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2024-07-19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精选十篇)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篇1

近年来,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悄然渗入金融领域。一方面由于高校连年扩招, 金融学领跑热门专业, 毕业生与日俱增, 但传统金融机构岗位有限, 招聘条件水涨船高, “就业难”问题不期而至;另一方面许多新型金融机构, 如村镇银行、小额贷款组织、资金互助社、互联网金融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求贤若渴, 急需大量金融人才, 却尴尬遭遇“用工荒”。

显然, 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人才培养模式与金融实践契合度不高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 亟须加强对现有高等教育体系的审视, 引导普通高校战略转型, 发展现代本科职业教育, 顺应金融业发展潮流, 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从根本上破解金融领域“就业难”和“用工荒”。

二、现有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问题

(一) 人才培养目标不够务实。

目前,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但尚未建成良好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 本科职业教育职能弱化。而部分高校存在思路不清晰、定位不准确、目标不务实问题。不顾自身在社会认知度、信誉积淀、教学管理、教学条件等实际而拔高人才培养目标, 实行“精英型”培养战略。同时, 缺少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不了解当前金融发展现状与趋势, 不掌握市场需求状况, 导致人才培养不接“地气”, 与金融实践脱节。

(二) 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创新。

一部分由专科升格而成的高校, 未能很好地传承与发扬应用技能型特色, 仅在原有基础上简单调整, 有的甚至只增加了几门金融理论课程, 培养出的学生愈发“眼高手低”, 与市场要求渐行渐远。一些新建的高校则普遍奉行“拿来主义”———直接照抄照搬研究型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 忽略生源质量不高、师资力量不强等现实, 培养出的学生只懂得基本理论知识, 仅会“纸上谈兵”, 缺乏应用技术能力, 与经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低。

(三) 应用技术能力培养欠缺。

当前, 多数高校实行“7+1”的人才培养计划, 即7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及实验, 最后1个学期进行实训、实习等。理论课多且脱离实践, 实验、实训很少, 缺乏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金融机构只得“补课”——进行2~6个月的岗前培训。为了留足这一时间, 校园招聘连年提前, 从原来的当年春季提前到上年冬季甚至秋季。为给学生更多时间应聘, 有些学校又压缩课程, 提前结束校内课程, 甚至取消了校内实训。这样, 就形成了“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的恶性循环。

(四)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高校金融专业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强, 重理论, 轻实践。以苏北某校为例, 该校金融学专业通识教育课程, 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主要是政治、英语、体育等, 共计1, 068个学时。学科专业课程, 包括学科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 共计1, 392个学时。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有26周。其中, 军训、读书活动、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暑期专业实践、毕业实习用时22周;由企业经营管理实习、商业银行模拟实习、国际结算模拟实习、保险学模拟实习组成的校内实践教学仅有4周。

(五) 职业道德教育几近空白。

金融机构以货币为经营对象, 为此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随着电子技术深入发展, 网络金融普及, 社会对金融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金融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愈发重视。但当前高校受条件所限, 普遍强调学生对金融专业知识的学习、理解与运用, 忽略了金融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和教育。近年来, 金融领域犯罪频繁发生,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高, 企业内部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职务犯罪增多也反映了高校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的缺失。

(六) 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高。

近年来, 高校金融学科师资队伍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但主要体现在学历、学术方面。大多数教师是“出校门、进校门”, 金融理论功底较强, 但实践经验匮乏, 既不能根据实践需要合理设定实践教学计划, 也不能科学安排实践教学内容, 更不能准确地指导学生实践, 与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的要求相去甚远。仍以苏北某校为例, 总共4个年级, 12个自然班, 600余名学生, 金融专业教师仅6名, 只有1名教师具有金融从业经验, 却承担了16门金融专业课程、4门金融实训课程的教学任务。

三、创新金融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若干建议

(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调整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主管部门应做好统筹, 完善高等教育生态体系, 保留一定量研究型高校的同时, 推动应用技术型高校建设。深化教育改革, 努力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有机衔接的金融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尤其是本科职业教育, 把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全面推进金融专业设置改革, 确保与社会需要紧密对接。

同时, 应用技术型高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 在准确定位基础上, 积极探索“差异化、特色化”之路。顺应金融发展趋势, 面向社会, 紧盯市场需求, 以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培养目标, 为村镇银行、互联网金融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输送人才。发挥原有的办学优势, 培养重心从理论转向理论与务实并重, 从专业知识型向综合素质型转变, 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并“适销对路”的金融人才。

(二)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应用技术型特点。

首先, 摈弃“7+1”而实行“5+2+1”的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即前5个学期进行理论学习, 后2个学期进行校内实训, 最后1个学期进行校外实习、撰写论文等, 加强学生应用技术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其次, 结合我国金融“分业经营”实际, 将专业细分为银行、保险、证券三大方向, 甚至将银行方向再进一步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微型/类银行, 让学生结合未来职业规划自主选择, 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技能实训, 培养应用技术能力, 提高与金融发展需要契合度;再次, 完善学分制度, 在强调必修知识基础上, 增加选修知识比重, 配合学生进行职业准备。针对混业经营的潮流, 探索金融主干知识稳定不变, 通过开设经济、金融相关选修知识, 弹性地结合金融前沿理论和行业发展动态, 开设选修知识, 拓宽学生金融视野, 增加知识的广度与深度, 为将来实行金融混业经营打好基础。

(三) 改革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培养应用技术能力。

一方面不折不扣地贯彻四年院校教育, 采取课程实训与综合实训、校内实训与校外见习、模拟与实战“三结合”专业实习模式。并通过增加校内实训环节、落实校外专业实习, 充分体现产教融合、学以致用, 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技术能力, 彻底打破“学校压课———学生应用技术能力差——金融机构提前招聘”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改变灌输式教学方法, 培养应用技术能力。丰富教学手段, 采取案例讨论、角色互换模拟讲课、情景式教学等方法, 丰富课堂授课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增强教学效果。要求学生关注金融时事、聚焦金融热点, 通过召开座谈会、开展辩论赛、撰写论文等形式, 提高专业思辨能力, 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金融模拟使学生直接进行角色体验, 增强感性认识, 强化对专业技能的认知。

(四) 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提高实训课程比重。

改变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 增加金融实训课程、创造更多实践机会。加强校内金融实验室建设, 利用仿真金融模拟教学软件,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产、学、研合作或者校企合作办学等方式, 依托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的经历提升自身应用技术能力。

同时, 改革传统考试制度, 实行多元化评价体系, 将教学管理的重心前移, 贯穿于整个教学考核的全过程, 迫使学生的学习精力由期末突击应付移至全部教学过程中, 从而端正学习态度和考试态度, 提高学习效率。

(五)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培养服务意识。

金融从业者应具有崇高理想、高尚品德, 能够淡泊名利, 因此金融教育强调以德为先。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日常课堂教学、融入实训和实习中。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着力加强职业道德、伦理、社会学、法律等职业素质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 使金融学生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的良好职业素养。”

具体而言, 应将金融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学实践中。通过设置《金融职业操守》课程, 及时灌输正确的金融道德标准和职业理念, 强化学生基本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同时, 加强学生服务意识培养, 从专业知识、文化技能、礼仪修养等方面提高社交能力、有效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综合素质。

(六) 引入现代学徒制, 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提高金融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服务行业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产业链和教育链有机融合, 通过推进政府主导、市场主导、行业组织主导三种校企合作模式, 建立校企合作利益共同体, 搭建校内实训、金融机构实践、应用技术研究、社会服务等平台, 加强应用型师资队伍体系建设。

实行现代学徒制, 通过“请进来”、“走出去”,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请进来”是指聘请金融高管、行业精英、业务骨干、技能标兵走进校园, 介绍金融最新动态、关注金融热点、分享实战经验、传授实践技艺, 帮助学生树立服务理念、提升应用技术能力。“走出去”是创造条件, 鼓励、支持教师深入金融一线部门, 如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 进行系统地学习、培训, 尽快补足实践“短板”, 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

摘要:近年来, “就业难”与“用工荒”现象悄然渗入金融领域。本文对如何突破这一困境提出建议。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金融领域,“就业难”与“用工荒”

参考文献

[1]刘香, 王玉忠, 吴治成.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金融应用型人才培养与金融教学改革[J].世纪桥, 2014.4.

[2]李铭辉.英德现代学徒制教育方法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 2014.4.

[3]孙杰光, 柳明花.高职院校《金融职业操守》课程的创新与规划[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8.

[4]刘渝琳, 熊婕, 李嘉明.劳动力异质性、资本深化与就业——技能偏态下对“用工荒”与就业难的审视[J].财经研究, 2014.6.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2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观念上创新。要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努力造就高智商全能型高素质人才;要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领导,全体干部,促进领导干部全面发展;要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取,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要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推进小学、中学、大学的有机衔接,将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加强校园、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构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取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还要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创新人才的培养有赖于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育体制与机制。其中,考试评价制度在人才培养模式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改革考试评价制度重在改革高考招生制度,要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逐步构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体现高考招生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多给学生一些选取机会,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尤其是原创性思考潜力应予以重点考察。目前,这种改革制度正在实施中。

总而言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在一个全方位、多领域、大环境下有效运行。要面向全体,面向社会全面发展,各级各类教育都应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又务必明晰各自的侧重点,透过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途径,真正做到优化人才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增强创新和实践潜力,构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高校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作者简介]李辉(1959- ),女,江西宁冈人,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副研究员,硕士;刘传玺(1962- ),男,山东东平人,山东科技大学副教授,硕士。(山东 泰安 271019)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0-0145-02

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能否发挥其“首要的社会职能”,并体现其“根本的社会价值”,取决于大学能否培养数以万计的高质量的创新人才。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虽然近年来各高校进行过多种尝试,但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普遍不尽如人意。2005年7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学校老学长钱学森时,钱老曾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钱老的话一针见血,既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又对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殷切期望①。创新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传统教育教学模式难以胜任的,这需要我们努力探索新的思路、政策和举措。在此,笔者就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谈点粗浅认识。

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

反思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不足,我们以为最大的不足在于长久以来创新理念意识的匮乏。高等学校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人力资源库和创新成果积聚地。因此高校应牢固树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努力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科学体系和运行模式。关于新时期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培养:(1)好奇心和兴趣。好奇心人皆有之,但对自然现象具有好奇心的人就不多了,这种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因此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2)直觉和洞察力。就是指当一个人面对十分复杂的情况,能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并找到出路的能力。(3)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勤劳刻苦必须以集中注意力为前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决定着思维的深度和广度。(4)善于抓住机遇和创造机遇。许多机遇是社会造成的,有机遇不一定成功,关键在于能够抓住机遇。有些机遇光靠等是等不到的,还要善于在复杂的情况下发现机遇,真正聪明的人还会创造机遇。(5)心理调适能力。人对于自身社会角色的认知以及自身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定位,是人的社会化的基础,当然也就成为人的创造力最为重要的能力支撑。环境在不断改变,创新型人才首先必须适应环境,进而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改善环境的进程之中。(6)逻辑分析能力。创造力的形成与发展,需要逻辑分析能力作为起点。这是由逻辑分析能力在人的能力结构中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应该体现在我们培养创新人才的过程之中。(7)比较联想能力。没有比较就没有借鉴,没有联想就没有创新。这两个命题是为社会实践所反复检验过的。我们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开拓他们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8)沟通协作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更多的创造行为不是个体性的,而是群体性的、团队式的。这就需要我们所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与团队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理念,共同的发展环境,共同的社会资源。

二、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机制保障

创新人才培养与大学科技创新环境和制度是密切相关的。大学浓厚的学术氛围、创新风气和科技创新工作,构成一所学校独特的科技创新环境,这种环境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要素。师资队伍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创新意识和素质,直接决定着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实际能力,而教师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兴趣、关注和重视程度,则直接影响教师实现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和向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此外,高校教学和管理制度是直接关系创新人才培养的制度,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制度和操作层面,深层次则是教育思想和观念的问题。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只有通过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创新人才的培养才能得到保障。

第一,重视促进教师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制度建设,鼓励教师通过自身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更好地承担和胜任创新人才培养的任务。不同类别的高校教师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有很大差异,“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教师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较强,而绝大多数高校教师因各种因素影响其科技创新能力普遍较低,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科研能力建设更是不容忽视。科研能力相对较弱的高校应将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的培养与提高,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要求并作出制度性安排。

第二,改革和完善教师考评体系,促进教师处理好科研和教学的关系,实现科技创新能力向创新人才培养能力的转化。对教师的考核必须兼顾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避免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不同高校根据自身任务和办学层次的不同,对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量应有恰当的权重和适当要求,从而保证教师教学和科研工作皆不偏废。此外,职称评聘过程中,坚持教学考核一票否决制,对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给以同等对待,评选教学名师和精品课程,这些措施可以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的地位,同时,调动教师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②。

第三,改革和调整学校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和学生管理评价制度,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在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方面,可以通过实行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主辅修制、导师制,支持学生的科技创新和科技实践,让学生在选课、选师、选时上具有更多的自主权,为学生个性化培养和多样性发展开辟更加广阔的空间。在科研管理体制方面,以院系为依托建立各种科研组织,促进科研工作与人才培养更加紧密结合,同时,鼓励跨学科组织科研创新团队,鼓励学生独立申请或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为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更好的环境氛围。在学生评价体系建设方面,改革长期以来单一培养模式下形成的僵化的专业理念,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新的评价体系,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核,改变“单一标准”和“整齐划一”的制度;允许有“不同”,鼓励“多样化”的评价标准,以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是指发现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建设新理论,发明新技术的能力,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改革教学模式,要积极开展启发式、探索式、互动式和实践教学,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激活学生的知识和潜能。在教学方法上,变单纯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为以提高学生能力为主,加强基础与强调适应有机结合,更加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在导学上注重学法指导,教给学生思维方法,突出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积极实践启发式、发现式、讨论式、研究式教学,努力尝试将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探究发现法引入课堂;训练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探究精神,师生互动,教学相长,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性。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明确实践教学的基本定位,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获取知识、锻炼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传统的实验仅仅作为“配合”理论课程,“加深对理论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提高动手能力”的辅助手段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要求。按照“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两个子系统,实践教学不是理论教学的补充,而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的实践教学观念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更新实践教学内容。

首先,各专业要打破以往实验室以课程设置实验的传统方式和以辅助理论的验证性为主的教学模式,按学科大类专业统一规划设计和实施分模块、成系统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内容上,从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以及课外科技活动方面进行全面更新和丰富。其次,注重依托学科专业优势,结合教师的科学研究,以科研促进实验项目水平的提高,形成实践教学特色和提升质量。再次,注重课内培养与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拓展学生自主研究与创新能力的培养空间。既要考虑第一课堂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又要考虑第二课堂的补充作用如对学生开放部分实验室,单独为学生科研立项制定鼓励政策等;通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创新机会,来缩短学与用的差距,强化课内与课外培养的有机结合。最后,注重校内与校外共建的有机结合,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

四、加强对外交流,激发创新思维

加强对外交流是激发创新性思维的重要手段。高校通过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校研合作、校社合作以及国际合作等合作方式,加强对外交流,为学生提供走向第二校园、走向社会、走向世界的机会。如目前部分高校开展的校校合作,互派学生交流到第二校园学习生活一个学期或一年;邻近学校,鼓励本科学生到对方学校听课等方式,互授第二学位;派部分学生带着任务到企业或科研单位学习、实践锻炼一段时间,以及和国外部分学校互派留学生、学分互认等做法,使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能够获得“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社会实践经历”等,使大学生能够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接受不同的思维模式影响,学习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所有这些不同和多样化更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五、培养激励创新的大学文化,营造提高人才素质和能力的氛围

文化影响力是大学软实力的核心,大学之间软实力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大学的文化差异。从传统和现实以及中外教育、文化比较中汲取优秀的文化精髓,形成先进的大学主流文化,是大学转型期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大学的创新活力和人才创造性培养具有长远影响。大学需要真正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和治学理念,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训练,更要注重促进培养对象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性需要兼容并包的文化包容性和人才多样性。尊重人才的多样性,既是尊重人才成长的客观规律,又是不拘一格造就创造性人才的必经之路③。

学校要鼓励更多的教师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意图贯彻到教学训练和考核等各个环节的设计中。发达国家的大学在本科教育和研究生培养阶段,一般都很重视“项目训练”。这种“项目”往往有较强的经济社会和工程背景,系统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解决的重点问题突出,只有组成团队才能完成。在训练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合作伙伴的表达与交流能力、以知识原理为主的组织创新能力乃至心理承受能力等。我国学校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积极营造创新氛围,如举办科普讲座、科技论坛、科技作品展览及创业计划大赛等,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培养学生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探索,要重视人文艺术类学科活动对科技创新的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要大力支持组建不同学科背景的团队,鼓励和引导学生社团活动,培养成员的团结协作意识和求真求知、崇尚科学、真诚共事、共同向上的良好团队精神。

[注释]

①马德秀.寻找人才培养模式突破 致力于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6(11):20.

②黄德宽.创新人才培养需要制度保障[J].中国高等教育,2006(20):17.

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篇4

关键词:审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已经成为第三产业发展最快、最具吸引力、最具发展前途的新兴产业。因此, 社会审计是我国审计的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近年来, 人们开始检讨和反思内部监督问题, 逐步把目光从事后的会计核算转向了具有监督和服务功能的内部审计。企业开始重视内部审计工作, 纷纷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机构, 充实加强内部审计力量。因而形成了社会对内部审计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对市场的迫切需求和人才培养严重滞后的矛盾, 高职高专院校利用自身优势, 在工学合作的方式下探讨审计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对于满足企业需求、推进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研讨高职院校审计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必要性

20世纪末期, 随着我国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审计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特别是社会审计及企业的内部审计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到目前为止, 我国拥有内部审计机构已达6万多个, 专 (兼) 职审计从业人员也已超过18万, 为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基于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服务的特点, 本文重点讲述高职院校开设市场迫切需要的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

(一) 对审计人才的迫切需求

1、市场对复合型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专业人才的需求。

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现代审计职能在审计领域有了很大的拓展。内部控制审计、风险管理审计、经营成果的考核等渗透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审计抽样、重要性与审计风险、IT审计技术、分析性复核等现代审计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因此, 复合型审计人员, 既要具有丰富的财务会计知识, 能够准确分析和判断会计资料的合理性、合法性, 又要具备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综合判定能力及较高的企业管理能力。

2、跨国公司对内审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

世界经济发展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据统计, 目前世界500强跨国公司中, 在华投资的就有470家。资本的国际化流动使得跨国公司的财务报表更显复杂, 加之跨国公司内部管理的多元化和规范化, 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对公司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进行稽核和审计的难度加大。因此, 跨国公司对专业内部审计人才的大量需求既给高职院校审计专业的毕业生带来了很多的就业机遇, 也给高职院校培养专业内审人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 经济发展趋势对创建培养审计人才新模式提出的新要求

1、企业内部审计职能从“监督”向“服务”转变。目前, 我国内部审计的职能主要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监督, 审计人员的工作重点是查错防弊。但随着企业外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加强和会计信息系统的广泛运用, 内部审计的职能将从传统的“查错防弊”逐步向为企业经营管理服务方面发展;审计工作的重点将从内部检查监督向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分析、评价和提出合理化建议方面转移。审计领域将从单一的财务领域逐步向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延伸。管理审计、效益审计、风险审计和内控评价等将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

2、审计人员构成将从知识结构单一的财务人员向复合型、多元化、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发展。随着审计职能的转变和审计领域的延伸, 审计人员的构成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审计机构中不仅有精通财务、审计知识的专业人才, 而且还要有精通企业经营管理和IT技术的专业人才, 审计人员队伍的知识结构将得到全面改善。

3、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将得到大幅度改进。目前, 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主要采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审计, 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随着审计力量的加强和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和对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的能力将得到迅速加强。

4、内部审计机构管理将从分散管理逐步向行业自律方向转变。目前, 我国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上由本单位负责人直接领导, 业务上接受国家审计机关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审计机构的指导与监督。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内部审计的管理将逐步由行政部门的分散管理向内部审计行业自律管理方向转变, 实现内部审计机构管理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二、高职院校在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审计的特殊职能, 现阶段市场对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专业人才产生了巨大需求, 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高职院校而言, 这既是一种机遇, 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目前, 我国财经类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审计专业, 但在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 审计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不明确。

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决定了教学模式, 更重要的是决定了向社会输送人才的质量。目前, 高职院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没有明确的定位和目标。主要表现:一是审计教学理念存在局限性。审计课程需要教师用新的理念指导教学, 但是很多审计专业教师还是以会计论审计, 没有跳出会计的圈子;二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开设独立的审计专业, 只是在会计专业中开设了审计课程;三是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在形式上设置了独立的审计专业, 但是实质上依然依附于会计专业;四是审计组织体系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三部分, 三者虽然紧密联系, 但存在本质区别。但是, 很多高职院校开设的审计专业没有对三者进行合理界定, 培养目标不明确。

(二) 审计课程设置不科学, 缺乏专业性。

由于受到“审计就是审查会计”等传统思想的影响, 在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方面, 没有考虑审计的职能及“专业性”。财务会计的内容安排较多, 而管理审计、效益审计、责任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内部控制评价等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安排较少。同时, 忽略了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及人际关系的教学。审计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单一, 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社会审计及内部审计工作的需要。

(三) 审计专业的实践、实训工作严重不足。

审计工作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对审计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要求很高。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 “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依然严重。审计实训基地建设、审计案例教学和审计实践活动明显不足。

(四) 审计专业的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 大部分高职院校缺乏审计专业师资队伍, 审计课程基本上由会计专业教师进行讲授。因此, 担任审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老师既没有经过系统的审计专业培训, 也没有参与过具体的审计工作实践, 缺乏审计理论知识和审计实践经验。很多教师都是就理论讲理论, 就练习讲练习, 理论与案例之间联系性不强。同时, 很多教师讲解的审计案例很多是会计报表的内容, 不能和审计的流程、经济环境、沟通能力等实际技能结合起来。这样, 学生学到的都是纯理论知识, 没有体现以能力为主的教学理念。

(五) 审计专业的教学手段落后。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会计软件被企业广泛运用, 审计软件也得到了大力推广。但由于师资力量薄弱及资金投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 目前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会计信息系统和审计软件教学。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审计的能力严重不足, 难以培养出合格的审计人才。

(六) 缺乏系统的审计专业能力考核标准, 不能对审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合理考核。

三、基于工学结合模式下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途径

工学结合是一种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模式, 能够使学生获得与将来的职业岗位相一致的工作技能。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以就业市场为出发点的, 所以高职教育的根本出路在于产学结合。目前, 高职院校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职能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这种模式仍将有待探索和完善。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 只有打破传统的教学理念, 大胆改革, 建立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克服目前对审计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种种不足,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审计专业人才。

(一) 坚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其核心就是从审计岗位的实际需要出发, 确定能力目标, 并围绕能力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 包括课程设计, 课堂教学、审计实践环节的组织, 能力目标考核等。其本质就是“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目标, 形成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重视和加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审计实践经验的培养。

(二) 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审计专业师资队伍, 实现审计教学模式更新。

师资队伍力量的强弱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审计专业的专业课教师应当具有完整的知识结构和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

1、提高审计专业教师技能是培养审计人才的关键。

具体要求是审计专业教师应该积极研究现代审计理论, 及时向学生传达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二是要积极参加审计实践活动, 熟悉和收集审计实践活动的第一手资料,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提高课堂教学的实用性;三是要求审计专业教师每年参加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工作, 更新审计专业知识。同时, 审计专业教师还应积极加入各地内部审计师行业协会, 发挥协会在信息共享、经验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并及时向学生介绍内部审计的新知识、新动态。

2、彻底更新教学模式。

审计专业教师应该做到以市场为导向, 实用教学为手段, 打破“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应该强调实践性教学。教师应充分运用信息技术, 实现课堂讲授与网络交流的有机结合、理论知识讲授和案例分析的有机结合以及教师讲授和学生讨论的有机结合。同时, 积极推进审计软件教学, 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 制定审计岗位能力考核标准, 明确培养目标和要求。

“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是明确审计岗位能力目标。因此, 高职院校首先必须根据对审计人员的要求, 建立审计岗位能力考核标准, 有针对性地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组织教学和实践, 并对学生的专业胜任能力进行合理考核。

(四) 科学设计审计专业课程。

课程开发与建设是高职专业改革与建设的重要内容。审计专业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职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实训课。公共基础课的设置特别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职业基础课的设置应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学生知识面为主;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突出审计的特点, 对审计理论、方法、程序、内容等进行详尽介绍, 并增加审计案例教学和软件教学等内容。当然, 专业课 (含专业实践课) 教学应体现针对性, 突出实用性。

(五) 加强审计实训和实践基地建设。

学以致用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 为配合审计专业的课堂教学, 学校内应设置仿真的审计模拟实训室, 配备与审计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模拟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业务类别和数据资料, 加强审计软件的演练和审计实务操作。同时, 积极与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合作, 建立稳定的实践基地, 加强学生的审计实践活动。还应该积极聘用大型国有企业、会计师事务所的高级审计专业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客座教授。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实务讲座等方式, 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积累审计经验。此外, 积极推进“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合格的审计专业人才, 服务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需要。

总之, 审计的发展为高职院校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只有充分了解市场对审计人才的需求,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探索出一条具有高职院校特色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审计及企业内部审计人才, 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并推动和促进我国审计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实.企业内部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

[2]刘运国, 胡丽艳.公司治理结构对内部审计的影响[J].审计研究, 2005.

[3]姜希梅.浅谈内部审计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经济信息, 2009.21.

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篇5

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钟庚宪

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的联系,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立足校企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促进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紧密结合,促进知识学习、技能实训、工作实践和职业技能鉴定等功能的整合,推动教、学、做的统一,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模式深化。继续实践“基地+基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与广度,拓宽学校的教学空间和学生的学习空间。积极探索适应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试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配套推进改革。

专业拓展。服务产业、对接重大工程、面向工业园区,探索建立学校专业设置与人才需求的联动机制,提高学校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的协调性。重点支持建设几个优势专业,带动专业群的整体发展。探索非遗专业开设。

体系重构。面向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工作流程以及职业资格标准,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重组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探索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融合的途径和方式,把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衔接,将应知、应会部分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纳入专业培养方案。

基础强化。以凸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完善实训教学的体系化建设,校内基地生产化、校外基地教学化,进一步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管理与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评价,把就业水平、企业满意度作为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应研究 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创新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021-01

一、前言

“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1999年至2010年的12年间,我国高等教育数量一直在持续扩张,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已经达到了一定数量,但人才培养质量则成了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2005年钱学森教授在温家宝总理看望他时指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然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又在人才。国家对创新型科技人才迫切需求。大学是培养各类人才特别是创新型人的摇篮,肩负着神圣使命。我国许多学者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许多理论观点和实践主张,一些高校为了探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路径,也采取了各种改革举措。但这注定是一项宏伟的大工程,探索路上需要我们更加努力。

二、当前我國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视度的提升,各大高校也都积极开展了培养创新人才的探索,在近些年的探索过程中也取得了一些经验,比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浙江大学的竺可桢学院以及华南理工大学旳创新班,他们所采取的的培养模式、方案不同。我国当前存在的培养模式有:(1)“通识教育”,将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相整合;在教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科研研究能力,懂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而培养创新能力;(2)开设创新实践基地,通过课外的相关科研活动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3)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这一模式能够有效的应对当前就业环境的变化,带动学生真正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去适应社会的需求。这些培养模式都是国内一小部分高校提出的,但在全国范围来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没有特别有效的培养方案,部分高校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没有明确的培养方案。

2.当前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层面存在误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不够。高学历等同于创新,这是认识层面上最严重的误区之一,一个人的学历并不等同于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它只是一个人的学习经历。一个人具不具有创新能力,是不是创新人才,关键在于他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能够在他所学领域占据主动权。还有一个常见认识误区就是把创新人才只锁定为科学技术人才,其实现实生活中创新人才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人文的科学,是残缺的科学。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对创新的需求无处不在,不仅仅是科技创新产品。我国大多高校在学生选择专业、课程等方面没有给学生提供太多自主权,几乎都是学校统一安排。强调统一管理学生,缺乏灵活性,学生在学校的管理下突显不了个性,难以养成创新思维。

(2)教学层面中课程体系不完善、存在灌输式教学以及学生实训不足。我国高校传统的课程教育体系以专业教育为,专业划分很细,缺乏通识性、实践性。虽然近些年各大高校纷纷展开了课程改革,重构了课程体系,同时更新了课程内容,但是高校课程改革还缺乏深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出现了学生数量与教师资源增长不平衡现象。经调查表明许多高校教师充当着支配者的角色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自学能力差。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的学生。从我国高校的师资情况、教学情况中我们不得不为创新人才的培养堪忧。我国的高校教育中还存在着重知识、轻实践的现象,学生实践训练普遍不足。

(3)制度层面存在弊端。我国高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缺乏灵活性,主要以分数、考试为标准,学生形成了唯分论,失去了参加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制度是行为的保证,只有健康有序的制度体系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

三、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1.更新观念,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创新教育难以得到顺利进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除去那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想观念以及陈规陋习,转变教育思想观念,让高校对培养创新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更加充分。我们的教育理念应该是提高创新素质,塑造创新品格,培养创新人才;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有着导向作用,它决定高校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培养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具有创新能力并且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全面发展的人才。”应该是我们高等院校所设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在培养创新人才时必须以人为本,给学生创造他们可以自由发挥个性创作的广阔舞台。多鼓励学生提出创新观点、进行创新实践,不断提升创新能力。

2.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专业结构合不合理是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关键,我们必须不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的专业结构,以重点突出,强化优势,促进交叉,扶持新兴为指导思想。让我们培养的创新人才掌握的知识面更广,综合素质得到质的提升。每个高校都应该不断优化建设自己的优势专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课程体系方面,学校必须构建科学合理的基础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在强化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锻炼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3.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比如美国的一个“中心”、三个“结合”的培养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将科学与人文相结,课堂内和课堂外相结合。而日本则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鼓励各大高校建立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我们可以通过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探索出高效实用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义洁,刘方.加强科研与教学的融合—培养创新人才[J].中国教育前沿, 2006,9:28-29.

[2]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15.

[3]李雪萍.应用型创新人才及其素质构成分析[J].职业时空,2008(8).

作者简介:

1.曹国华:男,(1981-),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法学学士,从事思政和人事管理研究。

2.陶璐:女,(1987-),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助教,中共党史硕士,从事思政和人事管理研究。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与创新 篇7

一、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1.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由办学定位、课程模式、专业设置、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等要素构成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是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确定的包括教育内容、培养目标、培养方式等内容的总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教育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 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 教育手段是教学和生产实践相结合。

2.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结构。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结构包括3部分, 即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和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高职人才培养的课程模式应根据市场与就业的发展形势, 建立素质、能力、专长相结合的结构模式。高职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包括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内容, 主要分为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两种教学模式。

二、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时间较短, 缺乏成熟的人才培养理论, 这对高职教育的水平、规模和管理运行机制等造成了一定的制约, 使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的发展需要。目前, 我国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 专业设置口径过窄。

目前, 我国很多高职学校都采取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模式, 造成了人才培养的功利性过强, 使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对口专业成为了束缚学生就业的主要障碍。

2. 课程结构设置不合理。

学校过于强调“能力本位”, 致使课程设置中实践大于理论知识, 最终导致学生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足, 实践能力又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 使他们陷入不能持续发展自身能力的困境。

3. 忽视学生文化素质培养。

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能力本位”, 忽视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 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素质无法实现平衡发展。

三、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现代教育改革环境中,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已经逐渐被社会认可。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 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技术、职业和能力等基本素质, 而且解决了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1.“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和企业合作, 把企业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技术能力、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需求作为教学内容融入到专业中, 培养符合企业发展的专门型人才。“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3大显著特点:一是以人才需求为办学导向。学校与企业合作, 共同制定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教学计划, 设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 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二是以能力培养为教学目标。学校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注重以培养适应企业需要的具有较高职业技能的人才。三是以企业文化为培养理念。学校要适时地宣传企业文化, 使学生充分了解未来单位的文化理念, 实现学生与社会、企业的对接。

2.“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具有以下优势。

(1) 深化教育改革, 优化专业设置。“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推动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是一种可以实现优化专业设置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能与企业或行业形成有效对接, 通过设置符合企业或行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来为其培养专门的人才。同时, 该模式还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来调整专业方向, 利用专业优势建立自己的专业品牌。

(2) “产、学、研结合”, 实现三方共赢。“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充分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企业可在自愿的原则下向学校投资, 与学校共同制定办学计划和培养方案, 向学校提供教学设备、技术人才等, 共同创办“产、学、研”相结合的高职教育, 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3) 突出教学特色, 适应企业需要。“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四大特色, 即理念特色、内容特色、体系特色、管理特色。理念特色是指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具有现代特色;内容特色是指教育模式、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具有现代特色;体系特色是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综合素质方面具有现代特色;管理特色是指教学管理、运行机制具有现代特色。

四、结论与建议

1. 树立“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

树立“能力本位”的全面素质教育理念, 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社会竞争能力、就业能力、技术操作能力、职业素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2.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将高职人才培养成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优秀人才。

3.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篇8

一、结合学校实际, 拓展培养模式

目前, 我国以培养过程为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 中外合作培养模式。

中外合作是外国教育机构与中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招生对象所开展的教育活动。目前, 我国还属于发展中国家, 先进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都集中在发达国家。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 为我国更好地利用国际教育资源, 实施人才全球化战略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通过中外合作, 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 颁发双方的毕业证书和联合培养证书, 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二) 校校合作培养模式。

校校合作的特点是学校与学校之间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 在师资队伍、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科学研究、图书资料、实验实习等方面所进行的合作, 通常有教师互聘、学分互认、科研协作等形式。通过合作, 可以达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的目的。

目前, 在众多的校校合作模式中, “专升本”是较为广泛的合作形式。所谓“专升本”是指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通过考试升人本科专业继续学习的一种学习形式。“专升本”的最大意义在于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激发专科学生的学习动力, 有效地弥补高考一考定终生的缺陷, 满足专科学生继续深造学习的愿望和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实践证明, “专升本”学生进人本科专业后, 心态好、动力足, 学习目标明确, 就业定位准确, 加强了基础教育, 提高了知识层次和综合素质, 更有利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但现行的专升本政策中, 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如专科学生只能升入与就读专科专业相应或相近的本科专业学习的限制,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选择, 不利于特殊人才的发展, 应构建本科专业大类的准入机制, 使专升本学生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 校企合作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是高校、企业在各自利益比较的基础上寻求需求、谋求利益、促进发展的一种组织形式和过程。企业是高校科研的原动力, 通过合作, 可以提升高校的科研水平,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增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解决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 能加大学生生产实践训练的力度, 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企业也可以通过合作获得最新的科研成果和高素质的应用性人才。通过校企合作, 可以促进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四) 学校社会综合培养模式。

学校社会综合培养的特点是在产、学、研结合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暑期“三下乡”等活动, 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培养学生、锻炼学生, 通过提高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意识。

以上四种模式从合作内容上来说, 可分为“本校专业基础课程+外校优势专业模块”、“本校专业模块+外校优势专业模块”、“专业文凭+国际职业资格证书”;从时间上来分, 有“3+1”、“2+2”、“3+2”等类型, 即在本校学习两年或三年, 到国外学校、外校或企业学习一年或两年, 成绩合格者, 可拿到双方学校的文凭和学位。[5]应该看到这四种模式各有侧重, 也各有利弊。专科院校要培养高素质的专科人才, 就必须结合实际, 大胆尝试, 努力探索出适合自身条件的、形式多样的合作办学模式。

二、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知识应用

专科人才的培养与本科教育不同, 应以知识应用为重点、能力培养为核心、合理够用为尺度, 注重技术应用和实践技能的传授, 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学校培养与行业培养的结合、学历教育与技术培训的结合。[6]课程衔接要科学、课时安排要适度, 做到多学科、少学时、精讲解、多练习, 既要注意专业技能的培养, 抓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又要注意职业技能的培养, 抓好校外实验实习基地的建设, 不能以校内实验替代校外实践。应依据行业岗位的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模块, 合理安排生产实习、岗位培训等实践教学环节, 将校内理论教学与校外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 促成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巩固理论知识的有效互动, 在生产实践、知识应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协作能力、适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三、注重职业培养、增强就业能力

专科人才的培养应以某一特定的职业群体或岗位个体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为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主动适应社会需求, 毕业生不仅应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 还应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应“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上手快”。[7]要尽量缩短毕业生就业后的“磨合期”, 努力实现从学校到市场的“近距离”, 甚至“零距离”的人才培养。在进行职业培养的同时, 还应注意技术文化、职业文化的养成教育, 使毕业生具有爱岗敬业、勇于创新的职业素养。

四、提高综合素养、增强创新能力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 应将多元教育要素、教育方法进行有机的集成, 注重人文素质、心理健康的教育, 注重身体素质和社会能力的培养提高, 提升学生的综合竞争力。要增强创新意识, 并将创新思维落实到实际工作中, 逐渐将“传授型教学”转变为“创造型教学”,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重视学生的内心感受和需要, 既要考虑专业特点、职业要求, 又要考虑学生自身成长和人生发展的正当要求, 把个性教育寓于共性教学之中, 充分体现宽松、和谐、创新、个性发展的人本理念。[8]

五、结束语

创新专科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专科人才的基础和保障。在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时, 只要我们切实处理好人才培养模式的规范性与动态性的关系、知识性与应用性的关系、综合素养与职业培养的关系, 在教育质量上狠下功夫, 就一定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实现高等教育为社会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 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面向二十一世纪高等理科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工作指导小组.挑战、探索、实践[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9.

[2]、[6]、[8]张福汉, 周文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探究[J].民办教育研究, 2004, (10) :60-63.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篇9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活动是高校采取培养措施使培养对象的身心发生合乎目的的转变的过程。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责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这是新时期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 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重大使命。

一、创新人才的概念

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他们是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创造性应用方面, 在管理、文化创新方面做

变、有个性、有主见;同时, 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 教学内容的新颖性是当今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因此,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时代特征和心理渴求, 紧跟学科新进展、把握学科发展趋势, 这要求教师应经常登录课程相关网站, 密切追踪国内国际专业动态, 及时更新网站资源, 缩小知识鸿沟, 促进新知识创新, 特别是高度重视学生的反馈意见, 始终以丰富的信息、崭新的内容持久地吸引更多的学习者。

(三) 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

实现资源共享是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目的, 现在高校多数精品课程资源均在网上向社会免费开放, 以实现大范围、高速度的资源和智慧共享。但是, 我国公众法治意识相对薄弱, 课程资源常被肆意、恶意下载、盗用或商业性开发, 严重侵犯了作者的知识产权。目前, 国家尚未出台针对精品课程资源知识产权保护的任何法律、法规, 社会对此也不存在任何道德层面的约束。因此, 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利益缺乏合理的制度保障和道德约束, 各

□文/张正伟

出较大贡献的人。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高尚的人生理想, 热爱祖国, 热爱人民, 热爱科技事业, 德才兼备;要有追求真理的志向和勇气, 能够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要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 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善于运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手段进行研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 广阔的国际视野, 能够准确地把握科技发展的创新方向;具有强烈的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踏实认真的工作作风。

二、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

学校未免担心自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建设的精品课程资源在“共享”中知识产权得不到尊重、保护, 甚至连品牌优势和核心技术也可能遭他人随意模仿、盗用。所以, 在网络平台建设时必须高度重视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

(四) 改革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为学习者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开辟了便捷渠道, 将学习者的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学习 (即网络化学习) 优势结合起来, 形成了当代的混合学习新理念, 该理念是高校学习者学习理念的一种时代性提升, 使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发生巨变, 也给高校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 网络平台常使学习者过高估计自己的学习自主性、过分强调自己学习的自由性而漠视传统教学的优势, 表现为过度或单纯依靠网络而随意旷课。因此, 教师应高度重视网络平台建设给教学带来的综合影响, 不仅要继续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 而且要充分利用在线教学, 将教学模式由针对集体为主转变为针对小组甚至个人为主, 做好与学习者的学前沟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一) 高等学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高校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人才聚集, 有良好的基础设施、自由的学术氛围和多学科交叉的影响, 这些特点使高等学校成为产生新知识、新思想的沃土。在我国“十五”期间, 高等院校承担了2/3左右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大量的“863”计划项目, 依托高等院校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全国总数近2/3。实践表明, 高等院校已经成为我国实施

通, 引导学习者充分、合理利用网络平台实现自主学习。

四、结语

精品课程网络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项系统工程。本文把建设精品课程网络应考虑的因素及容易被忽略的一些方面罗列出来, 是为了引起精品课程网络建设者的注意, 使大家能建设成高质量、有特色的精品课程网络, 给学习者提供优质的网络教学资源, 不断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3]l号文件.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Z].2003.

[2]匡海学, 杨炳友, 关枫等.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J].中医教育, 2007.

[3]高文敏.论精品课程建设的决定性因素[J].黑龙江教育 (高教研究与评估) ,

自主创新战略的一支十分重要的力量。

(二) 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存在的问题

1、创新教育理念没有真正确立。

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曾说过:学生是否有创新力, 是一流学生与三流学生的分水岭。我国教育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 往往囿于传统的惯性思维, 不愿或不敢突破前人的思维定势和传统继承模式, 长期以来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 这种重继承、轻创新的传统观念, 在今天我国的教育领域中还有很大的影响。

2、实践环节能力培养不够。

试验、实习、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基本上属于已知领域的知识验证和重复, 缺乏试验技术、试验设计、试验方法和独立从事试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因而很难形成创新试验研究能力。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 实验室的硬件投入和人员配备相对滞后, 好多实验人多设备少, 不是学生在做试验而是在听试验, 实习环节基本上属于参观性质的活动。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一方面学生层次确实有差异;另一方面教师的精力投入和人员配备存在弊端, 设计环节的实际收效不大, 在大多数情况下属于一种积木式的技术拼凑, 很少有创新。

3、教师是主动者、支配者, 而学生是被动者、服从者。

我国自古有“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的思想。教师管学生, 学生服从教师是天经地义的, 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了。有些教师虽然看到了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 但在具体操作上仍然使用陈旧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学生难得有创造的艰辛体验和成功的乐趣, 其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潜能耗费在大量的机械模仿和训练中, 因得不到有效开发而过早泯灭。

三、有效的改进方式

(一) 以学生为中心, 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是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教育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教师体现主导性, 学生应当体现教育过程中的主动性。中、日、美三国曾分别对本国的部分学生以“理想的教师形象”为题做过一次联合调查。尽管三个国家历史背景、社会制度、价值观念、文化形态、风俗习惯等差异很大, 但答案却惊人的形似:三国被调查的学生都不喜欢专制型或放任型的教师, 而无一例外地喜欢交流型的教师, 学生渴望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以往“传道、授业、解惑”式的教育理念, 确立了教师的权威, 强调“师道尊严”, 强调了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突出了教师的主体, 而学生只能围绕着教师的教, 影响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使得学生更多关注的是学问的继承, 而不是发展。

创新教育从本质上说是挖掘人的潜能, 促进人主动发展的启发式教育, 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强调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使得学生能够更加积极、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 既有利于学生个体, 也有利于整个学科的发展。

(二) 创新教育的基础是实践。台湾教育界公认生命意识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注重实践带给人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高校的创新教育要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加强大学生的课外科学研究和发明创新活动有利于打破课程界限, 培养学生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能力。传统的象牙塔式的教育带有封闭性, 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反映到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上, 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衡量的标准, 而学习成绩主要是以考试成绩确定的, 因而常常出现“高分低能”现象。以实践为重点, 创新活动应纳入教学计划, 提供必要的财力与物力支持, 由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做指导。

(三)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以成才为目标。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将企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引入教学体系, 推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 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的集中体现。成才是教育的目的, 是教师的责任, 是学校的任务。以成才为目标, 就要求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任务展开学校的各项工作, 需要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应贯穿在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和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成才体现在有较丰厚的知识积累, 有较强的工作能力, 有较高的“情商”, 以及适应就业、成就事业等诸多方面, 以成才为目标是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四) 以人为本, 树立正确的、科学的人才观。

人才就是品德高尚、掌握知识、能力较强和业绩突出的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是我国创新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他曾设立“育才创造奖金”, 并发表了著名的“创造宣言”:“处处是创造之天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知的“创造宣言”正是我们今天开展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境界。在人才培养中, 要自觉地按照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 大力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正如邓小平所说的:“衡量一个人是否是人才, 关键看这个人实绩如何”。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 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 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人, 都是国家需要的人才。

以人为本, 就是把促进人才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作用放在首要位置, 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就是立足于人, 理解人才、尊重人才、关心人才、保护人才、用好人才, 科学地开发和利用人力资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坚持把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的创新活动、是否有利于促进人才工作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作为做好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高校, 体现在教学评价方面, 要改变传统的“以考核书本知识为主”的观念为“重视考核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观念。教育者必须把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 把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育评价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 2008.4.20.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高[2007]2号) .

改革高考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篇10

一、改革现行高考模式的必要性

(一) 现行高考模式的弊端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曾多次对中国的教育提出这样一个重大疑问。钱老的疑问, 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现阶段的高考在“以总分论英雄”的录取模式下, 少数“偏才”、“怪才”, 甚至天才不被看好, 大多数学生为了争取总分, 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自己的“短”处, 其天赋潜能与超常的学科优势得不到充分发展;高考考试科目多、范围广、难度大让更多学生感到力不从心, 精神负担沉重, 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中生由于心理压力过大而发生的安全事件时有发生;高中三年是人生的黄金岁月, “自古英雄出少年”, 高中时代是人的创造性、创新力最强的时期, 当前的高考与录取选拔机制, 严重制约着这些能力的发展和发挥, 甚至让很多人在人生的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上迷失方向;高中教学方面压力巨大, 老师们千方百计地为学生“补差”, “苦学”、“苦教”严重影响着高中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高考改革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将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单列一章, 重点明确了今后高中阶段教育和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方向。《纲要》指出高中教育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特殊意义。在未来的高中教育改革中, 要推进普通高中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要以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 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三) 立德树人的要求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这里面特别将“立德树人”提升到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个极高的层面上。现行高考制度下, 学生负担极重, 很多孩子在应试的重压之下, 根本无暇顾及除学习之外的其他任何事情。这种局面带来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四) 现实与自然规律的要求

当今社会是知识爆炸的时代, 人的创造力、生命潜能归根结底是有限的, “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什么都考”势必使学生突出的优势无法发挥、特殊的才能无法彰显、全面的素质无法提高, 甚至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影响思想品德与人文气质的自然的涵养。人只有在有兴趣和有天赋的领域发展才能成大器, 成“大师”。学生负担过重和特殊人才没有特殊的选拔通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培养杰出人才的瓶颈之一。

(五) 改革探索的实践检验

高考改革与高校录取选拔方式密切相关, 而以选拔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为着力点的高校自主招生, 虽有相当多的不足, 但已然取得不错的成效。2012年6月11日《中国教育报》发布的对9所“985工程”、“211工程”高校的实证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自主招生群体学习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 学习成效也更加显著。自主招生力度远远不够, 不能成为一种政策性的可以推广到所有学生的制度, 另外自主招生并不“自主”, 学生还是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的。

二、高考“1+1”模式的建议与分析

针对我国现行高考制度的问题, 我们认为“1+1”高考模式, 或者“2+1”高考模式能够较好地解决学生负担过重、个性 (创造性) 压抑与杰出人才缺乏诸多问题, 较好回答“钱学森之问”, 具体建议与分析如下:

(一) 考试科目、考试难度与考试科目分值的安排建议

“1+1”模式是我们对高考的考试科目和选拔模式改革设想的一种简称。

“1+1”模式相关科目与权重的建议分八个学科组合 (科目后为分值) :

语文 (300) +数学 (450) ;语文 (300) +外语 (450) ;语文 (300) +政治、历史 (450) ;语文 (300) +术科 (450)

数学 (300) +物理 (450) ;数学 (300) +地理 (450) ;数学 (300) +生物、化学 (450) ;数学 (300) +术科 (450)

每个组合的第一个“1”为基础性科目, 第二个“1”为专业性科目, 基础性科目的考察范围严格控制在课程标准的规定范围之内, 只对各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察, 考试难度可以与会考或学业基本水平能力测试的难度相当。专业性科目要重点突出高考的专业素养的考察与选拔性, 试题以考察学生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创新潜质、特长为目标, 要求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一定的难度, 可以适度高出现行教材与考试大纲的要求, 甚至直接涉及学科发展的前沿领域。

“2+1”模式把语文、数学作为基础性学科, “1”是高中开设的13门学科中的一科, 作为专业性学科, 如“语文 (250) +数学 (250) +语文 (250) 、语文 (250) +数学 (250) +外语 (250) 等, 这可能是一种更容易被接受的改革方式。本文主要以“1+1”高考进行探讨。

(二) 考试安排与录取的建议

“1+1”模式的考试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为相关科目的结业考试, 考生达到统一划定的基本水平才有资格毕业与参加高考, 这些工作应该在高三上学期结束前完成, 在此基础上, 想升学的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爱并擅长的科目组进行准备并参加“1+1”高考, 并且以学生“1+1”高考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依据。在艺术类、体育类等特殊专业的录取上增加面试和体能测试的成绩。“1+1”高考模式可以加大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在高校录取中的比重, 对于艺术、体育类考生可直接用面试、专业测试和作品等考察的成绩作为专业成绩与录取的依据, 对于工程、机械、化学、生物等应用性较强的专业, 也可以直接用已获得的大赛奖项、专利设计发明等实物证明和面试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

在美国, 一流的高校每年在录取新生时都会遵从一个“例外录取” (admission by exception) 的原则。例外录取是指在招生过程中对待特定群体如运动员、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弱势群体、残疾学生、少数族裔、退伍军人等, 会降低标准进行录取。通过“例外录取”招收杰出的、有发展潜力的学生, 并通过教育来提高他们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而在我国现行的高考方案中, 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很容易被严格、僵化的录取标准筛选掉, 这是对人才的极大浪费。还有更严重的问题, 这种高考录取制度更容易产生一种不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导向, 学生不敢创新、不愿创新、不需创新, 最终造成“批量、标准化”的人才培养局面。

“1+1”高考模式本身只选考一门专业科目的形式可以帮助更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脱颖而出, 同时我们也建议高校按比例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的录取通道, 最大限度的让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受到优质的高等教育, 为将来在专业领域展示卓越才华打下基础。

三、高考“1+1”模式的预期效应

(一) 难度降低, 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

现行的高考改革方案多以“3+综合”为基础, 所有考试科目都有较强的区分度和选拔性, 考试难度很大, 每个学科都要求学生们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精通, 六个学科科目的内容确实太多太难, 学生课业负担沉重, 考试压力很大, 这并不是高考的初衷。“1+1”高考模式的考试科目分为基础性科目和专业性科目。专业科目的“难”与基础科目的“易”形成明显的梯度和层次性, 考试科目的合理搭配降低了考试难度, 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更多的学生在掌握基础科目知识的同时, 有精力和时间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的学习与探究之中并有所作为, 为大学的专业化学习与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 录取形式多元化, 不仅仅以分数“论英雄”

近年, 多名内地高考“状元”在面试环节被香港大学拒之门外, 港大给出的理由是不愿录取“书呆子”。这一现象虽然在目前各大高校的自主招生环节有所改善, 但高考录取中“分数至上”的总体取向并没有改变, 考分仍是高考录取当中不可撼动的唯一的评价标准。

“1+1”高考模式中增加面试和综合素质考察在高校录取中的比重, 使高校得以全面的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符合《纲要》中培养基础扎实、德才兼备、创新能力强、全面发展而又有个性的学生的要求, 也顺应了当前国际竞争中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高的潮流。

(三) 关爱“偏才”, 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通道

众所周知, 沈从文小学没毕业, 胡适却把他请到中国公学的讲台上;钱钟书报考清华大学, 数学仅得15分, 但因国文、英文成绩突出, 被破格录取;吴晗当年考试时语文和外语都是100分, 数学却是零分, 清华大学让他做了历史系插班生……我们认为, 为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开辟特殊通道也是高考公平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体现。

特殊人才在某一方面超常才能是有目共睹的, 高校通过破格录取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空间, 一定程度上是对目前教育模式的一种纠偏, 同时有利于高考公平性的全面实现。开辟特殊录取通道可以让更多在特定领域有超常才能的青少年没有后顾之忧, 充分发挥其智慧和才能, 在特殊的专业领域做出杰出的成绩, 最终成为杰出的人才。

(四) 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让素质教育真正落实, 让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 让每个人能够更好地按照自身的特长与兴趣从容地、自如地、有目的地、兴趣盎然地发展, 让每个人都能够最大限度地成长为创新人才。

我国的高考制度在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高考的改革是几代教育人崇高的职业诉求。在我国目前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稀缺, 总体工作流程有待规范和优化的现实环境中, 对高考的改革不能一蹴而就, 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大胆的提出设想和建议。我们认为当前的高考改革应当走出重“全”不重“专”的怪圈, 给学生创造更多自主钻研和多样化发展的空间, 让我们的人才选拔政策调整到能发挥人的潜能上来, 让我们的高等教育多出“大师”、“大家”, 让高考成为推动“中国梦”的高速公路。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10) [N].中国教育报, 2010-08-20.

[2]章建石.后高考时代看美国多元化招生[N].中国教育报, 2011-08-24.

[3]李龙.破格录取怪才、偏才也是一种公平[N].广州日报, 2009-06-30.

[4]田建荣, 贾锦钰.论高考改革与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衔接[J].教育科学研究, 2009 (3) .

上一篇:电子信息板块下一篇: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