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2024-08-16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精选十篇)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篇1

邓楠在报告中指出, 当前, 国内外形势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就如何把握我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问题, 邓楠提了三点看法。第一, 要充分把握好全球金融危机对经济发展的深刻影响, 变外部压力为内在发展动力;第二, 要充分利用好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当前的有利条件, 切实解决可持续发展中的资源环境问题;第三, 要积极、科学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准确把握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机遇。

本次论坛以“新中国成立60年的回顾与展望——和谐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等单位的13名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院士、专家围绕论坛主题作了大会报告。

会议还设立了应对全球变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方法、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老龄社会的住房保障问题与对策四个专题论坛。来自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人居环境、水资源等专业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出席了专题论坛。170余名代表围绕上述主题展开研讨与交流。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篇2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的一大趋势.循环经济要求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面对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也应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 者:王军 WANG Jun 作者单位:武汉科技大学文法与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81刊 名:经济与社会发展英文刊名: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年,卷(期):20053(8)分类号:F205关键词:环境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经济发展 篇3

摘要:循环经济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注重清洁生产和环保和绿色消费,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其目的就是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制效率。同时,它又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本文旨在通过理论、实现途径、操作模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探索,不断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策略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消耗也随之增加。研究表明,20年后中国经济的总量将是现在的4倍,按现在经济发展和能源需求规律计算,那么就需要有4倍于当前资源总量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据统计现时我国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20年,石油年进口量达到1.1亿吨,GDP水资源耗费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环境污染严重。因此,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提高环境资源的配置效率,扫清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运用生态学规律来保持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刻不容缓。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特征

循环经济是“新经济”概念中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另一部分即知识经济,如果说知识经济主要指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智力资源对物质资源的替代,那么,循环经济就是指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也就是说,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融为一体,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和传统经济的不同在于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模式中,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发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也就是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济的数量型增长,它导致了自生资源的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环境污染后果。循环经济则倡导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使得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生产或者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循环经济的几个特点:(1)循环经济创新性地将传统经济的要素之一的“自然资源”进行系统的研究;(2)循环经济将固有的生产方式进行了变革,将开链生产变为闭环生产;(3)循环经济是知识经济的第一阶段,在技术制约下知识经济实现有困难,而循环经济比较现实,可以立即实行;(4)循环经济是将“环境”由经济外部的制约性因素提升为经济内部的新的生产要素。

我国人口多,资源相对贫乏,生态环境脆弱。在资源存量和环境承载力方面已经经不起传统经济形式下的高强度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随着未来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长,也必然要求我们选择建立循环经济,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与策略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的、先进的经济形态,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目前,尽管在我国也开始了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但从总体来讲,我国的循环经济建设更多地还停留在概念层次上。因此,要全面推动我国循环经济建设,使循环经济融入国民经济的发展之中,还需要政府、企业、科技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在理论思维、实现途径、操作方式等问题上的借鉴与创新,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

1.探索新的循环经济实践模式

目前我国开展循环经济主要是遵循“3+1”模式。一是在企业层面上建立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物质小循环,也就是根据生态效率的理念,推行清洁生产,减少产品和服务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实现污染排放的最小量化。二是在区域的层面上形成的中循环,即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工业生态园区。当有些废弃物无法在企业内部完全消化掉的时候,就需要建立这种模式。使上游企业的废料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材料,尽可能减少污染排放,争取做到“零排放”。丹麦的卡伦堡生态工业园是目前国际上工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典型的代表。三是在区域层面上形成大循环。目前世界上这方面做得最好的是日本。日本资源有限,所以特别注重资源的再利用,尤其强调建立循环型社会。日本的资源再生系统由3个子系统构成的:废物回收系统、废物拆解、利用系统以及无害化处理系统。所谓的“3+1”是指建立虚拟的生态工业网络和工业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以从根本上解决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推进循环经济中的作用,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使循环经济具体模式中的各个主体形成互补互动、共生共利的关系。

2.发展循环经济的策略

第一、制度创新。建立适合循环经济发展要求的制度体系,可单独立法。通过法规对循环经济加以规范,做到有法可依,制度创新是最为根本的问题,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其本质是社会物质利益的再分配。生态环境过去被视作可以自由享用的东西,但现在环境变成了资源,应当被当作生产资料来看待,由社会行使产权,建立健全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由物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制订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所以必须首先以制度的保障循环经济的发展。

第二、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产业优先推进循环经济,所选的产业既要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又要能够扩大就业。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在一些边远地区,首要的任务仍是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如果强行推行环保产业,往往事倍功半,一些地区的地方政府与当地企业合谋欺骗上级部门,为这些达不到环保标准的企业掩饰,就是因为这些企业是当地经济发展的依靠。因而必须要优先选择那些比较容易产生经济效益的产业作为突破口,只有这样,才能使循规蹈矩环经济较为顺利地推进。先做那些国内技术已经成熟的,而资源又非常短缺的项目。比如说节水问题,从技术方面来说,已经相当成熟,清华大学就在推广他们的节水技术,而且成本不高,只要政府能够适当地给予补贴,就能够顺利得到推广。例如在小区内安装一套节水系统,政府能够给小区居民在水费上一定优惠政策,或是给予小区开发商一定的减税政策,都有助于节水技术的推广。有了这样的节水系统,洗脸用的水就可以自动通过中水处理系统去冲马桶,如此一来,就可以收到良好的节水效果了。对排污大户,例如钢铁、化工等行业,采取增加水费等惩罚性措施,强制他们节约使用能源。锁定重点的污染物,由政府组织技术攻关,帮助企业尽快解决技术问题。其实有些企业是愿意做好环保工作的,但是要他们自行进行技术研发很不现实,所以需要政府的帮助。分地区处理循环经济问题,在城市以清洁生产为主,在农村推广种植绿色产品。我们国家正在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可以像国外一样,通过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来支持循环经济在广大农村的推广。

第三、以绿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绿色消费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各级政府要积极引导绿色消费,优先采购经济生态设计或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以及经济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0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鼓励节约使用和重复利用办公用品;要逐步制订鼓励绿色消费的经济政策。

第四、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在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改变过去重经济指标,忽视环境效益的评价方法,开展绿色经济核算,并纳入国家统计体系和干部考核体系。目前,应重点开展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失及环境保持效益计量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工作,并进行统计和核算试点。

第五、开发建立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以发展高新技术为基础,开发和建立包括环境工程技术、废物资源化工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在内的“绿色技术”体系。通过采用和推广无害或低害新工艺、新技术,降低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投入少、产出高、污染低,尽可能把污染排放和环境损害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

第六、发展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循环经济一个重要的发展形态。生态工业园区正在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同时也正为成为我国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生态工业园区是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和工业生态学原理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生态工业园区的目标是尽量减少废物,将园区内一个工厂或企业生产的副产品用作另一个工厂的投入或原材料,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最终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生态工业园区采用的环境管理是一种直接运用工业生态学的生态管理模式。

总之,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现实需要,是一项符合国情、利国利民、前景广阔的事业。只要各地、各部门和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以点带面,群策群力,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就一定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戈晶晶:循环经济的摸索路 [J], 新经济导刊,2004,5.

可持续发展理论与中国经济发展 篇4

从英国工业革命至今,人类社会二百多年的工业化过程创造了大量财富,也以惊人的速度消耗了并仍在大规模地消耗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严重地破坏了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出现了一系列全球共同性的问题,包括环境问题,生态失衡,人口巨增,能源短缺,粮食危机等,这些问题互相牵连,互相促进,对人类文明的进程和前途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就认识到上述问题,并积极将环境保护、维护生态平衡等观念付诸实践。而广大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缺乏资金技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经济全面融入经济全球化浪潮,GDP持续保持高增长,但中国社会环境破坏严重,工资水平偏低,社会保障不健全,国民素质不高等一系列问题也十分引人关注。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在可持续发展及经济发展理论对各国经济发展影响日益加深的今天,我国也应充分认识到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积极寻求解决路径。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一)马克思的可持续发展思想

马克思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现在《资本论》中对自然资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的论述上。马克思认为自然资源如阳光、空气、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都具有使用价值,自然资源给人类提供生活资料、劳动对象、劳动工具。自然资源是人类产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的活动也对自然资源产生严重的影响。人类应该在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对自然界的利用,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更好地融为一体。

(二)二战后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国普遍把经济增长作为国家优先发展的目标,认为有了增长就有了发展,忽视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以及社会发展的目标。70年代初,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弊端逐步暴露出来,严重的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人类的健康受到威胁,同时有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有增长无发展”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因此人们对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战略产生了怀疑。80年代,人们认识到通过高消耗追求经济数量增长和“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需求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1987年以布伦特兰夫人为首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标志性文件。该文件指出在人类的发展中,应该把人类和自然统一起来,把自然界当作人类生存的一部分。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环境与发展宣言》以及《21世纪议程》等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通过了《京都议定书》,旨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可持续发展观念已从理论走向实践。然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就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问题存在严重的分歧。发达国家片面强调环境保护优先,而发展中国家则强调发展权。世界各国要真正实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也是从对环境污染的关注开始的。1973年,北京召开了中国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讨论中国的环境污染和环境公害。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中国要注重生态文明,全面实现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观念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全方味的影响。

(一)对人的全面发展观念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满足人的基本需要。既包括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又包括满足人们对劳动环境、生活环境质量和生态环境等的生态需求,使人、社会与自然保持协调关系和良性循环,从而使社会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态与经济共同繁荣。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位的发展,强调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合理调整人口结构,消除贫困,公平分配财富,实现人口与社会其他因素之间的相互适应与协调发展。

(二)对教育观念产生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呼唤人的全面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是对人的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挑战。社会要持续发展,作为发展主体的人首先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从而是可持续的。教育肩负着促进人类全面发展、驱动社会全面进步的神圣历史使命。只有依靠良性发展的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出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因此中国社会必须切实采取措施重视教育。

(三)对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倡导在人类的生产中实现自然资源的低投入、高利用和废弃物的低排放以消除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可持续发展模式下的生产模式应该是一种生态经济模式,即把清洁生产和废弃物的利用融为一体。

(四)对消费模式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要求人门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环境,要求实现人、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求改变生产方式,也要求人们改变消费观念,以求从消费方面促进生产的可持续,减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在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影响下,人们开始关心消费中的环境代价,呼唤既无污染又有益于健康的绿色产品。绿色消费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

此外,可持续发展还会对我国能源的利用、人文环境及人居环境、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等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

四、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一)大力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教育的支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生态文明不仅对传统的发展观提出了严峻挑战,而且将从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对人类产生深刻的影响。教育,可以从根本上全方位培育起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人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形成是长期教育的结果。只有依靠可持续发展取向的教育,才能使人类自身真正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科学的发展模式,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的自觉追求。目前我国应增加对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改革教育体制,以全面提升国民素质。如可将义务教育延续至高中阶段,提高公民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增加职业技能方面的选修课,扶持社会职业培训机构。提高公民的就业能力;降低高等教育学费,强化大学教育追求真理的主旨。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限于城镇职工的养老、失业和医疗保险,不仅不能与西方福利国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相比,也与我国GDP的高速增长极不相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不只是满足物质生活需要,还要不断满足人的精神需要。社会保障的内涵应根据发展的理论而不断扩大。针对目前我国城镇人口社会保障程度低,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的情况,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增加投入,逐步建立起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镇的社会保障水平,并使各种福利措施能得到公正的执行。同时我国学术界应积极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行路径,为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三)改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环境保护

西方各国的工业化都经历了先发展,后治理的过程,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也没能摆脱经济高增长,环境高污染的模式。在中国的城市里到处可见绿地日益被停车场、商品房取代,城市外围优美的自然生态日益变成高科技园区、软件产业带等。不可否认,经济的发展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我国政府和企业都应提高环境意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环境。

政府应加强环境方面的立法,加强执法力度。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我国社会的最优污染排放水平,并依此确定环境保护的措施。在土地利用方面应建立良好的土地利用结构和格局。根据土地资源总量、类型和分布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兼顾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合理利用土地,使土地的利用达到效用最大化。对耕地的占用严格把关,对非法占用耕地的行为严格制止。

企业应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在进行成本收益核算时应考虑到社会成本,并依此确定企业的最优产量,把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统一起来。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有毒有害的原料,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危害。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使产品符合国际环境认证体系的要求。

(四)强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企业作为社会公民,不仅应承担经济责任,还应承担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随着跨国公司的对外扩张,及其给东道国造成的一些诸如环境污染方面的负面影响,跨国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问题引起广泛关注。跨国公司在我国的发展,也给我国带来环境污染、产业安全等问题。因此我国应调整投资政策,对引资项目严格把关。加强社会舆论、各种团体、消费者对跨国公司的监督,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和审核制度。促使跨国公司在促进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改善环境质量,执行国际劳工标准,维护经济安全与稳定等方面作出更多的贡献。

总之,可持续发展要求人类的活动必须控制在自然界能够承担的水平上,要求把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保障人的基本生活需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追求的终极目标。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在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过程中,必须兼顾效率与公平,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努力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

摘要: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中国在GDP高速增长的同时,存在诸多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因此中国政府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护生态环境,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以实现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琮.世界经济学新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王越.可持续发展观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影响[J].企业活力,2007(10).

[3]陈国富,沈瑞兰.公平、效率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初探[J].社科纵横,2006(12).

持续发展中国经济需要重大战略调整 篇5

一.中国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70年代,出现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局面.1994年以来,消费品物价指数下降25%,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今后数年耐用消费品如电视,汽车,住宅的价格,仍旧是下降趋势,大量新产品以高价上市,随着技术进步其无形价值急剧降低,价格迅速下降.垄断价格至少还有50%以上的下降空间,才能够有效地刺激需求真正持续涨价的,主要是石油和服务产品.

货币发行量大大超过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之和,并不能说明中国没有通货紧缩,因为经济的货币化需要大量货币发行.近年来,M2向M1的转化表明,大量资金流向股票市场.另一方面,由于国内投资收益率低,巨额人民币资本转换成外汇流出国外,90年代中国储蓄大于投资数千亿人民币,资本肯定是净流出的.资本净流出,难道不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不成?即使是经济货币化,特别是产权货币化,也有极大部分是”外币化”,即外商以设备或者美圆投资,获得大量国内企业的股份这就是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化,虽然需要巨额的人民币投放,但是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投放之后不能够进入生产领域,一部分进入证券市场投机,一部分换成外币流出国外.

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内企业和经济结构调整.国内企业是以国内银行为后盾的,外国跨国公司是以外国银行为后盾的.在外资冲击下,国内企业的破产将十分严重,破产是旧的债权债务关系的消灭,这就是通货紧缩.外资大量进入将同时造成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效应,这是国际化对于国内经济的冲击.

在通货紧缩的同时,中国经济仍旧保持比较高的增长速度.从1992--1993年的13%逐步下降到7.1%,可望超过8%,这样的经济增长格局,依靠三方面的动力:一是对外开放,即净出口和外资进入;二是国内改革和经济货币化,这两个因素都是继续来改革开放的基本思路.三是发行巨额国债,由政府主导进行投资,如果从带动民间投资的角度看,仍旧需要进行市场化改革商品货币化已经完成,服务产品和资产的.货币化正在进行,房地产,股票,外汇,彩票市场还有数年发展潜力,比如彩票,每年最大容量可以发行1600亿人民币,现在只有年100亿的规模继续维持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增长的格局,并加上每年上千亿的国家基本建设投资,再加上入世对的刺激,进入中国的外资可能由年400亿美圆增加到800亿,我国经济仍旧有强劲的增长动力.考虑到石油涨价和美国经济的不确定性,中国的净出口将有大幅度下降维持20年来基本利益格局不作重大调整,在5年之内估计可以维持6―7%的经济增长率.

但是,我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据左大培等人的估计,却在9%左右.所谓”潜在经济增长率”,是指一个国家自然失业率之下,通货膨胀没有加速上升,所能够达到的最高增长率潜在生产能力的提高,是由于技术进步和体制改革等因素,据我看还不止9%.

很明显,在目前的既得利益格局下,我国经济已经难以达到潜在的自然增长率的水平.大批生产能力过剩,许多企业开工率不足50%,外汇过剩,上千亿美圆外流,能源交通和原材料价格下降,上千万工人下岗,数千万农民工回乡-----一切都说明中国陷入了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外资的大量引进加剧了生产过剩.每年GDP大于DNP上千亿人民币,就是外资的利润汇出,生产大于收入,就是供给大于需求.政府4年以来,采取无数刺激经济的政策,却只能把经济增长率保持在7----8%,达不到潜在生产率的水平,说明中国需要更大幅度的思想调整,战略调整,体制调整和政策调整,特别是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否则5年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与限制 篇6

目前面對中国经济出现的问题,需要我们进行反思,以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总体来说,中国经济正面临着五个方面的限制,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内在动力体现在六方面。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六个动力

第一个动力是从大的时间段来看,中国的工业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完成,尤其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基本要靠百年的努力。

第二个动力是内部差异。中国发展的内部落差巨大,层次很清晰,这意味着巨大的需求潜力。

第三个动力是经济体制变革。某些领域放松管制、降低税负等是一个可能的动力。

第四个动力是中国某些产业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定位发生变化,形成新的国际分工。过去进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国产业多为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未来将会真正出现中国企业主导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密集产业。同时,进口替代亦会升级。

第五个动力来自于区域经济一体化。主要是指东亚、东南亚经济一体化。人民币的地位将会提升,第一步成为亚洲的主导货币,开始具有了世界货币的属性。

最后一个动力是新的技术出现时,后发经济体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典型的例证是近年来我国通讯产业的成长。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五个限制

第一个限制是大宗原材料限制。主要是石油、铁矿石、铜等。中国需求一大,国际资本便兴风作浪,放大价格波动。按照目前的模式增长,就算将巴西、澳大利亚所有的铁矿石都拿来,也还是不够。当然石油问题还涉及国际政治安全、地缘政治的问题。

第二个限制是土地和劳动力。中国有巨大的蛋白稀缺,而蛋白稀缺实际是土地稀缺,因为没有那么多土地可以种大豆和玉米。现在18亿亩耕地红线图的出现就是土地稀缺的表现。过去企业土地使用很廉价,这些都是不可续的。同时目前劳动力成本、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即使没有劳动合同法的出台,劳动力成本也会上升。

第三个限制是以房地产为主导的产业定位不可续。房价超越整个社会购买力,房地产业难以像前几年那样繁荣,以房地产为产业主导来拉动上下游,既不太可能,同时也会产生许多其他问题。

第四个限制是环境。环境里最大的问题就是水系污染、大气污染等。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篇7

一、循环经济的内涵

循环经济即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 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发展模式。从本质上讲, 它是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模式转变为依赖生态型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模式。循环经济在物质流动和表现形态上是不同于传统经济的。传统经济是一种由“资源———产品———废弃物———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为基本特征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 表现为高消耗、低利用、高污染, 是不能持续发展的模式。在这种线性经济中, 人们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提取出来, 然后在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弃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 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一次性的形式, 导致许多自然资源的浪费、短缺甚至枯竭, 造成了严重的甚至灾难性的环境污染。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是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为特征的反复循环流动的生产模式, 表现为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率和高循环率, 使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基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废弃物, 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 是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 发展循环经济的社会公众基础尚未形成

由于循环经济的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力度不够, 造成了社会总体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环境保护和节约意识不够强, 公众消费的环保理念没有真正形成, 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意识还没有树立。甚至许多企业对循环经济还缺乏认识, 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积极性还很小;循环经济管理协调机制不健全;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为与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差距很大。社会公众参与意识淡薄, 缺少必要的环保知识, 缺少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行为, 缺乏主动监督违法排污的热情。

(二) 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伴随着经济的高速扩张, 环境质量逐步恶化, 水污染、空气污染、气候恶化等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地摆在我们的面前。有关资料表明, 我国的污染是发达国家的30倍。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位列世界第一, 碳排放量位列世界第二。大量工业废气的排放、地面扬尘和机动车尾气等造成城市空气污染。有统计显示, 世界空气污染最重的20个城市中中国占了16个, 近四亿多城市人口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大, 水质受有机物和重金属污染严重。如此严重的环境污染严重危及人的健康。据统计, 我国每年200万癌症患者中, 70%与环境污染有关。

(三) 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经济增长方式未得到根本改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 现有的这种经济增长方式, 产业水平总体还相对较低, 能源资源消耗相对较高, 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付出了较大的环境代价。长期以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式增长, 特别是一些小钢铁、小水泥、小化工、小造纸、小皮革等项目, 加剧了环境污染。不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污染的问题就难以从根本上解决。

(四) 环境保护执法不严, 监管不力, 产业政策执行不到位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部分领导干部高度重视经济建设。为了打造辉煌的政绩, 盲目追求GDP增长, 他们本着“重经济, 轻环保”、“重速度, 轻质量”的错误发展理念, 在进行重大经济发展规划和生产力布局时, 不考虑对环境的影响。个别政府部门领导为了追求地方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而千方百计阻碍环境主管部门的行政执法, 甘愿充当污染企业的“保护伞”, 造成环境保护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比较普遍。

三、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 营造气氛、示范带动

加强环境变化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 研究制定和免费发放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指南, 吸引市民关注, 鼓励企业参与, 努力形成全社会关注, 参与和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浓厚氛围。着力控制“奢侈性排放”, 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可以通过报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宣传媒体以及单位、公园、社区等宣传栏, 开展广泛宣传, 逐步使市民树立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意识, 提高对建设绿色城市的认知度。

(二) 树立科学发展观, 规划引导、政策推动

政府在促进城市可持续建设中应发挥立法者、提供者、示范者的主导作用, 以建设可持续为目标, 结合国内各城市的环境资源容量和经济发展需求, 研究制定相应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出台建设绿色城市的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将具有约束力的环境指标纳入市、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长期规划, 并分解到各级政府、企业和相关部门,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科学的规划、精细的设计和周密的部署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序进行。

(三) 建立和完善循环经济政策

发展循环经济方面, 工业是主导产业, 企业是具体的实施者, 循环经济只有能为企业降低成本和创造价值, 企业才会主动自愿地去实施。因此, 发展循环经济要特别注意充分利用价格、税收、奖惩制度和财政等经济政策来刺激和激励循环经济的发展, 例如, 对废弃物 (粉煤灰、工业废渣等) 进行综合回收利用企业给予经济支持, 运用资源再利用的盈利模式来提高企业循环利用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的积极性。

(四) 推动环境科技进步,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

中国城市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跨越性进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能力, 取决于环保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技术创新是增长的发动机, 是缓解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之间矛盾关系的主要手段。强化环保科技平台建设, 将重大环保项目优先列入国家科技计划。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 培养一批有品牌, 核心技术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 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企业。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 推进环境咨询市场化,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五) 推动建筑和公共设施的低碳化

全面推行建筑物的低碳化, 一是全面提高建筑节能效率, 积极开展对所有建筑和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 对现有建筑采取补建完善保温层、实施供热分户计量和收费、改造门窗和通风系统等方式完善建筑物的节能改造, 二是大力推广发展绿色建筑, 积极鼓励开发建设符合美国LEED绿色建筑标准的国际标准绿色建筑, 尽最大努力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和替代化石能源, 利用再生建筑材料替代一次原生建筑材料, 大力推广太阳能在建筑物取暖中的应用。进一步推进市政公共设施的低碳化, 大力发展市域和城际货运和大流量客运轨道交通, 发展轻轨、快速交通, 优化优先公共交通,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体系, 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程度;另外, 应进一步加强水环境污染防治设施建设, 提高固废污染物的防治能力, 建设垃圾分类收集、储运系统, 鼓励发展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和深度加工利用,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实现固废减量化。

摘要: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符合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循环经济作为21世纪人类社会的一个发展潮流, 是破解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方式和现实选择, 也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通过分析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提出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建议: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循环经济政策;发展环保产业;推动低碳化。

关键词: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挑战

参考文献

[1]李红军.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现实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6 (12) .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篇8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人们并没有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 对自然资源盲目开采和利用, 经济增长的背后隐藏着生态系统破坏的危机, 这不得不引起人们对自身发展危机的严重思考。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的提出,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新的理念, 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合理化。然而, 制度的存在, 对于经济增长来说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 降低交易费用, 追寻利益最大化, 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外在表现, 也是人们之间相联系的纽带。人类发展至今, 不仅在改造、战胜自然中不断发展, 也是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逐渐进步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下, 贵州经济在快速发展的基础上也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 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

二、制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制度对人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 能够对人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进行规范。制度的存在是为了减少不确定性, 有利于合理预期的形成。在日常生活中, 当人们意识到某种行为将会给自身带来危害时, 他们就会采取一定措施, 或者制定相应的规则来约束这种行为。良好的制度安排会带来绩效的提升, 抑制不合理行为。其次, 人在有限理性的条件下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制度的动力。人们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权利,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 由于市场失灵、信息不对称或者个人道德等原因造成利益分配偏差, 产生搭便车行为, 或是形成外部效益, 并且个人理性并不代表团体理性。这就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而制度的存在能够对经济主体的行为进行约束, 监督不正当做法, 抑制机会主义, 降低或者消除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外部效益, 协调各经济发展主体之间的利益, 促进可持续发展。另外, 人与人是相互联系的, 在博弈过程中, 为了获得最大利益, 减少交易成本, 就会形成合作。而制度的存在有利于合作的顺利进行, 抑制或消除不合作行为, 提高合作效率, 进而也会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所以, 制度对于可持续发展来说能够约束人们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并且可以避免一系列生产活动中不必要的浪费, 减少成本, 提高合理预期, 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贵州省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年来, 贵州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从2000年到2014年, 贵州省GDP从1029.92亿元一跃增长到9251.01亿元, 十几年间, GDP增长了8221.09亿元, 平均每年增长548.07亿元,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也相应的从2000年的2759元增加到2014年的26393元, 但是经济增长的背后隐藏着生态系统破坏的危机, 许多问题值得注意。

1.贵州是一个高原山地居多的地方, 适于农业发展的耕地非常有限, 并且改革开放前交通相对不便, 信息闭塞, 人们生态环保意识较差。随着人口的增长, 人们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生产资料, 乱砍滥伐, 大量开垦土地, 毁林造田, 虽然增加了粮食产量, 但是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改革开放初期, 为了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 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而且在工业化发展进程中, 贵州省走的是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经济增长是以高成本、高污染为代价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经济管理上的粗放增长、工业废气、废水、废渣不加处理的排放, 以及生活垃圾等都加剧了环境污染。并且由于贵州省经济发展起点低, 财政增长缓慢, 资金不足, 治污能力较弱, 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经济发展成本较高。虽然一些地区已经采取措施加以控制, 但由于市场经济制度不健全, 监管机制缺乏效率, 政府缺位等, 一些地区和企业为了满足一己私利, 仍然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获取利益, 影响整体可持续发展。

2.贵州省经济发展过程中, 人民生活水平两级分化严重。从城乡收入考虑, 2000年贵州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5121.22元,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74.16元, 相差3747.06元;2008年则分别为11758.76元、2796.93元,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8961.83元;到了2014年,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22548.21元、6671.22元,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为15876.99元。从贵州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绝对数值来看, 城乡收入差距在逐步扩大, 并且从200年到2014年15年间,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了17426.99元、5297.06元, 农村居民收入增加量仅占城镇居民收入增加量的30.4%。可见贵州省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协调性。在这种经济发展不协调、利益分配不均的情况下, 就会很容易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如果不采取合理的措施逐渐减小或者消除这种差距, 那么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影响。而且由于人口素质较低, 再加上贫困, 一些人就会通过扩大耕地, 破坏环境来增加经济收入, 形成“生态难民”, 贫困与生态破坏共生。

3.贵州省矿产资源丰富, 煤炭、天然气以及各类有色金属资源储备量较大, 有利于贵州省经济发展。但是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由于最初技术限制、环保意识也较差, 而且为了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对资源盲目开采, 利用程度也不高, 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耗竭速度也很快。并且在在资源开发过程中, 随意砍伐森林, 破坏耕地, 土地荒漠化问题严重。经济发展成本高, 而要想改变这种情况, 贵州省也要付出高昂成本来治理, 并且要加强制度安排, 提高监管力度。

四、贵州省经济发展低成本的制度分析

从古至今, 任何形式的经济开发活动都是要付出成本的。一般来说, 这种成本是由于人们不合理行为导致的, 是一种可控成本。贵州省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的高成本、高污染的经济发展, 人们不合理的行为导致生态系统破坏, 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制度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 降低交易成本, 有效的制度安排还能够形成合理预期, 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因而, 我们应该建立有效的制度规则, 约束人们行为, 发展低成本经济。

1.贵州省经济发展成本的制度分析

从制度层面分析, 引起贵州省经济发展成本的因素主要有: (1) 产权制度不完善

产权制度是由能够对产权关系进行保护、调节的产权关系和规则结合而成的制度安排。产权明晰界定, 产权主体和产权利益归属明确, 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 减少交易成本;反之则会打击人们生产积极性, 造成资源浪费, 秩序混乱等。然而生态环境长期被作为一种公共资源, 不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产权界定不明, 造成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时, 盲目滥采滥用, 造成生态环境污染, 生态系统破坏, 形成“公地悲剧”。并且由于公有产权中参与主体众多, 产权主体不明确, 经济主体之间达不成共识, 形成不合作行为, 资源与环境遭到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 交易成本就会越高。贵州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经济发展成本较高, 正是由于产权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

(2) 市场制度建立不健全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市场制度建立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市场监督机制。并且对于许多资源来说其市场建立存在一定的困难, 对于那些资源价格为零的资源则是因为资源市场没有被建立, 造成资源随意开发过度使用, 浪费严重。而对于那些已经建立资源市场的资源来说, 由于市场制度并不完善, 存在市场失灵情况, 交易价格较低使这种资源偏离了稀缺性物资价值。一些经济主体为了获取高额利润, 就会利用这一价格机制, 对资源进行不正当交易, 造成经济外部效应, 使个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产生不相符。贵州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很大, 但这些资源市场的建立并没有同步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资源交易存在弊端, 造成过度开发及不合理配置, 提高了社会成本。而人们对于能源的开发以及寻找新能源的速度并不能赶超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消耗的速度, 因而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就会造成不可持续状态。

(3) 有效的污染治理制度缺乏

贵州省经济发展之初, 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财政增长缓慢, 而污染治理成本又高, 政府没有资金用于治理污染, 并且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 并不愿意治污。地方政府也只注重当前经济发展并没有考虑经济的长远发展, 对污染治理不重视。因而有效的排污权交易制度以及对约束企业排污标准的制度并没有被建立, 即使当时被建立, 政府也没有对企业进行有效监督, 排污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地实施。而且对于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外来投资企业, 政府政策较为宽松, 并没有对其所产生的污染加以控制, 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2004年到2013年贵州省废水排放总量从55687万吨增加到93084.53万吨, 增加了37397.53万吨, 相应的工业治污投资也从2004年到2013年增加了155041万元, 经济增长背后是高昂的污染治理成本。因此对污染治理制度的有效强制实施, 是贵州省今后为降低经济发展成本必须要注意的问题。

(4) 理性环保意识差

在经济发展之初为了使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并且基于传统的自然观以及资源价值观, 对自然资源认识错误, 认为物质只在有劳动参与的情况下才有价值, 获得资源的成本很小, 因而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 盲目进行开采利用, 而不加以控制, 造成资源浪费, 严重匮乏, 生态系统被破坏。并且公众参与环保意识较差, 环境理性程度低, 认为对环境保护和治理是国家与政府的事情与他们无关。贵州省经济发展起步较晚, 在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 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或者个人, 并没有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为了解决当前经济增长困境, 不惜污染环境, 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造成恶性循环, 形成高成本的经济发展。

2.贵州省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

当前, 降低经济发展的成本, 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 加强制度创新, 降低因制度缺位造成的发展成本高的状况,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是贵州经济低成本发展的重要环节。

(1) 建立和完善生态购买及环境补偿制度

生态环境作为一种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 产权主体和产权收益不能被明确界定。因而要明确其产权, 使人们在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保护。但我国的土地所有制是一种国家所有制, 产权不能通过私有化来界定, 然而产权具有可分解性, 对于一些资源, 在国家拥有所有权和保有最终处置权的同时, 可以把占有权、收益权、经营权等通过私人购买方式进行转让, 能够调动经济主体投资积极性, 提高资源保护的责任心。对于草地、林地等, 也可以像农地那样, 对其经营权进行流转, 明确责任主体, 保护其免遭破坏。同时政府也应加大资金投入, 积极治污, 退耕还林。对于那些在经济活动中对污染进行有效控制的企业应该进行补偿, 减少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反之, 对污染环境严重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惩罚, 也可通过制定不同等级的环境征收税对企业污染排放加以控制。

(2) 完善资源市场制度, 加强政府监管

由于资源市场制度的不完善, 导致资源交易价格较低, 市场秩序混乱, 机会主义严重, 一些经济主体就会对资源无节制开采, 有些会低买高卖, 从中获取高额利润。并且由于政府职能缺失, 监管不到位, 市场并没有很好发挥其对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因此, 贵州省应该在原有资源市场的基础上, 加强监督管理, 制定有效的市场交易制度以及资源定价制度, 使资源能够以合理价格进行交易, 抑制机会主义, 避免资源过度开发利用。政府也应该对自身进行明确定位, 发挥引导作用, 避免过度参与市场经济发展, 制定相关法律制度, 强化制度安排, 与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共同发挥作用,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3) 建立健全污染治理制度

贵州省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 为了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效益, 不注重对污染的治理, 并且由于资金限制, 实际治污效果不佳, 污染程度严重。因此, 贵州省应该建立健全污染治理制度, 规定企业排污标准, 并严格监督实施, 而不能只是形式主义。并借鉴已有国家和地区治污成功的经验, 逐步建立健全排污许可权制度, 并允许转让许可证, 促使企业降低污染的边际成本, 减少污染排放量。

(4) 加强非正式制度安排, 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

在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中, 正式制度的建立固然重要, 但非正式制度的强化也应该受到重视。一般来讲, 非正式制度包括风俗习惯、道德伦理、价值信念、意识形态等, 这些行为准则对人们具有指引作用, 同样约束人们的行为。在这里我们认为非正式制度包括生态环保意识, 生态、环境伦理等,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促使人们把经济理性与生态环境理性结合到一起, 提高公众参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意识。贵州省经济发展起点低, 人们受教育程度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存在差距, 公众对保护生态环境认识不足, 不能把环境理性同经济理性联系起来, 过多关注于经济增长, 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建立, 导致经济发展付出的代价较高, 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 贵州省应该积极宣传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提高公众参与生态保护意识, 强化非正式制度安排, 积极引导人们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行为。

参考文献

[1]道格拉斯.C.诺斯著, 杭行译.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 (2014版) .格致出版社.

[2]樊根耀.制度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种研究思路[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1 (03) :54-58.

[3]黄晖.中国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制度分析[D].湖南大学, 2012 (12) :76-79.

[4]李东.试论实施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D].西南财经大学, 2005 (05) :13-15.

[5]任保平.低成本经济发展的制度阐释[M] (2003版)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探究如何保障地勘经济持续发展 篇9

1)地勘经济产业发展背景。地勘就是地质工作者通过先进的科学理论、设备和经验来勘查寻找地下矿产,或是通过地下勘查来搜寻有效的地质资料,通过搜集到的地质资料来对该区域地质进行地质灾害预防,通过地质勘查所建立的经济产业就是地勘经济产业。现阶段我国经济科技发展迅速,对于矿产资源和地质资料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并加大对于地勘单位的资金投入,这些做法促进了地勘行业的发展,通过对地勘行业进行资金、政策支持也能得到卓越的回报,如发现了更多的含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矿区,极大地满足了我国的矿能需求[1]。

2)地勘经济管理的重要性。现阶段地勘市场发展迅速,国家也逐步提高了对地勘行业的重视程度,这些因素都大大的加强了地勘企业的发展。因此,在地勘单位中市场经营项目占据着很多的内容,以及市场相关的经济管理措施也成为了地勘单位需要格外重视的内容。好的市场项目运营,除了充分利用资源和经济外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经济管理,这方面内容需要地勘单位重点重视。

2 地勘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地勘行业严重缺乏复合型人才。现阶段国家科技、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越来越重视地勘行业的发展,这些从国家制定的一系列国策就能看出来。但是因为我国地勘行业起步晚,在21世纪后才被国家所重视和扶持,因此就出现了人才匿乏、人才断层的现象。有些地勘企业为了补充新鲜血液会聘请年轻的人才,但是因为缺乏相应的培训等因素使得年轻人才不能够独当一面。随着经济水平和地勘行业的发展,人才问题越来越突出,而有技术、懂经营、生产、财务管理的综合性人才更是凤毛麟角。

2)地勘单位管理问题。地勘单位的管理问题有着很大的不足,主要是地勘企业缺乏相应的管理意识,即便有管理意识,也不够完善,并且所使用的企业制度俨然已经落后于现阶段的管理要求,有些企业更是存在以包代管的严重问题;地勘人才方面管理也不明确,对于应用新科技仪器的能力和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程序也存在很多不规范、不合格的内容;缺乏法律思想,对于合同的签订、矿权的转让等法律混乱、责任不清的问题还需要进行一个统一的规定[2]。

3)资源不可再生。矿产资源是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而且矿产资源的储量是有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消耗是十分巨大的,在国家重视地勘行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各地也出现了很多掠夺性开采的问题。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我国资源枯竭,同时因为缺乏相应的科学技术,我国的地勘单位不能够很好地进行深层地壳资源开采,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地勘经济的发展。受资源问题、我国国情以及地勘行业的特殊性影响,现阶段地勘单位的主营业务较为单调,都是一些地质勘查、社会和私人的矿权勘查等,这就使得我国地勘行业业务范围狭窄,同时地质勘查项目的稳定性不足,也进一步对地勘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

3 如何保障地勘经济持续发展

1)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律保障。现阶段为了让地勘单位能够得到健康持续发展,急需一个健全的地质勘查法律体系,并且严格按照该体系去工作,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地地勘行业和工作环境,只有在完善地勘立法的基础上,才能够提高地质勘查市场准入门槛,规范地质勘查市场秩序,改善地质勘查的社会环境,进一步的维护地勘单位的合法权益。另外现阶段地勘单位要进一步进行探采一体化的转化,让探采一体化尽快变为政策,并通过法律形式进行固定,以此确保地勘单位能够尽快向着探采一体化的产业形式发展,让地勘单位能够快速的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创新社会环境。属地化后,管理体制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这使得地勘队伍能够更加主动的融入到社会中,为社会作出卓越的贡献,从这些工作中地勘行业得到收益。因此地勘单位需要密切联系党委政府工作中心,积极履行自身技术支持、资源保障、服务社会的职能,尽可能地找出优质矿区,开发出新的技术,以此来赢得政府更多的重视与支持。同时,地勘单位还需要积极为社会进行服务,如地质灾害预防、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等方面多作贡献,这样才能够赢得社会各界对地勘单位的关注和支持。同时地勘单位还需要和政府建立相关的联络机制,定期向政府进行汇报,当有好的项目后更需要多和政府进行沟通,达成共识,以此来争取更多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同时对于同行之间要友好竞争,共同发展,在经济发达和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各地勘单位之间要建立合作共赢关系,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目标。

3)培养人才。现阶段需要尽快完善现行的人才库建设、特殊人才奖励机制,让更多有专业技术的人才投入到地勘行业中。要对在职的地勘单位工作人员进行学历、技能提升;另外还要对在职人员进行经营管理和相关专业技能的培训,一方面把地勘单位有潜力的人才送出去培养,另一方面把外来的优质人才请到地勘单位中,坚持长期与短期相结合、横向交流与纵向交流相结合等方式进行不间断的滚动式人才培训,进一步促进全局人才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另外对于现行的人才竞争奖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加强对于核心技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管理,并在地勘单位内设置相应的专家库,专家库按需求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更新,改善地勘单位人才成长的软环境,增强市场竞争力[3]。

4 结语

现阶段我国的地勘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时期,虽然在地勘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各种问题,但在各地政府和行业部门的努力下,地勘行业会越来越好,地勘单位存在的不足之处也会得到完善,并逐步走上正轨。地勘经济在今后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的机会,地勘单位的成果也会大大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摘要:分析了地勘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保障地勘经济的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策略。

关键词:经济地勘持续发展,经济管理,探究分析

参考文献

[1]苏乃莹.地勘经济产业发展状况研究[J].经济视角,2011(3):149-150.

[2]韩晓文.对地勘单位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思考[J].经管视线,2011(3):90-91.

中国经济持续发展 篇10

座谈会上, 王战、刘世锦、李扬、林毅夫、胡鞍钢、樊纲分别就国际经济形势、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强化金融工作、扩大对外开放、加强经济治理等谈了看法。他们认为,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有利条件, 经济运行基本面是好的, 经济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 全面深化改革稳步推进, 实现长期发展前景乐观。同时, 也要看到, 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 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 需要冷静观察, 对各类风险隐患早做准备、加强防范。他们提出, 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期的政策措施, 特别是要加大改革落实力度, 不断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动力, 增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习近平认真听取各位专家发言, 并同他们进行讨论交流。他指出,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党中央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一目标, 既是中华民族的宏伟目标, 也把每个人、每个家庭、各方面群众的愿望和利益结合起来了。发展是硬道理,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 也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础。我们要立足国情, 根据条件变化,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调整经济结构, 加快全面深化改革步伐, 推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习近平强调, 我国具备持续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 我们牢牢把握着我国发展主动权。转方式、调结构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我们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近期目标和长期发展的平衡点, 准确把握改革发展的着力点, 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结合点, 在转方式、调结构、保民生、推动可持续发展方面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习近平指出,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今天的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 就是落实这个决策部署的重要体现。广泛听取各方面专家学者意见并使之制度化, 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专家学者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深入基层, 倾听群众呼声, 掌握真实情况, 广泛调研, 潜心研究, 不断拿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成果, 为党中央科学决策建言献策, 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多作贡献。

上一篇:城市园林建设新思路下一篇:心理素质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