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教学

2024-07-27

正式教学(精选十篇)

正式教学 篇1

一、巧设生长点———仿照着样子写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模仿对于儿童, 正如独立创造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儿童是从模仿开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在小练笔中, 用教材的例子, 让学生仿照着教材的样子来举一反三写话是我常用的训练方法。《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为了让学生走近诗歌, 喜欢诗歌, 我让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式做了这样的尝试:

我想变____, _____。

我想变____, ____。

我想变____, ____。

我想变_____, ____。

我真想变成___, ____。

这样的填空式的仿照, 既可以达到训练的要求, 又降低了模仿的难度。这个样式, 将课后的“夏天来了, 你想变成什么?”这一练习具体化了。练习时, 在我“这可是小诗人在写诗”的鼓励下, 学生写出了不少多样的“小诗”。下面是黄琪同学写的“小诗”:

我想变一片树叶,

在微风中轻轻地飘荡。

我想变一只小鸟,

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

我想变一匹骏马,

在草原上飞速地奔跑。

我真想变成一把大伞,

让无助的人把风雨遮挡。

二、巧用生趣点———编写童话故事

童话是低年级孩子非常喜欢的儿童文学样式, 我在教《猴子种果树》这篇童话时问学生:这只猴子什么树也没种成, 如果换成一头小牛呢?这个故事会变成什么样?学生的话匣一下子被打开了, 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在肯定他们的想法之后, 我告诉学生:你们说得这么好玩, 有没有兴趣也把它写成一篇童话故事呢?老师建议你们, 在编童话时, 除小牛外只要再出现一个其他的动物就可以了。

从小练笔作业情况看, 大部分学生都能寻找到小牛与猴子的不同处, 写出小牛的坚持。有些学生除了写小牛外, 还把课文中提到的其他动物都写了进去, 编成了一篇很有趣的童话。下面是郑维淼同学编的童话《小牛种梨树》:

小牛种了一棵梨树苗, 天天浇水、施肥, 等着将来吃梨子。

正当梨树成活的时候, 一只乌鸦“哇哇”地对小牛说:“牛哥, 牛哥, 你怎么种梨树呢?有句农谚说‘梨五杏四’。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 你有这个耐心吗?”

小牛一想:五年虽然很长, 但我能耐心地等。于是, 就经常浇水、施肥。

五年过去了, 小牛终于吃到了香香甜甜的梨子, 可开心啦!

这样的小练笔, 让学生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还以尝试的方式初步走近了童话体裁。由于有文本这一范例存在, 学生对童话这类文章有了实践性的了解, 为进入三年级放胆编写童话做了一次很好的铺垫。

三、巧引拓展点———接着课文内容写

《会走路的树》一课有着这样的结尾“:他让小鸟停在他金色的角上, 向自己的家快步走去。”在教完这课后, 我先让学生进行讲故事比赛, 故事的开头是“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学生的兴致可高啦!在口头表达到一定的火候时, 我就相机让学生进行了接着写的小练笔。因为有过说的引领, 学生写得轻松, 写得出彩。有的写出了驯鹿爸爸的惊讶, 有的写出了小鸟的欣喜, 有的写到了小鸟和驯鹿在一起载歌载舞, 有的写到了小鸟又坐在这一棵会走路的树身上, 去了许多许多地方……下面是李婧同学的小练笔:

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驯鹿一见到她, 高兴地叫起来:“你就是去年的那只小鸟吗?长得越来越漂亮啦!”小鸟也叽叽叽地说起来“:你的儿子也是一棵会走路的树啊!我差点把他当成你呢!”说完, 小鸟又跳到驯鹿爸爸的身上, 在这棵去年的树上跳起舞来。

这样的小练笔, 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放飞, 创造出了新奇的世界, 也融进了自己的美好愿望。这样的练写, 既能丰富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又可以让学生释放各自的生活积累, 进行情感体验, 实现了个性化的语言表达。

四、巧抓转换点———换一种形式写

在学《问银河》这一课时, 一个爱好写诗的学生把这一课抄成诗歌的格式拿给我欣赏。他的这一举动启发了我。于是, 在完成“你还有什么问题问银河吗?”这一课后小练笔作业时, 我提出可以把它写成诗歌的格式。这一形式, 激起了学生们的极大兴趣, 他们兴致勃勃地按照诗的格式完成了这一作业, 有的学生对写得不顺的地方还做了新的修改。下面是黄衍霖同学的小练笔:

银河呀,

在你的下游有美丽的江南吗?

有沪宁高速那样的公路吗?

银河呀,

在你青青的河岸上,

有长长的柳树吗?

它们也会照着你梳自己的辫子吗?

银河呀,

我还有好多好多问题要问你。

总有一天,

我要驾驶着中国的宇宙飞船,

到你那儿去做客呢!

这一练习, 虽然只是在模仿课文句式的基础上加一点创意, 虽然只是把课文记叙文的方式改写成诗歌的样子, 但与同为诗歌小练笔的 《真想变成……》 相比, 训练的要求提高了, 前一练习提供一定的台阶, 而这一课却全是由学生改写。在相似的练习中, 提高一些要求, 有助于学生表达水平和认知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正式爱沟通教学设计 篇2

一、多媒体播放flash《苹果树》,让学生要歌声中感受父母伟大无私的爱。看了这个关于《苹果树》的flash,同学们你们有什么体会?

这段flash《苹果树》让我们体会到了父爱与母爱的伟大,深深了解到父母为儿女献出的那份爱。但是,我们也知道,爱是双方的,一个温馨、和睦的家需要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这节课我们就一同来探讨一下:“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

二、、热身活动

现在让我们做个游戏吧,这个游戏叫“一边倒”。老师示范一次,再请一位同学在上面带领大家做。某某你也来试试(课前已经教会该学生怎么做)。

(我和这个同学在前面带领大家一起做。)

游戏方法:每个同学伸出双手,握拳,当老师喊口令“一边倒”的时候,左手伸出拇指,右手伸出小指头,老师再喊“一边倒”的时候,收回左拇指和右小指头,同时伸出右手拇指和左手小指头。如此反复,喊口令的速度由慢到快,直至学生乱了阵脚为止。

(学生做完游戏后都笑了。)

这个游戏并不难,我们为什么会出错呢?我们才动了四个手指啊!

生:是大脑反应不过来,拇指和小指动作不协调。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一边想,一边做,后来,快起来了,手指的动作就跟不上大脑的指令了。

节奏快起来,大脑的指令和手指沟通就不好,协调不好,就乱套了。家庭生活当中如果也沟通不好、协调不好,那么带来的就不是笑声,而是烦恼了。请看一个名叫小超的同学最近以来的苦恼——

三、初二学生小超最近觉得很苦恼,他发现自己很难和父母相处。家长总是批评他,而他一听到家长的批评就心烦,结果父母亲和小超之间冲突频繁。比如,放学回家,他想轻松一下,就打开了电视。母亲见了批评说:“小超,你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了,怎么有空看电视?”小超说:“看一会电视又怎么啦?”父亲讽刺道:“让你读书写作业,总是无精打采,看电视怎么这么积极主动啊?”小超也火了:“对我的要求这么严格,你们自己做得怎么样,爸爸每天只知道应酬喝酒,妈妈也不是经常出去打麻将吗?有什么资格说我?”爸爸大怒,家庭里的“战争”又开始了„„

看一下,这个家庭的矛盾是什么?

“苦恼的儿子”儿子为什么苦恼?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伤心的父母”他们伤心的原因,你从中找到了吗? 那么在你们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呢?

四、实话实说:说一说:

1、我与父母的沟通有没有出现问题?怎样的情形?

(你当时怎么想?你当时心情如何?你有没有和父母说清楚?)

学生在家最常说:我回来了!

哦,我知道了!你真烦!今天吃什么啊? 我没钱了!--

父母最常说:你要好好读书啊!作业做好了吗?--

五、从刚才的讨论中我们可以看出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青春期心理特点

2、逆反心理

3、与父母的差异-代沟

六、如何与父母沟通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2.和父母有分歧时要理解他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与他们交流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是呀,作孩子的总是以为我们的父母无所不能,总是要求他们无条件地奉献,但是,父母大都是凡人,虽然他们全心全意地爱着你却也会犯下错误。缺少爱是我们最常听到的埋怨,没有哪个孩子会认为自己得到的爱足够多了,每当埋怨之前我们是否可以换位想想:在生活中,父母常常因为巨大的工作压力,家人的突然辞世,朋友间的纠葛等等而变得心力交瘁,从而忽视或没有心情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也许等你们长大后会对父母有更深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 播放歌曲(可爱的家)

我设计了亲情计划这个环节作为本科的结束,因为通过以上几个活动,同学们已经基本掌握了和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这时再趁热打铁,让学生联系实际自我反思,确定目标,进行自我教育.内容: 亲情计划——

1,父母最希望我作出的改变有: 通过努力,我能做到的: 我暂时不能做到的:

2,以后与父母发生误解或冲突时,我的反应: 3,我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是:

爱的诉说

如:

1、父母让你最感动的事是----

2、父母让你最高兴的事是----

3、你当时让父母很难过的事是--

4、你当时让父母很担心的事是--

正式教学 篇3

教学实践中,本人借助“微课”这一微时代的技术,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中的“你知道吗”“易错题”“思考题”三个版块为切入点,为小学数学概念中的“非正式学习”助力,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互补、交融、贯通,进而开辟“微课程”概念教学的实用之路。

一、“你知道吗”的“微讲堂”:为概念理解注入文化元素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教材中“你知道吗”版块中不仅包括《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中许多看似不作要求但又与日常学习息息相关的数学概念,还有一些在老教材中作为重点教学而在新教材中却淡化的内容,同时还包含为有机渗透文化而特设的相关概念知识专题。专题大致分为“丰富的数学阅读、实用的课内延伸、丰盈的课外拓展”三方面内容,帮助小学生在人文润泽中、原味解读中、升华理解中感受数学文化,提升数学素养。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有的因教学时间的限制或考试分值的比例而对此版块视而不见,也有的只是教师“照本宣科”或学生“自主阅读”而蜻蜓点水一带而过,使“你知道吗”的作用并未真正发挥。如何让“你知道吗”的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笔者倡导以“你知道吗”为载体,开发设计情境化、可视听化的“你知道吗小讲堂”系列课程,让学生能触及分享这些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产生“心向往之”的学习动力,把“你知道吗”真正变成学生的“知道”,翻转上述“你知道吗”的教学模式。

如教学《认识分数》一课中,教师于课前将相关“你知道吗”的分数概念合理整合,制作6-8分钟的“分数小讲堂”微视频课程。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认识到分数在生活中的作用之后,通过观看此微视频,了解“分数在人类不同发展时期的表示方法”,让学生既了解分数知识的起点,又对分数知识的长远发展有所展望,真实享受到知识丰盈带来的无穷乐趣,实现“你知道吗”教学作用最大化。

如此,“你知道吗”的教学实现了“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的互补,不再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而是在发现数学美,体验数学美中感悟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二、“易错题”的“微教学”:为数学概念巩固与应用助力

小学数学概念抽象性较强,加上对概念理解能力较差是小学生思维固有的特点,所以在概念教学中总会出现一些人数多、频率高、纠正难的概念易错题。而现实中总有一些教师缺乏对这类习题错因和易错的专项分析,而简单采用“重复订正”的办法,致使屡订屡错的现象频频发生。面对这样的教学形式,笔者认为应以研究者的角色,视“错题”为研究对象,将错题变为引导学生进行再探究的学习资源,教师优化教学的有效载体,形成“概念易错题”微型系列课程,真正做到“容错”与“溶错”并举,“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方式的并存。

因此,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将各种学生上课听不明白的、易错的典型概念习题收集整理,建立“易错题微教程”资源库,以“典型习题——错因分析——学以致用——回顾总结”为微课模式,从“一道题”上升为“一类题”的思想方法点拨,开设小学生“小灶”式概念碎片学习空间,满足小学生个性化“非正式学习”需要,使“正式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或学生在不方便询问教师以及一部分小学生不敢询问教师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微课程的学习,合理弥补大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在“非正式学习”中切实体会到“学有所用”,实现“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学习方式的交融。

三、“思考题”的“微思考”:为学生素养提升增效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从一年级开始安排“思考题”,因涉及的知识面宽,思维要求高,能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又因思考题涉及的数学思想深刻,对解决问题策略的要求高,能够发展数学思维,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然而,小学数学思考题的教学像把双刃剑,处理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兴趣。

纵观当今的思考题教学,一部分教师灌输为主,导致学生听不懂,学不会,用不上;一部分教师则因思考题不作为教学和考试的要求,而把它作为教学内容的附属品……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看见课本或作业本上的思考题和星号题往往熟视无睹,难以体会“迎难而上”的解题乐趣,也容易抹杀学生解数学思考题的兴趣和创造性。

笔者于教学实践中,把每道思考题结合单元、学段教学目标,建立技术化、数学化、趣味化为一体的“微思考讲堂”系列课程。利用动画卡通、电子特效等形式让微视频更加生动有趣,还利用思维导图等呈现方式使相关思考题所涉及的知识要点展示更加简明,同时在微课中补充相应的针对性练习与答案,并转化生成微视频的二维码分发到每个学生手中,统一粘贴于对应册数的数学书扉页。学生课余时间可以和家长一起通过扫描二维码再现学习过程,使家校合作、个性辅导成为现实,也使“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教学内容相互贯通,切实提高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率。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化教学工具,给予“教与学”更为广阔的自主时空,唤醒学习的热情,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并存中促进教学实效的提升,实现“微课”不微,为小学数学概念教学非正式学习助力。

正式教学 篇4

太极拳是我国古代优秀传统体育保健项目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群众基础。但由于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慢、柔、连、匀, 而且动作重复较多与大学生年轻、活泼、好动的特性格格不入, 致使不少学生非但不能领会到太极拳的精华所在, 甚至一些学生期末很难完成整套动作。

笔者认为:运用非正式群体在体育课中进行分组教学,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使太极拳教学过程在一个良好的群体氛围下进行, 可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得到良好的情绪体验, 使体育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化。

1 实验对象与时间

1.1 研究对象

本课题通过对湖南科技大学2007级化学化工 (1) 班和建筑学 (3) 班两个班的男生进行实验研究, 每班30人。

1.2 实验时间

2007年10月至2008年1月, 为期三个月。

2 研究方法

2.1 教学实验法

从2007年10月新学期开始, 对湖南科技大学2007级新生随机抽取2个班分别作为实验班和对照班。对同一教学内容二十四式太极拳分别进行实验教学, 其中在化学化工 (1) 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建筑学 (3) 班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模式, 并制订出具体的实验方案。

2.1.1 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组合

实验在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太极拳课进行 (每周二学时, 共十四周, 计二十八学时) , 对同一教学内容分别进行实验教学, 其中在化学化工 (1) 班采取传统教学模式, 建筑学 (3) 班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模式, 并制订出具体的实验方案。其中参考建筑学 (3) 班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情况, 把实验班30名学生分为3个小组, 每组10名学生。各组间按照学生身体素质与体育基础情况等合理搭配, 以保证各组成员条件相近, 便于开展有趣的教学训练和激烈的竞赛活动。

2.1.1.1 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组合的教学方法

A 授课的基本形式:每次上课教师先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任务及目标, 进行统一的准备活动。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本次课内容和技术动作的关键环节及掌握基本的练习手段。然后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宜的学习手段, 进行自由的学习训练, 并定期更换学习小组组长, 进行角色互换的训练。各组内学生之间互相帮助、互相观摩辅导。教师发现个别或普遍性技术问题, 要适时地分别纠正或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对比性引导、启发和示范讲解。

B 开展评比性教学竞赛:教师在课堂上, 依照教学进度、各组学习训练的情绪状况, 适时组织各学习组就一个阶段的组合动作、所学动作进行集体整体间的教学比赛, 以激发学生生动活泼的竞争心理需求, 调控课堂上的练习情绪, 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

C 教学措施的实施和调控:教师在课堂上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练情绪与课堂气氛变化, 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引导和抑扬调控。当学生练习情绪低落时, 教师及时地予以语言刺激或组织富有趣味的各种形式的比赛, 以鼓励情绪、激发学习热情;当发现学生开拓出简便易行、效果好的练习辅导方法时, 及时予以肯定和表扬, 并迅速推广到各练习组中, 以提高整个班级的教学练习效果;每一次竞赛后, 教师都应召开总结会,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认真的总结, 对每一学习组取得的进步应予以充分的肯定, 对表现好的学习组进行表扬, 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对成绩比较差的学习组, 教师应帮助他们找出其存在的问题, 鼓励他们在以后的竞赛中力争取得好的成绩。

2.2 测量法

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湖南科技大学体育考核规定的测试指标, 对实验对象进实验前测量。

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设计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评价的相关问卷, 对问卷的效度采用了专家效度法, 专家效度85%。对问卷的信度采用了再测法, 时间相隔一周, 相关系数达到了社会学的问卷要求。问卷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可信性。

2.4 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中测定的数据都经office2003中的excel软件分析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结果

表1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实验前进行体质测试所测得的数据,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两班学生情况基本相同, 各组指标经统计学分析, 并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实验组与对照组经过整套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的学习后, 从表2、表3中我们发现, 实验组学生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的动作规格完成分、动作的演练水平分等诸多方面, 其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经统计检验差异显著。这表明在二十四式太极拳动作教学中, 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是十分有效的。同时, 在课堂上我们还注意到, 实验组的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参与度、学习积极性、创造性、独立思考能力、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同学之间的协同配合能力、集体荣誉感等许多方面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另外在对学生课程结束后的教学效果的调查中 (见表4) , 我们发现太极拳课程采用非正式分组教学能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并在学习中很快的掌握太极拳基本的动作,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3.2 实验讨论

太极拳运动的主要特点是慢、柔、连、匀, 而且动作重复较多与大学生年轻、活泼、好动的特性格格不入。采用非正式群体教学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笔者认为主要是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3.2.1 迎合了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

大多数同学刚进入大学后, 急于获得同学的认可和朋友的支持, 满足他们的荣誉感, 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满足求知的欲、发展认知兴趣等。而在非正式群体教学中突出了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 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教师主导型教学形态, 使教学的重点落在了学生主体的学上, 易满足学生积极、独立、主动学习的“学”上, 而且在学生自己主导的学习里面很容易得到老师的赞同与支持, 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特别是在定期更换学习小组组长, 进行角色互换的训练中, 每位同学都会有一种责任意识, 从而促进课堂积极的学习氛围。

3.2.2 顺应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

大学阶段是年轻人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通过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的实践, 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比赛中认识他人并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 在学习中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中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 同时在学习中也能通过自我比较、自我反省和学习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

3.2.3 有利于培养学生协同竞争的素质

这一教学法可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形成了一个有明确责任的团体, 在学习中得到了人际关系的满足, 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相互激励、战胜困难、相互协作、竞争取胜的信心及进取精神。

3.2.4 符合学生人际关系交往的特点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教学过程中, 人际关系的最佳模式是以教师为相互交往的中心, 并且促使所有成员双向交往。采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教学法, 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条件, 小组成员因为是根据兴趣爱好、个性特征、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情况分到一起的, 他们在练习时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有利于相互合作,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练习的效果。

3.2.5 有利于教师获得及时的教学信息并及时进行调控

通过每一次的教学竞赛, 教师能及时得到教学的反馈信息, 有利于及时改进教学与指导的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而每一次的赛后总结, 使学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改进、强化、巩固所学的内容。

3.2.6 有利于增加课的练习密度

课上绝大部分时间是以有序的分组为单位进行学习, 因而节省了一些组织教学的时间。有利于增大学生的课堂练习密度, 便于教师更好地因材施教, 及时恰当地评定学习效果, 发挥其正确指导的保证作用。

3.2.7 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通过主动学习、相互激励, 为了集体的荣誉而达到竞争取胜的目的, 使学生在活动中增强了兴趣, 提高了体育运动技能,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 并形成终身体育的观念。

4 结论和建议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用非正式群体分组法进行教学, 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 满足大学生寻求友谊的社会需求, 为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条件, 非正式群体成员心理相融, 相互吸引, 他们在练习时更容易产生愉快的心理体验, 有利于相互合作,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提高练习的效果。运用非正式群体分组进行体育教学, 能提高团体凝聚力, 有利于创造团结向上的体育课堂气氛, 为提高教学效果创建良好的心理环境。

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 教师尽可能地创设条件, 满足学生的合理社会要求, 为他们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在分组练习时, 重视大学生的非正式群体作用, 提倡互帮互学、相互协作, 使学生在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各方面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谭顶良.高等教育心理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 2002:186-189.

[2]陈福刁.分组教学比赛学习在武术选项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5, (5) :107-108.

新闻采访教学大纲(正式稿) 篇5

毕业后从事新闻传播工作做好必要的准备.二,课程的目的和要求

,顾名思义,就是一门培养学生采访能力的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以往,由于较少强调动手实践,不少院校培养出来的新闻系学生都是理论型的人才,到了新闻单位工作,往往不能很快上手,还得重新开始学习如何真刀实枪地采访.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这样的人才,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包括理论和实践),使得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都达到一个高的水平,让学生在毕业后步入新闻单位工作时,可以来即能战,战即能胜,能马上胜任单位交给的工作任务,同时由于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在不断的新闻实践中发现和创新新闻理论,指导以后的新闻实践.这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是脑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多动脑子思考问题;多观察,善于观察;不耻下问,敢于发问;多收集材料,多做笔记,多练笔,写不同体裁的新闻和文章;多跑动,快跑动.总之,我们要培养的是勇敢的,正义的,适应新时代媒体发展需求的,真正会采访,尤其在方面的优秀记者.三,教材的选用与结构

本大纲主要选用的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再版的《学》(蓝鸿文著),该课本特别注重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操作性,内容充实,有很多的实例,语言流畅,简洁,鲜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同时,也借鉴和参考了一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的《学教程》(刘海贵著)一书中的内容.教材总体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绪论,记者篇,采访意识与原理篇,采访方式与方法篇,采访重点与环节篇,采访种类与积累资料篇,共26章,纯理论性的内容占较小比例,大部分是指导具体实践的实战经验与方法技巧.四,课时分配

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各占32个学时.全学期共72学时.五,讲授方法

由于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该课的讲授是要在课堂传授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实践操作指导.讲理论的时候,尽量将最新的理论和实战例子传授给学生;实践时,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条件,结合学生课上采访实践练习,同时,在有理论课的时候,加办小报,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要将采访课办成一门与学生互动的课程,课堂上多讨论,辩论,课后多交流.此外,还进行因人而异的讲授,比如性格腼腆的就多锻炼其大方与人交往和沟通的能力,不爱动脑思考的就培养其如何在采访中发动脑筋,如何进行采访前的策划和准备的能力.正文

绪论

本章重点:学习学的目的和方法,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节学研究的历史概述

第三节学习学的目的和方法

第四节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真实性

二,坚持思想性

三,坚持时间性

四,坚持用事实说话

思考与练习:

展望21世纪我国学将怎样发展

你怎样理解学的目的和方法你怎样学习学试拟定一个学习计划.记者篇

第一章记者的历史

本章重点:马克思和恩格斯值得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方面

第一节职业记者的起源和记者称谓的演变

第二节西方资产阶级职业记者的出现和发展

第三节马克思和恩格斯—无产阶级第一批记者代表

他们值得学习的地方:

一,他们首先是无产阶级革命家(热爱理想,热爱祖国).二,他们热爱真理.三,他们热爱人民.四,他们尊重事实,重视调查研究.五,他们学识渊博,并有专攻.六,他们写得既多又快.七,他们掌握了多种外国语言.第四节我党记者队伍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党的记者队伍的基本特点

思考与练习:

1,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闻实践中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什么

2,我国记者队伍发展的标志和特点是什么

记者的类型

本章重点:记者的分类

第一节专业记者与机动记者

第二节特派记者与特约记者

第三节地方记者

第四节驻外记者

思考与练习:

正式教学 篇6

关键词:非正式评价;听力教学

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生活的信息化,作为吸取和交流工具的外语,已经对高校外语教学提出了更高更多元的要求。如何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贯彻多样化的评价,是我国外语教学实践中的一个更高的实践领域。

一、非正式评价的特点

教育评价就是系统地、有步骤地从数量或从性质上描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据此判定是否达到了预期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根据实施评价的正式程度,评价分为正是评价与非正式评价。非正式评价是指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教学的接触、互动过程中,以观察和交流为主要方式,不断地了解学生,进而在有意与无意之间形成对学生某种看法和判断的一种评价方式。非正式评价是一种过程性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观察以及和学生的交流,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有关情况并加以反馈,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评价循环体”。与正式评价相比,非正式评价所提供的是关于学生全面的、活生生的信息,而不是死板静止的分数,这正是非正式评价的特色所在,是别的评价所难以替代的。

二、听力教学的特点

要准确把握外语听力的评价方法,必须首先了解外语听力教学的特点。外语听力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要素,主要通过听觉,对英语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特征达到高度的敏感和辨识能力。它不同于其他外语学习途径,所有的语言知识必须在一瞬间同时运作。因此,听力技能主要是对语音信息感知,短期与长期记忆力,听力理解力的把握。

(一)语言信息

语音信息感知的对象不是对单一音素或单词,而是一系列语音流中信息的感知。当遇到因为连读或不同发音所引起的含混不清,听者就必须能忽视个别单词,理解全段。而英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因为一个听不懂的单词而放弃了对语义的追踪。

(二)短期与长期记忆

这两种记忆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短期信息量储存大,但是记忆时间短暂;长期记忆与之相反。外语学习者在听力的时候,必须保证两种记忆的交叉运用。

(三)听力理解力

正如阅读的心理过程一样,听力活动不仅停留在语言因素的解读上。听者必须在感知了语音信息后,通过长短记忆,将各种获得信息在脑海中推断辨析,专注于中心,确定意义。因此,听力教学必须是一个连续的,自然的,也就是在自然语境氛围内的信息沟通。

三、听力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

听力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正是抓住了听力的特点,对学生英语能力有更细腻的把握,是对传统正式评价的有利补充。传统正式评价主要包括考试,测验,家庭作业,以及对学生表现的评议和评判。其本质是一种有预先设计的评估方式。正式评价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准确性的特点。但是参与该种评价方式必然是一种有准备的活动,考虑到学生个人情感波动因素,其评价成绩会与实际学生能力出现偏差。

同时,正式评价也会使教学过程出现中断。而这些特点正是与听力教学特点有出入的。非正式评价与正式评价不同,其评估是自发的,能够与教学同时发生在同一过程中,保证听力教学的连贯性。与此同时,由于非正式评估不是预先设计的,也能够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听力水平。非正式评价主要包含观察和提问两个方面。

(一)非正式观察

非正式观察倾向于对学生自然态的观察。在教学过程进行的同时,教师可以观察并记录所有学生表情举止,把握学生对听读材料的理解层次。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个或几个学生集中观察,分析其自身特点,具体学生学习情况。非正式观察具有很好的有效性,但是由于主观性和抽象性,也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有很强的观察能力。好的观察能力不仅要求教师对学生外在表情变化有细致地把握,同是要求教师对学生内心活动进行细微的观察并进行相应的,正确的推论,体会学生紧张,自信,浮躁等多种情绪变化。只有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情绪和内心感受,教师才能更好的进行教学管理以及更有效的评价;其次,熟悉学生的情况有助于教师进行课堂观察。此外,教师应注意观察个体和整体的秉衡。当课堂观察集中于某个人或者某个事务之上时,往往观察到的其他事物就会减少。所以当集中观察某事物的时,对其他事物也必须保持观察。

(二)非正式提问

非正式提问是在观察后的关联动作。观察是教师对学生的第一次判断,结果必然会被教师自身的情绪判断所影响。如何验证判断的正误及对学生把握的准确性,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提问来度量。首先,非正式提问必须问题突出。也就是说,当教师观察结果不明显的时候,提问成为一种确定典型行为的补充方法;其二,提问必须兼顾个人和群体。一个直接指向群体的问题能鼓舞更多人去参与其中。即使没有口头回答,大多数人也会在心里做出了自己的答案。然而,这种提问方式减少了教师对学生的控制力。由于问题没有具体针对谁来回答,久而久之,由于缺乏个体的反馈,参与的人数也会慢慢减少;其三,教师对于学生的答案必须认真倾听。尽管非正式提问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而学生的答案却是确定的和必然的。忽视和误用学生问题的答案将有害于双方随后的交流。并且学生对教师的情感态度也会减弱。

非正式提问与观察同时也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学生回答提问的时候,教师需要开展第二轮的观察。随后的观察同样可以证实或者修改前面的观察,使得评价更加精确。而随后的观察也可以带来进行更进一步的提问。

四、结束语

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重要理念是“评价不是为了证明(prove),而是为了改进(improve)”。传统正式评价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挥着向导、监督、检查、诊断和改进等多种积极作用,作为有效,准确的评价手段,对于外语听力教学的主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认真把握和发展非正式评价已经为高校英语教师听力教学提供了更全面的平台并且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样细致的评价标准结合必然会对我国外语听力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推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松美.中学英语教学研究动态专题[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高凌飚,黄韶斌.教学中的非正式评价[J].学科教育,2004,(2).

正式教学 篇7

自大学扩招以来,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 引发了人们对我国高校教学质量的关注与担忧。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 最为关键的则是教师的教学能力 (谢明, 2005[1];章玲、周德群、汤建影, 2009[2]) 。有效提升我国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研究, 国外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是认为高校教师是探讨高深学问的研究者, 学术研究是其主要活动方式, 而人才培养和教学活动则处于边缘位置。因此, 相对于科学研究能力, 教学能力无足轻重。另一方则认为随着时代的变迁, 高校教师的身份已由学者演变为教者, 教育学已成为一门科学。因此, 大学学术应有四种表现形式———发现的学术、综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和教学的学术。随着教学学术概念的提出, 教学能力成为教师能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顾建民、董小燕, 2002[3]) 。国内学者认为, 教授专业知识和能力一直被国内高校教师所忽视。因此, 大部分学者主要从教学能力的内涵和构成、为什么要重视教学能力、如何通过制度创新引导教师重视教学能力建设、提升教学能力的策略有哪些等理论层面展开研究;实证研究方面, 少数学者对所在学校教师的教学能力现实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 (孙钰华, 2009[4];田夏彪, 2013[5]) 。

综观文献发现, 关于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 学者们的研究可谓丰富而细致。然而, 一条重要的教学能力提升途径, 却未能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 那就是非正式学习的作用。事实上, 根据著名的非正式学习专家Jay Cross (2006) [6]的观点, 相对于正式学习, 只投入20%的非正式学习对工作的贡献却高达80%, 非正式学习成为专业人员学习的主要途径。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网络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非正式学习环境 (The Cape Town Declaration Committee, 2011[7]) , 非正式学习因而变得更为灵活, 高校教师通过网络学习在内的各种非正式学习渠道提升教学能力已成为可能。关于这一点, 现有研究尚未提供有力的经验证据予以支持。鉴于不同学科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途径和渠道因学科性质不同而存在差异, 定位于“教学型”、“应用型”大学的地方高校所追求的社会需求导向质量观也不同于“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导向质量观 (潘懋元、车如山, 2009[8];王为一, 2010[9]) , 本文将以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为研究对象, 基于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的调研数据, 对教师的非正式学习行为进行实证研究, 探究该行为能否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以及各种非正式学习方式的显著性与相对重要性。

二、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非正式学习现状调查

非正式学习由Malcolm Knowles在1950年的《非正式成人教育》一书中提出, 之后得到了广泛关注。Livingstone (2000) [10]认为非正式学习是发生在教育机构提供课程以外的任何涉及知识和技能获取的活动, 并提出教育机构内部也存在非正式学习。Lohman和Woolf (2001) [11]调查发现, 教师主要通过知识交换、实验和扫描环境三种活动进行非正式学习。Lohman (2006) [12]的研究发现, 教师的非正式学习活动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以下八种:与他人交谈、与他人合作、与他人分享资料和资源、浏览专业期刊杂志、上网搜索、试验和改正、用行动反映、观察他人。

综合上述观点, 考虑互联网使用日益普遍的现实, 将网络非正式学习情况进行了完善与细化, 同时参考王银环、袁晓斌 (2009) [13]的“员工非正式学习调查表”和祁玉娟 (2010) 的“关于教师学习的问卷调查表”, 设计了16个问题 (见表1) , 涵盖教师与外界交流情况、文献查阅情况、观摩学习情况、教学反思情况和网络使用情况。在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物流管理教研室的10位教师中进行重复测试, 结果显示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利用该问卷, 对湖北文理学院所有管理类教师进行了调查, 收回问卷46份, 有效问卷44份,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

对表1的平均值大小进行比较发现, 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经常使用网络查阅专业资料, 并经常阅读专业文献, 体现出大学典型的科研导向。同时, 他们也经常与同事、学生和专家交流, 并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反映出强烈的交流与反思倾向。但是, 他们在博客、微博等新兴网络工具的使用方面则不够积极, 仅限于阅读信息等被动接受方式, 主动发表博客、微博的情况较为少见, 平均值仅为2.36和2.66。此外, 他们也较少撰写教学反思和教学日志。这说明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较少采用主动性、自主性的实践活动来进行非正式学习。

三、计量检验

(一) 模型、数据与检验方法

为检验非正式学习行为对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 建立以下计量模型:

其中, Xi (i=1, 2, …, 16) 为表1所示的非正式学习方式变量, Y为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变量。以前期研究中建立的学生评教模型为基础, 将学生评教分数中干扰因素的影响剥离后的剩余部分, 作为教师个人教学能力的衡量指标, 即Y=学生评教分数+2.4678×男性补偿+4.2376×新课补偿-1.7974×新生高估+3.8703×专科补偿 (卢君生、王为一, 2011) 。

样本限定为上述返回有效问卷的44名教师, 其非正式学习数据由问卷整理而得, 教学能力数据以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2012年度春季和秋季两个学期的学生评教数据剥离干扰后的平均值表示, 有6名教师的得分超过90分, 说明其教学能力较强;3名教师的得分低于80分, 说明其教学能力相对较差;其余教师的得分位于80~90分之间。

由于自变量个数多达16个, 而样本数仅有44个, 变量与样本比远低于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所需要的1:10 (吴明隆, 2010) 。而若采用一般的最小二乘法, 又面临着严重的多重共线性问题, 其估计结果将极其不稳定, 甚至出现系数符号与人们实际经验判断完全相反的现象。因此采用偏最小二乘 (PLS, Partial Least Squares) 回归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

(二) 检验结果

运用SAS9.0软件的cv=one cvtest pval=0.01 stat=PRESS的交互检验 (Cross-Validation) 方法, 发现在0.01的显著性水平下, 只有1个PLS成分满足交互有效性条件。选取该主成分进行回归分析, 得到其利用自变量信息的程度为89.3275%, 说明选取的自变量较为有效, 噪音信息较少;解释因变量变异信息的程度为21.6513%, 这是由于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因素除了非正式学习外, 尚有很多其他因素。

为了衡量自变量对构造PLS成分的贡献, 以及PLS成分对因变量的解释能力, 从而判断每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相对重要性, 我们编制SAS程序计算每个自变量的变量投影重要性指标VIP (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 , 并将VIP值按照降序排列, 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 在众多非正式学习方式中, 使用网络查阅专业资料X16、阅读专业文献X4的行为对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表明科研带动教学的作用明显。与同事交流经验X1、与网络中的同行或专家交流X10、课堂观课X8、向专家或指导老师请教X2四项的作用次之, 而这四项均与指导教师的“传帮带”行为有一定关系, 表明完善“老带新”导师制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与学生交流X3、教学反思X6、到论坛发帖或跟贴X11、发表博客X14、微博X15等主动学习行为的作用次之。阅读博客X12、微博X13等网络行为影响中等偏下, 其余非正式学习方式的影响较弱。

四、非正式学习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原因及其启示

上述的实证分析表明, 非正式学习行为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显著, 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方面, 非正式学习适合教师教学的情境性特点。教师教学具有很强的情境性, 同样的知识与概念, 在运用于不同的班级和学生时, 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不仅需要拓展知识, 还需要提升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灵活运用的能力。这就需要在正式学习之外, 通过灵活多样的非正式学习来获取情境知识与经验, 如指导教师“传帮带”的师徒式学习、同行交流、师生交流、网络学习、体验学习等。

另一方面, 非正式学习迎合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干中学”要求。能力只有在需要中才能形成。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 通过“干中学”得以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开展主动性、自主性的实践活动, 通过查阅专业资料、网络发帖、撰写博客、微博、教学反思等非正式学习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因此, 重视科研对教学的带动作用, 通过“老带新”导师制等方式创设良好的非正式学习氛围, 完善网络交流平台以方便教师在网络上的主动学习, 对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要: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通过对湖北文理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的问卷调查, 利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 实证研究了地方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与非正式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专业资料查阅、“老带新”导师制、网络上的主动学习等形式的非正式学习行为, 对教学能力的提升作用较为显著。

正式教学 篇8

“制度是人类相互交往的规则。它抑制着可能出现的、机会主义的和乖僻的个人行为, 使人们的行为更可预见并由此促进着劳动分工和财富创造。制度, 要有效能, 总是隐含着某种对违规的惩罚。”这是德国学者史漫飞、柯武刚总结的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的含义。

制度分为“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现代经济学家对“经济系统”之外的变量越来越重视, 如生活习惯, 文化传统, 社会习俗等间接作用于经济系统的变量, 经济学家把他们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称为“非正式制度 (无形制度) ”。把法律法规, 条例章程等称为“正式制度 (有形制度) ”。从内涵支柱看, 正式制度有强制性支柱, 非正式制度有规范性支柱和认知性支柱。从约束力看, 正式制度的强制性约束力远大于非正式制度的规范性约束力, 正式制度的违规成本是显性的, 即时的, 量化的, 而非正式制度的违规成本通常是隐性的, 潜伏的, 不易量化的。但违规成本的大小要具体分析。

我们将制度视作一个矛盾综合体, 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他的两个方面。以辩证法的思维研究二者的关系, 我们发现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统一的、对立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

一、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是统一的

(一) 正式制度源自非正式制度

从制度的产生来看, 正式制度孕育于非正式制度的母体之中。非正式制度伴随重复性的人类交往行为而产生, 本质是简单的“是与非的度量”。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 这些意识和观念日积月累, 化零为整, 形成“无形制度”。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阶级分化愈加明显, 强权集体开始将自己所认可的“无形制度”固定下来, 凭借强制力执行, 形成一套“有形制度”。制度从无形过渡到有形, 从非正式到正式, 人与人相互交往规则更加全面和确定, 违反规则的代价更加沉重。

(二)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有互补性和替代性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组成制度的总体。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经济运行过程中中有互补性和替代性。正式制度的产生有其必然性。人类社会的发展呼吁一种强有力的制度安排来对抗潜在的风险, “刚性”的正式制度能满足这个需求。因此二者互补性的主要体现在于制度的效力和范围。非正式制度是一种软性约束, 它的内容不全面, 主要关注文化和道德内容;它的效力以人们的高自觉性作为保证。而正式制度是一种刚性约束, 凭借强制力推行, 有效性得到充分保证。

互补性的另一体现是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的组合。二者在时间、空间范围上具有多样性, 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组合。组合不同, 效果大相径庭。制度移植是一个典例。我国许多企业都很好学, 主动向一流公司学管理, 学经营。这种精神值得鼓励, 但其中也存在问题。很多企业忽视了自己的“文化土壤”, 将好的制度、方法直接照搬, 结果不尽人意。一个好的正式制度要有相应的非正式制度与其互补, 才能发挥其作用。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间有替代性, 常见的情况是正式制度缺位, 非正式制度代替其提供制度安排, 以确保经济的有效运行。在企业管理中通常有两种情况, 人治和法治, 分别对应非正式制度与正式制度。人治机制下, 决策由独裁者制定, 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和主观性, 决策效果取决于独裁者的能力和眼光。法治机制下, 决策是一个科学的、规范的过程, 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 决策方案拟定、论证、选择等等, 这个过程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保证了决策的效果。

二、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对立的

(一) 正式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

我们引入时间变量, 对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替代性进行动态研究会发现, 在短期内, 非正式制度可以代替正式制度, 并且有效保证经济效率;然而在长期发展过程中, 特别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时, 单纯依靠非正式制度是不行的, 正式制度的不可替代性便体现出来。这与前文提到的非正式制度可代替正式制度并不矛盾。

正式制度不可替代的原因在于它的优越性。正式制度实际上是国家机器制定的, 通过特定程序公告社会, 要求人们遵守并执行的规章制度, 目的在于统治国家, 维护社会稳定。正式制度受国家立法、司法、执法机关保护, 拥有绝对权威, 是非正式制度无法比拟的。

(二) 两种制度的冲突

非正式制度的产生具有“自发性”, 人们一言一行所遵循的无形的制度安排是“非理性的”, 社会处在“自发秩序”之中, 一个社会如果只有非正式制度将陷入“霍布斯丛林”。因此一种基于理性的“自觉秩序”亟待建立, 而“自觉秩序”的基础是经过理性计算的正式制度。“自发秩序”与“自觉秩序”之间的碰撞便是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冲突。

两种制度的冲突主要表现是落后的非正式制度阻碍正式制度发挥作用, 由此增加经济交易成本, 降低经济效率。中国作为金砖五国之一, 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新兴市场, 对跨国公司有很大吸引力。然而很多世界一流的公司初进入中国后往往发展并不顺利, 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他们会发现, 一些合乎规则、顺理成章的事务操作起来却十分棘手, 原因在于他们尚不明白中国社会运行中的非正式规则。在中国语境下, “办事儿一定得有人”, 建立社交关系网至关重要。良好的社交关系网本是社会发展的润滑剂, 但是当社交关系变成牟利工具, 架空了正式制度, 将会降低经济效率, 败坏社会风气。两种制度的冲突说明了建立先进的非正式制度的必要性。落后的非正式制度会拖正式制度的后腿, 增加经济运行中的风险。同时, 会影响社会风气, 甚至可能造成社会动荡。

三、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

首先, 非正式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正式制度。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为例, 安徽凤阳小岗村村民实行的“包产到户”的非正式制度在当时的情况下是不合法的, 是自发形成的非正式制度安排, 但经过实践证明,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了农业发展。这种不合法的非正式制度最终转变为正式制度, 极大提高了经济效率。。

其次, 正式制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一般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历史上, 伴随着朝代更迭, 旧的正式制度瓦解, 新正式制度建立。然而, 旧的正式制度的影响是不易磨灭的。长期实行的正式制度深入人心,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点滴, 形成了社会风俗和习惯, 实质上, 正式制度已经内化为人们心中的无形制度。这种影响是稳定的、持久的。

四、中国经济制度状况

中国GDP总量超越日本,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的腾飞离不开良好的经济秩序做支撑。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正式制度改革平稳推进, 对国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非正式制度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推陈出新, 支持、配合着正式制度, 在必要情况下代替其发挥重要作用。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有着完整的体现。本文将从几个突出特点切入, 分析二者关系对中国经济运行效率的影响。

(一) 正式制度建设滞后, 不利于构建良好的经济秩序。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十分重视经济立法, 一个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其中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由于历史、政治、经济和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 我国立法的滞后现象较普遍, 而经济立法的滞后尤为突出和严重。[2]立法的滞后有两个表现, 一是“无法可依”。二是法律跟不上时代步伐。因此, 我们应该及时改变正式制度落后的局面, 加紧制定配套法律、法规, 改变立法滞后状况, 与时俱进, 根据新问题、新情况及时调整, 改进立法, 提高立法质量。为构建高效安全的经济秩序提供支持。

(二) 以“扬弃”态度对待非正式制度

中华民族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重视人伦, 尤其在调节社会关系方面有诸多论述。此外, “法家”和“道家”也是中华民族的基本哲学思想。“外儒内法”常用来刻画典型的中华民族性格。作为一种传统文化, 随着时代的变迁, 这些思想也会“过时”, 一些陈旧的观念和想法会束缚人们的思想, 给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我们称其为“文化糟粕”。

我们对待非正式制度的态度是“扬弃”, 对传统文化应该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在当代, 儒家伦理思想之义利观、忠信观、中和观对当今企业构建义利合一、忠实诚信、以人为本、合作共赢的企业文化, 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公平公开, 诚实守信的经济秩序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 将儒家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 充分发挥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 我国非正式制度缺失下, 正式制度效力不足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非正式制度缺失的突出表现是不良企业道德的泯灭。近年来,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形式严峻, 问题食品频现, 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鸭蛋、地沟油、瘦肉精等, 这些问题食品直接危害着人们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源在于一些企业惟利是图, 过分追逐经济利益而丧失基本道德。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已遇到严峻的道德挑战, 加强非正式制度建设刻不容缓。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重建道德秩序, 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 提高人民福祉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作为制度的两个方面, 具有统一、对立、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其中,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保持良好的兼容性才能充分发挥效果;正式制度具有不可替代性, 但在短期内, 非正式制度可代替正式制度提供安排。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 制度创新和非正式制度建设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经济效率,法律

参考文献

[1]史漫飞、柯武刚.制度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

也谈“正式行文” 篇9

一、“正式行文”相关规定原始目的补正

新《办法》对“正式行文”作的特殊规定具有特定目的, 何文虽未直接点明这一点, 但字里行间或多或少透露了某种信息, 如提到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精简文件”的指示等。总之, 可以用“精简公文”来概括何文所隐含的对新《办法》中作出这一规定目的之认识。

但笔者认为, 虽然严格遵从“正式行文”相关规定可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精简公文”的目的, 但这一目的相对于“正式行文”相关规定的原始目的来说, 只是间接性的, 而维护政府的权威性才是相关规定的根本目的, 这一点为何文所未及却又最为重要。政府部门虽然为本级政府的职能部门, 但多与下级政府同级, 故从行文关系上看不应制发下行文, 只能使用平行的“函”。但由于上级政府部门毕竟处于上级政府机关之中, 且现实中常有政府部门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制发对下级政府也产生效力的公文, 如公告、通告等, 容易因此而向下级政府发文, 所以新《办法》作出如此规定加以限制。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涉及的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除重申这一规定外, 又增加了一条补充意见:“因特殊情况确需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的, 应当报经本级政府批准, 并在文中注明经政府同意。”一方面加强了对“正式行文”的限制, 另一方面也是再次强调政府的权威性。行政机关中只有上级政府才可对下级政府正式行文, 政府各部门只有获得政府的同意或授权才可向下一级政府行文, 严禁政府部门直接对下级政府制发下行文“发号施令”等。

二、“正式行文”内涵及理据的重新探究

1.何文据新《办法》中第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 (政府各部门) 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 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 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通知》、《意见》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精简会议和文件的意见》等与之大致相同的表述认为:“以‘函的形式’行文显然不属于‘正式行文’之列‘, 函的形式’行文属非正式行文‘;正式行文’显然也不包括以特殊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的行文, 那‘正式行文’只能是指以‘文件格式’的行文了。”[1]这一推断是缺少可靠理据的。

“函”早在1951年9月政务院发布的《公文处理暂行办法》中就已被列为其中的一类 (第七类) , 包括“公函”与“便函”两类, 从1957年11月国务院秘书厅《公文名称和体式问题的几点意见 (稿) 》开始, 确定为“函”。“函”作为正式公文的资格是确定无疑的。关于“函”的效力问题, 《意见》指出:“‘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 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即“函”是政府各部门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的唯一的一种形式。即使是对下下级政府也不可使用除“函”外的其他法定文种正式行文, 除非“报经本级政府批准”, 尚且要“在文中注明经政府同意”。

2.新《办法》第四章“行文规则”第十五条第二款:“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 (室) 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确定部门内设机构中办公厅 (室) 可以对外正式行文, 现实公文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公文处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等。但若按何文理解, 则这一款意在将部门内设机构中办公厅 (室) 排除在“对外正式行文”之外, 这无论与《办法》原意还是与现实公文运作状况均有所违拗或存有抵牾。

3.何文认为“正式行文”也“不包括以特殊格式‘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的行文”, 从而将“正式行文”确定为“文件格式”, 也是值得商榷的。一是推断无据。由“‘函的形式’行文属非正式行文”无法推出“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也属非正式行文。二是从公文文种本身的特点来看“, 命令”在严肃性、庄重性、执行性方面当为13种行政公文之最, 是“国家行政机关发文的最高级形式的下行文”。但若按何文所论, 则政府部门可以用“命令格式”向下一级政府行文, 显然这是有悖于新《办法》的规定且与实际公文运作不符的。三是从公文运作的实际情况来看, 目前尚难发现政府部门直接向下一级政府下发命令、会议纪要等公文的情形。因此, “正式行文”除包括文件格式外, 还应包括命令格式、会议纪要格式、信函格式这几种特定格式。

综上, “正式行文”这一概念是在谈行政公文的行文规则时提出的, 所以从文种上看, 当指新《办法》中13种行政公文, 不包括非行政公文, 如会议记录、简报、调查报告等事务性公文。从限定条件上看, 当指行政公文中以政府为主送机关的行政公文。新《办法》第四章第二十三条同时又规定:“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 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 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上级机关。”由此可见, 将有关文件特别是重要文件抄送给下级政府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有事是有刚性要求的。

“正式行文”的概念问题既是理论问题又是实践问题, 了解这一基本概念提出的目的并弄清其内涵与理据, 对于公文理论知识的掌握以及现实公文的撰写、处理、管理、行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再谈“正式行文” 篇10

对“正式行文”这一概念提出的目的,笔者完全赞同何文的“精简公文”说和施文在“精简公文”基础上提出的“维护政府的权威性”的说法。对“正式行文”内涵的解释,笔者更加认同何文,即“从行文格式上看,正式行文的格式仅限于文件格式;从行文内容上看,正式行文的内容仅指政策性、规范性的公文;从行文方向上看,正式行文的内容决定了其行文方向,即仅指运行下行文;从行文主体上看,正式行文的主体一般是政府机关,不能是机关各部门,更不能是部门内设机构(办公厅、室除外)。”[1]此说的理论依据很明确,就是与《办法》同时施行的《处理意见》第四条。这一点是施文没有看到的。更重要的是,笔者认为,施文之所以认为何文对“正式行文”的阐释是错误的,原因在于其混同了文种“函”与“函的形式”。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办法》中“正式行文”和“函的形式”概念模糊,而《处理意见》对其解释太过牵强,违背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最终导致人们对“正式行文”与“非正式行文”、“函”与“函的形式”等概念认识不清或认识错误。

对“函”和“函的形式”的误解是当前普遍存在的一种状况,人们认为“函”不是正式公文,怀疑其法定效力而不愿用它,如无隶属关系的机关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往往用“请示”而不用“函”。正是由于普遍存在的对“函”无法定效力的误解,所以《处理意见》着重强调:“‘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度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为什么会普遍存在误解和误用呢?我们看到,《办法》和《处理意见》有一句几乎相同的表述:“(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函的形式”后面的“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正是文种“函”的适用范围,难以让人再去考虑选择其他文种。事实上,以“函的形式”行文应当行平行文,“函”只是最典型的平行文种,“通知”、“意见”等也都可以平行。因此,正是《办法》和《处理意见》里的这句话, 导致人们普遍认为, “函的形式”即是文种“函”。施文正是在此错误理解基础上质疑何文的。

“正式行文”概念第一次出现在《办法》第十五条:“(政府各部门)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这些规定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是“函的形式”,就不算是“正式行文”。反之,如“正式行文”,就不应是“函的形式”。无疑,施文把文种“函”和“函的形式”混同从而得出“‘函的形式’行文应当是‘正式行文’”这一结论。这和何文观点相反,更和《处理意见》解释相悖,《处理意见》对“函的形式”的解释是:“指公文格式中区别于‘文件格式’的‘信函格式’。”可见,“正式行文”和“函的形式”行文是并列的两种行文方式,二者仅仅在格式上有区别。不管以何种格式行文,所行公文都是正式公文,都具有法定效力。

出现这些误解和纷争的深层原因是《办法》中“正式行文”的提出有待商榷,而《处理意见》对“正式行文”内涵的解释名实不符,完全偏离了人们惯常理解。既然有“正式行文”,就有“非正式行文”,笔者以为,为了处理公务由合法的行文主体遵循合法的公文处理程序的行文都是正式行文,所行公文具有法定效力。只有违背公文处理程序或滥发、错发公文,才应当视为非正式行文,所行公文不具备法定效力。对“正式行文”具备法定效力,“非正式行文”不具备法定效力的这一理解可以在诸多新闻或消息中得到验证。笔者在百度中输入“正式行文”进行搜索,即出现大量含有“正式行文”一词的标题,如《安庆市正式行文上报项目881个》、《计划和总结如何正式行文》等。这些标题里的“正式行文”均应理解为所行公文具备法定权威性和行政约束力,那么“非正式行文”就应理解为所行公文不具备法定效力。因此,在大家普遍把“函”与“函的形式”混同的前提下,“‘函的形式’行文属非正式行文”,非常容易被误解为“函”不是正式公文,不具备法定效力。这与《办法》不符,更与《处理意见》强调的“‘函’作为主要文种之一,与其他主要文种同样具有由制发机关权限决定的法定效力”相矛盾。所以,笔者认为《办法》中“正式行文”一词使用非常不恰当,而《处理意见》的解释更加不妥,严重影响人们对“正式行文”、“非正式行文”和“函”、“函的形式”的准确认识以及平行文特别是“函”的正确使用。

那么,如何消除这些误解和误用,保证公文处理工作规范、科学呢?有学者认为,应当明确“正式行文”和“非正式行文”的制发主体、内容、格式、制发程序和手续,以利于人们正确理解和正确贯彻[2]。笔者认为,这仍然解决不了名不符实的问题,因为谈到非正式行文,人们马上就会把它和无法定效力等同起来。这样,即使明确了二者的具体内涵,仍然与人们惯常的对“正式行文”和“非正式行文”的理解偏离,无助于消除前述的疑问和误解。因此,笔者建议取消“正式行文”与“函的形式”这一说法,也无须有“文件格式”与“信函格式”之分,一律采取相同的格式行文。因为不管以哪种格式行文,所行公文都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再者,制发时两种格式的要素一个都不少,手续并不简化,区分的意义不大,否则徒增曲解。若将《办法》第十五条修改为,“政府各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告知事项、传达会议精神、审批事项应当使用平行文种,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制发政策性和规范性文件”,似乎更加全面、合理、易解。

如若非得区分,建议以“文件格式”和“信函格式”来替代“正式行文”与“函的形式”,从而保证人们不会对以“函的形式”行文的效力产生怀疑。二者内涵也应明确:从内容上看,用“文件格式”行文一般涉及的都是法规、政策等重要问题,以“信函格式”行文主要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联系工作;从行文方向看,“信函格式”用于平行文,“文件格式”主要用于下行文和上行文;从使用权限看,政府及政府各部门用“文件格式”行文,而政府各部门内设机构用“信函格式”发文。

参考文献

[1]何世龙.何谓“正式行文”[J].兰台世界, 2009 (7) .

上一篇:复杂工程问题下一篇:创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