老师与学生的尊长关系,缩短与学生的距离,进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与网络管理员合作,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及时清除“垃圾信息”,保护学生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同时要培养学生接收和处理来自网络各方面信息的能力,让网络成为大学生另一个有益的学习园地和成才基地。思想教育工作者还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通过网络手段真正使思想政治教育贴近校园生活、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思想,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目前,在国际国内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高考录取率的高升,地方院校的崛起,使得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群的数量与日俱增,同时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一些高校学生,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大学生,由于个性、经历和家庭生活背景的不同,在面临着来自社会家庭各方面的压力,不能很好地调节在思想和心理上出现的忧虑困惑,许多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摈弃传统简单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不仅要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性格、情绪及情感等方面的详细情况,而且还要对学生心理、思想状况的动态把握和全面了解,从而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理论知识,通过户外素质拓展活动、一对一心理咨询及集体心理辅导等方式,将咨询服务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时发觉学生潜在的思想和心理问题,提前做好教育准备,促进大学生完整人格的自我完善和调节,从心灵深处解决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从而能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双重目的。

(5)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先是鼓励学生参加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带领学生去到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和革命爱国主义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现在的幸福生活是从何而来,达到深入基层、了解社会、认识国情的目的。在暑期“三下乡”活动中,大学生还可以利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的群众服务,亲身感受到自己是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一员,增强他们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次,定期开展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组织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积极参与到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为将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近年来的西部援建,贫困地区“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等各项国家基础建设活动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学生志愿者,自愿放弃优越的城市生活,来到农村来到基层,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事迹在广大高校学生中具有先进模范带头作用,对其他大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是最真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实例。

参考文献

[1]马新平.谈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6(4).

[2]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和谐社会下的历史教育 篇10

关键词:

和谐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创新

收稿日期:2010-01-09

作者简介:张岩青(1977-),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直属支部党总支,硕士,研究方向:教育学。

创新,顾名思义,就是开创前所未有的新鲜事物。创新是一种精神,它促進民族的进步;创新是一种动力,它推动国家发展的车轮稳步前行;创新是一种源泉,它确保我党永葆生机。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是每个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实效、有针对性地推行思想政治教育,这是对每个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基本要求。继承和借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核心,从理念、方法、内容等教育角度提出创新策略,创建动态、发展、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涵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不仅应包涵创新的各种共性特征,还应提炼出自己特有的内容。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首创性改造,使其更大限度地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其一,观念的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以科学的方法创造新思想、新理念、新思维,准确地把握客观世界变化的规律和发展趋势,适应客观世界的变化,对变化了的客观世界重新产生正确的认识。

其二,方法的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由诸多要素组建而成,教师在激活各要素,协调各要素,使其发挥各自最大效能等方面起着第一推手的重要作用。

其三,内容的创新。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通过传统理论的重新选择和设计,有步骤、有目的地为受教育者传授创新的知识。[1] (P.7-10)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意义

(一)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物质动力和精神动力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一直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随着社会对科学发展的日趋依赖,精神动力对推动科学发展起到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培养知识技能丰富、道德品质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个人素质的高低可以通过思想道德素质来体现,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个人其他素质的运用和发挥,还是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支柱。

(二)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智慧支持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生命线,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是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决定着大学生的政治立场和工作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若能提高,其文化、身心等综合素质也会有相应的提高,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和谐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主导者是人,人是社会发展的能动因素。[2](P.88)

三、构建和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策

(一)教育理念层面的创新对策

思想引导行动,理念促进行动。只有确立了科学的思想观,才能明确行动的目标和方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固树立以下两种理念:

1.树立“和谐发展”的理念

外在和谐、内在统一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的本质内涵。所谓外在和谐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主义建设紧密结合。内在统一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各要素之间必须协调一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外在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基础和前提,内在统一是确保建设顺利进行的条件和保障。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外在和谐才能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调节功能,展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有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功能,使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促进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和谐发展。

2.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保障。人是社会的主体,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就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该遵循人的主体性原则。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两大参与者,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主体性的人,他们两者之间应该是平等的主体关系,而并非主从关系。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在引导学生确定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但是“教师中心论”,同样是我们改革的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常把自己看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主体,认为学生只能处于被动的服从地位。教师应该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以平等互助的态度与学生沟通交流。因此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目标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同时发挥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优势,使他们真正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人,实现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间的和谐统一。

(二)教育方法层面的创新对策

先进、科学的教育方法是教育任务顺利实现的重要手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需要理论联系实际,掌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继承和谐发展的精神,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方法的和谐统一、他律和自律的和谐统一、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和谐统一、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博厚悠远”。

1.实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方法的和谐统一

显性教育方法是指,有针对性的、直接的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传授给受教育者,使其明确了解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一类工作方法。隐性教育方法是指,无意识的、潜移默化的把先进的思想政治理念渗透给受教育者,对其情感、意志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产生持久影响的工作方法。[4](P.242)无意识、间接、内隐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主要特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发挥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方法的互补作用。显性教育方法传统、强制的特性导致很多时候教育效果不明显。隐性教育方法能够通过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作用学生、改变学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起到显性教育的补充作用,有效弥补显性教育方法的缺陷。

2.实现他律与自律的和谐统一

他律是指,通过传统观念、道德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外界力量施加给个人的社会道德规范。自律是指,通过把思想道德转化为自觉的个人行为,实现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他律和自律可以通过思想道德的约束作用来区分,他律带有强制性的外部要求,自律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最终目标。

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转变,实现他律和自律的和谐统一:

第一,由师生的双向互动取代传统教育的单一灌输。单一灌输的方法是指,有目的、有意识地传授思想理论,促进受教育者的思想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5]单一灌输是他律的一种方式,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法,它的本质是对思想理论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宣传。然而,随着受教育对象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己经不能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如何将现有的教育方式由教师的单一灌输,转变为师生的双向互动;课堂教学如何从由上而下的理论灌输,转变为培养学生个性、表现学生个性的舞台,正是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探索的崭新课题。

第二,由单一的教师引导转变为教师引导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挥自主因素,为了实现自我发展的目标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自我教育是自律的一种方式,其实质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方面自觉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控制和自我矫正,在自我教育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

3.实现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和谐统一

道德教育是推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之间应该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性特征。创新大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做到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变化,紧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切实转变以往的不和谐现象,使其内容更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需要,促进政治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和谐发展。[6]

通过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从而促进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两者的和谐统一:

第一,加强大学生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导大学生从合格“公民”的角度做起,促进大学生自觉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内容。

第二,突出诚信教育。诚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人们只有本着诚信的原则,创造智慧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才能得到保护;失去以诚信为前提的法制社会,公平公正就难以实现,安定有序也成为空话;社会只有在诚信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良好的人际关系;诚信是保障社会系统和谐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大学生更要突出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全面深刻地认识到诚信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注重加强诚实守信道德品质的培养。

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曾经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理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党的十七大也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作为我党执政的主要任务,并把和谐社会的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相并列的突出地位。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党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个性、和谐发展为目标,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和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最终实现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雅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多维度分析[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徐晨光,林国标.人自身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J].理论前沿,2007,(3).

[4]周中之,石书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M].北京:大众出版社,2007.

[5]汪麟.以和谐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党史文苑(学术版),2006,(7).

[6]張建安,熊建武,俞国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措施探析[J].东岳论丛,2007,(11).

上一篇:规划地质博物馆下一篇:锅炉水位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