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

2024-07-24

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精选十篇)

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 篇1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制约中小企业的发展。于是, 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该模式下, 金融机构评价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 不再单独考虑中小企业本身, 而是以供应链管理理论为基础, 分析供应链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国外学者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 多数侧重于企业信用能力方面。例如, Almtna首次提出Z计分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改进, 提出Zeta信用风险模型。[1]Martin构建了Logistic模型。[2]Dutta等使用神经网络模型, 评价债券的信用等级。[3]国外学者对非财务因素的研究相对较晚。Malhotra在神经网络模糊系统的研究中, 首次考虑非财务因素对企业信用的影响, 即领导者素质、在职时间、企业交通位置、信用资质、债务到期时间等。[4]

国内学者付英作为国内最先展开企业信用研究学者, 从财务角度和非财务角度研究了企业信用的影响因素。[5]朱彬等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从总体经济情况、行业发展展望、法律法规, 以及政府政策、管理水平、企业市场竞争力、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等7个方面对企业信用进行评级。[6]熊熊等从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两个方面, 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并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信用风险评价模型。[7]汪鑫综合考虑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五大影响因素, 建立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运用熵权系数法并结合灰色综合评价法, 对供应链金融视角下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进行评价。[8]

本研究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 以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为切入点, 探讨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因素, 促使供应链上的企业积极采取措施, 保证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融资的顺利进行。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1.融资企业资质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影响

融资企业资质, 是指中小企业的财务指标及非财务指标是否满足商业银行的贷款条件。中小企业作为融资的需求方, 其自身条件越好, 商业银行对其信用评分越高, 进而更容易获得商业贷款。从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特点可看出, 较高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较高的违约率等, 是导致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缺失的主要原因。据此, 提出假设:

H1:融资企业资质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正向影响。

2.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影响

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中承接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纽带, 在供应链整体运作中扮演动力源的角色。作为供应链金融的间接参与者, 核心企业具有信用等级高、行业地位高、企业规模大等特征, 并且与银行保持良好的信贷关系。供应链金融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就是核心企业的资信状况, 核心企业信用资质越高, 越有利于链上中小企业融资。据此, 提出假设:

H2:核心企业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正向影响。

3.供应链关系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的联系更加紧密, 资本和资源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这就造成单个企业已经不再具备强有力的竞争力, 必须完善企业所在的供应链体系, 加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把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连接为一个整体, 供应链的关系及其在行业中所处的地位, 成为商业银行判断是否对该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的重要因素。据此, 提出假设:

H3:供应链关系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正向影响。

4.质押物资质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影响

质押物资质, 是指中小企业抵押给银行的资产的质量, 即资产的变现速度及资产的价值损益情况。因此, 银行在评估是否贷款给中小企业时, 质押物资质是其考虑的重要方面。据此, 提出假设:

H4:质押物资质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正向影响。

5.宏观环境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的影响

宏观环境的变化, 对中小融资企业的资产质量、产销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从而间接影响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因此, 宏观环境作为外部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 其状况越是良好, 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也就越好。据此, 提出假设:

H5:宏观环境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具有正向影响。

变量设计与模型选择

1.变量设计

相比传统融资模式, 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融资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涉及的因素更全面、更复杂。因此, 从理论来源和实践来源两个方面, 归纳供应链金融模式下, 中下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经常使用的指标, 并据此构建信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 包括融资企业资质、核心企业、供应链关系、质押物资质、宏观环境5个维度及下属18个二级指标。其中, 一级指标作为研究的潜变量, 二级指标属于可观测变量。具体如表1所示。

2.模型选择

上世纪80年代以来, 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alE-quationModeling, 简称SEM) 弥补了传统数据统计分析工具的不足, 逐渐成为多元数据分析的主要工具。该模型最大的优点, 不仅综合了传统数据统计方法的长处, 如因子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而且在引入潜在变量的同时, 允许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存在测量误差。

供应链金融下,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是一套多层次、复杂的指标体系, 包含不可被直接测量的潜在变量和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测量的观测变量。由于传统数据分析工具存在测量误差问题, 而结构方程模型可以解决研究过程中的测量误差, 因此选择结构方程模型作为本文的研究模型。基本形式为:

式中, X、Y分别为外因观测变量和内因观测变量组成的矩阵;η为内因潜变量组成的矩阵;ξ为外因潜变量组成的矩阵;B为内因潜变量之间关系的系数矩阵;Γ为外因潜变量对内因潜变量影响的关系矩阵;Ax、Ay分别为潜在变量与观测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矩阵;δ、ε分别为X、Y的测量误差。

问卷调查与基本分析

1.问卷设计与调查方式

根据指标体系和咨询专家, 设计了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在问卷编制过程中, 多次咨询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专家, 并对问卷进行修改, 确保问卷更加完善。本次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从事供应链金融研究的人员, 调查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地区的中小企业、高校、银行等, 主要涉及企业职员、高校老师和银行职员。调查采取邮件的形式, 采用填写者主观作答的方式进行。

对问卷中涉及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 采用五级Likert量表的设计原则, “影响非常大”定为5分, “影响比较大”定为4分, “一般”定为3分, “影响比较小”定为2分, “基本无影响”定为1分。

2.样本情况与测量值描述性统计

用于本次调查的问卷共发放300份, 收回259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238份。在有效调查问卷中, 银行职员所占比例最高, 约为34.03%, 其次为大学教师、企业职员和供应链金融领域专家。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 对问卷进行基本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数据分析

根据Anderson等推荐的两步法, [9]首先需要检测测量模型, 以测试其可靠性和有效性, 然后检测结构模型, 以测试假设的正确性和模型的拟合度。

1.信度及效度分析

(1) 信度分析的方法有多种, 有Alpha信度和分半信度等, 而目前最常用的是Alpha信度系数法。通常认为, 信度系数应在0—1之间。如果信度系数在0.8—0.9之间, 表示量表的信度较高, 可以接受;如果信度系数在0.7之下, 表示量表有些项目需要抛弃。信度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看出, 量表中的5个潜变量———融资企业、核心企业、供应链关系、质押物资质、宏观环境的Cronbach’sα系数, 分别为0.904、0.922、0.852、0.893、0.837, 均大于0.8。该调查结果显示, 样本数据的信度较高, 说明利用该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2) 为了对量表做效度检验, 使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因子分析, 即对问卷进行KMO和Bartlett球度检验。如果KMO值越接近1, 表示越适合做因子分析;如果Bartlett球度检验的Sig值拒绝原假设, 则适合作因子分析。经过数据统计软件SPSS19.0的分析, 得出KMO值为0.875 (>0.7) , Bartlett球度检验的sig.=0.000 (<0.05) 。因此, 适合对样本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具体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显示的数据可看出, 样本数据所有变量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8。结果表明, 设计的量表具有很高的效度。

2.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软件LISREL8.72, 对模型的结构进行评估。假设因素之间的路径系数及假设结果如表5所示。

从表5可看出, 观测变量的回归系数值均在0.7以上, 所以保留全部观测变量。

拟合指数 (X2/df、GFI、AGFI、CFI、NFI、NNFI、RM-SEA) 的实际值和推荐值, 如表6所示。

从表6可看出, 检验值为1.63 (<3) , 因此可认为拟合较好。GFI、AGFI两指标都在0.9—1之间, 其他指标也都满足建议值的要求, 说明拟合较好。因此, 模型具有较好的检验效果, 不需要修正。

最后, 经过SPSS19.0、LISREL8.72, 对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进行计算, 得出各因素对供应链金融视角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程度。在所有影响因素中:

(1) 核心企业的影响最大, 影响程度为0.579。因此, 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下, 中小企业要始终发展好和维护好与链上核心企业之间的关系, 保持良好的信用资质, 避免发生违约情况。

(2) 融资企业 (影响程度为0.473) 作为供应链金融的直接参与者和受益者, 中小企业自身财务状况和非财务因素状况的好坏, 直接影响链上核心企业为其提供贷款担保的意愿, 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是否向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授信支持。

(3) 质押物资质的影响程度为0.337。为弥补中小企业违约带来的损失, 银行需要中小企业在借款时提供与所借款项价值相当的资产作为抵押物, 抵押物质量的高低, 影响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额度, 抵押物的资质越高, 商业银行的贷款授信条件就会越宽松。

(4) 供应链关系的影响程度为0.276。虽然该因素影响程度不及核心企业、融资企业和质押物资质, 但是也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客观性。中小企业要始终维护好与供应链上各企业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核心企业。

(5) 宏观环境的影响程度为0.127。宏观环境是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存在, 虽然中小企业不能改变其所生存的环境, 但要加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结论

研究发现, 融资企业、核心企业、供应链关系、质押物资质、宏观环境, 对供应链金融下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最大的是核心企业, 其次是融资企业, 之后是质押物资质, 再次是供应链关系, 影响最小的是宏观环境。

研究结果充分反映了供应链金融的理念, 即与传统融资模式相比, 银行不再单独考虑中小企业的自身资质, 而主要考虑核心企业的信用以及核心企业与中小企业真实的交易背景。

摘要:供应链金融视角下,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是构建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关键。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为:融资企业、核心企业、供应链关系、质押物资质、宏观环境。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 验证这些因素对中小企业信用风险的影响;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风险因素的复杂性、主观性等特点,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 建立信用风险评价体系。

关键词:供应链金融,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

参考文献

[1]Altman, A Saunders.Credit Risk Measurement:Developmentsover the Last Twenty Year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77 (11) :29-51.

[2]Martin R.Fellenz, Cara Augustenborg, Mairead Brady.Requirements for an Evolving Model of Supply Chain Finance A Technology and Service Providers Perspective[J].Communications of the IBIMA, 2007 (12) :123-129.

[3]S.Dutta, S.Shekkar.Bond rating:a non-conservative application of neural Networks[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1987 (5) :251-286.

[4]Malhotra R, Malhotra D K.Differentiating between good and bad credit using neuro-fuzzy system[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 2002, 136 (5) :190-211.

[5]付英.企业信用评级的指标设计[J].中国投资管理, 1997 (1) :30-32.

[6]朱彬, 刘卫星, 谢康林.人工神经网络在企业信用评级系统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微型电脑应用, 2004 (8) :9-12.

[7]熊熊, 马佳, 赵文杰, 王小琰, 张今.供应链金融模式下的信用风险评价[J].南开管理评论, 2009 (4) :92-98, 106.

[8]汪鑫.基于线上供应链金融的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价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14.

风险决策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篇2

[ 08-09-04 09:13:00 ]

作者:刘耀中

编辑:studa0714 内容摘要:风险决策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广泛受到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关注。因为心理因素作用的存在,所以在研究不确定情境中的决策问题时,有不同于经济学与数学原理的规则。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国外学者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影响最大的展望理论,同时也介绍了其他研究者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风险决策 心理因素 展望理论

瑞典皇家科学院2002年10月9日宣布,将本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普林斯顿大学教授Kahneman和美国的乔治•梅森大学的Smith,以表彰他们在经济心理学与实验经济学方面的贡献。颁奖词中提到Kahneman的贡献是:“把心理研究成果与经济学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有关不确定状态下人们如何做出判断和决策方面的研究”。

“经济人” 是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是一切研究的前提,每个人都会在确定的范围内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从而在有限的环境资源中努力做出最佳决策。决策者以无偏好的方式对决策后果的概率进行主观的估计,这就建立了著名的期望价值模型。期望值等于损益概率与损益值的乘积,即EV(A)>EV(B),A>B。但Kahneman等人经过研究发现:人们在不确定条件下往往并不是遵循期望价值理论而是经过一系列的启发式策略进行直观判断。

心理因素与决策判断

直觉偏差

代表性启发法表现在人们根据事物的一些突出特征对其分类时,如果发现它和某类事物的代表性很相似,就直观地把该事物归到这一类。人们根据原有的经验和认识为各类事物塑造了各自的模型,它包含了这个群体的典型特征和最大的代表性。人们经常把事物和每个模型进行对照,一旦匹配就将其归入这个模型。由代表性启发法带来的认知偏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先验概率估计过低,人们往往是通过语言的描述来判断而忽视了先验概率的影响;结合效应和小数法则。由概率论中的结合率可知,一个事物既属于A又属于B的概率不大于它属于A或者属于B的概率,也就是P(AB)<=P(A)P(B)。但在实际情况中,人们常常是偏好于结合效应从而做出与概率论相悖的结论。

小数法则使得人们易于从一个小样本中过分的推断潜在大样本的概率分布。代表性知觉让人们确信赌徒谬论的存在,即在一系列的坏运气之后必然会有好结果的出现。这是因为人们错误的认为一个随机序列必然具备局部代表性(即序列的每一部分都必须看起来像是随机的),事实上偶然事件并不具有自我修复的功能。如果一个随机过程(就像投掷一枚没有偏差的硬币)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产生一定的结果,那么过去的事件并不会对将来发生的结果产生影响。一些特定的事件相对于其他事件而言更容易想到,并不是因为经常发生或者具有更高的发生概率,而只是因为更容易提取从而高估其发生的概率。而如果某件事不容易联想到,我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低估它发生的概率。

研究表明决策者更加容易被生动的信息所影响,而不是平淡的、抽象的或者枯燥的统计数据。比如我们打算购买一辆新车,同时关于车辆瑕疵的一个生动的故事足可以让我们丧失从以往专业汽车杂志统计数据中建立起来的信心。罪犯或者目击者对犯罪事实的生动描述也可以让我们忽视犯罪的统计数据和报告。因为这样生动的信息是可得的,与平淡的信息相比更容易被回忆起来,因此会使决策产生偏差。锚定效应表现在人们对于不确定数值的估计往往是基于初始值或者是起始点而做出调整,起始点都会对估计值产生决定性影响。如果将全世界人的血液都集中在一个立方体中,这个立方体的宽度将是多大?全世界人口数据提供了一个很高的锚定值,因此当人们估计立方体的宽度时并不能充分地从高锚定值上调整下来。人们很难抵御锚定效应的影响,原因在于锚定值通常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但这很可能使决策产生偏差。

展望理论

在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偏好是由财富的增量而不是由总量决定的,所以人们对于损失的敏感程度要高于收益,这种现象被称为损失规避。人们在收益的情况下表现出风险规避,而在损失的情况下表现出寻求风险;且有过高估计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倾向,同时在面对小概率的风险收益时甘愿冒险,这也就解释了每天大多数人在做同样的买彩票选择。彩票正是利用了人们高估了小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实际彩票的中奖概率大约是几千分之一,甚至更低)。而在小概率损失的情况下多数人偏好确定的损失,Kahneman认为,存在这种偏好是由于人们往往过于看重大金额的损失,而这种倾向对保险公司非常有利。

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影响因素研究 篇3

关键词:服务供应链;电信服务;角色组成;角色协同

中图分类号:F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93-06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服务业整体规模的快速增长,服务业的供应链管理研究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服务供应链已经成为近年来企业运营领域的重点研究课题之一(吴先明,杜丽虹2010)。电信业作为典型的服务业,正处于一个“产业融合”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软件技术、TCP/IP协议、宽带接入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原本各自独立的、专用的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正在走向融合,传媒、出版、电影、广告等产业也卷入产业融合的浪潮(吴京渝2008)。在这样一个产业环境发生巨变的背景下,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管理成为企业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其中,了解和管理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成为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先修课”。服务供应链是如何组成的?供应链中的企业如何扮演各自的角色?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受到外部环境和企业能力与资源方面的哪些因素的影响?

在服务供应链领域,现有文献还没有对其定义和结构达成共识。而对服务供应链的概念、属性及结构的确定可以为系统研究服务供应链的基本理论奠定基础(程建刚,李从东2008;刘伟华,季建华2006)。因此,从服务供应链管理实践的需求和学术研究的深入开展出发,研究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的结构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本文以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为研究对象,结合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结构模型,提出了电信业的服务供应链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能启发更多的学者对一般意义的服务供应链结构进行开展更普适的研究,同时也能帮助企业界理解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指导企业及时调整战略定位以适应供应链的变化。

二、文献综述

1.服务供应链的概念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与研究者所选择的研究视角相关。服务供应链的相关研究一般遵循三种视角,即产品服务化、服务外包的兴起和服务业这一独立研究领域的兴起。相应的,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可以分为三类:服务供应链指传统供应链中与服务相关联的环节和活动。Dirk和Steve(2004)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产品服务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服务计划设定、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服务供应链指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有形产品;服务供应链指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思想管理无形服务。Ellram(2004)提出服务供应链是指从最上游的供应商到客户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和资金管理。金立印(2006)认为航空公司、酒店及旅行社之间通过整合资源形成服务供应链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了服务供应链。

上述三类定义中,第三类定义是比较完整的,其核心思想是对比无形的服务和有形的产品,将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应用到服务业中。

2.服务供应链的结构

服务供应链的结构(Service Supply Chain Framework)一般用来表示服务供应链的整体面貌,是全面阐述服务供应链运行状态的一种工具。关于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定义,国内外文献尚缺乏明确的表述。但是,国内外文献中都从不同的角度构建了服务供应链结构,这一部分仍然需要深入研究。

国外文献中比较受认可的有四个服务供应链模型。其中,Ellram(2004)通过比较Hewlett—Packard供应链模型、SCOR模型和GSCF模特点后,得出每个模型对服务供应链管理模型值得引用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服务供应链模型。该模型从服务商角度出发,以信息流与上游的服务供应商、下游的客户进行联系,其中涉及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现金流动管理等管理内容。该模型能较为完整地反映服务供应链活动的主体、活动的内容以及典型的供应链链式特征,具有一般服务供应链的特点,是一个基本通用的服务供应链模型。但是该模型的主要不足是未能反映服务供应链中的成员组成的体系结构,仅仅反映了服务供应链中的主要管理内容,需要进一步深化。

另一个服务供应链模型是基于产品服务化角度来定义服务供应链的(Dirk,Steve Kremper 2004)。该模型认为服务供应链的目标是提供世界级的服务,在定义服务供应链的战略目标基础上,通过服务供应链的计划、分配资源、配送和回收、分解、修理恢复等管理活动完成产品服务的过程。这种定义实质上是将产品服务中所包含的正向供应链(销售和客户服务)以及逆向供应链(回收和修理等)进行集成,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整体性的服务。

此外,还有一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其实质是在服务行业中应用供应链管理的思想。例如,JackS.Cook(2001)等在医院健康护理方面采用供应链管理中的库存管理和信息集成的思想,提高服务的综合绩效。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服务供应链的模型尚未很好地融合服务自身特点,而仍然采用产品供应链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不能反映一般意义上的服务供应链含义。

最后一个是IUE-SSC模型,这种模型与Ellram(2004)所提出来的服务供应链模型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该模型包含供应商、服务提供商和消费者三个单元,服务提供商是整个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服务供应链管理包括需求管理、容量和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订单过程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等功能活动,而且这些活动有的存在于整个供应链中,有些则只发生在特定阶段。

国内关于服务供应链结构的研究大都建立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其中于亢亢(2007)基于对制造供应链模型的分析以及服务供应链的特点构建了以服务为节点,以工作量为缓冲,以间接服务供应商,直接服务供应商,整合服务集成商和最终客户为主体,包括需求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供应商关系管理、技能管理、服务传递管理等主要活动,融合实体流和信息流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苟娟琼,李学伟,王家琦(2009)基于虚拟服务价值网动态整合理论,结合服务模型、服务组件和服务流程模块的结构,提出基于服务组件的面向服务供应链的模型。该模型中,不再以产品为核心,而是以需求为主线,服务集成平台是整条服务供应链构建和管理的核心,通过对客户需求的预测和客户关系的管理,服务集成平台把握客户需求的变动和更新,不断开发和寻求新的价值增长点。

三、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

1.服务供应链的定义

服务供应链的概念是对传统供应链理论的继承和发扬,是将传统供应链理论创新应用到服务业中。基于这一出发点,Ellram(2004)在研究专业服务业时提出的服务供应链定义认为服务供应链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从上游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所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

2.服务供应链结构

Lambert等(1998)提出供应链的结构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元素:供应链中相互协作的角色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关键的供应链角色各自所参与的流程活动;企业协作时相应的流程整合和管理成分的应用。因此,本文将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定义为:服务供应链结构(Service Supply Chain Framework,SSCF)是以图形体现出来的说明服务供应链中各企业如何协调分工高效完成满足动态的客户需求的模型。该模型不仅要表述服务供应链中包含哪些角色、各企业在服务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和连接关系,也要表述各企业所处的角色具有什么功能、如何与其他角色的企业协调一致完成功能上的对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而协作互动的企业所对应的角色定位;二是以上角色各自的分工如何,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包含哪些活动以及如何将各自所完成的活动与其他角色的活动对接。

综合对Ellram服务供应链模型、IUE-SSC模型、SSCF模型和基于服务组件的面向服务供应链的模型这四种模型的比较分析,本文结合其优缺点提出了面向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结构,如图1所示。

图1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模型

该模型为从客户到上游供应商的四级链型结构,各角色中的企业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协同合作,力求达到整条供应链上的总成本最小。其中,各企业通过为客户提供综合服务解决方案满足客户需求,即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揽子服务产品。服务供应链上的企业协同完成客户和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需求管理、服务传递管理和能力管理等流程中的活动,并且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信息和服务的流通与传递。

在这一模型中,整合服务提供商兼具有服务整合平台的功能,是与客户保持直接接触最紧密的一方,负责将整合服务以客户最满意的方式提供给客户。因而整合服务提供商是构建和管理整条服务供应链的主导,负责搜集和管理客户的需求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供相应的整合服务,然后通过与上游供应商的互动协作“生产”出一些必备的零散服务,最后整合服务提供商再将这些分散服务整合出售给客户并得到客户反馈信息。

服务供应链中个角色参与的流程作为服务供应链结构的重要内容,全面地概括了各企业如何协作分工在满足客户需求的同时力求供应链总成本最小。

信息流:信息存在于供应链所有活动发生的过程中,对需求管理、信息共享、服务级别管理、工作范围定义、服务信息反馈、供应链绩效监测等都非常关键。信息的高效准确流通是一个供应链达成目标的基石,可以降低所有类型的供应链面对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而信息的高效准确流通离不开对信息技术的恰当应用以及信息流通机制的设计与保障。所以,信息流对应的活动包括很多,如应用并管理信息技术、建立和保障规范的信息流通制度、信息流通出错检查、信息的筛选与纠错、信息共享协议的签订、知识集成、知识协同创新等,每一个企业都不可避免地要参与这些活动,并与其他企业就活动的结果进行对接。

需求管理:需求管理的关键在于预测客户的需求并将需求的变化充分共享,进而准备提供服务所需的相应能力,保证服务的正常提供。此外,客户的需求经常是隐性的,为了充分提高服务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还需要挖掘客户的需求甚至创造需求。可以说,客户需求是供应链中最大的不稳定性因素,对应于产品供应的“牛鞭效应”,服务供应链中存在的“扩散效应”也是由于客户需求的不确定所引起的。服务提供者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证总成本最小的前提下灵活配置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服务所需的各方面能力,如何综合采用外包、扩大或缩小服务容量等手段。

能力管理:也称为容量管理,对应于产品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但是服务供应链中的能力管理不是管理库存,因为服务的无形和不可储存,能力管理是一系列关于人力、资产和有形辅助产品投入的决策和监控过程。能力管理包括对一些稀缺资源的获取、新兴技术的研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活动。能力管理一般由整合服务提供商和各级服务供应商参与。

客户关系管理: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理念;以顾客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企业客户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完善的客户服务,深入的客户分析,人性化、标准化的服务程序来满足顾客的多元化需要,从而确保顾客核心利益和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服务供应链管理中客户关系管理的关键是区分主要的客户和重要的客户群,根据客户不同的特点来确定关键客户或者区分有利于增强合作关系的客户及带来客户资源的客户。

供应商关系管理:其基本目标是为不同的服务配置合适的资源,包括通过选择合作伙伴使供应链不断提升、合同管理、供应商评价、供应商谈判、获得和控制供应链、签订服务水平协议等活动。成功的供应商关系管理系统应该能够使服务提供商和供应商真正在战略和具体行动上协调一致,成本最低。

服务传递管理:服务从被提供出来到整合最后提供给客户的过程中,对其质量、传递效率和客户反馈的综合管理。服务传递必须按照一定服务水平协议(SLA)进行,最关键的是在与客户接触、顾客享受服务的过程。服务传递管理的提升关键在于对服务水平的控制和监督,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对薄弱环节的控制。

现金流管理:管理服务传递过程中的资金流通,最小化资金流通成本。在服务供应链的组织过程中,如何有效地解决网络中的资金和融资问题,特别是当参与主体出现资金短缺,或者基于不动产抵押的资金获取难以满足生产和经营,而同时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了控制贷款风险,无法提供资金的时候,服务集成商的资金融通和管理成为了决定服务供应链绩效高低的关键。

对以上各流程的协同管理能力实际上决定了整条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每个角色中的企业都有义务提高自己的流程管理能力,促进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

四、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特征及其结构

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Telecom Operating Service Supply Chain, TO-SSC)是以提供满足客户需求的电信业务为目的,从上游供应商到最终客户所发生的信息管理、流程管理、能力管理、服务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相应于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内涵,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也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而协作互动的企业所对应的角色定位;二是以上角色各自的分工如何,各自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包含哪些活动以及如何将各自所完成的活动与其他角色的活动对接。

构建一个传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的基本思路是将面向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引入到电信运营业,并考虑电信运营业区别于服务业的特征。因此从服务供应链的定义和构建过程来看,可以按照以下步骤来展开:一是确定传统电信业环境下TO-SSC的目标,识别最终客户;二是确定完成TO-SSC目标的角色;三是确定TO-SSC的结构层次;四是确定TO-SSC中各角色为完成目标的具体分工和协作方式。经过以上四个步骤的分析,构建一个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基本要素都已经明确,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传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

1.TO-SSC角色

电信服务是基于一个规模庞大的通信网络的,因此需要网络运营商来管理这样的网络,以保证服务源源不断的提供。服务从基础通信网络中被“制造”出来之后,需要让客户享受到这样的服务,那么就需要一个服务提供商的角色将“制造”出来的原始服务“加工”成业务并出售给客户。在传统电信业时代,以上两种功能通常是由电信运营商这一角色所承担的。

客户为了能够购买到电信业务需要相应的设备,这也是由电信服务的技术特性所决定的,在现阶段技术水平下,客户还无法摆脱电信服务接收设备即终端的限制,因而不能像餐饮业、会展业、旅游业等服务业借助人类自己的感觉器官就可以享受服务。对终端的需求催生了终端制造商的角色,其主要作用就是提供客户满意的终端以保证客户能够享受到电信服务。虽然终端制造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实体产品的制造,但随着全球化和制造外包的普及,与电信运营相关的终端提供变得越来越软化,终端提供商的活动与传统的实物生产不相关性越来越大,终端提供商仍然是研究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时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角色。在设备和电信服务提供给最终消费者的过程中,考虑到电信服务的垄断性,电信服务的规模已经变得非常庞大,用户基数的庞大突出了渠道商分销的作用。在传统电信业时代,电信服务分销的功能由电信运营商通过建设遍布全国的营业厅来承担,而终端分销的功能则由电信运营商营业厅、大型家电连锁卖场、手机零售商如中复电讯等各种渠道承担。

以上角色离客户较近,可以说是处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下游,其总体任务就是将电信服务提供给客户;上游的角色则是根据下游角色所提供的需求信息供应质量可靠的电信服务。电信服务的“制造”是基于通信网络的,因此上游企业一个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功能便是供应建设和维护通信网络的必备资源。对应于网络设备、系统软件和系统集成需求这些资源,也就产生了网络设备供应商、支撑系统/技术平台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这些角色提供的服务为建设和维护一个完整的、包含各种软硬件系统、能够互联互通的基础通信网络提供了必要的资源。传统电信业的电信服务包含基础语音通信服务和文字、图片、程序类的小应用形式的多媒体通信服务。基础语音通信服务的产生基本依托于基础通信网络就能正常进行,但是多媒体通信服务除了需要完整的基础通信网络的支持外,还需要文字、图片、应用等数字内容的供应。对应于数字内容、专业应用和服务集成的需求,也就产生了内容提供商(Content Provider, CP)、专业应用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Service Provider, SP)。

2.TO-SSC的结构层次

供应链中各角色都是有相互合作关系的,其连接方式也决定了整个供应链的效率。和服务供应链一样,其结构层级也是非常短的。根据上述角色的功能及定义,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应该是四级链型结构,其中,电信运营商和渠道商直接面向客户,电信运营商作为连接客户和各类供应商的关键角色,发挥着核心作用。服务集成商、系统集成商和终端供应商为一级服务供应商,内容提供商、专业应用开发商、支撑系统/技术平台供应商和网络设备供应商作为二级服务供应商。

3.确定角色协同方式

角色的定义从功能的角度界定了各角色的边界,但是没有对各角色如何协调分工做清楚的说明。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内涵说明了各角色为达到以最低的供应链总成本满足客户需求的目的而必须完成的所有流程活动,包括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需求管理、能力管理、现金流管理、服务传递管理以及信息流管理。

五、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影响因素

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内涵出发,可以发现其稳定性主要体现在角色数量的稳定和内部角色协同的稳定两方面。相应的,影响其变化的因素也可以分为角色数量影响因素和角色协同影响因素。角色数量因素发生作用使得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中新的角色增加或者旧的角色消失,也即意味着为达到满足客户需求目的的某些角色所承担的功能不再发生作用,这也直接影响到各角色之间连接的方式。角色协同影响因素发生作用意味着各角色在参与服务供应链六大流程活动时,所参与的具体活动发生了变化,角色之间相互协作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各角色在服务供应链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另一方面,从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核心理念出发,即以最小的总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毫无疑问客户需求是影响整个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目的的关键因素。总之,角色数量影响因素和角色协同影响因素从结构本身上影响服务供应链的结构,而客户需求因素则从服务供应链的根本目的上影响服务供应链的结构。

1.客户需求因素

客户需求作为影响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核心宗旨的因素,可以分为显性需求、隐性需求和客户自主创造三个层次的需求。这三个层次的需求在易识别度上依次降低,占客户总体需求的比重上依次降低,而对企业制定战略时的重要程度是依次增加的。客户的显性需求比较容易得知,通常也是最主要的需求,对显性需求的变化应能快速的传导至整个服务供应链的所有角色,并迅速做出调整。隐形需求通常需要全面分析客户的历史消费行为和客户的综合经济实力,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实现对隐性需求的识别。

隐性需求通常是即将显性化但还没有能够被清晰地识别的需求,对隐性需求的调整要选择合适的时点和机会。获取的隐性需求越多,整个服务供应链应对变化的能力就越强。

客户自主创造的需求这一概念源自于服务个性化的兴起,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主动消费意识的增强,客户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客户根据自身实际需要设计的服务如果能够代表一类客户的需求,那么就意味着新的该服务被创造了出来。

2.角色数量影响因素

角色数量影响因素包含技术条件、产品替代性、政府管制和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等子因素,这些子因素的条件得到满足时便会导致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结构中增加或减少一些角色,并进一步影响到与之关联的其他角色。

当新技术出现时,原来由多个角色完成的功能可能合并成一个角色所能承担的功能。例如远程会议技术的出现导致了大量的商务会议不需要走出办公室就可以实现,远程会议提供商取代了原来运输企业和会议场所提供商的角色。当然,新技术的出现也会直接导致某些角色退出而不会给原有服务供应链带来其他变化。

产品替代性显然也很容易影响到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角色数量。如果某角色的产品替代性高,那么其下游的客户就容易采用新的服务产品,该角色面临的竞争就会更大;同时这也影响了该角色与其下游客户合约的稳定性,不容易建立长期合作的信任关系。反之,如果某角色的产品替代性低,那么该角色就越能长期稳定的与其上下游伙伴合作。

政府管制在某些竞争不是非常激烈的行业能起到非常明显的作用。电信运营业具有自然垄断性,政府管制的放松能降低新企业进入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某些角色的政策壁垒。

3.角色协同影响因素

(1)角色协同影响因素与流程整合能力的关系

角色协同影响因素是影响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因素最为复杂也是最隐蔽的因素。根据上文对其定义,角色协同影响因素发生作用主要会导致原有服务供应链结构中各角色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方式会发生改变。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结构的内涵表明,各角色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方式的变化也会导致该结构的变化。虽然从结构上看不出来明显的变化,但是当从微观层面考察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的运作过程时,会发现该结构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因为原有服务供应链的效率已经得到了大大改善或降低,总成本明显减少或增加。

角色分工体现在各角色协作完成信息流、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六大流程上。角色协同影响因素体现的是微观层面的服务供应链运作,因此需要站在角色的角度考察其内涵。那么,对每一个角色来说,什么因素会影响其在参与流程管理过程中的分工情况呢?无疑应该是各个角色整合这六大流程的能力,能力越强者越能参与更多流程管理的活动,因而对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整体效率的提升贡献更大,其地位也就越核心;相反,能力越弱者越不容易参与到对六大流程的管理,只能做好角色定义所限定的工作即提供合格的服务产品,对整体效率的提升贡献越小,其地位也就越边缘。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看,对六大流程的整合能力就是每一个角色的核心竞争优势所在,它决定了每一个角色的分工多少,也决定了该角色在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中的影响地位乃至话语权。

基于这种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思路,可以将角色协同影响因素按照六大流程分为信息集成能力、服务提供能力、需求管理能力、关系管理能力、资金管理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六个方面,分别对应于上述信息流、能力管理、需求管理、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现金流管理和服务传递管理六大流程。

(2)流程整合能力分析

信息集成能力是对高效率管理信息流所要求的能力的统一概括,包含信息技术支持能力、企业声誉和知识集成能力三方面。保证信息准备高效的流通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包括在整体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上部署信息传输工具、对重要信息进行备份、对信息传输系统的维护等。而信息技术应用的主体始终是人,因而需要规范的制度设计来保障信息在先进的信息系统中流通。信息保障制度的设计和维护离不开企业声誉的支持,因此,企业声誉也是影响信息集成能力的重要因素。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价值的重要体现,知识集成赢得产品创新、提供生产产品所需技术的创新、提供管理创新的机会与市场及其服务创新。知识集成的重点在于以最少的知识转移,有效地达成知识集成应用的目的。知识集成机制虽然也是知识集成的重要方面,知识集成能力则更基本、更重要。计国君(2005)的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协作能力越强,企业的知识集成能力越强。

服务提供能力决定了企业整合能力管理流程的能力,包含核心资源掌控能力、供需战略匹配能力和服务产品结构三方面的影响因素。

第一,核心资源掌控能力的观点基于资源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于有价值的、稀有的、不可完全复制的以及不可替代的资源(Barney 1991),如果服务集成商能保持比竞争对手有更强的内在反应(inside - out)能力,甚或提供下游企业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下游企业对其依赖性便会加强,从而使得服务集成商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Handfiel 2002)。电信服务的提供离不开频谱资源和客户资源,电信运营商就是通过掌控频谱资源和基数庞大的客户资源获得了传统电信业时代的核心地位。

第二,供需战略匹配能力也是核心资源之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从交易成本经济学观点来看,如果企业间不能很好地协同匹配,交易成本就会很高,进而导致良好的供应链关系无法形成与保持。企业间的协同匹配不仅会促使下游企业与上游服务集成商签署长期合同,会避免寻找伙伴、谈判等费用,进而可以降低交易费用(Coase 1937),还会规避上下游企业间的机会主义行为,勉励企业遵守联盟协议,加强合作,降低合作的监督控制成本,进而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一旦上下游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协同匹配,出于降低企业交易成本的考虑,下游企业就会更加依赖上游的服务集成商。

第三,服务产品结构对能力管理流程的效率同样有重大意义,电信运营服务供应链向最终客户提供的是由各种服务模块组合而成的整合服务解决方案,各角色供应的服务模块是相对固定的。如果某角色所供应的服务产品包含一些非常重要的细小服务模块,那么该角色对其他任何角色甚至整条服务供应链都是不可或缺的。

需求管理能力代表了高效管理需求管理流程所必需的各方面能力,包括需求获取难易程度、需求获取成本和需求响应速度。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能比竞争对手更好地预测市场需求、响应市场需求并与上下游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需求获取难易程度代表了企业综合应用市场调查、与专业市场研究机构合作以及掌握客户反馈信息等手段的能力。需求获取成本体现的是需求获取的收益,需求获取并非一味的求多求全,是要综合考虑投入产出比的。需求响应速度表示需求信息传递到其他企业的效率以及各企业甄别需求信息后迅速采取相应调整的能力。

关系管理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进行客户/供应商关系管理的能力,包含供应商战略互动、CRM系统利用能力和客户识别能力三方面要素。

第一,宋华,陈金亮(2009)基于能力观和制度合法性等理论,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证明:服务集成商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是影响服务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生伙伴关系合法性的显著因素。服务供应链体系中,除经济绩效外,伙伴关系合法性是衡量服务集成商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服务集成商要提升服务的绩效,就需要强化与客户企业之间的战略互动能力,因为在实际中客户对服务的要求是不一致的,因此在向客户提供综合配套服务的过程中,如何根据客户差别化的需求和条件有效地管理客户价值(即战略互动),也是服务供应商需求管理能力的表现。

第二,CRM系统利用能力指企业在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时,能充分利用数据挖掘等工具发现客户的各种需求,提升客户的总体服务体验。

第三,客户识别能力即企业能够基于正确的市场定位,对潜在客户进行有效划分,识别最适合的客户群体。

资金管理能力包含资本规模优势、金融成本控制能力和利益协调能力。资本规模大的企业在资金获取和安全性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金融成本控制能力直接体现了现金流管理的效率。在服务供应链中,金融供应链的概念指资金流在信息流和服务流中的整合与协调。控制金融成本就必须先了解金融供应链成本的主要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物流金融成本,即资金流活动的成本。融通仓作为金融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方法,企业对融通仓的应用能力也决定着其金融成本控制能力(陈祥锋等2006)。利益协调能力指合作伙伴之间通过契约等方式规定收入分配、减少合作中的冲突和不信任的能力。利益协调关系到资金在服务供应链中的流通方向与速度,任何微小的利益冲突都能影响资金的正常流通,增加服务供应链整体的金融成本。

服务保障能力是确保服务在传递过程中质量和效率不失真的能力,包含薄弱环节控制力、专业人才管理能力和服务标准控制能力。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ts, TOC)认为,任何一个由多个阶段构成的生产系统,如果其中一个阶段的产出取决于前面一个或几个阶段的产出的话,那么,那个产出率最低的阶段决定了整个系统的产出能力。薄弱环节控制力就是弥补瓶颈的能力。服务的保障需要专业人员的执行,服务从产生到加工到最后提供给客户都是由专业人员参与的,因此,对专业人员的管理直接影响到服务的保障水平。服务标准控制能力是从服务质量的角度体现服务传递流程的管理水平。服务标准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服务传递的各阶段中服务标准设计的合理程度,服务标准的监控安排以及服务标准在特殊情况下的灵活响应。

六、总结

本文基于一般服务业的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提出了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的结构模型。该模型强调了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的两个重要元素:角色和角色分工。在此基础上,本文从客户需求因素、角色数量因素和角色协同因素三方面出发,识别了影响电信业服务供应链结构稳定性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吴先明,杜丽虹.运营战略、服务供应链与供应链整合[J].珞珈管理评论.2010.

[2]吴京渝.产业融合趋势下的电信业转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

[3]程建刚,李从东.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2008,(9):101-102.

[4]刘伟华,季建华.服务供应链:供应链研究的新趋势[R].2006-2007年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9.

[5]Dirk de Waart, Steve Kremper. 5 Steps to Service Supply Chain Excellence[J].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Review. 2004(1): 28-36.

[6]Lisa M.Ellram,Wendy L.Tate,Corey Billington.Understanding and Managing the Services Supply Chain[J].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40(4).Fall 2004:17-33.

[7]金立印.服务供应链管理、顾客满意与企业绩效[J].中国管理科学,2006,14(2):100-106.

[8]Jack S.Cook,Kathy DeBree,Amie Feroleto.From Raw Mat-

erials to Customer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n the Service Industry[J]. SAM Advanced Management Journal. 66(4). Autu-

mn 2001:14-21.

[9]于亢亢.服务供应链的模型与构建[J].现代商业,2007,(21):156-158.

[10]苟娟琼,李学伟,王家琦.面向服务的供应链动态整合模型研究[J].物流技术.2009,(2):107-114.

[11]Douglas M.Lambert, Martha C.Cooper, Janus D.Pagh. Supply Chain Management-Implementation Issues and Research Op-

portuniti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

ent. 9(2). 1998: 1-19.

[12]计国君.供应链中知识集成及其能力模型分析[J].物流技术,2005,(10):13-18,24.

[13]Barney 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

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 (1): 99-120.

[14]Handfiel R.B., Bechtel C. The Role of Trust and Relationship Structure in Improving Supply Chain Responsiveness[J].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2002, 31: 367-382.

[15]R.Coase. The Nature of Firm[J]. Economics, 4(386). 1937: 400.

[16]Williamson O.E. The Theory of the Firm as Governance St-

ructure: from Choice to Contract[J]. Journal of Economic Pe-

rspectives. 16,(3). 2002: 171-195.

[17]宋华,陈金亮.服务供应链中服务集成商竞争优势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J].中国软科学增刊,2009,(8).

供应链风险因素与防范对策研究 篇4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跨国公司拥有日趋加长和复杂的供应链。供应链作为一个由原材料不断增值为最终用户产品的过程是客观存在的, 不论整个供应链由一个企业运作还是由多个企业协同运作, 就单个企业而言, 如果其只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 就极大地减少了运作整个供应链的投资风险, 但就整个供应链而言, 由于它是多个独立企业的联合, 随着供应和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市场的全球化、产品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缩短、企业合作等所导致的供应链关系的日益复杂以及供应链所处环境变化的加快, 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也在加大, 使供应链企业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差。

目前, 供应链风险管理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国内外学者从各种角度进行了定义和分析, Chapman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是通过协调供应链各成员, 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外生风险, 以从整体上减少供应链的脆弱性;而杨俊则从供应链成员间合作的角度, 认为供应链风险管理是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协作, 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 来降低整体供应链的脆弱性。虽然大家对供应链风险管理的定义不同, 但是对其基本含义的理解却有所共识, 即供应链风险的来源是由于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牛鞭效应使供应链风险被放大;而且由于供应链网络上的企业之间是相互依赖的, 任何一个节点企业出现问题都有可能波及和影响到其它企业, 影响整个供应链的正常运作, 甚至导致供应链的破裂和失败, 因此又可将供应链风险定义为供应链的脆弱性。

2. 供应链风险因素识别和分类

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有效进行供应链风险管理的首要前提。

在有关供应链风险识别的文献中, 供应方的风险识别在研究初期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Kraljic早在1983年就提出一个采购组合管理框架, 该框架特地将由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不确定性和供应中断的问题纳入框架中。后来Cranfield以及国内的马士华分别从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内生外生或是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等角度系统地研究供应链的风险因素。

Cranfield对供应链风险从供应链的脆弱性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周艳菊等对供应链风险从需求风险、环境风险、经营风险、制度风险、供应风险和信息技术风险这六个方面进行了汇总。

本文从供应链风险的来源出发来分析供应链的风险因素。当然一种风险有可能是好几种风险因素相互作用产生的结果, 以下风险的分类是按照产生该风险的主要因素来划分的。

需要指出的是供应链作为一种战略联盟, 对供应链的管理也必须重视战略伙伴关系, 供应链是通过企业间的紧密合作获得综合优势, 因此合作伙伴因素产生的联盟风险对供应链影响巨大。供应链联盟中的利润波动、利润分配不均衡会造成供应链不稳定, 而在供应链联盟各方的合作中一旦出现败德行为或缺乏相互间的契约诚信也会使得供应链难以为继, 此外, 在供应链的链条中如果核心企业发生变动或者其它合作伙伴因素造成的差异也会面临风险, 供应链所面对的联盟风险是指由于供应链中的合作伙伴实力不够、信誉不好或与供应链中其他企业不具备匹配性等因素而导致整个供应链发生破坏的风险。

表1中列出了供应链风险因素的详细分类。

3. 供应链风险防范对策

供应链的风险管理是通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协作, 识别和管理供应链内部和外部的风险, 采取适当的行动以规避或消除风险, 以降低供应链的脆弱性。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 供应链面临的风险范围很宽, 其复杂程度也比较大, 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来管理供应链风险, 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 具体可以采取下列的对策来进行管理。

3.1 市场风险的防范对策

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供应链联盟所面对的客户和竞争对手所形成的市场环境变动而引起的风险。供应链具有“弹性”, 所谓供应链“弹性”是指整个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对用户需求变化的适应程度, 与“刚性”相对立。保持供应链“弹性”是供应链应对市场风险的对策,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合理库存和一定的生产能力冗余。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合理的库存是防止顾客需求波动而引起的短缺风险最为简单有效的方法。保持一定的生产能力冗余则可以减少由于“满负荷”运转带来的各自设施可靠性方面的风险, 同时也能提高对用户变化的适应性。其次, 针对供应链所面临的市场风险, 节点企业必须要提高企业的市场规划和预测能力, 准确把握消费者的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市场策略, 加大研发投入, 提高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 对新产品进行合理准确的定位, 并保持好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 这些也是防范市场风险的有效措施。

3.2 环境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供应链所面对的环境风险中, 工厂水污染、电力供应中断供应和火灾风险是企业通过备用系统或者通过加强管理可以进行防范的。对于其它的环境风险, 则需要进行供应链环境风险扫描, 并建立风险应急处理机制来应对风险。供应链环境风险扫描是获取供应链系统与环境关系的相关信息, 凭借这些信息来识别供应链外部环境中的潜在威胁, 解释和预测环境变化对供应链的影响, 从而为制定降低供应链环境风险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方向。一旦出现风险则启动应急处理机制来化解供应链合作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出现的风险, 减少由此带来的损失。

3.3 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对策

供应链中的经营管理风险主要产生于节点企业不太科学合理的流程管理。对于此类风险, 需要从提高供应链企业自身的管理和资源配置水平入手, 采取科学的方法来建设企业在采购、库存管理、生产、资金、财税等方面的制度, 同时加强管理, 严格执行各项制度, 从而防范经营管理风险。

3.4 联盟风险的防范对策

供应链是一种战略联盟,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这种伙伴关系既存在竞争又存在合作, 建立核心供应链, 健全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的激励机制, 真正实现链内各企业间的利润分享和风险分担, 形成具有共性的供应链节点企业文化, 才能防范联盟风险。

对于供应链上各个节点企业而言, 如果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运行不畅, 这多半是由于节点企业之间缺乏诚信, 供应链联盟中的监督机制又不尽完善, 给节点企业之间的道德风险创造了条件。由此可见, 由核心企业形成领导作用, 对供应链联盟中各个不同节点企业进行激励, 形成具有共性的利益共同体, 使各方精诚合作, 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固的安全供应链就成为解决道德风险, 规范企业行为的首要问题。只有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都从供应链管理中受益, 企业才可能去维护整条供应链的整体利益, 整个供应链联盟才会更加稳固。

3.5 供应风险的防范对策

供应链联盟中的节点企业之间虽然注重合作, 但是对核心企业而言, 可能会依赖少数关键供应商, 当此类供应商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会直接影响节点企业的产品质量, 而要变动供应商又不是一件轻易的事, 因此, 要防范供应风险, 核心企业必须从战略的角度选择供应商, 并与主要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共同分担成本, 共享利润, 共同保证和提高质量, 共享信息, 真正形成合作关系。

3.6 信息风险的防范对策

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 节点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和知识流的交换, 其中信息流起着关键的作用, 从本质上讲, 供应链节点企业之间正是通过不完全契约方式和信息共享来实现相互之间的协调和提高市场响应速度的。这就要求供应链上各个企业对相关业务计划、预测信息、POS数据、库存信息、进货情况以及有关协调货流的信息在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实现共享, 供应链企业分享。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形成信息共享和信息对称的保障, 只有在供需双方都实现收益的情况下才能实现激励, 从而防范一部分信息风险。

4. 结论

当前的供应链处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 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 对风险因素进行分类, 并研究防范对策是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供应链所面临的六大类风险因素, 即市场风险、环境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联盟风险、供应风险和信息风险, 分析认为供应链联盟中的节点企业需要针对不同的风险因素来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 从而降低风险, 实现供应链的健康良好运作。

参考文献

[1]杨俊.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2005:10-15.

[2]Kraljic P.Purchasing must become supply management[J].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83, (September~October) :109-117.

[3]周燕菊, 邱莞华, 王宗润.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进展的综述与分析[J].系统工程, 2006, 24 (3) :1-7.

农业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 篇5

农业灾害风险的影响因素和防范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对于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农业受灾害风险的`影响较大,因此对农业灾害风险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从农业灾害的危险性、地区农业本身的脆弱性和产业的应急能力水平三方面来对农业灾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降低农业灾害风险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有重要作用.

作 者:刘旭 冯百侠 LIU Xu FENG Bai-xia  作者单位:河北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唐山,063009 刊 名: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POLYTEC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10 32(2) 分类号:X43 关键词:农业灾害   影响因素   防范措施  

浅析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 篇6

【关键词】 审计 风险 防范 措施

一、审计风险的概念及其研究目的

到目前为止,审计风险对大多数人而言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说其熟悉,是因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会计师职业界面临日益严重的商业风险,使审计风险的使用频率相当得高,尤其在近年来银广夏,黎明等上市公司审计失败,安达信,中天勤等一系列会计事件更是如此。说其陌生,是它未能引起人们足够的注意,没有把审计风险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也没有从职业的角度来认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从狭义上理解,应当包括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己公允揭示的风险和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笔者认为,从广义上理解审计风险,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使用审计风险模型。这是因为现代审计中,一般在审计风险、固有风险评价的过程中考虑了经营风险将审计风险的涵义界定为广义的审计风险更与审计风险模型相匹配,有利于审计风险模型在审计实务中的应用。民间审计都是市场控制机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急需发达的民间审计。研究审计风险的目的在于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审计质量的控制

民间审计实行的是一种有偿服务。社会之所以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聘请民间审计对其财务报表进行签证,是因为通过审计,能降低财务报表的信息风险,能分散企业的营业风险,这些都是民间审计的社会价值所在。因而,努力创造一种环境,提高社会公众和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是提高我国民间审计质量,确保我国民间审计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审计效率的提高

寻求审计风险与审计效率的合理平衡乃是审计理论与实务所面临的一大课题。审计方法是决定一项审计效果和效率的关键因素。如何收集、收集多少和收集何种性质证据的决策,都将以风险的评估为基础。因而,审计风险概念,为更有效地提高审计效率,提供了完整的结构。

3、有利于增强审计责任感

审计风险直接关系到审计责任,并影响到审计人员的切身利益。审计风险的存在虽然是一种必然的现象,但审计风险的存在无疑会促进审计人员提高审计技术,改进审计方法,从而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风险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可进一步加强审计人员的责任感,认真、仔细地开展审计工作,努力把审计风险降到允许的范围之内。

二、影响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

1、企业经营环境的恶化,尤其是竞争的加剧,导致审计失败的增加

现代企业的经营环境十分复杂,一方面使得多样化的经营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确定性增加,加之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互联网等高科技技术大大便利于信息的产生和传递,这些都使得审计人员失察和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增加。而大多数会计职业界人士认为如果CPA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做到应有的谨慎,就属于审计失败。因审计工作的复杂性,很难确定审计人员是否一贯地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但是CPA如果出现失误,往往会使会计师事务所蒙受损失。另一方面竞争的激烈和业绩评估压力的增加使管理者舞弊数量和隐蔽性呈上升趋势。有的企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如为保证“配股资格”,避免被“特殊处理”或被“摘牌”以及为了进行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的需要,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普遍都存有粉饰会计报表,操纵盈利的冲动,会计核算中舞弊现象日益增多,舞弊手法也越来越隐藏和智能化,这些都会导致审计失败,客观上也增加了审计风险。

2、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经营环境不成熟

公司治理机制是协调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相互之间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现阶段尚没有建立起规范的资本市场的借贷市场,也未能形成有效的职业经理人市场机制和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上市公司的管理当局缺乏强调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内在动机和对高独立性审计服务的自愿性需求。被审计企业公司治理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所有者虚位”,董事会与经理层重合,公司管理当局既是被审计者,又是审计委托人,他们可以决定审计收费的大小和事务所的聘任,这样严重的影响了注册会计师审计的独立性,加大了审计风险。

3、目前诉讼法律环境的不完善加剧了审计风险

在法律诉讼中,注册会计师往往以其在审计过程中遵循了独立审计准则为由来开脱法律责任。而法律界则以当事人在执业中主观上是否有过错来判断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这种“真实性认识偏差”(注册会计师强调“程序的真实”和“过程的真实”,而法律更为强调“结果的真实”和“内容的真实”)实质上是审计期望差在法律诉讼中的体现。法律责任界定不清,也会增加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因为一旦法律诉讼产生,由于“深口袋”责任概念,即采取谁最有能力承担经济赔偿责任就由谁来承担责任的原则,注册会计师往往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在国外,注册会计师都投有足够的职业赔偿责任保险,而且注册会计师职业是收入颇丰令人羡慕的自由职业之一。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财产富足,“钱袋较深”,有充分的赔偿能力,因此当执业者一旦在执行审计业务和提出审计报告时出现疏忽和过失,致使审计报告的使用者蒙受损失,审计人员就会遭受诉讼和牵连。失意的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了挽回损失,就千方百计地寻求有赔偿能力的连带者进行赔偿,因此注册会计师常常是诉讼的主要目标。法庭的判决也往往因同情受害者而判定连带者——注册会计师赔偿受害者。这种“深口袋”现象使得审计人员更容易被推上法庭,审计的诉讼风险因此加大。

4、社会公众期望的差距

审计期望差距指的是社会公众对审计应起的作用的理解与审计人员行为结果及审计职业界自身对审计业绩的看法之间的差异。随着竞争的加剧和破产企业的增多,社会对审计需求在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也不断提高。双方形成的期望差距,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舞弊和欺诈。社会公众期望注册会计师能毫无遗漏地发现被审计企业中所有可能存在的严重舞弊行为,并对舞弊行为的揭露以及关于被审计企业管理人员的欺诈和违法行为的报告负责;而注册会计师认为,他们是对被审计企业会计报表是否遵循公认的会计准则总体上表示一个意见,无法保证能够察觉被审计企业的任何舞弊行为。即使是最勤勉的审计人员也极易为管理人员的舞弊或包括第三方在内的欺诈所蒙蔽。但事实是,如果注册会计师对揭示差错和舞弊行为不承担足够的责任,社会将不会以牺牲时间和金钱为代价,指望从注册会计师那里得到什么帮助。这样促使审计职业界要求审计人员承当起更大的揭弊查错的责任,并积极地履行这种责任。二是经营失败。在很多投资者眼里,无保留意见就像“完全健康的体检证明”一样,可以成为经营风险的重要依据。很多人甚至认为审计师应当对财务状况提供一定保障,他们觉得经营失败与审计失败有强烈的联系。那么如果受到损失,管理者和审计师必然都有责任。而在审计职业界眼中,如果公司的报表没有重大的错漏,那么将出具无保留意见,这是审计师的尺度。诸如无力还贷、未达到投资人期望收益乃至倒闭破产等都是公司管理者的经营失败,不影响审计师发表适当的审计意见。经营失败和审计失败没有必然的联系。这种对经营失败责任归属的认识就加大了期望差距,引起了很多预料之外的诉讼。虽然在这种情况下,法庭的判决一般会保护审计师(如果审计意见无误),但即使审计师完全胜诉,不须赔偿,那么至少其职业声誉将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且也会付出高额的诉讼成本。

5、我国目前所处审计市场是买方市场,过分激烈竞争环境加剧了审计风险

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有偿审计,审计市场又是一种买方市场,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在一定的有序经济条件下,审计收费的增加是困难的。为了生存和发展,事务所就把目光转向降低成本方面。而控制审计成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就限制了审计时间、限制了审计作业量,使本应扩大范围的审计作业受到限制,形成相应的审计风险。此外,竞争使为数不少的注册会计师及会计师事务所“铤而走险”。他们为了防止失去客户有可能妥协于客户的无理要求而置自身风险于不顾。

三、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措施

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上述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1、保证审计的独立性

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

2、注重重要性问题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是注册会计师必须慎重考虑的两个问题,对不影响会计报表客观、真实的次要事项,可以适当忽略。注册会计师必须将重要性重化后运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合理解决好它们之间的矛盾,这样可以更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3、保证咨询服务到位

审计组织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审计人员在遇到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情况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服务和恰当的业务指导。比如,审计组织可以聘用法律、经济、技术鉴定等方面的专家做顾问,使审计人员在做出判断和决定时,有权威的意见做后盾,这样可以增加审计结论对风险的承受力

4、防止或减少诉讼失败所造成的损失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按照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这是控制风险的最后一道防范措施。我国目前开展这类保险业务的必要性已经具备,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此项业务。审计组织应尽早树立保险意识,正视风险的不可避免性,投保足够的审计责任保险,以便风险发生时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偿,从而减少损失。

四、结论

审计风险是审计界的一个新课题有着相当的难度。本文的特点在于针对影响我国目前民间审计风险的因素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为我国审计理论的发展和审计水平的提高贡献一点绵薄之力。然而受本人能力及资料所限,本文有些方面论述比较简略,存在某些不足之处。现在,我国审计界所面临的不再是一个对审计风险观念上的改变问题而是一个如何以审计风险为基础形成一种系统的审计方法的问题。只有解决审计风险控制的技术并使得以审计风险控制为基础的审计模式在审计实务中得以运用,我国的审计实务才会产生一个新的飞跃。这是我国审计界需要努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参考文献】

[1] 董晓林、梁丽军:审计风险的评估与防范[J].中国审计,1998(7).

[2] 胡春元:论审计风险[J].财务与会计,1998(10).

[3] 周萍:试论审计风险[J].财会月刊,2000(4).

[4] 马兰:经营失败、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3(4).

冷鲜鸡供应链的风险因素调研分析 篇7

冷鲜鸡是指检疫后的活鸡屠宰后迅速冷却,使鸡胴体中心温度在1小时内降至0℃~4℃,然后进行分割、修整、包装,并在后续的贮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始终保持在0℃~4℃范围内的冷鲜鸡肉[3]。

2014年4月份,广州市政府发布通告称,越秀区全区、荔湾区部分区域、天河区珠江新城、番禺区大学城先行开展为期6个月的“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4]。2015年1月15日《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纵观全国,自2013年4月流感疫情爆发以来,为及时防控禽流感疫情,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已经关闭了部分或全部活禽交易市场。其中,杭州市的活禽交易市场已被永久关闭,上海市也在酝酿之中。

政府的家禽政策旨在降低食品安全风险发生的概率,保障市民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现在的“冷鲜鸡“政策仍然属于试行阶段,整个冷鲜鸡供应链中含有许多风险因素[5],加上国内仍未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冷鲜鸡溯源系统,因此建立冷鲜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刻不容缓[6]。

本文旨在通过对生产商(养殖场)、屠宰场、物流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的调查研究,能深入了解冷鲜鸡从生产商到零售商流通过程的情况(养殖+运输+屠宰+贮藏+运输+销售),分析影响冷鲜鸡品质安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为科学全面地进行冷鲜鸡供应链风险评价及危机管理提供依据。

1 调研情况简介

1.1 产地调研

广州市花都某养殖场,占地10亩,主要养殖的鸡肉品类为固始土鸡,固始土鸡养殖的环节包括:

(1)土鸡育雏。人为地调节通风换气,在夏天帮助防暑降温,并减少贼风侵袭造成鸡群发病;育雏室清扫冲洗干净后,用调制的消毒剂消毒12-24小时,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

(2)土鸡放牧。鸡苗在晴天室外风小,温度高时小面积适当放牧,第一次约在1小时左右,以后逐步延长放牧时间,直至能全天候放牧。

(3)土鸡饲养。使用自家配置的饲料或者购买专业的饲料进行喂养,不同时期的鸡所需要的饲料的配方也不同。

(4)疾病防治。主要是防治寄生虫、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和中毒。寄生虫主要有球虫、滴虫、卡氏白细胞虫等,一般有蚯蚓的地方就有可致鸡病的寄生虫。对刚放牧的鸡苗柴胡、常山的煎汁供饮水,做预防性祛虫,并对放牧场地用0.02%烧碱溶液消毒。

(5)运输。批发商自驾车辆自行取货,用来运输的车辆一般为普通货车,也有少数为三轮摩托车运输。

(6)销售。主要是卖给批发商在当地的农贸市场进行销售,还有一部分供给自营的“农家乐”。销售前没有进行检疫,没有对土鸡进行身份验证。

(7)死鸡处理。集中深埋或是焚烧。

1.2 供应商

广州某公司,是广州市指定的冷鲜鸡集中屠宰企业之一,拥有完善的加工屠宰设备以及工艺。鸡肉屠宰的环节包括:

(1)毛鸡入库:养殖场供应的黄羽鸡在提供检疫证明后,由工作人员进行感官判断,确认无误后可以进入库房。

(2)斩杀环节:工作人员在鸡肉的脖子上划一道伤口,然后将毛鸡放进一个特制的笼子,等待2~3分钟确认死亡后,将鸡挂上流水线放血。

(3)除毛。先由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除毛,然后使用机器进一步除毛。在进入下一环节前有专人检查清理。

(4)清理内脏。确认鸡血在流水线上放光后,将鸡浸入68度左右的热水,然后工作人员使用工具将鸡肉的内脏清理出来,然后用高压强的水枪将鸡内残余的血水和内脏压出来,这个环节中使用的工具每5分钟就会更换一次,并有专门的质检员进行抽查。

(5)切割以及包装称重。包装切割车间的温度控制在18度以下。鸡肉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普通的包装处理或者进行切割再包装。一只冷鲜鸡(带包装)的重量控制在1.1到1.2千克之间,10只冷鲜鸡为一组。每一个批次的冷鲜鸡都会贴上条形码,记录产地,温度,检疫情况等资料。

(6)运输销售。一般当天完成包装的冷鲜鸡会马上装车销往零售商,小批量的订单使用恒温货车运输,大批量的订单会使用集装箱运输,运输过程中车厢的温度保持在0到4度。

(7)温度控制。屠宰场有安装恒温设施,并且有专门的电工负责温度的监控。但是从包装车间到运输设备的位置尚有较长的距离,无法控制温度。

1.3 零售商调研

调研选取广州市内8个不同区域的农贸市场的个体户商家进行问卷调查,发出问卷100份,共收回89份有效问卷。调研表明:

超市的冷鲜鸡采购方式都是直接从广州政府指定冷鲜鸡供应企业进行采购。超市的采购员在验货时主要通过感官进行验货,例如色泽,鸡肉的弹性等指标进行判断,通过仪器进行验货的比较少,没有采取RFID标签等技术进行数据记录;超市都是选取政府指定的冷鲜鸡供应企业,成本比较高;冷鲜鸡在屠宰后直接通过冷链物流车配送到超市的冷库中贮存。一般配备冷库和常温储存库,这是主要的储存生鲜食品以及农产品的场所,部分门店也配置了一个20平方米左右的小型冷库,对经济价值高的农产品进行储存和及时补货。此外,冷藏设备的管理是定期(1个月左右)进行清洗,肉类和蔬菜水果类分类存放。冷鲜鸡在销售过程中一般没有进行包装。在冷柜下销售,受访者用超市提供的保鲜袋按需选购。冷鲜鸡的销售一般都是在超市的冷柜里销售。冷柜里的每只鸡相互接触,没有采取保鲜膜等技术进行隔绝。

农贸市场的零售商采购产品的首要考虑因素是产品价格,此外,批发价格则成为了第二大重要的考虑因素。80%的冷鲜鸡零售商订货都会提前一到两天订货。提前订货是为了确保不断货的同时,储藏成本不能太高,保证鸡肉的新鲜;有6成的零售商没有使用具有冷冻功能的物流车,只是采取简易的保温措施。有44%的冷鲜鸡零售商需要30分钟到1个小时的运输时间,30分钟以下运输时间的则占了22%;在销售过程中,87%的零售商将冷鲜鸡放置于冰柜中,温度低于0度,手感僵硬,不易辨别质量。根据《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0-4℃的冷冻环境下的冷鲜鸡的保质期不能超过6天,50%的冷鲜鸡零售商表示在保质期过后会对其做出丢弃处理,近38%的冷鲜鸡零售商表示低温下冷鲜鸡品质不会有太大改变,不做任何处理,继续销售。

1.4 消费者调研

为了使调研结果更具普遍意义,在广州市11个区多个肉菜市场派发街头问卷,总派出问卷1000份,有效问卷984份。调研情况表明:

肉菜市场和超市是受访者选购家禽肉类食品(冷鲜鸡)的主要场所(如表1所示)。受访者在选购家禽肉类时关注最多的是质量和色泽,分别占了70.63%和64.63%,而价格的合理性占了40.85%,从而可看出受访者偏向超市和肉菜市场是因为其卫生情况以及安全保障度较高(如表2所示)。

对冷鲜鸡的挑选包括三种方式:视觉、嗅觉、触觉。其中选择通过观察色泽来鉴定品质占了66.26%的受访者,而嗅觉、触觉占了小部分比例,更多的受访者是通过多种方式结合来挑选的。对于家禽肉类流通过程中的问题,43%的受访者表示最担心的是家禽肉类打激素催生长,食用之后会影响身体机能,危害健康;38%的受访者担心家禽肉类会感染上禽流感等病毒,食用过后人体会发生病变,危及生命;还有9%的受访者担心家禽肉类本身的品质和品种,因为它们决定了家禽肉类的质量。

2 冷鲜鸡供应链安全风险分析

2.1 冷鲜鸡供应链的流程

冷鲜鸡供应链包括生产商(养殖场),供应商(屠宰场),物流商,零售商冷链涉及到温度的控制,从鸡肉供应链来看,除生产企业和饲料及兽药供应企业外,其他都属冷链范围,屠宰场和零售商是冷鲜鸡供应链危机管理的主要对象[7]。生产商作为冷鲜鸡供应链物流的起点,也是安全风险管理的重点。

2.2 存在于生产商的安全风险因素

生产商(养殖场)作为冷鲜鸡供应链的起点,其容易引发危机的流程有育雏,饲养,疫病防治,运输几个方面。在育雏过程中,有些食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由于法律和卫生意识淡薄,农药、兽药滥用现象还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导致畜禽产品中农药、兽药残留与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超标。若不采取有效措施来改善产品质量,易造成食品危机。在饲养过程中,不同时长的放牧和养殖时间会对鸡的品质造成不同的影响,有些生产者为提高家禽的生产速度,在养殖环节会投入生长激素,为预防和治疗家禽疾病,会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的药物,这些举措都会对公众健康和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养殖场的卫生情况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就会滋生沙门氏菌、葡萄球菌等细菌和新城疫、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式囊炎等病的病毒,造成危机;鸡的疫病防治和出现疫情时的应急措施也是鸡品质安全的重要指标。

2.3 存在于供应商(屠宰场)的安全风险因素

屠宰环节是冷鲜鸡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屠宰的过程中,对冷鲜鸡的品质造成关键性的影响。屠宰前,因为农村分户饲养的条件下,饲养管理水平和饲养状况参差不齐,很难确定动物进入屠宰场以前是否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大多数的屠宰场使用了条形码作为溯源工具,但是条形码容量小,安全性低,无法保证准确追踪鸡的来源;屠宰场屠宰技术和工艺不达标,安全意识薄弱,屠宰过程中容易染菌,滋生沙门氏菌和葡萄球菌,对易感人群造成危害;屠宰设备以及屠宰车间没有经过全方面消毒,容易导致细菌繁殖;屠宰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也尤为重要,如直接接触到病鸡或者没有做任何处理,就容易感染病毒并传播,造成人员伤亡。

2.4 存在于物流商的安全风险因素

在冷鲜鸡物流运输过程中,主要包括将土鸡从生产商运到屠宰场的物流商、将土鸡从屠宰场运到零售商的物流商。物流商在运输冷鲜鸡过程中运输设备对冷鲜鸡安全质量的影响最大,此外运输时间直接影响了冷鲜鸡的储存销售时长,而装卸搬运的作业方式对冷鲜鸡的包装也有一定的影响。还有运输过程的路况好坏也会影响鸡肉质量。

2.5 存在于零售商的安全风险因素

销售环节是影响冷鲜鸡品质极为重要的环节。在销售过程中,许多零售商采用了低于0℃的冷藏柜来销售冷鲜鸡,较大的影响了冷鲜鸡的风味和口感;有些零售商缺乏安全意识,直接在室温的条件下贮存冷鲜鸡,较大的影响冷鲜鸡的品质和食用安全;同时,冷鲜鸡之间相互触碰,暴露在空气中,没有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零售商的报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对于冷鲜鸡食用的品质安全有很重要的影响。

2.6 存在于消费环节的风险

在购买冷鲜鸡的时候,大多数消费者仅仅凭借感官手段来选择冷鲜鸡,不能有效的判断出冷鲜鸡的质量水平;许多消费者在购买冷鲜鸡之后,要在常温下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食用或置于冰箱内,冷鲜鸡有严格的贮存要求,在高温环境的环境下非常容易变坏[8]。因此购买的方式以及在家中不正确的存放方法也是影响冷鲜鸡食用安全的因素。

3 结论

调研分析表明,冷鲜鸡安全风险存在于供应链各个环节中,有必要对冷鲜鸡供应链的安全风险因素进行管理和评价。综合冷鲜鸡特征,初步总结冷鲜鸡供应链安全品质中起重要作用的风险因素有:(1)在生产商环节,有药物残留、工人健康、养殖时间、饲料安全、卫生状况、检疫手段和应急预案等风险因素。(2)在供应商(屠宰场)环节,有机器设备、工人健康、安全意识和温度控制等风险因素。(3)在物流商环节,有冷藏设备、运输设备、运输时间、工人健康、卫生条件以及装卸搬运等风险因素。(4)在零售商环节,有储存时间、销售时间、销售保险、工人健康、销售环境和报损管理等风险因素。(5)在消费环节,有选购方法、食用时间和保鲜意识等风险因素。

鸡肉的危机包括禽流感、鸡瘟以及有毒物质超标等。在全程冷链的基础上,冷鲜鸡在操作规范以及温度控制得当的情况下产生危机的几率比较小,如果出现食品危机,多产生于养殖以及屠宰环节,在上述列举的风险中列举最容易形成危机的因素:(1)药物残留;(2)饲养安全;(3)卫生状况;(4)机器设备;(5)安全意识。

摘要:文中对冷鲜鸡供应链中生产商、屠宰场、物流商、零售商、消费者进行了全面调研,分析了冷鲜鸡供应链的流程和风险因素。调研表明,目前冷鲜鸡在供应链各环节中,品质安全意识淡薄,相关的检疫标准不统一,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隐患。文中总结了冷鲜鸡供应链危机管理的主要风险因素以及可能演化为危机的风险因素,对冷鲜鸡的供应链危机管理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冷鲜鸡,供应链,风险

参考文献

[1]谢如鹤.我国冷链物流现状及发展对策[J].物流技术,2014,11.

[2]谢如鹤.生鲜食品物流安全问题调研分析[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2.11.

[3]DB 31/2022—2014.冷鲜鸡生产经营卫生规范[S].上海: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4.

[4]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在部分区域先行开展家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试点工作的通告[J].2014-04-26.

[5]毋庆刚.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1,2:24-28.

[6]韩宇红.发展我国冷链物流的对策研究[J].农产品加工,2006,(6):30-31.

[7]孙明燕.鸡肉冷链可追溯系统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 篇8

供应链风险是指供应链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无法预知的不确定因素的存在,打破了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使链上各成员受到影响的状况。供应链风险传导是指风险源越过企业的风险阈值,借助一定的载体,沿某一路径,传给另一企业的过程。本文基于供应链风险传导机理,以节点企业的状态信息为出发点,沿供应链风险传导方向的逆方向,逆向挖掘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在此过程中,基于三维结构模型来描述企业的状态信息,并构建供应链风险感知因素指标体系。

为了进一步研究供应链风险感知因素,阐述企业状态与供应链风险的关系,本文借助解释结构模型(ISM),厘清供应链风险感知因素间的复杂关系,进而验证风险感知因素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同时也为供应链风险防范工作奠定基础。

二、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描述——基于三维结构模型

在构建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模型时,首先确定反映企业状态的三大因素,然后分别将这三大因素设为立体空间中的三大维度,紧接着对每一维度指标进行细分,通过分析各指标间及指标与企业状态的关系,对每一维度的指标重新整合,最终确定供应链风险感知指标体系。

(一)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模型的构建

一个企业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状况(如生产能力、偿债能力等),也决定于企业的合作者的评价(如价格的合理性、售后服务情况等),还依赖于企业所在的发展环境。因此,为了系统评价企业的状态信息,本文构建了节点企业状态信息三维结构模型,即:行业环境维、企业能力维、服务水平维,具体见图1:

图1表明,企业的状态是企业能力、服务水平、行业环境三个维度综合作用的结果,可以用以下模型表达:

上式中,B代表企业状态,C代表企业能力,E代表行业环境,S代表服务水平,三者均为B的自变量。企业能力是企业生命力的象征,它影响着企业的服务水平,也受行业环境的制约,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前途与命运。服务水平决定了合作者对企业的满意度,服务水平的好坏也决定了企业能否在这个行业中立足。行业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受国家政策及其经济运行状况的影响,一个行业的环境状况决定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方向。

此模型的构建是根据企业的状态由多层面体现的,此模型也是对层次分析理论的延伸与扩张。在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模型中,每一维度都可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继续细分,如企业能力由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组成;行业环境可由企业的市场影响度、企业间的信息共享情况体现;服务水平由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的合理性、企业信誉、供货能力等构成。模型指标分解如图2所示:

(二)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风险因素挖掘

只有将体现企业状态的相关信息层面充分考虑在内,使企业的状态完整准确地展现,才能挖掘出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而构建相应的风险指标体系。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对企业进行风险挖掘,关键是对每个维度上的指标进行细分,就可以找出体现企业状态的关键指标,以真实呈现企业状态。

对企业状态信息进行描述,了解企业现状,对企业做出评价,挖掘企业潜在的风险,这项工作早在1966年就已经开始了。最具影响力的是Dickson,他在研究供应商选择时通过调查273名代理商及相关人员,提出了质量、价格、生产设备与产能、交货期等23项选择指标,并将其发表在《采购》杂志上,这一研究成果在当时及后来对企业评估、风险挖掘研究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环境、供需关系也相应发生了重大转变,原有的评价指标已不能完全适用于如今的企业。因此,在Dickson的研究基础上,学者们纷纷提出了新的指标。Jayaraman(2000)提出了“订货提前期”指标;Lee(2001)提出了“开发新产品能力”指标;Chan(2003)提出了“设计力量”指标;Prahinski(2004)提出了“需求变更能力”指标;Kreng(2005)提出了“交货的准时性、及时性”指标等。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企业的考核研究仍在继续。国内学者王道平和王煦(2010)根据当今的市场环境和需求变化,提出了“环保”、“企业文化”指标,他认为发展绿色企业是当今时代的要求。钱芝网(2011)提出了供应商选择的7大标准,即质量、服务、成本、可靠性、柔性、管理水平、创新与发展能力,并将其具体细分为28个指标。在他的理念里“企业柔性”位居第一,而不再是传统观念里的质量、服务、成本。

由企业状态体现供应链风险的关系可知,企业状态的正常与否反映了供应链运行的良好程度,企业状态的异常对供应链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准确地挖掘企业风险,有必要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的三维结构,对每一维度展开深层次的挖掘。

1. 基于企业能力的供应链风险挖掘。

企业能力决定了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代表企业能力的指标主要有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1)生产能力是指企业在规定时间内生产产品的能力。企业生产能力的强与弱主要由企业的装备能力和技术能力决定。企业的装备能力是指企业硬件设施的先进性,是企业完成订单的基本要求。企业要想拥有富有竞争力的生产能力,先进设备是基础,技术能力是关键。技术能力是指企业为了捕捉市场变化,借助装备设施,通过添加新工序等手段来响应市场需求的手段。

(2)科研能力是指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能力。企业科研能力的强弱主要体现在开发新产品能力、改变产能和降低成本的能力上。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快速、灵活地捕捉市场需求是关键,因此,开发新产品是企业时刻都在进行的工作。除此之外,以最低的成本创造出最大的利润,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那么,在开发新产品的基础上,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产能也是企业生存的基础。

(3)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是企业运营状况的真实体现,它们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盈利是偿债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才会具备相应的偿债能力。

综上所述,企业能力由企业的科研能力、生产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体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企业拥有良好的科研能力,给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持,促进了企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生产能力提高了,企业也就具备了一定的盈利能力,较强的生产能力是企业获得盈利能力的前提条件;企业只有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才会具备偿债能力;企业具备了偿债能力,说明企业存在一定的资金基础,而资金支持是企业开展研发的基础。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3所示:

2. 基于服务水平的供应链风险挖掘。

服务水平代表了企业的软实力,不仅仅是指宏观上企业提供给顾客的有形或无形的服务。这里的服务水平是指企业主观上可以调配、掌控的,提供给顾客和合作伙伴的一切行为,代表企业服务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的合理性、交货能力、供应能力和企业信誉。

(1)产品质量用来评判产品是否达到既定要求,它包括产品质量的优劣性和质量的稳定性。质量的优劣性以产品的合格率来体现,即合格产品占总交货产品的百分比,又称产品的达标率。质量的优劣性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生产能力,还间接影响到企业信誉。质量的稳定性是针对质量的优劣性而言的,即质量的稳定性是指质量优劣的稳定性,也就是产品达标率的稳定性。

(2)价格的合理性是针对产品质量而言的,判定价格的合理性主要从价格高低、报价程序的合理性和价格弹性三个方面考虑。价格高低是针对产品质量及当时的市场环境而言,一般情况下,产品价格与产品质量成正比,与产品上市时间成反比。同时,产品价格的波动与报价程序也有一定的关系,报价程序越详细、越正规,企业价格越合理。除此之外,产品价格也会随购买数量发生波动,即价格弹性。一般情况下,价格会随着购买数量的增加而降低,两者成反比。

(3)供应能力是指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订单的情况。一般来说,企业的供应能力与企业的生产能力直接挂钩,且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其供应能力也就越强,企业的供应能力主要表现在产品的订货提前期、需求变更能力等方面。订货提前期是指客户从下订单到货物被运送到客户的这段时间。订货提前期不仅考察了企业的生产能力,同时也考察了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需求变更能力是指企业对于内部或外部干扰所能做出的调整范围。当目标顾客的需求增加或发生变化时,企业为了满足顾客需求,必须具备较好的供应能力,具体表现在企业的生产柔性上。

(4)企业的交货能力是指企业交货时,产品是否保质保量,即企业交货的准时性和及时性。有时企业的交货情况也会受到企业供应能力的影响,供应能力决定了企业的交货能力。

(5)企业信誉是指外界合作者、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它主要受企业质量执行情况、售后服务情况内在因素及合作者评价外在因素的影响。企业的质量执行情况是指企业在交货时是否保质保量地完成订单的情况;售后服务情况是指产品在完成交易以后,提供给顾客的各种服务,它是在企业跟踪推进阶段提高企业信誉的一种手段;合作者的评价直接关系着企业的信誉,企业要想树立好的形象,获得市场份额,首先需要获得合作者的认同。

综上所述,企业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企业的服务水平最直接的表现方式是产品的质量和企业的供应能力,产品质量又是价格合理性的评判标准,而企业的供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交货情况,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企业的交货情况最终决定了企业的信誉,同时企业信誉是企业服务水平的综合体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3. 基于行业环境的供应链风险挖掘。

企业的生存都离不开它所处的行业环境,行业环境的有序性体现了整个行业的发展状态,体现企业所处行业环境的指标主要有市场影响度、信息沟通情况。

(1)市场影响度是指该企业在所处行业中的地位,是市场占有率的体现。一个企业的市场影响度与该企业规模及它在同行中的地位有直接的联系。企业规模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范围的一个划分,同时也是对企业的动产、不动产的划分。企业规模的大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占有率,影响了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与此同时,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受企业规模、企业信誉、企业能力等因素影响。

(2)信息沟通情况是指在某个行业中信息的流通情况,包括信息共享程度以及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各行各业都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企业在研究市场动态、捕捉市场需求时,为了抓住市场走向,了解行业内相关信息是必要的,行业信息共享程度越大,整个行业发展就越快。除此之外,信息不仅要共享,而且传递要及时、有效,只有快速、无误地抓住市场信息,才能准确地响应市场需求。

综上所述,某个行业的行业环境,是行业内的企业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行业的龙头,它的确定是由其市场影响度决定的。市场影响度与公司规模密切相关,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在同行中的地位。行业的龙头决定行业发展趋势,同时它也决定了市场信息的共享程度及信息的传递情况。信息共享程度和信息传递的及时、有效性反映了该行业的信息沟通情况,而行业信息沟通情况也是反映行业环境的重要指标。其相互作用关系可用图5表示:

(三)供应链风险感知指标体系的构建

为了能够进一步细化前述模型中的企业能力、服务水平、行业环境因素,便于完整描述企业状态和挖掘潜在风险,本文基于三维结构模型,通过对每一维度进行风险挖掘,构建了基于企业状态信息的风险感知指标体系,如图6所示:

三、节点企业风险感知因素分析——基于解释结构模型

由供应链风险的产生和传导机理可知,供应链风险受多元化的因素影响,且极其复杂。产生供应链风险的因素颇多,每种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规律、作用机理也不尽相同。在实际情况下,由三维结构模型可知,这些影响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常常伴有因果关系等。因此,为了研究节点企业状态信息因素间的关联性和层次性,验证企业风险感知指标体系的合理性,本文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来加以分析。

(一)解释结构模型

解释结构模型(ISM)是美国J·华费尔特教授分析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的相关问题,在1973年提出的一种模型。该模型认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都是由若干个小系统组成的,可以结合人们的实际经验等相关知识和电子计算机的帮助,最终将系统构造成一个多级递阶的结构模型,进而将模糊不清的复杂思想转化成更为直观的结构关系。

对于解释结构模型的应用,近年来不同的学者将其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伊洪英、徐丽群(2010)为了研究路网的脆弱性对因素间关联性的影响,构建了路网脆弱性解释结构模型,找出了最直接和最根本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王宛秋、张永安(2009)将解释结构模型应用于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中,对所提出的13个协同影响因素进行了合理的解释。

章俊(2015)为了找出影响农村居民医疗服务满意度的直接因素和关键因素,对其影响因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进行解释,进而验证了解释结构模型在医疗服务满意度评价中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本文将节点企业状态信息因素作为风险感知要素,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挖掘企业风险。其解释结构模型构架思路如图7所示:

(二)节点企业风险因素解释结构模型的构建

1. 构建供应链风险感知要素关系结构图。

为了准确识别供应链风险感知要素间的关系,我们邀请了10位不同领域的供应链管理实践专家和10位理论学者对要素i和j的影响关系进行判断。根据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认为供应链风险感知指标体系中的三级指标间的重叠过多,因此本文采用二级指标因素加以验证,对这些指标因素予以命名:运营状况(S1)、生产能力(S2)、科研能力(S3)、价格合理性(S4)、产品质量(S5)、交货情况(S6)、供应能力(S7)、企业信誉(S8)、市场影响度(S9)、信息沟通情况(S10),共计10大因素。其影响关系结构如表1所示:

注:表中A表示Si影响Sj;V表示Sj影响Si;X表示Si、Sj相互影响;O表示Si、Sj没有关系。

2. 构建要素的邻接矩阵A。

为了使各要素间的关系更清晰,需要进行数量化处理。根据表1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以下规则,构建要素间的邻接矩阵。Si对Sj有直接影响,则aij取1,否则取0;Sj对Si有直接影响,则aij取1,否则取0;Si与Sj相互有较强的影响,则aij取1,否则取0。

3. 生成可达矩阵。

得到邻接矩阵A后,计算A+I(I为单位矩阵),然后运用布尔代数规则对A+I做幂运算,直到(A+I)n+1=(A+I)n,得到可达矩阵M=(A+I)n+1,n+1为运算次数,矩阵M中元素Mij为1,说明元素Si对元素Sj存在可达路径,即元素Si对元素Sj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若元素Mij为0,说明元素Si对元素Sj不存在可达路径,即元素Si对元素Sj没有影响。

借助Matlab软件,得到可达矩阵M:

4. 构建层次化的可达矩阵。

对供应链风险感知要素进行层次的划分,首先对感知要素的整个系统进行区域划分,使得每个子区域相互独立,且子区域内各要素相互影响。根据可达矩阵M找出可达集合R(Si)、先行集合A(Si)和共同集合R(Si)∩A(Si),可达集合R(Si)表示要素Si可以影响到的所有要素的集合,即R(Si)={Si∈N/mij=1};先行集合A(Si)表示所有可以到达Si元素的集合,即A(Si)={Si∈N/mji=1},N表示所有的节点集合;共同集合R(Si)∩A(Si)表示可以相互到达的所有元素的集合。

划分完不同的区域后,对每个子区域进行层次的划分,即依次找出最高级元素。若元素Si满足R(Si)∩A(Si)=R(Si),那么要素Si在解释结构模型中处于最高级位置,然后将其在可达矩阵中划去所有的行和列。以此类推,再从剩下的可达矩阵中找出次高级元素,直到最低一级元素被找出,其结果可见表2:

通过层次划分,将可达矩阵划分为3个层次,L={L1,L2,L3},其中L1={S4,S5,S8};L2={S1,S6,S7,S10};L3={S2,S3,S9},以此为依据,对可达矩阵进行重新排列,得到层次化可达矩阵,即骨架矩阵M'。

(三)节点企业风险因素解释结构模型分析

根据层级的划分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节点企业风险感知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如图9所示:

从节点企业风险感知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可以看出,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企业风险感知因素,有利于将企业风险感知因素间的复杂关系层次化。根据风险感知因素的递阶结构图可以得出:

构成供应链企业风险的最直接最根本的因素是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具体表现为: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它们是构成供应链风险的最基本的因素,是供应链的内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受到下一层因素的影响,其他因素要通过它们才能影响供应链。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杜绝供应链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是关键。

构成供应链风险的中间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企业的日常运营状态因素,包括:企业的交货情况、供应能力、信息沟通情况、盈亏状态。这些因素是通过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来影响供应链。

引发供应链风险的最基本因素,即最低等级的影响因素,是产品质量、产品价格的合理性和企业信誉。它们是企业的外部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基本不被其他因素影响,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其他因素,是通过内部影响因素影响供应链的,是最容易操作、最容易收到效果的因素。在对供应链风险的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及时应对这些因素的异常状态,觉察到威胁并立刻做出反应,则能够有效降低供应链风险。

(四)实践意义

利用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企业状态信息风险感知因素,主要是为了挖掘构成供应链风险的关键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和层次关系。通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基于节点企业状态信息挖掘企业风险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以及在风险防范过程中要有层次、有重点,有轻重缓急之分,分阶段进行。例如,根据以上结构模型我们可以得知,在供应链风险挖掘过程中,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是需要首先关注的。

四、结论

本文利用三维结构模型,通过描述企业的状态信息,挖掘企业的风险感知要素,构建了分析感知指标体系。为了进一步研究风险感知要素间的关系,借助解释结构模型,明确了风险感知要素间的层次结构关系,并分析了导致供应链风险的根本因素和直接因素,发现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科研能力、市场影响度是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降低企业风险的关键。引发供应链风险的因素颇多,且每种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规律、作用机理大不相同,因此,研究这些因素间的耦合机理,定量研究这些因素的时空变换对供应链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参考文献

Diskon G.W..Analysis of Vendor Selection Systems and Decision[J].Journal of Purchasing,1996(2).

Jayararnan V..Supplier Selection and Quantity Allocation:A Comprehensive Model[J].The Journa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2000(6).

Lee E.K..Supplier Selec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Considering Relationship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1(3).

Chan F.T..Interactive Selection Model for Supplier Selection Process:an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Approa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2003(15).

Prahinski C..Supplier Evaluations: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Supplier Performance[J].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22).

Kreng V.B..Supplier Management for Manufacturer a Case Study of Flexible PCB[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agement Technology,2005(25).

王道平,王煦.基于AHP/熵值法的钢铁企业绿色供应商选择指标权重研究[J].软科学,2010(8).

钱芝网.BP神经网络及其在供应商选择评价中的应用[J].工业工程与管理,2011(3).

尹洪英,徐丽群,权小锋.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路网脆弱性影响因素分析[J].软科学,2010(10).

王宛秋,张永安.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企业技术并购协同效应影响因素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24).

供应链风险影响因素 篇9

关键词:供应商,绩效评价,风险因素,防范

一、引言

供应商的绩效评价是选择高品质供应商的基石。通过供应商的绩效评价, 可以了解供应存在的不足, 将不足之处反馈给供应商, 促进供应商改善, 以便更好地完成供应活动。近年来, 国内许多企业都制定了供应商的选择战略, 他们致力于供应商的开发与整合, 仅仅与少数有资质的供应商建立联盟合作伙伴关系, 其运用供应商的优势和技术支持自己新产品的开发和推广, 从而有效地管理了采购和供应。然而民营企业要想一路走好, 仅有此是不够的, 企业的实际发展还要从内部环境即可控因素入手, 这其中, 搞好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二、供应商绩效评价的风险因素识别

(一) 供应商绩效评价风险识别的内涵

风险识别是指对尚未发生的、潜在的和客观的各种风险系统地、连续地进行识别和归类, 并分析产生风险事故的原因的过程。风险识别是企业内部控制的延伸, 它既是风险管理过程的起点, 同时又为评估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影响、制定应对措施等提供必要的指导。

现如今供应商的绩效评价对于企业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供应商的绩效评价结果往往却未能真实反应出供应商的综合水平, 绩效评价结果也未能达到企业的预期目的。分析其原因, 是因为在供应商绩效考评过程中, 存在某些因素导致供应商绩效评价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客观因素就是潜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 会对供应商绩效评价的结果存在不同程度, 不同范围, 不同大小的误差, 势必会制约或影响供应商绩效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从企业的管理层和人力资源部到供应商的采购部门都存在不同程度和大小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如果处理不当, 会影响到绩效评价上游和下游工作的顺利衔接, 特别是在供应商的选取、奖惩和后期培训等方面。因此, 对供应商绩效评价的风险识别的系统化研究, 可剔除潜在的风险因素, 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使供应商绩效评价结果成为优胜劣汰供应商的有力保证。近几年, 组织内部的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越来越为政府、企业所重视, 出现了大量的评估标准和评估工具。而将风险识别的理念与供应商绩效评价相结合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因此, 作这方面的研究具有积极的的实际意义。

(二) 供应商绩效评价的风险因素识别模式

供应商绩效评价体系遵循四个环节的循环模式, 即:制定绩效目标, 确定绩效指标, 绩效评价实施和绩效考核反馈四个环节。循环模式中的每一环节都有潜在的风险因素, 这些风险因素可大致归为人, 物、手段, 工具, 方式, 环境, 时间等方面, 因此可用风险类别的七个方面去识别循环模式中的每一环节。如图1所示:

三、供应商绩效评价的七个风险类别

本文主要从风险类别的七个方面即:人, 物, 手段, 工具, 方式, 环境, 时间等方面对评价过程的每一环节进行系统识别。下面分别介绍这些风险类别。

(一) 人是指在供应商绩效评价过程中所有与人相关或以人为主体的因素

1、考评目标的不确定:绩效考评的目的不明确, 供应商绩效评价目标的制定没有结合企业的发展目标, 绩效考核的目标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紧密联系, 定位应该清晰明确;

2、绩效评价概念不清晰:企业的管理者未能真正理解绩效评价的真实含义, 将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混为一谈;

3、绩效目标的制定过程的不确定:管理者对绩效目标的制定主观臆断, 未经集体商议决定;

4、指标的分类:绩效指标的分类不够具体或太过细化;

5、确定指标人员的学历与工作经验:制定绩效指标人员的阅历与学识影响指标制定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6、考核者的心理:在评价过程中考评者存在的某些心理现象;

7、统计结果未复查:绩效评价结果的统计数据没有认真复查;

8、考评缺乏双方沟通:绩效考评结束后并未将考评结果和意见反馈给供应商;

(二) 手段是在考评过程当中所采用的一定的技巧

1、考核过程过于孤立:没有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 考评过程过于孤立;

2、考评结果处理不完善:考核结束后, 就考评的结果没有及时反馈供应商, 后续工作衔接不上;

(三) 工具在这里是指统计绩效评价结果的工具和结果反馈时所采用的工具

1、统计考评结果的工具:人工计算还是电脑编成计算绩效评价的结果;

2、考评结果的反馈方式:绩效考核的结果反馈给供应商时是以书面形式还是电子邮件的形式;

(四) 方式是指对供应商绩效考评的方式和形式

1、绩效评价的方法是否得当:用哪种数学方法方法分析数据;

2、考评过程存在暗箱操作:考评过程的透明度不高, 结果也未公布;

3、考评依赖主观印象:考评者依赖印象打分, 同时也存在自身的不确定性等因素;

4、考评工作的实施不够规范:考评过程的分工不明, 同时态度不端正, 缺乏严谨性;

5、绩效指标内容不完善:绩效评价的指标不能全面系统的反应出供应商绩效的真实情况;

6、考核指标没有突出重点:评价指标涉及到方方面面, 主次分类不清晰;

(五) 环境是指考评过程的应用环境

1、考评过程的实施环境:绩效评价过程选取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评价结果的准确性;

(六) 时间指的是考评周期的合理性

考评周期不规范:考评周期的设计合理, 不是过短就是过长, 缺乏严谨性;

(七) 物在这里是指考核的结果能否与奖惩挂钩

考核结果的激励:对于绩效优异或不良的供应商未实行任何激励措施。

四、供应商绩效评价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的防范措施

以上分析了绩效评价过程的不确定性风险因素, 这些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

约着供应商绩效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为了使供应商的绩效评价结果能够更客观, 真实的反应供应商的实际供应绩效, 还需针对以上每个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加以防范, 减少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 提高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从以上表中不难看出, 人是供应商绩效评价过程潜在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发生的主体, 也是防止、控制和化解风险因素发生的主体。其次是人们选用绩效评价的方式方法, 其他风险类别都是围绕人产生的。现代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人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人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 要建立健全一套全面系统科学的供应商绩效评价风险识别体系, 必须从人开始, 形成更科学、具体、规范的供应商绩效评价风险识别的理念, 从而优化人对绩效评价风险识别的意识和行为, 提高供应商绩效评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五、结论

1、本文通过对供应商绩效评价过程的分析研究, 找出了影响绩效评价结果真实性的风险因素, 并针对每一个风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提高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准确性和科学性, 降低不确定性风险因素发生的可能性, 剔除供应商绩效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为发挥供应商绩效评价所应有的价值提供保证。

2、本文从人、物、工具、环境、方式、手段、时间等风险类别的七个方面逐一分析了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全过程, 所得到的绩效评价结果更具针对性, 科学性, 系统性, 更具参考价值, 作为奖惩的依据更具说服力, 为供应商绩效评价首尾工作的衔接做了良好铺垫。

3、本文围绕供应商绩效评价的过程, 采用人、物、工具、环境、方式、手段、时间等七个风险类别识别评价全过程, 紧扣供应商绩效评价的四个环节, 提出了供应商绩效评价风险因素识别的模式图, 也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做铺垫。

参考文献

[1]、关颖.搞好风险管理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必修课[J].改革与理论, 2003 (8) :

[2]、林勇, 马士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供应商的综合评价选择研究[J].管理现代化, 2000 (5) :30-32.

[3]、曲海燕.集团管控和集团供应链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7

[4]、卢志刚, 潘林, 刘宝旭, 许榕生, 蒋文保.信息安全风险管理绩效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10, 37 (6) :

[5]、李向辉, 笪可宁.基于供应链的供应商选择[J].中国经贸导刊2010 (1) :

[6]、霍翠凤, 王威.全面风险价值管理在商业银行绩效考评中的运用[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2006 (4) :65-68.

[7]、高澜, 徐英.浅谈风险导向审计中的风险识别[J].时代金融, 2011, 20 (7) :

[8]、李玉, 郭著名.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识别[J].中国商界, 2008 (11) :

[9]、韩晋.事业单位绩效管理[J].财税科技, 2007 (4) :

[10]、耿永生.环境风险评价简介[J].环境科学导刊, 2010, 29 (5) :

影响供应链联盟发展的因素研究 篇10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供应链联盟正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新焦点。供应链联盟在供应链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战略协同, 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等供应链上企业之间结成战略联盟, 将供应链企业在操作层面上的合作提高到在战略层面上合作, 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它强调供应链上企业发挥各自优势为联盟贡献自己力量, 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增强供应链联盟竞争力, 达到多方共赢的目的。

基于供应链联盟发展的目标, 本文对供应链联盟的影响因素进行较全面的分析, 主要包括促进供应链联盟发展因素和制约供应链联盟发展因素两大类, 为供应链联盟规避发展风险, 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供应链联盟促进因素

本文将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两大方面来探讨促进供应链联盟稳定发展的因素。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经济因素、需求因素、技术因素和政策法规因素。内部条件因素包括资源互补、共同学习、快速响应市场和追求扩张经济等因素。

1. 外部环境因素

(1) 经济因素。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使得供应链联盟更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 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上搜寻到联盟企业需要的价格更低、质量更高的人力、资金、技术和原材料等各种资源, 联盟企业通过合理分工与协同合作, 促进资源的流动和升值, 增强供应链联盟竞争能力, 促进供应链联盟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需求因素。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顾客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 因而对产品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苛刻”, 这些变化对供应链联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保持市场占有率, 吸引并最终留住客户, 增强客户忠诚度, 高质量、低成本、快速、个性化的服务对供应链联盟而言就显得至关重要。面对变化多样的市场, 供应链联盟通过协同合作以适应市场, 满足个性化客户需求, 从而为供应链联盟稳定发展创造契机。

(3) 技术因素。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将产品推向高科技化和复杂化, 一种产品的问世往往需要涉及多个领域的技术和知识, 这就要求供应链联盟企业加强彼此间合作与支持, 能够胜任一种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销售与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的全部工作, 承担庞大的产品研究与开发经费的开支。此外, 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 有利于供应链联盟建立、发展和管理异地工作关系。科学技术为供应链联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 政策法规因素。政府制定一系列政策法规, 深化改革企业外部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 加强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物流供应链瓶颈, 制定各种实施供应链管理的政策法规, 推动供应链管理效率化, 同时加强各政府机关、地方公共团体、供应链企业的合作, 形成多方面的综合管理体制, 为供应链联盟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系统地引导供应链联盟发展。

2. 内部条件因素

(1) 资源互补。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 联盟伙伴间互通有无, 既实现了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 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这种优势互补突出表现在企业核心能力方面, 供应链企业间建立一种合作竞争的战略伙伴关系, 最大限度地培育和发挥各自核心能力, 通过优势互补获得集体竞争优势, 降低开发成本和投资风险, 提高供应链联盟的竞争力。

(2) 共同学习。供应链联盟增加了成员企业间的边界渗透力, 将模仿由外部转移到内部, 使其变得更加容易, 成本也较低。此外, 联盟成员企业互相学习、相互促进, 共同进步, 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整个联盟的竞争力, 实现整个联盟稳定发展。供应链联盟企业相互学习能力越强, 联盟企业参与合作的的能力就越强, 联盟合作中的收益就越大, 供应链联盟就越稳定。

(3) 快速响应市场。快速有效地响应市场是建立在集成联盟企业既有优势和良好地协同合作基础上的。对供应链联盟而言, 一旦发现新的市场机遇, 供应链联盟上能力互补的战略合作伙伴做出快速的协同合作, 以快捷、低成本利用现有的联盟资源, 设计出一套解决顾客个性要求的方案, 而后联盟企业并行协调工作, 缩短产品开发时间, 快速及时地响应市场需求稍纵即逝的市场机遇, 并为供应链联盟开辟新的竞争领域。

(4) 追求扩张经济。在传统实现规模经济方式下, 企业主要是寻求规模扩大, 然而企业规模过于庞大会导致组织失灵, 此外, 还会受到反垄断政策的限制。企业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 节点企业协同合作, 充分发挥节点企业优势和利用联盟资源, 可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专业分工, 有效地降低各类成本, 无须扩大供应链联盟自身的规模和范围而实现扩张经济, 从而实现供应链联盟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供应链联盟制约因素

本文将从资源缺口和能力差距两大方面来探讨制约供应链联盟稳定发展的因素。资源缺口因素主要包括人才缺口因素和资金缺口因素。能力差距因素包括信息共享能力、冲突解决能力、流程再造能力、文化融合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等因素。

1. 资源缺口因素

(1) 人才缺口。供应链联盟中缺乏人才表现在创新企业家、企业高素质的管理者、技术人员、技术工人、营销人员短缺。若供应链联盟缺少必要的人力资源, 则将直接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重大打击, 影响供应链联盟整体绩效, 制约供应链联盟发展。比如供应链联盟管理者缺乏创新意识, 就容易满足现状, 不求进取, 导致供应链联盟技术创新停滞, 使供应链联盟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优势。

(2) 资金缺口。资金是保证供应链联盟内部的业务流程能顺利运转的基本条件。资金短缺, 供应链联盟中节点企业将难以根据市场需求实现自身最优的生产量 (或订购量) , 从而导致产品供应的短缺, 市场价格波动, 并可能较严重损害供应链绩效。缺少资金, 将使供应链联盟面临停滞甚至产生资金链断链的风险, 使联盟失去竞争力, 降低联盟稳定性, 甚至导致整个联盟的崩溃。

2. 能力差距因素

(1) 信息共享能力。信息作为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沟通载体, 对供应链联盟的合作、资源的有效利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信息共享不充分, 会影响联盟成员的生产作业安排和库存控制以及供应链联盟各个企业决策的正确性, 导致联盟中合作各方的信任危机, 妨碍相互之间合作关系的存在与发展;过度的信息共享, 可能会泄露企业的商业秘密, 造成企业的巨大损失, 从而破坏供应链联盟稳定性。

(2) 冲突解决能力。冲突,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的主体, 彼此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不相容的行为或目标[3]。供应链联盟是一个处于动态环境中的复杂系统, 因而在联盟节点企业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冲突。供应链联盟的一个根本目的是通过联盟内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有效合作来实现供应链整体最优。对冲突处理不当, 就可能会削弱整个供应链联盟的竞争力, 影响供应链联盟的稳定。

(3) 流程再造能力。流程再造是供应链联盟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有效方法。流程再造能力不足, 则供应链联盟企业间业务流程不协调, 无法实现无缝衔接, 彼此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不够, 引起联盟成本增加、业务复杂化、存货积压和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等等问题, 联盟各项绩效难以有效改善, 从而影响联盟核心业务方面竞争优势的保持和提高, 降低了供应链联盟敏捷性, 不能达到供应链联盟整体绩效最优的目的。

(4) 文化融合能力。在供应链联盟中, 合作的各个成员企业由于制度不同、规模不同、所在地域不同等原因, 会形成不同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融合能力不强, 容易使合作伙伴间产生误解和冲突, 使节点企业对供应链联盟合作认识不同, 对合作中信息的接受和理解也不同, 从而影响合作伙伴间关系, 产生系统内耗, 增加供应链联盟合作成本, 导致机会主义行为的产生, 降低供应链联盟整体绩效。

(5) 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是供应链联盟赖以生存的根本和参与竞争的资格所在, 需要供应链联盟企业共同参与, 并且充分利用和整合供应链上的创新资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则供应链联盟无法进行系统的技术创新工作, 难以产生满足市场需求且具有独特的专利或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 造成联盟核心竞争力不强, 无法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影响供应链联盟持续发展。

四、结论

随着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快速多变的市场需求以及社会化分工的细化, 供应链联盟面临着不断缩短交货期、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 因此供应链联盟企业应该注重促进和制约联盟发展的因素, 充分利用促进因素, 改善制约联盟发展的瓶颈因素, 从而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市场反应速度, 维持供应链联盟稳定, 实现供应链联盟可持续发展, 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吴殿达蔡启明唐志宏端传海:供应链战略联盟研究[J].物流科技, 2006, 10

[2]马祖军武振业:供应链联盟及成因分析[J].软科学, 2002, 4

上一篇:学生评教质量下一篇:提高早期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