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硬化治疗

2024-07-04

内镜硬化治疗(精选八篇)

内镜硬化治疗 篇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患者均来源于2000—2004年苏北地区上消化道肿瘤普查中病理证实食管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初治患者, 年龄≤70岁, 能耐受内镜检查, 病灶直径<2 cm, 治疗后愿意复查电子胃镜和病理检查。85例食管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患者随机分成内镜下硬化治疗组 (A组) 、口服增生平治疗组 (B组)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别,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治疗方法

A组患者需空腹6 h以上, 术前30 min肌肉注射地西泮10 mg、阿托品0.5 mg。治疗前5 min口服2%利多卡因5 ml, 取左侧卧位, 解开衣领、放松裤带, 右下肢膝髋关节屈曲、左下肢自然轻伸、头稍后仰, 插入镜身作碘染色试验, 一般碘染色不着色区即为病变部位[2]。确定病灶后, 经内镜活检孔导入注射针, 沿病灶周边0.1~0.2 cm处分4~6个点注射无水乙醇。每个点注入0.2~0.3 ml, 总量不大于2 ml[3]。注意进针勿太深, 一般不超过黏膜下层, 且应缓慢推注。注射后2 s可见碘染色不着色区 (病灶) 黏膜颜色发白。术后24 h内应卧床休息并禁食, 24 h后进流质、半流质饮食, 5 d左右如无严重并发症可进软食。术后应用抗生素3 d, 无感染征象后停用, 同时口服黏膜保护剂 3~ 5 d[4]。出现并发症应及时处理。1年后进行胃镜及病理复查。B组患者口服增生平治疗, 2.4 mg·次-1, 2次·d-1, 连续服用1年再作胃镜及病理复查。

1.3 疗效评定

1年后通过电子胃镜检查及病理诊断来确定疗效。患者胃镜下外观正常, 病理诊断为正常上皮组织的视为治愈;重度或中度上皮不典型增生经治疗后逆转为轻度不典型增生的也视为治愈;有少部分患者经治疗后呈溃疡后瘢痕样改变, 病理检查其上皮组织与正常上皮组织无明显差异, 我们也把它作为治愈处理。

2 结 果

2.1 一般结果

A组患者治疗1年后复查胃镜及病理, 37例内镜下未见明显异常, 病理检查为正常组织;2例呈溃疡后疤痕样改变;2例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治愈率达95.1% (39/41) 。B组44例患者中9例逆转为正常细胞或轻度不典型增生;另35例患者中6例由重度不典型增生逆转为中度不典型增生, 需继续治疗;还有1例中途中止服药并拒绝胃镜检查, 治愈率为20.9% (9/44) 。A组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 (P<0.01) 。

2.2 毒副反应和并发症

A组患者术后1周经胃镜复查发现有23例发生不同程度的浅表溃疡, 口服黏膜保护剂及预防感染治疗6~8 d, 2周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发现浅表溃疡均恢复正常;18例发生黏膜轻度坏死, 口服黏膜保护剂6~8 d, 1周后再次行胃镜检查发现坏死灶已消失;l例出现酒精过敏现象, 未做特殊处理。B组患者5例出现厌食、恶心等不良反应, 均给予对症处理;余未发现明显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

3 讨 论

食管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是食管癌的前期病变, 且增生程度与癌变率呈正相关。有学者研究682例食管细胞学拉网结果为不典型增生的资料, 观察3.5年, 中度不典型增生发展成癌的比例为27%, 重度不典型增生为66%[5]。有文献报道口服增生平3年其癌变率降低了52.2%[6]。由此可见, 中、重度不典型增生的癌变率很高。但处于不同危险状态的人群中, 它们又是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具有双向转化 (发展成癌或恢复正常) 的特性。因此及时有效地采取可行性的阻断性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单纯口服增生平治疗虽然有效, 但是疗程长、费用高、治愈率低, 不易被患者接受。在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治愈率高, 可达95.1%, 且疗程短;虽然溃疡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但经内科按消化性溃疡治疗, 一般1~3周内愈合, 无需特殊处理。亦有学者提倡内镜下黏膜切除治疗, 虽然治愈率也很高, 但设备成本昂贵、技术要求高、手术费用大, 很难普及和推广。

本研究结果表明, 内镜下注射无水乙醇硬化治疗食管上皮不典型增生是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经济、疗程短、痛苦轻、易普及的治疗方法, 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Wang L D, Zheng S, Zheng Z Y, et al.Primary adenocarcinomasof lower esophagus,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 and gastric cardia:in special reference to China[J].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3, 9 (6) :1156-1164.

[2]王国清.早期食管癌和胃贲门癌内镜检查图谱[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6:3.

[3]杜百廉.食管癌[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225-552.

[4]张亚历.胃肠疾病内镜病理与超声内镜诊断彩色对照图谱[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161-162.

[5]Yang H H, Bemer A, Mei Q, et al.Cytologic screening for e-sophageal cancer in a high-risk population in Anyang County, China[J].Acta Cytology, 2002, 46 (3) :44-452.

内镜硬化治疗 篇2

[关键词]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硬化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 R5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6-103-02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经内镜下硬化治疗是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1],该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目前临床应用广泛。临床护理是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的重要环节,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强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硬化治疗的护理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对笔者所在医院近年应用内镜下硬化技术救治的79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工作在该项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2~2010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内镜下硬化治疗的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79例,其中男48例,女31例;年龄40~69岁,平均(49.8±2.3)岁。均经内镜检查确诊。

1.2 治疗方法

术前10 min经滴壶给予安定10 mg。操作过程中应选用大口径咬垫,内镜下发现食管静脉出血和覆着有白色血栓头者判断出血原因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选用25G内镜注射针,原则上采用少点、较大剂量、快速静脉内注射的方法,每次注射2~4点,硬化剂选用5%鱼肝油酸钠,每次注射总量不超过30 mL。根据静脉曲张的程度进行3~5次治疗,每次治疗间隔5~7 d,直至食管静脉曲张消失或至线性轻度曲张为止[2]。患者入院即给予优质全面的护理,减轻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提高依从性,配合治疗。

1.3 疗效判定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后3个月不再出血为止血成功;3月后复查内镜未发现食管静脉曲张为食管静脉曲张消失[3-4]。

2 结果

本组79例患者止血成功77例,止血成功率为97.6%;食管静脉曲张消失56例,消失率为70.8%;止血无效1例,死亡1例。

3 护理

3.1 术前

3.1.1 心理护理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严重并发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患者和家属精神压力大,要求治疗的心情迫切[5]。认真向患者讲解内镜下硬化治疗的必要性和治疗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应对措施,最大程度消除患者的顾虑和恐惧心理,可增大患者术中的依从性,减小因依从性差带来的不适感和相关并发症。

3.1.2 术前准备 术前了解患者肝功能状况、出凝血时间,必要时进行相关影像学检查。手术前1 d晚8时起禁食水;手术当日备悬红细胞2~4 U,选用静脉留置针开放两条静脉通路,常规给生长抑素持续静脉点滴可降低门脉压,减少术中出血;术前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神志情况,待生命体征平稳后方可进行治疗,合并有严重肝性脑病患者需在肝性脑病纠正后进行。

3.2 术中

给予3~5 L/min流量的氧气吸入治疗,术中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氧饱和度和神志变化,呕吐者嘱患者深呼吸;嘱口角放低以利于口腔分泌物和呕吐物的流出,可防止术中呛咳和误吸,尽可能使患者在平稳状态下接受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术中注意保持静脉通道的畅通,术后迅速将患者送往监护室。

3.3 术后

3.3.1 术后一般护理 一般术后绝对卧床12~24 h,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神志等生命体征,术后胸骨后疼痛可遵医嘱给予止痛剂,给予持续静滴生长抑素1 d可将再出血的风险降至最低,次日清晨给予全流质饮食,第2、3次治疗后给予半流质饮食。

3.3.2 并发症的护理 多次硬化治疗后食管出现多发溃疡,应在治疗结束后常规给予抑酸剂和粘膜保护剂有利于溃疡的愈合;每次治疗间隔应在5~7 d进行[6],及时与医生沟通确认下次治疗时间可减少术后出血率;术后患者易出现低热,当体温>38.5℃多由于继发感染所致,确诊后及时给予抗菌素应用5~7 d;若出现持续高热,应用抗菌素难以控制时给予相关检查排除食管穿孔;多次硬化治疗后可出现一过性吞咽困难,可鼓励患者进食固体食物,防止食管狭窄的发生。

3.3.3 健康指导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出血后易出现腹水,与患者肾脏排钠能力下降有关,肝功能A级患者氯化钠摄入<10 g/d,肝功能B级<5 g/d,肝功能C级<2 g/d,尽量减少经静脉给予生理盐水用量;有吞咽困难患者口服药物尽量研碎,防止阻塞于狭窄段食管造成进一步损伤;第3次硬化治疗后鼓励患者进食部分固体食物可减少食管狭窄并发症出现;用力排大便易导致食管壁薄弱部位的破裂[7],排大便困难的患者除饮食调节外可每日口服乳果糖20~30 mL。嘱患者术后第1年每3个月复查内镜1次,了解食管静脉消失情况和有无新生食管静脉曲张;第2年以后,每6月复查胃镜1次,可提早发现出血的迹象,患者出院后登记患者联系方式,及时通知患者胃镜检查。

[参考文献]

[1] 程留芳.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治疗和评价展望[J].中华消化杂志,2007,27(4):255-256.

[2] 焦连华,刘伟,王振宁,等.内镜硬化治疗与经皮经肝介入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1):119-120.

[3] 罗显克,王大东,谭建荣.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28例分析[J].微创医学,2010,5(6):586-587.

[4] 姜威,鲍秀琦,遇常红.内镜下硬化与套扎联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1,49(5):133-134.

[5] 张高坤,刘晓红,范芬,等.经胃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6):4-5.

[6] 王爱军,李永辉,尹静,等.经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的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6):50-51.

[7] Mark B.Taylor.胃肠急症学[M].潘国宗,译.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30.

(收稿日期:2012-02-21)

内镜硬化治疗 篇3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护理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首次出血病死率高达30%~70%, 反复出血发生率为50%~80%, 因此应给予紧急有效的抢救措施[1]。而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 (EVS) 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急性出血的有效方法[2]。1999年1月—2014年3月对26例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病人行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 经精心护理,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6例, 男17例, 女9例;年龄31岁~79岁, 平均54.5岁;所有病人经胃镜检查证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排除伴胃底静脉曲张及合并消化性溃疡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肝功能A级9例, B级13例, C级4例。26例病人均因呕血、黑便入院。

1.2 方法

采用日本奥林巴斯GIF-H260电子胃镜和奥林巴斯公司硬化专用注射针, 硬化剂部分病人使用的是上海中洋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5%鱼肝油酸钠, 部分使用的是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聚桂醇, 操作方法:先常规胃镜检查, 观察并记录食管静脉曲张的情况, 确定出血的静脉或可能出血的静脉, 自食管齿状线上2cm~3cm开始, 行曲张静脉内注射。每次注射1条~4条静脉, 每条静脉注射1个点~2个点, 注射点交错刺入, 相差1cm~2cm。注射5%鱼肝油酸钠者注射量每点4mL~6mL, 一次总量不超过20mL;注射聚桂醇者注射量每点2 mL~10mL, 一次注射总量不超过35mL。

2 结果

本组26例病人中25例首次治疗均成功, 1例因术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呕血时误吸导致窒息死亡。除该例治疗失败外, 其余23例治疗1次, 2例治疗2次, 25例病人共行27次硬化剂注射, 治疗后住院期间无1例再度发生出血;1例高热、2例胸痛剧烈, 分别给予抗感染、止痛处理后缓解;3个月~6个月随访, 24例未发现再次食管静脉曲张, 原有曲张静脉明显减轻或消失, 1例因排黑便再次入院, 补充硬化剂注射后好转。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大量出血导致病人紧张、焦虑与恐惧, 加之积血刺激导致频繁恶心、呕吐, 配合欠佳。因此, 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3]。护士要观察病人心理动态, 陪伴病人身边给予安慰, 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手术目的、方法、预后情况, 教会病人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 请已行同种手术病人现身说法, 以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 使其配合治疗。

3.1.2 术前准备

协助完善检查, 正确留取血标本及时送检, 备好急救物品及药品, 并按常规胃镜检查备好用物, 遵医嘱备血, 指导病人禁食禁饮, 鼻导管氧气吸入2L/min~3L/min, 右手臂留置BD针建立静脉通道,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3.2 术中护理

3.2.1 观察护理

术中注意保持输液通畅, 密切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等变化。插入胃镜时嘱病人做吞咽动作, 呕吐时把头侧低, 注意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 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误吸。指导病人做缓慢深呼吸, 血氧饱和度降至90%以下, 应暂停治疗。

3.2.2 术中配合

加强术中配合是保证治疗顺利完成的重要环节。协助医生将注射针从活检孔送入, 注射器抽好药液, 排尽空气连接到注射针上, 在内镜下见到曲张静脉, 注射针对准注射部位后听从医生口令, 遵医嘱出针, 针头刺入血管后推药。边推药边观察静脉情况, 报告硬化剂的用量, 推药结束停顿片刻使药液发挥作用, 当医生准备拔针时继续推药。此封针法是为了防止针眼出血, 针头离开血管后立即收针。用同样方法完成所有曲张静脉治疗。操作中动作轻柔敏捷, 避免划破食管黏膜及血管。整个过程与医师密切沟通、配合默契。

3.3 术后护理

3.3.1 病情观察

加强巡视, 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肠鸣音变化, 注意有无呕血及黑便, 若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加速、血压下降等情况, 立即汇报医生并配合抢救;注射5%鱼肝油酸钠者易引起胸痛等不适, 注意倾听病人主诉, 及时处理。

3.3.2 饮食指导

术后禁食1d, 此后温流质饮食2d, 1周内过渡到半流质饮食, 8d~10d软食, 之后进易消化食物, 以高热量、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 低渣碳水化合物食物为主, 避免进坚硬粗糙、过热、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保持大便通畅。对病人及家属加强饮食宣教, 说明饮食不当的危害, 取得配合。

3.3.3 活动指导

术后嘱病人卧床休息2d~3d (以侧卧位为主防再出血导致误吸) , 3d后做轻微活动, 1周后可床边活动, 忌做下蹲、弯腰、屈身、剧烈咳嗽等动作, 因可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 硬化处血凝块脱落出血。

3.3.4 健康宣教

告知病人术后可能会有低热及吞咽哽咽感等症状, 2d~3d后会逐渐消失, 如症状加重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强调合理饮食是预防再次出血的关键, 进食时要细嚼慢咽, 餐后1h内要安静休息,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戒烟、酒, 忌生硬、油炸、辛辣、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掌握早期出血的征象及应急措施, 保持心态平和,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避免做增加腹压活动, 保持大便通畅, 3个月~6个月复查。

4 小结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急症, 来势凶猛。内镜止血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疗效果确切等优点。但内镜下治疗能否取得成功, 需要护士快速反应, 我们在开展治疗技术早期, 有1例病人因术中呕血时误吸导致窒息死亡, 究其原因, 与误吸的预防、快速急救处理不到位有关。此例手术失败并导致严重后果, 我们吸取了教训, 制订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此后未再发生, 所以误吸的预防与急救处理是EVS手术护理的重点, 应高度重视。总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重点, 体会到做好心理护理取得病人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基础, 术中医护密切配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做好术后护理、避免各种诱发因素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内镜硬化治疗 篇4

1 临床资料

162例食管静脉曲张病人中, 男109例, 女53例;年龄20岁~82岁;急诊硬化治疗32例, 有效31例, 无效1例;近期疗效:有效53例, 改善109例, 无效2例。

2 护理配合

2.1 术前准备

2.1.1 病人准备

术前禁食水, 保证6 h以上的空腹状态, 在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治疗。建立静脉通道, 常规微量泵入降低门脉压的药物。携带病历, 由主管医生陪护进行硬化治疗。急诊病人生命体征不稳者除上述准备外还应备好止血药物、新鲜血液等。向病人讲明手术的必要性和风险性, 取得家属的同意, 签署手术同意书, 并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 消除其顾虑及恐惧心理, 讲明术中配合的要领及注意事项, 使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进行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监测。术前5 min口服利多卡因胶浆20 mL, 起到麻醉咽喉部及对胃黏膜祛泡的作用。

2.1.2 器械药物准备

三腔二囊管1根, 止血钳3把, 25G注射针, 注射器若干。冲洗水300 mL, 8mg%去甲肾上腺素冲洗液200 mL, 5%鱼肝油酸钠20支, 巴曲酶2支, 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

2.2 术中配合

由2名护士配合, 1名护士主要配合硬化剂注射治疗, 另1名护士负责抽药, 递送物品, 终末处理。内镜下见食管静脉曲张, 需进行硬化治疗时, 1名护士用10 mL注射器抽吸硬化剂, 另1名护士打开注射针包装, 检查后接注射针排气, 将注射针递于术者插入钳管道, 注意针头必须收回套管内方可插入。当医生将注射器的套管对准欲注射的部位后, 根据医生的指令, 将注射针头送出, 针头穿入血管或进入黏膜下, 再根据医生的指令推注硬化剂, 推注时速度应快, 使局部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否则速度过慢, 硬化剂注入血管被血液带走, 不能即刻形成血栓, 达不到止血和栓塞血管的作用。通常每点注射硬化剂6 mL~10 mL, 总量控制在20 mL~30 mL。注射完毕退回针头到套管中, 防止损伤食管黏膜。注射部位如有少量出血, 可用备好的去甲肾上腺素盐水冲洗, 视野清楚后再用巴曲酶局部冲洗。操作完毕, 内镜、附件严格按照《内镜清洗消毒规范进行清洗消毒》。

2.3 术后护理

病人生命体征平稳, 液路畅通, 有医生陪同方可返回病房。硬化剂治疗后禁食24 h, 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 可进食流质饮食, 逐渐增加饮食中的固体成分, 2周内达到进软食[2]。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术后2周复查胃镜, 需要时进行重复治疗。

总之, 经内镜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治疗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的有效方法, 已为众多医师所采用。治疗前充分做好病人的准备、器械药品准备, 治疗中与术者密切配合及术后指导可有效预防并发症, 提高治疗率。

关键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硬化剂,护理

参考文献

[1]杨云生, 刘庆森.实用消化内镜新技术[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1.

内镜硬化治疗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这两年时间内, 采用临床研究过程中常用的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来我院就诊80例患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两组。A组患者中包括2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6岁, 年龄最小者22岁, 平均年龄55.2岁;B组患者中包括21例男性患者和19例女性患者;患者中年龄最大者85岁, 年龄最小者23岁, 平均年龄56.1岁。两组年龄、性别、静脉曲张程度及肝功能分级, 经统计学处理, P>0.05认为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 均经过相关的临床检查后确诊, 并由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法

将抽样中的80例临床确诊患者病例资料, 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40例。采用23号注射针 (OLYMPUS) 硬化剂为国产Lauromacrogol lnjection (聚桂醇注射液) , 在输血、补液、纠正休克的基础上进行硬化剂治疗, 常规内镜检查前准备, 进镜后观察出血情况, 在贲门2~3cm处, 开始逆行硬化治疗, 具体操作时, 可先在出血点周围或者出血点处注射10~15mL硬化剂, 为了避免用药过量, 可插入内镜到胃腔内吸除胃内气体和液体, 使用镜身压迫注药局部2~3min, 以达到硬化剂均匀压迫出血点的作用, 观察出血点处, A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肝素进行治疗, B组患者采用垂体后叶肝素与内镜下硬化剂联合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情况、治疗后出现再出血现象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静脉瘤已经消失, 曲张静脉已经明显缩小或缩短, 曲张静脉的颜色已经由青色逐渐变为白色;有效:静脉曲张的程度已经明显减轻, 曲张的范围已经有所缩小或缩短;无效:曲张静脉在经过治疗后没有任何变化。

1.4 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 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当P<0.05时, 认为数据之间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经过仔细研究后我们发现, 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 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P<0.05) ;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再出血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 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 (P<0.05)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 (P>0.05) 。

3 讨论

近些年来, 随着内镜治疗设备和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 对患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采用内镜下硬化剂进行治疗[1], 能够取得非常理想的近期疗效、基本不会出现再出血和患者死亡现象、可以使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显著提高, 已成为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一项基本方案[2]。

采用内镜下的硬化治疗到目前已有50多年的历史, 现已被公认是治疗以及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破裂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3]。采用硬化剂进行治疗时, 因为会产生大出血, 导致食管内会有较多的积血, 视野不是很清晰, 使手术的风险和难度有所增加, 经过手术之前充分的扩容止血以及应用垂体后叶素, 使出血现象得到初步控制, 而后再进行硬化治疗, 会使注射的准确性提高[4]。

采用硬化剂进行治疗时以下几点需注意: (1) 患者的生命体征应当稳定并且可以很好的配合, 尤其要对误吸的现象提高注意。若是生命体征不稳并有较大量出血时, 可以先采用三腔双囊管进行压迫达到止血的效果, 等到生命的体征稳定后24~8h内才可进行硬化剂治疗。 (2) 如果食管内的积血相对较多时, 可以采用冰盐水进行反复的冲洗, 等到视野清晰以后再进行硬化剂治疗。 (3) 退针后若是有喷血的现象发生时要立即处理, 在出血的血管远端进行再注射, 还可以采用镜身或者是固定在镜身的前端的特制气囊采取压迫止血。渗血大多数不需要处理。 (4) 注射后尽可能少吸引避免出血的现象加重[5]。

总而言之, 采用内镜下硬化剂对患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患者在治疗后基本不会出现再出血现象, 在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使临床一种值得信赖的治疗方法。

摘要:目的 对采用内镜下硬化剂对患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80例患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 将其分为A、B两组, 平均每组40例。分别采用垂体后叶肝素和垂体后叶肝素与内镜下硬化剂联合进行治疗。结果 B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体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该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再出血现象的人数明显少于A组患者;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结论 采用内镜下硬化剂对患有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理想。

关键词:内镜下硬化剂,食管静脉曲张出血

参考文献

[1]中华消化内镜学会.中华消化内镜学会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诊断治疗规范试行方案[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9, 17 (12) :197-198.

[2]宋国培.上消化道大出血药物止血治疗评价[J].中华消化杂志, 2008, 15 (14) :211-212.

[3]张莉, 林三仁.上消化道出血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18 (16) :317-318.

内镜硬化治疗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EVB患者67例, 随机分为三组;研究组23例患者中, 男13例, 女10例;年龄在30~68岁, 平均 (53.4±4.2) 岁。对照组A 21例患者中, 男12例, 女9例;年龄在29~66岁, 平均 (52.8±3.7) 岁。对照组B 23例患者中, 14例, 女10例;年龄在28~68岁, 平均 (53.1±3.9) 岁。所有患者肝硬化类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各有4例, 乙肝与丙肝后肝硬化患者各有58例和5例。三组患者的一般性相关资料无显著差别 (P>0.05) 。

1.2 临床基本情况

所有患者均行Child Pugh分级[1], 结果显示:A、B、C级患者各有30例、22例15例。静脉曲张程度:轻、中、重度患者各有24例、30例和13例。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A

采用EVL治疗术。术前对所有患者行胃镜检查, 并明确静脉的曲张程度, 然后选择齿状线至上方约2cm的范围进行结扎处理, 分段结扎, 并按照由下及上顺序, 对每条曲张静脉进行反复性结扎至曲张消失为止, 套扎点的间距在2cm左右。第1次结扎2周后, 根据患者情况可行2次结扎。

1.3.2 对照组B

采用EVS治疗术。术前使用胃镜对患者的上消化道情况进行检查, 确定患者具有手术适应证后, 选取食管下部的曲张静脉, 注射针伸出内镜边缘约1cm, 并使注射针前端与曲张静脉紧贴, 待食管内充分充气后, 使用针头向黏膜下快速行穿刺, 同时将硬化剂推入, 至出现灰白色隆起的粘膜后停止注射, 硬化剂使用盐酸聚桂醇, 每间隔1周注射1次, 直至曲张静脉恢复正常。

1.3.3 研究组

采用EVL+EVS方式治疗。先采用EVL方式进行套扎治疗, 结扎次数一般在2次左右, 之后对残余的曲张静脉继续采用EVS方式进行硬化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决定硬化治疗次数。EVL与EVS方式分别同对照组A及对照组B。

1.4 评价指标

治疗半年后进行胃镜检查, 对EVB情况进行评价。 (1) 对两组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治愈:治疗后患者的静脉齿状线与上方5cm之间范围内静脉曲张完全消失;好转:静脉曲张程度出现较明显的减轻, 且减轻1度及以上, 但未至正常状态。无效:治疗后静脉曲张程度未减轻或严重[2]。总有效=治愈+好转。 (2) 对两组术后发生近期出血、远期出血的患者比率分别统计比较。近期出血:术后2周内出现活动性的出血。远期出血:术后1~6个月内出现活动性的出血[3]。同时, 对两组术后的病死率及其他不良情况率分别统计并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6.0软件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所有计数资料均以χ2表示, 采用logistic法进行因素分析, P<0.05为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别。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情况

治疗后研究组治愈率为80.0%, 对照组A治愈率为80.0%, 对照组B治愈率为70.0%;研究组综合效果更佳 (P<0.05) 。见表1。

2.2 三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中, 远期出血率为8.6%, 未见死亡患者, 其他不良情况发生率为4.3%, 出现1例低热患者;对照组A发生近期和远期出血率各为9.5%和14.2%, 出现2例疼痛患者;对照组B发生近期和远期出血率各为8.6%和13.0%, 病死率4.3%, 其他不良情况发生率为13.0%, 出现1例低热, 1例疼痛, 1例低热。研究组不良情况明显更少 (P<0.05) 。见表2。

3 讨论

EVB是肝硬化常见的一种并发症, 也是因肝硬化发生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旦发生出血且干预不及时, 患者易出现失血性休克, 部分患者甚至出现肝功衰竭, 均易导致患者死亡。及早选取合理方式治疗, 对减少临床病死率意义显著。临床传统治疗中, 药物止血以及气囊压迫止血方式均较为常用, 但止血效果均不够理想, 发生复发的概率较高, 且容易发生其他并发症。

EVB内镜治疗是效果相对更显著的治疗方式, 也是当前临床广泛推广的方式, 主要有EVL和EVS两种方式, 均为便捷、安全有效的方式, 我们的研究也证明将二者联合后应用, 较之单用效果更为显著, 可通过发挥两种治疗方式各自的优势特点, 对EVB起到更迅速的治疗, 与任丽楠等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4]。先使用EVL对曲张的静脉进行结扎处理, 促使大部分曲张静脉迅速消除, 并在曲张程度出现明显改善后, 进一步采用EVS方式对仍存在曲张的静脉进行硬化处理, 既能防止残存的小静脉及穿通静脉引起的复发, 又可减少硬化剂的使用量, 整体更为安全有效。

本文选取40例采用EVL+EVS方式治疗的患者 (研究组) , 同时分别选取单用EVL与EVS治疗的各30例患者 (对照组A, 对照组B) , 治疗后结果显示, 研究组治愈率为87.5%, 对照组A治愈率为80%, 对照组B治愈率为76.7%;另外, 研究组发生临床不良情况概率明显更低;研究组效果更显著 (P<0.05) 。综合可知, EVB采用EVL与EVS联合的内镜治疗方式,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分析肝硬化并EVB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不同内镜治疗方法的对EVB消除的疗效。方法 选取67例EVB患者, 分为三组;研究组采用EVL+EVS方式治疗, 对照组A、对照组B分别单用EVL与EVS方式治疗, 比较三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如近期出血率、晚期出血率、死亡及其他不良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愈率为82.6%, 对照组A治愈率为81.0%, 对照组B治愈率为69.6%;研究组不良情况整体发生率明显更低;研究组效果更显著 (P<0.05) 。结论 EVB采用EVL与EVS联合的内镜治疗方式, 安全有效, 值得推广。

关键词:肝硬化,EVB,内镜治疗术,EVL,EVS

参考文献

[1]杨文清.内镜套扎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13, 4 (2) :7, 9.

[2]魏惠芳.胃镜下套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5 (3) :575.

[3]王广华, 谭万岱, 杜长夫.内镜下套扎联合硬化剂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 2013, 7 (5) :60-62.

内镜硬化治疗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1—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硬化伴食管静脉曲张患者378例, 男273例, 女105例;年龄31~82岁, 平均 (61.1±1.3) 岁。378例均经病史采集及彩超或CT、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检查 (部分病例行肝穿刺活检) 等证实为肝硬化, 并经胃镜检查明确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根据患者腹水情况, 将其分成两组, 其中无腹水组102例, 有腹水组276例。

1.2 早期出血判定

术后24h至14d再发呕血、黑便, 或胃管内抽出血性液体, 或内镜下证实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3 治疗

所有患者入院后予禁食、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降门脉高压、止血、保护肝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 必要时给予输血, 生命体征平稳后予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

1.4 术后早期再出血情况

无腹水组术后早期再出血2例 (2/102) , 占2.0%;有腹水组术后早期再出血21例 (21/276) , 占7.6%。腹水组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高于无腹水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 6, P<0.0 5) 。

2 讨论

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血流受阻、血流量增加、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等均可致门脉高压症, 其典型的三个体征为腹水、脾大、侧支循环形成。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主要的并发症, 也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常采用分流术与断流术, 但对大量腹水患者来说急诊外科手术风险明显增加, 并发症多, 常出现门体分流性脑病、继发感染、伤口愈合延迟甚至不愈等。内科治疗在抑制胃酸分泌、生长抑素降门脉高压、止血、保护肝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 常行内镜下治疗。如出血量大, 病情紧急, 先予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病情稳定后再行内镜下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有内镜下套扎术、硬化剂治疗及组织黏合剂治疗。目前认为, 采用内镜套扎术治疗可以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病死率, 减少并发症及再出血率、逐渐取代了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法, 被推荐为预防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首选方法[1]。有报道[2], 曲张静脉的根数、空腹血糖、凝血酶原时间、血甲胎蛋白正常与否是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也有报道认为[3], 腹水量、门静脉宽度、ChildPugh分值及白蛋白水平可影响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经胃镜证实,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原因均来自曲张静脉上的溃疡。动物实验证实, 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3~7天即可在套扎部位观察到溃疡, 14~21天溃疡趋于愈合[2]。本组资料中, 肝硬化大量腹水的患者较没有腹水的患者而言, 肝功能损害相对更严重, 蛋白水平低, 凝血功能差, 套扎部位血栓不易形成;大量腹水患者腹胀明显, 食欲减退, 合成白蛋白的原料供给不足, 影响了肝脏蛋白的合成, 容易使溃疡愈合延迟, 这些都可能导致术后早期再出血。本组2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伴大量腹水行内镜下套扎治疗术中出现呼吸困难、心率下降;1例出现神志模糊, 考虑因手术过程中观察出血部位的需要, 打气过量, 且患者大量腹水导致膈肌抬高, 肠蠕动下降, 不能顺利将气体自肠道排出, 同时引起迷走神经兴奋, 导致心率下降, 呼吸困难, 立即中止手术, 同时吸出胃腔内多余气体, 并予吸氧等对症处理, 患者病情趋于稳定。由此认为, 大量腹水患者行紧急内镜下治疗的风险明显加大。要减少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 除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外, 静脉直径超过1cm或两条以上静脉出现融合现象的患者应属相对禁忌, 尽量避免急诊行食管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4]。

综上所述,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腹水有关。因此, 对大量腹水患者, 应强调综合治疗,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加强术前准备, 积极补充白蛋白及输血、利尿, 尽可能改善腹水状况, 提高白蛋白水平, 稳定生命体征, 术后适时使用β受体拮抗药[5], 降低高动力循环状态, 提高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行内镜下套扎治疗的安全性, 减少内镜下套扎术后早期再出血。

参考文献

[1]丁世华, 刘俊, 王建平, 等.内镜套扎术联合β-受体阻滞剂预防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再出血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 2010, 26 (7) :1183.

[2]李鹏, 张澍田, 于中麟, 等.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6, 23 (1) :23.

[3]梁文燕, 李鹏, 冀明, 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套扎及组织胶注射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2, 29 (10) :541.

内镜硬化治疗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因肝硬化首次出现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的患者496例, 其中男394例, 女102例;年龄16~83岁, 平均 (51±4) 岁。患者肝功能按照Child-pugh分级为A级151例, B级186例, C级15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呕血和 (或) 黑便, 以呕血为首发症状的336例, 其中142例患者胃镜检查前表现为失血性休克, 入院24 h内经胃镜检查明确诊断为食管和 (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1.2 纳入标准

(1) 食管或胃底曲张静脉活动性出血; (2) 食管或胃曲张静脉表面有白色乳头状隆起; (3) 食管或胃曲张静脉上覆盖血凝块; (4) 重度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伴有红色体征, 排除其他非静脉曲张出血因素。

1.3 排除标准

(1) 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禁忌证; (2) 积极液体复苏, 未能纠正的失血性休克; (3) 肝性脑病≥Ⅱ期。

1.4 器械及药物准备

选择奥林巴斯附送水胃镜GIF-Q260J, 两套负压吸引器, 简易呼吸器, 多功能监护仪, 氧气、气管插管及所用物品, 冰0.9%氯化钠注射液及止血、急救药物。Cook公司生产的六连发套扎器, 硬化剂为陕西天宇制药公司生产的聚桂醇注射液, 一次性内镜注射针OLYMPUS (Nm-201L-0523型) , 组织粘合剂恩布酯 (Histoacryl) 为德国贝朗医疗公司产品, 碘化油注射液 (Lipiodol) 为法国加柏公司产品。

1.5 方法

首先进行常规胃镜检查, 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的程度及胃底静脉曲张的的类型选择EVL、EIS或组织粘合剂注射术, 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操作, 2名以上专业护士配合。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患者术前禁食6~8 h, 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 血型交叉试验, 备血。了解患者的病史, 进行心理疏导, 解除其恐惧、焦虑心理。休克患者需进行充分的液体复苏治疗, 建立2条以上有效静脉通路输液, 积极补充血容量。按医嘱使用生长抑素和质子泵抑制剂 (PPI) , 并给予心电监护, 持续低流量吸氧,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 使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达70 g/L以上。与患者及家属解释内镜下治疗的必要性和潜在的并发症,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

2.2 术中配合

使患者口服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咽喉部, 并取左侧卧位, 先行常规胃镜检查, 出血量大或胃内容物较多者, 协助医师使用内镜专用注水泵冲洗, 使内镜视野清晰, 明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数量、辨认靶静脉所在的位置, 决定内镜治疗的方式。

2.2.1 EVL配合方法

护理人员需安装套扎器, 透明帽上涂润滑剂, 调试吸引器负压在0.03~0.04MPa。胃镜插入15 cm时, 嘱清醒患者作吞咽动作, 以利于胃镜顺利通过咽喉部。协助医生进镜至食管贲门部寻找靶点, 助手固定镜身, 从齿状线开始螺旋向上吸引套扎。套扎部位若有出血, 用8%去甲肾上腺素溶液喷洒;镜头前端若有黏液, 用西甲硅油溶液冲洗, 保持视野清晰。套扎全过程, 需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并给予持续吸氧,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2.2.2 组织粘合剂注射配合方法

根据胃底曲张静脉拟注射的点数用5 ml注射器将组织粘合剂与碘化油以1:1的比例配制成混合液, 注射针用碘化油预充满, 协助医生进镜找到胃底靶静脉, 一助手固定镜身, 另一助手采用“三明治”夹心注射法, 匀速推注碘油-组织粘合剂混合液-碘化油。3~5 s后快速将针梗退入注射针鞘管内, 观察针眼有无出血的同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持续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 硬化剂注射配合方法

胃镜前端套上透明帽, 并在其周围涂润滑剂, 根据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准备硬化剂的用量。胃镜再次插入寻找靶静脉, 对准靶点, 一助手固定镜身, 另一助手听医生口令操作:出针-推注硬化剂-退针。出针时避开食管蠕动波, 嘱患者平静呼吸或配合屏气、避免咳嗽。注射过程中同样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持续低流量吸氧。针眼少量渗血, 无需处理;出血量较大时, 内镜往前推, 利用透明帽压迫针眼止血。

2.3 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擦净口腔周围的分泌物及血迹, 平卧、头侧一边, 继续观察生命体征, 待其平稳后用平车送回病房, 做好交接班。床头稍抬高, 避免胃酸反流;叮嘱患者术后禁食24 h, 卧床休息3 d。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咳嗽、增加腹压而再次出血。按医嘱予PPI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血、黑便、肠鸣音活跃等再出血情况。注射组织粘合剂的患者, 应同时密切观察有无头晕、胸闷、气促等栓塞症状。监测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及血红蛋白水平。24 h后无活动性出血可给予患者流质饮食3 d, 无不适后予低渣半流饮食, 避免过冷、过热、刺激性或粗糙的食物。

2.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常见的早期并发症有胸痛、发热、再出血, 以及EVL的皮圈脱落和粘合剂注射的异位栓塞等。胸痛一般在1周内自行缓解, 护理人员需做好解释、安慰工作;术后发热患者, 一般使用抗菌素3~4 d后可退热, 若出现血象偏高等感染征象, 则要加强抗感染治疗。再出血者, 则由出血量来决定处理的方式。出现异位栓塞时, 小栓塞嘱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大栓塞则要看栓塞的部位, 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

3 结果

本组行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345例 (69.6%) , 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117例 (23.6%) ,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治疗34例 (6.9%) 。3种内镜治疗急诊止血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1。

4 讨论

对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内镜治疗是目前认可的一线治疗方式。建立有的静脉通道、充分扩充血容量、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备血、并征得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 尽早行内镜检查, 明确出血点并根据静脉曲张的类型选择EVL、EIS或组织黏合剂注射术[3,4]。本组496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内镜治疗, 479例立即止血, 急诊止血率达96.6% (479/496) 。急诊内镜治疗的患者病情危重, 患者及家属精神紧张、情绪不稳定, 表现为恐惧、焦虑等, 加之积血刺激导致频繁恶心呕吐, 配合欠佳, 内镜操作比普通患者难度大;另外, 急性出血使内镜视野模糊, 操作困难, 是否应用清醒镇静剂仍存在争议, 因此, 胃食管静脉破裂出血急诊内镜治疗是考验内镜医师及助手的心理素质和操作技术的关键时刻。作为护理工作者, 内镜治疗前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或家属介绍该疾病的治疗方法和效果等, 鼓励患者配合治疗, 讲解内镜下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注意事项, 消除其恐惧心理, 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嘱患者全身放松, 给予安慰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5], 同时做好仪器物品的周全准备。在操作台的配合上, 应纵观全局, 有条不紊。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注意是否有并发症的出现, 特别是使用组织粘合剂患者出现异位栓塞的症状时, 一经发现及时汇报并处理。另外, 术后早期再出血不容忽视, 本组术后早期再出血患者共30例 (6.0%) 。早期再出血可能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 (1) 患者无正确的遵医行为:进食过早、进食粗糙、较硬的食物; (2) 门脉压力升高, 输液速度或输液总量没有很好的掌握; (3) 短时间内输注较多的血清清蛋白, 导致血容量明显增加; (4) 患者情绪过于激动。

综上所述, 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术前护理工作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及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可提高急诊内镜止血率, 降低早期再出血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96例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其内镜治疗方法的急诊止血效果及早期再出血的诱发因素。结果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345例, 急诊止血率96.2% (332/345) ;胃底静脉曲张组织粘合剂注射术117例, 急诊止血率98.3% (115/117) ;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34例, 急诊止血率94.1% (32/34) 。结论 内镜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安全、有效。术前护理的充分准备、术中的密切配合及术后病情的严密观察可提高急诊内镜止血率, 降低早期再出血率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肝硬化,出血,内镜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郑丰平, 陶力, 林显艺, 等.急诊胃镜注射组织胶治疗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9, 29 (2) :75-76.

[2]秦怡, 徐馥, 汪良芝.内镜硬化联合组织胶治疗危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配合及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 (2) :33-35.

[3]王竹, 李肖.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治疗策略[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3, 30 (2) :61-63.

[4]令狐恩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镜下诊治[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 (电子版) , 2012, 2 (1) :77-79.

上一篇:应急环境技术机构下一篇:钠离子通道