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2024-08-05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精选十篇)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组2009至2011年我院收治住院的35例胎盘早剥的产科住院患者, 孕21~40周, 年龄19~42岁, 初产妇22例, 经产妇13例。孕妇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12例, 6例有外伤史, 2例有剧烈运动史, 其余原因不明, 其中死胎5例。35例患者来院就诊时, 腹痛伴阴道流血有21例, 有腹痛但没有阴道流血6例, 无腹痛有阴道流血8例。

1.2 仪器设备与方法

使用P H I L I P S-H D 11, I U 2 2彩色超声仪器, 探头频率为3.5MHz。产科超声常规检查测量胎儿, 然后检查胎盘情况, 扫查胎盘的形态、位置、厚度, 胎盘内部及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和胎盘边缘处有无异常回声, CDFI观察胎盘及胎盘边缘和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异常回声区的血流信号, 同时监测脐带血流S/D值与胎儿心率的变化, 并观察羊水情况。

2 结果

本组35例胎盘早剥患者经超声检查诊断为胎盘早剥30例, 超声诊断正确率为85.7%, 漏误诊5例, 占14.3%。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底蜕膜出血并形成血肿, 使胎盘从子宫附着处分离。因为胎盘剥离的子宫位置、时间以及出血程度有所不同, 超声声像表现为多种形态改变, 超声图像主要表现为: (1) 胎盘增厚型:25.7% (9/35) :胎盘呈团块状局部或大部分增厚, 其内呈不均质中高回声区, 胎盘与出血血肿分界不清 (图1) 。 (2) 混合型31.4% (11/35) :胎盘与宫壁间可见高回声团、低回声团或部分内伴有无回声区为表现, 大小不一, 形态不等, 是新旧出血掺杂形成 (图2) 。 (3) 积液型14.3% (5/35) :胎盘与子宫壁间可见无回声区, 呈新月形或不规则形状, 胎盘与出血血肿之间有明显分界。此种类型多见于胎盘剥离后形成血肿, 于数天后血肿液化而形成 (图3) 。 (4) 边缘型28.6% (10/35) :胎盘边缘与宫壁分离, 边缘后方可见高回声团或低回声团块, 大多数见于胎盘上极或下极, 剥离面积较少, 形态不规则, CDFI显示其内无血流信号。胎盘早剥同时可能伴有羊水混浊, 羊水回声细密增强及胎儿异常, 胎心不规则, 胎动频繁。35例其中10例脐动脉血流阻力指数增高, 5例因剥离面较大, 发病时间长, 检查时胎儿已经死亡。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超声机器分辨率及检查技术的提高, 超声诊断胎盘早剥正确率明显提高。胎盘早剥可能与孕妇高血压血管病变、宫腔内压力及机械外力等因素有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管病变是胎盘早剥的首发因素之一, 本组病例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占34.3% (12/35) 。

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 典型的是下腹痛伴阴道流血, 腹痛呈持续性, 而对一些症状不典型的病例超声检查则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对于中晚孕腹痛、阴道流血, 在排除胎盘前置及早产等因素后应高度警惕有无胎盘早剥[2]。超声检查见胎盘增厚、内部回声不均、或胎盘与子宫壁间存在无回声、低回声或中高回声, 结合临床表现诊断胎盘早剥并不难。但由于早剥的部位、时间、面积、出血程度及病程不一样, 其临床表现及超声声像图也有所不同。当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或侧后壁, 出血血肿又较小, 症状不明显, 则不易检查出来, 本组的2例漏诊就是此种原因, 1例因孕妇较肥胖及血肿为胎盘后误诊为胎盘静脉丛。超声医师应对胎盘早剥有着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很高警惕性, 当孕妇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时, 如腹痛、阴道流血, 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 应警惕仔细对胎盘进行扫查, 作出正确诊断, 才不至于漏误诊。

胎盘早剥的鉴别诊断: (1) 子宫壁收缩, 使胎盘后的子宫壁增厚隆起, 似胎盘早剥增厚型, 子宫收缩是短暂的, 动态观察可见其舒展。 (2) 胎盘后血窦。无腹痛病史, 易误诊为积液型胎盘早剥, 仔细观察可见无回声的血窦内为缓慢流动的血液可鉴别。 (3) 胎盘后子宫静脉丛, CDFI:静脉丛内可探及血流信号。 (4)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子宫肌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均匀性中低回声, 边界清, 子宫肌瘤和胎盘早剥的发生位置不同, 肌瘤多位于子宫肌壁间, 仔细观察其起源部位, 作出正确诊断并不难。胎盘早剥胎盘位于子宫后壁、侧后壁, 剥离面积较小时往往是不容易被及时发现。

超声检查对诊断胎盘早剥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现已成为一种便捷、及时、无创有效的检查手段, 是胎盘早剥的首选检查方法。而胎盘早剥的声像图表现为多种形态改变会给正确诊断带来较大困难, 这就要求超声医师紧密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认真细致, 全方面的检查, 才能提高我们诊断胎盘早剥的准确率, 尤其是彩色多普勒, 对于避免及减少漏误诊有积极的作用, 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风险率[3]。

参考文献

[1]严英榴, 杨秀雄, 沈理.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2]Kikutani M, Ishihara K, Araki T.Value of ultra-sonography in the diagnosis of placental abruption[J].Nippon Med Sch, 2003, 70 (3) :227-229.

引起胎盘早剥的原因有哪些 篇2

血管病变

胎盘早剥孕妇并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尤其已有全身血管病变者居多。当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以致破裂出血,血液流至底蜕膜层形成血肿,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机械性因素

外伤(特别是腹部直接受撞击或摔倒腹部直接触地等)、胎位异常行外倒转术矫正胎位、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在分娩过程中胎先露部下降,均可能促使胎盘早剥。此外,双胎妊娠的第一胎儿娩出过快或羊水过多于破膜时羊水流出过快,使子宫内压骤然降低,子宫突然收缩,也可导致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子宫静脉压突然升高

妊娠晚期或临产后,孕产妇长时间仰卧位时,可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此时由于巨大的妊娠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而子宫静脉却瘀血,静脉压升高,导致蜕膜静脉床瘀血或破裂,导致部分或全部胎盘自子宫壁剥离。

吸烟

近的研究证实了吸烟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有报道吸烟使胎盘早剥发生危险增加90%,并随着每天吸烟数量的增加胎盘早剥发生的危险性也增加。吸烟使血管发生退行性变而增加了毛细血管的脆性,并尼古丁对血管收缩的影响以及血清中一氧化碳结合蛋白浓度升高均可导致血管痉挛缺血,从而诱发胎盘早剥。

胎膜早破

国内外很多研究报道了胎膜早破与胎盘早剥的相关性。胎膜早破孕妇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较无胎膜早破者增加3倍,其发生的机制不明确,可能与胎膜早破后伴发绒毛膜羊膜炎有关。

滥用可卡因

有报道指出,在妊娠期间滥用可卡因50例孕妇,其中8例死胎是由于胎盘早剥引起的。另有报道112例孕妇在孕期滥用可卡因,结果发生胎盘早剥者占13%。

孕妇年龄及产次

孕妇年龄与胎盘早剥发生有关,但有学者报道产次比年龄更倾向于与胎盘早剥有关。随着产次的增加,发生胎盘早剥的危险性呈几何级数增加。

胎盘早剥的表现:

轻型胎盘早剥

以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通常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主要症状为阴道流血,出血量一般较多,色暗红,可伴有轻度腹痛或腹痛不明显,贫血体征不显著。若发生于分娩期则产程进展较快。腹部检查:子宫软,宫缩有间歇,子宫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位清楚,胎心率多正常,若出血量多则胎心率可有改变,压痛不明显或仅有轻度局部(胎盘早剥处)压痛。产后检查 胎盘,可见胎盘母体面上有凝血块及压迹。有时症状与体征均不明显,只在产后检查胎盘时,胎盘母体面有凝血块及压迹,才发现胎盘早剥。

重型胎盘早剥

以内出血为主,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征。主要症状为突然发生的持续性腹痛和(或)腰酸、腰痛,其程度因剥离面大小及胎盘后积血多少而不同,积血越多疼痛越剧烈。严重时可出现恶心、呕吐,以至面色苍白、出汗、脉弱及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可无阴道流血或仅有少量阴道流血,贫血程度与外出血量不相符。腹部检查:触诊子宫硬如板状,有压痛,尤以胎盘附着处最明显。若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则子宫压痛多不明显。子宫比妊娠周数大,且随胎盘后血肿的不断增大,宫底随之升高,压痛也更明显。偶见宫缩,子宫处于高张状态,间歇期不能很好放松,因此胎位触不清楚。若胎盘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2或以上,胎儿多因严重缺氧而死亡,故重型患者的胎心多已消失。

胎盘早剥怎么办?

纠正休克

患者入院时,情况危重、处于休克状态者,应积极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尽快改善患者状况。输血必须及时,尽量输新鲜血,既能补充血容量,又可补充凝血因子。

及时终止妊娠

胎盘早剥危及母儿的生命安全,母儿的预后与处理是否及时有密切关系。胎儿未娩出前,胎盘可能继续剥离,难以控制出血,持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并发凝血功能障碍等合并症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一旦确诊,必须及时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法根据胎次、早剥的严重程度,胎儿宫内状况及宫口开大等情况而定。

(1)经阴道分娩:经产妇一般情况较好,出血以显性为主,宫口已开大,估计短时间内能迅速分娩者,可经阴道分娩,先行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缩减子宫容积,必要时配合静脉滴注催产素缩短产程。分娩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脉搏、宫底高度、宫缩情况及胎心等的变化。

(2)剖宫产:重型胎盘早剥,特别是初产妇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分娩者;胎盘早剥虽属轻型,但有胎儿窘迫征象,需抢救胎儿者;重型胎盘早剥,胎儿已死,产妇病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多脏器功能不全。术中取出胎儿、胎盘后,应及时行宫体肌注宫缩剂、按摩子宫,一般均可使子宫收缩良好,控制出血。若发现为子宫胎盘卒中,同样经注射宫缩剂及按摩等积极处理后,宫缩多可好转,出血亦可得到控制。若子宫仍不收缩,出血多且血液不凝,出血不能控制时,则应在输入新鲜血的同时行子宫切除术。

防止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患者容易发生产后出血,故在分娩后应及时应用子宫收缩剂如催产素、麦角新碱等,并按摩子宫。若经各种措施仍不能控制出血,子宫收缩不佳时,须及时作子宫切除术。若大量出血且无凝血块,应考虑为凝血功能障碍,并按凝血功能障碍处理。

凝血功能障碍的处理

(1)输新鲜血:及时、足量输入新鲜血液是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的有效措施。库存血若超过4小时,血小板功能即受破坏,效果差。

(2)输纤维蛋白原:若血纤维蛋白原低,同时伴有活动出血,且血不凝,经输入新鲜血等效果不佳时,可输纤维蛋白原3g,将纤维蛋白原溶于注射用水100ml中静脉滴注。通常给予3~6g纤维蛋白原即可收到较好效果。每4g纤维蛋白原可提高血纤维蛋白原1g/L。

(3)输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疗效仅次于新鲜血,尽管缺少红细胞,但含有凝血因子,一般1L新鲜冰冻血浆中含纤维蛋白原3g,且可将Ⅴ、Ⅷ因子提高到最低有效水平。

(4)肝素:适用于DIC高凝阶段及不能直接去除病因者。胎盘早剥患者DIC的处理主要是终止妊娠以中断凝血活酶继续进入血内。对于处于凝血障碍的活动性出血阶段,应用肝素可加重出血,故一般不主张应用肝素治疗。

(5)抗纤溶剂:6-氨基已酸等能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若仍有进行性血管内凝血时,用此类药物可加重血管内凝血,故不宜使用。若病因已去除,DIC处于纤溶亢进阶段,出血不止时则可应用,如6-氨基已酸4~6g、止血环酸0.25~0.5g或对羧基苄胺0.1~0.2g溶于5%葡萄糖液100ml内静脉滴注。

预防肾功能衰竭

在处理过程中,应随时注意尿量,若每小时尿量少于30ml,应及时补充血容量;少于17ml或无尿时,应考虑有肾功能衰竭的可能,可用20%甘露醇 250ml快速静脉滴注,或速尿40mg静脉推注,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一般多能于1~2日内恢复。经处理尿量在短期内不见增加,血尿素氮、肌酐、血钾等明显增高,CO2结合力下降,提示肾功能衰竭情况严重,出现尿毒症,此时应进行透析疗法,以抢救产妇生命。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篇3

【关键词】超声;胎盘早剥;腹痛;阴道流血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之一,轻型者症状可不典型,超声检查缺乏典型图像特征,易致漏诊,产后检查胎盘局部可有凝血[1]。重症起病急、进展快,可威胁母婴生命,及时、准确的超声诊断可为临床采取正确的处置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回顾分析 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29例,孕龄25~41周,年龄20~42岁,孕1产116例,孕2产210例,孕3产33例。

1.2 發病原因 ①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②慢性高血压;③外倒转术纠正胎位;④脐带过短或绕颈;⑤腹部外伤;⑥宫内压骤减;⑦孕妇长时间仰卧位。

1.3 仪器和方法 esaote Mylab Twice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孕妇取仰卧位,辅以左右侧卧位,多断面全面扫查,必要时复查。注意观察胎盘位置、厚度,胎盘基底层与宫壁之间、胎盘边缘有无异常回声,羊水的透声性。胎盘娩出或手术取出后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将胎盘早剥分为轻、重二型,轻型患者剥离面不超过胎盘面积的1/3,包括胎盘边缘血窦破裂出血。重型超声剥离面大于胎盘面积的1/3,各型例数及占比如下:轻型18例,占62.06%;重型11例,占37.94%。超声诊断符合率约93.1%;误诊2例,属于轻型早剥,误诊率6.9%。

3 讨论

胎盘早剥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底蜕膜出血,形成血肿,使胎盘从附着处分离。轻型以阴道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症状可不明显[2]。以隐性出血为主,突发剧烈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有少量或无阴道流血。重型主要症状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可有或无少量阴道出血。腹肌紧张,胎位不清,胎儿宫内窘迫或死亡[3]。

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征:声像图随剥离部位、剥离面积大小及检查时间不同而有不同表现。①在胎盘与宫壁间形成血肿时,急性血肿往往表现为高回声。随着时间延长,血肿液化后呈无回声,机化后呈不均质高回声。②当胎盘与血肿回声相近且无明显分界时,仅表现为胎盘局部增厚,绒毛膜板向羊膜腔突出。③胎盘血肿较大时,可影响到胎儿位置。④血液渗入羊水中,回声增多。CDFI:剥离形成的血肿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4]。

为准确诊断该病,需与下例超声征象鉴别:①胎盘内血池或血窦:位于胎盘实质内的不规则液性暗区,内有云雾状回声。②子宫肌瘤:位于肌层向胎盘基底层突出的肌瘤不易与部分胎盘后血肿区别,子宫肌瘤边界清晰,CDFI:周边可见环状半环状血流信号,内部可见斑点状血流信号,二者临床表现不同也是重要鉴别点。③胎盘绒毛膜血管瘤:其位于绒毛膜板者易于与胎盘早剥区别,若位于基底层不易区别,但血管瘤边界清,可呈低回声、网状回声、蜂窝状、无回声、混合回声。CDFI:内部血流信号丰富,同时二者临床表现不同。④胎盘囊肿,边界清楚,呈圆形或类圆形,内部呈无回声。⑤子宫肌层局部收缩,在胎盘附着处可见一向胎盘突出的半圆形低回声,与胎盘后血肿形成不易区别,但孕妇往往无腹痛,探头加压无明显压痛,无阴道流血,胎儿无异常表现,可间隔一段时间,待子宫壁舒张后可与血肿鉴别[5]。胎盘附着于子宫后壁且血肿较小时,剥离部位位于声束远场,则不易显示。本组2例误诊就与此有密切关系,超声诊断胎盘早剥还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临床不能排除该病,而超声无阳性发现的,要追踪复查,超声医师要结合临床表现,加强对胎盘的扫查,综合分析。

胎盘早剥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产后出血、DIC、肾衰,严重时危及母婴生命安全,由于早剥部位血液侵及子宫纤维,收缩力减弱,可造成胎盘卒中[6]。超声检查时还要注意胎儿心率变化,当剥离面积大,出血量多时,可因缺氧,危急胎儿生命,本组3例因胎盘重度剥离造成死胎。

总之,胎盘早剥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不仅要求超声医师娴熟的操作手法,扎实的超声理论知识,还要紧密结合孕妇的症状、体征、有关实验室检查。只有不断总结经验,对诊断技术精益求精,才能提高诊断水平,为临床采取医疗措施提供有效依据,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风险。

参考文献

[1]余怡琳.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与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2,2(5):123-124.

[2]张晓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盘早剥的诊断与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15(24):125.

[3]刘楠.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早剥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10):786.

[4]周婷.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C].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2012:244-245.

[5]邢开宇,魏晓莉,于惠萍,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胎盘早剥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5):117.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7月-2011年12月期间本院住院分娩或剖宫产并经临床病理确诊的胎盘早剥孕22~40周胎盘早剥60例, 所选病例产前均常规行超声检查。本组60例孕妇中, 年龄23~33岁, 平均26.5岁。临床表现包括:单纯阴道流血或腹痛13例, 腹痛伴阴道流血或下坠感19例, 胎心异常16例 (胎心变异9例, 胎心消失7例) , 宫缩强直、板样腹12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仪器为日立EUB-2000型超声诊断仪、西门子ACUSON x-1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3.5~5.0 MHz。取平卧位及侧卧位, 经腹扫查, 依照产科常规进行胎儿测量后, 重点观察胎儿、胎盘、胎心、羊水的超声表现, 检查孕产妇有无胎盘前置、低置, 以及胎盘与子宫壁间是否存在异常回声, 分娩后经病理确诊。注意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胎盘内血流信号, 以及胎盘后低回声区、胎盘边缘异常回声区等处的血流信号。胎盘早剥分类采取Sher分度法[2]。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超声在胎盘早剥严重程度与B超诊断符合率的相关性,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超声表现

与病理检查结果比对, 本组60例胎盘早剥患者超声声像异常51例 (85.0%) , 未见异常9例 (15.0%) 。声像图异常主要由于胎盘剥离时间、血液破入羊膜腔、血肿形成等因素的影响, 发生有不同的声像改变, 表现为: (1) 胎盘增厚22例:胎盘剥离面呈团状局部增厚, 厚度约5~7 cm, 绒毛板向羊膜腔内隆起, 剥离面约1/3~2/3。CDFI显示胎盘局部增厚处或剥离部位未见彩色血流信号。见图1。 (2) 胎盘上缘或边缘血肿13例:血肿部位呈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液性暗区, 伴有细密光点, CDFI检测显示液性暗区内无彩色血流信号。见图2。 (3) 胎盘后血肿6例:胎盘与子宫壁间多表现为不规则稍强或低回声区混合回声团 (低、无回声内部夹杂强回声) , 胎盘与血肿之间界限清晰;CDFI检测可见胎盘实质内及基底部血流信号减少。局部低回声区内无血流信号, 正常胎盘区域内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 (4) 混合性团块5例, 声像图提示扫查区域大部分分布有团状混合性块物, 可见细密光点;CDFI检测未见明显血流, 剥离面超过2/3, 属于严重的胎盘早剥。 (5) 胎盘后条状液性暗区2例, 胎盘局部基底层发现有与宫壁分离的长条状液性暗区, 内无彩色血流信号。 (6) 羊水中凝血块2例:羊水回声异常, 内见形态不规则强回声漂浮物, 无彩色血流信号。

2.2 超声诊断与临床病理检查的比较

经病理检查确定胎盘早剥Ⅰ度15例, Ⅱ度22例, Ⅲ度23例, 产前正确诊断符合率依次为诊断符合率为66.7% (10/15) 、86.4% (19/22) , 92.3% (22/23) , Ⅰ度与Ⅱ、Ⅲ度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符合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P<0.01) 。

注:与Ⅱ度诊断符合率比较, *P<0.05;与Ⅲ度诊断符合率比较, #P<0.01。

2.3 母婴结局

顺产9例, 宫产48例, 剖宫产伴次全子宫切除3例。产前胎儿宫内死亡和产时流产各1例, 新生儿窒息8例, 预后良好, 60例孕妇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3 讨论

二维灰阶超声是目前胎盘早剥产前诊断的首选辅助检查手段, 对于胎盘增厚、胎盘后血肿等典型声像图表现一般可以得出准确的诊断, 本组病例超声声像异常的几种图像与其他文献报道[3,4]的基本一致。但对于早剥面积较小、不典型的或隐性出血的胎盘早剥图像往往可能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综合本组研究中漏误诊病例病理检查结果及其它文献[5]报道来看,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包括: (1) 后壁胎盘剥离面积较小, 血肿、临床症状不典型。本组中就有4例因胎盘剥离面积小, 剥离面<30 mm×30 mm×20 mm, 且临床症状轻微, 以致超声诊断漏诊。 (2) 剥离面有大凝血块弥漫分布, 声像图表现为均匀强回声, 易误视为正常位置的胎盘。 (3) 胎盘上缘或边缘血肿所表现出的液性暗区, 常误诊为胎盘液性肿块或胎盘绒毛血管瘤。以上声像图改变都应在超声诊断予以重视。

为提高产前超声检查的准确度, 本组研究在使用二维超声检测胎盘解剖结构、物理性质等信息外, 还通过彩色超声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综合观察了孕产妇胎盘部位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检查结果显示, 应用CDFI检测可有效地鉴别胎盘早剥的有效方法, 本组60例胎盘早剥患者超声诊断符合率即达到85.0% (51/60) 。正常的胎盘内由于螺旋动脉的分布可见丰富的彩团样血流信号, 胎盘内可见静脉窦彩团, 前壁、侧壁胎盘羊膜与绒毛板间分布血管, 后壁胎盘子面羊膜绒毛板间可见血流信号, 发生胎盘早剥时, 以上正常的血流信号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主要反映为血肿或早剥区域的彩色血流信号消失。

总体来看, 二维超声与CDFI的结合使用能准确、清晰地反映出胎盘在生理及病理状态下的血流特征, 对减少胎盘早剥误漏诊情况的发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胎盘早剥声像图异常程度与血肿形成大小、早剥时间长短存在有密切联系, 由于早剥面积较小或出血量低, 超声现象可能提示正常, 本组研究中Ⅰ度胎盘早剥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即明显低于Ⅱ、Ⅲ度患者 (P<0.05) 。因此, 对于不能确诊或需鉴别诊断者应结合临床和CDFI仔细辨认, 必要时行超声追踪复查, 观察病情发展, 减少漏误诊现象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朴京玉.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体会[J].中国妇幼保健, 2011, 26 (34) :5470-5471.

[2]朱豪辉.胎盘早剥80例超声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 2011, 34 (15) :181.

[3]杨洁莹.超声诊断胎盘早剥23例回顾性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32) :152.

[4]彭莲红, 刘冬梅.超声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并胎盘早剥30例临床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 2011, 8 (16) :427.

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的探讨 篇5

关键词胎盘早剥产前确诊率彩超

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早期剥离(以下简称胎盘早剥)是严重威胁产妇及胎儿生命的妊娠晚期并发症。母婴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预防和早期诊断胎盘早剥是降低围产儿死亡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83例胎盘早剥病例,以期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水平,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资料与结果

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06年1月~2011年1月5年间总分娩数16428例,患有胎盘早剥孕妇83例,发生率051%,患者平均年龄28岁,初产妇59例(71%),经产妇24例(33%)。发病时间孕28~36周32例(386%),孕37~41周51例(614%)。

入院时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即能作出诊断者,为产前确诊。此外均为产前误诊,其误诊或经产后确诊者达783%。

发病诱因:见表1。临床表现:见表2。

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出血量、胎心状况、孕龄、合并症、产程进展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①剖宫产:由于Ⅱ、Ⅲ度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症而行剖宫产者55例。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14例,其中6例行次全子宫切除,胎盘卒中者中有4例发生DIC,但无一例孕妇死亡。②阴道分娩:凡胎心正常,胎心监护好,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出血少,一般情况好者给予阴道分娩。本组共28例阴道分娩(337%),其中产钳助产8例(286%),自然分娩20例(714%)。母婴结局:见表3。

讨论

病因:胎盘早剥主要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高血压、机械性因素等原因造成。国内外学者多数认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胎盘早剥病因第一位(435%),而本组为289%低于文献报道,占病因中第二位。

Ⅰ度胎盘早剥诊断问题:典型的Ⅲ度胎盘早剥诊断并不难。但剥离面小的早期不典型病例诊断却较为困难。本组83例胎盘早剥产前确诊仅18例(217%),而误诊率达783%。特别是部分病例,形成小血肿后,剥离停止,仅表现为间隙性腰腹痛或子宫局部有压痛,此时容易漏诊。此外,有时胎盘种植子宫后壁,其腹痛或阴道出血等症状比胎盘附着于子宫前壁者出现晚,甚至无明显症状,故对疑为Ⅰ度胎盘早剥者:①应注意分析有无发病诱因存在;②对难以解释又不缓解的间隙性腰酸背痛及子宫局部压痛应予以警惕;③胎心减慢<120次/分,NST或CST异常,羊水粪染等同时伴有腹痛、阴道出血者应引起重视。④对出现血性羊水者,其可能性不能排除。

据Dosterohof1989年报道,在作超声多普勒监测时,在发生胎盘早剥之前,子宫动脉的S/D比值已增高,说明已有血流阻力增加,继之再发生胎盘早剥[1]。

母婴结局:胎盘早剥对母婴预后影响极大。贫血、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DIC发生率均升高。胎盘早剥出血可引起胎儿急性缺氧,新生儿窒息率、早产率明显升高,围产儿死亡率277%。近年发现胎盘早剥新生儿可有严重后遗症,表现为显著神经系统发育缺陷、脑性麻痹等,Ⅱ、Ⅲ度胎盘早剥的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Ⅰ度。

胎盘早剥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篇6

1 资料与方法

使用西门子G5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3.5~5.0 MHz, 选择我院2006年4月-2008年4月临床疑诊为胎盘早剥, 经病理或临床确诊的20例患者, 年龄22岁~39岁, 孕周为23周~41周。在胎儿常规检查及测量后观察胎盘位置、厚度、内部回声, 胎盘基底部回声与子宫壁之间有无异常, 宫腔内有无异常回声, 并对异常区域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依据声像图表现进行超声分型,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或病理检查确诊。

2 结果

超声诊断胎盘早剥与临床表现和病理诊断符合17例, 超声诊断误诊2例 (1例误诊为黏膜下肌瘤, 1例误诊为胎盘囊肿) , 1例仅表现为胎盘增厚而漏诊。胎盘早剥超声表现及临床结果:20例分4型:混合型、团块型、胎盘增厚型、积液型。其中混合型13例, 超声显示胎盘后方等偏低回声伴不规则液性无回声区, 胎盘后方凝血块及积血, 重者于宫腔内、胎盘边缘、胎盘周围见凝血块及积血, 胎盘剥离面积增大。团块型4例, 超声显示宫腔内或胎盘后方中等回声团块 (误诊为黏膜下肌瘤1例) , 部分显示为宫腔内高回声团块, 产后见宫腔内或胎盘后方凝血块, 胎盘剥离面积较大。胎盘增厚型2例, 超声显示为胎盘增厚或不均匀增厚, 漏诊1例, 产后见胎盘剥离面积≥1/3, 胎盘内局限及散在多处小血凝块。积液型1例, 较轻型, 超声显示胎盘后方无回声, 此例误诊为胎盘囊肿, 产后见胎盘后方积血。见表1。

*误诊为黏膜下肌瘤1例, **漏诊1例, ***误诊为胎盘囊肿。

3 讨论

凡正常位置的胎盘, 在妊娠20周后至胎儿娩出前的任何期间, 与子宫壁发生分离称为胎盘早剥, 国内报道发生率为0.46%~2.14%[1]。其主要病理变化为底蜕膜血管破裂出血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因其起病急、进展快、与母儿临床结局密切相关, 所以及时正确的诊断对指导临床处理至关重要。目前, 超声为诊断胎盘早剥首选的辅助检查方法, 其声像图特点因临床表现的轻重缓急、出血的类型及超声检查的时期不同而各异。

临床上胎盘早剥分为轻型和重型, 不同的临床表现呈现不同的声像图特征, 本组临床重型胎盘早剥患者表现为剧烈腹痛、阴道出血、子宫触痛三联征[2]。但临床有时较少见到典型的三联征。本组中声像图呈混合型13例, 临床表现为较严重的腹痛, 阴道出血, 严重者出现板状腹。胎盘位于后壁, 凝血块位于胎盘后方的患者可只表现为持续的腰酸或腰痛, 超声表现为胎盘大部分与子宫壁剥离, 胎盘后方或边缘或宫腔内探及较大的中等回声, 胎心多已消失, 彩色多普勒显示剥离部位胎盘基底部血流缺失是胎盘早剥的重要声像表现[3]。声像图呈胎盘后团块型表现3例, 患者临床表现为较重的腰痛或腹痛 (胎盘位于子宫后壁者可仅表现为腰痛) , 无或仅有少量出血, 超声表现为胎盘后方声像图呈胎盘增厚、内部回声不匀型, 胎盘边缘可以完好地附着于子宫壁上。声像图呈宫腔内团块型1例, 患者因突然阴道大出血伴腹痛逐渐加重就诊, 超声表现为宫腔内巨大的中强回声团, 位于宫颈内口的上方, 声像图与成熟的胎盘相似, 但与胎盘无关联。鉴别要点为胎盘内可探及血流信号, 而凝血块内不能探及血流信号。声像图呈胎盘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型2例, 超声检出1例, 患者临床表现为较重的腹痛伴阴道出血, 声像图表现为胎盘增厚、内部回声不匀, 增厚的胎盘内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

临床轻型胎盘早剥患者表现为少量阴道出血, 或无阴道出血而有轻微的腹痛、腹胀、腹部下坠、腰部疼痛等症状, 临床及超声检查常易漏诊。此外, 胎盘早剥可因剥离面积小, 妊娠得以继续, 随着时间的延长, 凝血块的回声从中等增强回声逐渐变为中等回声, 再演变为无回声。本组1例胎盘早剥其凝血块演变为形似囊肿的积血使超声误诊为胎盘囊肿。宫腔内凝血块逐渐变为形态规则的中等回声时易误诊为黏膜下肌瘤, 但黏膜下肌瘤可探及血流信号, 而胎盘早剥所形成的凝血块无血流信号, 可以此鉴别。

由此我们总结出临床重型胎盘早剥超声特点突出, 为宫腔内探及凝血块或积血, 凝血块可位于胎盘后、胎盘周围、绒毛膜下, 多能及时作出诊断, 但胎盘剥离早期容易漏诊。当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而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时, 应在保证母儿安全的情况下动态观察, 对病情较重或紧急情况可先行临床处理。然而临床轻型患者的声像图特点多变且剥离面积小容易漏诊或错误诊断, 临床医师不需完全依赖超声检查结果, 应结合临床作出判断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和处理。

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点是凝血块从开始的中强回声发展为中等回声-低回声-无回声, 形态亦从不规则逐渐演变为形态规则的动态变化特征。我们超声医师应熟悉胎盘早剥的声像图特征, 才能对不同临床分型和不同超声类型的胎盘早剥作出及时诊断。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394~396

[2]马玉庆, 钱敏, 等.二维超声对胎盘早剥诊断价值的探讨[J].北京医学杂志, 2005, 27 (11) :654

胎盘早剥的B超诊断分析 篇7

关键词:胎盘早剥,B超,胎盘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18例孕妇胎盘早剥进行分析, 其中B超诊断16例, 漏诊1例, 误诊1例, 孕妇年龄22~36岁, 孕周29~40周, 15例孕妇有下腹痛, 9例有阴道流血, 5例自觉胎动次数减少, 1例孕妇无不适感, 孕足月常规B超检查时发现。

1.2 仪器使用EUB-420型B超诊断仪, 探头频率3.5MHz, 孕妇取仰卧位进行常规检查胎儿及附属物, 需要时孕妇可左侧卧位或右侧卧位扫查。

2 结果

18例胎盘早剥中有7例胎盘位于前壁, 5例胎盘位于后壁, 2例胎盘位于宫底, 3例胎盘位于右侧壁, 1例胎盘位于左侧壁;漏诊1例胎盘位于后壁, 经阴道分娩后, 发现胎盘早剥压迹, 范围为1.5 cm×2.0 cm;误诊1例胎盘位于右侧壁, 胎盘以增厚为主要特征, 厚达7.5 cm, 经剖宫产诊断胎盘早剥。

3 胎盘早剥常见的声像图表现

3.1 胎盘后血肿

胎盘与子宫壁之间可见形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 强弱不均回声。本文表现液性暗区5例, 范围最大的5.6 cm×6.4 cm, 其中2例液性暗区位于胎盘边缘, 观察时发现液性暗区范围缩小, 考虑血液流入羊膜腔。血肿表现为强弱不均回声7例, 最大范围为7.8 cm×5.5 cm。

3.2 胎盘增厚

剥离面积大, 血肿回声强度类似胎盘。

3.3 血液流入羊膜腔

羊水内见漂浮的光点或强回声凝血块。

3.4

绒毛板向羊膜腔内隆起。

4 讨论

胎盘早剥主要病理改变为底蜕膜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 使胎盘与子宫壁分离, 血液及凝血块压迫胎盘, 严重者可出现子宫胎盘卒中、DIC等并发症, 因此早期诊断, 及时治疗, 确保母婴安全极为关键关键。应用B超诊断胎盘早剥简便易行、确诊率高, 是目前诊断胎盘早剥的首选方法。胎盘早剥按病理分类为显性剥离、隐性剥离和混合性剥离三种, 出血使胎盘后形成血肿, 但胎盘边缘仍附着子宫壁称隐性出血, 血液突破胎盘边缘循胎膜与子宫壁间隙流出宫腔为显性剥离, 若既有隐性又有显性称混合性。胎盘与子宫壁间血肿是胎盘早剥的主要特征表现, 胎盘附着前壁及侧壁易于观察, 胎盘附着后壁不易观察。漏诊1例的主要原因是胎盘附着子宫后壁, 因剥离面积小, 受胎儿躯体的遮盖、远场声衰减及分辨力的影响造成漏诊。对后壁胎盘扫查时需多方位扫查, 提高远场增益及对比度, 提高确诊率。误诊1例是胎盘位于右侧壁, 胎盘增厚, 面积大, B超提示胎盘异常, 忽略了胎盘早剥的可能, 剖宫产后所见胎盘剥离面积大, 血液黏稠、均匀分布, 与胎盘难以鉴别, 误诊为胎盘增厚。

5 胎盘早剥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5.1 胎盘后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多呈圆形或椭圆形, 形态规则, 边界清, 结合病史、体征即可诊断。

5.2 胎盘血窦

胎盘后条形管状暗区, 中间可有间隔。

5.3 子宫局部收缩

胎盘附着处子宫局部收缩, 收缩处子宫肌层局部增厚, 多呈半圆形低回声区, 动态观察后可消失。

重型胎盘早剥的诊断与临床经验 篇8

关键词:重型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0年1月至2006年12月,16年间宽甸县中心医院分娩总数15000例,收集重型胎盘早剥资料共12例,本组孕产妇年龄21~44岁,初产妇4例,经产妇8例,孕周24~42周,死亡1例,围生儿死亡9例。

1.2 与发病有关的因素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6例,性交腹部受压2例,外倒转1例,重体力劳动2例,原因不明1例。

1.3 临床表现

妊娠中晚期腹痛或腰痛伴阴道流血9例,阴道有少量血性分泌物3例,产前出血量最多达2050mL,伴有恶心、呕吐3例,有休克体征4例,腹壁板硬8例,子宫压痛10例,胎心音消失8例,血性羊水5例。

1.4 辅助检查

8例做过B超检查,提示胎盘早剥3例,血常规:全部病例均有贫血,其中重度贫血4例,中度贫血8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 4例,(100~150)×109/L 3例,(150~200)×109/L 4例,>200×109/L 1例。

1.5 手术及分娩情况

剖宫产8例,阴道产4例,术中或产后均证实有胎盘早剥的血块压迫,胎盘早剥占1/3以上,胎盘全部早剥1例,剖宫产时见子宫卒中8例,子宫卒中的程度似乎与血小板下降程度密切相关。血小板计数越低,子宫卒中越严重。

2 处理及结果

从出现症状至妊娠终止平均时间12.5h,最短5h,入院至终止妊娠平均3.2h,剖宫产病例全部直接宫肌注射缩宫素及麦角新碱,并热敷及按摩子宫,经处理子宫均有收缩。因顾虑子宫卒中并发凝血功能障碍,1例做了全子宫切除,1例做了次全子宫切除。经阴道分娩病倒中1例入院1h多分娩,娩出胎盘同时排大量血块,接着阴道大量流血不止,子宫呈软瘫状态。经用缩宫素及麦角新碱子宫无收缩,于入院3h多死亡。死胎8例,早产儿死亡1例,新生儿存活3例。发生产后出血10例,全部病倒均输血,最多输血2500mL, 3例使用纤维蛋白原,11例产妇及3例新生儿痊愈出院。

3 讨论

胎盘早剥是妊娠中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重型病倒易并发DIC与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肾功能衰竭,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围生儿病死率高达19%~87%[1]。从本文资料作者的体会是:

3.1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诊断多无困难,本组检查均有重度及不同程度的血小板减少,在不典型的病倒中,以血小板计数及动态观察较有意义,做为县级医院,没有成套的DIC项目检查,血小板计数是胎盘早剥、子宫卒中严重程度的一个可信指标,当血小板计数<150×109/L时,尤其<100×109/L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高度警惕重型胎盘早剥的存在。作为辅助项目的B超检查,阳性率并不高,故我们必须从临床体征考虑,不可因B超而盲目除外胎盘早剥的可能性[2]。

3.2 处理

重型胎盘早剥一旦确诊,均应尽快终止妊娠。本组病例较重,子宫卒中较多,与发病至终止妊娠时间较长不无关系。

3.2.1 剖宫产

重型胎盘早剥,不论胎儿存活与否均应尽快在备血、备纤维蛋白原情况下行剖宫产,只要术中出血较多,血凝块较少而轻。均应使用纤维蛋白原。剖宫产一旦发现子宫卒中,除了能直接宫肌注射缩宫素、麦角新碱外,还应局部热敷,按摩子宫。有些病倒几乎整个子宫均呈紫铜色,且出血严重。经局部处理,输注纤维蛋白原及新鲜血,均成功的保留子宫,一旦发生子宫软瘫,经处理无好转可立即子宫切除。

3.2.2 阴道分娩

估计在短时间内能从阴道分娩,破膜后等待阴道分娩,但必须强调做好手术的准备,备好足够的新鲜血纤维蛋白原。

3.3 预防

加强产前检查,积极治疗妊高征,晚期妊娠避免性生活及重体力劳动,禁止粗暴的外倒转,一旦发现重型胎盘早剥,及时终止妊娠。

参考文献

[1]Karegard M.Incidlence and recurrence rate of a bruptio placentae in sneden[J].Obstet Gynecol, 1986, 67 (4) :523-528.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确诊胎盘早剥临床患者, 抽取其中的78例作为研究对象, 在将其按照临床症状和体征典型与否分成了典型组和不典型组, 分别含有研究对象42例和36例。典型组孕妇年龄在22~41岁, 平均 (28.9±13.2) 岁, 孕周27~40周, 平均 (34.2±3.6) 周, 包括初产妇27例, 经产妇15例;不典型组中孕妇年龄在22~40岁, 平均 (28.5±14.2) 岁, 孕周28~40周, 平均 (33.8±4.1) 周, 包括初产妇22例, 经产妇14例。以上统计典型组和不典型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存在比较价值, 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 针对患者的产前诊断结果、预后效果等展开回顾性分析, 并对比分析典型组与不典型组的诊断率和临床疗效。预后观察指标包括: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低体质量儿等。

1.2.2 诊断方法: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 必要时对患者展开B超检查, 以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对血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水平等进行检测。以胎盘剥离面积的大小将患者分成轻型组和重型组, 轻型组患者胎盘早剥面积<胎盘面积的1/3;重型组患者胎盘剥离面积>胎盘面积的1/3[2]。

1.3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 研究对象的年龄、孕周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 形式表示, 在对比过程中, 计量资料的对比经t检验, 计数资料的对比则是采取χ2检验, P<0.05时, 视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典型组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3 7例 (8 8.1 0%) , 漏诊5例 (11.90%) , 其中轻型者25例, 重型者12例;不典型组患者经B超检查确诊24例 (66.67%) , 漏诊12例 (33.33%) , 其中轻型者14例, 重型者10例。显然不典型组产前B超检查确诊率较典型组发生显著降低 (P<0.05) ;不典型组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 血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率均较典型组低 (P<0.05) 。详见表1。

2.2 典型组与不典型组预后效果比较

经比较发现, 不典型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早产低体质量的发生率均较典型组发生显著升高 (P<0.05) , 详见表2。

3 讨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由于大部分患者不存在临床表现和体征, 因此会造成临床医师放松警惕, 增加了产前误诊和漏诊率, 从而对母婴预后效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3]。本次研究中对不典型胎盘早剥和典型胎盘早剥患者的产前诊断结果和预后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发现, 不典型组患侧产前B超检查确诊率较典型组发生显著降低, 且实验室检查中, 血纤维蛋白原、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率均低于典型组, 可见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率较低, 临床医师应引起重视。本次研究中对比分析了典型组和不典型组母婴预后效果, 结果发现, 不典型组胎盘早增加了剥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低体质量的发生率, 明显高于典型组[4]。

基于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特征, 在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中, 应在产前对孕妇展开详细检查, 重视循环孕妇容易忽视的问题, 譬如说长时间仰卧或者是体位的突然改变等[5,6]。研究显示[7,8], 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会受到胎盘附着部位、胎盘剥离面大小以及不典型胎盘早剥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临床医师应注重动态观察, 针对经保胎期待治疗无效, 存在持续少量阴道出血、胎心监护异常者应考虑不典型胎盘早剥的发生[9,10]。

综上所述,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与体征不明显, 临床误诊和漏诊率较高, 且不典型胎盘早剥会增加剥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早产低体质量的发生率, 预后效果不理想, 因此临床应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诊断工作给予重视, 提高产前检出率, 以改善母婴预后效果, 提高分娩安全。

摘要:目的 对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 为今后的临床诊治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胎盘早剥患者78例, 将其按照产期是否存在临床体征分成不典型胎盘早剥组和典型胎盘早剥组, 分别对这两组患者的产前诊断和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不典型胎盘早剥组产前确诊率低于典型组 (P<0.05) , 不典型胎盘早剥组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胎儿窘迫以及早产低体质量的发生率均较典型组发生显著升高 (P<0.05) 。结论 不典型胎盘早剥的产前误诊率和漏诊率较高, 对预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临床应引起重视。

关键词:不典型胎盘早剥,诊断,治疗

参考文献

[1]杜习羽, 曹伟, 董玉楠, 等.不典型胎盘早剥96例临床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1, 13 (2) :345-346.

[2]钱红燕.不典型胎盘早剥56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 2010, 23 (4) :892-894.

[3]王迪.35例胎盘早剥不典型声像图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5 (10) :789-791.

[4]段小喜.不典型胎盘早剥漏诊17例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6 (4) :902-904.

[5]高宏彦.超声诊断胎盘早剥的临床价值及误诊或漏诊的原因[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23 (12) :921-923.

[6]陆宇萍, 陈守真.胎盘早剥漏诊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2010, 21 (1) :988-989.

[7]王雅楠, 杨孜.影响胎盘早剥临床结局的相关因素及防范策略[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0, 16 (2) :1024-1025.

[8]黄文湘.41例胎盘早剥的高危因素及对母婴影响的临床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0, 24 (2) :764-766.

[9]余美佳, 李俊男, 王琳, 等.119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1, 15 (2) :472-474.

胎盘早剥的超声诊断 篇10

【关键词】 胎盘早剥;临床观察;并发症;护理体会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7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27-01

胎盘早期剥离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者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胎盘早期剥离简称胎盘早剥。孕妇在妊娠晚期突然发生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有或不伴有阴道出血,根据胎盘剥离面的大小和出血量多少可以分为轻型:外出血为主,胎盘剥离不超过胎盘的1/3多见于分娩期;重型:以内出血和混合性出血为主,剥离面超过胎盘的1/3,同时有较大的胎盘后血肿,多见于重度妊高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的胎盘早剥患者24例,其中年龄23-36岁,平均26.19±3.21岁,其中初产妇19例,经产妇15例,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为35.2周。

1.2 原因分析 经临床资料调查分析发病的诱因主要有妊高症10例,胎膜早破10例,羊水过多1例,双胎妊娠2例,外伤1例。

1.3 分娩方式 剖宫产分娩的患者15例,经阴道分娩的患者19例。新生儿重度窒息2例,轻度窒息6例,经治疗均痊愈出院。

2 临床观察

2.1 入院评估 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宫内发育迟缓、糖尿病、胎膜早破、羊水过多、胎儿臀位等孕妇应警惕胎盘早剥的发生[1]。对于孕妇入院后详细的询问病史,进行高危孕妇的筛选,对于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病史的孕妇,尤其患有子痫、羊水过多,而且产妇受过外伤、撞击、使胎位改变、脐带过短或者脐带打结都会造成胎盘早剥。护理人员应注意观察和询问,及早配合医生进行诊断。

2.2 胎盘早剥的征象 孕妇出现腹部持续性疼痛,腹胀,子宫张力增高,伴有或不伴有阴道流血,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安排孕妇进行B超检查。护理人员可通过四步触诊法判定胎方位、胎心、宫高以及腹部压痛的范围和程度。密切监测子宫有无不协调宫缩,观察羊水的状况,血液有无渗入羊水中。早期确诊胎盘早剥,为孕妇赢得抢救时间。

2.3 胎盘早剥的并发症 胎盘早剥时羊水可经剥离面进入开放的血管,引起羊水栓塞症状。严重的胎盘早剥可能发生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和急性肾衰竭。

2.3.1 产后出血 胎盘早剥发生子宫胎盘卒中时,可影响子宫肌层收缩至产后出血[2]。确诊胎盘早剥后要迅速建立静脉通路,做好血交叉,准备足够的血源,准备静脉输液。在分娩的过程中给予缩宫素10U缓慢静脉注射或给予米索前列醇塞肛。然后静脉静点宫缩素,以维持子宫良好的收缩状态,注意药液的静点速度。助产士协助按摩子宫,协助加速分娩过程,准确评估阴道流血量,术后2小时内每15-30min按摩子宫一次,检查子宫高度及子宫收缩情况,观察有无阴道继续流血、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神志的变化,注意需氧饱和度的测定。每个指证详细进行记录。

2.3.2 凝血功能障碍 胎盘早剥时,受损的蜕膜释放大量组织凝血活酶进入母体循环内,激活凝血系统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3]。主要观察产妇的皮肤粘膜有无出血点和瘀斑,腹部切口有无大量渗血,阴道是否有活动性出血,密切监测凝血时间,血小板、纤维蛋白原的值,嘱患者卧床休息,及时进行止血、补血、补充血容量治疗。

2.3.3 肾功能衰竭 胎盘早剥病因多为重度妊高症,加之失血过多、休克时间长或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影响肾血流量,出现急性肾衰竭[4]。护理观察中注意观察心率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尿量的变化,准确记录24小时尿量与入量做比较,观察尿的颜色,测定尿比重、检验电解质,如尿量少于30ml/h,应及时补充血容量。

3 护理体会

3.1 急救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神志、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患者阴道的出血量、颜色、有无血凝块、腹痛性质、子宫底高度及子宫张力的情况,进行动态监测胎心音和胎动的情况。为孕妇做检查和各项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减少腹压的动作。确定孕妇的宫口张开情况,胎盘剥离面的大小,孕妇阴道出血量的多少,合理地选择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分娩。护理人员并对胎盘早剥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同时做好新生儿抢救工作。对有休克的孕妇立即采取抢救生命措施,是孕妇取平卧位、立即低流量吸氧、进行心电监护,快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进行交叉配血;遵医嘱快速输液和输血,补充血容量,预防和纠正休克,同时密切监测胎儿情况。

3.2 产褥期护理 患者在产褥期应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纠正贫血。更换会阴消毒垫保持会阴部清洁卫生,防止感染的发生,严密观察产后阴道流血的性质和量,如血液为不凝固血液时,考虑播散性血管内凝血,根据孕妇的自身情况给予指导母乳喂养的方法;对于死产者及时给予退乳措施,可在分娩后24小时内尽早使用退奶药物。

参考文献

[1] 邵卫红.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与护理[J].护士进行杂志,2008,21(8).

[2] 周立平.胎盘早剥的预防及护理[J].医学临床研究,2010,1(12):8009.

[3] 张玲华.16例胎盘早剥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09,5(81):331.

上一篇:“接触”式教学下一篇:批次间隔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