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2024-06-12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精选七篇)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7年1月-2008年12月共1 060例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的孕妇, 均无中期引产禁忌证。所有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530例。年龄15~43岁;孕17~28周, 其中17~20周妊娠者457例, 21~28周妊娠者603例;初孕者332例, 经孕者728例。2组在孕周、年龄及孕次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均在常规消毒下, 羊膜腔穿刺成功后注入利凡诺100mg, 不同之处为观察组在羊膜腔穿刺术成功后12h消毒阴道外阴, 阴道后穹窿放入米索前列醇片200μg, 卧床休息30min。密切观察记录2组临产发动时间、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等。

1.3 引产成功标准

中期妊娠引产者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入利凡诺100mg, 子宫内容物在72h内排出者, 少数加用其他辅助药物或重复用米索前列醇片后, 也能自然排出者亦属成功。凡改用其他方法, 如钳刮者为失败。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x¯±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引产成功率

观察组引产成功530例, 占100.0%;对照组引产成功522例, 占98.5%,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孕周与胎儿娩出时间

2组均显示孕17~20周较孕21~28周胎儿娩出时间明显延长。对照组8例引产失败均为孕17~20周。

2.3 产后出血量

我站均采用引产后例行清宫术。观察组平均出血量为105ml, 对照组平均出血量为110ml,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产程及临产发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程及临产发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利凡诺引产的机制主要是胎膜剥离而引起的机械刺激, 表现为子宫肌肉收缩频率增加, 幅度或紧张度增加。羊膜腔内注射利凡诺后, 使羊水中E/P值上升, 改变了妊娠的局部雌孕激素平衡状态, 通过促内源性前列腺素的产生, 从而诱发宫缩, 进而引产发动。

米索前列醇为20世纪80年代人工合成的前列腺素E的衍生物[1]。在体内快速去酯化变成活性代谢产物米索前列酸, 血浆半衰期为1.55~1.77h, 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2], 75%代谢产物从肾脏排出, 15%随粪便排泄, 8h内尿中排出量为56%。用药3h后血中活性代谢水平几乎难以测出。研究表明, 米索前列醇作为外源性前列腺素与体内分泌的前列腺素一样, 能促使胶原纤维降解而软化宫颈、扩张宫颈, 促进宫颈成熟[3], 缩短或加速产程;同时也能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发动分娩。米索前列醇对妊娠子宫的收缩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 其敏感性随孕周增加而增强。促宫颈成熟是引产成功的关键。利凡诺配伍米索前列醇行中期引产, 两药协同作用使临产发动时间缩短, 从而也缩短了产程[4]。

前列腺素对各期妊娠子宫有兴奋作用, 米索前列醇也一样[5,6]。但各期妊娠子宫对其敏感性不一致。妊娠愈近足月, 子宫愈敏感, 这可能导致孕周越小, 子宫对利凡诺引起的内源性前列腺素和米索前列醇的敏感性越低。故孕17~20周的引产较孕21~28周胎儿排出时间延长。米索前列醇经阴道给药, 对母体血压无明显影响, 胃肠道反应轻微, 无需特殊处理[7]。

综上所述, 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凡诺行中期妊娠引产具有用药方便、宫缩不过强、产程短、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的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焕, 潘明明.前列腺素E2与引产[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 16 (3) :121-123.

[2]王泽华, 李慰玑.米索前列醇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1997, 32 (6) :326-328.

[3]戴钟英.米索前列醇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0, 16 (3) :124.

[4]胡娅莉, 王志群.宫颈成熟与引产[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 (5) :270.

[5]吴晓燕.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效果观察[J].实用药物与临床, 2006, 9 (4) :235.

[6]余江, 张进, 宋岩峰.米索前列醇在妇产科临床的应用[J].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8, 33 (1) :55-57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在我院颅脑外科接受20%甘露醇治疗并发生静脉炎的住院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25-76岁。脑挫裂伤20例,颅内出血20例,脑梗死10例,硬膜外下血肿1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静脉留置针滴注甘露醇,甘露醇用量为150ml-250ml,用法为Q6h-Q12h、Bid不等。根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判断标准[2],穿刺部位发生一度静脉炎患者50例,发生二度静脉炎患者1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号入对照组,双号入观察组,每组30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种、甘露醇用量及用法、静脉炎程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确诊静脉炎后,即在局部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浸湿4层纱布持续湿敷于病变部位,干后随时更换,湿敷面积大于病损区域的上下界2cm。對照组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纱布后同法湿敷。

1.2.2 评价方法:两组均观察48小时,每8小时观察记录肿胀消退及疼痛情况,局部红肿、疼痛改善,但仍有静脉条索状改变为有效;局部红肿、疼痛改善,静脉条索状改变消失为显效;局部红肿、疼痛无改善,静脉条索状改变无好转为无效;有效加显效为总有效率。

2.结果(见表1)

由(上表可以看出),两组治疗效果比较,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的观察组治疗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长期静脉输注药物,尤其是刺激性强的药物易引起表浅静脉炎,表现为患肢局部红肿,疼痛,可触及痛性索状硬条或串珠样结节[3],尤其是在颅脑外科更为多见。甘露醇是颅脑外科常用药物,为高渗性脱水剂,快速输注对局部组织有较强的刺激,往往超过了血管缓冲应激的能力;如在血管受损处堆积则使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局部pH值、代谢及渗透压的改变,使细胞溶解、溶酶体破裂、炎性物质渗出,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4],常表现为局部静脉红肿、疼痛,甚至呈条索状发硬[5]。临床常采用50%硫酸镁湿敷的方法消肿止痛[6],有一定效果,但起效慢。利凡诺的主要成分是乳酸依沙吖啶,主要对革兰氏阳性及少数阴性菌有较强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链球菌有效,多用于防腐杀菌,可用于外科创伤、皮肤粘膜感染等的冲洗和湿敷,湿敷对皮肤、组织无刺激性。

通过本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比较,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的观察组治疗甘露醇引起的静脉炎效果显著优于采用50%硫酸镁溶液浸湿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来源方便、经济实用、疗效确切,且操作简便,护理人员容易掌握操作流程,值得临床颅脑外科病房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林桂荣,刘京凤,于恒珍,等.20%甘露醇致静脉炎损伤的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2):71-72.

[1] LinGuiRong,LiuJingFeng,YuHengZhen,et al.In constant Jane,20% mannitol phlebitis damage to the protection[J].Journal of care med,1998,(2):71-72.

[2] 潘秀华.浅谈静脉炎的护理《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06期.

[2] PanXiuHua.On phlebitis nursing the lung clinical journal of 06 period in 2011.

[3] 刘建平,田源.静脉留置针封管方式对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4,19(8):32-33.

[3] LiuJianPing TianyYuan.Sd ryder,the latest,vein needle tube to seal a lien way caused by the influence of mannitol phlebitis[J].Journal of nursing,2004,38(8):32-33.

[4] 郝建红,尚临平.酒精湿敷预防静脉滴注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5):333-334.

[4] HaoJianGong,ShangLinping.Alcohol wet apply prevent intravenous drip mannitol phlebitis caused by [J].journal of care med,2001,4(5):333-334.

[5] 宫英丽,尹丽.改进硫酸镁湿敷方法预防化疗性静脉炎[J].护理学杂志,1998,13(4):255-256.

[5] GongYingLi,YinLi.Improve magnesium sulfate wet apply method to prevent sexual phlebitis chemotherapy[J].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1998,(4):255-256.

[6] 顾静蓉,冯莉莉,罗建伟,等.鱼腥草的药理作用研究[J].海峡药学,2006,18(3):121-123.

[6] GuJingRong,FengLiLi,LuoJianWei,et al.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houttuynia cordata[J].J strait medicine,2006,(3):121-123.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中期妊娠引产患者93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妇科白带常规检查、胎儿B型超声、心电图、胸部X线片及血尿常规、出血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和肝、肾功能检查,术前无手术禁忌证,并自愿要求终止妊娠,签署同意书。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年龄19~36岁,中位年龄28岁;孕龄14~24(20.02±2.11)周;其中初产妇26例,经产妇22例。对照组年龄20~37岁,中位年龄27岁;孕龄14~23(19.12±2.13)周;其中初产妇24例,经产妇21例。2组年龄、孕龄和病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依沙吖啶100mg羊膜腔内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每天2次,直至胎儿排除。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时间(规律宫缩至胎盘排出时间),出血量,胎盘残留率(胎盘完全娩出为完全流产,胎盘或胎膜1/5以上残留或滞留视为不全流产),软产道裂伤率,引产成功率(治疗后72h内胎儿娩出视为引产成功)及恶心、呕吐、寒颤等不良反应情况[3,4]。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5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指标比较

治疗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胎盘残留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2组软产道裂伤率及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不良反应

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 论

部分人群,尤其是青年妇女避孕意识淡薄、避孕知识缺乏常导致意外妊娠,孕妇多采用流产方式终止妊娠,但孕早期常未能及时发现并终止妊娠,错过了最佳流产时机,因此中期妊娠引产者逐渐增多。中期妊娠引产是用人工方法终止13~24周的妊娠,此时胎儿骨骼和胎盘已形成,胎儿完全成形,子宫对内外源性宫缩物质均不敏感。足月妊娠分娩时,宫缩有规律,宫颈软化,同时宫口扩张协调一致。与之相比,中期妊娠引产时宫颈不够成熟,宫颈坚硬且扩张缓慢,子宫收缩时宫缩与宫颈扩张不同步,引起宫缩过强、产程过长,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宫缩过强常导致软产道损伤,产程延长导致宫缩乏力,引起产程停滞、胎盘残留和子宫出血量增多,增加患者痛苦。因此,中期妊娠引产成功的关键取决于宫颈的成熟与宫缩的强弱[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依沙吖啶是一种吖啶类的强力杀菌剂,经羊膜腔内注射终止中期妊娠,使用安全、操作简单方便,成功率达98%[6]。其作用机制一是对子宫有明显的兴奋作用,通过诱发子宫平滑肌收缩,且收缩幅度和紧张度均增加,导致胎盘和胎膜组织变性坏死,从而使蜕膜剥离导致胎儿死亡,同时,其毒性作用经胎儿吸收后损害其心脏、肝脏和肾脏,亦可致胎儿中毒死亡;其次通过改变妊娠局部雌孕激素的平衡状态,蜕膜细胞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释放增加,引起宫颈软化扩张和子宫收缩,因此在中晚期妊娠的引产成功率比较高[7]。但依沙吖啶诱发的宫缩非自发性宫缩,加之未临产的宫颈管尚未成熟,因此当持续强烈的宫缩作用于未成熟的宫颈时,可能出现宫缩乏力和产程延长,同时也可出现胎膜残留和子宫出血量增加。同时,胎儿及其附属物经未成熟和未充分扩张的宫颈强行排出,可能造成软产道裂伤[2],不仅出现较为明显的疼痛,也增加子宫破裂的风险,因此有学者建议将其作为瘢痕子宫的相对禁忌证。若患者对依沙吖啶耐药,则需行二次引产术或行钳刮术,但会增加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需其他药物配合依沙吖啶治疗,以弥补其缺陷。

米非司酮具有抗孕激素和抗糖皮质激素作用,主要作用于子宫内膜的孕酮受体。由于与孕酮的分子结构相似,米非司酮与孕酮受体的结合能力是孕酮的3~5倍,通过竞争孕酮受体,阻断孕酮与其受体的结合并拮抗孕酮活性,阻断孕酮作用,从而杀死胚胎并促进其排出[8]。此外,还可引起子宫内膜释放前列腺素,促进宫颈软化和诱发宫缩,促进蜕膜、绒毛组织的大片变性坏死,胚胎变性剥离,从而阻止胚胎发育。此外,由于胎盘完全剥离,可完整排出,因而减少了产后出血量和清宫率。同时米非司酮还可加速异位妊娠绒毛的变性坏死,抑制黄体生成素和卵泡刺激素释放,促进滋养细胞凋亡,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下降,进而引起黄体溶解和胚囊坏死。正常宫颈组织中胶原组织是主要成分,米非司酮对抗孕酮可防止胶原纤维合成,同时胶原分解加强,从而扩张和软化宫颈,进而缩短产程,利于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排除,弥补了依沙吖啶的不足。研究发现米非司酮可引起类似于足月分娩自然生理过程的宫颈成熟扩张变化。因此,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后口服米非司酮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既能有效发挥后者的引产功效,又可抵消前者出现子宫不协调收缩及产程延长的缺点,二者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宫颈软化,并缩短产程,提高引产成功率,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亦降低子宫破裂的风险。研究发现,与单用依沙吖啶比较,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可显著降低血清泌乳素、孕酮、雌三醇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引产效果更好[9]。近年来,两者联合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减少了手术操作并方便了患者,疗效显著并得到了广大医患人员的肯定和认可。

本文表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应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疗效良好,优于单用依沙吖啶,虽然在软产道裂伤、引产成功率和不良反应方面无明显优势,但可缩短总产程,减少出血量和胎盘残留引起的产后大出血和产后感染的机会,患者易于接受,临床使用方便,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本结果与国内研究结论基本一致,且有研究表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可避免强直性宫缩的发生,缩短引产时间,减轻患者的宫缩痛和心理压力,减少产妇痛苦和创伤的发生,临床操作简单、疗效安全可靠,可最大限度地减少过多的宫腔内部操作,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1]。

参考文献

[1]罗国妮.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晚期妊娠引产60例临床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2,12(4):76-77.

[2]周加林.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对中晚期妊娠引产临床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12,33(8):1037-1038.

[3]刘佳.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4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2):132-133.

[4]陈英,刘琼辉.利凡诺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2,41(5):517-518.

[5]莫培霞.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105例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9):568.

[6]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53-2862.

[7]别荔,李莉,蒋玉霞.3种不同中期引产方法的比较[J].重庆医学,2008,37(22):2607-2608.

[8]付兰兰,黄美玲.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防治持续性宫外孕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103.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4

资料与方法

2012 年3 月-2015 年3 月收治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孕妇120 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 妊娠时间14~26 周, 均未发生感染, 无产后出血, 切口Ⅰ期愈合。对照组孕妇年龄22~37岁, 其中25 例经1 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治疗, 3 例2 次剖宫产治疗, 2 例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孕妇年龄23~38岁, 其中24 例经1 次子宫下段剖宫产治疗, 3 例2 次剖宫产治疗, 3 例经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两组孕妇在年龄、孕产次、孕周等基础资料对比上,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及排除标准[1]:入选标准:孕妇妊娠14~26 周, 瘢痕子宫需终止妊娠, 并无禁忌者。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心、肺、肝、肾、脑器官严重损害者;有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者;有依沙吖啶、米非司酮禁忌证者。

方法:对两组孕妇前次子宫手术具体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对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检查, 经B超检查子宫切口愈合情况, 且对胎盘进行准确定位。观察组孕妇采用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 且服用米非司酮150 mg, 分2 次口服, 服药前后2 h均需禁食。对照组孕妇单纯予以依沙吖啶100 mg, 经羊膜腔注射。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孕妇宫腔注药至宫缩发动时间、总产程、产后出血量、胎盘胎膜、产伤情况及引产成功率, 注射依沙吖啶72 h后胚胎组织未排出表示引产失败。清宫标准:子宫内存在显著残留[2]。

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均应用SPSS18.0 软件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应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应用率表示, 行χ2、t检验, 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引产成功59 例, 成功率98.33%, 对照组引产成功55 例, 成功率91.67%, 两组成功率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956,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 (71.5±12.5) m L, 对照组 (95.5±25.4) m L, 两组对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2.254, P<0.05) 。观察组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用药至宫缩时间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观察组患者产后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清宫比例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临床中应用依沙吖啶羊膜腔内注射进行引产具有广泛性, 其作用机理为: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释放或提高子宫妊娠对于外源性前列腺素具有的敏感性;宫颈胶原纤维降解出现溶解, 导致宫颈发生软化扩张现象, 与自然分娩时宫颈变化较为相似。米非司酮为受体抗孕激素, 对子宫内膜受体产生作用, 与孕酮在受体结合时存在竞争性, 减少体内孕酮含量, 导致蜕膜组织出现变性、坏死现象, 对胚胎发育形成阻断;促使胚胎与子宫壁完成分离。而且米非司酮对于子宫内膜大量释放前列腺素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子宫平滑肌具有的收缩功能明显增强, 促使宫颈快速成熟, 对于子宫颈具有扩张及软化作用, 即使并未达到流产目的, 也不必再次进行宫口扩张, 有利于清宫, 缓解患者的疼痛[3]。米非司酮可以对单纯应用依沙吖啶造成的不协调性宫缩问题进行有效弥补, 由此可以防止产程过长, 避免产生大量并发症等。

经本文研究可知, 两组引产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观察组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明显缩短, 而且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清宫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知, 观察组引产效果优于对照组。

总之, 依沙吖啶联合米非司酮应用于瘢痕子宫引产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 明显缩短引产时间, 减少并发症,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探讨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在瘢痕子宫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治瘢痕子宫妊娠引产孕妇120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应用依沙吖啶, 观察组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 比较两组的宫缩发动时间、产程、出血量及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的引产成功率98.33%, 对照组91.67%,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用药至分娩时间、总产程、产后胎盘胎膜残留、软产道损伤、清宫比例低于对照组 (P<0.05) 。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羊膜腔内依沙吖啶注射引产对于瘢痕子宫患者具有较高的简便性、高效性、安全性等, 引产后清宫率低, 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瘢痕子宫,妊娠,引产,米非司酮,依沙吖啶

参考文献

[1]仉艳华.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用于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2, 20 (13) :344.

[2]李建玲.依沙丫啶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孕中期引产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36) :194-195.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象为2005年9月至2008年11月在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肿瘤科发生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的患者66例,病种主要包括乳腺癌、鼻咽癌、颈部转移癌等,其中男性29例,女性37例,年龄15~67岁,平均45.52岁,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照射,在放疗剂量达6000~7000Gy时,放射野区域出现湿性皮炎,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瘙痒、疼痛、水疱形成及炎性渗出,皮损面积为3cm×4.5cm~12cm×13cm。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患者在病种、性别、年龄、治疗情况及皮肤反应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实验组每天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处(如有坏死组织先修剪),待干,然后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湿敷,同时用红外线烤灯距局部30~40cm,以温热、病人感到不烫为宜照射30~40min,根据病人情况每天进行1~2次,创面暴露;对照组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皮损处后,常规外涂2%甲紫,2次/d,创面暴露。其他护理如皮损处清创程序方法、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等两组均相同。每天观察放射野皮肤并做出记录。

注:由上表可知,P<0.05,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

1.3 疗效判断标准[3]

显效:治疗后12h见效,2~3d治愈,局部皮肤干燥、光滑、无痂皮、痛痒症状消失,不影响治疗;有效:治疗后创面逐渐缩小,7~12d治愈,局部皮肤干燥,痛、痒症状消失、结痂,间断性停止放疗,能完成放疗疗程;无效:治疗15d以上症状无明显好转,局部渗出伴脓性分泌物增多,需借助其它治疗手段,不能完成放疗。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组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放射性皮肤湿性反应效果优于传统方法(P<0.05),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文献资料:放射性皮肤损伤发病机理为细微血管闭塞、广泛组织纤维化和直接细胞损伤,其中小血管甚至较大血管出现内膜炎,血管闭塞坏死是影响组织后期病理过程的首要因素[4];引起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进行性的微血管阻塞,上皮细胞以及成纤维细胞增生不良[5]。而一旦出现放射性皮炎,创面很容易被细菌污染,感染难以控制,特别是炎热的夏季,24h内可能波及到照射野的全部皮肤,从而使病人十分痛苦。乳酸依沙吖啶溶液为外用杀菌防腐剂,对革兰阳性细菌及少数阴性细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球菌尤其是链球菌的抗菌作用较好,用于各种创伤,渗出,糜烂的感染性皮肤病的洗涤、湿敷,刺激小,一般治疗浓度对组织无损害。而红外线可扩张局部血管,使局部血液循环特别是微循环得到明显改善;加速组织再生和细胞活动能力,增强机体的生物免疫功能,具有局部消炎镇痛、解痉作用;同时红外线可使创面干燥,渗出减少,有利于组织的再生和修复,促进肉芽生长和痂皮形成。因此,采用乳酸依沙吖啶溶液配合红外线治疗既针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表现,又针对其发生机理。实践证明,此种治疗不仅缩短治愈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操作简单,费用低,病人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蓓,陆琦华.肿瘤放疗患者的焦虑状态及相关因素调查[J].护士进修杂志,1999,7(14):62~63.

[2]房彤.头颈肿瘤病人急性放射性皮肤和口腔粘膜损伤的调查分析[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350.

[3]李桂荣,夏桂兰,姜文珍.0.1%新洁尔灭用于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皮肤湿反应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3):194~195.

[4]黄巍.乳腺癌胸壁照射加等效膜对皮肤和肺的生物效应的影响[J].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6

关键词:经阴道,依沙吖啶,胎膜早破,中孕期,引产

在临床工作中, 中孕期胎膜早破特别是合并羊水过少需要引产, 甚至无羊水患者是临床处理难点。传统方法是在B超引导下经腹部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引产术[1], 必要时予宫腔内注入生理盐水以利于药物弥散, 但经阴道外漏情况不能改善, 因而影响引产效果。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针对上述患者开展经阴道注入依沙吖啶实施引产, 取得良好效果, 现回顾性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孕14~32周胎膜早破需引产患者77例, 其中合并胎儿畸形28例, 经阴道引产36例 (研究组) , 经腹部引产41例 (对照组) , 均采用依沙吖啶100 mg稀释后注入。年龄18~37岁, 经产妇31例, 初产妇46例。两组患者年龄、孕周及孕产次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研究组

患者各项常规化验无手术禁忌, 排空膀胱, 取膀胱截石位, 严格消毒会阴及阴道, 铺洞巾, 阴道窥器扩张阴道, 暴露宫颈, 再次消毒宫颈, 左手执宫颈钳钳夹宫颈前唇, 固定宫颈, 右手执卵圆钳钳夹Foley气囊导尿管前端, 置入宫颈口, 并向内推入8 cm左右, 远端接入有依沙吖啶100 mg (稀释后) 注射器, 推入药液。自Foley导尿管气囊口注入生理盐水15 ml, 外拉导尿管, 提示导尿管已固定在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处时, 将导尿管末端折叠, 双7号丝线扎紧, 无菌纱布包裹, 置入阴道, 结束手术。平车推入病房待产, 24 h后取出导尿管及纱布。若放置后不到24 h出现规律宫缩应及时取出导尿管及纱布, 入产房等待分娩。

1.2.2 对照组

采用常规腹腔羊膜腔注入依沙吖啶进行引产。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注入药物至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失败例数

研究组与对照组注入药物至分娩时间、住院时间及失败例数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2 产后出血量、宫腔感染、产后发热、胎盘胎膜残留例数

研究组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宫腔感染、产后发热、胎盘胎膜残留例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依沙吖啶是吖啶的衍生物, 是一种强力杀菌剂, 对革兰氏阳性及某些阴性菌具有杀菌作用, 对产气荚膜杆菌及化脓性链球菌高度敏感[2], 且能引起离体和在体子宫收缩, 故将其注入羊膜腔或宫腔内, 均能引起子宫收缩, 并能达到排出胎儿和胎盘的目的[3]。基于此原理, 临床常用依沙吖啶作为中晚期妊娠引产主要手段。近年来随着胎膜早破患者增加, 因胎膜早破引起难免流产需要引产患者随之增多, 多种资料及研究表明胎膜早破与感染有密切关系[4], 故依沙吖啶既能起到引产作用, 又能达到抗感染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胎膜早破引产方法, 无一例发生宫腔内感染, 充分说明依沙吖啶的抗感染作用。

中孕期胎膜早破需要引产患者, 特别是合并羊水过少, 传统方法仍是经腹部羊膜腔内注入依沙吖啶, 必要时在B超引导下行穿刺术, 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但羊水过少甚至无羊水患者穿刺难度增大, 有时药物虽能成功注入羊膜腔, 但药物弥散不好, 影响引产成功率。虽然可以注入生理盐水以提高羊膜腔内液体量, 以促进药物弥散, 但存在胎膜早破, 外漏持续存在, 引产效果仍不理想[5]。本文表2提示经腹部引产组失败3例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经阴道通过Foley导尿管穿过宫颈进入宫腔的引产方法相对简单, 导尿管固定在子宫下段近宫颈内口处, 能直接压迫子宫下段, 反射性增加子宫收缩[6], 且导尿管插入宫颈有利于宫颈软化和扩张, 药物和机械双重作用[7], 使引产产程缩短。气囊堵塞宫颈内口, 防止药液及羊水继续外漏, 使引产成功率增高, 从表2可充分看出这一点。同时两种引产方法的产后出血量、宫腔感染、产后发热、胎盘胎膜残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此种引产方法值得肯定。近年来笔者所在医院已开展多例经阴道注入依沙吖啶在中孕期胎膜早破引产患者的临床应用, 取得良好效果, 无一例失败。特别是对于羊水过少, 甚至无羊水患者不失为首选方法。操作方法简单, 易掌握, 花费少, 住院时间短, 基层医院也可以开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为远.中华围产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005.

[2]方爱华, 王益鑫.计划生育技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2:285-286.

[3]张惜阴.实用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025-1026.

[4]Allen R, Barbara M, O’Brien.Uses of misoprostol in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J].Rev Obstet Gynecol, 2009, 2 (3) :159-168.

[5]张建平.流产基础与临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502-503.

[6]Elhassan E M, Abubaker M S, Adam I.Sublingual compared with oral and vaginal misoprostol for termination of pregnancy with second-trimester fetal demise[J].Int J Gynaecol Obstet, 2008, 100 (1) :82-83.

依沙吖啶/治疗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自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孕中晚期因畸形及主观原因行引产的孕妇100例, 年龄19~38岁, 孕16~32周, 平均26周。术前常规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心电图、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均无异常病史, 无用药禁忌及引产禁忌;B超检查确定孕周, 除外前置胎盘。随机把她们分成2组, 初、经产妇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50例:给予米非司酮结合乳沙吖啶;对照组50例:单用乳酸依沙吖啶。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单纯经腹羊膜腔穿刺注射乳酸依沙吖啶注射液100mg。观察组:羊膜腔注射依沙吖啶100mg之后, 每12h空腹口服米非司酮50mg, 共3次总剂量为150mg。术后严密观察记录引产结果。

1.3 判定结果项目

观察引产成功率 (胎儿是否娩出) 、总引产时间 (注射依沙吖啶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 和清宫率。

2 结果

对照组:引产成功率100%, 总引产时间最短30h, 最长58h, 平均43h, 其中30~35h内排出者28例, 35~58h之间排出者22例;胎盘、胎膜残留清宫18例, 清宫率36%;用药后均无特殊副作用。观察组:成功率100%, 总引产时间最短26h, 最长52h, 平均32h, 26~35h内排出者36例, 35~52h之间排出者14例, 清宫10例, 清宫率20%;服药后6例出现恶心, 腹泻, 未予处理1d后自行缓解。

综上总结: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行中晚期妊娠引产, 在缩短胎儿胎盘娩出时间、缩短总引产时间、减少胎盘、胎膜残留等方面对比单用依沙吖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在中、晚期妊娠引产中明显优于单用乳酸依沙吖啶。

3 讨论

中晚期妊娠引产当前常规采用羊膜腔穿刺注射乳酸依沙吖啶。该方法相对安全、简单、成本低、成功率较高。依沙吖啶注射后可直接作用于胎儿、胎盘及胎膜, 促进内源性前列醇释放, 引起宫缩, 扩张宫颈, 最终胎儿排出。弊端为孕妇均感到强烈疼痛, 总引产时间长, 出血量多, 胎盘胎膜残留多。引产时产生的疼痛源自宫缩及宫颈的扩张, 因依沙吖啶引起的宫缩并非原发, 且较剧烈, 常常产生不协调宫缩甚至强直宫缩, 严重时甚至导致子宫破裂、胎儿穿透子宫穹窿娩出的情况;另外孕中期的宫颈不成熟, 引产进程一般较足月分娩缓慢, 产后出血多。而米非司酮是孕酮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 对子宫内膜孕酮受体亲和力比黄体酮高5倍[1], 正常宫颈中85%~90%是具有功能的结缔组织。包含70%胶原纤维及30%间质细胞。米非司酮的拮抗孕激素作用使胶原分解加强, 扩张和软化宫颈[2]。应用米非司酮可直接作用于子宫螺旋动脉上的雌、孕激素受体, 影响胎盘血液供应, 增加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 使蜕膜组织板分离, 胎盘胎膜容易剥离, 进而减少了残留, 降低清宫几率。我院经临床实践, 证明了两者结合起来可以更利于宫颈成熟, 提早发动宫缩, 缩短了胎儿胎盘娩出时间, 缩短了总引产时间, 减少产后出血量, 减少胎盘胎膜残留, 降低了清宫率, 而且产妇对疼痛的感受也明显轻于对照组。所以, 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是一种较可行的中晚期妊娠引产方法。但是米非司酮可能致恶心腹泻等副作用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摘要:目的观察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与单用依沙吖啶行中晚期妊娠引产术的临床效果, 对比2种方法的差异。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产科2006年1月至2009年8月因畸形或主观原因要求引产的孕妇100例, 随机分为2组, 各50例;均无引产禁忌证;B超确定孕周, 除外前置胎盘;辅助检查均正常。第1组口服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 第2组单用依沙吖啶羊膜腔注射。结果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的病例, 总引产时间短, 产后出血量少, 清宫率低。结论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行中晚期妊娠引产明显优于单用依沙吖啶。

关键词:中晚期妊娠引产,乳酸依沙吖啶,米非司酮结合乳酸依沙吖啶

参考文献

[1]王晨.米非司酮在引产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 6:348~352.

上一篇:交易处理系统下一篇:香水瓶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