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范例

2024-08-04

教材范例(精选五篇)

教材范例 篇1

一、科学教材范例的功能

学生从对科学知识的初步了解到理解应用水平, 一般需要借助于教材的范例教学来体现, 因此, 各学科所提供的范例一般都有:通过范例能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迁移目的;通过范例达到解惑释疑的目的;通过范例能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等等。作为《科学》学科所特有的学科特点, 还具有如下几个功能:

1. 渗透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思路。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课程将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根据《科学课程标准》, 浙教版科学教材在编排时, 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并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 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层次的探究活动, 以实现螺旋式发展提高。因此, 在安排范例时, 教材中的范例也突出了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渗透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获得科学知识的手段, 是科学研究中所运用的各种方法。在初中科学教材中贯穿着许多人类认识自然、科学家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 因此,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范例中贯穿了诸如分类法、比较法、类比法、转化法、归纳法、演绎法和假说法、控制变量法以及对照法等。

3. 提升人文价值。

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入门课程。科学技术在不断地发展, 《科学》教材在反映科学成果的发展和进步方面也在不断更新。《科学》教材在安排范例时无处不体现这一思想, 通过合适的范例把科技发展的前沿、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紧密联系, 从而体现了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4. 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 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 只有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和合作、对话等方式, 才能真正完成知识意义的建构。因此, 在《科学》教材范例安排中, 教材编写者就有意识地通过范例, 让学习者能从选择出来的典型范例中主动模仿获得一些一般的、肤浅的规律性知识。学生通过对这种范例的自主性学习, 可以处在一种不断接受教育和培养的状态中。

二、科学教材范例应用策略

鉴于科学教材范例在编排时有以上功能, 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教材中的范例加以变化, 使范例的内涵和外延得到补充, 就可以充分发挥范例的价值。事实上, 学业考试中的很多试题都来源于教材的范例, 如果教师在平时命题和讲解范例时, 充分挖掘范例, 不仅可以提高自身处理教材的能力, 还可以使学生在紧扣教材范例的前提下, 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应用教材范例时, 首先要反映科学范例的功能, 还要注意如下应用策略:

1. 注重情境化, 活化教材范例。

现代学习理论非常强调学习内容情境化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 因此, 教材在范例的内容选择和组织上, 要能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注重创设学习科学的情境, 尽力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使之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 从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 教师在改编教材范例时, 要通过提供不同的学习情景素材, 如科学史料、自然现象、科技知识等, 进行动态的呈现, 从而使范例活跃起来。

例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30页有一范例:求化肥碳酸氢铵 (NH4HCO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学生在练习这一范例时觉得很乏味, 甚至毫无兴趣可言。要改进教学效果, 只需把该题进行情景化即可, 可以修改成:小强同学在公共场所围墙上看到一则化肥广告 (如图) , 请思考回答:

(1) 回校后, 小强通过计算氮的质量分数发现该广告是虚假广告。请你写出小强的计算过程和判断依据。

(2) 小强认为此广告会坑害农民, 就向有关部门反映。技术监督局通过对该产品进行取样分析, 发现其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仅为12.0%, 则该产品中碳酸氢铵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通过对教材范例进行情景化设置, 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还可以体现“从生活走向科学, 从科学回到生活”这一科学教学理念。

2. 补充思维过程, 使范例拓展延伸。

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 教材范例在编写过程中很注重语言的精练, 有的仅是完整的解题过程, 却省略了分析问题的思维过程。因此, 如果教师在教学范例过程中照本宣科, 会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只有引导、启发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 补充思维过程, 或将范例进行拓展延伸, 才能让学生真正深入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34页有一范例:配制1000毫升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 需要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多少毫升?在教学这一范例时, 如果教师从教材的解题过程出发, 有一半的学生可能都接受不了。但如果我们把最终的问题进行分解, 补充思维过程, 就可以由浅入深地提出如下问题: (1) 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多少? (2) 1000毫升10%的稀硫酸溶液中溶质是多少? (3) 需要98%的浓硫酸溶液的质量多少? (4) 需要98%的浓硫酸溶液的体积多少?在逐一解决了这些思维层次较低的问题的基础上, 还可以对这一范例进行深化, 以提出思维层次更高的问题。如: (5) 需要多少质量的水? (6) 需要多少毫升的水? (7) 如何进行实验操作才能配制成?因此, 在范例教学时, 要适时补充思维过程, 满足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需求, 让学生全面参与, 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解析范例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3. 发挥引领作用, 使范例更具典型性。

范例教学论指出范例是指学生所学的知识必须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起示范作用的内容, 从而使教育内容具有迁移效应, 在学生以后的学习中起到“举一反三”中的“一”的作用, 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教师可以对范例的已知条件、求知条件等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或变式应用,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 掌握所学知识, 并能熟练掌握类似范例的引领示范作用。

例如,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第50页有一范例:100吨含Fe2O3的质量分数为85%的铁矿石中, 可提炼出含铁的质量分数为96%的生铁多少吨?教材在安排该范例时, 要求学生学会纯度问题的计算, 以提高分析和计算能力, 并要求实现一题多解。事实上, 教材仅提供了两种不同的解法, 即根据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式计算。但如果教师将该题进行变式:有一同学取含Fe2O3的铁矿石10克, 与足量的一氧化碳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后固体物质的质量为7.6克。根据实验数据, 铁矿石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由此, 让学生讨论, 结果学生的解法竟有5种之多, 从而使该范例真正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

4. 注重开放性, 使范例更具价值。

教材在安排范例时, 很注重拓展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让学生从多角度、多侧面探讨问题, 鼓励其进行交流, 敞开思维, 以适合自身的方式来构建知识。因此, 在教学范例时, 要对范例的已知条件、结论和过程等进行适当的开放性设计, 以激活学生认知和思维的内驱力。

例如,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110页有一范例:判断如右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源极性。在教学该范例时, 教师可以提出:根据你所学的知识, 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该范例的改编使得学生的思维立刻活跃起来。由此可见, 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 从而使其思维得到拓展, 这样的范例更具价值。

5. 关注逆向性, 使范例能消除思维定势。

当前, 学生们虽然做了许多练习题, 但解题能力却提高不明显, 以致在学习中碰到稍有变化、甚至已经做过的题目, 仍然不会做, 究其原因, 其中之一就是受到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因此, 在范例教学中, 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加强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训练, 这将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使其顺向、逆向思维实现同步发展。

婚礼致辞范例:最幽默领导致辞范例 篇2

不管是不是证婚人,作为婚礼上的重要嘉宾总是需要说上几句吧。想要讲出既大气又体面的结婚领导致辞,不妨借鉴这些才思敏捷、妙语连珠的经典语语句,一定能让你展现出领导的幽默与才华,让整场婚礼都变得面子十足。

各位来宾、朋友们,大家好!

我是工业圈的勇冠群芳,新娘××的领导及同事!但我今天在这里扮演的,既非领导,也非同事,而是光荣、伟大、神圣的新角色——证婚人!

虽然,我对新郎先生并不非常熟悉,但凭我对新娘的了解,就完全可以准确地推测出新郎曾经一路奔波、饱受磨难,才如愿以偿、修成正果。而新娘作为著名的爱情伯乐,当然也是千里挑一的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相信两个人一定同风共雨、长途跋涉,并最终在这个让人难忘的周末走进了神圣的结婚殿堂,到达爱情长跑的新驿站!

此刻,我作为在场每一位贵宾的代表,来读出我们共同的见证,并通过声波、磁场、脑电波等一切无线传输系统,向全世界50亿人口宣布:他们结婚了!

我们无法用语言描述这对地球人是多么的震撼!因为人们都在期待并坚信:这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时刻!他们的结合,将成为人类爱情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里程碑!五十年以后、一百年以后,一万年以后!当人们茶余饭后之时,仍旧会对他们的爱情故事津津乐道。女人们会以新郎作为标准要求自己的老公。而男人们则总是在老婆面前,假装不经意地提起新娘同志,以暗示老婆效仿。

这几天,社会各界都对本次婚礼给予了高度关注,美国新当选总统奥巴马在谈论本次婚礼时,充满深情地说:新郎和新娘将向人们证明,他们的结合将和我当选美国总统一样具有历史意义。而久居深山的本拉登,也不畏冒着生命危险,于前天晚上通过录像向外界发出声明,号召伊斯兰兄弟在几天放下武器,到酒馆喝酒,维护世界和平,以确保本次婚礼的安全进行!

说到这里,我不知道新娘新郎是否感受到了婚姻之重。你们的父母、家人、同事、朋友以及一切关心你们的人,从此刻起,都会充满期待地注视着你们的婚姻之路,你们已经告别过去,走上精彩的人生新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你们将扮演丈夫、妻子、父母、儿媳、女婿等诸多角色,也肩负着时代寄语你们的重托。我在这里作为证婚人,能够代表大家给予你们的,仅仅是“祝福”二字。祝福你们能够相亲相爱!和和美美!白头偕老!不要辜负家人,不

语文教材是作文教学的范例 篇3

归有光的散文名篇《项脊轩志》在阅读层面的背后,蕴涵着关于写作的真谛。作者围绕“百年老屋”的几度兴废,追忆昔日的读书生活和日常琐事,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情怀念,并抒发了人亡物在、抑郁萧索的身世之感。文章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富有表现力的细节,用简洁朴素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真挚感情,虽然选材角度很小,但写得委婉动人,清新朴质。这对“苦于生活平淡、无话可写”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一、取材方面的借鉴

现在的学生自感生活面狭窄,生活空间小,没有多少可写的东西。且看《项脊轩志》的题材,它选取的都是家庭琐事、书斋生活、母子之情、祖孙之情,但都写得真切感人。

可以引导学生这样认识:创作的素材其实很多,就在看似平淡的生活里。只要用思考的眼光去观察,用多情的心灵去感悟,就一定能发掘到大量可写的素材。“生活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

二、立意方面的借鉴

展现内心世界,抒发真情实感,是人们创作的一个基本途径。当代青少年的情感世界应该说是非常丰富的,然而由于多种原因,他们珍视友情乃至渴望爱情,却往往忽视人类最原始也是最高尚的亲情。在学生的作文中,对亲情的抒写、赞叹常常显得很肤浅,甚至虚假,立意缺乏深度。而归有光却在文中将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写得那样深沉缠绵,感人肺腑。究其原因,恐怕在于学生对亲情缺乏体验,情感投入不够。所以,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是引导学生写好作文的关键。

三、结构方面的借鉴

《项脊轩志》的内在线索是情线——作者对亲人、对生活环境的强烈感情,贯串始终。而学生作文常常无线索可循,结构松散。即使有线索,也往往似有似无,生拉硬扯。所以,可以启发学生在写作时,特别是在写作散文时,落实一个贯串全文的情感寄托物,能使文章结构疏而不散。

四、细节描写借鉴

细节描写,就是对某些细小而又能很好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环节和情节,加以具体的描写。好的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丰满,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和真实性。细节描写是记叙文的血肉,《项脊轩志》就善于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表现人物的风貌,寄托作者内心的感情。如,写老妪叙述母亲之事,“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极普通的动作描写,极平常的生活话语,生动地刻画了听见孩子啼哭而动了怜爱之情的年轻母亲的形象,描写了母亲对孩子的慈爱之情,读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倍感真切。寥寥数语,老妪的神情、母亲的慈爱无不尽现纸上。对祖母的回忆尤其感人,“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祖母爱怜的言辞、离去时的喃喃自语、以手阖扉以及持象笏至的动作等,把对孙儿的关心、疼爱和期待,惟妙惟肖地表现了出来。

明代黄宗羲如此评价此文:“余读震川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泣。”由此,可以给学生写作方面的启示:不必写惊天动地的大事,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只要用心去感受,抓住富有特征的细节,定能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教材是读写训练的最好范例 篇4

教多练, 不仅能多方面熟悉掌握范文的表达方式, 较快地提高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叙事、描材写等作文的基本能力, 而且能是基础逐步。在实际教学中为独立作文打下, 我通常坚实的读禄◇文学作品是在让学, 受到高生阅读、理解尚情操、与趣鉴赏写丰味的熏陶后县练。下面我结, 合课文范例再进行写的, 谈训训广几点自通镇体做法。己进行读写训练的具练学词小一、词汇的仿写汇是构成语言的建筑的王材料冬是不可, 想象的没有词汇, 词, 汇和语言是任何语言都最富梅不可, 分割的他们的语。言就越发展学生的词汇。通越丰好用过词, 汇的读丰富自己, 的语言再让学生, 这是学学习运范生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例如学习课文《第一场雪》时, 我把词的运用列为词汇教学的一个重点, 让学生读课文

后画出“毛茸茸、亮晶晶的银

条儿”, “沉甸甸的雪球”等句子中的叠词, 进一步理解叠词的恰当运用会使文中写景、叙事的语言更加鲜明、生动, 然后在写的训练中我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扩大叠词的运用范围。学生在描写人物外貌时, 写出了“胖胖的小手, 水汪汪的大眼睛, 蓬松松的头发, 宽宽的肩膀, 高高的个儿”等运用叠词的句子;还有的在描写环境时写出了“教室里静悄悄的,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 桌子摆得整整齐齐”等运用叠词的句子。

二、结构的仿写

通过品读课文, 你会发现有些文章一开头就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 激起读者一定要看下去的欲望。如《海底世界》的开头:“你可知道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吗?”开头采用设问, 提出有趣的问题, 吸引读者往下读, 引导读者展开思路, 更好地理解课文, 感悟课文。有的文章一开头就概括了全文的要点, 如《詹天佑》的开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一段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全文一共7个自然段, 下面6个段分别阐述这一段的意思。这类的“总起”开头, 是常用的适合学生仿写的方式。

学生懂得课文开头的不同方式后, 便可进行开头的仿写。如写《我家的猫》, 有的学生用总起句开头:“猫是捉鼠的能手”;有的学生用设问句开头:“你看见过我家的猫吗?它是一只……”

三、写作顺序的仿写

在阅读教学中, 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顺序有四种方式, 即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 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 由整体到部分或由部分到整体, 由观察点的转移到景物的变化。如阅读《鸟的天堂》后, 你就会发现文章的写作顺序是由远及近, 而《燕子》一课则是由整体到部分来写燕子的外形……在学生掌握这些观察方式, 形成自己的观察思路后, 教师再布置学生写《我们的教室》、《可爱的校园》, 或写自己喜欢的动植物, 这时学生便会条理清楚、言之有序地表达了。有个学生是这样从整体到部分写三叶虫的:“化石上的这只小三叶虫是黑色的, 有鸡蛋那么大。两只眼睛又大又圆, 背部三排黑油油的骨头像是训练有素的军人们一样排得整整齐齐……”

四、细节描写的仿写。

有些课文, 善于抓住事物特点, 进行细节描写, 以情动人, 突出主题, 这和作者细致的观察是分不开的。如《燕子》一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断:“在微风中, 在阳光中, 燕子斜着身子在空中掠过, 唧唧地叫着, 有的由这边的稻田上一转眼飞到那边的柳树下边;有的横掠过湖面, 尾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 就看到波纹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在这段话中, 一个“斜”字, 还有“横掠”、“沾了”都在说明燕子的轻巧、灵活。学生通过感悟, 感受到了燕子的可爱、机灵。于是, 他们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 进行了创造性的练笔。一位同学这样写道:“在微风中, 在阳光中, 一只可爱的小灰兔, 在田野里像和猎人捉迷藏一样, 一会从这边的玉米地里钻出来, 一溜烟似地便跑到那边的菜地里;一会儿又停下来, 回头望望它身后的猎人, 然后猛地一转身, 便跑得无影无踪了……”

你看, 只要学生细心现察, 抓住细节, 不愁写不出生动具体的文章来。

教材范例 篇5

一、切入一点,深入探究

笔者选择《水浒传》节选文本《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教学范例,教学设计为三个课时,依次设立教学重点为:情节梳理、人物分析与手法探究。

第一课时,在学生充分熟悉文本内容的前提下,以梳理情节,抓住高潮为教学中心,设定以下教学目标。

1.解读文题,

明确来龙去脉;2.整体感知,梳理情节思路;3.品读冲突,抓住高潮所在。

学生了解《水浒传》的情况并不乐观,有的同学甚至不知道有关的基本文学常识,对于小说的创作背景以及情节设置更是所知甚少,因此在课堂上,我先是抛出一个问题“你对《水浒传》了解多少?”以明确学情,在此环节中,同学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涉及一些经典人物和经典情节时,更是踊跃,接着师生互动解读文题,引领学生从课题中筛选信息并揣度信息,从而明确课文主人公及其所处特定的环境,再通过相关资料了解文本前后情节,然后给学生读书的时间,进行情节梳理,并给学生两点提示:

1.可以林冲行踪为线,看林冲到何地遇何人行何事?2.可以陆谦伎俩为线,看陆谦如何步步陷害林冲?

学生在梳理文本过程中很快发现文本的双线结构,并注意到情节的起伏与波澜,然后布置学生进行思考交流:文本情节安排前后有什么勾连?注意铺垫和照应关系。文本情节高潮你认为在哪一节?为什么?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的是明确文本结构,为后来的人物及环境分析做好铺垫,本课时难度不高,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从纷繁的情节中整体感知不同阶段的板块内容,并强调学生在梳理过程中学会圈点勾画每一节的关键词句,以提高结构分段的效率。

第二课时,以分析林冲形象为教学重点,教学之初先以金圣叹评《水浒》人物性格的语录和林冲题诗为铺垫,尤其强调学生理解金圣叹所言“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的意义所在,然后根据文本情节发展的顺序设计了四个讨论题目:1.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思想状况?2.林冲无辜受害,刺配沧州,不想陆谦、富安又追到沧州,在李小二的酒店里密谋陷害林冲。林冲得知阴谋之后是什么态度?表现出林冲的什么性格?3.当林冲并不知道看守草料场缘由何来,这时林冲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性格?4.草料场火起,亲耳听闻贼人想置自己于死地时,林冲是什么态度?此时他的性格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借此让学生通过文本中对人物在不同阶段的不同描写来提炼归纳人物形象特征,以明确林冲性格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接着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认识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所走的道路,对于我们认识当时的社会的意义,并特意强调在分析时要结合人物身份、地位、教养、气质、经历等方面因素,最后学生明确了林冲形象与《水浒》官逼民反的主题的紧密关联,认识到“有人在一种极复杂的特定情况下,他会背叛自己的阶级,被逼迫着反戈一击。林冲由最初的忍辱偷生,苟且妥协,委曲求全到最终手刃仇敌,逼上梁山的经历,正可见当时社会黑暗与不公的现实于人无尽的逼迫,不但体现了作品官逼民反的主题,而且成就了林冲形象的典型意义。”

第二课时在对人物形象分析的过程中,我强调了学生对人物的个性化解读的可贵,因此课下布置学生写一篇探讨林冲形象的文学小评论,学生因为课上认识充分,便不再畏难课下的写作。

第三课时,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艺术手法为教学重点,主要关注三种手法的运用:风雪描写的作用,伏笔的巧妙,细节的魅力。在让学生寻找文本伏笔情节的过程中,学生开始不知从何找起,到后来屡有发现,学习的热情顿增,而且学生的某些新发现体现了他们的细致深入的观察与思考,令人欣喜。例如有学生发现林冲随身带的酒葫芦和被子的前后照应,复仇前须臾不离,打算长久之计,复仇后却全都抛弃,可见英雄走投无路之后终于走上反抗道路的决绝之意。这一处伏笔的发现与解析是学生课堂生成的学习成果,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证明。

另外,在第三课时对文本细节的赏读中,我特意强调学生尝试文学评批的鉴赏方法,并自作第二段细节评批为例:文中陆谦及其随从出场,连用两个“闪”字,先是“一个人闪将进来”,后是“又一人闪入来”,两个“闪”字,即将二人鬼祟模样尽现,进门就“将出银子”,并嘱小二“不必要问”,再次表明所为乃见不得人勾当,等到客来,又嘱“不叫,你休来”,反常之举,更加令人生出疑惑,为下文小二揣测其“来得不尴尬”伏笔。另又细细嘱托小二邀请官营、差拨的话,且特意强调“专等”二字,将陆谦施诡计又恐走漏风声的急切与慎重表现在冷静的叙述间,接着又细细铺排三人到齐饮酒相识的繁琐细节,所以铺垫十分,正可见所谋事关重大,而小二貌似殷勤懵懂,其实暗藏机敏,察言观色,不由令人感叹市井之人自有世故,不是此等小二,林冲何来信息可寻?所以,小二卑微,却是英雄恩客!而文段字字用心,无一闲笔。因为例子是直观的,所以学生也就不再以文学批评为神秘,他们的批评练习得以顺利进行。

以上三个课时都是以教材文本为赏读对象,力求每课时切入一点,深入探究,让学生在三课时学习完毕,回顾所学所练,有一条完整的赏读脉络,不至于再读文本无从下手。

二、明确方法,延伸阅读

在教材文本赏读过后,我先是分项梳理了小说阅读的几点方法策略,然后以课外的两篇小说文本为例让学生作延伸阅读。

我选择了一篇2008年高考安徽卷小说文本,一篇含风雪描写的小说文本,阅读环节如下:1.运用课内所学赏读步骤,自读文本,作整体感知。2.学生互动探讨文本主题。3.学生提出自读过程中产生的疑问。4.师生互动共读文本,教师点拨,学生发现,解决疑惑。5.学生答题。6.教师点拨答题技巧,形成规范表述。

在延伸阅读的整个过程中,有两个现象引起我的反思:第一,学生质疑,促使教师注意到许多未曾关注的小说细节,而恰是这些细节是解读文本的最佳途径。因此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质疑,不但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去探究文本,而且可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的成就感,并可教学相长。第二,师生共读环节,不再是以教师为主导,而是以学生的发现为引领,从而使教学跳出预设的窠臼,促进课堂新鲜的生成,并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这是教与学角色重置的体现,也是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实践,这样的过程中,教与学都令人愉悦。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教材范例】相关文章:

辞呈范例04-27

范例04-28

教案范例05-30

范例学习05-09

制作范例06-02

范例07-03

设计范例08-30

验收报告范例05-26

员工评语范例04-16

好新闻范例04-22

上一篇:简笔画技法下一篇:退药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