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形象

2024-07-08

“大地”形象(精选三篇)

“大地”形象 篇1

自鸦片战争以后, 绝大多数西方人蔑视中华民族, 认为中国文化怪诞奇异, 中国人低贱卑鄙。“一道知识与权利的连续弧线将欧洲或西方的东方学家联结在一起, 这道弧线构成了东方舞台的外缘” (Said 136) , 中国完全成为不在场的“他者”, 为他们所审判。“中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作为一个‘他者’出现的, 中国有用之处正在于此” (Shi 187) 。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文化背景的外缘下, 美国作家赛珍珠却怀着对中国的热爱, 写下了《大地》三部曲这样的伟大作品, 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她的得奖评语是:“由于她对中国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 这描述是真切而取材丰富的”。

二、《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1、对生命的景仰和坚持

在《大地》中, 对于中国农民生命的坚韧有着非常详尽的表述。《大地》中的男女主角王龙和阿兰, 他们的生活贫困艰难。但即使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 他们也没有畏缩不前, 而是积极与命运作斗争, 展现了他们坚韧的性格。王龙的父亲, 那个在逃难时始终微笑的干瘪的小老头, 则始终对自己说:“我一定得吃东西。”王龙一家经历了旱灾、水灾、蝗灾、战乱、匪乱等各种灾难, 却没有磨灭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在面对共同的天灾人祸时, 他们表现出坚强的求生意志和不屈不饶的斗志, 他们背井离乡, 甚至乞讨为生, 却对生活永远充满憧憬。他们辛勤劳动, 热爱生命, 坚持不懈, 熬过了接二连三的灾荒与劫难, 最终存活下来。

2、农民精神世界的荒芜

在赛珍珠的作品中, 都突出了中国农民生存的艰难, 空虚麻木的精神状态。农民在逃荒中为了生存, 扼杀自己的孩子, 贱卖自己的女儿, 这是他们无奈至极的选择, 也是他们精神状态最真实的体现。“因为人的思想和能力有待于情景和动作显示出来的” (Hei 277) 。所以在那样满目疮痍的时代背景下, 在那样万般无奈的悲惨情况下, 人们的生存状态是极其特殊的。在当时的动乱无序的大时代背景下, 人们缺少教育, 没有文化, 人性的愚昧表露无疑。贫困、肮脏, 己经成了他们如影相随的东西, 他们丝毫不觉得难堪, 像是家常便饭, 他们根本无暇顾及生活质量, 更不用说精神上的追求了, 只求得能够苟且偷生。他们在长期的物质生活极度医乏的状态下, 己经无暇顾及其他生活要求, 只求得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就可以了。并且他们己经无法或者说无力做出选择或反抗, 他们的人性已麻木了。他们没有任何为争取自己的权利抗争的意识, 在日复一日的劳苦工作下, 成了一群沉默的羔羊。这也就是中国下层人民几千年来无法改变的生存现状。

3、对土地的热爱和依恋

赛珍珠在《大地》中告诉广大读者, 土地是中国农民赖以生存的基础。作者抓住了中国农民与土地不可分离的关系, 成功地塑造了她所理解的中国农民形象。《大地》中人与自然灾害关系的深刻描写体现了主人公王龙与土地密切和直接的关系:王龙是土地, 土地是王龙。这样一种人与土地的血肉联系, 也充分地“适应了当时中国的生产方式:维系农民生存的是土地, 农民的兴衰苦乐, 无不与土地相关” (Sai 3) 。在《大地》中王龙一家遭到了中国北方农村几十年未遇到的旱灾。这场旱灾, 使王龙和他的乡亲们几乎濒临饿死边缘。人们吃完了粮食吃草根树皮, 甚至吃了农村最重要的农耕工具一牛, 有的人开始吃观音土, 甚至吃人。阿兰为了省一口粮食, 捂死了刚出生的女婴。但王龙却断然地拒绝了他叔叔提出的卖地的建议, 一家人忍饥挨饿逃到南边一所大城市里, 王龙第一次离开了土地, 靠卖劳动力拉人力车为生。这种生活, 毕竟不是作为农民的王龙能忍受的, 为了回到土地上去, 他甚至想到了要卖自己的女儿。所幸, 他得到一笔意外之财, 于是立刻带着妻儿返回自己的土地。回乡后, 夫妻俩更是没口没夜地耕作, 积累财富, 购买土地。当回乡七年后, 王龙的家乡发生了大水灾, 由于他们有足够的土地, 储备了足够的粮食, 终于成功地躲过了自然力的危害。农民与土地是不可分割的, 没有土地农民就不可能生存。中国每个农民的生命、生活基础也是土地。这是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代代传承的生存模式。

4、低微凄惨的女性形象

在小说中, 阿兰的悲惨命运是旧中国底层劳动女性的缩影, 她自幼被父母卖给地主家做丫头, 后又被卖给王龙做妻子, 沉默寡言, 任劳任怨, 日复一日干农活, 浑身成了和土地一模一样的褐色。她劳累一生, 饱尝世间辛酸, 像一个忠诚的、沉默寡言的女仆, 她完成向她提出的所有的要求, 却从来不提自己的要求。尤其是阿兰“分娩”那一节, 她临产前还在地里干活, 回去后把饭做好等丈夫归来, 之后她又独自忍受生产的痛苦煎熬。她处处为丈夫为子女着想, 很少考虑自己。从赛珍珠的描写上可以看出, 她对阿兰遭受的苦难着墨最多, 意在通过阿兰这样一个最普通的农村妇女形象做一个典型, 阿兰代表着千千万万生活在社会和家庭最底层的妇女, 展现她们不为社会所看到的苦难命运。在那个时代, 所有中国妇女被道德这副枷锁绑架, 自甘为奴, 她们没有独立思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所有这些都显示了在当时社会下女人的生命是那般的无助。

三、结语

赛珍珠的作品比较广泛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农村社会, 费里斯·本特利认为赛珍珠作品的贡献在于她描写了不同文化都存在的生活“同一性”, “这种同一性的感受是强烈地表现在作者的每一部作品的每一个细节中, ……《大地》三部曲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 (Bentley 70) 。赛珍珠对近代中国农民形象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刻画, 将近代农民生活状态特点真实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农民对生命的景仰坚持、荒芜的精神世界、对土地热爱依恋以及女性凄惨悲凉的命运。

摘要:美国著名女作家赛珍珠于1931年发表了她的长篇代表作《大地》。这部中国农村题材小说在国际上影响巨大, 并于1938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为改变自19世纪以来西方人心目中扭曲的中国农民形象, 本文采用文本分析的方法, 对《大地》中的中国农民形象特征进行具体分析, 向读者展示赛珍珠笔下热爱生命、依赖土地、精神麻木、悲惨卑微的中国农民形象。

关键词:赛珍珠,《大地》,中国农民

参考文献

[1]Bentley, Farrys.Contemporary Literary Criticism[M].Detroit:Gale Research Company.1981:9-70.

[2]爱德华·W·萨义德, 著.土宇根, 译.东方学[M].北京:新知三联书店, 1999:5-136.

[3]黑格尔, 著.朱光潜, 译.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1:7-277.

[4]史景迁, 著.廖世奇, 彭小樵, 译.文化类同与文化利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3-187.

“大地”形象 篇2

关键词:赛珍珠 王源 形象

赛珍珠是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位独特且重要的作家。她相对真实客观地书写了中国,塑造出了具有独创性的中国形象、中国人形象,一定意义上纠正了西方世界对中国的错误认识;较早地论述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可能性并为之做出了不懈努力。

除农民形象和女性形象外,赛珍珠还塑造了一系列既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又接受西方先进文化滋养的中西合璧的青年男性形象,这类形象在以往的西方文学作品中从未出现过,《大地三部曲》中的王源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王源是赛珍珠小说《大地三部曲》第三部《分家》的主角。作为军阀王虎的儿子,王源从小就被父亲寄予厚望,王虎一心要把儿子培养成真正的勇士。他很小就被父亲带在身边,在父亲的军营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期。王虎不仅亲自教导王源,还为他请来专业教员进行训练。尽管安静寡言的王源一声不吭,“该尽的责任他都会尽到,叫他做什么就做什么”[1],但实际上他憎恶这一切。他喜爱读书,向往牛背上牧童的生活,热爱祖父田地中的土屋,喜欢在安静的田里看果树开花,和农夫谈怎样种田。他的理想是去学习种田或跟种田有关的事儿,成为一个有知识的种田人,让土地上的农民过上好日子。

15岁时,王源被父亲送到南方的军校学习,在那里他加入了革命军,因不想成为父亲的敌人,在反复的思想斗争后选择了当逃兵,他选择了父亲,父亲却对他深感失望。这时的王源严肃、沉默,常常郁郁寡欢,情绪上显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压抑感。表面上文静、温顺的王源,其实有着顽强的执拗劲儿,19岁时,接受过革命教育的王源不再甘于身心受到父亲无处不在的以爱为名义的束缚,他逃婚离家来到父亲另一个妻子生活的海滨城市。在这里,他去专为青年人开办的学校学习,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他对“时髦”的西式生活不感兴趣,对他来说,学习是最愉快的娱乐。“他如饥似渴地学习世界历史、外国小说和诗歌,以及兽类肌肉研究等课程。他最喜欢研究植物的叶子、种子和根的内部构造,了解雨水和阳光如何对土壤产生影响,学习各种不同的作物该什么时候下种,怎样挑选种子以及怎样增加收成。”[2]他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春季班,除学习课程外,还分到了一块试验田,他和邻近的农民一起劳动,互相学习,日子过得很充实。一位参加革命的女同学喜欢上了王源,在爱遭到拒绝后把他推进了政治漩涡。为了避难,王源远渡重洋,来到了遥远的美国。在美国生活的6年,王源对祖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清醒地认识到了文化差异,拒绝了美国姑娘玛丽对他的爱意,专心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怀揣着兴国理想,他读书用功,行为谨慎,即使身处异国他乡,为了祖国,他觉得应比别人学得更好。

学成回国后,他努力实践农业现代化理想。他带领青年学生将金黄色的外国良种播种在古老中国的大地上。小说结尾,王虎离开了人世,王源与心爱的姑娘梅琳一起勇敢地承担起开拓未来的重任。

王源是赛珍珠精心设计的人物,他如同根植于中国大地的幼苗,又嫁接了西方先进文化的枝条,最终成长为吸取了二者精华的健康大树,播撒下传承西方先进知识和先进文化的种子,使中国大地焕发生机。

王源身上体现着赛珍珠中西文化互相尊重、和合共荣的文化理想。

赛珍珠多年生活在中国普通民众中间,因此,她对中国的了解与认识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她对中国传统文化及习俗要宽容得多。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念、婚姻观念、生活习惯历来被西方人垢病,但赛珍珠自有她的认识,她认为中国人以家庭为中心,择偶不以两情相悦、而是以父母之命为标准等观念与西方有很大不同,但差异不代表优劣,这些是由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心理的多种因素造成的,是有其历史的合理性的。美国因有其历史传统、文化心理、价值选择,所以生活习俗也会有自己的特点,但这不代表着美国的就一定是优越的。中美两国有着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别,二者分属于不同的世界,自有其特点,因此要尊重规律,尊重历史,尊重差别。她同时看到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似性,由此认识到异质文化之间交流融合的可能性,认识到二者的冲突是可调和的。因此她反对暴力,反对一种文明凌驾于另一种文明之上,反对一种文化传统割裂和颠覆另一种文化传统,提倡中西文化加强交流、取长补短、和合共荣。

因此,她笔下的王源身上既体现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如:他不满父亲的行为,却以父子之道接受父亲的安排;他有心站在劳苦大众一面,却不能背离孝道,无法背叛父亲;他有文化,接受过新式教育,却没有让自己的灵魂飘浮起来,而是深深地扎根于脚下坚实的土地;他讲仁义,对父亲滥杀无辜极端厌恶;他守诚信,承担下父亲的债务,靠辛勤劳动来偿还。与一同出洋留学的堂兄大为不同。他吸取了西方先进文化的精华,风流倜傥的王盛学到的只是西方表面的时髦,带回的是西式的生活方式,而王源在远距离地回望祖国、与美国进行对比后,他更清楚地看到了祖国的形势,他更明确地知道了自己的理想,他带回来的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念。王源回归了土地,却不像他的祖父一样是为了占有土地,他要做的是推动中国农业改革,唤醒农民走上科技兴农之路。

王源身上体现着赛珍珠对中国现代化出路的思考。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期间,正值中国处于内忧外患之际,国家动荡,民不聊生。她和中国人民一道经历了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新文化运动等,一起目睹了中国大地军阀混战的风雨飘摇。此时的中国,封建秩序被打破,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有良心的知识分子不断地在孕育他的传统与启蒙他的西方之间彷徨,在守旧与求新间挣扎。虽然赛珍珠对中国社会的了解不够深入,但她对中国社会的构想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在当时的赛珍珠看来,要解决中国的问题,应该调和中国的古典文学和新文化的关系,对社会逐步改良。在她的内心中,她希望中国像美国一样,由温和的资产阶级对社会进行改良,最终消除各种社会问题。”[3]在赛珍珠的潜意识中,把有志青年送到美国去,让他学会先进的科学技术,树立民主自由的观念,确立先进的教育文化理念,并将这些与他思想意识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可以涤尽中国现存的污垢,建立一个全新的、有活力的中国。赛珍珠将带领现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任放在了有留学美国背景、融中美文化之长、立志报效国家的知识分子身上,她将自己的思考和社会理想寄托在这些青年身上。endprint

赛珍珠不是一个政治家,但她像同时代中国很多的知识分子一样,对现代中国走向何处一直没有停止思考,她以一个文人的担当和胸怀通过文字表达着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注。怀揣着科学救国、救世理想的王源正是赛珍珠这一社会理想的产物。他在与美国文化相遇后,不断思考,不断进步,终于将两种文化的优秀之处融合起来。他吸收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以西式的个人选择面对自己及国家的前途。他选择了回归大地这一生命的根本,他与土地之间建立了一种全新的联系,他带着他的学生,一支新型的革命队伍,将代表着西方先进力量的种子埋入广阔的中国大地,企望以传统耕种方式的变革来带动农业改革,推动社会的发展。作为古老中国转向现代中国过程中生存于中西方文化夹缝中的现代中国青年一代的代表,王源没有继承军阀父亲的梦想,而是走上了科学救国的道路,这正体现了赛珍珠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梦想和探索。

王源身上还寄托着赛珍珠的和平梦想。王源虽然生长于军营,从小受到尚武的父亲的教育,但他对战争极端厌恶,甚至痛恨自己是一个军阀的儿子。他不忍目睹马匹踏倒的庄稼,难以忘怀老农的无望和恐惧,难以直视横陈的尸体,他想逃离他所知道的一切斗争。赛珍珠生活的年代世界动荡,两次世界大战相继发生。她八岁时发生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让她小小年纪就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恐惧成为她人生中一种痛苦的经历,这为她埋下了厌恶战争、反对暴力的种子。王源最后选择以宽恕、和解来代替对抗,这是与赛珍珠的和平梦想相吻和的。

在赛珍珠笔下,王源秉传孝爱至诚,倡导农业科技,兼具东方美德与西方智慧,是一个接近完美的中国青年。这一形象在西方文学史上是具有独创意义的,既是赛珍珠生活经历的写照,也是她文化理想、社会理想的折射。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全球化潮流汹涌而来,信息资讯高度发达,空间距离大大缩短,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人们置身其中的世界由敌对发展为理解。当今世界是个多元的世界,多种声音并存,对话与交流成为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和谐共处的手段。如何与不同文化人群相处、如何在保持差异性前提下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成为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因此,对赛珍珠笔下中西合璧的王源形象的深入研究具有时代意义。

注释:

[1][2][美]赛珍珠:《大地三部曲》,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445页,第522页。

[3]郝志刚:《赛珍珠传》,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页。

参考文献:

[1]杜林.论赛珍珠笔下的王虎——赛珍珠小说男性形象系列分析之一[J].外国文学评论,2001,(1).

[2]赛珍珠,尚营林等译.我的中国世界[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

[3]郝志刚.赛珍珠传[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时代文艺出版社,2012.

[4]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彼得·康,刘海平等译.赛珍珠传[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8.

“大地”形象 篇3

关键词:《大地》,中国形象,人性,社会集体想象物

在漫长的世纪里, 中国只是西方人想象中的异邦, 一个比自己国家更好或更坏的“他者”的空间。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琳琅满目的商品被运抵西方, 西方人一度将中国化身为美好的天国。然而, 19世纪日渐衰落的中国最终被列强的坚船利炮攻破, 中国成为了落后、贫穷的代名词;中国人愚昧、狡诈又缺失信仰。

在这样的背景下, 20世纪30年代美国女作家赛珍珠创作的小说《大地》成为了一个特殊的存在。生于美国, 长于中国, 独特的人生经历赋予了她双重身份和双重视角, 也使她有能力站在相对客观的位置审视中西文化——持美国作家的笔, 运用中国手法叙写中国故事、中国人。最终这部小说大受欢迎, 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西方对中国人的某些看法。

本文将探究《大地》中的中国形象是如何在具体文本中得以实现的。

《大地》是《大地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20世纪初中国一个普通农民王龙的故事, 描写了王龙从娶亲到发家到将死的生命历程。

在这部小说中, 中国到底是以一种什么方式呈现的呢?

通篇小说都笼罩着“中国风”。

小说的主人公是中国人, 是中国一个普通的小人物。这大大迥异于以往西方小说中常常出现的中国皇室成员、达官贵人、小姐抑或妓女。小说描写的是普通农家生活, 这与同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小说的选材也有很大差距。

小说充斥着大量的中国民情风俗。这里有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如“孝”——在荒年时, 有吃的东西总是先照顾父亲;在南方谋生的日子里, 生活十分艰难, 父亲不愿乞讨甚至有点倚老卖老, 但“他是长辈, 谁也不能训斥他”。 (1) 又如“男尊女卑”——阿兰亲手掐死刚出生的女婴, 因为女儿是给别人养的, 应该减少一张吃饭的嘴;王龙发家后纳妾, 阿兰也不敢公然反对。这里有中国传统的生活场景:如王龙成家请客时, “客人们为座次让来让去”, 当客人称赞食物的美味, 王龙一遍又一般地回答:“东西不多——做得也不好”; (2) 又如对南方城市市场的详细刻画精确而传神。这里还有中国特别的结婚、丧葬风俗, 在大儿子结婚和阿兰出殡时都有详尽的描写。

小说运用的叙述方式也是中国手法。全文平铺直叙, 只按时间一条线进行布局;全篇多用短句, 描写的成分很少, 几乎没有人物的心理活动, 而激烈的心理冲突正是西方小说的基本特点;叙述视角也是全知全能的。赛珍珠认为形式、风格等并不是小说创作最主要的因素, 这些都与中国传统小说的“说书”方式相契合。赛珍珠自己也承认:“我最早的小说知识, 关于怎样叙述故事和怎样写故事, 都是在中国学到的”。 (3)

以上几点让《大地》充满了中国气息。也使它成为了当时西方人描写中国的最真实可信、最深刻的一部作品。

但是, 我们应该看到, 中国读者阅读《大地》, 可能会觉得不那么地道。这主要表现在语言上存在着一种“西方味”、“美国味”。例如在称呼上, 王龙去黄家接阿兰时, 将黄家老太称作“尊贵的太夫人”, 这种称呼在西方小说中常常出现, 而中国的称呼前一般是不加形容词的;王龙见到荷花时, 称她为“一棵温桲树上的鲜花”, 直白而又热烈, 大有美国味道。又如在人物的对话中, 王龙的叔叔责骂王龙“难道你没有良心道德?为人行事这么缺少教养?” (4) 这些“道德”、“教养”之类的词语, 出自一个农民 (抑或土匪) 之口, 让人觉得不伦不类。

《大地》这部作品总体上获得了成功。赛珍珠也凭此获得了普利策奖。1938年, 赛珍珠获得诺贝尔奖。在颁奖典礼上, 伯蒂尔林布莱德称赞赛珍珠“促进了西方世界对于人类的一个伟大而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了解和重视”; (5) 在中国, 《大地》也获得了许多评论家的首肯。20世纪30年代叶公超就认为“它迫使我们去思考我们自身的许多问题。”“一个外国小说家没有沉溺于自己的幻想之中, 而是深入地描写了我们昏暗的现实社会的底层, 这是唯一的一次。” (6)

《大地》的成功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对中国社会, 特别是中国农民生存环境的逼真刻画, 达到了以往任何一部外国人描写中国的作品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是作品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相当成功。

主人公王龙的形象足以证明这一点。

王龙勤劳、节俭又信念坚定。他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耕作, “他靠一滴滴汗水从土地得到粮食, 从粮食得到洋钱。” (7) 他十分节俭, 即使后来富了有人大把花钱也十分心疼。他一生挚爱土地、坚守土地。在南方谋生的日子里, “这些衣衫褴褛的人大部分只谈白天干活和乞讨得到些什么东西, 而王龙总觉得自己并非真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他有地, 他有地在等着他。” (8) 他从来没有放弃回到土地, 重新开始的信念。

王龙又有许多缺点:比如好色, 生活富裕后他强烈意识到阿兰的容貌难看, 因此将烟花女子荷花纳作小妾, 晚年又占有了孙辈年纪的丫头梨花;比如嫌贫爱富、自鸣得意, 在有钱之后看到穷人就“把鼻子皱起来, 屏住了呼吸, 怕闻到周围的臭气。” (9) 在大儿子会识几个字时“心得意得快要跳出来了。”

可以说, 王龙的生命历程代表了普通人的成长历程。最初他天真、笨拙又胆小, 第一次进黄家大院时是那么畏畏缩缩;后来他成熟老道, 逐一买下黄家土地、黄家大院。最初他老实本分, 不敢违抗长辈, 拿出辛苦挣来的银钱给好吃懒做的叔叔;后来他变得圆滑世故, 表面上不得罪做土匪的叔叔一家, 暗地用鸦片消磨他们的生命。王龙对神的态度变来变去——“过去, 他对神灵是何等的惧怕。而现在, 他却一点儿也不在乎了。他富了, 不再需要神了。” (10) 他不是虔诚的教徒, 只把神当做庇护自己的工具。他纳妾对不起阿兰, 但良心并未泯灭, 阿兰病重和死后他被悔恨折磨得无法安宁。他是一个强硬的人, 老了又害怕却年轻人, 害怕他们火冒三丈, 刻意避让他们的争斗。

复杂的性格使王龙不仅代表中国农民, 中国人, 更代表普天下的人类《大地》算不得一部完美的作品, 但它关注人类命运, 体现了人性的复杂和人类同命运抗争的主题, 处处洋溢着人性的光彩。这就是它被东西方读者共同接受的最主要原因。

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的著名学者达尼埃尔-亨利巴柔认为:“一切形象都源于自我与‘他者’, 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 即使这种意识是十分微弱的。”⑾

《大地》中的中国形象就是赛珍珠自己的所见所闻和自身感受、思考相融合的产物。她同情弱者, 强烈关注中国普通人的生存环境, 笔触又无时不带着基督教救世精神的影子。她的写作不被自觉地纳入了中西关系的的自觉意识之中。

巴柔认为异国形象是“社会集体想象物”, 而这种社会集体想象物“带有一种深刻的双极性:认同性和与此相辅相成的相异性。”⑿这一观点能够很好地解释为什么《大地》受到了来自东西方的双重关注——那是因为展示了普遍的人性;以及为什么同写中国的《大地》和中国本土作家的作品有很大不同——那是由于东西文化固有的差异性, 赛珍珠固然是“中国通”也不能彻底融入中国文化, 如同其不可能在创作中完全抛弃西方文化一样。

在赛珍珠所处的时代, 中西方文化正处在一种敌对的状态。赛珍珠凭一己之力, 力求用合情合理的科学态度向西方介绍中国, 为中西交流做出了贡献。

《大地》对中国形象的成功塑造这一经典案例, 为我们提供了异质文化之间成功交流的范本, 在某种程度上为我们预示了在全球化境遇下寻找文化的共通共融的可能性。

注释

1 (2) (3) (4) (5) (7) (8) (9) (10) (美) 赛珍珠著, 王逢振等译, 《大地三步曲》84页, 19页, 956页, 51页, 955页, 29页, 98页, 232页, 193页, 漓江人民出版社, 1998年。

2 (6) 《1931年东方人用英文撰写的关于赛珍珠<大地>的三篇书评》, 郭英剑译, 镇江师专学报, 1999年第1期。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大地”形象】相关文章:

《大地》08-06

大地艺术08-31

大地妈妈授职04-25

大地阅读答案05-06

大地对话作文08-03

同在中华大地08-10

大地的孩子05-07

大地电磁法05-10

大地测量成果05-22

日本大地震06-12

上一篇:土木工程发展趋势下一篇:综合调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