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师傅

2024-08-28

企业师傅(精选十篇)

企业师傅 篇1

国内近年来,危机事件颇多,从巨能钙双氧水事件到苏丹红事件,从雀巢奶粉碘超标到四川火锅底料事件及三株“吃死人”等危及公共利益的事件,成为真正的“公共”关系危机。

这些事件时刻提醒着企业界:在企业运营中公关危机无处不在。而企业一旦对危机处理不当,轻则影响正常运营,重则危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许多企业在危机中消亡,有的虽勉强度过,但并没有危机转化理念,仍逃不过危机的重创。

如何迅速抑止危机,并寻求机遇———化“危”为“机”,成为现代企业必须学会和运用的重要课题。

1相关概念界定

1.1公关危机的界定

对于公关危机的概念认识,国内外学者各有不同的见解。

(1)国外学者的观点。

赫尔曼(Hermann,1972)将公关危机定义为某种社会形势,在这种形势中,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并且作出决策的反应时间有限,其发生又在决策主体的意料之外。

巴顿(Barton,1993)认为,公关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这种事件及其后果可能对企业及其员工、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造成巨大的损害。

Michael Bland对危机的界定是:“严重意外事件造成公司人员的安全、环境或公司、产品信誉被不利宣传,而使公司陷入危险边缘”。[1]

(2)国内学者的观点。

随着公关危机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国内的一些学者对公关危机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谢俊贵(1998)认为,公关危机是“企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因某种非常性因素引起的表现出某种危险的非常态状态,它是企业公共关系严重恶化的反映。”

程振锋(2002)认为“公关危机即公共关系危机,专指灾难或危机中的公共关系。”

李继红(2005)将公关危机界定为“企业组织与其公众之间因某种突发性、灾难性事件的出现而引发关系的严重恶化,从而使企业正常业务受到影响,企业形象遭受破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威胁。”

综合以上定义,笔者认为:公关危机是一种因某种现实或潜在的非常性因素引起的可能对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实现构成严重威胁,企业形象遭受损害,要求企业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作出关键决策和进行紧急回应,否则会引起更大范围影响的社会公众对企业信任危机的非常公共关系状态。

1.2公关危机管理的界定

对于公关危机管理概念的认识,中外学者有着不同侧重层面的表述。

美国学者Steven Fink将企业危机管理界定为“对于企业前途转折点上的危机,有计划地挪去风险与不确定性,使企业更能掌握自己前途的艺术”。[2]其主要观点是对风险与危机的规避艺术。

Philip Henslowe认为,危机管理是:“任何可能发生危害组织的紧急情境的处理能力”,其侧重于企业对危机的处理能力。

日本学者龙泽正雄将发现、确认、分析、评估、处理危机,视为危机管理的流程,在每一个操作阶段,始终以“如何以最小的费用取得最大的效用”为目标。其对危机管理的研究较为广泛并将“效用论”纳入了其流程的各个阶段。

我国学者谭蓓等认为:企业危机管理是企业针对可能发生的危机和正在发生的危机,进行事先预测预防,事后妥善解决的一种战略管理手段,通过专业处理系统的有效运作将危机的损失降到最低。[3]

笔者认为,公关危机管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指企业通过危机监测、危机预控、危机决策和危机处理,达到避免、减少公关危机产生的危害,甚至将危机转化为机会的管理过程;狭义的指企业在发生公关危机后对危机的处理和解决的管理过程。[4]

以上不同学者对企业危机管理阐述的侧重面不同,持有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危机的预防,有的侧重于危机的处理,但最终目标都是维护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3危机管理的思维方式

公关危机管理思想在中国古代就已有之。例如,“存而不忘亡,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思所以危则安矣,思所以乱则治矣,思所以亡则存矣”,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危机预防思想的经典概括。《孙子兵法》(计篇)中指出:“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也就是要预案在先,各级政府部门、各个企业都应该有一套危机处理的预案,遇到紧急情况即行启动运作,避免危机扩散。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中国古代对危机两面性的辨证思考;“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则是对危机总结学习的思想。

纵观古代及现代理论对公关危机管理的思维可以看出,着重于危机管理的预防,对危机处理的研究很少。而在实际中往往面对危机,惊恐失措,错过危机公关的最佳时机。即使有的企业有危机处理的观念,在危机结束后,便就无所行动,不对受损的企业形象进行及时的重塑,没有继续对受害者安抚,企业在危机中只见“危”而不见“机”。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道出了危机管理的真谛:好事和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可能引出坏的结果。因此从危机管理的视角来看,危机中既存在危险,又存在机会。而我国许多企业之所以成为危机的牺牲品,因为他们只见危机的可怕之处,没有意识到危机的可利用之处,怎能不被危机打倒?所以危机管理者必需另辟蹊径———化“危”为“机”。

公关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企业不会辩证思维,只消极地处理危机事件。现代企业必须具有公关危机转化的思维,树立公关危机辩证意识、培养公关危机转化的理念,把“危机”化解为“良机”,相机而行。

2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回顾

2008年7月24日,一篇《康师傅:你的优质水源在哪里?》的文章,揭露康师傅矿物质水广告中声称的“选取的优质水源,是自来水灌装的”。

8月5日,康师傅向媒体承认,其杭州生产基地所生产的矿物质水是城市自来水经水滤系统净化而成的。

8月6日,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在官方网站上首次公开发表《“康师傅饮用矿物质水”的说明》:表示该水以纯净水为基础,并添加了符合国家标准的添加剂,最终的水也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矿物质系列产品。

8月7日,康师傅将央视播出的广告中去掉了“选用优质水源”的字样,并改变了包装。

8月8日,康师傅首次声明是自来水。

9月2日,康师傅高层管理人员首次集体出席新闻发布会,向受邀的京津地区的媒体就广告中标示“选用优质水源”一事向消费者公开致歉。

3康师傅应采取变“危”为“机”的策略

作为国内包装水行业龙头企业———康师傅遭遇“水源门”事件后,没有迅速及时进行良好的危机公关,使该事件演变成了一场信誉危机。康师傅矿物质水虽对人体无害,但其虚假广告宣传,造成了消费者心理上的创伤,以致对康师傅的品牌产生了质疑,良好的品牌形象在消费者心中的一落千丈。康师傅采取正确的变“危”为“机”策略,是很有可能将这次危机转化为企业发展的良机。

3.1及时道歉策略

事件发生后,康师傅从保持沉默→广告停播→不做正面回答→公开道歉,在一个月里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错过了解决危机的最佳时机,试图将自身的问题,转到对行业内的水源争论上,使危机越发不可收拾,致使康师傅被指责缺乏诚信。

企业处理危机,应抓住第一时间,充分体现对公众和社会的责任感;而媒体对危机的关注时间,一般只会持续两个星期,错过这个时机,企业的负面形象已经深入人心,很难纠正。面对危机,企业明智的做法是必须在第一时间,争取话语权,不争辩、不对抗,及时向公众道歉,以让公众感受到企业负责任的态度,赢得公众的谅解。

3.2主动出击策略

危机爆发时,多数企业的第一反映是如何最大程度地减少危机对自身的危害。但决定危机公关成败的根本因素是企业对整体事件的态度和表现。而企业任何消极的举动,都会使公众丧失对企业的信任,使危机升级。

面对危机,企业应以维护公众利益为最终目标,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在消费者“发难”之前,及时处理,做到化险为夷。康师傅认识不到自己的不当行为,没有任何改错的迹象,伤透了消费者的心。当产品出现问题时,企业“壮士断臂”的举动往往能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成为企业从挫折走向成功的转折点,实现自身形象的进一步提高。[5]康师傅的虚假宣传,诱导了顾客的购买意向,使顾客做出错误的购买行为,这就是企业的错误。康师傅应果断行动,回收全部产品,对消费者进行合理的赔偿,让公众看到康师傅敢于负责任的魄力,进而说服公众相信企业有恢复良好形象的决心。

3.3互动公关策略

很多企业将危机管理片面地理解为:危机的解决就是危机公关的“成功”;而危机后期工作的好坏,也将影响企业的未来。康师傅危机处理中的不当,就有损企业形象。

康师傅想再次将良好的企业形象融入到人们心中,须在危机恢复期,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康师傅可采取互动公关策略:大力开展公益活动,例如,可在产品的包装上贴标识,顾客每消费一瓶水将有一部分钱用于四川的重建,向顾客表露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心,让顾客找到消费该产品的理由,对企业产生好感,或免费向四川提供自己的产品,资助贫困学生、支持教育事业等,以重树企业形象。

在康师傅危机处理中,声明自己的产品符合标准,这种自说自辩的声明,只会引起公众的更加反感。而当公众人心惶惶时,更加相信权威机构的声音,康师傅邀请专家代表企业发表声明,以证实产品无质量问题,是争取更多公众信任的有效途径。

为了让公众对产品质量放心,康师傅还可以邀请顾客代表参观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让顾客亲眼感受到产品的每个生产环节都是符合要求的;这样,既可以消除顾客对产品质量的猜疑,又可以通过顾客代表的口碑传播,以宣传企业科学化的生产流程,来吸引潜在顾客,达到提升企业形象的效果;在公众肯定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康师傅可争取更多的让渡价值给顾客以吸引顾客,争取更大的市场占有份额,让康师傅的品牌形象再次常驻顾客心中。

3.4推出新产品策略

随着消费者生活质量和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前视而不见的产品质量问题,现在都可能成为引发企业危机的“导火索”。所以,企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是企业稳步发展的基础。由地并不是每一次产品的问题,都可能被预先发现;但中产品的问题一旦出现,很可能给企业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康师傅的虚假广告宣传,引发了消费者对其产品质量的质疑;虽然产品质量没有问题,但是该事件却使得公众对这一产品产生了“抗体”,对其失去了信任。

对此,康师傅可以利用此危机进行升级计划,推出新的产品取代现有产品。这种借新产品来化解危机的举措,中美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做得比较成功。2000年11月中美史克生产的康泰克被卷入了PPA事件中,中美史克紧扣大股东、消费者、经销商、企业员工关系这四大价值链,及时地开展了危机公关工作,将其看成是公司的一次升级机会,积极地进行新产品研发,在PPA禁令的292天后,“新康泰克”正式上市,用新产品取代原有产品,将一场危机转化为企业进步的契机,成了公司收复失地的关键之举。康师傅完全可以借鉴成功经验,迅速成立科研小组进行新产品的研制,争取快速向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新产品,用高质量的产品来抹去顾客心中的阴影,重新忠诚于此品牌,从而将危机转变为企业形象升级的契机。

摘要:公关危机植根于企业的经纬之中。近年来,随公关危机的“公共性”日益显现,给企业带来的影响力和破坏力也越来越大。但多数企业在遇到危机时,表现为见“危”不见“机”,消极被动地看待遇到的困难,将公关危机得到处置视为危机处理的结束,并没有将公关危机转化的理念和氛围,而成为危机公关的失败者。在分析康师傅在“水源门事件”中的危机公关基础上,对康师傅怎样将这次危机转化为宣传自己的大好机会提出了对策研究。

关键词:危机管理,康师傅“水源门事件”,对策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岩松、刘海军:《企业公共关系危机成因探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9):22-24。

[2]Steven Fink.Crisis Management:Planning for the Invisible,New York:American Management Association,1986,P15.

[3]谭蓓:《企业危机管理:化危机为商机》[J];《商场现代化》2007(5):23。

[4]杜岩、谭春华:《企业公关危机管理理论和对策研究》[J];《山东经济,2006(02)P54-55。

康师傅企业诊断报告 篇2

2003年3月,乐百氏推出功能饮料脉动,凭借独特的瓶子的设计的“人和”及当年五月突如其来的“非典”的“天时”而乐百氏又处于广东这个非典的发源地的“地利”都令脉动破天荒的成为饮料渠道中唯一频频出现断货现象的饮品。脉动的成功,使得功能饮料成为继纯净水、茶饮料、果汁饮料后各大饮品生产厂家追捧的“新贵”,于是各个饮料巨头纷纷“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推出自己的功能饮料,以期在据有关的权威部门预测200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容量将比2003年的15亿翻一倍达到30亿的大蛋糕上切得厚大的一块。娃哈哈在康有利失败后“爬起来”再度力推激活,其借助网络游戏来扩大产品知名度的“新招”令业界人士称道。汇源则创意性地将功能饮料区分为男女两种,取名为他+她并通过启用《别了,温哥华》中的男女主角扮演者陈坤和赵琳出任形象代言人,一开局就获得几个亿的定单。还有三得利的维本、统一的体能、农夫山泉的尖叫、模仿脉动到几近乱真的健康伴侣……功能饮料成为饮料大战的最前沿。

康师傅,这个靠比统一“占得先机”地在中国大陆卖方便面并成为行业老大起家的台湾食品企业,近几年在与统一的争战中牢牢巩固其中国方便面的霸主地位外,还陆续推出茶饮料、果汁饮料并取得靠前的市场份额。在中国的“吃”“喝”市场屡战屡胜的康师傅显然不会放弃功能性饮料这个在世界范围内正在急剧上升的饮料细分市场。

果不其然,2004年5月,康师傅推出了补充性的运动饮料——康师傅劲跑X,并声称要投入一个亿来推广它。

在其他的饮料厂家奇招迭出的功能饮料争战中,康师傅凭什么胜出?如其推出茶饮料和果汁饮料般用明星代言并搞校园之星歌手选拔赛?靠财大气粗拿钱去广告轰炸砸开一个市场?靠提出一个比他+她更别致的创意?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过显然和康师傅的务实的市场态度不契合。有业界人士将康师傅的优势总结为“品牌+执行力”,可见康师傅的“执行力”是公认的,特别是其在渠道上面的能力。事实上,康师傅更倾向于将不同的营销手段整合起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推一个新品,包括劲跑X。下面以康师傅在广州举行的“2004年穗港澳沙滩排球赛”为案例来窥康师傅推劲跑X的“一斑”。

康师傅主赞助的“2004年穗港澳沙滩排球赛”始于5月22日,7月18日在广州天河体育馆南门广场拉下帷幕。康师傅在这个活动中综合运用了体育营销、联合营销、美女营销、游戏营销、细节营销等手段,尽可能将活动效果“最大化”!

体育营销:强化产品定位

康师傅劲跑X定位于一种补充性的功能饮料,其产品中含有维生素、电解质、氨基酸三种微量元素,可及时有效补充人体运动这三种元素的不足,使人迅速恢复精力。据广州康师傅的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劲跑X是目前市场上唯一的补充性的运动饮料。劲跑X的目标消费群体是注重健康、活力和时尚的人群。劲跑X的名字和其包装上的狂跑的运动健将所营造的动感十足的形象都暗示着劲跑X的定位。康师傅自然而然地将相关的市场推广活动和运动扯上关系,如在哈尔滨举行“康师傅劲跑X杯”足球比赛,在成都则是“康师傅劲跑X杯”健康公路跑,在贵阳主办“全民健身跑邀请赛”……这些活动没有什么创意,稀松平常,甚至有些“俗套”。康师傅却在这个上面一丝不苟的做着,潜移默化地在消费者心中强化着其产品的定位。

沙滩排球是一种时尚的运动,目前尚没有普遍开展。珠江三角地区由于地缘上处于沿海,经济发达,运动时尚比较靠近国际潮流,人们思想开放易于接受新事物,因而沙滩排球这一内地鲜有的运动在穗港澳地区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况且了解、接受和进行这个运动的人一般购买力强,热爱时尚运动,是劲跑X的核心消费者,抓住这部分消费者可有效地发挥消费“辐射”效应。

康师傅将国际上通行的2V2的沙滩排球打法改为3V3,扩大参与面和比赛的精彩程度。康师傅和广州排球协会联合主办的这次赛事,旨在推广沙滩排球这一“时尚”的运动,为此康师傅不惜耗费巨资在广州天河体育馆南门水泥地板的广场上围起两个标准的沙滩排球比赛场地。

这次沙滩排球比赛先从穗港澳三地决出男女各两个代表队,再于7月17、18两天集中在广州进行最后的冠军的争夺。这将近两个月的选拔赛程令劲跑X“是运动后最佳的补充性饮料”的定位在沙排爱好者中深入人心。不仅如此,康师傅还从7月10日起在广东省内大众中推出“动感沙排广东齐齐打”,分男女公开组、男女大学生组、男女中学生组三个组别,分别奖励前三名。这一“齐齐打”将沙滩排球普及运动“波延”到广东社会的更大的劲跑X的目标消费群。

把沙排比赛由海滩“搬到”广州最繁华的天河,令运动员穿着印有康师傅劲跑X的运动衫在赛场上尽情的挥洒,赛后和比赛休息的间隙又淋漓畅快地喝着劲跑X,这使得广州市民纷纷将健康、运动、活力、时尚的元素和劲跑X联系起来,对于劲跑X的品牌定位的深化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沙滩排球比赛进行到后阶段,康师傅更是借着6月30日广州申亚成功的良机,将沙滩排球比赛大肆宣传为“广州申亚成功后第一场大型的庆祝赛事”。劲跑X又增添了关心广州体育事业的“美名”,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联合营销:降低推广成本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广告战、价格战等不断,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没有足够的市场投入是不行的,营销费用也是水涨船高。很多企业在市场推广中就和目标消费者相同的其他品类的厂家联合起来,共同分担庞大市场开拓花消。康师傅虽然在方便面、茶饮料和果汁饮料市场上赚足了“银子”,对劲跑X的投入也号称要达到一个亿,可谓财力雄厚,可是它也知道举办这样一个大型的活动会很“烧钱”,找一两家企业来分摊,会创造多赢的局面。

于是乎康师傅拉来了高晋国际作为联合赞助商。这个联合赞助商旗下的产品有曼秀雷顿摩擦膏和新碧防晒系列。曼秀雷顿摩擦膏是以消除因扭伤、拉伤、挫伤、劳损引起的痛楚为主要的功效,其目标消费者以“运动一族”为主。而新碧防晒系列以酷爱户外运动的人为目标使用者。这些人都包括在劲跑X的目标顾客中。高晋国际是国际性的企业,它正在努力开拓中国市场,在广州、上海、北京设有分公司。康师傅拉上它来搞这个赛事也可以提高劲跑X的档次。而高晋国际借助康师傅这个大型的活动也可大大提高其产品的知名度。

康师傅通过拉高晋国际“入伙”,解决了运动员损伤用药的部分支出,满足了女性运动员比赛中防晒的要求,连参赛者的服装费用也由合作者分担部分,极大降低了推广成本。康师傅付出的仅仅是在比赛场地两侧分出一小块场地作为曼秀雷顿摩擦膏和新碧防晒系列的促销台,将高晋国际的标志印在运动员的服装上,把新碧作为“本次大赛指定防晒用品”,在活动现场零星的树几块这两种产品的广告立板,以及在比赛的过程中不断的用广播提醒在场的观众去购买摩擦膏和防晒品,可谓划算。

美女营销:注意力的争夺

在信息爆炸的现代,人们接触到的信息太多了,信息的轰炸也让大众建立起信息壁垒,对信息的接受已越来越具有选择性。要打破消费者的信息壁垒,首要的是要引起其注意,否则后面的信息的灌输、双向的沟通都无从谈起。也就意味着对注意力的争夺已经成为企业营销成功的关键。康师傅劲跑X沙排比赛安排在广州市中心进行其本身就有很大的吸引力,但那是对运动爱好者而言是足够的了,对普通大众而言则不足以令其伫足进而移“贵脚”到现场“看个究竟”了。这些人却也是运动饮料的目标消费者的,康师傅自然不会放过。

在广告创意中,有三B原则。所谓三B分别是baby(婴儿)、beast(动物)、beauty(美女)。意思是一则广告要想很好的吸引受众的注意,最好用婴儿、动物、美女三者中的一者或者多者作为主角。在康师傅的这个活动中自然是不方便搬来一群动物或者婴儿来助兴的,也与其产品定位不符合。不过美女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康师傅在一场比赛结束,下一场尚未开始的间隙就请出四个青春亮丽穿着两点式泳衣在布置于两个赛场中间的小舞台上跳热舞,当然泳衣的颜色跟劲跑X的基本色是一致的,热舞女郎手上拿的亦是劲跑X,舞的内容是跟运动有关,表达的是运动后喝一瓶劲跑X非常淋漓畅快的主题。热辣的舞蹈,两点式的泳装、狂放的舞曲通过现场的震耳欲聋的喇叭传出,令行人纷纷驻足好奇观望,许多年轻男子还远远的被“吸”到现场。

康师傅为了提高沙排活动的吸引力,把女运动员的比赛服装都设计为印有劲跑X和高晋国际的标志的低胸紧身运动泳装,在大赛的宣传照上更有许多运动员的性感特写。联合赞助商高晋国际派出的促销小姐也是上身穿着尽显身材的紧身小背心,而下身穿的是超短的窄牛仔裤,可谓性感迷人。她们穿梭在活动现场到处请人试用防晒和摩擦产品,成为一道令人流连的风景。这些吸引观众的招数虽低俗了些,却十分管用。这种美女营销的策略为争取顾客更长时间的停留立下功劳。这也就为劲跑X的概念及功效的宣传灌输提供了时间的保证。

游戏营销:提高受众的参与度

康师傅在沙排比赛的现场还专门设立了一个名为运动营的大棚,里面设有四组游戏,分别为——A:能量全补充;B:享受淋漓畅快;C:清凉之夜;D:垫球入篮。观众只要现场试饮劲跑X就获得印花一个,现场参加游戏也有机会获得印花一个,满三个印花就可以换劲跑X一瓶,满五个可换劲跑X运动装备一个。

其中A组游戏是所有的现场观众都可以免费参与,参与者只要将排球往两米开外的三个分别代表劲跑X饮料中含有的三种微量元素的洞中扔去,投中一个表示“补充”了一种元素,允许投三次,三次中投中一次的奖励一次机会,总共投中两次的可获得印花一个。在游戏前有一个塑料版面对游戏有一个简要的说明。

B组游戏也是现场的人都可以参与的,不过其要求参与者在20秒内骑一辆小自行车绕过4瓶劲跑X(塑料板做的)并拿到左边的一瓶劲跑X饮料就算完成任务,也可以获得印花一个。同样的,游戏前也有一个塑料版面对游戏进行简要的说明。

C组游戏则要求现场购买了一瓶劲跑X饮料的市民才能过参与,因为参与者可以在一台踏式游戏机上玩滑雪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的就可以获得印花一个。

D组游戏是人人都可参加的。参加的人只要在一米线外将排球用打排球时垫球的方式垫入到做成劲跑X瓶身样的塑料板上的篮框内,每人有三次机会,入两球者就可获得印花一个,同样地入一个以上者奖励一次机会。

这种游戏方式令受众在游戏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阅及劲跑X的相关概念性的知识。毕竟功能性饮料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名词,要教育消费者、培育市场。电视、广播、平面媒体的广告轰炸,强势的灌输,使得观众本能的抗拒,效果打折。游戏营销中则可“寓教于乐”,效果甚佳。

在这个运动营中,游戏的说明和道具大都印上劲跑X的包装、标志。最成功的当数A组的能量全补充,把投球入洞创意为补充元素,把游戏和劲跑X中含有的微量元素结合的很好。而B组游戏则难度过大,参加者寥寥,且游戏内容和题目对不上号,骑自行车和享受淋漓畅快有什么必然的关系吗?C组因要买一瓶劲跑X才能参与,也限制了参与人数,更糟的是游戏机的外部没有经过任何的装饰,一台“裸机”在一片劲跑X的标准蓝色中显得分外的刺眼。D组游戏名称没有新意,内容和产品知识介绍扯上关系,说什么进两个球表示劲跑X的青拧和西柚两种口味,很牵强。

其实游戏营销在营销沟通中的效果应该讲是很好的。康师傅这一个设置也极大的提高了受众的参与度,而受众的涉入度是产品由知名度提升到忠诚度的关键一环。康师傅须创意出更多的如A组游戏一样有新意且和产品知识的宣传十分切合的游戏来,方能把游戏营销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抽奖、赠送、折扣:一个都不能少

康师傅在活动的现场为了聚集人气,专门设立了一个抽奖台,派一个工作人员向在场看比赛的观众“兜售”抽奖券。事实上,观众只要填一份简单答卷。答卷上的问题只有两个,一个是主赞助商是谁?一个是写出一个赞助商的名字,之后是写上自己的名字和电话就可以了。答案就在抽奖券上面。这个抽奖活动每一个小时抽一次奖,奖品是康师傅劲跑X运动装备一个。抽奖变相的充当了问卷的作用,对于活动后统计活动信息的到达率有一定的参考作用,不过更主要的是提高观众参与度。

除了抽奖,运动营还进行比赛奖印花换饮料的活动。在现场,康师傅把每瓶在超市里售价为2.7元劲跑X降至2.5元,劲跑X的促销员还用一次性纸杯给进入现场的市民免费试饮。这些举措对于在火辣的太阳中行走的人来说不啻是“雪中送炭”,真真让他们享受到淋漓畅快。有试用就有可能成为忠诚消费者。

新碧防晒系列现场打三折销售。打扮性感的新碧和曼秀雷顿促销小姐满场找人试用产品,派发传单。这些传统的促销手段对提高新产品的使用率和关注度还是十分奏效的。

细节营销:于细微处见工夫

人人争当“师傅” 篇3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可见师徒之间义切,也说明师傅受徒之尊、受人之敬。即使徒弟到了“繁花争笑鬓白人”时,也会记得师傅的深情厚爱。

然而社会之大,怪事也多。近日从报上看到一则消息,说是在某次列车上一乘务员清扫过道卫生时,喊了一声“师傅”叫一位乘客抬一抬脚,不料这乘客勃然大怒,竟将乘务员告到列车长那里,理由是小看了他,有损他的尊严,不该叫他“师傅”。结果乘务员在一再赔理道歉下才算勉强平息了一场风波。“师傅”之称是不是已经贬值了?是不是只有喊一声“老板”、“总裁”什么的,才使人称心如意,才会以“礼”相送?其实,不论是“老板”也好,还是“总裁”也罢,如果不具备“师傅”的秉德,他连当“师傅”的资格也不够。

师傅是美德、厚德的体现,是知识、技能的象征,是“绝活绝技”、“能工巧匠”的别称,有的还是拔尖、顶尖人才,岂能小看。现在媒体上常常披露,而今眼目下,找一名研究生容易,找一名高级技工难。可见要真正够得上“师傅”的称号,担当起师傅的责任,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需要一技或数技之长,更需要有热心带徒的高尚师德,有培养“接班人”的高度责任感,惟有此,方称得上“师傅”。

当“师傅”光荣!

企业师傅 篇4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由于各个账号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发布内容的取材上,给了我们更多的创意发散空间。

微博诞生4年以来,运营的策略和模式日益成熟,从最初摸爬滚打、误打误撞的探索状态,已经向着理性和成熟的方向迈进,建立了一套相对成熟的营销体系,但也由此产生了官微运营同质化的问题。

但也不乏一些优秀的个例,打破了以往常见的运营模式,在双V(微博、微信)时代做出了营销策略的尝试。康师傅品牌旗下的香辣牛肉面即为其中代表,它首次尝试卡通化的拟人定位,同时为辅助传播建立了卡通账号矩阵:卤蛋和香肠等的矩阵,以一种全新的微博矩阵形式打造了一个丰满的官V人物形象,在微博成立的几个月内,短时间就受到了消费者的围观、追捧和“调戏”。为此笔者采访了北京瑞意恒动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的运营团队,了解“香辣小宝”背后更多的故事和细节。

1. 这是一桶二次元的方便面?

康师傅主页君的人格定位源自于对产品的认知和对消费者的洞察。因其香辣的特殊味感赋予了品牌热情和活力的性格特征,同时购买方便面的消费者主要动机分为两类:要么忙得要死、要么懒得要命。于是我们将康师傅主页君的人格画像定位为一个具有轻微分裂的双子座卡通形象——香辣小宝,简单来讲它是个阳光活力无厘头,一般很忙、偶尔很宅,就像你自己或是你的好朋友,是消费者二次元镜像的卡通人物,以此拉近和消费者的距离,给消费者在微博上关注一桶方便面的理由!

2. 他的小伙伴是从哪来的?

方便面是一种关注度很低的产品,单纯的设定卡通形象的拟人化定位很难在同类产品甚至整个微博营销环境中脱颖而出,于是我们想必须从概念上打破这种官微只有一个账号的限制。我们首先从消费者的食用习惯入手,发现很多人吃方便面都喜欢加配菜的习惯,比如卤蛋,香肠,蔬菜和榨菜之类,于是我们就大胆的设想,香辣小宝可以和这些配菜形成一个类似于“复仇者联盟”的群体效应。四个子账号与主账号“香辣小宝儿”合力组成“香辣好伙伴”,共同实现了营销效果的最大化。同时结合子账号不同的特征,同样赋予其生动的人物特性和风格,并在视觉效果上与“香辣小宝儿”保持一致。各个账号联动配合,在微博平台进行互动趣味调侃,极大程度上丰富了单一账号传播效果。同时,多角度的布点设线,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监测范围和力度,为企业官方账号的运营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3. 多账号运营的执行压力大吗?

无论是采取什么样的定位,微信营销始终都是内容为王,但多账号的运营管理确实给我们的团队增加了一定量的执行压力。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由于各个账号的角色定位不同,在发布内容的取材上,给了我们更多的创意发散空间。尤其在适当的时间,抓住适当的机会,配合适当的文案,往往给我们的内容带来更多意外的惊喜。

为了更加抓住消费者的碎片化时间,康师傅香辣牛肉面在开通微博平台的官方账号后,同时也在微信公众平台驻足。这种想法源于我们发现方便面的食用方法的特别之处,它为我们与消费者的沟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就是在等待泡面泡好的五分钟,如果我们能够以好玩有趣的互动形式,抓住消费者的兴趣点和猎奇心,这无聊的、等待的、短暂的、碎片化5分钟一样能发挥很大的价值!于是我们首先建立了关键词引导+人工化客服的互动管理模式,随时接受消费者的调侃,当然也包括咨询、建议和投诉。

4. 除了日常的互动和服务,你们在微信上有更多的互动方式可以分享吗?

微信时代的到来,为企业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形式,它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和图片的单一形式,语音及其它形式的玩法产生了更多具有创意性和传播价值的UGC。

其次微信互动需要高效的引导,因此自定义所推送的菜单栏必须在具有趣味性的同时给到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每一级的关键词可以触发更多的互动环节。

客户预算允许的情况下,我们也会尝试结合第三方数据接口的形式发散更多形式的创意,更加完善消费者在微信环境下的用户体验,我们曾在康师傅香辣牛肉面的微信中开发过一款简单的手机游戏,作为一次简单的试水创意,但是最后所收获的互动效果也是超过我们预期的。

企业师傅 篇5

A 00 1/

1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管理制度

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管理制度

受控状态:_____________

发放编号:____________

生效日期:____________

修改次第 页次/总页数

00 3/

3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管理制度

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管理制度

1.目的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管理使用,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规范使用企业证照,正确使用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现将管理使用办法制定如下。

2.3.范围

包括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职责

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由行政部统一管理使用,并负责企业证照换证、年检工作

4.程序

4.1企业证照使用管理

4.1.1企业证照原件、复印件使用由行政部经理批准。

4.1.2其使用范围用于对外签订合同、办理贷款、刊登广告、招聘员工、对外业

务活动等。

4.1.3使用证照原件,须由行政专员随行。使用证照复印件,应注明用途、使用

时间。未使用及时返还行政部。

4.2介绍信、证明信的使用管理

4.2.1使用范围:介绍信用于本企业对外联系事宜。证明信用于证明本人身份、子女入托、入学、经济收入及相关事宜,本企业职工、供应商均可使用。

4.2.2开具的介绍信、证明信,要如实填写,办理的相关事宜填写清楚,经本企

业总经理批准、行政部经理签批后,加盖企业公章。

4.2.3供应商、开具介绍信、证明信,应注明经营摊位号,注明合同期限、证明

经济收入。

4.2.4空白介绍信的使用。不允许开具空白介绍信。特殊情况下使用空白介绍信,须本企业总经理批准,并注明使用期限,未用应及时返还。

4.3企业证明、介绍信、证明信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4.3.1做好使用登记、编号,使用人应在登记表签字确认。

4.3.2企业证照使用仅限于企业业务往来等相关范围,原则上不为个人提供使用

(特殊情况请示总经理批准)。

4.3.3发现企业证照(复印件)丢失,介绍信、证明信丢失应及时在媒体上声明

修改次第 页次/总页数

00 4/

4企业证照、介绍信、证明信管理制度

作废。

谢谢你!师傅 篇6

最终,我还是没有被这句话吓倒,踏上了这座传闻中没有人情味的地方。

因为堂姐的关系,我很顺利地进了堂姐所在的制衣厂,并分在一个比较清闲的部门质检部。车间主任把我带到一个中等个子、有着肥胖的身材、带着一脸菩萨笑容的中年女人面前,说:“她叫刘美红,以后就是你的师傅。”我忙醒目地叫了声:“师傅好。”师傅亲切地拉着我坐在她身旁,问了我一些基本情况,然后教我一些基本的手法和规则。

几天过去了,我很快和质检部那群姐妹打成一片。闲着无事的时候,总免不了要谈起我们的师傅。几乎每个人对师傅都有看法和成见,偶尔我也会辩解几句:“我觉得师傅蛮好的嘛!”

“你呀,刚来,还没尝到厉害,到时你就知道了。”

“别看她一脸笑容,那是笑里藏刀。”

姐妹们你一言她一句,说得我心里真没底,不过还在怀疑:师傅真有她们说的那么可怕吗?

这不,还没几天呢,我真被师傅找上了。因为我是新来的,我查过的货师傅基本上要重查一次。问题出来了,一会儿说这儿不行,一会儿又说那儿不对,她还叫我把所有的货重查,搞得我一点心情也没有,一天下来根本没有什么产量,连伙食费都挣不够。一连几天都是这样,我在问自己:我真有那么笨吗?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好?答案是否定的,问题出在师傅身上,她故意为难我,专门找我麻烦。就这样,我也和那帮姐妹站在了一条线上,当面不敢说师傅,可背后却说她坏话。

这天,我又被师傅说了一通,她说我整天嘴巴不停,不专心查货,叫我把查过的货全部返工。

好不容易吃饭铃响了,因为要加班,所以不得不去食堂吃饭。真是倒霉透了,外面下好大的雨,食堂离厂房有一段路,又没带伞。看样子,雨暂时是不会停的,而吃饭又只有半个小时,我不得不下定决心冲过去。事情就这样发生了,我刚跨出去一步就摔倒在地。那一刻,我马上意识到,我的脚出事了。同事们马上扶我坐下。我的脚钻心地痛。

师傅也赶来了,一边问我的情况一边查看我的脚。我还在为刚才她要求我返工的事生气,不想理她。师傅也不在乎,叫来厂医。厂医查看了一下,说:“没什么问题,擦点红花油就行了。”师傅松了口气。随后,她又用自行车载我回到宿舍,还用红花油帮我揉了半天,把我安顿好才回家。

第二天,同宿舍的人都去上班了。望着我那肿得好大的脚,我心里不停地骂自己:怎么这么不小心!不能上班不说,更重要的是,我意识到我的脚并不像厂医说的那么简单。想到这些,我忍不住流泪了。

“咚!咚!”门响了。这会是谁呢?我跳着去开了门,是师傅。看我难过的样子,她摸着我的头说:“傻瓜,在瞎想什么呢?来,让我看看你的脚……不行,得马上去医院。”师傅看到我的脚肿得那么大,不由分说就要拉我。我不肯走。当时我们打工族流行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在广州上医院。这一去不知得花多少钱哪,对于我这个几百块钱一个月的人来说,能负担得起吗?再说,这里出去坐车还有很长一段路呢。

師傅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你放心好了,我这里有钱。再说了,我这么大块头,背你肯定没问题。”最终,我还是趴在师傅的背上。我是怀着复杂的心情请她背的,有怀疑,也有一丝内疚,还有一点感动。

我真的太重了,没走多远,师傅就直喘气,汗水也流了下来。我吵着要下来自己走,师傅不让,还说:“摔了脚最好少走路,要不然会更严重。”终于到了路口,我们打的到了医院。师傅忙开了,去挂号,背着我去拍片,结果是骨折了。师傅更不让我走一步。接下来去看医生、上药、拿药,她一直背着我。趴在师傅身上,我流泪了,我真正为我所做的一切后悔。现在想想,师傅严格要求我们,还不是为了让我们每月拿到100块钱的质量奖。她是用心良苦呀。想想我们每次拿到奖金的高兴样子,却怎么一点也不懂师傅的心呢?

忙了一个上午,师傅又从下车的地方把我背回宿舍。看着我吃完药,她又安慰我一阵后才回厂。接下来的几天,师傅不知从哪里听说喝田七汤能去淤血,于是,每天早上,她都送来田七汤,晚上再把煲拿回去。半个月过去了,我脚上的淤血还是没有去掉多少,可是我知道,师傅对我的爱岂能用是否消去淤血来衡量呢?

做杆秤的师傅 篇7

我不知道这个做杆秤的师傅还能坚持多久, 很多人现在连杆秤都不会认, 做生意的人图方便也懒得再用杆秤, 这个师傅如果单凭卖杆秤恐怕已经不能维持生计。幸好他的房子临街, 所以他就把堂屋空了出来, 放两根条凳, 凳子上铺上门板, 再摆了点本子、手帕之类的小东西, 一个杂货摊子就算铺开了。杆秤师傅就边做杆秤边做买卖, 才得以养家糊口。当我们问及做好一把杆秤需要那些工序时, 杆秤师傅才头头是道地给我们讲述起来, 从选材、刨圆、浸泡、打磨到钉秤花、装秤盘, 师傅说得很详尽, 而我们终因为隔行如隔山, 听得一头雾水, 只知道制作一把小小的杆秤也需要很多工序, 花很多时间。

看着做杆秤的师傅认真执著的表情, 我故意开玩笑说:“那个秤花你随便打打就好了, 要那么精确做什么啊, 现在的人买东西又有几个会看秤咯, 有的奸商为了克扣斤两都要故意把秤弄得不标准, 你还这么认真做什么?”没想到那做杆秤的师傅立马变了脸, 说:“我做秤从来不会短斤少两, 做生意的要怎么称秤那是他们的事, 我做秤必须问良心, 无论偏轻偏重都是缺德, 这是我的原则。”杆秤师傅的话和朴素, 却让我肃然起敬, 不由为自己的随性而自责, 即便是坐在路边毫不打眼的杆秤师傅也有其职业范围内的道德准则, 我要做的应该是尊重而不是调侃。

马师傅的“拐杖” 篇8

3年前, 公司搞组聘, 近50岁的马师傅被分配到依沙河电站, 当了一名运行工。依沙河电站地处哀牢山腹地, 是公司7座电站中最边远偏僻的一座小站。因为这里交通不便, 条件非常艰苦, 平时没人愿意到这里工作, 尤其这次组聘后, 原先的职工大部分都调走了, 剩下3人, 马师傅来了以后, 也只有4人。

因为马师傅和另外一名同事是回族, 大家不能同锅吃饭, 食堂只好被撤了。由于人手不够, 加之工作紧, 任务重, 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 全站4人, 平时休假办事一人, 其余3人既要上班, 又要处理一切杂务, 非常紧张繁忙。在这种情况下, 马师傅十分关心我们, 总是身先士卒, 宁愿自己多吃苦, 多忙碌, 也要让我们休息好。很多时候, 他还抢先把饭做好, 叫我们同他一块吃, 省去了我们许多麻烦。

马师傅工作经验丰富, 心思细腻, 为人谦虚, 做事谨慎。跟他相处, 我不但学到一些专业知识, 还学会许多做人的道理和处世原则, 因此我常常当面称他“马老师”。

电站的引水渠是露天渠道, 穿行于深山密林和悬崖峭壁, 常有枯枝败叶堵塞, 被碎石塌方填埋。我们上下班前, 都要上渠巡视, 以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辛苦点儿无所谓, 关键是路面湿滑, 毒蛇很多, 常出意外, 防不胜防。

有一次, 我因为粗心大意重重摔了一跤, 膝盖受伤。马师傅细心为我包扎好后, 就到附近村子找来几节竹棍, 打磨光滑, 放在库房里, 吩咐大家上渠时一定要带上它, 以防不测。我们听从马师傅安排, 每次上渠巡视都带上一根“拐杖”, 既防蛇防兽, 又防滑防摔, 走路踏实安全多了。

“师傅”与“师父”的区别 篇9

“师傅” 一词 , 早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而且从一开始就是用来指老师的。

《梁传》有这样的说法:“羁贯成童,不就师傅,父之罪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年已8岁的儿童,如果不进学从师,那是父亲的罪过。

秦汉以后,师傅由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演变为了专指帝王(包括帝和王)的老师。师傅的这一意义,来源于太师和太傅的合称。《史记·吴王濞列传》:“吴太子师傅皆楚人。”由一个“皆”字,可见“师”和“傅”是并列关系。这时的“师傅”,总是和“东宫”“储君”“太子”“皇子”等字眼联系在一起。从西汉到南宋,这是师傅最通常的所指,明清时期,依然保留了这一意义。

从南宋开始,“师傅”的所指逐渐下移,平民百姓的教师也可以蒙受此称。如朱熹既用师傅来称呼帝王之师,也用来称呼一般的授业者。至于用师傅来称呼工、商、戏剧等行业中传授技艺的人,则是清代中后期以后的事情。按工人们在工厂互称“师傅”的习惯,称任何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年长的人为师傅,则更是20世纪60年代的事情。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更多的人使用师傅这个词,师傅的称呼无所不在。在街头上如果你需要和某个不相识的人说话首先会说“师傅!……”可见师傅的称呼是那样的普遍。师傅的称呼被社会所认可,是一种比较礼貌的称呼。如“师傅,劳驾”等。由此可见“师傅”这个词已经在某种意义上超出了原先教与学的关系,是不相识人之间的一种称呼。

“师父”的称呼,是在唐代出现的。姚思廉的《梁书》中,说高祖德皇后郗徽的祖父郗绍,曾任“宋国子祭酒,领东海王师父”。在《文苑英华》中,“师父”也一再出现。其中所指,和“师傅”完全相同,既有泛指从事教学工作的老师,如“臣虽驽劣不才,窃服师父之训”;也有特指帝王的老师,如“乘箕入相,就三命而作盐梅;投钓升朝,封四履而称师父”。

唐朝以后 , “师父”开始用来指具有特殊技能的人。南唐尉迟 的《中朝故事》记载唐咸通年间,有个幻术艺人在京城表演。在一次表演失败之后,他向观众赔礼道歉说:“某乍到京国,未获拜所有高手,在此致此。小术不行,且望纵之,某当拜为师父。”北宋费的《梁溪漫志》记载,高邮强盗尉九,疾足善走,日行数百里,气势猛壮,白天吃喝,夜则为盗。有一天早食时,被一个道人“呼为师父,且拜之”。这里一个善于幻术,一个疾足善走,都是具有特殊技能的人。

在元明时期,“师父”往往用作对和尚、道士的尊称。如耶律楚材的《湛然居士集·寄万松老人书》中,有“嗣法弟子从源顿首再拜师父丈室”之语;“锡号帝师”的著名僧人八思巴,当时士人大都称他为“师父”。《元史·刑法志》中,也有“诸僧道盗其亲师祖、师父及同师兄弟财者”之说。这说明了当时称僧人为师父极普遍。

奶奶管我叫“师傅” 篇10

奶奶退休在家,空闲时就拉着爷爷打花图。可爷爷最近工作很忙,奶奶实在闷得慌,便开始缠着我,让我跟她学打花图。花图的玩法那么复杂,我可不想学。奶奶看出了我的心思,笑着哄我说:“小鬼,如果你赢了我,我就管你叫三声‘师傅’!”一听这话,我顿时来了精神,心想:打花图既能陪奶奶打发时光,又能学一门技艺,更重要的是还能收一回徒弟,这一举三得的好事我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我欣然接受了奶奶的“挑战”。可奶奶毕竟是打花图的高手,我若不认真学,肯定赢不了她。于是我一边学一边研究打花图的各种战术和技巧,再加上奶奶的悉心点拨,我很快就掌握了打花图的要领。

打花图的规则是计分制,谁先超过120分谁就为赢家。

我和奶奶的比赛正式开始了。

一上来她老人家就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比分一路领先。看着紧锁双眉的我,奶奶得意地说:“看来还得是你管我叫‘师傅’哟!”您别高兴得太早了!我心想。随后,我不动声色冷静地思考,打出了一张扭转局面的好牌。正所谓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我终于赢了奶奶。输了牌的奶奶极不情愿地叫了我三声“师傅”,拍着我的头笑着说:“你这臭小子,怎么能赢我这个打花图的老手呢?”我故意装作语重心长的样子说:“这就叫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嘛!”

其实,输赢并不重要,谁管谁叫“师傅”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让老人感到开心和快乐。以后我会经常陪奶奶打花图的。

上一篇:全员聘任下一篇:担当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