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哲学

2024-09-06

中国古代哲学(精选十篇)

中国古代哲学 篇1

纵览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历史, 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不断地斗争、融合, 其他如墨家、法家等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作用于主流的哲学思想。对于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哲学思想, 我们可以将其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而对于有些内容, 我们亦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 提取其中有用的部分, 使之成为对今天有所助益的思想要素。

纵观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 我们基本可以理清中国古代哲学具有以下特征。

(一) 注重人生。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往往从生活的实践出发, 来研究各种哲学问题, 所以特别注重对人生的研究。儒家哲学重所讲的心、性、情、意、良知等都表示出对人生、人性, 以及对人的生命的一种认识;道家所关注的理想的人生境界———逍遥与解脱, 向往着飘逸洒脱、高洁绝尘的风骨神韵;佛家追求成“佛”, 将达到涅槃境界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两千多年来, 对人生的审视, 对人的自我追求的关注, 始终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孜孜以求的核心问题。

(二) 注重践履。

知与行的关系向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 简而言之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中国古代的哲学成就不仅仅表现在理论方面, 更体现在这些理论的践行上。诚如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所谓的“乐之”, 就是依其所知以实践, 从而获得一种乐趣。道家的退隐, 墨者的身体力行……无不表现出中国古代哲学家们不仅关注理论的构建, 而且能做到言行一致。

(三) 注重道德。

中国古代哲学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道德哲学, 儒家的“五伦”、道家的修身、佛教的向善都是以道德为第一要义的, 封建社会的秩序也是通过道德来维系的。道德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修养, 从而达到社会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

(四) 注重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不仅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而且十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道家创始人老子在追寻万物产生的本源时, 体会到“知和曰常, 知常曰明”;儒家的创始人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强调的就是要以和谐为最高原则来处理各种关系, 以达到“人和”的境界。中国古代哲学极力通过各种方式追求一种和合的境界。

几千年来, 中国古代哲学始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形成了中华民族深厚的心理积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许多思想, 不仅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而且对促进世界的文明与进步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诚然, 中国传统哲学作为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产物, 其中自然存在着一些糟粕, 至今仍会产生一些消极的作用。因此, 有人曾质疑:21世纪, 我们还需要接受这些传统哲学思想并使之作用于我们的行动吗?这些传统的哲学思想是不是已经过时, 应该被扔入故纸堆中了呢?

对于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很多思想, 我们应当客观、理性地来看待, 其中有很多精华部分与当今的时代并不相悖, 只要我们能够赋予它们新的涵义, 给予它们新的理解, 那么它们仍然会给人们以启迪, 对现实仍然具有指导意义。今天, 当我们重新翻阅中国古代的哲学典籍, 细细品味, 仍然会获得很多感悟, 而这恰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魅力所在。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的思想不断受到外来的冲击, 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一再地受到冲击。这种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但一些西方消极的、错误的思想也随之而来。

生活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 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大学生任重而道远。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给予了他们很高的期望, 但很多社会现象却不得不让人警醒, 很多大学生的现状不能不让人担忧:人本精神的缺失、精神文明的真空、公民意识的淡薄、生命尊严的淡漠、责任感的缺乏、社会道德的沦丧……这一切已为高等教育敲响了警钟。将中国传统哲学导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 并非是一种倒退, 而是希望能用传统哲学思想中一以贯之的那一部分优秀思想和观念来震慑当代大学生的心灵, 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 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一) 中国古代哲学重视个人的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培养, 对当代大学生塑造具有高尚品格的情操, 具有重要的意义。

当前, 很多大学生进入高校后, 便放松了自己, 对未来感到很渺茫, 于是把精力放在上网、恋爱上, 白白地虚度了宝贵的光阴;有些大学生为了获得奖学金, 取得荣誉, 甚至不择手段……殊不知, 大学时代正是一个人加强自身修养, 培养理想人格的时期。未来的路究竟应该怎么走, 将自己定位于何处, 这些都离不开个人修养, 以及思想认识的提高。

中国古代哲学的各家各派都非常注重个人自我修养的充实。在儒家看来, 人只有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 才有完善的理想人格, 因此就要努力充实个人的学识和涵养。孔子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孟子认为, 人无论在何时, 都要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保持自身的操守, 不因名利损毁个人的品格。道家哲学认为, 虚假的名誉会给人带来伤害, 庄子认为:“名止于实, 义设于适, 是之谓条达而福持。”只要名誉与实际相符合, 善行与能力相适应, 就可以了。墨家也非常重视“修身”, 强调“察色修身”和“以身戴行”。

总而言之, 当代大学生应当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 健全人格, 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脚踏实地地学习, 老老实实地做人, 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也正是古人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今天被时代赋予的深意。

(二)

中国古代哲学主张正确地对待义利之间的关系, 对当代大学生面临义、利的矛盾时作出正确的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

义和利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古代哲学争论的焦点, 在义利问题上, 各家各派都有各自的观点。在义利问题上, 当代大学生又当如何去抉择呢?当前, 有的大学生为了赚钱, 误入传销组织, 为不法分子所利用, 害人害己;有的大学生为了获取蝇头小利, 向自己的同学兜售一些“三无”产品;有的大学生违反学校的相关规定, 为了获取利益铤而走险……

中国古代的哲人们在义利问题上曾做出许多不同的选择。儒家承认谋取物质利益和祈求幸福是人们的共同追求。孔子曰:“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孟子也说:“欲贵者, 人之同心也。”但儒家哲人又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在他们看来, 物质利益只是人们为了生存的一种基本的、低层次的需要, 还有更高层次的需要, 那就是对道义的追求。在道家哲人的面前, 名利富贵皆烟云, “圣人去甚, 去奢, 去泰”, 认为应当去掉过分的追求、过分的欲望和过分的企盼。庄子反对争利, 特别反对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利益。

今天, 在社会主义社会, 每一个人都应当正确地处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三者的关系。首先要肯定每一个人的正当利益,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难免会产生矛盾。当发生这样的矛盾冲突时, 应当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 个人应以大局为重, 必要时, 还应为集体利益作出牺牲。当代大学生如通过合法的手段去赚取生活所需, 这无可厚非, 高校往往也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但需要注意的是, 不择手段谋取利益, 其结果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 中国古代哲学推崇“仁爱”原则, 追求人际关系

的和谐, 对于当代大学生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在的大学生往往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是父母长辈关爱呵护的对象, 这也就造成部分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特点。但是进入大学以后, 远离父母, 大学生开始了集体生活。如果还继续保持“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凡事只考虑自己, 那么, 这样的大学生将很难适应大学生活。

中国传统哲学崇尚“仁爱”的原则, 强调要“推己及人”, 关心他人, 认为在人与人的相处中, 应当设身处地为对方考虑,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孟子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强调:“仁者自爱。”墨子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功利原则的角度, 提出了“兼相爱, 交相利”的思想。从仁爱精神出发, 我国的古人主张“和为贵”, 强调社会和谐, 讲求和睦相处, 倡导团结互助, 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 始终坚持与人为善。

今天的大学生在集体生活中同样应奉行这样一种“仁爱”精神, 努力搞好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凡事多做换位思考, 平等待人, 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 中国古代哲学注重道德的实践, 倡导言行一致, 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当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现象, 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 不利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某些大学生身上也有这样的一些表现, 如在考试时违反考试纪律, 与人交往时不讲诚信, 面对父母长辈颐指气使……这不禁使人们在心中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难道今天的大学生就是如此不讲道德吗?”

中国历史上的儒、道、墨、法、佛等各家都认为, 在塑造理想人格的过程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注重道德的实践。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如廉洁自律、宽厚待人、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孝敬父母、尊老爱幼、尊师敬业, 以及刚健有为、舍生取义、见义勇为、发愤图强、恪守诚信等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深入人心。

而今, 当代大学生仍应践行这些在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基础上形成的道德传统, 并要身体力行, 做到言行一致, 不能说一套做一套。相信在当代大学生的表率下, 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和谐、美好。

中国古代哲学可以说是一个矛盾体, 具有鲜明的两重性。有些哲学思想表现出积极、革新、进步的一面, 属于精华的部分;有些哲学思想则表现出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 属于糟粕的部分。当代大学生应注意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积极思想, 并根据现实, 赋予它们以新的内容, 使这些思想能真正为我们所用, 为我们自身的发展, 为社会的进步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对于中国古代哲学, 人们应该持正确的态度, 了解中国古代哲学,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精华部分的熏陶, 这会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道德的养成、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中国古代哲学术语 篇2

【天】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德】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以配天”。春秋以后,德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品性。儒家以德为人的本性,恭宽信敏惠,仁者爱人,主张“为政以德”,提倡德治。道家也以道为本,德为道之用,但认为大道自然无为,朴素无德,主张绝圣弃智,至德即是无德。

【敬德保民,以德配天】相传为西周初年周公旦提出的政治伦理思想。意为统治者应崇尚道德,以保其民人固其天命。一方面为革商之命作辩护,另一方面又作为统治的手段。

【阴阳】本义为日照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用以指气和事物所包含的对立因素。

【气】本义为云烟、云气。后用以指无形状的充塞于整个宇宙的弥漫性物质,是构成物质存在的基本元素。

【天人之辩】中国哲学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关系的争辩,涉及客观必然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八卦】《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五行】指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中国古代思想家把自然观和人的活动归结为五种物质因素,含朴素唯物主义因素。战国秦汉间出现五行相生相克学说。五行相克是木克土,金克木,火克金,水克火,土克水。五行相生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性】一般指人性,亦有天性、物性的意蕴。

【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尽心知性】孟子提出的反省内心的认识方法和道德修养方法。

【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民贵君轻】孟子提出的社会政治思想。意为从天下国家的立场来看,民是基础,是根本,民比君更加重要。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具有民本主义色彩,对中国后世的思想家有极大的影响。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秦汉以后王霸并用。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道】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等意义。春秋时“道”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和人的行为准则。孔子少言天道,注重人道。老子首先从抽象的哲学意义把“道”规定为万物的本体。庄子继承发挥老子思想,以“道”为宇宙的本体。儒家后学则着重阐发了“道”的伦理意义,所关心的仍是人道。到《易传》,才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道”为天地万物运动变化最根本的规律。这种理论对中国古代哲学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韩非子把“道”说成是万物所依循的总规律。西汉董仲舒用道来论证三纲五常的绝对性。宋明理学家在发扬儒学之时,吸收了道家和《易传》的思想,把道规定为理,作为宇宙万物的最高本体。

【自然】含义相当广泛,主要指天然,自然而然,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人的作用来干预。

【无为】道家哲学思想。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道法自然】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法自然,否定了宇宙间有意志的主宰存在,但老子由此反对人为,否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神器】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老子用语。器,物。神器,神秘之物,代指国家政权。【逍遥】中国战国时期哲学家庄子用语。指一种个人精神的绝对自由状态。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即不依赖于任何条件的,如果借助了一定的条件,则会“为物所役”、“所累”,从而不自由。

【宇宙】时间和空间的总和,天地万物的总称。宇,空间;宙,时间。东汉科学家张衡则认为:人们观测到的天地是有限的,而整个宇宙是无限的。后来的唯物论者大都肯定张衡的观点。

【非命】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主张。反对儒家把“寿夭贫富,安危治乱”看成是先天命定的思想。“非命论”是墨子思想中最积极合理的部分,是人类对自身力量的初步认识,表达了古代劳动者力图摆脱传统天命思想束缚的愿望。

【天志】中国古代战国初期著名思想家墨翟的天道观。认为天是有意志、能对人的善恶进行赏罚的最高主宰。

【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兼爱】墨子的政治思想和道德主张。墨家学说的核心内容。意指天下之人应当相互亲爱。强调人应树立远大的道德理想,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反映了古代的平等观念,代表下层劳动者利益。

【非攻】墨翟的战争观,是兼爱思想最集中、最突出的表现。认为兼并和侵略战争于民危害最大。

【名实】名,指名称、形式,实,指内容。最早产生于先秦。春秋战国之际,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旧有之名已不能容纳新的现实,于是产生了名实之辩。孔子主张“正名”,用周礼固有之名去纠正已经变化了的内容。墨子则强调不是名决定实,而是实决定名。后墨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认为名是事物的概念。名的作用在于指谓、描绘内容,名实的关系是“以名举实”,并从逻辑学的角度对名实关系作了深入探讨,极大地促进了名实论和形式逻辑理论的发展。后来荀子也提出“制名以指实”(《荀子·正名》),认为名是用来指谓实的、约定俗成的概念,它决定于实,一旦形成也不能轻易改变。

【法】①指法律、法令、法规等。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具有强制执行性质的行为规范。先秦法家强调法,商鞅提出,法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手段。《管子》明确以法为行为的标准和规范,并视之为“圣君之宝用”。韩非对法作了更深入、全面的规定,认为法是由统治者制定并公开颁行的法律条文,是赏罚的依据,必须具有兑现的效力,并使百姓明了、遵守。②佛教名词。通指一切事物。又指佛、法、僧三宝之一,即佛教的经典和教义。

【术】①手段、策略。法家的重要术语,实际上是君主驾驭群臣、治理国家的权术。②方法、学说,如道术、方术。

【势】①权力和地位。即权势。法家强调的统治方法之一,认为权势是君主实行法治的必要条件,君主之权势,就在于握有刑德赏罚之权,从而使群臣对君主绝对服从。君之失势,如虎豹失其爪牙,必然身死国亡。②趋势。唐柳宗元《封建论》以封建制为历史趋势。明清之际王夫之提出理势统一的学说,以势为理即历史规律所表现的必然趋势。并以此论证社会历史的进化发展。

【白马非马】中国先秦名家公孙龙的命题。它是揭示个别与一般辩证关系的命题,触及到了概念的同一性自身包含着差异性的思想。另外,这一命题也触及到了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问题,强调了概念之间的差异性和独立性。

【五德终始】又称五德转移。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的历史观。“五德”即事物的水、火、木、金、土五种德性或性能。“五德终始”即“五德”相生相克和终而复始的循环运动。邹衍继承早期的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了“五德终始”、“循环相胜”的观点,试图用当时的天文学知识来说明自然和社会的变化问题。

“五德终始”说以“天人合一”思想为基础,是为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建立新的统一封建王朝寻找理论根据的。

【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国古代易学用以说明矛盾运动法则的命题。语出《易传为天地万物及人类生活都有阴阳两个方面、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反相成,偏废,构成事物的本性及其运动的法则。

【形而上】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指无形的东西。《易传·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这里的“形而上”指无形的精神本体(道),“形而下”指由道派生出来的具体事物(器)。“形而上”与“形而下”这一对范畴在中国哲学史上有过长期的争论,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源和派生物等。

【太极】太即大,极指极至。语出《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认为太极是天地万物的本原,由太极产生阴阳,由阴阳生出四象,由四象生出八卦。近代孙中山吸收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用太极翻译西文“以太”,仍视为宇宙的本原:“元始之时,太极(此用以译西名以太也)动而生电子,电子凝而成元素,元素合而成物质,物质聚而成地球,此世界进化之第一时期也。”表达了物质进化论观点。【两仪】中国古代易学范畴。两仪所指,说法不一,其哲学意义则指天地或阴阳【四象】中国古代易学范畴,象征春夏秋冬四时,故称四象。在哲学上,含有变化产生的各种现象之意。

【消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消,消亡;息,增长。指世界万物的存在过程是一个消亡与发生相统一的过程。

【太一】“太”是至高至极;“一”是唯一。①“道”的别称。③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元气】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本原。

【清谈】又称清言、玄言、雅谈。魏晋时期的一种远离世事,崇尚虚无、空谈名理的风气。其内容包括玄学、名理、评品人物等等,玄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面。【贵无论】魏晋玄学的一种主要哲学思想。创始人为何晏、王弼。主要观点是以宙的本体,认为万物(有)以无为存在的根据,贵无论促进了中国古代本体论哲学的发展,·系辞上》。主不可

“无”作为宇相互推移,常被各家用来表述

以元气为天地 但错误地以空洞的抽象观念为宇宙万物的本体,故受到后来以裴頠为代表的崇有论的批判。

【本末】中国古代哲学用语。指根本与末节,本质与表现,本体与作用。【动静】即运动与静止。中国古代哲学中一对重要范畴。

【名教与自然】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则指天道之无为,人类无须以人力干预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欲。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二者长期有争论。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释儒,进一步展开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问题。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途径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治。主张超越名教的束缚,返归于自然,以虚静之心任性任情。极大地冲击了礼教的神圣性,为门阀士族腐朽堕落的生活作辩护。宋代学者以复兴儒学自命,重振传统纲常名教,以天理论证名教的绝对性和合理性,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枷锁。明李贽再次冲击名教是非观。近代谭嗣同提出“冲决网罗”,抨击封建纲常名教。以西方近代伦理原则和自然人性论反对名教,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

【崇有论】魏晋玄学的重要哲学理论和派别之一。与贵无论相对立,认为宇宙万物以有为本。指出宇宙万物皆产生于有,世界的本原是实际的物质存在,无不能生有。

【道统说】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首先由唐韩愈明确提出,他在批判佛教的过程中,提出了儒家先圣前贤一脉相传的“道统”对抗佛教传法的“祖统”(法统)。道统说的提出是为了复兴儒家传统。宋儒继承韩愈的思想。朱熹以理学为儒家正宗,并自命为传人。陆九渊则不承认程朱的正统地位,自命为道统传人。道统说遂成为理学程朱与陆王两派争夺儒学正宗的理论。

【理学】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道家和佛教哲学思想而产生的新儒学。它以性命义理为核心,是宇宙论、认识论和道德学说高度统一的思辨哲学。它以“理”为哲学的最高范畴和宇宙本体,取代了传统儒学思想的“天”的地位。南宋以后,被统治者奉为官方哲学。明清之际,从理学内部分化出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人,对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批判。

【物极必反】中国古代哲学辩证法思想。意为事物发展到极点,必然向它的反面转化。是辩证否定的朴素表述。

【理】又称天理。主要涵义有:事物运动变化的固有秩序和规律、人类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宇宙万物的本体等。

【吾心即是宇宙】南宋陆九渊的哲学命题。认为主体之心即包容着宇宙万物,把宇宙万物统一于主体之心。

【知行合一】明王守仁的重要哲学思想王守仁吸收前人思想,针对程朱“知先行后”导致的知行脱节的不良风气,大力提倡知行合一。对反对知行脱离有一定积极作用,但混淆了知与行的本质区别,有以知取代行的倾向,故受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的批判。

【致良知】明王守仁提出的认识论和伦理学思想。认为良知是心之本体,心为万物之本,故良知亦为万物之本。王守仁良知实际上是对封建伦理道德纲常的概括。

【经世致用】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思潮。指学问必须能治国安民,有益于国计民生,取得实际的功效。又称经世致用之学,与空疏无用之学相对。最初导源于南宋的浙东事功学派。到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成为一股学术思潮。【中体西用】中国近代中西文化之争中洋务派的主张。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意为以中国传统文化即纲常名教为立国之根本,以西方科学技术和具体文化措施为强国之作用。这一观点表明西方文化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带来极大的冲击,要使中国富强必须向西方学习。但它主张维护传统社会的根本制度和纲常名教,希企用西方的“富强之术”使封建社会恢复生机。成为洋务运动、反对维新变法的思想纲领。在晚清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物竞天择】近代严复对进化论两个概念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译语。他在《原强》一文中向中国人介绍达尔文《物种原始》(今译《物种起源》)一书时,将其核心内容概括为物竞和天择,宣扬社会达尔文主义,为变法维新、救亡图强提供理论依据。在当时的条件下具有特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当时及后来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之总称。近代孙中山提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思想学说和理论纲领。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的理论和政治纲领,孙中山思想体系的核心,在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价值的人学语义 篇3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精神价值;人学语义

[中图分类号]B17[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5.01.003

一般地,哲学的时代性与民族性是内在统一、息息相关的。哲学既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也是民族精神的精华;既是时代文明的活的灵魂,也是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活的灵魂。哲学是文化系统的核心,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主要标志,而哲学认同则是民族认同的关键环节。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思之流,可谓源远流长,千百年来早已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族传统和精神风貌,其中包括自己特有的民族风格、社会心理、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今之莘莘学子,唯有穷年累月地“入乎其中、出乎其外”,才能尽究其意、体察三味并领略其独特之处。相比之下,科学则没有这个特点,譬如数理化就不分国籍,正所谓“科学无国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印度哲学差别甚大,既有“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三种路向”之分[1],又有“罪感”“苦感”“耻感”的文化之别[2]。耻感文化是儒家文化的精髓之一,强调“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3](P135),将“礼”“义”“廉”“耻”称为“四德”,当作为人处世之根本、人生价值之尺度。孟子认为,君子应“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3](P135)。宋理学家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4](P128)。龚自珍将个人的知耻与国家的兴亡联系起来,根据古人“物耻足以振之,国耻足以兴之”的思想,指出“士皆知有耻则国家无耻,士不知耻为国之大耻”[5]。以耻感文化为精髓的中国古代哲学,并非专注于形上玄想或者抽象思辨,亦非推崇超验本体或神圣教义,而是主张“道不远人”,天道人道乃一个道,天下一理皆从性起,万化一源皆是自生;并认为哲学研究的根本旨趣就在于确立人人必须恪守的价值原则和做人标杆。概言之,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最大意义上的人学。从总体上把握中国哲学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中的人学语义,对于强化“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突显当代人的主体地位和担当情怀,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古代哲学之基本精神中的人学语义

中国古代哲学研究的重点是现实的人及其价值理想,始终把其目光投向人类自身理想价值的实现。人的价值、人的理想、人的意义、人的尊严是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阐发其中蕴含的人学语义就成为后人从事哲学研究的根本支点。即使是在不得不涉及到自在的自然、遥远的彼岸、神秘的天道、抽象的理性时,中国古代哲人也总是结合人事而论之——就人事而论自然、就人道而论天道、就人本而论上天、就人伦而论鬼神,如此等等。与人生世事相联系、与社会伦理相牵挂、与日常生活相羁绊,这是中国哲人研究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根本旨趣在于“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6]。笔者认为,中国古代哲学之基本精神中的人学语义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用爱人、博施与民之人本精神

以人为本或者以民为本的精神,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精神,也是最古老的人文精神之一。儒家向来不问宗教神灵存在与否,也不关心与人无缘的纯粹自然,它把人道、人事作为中心问题来考察,仅就人事谈问题,彰显了一种强烈的人本、民本情怀。如,当子路问鬼如何时,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当子路问死如何时,子曰:“未知生,焉知死?”[7](P141)孔子对人生彼岸的事总是避而不谈、讳莫如深,“敬鬼神而远之”,“子不语:怪,力,乱,神”[7](P85)。他关心的是教人如何积极地做事、如何做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教人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于律己,认为“人不知而不愠”[7](P1)乃“入德之门、积德之基”。他要人知孝悌、讲诚信,认为孝悌乃为仁之本,君子要务本,本立而道生。他强调:三省吾身、忠而相谋,与人交厚、敬事而信,节用爱人、使民以时,博施与民、而能济众。可见,儒学是以人事讲“仁学”,换言之,仁学是儒学思想体系中的人本核心与精神实质,把“成仁”视为人生理想的终极目标,甚至把它看得比生命更重要,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7](P44),大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当然,儒家的人本论实际上后来发展成为一种民本论,在孟子看来是“民贵君轻”,在荀子看来是民能载舟、亦能覆舟,国家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平政爱民”“隆礼敬士”“赏贤使能”。《大学》中总结道:大学之道在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而唯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才能施行仁政,做到修齐治平、内圣外王。

2.坚忍不拔、自强不息之健生精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3](P266)《周易》中的这句话最能体现中国哲学之积极进取、崇尚健动的思想品格。这一点与西方古代哲学讲的“万物皆流、无物永驻”的思想,可谓异曲同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讲“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而孔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7](P115)。可见,二人都将宇宙万物的生成变化视为一个流迁不止的运动过程。但是,二者所不同的是,中国古代哲学不是一味讲自然宇宙的自发生成,而是更强调人在宇宙生成中的人学意义。《周易》认为“天地之大德曰生”[3](P282),《易传》认为“生生之谓易”[3](P284),生生精神或者生命意识是中国哲学特有的做人原则,它激励人要自强不息、尚健尚动、奋发进取、直面人生。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无论面临何等艰难险阻和坎坎坷坷,都要至诚无间而百折不回、为穷所困而百折不挠、意志所向而一往无前、愈挫愈奋而再接再厉。我们坚信,只要恪守这种生生精神,实现“一跃而登中国于富强隆盛之地”,迎来中华民族突驾神驹而快速腾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就不会遥遥无期。

3.实事求是、亲历亲为之实践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修学好古而实事求是,注重实践而历练人生。在知行关系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强调知行合一、知行并重,学以致用、建功立业。孔子认为,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诵诗三百,受之以政,不达;使之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7](P170)荀子认为,知行一如、不可两离,“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8](P78)。墨子也强调知行合一、行重于知,认为“言必行,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如果“务虚言而馁行,虽辨必不听”,人人都要“赖其力者生”,“强力以从事”[9](P54)。以后的中国哲人,如王充、王阳明、王夫之、颜渊等,都强调习行并重、实践第一,无论学习抑或做事,只要“日见之”,“日为之”,就可“无不能”,“无不巧”。人人都要在做事上磨练、在实践处建功。“有即事以求理,无立理以限事”[10];人之为学,若仅仅心中能思、口中能谈,虽尽有千百义理,不能身行一理之实,学了又有何益?故而,人们只可向习行上做功夫,不可向语言文字上着力;只要常常习而行之、笃而行之,“亲下手一番”、亲历亲为,就能无为而无不为、无往而无不胜。

4.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之利他精神

中国古代哲学非常重视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倡导克制私欲、利民为他,时时为他人着想,处处替苍生挂怀。譬如,墨子就推崇“兼相爱、交相利”,“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9](P56)。故而,墨子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兼相爱”的亲亲利他的和睦关系,每个人都应该出于爱心而关爱他人,这种爱心势必得到回应而互相关爱。在他看来,“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9](P97)。这就是说,无言而不应,无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道家也非常重视利他思想,把顺应民心作为自己哲学思考的归宿,认为圣人并不考虑自己的私利,而是以感念苍生为己任。老子曰:“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11](P52)但他批评说,天道是最公平的,处处为别人考虑,而人道则最失公允,总是为自己打算。“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11](P68)。老子认为,若失去利他之心,“是谓道夸”而“非道也哉”。儒家更是强调利他精神,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P7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7](P155)等。

此外,阴阳互补、相生相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之思辨精神,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与人为善、和合圆融之包容精神,尊重民意、忧国忧民、修齐治平、内圣外王之入世精神,“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之开拓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担当精神,“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之大丈夫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重义轻利、顾全大局之家国精神……同样显现了中华民族专有而独特的优秀心理素质和高尚精神风貌,处处彰显着“以人为本”“民贵君轻”的主体心态和人学精神。鉴于学界对此已论及甚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二、中国古代哲学之价值取向中的人学语义

从上述可知,中国古代哲学常常结合人事讲智慧、融世界观和人生观于一体,在其基本精神中充满了丰富的人学语义。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哲学之价值取向上,同样把价值观与人生观“合二为一”,把对现实人生道路的探索与终极理想的价值关怀结合起来,其中蕴含的人学精神同样流光溢彩。中国哲人从不企慕超验的彼岸世界、从不诉求各种灵异的庇佑,其治学的根本目的在于追求、创造、获得与实现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现实地、全面地对人生价值的期盼与落实,从人的实际生活出发对人生价值做出最高意义上的理解,从世界观的高度将人生观和价值观推崇为普遍的哲学范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古代哲学将个人价值、群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人类价值高度统一起来的关键在于,作为创造价值的主体自身必须成就一种非凡的理想人格、卓越的精神气概(浩然之气)。这就决定了中国古代哲学精神深处具有一种内在超越的价值路向,认为研习哲学的真正旨趣在于,认识世界以范导人生,把握社会以成就自我。中国古代哲学实质上就是一种以启迪人生为基本主题的人生修养哲学,它特别强调捍卫人的尊严、凸显人的价值、争取人的利益、拔高人的地位。儒家以天、地、人为“三才”,认为“三才之道”的核心是如何做人;道家以天、地、人、道为“四大”,深信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是“四大”之根本;佛学倡导“直指人心”,佛性须向性中作,莫向身外寻,人生价值须向内诉之于完美人格的理想塑造。在如何才能“长生久视”、获得永乐的问题上,在如何才能修身养性、塑造完美理想人格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强调最佳的养生之道是通过“天人合一”的路径,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理想境界。从儒、道到法、墨,从先秦诸子到明清诸贤,人学一统,概莫能外。格致正诚、修齐治平,乃平生之所愿;知天事天、乐天同天,乃一世之所求。凡中作圣、尽职尽伦,以确定人生价值取向、找寻安身立命之本。成就完满理想人格、倡导经世致用之志,既是中国古代哲人所追求的人生主要目标,也是其治学的根本宗旨。

相比之下,西方宗教哲学关注更多的是彼岸和神域,他们向往的人生理想境界是“人神合一”或者与上帝“溟会”,他们心目中的价值取向是成为“上帝的选民”。基督教认为,人类始祖亚当与夏娃因偷吃伊甸园里的智慧之果而犯下原罪,因而,每个人只有对上帝虔诚地祈祷,力行“十诫”(除了上帝外你不可有别的神,不可为自己雕刻和敬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你上帝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证陷害人,不可贪恋别人妻子和财物),才能识得“圣父圣子圣灵乃是三位一体”之宗旨,从而洗清原罪、道成肉身、重返伊甸园而获得真福。但是由于人生来就有这种原罪,此外还有违背上帝意志而犯下的种种“本罪”,人不能自我拯救,而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才能超凡入圣、实现终极价值理想。“原罪说”及其“罪感文化”强调,上帝代表爱,而爱就在每个人心中,上帝泛爱众生、爱无差等,因而能够“因信称义”,认为每个人都可能成为上帝的选民,只要凭自己真诚的信仰就可获得心灵救赎。但是,它又认为必须聆听上帝的灵异之音才能达到人神相通,必须依靠上帝的恩惠和神谕(神秘的启示和感召)才能获得重生和永生,得到与天齐一的永福;认为人若不信或不思悔改,就会受到上帝的处罚,要在地狱里受煎熬;相信世界末日的价值审判,认为无罪的人将进入天堂,而有罪者将下地狱。西方宗教哲学推崇神学语义而贬低人学理想,否定现世人生幸福和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选择了一条外在超越的路径,要求人们放弃当下的价值追求,只有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才能通往神域、与天同寿。与之同出一辙,印度佛教也认为,人一出生就落入苦海之中,命中注定要经受生老病死等九灾十八难、千百苦乃至“无量苦”的种种折磨与烦扰。现世的人生是不值得留恋的,因为处处充满着各种灾难;人生价值理想在此岸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因为每个人都是欲壑难填。但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与当下人世遥遥相望的就是佛国净土,只有泯灭目前的人生价值而真心皈依佛门,才能摆脱苦难人生的各种羁绊,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定惠双修、证成佛果,进入涅槃寂静、常乐永生的极乐世界。

与之相反,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取向强调自我超越,积极肯认现实人生价值,并强调人性中原本存在着自我实现、自我超越的内在依据,反对西方或者印度那种泯灭人生理想和借助超验神灵而获救的意义诉求。在中国古代哲学中,天道既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本体,也是做人的价值原则,自然之天就是义理之天,天理不在万物之外,亦不在人伦日用之外,这就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的涵义。[12]换言之,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万物本体与价值原则是内在统一的,正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即世间而出世间”。譬如,孔门仁学就强调完全凭借主体自己的理性自觉,就能保证人的价值的自我实现、人的精神境界的自我提升。孔子认为,修己成仁完全是自觉自愿的,而非外力强迫或者约束所致:“我欲仁,斯仁至矣”,“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7](P44、P225)孟子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3](P182),并强调追求自我完善的“为己之学”的正当性,反对出自功名利禄之心的“为人之学”。后来,荀子进一步发挥了这种思想,认为“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8](P2)。在孟子看来,每个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与“善苗”,不虑而知为良知,不学而能为良能,良知良能为万善之源、做人根本,正因为存在这种“善苗”,才使得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善之“四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就在于人有这种“善端”与“善苗”,君子因为存之、蓄之、养之而成为君子,庶民因为去之、弃之、贱之而成为庶民,只要有这种求善的价值自觉与理性自省,“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可以在凡中作圣,人生价值及其理想人格就能自我生成、自我实现。

此外,在实现人生价值路径问题上,中国古代哲学同样强调“内化”而非“外铄”,主张自我提升而非外在超越。孟子发挥了孔子“为仁由己”的思想,认为“尽心”“知性”就能“知天”,每个人只要尽量扩充自己原本就有的善之“四端”,就能够真正领悟做人的价值与意义;而把握了人的纯善本性与价值理想,就能达到“万物皆备于我”“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最高境界;唯有进入这种境界才能“反身而诚、乐莫大焉”[3](P203),最大化地实现人生意义和价值理想。此后,从朱熹的天下一理、谁“禀得来,便为我所有”[4](P235)的价值愿望到陆九渊的“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13]的人学主张,再从王阳明的“心即理”“不须外面添一分”[14]的人生觉解到中国禅宗的“心性本净”“心性本觉”“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的人性结论,大都秉承了人生价值自我生成与自我实现的理路和方向。在中国古代哲学中,“道”“理”“心”“性”于外虽是具有主宰意味的“自然之天”或“义理之天”,但是,于内则又是做人的价值之维、意义之源、生命之基,每个人只要克己复礼、乐善不倦,识得本心、反身而诚,就能内在超越、获得“天爵”,超凡脱俗、成圣成贤。中国虽没有外在地主宰人生命运的宗教信仰和偶像崇拜,但具有自我捕捉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内在依据和终极关切,这实属中、西哲学之根本差别之一。[15]

[参考文献]

[1]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24.

[2]柳士同.罪感文化与耻感文化[J].社会科学论坛,2012(3):158.

[3]施忠连.四书五经鉴赏辞典[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4]〔宋〕黎靖德.朱子语类[M].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5]〔清〕龚自珍.明良论(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84.

[6]〔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43.

[7]孔子.论语[M].陈国庆,译注.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8]梁启雄.荀子简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3.

[9]辛志风.墨子译注[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0]〔明〕王夫之.续春秋左氏传博议[M].长沙:岳麓书社,2011:219.

[11]〔魏〕王弼.老子道德经校释——新编诸子集成[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08.

[12]〔宋〕程颐,程颢.二程集[C].王孝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582.

[13]〔宋〕陆九渊.陆九渊集[C].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148.

[14]〔明〕王守仁.王阳明全集(第二册)[C].吴光,编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14.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现代科学的启示 篇4

关键词:感应,阴阳,因果,循环,科学启示

一、“感应”思想

“感应”思想最早出自《周易》,认为自然界许多事物的运动变化都是由相互感应引起的。《史记》记载“文王拘而演周易”,即指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期间在狱中写了《周易》一书,发生在大约公元前11世纪。《易传》把《周易》古经中的经验性的同类相感思想上升到哲学世界观的高度,认为宇宙间所有的同类事物或同类事物与同类卦象之间由于相互感应而结为一个整体[1]。

17世纪开始,现代物理学中有关各种物理感应现象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发现,代表性的理论是牛顿于1687年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法拉第于1831年提出的“电磁感应定律”、赫兹于1887年发现并被爱因斯坦于1905年正确解释的“光电效应”等。无论是“万有引力”还是“电磁场”,在物理学中都可以理解为具有某种特定物理属性的“场”,并以感应的方式发生作用,可以说,“感应”现象是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

从中国古代“感应”思想的提出,到现代物理学中一系列物理感应现象的发现及相关理论的提出,“感应”思想显现了普遍而深刻的哲学内涵。目前仍然无法解释的大量自然现象也在经常提醒着人们,自然界可能存在许多尚未被人类认知的其他形式的“物理场”及相应的感应方式,如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量子纠缠效应”。而对人类尚未认知的其他形式的“物理场”及相应的感应方式的探索,不仅有助于物理学的进步,也有助于预测学的发展,以地震预测为例,众所周知,地震预测迄今仍是科技的“软肋”,地震学家提出了许多地震预测方法,然而事实证明,没有哪种方法能可靠地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准确预测地震。从感应学角度看,人类对大量自然信息的感应和探测能力依然不足,并成为地震等自然灾害预测及更广义的未来预测学发展的羁绊。

二、“阴阳”思想

早至春秋时代的《易传》以及老子的《道德经》都有提到阴阳。《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管子·四时》中说:“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论六家要旨”把阴阳家列为六家之首。《史记》称其:“深观阴阳消息而作迂怪之变”。而《鬼谷子》蕴含的阴阳思想既继承了前人对阴阳创造的成果,又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纵横游说的角度出发,将阴阳之道作为其游说理论之法[2]。《黄帝内经》认为,阴阳是宇宙万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总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3]。

而现代物理学的一些新发现与中国古代的“阴阳”哲学思想不谋而合,其代表就是“反物质”的发现。1928年,狄拉克(Dirac P A)的相对论量子力学中的正、负能态解,实质上已预言了正、反费米粒子的对称性与反粒子的存在。1940年,斯图克尔伯格(Stueckelberg E C)和费曼(Feynman R P)用波函数和费曼图描述了正、反粒子的产生和湮灭过程,提出反粒子是逆时间方向运动的粒子[4]。1932年,安德森用磁云室研究宇宙射线时果然发现了电子的反粒子———正电子;1955年,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BL)的张伯伦等人发现了反质子;1995年,欧洲核研究中心(CERN)发现了反氢原子[5]。到目前为止,物理学家已经发现了300多种基本粒子,这些基本粒子都是正反成对存在的。

基于中国古代的“阴阳”思想,我们不妨再继续提出两个物理学问题,其中一个问题是:自然界是否存在与“万有引力”相对立统一的“万有斥力”?而依据“阴阳”思想的哲学内涵,即凡事都存在其反面,即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及“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那么我们就有理由怀疑,物理学家们所提到的“宇宙大爆炸”现象是否就是“万有斥力”的一种表象呢?另一个问题:时间是否会在某种条件下“倒流”或“停止”?这也是一个与“阴阳”有关的问题。而从相对论的角度看,时间具有“相对性”的特征,时间的“长短”和“快慢”都是相对的,那么,从预测学的角度解读这个问题,发生在未来时空的事件或结果可以利用可能存在的“时空感应”信息或“阴阳原理”进行预测吗?

三、“因果”思想

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儒、道二家为中国文化的主流,已有朴素的“因果”思想。佛教的因果思想自印度传入中国后,迅速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固有观念与中国本土的报应观念,发展成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因果思想,长期而广泛的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6]。

巧合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有类似的因果论思想。苏格拉底(公元前469-399年)指出,“自然界的因果系列是无穷无尽的”,“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这是亘古不灭的定律”。而在西方近代哲学思想中也不乏有关因果论的思辨。英国经验论者从培根一直到洛克都把因果规律看作是必然的,认为凡事必有原因,这是为我们的经验所证实的。因果性问题在康德的全部《纯粹理性批判》中是“最重要而最基本的论证之一”[7]。

客观地说,“因果论”不失为现代科学的思维模式之一。牛顿从落地的苹果中悟出了“万有引力”的“因”,达尔文从生物进化的痕迹和历史中找到了“自然选择”的“因”和“适者生存”的“果”。实际上,也正是科学家们对宏观和微观物理现象所产生的原因的深入思考,才诞生了堪称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石———“量子论”和“相对论”。薛定谔方程就是量子力学中因果关系的体现[8]。在量子力学里有没有什么别的因果关系呢?关于这个问题,玻恩曾说,“粒子运动遵循概率定律,而概率本身按照因果律传播”。在因果论大地构造学理沦中,著名的有地质力学和板块理论,前者主要探究诸种构造的力学性质和成因以及构造体系的划分;后者则主要探索岩石圈块体的移动和互相间的力学关系以及移动的力源机制[9]。

展望未来,“因果论”仍然是科学家和哲学家们思考问题的一把钥匙。产生“万有引力”的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时间是什么?时间和空间是怎样关联的?生命是怎么起源的?生命在宇宙中是否有存在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为什么人们以目前的科学知识和技术尚不能准确有效地预测地震?客观地说,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因果论”的哲学价值不仅体现在它是一种科学观,而且也体现在它是一种科学方法论。

四、“循环”思想

《周易·复》卦的“反复其道”提出了明确的循环论思想,说阴长则阳消,阳长则阴消,阴阳往来交替消长,按照一定的规律变化[10]。老子认为,“物极必反”是宇宙间的一个普遍法则,任何事物的变化莫不如此。“返者道之动”突出了大道终而复始、循环往复的外在运动形式,是对大道的运动的直观描述。中国早期的阴阳家的思维模式的要点在于阴阳交替,轮转循回,以循环观念为主[11]。

从现代科学的视角看,循环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在天文学上,行星环绕太阳的运动、卫星环绕行星的运动,无不是循环式的周而复始的运动;从物理学和化学角度看,电子环绕原子核的循环式运动已为科学界所广泛接受;在地质学上,无论是水的循环,即天水(雨、雪)→河流→湖泊和海洋→水蒸发形成云→天水,或是岩石圈的地质作用,即风化、剥蚀→搬运→沉积→成岩→风化、剥蚀,都清晰地反映了自然界循环运动的特点。可见,循环论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科学的发现在本质上是相通与吻合的。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循环”的内涵和类别是丰富而多样的,既有行星沿椭圆环绕恒星的循环运动,也有生物进化的“螺旋式上升”的循环运动,还有地球上水圈和岩石圈的“地质循环”运动,等等。

中国古代哲学名言名句 篇5

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解读]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恒:常常。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

[解读]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画出矩形和圆形来。我们的生活,办事情,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否则,各行其是,准会乱了套。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比喻标准,法度。

3、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管子·牧民》

[解读]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治理国家的人,首先要考虑老百姓的生活。廪(lǐn):粮仓。实:充实。

4、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

[解读]事情开始时有很小的差错,若不及时纠正,最后就会造成大的错误。万事开头难,开头必须谨慎;搞科学研究必须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否则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毫厘:为计量小单位,形容极少或极小。缪(miù):错误。

5、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战国·楚·屈原《卜居》

[解读]尺虽比寸长,但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寸虽比尺短,但和更短的东西相比,就显得长;事物总有它的不足之处,智者也总有不明智的地方。人或事物各有长处和短处,不应求全责备,而应扬长避短。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拥有真理,合乎正义的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帮助,违背真理、非正义的就很少得到帮助。它告诉我们,真理和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7、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解读]如果只是独自一个人学习而没有朋友一起讨论,就会孤陋寡闻。事实证明,学习伙伴有益于学习的进步。

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解读]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只有做到了这三点才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孟子的这句话历代相传,激励了无数的中华儿女

9、高岸为谷,深谷为陵。——《诗经·十月之交》

[解读]高地变成山谷,深谷变成山陵。据科学推测,喜马拉雅山这个地方在七千万年以前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沧海变桑田,比喻世事多变。也比喻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总是向它相反的方面转化。

1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1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躬自:自己。“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责:责备,要求。

1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子·劝学》

[解读]木料经过木工用墨线(木工用具)划直线加工以后,就变直了;金属物品在磨刀石上磨砺后,就能锋利。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人经过学习磨练,自我反省,就会变得聪慧明智,不犯错误,也越来越坚强。砺(lì):磨刀石。

13、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礼记·大学》

[解读]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1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解读]灾祸啊依存着幸福,幸福啊潜伏着灾祸。它告诉我们,祸福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要居安思危,若身处逆境,也不要灰心丧气。兮(xī):语气词,相当于“啊”。倚(yǐ):倚靠。伏:潜伏,隐藏。

1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欲:想,希望。勿(wù):不要。施:加,给。

1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小人却恰好相反。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君子:人格高尚的人。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反是:和这相反。

1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18、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9、君子之接如水,小人之接如醴。——《礼记·表记》

[解读]君子交朋友平淡如水,小人交朋友像甜酒那样(浓烈甜蜜)。君子之交,彼此没有图名求利、互相利用,所以显得平淡自然,因而能够长久;小人之交,彼此都怀有获利之心、利用之意,所以免不了虚情假意,矫揉造作,甜言蜜语,因而难以持久。接:接触,交往。醴(lǐ):甜酒。

20、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礼记·曲礼上》

[解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相待,互助互济。尚:重在。

21、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尽数》

[解读]流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事物不易受到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变坏。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动”的重大意义:生命在于运动,脑筋在于开动,人才也需要流动,宇宙间万事万物都在运动,没有运动就没有世界。腐:腐臭。户枢(shū):门的转轴。蠹(dù):蛀蚀。

22、满招损,谦受益。——《书·大禹谟》

[解读]骄傲自满必然招致损失,谦虚谨慎就会获得好处。历史上的许多事实证明了这句名言的正确。唐太宗能虚心听取臣下的意见,国家治理得很好,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但到了晚年,骄傲自满起来,在攻打高丽(朝鲜)时惨遭失败。唐玄宗刚登基做皇帝的日子里也算英明,在政治、经济方面取得成绩后就骄傲起来,导致了“安史之乱”,唐朝从此衰落。

23、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敏:勤勉,快速。慎:谨慎,慎重。

2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

[解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25、锲而含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解读]雕刻了一下,就放弃了,就是腐朽的木头也刻它不断;如果刻个不停,即使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这个比喻意在说明学习、做事情,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就;浅尝辄止,将会一无所成。锲(qiè)、镂(lòu):雕刻。

26、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2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解读]哪个人没有过错呢?有了过错能够改正,这就是最大的好事啊!春秋时晋国的国君晋灵公是个暴君。有一次,厨师煮的熊掌不够熟,他就下令把厨师杀掉了。大臣士季进宫劝谏他,话未出口,晋灵公就说:“我知道错了,今后一定改正。”其实,他的话把重点落在前一句,只是想用这个话堵住士季的口,并不是真想改正错误。士季便说:“~,~,~。”士季的话把重点落在一个“改”字,知错必改,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莫大焉:没有比这个更大的了。

2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

[解读]三个人同路走,其中必定有可以当我的师长的人。人人都有相对的技能和特长,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只要虚心向别人学习,一定能找到可以教自己的老师。

29、三思而后行。——《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三:多次。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解读] 人可以在忧思祸患中成长,也可以在安逸享乐中灭亡。艰苦的环境能锻炼人,能使人更坚强地生存发展;安乐的生活容易腐蚀人,使人颓废乃至灭亡。

30、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杂下》

[解读]伟大人物考虑问题,难免有疏漏的地方;愚昧人经过周密思考,也可能想出一点有益的意见。契诃夫说过,大狗叫,小狗也叫,小狗不应因大狗的存在而不敢叫。愚人不应该因圣人的存在放弃了自己的思考。

31、食不语,寝不言。——《论语·乡党》

[解读]吃饭的时候不交谈,睡觉的时候不说话。《论语》中记载孔子的生活习惯和养生之道的文字很多,这一条就很值得我们学习。

32、,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3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解读]别的山上的石头,可以用来琢磨玉器。原指一国的人才,也可以为另一国所用。后来比喻借他人的批评帮助来改正自己的过错,或者比喻拿别人的情况作为借鉴。从读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文科的,要读一些自然科学的书;学自然科学的,也要读些人文科学的书。他山:别的山。攻:琢磨。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解读]得天时比不上得地利,得地利比不上得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事实如此。天时;节气、气候、阴晴寒暑的变化。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团结,得人心。

3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解读]天体的运行强健有力,君子应该以它为榜样,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鸟兽、虫鱼,往往有自己的体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行:运行,运转。健:强壮有力。

36、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荡》

[解读]别人送我个桃子,我报答他个李子。对方给我多大好处,我也应该以相应的好处回报他。人与人之间要礼尚往来。投:投掷,在这里是赠送的意思。报:回报,回赠。

37、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解读]羊跑了再修补羊圈,还不算晚。原文是: “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末为迟也。”我们知道,事情失败后,及时补救,还不为迟;怕就怕不吸取教训,不采取补救措施。亡:逃跑。牢:牲畜圈。臣:庄辛在楚襄王面前的自称。鄙语:俗话。顾:回头看,回头召唤。

3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劝学》

[解读]与其整天坐在那儿苦思冥想,不如花一点时间去学习有收益。学与思本来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顾某一个方面,就会徒劳无功。须臾:一会儿。

39、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论语·公冶长》

[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圬(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40、学然后知不足。——《礼记·学记》

[解读]不断的学习,这样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爱因斯坦曾把自己比作一个大圆圈,把知识浅薄的人比作一个小圆圈。大圆圈外边接触的空白比小圆圈的多,因此,知识越多的人,越能察觉到自己知识的不足。知道自己的不足,越是能努力学习,越是努力学习知识就越丰富。

4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殆(dài):疲倦而无所得。

42、——《战国策·秦策五》

[解读]一百里的路程,走了九十里才算走完一半。这句话比喻事情越到最后阶段越难完成。所以,无论做什么事情,不到最后完成决不可以松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43、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解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果:坚决。

44、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孟子·尽心上》

[解读]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做人要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君子坦荡荡。仰:仰头。怍(zuò):惭愧。

45、养心莫善于寡欲。——《孟于.尽心下》

[解读] 饱食伤心,欲多伤心。修养思想,培养高尚的情操,最好的办法是减少私欲。欲:情欲,贪欲

46、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涯不枯。——《荀子·劝学》

[解读]宝玉藏在山中,连山上的草木也显得滋润;珍珠产在深渊里,连涯岸也显得不干枯。学问、韬略藏于胸中,自然会行为举止不俗,气魄风格不凡。若无内才,即使有漂亮的外表,也只是个凡夫俗子。

47、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48、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这首诗,正是表达了这种思想,对自由、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可以使人舍弃生命。

49、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孙子·谋攻》

[解读]了解自己这方面的情况,也了解敌方的情况的人,打一百次仗也没有危险。这是春秋末期吴国军事家孙武的一句名言,它的适用范围不限于军事方面,只要和他人有关的,无论是竞争还是合作,都有一个知己知彼的问题。殆(dài):危险。

5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5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5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5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解读]时间像江河向东流入大海,一去不复返;人在年轻时不努力学习,年龄大了一事无成,那就只好空留悲伤、后悔。人生积时为日,积日为月,积月为年,看似长久。年少的时候盼望着长大,常觉得日子过得很慢,来日方长。其实,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果任其蹉跎,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自甘暴弃,终于要后悔也来不及。

54、百闻不如一见。——汉·班固《汉书·赵充国传》 [解读]听得再多,不如亲眼看到一次。指看到的比听到的要可靠些。

55、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晋·傅玄《傅子·口铭》

[解读]病是从口里吃进去的,祸是从口里说出来的。这句话告诫人们说话要谨慎,说话不注意会招来祸害。处世戒多言,言多必有失。傅玄:(217——278)西晋哲学家,文学家。著有《傅子》、《傅玄集》。明朝时有人把他的作品收集编成《傅鹑觚集》。口铭:关于口的座右铭。

56、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

[解读]不进入老虎洞,就捉不到小老虎。比喻不亲身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重大成功。也指不经实践就难以获得真知。不:亦作“焉”。

外国哲人名言汇编

思想不是你要它来它便来,而是由它自己决定它的来去。

——叔本华

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苏格拉底

水是万物之本源,万物终归于水。

——泰勒斯

使一切非理性的东西服从于自己,自由地按照自己固有的规律去驾驭一切非理性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最终目的。

——费希特

凡是现实(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凡是合理(存在)的就是现实的。

——黑格尔

万物的和平在于秩序的平衡,秩序就是把平等和不平等的事物安排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上 ——奥古斯丁

凡是活着的就应当活下去。

——费尔巴哈

假如进化的历史重来一遍,人的出现概率是零。

——古德尔

客观世界只是精神原始的,还没有意识的诗篇

——谢林

凡夫俗子只关心如何去打发时间,而略具才华的人却考虑如何应用时间。

——叔本华

我们喜欢别人的敬重并非因为敬重本身,而是因为人们的敬重所带给我们的好处。

——爱尔维修

人类的生命,并不能以时间长短来衡量,心中充满爱时,刹那即永恒。

——尼采

真理是时间的产物,而不是权威的产物。

——培根

权利的相互转让就是人们所谓的契约。

——霍布斯

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

——康德

一切确定的皆否定。——斯宾诺莎

知识归根结底由经验而来。

——洛克

没有物体,只有运动。

——伯格森

一开始,问题就是要把纯粹而缄默的体验带入到其意义的纯粹表达之中。

——胡塞尔

思就是在的思,„„思是在的,因为思由在发生,属于在。同时,思是在的,因为思属于在,听从在。

——海德格尔

思最恒久之物是道路。

——海德格尔

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荷尔德林

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非事物的总和。

——维特根斯坦

人的意识屈从于物化结构。

——卢卡奇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

科学家在思想中给予我们以秩序;道德在行动中给予我们以秩序;艺术才在对可见、可触、可听的外观的把握中给予我们以秩序。

——卡西尔

物体的意义是通过它被己身看到的方向而确定的。

——梅罗.庞蒂

我不能给自己或是别人提供那种日常生活中的普通的快乐。这种快乐对我来说毫无意义,我也不能围绕它来安排自己的生活。

——福柯

科学性的语言游戏希望使其说法成为真理,但却没有能力凭自己的力量,将其提出的道理合法化。

——利奥塔

任何一种哲学思想只要是它能够自圆其说,它就具有某种真正的知识。

——罗素

在任何事物中,美和善二者的本质特征都是相符的,因为它们正是建立在同一形式的基础上,所以善被我们颂扬为美。

——托马斯.阿奎那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的首要价值一样。

——罗尔斯

那隐藏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抗拒求知的勇气。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黑格尔

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

——伽达默尔

本文之外,别无它物。——德里达

存在就是统摄。

——雅斯贝尔斯

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蒙田

谁占有法律语言谁就占有相关的资源和利益。

——布迪厄

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D?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哈耶克

放纵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祸害;谈论别人的隐私是最大的罪恶;不知自己过失是最大的病痛。

——亚里士多德

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柏拉图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莱布尼茨

知识是为了预见,预见是为了权力。

——孔德

如果我们过于爽快地承认失败,就可能使自己发觉不了我们非常接近于正确。

——卡尔.波普尔

目的总是为手段辩护。

——马基雅维利

人有自由意志,成人成兽全靠自己。

——卢克莱修

人生的本质在于运动,安谧宁静就是死亡。

——帕斯卡

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

——赫拉克利特

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毕达哥拉斯

认识错误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

——伊壁鸠鲁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如何存在的尺度,也是非存在者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阿那克西曼德

存在就是被感知。

——贝克莱

习惯就是人生的最大指导。

——休谟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 更是奴隶。

——卢梭

人在生存每一瞬间,都是在必然性掌握之中的被动工具。

——霍尔巴赫

作为瞬间,它当然是短暂的„„然而,它却是决定性的,是充满永恒的。

——克尔凯郭尔

我象村里最年轻的人一样年轻,象村里最年迈的人一样年迈。——泰戈尔

痛苦就是被迫离开原地。

——康德

水是最好的。

——泰勒斯(古希腊)

苏格拉底,从不著书立说,推崇“无拘无束的辩论或讨论”。比较出名的一句是,他被法庭判死刑后安详地说——“死别的时辰已经到了,我们各走各的路吧——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一个更好,唯有神才知道了。”

——苏格拉底

“怀疑一切”;“我可以怀疑一切,但我却不能怀疑我正在怀疑。”——“我思故我在!”

——笛卡儿

理性能使人自由。

——斯宾诺莎

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

群众永远生活在无知的洞穴之中。

——柏拉图

幸福就是 肉体无痛苦,灵魂无纷扰。

——亦壁鸠鲁;

拯救灵魂必须放弃肉欲。

——基督精神;

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

——托马斯.阿奎那

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

——伏尔泰

人的本性就是追求个人利益。

——亚当斯密;

人人生而自由平等。

——卢梭;

幸福不过是欲望的暂时停止。

——叔本华

人最容易忘记的是自己。

——克尔凯戈尔

只有那些从不仰望星空的人,才不会跌入坑中。

——泰勒斯

政治无道德。

——马基雅伟利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

存在就是合理,合理的也都要存在。

——黑格尔

我正在说谎。

——罗素

他人就是地狱.人对人是狼。

——萨特

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

——叔本华

把精神说清楚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维特根斯坦

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

——弗兰茨.卡夫卡

我手中的灯笼 使眼前黑暗的路途与我为敌。——泰戈尔

中外哲人哲语汇编

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 赫尔岑 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 布莱克

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 赫尔岑 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 乔治·桑

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麽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 贝弗里奇

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 高尔基

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 爱因斯坦 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 布莱希特 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 帕斯捷尔纳克

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 柏拉图

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 周恩来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 李四光

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 歌德 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 列宁

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 爱因斯坦 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 —— 克罗齐

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 莱辛

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鲁迅 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 郭沫若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 哥白尼

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 莱辛 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 雨果

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 拉美特利 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 罗曼·罗兰

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 爱尔维修

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 博克

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 列宁

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 门捷列夫

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 约里奥·居里

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 桑塔耶纳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 曹禺 真理是时间的女儿。—— 达·芬奇 真理就是具备这样的力量,你越是想要攻击它,你的攻击就愈加充实了和证明了它。—— 伽利略

最好是把真理比做燧石,---它受到的敲打越厉害,发射出的光辉就越灿烂。—— 马克思

真理尽管苦涩,然而鲜明。—— 普托里尼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 泰戈尔

一个训练有素的思想家的主要特点在于,他不在佐证不足的情况下轻易做出结论。—— 贝弗里奇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王充 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毛泽东

马克思认为理论的符合于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 列宁

科学所以叫作科学,正是因为它不承认偶像,不怕推翻过时的旧事物,很仔细地倾听实践和经验的呼声。—— 斯大林

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创造宇宙。—— 克罗齐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的。—— 车尔尼雪夫斯基 遇到有承认自己错误的机会,我是最为愿意抓住的,我认为这样一种回到真理和理性的精神,比具有最正确无误的判断还要光荣。—— 休谟

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 歌德 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 卢梭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马克思、恩格斯 只要在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变会变成错误。—— 列宁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 泰戈尔

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 克罗齐

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 张志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屈原

我生为真理生,死为真理死,除了真理,没有我自己的东西。—— 王若飞

理直气壮,永远不怕真理,勇敢地拥护真理,把真理告诉别人,为真理而战斗。—— 刘少奇

我们只愿在真理的圣坛之前低头,不愿在一切物质的权威之前拜倒。—— 郭沫若 为寻求真理的努力所付出的代价,总是比不担风险地占有它要高昂得多。—— 莱辛 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地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的人而是有大批的人宣传。—— 歌德 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 伏契克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我能舍弃一切,但是不能舍弃党,舍弃阶级,舍弃革命事业。我有一天生命,我就应该为它们工作一天!—— 方志敏

为了保存一个人的生命,而背叛了千万人的解放事业,遭到千万人唾弃,那活着还有什麽意思? —— 王若飞

老子: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 篇6

易海云先生是诗人,也做过政府官员,在“圈子里”口碑极好。我是在5年前始到《中关村》打工时结识易先生的。初次见面,先生听说我因患“抑郁症”而引起心率不齐、胃肠功能紊乱等病状,便直言快语地劝导我每天诵读《道德经》,可治愈“百病”。说实在的,我当时不以为然,并有些“不屑一顾”的心态。后来易先生赐稿,诠释老子的《道德经》,约有万余字,我感到和《中关村》“新文化”的基调似嫌太远,也就放下了。再后来,拜读易先生惠送的大作《老子通读》,我才恍然大悟,先生对《道德经》情有独钟,厚爱有加。易先生在后记中云:“老子《道德经》是一部千古奇书,本人在60岁之前并未认真读过。到了60岁,我想望60岁之后能有个好身体,正好这时有人传授一种健身方法——背诵《道德经》,一天背诵4遍,每次半小时,我开始不信。一次身体稍有不适,半夜起床和躺下感到头顶晕旋,几晚如是。心想试试背诵《道德经》吧,一背果然好了,尝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此坚持不断,身体越来越好。遂不断探究其祛病健身的原因,后来写了一篇《老子道德经新解》……”据说,《新解》得到专家、教授的首肯,获得赞誉。姑且不论易先生的病是否因读《道德经》而康复,那实在是说不清道不白的事情;不过我正是在易先生这样“现身说法”的教诲下,在过去学习范文澜先生《中国通史简编》有关诸子百家的基础上,又先后读了任继愈先生的《老子绎读》、南怀瑾先生的《老子他说》、戴建业先生的《老子旁观》等著作。在时下大倡国学的氛围中,孔子学院已经走出国门,办了几百家“孔子学院”,国人也实在不该冷落了《道德经》,更何况还有孔子曾求师于老子一说。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必须对老子有新的认识,取其精华,扬弃糟粕,古为今用;切忌把老子神化,捧为“圣人”。至于那些以“国学”为饭碗的学者们,尽可以“百家争鸣”,只要不影响农民种田、工人生产、医生瞧病、教师讲课……只要不影响“嫦娥奔月”、“中国芯”装机、“居者有其屋”……就行了。

老子名片

老子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具有“大智慧”的哲学家。老子的生平尚无定论:一说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为周“守藏室之史”(管藏书的史官),有记载说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隐退著《老子》。一说老子即太史儋,或老莱子。《老子》一书反映老聃的哲学思想。老子提出“道”的观念,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是宇宙万物本原,否定天的最高权威,主张“不行而知”。反对儒家和墨家两派的道德观,认为真正的道德是不追求道德,提倡柔弱虚静,减少私欲,知足不争。老子的政治理念是“无为而治”,人类的理想社会则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社会。《老子》一书的精华是丰富的朴素辩证法因素。提出“反者道之动”,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面的对立,而对立面可以相互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是生活中的朴素真理。《老子》学说对中国哲学有巨大影响,后来的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角度吸取《老子》思想。

著名学者任继愈先生多年来潜心研究《老子》,“一向认为老子哲学思想比孔子、孟子都丰富,对后来的许多哲学流派影响也深远”。他的《老子绎读》已经是第四次翻译和阐释《老子》的内涵,任先生说,“‘绎’,有阐发、注解、引伸的涵义,每一次关于《老子》的翻译都伴随着我的理解和阐释……”“研究老子哲学,不能脱离中华大地,离不了中国的13亿人民,也离不开全世界60亿人民共存的现实世界。”

“道”“德”绎读

读《道德经》必须明确老子关于“道”和“德”的内涵。两千多年来,关于《老子》的注释不下千余种,东汉(25-220)河上公的《老子道德经章句》约5千言,分为81章,前37章为《道经》,后44章为《德经》,统称《道德经》。还有流传甚广的魏王弼《老子注》的通行本。《道德经》在世界广泛流传,唐玄奘曾译为梵文,时下英文和日文也有多种译本发行。

开宗明义,老子放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译成现代白话,就是“‘道’,说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叫得出的,它就不是永恒的‘名’。”老子在第38章则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译成白话即是,“‘上德’不把‘德’表现在口头上,因此有‘德’。‘下德’虽然口不离‘德’,因此却没有‘德’。”千百年来,对“道”和“德”的闡述,注家蜂起,从“句读”到“释义”,都带有时代的特色,体现着“与时俱进”的精神,这就是“古为今用”罢。愚以为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的概述颇为科学,最有说服力。

范文澜先生把老子定位在“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这一历史人物中。认为老子观察了自然方面天地以至万物变化的情状,观察了社会方面历史的、政治的、人事的成与败,存与亡,祸与福,古与今相互间的关系与因果,发现并了解事物的矛盾性比任何一个古代哲学家更广泛更深刻。老子把这种矛盾性概括称为“道”与“德”。范文澜绎读为:“道是从一切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自然法则或规律。”“德是宇宙间一切具体存在着的事物所含有的特性。德不能脱离具体事物而独立存在,德所寓的事物称为得。”范文澜先生在这样的分析基础上,引经据典,佐证他的论点。韩非子说“德者内也,得者外也”;王弼注《道德经》说“德者得也”。范先生还得出结论,“从各个的德综合为一般的道,从一般的道表现为各个的德,有道便有德,反之,没有德也就没有道。”因此我们认为,《道德经》体现出朴素的辩证法精神,这正是老子学说的精髓。

任继愈先生在绎读《老子》第一章时的说明文字中指出:“从这一章只能看出老子提出了‘道’的重要性,而不能断定‘道’是‘绝对精神’还是‘物质一般’。因为老子的时代,还不能有这些观念。”任先生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道”是精神性的还是物质性的,老子本身没有深说。老子的认识已经是处在当时中国古代人类认识的最前沿。后人可以用现代人的认识来解释老子,代替老子作进一步的阐发。当年老子自己没有讲清楚的问题,后代研究者注释者替老子讲得再清楚,也不能认为是老子的思想。一位迷恋《道德经》的诗人,认为《道德经》揭示的是“宇宙基本规律”,于是在大谈“修道的重要性”后,提出“以道治国”、“以道治事”、“修道健身”……对这种所谓的“老子道德经新解”实在不敢苟同。倘如是,《道德经》真的成了“玄学”和“神学”了。

“道法自然”

太极拳中的中国古代哲学观探析 篇7

太极拳是以周易为依据, 以太极来命名的拳术, 象征着太极拳是圆转的、弧形的, 而且说明了它的拳法、拳理包罗天地变化, 博大精深, 是一阴一阳, 刚柔相继的高深拳术。太极拳鼻祖是根据《易学》八卦中的卦画、卦名、卦位、卦象、卦与卦的交错, 爻位的变化, 将其运用和贯穿在拳义、拳理之中, 创造出太极拳“十三势”。太极拳依附于太极阴阳学说, 以此为拳理的理论基础和行拳的根本, 谓之:“凡身处处皆太极, 一动一静, 俱浑然。”[2]

(一) 太极拳体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原初性的宇宙生成观

《太极拳论》说:“虽变化万端, 而理为一贯。”[3]太极拳参悟人与天的同一性, 具有哲理丰富的“圆、空”特色。圆则灵活多变, 空则轻灵无滞, 圆而又空则能做到活泼自如, 循环无碍, 变化无穷。在拳技中则表现为“无使有凸凹处, 无使有断续处”, “随屈就伸, 引进落空”等, 太极拳不仅是一种符合宇宙自然规律和人体自身规律的运动方式, 是一门技艺, 而且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载道的方式, 蕴藏着深厚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精髓。

太极在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思想中是阴与阳的共同体或统一体。虽然统一体应当是有序的, 但太极这个统一体将无序也蕴藏于其中, 无序不过是有序的一种特殊状态。自然界从混沌走向有序, 自然界的第一个存在样式是混沌, 从自然界存在样式的角度来理解太极, 太极的一层意义应是自然的混沌状态。太极是混沌的原初状态, 是变化之始, 是起造万物, 化生天地的根本。太极的自然界混沌存在样式意义, 可理解为宇宙产生之初的混沌。《周易正义》引王弼注云:“夫有必始于无, 故太极生两仪也。太极者, 无称之称, 不可得而名, 取有之极, 况之太极者也。”太极无知, 无名, 是生命万物的起源地, 混沌中蕴育着生命的种子, 它好比宇宙之基因或者分子, 不断裂变, 生化万物。《易纬·易乾凿度》将这生化过程说得更为具体:“孔子日:易始于太极。太极分而为一, 故生天地。天地有春秋冬夏之节, 故生四时。四时各有阴阳刚柔之分, 故生八卦。八卦成列, 天地之适立, 雷风水火山泽之象定矣。”周敦颐称太极亦为无极, 《太极图说》中开宗明义第一句话“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4], 就是这个意思。他试图说明有序之太极与无序之太极有区别, 又试图说明他们本来就是一个, 无序不过是有序特别的一种, 故说无极而太极、太极本无极。《乾坤凿度》说:“……有开生于无形……有太易, 有太初, 有太始, 有太素也。太易者, 未见气也;太初者, 气之始也;太始者, 形之始也;太素者, 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 故曰混沦。混沦者, 言万物相浑而未相离, 视之不见, 听之不闻, 循之不得, 故曰易也。易无形畔。易变而为一, 一变而为七, 七变而为九, 九者气变之究也, 乃复变为一。”“易始于太极, 太极分而为一, 故生天地。”“太易始著太极成。太极成, 乾坤行。”[5]从现在的角度来理解, 太极有两种状态, 一种即混沌;另一种是“一”, 即“易变而为一”之“一”。混沌是气形质万物相浑未离的状态, 是气形质万物都只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其中的、从它宇宙转变为此宇宙而无序的物质状态。“一”则是此宇宙之始、发展出具有气形质且万物相分离的有序物质状态。虽然“混沌”与“一”、太极与无极其区别若此, 但“混沌”与“一”、太极与无极依然是一个统一体。有的思想家们则倾向于将混沌看作一种独立的存在, 如邵雍《观物内篇》说:“混成一体, 谓之太极。太极既判, 初有仪形, 谓之两仪。”[6]依据这种理解, 就把太极独归于混沌, 把有序独归于具体一物, 将有序无序判然分离, 割断了从无序走向有序的桥梁, 最终有序与无序都变得难以理解。这种理解显然将混沌看作是自然的一种独立存在。

(二) 太极拳体现中国古代哲

学思想的动静结合的宇宙变化观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开篇就讲:“太极者, 无极而生, 动静之机, 阴阳之母也。”[7]太极拳起势这一混沌寂然的无极, 在精神理念的作用下引发感应的通遂, 即太极。在由静而动将动还静这一状态和趋势下, 由太极而产生阴阳两极。

太极之道, 有无相生, 亦阴亦阳, 一动一静。动为运动、变易, 静为静谧、休止。在动静的关系中, 要一张一弛, 一动一静。光动不静, 则躁而不宁;光静不动, 则伏而死寂。但动静有致之时, 亦各有侧重之处, 有时应强调动, 有时该强调静。老子是强调以静制动的, 在《道德经》中经常突出静的功率。“致虚极, 守静笃, 万物并作, 吾以观复。” (十六章) 王弼注曰:“以虚静观其反复。凡有起于虚, 动起于静, 故万物虽并动作, 卒复归于虚静, 是物之极笃也。”[8]这里, 强调虚静制动, 是深得老子精义的。老子云:“静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四十五章) , “我好静而民自正” (五十七章) , “牝常以静胜牡, 以静为下” (六十一章) 。这些, 都是深得静的真谛的言论。但老子并没有舍弃动字, 而是在以静制动的前提下谈到动, 所谓“反者, 道之动” (四十章) 是也。王弼注曰:“高以下为基, 贵以贱为本, 有以无为用, 此其反也。动皆知其所无, 则物通矣。故曰‘反者, 道之动’也。”[9]静之所以能够制动, 动之所以起于虚静, 是由于虚静终归于无。这便是以无为本来解释以静制动的玄学思想。在《易传》中, 也吸取了老子的部分动静观, 但却没有全部吸取老子的动静观。如果说, 老子强调静, 则《易传》却强调动。换言之, 《易传》对老子的动静观进行了改造, 在重视动静有致之时, 更侧重于突现动。之所以如此, 是同《易传》十分突出地关注变易的思想息息相关的。《系辞上》“动静有常, 刚柔断矣”, “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 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 “夫乾, 其静也专, 其动也直, 是以大生焉, 夫坤, 其静也, 其动也辟, 是以广生焉”。

“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也”, “以言者尚其辞, 以动者尚其变。”《系辞下》:“天下之动, 贞夫一者也”, “爻也者, 效天下之动者也”, “变动不居, 周流六虚。”这些说法, 显然与老子的提法有别。但在表现亦动亦静的辩证法方面, 《易传》与老子又异中有同, 从而显示出二者相通的脉络。

太极拳根于礼仪之邦, 源于中国传统中国文化, 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不能只把它看成拳术, 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拳技只是它的外在形态, 内含的太极文化是它的灵魂。来源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太极拳, 在拳理和训练上, 太极拳处处显示了中国古代哲学的理念。我们在实际教学和修炼中, 如果能够以此为指导, 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参考文献

[1]周易·系辞[M].武汉古籍书店影印版, 1988:25

[2]陈正雷.21世纪太极拳发展的思考[J], 中华武术.1998 (12) :72-76

[3]王宗岳.太极拳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88

[4]任继愈.中国哲学史 (三)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79。

[5]朱伯崑.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335

[6]朱伯崑.国际易学研究第六期[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71

[7]王宗岳.太极拳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5:3

[8] (魏) 王弼, 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 1980:36

中国古代哲学 篇8

如何培养出合格的高职中医学人才一直是中医教育改革探索的前沿方向, 高职教育有别于普通本科教育, 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医类高职学生在校时间只有三年, 面面俱到填鸭式的教育显然不合时宜, 照搬西医学教育中的分析—实验还原模式也不符合中医学学科内涵。只有形成固定的中医思维模式, 才能正确地进行临床辩证和诊疗。从中医学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出发, 加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渗透是培养合格的高职中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

一、高职中医专业学生中国古代哲学知识薄弱, 中医思维弱化

依据中国古代哲学知识的掌握和中医思维的认知进行分级, 并以此设计调查问卷, 对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11级中医学专业高职学生随机选取100名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匿名方式;所有的调查问卷经审核全部为有效问卷, 数据经Excel表格整理, 采用百分比描述法进行数据结果分析。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6%的中医专业高职学生在系统学习中医前没有接触过中国古代哲学知识;63%的学生认为中医专业知识点过于晦涩难懂, 特别是哲学基础环节, 入门不易;51%的学生对取象比类、试探和反证、演绎等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42%的学生认为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和中医思维的形成, 与临床诊疗没有多大的关系;甚至还有8%的学生认为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不具备科学性。从初步的研究数据得出一个结论:高职中医专业学生中国古代哲学知识薄弱导致中医思维弱化。

何谓中医思维?它是指在中医药学知识背景下对人类生命活动及其相关联问题的思考, 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 是具有长久稳定而又普遍起作用的思维定势或思维惯性, 是掌握和运用中医理论的基本样式、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 (1) 。中医思维的种类很多, 如“经验思维”、“取象思维”、“逻辑思维”、“辨证思维”、“整体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正向思维”、“反向思维”等 (2) 。中医临床诊治疾病的全过程需要中医哲学思维方式的引导, 正确的中医思维决定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走向, 对中医学专业学生来说尤为关键。可以说, “中医思维弱化, 临床能力下降”, 是当前高等中医药教育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 (3) 。古代学医之人, 多先研习释、道、儒等流派的经典著作, 然后再研习《黄帝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专著。掌握了一定的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基础后, 向中医“迁移”较快, 入门学习相对简单, 对中医抽象理论的领悟更为准确和迅速,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医学生成才率, 尽可能缩短了成长周期。可当今, 我们的学生所接受主要是西方科学教育, 从小学阶段, 已难寻古典哲学文化教育的踪影, 不知道朱熹、王守仁所谓何人。中学阶段又多以数理化自然学科为侧重, 不明白对立统一关系。

到了高职阶段后, 分析—实验还原的思维模式已经自然而然的形成。所以, 高职学生在进校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对抽象中医概念是异常陌生的, 比如气元论、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等;接受真寒假热、异病同治、正治反治等思维非常困难, 中医思维在临床实习前很难形成, 更不用说牢固确立。到三年级毕业之时, 相当一部分学生还游离在中医门槛之外。高职学生在校时间短, 考虑到学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的需要, 就必须学习50%以上的西医学知识, 中医类课程被挤占, 被迫砍掉中医哲学和中医经典选读课程, 中医专业学习难以到达一定的深度, 专业认识的学习只能一知半解, 中医思维方式不坚定, 有的高职学生甚至被正在学习摸索的西医思维方式“同化”。这直接出现两种不堪的后果:一方面临床诊治疾病能力不够, 另一方面自身对中医认识不足。少部分学生还成为中医的“掘墓人”, 逐渐背叛中医、一味攻击中医,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和发展 (4) 。

二、中医学与古代哲学思想一脉相承

中医学几千年的发展与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一脉相承, 无可厚非。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哲学, 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完善提供了理论支持。“不管自然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他们还是接受哲学的支配 (5) 。”在中医几千年的悠久历史长河中, 出现无数的中医大家和中医学术流派, 总能清晰地捕捉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清晰轮廓。如果不了解中国古代哲学文化, 就无法认识中医学科内涵, 把握住中医自身发展规律, 掌握中医治病的特点。先秦时期出现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哲学思想渗透到中医学中, 形成了中医学的思维方法;中医学“五脏一体观”的整体观念思维、“天人合一”的和谐观念思维、取象比类、司外揣内诊断方法等, 更是得益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长期的熏陶。在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舞台上, 每一次创新总是与古代哲学如影随形, 如金元四大家中“滋阴学派”创始人朱丹溪就是著名理学家许谦的高徒, 把“格物致知论”哲学思想定为代表作《格致余论》的书名。古人总结出“不为良相, 便为良医”的俗语, 唐代以“药王”孙思邈为代表的道医、宋代以董汲为代表的儒医、晋朝以深公为代表的僧医, 尤其是历朝历代的中医名家阐述的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关系, 证明中国古代哲学是中医学发展的不竭源泉。

中医哲学思想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包括了诸如自然观、物质观、运动观、整体观、联系观、矛盾观、系统观、生命观、辨证观、治疗观、实践观等众多特定内容 (6) 。中国古代哲学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论体系。它是古人认知世界本原和阐释万事万物变化规律的认识论, 也是古人进行自然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方法论, 属于唯物主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 “天人合一”、“形神合一”、“五脏一体观”等体现出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正是中医学用普遍联系和发展的思想来认识人体、认识自然、认识人体与自然的关系, 才使中医学历经几千年而永葆旺盛的生命力 (7) 。由此可见, 中医学优势和特色的根源在于中国哲学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三、加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渗透是培养优秀的高职中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

中医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家提出的“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任务之一是提高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药服务能力。为了适应社会的需要, 把产出更多合格的学生作为高职院校迫切的任务, 就必须培养高职学生牢固的中医思维方式。只有加强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渗透, 牢固确立中医传统文化思维, 去继承中医, 才能真正理解中医理论的深刻内涵, 掌握中医精湛的诊疗技艺。

首先, 增强校园中医文化氛围, 接受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熏陶, 启蒙中医思维。学校的人文环境包括楼舍、教室标语、学校宣传栏、雕塑等能反映中医人文学科的气息;同时在开展学生课余活动中多考虑一些中国古代哲学元素, 开设有关中国古代哲学方面的兴趣讲座;校园辩论赛上多设计与中国古代哲学相关的辩题;建立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文化网站、微博;开展校园传统文化节及中国古代哲学知识竞赛等。用中国古代哲学知识对进校的新生进行耳熏目染, 实现潜移默化的感性认知, 使他们时刻感觉自己生活在中医文化氛围中, 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引导他们思考, 逐步确立中医思维。

其次, 合理设计课程体系, 突显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地位, 培养中医思维, 适当减少西医课程。西医课程过多会导致高职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 妨碍中医思维方式的建立。在诊治疾病过程中也会出现思维方法的混乱 (8) 。在条件允许的高职院校将中医学与西医学的课程分开学习, 先学习中医课程, 待中医思维形成之后, 再学习部分西医课程。设置的传统文化课程要突出中国古代哲学和思维方法课程的重要性, 讲授过程中教师除了传授中医的基础知识外, 还应将中医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古代哲学根源、中医认识论、辨病辩证方法论等理论特色贯穿在课堂上, 引导学生向建立中医思维方式的方向发展。

最后, 教学以中医经典为导航, 与临床相结合, 加深对中国古代哲学知识的认识, 坚定中医思维, 知行合一。学习经典医籍是系统、全面掌握中医理论的必然要求, 是掌握中医理论体系和中医思维特点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9) 。学习中医四大经典坚定高职学生中医思维, 比如《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学》等书籍的学习加深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现象和本质、推演、络绎的理解。著名的中医学家王永炎曾说:“中医的生命力在于疗效”, 高职院校要发挥各种途径的作用, 重视实践教学, 使高职学生早上临床, 多上临床, 在临床诊疗实践中升华对中国古代哲学地理解, 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反馈调节中医临床的诊疗技术, 达到“知行合一”, 使中医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和坚定, 做合格的中医医生。

中医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它是一个“润物细无声”、内化的过程。通过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渗透, 培养中医高职学生的中医思维, 把正确的学习方法教给他们, 这无疑为高职学生以后的深造学习和进一步发展打下敦实的基础, 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也能顺利完成国家提出的“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任务。

摘要:结合问卷调查总结出高职学生中医思维弱化的原因, 探讨中国古代哲学文化与中医学的关系。培养优秀的高职中医学专业学生, 需要通过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加强课程改革和教学设计、实现中医经典与临床相结合三条途径进行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渗透, 建立巩固中医思维模式。

关键词:中国古代哲学,中医学,高职学生,中医思维

注释

1

22 朱向东、梁永林、王燕:《从中医思维角度探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问题》, 载于《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3年第1期, 第153页。

33 张伯礼:《优秀中医人要有悟性和人文底蕴》, 载于《城市快报》, 2010年6月4日。

44 陈涤平:《用中医思维培养优秀中医人才》, 载于《中国中医药报》, 2008年12月5日。

55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1年, 第187页。

66 雷顺群:《中医哲学思想的特定内容》, 载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 第1-4页。

77 温茂兴:《辩证唯物主义与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 载于《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 第13-14页。

88 熊辉、黄政德、李江山等:《卓越中医人才培养的思考》, 载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 第17-20页。

中国古代哲学 篇9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天人关系问题, 其中, 天道是对世界的认识, 人道则是对人自身的认识。而围绕天人关系所展开的争论, 先秦以降绵延了几千年。这其中, 有两条截然不同的思路: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然而, “天人相分”只是一股支流, 影响并不大;“天人合一”才是中国传统哲学最基本的思路。“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极其重要的思维模式,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先秦, 发展于汉, 成熟于宋。先秦的“天人合一”思想与儒、道两家有所不同。儒家的“天人合一”, 大体上是讲人与义理之天、道德之天的合一。人性在于人心, 故尽心则能知性, 而人心乃“天之所与我者”。“天人合一”在孟子那里指人性、人心以天为本, 所以天人是合一的。道家的“天人合一”则是讲人与自然之天的合一。这里的自然, 就是自然而然, 究竟至极的意思。“道”是最高原则, “天人合一”在老子那里表现为人与“道”合一。汉代大儒董仲舒明确地提出“天人之际, 合二为一”的思想。

二、“天人合一”思想

当代的一些专家学者, 大都对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持基本肯定态度。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认为“天”就是大自然, “人”就是人类, 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著名哲学史家汤一介认为, “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模式, 对解决当今人与自然的矛盾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 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 人们不能把“人”看成是和“天”对立的, 破坏“天”就是对“人”自身的破坏, “人”就是受到惩罚。因此, “人”不仅应知“天”, 而且应该“畏天”。现在人们只强调“知天”, 只是一味地用来利用“天”、征服“天”, 以至无序地破坏“天”, 而不知对“天”应有所敬畏, 这无疑是“科学主义”极端发展的表现。“知天”和“畏天”的统一, 正是“天人合一”的重要表现, 从而表现着“人”对“天”的一种内在责任。现代儒家、台湾著名哲学家方东美在其早期重要著作中构建了一个名为“广大和谐”的哲学系统, 其核心思想是:“自然与人生虽是神化多方, 但终能协然一致, 因为自然乃是一个生生不已的创进历程, 而人则是这历程中参赞化育的共同创造者。所以自然与人可以二而为一, 生命全体更能交融互摄, 形成我所说的广大和谐, 在这一贯之道中, 内在的生命与外在的环境流衍互润, 融溶浹化, 原先看似格格不入的此时均能互相涵摄, 共同唱出对生命的欣赏赞颂”。“这种广大和谐普遍放光, 正是人人均应追求之道, 如此, 天与人和谐, 人与人感应, 人与物的协调, 处处都以体仁继善、集义生善为枢纽, 然后天地之间, 才能怡然有序, 一切万物也才能盎然滋生”。不言而喻, 和谐社会理所当然地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个层面的和谐,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种更高境界的和谐。所以, “真正的和谐”乃大地万物和谐共生。

三、天人和谐是我们的追求

如今, 天人和谐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而美好的追求。那么, 现实状况如何呢?答案是不容乐观且令人担忧。1.“国在山河破”:环境形势异常严峻, 据专家预测, 要不了多久, 黄河就有可能成为季节河甚至内流河。黄河的尴尬还不仅如此, 大量的工业污水和农药、化肥以及生活污水、垃圾的污染, 已导致黄河全流域严重污染, 黄河干流40%河段的水质已丧失水体功能。长江也是如此。从环境这个特殊的层面上讲, 中华民族到了危机的关头一点也不为过。2.“天有病, 人知否?”:环境恶化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环境恶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遗憾的是, 严峻的形势至今尚未引起全社会足够的认。一是知之不多, 知之不深。无以计数的老百姓就是环境恶化的直接受害者, 但这并不说明他们对生态环境的演剧形势有了足够的认识, 相当多的人对此知之甚少或知之甚浅。因此, 迫切需要在全社会地开展环保科普宣传, 广泛地构建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真正做到人与自然和睦相处。二是知之, 却明知故犯。长期以来, 一些地方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他们单纯的追求GDP而不管生态系统的承载力;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只考虑地方或集体利益而不考虑国家整体利益;明知土地资源紧张, 还在拼命地圈地;明知是污染企业, 还在一个劲地引进。

四、天人和谐的平衡原则与协调有序的发展原则

著名哲学家冯契认为, “天人合一”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 其基本观点就是指天和人交互作用, 以达到天人的和谐为旨趣, 达到人与自然的动态的统一。冯先生将天人关系看成是一对辩证统一的范畴, 无疑是很高明的, 如何实现“以达到天人的和谐为旨趣, 达到人与自然的动态的统一”呢?

1.天人和谐的平衡原则在人和自然的关系上, 传统儒家所提倡的积极的“天人合一”思想很值得我们借鉴, 即通过人类发挥参赞化育的作用, 使天地万物的自然属性和潜力充分发挥;通过合理地利用资源, 使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了具有历史意义的《21世纪议程》, 首次提出了“环境友好”的概念。2002年召开的世界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 世界各国开始全面提出环境友好的概念。2004年日本发表《环境保护白皮书》, 明确提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2005年我国也正式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策。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人对自然的不友好而导致生态失衡的例子却屡见不鲜。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护生态平衡, 人需要有“三心”才能够实现天人和谐, 即人队自然要常怀敬畏之心、仁爱之心、顺应之心。其中, 敬天是指“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造化万物的大自然包容万类、扶持众妙、生生不息, 人来存活一日就应该对大自然敬畏一日。爱天指人是填的一部分, 爱天亦即爱人类自身。方东美先生说得好:人生于自然之中, 如同一滴雨水融入河流, 即能变成波澜壮阔的一部分, 浩然同流, 这时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犹如甜蜜的爱侣一般, 心心相印, 足以谱出共同心声。顺天即是顺应天时, 遵循自然规律。自然界有其自身的法则和增长的极限。人类的发展应该是遵守自然规律和增长极限所允许的发展, “赞天地之化育, 与天地参”。中华民族的先贤们在这方面不乏很好的事例值得借鉴, 如都江堰工程便是顺应天时、科学治水的经典之作。假如违背天时、破坏自然, 结果只能是给人类自身的发展带来威胁。早在120多年前, 恩格斯就在《自然辩证法》中警告过人们:“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 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值得高兴的是, 现在“爱天”、“敬天”、“顺天”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

2.协调有序的发展原则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和谐平衡, 并不是不要发展, 而要协调发展、有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最近几年, 理论界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生态安全。我国政府2000年发布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首次提出“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命题。所谓“生态安全”有两层含义, 经济层面上讲的是防止由于生态环境退化对经济基础构成威胁, 从而削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政治层面上讲的是防止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影响人们的生存条件甚至生命安全, 从而导致政局不稳、国家动荡。生态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生存发展, 它同军事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一样, 共同构成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只有和环境和睦相处, 和大自然协调有序地发展, 文明才能够不断地延续。其中, 协调有序地发展应包括:协调发展的伦理底线是生态安全, 以考虑生态安全为前提条件的发展, 便是和大自然相协调的发展;有序发展是和无序发展相对立的理性的发展模式。有序发展之“序”应为:优先保护→合理开发→有限利用。因此, 我们再也不可以竭泽而渔了!“放水养鱼”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长远大计, 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唯一的抉择。

摘要: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区别的明显标志。它明确了人与自然的理想关系:自然与人非制约与驾驭的关系, 而是亲和融恰, 协调发展的关系。从天人合一出发推导出的文化意义沿着历史的轨迹不断演进, 由最初的哲学形式发展出体系庞杂的内容。

关键词:天人合一,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季羡林.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华书局, 1993:1.

[2]汤一介.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J].学习与研究, 2006, (6) .

[3]东方美.中国人的人生观[M].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中文版, 1956:163-164.

中国古代哲学 篇10

一、上帝与God

在我国殷、商、周统治者称王并都敬拜上帝 (天、帝、天地、天帝、老天爷…等等) 。在我国古代甲骨上刻有帝, 天帝;“天命玄鸟, 降而生商” (《诗经·商颂》) 。“敬天之命” (《管子·大匡》) , “道生之” (《老子·道德经》) , “上帝是祗” (《礼记·闲居》) 、“死生有命, 富贵在天。” (《论语·颜渊》) 、“知我者, 其天乎” (《论语·宪问》) , “子墨置立天志。” (《墨子·天志》) 。中国古代哲学的儒、道、法和墨家等的共同点和根基是:虔诚的崇拜“天”, 遵循“道”, 突出“爱”和“德”, 并在春秋战国时期留下了共同弘扬传统的古训。上帝译为英文是加引号的“Tien”或God加译注 (因为God有多种含义和用法, 中文上帝只与Bible中的God相同) , 应特别注意。天只有一面, 不可区分为自然天与哲学天。延续至今将古代哲学中的天译为Heaven, Day, Sky, Nature, Season, …等都会误解原意。Bible中God曾翻译为上帝、父、天父、神、主、圣、天主等等, 并均无译注。但是, 不能翻译为神。百姓将对人有益者视为天派下界的如:门神、财神等等, 人们是通过有形者敬拜上帝;也有将死人敬奉为神, 神还有贬义的。在我国古代神也非单一含义。“如神所用, 举事如神” (《管子·权修》) , 此处神为上帝;“务民以义, 敬鬼神而远之, 可谓知也” (《论语·雍也》) 此处神为贬义的。Bible中God并非多种含义。主遍地皆是, 有车主、户主、……;猴子也称为“大圣”。所以将God译为神、主、圣都不对。Bible中God是至高无上, 唯一无形的万物创造和主宰者与中文上帝 (“天”) 含义相同故可翻译中文为上帝或“天”。

二、爱

“天乃道” (《老子·道德经》) , “君子学道则爱人” (《论语·阳货》) ,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是在敬天重道, 顺天意的基础上弘扬高尚、纯真、无私的人与人之间应当有的真爱。 “从爱民做起” (《管子·小匡》) , “顺天意者, 兼相爱, 交相利” (《墨子·非乐》) , “天下相爱则治, 相恶则乱” (《墨子·劢志天下》) , “刑罚和法律非所以惡民, 爱之本也。”、“故法者, 王之本也;刑者, 爱之自也。” (《韓非子·心度》) , “治国之道, 爱民而己。” (《刘向·说苑》) , “爱民者不罔其上” (《林逋·省心录》) , “爱国如家” (《筍悦·汉记》) ,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 “爱人利物之谓仁” (《庄子·天地》) , “仁者爱人” (《荀子·议兵》) , “仁爱” (《刘安·淮南子》) , “仁者爱之体, 爱者仁之用。” (《朱熹·朱子语类》) 。中文爱字有多种含义, 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是遵循“道”, 以爱加引号表示, 译成英文是“Love”。在英文中love也有多种含义和应用场合。关于我国古代哲学中“道”的翻译见。

三、天人关系

民族文化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 天人关系是精髓。《易经》 (《周易》) 是天人关系的经典, 敬 (顺、参) 至高无上的帝是我国古代哲学的基础。人顺天意万事兴, 天人合一概念不清。对于顺天意的事要多为, 对于反天的事要无为。科学中人参天的探索见。

四、结束语

学习传统文化应以原著为准。翻译必须忠实于原著, 错译必然引起误解。对经典著作的传统翻译错误应当尽快纠正, 消除恶劣影响。外语教学中学习传统文化至关重要。

摘要:本文讨论我国古代哲学中上帝和Bible中God的含义和传统翻译错误, 以及如何正确理解我国古代哲学中的爱和天人关系。

关键词:翻译,中国古代哲学,上帝,爱,天人关系,God

参考文献

[1]张人骧.对提高翻译质量的探讨[J].海外英语.2014, 23:289-291.

[2]融入传统文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校园英语 (中) .2015, 11:29.

[3]张钖钧.经络是独特系统, 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假说[A].针灸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74:100.

[4]张人骥, 潘其丽, 张人骧等..经络科学[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年第二版.

[5]张人骏.健康学[M].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3.

[6]Zhang Kui, Zhang Liang, Qu Wenji, Zhang Renxiang.Two-way feedback of human body[A].SPIE Proc.1992, 1644:326-328. (Los Angeles)

[7]Zhang Liang, Zhang Kui and Zhang Renxiang.The twoway feedback and passing-way of human body[J].Engineering Science, 2008, 6 (2) :37-41.

上一篇:中小型水利施工下一篇:幸福就在转角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