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2024-07-10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精选十篇)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1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及其发展

1、共产主义思想的萌芽是在1844年2月马克思和卢格在巴黎创办的德文刊物——《德法年鉴》, 作为《德法年鉴》的编辑, 马克思从事的活动及发表的文章, 杂志仅仅出版了一期创刊号, 便由于马克思同卢格的原则分歧而停刊。但是, 杂志索登载的文章表明, 它较《莱茵报》前进了一步, 带有鲜明的共产主义性质。

马克思此时虽然还没有完全摆脱黑格尔的影响, 但得益于对法哲学的批判, 已能站在唯物主义立场上指出, 批评家应该“从现存的现实本身的形式中引出作为它的应有的和最终目的的真正现实”。从现实出发, 马克思认为当时最重要的问题是宗教和政治的问题。“正如宗教史人类理论斗争的目录一样, 政治国家是人类实际斗争的目录。”

2、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是在马克思写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他以异化劳动理论为基础, 第一次对共产主义作了集中的研究, 并取得重大进展。当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进行论证时, 由于他在巴黎这个“古老的哲学大学和新世界的首府”日益广泛的接触到工人运动和工人的革命团体, 并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实地考察;由于他对政治经济学和各种社会主义学说的批判研究, 以及对黑格尔哲学特别是否定性辩证法德批判改造, 使马克思对现实社会的了解和理论上的准备, 都比《德法年鉴》时期进一步深化了。因而, 他在探讨共产主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3、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是在马克思所写的《德意志形态》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自己系统阐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 为共产主义提供了科学的哲学论证。他们清楚看到, 正像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代替封建主义社会形态一样, 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也必然战胜资本主义。历史的这种进步趋势, 绝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它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的, 是世界历史发展的结果。他们认为, 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达到这一点, 即生产力在其中得到发展的那个交往形式, 开始束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 于是生产力也就变成带来社会灾难的破坏力量。这个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只有通过公有制代替私有制才能解决。与此同时, 资本主义还造就了解决这个任务的社会力量, 即革命的无产阶级。从这个阶级的实际生活中, 产生出必须实行根本革命的意识。共产主义学说, 正是这个革命阶级的地位、利益和作用的理论表达。

4、共产主义的实践则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编写的《共产党宣言》。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崭新的理论形态, 在它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与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连的, 共产主义思想亦是如此。1848年2月发表的由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的“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政治纲领——《共产党宣言》, 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中的第一次运用。在这个历史性的纲领性文件中, 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和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它第一次将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奠定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 成为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治纲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 《共产党宣言》是一部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的著作。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之前, 德国和欧洲的工人运动曾为制定一个科学的行动纲领进行了长期的奋斗。这种奋斗表明了工人运动在没有与马克思主义结合之前所进行的痛苦探索, 在这种探索中工人运动逐步摒弃了各种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说, 开始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导理论, 使欧洲工人运动逐步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刚刚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为无产阶级政党起草的第一个政治纲领, 它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革命实践中的第一次运用, 也是对这一哲学的一次精辟的阐述。正如列宁评价的那样:“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鲜明的笔调叙述了新的世界观, 即包括社会生活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最全面深刻的发展学说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关于共产主义新社会的创造者无产阶级所负的世界历史革命使命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这部无产阶级的行动纲领中得到了实际的应用, 并且使本身更为系统化了。这部著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指明了摆脱资本主义枷锁和实现自身解放的正确道路, “它的精神至今还鼓舞着、推动着文明世界全体有组织的正在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

二、共产主义的现代价值

在现在的社会中, 学者们依旧在研究着由马克思所创立的共产主义思想, 譬如在一篇题为, 《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人学”论证——<巴黎手稿>思想再辨析》的论文中作者就把共产主义和“人学”联系起来做论述, 作者认为“在《巴黎手稿》中,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思考和论证是与对私有制财产的分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在他看来, 现实基础和条件中蕴涵着社会变革的价值取向和发展方向;只有从资本主义的所有制关系和社会状况出发, 才能找到理解共产主义的合理途径。理解共产主义的合理途径必然就在于:从现实生活出发, 即从异化了的人的生命的物质的、感性的表现——私有财产出发, 在迄今为止的全部生产的运动的感性展现——私有财产的运动——生产和消费中来理解共产主义, 也就是以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的角度来理解共产主义。”另外, 还有由英国作者所写的一篇题为,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的论文中, 作者认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是建基于马克思的审美理论,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包含一个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这一对共产主义的审美辩护同时又构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的审美批判。马克思对商品的审美批判遵循着康德的美学传统。而马克思对于审美的这种康德式的看法虽然有助于他对粗糙的工具主义的批判, 并有助于把审美塑造成人与对象之间可能存在的那种真实而有价值的联系, 但也正是这种康德式的观点使得马克思没能为其共产主义的设想提供充分论证。面对在共产主义中仍然存在的悲惨境遇 (无神的世界) , 艺术将成为缓解痛苦、抵抗虚无的中心, 而马克思的乐观主义则使他忽略了尼采所思考的这一严肃的问题:为什么艺术会成为人类本质的需要。”

上述的这些文章可以看出中西方社会现在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和看法, 看到现今社会对共产主义关注的方向, 其实共产主义思想是一门深奥的思想, 它让我们可学, 可思, 可探讨的地方太多了, 共产主义思想让我们明确了目标, 指引了我们的方向。

摘要: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是具有科学性的思想。它的形成及其发展都伴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长, 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哲的形成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关键词: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科学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列宁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重新理解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的“人学”论证——《巴黎手稿》思想再辨析[J].哲学研究, 2011 (12) .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2

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比较研究,不仅是后现代思想家而且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学术问题.为此,学者们分别从后现代视域中的马克思哲学、马克思哲学的后现代意蕴、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总结这些研究成果,使我们看到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展开马克思哲学与后现代主义的进一步对话,是推进马克思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作 者:马海燕 洪晓楠 作者单位:马海燕(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洪晓楠(大连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3

摘 要 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绝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而是一场嚴肃的政治斗争,必须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并善于识别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表现。划清两者的界限,关键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反马克思主义 界限 思想方法

划清“四个重大界限”,最重要、最根本的是要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对于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关注现实人的生活世界,关注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在立场上,它为人民大众立言并为人民大众提供现世智慧和政治代言;在方法上,主要包括辩证法、唯物史观、阶级分析方法、总体性的方法、社会结构分析法等;在品格上,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它诞生于19世纪,却未停留于19世纪,产生于欧洲,却影响了全世界。

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的核心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整体性原则,系统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是坚持与时俱进,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四是坚持群众路线,深入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善于识别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思潮。专家学者认为,反马克思主义者总是变换花样、翻新面具,不时地抛出各种谬论。有的利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的挫折,利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中个别论断需要与时俱进,利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失误,在经济上,倡导“全盘私有化”;政治上,宣扬资产阶级“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宣扬“民主社会主义论”、“告别革命论”;在思想文化上,鼓吹“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新文化保守主义”,等等。

认清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表现。理论界认为,当前有三种错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倾向。一是误解,认为马克思主义只注重历史必然性而不注重人的主体性;二是肢解,提出所谓“青年马克思反对老年马克思”、“恩格斯反对马克思”、“马克思反对马克思主义”等观点;三是曲解,把个别具体结论当成一般抽象公式到处套用,把马克思主义学说神圣化、片面化和僵化。这些表现虽不如反马克思主义毒害深,也严重损害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象和理论威力,必须予以科学纠正。

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一是在总体策略上,要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性,把握马克思主义价值信仰、制度设计和实践策略的统一性,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统一性;二是在具体方法上,包括现代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相统一的思想方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方法,坚持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统一的思想方法,等等。

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专家学者认为,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最根本的是要自觉坚持和不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既反对教条主义,绝不走老路,又反对全盘西化,绝不走邪路;二是坚持实践标准,不断把人民群众创造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成果;三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既防止过度学术化和过度意识形态化,又切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斗争,绝不是一般的学术争论,而是一场严肃的政治斗争。专家学者认为,当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就其实质而言仍是反对党的四项基本原则,是以理论的形式表现在学术领域。在哲学领域,主张用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经济学领域,企图以西方经济学理论取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政治学领域,鼓吹多党制和政治多元化;在历史学领域,鼓吹历史虚无主义。对这些错误的思潮,如果不闻不问,不批评,不斗争,听任它们去搞乱人们的思想、搞乱我们的意识形态,势必将危害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必须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和批评。

参考文献:

[1]季明,孙存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认识问题——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人民日报.2010.03.23.

[2]陶文昭.大众化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人民日报.2010.06.21.

[3]赵曜.划清界限:思想战线的长期任务——论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红旗文稿.2010(13).

[4]赵曜.正确认识和科学引领社会思潮.人民日报.2010.08.12.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4

一、美国政党基层组织建设——松散

纵观世界各国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 美国的政党建设较早且较具有代表性。具体说来,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基层组织相当松散, 两党绝大多数党员在入党时都未履行过组织手续, 一般情况下, 选民在选举中投票支持某个党的便计为该党党员。这样的党员不需要交纳党费, 也无需为党工作。所以说, 在美国, 每个选民都是某一个党的党员, 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称得上是“全民党”。两党都不具备广泛和长期约束力的党纲, 只是在每次提名大会上制定竞选纲领, 事实上, 该纲领严格说来, 仅仅是为了在竞选中获得更多选票而发表的政策声明, 对两党的党员和各级组织不具备任何约束力。两党的全国委员会和全国代表大会, 既不是党的决策机构, 更不是党的领导机构。两党的全国组织对地方组织及基层组织是合作的关系, 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不可以直接下达命令。基层党组织在确定政策立场、任命党的领导者、使用和筹集资金等诸多方面, 完全不受全国组织和地方组织的监管。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就是基层选区的主席或基层选区的委员。这些负责人的职责就是在选举时负责在自己选区内为自己党的后选人拉选票。当然, 也有一些地区的基层选区主席的产生是通过选民选举出来的, 但往往因其工作太单一, 所以, 这些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一般都很低。有人形象的将美国两大政党的基层组织比喻成“脆弱的、正在腐烂的支撑物”, 甚至有人认为“在组织上, 民主党和共和党可以说不是正常意义上的政党, 而是一个极其松散的政治联盟”。

二、英国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紧密”

英国是产生资产阶级政党最早的国家。当代的英国, 工党和保守党是其政治势力最大的两个政党。工党的组织机构分成4级:即中央执行委员会、地区委员会、选区委员会和基层俱乐部。其中, 地区和选区委员会属于他们的地方组织, 后者在党内地位较高, 在整个组织系统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对上, 他们直接向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和地区委员会负责, 对下, 他们负责与基层俱乐部保持联系。相对工党, 保守党具有更加严密的组织, 中央机构具有相当强的控制力。其组织构成分4部分:领袖、全国执行委员会、议会党团、基层党组织。他们由一个全国性的政党机构直接掌控全党, 权力比较集中, 党的领袖拥有相当大的控制力。在英国, 资产阶级非常拥护保守党, 本国的垄断企业定期向该党捐赠数额巨大的经费, 这样一来, 保证了该党基层组织经济充裕, 使其能够雇用专门人员从事党务工作。二战以来, 因为派别斗争的长期存在, 特别是因为轻视基层组织建设, 轻视广大选民, 工党的政治地位受到严重影响, 长期成为在野党。虽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工党曾先后两次执政, 但却无法摆脱在政治地位上的困难处境。一直到托尼布莱尔在工党领袖选举中赢得胜利, 即1994年7月该党的政治前景才出现转机。在1997年5月的投票选举中, 该党以获得659个下院议席中的419席的绝对优势胜出。工党之所以取得胜利, 原因在于:该党充分认识到了基层党组织的作用, 用实际行动加强了该党的组织基础。虽然工党和保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不可能成为其真正的政治优势 (这是由他们的阶级属性决定) , 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 现今英国的工党和保守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还是具有相当的严密性的。

三、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共性

通过以上列举的当代世界2个国家具有典型意义的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 我们可以看出, 当今非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组织相对比较松散, 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基层组织建设比较薄弱, 特别是基层组织则是更加松散, 即使是紧密型的政党系统也不例外。他们不能密切的联系民众, 其所谓的紧密, 仅仅局限于自己组织内部。事实上, 政党的基层组织应该成为政党与民众相互联系的纽带, 这一点, 恰恰是政党基层组织的价值所在。非马克思主义政党起源于议会的不同政治派别, 他们的政党性质决定其只能是为少数人服务。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是自上而下建立起来的, 建立的出发点是议会活动和组织竞选。虽然在当代, 非马克思主义政党变化巨大, 但参加竞选依旧是其活动的主要目的。从该意义上来看, 这样的政党其实仅仅是“竞选党”, 亦或是利益集团及其政治代表人物谋夺国家权力的工具。

四、马克思主义政党基层组织建设——真正的紧密

马克思主义政党则与非马克思主义政党有着相当大的差异。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般都是在革命斗争中建立起来的, 他们大多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组织自己的政党, 根据当时的历史任务制定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 这样一来, 便可以确保党的体系完整且统一。换言之, 马克思主义政党按照党的组织章程组建, 是有中央、地方以及基层组织的统一的严密的整体,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力量的源泉, 是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马克思主义政党清楚的认识到, 整个党的政治大厦要想稳固, 其基础必须牢靠, 每个基层组织就是全组织的基本细胞, 只有基本细胞健康, 有活力, 才能保证全党的战斗力和生命力。总之, 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看来:基层党组织建设至关重要, 是政党生存、发展的最重要所在。

参考文献

[1]齐彪:《当代世界政党研究》, 国防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李道揆:《美国政府和美国政治》, 商务印书馆, 1999年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科目 篇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属于法学的二级学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括“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上的中国化”两个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的基本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成果、基本经验和基本规律的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培养目标:

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动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研究方向:

各个招生单位研究方向略有不同,以上研究发现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研究方向为:0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理论发展;0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制度创新;03.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考研参考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陶德麟、石云霞主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版。

综合基础(含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

①丁俊萍主编《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版。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6

摘要: 在20世纪40年代,梅洛-庞蒂从现象学角度集中讨论了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思想,把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分为两部分:一是对以往哲学二元论的批判,二是对实践唯物论的阐述。他指出,对二元论哲学的批判构成了马克思与现象学结合的理论起点,马克思实践唯物论的系列概念如“人的对象”“社会性”“历史辩证法”等,均可从现象学角度做出“完美”诠释。梅洛-庞蒂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的现象学解读有一定的创新意义,但在本质上误读了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 B08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2435(2015)05057905

梅洛-庞蒂(MerleauPonty,1908—1961)是现当代著名的现象学家、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他开辟了现代现象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对接机制,创立了现象学马克思主义流派,拓宽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疆域。然而,梅洛-庞蒂对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学解读,又反过来重构和解构了马克思主义。本文章集中讨论他在20世纪40年代对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思想的现象学解读。

一、从现象学看传统二元论

梅洛-庞蒂认为传统哲学一直延续着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这种范式在本体论层面上把世界区分为主体与客体两个对立形态,其中任何一个形态都不曾也绝无可能并吞或简化另一个形态。在他看来,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自古希腊就已存在,然而最为典型的二元论者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R笛卡尔。笛卡尔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实体——意识与物质,意识的本质在于心灵深处的思想,物质的本质在于时空性质上的广袤。物质不能思想,意识不会广袤;二者彼此完全独立,不能由一个决定或派生另一个。为了说明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截然不同的来源,笛卡尔不得不承认上帝是“绝对的实体”。无论物质实体,还是精神实体,都得依赖于上帝的先在性创造。这样,他的二元论最终倒向了“极端的主观主义”——唯心主义一元论。唯心主义一元论后来在德国古典哲学那里得到长足发展,直至黑格尔时代达到巅峰状态。

与此同时,近代唯物主义一元论恰恰在相反的向度上发展二元论的另一面,趋向“极端的客观主义”哲学。近代唯物论者大都从笛卡尔物理学出发,依据当时的自然科学成就,全面描绘了一幅机械主义的世界图景。在他们看来,世界就是一个大型机械系统,这个系统除了物质及其运动之外别无他物。物质与运动不可分离,二者的种种结合产生出万物。物质本身便是世界的原因,即使是抽象的思维能力也可以追溯到物质,是物质的一种职能。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直至人,从机械运动到生理反应直至意识活动,存在着一条物质发展的基本链条。对自然的解释,既无需诉诸任何超自然的原因,也无需假设独立的精神实体。

唯物主义一元论的观点发展到现当代,进一步极化为一股拒斥形而上学的科学主义浪潮。该浪潮把整个世界封存在自然科学的领地里,只认可事实的权威性和归纳法的合法性,对一切关于本质的提问或起源的提问持否定态度,将人们面向超验世界的无限思考消解为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科学任务。于是,原本属于哲学领域的自由空间被挤压、被吞噬,确定性的科学知识成为哲学的替代品充斥在日常生活世界的方方面面。

由此,在梅洛-庞蒂看来,自古希腊以来,传统哲学主客二元对立的态势一直有增无减,且日趋严重。传统哲学中的主体作为绝对的思想,与其物质对象的关系“完全是双边的”[1]4;除非依靠上帝的超自然力量来主观创造它们的联系,否则,二者之间不可能有任何现实的通道。然而,现代哲学家尼采说“上帝死了”,故而上帝这个关联主体与客体的通道也就不复存在了。于是,主体与客体之间公然形成对峙的双边关系,其中任何一边都无法决定或战胜另一边,整个现代哲学陷于前所未有的理论危机——“极端主观主义”与“极端客观主义”,在两个相反的方向上同时打击哲学理论本该具有的完整性本质。

二、从现象学解读马克思对二元论的批判

批判传统的主客二元对立思维范式,构成了梅洛-庞蒂现象学与马克思思想结合的基本点。他在《知觉现象学·前言》中明确指出:“现象学最重要的成就”在于“把极端的主观主义和极端的客观主义结合在一起”[1]16,既批判主观主义意识哲学,又批判客观主义科学哲学。按照他的说法,马克思的思想也是这样一种批判的哲学:“他始终在两条路线上作战,一方面批判形形色色的机械论,另一方面与观念论展开斗争。”[2]128

二战后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法国学术界热议的话题。然而,究竟如何解读马克思主义才是对马克思本人思想的真正还原,学者们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当时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把马克思主义尤其是其政治经济学思想,理解为类似于物理学原理的经济科学。梅洛-庞帝对此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所谈论的规律决不是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客观性规律,而是在历史意义上的结构性规律;马克思所谓的“人类社会”“经济社会”,也不同于物理学家眼中僵死的客观事实,而是哲学家眼中导向新制度的灵动机制,是人民群众在客观历史条件下自我创造、自我确证的实践过程。如果用经典物理学的眼光对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话,那就恰恰走到了马克思的反面。因为马克思正是为批判古典经济学自然科学的态度,而创立他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那种把人等同于物、把人的经济活动等同于客观事物的古典经济学派,在马克思看来,是机械唯物论哲学在经济学的延续,是为论证资本主义制度永恒性、真理性服务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

据梅洛-庞蒂看来,马克思对科学主义唯物论的批判直接表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费尔巴哈哲学的评论。费尔巴哈“从自然科学中获取灵感”,揭示出一个唯心主义视野之外的感性世界,这样的理论功绩是无可非议的。可是,他仍然停留在物理学和化学层面上理解自然,没有把自然放在“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生产基础上”。

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简述 篇7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内, 有两种不同的趋向: (1) 按照黑格尔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存在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 被称作“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 (2) 按照新实证主义、结构主义的精神解释和发挥马克思主义, 被称作“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1、卢卡奇的主、客体辩证法及社会存在本体论

主体性问题随着实践唯物主义讨论的深入而日益突出, 并由此沿着认识论领域和社会历史领域向纵深发展, 这其中不乏受着西方马克思主义某些观点的影响, 而卢卡奇又堪称其首。在对主客体的分化、主体性的形成、主体客体化等问题进行论述的基础上, 卢卡奇构思出了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理论框架。

2、柯尔施的总体性理论

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核心问题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总体性理论问题, 作为一种辩证的方法在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实践中的运用, 也就是说, 它是一个怎样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一个既把马克思主义看作为一个有机整体, 又以整体性的方法、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3、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葛兰西把马克思主义称作实践哲学, 着意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改造世界、争取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他认为马克思是新的世界观的创造者。这种世界观独特而完整, 它代表一个历史时代的精神。只要这个时代没有完结, 只要还没有在全世界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 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

4、霍克海默尔的社会批判理论

霍克海默构建了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框架, 对其进行了理论和逻辑上的论证, 并初步将其运用于当代西方社会的研究和批判。与法兰克福学派的其他成员相比, 霍克海默的理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色彩尤为浓厚。所以, 西方有些研究者把他的理论直接称为“批判的马克思主义”, 以区别于所谓的“教条主义”和“苏联的马克思主义”。

5、阿多诺的否定辩证法

在《否定的辩证法》中, 阿多诺批判了传统哲学的同一性、体系化的特征, 黑格尔的辩证法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 是同一性哲学的两种不同表现方式。阿多诺认为, 哲学应该是一种异质性的经验, 真正的哲学是非同一性的哲学。这需要从同一性的辩证法走向否定的辩证法, 以非同一性的“星丛”结构为基础来探索新的哲学模式。

6、马尔库塞思想简述

马尔库塞试图在弗洛依德文明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一种理性的文明和非理性的爱欲协调一致的新的乌托邦, 实现“非压抑升华”。马尔库塞的美学思想是其社会批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向度的人》中, 他指责艺术的大众化和商业化使之成为压抑性社会的工具, 从而导致人和文化的单向度。

7、哈贝马斯的交往合理化理论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法兰克福学派第二代主要代表人物, 最重要的著作是《交往行为理论》。针对现代工业文明中的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等异化现象, 哈贝马斯展开了自己的社会批判理论。但与霍克海默等人的工具理性批判不同, 哈贝马斯建立了一种新型的批判理论, 即从交往理性的角度去解决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

8、施密特的人化自然论

以施密特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一书为文本依据, 通过施密特对哲学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自然概念的实质, 即自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经过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介的自然、非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然, 而不是哲学唯物主义所认为的作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9、赖希的性革命论

赖希的理论, 以1934年为界, 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理论的主要特点是, “综合”弗洛伊德主义和马克思主义, 提出“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体系。构成这一体系的是“性高涨”理论、“性格结构”理论和“性革命”理论, 三者总称为“性——经济理论。

1 0、弗罗姆的逃避自由论、人本主义伦理学及心理革命理论

(1) 弗罗姆的《对自由的恐惧》 (又名《逃避自由》) 是以人道主义伦理学的人性为基础来论述人类追求自由的历史的, 提出了达致人类自由乐园的处方: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

(2)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弗罗姆举起了人本主义旗帜, 提出了一切要有利于人性健康成长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及其范畴, 建立起了一种新的人本主义伦理学。

(3) 社会性格学说是弗罗姆社会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学说, 如赫尔德所言“弗罗姆在心理分析性格方面的成果对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在这个领域的思想产生了最重要的影响。”

1 1、萨特的人学辩证法

萨特是法国存在主义主要领袖人物之一, “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集大成者。萨特认为, 只有建立在人的实践的基础上的辩证法才是有意义的, 脱离开人的实践的辩证法是不存在的。他说:“如果我们不想把辩证法重新变成一种新的法则和形而上学的宿命, 那么, 它必须来自个人, 而不是自我所不知道的超个人的集合体。”

三、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若干新动态

在苏东剧变以后,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的新动向, 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社会主义问题被提到首位

这种动向集中地表现在不同思想政治倾向的左翼群体的几本文集中。在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 社会主义问题被提到首位的动向, 也反映在市场社会主义问题成了许多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热门话题。

2、马克思主义在某些范围内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

苏东剧变以后, 马克思主义不仅没有像西方资产阶级所说的那样趋于消失, 反而在某些范围内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 这突出地表现在俄国、法国、美国、英国举行的几次有关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大型会议上。

四、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现状

我国对“西马”的研究起步较晚, 徐崇温同志在1982年出版的《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 较为系统地评介了这股思潮的主要流派和主要理论观点, 并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概念。绕着对“西马”概念和性质的不同理解, 国内学术界形成了另两种较系统和独具特色的看法。具体地讲:

1、以武汉大学哲学系张守正 (张本) 为代表, 他认为考察

“西马”不应单纯从理论出发, 而应该坚持从“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出发。

2、以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翼星等为代表。

他们也主张从实践的观点来看待“西马”, 但他们更注意分析、说明评价“西马”的理论视野。

此外, 我国学者还就“西马”的代表人物的思想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主要包括: (1) 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是否开创了西方马克思主义; (2) 葛兰西的实践哲学的哲学属性、倾向如何; (3) 阿尔都塞是不是“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

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理论现象。对它的研究, 意义不仅在于理论方面, 也在于实践的、现实的方面。就“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来说, 有重新认识的必要, 应有一个总结、反省, 在其研究的方法论方面有新的认识和提高。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研究新动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5.

[2]M·洛威.法兰克福学派理性的马克思主义[J].人与社会, 1982.

[3]杰马.法兰克福学派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1996.

[4]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 (第一卷) [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94.

马克思主义非物质劳动研究 篇8

一、非物质劳动的内涵

“非物质劳动是生产非物质性产品……比如观念、形象、交流方式、情感或社会关系……的劳动”[1],与“物质劳动”相对应,非物质劳动在人类社会中一直存在,只不过直到安东尼奥·奈格里和迈克尔·哈特合著的《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一书出版,人们才开始重视对“非物质劳动”的研究。

据大卫·卡姆菲尔德考察,对非物质劳动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主要有保罗·维尔诺、毛里齐奥·拉扎拉托、安东尼奥·奈格里等当代意大利马克思主义学者,以及美国学者迈克尔·哈特和法国马克思主义者迈瑞·文森特等人。这个概念还受到后结构主义者福柯,尤其是德勒兹和迦塔里的影响。他们从生产劳动的新变化出发,认为生产劳动存在着由物质性向非物质性转化的趋势。拉扎拉托认为,所谓非物质劳动,就是“生产商品的信息内容与文化内容的劳动”[2]。拉扎拉托认为这一概念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指生产商品“信息内容”的活动,另一方面是指生产商品“文化内容”的活动。哈特和奈格里虽然深受拉扎拉托对非物质劳动认识的影响,但对非物质劳动理论的发展还是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认为“非物质劳动即生产一种非物质商品的劳动,如一种服务,一个文化产品、知识或交流”[3]337。他们将非物质劳动划分为两类:“第一种方式主要涉及智力或语言的劳动,……其他主要一类形式称为‘情感劳动’。……情感劳动是一种生产或操纵诸如轻松、愉快、满足、兴奋或激动等情感的劳动”[4]35。简单地说,非物质劳动就是指智力劳动和情感劳动。

二、非物质劳动的特征

通过哈特、奈格里以及其他学者们的分析和考察,我们可以看出非物质劳动具有以下特征。

(一)劳动时间和场所的广延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间的区分具有确定性和特殊意义,如劳动时间就是劳动时间,休闲时间就是休闲时间,生产和生活的界限也很明确。对企业里从事大规模生产的工人来说,在休闲时间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涉及生产劳动中的事情。物质生产劳动由单位时间的产出来衡量,可是在非物质劳动中,劳动时间和休闲时间、生产和生活的差别已经变得模糊,出现了劳动休闲化、休闲劳动化以及生产生活化、生活生产化的趋势。因为智力劳动或情感劳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在规定工作的时间、走路的时间、吃饭的时间、娱乐旅游的时间,甚至在睡梦中都有科学和方法的创新。与工作时间变化相对应,非物质劳动的工作地点也在扩展,不仅在办公室里会突然想到一个主意,也可能在洗澡或睡觉时想到它。在产业分布上,非物质劳动不仅呈现在服务业中,也体现在工业中,甚至在农业中。非物质劳动的这一特点在资本主义社会扩展了资本主义的剥削。不像过去企业里的工人那样离开车间就不能工作了,同物质劳动相比较,智力劳动或情感劳动受场所的影响要少得多。

(二)劳动性质的同质化

哈特和奈格里认为,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不同商品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这是由生产不同商品的具体劳动所决定的,因为生产不同商品的具体劳动具有本质的区别。“然而,随着今天计算机化的生产,具体劳动的异质性已趋于减少,计算机化的劳动可能完全涉及到同样具体的活动……即控制符号和信息”[5]。由于计算机化的生产,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的差异日趋减少,劳动越来越转向没有质的差别的抽象劳动,从而使得劳动出现同质化的趋势。

(三)劳动形式非物质化

由于非物质劳动是生产非物质商品的劳动,包括那些生产知识、信息、技术等无形成果的科技人员的劳动以及网络办公等计算机化的劳动,其产品是不可触摸的,如在各种服务、人际交往或情感劳动中产生的各种关系、服务态度以及各种幸福、兴奋或满意的感觉。非物质劳动也是生产劳动,只不过商品的形式不同,是非物质形式的,与企业里生产物质产品的工人的劳动相比较,很明显具有非物质性的特点。

(四)劳动效益的生态化

农业经济时代和工业经济时代主要是物质劳动霸权的时代,尤其是工业经济时代,由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索取以及通过污染物的大量排放对环境的严重破坏,将自然看成是资源的“水龙头”和废弃物的“污水池”,使人类陷入生态危机,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通过非物质劳动能更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非物质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关系

通过对非物质劳动的内涵和特征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非物质劳动的确不同于物质劳动。但这并不是说非物质劳动与物质劳动没有联系。实际上,非物质劳动和物质劳动相互渗透,没有纯粹的非物质劳动,也没有纯粹的物质劳动,它们是同一个劳动过程的不同侧面,是不同的劳动形式,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非物质劳动与物质劳动的作用和地位不同。任何非物质劳动都要以物质为基础,同样,任何物质劳动都渗透着非物质的因素。实际上,“所有从事非物质生产的劳动仍然是物质的……它像所有劳动形式一样,都涉及我们的身体和头脑”[5],其产品往往要以物质为载体。劳动包括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以及这一过程所引起的人与社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非物质生产劳动过程两个方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哈特.非物质劳动与艺术生产[J].国外理论动态,2006,(2).

[2]毛里齐奥·拉扎拉托.非物质劳动[J].国外理论动态,2005,(3).

[3]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内格里.帝国:全球化的政治秩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4]迈克尔·哈特,安东尼奥·内格里.帝国与后社会主义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9

1 生态文明

生态一词来自于生态学, 是研究生活所在地的生物的一门科学。但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 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使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 因此, “生态”一词突破了生物学的界限, 内容更为广泛, 成为了跨越各个领域的哲学词汇, 主要用于解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这就形成了一个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问题, 将自然纳入到人的活动范围, 要尊重自然的规律, 像其他物种一样与自然和谐相处, 学会做自然界中“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进行反思的一个成果。长期以来, 人们对自然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差, 西方传统哲学认为, 只有人是世界上唯一的主体, 其他生命和自然界只是人的对象, 所以世界上所有的尊严能给予人, 不能给予其他生命和自然界, 由于在这种思想的主宰下, 人们在生产方式上, 从原料到产品到废弃物, 是一个非循环的生产, 只考虑生产的效率和方便;生活方式以物质主义为原则, 以消费主义为特征, 以推动经济的发展为目的, 因此, 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人类面临当前的发展困境, 认识到传统哲学中的错误观点, 树立新的生态哲学思想, 承认人与自然的共同主体性, 强调人与自然的共同主动性, 主张人与自然的内在价值, 尊重人与自然的生命权等等新的生态观念, 人类认识到要持续地生存与发展, 就一定要走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

2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生态文明的核心内容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 同时这一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核心内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诞生之日就存在,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当中, 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体现为生产力, 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体现为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决定了现代生态文明的原则。因为, 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人与自然的和解”要以“人与人的和解”为前提。

马克思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关系, 认为人只是自然界中的客体, 在其发展过程当中,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种生态文明观, 正是我们认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理论基础, 他给我们的生态文明观指明了方向, 并帮助我们建立了生态文明的意识, 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 同时也说明了这种生态文明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明了总体方向。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认为, 人类社会的发展遵从由低到高发展的过程, 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生态文明建立过程既是一个历史问题, 也是一个发展问题, 它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一个重要的内容, 就是从社会体制方面来观照和研判人与自然的具体的历史的关系, 并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统一起来, 从而也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奠定了哲学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观的核心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要认识并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并把这种任务作为实现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最高价值目标。对于这个目标, 人类首先要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认识到人在自然界中的主观能动性, 以及自然对人的制约性, 二者是相互制约, 相互发展的, 任何一方的失衡, 都会引起整个生态系统的失衡。所以, 我们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首先就要了解自然规律, 认识到自然对人的影响。任何社会的发展也是一样的, 也必须要遵守自然规律, 从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 再到共产主义社会, 这种社会制度的变更正是遵从自然规律的表现。

3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胡锦涛说,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回顾人类发展过程, 从原始社会的人类自然进化, 依附于自然;农业文明时期, 人类主张顺天应时, 敬畏于自然;工业时期, 人类对自然的改造能力不断增强, 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 走向了自然的对立面, 希望能够战胜和征服自然获取更大的利益。在这种观点的支配下, 对自然进行了肆无忌惮的破坏, 使得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因此,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是实现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条路径。

对于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 我们首先要做到尊重自然, 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 要认识到人是自然中的一员, 自身的活动不能违背自然的发展规律, 使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其次要做到顺应自然, 强调人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 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最后要做到保护自然,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当中要保护和利用自然, 在这一过程当中不能随意去做, 要符合自然的发展规律, 以达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是我党提出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 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具体实践。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首先,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可以确定生态环境在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中的地位,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 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其次, 它将中华文明融入到人类文明当中, 将中华文明向生态文明推进, 探索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模式;再次,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合法性和优越性, 在理论上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 在法制上, 立足于社会的宪法;最后,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结果。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 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并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 生态文明不仅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 同时它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起点,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新的成果。

马克思爱国主义研究 篇10

大学生尤其是高职高专生极度缺乏对马克思这一伟人的感性认识, 他们大都只从挂图中见过马克思的头像, 从老师嘴里知道马克思其人, 从考试中知晓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 因而常常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直接影响其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回想曾经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四年里没有一个老师全面、完整、系统地介绍过马克思其人其事, 因而非常惭愧的是:几年过去自己对马克思的深刻印象就是那张大胡子的大头像和抽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然而, 无论对于哪一层次的大学生, 我们的目标都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帮助学生树立并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 通过重新认识马克思, 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坚定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

一、明确实践主题

主题决定方向, “读懂马克思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这一主题直截了当地揭示了教学实践的目标是通过了解马克思的一生, 他对人类的贡献、社会影响、治学精神, 进一步交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从而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增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二、巧妙安排课时

本内容安排在国家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的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之后,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之前, 在第一节介绍理想、信念、信仰的内涵, 突出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作用之后, 引入第二节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四信” (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之前, 在中间穿插这一实践活动, 从逻辑上承上启下, 从心理上尽量减少学生对该主题的反感和抵触情绪, 也由于采取先入为主的心理策略, 更能增强学生的印象。因时间有限安排2课时即可, 第一课时教师讲授, 第二课时学生交流。

三、精心构思实践

(一) 教师准备, 精心介绍。

对马克思其人其事的介绍不计其数, 研究成果汗牛充栋, 教师应在充分搜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选取最典型的资料, 提炼最精简的语言, 凭借最生动的感情, 精心推出打动学生的心灵之餐。为确保最佳效果, 在介绍之前应提供几个主题让学生围绕主题边倾听边思考, 例如:“我最佩服马克思的……”、“我是这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

1.马克思简介

马克思, 德国人, 犹太族 (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 , 革命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第一国际组织者、领导者, 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2.马克思生平

马克思出生于律师家庭, 中学毕业后进入波恩大学, 后转到柏林大学学习法律, 但专注于哲学。他的博士论文在耶拿大学得到委员会一致认可, 因而未答辩即顺利获得耶拿大学哲学博士。

毕业后, 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 遇到了德国的“林木盗窃问题”。当时德国西部有大片森林和草地, 居民可以砍柴、放牧。后来, 这片森林和草地被贵族地主霸占。居民到山林中拾柴草却被认为是“盗窃”。而德国议会审议后, 判定居民的行为确为盗窃, 如果再去“盗窃”就要受法律手段制裁。此事引起全国民众对议会的不满、谴责。马克思愤慨地在《莱茵报》严厉抨击普鲁士政府的做法, 立场坚定地站在民众一边, 维护农民的利益。普鲁士政府查封《莱茵报》, 迫使它停止印刷。马克思愤然辞去主编职务。从此他毕生致力于与反动政府作坚决斗争、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

1843年马克思与出身贵族的燕妮结婚, 他们相濡以沫, 共度38年的婚姻生活。

1844年马克思结识恩格斯。恩格斯是工厂主子弟, 却十分欣赏马克思的主张, 他才华横溢却甘为他人作嫁衣, 经济上援助马克思, 事业上与马克思亲密合作, 他们肝胆相照, 建立了40年的深厚友谊。

由于马克思尖锐地批评各国的专制主义, 他被德国、法国、比利时、英国政府不断驱逐, 处境极其艰难, 四个孩子死了三个。但他完成了最重要的著作——《资本论》第一卷, 之后相继完成第二、三卷。

1864年马克思参加第一国际成立大会, 被选入领导委员会。他起草了《成立宣言》、《临时章程》和其他重要文件, 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灵魂和领袖。

3.马克思对人类的贡献

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近代最复杂和精深的学说之一。它包含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学说的范围包括政治、哲学、经济、社会等广泛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虽然不能为人们解决生活、工作、学习、就业中的问题直接提供具体方案, 但能为人们分析、处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立场与方法。面对同样信息的时候, 由于立场方法不一样, 得出的结论不一样, 解决问题的方式亦截然不同, 所指导的人生有着天壤之别。例如, 大学生同样面对社会上拉关系走后门的不良现象, 站在错误立场的学生是这样分析问题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外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 内因只是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的发展主要靠关系而不是靠我自己, 正因为我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台, 即使我成绩优异综合素质优良, 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也是徒劳无益的。这类学生挥霍大学光阴, 学习懒惰, 表现颓废, 一无所成。相反, 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事物发展原因的学生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在事物发展过程中, 内因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本原因, 外因只是起到促进或延缓的作用。我的发展主要靠我自己而不是靠关系, 正因为我没有过硬的关系和后台, 所以我更需要刻苦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提高综合素质, 如此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我才能立足、生存、发展。这类学生珍惜大学时光, 学习勤奋表现优良出类拔萃。可见, 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 同样是大学生的身份, 却有质的明显差别。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向前的发展规律。在人类社会发展长河中, 它告诉人们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而事实证明,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种种社会问题, 只有在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制度下才能得到合理的、彻底的解决;尽管全球的社会主义实践仍处在不断探索阶段, 但社会主义制度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走向其高级阶段。人类追求更美好的社会, 正如一个人追求更完美的自我, 这种追求使国家前进, 催个人奋进。

4.马克思的社会影响

1999年, 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们发起, 英国广播公司也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投票, 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 得到一样的结果:马克思位居第一, 爱因斯坦位居第二。2005年, 英国广播公司通过调查3万名听众评选“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 结果是:马克思得票率第一, 休谟第二。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使马克思的鸿篇巨制《资本论》在其诞生100多年后再次成为读者的新宠。假如马克思在世, 《资本论》的巨额版税收入会让他轻松进入福布斯富豪榜。马克思同恩格斯合著的著作约1亿字, 现只翻译了5000万字, 还有5000万字在图书馆里等待翻译。对比《列宁全集》 (约2500万字) 和《毛泽东选集》 (约800万字) , 如此巨大的思想理论财富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一个出生律师家庭, 拥有博士学位, 至少可以过中产阶级生活的马克思, 一生颠沛流离, 为全人类无产阶级、全世界劳动人民谋求幸福, 怎不令人奉若神明, 由衷赞叹。

5.马克思的治学精神

(1) 刻苦学习。即使面对艰难的处境, 马克思也从未停止对知识的渴求。在伦敦的10年, 他每天从开门到闭馆都待在博物馆里如饥似渴学习、研究, 他在自己的书里作批注, 他用笔记摘抄资料、记录心得。他学识渊博, 知识领域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宗教学、逻辑学、美学、政治学、文学、史学、语言学、翻译、工商业实践、数学、自然科学等。“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 甚至在数学领域, 都有独到的发现, 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 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1]他能阅读约二十种欧洲国家的文字, 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

(2) 敢于创新。马克思学习理论但不迷信权威,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为人们树立了批判继承与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始终以一种彻底开放的姿态, 时刻跟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使它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历史条件和各国不同的情况, 成为世界各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2]

(3) 严谨治学。马克思写作极其严谨, 正如恩格斯所言:“如果他不确实知道所有的有关书籍都参考过了, 所有的疑义都考虑过了, 所有的论点都彻底探讨过了, 他是绝不肯下笔的。他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 就会感到不满意, 于是又得全部改写。”“马克思对待著作的责任心, 并不下于他对待科学那样严格。他不仅从不引证一件他还未十分确定的事实, 而且在他尚未彻底研究好一个问题时, 他绝不谈论这个问题。他绝不出版一本没有经过他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过的作品。他不能忍受把未完成的东西公之于众的这种思想”。[4]

(二) 学生交流, 畅谈感悟。

我对马克思的简介令学生出乎意料, 从学生专注、敬佩的眼神里可以读出他们内心对马克思这些情况是始料未及的, 在学生“有话要说”时, 我趁热打铁组织学生分组围绕主题先交流讨论10分钟, 之后小组推选代表到讲台发言 (每位学生控制在3分钟之内) 。我在学生中答疑解惑作必要的指导, 同时注意预选不同专题的发言对象。

(三) 教师点评, 提升认识。

经过讨论酝酿, 学生上台交流常常有感而发, 在每位学生发言后用一两句话适当点评, 帮助学生拔高、提升原有的认识。例如, 学生最佩服马克思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由衷地敬佩马克思的崇高人格。我指出:我们多为他人着想, 也可以变得崇高。国学大师季羡林就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 就是有道德的人。为他人着想的百分比越高越好, 道德水平越高。[5]又如, 学生过去只知道马克思主义这个抽象的名词, 现在才知道它包含如此丰富的理论。我点拨:有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没有用,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它是什么, 今后同学们认真学习, 它将使你终身受益。再如, 学生熟知“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却不知道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原理”, 而自己考英语等级证书一次不及格竟然想放弃是何等愚蠢。我鼓励学生:坚持才有可能成功, 放弃就等于接受失败, 本院就有一名英语底子薄弱的女生考了五次终于通过。

(四) 学生搜集, 加深印象。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学生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信息十分有限, 而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充当听众, “我要说”的强烈愿望无法满足。为弥补这两个缺陷, 我在下课前几分钟布置课外作业, 请学生课后通过书籍、网络等方式查找与马克思有关的资料, 诸如:马克思名言、马克思与恩格斯、马克思与燕妮、马克思著作等, 完成以“……给我的启示”为题的小论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 自己选题写作, 有利于扩大知识面, 能在更广阔的空间深入思考, 更好地根据个体认知感悟情况培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五) 教师批改, 精心批语。

作业上交后, 我高度重视, 认真审阅每一份论文, 精心批语, 为每一位学生“画龙点睛”, 虽然了了几语, 但事半功倍, 巩固了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 假如作业中有学生搜集到不认可马克思甚至反对马克思主义的资料及言论, 教师必须耐心搜集相关资料, 充分阅读后在批语中予以反驳、纠正, 必要的话与该生交流, 了解其思想状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 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科学的理想信念, 但调查显示, 大学生缺少马克思主义信仰, 为此教师应通过教学实践增强学生对马克思的感性认识, 从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感性认识,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574.

[2]杨维华, 李友生.勇于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J].大庆社会科学, 2001, (5) :15.

[3][4]摩尔和将军——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3:102.

上一篇:集束护理效果观察下一篇:财务业绩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