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贸易发展结构

2024-08-16

中国贸易发展结构(精选十篇)

中国贸易发展结构 篇1

(1)以共生理论指导构建国际关系体系。金应忠研究员在《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一文中强调,“‘共生’不仅是国际社会的一种客观存在,而且是国际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夏立平教授在共生思想的启发下又提出以共生系统理论来指导“一带一路”建设,在《论共生系统理论视阈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一文中,他认为要将“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一个共生整体系统,并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来推进。

(2)从中美博弈的角度分析,一些美国的智囊团强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为了反制美国重返亚太。他们强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其本质是为了与美国寻求海上及陆上战略空间的权力分享,甚至是势力划分;还指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直接目的就是中国为了将东盟海洋空间划归到自己的太平洋水域势力范围;强调中国要在东亚地区之外打造以自身为中心的经济圈,是为了应对美国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对中国造成的挤压,进而对美国在亚太地区对中国进行的围堵和遏制形成有效的反制。

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一举一动也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同的学者对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持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本人从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为着眼点分析“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变化发展。

1 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现状

1.1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现状

美国作为西方发达国家的代表,主导着世界经济贸易规则的制定。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为亚洲迅猛发展的新兴工业主体,并以“中国制造”著称,其发展已经引起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为了自己本国利益也正在试图改变国际贸易的规则。然而中美贸易发展仍在如火如荼进行。2014年,中国成为美国的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出口市场。得益于国际油价的下跌,2015年中国首次超过加拿大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注:单位/亿美元;参考国别报告网中中美贸易的商品种类。

从表中可以看出,从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尽管中美之间贸易增速缓慢,但一直呈增长态势。中国始终在美国进口国中稳居第一,体现了“中国制造”的特点和优势。从表中也可看出,美国在中美的贸易中一直处在逆差地位。为什么美国还一直能处于经济协调状态?是因为美国长期在资本项目上保持顺差,资本项目的顺差大大弥补了经常项目的逆差。

1.2 中国与中东的贸易现状

中东地区资源、能源丰富,尤其是原油、石油产量堪称世界之最。随着中国的发展,在向世界大量输出工业制成品的同时,其自身对于资源、能源以及粮食等大宗商品的需求也日益依赖国际市场。与“中国制造”和中东石油的交换相伴随的,是中国与中东间日益兴起的资金、人员流动,二十一世纪以来,正式基于中国与中东地区的商品、石油、人员、资金流动,中国与中东地区沉寂数百年的“丝绸之路”才会再次兴起。

据历史记载,在古代丝绸之路繁荣发展的时代,中国的丝绸、瓷器与中东的香料、珠宝、犀象的双向流动是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在当代,中国与中东现代丝绸之路的国际贸易,是以“中国制造”和中东石油的双向流动而展开的。古今对比可以发现,古今丝绸之路中国与中东地区在国际贸易中的商品结构保持着高度的稳定性,即中东地区出口的始终是资源性商品,而中国输出的始终是生产性商品。而且,如果说古代中东地区对丝绸、瓷器的依赖超过中国对香料珠宝的需求,那么在当代中国对石油的依赖远远超过中东国家对“中国制造”的需求。

1.3 美国与中东贸易的现状

中东丰富的资源、能源,以及优越的陆上地理位置也吸引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垂涎。尽管美国已经从伊拉克和阿富汗撤军,但是美国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对于中东地区的争夺。TPP协议的制定便是美国为了重返亚太地区而发起的。

就目前来看,欧美国家能源的“非中东化”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就美洲而言,美国与其他美洲国家互为最大的石油进出口伙伴,2013年,美国石油进口(原油+石油产品)的第一大来源地区是美洲,占比58.7%,其中墨西哥和加拿大占比41.4%,中南美洲占17.3%,而中东地区则下降为第二大来源,占20.7%左右,北非和西非共占8.4%。可见,美国的石油进口已经形成以美洲为核心,中东和非洲为补充的格局。而且,随着美国的页岩油、加拿大的油砂和巴西的深海石油的开采,美洲正在逐渐成为能源供应版图的“新中东”,并有可能在未来几十年中改变全球的能源分配版图。

中国、美国、中东是典型的生产国、消费国、资源国。作为生产国的中国向美国和中东大量输入中国制造的商品,同时从资源国的中东进口石油,从消费国的美国引进资本、人才和科技。美国从中东进口部分石油,而向中东输入资本、人才和科技。这种三角贸易的结构特点是:一方面,美国在经常项目表现为逆差,在资本项目上表现为顺差,并且这种顺差弥补了逆差,使得美国对资源国和生产国的剥削更为隐秘。由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的直接交换,逐渐被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所取代,消费国与资源国的贸易联系也变得相对间接,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中国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极度渴求,以及不得不为此而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道德代价。美国、中国、中东是世界和国际贸易中典型的消费国、生产国、资源国。研究他们之间的贸易往来和贸易结构具有重要的意义。

2 中国、美国、中东的三角贸易存在的问题

2.1 中国与中东的“现代丝绸之路”是在美国主导的贸易规则的格局下进行,这种三角贸易结构不合理

首先,在当代的国际贸易中,是由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掌握着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的定价权,大宗商品的定价方、购买方、供应方三者是分离的。其次,美元是国际经济、贸易、金融体系的主导性货币,承担着全球交易媒介、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三大职能。第三,近代以来由西方主导的海洋贸易仍然是当今国际贸易的基本形式,海上运输是贸易往来的主要形式。由于美国在以上三方面中占据绝对优势,主导着当今国际贸易的主要规则,因此中国与中东的“现代丝绸之路”已经不是古代丝绸之路中各经济体处于一种大致平等的交换关系。

2.2 美元、石油和“中国制造”的三角关系不对等,三者之间的流动极不均衡

美元在国际贸易具有定价权和或货币结算功能,因此,美国、中国、中东的三角贸易集中表现为石油、美元和中国制造的贸易。美元换石油,美元换中国制造,石油美元换中国制造美元,最终的结果是,中国储备了大量的中国制造美元,中东拥有大量的石油美元,当拥有较多美元的中国和中东在本国无法消化大量的美元时,最终美元又会以资金、购买等各种形式流向美国,成为美国的银行存款、股票、国债等金融资产,从而使美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逆差和资本项目顺差的平衡。简言之,美国在经常项目上用美元交换外国的实物商品,资本项目上又用虚拟的金融资产凭证换取外国美元,从而实现了美国的金融产品与外国的实物商品之间的循环流动,从某种程度上说,正式货币化的中国制造和中东石油支撑着美国的经济运转,且进一步巩固着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

2.3 中国的外贸形势持续低迷

对于中国而言,一方面,201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速放缓、有效需求不足,各经济体依然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各国的外贸需求下降,全球贸易量出现萎缩。在全球需求疲软、结构失衡的条件下,我国对外贸易也出现下滑,现阶段进口和出口均出现负增长。另一方,由于另一方面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工业制成品与原材料的直接交换,逐渐被中国对原材料的进口和制成品的出口所取代,消费国与资源国的贸易联系也变得相对间接,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则是中国队原材料等大宗商品的极度渴求,以及不得不为此而付出高昂的政治、经济和道德代价。

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国际贸易结构的转型

3.1 一带一路为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提供了出路

在能源进口急剧攀升的同时,当前中国也面临着产能和资本双重过剩的压力。“一带一路”的建设,首先有利于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中国制造的商品,消化国内的过剩产能。其次,有利于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档次。第三,除了产能严重过剩之外,作为拥有全球最大外汇储备的国家,中国也日益面临着产能过剩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寻求多元化的资本流通和增值渠道,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带一路”的建设,有利于扩大中国直接对外投资的规模,有利于中国在沿线国家推行人民币的国家化。

3.2 有利于实现中国的进口多元化和能源安全

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在于区域协调和海陆全面开放,一带一路既是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路线,同时也是海路和陆路分别将东西部地区与沿线国家相联系起来的新图景。具体而言,沿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北中南三线,西部地区可以与整个欧亚大陆相结合,一路通向东南亚、南亚、中亚、蒙古、俄罗斯、西亚、南欧、中东欧和西欧等沿线地区。沿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东部沿海地区则可以与太平洋、印度洋相结合,一路通往南海、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阿拉伯海、波斯湾、亚丁湾乃至地中海国家。在于沿线各国打通的情况下,首先,在不改变中东是中国石油进口重要来源的背景下,可以积极拓展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油气合作,有利于实现能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其次,在海上运输仍将长时期内发挥主要作用的背景下,通过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合作修建陆上油气管道的方式,绕过马六甲海峡,实现能源进口方式的多元化。第三,在美元仍将是国际大宗商品和能源交易主要计价和结算货币的背景下,以能源合作为突破口,有利于推进与新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的本币化或人民币结算,实现能源进口定价权和结算货币的多元化。

3.3 带动了沿线国家经济的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不仅对中国意义重大,对于沿线国家更是一种机遇。首先,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资源、能源等大宗商品的消费国,且具有长期、持续、不断攀升的进口需求。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是其主要的出口商品,因此,中国与沿线国家在资源领域的供需方面存在高度的互补性。其次,中国是目前在世界上拥有最多资金储备的国家,除了极少数富有的中东产油国之外,大多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着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问题,因此,双方在资金方面的供需存在高度的互补性。第三,中国目前在高铁、通讯、船舶、核电等技术和装备制造业领域都达到了世界了领先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劳务合作和工程承包经验。相应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能源、资源、交通、电力、通信、港口、民生等领域,普遍存在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因此,双方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供需方面存在高度的互补性。

3.4 有利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朝着良性发展

首先在经济方面:目前的世界格局是由近代以来西方强势塑造形成的西方———非西方的“中心———边缘”的二元结构。反映在国际贸易中,即是不同的国家在经济贸易中处于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国际贸易关系呈现出结构性和从属性。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使得中国与沿线国家重新强化了彼此之间受近代西方日益冲击而走向没落的经济联系,重新建立起于沿线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合作关系,使得国际贸易结构朝着扁平化、多元化、平等化发展,使得无论大国小国、强国弱国在都可以经济贸易中享受公平的待遇。

其次在政治方面,在经济贸易背后隐藏地其实是深深地政治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能主导当今世界的经济贸易秩序,其实是其强大的政治地位和秩序在其保护作用。按照马克思的社会关系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国之间只有逐渐改变经济格局,才能逐渐重塑世界的政治格局。而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济改变,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现有的政治秩序,有利于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磊.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政治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10).

[2]金应忠.国际社会的共生论和平发展时代的国际关系理论[J].社会科学,2011,(10).

中国贸易发展结构 篇2

人们常常根据“比较优势”原理来思考中国的国际服务贸易问题,但往往不能系统把握其知识经济条件下的新特征,并相应制定科学的竞争战略。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确有一定的“比较优质”,然而,在经济全球化以及互联网、卫星、数码技术进步等多重力量的推动下,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与扩张对高新技术的应用能力、研究与开发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国际服务贸易结构正在全球性优化、升级,像金融、保险、房地产、商务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在服务贸易进出口中的比重大大提高。从长远来看,中国服务企业如果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不注重提高劳动生产率及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国际化而丧失殆尽,甚至转变为“比较劣势”。本文对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结构与竞争力进行了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并就此提出了若干思路与建议。

一、中国高等服务要素禀赋状况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02年11月12日发布的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2002-2003年的微观经济竞争力在80个国家中排名为38,比2001年上升了5位。据专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制度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影响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子指标国家技术水平的排名,中国从第53位下降到第63位,主要因为中国在人均专利数量、人均的信息技术投资、公司购买技术专利等方面与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并落后于发展中的.印度和巴西。这是一个不好的信号。从发展前景看,一国服务贸易能否构建国家竞争优势,关键取决于它是否拥有充裕的高等要素及其优越的要素生成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讯网络、高科技人才、高校研究机构和领先学科等高等要素的供给水平大幅度提高,但竞争力还较弱,如1998年中国每千人拥有电话主线70条(注: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数据手册[I].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66.),仅相当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567条)的12%,全世界平均水平(146条)的48%;另外中国每百万人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与工程师只有高收入国家的14%,发表于科技刊物的论文只有全世界的1.4%,高技术出口只有全世界的2.8%(详见表1)。

表1 中国部分高等要素供给状况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为世界银行出版)数据整理。

另外,从表2可见,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投入及接受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机会的状况虽改革开放后有很大进步,但与高收入国家以及世界平均水平都相差很远。1997年用于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公共支出占GNP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3.1、2.5个百分点;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占相应年龄组的百分比比高收入国家、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53、13个百分点;用于每个大学生的支出占人均GNP的比重比高收入国家高出28.7个百分点,但由于中国人均GNP较低,所以其实际支出水平也是不高的;研究与开发经费仅占GNP的0.66%,更是低得惊人。可见,中国是一个高等要素比较贫乏的国家。

表2 中国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水平的国际比较

附图

资源来源:同表1。

二、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与竞争力实证性国际比较分析

2000年中国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排名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0多名上升到第14名(世界银行,2001),取得了很大进步。尽管如此,中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仍然很弱,国家竞争优势不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进出口结构尚待优化与升级

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等 篇3

2010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显著拉动双边贸易快速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至11月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2630.1亿美元,增长40.6%。其中,我对东盟出口1244.5亿美元,增长33.6%;自东盟进口1385.6亿美元,增长47.5%。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持续优化,中国船舶、钢铁、针织服装、陶瓷制品等产品对东盟出口快速增长,并从东盟大量进口铜制品、橡胶制品、可可制品等资源型产品。机电产品等占中国对东盟总出口的比例由2003年的39.5%提高到目前的50%左右。

02中老国际铁路物流中心西双版纳开建

日前,中国一老挝国际铁路通道磨憨铁路物流中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破土动工,该项目的建设将强化中老国际铁路大通道的功能。磨憨铁路物流中心位于国家一类口岸磨憨口岸,是中老国际铁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磨憨作为中老国际铁路中国境内的最后一站,是中国与东南亚各国客货运输的重要贸易口岸,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在此建设物流中心,对强化泛亚铁路国际大通道的功能、促进中老两国经贸往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合作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03中国马来西亚双边贸易创历史新高

2010年1至11月份,中国与马来西亚贸易额达67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过去10年间,中马双边贸易额增长了10倍。目前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中国的贸易额在亚洲地区仅次于日本和韩国,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已经在2009年超越新加坡、美国和日本,成为马来西亚最大的贸易伙伴。

04中国-东盟铁路连接促合作

中国南宁至越南河内高速铁路建设目前正在推动中,拟建南宁至河内高速铁路中的南宁至凭祥段规划已获得中国发改委批准,2014年将建成;另两条广西通往中越边境的铁路——防城港至东兴、靖西至龙邦铁路在规划中。广西铁路将通过凭祥、东兴、龙邦口岸和云南至广西(南昆)铁路“三口一线”,与东盟铁路连接,在推动中国与东盟贸易往来、文化交流、产业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战略伙伴关系。

在另一个与东盟有边界连接的中国省份云南,连接中国一老挝一泰国的高速铁路今年将动工,连接昆明与仰光的中缅高速铁路项目也将在近期动工。

中越铁路、中缅铁路、中老泰铁路,均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网”的一部分。

05中国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试航

2010年12月29日8时30分,随着一艘搭乘50余名乘客的“飞越号”高速客轮在广西防城港鸣笛驶向越南下龙湾,停航数年之久的防城港至越南下龙湾海上旅游航线宣告试航。防城港至下龙湾海上航线是一条集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旅游线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胡志明小道”即是这条线路的前身,线路贯穿中国防城港市江山半岛省级旅游度假区、京岛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世界自然遗产越南下龙湾风景区。

06中国与东盟加速教育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以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教育合作与交流呈持续增长态势,中国与东盟加快教育合作的进程,分别签署《中新教育交流合作协议》、《中越学位学历互认协议》、《中泰教育合作协议》等系列教育合作协议,为跨境教育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国和东盟国家的教育领域,已形成强劲的“东盟热”和“中国热”。目前,东盟国家来华学生已超过3万人,中国在东盟国家的各类留学人员接近7万人。中国在东盟各国建立孔子学院累计达到21所,孔子课堂14家。目前,中国教育部正在积极谋划教育输出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未来10年间中国-东盟教育发展空间巨大。

07中菲经贸合作快速发展

2010年中国与菲律宾贸易、投资合作均呈迅猛增势,中国已经成为菲律宾第三大贸易伙伴。2010年1至10月份,中菲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0.2%。2010年1至9月份,中国对菲非金融类实际投资同比上升315.9%;同期,中国自菲律宾引进合同外资同比上升177.4%,中国自菲引进合同外资额累计已达61亿美元。中国企业对菲承包工程合同额快速增长。据中方统计,2010年1至9月份,中国企业在菲签订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312%。中菲之间相互投资快速增长,反映出两国在众多投资领域较好的合作前景。

08赴柬埔寨中国游客人数超美国、日本

柬埔寨2010年1至11月份入境外国游客近226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长17.23%;其中,中国游客人数达16万人,激增40%,首次超越美国和日本,成为柬埔寨第三大外国游客来源。来自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人数显著增加,已成为金边和暹粒各大酒店竞相争取的客源。和其它东盟国家相比,柬埔寨拥有独特的旅游魅力,如世界七大奇观之一的吴哥窟,加上人民热情友善,旅游消费便宜,因此已逐渐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游客旅游的首选。

中国贸易结构研究 篇4

我国自1987 年开始, 每隔5 年都会编制投入产出表, 因为投入产出系数在短期内变化不大, 无法分析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因此笔者选取了跨度二十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研究, 以便分析我国二十年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变化情况。

1.1 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分析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变化其实就是分析出口商品结构对经济及产业发展有哪些影响。通过对影响力系数的计算来确定支柱产业, 以下15 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在1987 年至2007 年之间均大于1, 高于社会平均水平, 确定它们都是支柱产业。

大部分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序比较稳定, 未发生太大变化, 表明这些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较稳定状态。但是有一些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序却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些产业是: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在1987 年的影响力系数排序是第12 位, 但到了2007 年上升至第2 位;化学工业1987 年为第14 位, 2007 年上升至第6 位;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987 年为第5 位, 2007 年下降为第9 位;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987 年为第2 位, 2007 年下降为第12 位;纺织服装鞋帽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1987年为第7 位, 1992 年上升至第1 位, 1997 年又下降至第12 位, 至2007 年才又恢复至第7 位;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997 年为第1 位, 至2007 年下降至第15 位。影响力系数比较稳定的产业如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排名一直位于前列, 而纺织业、建筑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则排名一直位于后面。这一切表明,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以制造业为主, 初级品的比重在下降。

根据影响力系数的测算结果, 本论述进一步计算出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 1997 年为1.006、2002 年为1.02、2007 年为1.017。可见, 1997 年至2002 年, 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是增大的, 代表这期间出口商品结构是优化的, 但2002 年至2007 年间, 合理度指数有所下降, 代表出口商品结构有恶化的趋势。

根据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测算结果, 为了不断改善出口结构, 应使各产业的影响力系数与其出口比重相匹配, 即使影响力系数大的产业在出口中占据主导地位, 影响力系数小的产业缩小出口比重。通过出口调整指数来确定哪些是应该优先扩大出口的产业, 本论述测算了2007 年的出口调整指数, 为方便分析列出了前十五位的排序。优先增加出口的产业排序与其影响力系数排序基本一致, 只是个别产业出现不同。这是因为有些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数值虽小, 但其出口比重相对很低, 所以出口调整指数较大。比如建筑业, 它的影响力系数排序第10 位, 但出口调整指数却排到第8 位, 像这样的产业应该扩大出口比重。而有些产业虽然影响力系数大, 但出口比重高, 所以出口调整指数较小, 排序较后, 如化学工业影响力系数第6 位, 但出口调整指数却是第9 位, 纺织业影响力系数排名第8 位, 但出口调整指数第12 位, 这样的产业并不是优先扩大出口的对象。不可否认的是, 像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产业本身影响力系数大, 而出口比重不是很高, 这些产业必然是优先增加出口的对象。

1.2 进口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

通过对1987 年至2007 年的推动力系数测算, 可以得出国民经济发展瓶颈产业。推动力系数大于1 的产业共有13 个, 代表全社会生产对这些产业的需求大, 所以这13 个产业为瓶颈产业, 它们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加工业、能源生产行业, 还有部分服务业。这些产业是我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 但是并没有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位列其中, 服务业对于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小, 表明我国目前仍处于国际分工的价值链低端, 高级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较低。除了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农林牧渔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金融业这5 个产业推动力系数较为稳定外, 其他8 个产业推动力系数均变化较大。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排名有所上升, 而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批发和零售业排名有所下降。其中纺织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波动最为剧烈。纺织业1987年排名第4 位, 但2007 年下降为第10 位, 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997 年排名第13位, 但2007 年上升为第7 位。

通过对进口合理度指数的计算, 1997 年、2002 年和2007 年分别为1.055 1、1.101 和1.066 5。可以得出, 1997 年至2002 年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有所提高, 代表进口商品结构在这五年间得到优化。2002 年至2007 年则有所下降, 进口商品结构合理性有恶化趋势。1997 年至2007 年间, 进口商品结构有所优化, 但有恶化趋势。

为了进一步对进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 确定对哪些产业应该扩大进口, 本论述测算了2007 年进口调整指数。这些产业的推动力系数和进口调整指数排序完全一致, 这表明这13 个瓶颈产业也是进口调整指数居前的产业, 是需要扩大进口的产业, 在制定进口战略时应该优先考虑扩大的产业。

2 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化调整的对策

2.1 构建自主创新为主的产业成长路径,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产业成长路径主要依赖模仿创新。虽然学习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可以用较少的时间和成本缩短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但是却造成了我国对于外国技术的依赖性, 截止目前为止, 我国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度超过了50%。这也使得我国经济贸易粗放式发展模式未得到根本性改变, 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也不具有实质性所有权内容。鉴于我国目前与发达国家技术仍存在较大差距, 我国仍有必要追踪国外最新技术成果进行模仿创新, 但发达国家为了维持技术垄断地位, 对核心技术采取了严密的保护措施, 通过引进技术这条道路最终是行不通的。因此, 我国应加强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 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 确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 提高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出口竞争力, 使其成为主导性出口产业。

2.2 控制高能耗产品出口, 健全重要资源的进口机制

我国应加强控制一些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 以便减轻国内资源环境压力。对于耗能过大的产品出口应取消出口退税并适当增加资源税的征收, 对于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出口应加征环境税。同时应健全重要资源的进口机制, 增加能源、原材料以及先进技术设备进口。规划和实施石油、铁矿砂、铜精矿以及粮食等重要资源的进口战略, 建立急缺物资的储备体系, 努力开拓通畅安全稳定的多元化进口市场, 充实国家战略资源的储备。

2.3 提高加工贸易的层次, 促进上游工业的发展

技术含量低、附加值含量不高的加工贸易出口在全部出口中占有较大比重, 是目前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如果不能实现加工贸易中间投入品进口替代, 并带动相关工业的发展, 以高技术含量提高加工产品的竞争力, 将使得加工工业成为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丧失, 更可能使得加工工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下降, 因此促进加工贸易层次的提高势在必行。同时, 我国的产业政策过多向下游产业倾斜, 对于上游产业支持不够, 这就造成了上游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够稳定的状况。因此, 应尽快制订合理的产业发展政策, 转变贸易方式, 鼓励上游产业的发展;解决出口商品含税问题, 支持和促进各种信息、中介商业机构的发展和壮大, 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涂远芬.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优化[J].江西社会科学, 2011 (9) :65-69.

[2]高颖林.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苏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J].新西部, 2008 (16) :47-48.

[3]黄锦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进展、机理与对策——基于1980~2008年数据的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 2010 (11) :7-14.

[4]梁达.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在发展中不断优化[J].中国经贸导刊, 2007 (24) :21-22.

[5]廖明球.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9:74-76.

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现状 篇5

一、货物贸易发展状况

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保持了强劲增长。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6207 .7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其中出口3255.7亿美元,增长22.3% ;进口2952.0亿美元,增长21.2%。累计实现贸易顺差303.6亿美元,较2001年增长34.6%。

2002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由2001年的4.3 %上升到5.1%,在世界的排位由第6位升为第5位。货物贸易进口额仍居世界第 6位,但占世界贸易总额的比重则由2001年的3.8%上升到4.4%。货物贸 易进出口总额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4%上升到了4.7%,成为 全球第五大贸易国。

2002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运行,有以下几个特点:

(1)货物贸易增长强劲,增速显著加快

全年各月出口增速分别为29.1%、0.8%、3.5%、17.2%、18 .3%、17.8%、28.0%、25.0%、33.0%、31.4%、30. 0%和30.2%。其中,受季节性因素和我国刚加入世贸组织时所引发的种种不确 定因素的影响,一季度出口发展起伏较大。

二、三季度出口增速分别达17.8%和 28.7%。7、8、9月份出口规模连创新高,其中9月份首次突破300亿美元 大关,达319.01亿美元。四季度的出口增幅更高达30%以上。进口也呈增长 态势,特别是从三季度起进口增幅大大提高,其后6个月的进口增幅分别达28.8 %、22.7%、36.3%、33.3%、37.8%和28.4%。

(2)进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是最主要的贸易增 长点。机电产品进出口总额3126.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0.7%。其中,出 口1570.8亿美元,增长32.3%,高于全国出口平均增幅10个百分点;其 出口增量占全国出口增量的64.5%。进口1555.9亿美元,增长29.1% ;其中,仪器仪表、电器及电子产品、机械及设备的进口增长速度分别高达37.9 %、31.1%和28.7%。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678.7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6.1%,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上升至20.8%。进口828.5亿美元,增长29.2%;特别是生物技术 和电子技术产品的进口增速远远高于进口总量增幅,分别达63.8%和51.8%。应强调指出的是,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贸易逆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进口 结构不断优化的趋势。

(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出口基本同步增长,进口增幅不一

加工贸易出口1799.4亿美元,增长22.0%;进口1222.2亿美元,增长30.0%。一般贸易出口1362.0亿美元,增长21.7%;进口12 91.2亿美元,增长13.8%。在加工贸易出口中,机电产品和计算机与通信技 术产品增长较快,其在加工贸易出口总额中的比重分别有所提高。特别要指出的是,加工贸易进口增长扭转了上年的颓势,表明其出口在今后一段时期中仍有较大的出口 潜力。

(4)外商投资企业和集体、私营企业成为推动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

2002年,我国吸引外资发展势头迅猛,对出口增长起到巨大推动作用。全年 外商投资企业出口1699.4亿美元,同比增长27.6%,其占我国出口总额的 比重升至52.2%。集体、私营企业出口增幅分别高达32.6%和159.5%,其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升至10.0%,表明其日益成为我国出口贸易发展中的重要 动力要素之一。国有企业出口1228.6亿美元,增速平缓,仅增长8.5%,其 占出口总额的比重降为37.7%。

(5)对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出现新的增长

2002年,我国对美国和加拿大的出口增幅分别达28.9%和28.7%,使北美地区成为我国出口增长最快的主要市场。对香港地区和台湾省的出口增幅分别 为25.6%和31.7%,对东盟国家的出口增长28.3%。由于日本经济自二 季度起又呈增长乏力状况,对日本出口仅增长7.8%。对拉美和非洲等新开拓市场 地区的出口增幅也达到了15%以上。对欧盟出口表现良好势头,增幅为17.9%。对俄罗斯的出口继续保持高增长态势,增幅高达29.9%。

从进口地理方向看,我国从主要贸易伙伴进口增加较多的国家和地区是日本、东 盟各国和台湾省,增幅分别为25.0%、34.4%和39.2%。

(6)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沿海地区优势进一步凸显

江苏、福建、广东、浙江等东部沿海省份的出口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力地 带动了全国出口总量的扩张。从全国范围看,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三大 经济带(包括江苏、浙江、上海、福建、广东、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等省 市)的进出口额占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高达90%以上。部分中西部地区的省份 也表现出较大的发展潜力,如新疆的出口增长了95.8%,四川省出口增长了71 .4%,为全国省市中出口增长最快的两个地区。

二、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200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收支规模快速增长,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但逆差 扩大的速度有所放缓。2002年,服务贸易出口397.44亿美元,增长19. 2%;进口465.28亿美元,增长18.5%。服务项下逆差达到67.84亿 美元,同比扩大14.4%。从2002年我国服务贸易构成看,运输和旅游依然是 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项目,以上两项收支规模占我国服务贸易总量的63.9%,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主要逆差项目为运输、保险、专有权使用和特许以及咨 询服务,主要顺差项目包括旅游、其它商业服务和建筑服务。与2001年相比,通 讯、建筑、咨询、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增长速度较快;计算机和信息、电影音像、政府服务、咨询、广告宣传等项目进口发展较快,增速均超过50%。

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贸易结构初探 篇6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开始发展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以来,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尤其是21世纪以来,更是进入高速发展的阶段,年均增长率达80%,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动机,并为中国从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数据统计显示,2004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额达326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1654亿美元,同比增长50.0%;进口额达1613亿美元,同比增长35.2%,贸易差额40亿美元,这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首次实现顺差。此后,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快速增长,2010年的对外贸易额达905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4924亿美元,同比增长30.6%;进口额达4127亿美元,同比增长33.2%,贸易差额为797亿美元,达到历史高点。但从结构上看,仍存在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收益能力差、风险大及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等问题。为此,应重视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更好、更合理地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贸易,发挥其作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引擎作用。

一、出口贸易结构分析

(一)出口产品结构分析

从出口产品结构上看,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集中度较高。排在前三位的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和光电技术产品出口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90%以上,其中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占比达70%以上,而其他各技术领域产品的出口额虽然逐年增长,但从占比上看基本没有大的变化,详见表1所示。2010年,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出口3560亿美元,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72.3%,进口937亿美元,贸易差额达2623亿美元,而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全部贸易差额才979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贸易几乎完全依靠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产品的出口作为支撑,出口结构过于集中。

(二)贸易方式结构分析

从贸易方式结构上看,中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补偿贸易、租赁贸易等。随着各种利用外资方式数量的增长,加工贸易已经占据中国对外出口贸易的半壁江山,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上,加工贸易的地位更是不可动摇。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高技术产品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比例占89.7%,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75.7%,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14.0%;2010年,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比例下降至78.9%,其中,进料加工贸易占69.7%,来料加工装配贸易占9.2%。而通过一般贸易方式出口的比例2003年为7.2%,2008年为13.5%,首次超过来料加工装配贸易方式(10.8%),到2010年达到15.2%。虽然一般贸易方式的比例在不断攀升,但加工贸易方式依然占据近80%的比例,整个贸易方式的结构并未发生实质性改变。

(三)贸易主体结构分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有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上还相对平衡,各占30%左右的比例,但此后这种平衡逐渐被打破,外商独资经营企业独自占据了60%以上的比例。2003年,在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有企业占10.4%,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占21.4%,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占61.9%,此后,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占比例仍持续下降。到2010年,在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国有企业只占6.9%,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占15.7%,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则占66.5%,外资企业出口占比一直保持在80%以上。

(四)贸易对象结构分析

从贸易对象上看,中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对象集中度较高,主要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印度、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从总体上看,美国和香港一直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对象,2004年欧盟超过日本挤入前三名,并一直保持在前三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数据统计显示,2010年,从全部技术领域上看,香港(23.6%)排名第一、美国(19.5%)和欧盟(18.6%)分列二、三位。从具体的技术领域上看,在电子技术领域,韩国(6.6%)在香港(30.5%)和欧盟(27.8%)之后排在第三位;在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印度(10.1%)在欧盟(20.3%)和美国(16.7%)之后排在第三位;而其他各技术领域则基本集中在美国、欧盟和香港三个国家或地区上。

二、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出口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

1.出口产品结构层次低。从表1中可以看到,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主要以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类产品为主,占全部高技术产品出口的70%以上。具体的出口产品主要包括计算机零件和附件、便携式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手持(包括车载)无线电话机和零件、光盘和硬盘驱动器、阴极射线冠显示器、未列名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其他部件、混合集成电路等。它们主要是主体产品的零部件和附件,其生产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只需要简单的生产或加工即可,技术环节的要求相对较低。可见,出口产品结构相对集中、层次较低是当前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的主要问题之一。

2.出口产品收益能力差。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方式结构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出口产品收益能力差。按照产业结构的优化理论,随着一国产业的不断发展,其产业结构会逐渐高度化和合理化,表现出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方向发展的特征。近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尤其是其出口贸易发展迅速,但却没有表现出高附加值的演变特征,反而出现了增加值率不断下降的趋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的数据统计计算所得,2005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为23.8%,这一比率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地区)高技术产业平均约35%的增加值率水平。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贸易方式以加工贸易为主,说明中国出口的高技术产品更多是以加工装配方式完成的,这就决定了中国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只能赚取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费,出口产品收益能力较差。这一问题在经济危机时期的表现则更为明显,2008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降为13.1%,到2009年,更是达到历史最低点5.9%。可见,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收益能力是比较差的。

3.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改革开放后,吸引外资政策促进了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外资企业不仅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中成为主导力量,在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上也是绝对的主力军,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资企业的依赖。而对外资企业的过分依赖和以市场换取技术的政策导致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失去了大部分的国内外市场。例如在移动行业上,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等三家企业曾一度占据中国国内市场80%的份额,虽然近年中国手机企业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上升,但在中国的手机出口中,来自国外跨国公司的出口占比达到了90%以上。而这仅是冰山的一角,如前所述,外资企业出口在整个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据了达80%以上的比例。

4.对外贸易的风险加大。出口对象的高度集中加大了中国高技术产品对外贸易的风险。一方面,当这些国家经济不景气时,将导致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减缓甚至下降。2009年,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经济下滑,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只有3769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9.3%。另一方面,出口对象的高度集中也将导致贸易摩擦频发。尤其是中国的高技术企业缺乏核心技术的知识产权,因而面临着日渐名目繁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壁垒。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高技术企业所遭遇的知识产权纠纷在数量上、规模上、范围上都越来越大,几乎涉及到高技术的各个领域,已经成为中国发生贸易摩擦的主要领域,如LED产业中的中兴、华为就是典型代表。

(二)出口贸易结构问题的原因分析

1.对国外技术依赖性较强。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结构层次低主要是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强导致的。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推动了中国企业的快速发展,但也使中国企业对国外技术产生了依赖性,尤其是高技术产业对国外的依赖较为严重。在中国的大中型企业中,70%左右的企业没有完整的研究与开发机构,60%左右的企业没有开展过研究与开发活动,90%左右的企业没有专利权。特别是医药、航空航天、电子通信、电子计算机等高新领域核心产品更是匮乏,几乎80%产品依赖进口。

2.研究与开发的强度过低。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强度低是导致贸易方式结构以加工贸易为主的重要原因。如表2所示,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强度只有1.5%,不及美国(16.9%)的1/10、日本(10.7%)的 1/7,差距较为明显;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的韩国(5.9%)也是中国的近四倍。研究与开发投入过低直接造成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也就缺乏竞争力,最终导致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只能承接发达国家(地区)跨国公司的发包业务,即加工装配业务,也就使得中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出现了加工贸易方式占80%以上比例的局面。同时,这也是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的重要原因。

表2 中国与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研究与开发强度比较(%)

3.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匮乏。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对外资企业依赖性强的原因主要是中国本土企业自身缺乏创新的动力。除了前面所述的研究与开发强度低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外商投资对国内本土高技术企业的创新产生了替代效应。分析其原因,国内本土高技术企业引入外资的目的是提高其高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通过技术引进显然要比自己研发技术更为有利,不仅节省了研究与开发费用,还能缩短创新的时间。因而导致国内本土高技术企业逐渐忽视了自身创新能力的发展,对技术引进的依赖性却越来越强,也就间接造成了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形成以外资企业为主导的局面。

4.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低。全球的高技术产业分工是由发达国家(地区)所主导的,它们处在国际分工的上层,控制着核心技术、研究与开发、市场营销等高附加值环节,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大多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承担了生产、加工、装配等低附加值环节,只能处在国际分工的下层。同时,由于中国高技术企业起步晚,缺乏资金和创新动力,机制不健全等因素,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甚少,大多是中间产品,最终导致中国的高技术产业对发达国家(地区)市场有较强的依赖性,面临的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大。

三、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对策

(一)提高引进技术的使用效率

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地区)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尤其在生物技术、材料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光电技术等领域差距更是明显,所以,通过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仍是其发展的重要途径,但要注重引进技术的质量和使用效率。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鼓励、限制和禁止引进的技术目录,确保引进高水平的、适用的技术,避免引进低水平、重复的技术;另一方面,要培育企业的技术消化和吸收能力,鼓励企业走“引进——模仿——消化——吸收——创新”之路,实现技术引进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利用引进技术的全部价值,这样才能克服中国高技术产业对外资的依赖性,并逐步提高出口产品的结构层次。

(二)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强度

要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出口收益能力,就要有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而高水平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自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根据图2的数据显示,日本、美国、德国等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无一不是有着较高的研究与开发的投入,它们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在2%以上。而韩国、新加坡能够在发展中国家中异军突起,更是离不开高水平的研究与开发投入的贡献。2007年,韩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47%,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而中国的研究与开发投入不仅与主要发达国家(地区)有着巨大差距,而且与世界平均水平也有不小的差距。2000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9%,此后虽在逐年增长,到2007年,中国的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也只是达到1.49%,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2/3。要优化中国高技术产业结构,促进中国高技术产品出口,实现中国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的强度。

中国和部分国家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情况

(三)提升本土企业的出口能力

中国本土高技术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导致了出口能力低,使得外资企业在高技术产品出口中占绝大比重,获得了巨大的利润,为此应努力提升中国本土高技术企业的出口能力。首先,对现有高技术企业合理整合,组成大型的企业集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以促进其产品出口;其次,推动民营中小型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健全自主创新的发展体制,扶持国际市场的开拓,完善出口的鼓励措施,增强其产品出口的主动性;最后,进一步加强建设出口基地,对各类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园区等进行调研和规划,将其升级为出口基地,利用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品创新,增强区内企业的出口能力。

(四)拓宽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

中国的高技术企业应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逐步拓宽产品出口的国际市场。一方面,中国高技术企业应从传统的产品观念向现代的营销观念转变,即在国际市场需求的研究、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与开发在功能和特点上更适合国际市场的新产品。另一方面,中国高技术企业应努力建设自己的营销渠道。从价值链的角度看,市场营销是一个高附加环节,所以规模大、实力强的高技术企业应注重建立自己的营销渠道,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自身的利润空间,也可以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此外,国际品牌也是拓宽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中国高技术企业应注意培养品牌的国际价值和影响力,通过品牌影响力来拓宽国际营销渠道,通过营销渠道来提升品牌的国际价值。

[1]郭峰濂,盛水源.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对外贸易发展特点、问题及对策 [J]. 国际贸易,2006,(12):18-23.

[2]张威,崔卫杰.中国高新技术产品贸易发展现状、形势与展望[J].国际贸易,2011,(9):18-26.

中国对外贸易结构问题研究 篇7

一、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现状

1. 对外贸易产品结构呈现新特点

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中国的劳动力丰富, 而资本的相对缺乏, 所以中国采取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导的对外贸易战略。试图以低价的劳动力, 吸引外国对中国的投资。随着三十年的贸易积累,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与此相对应的是中国的通货膨胀, 导致物价上涨, 人工工资的不断提高, 并且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 单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的贸易方式, 正逐渐被资本密集型产品所追赶。

2. 对外贸易主体多元化发展

在改革开放早期, 中国建立起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 以此快速打破中国长期的对外封闭局面, 为中国对外贸易的起步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以及全球化浪潮的深入, 跨国商品、贸易、服务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 这种单一的垄断外贸体制已经难以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中外合作、中外合营、外商独资等对外贸易主体不断的涌现, 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主体的多元化发展道路。

3. 贸易伙伴国多元化

传统意义上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国为日本、美国。但是随着欧盟经济体的复苏、东盟经济圈的形成, 中国与欧盟、东盟的贸易份额不断增大。“2011年, 中国连续3年成为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东盟超过日本, 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 同时保持为中国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三大进口来源地。”使中国的贸易伙伴国日益多元化。

二、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1. 产品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贸易大国,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只是贸易大国, 并非贸易强国。中国对外出口的主力仍依托于纺织、玩具、瓷器等高耗能、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年来基于自身资本积累、科技发展, 经济体制开始转型, 加之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 中国对外贸易逐步开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变。“但是虽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重从1980年的75.9%大幅度下降到2008年的41.87%, 而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比重也上升到2008年的52.67%。但是, 这一比例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结构不合理

随着中国近年来对外经济的发展, 中国对外贸易的主体已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 由于中国本身技术力量薄弱, 所以支撑中国对外贸易迅速拓展的主要为三资企业。“据统计, 2009年外商投资企业出口为6722.3亿美元,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达到55.9%。全年民营企业出口3384.4亿美元, 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28.2%。”这样的发展态势下, 中国已经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代工基地, 使得外企赚取高昂的利润。而中国本土企业由于缺乏品牌竞争力、产品附加值、资本实力不足, 与三资企业相比, 获利能力较弱。

3. 对外贸易区域结构需进一步健全

目前中国已经和世界大多数国家 (地区) 建立起贸易合作关系, 但是中国对外贸易主要集中于欧盟、美国、东盟等国家 (地区) 。2012年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总值5460.4亿美元;与美国双边贸易总值为4846.8亿美元;与东盟双边贸易总额4000.9亿美元;与中国香港双边贸易总值为3414.9亿美元。四大贸易区域占中国对外贸易比重的45.75%。过于集中的对外贸易区域结构一方面容易引发中国与该地区的贸易摩擦;另一方面, 一旦该地区出现金融危机、政治危机, 将会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转型的对策分析

1. 提升品牌意识、提倡自主创新

当今市场中产品的竞争日益演变成名牌的竞争, 如何在全球贸易中最大限度的获利, 提倡自主创新, 发展专利技术, 提升品牌意识成为关键。所以中国应该注重对本土世界品牌的培养。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 保护、支持国有民族品牌的发展。

2. 合理利用外资, 优化本土企业

中国引进外资企业的目的是通过外资企业引进先进的技术及经验, 促进本国技术革新, 以及管理方法的改进,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 出现了许多“光引不学”———只是通过优惠条件将外资引入本地区, 促进本地区GDP的提升, 并没有学习到对方的经验、技术为本土企业所用。所以政府应该明确引入目的、积极借鉴, 推动本土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晓黎.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制约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4.

[2]谷志.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分析[J].市场经济与价格, 2012, 10.

要素结构与中国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篇8

一、要素结构优化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要素结构是指某一时点经济中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存量的相对份额。随着资本的积累, 一国资本与劳动力的比例也在不停的变化之中, 也就是说要素结构在长期是可以改变。而一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将会减少另一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资本要素存量相对增加的国家, 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将趋于萎缩, 产业结构也会随着要素结构的提高而不断变化。

杨小凯、林毅夫、李永军等人的研究表明, 一国经济剩余多, 资本积累快, 资本由相对稀缺逐渐变得相对丰富, 而劳动则由相对丰富逐渐变得相对稀缺。只要一国能适应这种资源禀赋的变化, 调整产业结构, 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过渡, 经济的技术含量相应提高, 产业结构也就实现了升级, 比较优势就实现了动态的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 也就带动贸易结构的升级。

同样, 迈克尔.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动态比较优势是可以创造的。生产要素因子包括先天要素和后创要素。先天要素就是H-O定理强调的人力资源和天然资源, 也就是一国先天拥有的资源禀赋, 而后创要素也称为高级要素, 包括资本资源、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等方面。高级生产要素是创造出来的生产要素。一国低成本竞争优势是低层次的竞争优势, 仅需要具有足够丰裕的先天要素就能够形成, 容易被超越。而产品差异型竞争优势是高层次的竞争优势, 能带来更高的效益, 且在竞争中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 其形成的基础是一国的后创要素, 高层次的竞争优势建立可以通过钻石体系中的各种因素相互配合形成。

现阶段中国对外贸易主要依靠劳动力比较优势, 贸易增长也是基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规模的扩大。中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比较优势的转变。推动比较优势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生产要素 (主要是资本) 的积累;第二, 技术进步。因此, 要素结构优化是实现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

二、要素结构优化的途径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 经济竞争力增强, 通过积累和引进外资, 资本要素由相对稀缺逐渐变得相对丰富, 资本的价格也由相对昂贵逐渐变为相对便宜。

1. 要素的积累

每个国家的要素禀赋中自然资源是先天给定的, 在生产中大规模增加自然资源比较困难。劳动力的增长受到人口出生率的限制, 各国劳动力变动的差异不大, 一般年增长率在1%~3%之间。惟一对经济增长率有大的影响的是资本积累的变化, 而不同国家在资本的积累率上有很大的差距。

自上世纪90年代, 中国逐步实现按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 加之储蓄率一直较高, 资本积累十分迅速, 2007年末, 国家外汇储备15282亿美元, 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 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1万亿元, 增长15.2%。资本要素的积累,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变中国要素禀赋的状况。中国要提高自身要素禀赋的结构, 首先得立足于国内资本的积累。

2. 要素的流动

要素的流动是要素结构提高的另一途径。随着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国际生产要素在跨国流动, 促使一国的资源禀赋得以直接调整。跨国要素的逐利行为总是使该种要素流向相对稀缺的地区, 以便于获得较高回报。

本文以中、美两国为例, 通过国际要素流动模型进行分析。假设中国劳动充裕, 美国资本充裕。图1说明了劳动力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横轴线代表中美两国的劳动力, 从左自右是中国雇用的工人数;从右自左则是美国雇用的工人数, 左边的纵轴线代表中国的边际劳动产出, 右边的纵轴线表示美国的边际劳动产出。我们假定起初中国的工人数为OL1, 美国的为L1O*, 在这种分布下, 中国的实际工资 (点C) 比外国的实际工资 (点B) 要低。如果工人能够自由流向支付高工资的一国, 那么他们就会从中国流向美国直到两国的实际工资率相等为止。这样, 世界劳动力的最终分配会在点A, 在这一点。中国工人为OL2, 美国为L2O*。

图2说明了资本流动的原因及其影响。横轴线代表中美两国的资本投入数量, 从左自右是中国投入的资本数;从右自左则是美国投入的资本数, 左边的纵轴线代表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 右边的纵轴线表示美国的边际资本产出。与劳动流动相反, 中国的资本回报率 (点F) 比美国 (点G) 要高。如果资本能够自由流向高回报率的一国, 那么他们就会从美国流向中国直到两国的实际资本回报率相等为止。这样, 世界资本的最终分配会在点E, 在这一点。中国资本为OK1, 美国为K1O*。

理论上, 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是可以自由流动。但现实生活中, 资本以国际直接投资等形式很容易实现国际间流动, 但劳动的流动却因难重重, 几乎很难大规模的实现。因此, 两者的流动存在着不对等性。中国具有劳动资源的比较优势且不转移, 而中国又能通过资本的流入改变要素结构。

三、要素结构优化的具体措施

1. 国内与国外要素的组合

中国拥有13亿人口, 人口总量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 劳动要素存量巨大, 并带动增量扩张, 增量不断转化为存量。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新一轮大规模国际产业转移为我国提供了产业升级、发展的重大机遇。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本国已失去竞争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同时, 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和资本技术双密集型产业。产业转移的重点从原来的原材料工业向加工工业、由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 高新技术产业、金融保险业、贸易服务业, 以及资本密集型的钢铁、汽车、石化等重化工业日益成为重点领域。我国应采取积极措施, 加大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力度, 以国内劳动资源优势与国外非劳动资源优势的动态嫁接改造劳动密集型产业, 以国内劳动资源优势与国外非劳动资源优势的动态嫁接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2. 国内不同区域要素流动与组合

中国经过多年发展, 形成了东中西部梯级发展的格局。东部地区在经历了近30年的持续发展后, 一方面其劳动的边际成本在不断攀升, 在劳动资源上的比较优势正在趋于弱化;另一方面资本、技术要素的积累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东部地区在技术、资本等方面相对丰裕。而中部地区河南等省均是人口大省, 拥有劳动力的优势, 西部地区如新疆、青海等省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拥有资源的优势。中国加快东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促进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通过“中部地区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形式, 促进省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 促进东部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同时, 引导资本向中西部流动。

摘要:本文认为要素结构优化是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要素结构优化有要素积累与要素流动两种方式。中国需要将国内与国外要素进行组合, 将国内不同区域的要素进行流动与组合, 实现要素结构优化, 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 最终实现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要素结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

参考文献

[1]杨小凯 张永生 :新贸易理论、比较利益理论及其经验研究的新成果:文献综述.经济学 (季刊) , 2001, (1)

[2]林毅夫 李永军: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管理世界, 2003, (7) , 21~28

[3]林毅夫 蔡 昉 李 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对“东亚奇迹”的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 1999, (5) , 4~20

[4]张亚斌 易红星 林金开:进口贸易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02, (11) , 63~65

[5]曾 铮 张亚斌:价值链的经济学分析及其政策借鉴.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5) , 104~111

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分析及优化对策 篇9

一、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分析

1.从国别角度分析

经相关进出口数据统计分析, 在东盟的10个国家中, 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这6个国家在东盟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中占据着绝对份额。而剩余的4个国家, 即文莱、柬埔寨、老挝和缅甸, 与中国之间贸易量较小, 即使4国合计仍不超过3%。就进出口总体情况而言, 新加坡曾在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近年略有下降。而马来西亚前两年赶超新加坡成为与中国进行贸易量最大的东盟国家。文莱、柬埔寨、老挝和缅甸这4个国家, 由于经济发展落后, 且政治不甚稳定等因素, 对外贸易发展并不发达, 故而与中国的货物贸易额比重处于低水平。但随着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 同这些国家对外贸易合作的发展尚有潜力。

就中国出口方面而言, 新加坡是中国出口至东盟货物贸易额最大的国家。越南的市场成长快速, 由于中国人力资本的成本近年来不断上升, 许多中国企业将加工场所搬至越南设立, 且因地理原因, 原材料等货物物流运输上十分便利, 故越南与中国的货物贸易大量增长。就东盟出口方面而言, 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是主要的贸易伙伴。马来西亚也是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货物主要来源地。

2.从初级品与制成品所占比重分析

(1) 中国出口至东盟初级品与制成品比重分析

从规模上, 中国出口至东盟的初级产品额近年来均不断增长。如初级产品从2000年的出口额33.2亿美元增加至2009年的130.4亿美元, 增长了2.9倍。初级产品占中国出口至东盟货物总额的比例成总体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稳定, 在个别年份比例略有上升。从工业制成品看, 出口额有大幅度的增长, 2009年的工业制成品的出口额为931.8亿美元, 为2000年的出口额的6.6倍, 年均增长率为20.86%。2000年至2009年间, 工业制成品占中国出口至东盟货物总额比例有所提升, 提升幅度大致和初级产品比例下降的幅度相当, 由80.80%提升至87.66%。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的出口比重在2000年为1:4.22, 而2008年已发展为1:9.01, 2009年略有下降, 为1:7.15。中国出口至东盟的货物的贸易结构以出口制成品为主, 初级产品为辅, 且制成品的比例有所上升, 初级产品所占比例日趋减少。

(2) 中国从东盟进口初级品与制成品比重分析

初级产品在中国从东盟进口货物比例中有所下降, 但下降幅度不大, 仍占据较大份额, 约占中国从东盟进口货物总额的30%。从制成品的规模来看, 在2000年, 制成品的出口额为145.6亿美元, 2009年增加为747.8亿美元, 为2000年的5.1倍。制成品占中国从东盟进口货物总额的比例有所上升, 由65.65%提升至70.08%, 制成品所占比例增大, 增长幅度亦不十分稳定。总的说来, 中国从东盟进口的货物结构以制成品为多, 但增长幅度不明显, 而初级产品与制成品的比例变动亦不十分明显, 初级产品仍然占据较大比例。

二、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存在问题分析

1.双边商品贸易结构中资源密集型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比重过大

目前中国从东盟进口的产品中初级产品仍占较大的比重, 显示了中国对来自东盟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的依赖。究其原因, 不仅由于东盟国家自然资源禀赋的先天优势, 东盟的热带植物资源, 如橡胶、热带水果等, 且这些资源同中国的资源结构方面是互补的。而出口方面, 中国出口至东盟的货物的贸易结构以出口制成品为主, 初级产品为辅, 且制成品的比例有所上升, 初级产品所占比例日趋减少。如细化制成品为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行分析, 中国在2000年出口至东盟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占据了29.30%, 到2009年时不降反升, 上升到32.07%。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出口产业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符的优化。中国出口至东盟的货物前十名中的纺织品、家具等均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些劳动密集型等商品在市场上的需求弹性小, 竞争较为激烈, 容易引起贸易摩擦。如在金融危机影响下, 中国的家具业将目光投向东盟市场, 许多东盟国家的家具业均表示担心, 长此以往, 一旦贸易国为了保护其家具等行业的发展, 可能采取相关措施, 将致使中国的贸易条件恶化。即使是某些高新技术产品, 如计算机、通讯设备等产品, 在中国经过简单加工拼装后出口至东盟, 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低, 这些产品并不能算成真正的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产品, 而真正的资本、技术密集型的产品在中国的出口环节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小。

2.双方进出口商品贸易结构类似, 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中国与东盟之间进出口的货物结构有许多相似之处。中国和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是由两国的产业结构决定的, 东盟除新加坡外大部分国家处于与中国发展水平不相上下的阶段, 各国的产业结构与中国有相似之处。具体而言, 主要的工业和出口贸易均是劳动力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的产业, 依靠发展中国家国内的人口红利与原材料丰富来营造比较优势。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结构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性, 不仅体现在双边的贸易中, 也体现在第三国方面的市场上, 长此以往, 在劳动力成本提高以后, 中国产品的竞争力将会降低。

3.双方的产业内贸易存在发展潜力, 可进一步扩大产业内贸易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框架下, 随着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消除, 相应的配套设施、体系及政策的完善, 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流动更加便利与迅速, 要素将在一个自由贸易区的范围以最高效率为目标去进行配置。一旦产业出现了规模经济, 其规模经济效应将提高中国东盟双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企业利润, 还可以打破不完全竞争下寡头企业垄断的格局, 为市场提供有差异化的产品, 增加市场上供应的产品种类, 各成员国的社会福利随之提高。由上文可知, 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的出口结构存在一定的竞争性, 从产业内贸易的角度看来, 中国同东盟可以利用双方的同样的生产要素禀赋, 如劳动力与丰富的原材料, 生产产业内部贸易的差异性的产品, 从而降低两国之间的利益冲突, 减少两国的竞争程度。可以看出, 某些产品的产业内系数还有上升的空间,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可以进一步从基于要素差异的传统产业间贸易转型成为基于差别产品的产业间贸易。

三、中国与东盟贸易结构优化建议

1.增加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 增加其附加值

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加快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进而提高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 但是产业结构升级将是一个长期的改革, 从目前情况来看, 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力密集型的产品仍然是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为此, 必须提高这些传统出口优势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与提高其附加价值, 在维持传统优势的同时, 发展和创造新的优势。积极开发高新技术产品,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并注重将高新技术同传统产业相结合, 让这些技术含量高、加工程度深、附加值高的产品去替代传统的资源与劳动密集型产品, 以达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进而促进中国与东盟进出口贸易结构的优化的目的。

2.积极创新发展高新科技产业, 增加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份额

产业转型, 即是将产业从资源消耗大、劳动力投入多的粗放生产模式转型为以资本、技术等要素为主导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科技发展是第一生产力, 在进口结构的方面, 中国可以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合作的机会, 增大从新加坡进口科技含量高的产品, 在引入设备后注重吸收、消化、改造提高等, 将来自外部的优势化为内部所用, 促进中国的高新产业的发展。同时, 要发展中国自己的技术, 培育中国自己的品牌。加大对产品的科技创新研究力度, 对高新产业实行一定的政策优惠和倾斜, 鼓励发展低污染、低能耗同时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让高新技术产品成为中国出口的主导产品。

3.增强双边交流, 促进双边产业内贸易发展

自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实行以来,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的框架下, 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的结构优化离不开政府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政府可以鼓励一些具有优势并拥有一定实力的企业, 到越南、缅甸等经济实力较弱的东盟国家进行垂直一体化的投资, 在中国国内完成关键部分的环节, 然后出口。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和便宜的原材料进行生产, 从而扩大了产业内的贸易, 同时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另一方面, 同中国发展水平相仿甚至更高的国家, 例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可以鼓励企业发展水平一体化的跨国投资, 因为存在产品之间与消费者偏好等的差异, 同时可以形成规模经济的效应, 故而产业内贸易能得到增强。

摘要:中国与东盟相互之间的进出口贸易在彼此经济中所占比重加大, 影响深远, 对于其贸易结构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清双方商品贸易趋势和目前的商品贸易形势。通过相关分析和比较, 认识中国与东盟商品贸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相应的对策, 对优化我国与东盟的贸易结构提出建议, 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结构,对策

参考文献

[1]许宁宁, 安晓宇主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企业在中国[M].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9.

中国贸易发展结构 篇10

市场结构是构成市场的卖者(企业)互相之间、买者互相之间以及买者和卖者集团之间等诸关系的因素及其特征。对市场结构的分析来自产业组织经济学,尽管各流派①所持观点和研究的侧重点不同,但是,市场结构以及用来刻画市场结构的集中度、进入退出壁垒等因素对各学派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研究参考。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市场集中度(主要指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市场的进入壁垒、市场需求的增长率、市场需求的价格弹性、短期固定费用和可变费用的比例等,Clarkson和Miller(1982)②还加上了规模经济效应。考虑到市场需求的增长率等数据不易获得及各因素的重要性,笔者采用卖方集中度、产品差别化、市场的进入壁垒及规模经济性和利润率四大指标来判断行业竞争或垄断的不同程度③,得出不同时期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类型。

(一)卖方集中度

卖方集中度是以企业规模分布为基准的测度方法,主要包括绝对集中度、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相对集中度、熵指数和卖方集中比率等方法来测度。其中,最常用的是前两种指数。由于收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所有企业的市场份额的数据非常困难,笔者采用绝对集中度指标和集中率差距指数④(简称D指数)衡量卖方集中度。

1.绝对集中度是采用电子信息产业中前若干家企业的某些指标的合计数占整个产业相应指标的比重来反映卖方集中度,这一比值越大,说明产业集中度就越高。笔者采用销售收入作为衡量产业卖方集中度的绩效指标,2000-2006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见表1)。

数据来源:③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统计数据,①②来源于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网、《世界经理人数据》ICXO.COM,经作者计算整理得到。

从表1可以看到,2000年至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内的最大四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CR4和最大八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CR8都介于10%到20%之间;从2004年开始,电子信息产业的卖方集中度呈下降趋势,CR4和CR8均小于10%,根据美国学者贝恩划分的市场结构类型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结构属于原子型;根据日本学者植草益的划分方法,属于分散竞争型⑥。

2.集中率差距指数(下文简称D指数),为CR4与CR8之比,其值在0.5~1.0之间变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规模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如果D指数值为0.5,表示在前8位企业中,前4位企业和后4位企业各占市场的一半。如果D指数值为1.0,表示行业的销售份额全部集中在前4位企业。表1中D值除2000年外,均大于0.65,说明尽管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卖方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但前几家企业销售份额较大,说明规模分布并不均匀。在这种情况下,前几位企业将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显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不能算作是“原子型”产业。

(二)产品差别化

由于伯川德悖论⑦的原因,企业通常都尽量把自己与其它企业的产品区别开来,实行产品差异化战略。具体来讲,企业可以在产品质量、性能、外观、价格、品牌、广告、服务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由于计算电子信息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和供给交叉弹性所需的数据不易取得,笔者结合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链中不同企业的特点,分别分析其产品差异化程度。

电子信息产业⑧中的企业按照产业链可分为三类⑨,不同类别的企业其产品的差别化程度不同:(1)芯片/部件及整机生产企业。这类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掌握核心芯片技术和整机设计技术,拥有自己销售及服务网络,最终的成品往往占据很高的市场份额,可替代性很小。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上游芯片/部件及整机生产的产品差别化程度很高,而且其产品差异会因商标法、知识产权法、专利法等法律的支持而得到加强。(2)合同制造企业。这类企业本身不经营品牌,而是通过和各自的OEM客户签订长期合同,占据稳定的市场份额。这类企业凭借先进的制造工艺和一定的技术实力满足定制产品的需要和保证产品的高质量和低成本,凭借IT管理平台和降低库存等措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以服务和质量/成本构筑行业进入壁垒。因此,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链中游合同制造企业的产品差别化供给程度较高。(3)下游元器件及整机制造企业。这类企业提供的产品附加价值不高,通常是通过细分市场,实行差别化产品战略来获得市场份额。但是由于对应的产品市场进入壁垒不高,其市场份额不稳定,供给交叉弹性较大,产品可替代性大,总体上看,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

总地来说,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大多数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

(三)市场的进入壁垒

关于市场进入壁垒的构成,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贝恩(Bain,1968)⑩认为,绝对成本优势、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政策法律制度、组织进入策略行为都可以构成市场进入壁垒。施蒂格勒则强调政府管制构成的壁垒作用。中国学者张纪康进一步将产业市场进入壁垒细分为结构性进入壁垒和行为性进入壁垒。鉴于各国政府都制定促进具有战略地位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管制的因素非常重要(11)。笔者采用施蒂格勒的思路,以政府管制衡量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入壁垒。

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环节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入壁垒不同。(1)对于增值很高的网络及电信服务业, 政府管制严格,产业进入壁垒很高。比如在信息产业法律法规中,与企业进入行业相关的有《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和《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规定,如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申请经营基础电信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2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对技术方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作出了规定。《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中规定了外商经营电信业务的注册资金要求、股权比例要求等。《电信设备进网管理办法》规定,国家对接入公用电信网使用的电信终端设备、无线电通信设备和涉及网间互联的电信设备实行进网许可制度。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必须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进网许可证;未获得进网许可证的,不得接入公用电信网使用和在国内销售。并且,实行进网许可制度的电信设备目录由信息产业部会同国务院产品质量监督部门制定和公布。《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出入口信道管理办法》规定,互联单位应向邮电部申请办理使用国际出入口信道手续。互联单位在办理手续后,应将各项事项变更情况,每半年向邮电部申报一次。(2)对于价值增值较高的电子信息设计产业,高额的研发经费决定了政府的资金和采购支持影响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例如,设计一种新型半导体晶片需投资5亿美元,开发一种新型计算机需要花费7.5亿美元,设计与制造一种新型的256兆动态随机存储器需投资20亿美元。与如此高额的投入成本和沉淀成本相伴的是技术主流化不确定的高风险,政府的支持就显得尤为重要。(3)对于价值增值较小的元器件及整机制造业,中国政府主管部门通过预算确定出口退税率,而出口退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子信息企业利润并进而影响行业的进入退出壁垒。出口退税政策本是国际惯例,是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世界贸易组织所认可和接受的。但中国目前的出口退税额却是政府主管部门提前做出预算的,带有极强的计划性,很难及时兑现,与出口的市场化趋势正好相矛盾。全国累计应退却未退税额,2001年底为1 440亿,2002年底为2 000亿,2003年底2 770亿。而国家财政退税预算指标,2001年为1 070亿,2002年为1 200亿,2003年为1 230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曾列举一组数据:从1997年到2002年,退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是17.8%,而应退税额的年均增长率却是37.4%,两者相差近20个百分点,直接促成了2004年1月1日起适当降低出口退税率政策的出台(12)。。这一政策在降低电子信息产品出口利润的同时,迫使企业通过提高产品的差别化程度、技术水平和附加价值来增强其国际竞争力,即提高了行业进入壁垒。

(四)规模经济性和利润率

产业的规模经济性是与市场集中度、进入壁垒密切相关的一个因素,是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

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性。

笔者采用生产函数法衡量电子信息产业的规模经济效应。Cobb-Douglas对数生产函数LnYi=αLnKi+βLnLi+εi,其中,Y、K、L分别表示工业增加值、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α、β是资本和劳动力的贡献份额或产出弹性,残差ε代表技术进步和使用效率(13)。资本存量定义为中国口径的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和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之和(14)。对劳动力的投入没有区分质量,假设为同质劳动,所以只以劳动力人数衡量。笔者将《中国统计年鉴》中行业总分类中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THC40)、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THC41)和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THC42)的工业增加值、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分别加总,表示电子信息产业(15)。的工业增加值、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并采用OLS法对1992年至2005年上述三个行业的工业增加值、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人数数据进行回归计算分析,得到表2。

根据生产函数的特性,当α+β<1时,为规模收益递减;当α+β>1时,为规模收益递增;当α+β=1时,为规模收益不变。从表2对1992-2005年三个行业数据的回归计算结果看,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α+β=1.084,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α+β=1.025,仪器仪表文化办公用机械的α+β=1.038,都大于1,各行业均表现为规模收益递增。1992~2005年三个行业的整体回归结果α+β=1.054,也大于1,表明,电子信息产业显示为规模收益递增。

2.产业利润。

笔者采用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这一指标,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A)、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B)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C)三个行业的平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D)表示中国电子及新设备制造业的利润率(见表3)。由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尤其是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和烟草制造业是国家垄断行业,不具行业普遍代表性,所以,剔除了这三个行业后的全行业平均利润率(F)与电子信息产业利润率(D)作对比,以此衡量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水平。

单位:%

注:表中E表示全行业平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F表示剔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全行业平均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数据来源:历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整理得到。

从表3中可以看出,1998年至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利润率远远高于剔除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烟草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的全行业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

综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具有四个特点:(1)卖方集中度较低,企业数量众多,但前几家企业销售份额较大,具有较强的市场势力,规模分布并不均匀;(2)产品差别化程度较低;(3)市场进入壁垒较高;(4)具有规模收益递增和高额利润的特点。因此,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介于准原子型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之间。

二、基于贸易类型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市场结构推断

行业的市场结构能够决定行业的一般贸易类型,即:在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比较利益是贸易的主要动因,并都表现为行业间贸易;在垄断竞争的行业中,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贸易的主要动因,并多表现为行业内贸易(helpman and krugman,1985)(16)。所以,可以通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类型判断其产业组织类型,由此为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

笔者采用Li判断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类型指标,undefined,其中X,M为出口额与进口额。当Li越接近于0,说明贸易类型越表现为行业间贸易;反之,当Li越接近于1,说明贸易类型越表现为行业内贸易。

笔者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国际标准产业分类》中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的产业总产值之和计为电子信息产业的总产值。相应的,将海关统计中第85章(电机、电气设备及其零件;录音机及放声机、电视图像、声音的录制和重放设备及其零件、附件)和第90章(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上述物品的零件、附件)的进出口额作为电子信息产品的进出口额,计算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指数,推断电子信息产业的进出口贸易类型。

注:P是当年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9)、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0)以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41)的总产值,S是当年上述三个产业的销售额。 数据来源:进出口数据得自历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年鉴》,表中P和S数据得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从表4可以看出,除1991年外,1992~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类型指数均大于85%,除1991年、1993年、2003年和2004年四年外,其他年份的贸易类型指数都大于90%,接近1。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近年来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类型更多的表现为产业内贸易。

按照Balasa(1971)的分类法(17)见表5,根据出口外销率和进口渗透率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判断产业的竞争程度和类型。

表4数据显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1991年至2005年的出口外销率和进口渗透率均大于10%,根据Balasa的分类法,可以初步得出结论:1991-2005年电子信息产业是与进出口相竞争型的产业,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

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政策选择

贸易政策主要有积极(保护)贸易政策和消极(自由)贸易政策两大类。保护贸易政策中,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战后用于高新技术产业较常见的一种贸易政策。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政策的选择要考虑到很多因素,其中,产业的市场结构是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根据上文的测算,可以判定,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是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尽管电子信息产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并且具有规模经济性,但是,目前该产业的最优贸易政策却不能是战略性贸易政策(18),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因为战略贸易政策总是与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相联系的,其研究的是企业之间决策与行动的战略互动关系。在四种市场结构中,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只对市场价格做出反应,完全垄断的市场中不存在相对于竞争对手的相机抉择的问题,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中企业决策也不直接依赖于对竞争对手行动,只有在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情形下才能探讨企业间的战略问题;其二,贸易政策效果对产业特性的高度敏感性增加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风险。政府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需要掌握大量的、完备的信息,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表现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政府掌握完备信息的难度很大。因此,目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最优贸易政策选择应结合产业上下游的市场结构状况,有针对性地实行积极贸易政策。(19)

Venable(1987)首次在垄断竞争的条件下研究积极贸易政策(20)问题。Venable的研究是建立在D-S模型(21)、新张伯伦模型(Neo-Chamberlian Model)和新候泰宁模型(Neo-Hotelling Model)(22),以及Helpman &Krugman(1985)建立的基于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条件的完整贸易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的。Venable(1987)(23)在两国经济中假设了一个报酬递增、生产差异化产品、自由进入的垄断竞争型产业,公司数量在模型中内生决定。社会福利水平与公司平均生产成本的变化、产品种类的变化,以及公司数量有关系。因此,在这样的产业中,在没有报复的前提下,积极的关税政策或者产业政策是改善国内福利的有效手段,为最优政策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Venable(1996a)(24)还考察了在垄断竞争市场结构下对中间产品采取积极贸易政策的复杂效应。Venable(1996b)(25)认为,贸易壁垒从中等程度向低等程度变化,能带来上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关于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显示 ,产业集中度低于20%时,产业集中度与产业经济绩效之间都存在着较为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即产业集中度越高,产业经济绩效就越好;反之亦然。

贸易政策的选择除了要考虑本国产业市场结构和产业绩效关系的因素外,还要考虑国外同一产业的市场结构状况。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表现为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而美国和日本电子信息行业内的最大四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都超过了50%,表现为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27)。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政策应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制定:当国内市场是垄断竞争而国外市场是寡头垄断时,自由贸易和高度保护均不是最佳的,应通过征收适度的关税抽取外国企业的垄断租,因为它们的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从而使其最大限度地承担关税水平并增加财政收入。同时,配合使用配额手段,可以起到保护国内生产和促进发展的作用。

因此,根据我国加入世贸以来电子信息产业的贸易壁垒程度逐渐降低的情况,应针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不同产业环节,实行不同的贸易政策:(1)对于政府管制严格、产业进入壁垒很高、价值增值很高的网络及电信服务业,可实行程度较高的产业和贸易保护政策。具体地,可结合行政与其他法规限制等产业政策,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积极促进电子信息企业兼并重组,提高卖方市场集中度、辅以较高的进入退出壁垒措施,等等。(2)对于价值增值较高的电子信息设计产业,高额的研发经费决定了政府的资金和采购支持影响着进入该行业的难易程度。因此,对该产业中有实力的大企业实行研发补贴政策,充分发挥政府在提高产业集中度中的促进作用。(3)对于价值增值较少的元器件及整机制造业,产业竞争较充分,行业利润率和行业进入壁垒相对都较低,政府的补贴政策,尤其是出口退税政策对该产业环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根据国内外该行业的进出口和产业发展状况,制定出口退税率。同时,政府可以利用产业优惠政策,促进该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提高其规模经济效益。

摘要:产业的市场结构是产业贸易政策选择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从产业组织理论和贸易类型两个角度,分析中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结构。认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相应的,中国电子信息产业贸易政策的制定应考虑到国外同一产业的市场结构和本国的产业绩效,针对价值增值不同的产业环节,结合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实行保护程度不同的贸易政策。

上一篇:拱桥吊杆破断分析下一篇:肺心病并发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