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缺失

2024-07-03

媒体缺失(精选十篇)

媒体缺失 篇1

什么是宽容?《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为允许别人自由行动或判断;耐心而毫无偏见地容忍与自己的观点或公认的观点不一致的意见。②据此, 笔者将媒体的宽容度理解为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对被报道者的尊重和人文关怀的程度。

媒体宽容度缺失的原因分析

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的瞭望者, 媒体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使命, 致力于营造一个充满尊重、理解、宽容的和谐社会, 然而某些媒体的不够宽容似乎与其宗旨背道而驰, 究其原因如下:

媒体的利益为先。在走向市场化的今天, 媒体一方面要传播信息, 大量生产信息产品, 另一方面要将信息产品卖出去, 以获取利润, 维持媒体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传媒界因此使出了浑身解数以研究受众的喜好, 为其量身打造各种讯息。社会新闻为了吸引眼球, 充斥大量离奇、骇人听闻的报道, 事件、标题、图片等也极具刺激性, 以充分迎合受众的口味和猎奇心理。在这种利益观的驱使下, 媒体应有的宽容度渐失。

“杨丽娟事件”本来仅仅是一场有些疯狂的追星事件, 结果却成为众家报纸的头版头条, 媒体在关注杨丽娟事件的过程中, 似乎很少从有利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 很少考虑到她最需要的是心理引导, 媒体更在乎的是新闻的娱乐化所带来的点击率和发行量。

媒体价值导向的迷失。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引导者, 间接地推动着社会价值观的走向, 积极向上、公平正义、诚实守信、宽容关怀、和谐互助应该是媒体倡导的基本价值观。倘若媒体在舆论激辩的时候偏离了方向, 社会的价值观就很可能异化, 从根本上而言将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也不利于正确的价值观的承接。

“杨丽娟疯狂追星”事件最早出现在其家乡的《兰州晨报》上, 该报以《不见刘德华今生不嫁人》为题报道了杨丽娟疯狂爱慕刘德华12年的历程。《兰州晨报》不仅刊登系列追踪报道, 还以帮她“圆梦”的名义, 刊登杨父给刘德华的《请愿书》, 呼吁全国媒体关注。作为一家有地区影响力的报纸, “随着事件的升级, 不是靠事实来引导受众, 而是靠创造现实公众情绪来引导受众”③, 《兰州晨报》报道的意图很明显, 就是要向观众介绍一名狂热的追星家族, 并帮助实现他们的愿望。这实际上并无很大意义, 然而媒体却在这起报道中偏离了基本的道德观, 纵使要追星, 我们也要以正确而积极的方式进行,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明星身上的品质, 而不是他们表面的光环。媒体以鼓动的形式帮助杨丽娟追星, 实际上也显示了其报道的价值导向的肤浅。

媒体思维定式的牵绊。媒体的思维定式是指媒体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来报道新闻。如果媒体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对某一类被报道者不宽容, 受众也会渐渐认可和延伸这种不宽容, 如此一来, 媒体事实上暗中放大了对于被报道者的不宽容。

提高媒体宽容度的对策

既然当前媒体的宽容度不够, 在引导社会价值方面有偏失, 提高媒体的宽容度就迫在眉睫了。但是由于媒体的宽容度属于媒介伦理的范畴, 在新闻法尚未完善和运行的当下, 媒体宽容度的提高更加依赖于媒体的自律, 而非法制的约束和民众的监督。当然, 建构宽容度高的媒体, 不仅是媒体本身承担社会责任的需要, 也有利于建构媒体的公信力。

多从被报道者的角度考虑。在传播理论中, 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传播者与受众, 而传播者所报道的对象却经常被忽视, 在现实新闻报道中更是如此。媒体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新闻是否受受众的欢迎, 是否能给其带来经济效益。媒体拥有采访权和报道权, 这种权力往往会与民众的隐私权发生冲突。即便不是隐私, 很多个人信息, 作为普通大众的我们也并不希望媒体将它公之于众, 毕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十几亿双眼睛关注下的焦点。2010年2月, “犀利哥”在一周内红透了整个网络, 同时也被一些纸质、电视媒体大肆报道, 甚至一些国外的媒体也加入其中。然而, “犀利哥”在唯一一次面向公众时, 却流下了眼泪, 他对着镜头无奈地说:“我害怕。”不知媒体在将“犀利哥”推向公众时, 是否了解和关心“犀利哥”其实是一个乞丐, 是一个精神上有问题的人。媒体对这样的弱势群体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理解和关怀, 而不是让他莫名其妙地成为人们饭后的谈资、无聊时随意恶搞的对象, 否则媒体这种将自己和受众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的做法, 不能不说是一种自私和缺乏道德、宽容的表现。

注重边缘群体报道的平衡。媒体在艾滋病和同性恋等题材的报道中, 倾向于报道负面的新闻, 以至于很容易造成人们对这些边缘群体的偏见, 拉大社会本身已经存在的裂痕。平衡报道就是媒体在报道边缘群体的反常社会现象中, 不仅报道负面新闻, 也应该注意报道正面新闻或中性新闻, 将同性恋和艾滋病等报道纳入常规传播的范畴之中。例如可以通过栏目介绍医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向受众客观地报道这些群体的生存状态, 展现他们的生活原貌, 让受众更深入地了解其喜怒哀乐和呼声要求, 同时引导受众正确地看待这种社会现象。媒体的平衡报道, 将使这些边缘群体呼吸到更加宽容和自由的空气。

报道应凸显人文关怀。媒体要注重报道中的细节, 细节所展现出的点点滴滴的人文关怀, 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受众对于被报道者的宽容和谅解, 从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宽容度。从细节入手, 应该注意避免带有歧视性的言语, 避免将边缘化的群体与普通大众区别开来, 避免带有偏见性的同情等。要凸显人文关怀, 还应采用更多的报道角度。例如, 在一篇名为《坦然面对, 我会对孩子负责一辈子》的报道中写道:“上午11时许, 李丽被从产房中推出, 王华赶紧上前去给妻子掖了掖被角, 由于是艾滋产妇, 李丽和女儿要被送到另一栋楼感染病院隔离观察。当李丽被推出住院部大楼时, 王华特意将棉夹克脱下, 罩住妻子的头, 怕她被冷风吹着。安顿了李丽后, 他也没闲着, 又出门去给妻子买了秋衣秋裤。”这样的报道更形象地展示了艾滋病患者家庭温馨的一面, 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④

新闻记者要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在思想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新闻记者作为信息的把关人, 引导着舆论的导向, 在反常社会现象的报道中既要体现自己的责任、关怀意识, 还要时时刻刻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面对整个事件。在采访被报道者时, 切忌流露出自己的偏见, 尽量避免触及一些敏感话题, 不管被报道者是怎样的人、怎样的个性、目前处境及社会地位如何, 都应该尊重他, 给予他最大的宽容和理解。同时, 记者报道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受众释疑解惑, 把信息传达给受众, 因而报道的信息要真实, 不得有半点虚假。报道的选题应该是有利于受众的, 不管是知识的增长, 还是精神的陶冶, 都应该符合基本的道德准则。这样, 才有利于提高整个民族的道德素质,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之间才会少一些偏见和歧视, 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在一则专门采访同性恋的节目中, 主持人在节目结束时说了一句令人深思的话:“倘若我们整个社会的宽容度再大一点, 也许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如此困难。”媒体在整个社会宽容度的提高上是方向盘, 要提高整个社会的宽容度, 提高媒体的宽容度是必要的一步, 否则一切都将背道而驰。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整体宽容度在逐渐提高, 但是对于一些社会反常现象, 媒体在报道时常常依据传统的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将其归入异类, 显现出媒体宽容度的缺失。作为舆论的引导者, 媒体宽容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受众对于这类事件的看法和态度。本文重点分析当前媒体宽容度缺失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以呼吁媒体能够更加宽容, 从而提高社会的整体宽容度。

关键词:新闻媒体,宽容度,社会反常现象

注释

1 张艳妮:《从杨丽娟事件看媒介竞争背景下新闻伦理的困境》, 《东南传播》, 2007 (6) 。

2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6889.htm

3 龙璐:《从“华南虎照”看舆论引导的媒介表现》, 《新闻窗》, 2008 (4) 。

媒体缺失 篇2

“天清江月白,心静海鸥知。”现实中,这样的环境和心境,却几乎是许多科研人员的奢望。他们或忙于赶活动,或急于评奖项,或苦于跑会场,外加繁杂的社会活动,搅扰着他们的科研工作。袁隆平说,为躲避各类邀请、剪彩等活动,他不得不“躲起来做点事”。有调查发现,因科研以外的事情太多,一些科学家从“专职科学家”变为了“社会活动家”。这就难怪,前不久中国工程院分别致信新当选院士和院士所在单位,劝勉院士“要严格地要求自己,不宜过多社会兼职,不能尽责的职务不要兼任”,劝勉院士所在单位“应发挥他们的专业特长,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

院士不是“万事通”,科研人员不是“万金油”,不可能抹到哪儿都好使。科研的规律决定了,应该让科研人员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刀刃”上。人的精力有限,给长于研究的科研人员安排各种社会活动,看似是关爱,实则是伤害。帮他们跳出文山会海、沉浸浩瀚书海,他们自会释放最大潜能。由是观之,做好科研管理的“减法”,就是在做促进科研发展的“加法”。

减负的同时也要减压。论文是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和载体,最厌无病呻吟,最忌无中生有,最怕弄虚作假。去年,国外多家学术机构撤回中国学者论文,原因多数是内容造假。国内也屡有论文抄袭问题发生。频频的学术不端行为,个人诚信缺失是主因,僵化的学术评价标准同样要负责任。一些单位出台申请课题、评职称、报奖项的论文“硬杠杠”,甚至出台“没有论文一票否决”的土政策,让年轻科研人员倍感“压力山大”。不减压、减负,科研如何回归本质?

“罗马城不是一日建成的。”快出科研成果的愿望固然美好,但循序渐进,日积月累,才符合成才成功的客观规律。科研成果不是“速成品”,拔苗助长、急于求成有百害无一利。特别是那些基础科研项目,更需要经年的“墩苗”。安德鲁·怀尔斯29岁就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后,33岁时放弃所有与证明费马大定理无关的工作,耗时近十年时间论证了困扰人类300多年的世界级数学难题费马大定理。搞科研,既需要决心和信心,更要有恒心和耐心,那些看似“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成果,其实是经历了“踏破铁鞋”的沉潜之力和积淀之功。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越是成就斐然的科学家,越是深谙“宁静致远”的奥秘,越是懂得“任他尘世多喧嚣,静我凡心立功名”。因此,支持科研工作,少些打扰就是最好的关心,少些不必要的指导就是最大的重视。帮助科研人员“扫事境之尘氛,忘心境之芥蒂”,就是为科研发展做“加法”。李秦卫

★ 酒业营销总监岗位职责

★ 银行信用卡营销问题研究

★ 关于应届生面试谈职业规划的问题

★ 兽药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酒业销售员工工作总结

★ 酒业公司开业贺词

★ 工程问题

★ 整改问题

★ 论文答辩问题

媒体缺失 篇3

关键词:多媒体;课堂;生成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454(2008)22-0030-03

一、多媒体课堂中生成性教学缺失的主要表现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过分追求预设而变成一种线性的、僵化的流程,学生的学习主体性遭遇漠视,教师的创造性受到限制,课堂教学是封闭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丧失了互动所特有的不确定性和开放性。相对于“预成性教学”的静态预设和被动接受来说,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师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教学活动,以促进学生更有效地学习课程的教学形态。它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也不是无目的、随意、自发的活动,而是一个动态的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过程。

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绘图、板书、画表的时间,但事实上,大部分多媒体教学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形式,而仅仅是将“人灌”演变为“人灌+电灌”而已。在多媒体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种现象:整节课自始至终教师一直都是坐在多媒体控制台前,教师的眼睛紧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操控着鼠标或键盘按键,按照自己预先设定的教学顺序播放课件及授课,极少观察学生的反应。即使有简单的师生互动,也往往表现为基于多媒体的“师生问答”,基本上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完全主导、控制着整个课堂,学生质疑的空间被挤占了,更多的是被动接受知识。并且参与的只是极少数学生,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进入质疑状态,或疑而不发。这种基于多媒体的“教师独白”的课堂,从头到尾都是教师“牵”着学生,力图使学生跟着自己的思路走,一部分学生努力跟随教师呈现的信息,一部分学生因跟不上而游离于课堂之外。多媒体使课堂教学变成了以教案为剧本的行动,“上课成了完成教案的过程,课堂成了教案剧,教师是主角,学习好的学生是配角,大多数学生是群众演员和观众”,[1] 原本充满活力的教学过程被人为地变成了知识的单向传授过程,形成了教师机械地讲、学生被动地听的局面,缺乏生成的、高度结构化和“灌输式”的教学令人窒息。

二、原因分析

1.教师方面

我们不得不承认,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师教学基本功水平的下降,应急能力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主要有如下表现:其一,课堂上一旦电脑出现异常,教师便无法继续正常的教学;其二,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授课,完全放弃了直观的形态教学模具、板书,使得课堂教学缺少新意;其三,由于使用课件授课,有些教师课前不再注重教学内容的演练,导致课堂上出现教学错误;第四、课堂口头表达能力下降,教师多是对着多媒体课件照本宣科,充当解说员的角色,语言表达缺乏艺术性。[2]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偏离预设的问题,教师担心一发而不可收拾,回不到预设的轨道,会影响整个教学过程。因此,大多数教师总是希望教学按照自己预设的方案进行,不想节外生枝。特别是公开课,教师更加不敢越雷池半步,一旦碰到了生成性问题,不是置之不理就是轻描淡写地应付了事,千方百计地避开,然后急急忙忙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教学设计中来。有些教师则担心把提出问题的权利还给学生,学生不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果学生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者提出的问题漫无边际,岂不是浪费课堂教学的时间!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回答不了,于是有的教师怕丢面子,也不敢放开让学生提出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课堂缺乏生成性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2.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缺乏质疑的意识和能力。在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学生普遍认为书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教师所讲的都是对的,在长期接受式教学的影响下,大多数学生缺乏向书本挑战、向教师质疑的意识和能力,没有胆量也没有能力向教师提出自己的见解。

其次,学生提出问题的训练少,大多数不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中国人含蓄为美、平和内向的集体文化人格以及长期被动的学习,使得学生养成普遍羞于张口、怯于提问的性格,结果造成他们学习求援行为的稀少。在课堂上,教师只是按照自己预设的顺序进行教学,极少考虑到要如何为学生创造提问的条件和情境,培养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巨大的考试压力下,学生所有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以接受为主,导致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低下。这也是导致教学中缺乏生成性的原因之一。

3.课件方面

虽然多媒体课件有“突破传统媒体的‘线性限制,能以交互性、非线性的方式把信息生动形象地呈现给学生”的优势,但从实际来看,情况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第一,大多数课件只是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复制,甚至还不如教材内容完整。教师在课堂上只是照本宣科,不顾学生的感受而机械地授课,机械化地呈现教学内容,缺乏必要的情感交流,也几乎没有任何的肢体语言和表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着“会议报告”的呆板形式。

第二,有些课件虽然较好地提炼和总结了教材内容,但是没能很好地运用多媒体软件的多种效果来恰如其分地表现所要讲授的内容,课件内容的呈现仍以线性结构为主,多媒体课件的超文本功能、交互功能等优势得不到充分体现。

总体看来,大多数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都是将整个教学环节,甚至课堂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及答案事先设计在课件上。面对这样制作“详细”课件的方式,学生只要仔细观看演示就能明白教师的意图并得出单一的结论,人为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要求,致使学生在课堂上不动脑筋或少动脑筋,思维力度不够,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只是使得原本应该是动态的教学过程被“电子化”了而已。

然而,我们知道,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任何优秀的教师都无法完全预测到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于是,为了防止课堂中出现“意外”,上课时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既定的流程上来,围绕着课件操作、演示、讲解、灌输,使教学程序化。新的技术仍陷在传统教学的旧框架中,失去了在教学中运用技术原有的意义。

三、对策探讨

要改变多媒体教学的这种现状,将沉闷的“电灌”课堂变为生动活泼的生成性课堂,需要教师跟学生双方的共同努力,而其中教师的引导尤为重要。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要求教师具备生成性教学理念之外,还要求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有的放矢地驾驭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机、充满活力。

1.要做好充分“预设”

“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教师在课前不仅要备课,而且要备好课,不仅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以生成为导向,要事先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准备的深浅度和弹性度,预先估计他们有可能会在哪个环节置疑问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出时间与空间,提高预设的针对性、开放性、可变性,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设条件。同时有意识地改变过去固定的课件设计套路,制作出开放型的课件,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做出不同的反应。再借助各种媒体刻意制造出来的轻松互动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营造一个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空间,为课堂的动态生成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在教学《数字与编码》时, 教师播放一个动画课件,课件中生动地呈现了这样的一个情境:上课铃响了,在教室门口教师发给学生一人一个座位编号,要求学生对号入座,而提供给学生的座位号存在重复号、无位号等问题,结果教室中出现一片混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混乱的原因,使学生强烈地感受生活中需要掌握数字编码的相关知识,由于预设抓住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新知识的生成和学习自然而然就应运而生了。[3]

2.要大胆诱导“生成”

只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残缺的课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效的“生成”往往可通过教师精心设置的问题,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不平衡状态,[4]诱发学生进行思考,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题。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提问才能有效地诱导学生进行思考。

我们知道,课堂上教师问学生答,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一种现象的存在:教师的提问浅显直白,无思考价值,学生不费脑筋就能回答。这样一问一答的教学,难道不是教师在浪费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吗?这种“一问一答”的方式、不用经过缜密思考的问答过程,仅仅是单向灌输知识的又一主要表现而已。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技巧。

首先,提出的问题应符合学科的本质要求。比如语文课,最主要的是通过对教材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例如课文《穷人》,是写一位穷苦的渔妇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抱养了两个失去母亲的孩子的故事,有的教师提出“抱”正确还是“不抱”正确的问题,让学生展开争论。有的学生主张“抱”,理由是“抱”表现了渔妇的爱心和人性;有的学生主张“不抱”,理由是渔妇和渔夫养活自己五个孩子已经困难了,如果再抱那两个孤儿,就可能活不成了。学生争论达半个小时之久,看起来课堂很活跃,但是仔细想想,学生通过这样长时间的争论,究竟有何收获?让学生学习课文的目的是学会分析文章和写文章,当然不可避免有情感教育的渗透。但如果教师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当成语文课的重点,就是违背了语文课的本质要求。

其次,提出的问题要具有挑战性,要避免过于简单。如小学语文中的一篇课文《蜜蜂引路》,第一段是“一九二二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经常派人请养蜂人来谈天”。有一位教师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列宁住在什么地方?”学生不假思索、异口同声地回答:“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而另一位教师就不同了,他先播放这部分内容的的示范朗读录音,同时结合课件呈现相关的图片及文字内容。接着教师问:“同学们,这一段写了什么?”这一问,学生不能不假思索就回答了。经过一番思考,有的学生说:“写了时间。”有的回答:“写了地点。”还有人说:“写了人物。”通过对教师提出的这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感知了记叙文的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

再次,要问在要害处。部分教师无法突破预设的樊笼,缺乏对交流中生成性目标的把握,一心想让学生尽快进入教师精心为他们设计的单行“绿色通道”,并按此设计忠实地加以实施,因而提出的问题缺乏针对性。为了避免这种虚假的生成,一是要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设问,让学生弄懂这个问题;二是在饱含丰富智力因素与思想教育因素的知识点处设问;三是在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处设问,启发学生正确把握分析问题的方向,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3.要合理利用“生成”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每节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从关注预设的教案,走向关注生成的课堂。”课堂的不可测因素很多,预设实施中总会遇到意外:或者预设超越学生知识基础,学生力不从心;或者预设未曾顾及学生认知特点,学生不感兴趣;或者预设滞后学生实际水平;或者有些人因某种原因而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这是很正常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发现这些意外,如何处理、利用这种“意外资源”,这都将对教学产生重大的影响。

首先,要捕捉“生成”。这一点可从关注学生入手。多媒体课堂中教师更多地是关注课件的演示,对学生关注往往不够,有些学生上了几年的课,跟教师说过的话却是寥寥可数。师生之间交流的缺乏使很多潜在的生成性资源白白流失。当学生表现反常时,当学生欲言又止时,当学生的观点发生冲突时,往往就是生成性资源呼之欲出的时刻,教师要善于捕捉这些关键的时刻,引导教学在动态生成的轨道上有效发展。[5]

其次,要选择“生成”。生成性教学往往比预设多出很多意外情况和问题,学生的回答和反应常常会跳出教师课前预设的框架,给教师以毫无准备的突然“袭击”。由于生成性事件具有不可预见性及即时性的特点,所以不是所有的生成性问题都能一视同仁,教师要合理选择,使教学中新生成的问题围绕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课堂中生成性问题一般包括“与教学相关的”及“与教学无关甚至干扰教学的”两大类。对于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而对于价值不大或没有价值的问题,在不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下,可以点到即止或暂时搁置,[6]避免负面“生成”。

4.让“生成”回归“预设”

这里有两种情况,一是当生成偏离预设时,二是当“生成”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

首先,当生成偏离预设时,教师必须有效而巧妙的把生成引到不偏离整体教学目标的路线上来。如果这些偏离是由于教师的原因而造成的,教师应巧妙地转换话锋,使教学回到主题上来;如果这些偏离是学生造成的,教师应注意在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等的前提下将教学“扭转”回预设的轨道。

其次,当“生成”到达一定的程度之后。这个时候,教师要准确把握好“生成”的度,不能一味放任下去,应通过恰当的途径,比如答应学生课下解释,或说明后面什么时候探讨,或鼓励学生课后自己去寻找答案等,将教学挽回预设的方案,该“放手”时必须要放得开,该“回归”时一定要回得来。当然,这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不懈地追求。

“预设”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章可循,“生成”使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必因为担心学生的思维无法控制没法完成教学任务,而把课堂设计得环环相扣,井然有序,让学生坐在固定的车厢,按照教师指定的轨道永往直前,“一帆风顺”地直达目的地;也不能为了避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而一味提倡“自然生成”,课前不进行充分预设,不认真备课和写教案。真正的生成性课堂只有在充分预设的前提下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

[2]孙先明,付艳锋.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6(9).

[3]杨洪.构建生成性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DB/OL].http://www.cqxinya.net/jgky/UploadFiles_2007/200710/ 20071008091529467.doc

[4]姚雪梅.设疑让数学蒙上神秘色彩——浅谈如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J].网络科技时代,2007.

[5]周爱荣.爱,让课堂活跃起来——生成性教学浅谈[J].消费导刊,2008(1).

新媒体使用者媒介素养缺失探析 篇4

互联网出现并广泛运用之后, 不但搅动了大众传媒的格局, 而且传播方式也发生了革命性变化。由于互联网、手机、博客、微博等各种新媒体横空出世, 并跃居当下传媒格局中显眼地位, 悄然间人们发现自己身处一个多重复合的新传播时代———有学者称之为“Web2.0时代”:一个媒体重心从组织转向个人媒体的时代, 一个“用户中心论”或者是“去中心化”的时代。[1]

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中, 新媒体为原来只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受众添加了更多权重, 使之在传播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原本只有专业的传媒组织才可拥有的信息采集、处理、制作与发布的权力, 现今的新媒体使用者也可拥有。这意味着, 新媒体使用者虽然不可能具有大众传媒专业人士的素养与技术, 但是否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 对媒介的认知与使用能力如何, 必然从根本上影响其信息传播行为及效果。如何强化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 使之正确认知、理解并使用媒体, 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一、“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

新媒体无疑成为当今大众传播媒体的新宠。然而, 源于传播技术创新发展的新媒体, 绝不仅仅只是传媒技术上的升级换代, 不仅仅是对长久以来传统的单向式传播方式的颠覆, 使线性传播变成去中心的多重多点式复合传播, 更重要的是对“人—媒体”关系的革命性改变, 赋予人本身更为复杂多重的身份。在当下的传播语境下, 新媒体使用者既是信息的接收者, 也是信息的上传发布者。信息的制造与上传发布本是门槛高、专业性强、监管严格的组织行为, 如今已摇身变为个人事务。新媒体使用者俨然享有传统媒体中专业人士才可拥有的话语权, “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社会的亮眼景像。

当今新媒体尽管形态各异, 功能各有侧重, 但都具有以下鲜明特征:一、政策、经济或法律方面的准入门槛低, 并无专门设限;二、信息制作、上传、发布等方面技术几乎是人性化的一键式操作, 使用相当简便, 平民百姓皆可使用, 快捷传输各种信息, 恣意表达自己的观点;三、使用者身份隐匿, 给了他们在现实社会中所没有的极大自由, 在虚拟空间内几乎不受任何约束。强大的互联网络交互性、迅捷的传播速度, 使得信息传播从采集、处理、上传到反馈, 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完成……在Web2.0时代,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三种传播类型呈现出融合趋势和一体多功能的态势。这在互联网中表现最为突出。由于媒介的融合, 新媒体的信息具有高速、高质、超量、多样化、范围广的特征。信息的传播者与受众的身份将不再有明显的差别, 每个人都可能既是信息的制造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 同时又充当信息接受者的身份。”[2]简而言之, 新媒体其实就是人们自主创立、自主使用的媒体, 亦称为“自媒体”。新媒体把传统媒体的新闻信息采集、处理、制作、发布等多个环节、多个运作平台融为一体, 且在很短时间内由使用者一人独立完成, 记者、编辑与总编的角色集于使用者个人一身。

新媒体使用者藉助新技术, 在信息传播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侧目的神奇事件, 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既为公众提供海量信息, 也对社会进行全方位的舆论监督, 成为新的社会“瞭望者”, 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手机又被称作“带着体温的媒体”, 具有私密、随身的特点, 其交流对象大多为亲朋好友、同事同学等, 人际交往的这种亲密性影响其态度、意见。遇到重大问题和事件特别是具有“接近性”的事件或问题会随时互相告知、提醒, 从而形成特定的舆论圈、舆论场。如日本核污染事件发生后, 我们国内有人通过手机转发所谓来自BBC的报道, 一时引发社会的不安以及直接诱发了在多个城市出现的“抢购盐潮”。但随着手机、微博转发辟谣信息, 谣言迅速终止。“抢购盐潮”的快速兴起与消失, 让我们充分领略了手机与微博等新媒体的强大能量。

综观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关注度高的事件, 大都发端于新媒体。新媒体使用者依托网络强大的功能如“人肉搜索”等, 不时发起针对某一议题或突发事件的共同行动, 在体现社会成员彼此关爱与人间真情的同时, 更多时候则是对社会无良现象、损害公共利益行为以及官员腐败问题的揭露与抨击, 而且往往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人的监督, 网友接力搜寻各类确凿证据进行“精确打击”。近年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 如“华南虎事件”、“林嘉祥猥亵女童事件”、“周久耕事件”等, “史上最牛的官员语录”、“邓玉娇案”、“封口费”事件、公务员“出国考察门”等, 都显示了新媒体使用者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强大力量, 有人称之为浩瀚壮阔、排山倒海的“网民互动战争”。

二、对媒介属性缺乏应有认识

新媒体功能再强大, 毕竟只是一种“器物”, 其使用者对这一“器物”本身的认知几许, 使用的技能如何, 也就是媒介素养高低最终决定着新媒体在社会上的影响作用是正面还是反面。新媒体使用者是个庞大的群体, 文化素质参差不齐, 法制观念与道德意识强弱不同, 对媒体认知水平与使用能力千差万别, 媒体素养总体上极为欠缺, 这都导致不负责任的言论、未经核实的信息常常大行其道。尤其在重大事件面前, 一些新媒体使用者对所使用“器物”的媒介属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在虚拟世界中未能抑制自身的非理性行为, 对各种信息缺少应有的辨别能力, 对无良信息的传播常常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以讹传讹、揭人隐私、造谣中伤、人身攻击、随意恶搞等网络不良行为, 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利, 影响整体舆论环境的和谐健康, 冲蚀了新媒体的公信力, 从长远上看, 不利于新媒体的成长与发展, 也不利于社会的有效建构。

(一) 新媒体使用者的诚信问题引人关注

去年底, 新浪微博上关于金庸先生去世的谣言一时被热炒, 消息始自某周刊微博, 后在各大微博、校内网等多个网络互动平台疯传。虽然该消息很快就被多方证实是假消息, 可是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诚信问题再次引发关注。金庸去世假消息的消除显示出微博具有一定的自我纠错能力, 但并不是所有谣言都能够被纠正, 仍然充斥于微博等新媒体上。大量虚假信息的存在以及一部分不明真相网民的无意识传播行为, 成为新媒体——这一社会化媒体的隐患。

(二) 新媒体使用者在伸张正义的同时逾越法律和道德的边界

如网民通过“人肉搜索”伸张正义, 搜错人而给无辜普通人的工作生活带来困扰;在搜寻目标、寻找真相的同时, 有意无意暴露了“目标人”的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成员等个人隐私;没有任何授权就轻易发出“网络通缉令”, 甚至有人借机对“目标人”进行威胁恐吓等, 都让人们认识到“人肉搜索”等所谓的正义行为其实已超过合理的范围, 容易形成暴力漩涡。

涉及到个体利益的不良网络舆论导向对当事人会造成致命的、不可挽回的伤害。如果“媒体事件”是被制造的虚假事件, 那就会使当事人成为受害者, 而被毁掉的名誉是再难以恢复如初的。如2007年“史上最毒后妈”成为一个社会反响极大的网络事件, 让人们记忆犹新。该事件发生后, 由网友“集体迷失”般的口诛笔伐、道德征讨, 到确定为假新闻后的尘埃落定、鸦雀无声, 给当事人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

(三) 新媒体使用者不负责任地滥用“公共空间”引起公愤

新媒体使用者在信息传递和交流方面具有很大的自由空间, 但是新媒体作为社会性“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着公共领域的建设、现代意识的培育等社会重任, 就此而言, 新媒体的价值观念、社会规范、责任和义务等都和传统媒体没有本质的不同, 同样需要使用者保持自由和责任的平衡。但不少新媒体使用者对此缺乏正确的认知, 存在着滥用“公共空间”的现象, 如网络“水军”从赢利目的出发, 制造虚假信息;一些普通的新媒体使用者, 由于对新媒体的媒介特性不了解, 制造不良信息, 滥用了“公共空间”;有的新媒体使用者利用新媒体来渲泻个人的心理压力和不满, 而情绪性舆论容易引起“围观”和传播, 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如2011年2月, 汕头市中医院内三科李医生, 她因为在微博上发布极为不当的言论, 被网友称为“冷血医生”, 她也因此付之沉重代价;还有网民在网上发表偏激言论, 甚至进行谩骂和人身攻击, 还有人自拍裸照或把恶搞影剧画面上传到公共网站……这些新媒体使用者都将媒体的“公共空间”等同于自家后院而随意使用, 实际上是对媒体资源的滥用与浪费。

(四) 新媒体使用者带有随意性的言论有时会形成左右事件走向的巨大能量

2009年5月的“杭州飙车撞死人事件”, 迅速被新媒体定性为“富家子弟飙车撞死人”, 使这一恶性交通肇事事件进入了贫富对立的视野, 从而趋向形成公众事件。类似例子说明网络民意的随意性与无组织性。面对公共事件, 在网络舆论的骚动中, 新媒体使用者一条不负责任的、带有倾向性的、有意凸现某一利益诉求的信息, 就能左右一个意见群体的情绪, 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由新媒体引发的这些非理性现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如相关法律的不健全与新媒体监管方面的疏漏等, 而从根本上讲, 跟新媒体使用者自身的素养有莫大的关系。

三、媒体使用者应有的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出现之前的很长时间内,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在传播中掌控话语权, 受众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被动接收信息, 有否具备相应的媒介素养对信息传播并无多大的影响。在当今信息时代, 随着新媒体的崛起, 理论意义上的“全民记者 (编辑) ”时代已呈现在世人面前。新媒体使用者具备应有的媒介素养, 使之能够正确认知媒介、使用媒介, 使之能够在复杂的舆论环境中趋利避害, 最大程度上减少舆论传播中的“噪声”, 形成和谐的舆论环境, 无疑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美国媒介素养研究中心这样定义:“媒介素养是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能力和制作能力, 以及思辩的反应能力。”[3]

简而言之, 媒介素养就是人们认知媒介、理解媒介、评判媒介和运用媒介的基本知识与能力技巧。提高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 旨在培养人们认识媒体的本质属性及基本知识, 了解媒介信息采集制作与发布的程序及媒介运作的流程, 理解媒介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相关性, 知悉信息传播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等等。

增强媒体使用者媒介素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可通过学校、社会机构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更多时候还是需要媒介使用者自觉学习而获得。不管通过哪种方式, 都应着重把握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 全面理性地认识媒体

新媒体使用者对于媒介的理性认识, 包括了正确地、建设性地了解、认识、辨别、接受、利用大众传媒资源和功能的能力。这是提高媒体使用者媒介素养的重点。媒体使用者要深入理解大众传媒的重要社会功能:如对社会的瞭望和监察;对社会的协调和沟通;对知识和文化的传承;大众娱乐;商业广告信息的传播等。媒介使用者要自觉接受媒介所提供的积极信息及科学知识, 增强对媒介信息的鉴别能力、免疫能力和批评能力。识别落后的、虚假的、消极的媒介信息, 并能自觉地对那些不良信息进行抵制和批判。养成良好的思辨媒介资讯的习惯, 而非囫囵吞枣式地接受媒介发布的所有信息, 这是提高媒体使用者媒介素养的关键, 也是至为重要的目的。

(二) 强化规则意识并培养正确使用媒介的能力

媒介始终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 要使媒体使用者科学合理地利用媒介习得知识、发展自我、服务社会, 远离和抵制滥用媒体的行为。所以, 我们既要重视媒介的教育和文化引导的功能, 使媒介真正成为文化娱乐育人的阵地, 理想道德塑造人的阵地, 又要坚决抵制淫秽、色情、迷信、虚假等有害信息, 抵制与民族优秀文化和道德规范相违背的信息内容。

遵守法律法规, 在信息传播中不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 处理好信息传播与公众利益特别是公民合法隐私权之间的关系, 不可随意越界。

坚持信息传播的真实性原则, 为信息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负责, 不信谣、不传谣, 不以讹传讹, 也不能因为提供片面事实而产生偏见, 激化社会矛盾与冲突。

提升媒体素养与专业能力, 注意信息来源的可靠与正当, 善于分辨各种信息, 不传播那些有悖社会良知的信息, 不对那些不确定的信息发表过激的言论。

依法依规, 有理有据, 监督守望社会, 对各种损害公共利益、侵害社会与公民的无良行为, 敢于揭露抨击;注重反映公民的正当诉求, 监督社会上不文明、非理性的行为, 以保护公共利益、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

(三) 接受社会对媒体的监督

新媒体是现实社会体系的成员, 当然不能超越社会应有的规范, 理应接受社会各方的监督。对一个有责任感的媒体使用者来说, 要在自我约束的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严加约束媒体自身的行为, 不参与有损他人利益的活动。对新媒体使用者来说, 应加强自身的道德素养与法律意识, 以一个现代文明的公民身份把新媒体作为展现自己智慧与思想的舞台, 而非渲泄不健康情绪或是传播虚假信息与不良观点的渠道。

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动人景象, 让人们看到了媒体使用者这一庞大群体的惊人力量。如何增强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 不能靠一人一己之力, 而应引起全社会的重视, 并成为社会应有的共识与行动。如果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随着新媒体发展而不断提升, 则不仅能够更好发挥新媒体的优势及在舆论引导中的作用, 而且将在较大程度上强化民众的科学意识, 增强民主素养, 这是促进现代社会和谐发展的必备基础。

摘要:近年来各种新媒体横空出世, “一人一媒体”成为现实。新媒体使用者在传播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但对新媒体的媒介属性缺乏应有的认识, 引发了种种非理性现象。如何强化新媒体使用者的媒介素养, 使之正确认知、理解并使用媒体, 已成为无可回避的重要议题。

关键词:媒介素养,新媒体使用者,新媒体

参考文献

[1]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1]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7.

[2]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9.[2]杨继红.新媒体生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9.

多媒体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的缺失 篇5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缺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及应用,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生动活泼,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同时,多媒体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合理利用,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是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同样也存在着一些缺失。

一、过分应用多媒体忽视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有针对教学的课件、光盘非常多,特别是网上资源丰富多彩,但真正能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优秀课件还不多,也不够系统,更不用说精品了。虽然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播放课件可以产生丰富的视听效果,以此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有些制作的数学课件,教学版面复杂,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乐。这些课件大部分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学生在看到这些有趣的图片的同时,无法专心学习,却在下面津津有味地议论这些动画,冲淡了他们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

例如,我曾观摩某教师一年级的《5以内的加法》课堂的场景:屏幕上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花朵,还有蜜蜂、蝴蝶,俨然一幅鸟语花香的景象,画面鲜艳夺目,还配有悦耳的音乐,这时3只小鸟飞了过来,又来了2只小鸟。教师在教学中,本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3加2”的概念上,让学生去理解3加2的含义。但学生却陶醉在优美的图画中,没有真正理解加法的意义。像这样教师为了使一年级学生产生兴趣,过多地插入一些与教学不相关的动画、图片及音乐,这种只求装饰不求效果的课件,结果导致学生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教学中来,对于教学内容的深层次内涵反而理解不深,影响了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掌握。

二、过多应用多媒体忽视知识容量

小学数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的确可以提高一定的教学效果,所以有些教师把多媒体说成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万能钥匙,过多地追求和利用多媒体。

很多教师又觉得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能使教学节奏加快,因为知识容量增多。因此教师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对密度的要求没有一个很好的预设,未考虑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甚至一节课完成过去两节或三节课才能上完的内容。表面上看课堂容量大,将小学数学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实际上则出现了教师一点到底,学生眼花缭乱,教学过程及答案点点水花的现象,不利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高。过多的知识点以及多媒体图片播放较板书速度快,使学生应接不暇,学生难以深入思考。这样,学生不仅无法把教学内容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课堂教学更不能由传递知识向培养能力转变。小学数学抽象的东西多,更需要小学生有时间去领悟思考,概念的东西只有学生真正理解才会更加牢固。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知识点一闪而过,小学生的思维能力难以提高。

三、过多应用多媒体忽视板书设计

有人认为应用多媒体教学才能体现适应社会潮流的发展,因此可以告别传统的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其实不然,板书仍应是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许多优秀的板书设计都强调知识发生形成的详细过程,对整个过程有一个完整科学的展示,更易让学生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例如,我在制作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课件时,就一味地想去体现课件的优点,而忽视了学生的思维以及教学的效果。我将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直接用课件展示出来,用鼠标一点到底,忽视了学生的整个思维过程。因此也导致新授部分过快,出现了鼠标点点就过的形式。学生对计算过程并不了解。像这样的计算教学还是应该多用板书,有助于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因此,多媒体教学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它。教学中该板书时仍需板书,我们要摆正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才能有效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并服务于我们的教学。

四、过分依赖多媒体忽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教师课堂教学时,是自身角色的一个融入过程。片面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系统性,使每一个细节都有详尽的与画面相配套的解说和分析,整节课只要点点鼠标,讲几句串词就算了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这一角色在讲台上用鼠标、遥控器专门控制课件的展示,那整堂课跟放电影有什么区别呢?利用多媒体的同时却忽视了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样的课堂,教师俨然成了机器的操作员和画面的讲解员;这样的教学,教师失去了形象的体态语言、丰富的面部表情,也失去了与学生的互动过程。

例如,我曾观摩一位教师教学《7的乘法口訣》,这位教师制作课件的技术很高,因此将课件做得十分精美,有帆船、喷泉、珍珠、河蚌等,可以说不管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但在教学时她就按着课件的一步步呈现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给听课教师感受的确是她在展示她一张张优美的课件,而没有与学生的互动,也没有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学生也只是在欣赏着优美的课件。无疑这样的课是没有情感,更别说学生的思维了。

因此,在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广泛应用的今天,我们该停下脚步,仔细斟酌,慎重思考而后行,不能盲目地跟风,盲目地追从,应该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用合理的教育手段,配上合适的多媒体技术应用,才能完善自己的课堂,才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

参考文献:

[1]王晓禾.小学数学课堂中多媒体的应用[J].学周刊,2012(35).

[2]孙欣.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堂中多媒体手段的运用[J].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论坛,2006(2).

对媒体人媒介素养缺失的原因分析 篇6

(一) 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是指新闻媒体在报道司法案件时, 超越司法程序, 抢先对涉案人员作出定性、定罪、定刑以及胜诉或败诉等结论, 造成破坏司法原则后果的情况。[1]

在我国, 不管是公共危机事件还是个人司法事件, 新闻媒体都存在部分的媒介审判现象。公共危机事件方面, 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事件频频发生。个人司法案件方面, 近几年有邓玉娇事件、药家鑫事件, 但最典型的则是2013年上半年的“李某某”涉案事件, 犯案人员大部分为未成年人, 未成年保护法早有规定, 对未成年犯罪案件, 新闻媒体、网络等是不得披露其资料的。然而正是媒体人对这起案件的过度报道, 使得“媒介审判”大行其道。

(二) 非理性发声

2013年12月2日上午, 一幅“大妈讹老外”的图片引起大量网民关注。图片中一位骑摩托车的外国青年与一位倒在地上的中年女性拉扯。[2]在这之前, 由于媒体上曾有不少类似“老人当街摔倒后反讹扶助者”的报道出现, 不少网民便理所当然地谴责这位“碰瓷”的“大妈”。但是第二天, 警方的调查结果显示, 确实是这位外国人撞到了这位中年女性, 并且外国青年还是无证驾驶。

在这起案件中, 笔者认为, 产生这种误会的原因就在于人们所谓经验的常识错误。“常识”并不是事实, 它是基于过去经验事实的推断, 它帮助我们迅速做出认知,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知识的局限性, 不要过度推断, 随时思考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解释, 切勿走向主观先行的非理性发声的极端。[3]由此可知, 该经验常识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小觑的。如果媒体人自身对发生的事件都没有保持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 没有摸清来龙去脉便盲目地“鞭笞”。那么最后, 公众对媒体人的信任度下降, 损失最大的还是媒体本身。

(三) 监守自盗

2013年下半年, 陈永洲作为一位媒体记者以“陈姓市场人士”、“堂吉诃德陈”化名先后发布了多条陷害中联重科相关的文章及内容的劣行暴露在广大群众面前。

这件事让整个新闻界蒙羞、尴尬和担忧。这正说明, 媒体的公信力、媒体人的职业操守是这个行业的基石, 没有这块基石, 媒体没有前途。[4]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在日益激烈竞争的媒体时代, 媒体公信力是媒体行业站住脚的核心。而真实就是媒体公信力的基础。没有真实, 怎么保证报道的可信性?这就要求媒体工作人员恪尽职守, 拒绝所有的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以及低俗报道等。这是媒体人职业道德不能越过的底线。

二、新闻生产质量下降的原因

通过以上阐述, 笔者认为导致媒体人把关不严以及新闻生产质量不能得到保证的主要原因有:

(一) 利益化市场

由于注意力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故为了迎合注意力, 争取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有些媒体经常会发布一些不实、夸张的信息。再加上受众猎奇性本能, 对“特色”标题过多追捧。然而, 最不能忽视的是同行的竞争压力。在摸索阶段, 为了自身的利益, 常常忘记了媒体工作者本身的职责, 开启烂俗竞争。

(二) 记者缺乏监管

我们提到的媒体人的媒介素养, 归根结底, 其实就是记者的专业能力与意志。意志的监管来源于自律和他律, “姚贝娜去世”事件便是媒体自律他律缺失的一个典型案例。[5]他律包括法律和媒体产业, 中国目前还没有出台明确的新闻法, 关于新闻各个方面的法律条文散落在宪法与其他法律中。只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缓慢, 新闻法制缺失, 执法也不严, 新闻媒体行业漏洞多而杂, 从而缺乏监管。

(三) 舆论领袖助推

舆论领袖又称意见领袖, 他们作为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介和过滤环节, 是某一个领域的佼佼者, 在人际传播网络中, 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观点或建议。

如今的微博大V运用其影响力对谣言、炒作类信息进行助推, 各路雇佣网络水军的大力跟帖, 将虚假、炒作推到头条。

(四) 受众水平

笔者认为, 受众是媒体信息的接收者, 他们的注意力直接影响着新闻生产的整个过程。媒体人为了争夺注意力, 因此会仔细调查受众的喜好, 并一一对应。而大众的媒介素养参差不齐, 大多数受众对新闻的批判力不足。面对新闻媒体的炒作没有理性, 容易盲从并且含有匿名宣泄心理, 不顾自己言语的杀伤力;再者由于大多数受众都是平民老百姓, 在生活中有很多不公平的现象, 因而有些人对某些特定的群体存在一定的偏见。

三、结语

新闻生产的过程是媒体人把关的过程, 所以想要提高新闻的生产质量, 我们必须提高媒体人把关的能力, 而这个把关的过程要经历能力和意志的双重考验。首先, 能力是指媒体工作者对基本新闻事实的“把关”, 这是新闻编辑把关的第一步, 也是基础。意志则是媒体工作者的法律意识以及职业操守, 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权衡。其次, 媒体工作者要懂得自尊自爱自律, 坚持新闻专业主义, 坚守客观公正的原则, 规避司法审判过程中的媒介审判。客观公正是新闻专业主义要求的核心, 也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基本准则。最后, 媒体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传递信息, 工作核心是正确引导舆论, 对社会负责。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规律, 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 他们要做到四通八达, 新闻更多的是要传递信息而非宣传, 对社会负责, 这是新闻存在的根本。

参考文献

[1]孙祥飞.新闻传播学专题80讲[M].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3:95, 199.

[2]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撞倒大妈[N].新京报, 2013-12-4.

[3]刘海龙.新闻素养与下一代新闻业[J].新闻记者, 2014 (4) .

[4]打击虚假新闻捍卫舆论监督[N].新京报, 2013-10-28.

媒体缺失 篇7

关键词:政务新媒体,基层政府,缺失

信息时代,大众对信息尤其是政府部门发布的信息需求剧增。以微博、微信、论坛、社交网站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政府日常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但就笔者对惠民街道政务新媒体的使用情况调查来看,仍存在不少弊端和问题。

一、基层政府部门使用政务新媒体的必要性

所谓政务新媒体,就是政府部门利用新媒体这种媒介手段进行日常政务工作。如今,基层政府部门利用新媒体开展政务工作,主要是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新媒体的传播特点。新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体现了巨大的优势,其传播快、互动广的特点迎合了基层政府发布消息、收集引导舆论等工作的需要。同时,大众对新媒体的使用和获取信息的习惯也要求政府部门开通相关的政务微博、微信。

第二,基层政府需要政务新媒体作为发声渠道。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互联网“绑架”了绝大多数本地居民的情况下,政务新媒体抢占移动端的发声渠道,将在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增进政民对话交流,以及处置突发事件、澄清不实传言和舆论引导等方面,比原有的地方官网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是更好的信息载体,可以达到更高质高效的传播目的。

第三,地方政府的形象在政务新媒体的运用中可以更接“地气”。地方政府可以依托各职能部门深度整合便民服务信息,为本地居民提供天气、交通、教育等众多领域的信息服务。运用政务新媒体发布信息时,不管是用网络化语言还是方言交流,都会使得地方政府更接“地气”。

二、惠民街道政务新媒体使用情况

笔者统计了2015年第二季度巴南区网络宣传工作,并参与了2015年7至9月的惠民政务新媒体相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惠民街道政务新媒体建设状况

1.新媒体应用情况。惠民街道目前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博通、天涯社区均以“惠民政务”为账户名认证了官方账号,尚无政务微信。截至2015年8月26日15:30,惠民街道新浪微博拥有粉丝数72位,关注98个账号,累计发布348条微博,其中2015年第二季度共发布39条新浪微博,原创量1条。腾讯微博拥有听众42位,收听34个用户,共发布20条广播,最近一条官方腾讯微博发自2014年7月24日,这意味着2015年至今未发布一条官方微博。惠民街道天涯社区账号注册于2014年1月3日,最新登录日期2014年1月14日,共登录3次,回复网友的民生贴3次,没有发布帖子,没有粉丝和关注。

此外,惠民街道政府在各大论坛、博客等社交媒体拥有多个未认证的账号。其中,天涯社区有11个未认证的小马甲账号,强国论坛2个,中华网论坛和环球网论坛各1个,新华网博客4个,凤凰网7个,网易、新浪论坛各18个,百度贴吧、搜狐社区各3个等。

2.工作人员的媒介素养。据笔者调查,惠民街道宣传部下仅设有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政务新媒体工作,并且只是兼职管理街道政务新媒体,日常有其他规定工作。负责人员对新媒体接触较多,但并非新闻传播学或文学类专业生。在两个月紧急培训后即接手相关新媒体工作,培训内容偏向新闻的党性原则,较忽视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综合来说,街道工作人员媒介素养的专业性不强。

(二)利用政务新媒体的具体工作内容

1.信息传递。惠民政务新媒体要经常承担上传下达的任务,对上要及时接收上级部门传达的信息和最新会议精神,并争取上级领导支持,推动难点问题解决;对下要及时发布政府最新相关消息,并收集意见反馈。通常,这方面工作使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来展开。

2.正面宣传。政府需要利用新媒体树立良好的形象,经营的手段通常是利用天涯论坛、新浪微博、腾讯微博等发布正面的帖子或短文,如对一年一度“惠民葡萄节”活动的正面宣传。但此类帖子大多是用未认证的账号发布,认证过的官方账号偶有转发。

3.舆论的采集和引导。每月就最新发生的国内热点事件,惠民街道有监测网络舆情的任务。这里收集方式以采用新浪微博、百度贴吧、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等网友热门评论为主。在天涯论坛和新浪微博上,关系惠民街道政府的言论会予以回复和适当引导。

4.应对突发事件。面对突发事件的通知工作,惠民街道仍多以电话和文件等传统媒体传达为主。新媒体的利用多在对突发事件的报道上,并且主要用新浪微博、腾讯微博转发信息的形式进行。

三、惠民街道政务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一)对新媒体重视不足

新媒体时代,新闻资源不再仅仅被政府把控,媒介技术带来信息传受方式的改变,受众不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信宿,而是平等、大胆、公开的信息传播者。尤其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对象,集中于关心社会时政、关注政府公共行政的年轻群体,作为部分社会中坚力量,他们对政府的支持程度会对执政的效果起到很大影响。新媒体中形成的“意见领袖”也是会对普通使用者产生极大影响的群体,如果对他们不够重视,不能争取到他们的支持,就会失去大片社会公众的支持和配合。

(二)对政务新媒体的建设不足

这里的不足既指惠民街道新媒体的应用情况不理想,也指惠民政务新媒体管理机制上的弊端和相关工作人员媒介素养不高。首先,与巴南区其他镇街如鱼洞街道、丰盛镇、石龙镇等相比较,惠民街道尚未开通官方微信,新浪微博等使用频率也较低。从2015年第二季度巴南区网络宣传工作情况来看,上述三个镇街的新浪微博发布量分别是80、70、94,原创量56、44、53,都远高于惠民街道。其次,惠民街道没有专职管理政务新媒体的工作人员,而是采用兼职人员。这必然导致工作质量降低,信息更新慢,宣传不到位,并且繁多的工作任务也会造成相关工作人员敷衍甚至造假的情况。最后,管理政务新媒体的相关人员未受过系统和专业的新闻写作、舆论宣传等培训,媒介素养不足,在工作中时有捉襟见肘的现象。

参考文献

[1]唐琦玉.新媒体时代基层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初探[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14(5):5-11.

媒体缺失 篇8

关键词:新媒体,语文教学,本真,缺失

《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但笔者通过听一些中学语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公开课, 发现大部分教师在新媒体教学环境下都在追求所谓的“新颖、丰富、高效”, 而与此同时, 语文教学的本真却在一点点的丧失。

一、师生在课堂的主导与主体地位关系因被媒体课件绑架, 而仍未能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大家都知道传统的语文教学存在着 “满堂灌”的情形,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老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 老师讲什么, 学生就记什么, 教师牢牢地主宰着课堂。新课改要求更新教学理念, 厘清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合作者。但现实中在新媒体教学手段广泛应用于教学之后, 教师变成了电脑操作者或者媒体播放员。事先从网络下载的数量不少的别人用过的现成课件死死地绑架了教师与学生。教师只能按照既定的程式点鼠标, 学生则如同在影剧院或者戏院变成了所谓观众与看客, 教学形式完全被程序化、套路化, 问题答案标准化。

二、教师本应细致、务实富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被现成的看似丰富、充实、快捷、方便的网上资料所诱惑、迷失, 备课活动变得懒惰而随意

教师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 他们的劳动富有创造性, 打上了深深的个人印记, 尤其在备课上更能突出个人特色。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应该为学生搭建一个听、说、读、写的平台, 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切实落到实处, 应该把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言实践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这就要求教师要在“备教材、备学情、备方法”上有很强针对性。但是网络却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教案、学案、课件以及练习等材料, 于是我们一些语文教师变得懒惰了, 为图省事, 采用“拿来主义”, 不管是天南海北的, 也不管适合不适合自己的学生实际, 统统拿来。教案可以打印, 课件可以下载, 什么都可以“抄袭”, 在教学准备环节迷失了自我, 丧失了个性, 唯独没有自己的思考与创造。拾人牙慧, 步人后尘, 人云亦云成了当下的通病。

三、学生丰富多样的课堂活动因着媒体手段使用的不当而被淡化或者严重弱化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语言训练与实践, 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人。但是当前的语文课堂却因着媒体手段的使用弱化了丰富的课堂活动。

首先, 朗朗的读书声消失了。朗朗的读书声应该是语文课堂最美的声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尤其是阅读教学就应该放心地让学生自主地去默读、朗读、诵读、品读。读出语气, 读出语调, 读出感情, 在反复的读中,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语言感知能力, 思维能力与鉴赏能力才有可能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自然而然地也会得到提高。但教学现实中, 师生的朗朗的读书声有时却完全被看似规范的音频范读所完全替代, 课堂很少听到学生哪怕是不标准发音的朗读。

其次, 规范、隽永、秀美的教师粉笔板书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了。多媒体教学课, 教学内容预设了问题, 设计了所谓标准答案, 本来多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变成了简单的你问我答, 你播我看。教师只需轻点鼠标或者电子遥控笔, 就能轻松授课, 有时一节课连一个字都不再示范板书, 学生也懒得动笔, 有时也是因为课件播放速度太快来不及记笔记。这或许也是当下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低效的原因之一。

再次, 纸上的写与练, 静静的思考被齐声吼的回答取代。媒体教学因为好多问题是教师预设的 (有时还是别的教师设计的) 课堂容量是增大了, 教师上课是轻松了, 但训练形式却单一化了。在一些公开课教学中, 我们经常发现, 教师即使让学生读书, 也生怕学生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经常提示这, 提示那, 学生无法静下心来读书思考。不足一分钟的时间就急着让学生交流, 少数几个学生起来读句子, 谈感受。 之后又提出新的问题。有时一节课能提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问题。教师变着花样地问, 学生察言观色地答, 一节课就在问答中结束了。课堂的节奏、过程环节、内容等完全由教师手中的鼠标控制。

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文本解读的独特体验成了简单的人机对答案

目前一些语文课堂, 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主题表达成了语文教育的“精华”, 理解和学习教材课文里人物的各种精神, 挖掘思想内涵似乎才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独特体验,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师生对话, 生生对话, 在用心细读中读出语言的博大精深、文辞的优美韵律的语文味不复存在, 在静心阅读中学生自然而然的新发现也鲜有, 人声鼎沸的讨论场面不在出现。

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与新闻道德建设 篇9

关键词:新闻媒体,公信力,新闻道德建设

新闻媒体公信力主要是指新闻传媒获取受众信任的一种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新闻传媒信息产品被受众信任、认可程度的一种有效反映。新闻媒体是大众传播的有效机构,其公信力的缺失直接关系着对受众的积极影响力,不利于新闻媒体的可持续发展。在现阶段,随着媒体的不断增加,其新闻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突出,致使媒体公信力出现缺失。基于此种状况,媒体自身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已经成为了传媒业内外的关注焦点。

1 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现状

根据相关研究显示,大部分国家新闻媒体的公信力均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深入分析我国新闻媒体公信力情况,对其进行量化测评,调查大众与媒介接触的行为,研究受众对新闻报道的信任度,深入探究其不信任产生因素,发现国内新闻媒体公信力不高。究其根源,发现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政治因素。一般而言,一些组织的立场极其容易影响新闻媒体的公信力。第二,经营活动因素。当经营活动开始深入到内容制作等过程时,或者某些投资人基于财团压力作用下,易致使媒体公信力缺失。由此可知,媒体公信力缺失受媒介环境影响,在政治、文化以及经济作用下,媒介生存与竞争压力易使公信力受损。立足于媒介产品方向,基于虚假报道、有偿与低俗新闻以及虚假广告等作用下,其公信力也容易出现问题。由此可以看出,立足于环境分析范式以及产品分析范式,新闻产品生产主体主观因素也对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2 新闻媒体公信力与新闻道德建设

2.1 新闻道德概述

新闻道德即为新闻行业职业道德,能够规范从业者或者机构行为。通常来讲,基于新闻工作特殊性,新闻道德具有职业道德共性与不同于其它职业道德的个性。立足于共性角度,新闻道德属于职业道德,约束性、阶级性、社会性、规范性以及实践性等显著。从个性角度出发,新闻道德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政治色彩浓郁,规范意义显著。媒体机构道德建设是新闻道德建设的关键内容。个体从业者属于媒体机构,经由媒体机构审核后才能发布作品。媒体机构要积极倡导整体价值观培育,禁止非道德生产模式,构建约束、惩处机制,强化新闻道德建设。

2.2 新闻媒体公信力与新闻道德建设间的关系

针对新闻产品生产而言,从业人员、媒介机构作用显著。由此可以看出,其道德素养直接关系着产品品质的产生。从本质上来讲,新闻产品生产者即为媒介机构以及从业者,媒介环境影响新闻产品的产生,基于媒介机构与从业者下,实现产品价值。而从业者与媒介机构基于新闻产品生产下,负责新闻报道真实性。因此,新闻道德能影响从业者的职业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进而影响媒体产品品质,促使媒体公信力发生改变。从整体上来看,媒体公信力与新闻道德具有因果关系,新闻道德行为越规范,媒体公信力将会越高;反之,公信力降低。

3 完善新闻道德建设,保证新闻媒体公信力

3.1 积极提高新闻从业者个人修养,强化新闻媒体职责

针对新闻从业者个人而言,要积极遵循职业道德,坚决维护媒体公正,提高公信力。此外,在新闻道德建设中,新闻机构要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承担自身职责。针对媒体机构本身道德规范要求来讲,要树立科学的道德准则,遵循服务宗旨,改善采编与经营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制定作用,并将其作用于新闻媒体从业者,强化新闻道德建设。

3.2 注入人文情怀,提升职业精神

从本质上来讲,新闻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具有向善力量,与人文情怀以及人文精神具有莫大的联系。由此可知,针对从业者或者传媒机构来讲,基于强化新闻道德的基础上要积极关注人文精神教育。例如在特大地震访问中,某些媒体提问没有考虑受访者自身创伤,使其无法自持,遭到了网络公众的批评。由此可见,新闻媒体要适当注入必要的人文关怀精神,强化职业道德培养,巩固其道德根基,促使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更加科学化。

3.3 积极发挥监管职能,保持道德自律

道德效力依赖于行为者的道德自觉,基于强化新闻道德建设的前提下,要加强法规建设,积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使新闻道德更具有法制性。针对虚假新闻、广告以及低俗与有偿新闻而言,其违反了新闻职业道德,而法律依据尚不明确。因此,必须要完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深入法律层面,强化国家强制力建设,规范从业者与媒体机构行为,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3.4 预防新闻道德失范,规范道德行为

随着媒介数量的持续上升,媒体从业人员队伍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大,为了预防新闻道德的故意失范,必须要规范道德行为。从后果出发,不管其行为的故意性或者有意性,相应行为人必须要承担一定的责任。立足于职业道德建设角度,要强化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新闻道德规范要求知晓水平。

3.5 积极引导新兴媒体,规范职业行为

针对新兴媒体而言,其新闻信息采集以及审核与发布等方面缺乏一定的管理经验,易出现职业道德失范现象。在新闻道德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新兴媒体机构及其从业人员,使其树立新闻道德意识,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闻媒体作为大众传播的一种有效机构,必须要强化新闻道德建设,提升新闻从业者个人修养;强化新闻媒体职责,注入人文情怀;积极发挥其监管职能,保持道德自律;预防新闻道德失范,提高新闻公信力,促使新闻媒体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颖.新闻媒体公信力缺失与新闻道德建设[J].新闻界,2011(2).

[2]王威.媒体公信力缺失和新闻道德建设[J].青年记者,2010,(12).

媒体缺失 篇10

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中国的改革再次聚焦“三农”。但现实大众媒体对农民报道存在诸多误区,专业农民媒体发展不足。

媒体偏见

虽然人文关怀已经成为我国媒体追求的共识,可仍然有这样那样的偏见充斥在大众传播中,不知不觉地得到默认和强化。对农民群体的偏见更是突出,通过媒体对报道角度的选择、语言符号的使用、信息空间的容量等形式反映出来。

一、媒体的边缘人和失语者

在当代信息传播过程中,大众传媒更乐意向处于社会强势地位的受众群提供信息服务,常常忽略甚至排斥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从而造成公共信息平台的倾斜。

农民群体是众多媒体远离的阶层,沦为边缘人和失语者。从报界看,面向城市的都市报迅速崛起,数量众多。反观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受众,全国仅有一家全国性的日报、17家省级报。广播电视多追求中产阶级的格调和口味;网络也走在远离农民受众的路上,定位有明显的城市取向。农村受众占中国人口的80%,而媒体提供的信息无论内容还是形式,都与其现实信息需求有着明显的错位,使他们成为媒体的“缺席者”和“失语者”。

在为数不多的专门对农传播的大众媒体中,质量上乘水准较高的凤毛麟角,有的处于艰难维持状态。以河北省为例。河北省较为重视农民媒体,有纸质的《河北农民报》、专门的农民频道和广播频率以及河北农民网。尤其是农民报发行量平均发行13万份,位于我国前列, 显然这个数字与党报和都市报相比都不值一提。周三刊、每期8到16版面,版面不足相应信息量要少的多。纵观多数农民报,形式制作朴素近于简陋,版面编排土味十足,文章简短通俗失于深度;广电方面,一些农民节目主持人装扮的土气十足,用刻意土的掉渣的语言播报新闻,这种选择和包装实际上潜藏着对农民的歧视。偏见中又有偏见,女性农民在媒体中缺席更加严重,一份调查报告对《农民日报》的被报道者做了一个统计,选定时间里女性比例为18.6%,远低于女性农民的实际比例。

二、农民媒体形象的刻板印象

现实的大众传播领域远非理想,偏见和歧视总是以或明显或隐约的形式面世。农民形象往往贴着偏见的标签,借大众传媒的传播之力,被塑造、被强化、在潜移默化中为大众接收,造成社会整体知觉的以偏概全和固着反应模式,直接影响到农民群体的社会印象。

农民形象多是模糊的,往往扮演着被引导和受帮扶的角色。涉及农民的关键词,多是无知、愚昧、野蛮、弱势……如某省卫视在一档社会新闻类节目中播报的新闻《庄稼汉与三陪女》就明显地带有歧视色彩,他“文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土得掉渣的庄稼汉”,竟然“学起泡妞”——这些用语至少显示出记者是怎样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农民形象的,似乎“文盲”、“土的掉渣”就是“地道的农民”,歧视和偏见显而易见。对“农民工”报道更突出。实际上,媒体泛用的“农民工”一词就值得商榷。这名称在媒体中是一个暧昧的符号,总是被将刻画为邋遢萎缩、令人望而生厌的形象,不自觉地损害了其作为普通劳动者的感情和人格。涉及他们的新闻总是突出表现落后的一面,内容负面多,而对他们勤劳吃苦的品质以及他们贡献的正面报道不足。

有社会良心的新闻媒体本就应该关注弱势群体,传达正义之声,而且多数媒体也确实把焦点对准了民工,关注他们的健康,关心其子女的教育,关怀其生存状态。但是,在有些慷慨好心的糖果里, 却往往包含着刻板成见的毒药:农民是乡巴佬,他不可能像城里人那样文明、聪明、高人一等。这种种偏见在潜意识中支配着媒体于社会语境内塑造了可怜、无助、无知、愚昧的农民形象。

深层动因

㈠约定俗成的“刻板成见”

“刻板成见”来自美国著名学者李普曼。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这种印象与其代表的真实情况不相符或者不完全相符,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先看到,后下定义,而是县下定义,然后才看到。在伟大的盛世中,对于外界的混乱嘈杂,我们总会先套用我们已有的文化框架进行解读,我们倾向于用我们已有的文化形式来感受外面的世界。”1

美国学者梅尔文·门彻说:“我们一直带着我们既有的态度、假设、偏见、恐惧、渴望、倾向和刻板印象在看问题。我们一直在用我们的父母、朋友、学校、同一族裔、同一宗教社区在潜移默化中带给我们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这个世界。我们还是我们周围文化环境的产物,这个环境包括我们的工作,我们阅读的读物,我们看的电视节目,我们的政府以及我们的经济体系。”2个人有个人的刻板成见,社会亦有社会的刻板成见。社会成员广泛接受和普遍通行的固定印象和标准甚至对社会起着控制作用。社会刻板印象在社会认知过程中提供了一个简便的参考标准,但它又往往造成社会知觉中的以偏概全和固着反应模式, 使社会知觉出现偏差。刻板成见势必导致偏见和歧视。在农民形象的刻板成见影响和决定着大众传媒的成见的同时,后者也在形成、强化前者。

㈡农民群体缺乏话语权

强势群体掌控话语权,对非主流文化的忽视和偏见。据统计,全世界有17000个独特的文化群体在他们所处的社会中没有受到媒介的关注。3强势文化群体支配着传播中人们所能看到、听到、了解到的形象。他们制造着其他边缘群体、亚文化群体的模式化形象。这显然是大众媒介传播中农民缺位,承担着“傲慢与偏见”伤害的重要成因之一。传媒本应是倡导平等和民主的先驱,但是现实生活中,许多媒体都把自己看成是“第四权力”,是社会精英的代表。以上层和精英自居的传播者,通过偏见滋生了气势凌人或者隐藏难查的傲慢心理。在对农民的报道中,往往居高临下,缺乏真正的平等思想。一些关于救助农民和农民工的报道中,媒体强势立场的高姿态使得媒介救助变成善人的施舍,无意中贬低了农民的生存价值。

(三)媒体市场动力使然

产业化中的中国大众传媒在目前并不十分成熟的市场机制中,以传统体制赋予它的巨大资源,极力追逐利益的最大化。在阐述定位理由时《华西都市报》说:“决定报纸生存发展的是广告,这是报纸的经济命脉。……这些年来城市经济独占鳌头,而人数最多的消费者——市民,乃是推动市场经济的最活跃的因素。”在广告商和电视节目制作、发布者瞄准的“目标受众”中农民基本不存在。大众媒体更在意主流人群,而不是消费能力偏低的农民群体。信息资源集中流向强势群体,那些并不能带来最大价值的人群被忽视,那些贫困偏远的地区渐渐成为信息的荒地。传媒对经济利益的单纯追逐,客观上造成了大众传媒对农民群体的排斥和歧视,造成了信息资源分配上的不公正。

追求“无歧视”

李普曼给出过消除刻板成见的药方,“以新鲜的视角从细节上看一切事情,杜绝将所有问题一般化、模式化”。新时代的农民走在现代化的路上,他们甚至保留着比都市人更纯粹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新的精神和风貌,媒体应改变原有的傲慢与偏见,通过传播力量不是强化而是消除社会对农民群体的偏见。

回归人文关怀的本意,体现平等意识,是走出误区的正道。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媒体需真正体现对农民的平等意识,报道农民,积极平等地关注农民,关注从事不同职业的不同区域的农民生存生活状态,为农民提供足够的信息。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核心是尊重人、关怀人、强调人的价值,主张以人为本,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对农民报道更需要提倡真正的人文关怀。报道者不是以居高临下的姿态告知信息和发号施令,而应该站在农民立场上思考问题,对农民的生存状态不是漠视而是真正地关怀。当媒体以人为本,倾注了人文关怀,对农民群体怀有一种尊重和温情的时候,傲慢和偏见就会大大减少,伤害也就减少了。

注释

11.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闫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2.梅尔文·门彻《新闻报道与写作》,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29页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媒体缺失】相关文章:

媒体道德缺失的论文题目05-06

报纸新媒体产品创新能力的缺失与重构09-11

缺失一角04-27

信仰缺失04-28

微笑缺失05-19

缺失现状06-12

缺失06-26

缺失补偿07-10

价值缺失07-12

缺失成因08-06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时代下一篇:继代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